核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7:05:18

核查范文篇1

以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精神为指导,按照寿政办发〔2013〕75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民政局关于全市农村低保核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明确和强化我街道的农村低保审核主体责任,贯彻应保尽保、公平公正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把握标准,通过全面核查,力求符合条件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条件的全部退出保障范围,以切实规范我街道农村低保工作,更好地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权益。

二、时间安排及方法步骤

从6月8日至7月29日,利用52天时间,全面完成农村低保核查工作。共分三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一)第一步(6月8日至6月30日):各村(社区)自查阶段。

1、6月8日至12日,街道成立领导小组、宣传发动、调配人员并成立核查小组、组织培训等。由各工作片牵头包村干部负责组成若干调查组,每组不少于2人。

2、6月13日至6月30日,各村(社区)完成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材料上报。按以下步骤组织实施:

(1)各村(居)对低保对象家庭逐一入户调查,切实查清低保对象家庭收入、财产状况、生活状况,填写《市农村低保入户调查登记表》,并由调查人员和被调查对象分别签字确认。

(2)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结束后5日内,各村对低保对象家庭收入、财产状况以及入户调查结果的客观真实性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由包村干部、村(居)党组织和村(居)委会成员、熟悉村(居)民情况的党员代表、村(居)民代表等参加,村(居)民代表人数不得少于参加评议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村(居)委会陈述低保家庭基本情况,介绍低保对象入户调查情况;参会人员对被调查对象家庭状况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及是否享受低保进行评议并填票。包村干部根据现场评议情况,作出结论,所有参加评议人员签字确认评议结果。民主评议要有详细的评议记录并存档备查。对争议较大的低保对象,必须重新组织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进行核实。

(3)包村干部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民主评议情况,对所有低保对象是否继续享受低保待遇提出审核意见,并及时组织在村(居)委公开栏公示拟享受低保家庭的户主姓名、家庭人口、家庭年收入等情况,公示期为7天。6月25日前,各村(社区)需将《公示榜》以图片形式发送至民政办邮箱并将附件1――附件6(以上电子表格各村可从上述邮箱中下载,密码为)上报民政办,其中附件1和附件2需经总支书记、包村干部审核把关并签字。

3、7月1日至9日,整理上报材料。公示结束后,民政办汇总附件1――附件7,加盖街道办事处公章,经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市民政局(含电子版),并各留存一份纸质材料备案。附件1、附件2及《公示榜》以图片形式录入社会救助信息系统上报。

(二)第二步(7月10日至19日):参与镇(街、区)互查阶段。

街道抽出3个工作组参与市民政局组织的镇(街、区)互查。

(三)第三步(7月20日至29日):迎接检查验收阶段。

迎接市纪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工作组对街道农村低保核查工作的检查验收。采取听取汇报、查看材料、入户抽查等方式进行。

三、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要严格审核标准,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以下情形应重点予以核查清退。

1、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虽然低于我市农村低保标准,但实际生活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低保标准的;

2、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群众有异议或反映强烈的;

3、不如实提供家庭收入状况,不接受工作人员核查或提供虚假证明的;

4、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故不从事生产劳动的(在校就读的学生除外);

5、法定赡养、扶(抚)养义务人有赡养、扶(抚)养能力但未履行义务的;

6、因违法收养、、吸毒、等造成生活困难尚未改正的;

7、在校生已毕业的;

8、重新就业的或有其他经济来源的;

9、家庭成员去世,开支明显减少或经济状况好转的;

10、因人为单独立户而享受低保待遇的(困难家庭中丧失劳动能力且单独立户的成年重度残疾人除外);

11、村(居)集体财产收入分红数额较大、接近或超过农村低保标准的;

12、拥有并经常使用电脑、摄像机、车辆、数码相机、金银珠宝饰品等高档非生活必需品的。自费购买、新建、装修住房不满2年的。

(二)合理核算和确定低保对象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是指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个人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障性支出后的收入。主要包括:

1、工资性收入。指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劳动分红、津贴、补贴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等。

2、家庭经营净(纯)收入。指从事生产、经营及有偿服务活动所得。包括从事种植、养殖、采集及加工等农林牧渔业的生产收入,从事工业、建筑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文教卫生业和社会服务业等经营及有偿服务活动的收入等。

3、财产性收入。包括动产收入和不动产收入。动产收入是指出让无形资产、特许权等收入,储蓄存款利息、有价证券红利、储蓄性保险投资以及其他股息和红利等收入,集体财产收入分红和其他动产收入等。不动产收入是指转租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或者出让房产以及其他不动产收入等。

4、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离退休金、失业保险金,社会救济金、遗属补助金、赔偿收入,接受遗产收入、接受捐赠(赠送)收入等。

(三)合理核算和确定赡养费、扶(抚)养费。

根据省民政厅规定,赡养费、扶(抚)养费计算方法为:有协议、裁决或判决的,按照协议、裁决或判决的数额计算。没有协议、裁决或判决的,赡养费标准为赡养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减去农村低保标准后剩余部分的30%,再除以被赡养人数(有多个赡养人的,赡养费合并计算);扶(抚)养费按扶(抚)养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20%计算,有多个被扶(抚)养人的,扶(抚)养费不超过其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40%。实际接受的赡养费、扶(抚)养费高于上述规定的,按照实际接受的数额计算。赡养人与被赡养人同一户籍或赡养、扶(抚)养人属低保对象的,不计算其负担的赡养、扶(抚)养费。

四、几点要求

核查范文篇2

今年入汛以来,我县遭受了特大暴雨和洪涝灾害,给大部分乡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部分灾民房屋倒塌。为了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给我县灾民建房提供真实依据,现就做好我县灾民倒房核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核查范围

根据救灾工作原则,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辅助以政府必要的救济。本次核查范围重点是民政保障对象,即因灾倒房中的五保户、烈军属、常困户和主房全倒户,其他户原则上不列入核查范围。灾民倒房必须是长期居住的主房,偏房、长期无人居住的房屋不在统计范围,有新住房老房倒塌的不予统计,老人有子女的且子女有宽裕住房的不予统计。

二、核查程序

灾民倒房核查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让群众知道,受群众监督。灾民倒房由本人申请、村委会审核、经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是否符合核查条件)、张榜公布无异议后报乡镇政府审查,乡镇签署意见后报县民政部门备案。申请核查户要如实填写倒房申请核查表,乡镇、村逐户进行核查并拍照,建立倒房档案,做到一户一档。

三、组织领导

核查范文篇3

一、信息核查的对象及范围

本次信息核查的对象和范围为我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现役人员除外)的婚孕、生育(收养)、节育措施落实、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和违法生育处理、不符合生育政策怀孕的个案信息等情况。具体核查对象如下:

(一)户籍在本辖区且在本辖区常住的已婚育龄妇女。由户籍所在地的街道指导居逐一调查核实,并及时纳入WIS系统管理。

(二)户籍在本辖区但不在本辖区常住的已婚育龄妇女(包括空挂户、婚姻关系造成的人户分离等)。实行现居住地和户籍地双方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现居住地和户籍地都要进行核查,并及时相互通报信息。女方户籍为市外,男方户籍地为市内,在男方常住的,不论其户口性质为农业或非农业,男方户籍地必须建立已婚育龄妇女微机信息档案,作为人户同在纳入WIS管理;在第三方常住的,由现居住地和男方户籍地按照各自管理类别纳入WIS,共同实施管理。

(三)户籍不在本辖区但在本辖区常住或具有常住趋势的已婚育龄妇女。现居住地调查核实后,发现属流动人口漏管的,现居住地要及时录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并向户籍地通报信息;户籍地录入WIS系统并在《基本情况表》的“管理标识”字段进行标注。因口袋户、户口空挂、婚嫁、购房等原因造成人户分离而漏管的,由现居住地建立常住已婚育龄妇女信息档案并纳入WIS系统管理,并向户籍地人口计生部门出具已纳入已婚育龄妇女管理服务的证明信。

(四)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已婚育龄妇女。按照单位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进行调查核实,街道办事处要督导辖区内所有单位落实计划生育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计生责任制,指导各单位逐一排查核实全部已婚育龄妇女(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和租赁本单位房屋居住的人员)信息,并报送所在地街道计生办,由计生部门将育龄妇女纳入管理、信息准确情况通过全市WIS系统进行核实,对可能漏管或信息存在差错的,按照现居住地管理的原则,将信息交流、传递到育龄妇女现居住地和户籍地,确保其纳入WIS系统并落实相应的管理责任。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现役人员以外的、由部队使用管理的其他工作人员(含临时工作人员),以及租、住部队房屋流动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由部队计生部门负责核查,并将个案信息报当地街道计生部门录入WIS系统。

(六)不符合生育政策怀孕的个案信息。

二、信息核查内容及工作措施

(一)核查未纳入管理的已婚育龄妇女,落实管理责任。以WIS系统信息为基础,利用民政婚姻登记、公安户籍、住房登记等渠道的已婚育龄妇女信息,全面核查已婚育龄妇女管理底数,对核查出的漏管、不明去向等重点对象,千方百计核实其基本信息,及时建立档案,纳入WIS系统,落实管理责任。核查过程中,全面掌握已婚育龄妇女孕情,对核查出的政策外怀孕的育龄妇女,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出现违法生育。

(二)核查出生人口统计上报信息,落实信息共享和统计质量监督制度。重点对2000年以来的人口出生,特别是违法生育统计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充分利用医院接生、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卫生防疫、公安落户、幼儿入园、小学入学等渠道的个案信息,逐人核对,对核查出的出生漏报、错报及时进行补报;及时修改和补充WIS系统基础信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信息。充分利用核查的时机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落实信息通报共享制度,利用部门信息对照监督统计质量,确保WIS系统信息全面、准确。

(三)核查避孕节育情况,引导落实以长效为主的避孕节育措施。在托清育龄妇女底数的同时,彻底摸清已婚育龄妇女落实节育措施情况。重点核查有避孕失败史、生育意愿强烈、违法生育的育龄妇女,认真做好孕、环情监测和健康查体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核查出的意外妊娠对象,落实责任制,采取补救措施;对核查出的未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人员,及时落实安全、有效的节育措施;对身体符合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但采取短效措施的人员,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动员其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

(四)核查违法生育处理处罚情况,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措施。在查清历年违法生育底数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征收欠缴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社会抚养费坚持以宣传教育为主、从旧兼从轻、就低征收的原则;坚持区别对待,分类征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工作,说服动员群众自觉缴纳社会抚养费。经济确实困难,不能一次性缴清社会抚养费的违法生育人员,本人可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分期缴纳。凡无故逾期不缴纳社会抚养费,人口计生部门可申请人民法院按照司法程序强制执行。积极协调纪检、监察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违法生育但未作处理或处理不到位的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

(五)核查流动人口情况,落实流出地和流入地管理。街道办事处计生办要主动联系城管、公安、劳动保障、建设、工商、房管等部门,对辖区内市场、居民小区、外来人口聚居地、房屋出租户、购房户、经商务工人员及流出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一次全面核查,重点落实流动人口建档、信息通报单、回执单和避孕措施落实报告单的联系制度,落实《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发证、持证、审验以及管理服务等措施,对违法生育认真调查确认、上报处理,逐步实现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一盘棋”格局。

(六)核查孕情跟踪及禁止胎儿性别鉴定等制度的落实情况,落实综合治理措施。认真落实孕情跟踪上报制度,准确掌握并及时上报有生育计划的妇女的孕情,逐一入户调查核对有流引产史和婴儿出生后不明原因死亡的生育计划对象,查看其有无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行为。严格落实终止妊娠技术服务机构许可证制度,重点把好宣传教育、B超管理、孕情监测、技术鉴定和考核检查关,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对二孩及多孩出生性别比畸高的问题,抓住线索,一查到底;对查实触犯法律的,坚决依法处理。

三、信息核查方法步骤

本次核查工作,由区人口计生局统一组织,各街道办事处具体实施。采取以居、单位自查为主,街道负责指导落实,区、街负责监督验收的方法进行。核查工作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及准备阶段(2012年2月18日-23日)

层层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认真组织广大计生干部学习有关工作规范和核查口径,明确本次信息核查工作的目的、政策、纪律,打消思想顾虑,确保核查信息全面、准确。发动群众积极提供核查信息线索。各街道办事处要积极开展违法生育有奖举报活动,广泛宣传人口计生有奖举报办法,在本辖区主要街道、居民小区(楼道)、市场、商贸中心等人口稠密区域公开张贴《关于对违法生育瞒漏报现象实行有奖举报的公开信》。对群众举报的违法生育错、瞒、漏报情况,由专人负责登记处理,及时组织人员清查。各街道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分工,实行领导包片制度,落实人、财、物等保障措施,设计好信息核查个案登记表,层层召开会议部署,搞好相关人员的培训,确保核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现场核查及整改阶段(2012年2月24日-3月10日)

以WIS系统已婚育龄妇女基础信息卡和各相关部门个案信息为参照,以居、单位为基础,通过逐户走访、群众举报、本人申报等形式逐人核查。千方百计查清楚相关部门与WIS系统不一致的人口信息或漏管、漏报、错报线索。对查实的违法怀孕、生育、违法收养、假出生、假死亡、瞒报、错报、虚报等情况,及时按规定进行数据更新,登记造册,并上报街道。各街道对基层上报的登记表要进行严格审核,核实有失真的原始信息,审核无误后,由党政领导、相关责任人签字,按照信息管理规范录入微机。核查工作期间,要坚持“边核查边整改”的原则,对核查出的各种问题,逐一梳理,提出解决办法,限期整改。对核查出的不属本辖区的有关信息,严格按规定交流通报到其他辖区,共同核查落实。对在信息核查期间确实无法完全核实的育龄妇女漏管和出生信息,由街道将个案登记表统一录入微机,报区备案。核查工作结束后,落实责任,进一步查找,核实清楚。

(三)汇总上报及验收阶段(2012年3月11日-15日)

整个核查工作3月上旬结束,各街道办事处务必于3月10日前将清理核查的已婚育龄妇女数据、《2012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信息核查情况统计表》和核查工作报告上报区人口计生局,区人口计生局将在3月中旬组织抽查验收,并将验收结果纳入年度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执行情况考核评估。

四、信息核查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好核查工作

开展人口计生基础信息核查工作是为各级党委、政府实施科学决策,落实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奖惩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各街道办事处要把思想统一到这个精神上来,端正态度,放下包袱,自觉地开展好核查工作。为加强全区核查工作领导,此项工作由区人口计生局局长李志萍亲自抓,副局长刘秋华靠上抓,区人口计生局基层基础科牵头,其他科室共同负责。各街道办事处也要明确领导分工,建立部门和科室联系制度,精心组织,搞好协调,确保人、财、物等的必要投入,确保信息核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明确任务,搞好结合,建立信息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

1.把信息核查工作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各街道办事处要以当前全区开展的“解放思想、百日教育”活动为契机,努力工作,自我加压,对照区委、区政府与各街道办事处签订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强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核查范文篇4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对本省第一、二类医疗器械和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局)委托对第三类医疗器械的注册申报资料的真实性核查。

第三条本省第二类医疗器械和受国家局委托对第三类医疗器械的注册核查工作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局)组织开展,并由****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具体实施;本省第一类医疗器械注册核查工作由注册申报单位所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局)组织实施。

第四条受国家局委托对第三类医疗器械的注册核查,由国家局将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副本寄交省局核查。省局接到注册申报材料副本后,应于30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核查工作,并出具《****省医疗器械注册核查记录》(附件1)。核查记录一式两份,一份寄交国家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另一份由省局存档。

第五条本省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向省局提出产品注册申请时,须同时提交注册申报材料正本、副本各一份。省局收到注册申报材料后,组织核查工作应在25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出具《****省医疗器械注册核查记录》。核查记录一式一份,存入企业注册申报材料中,作为注册审批的依据。

本省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核查适用于对产品首次注册申请和产品临床适用范围发生变化的重新注册申请的核查。

第六条本省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向市局提出产品注册申请时,须同时提交注册申报材料正本、副本各一份。市局收到注册申请资料后,组织核查工作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出具《****省医疗器械注册核查记录》。核查记录一式一份,存入企业注册申报材料中,作为注册审批的依据。

本省第一类医疗器械注册核查适用于对产品首次注册申请的核查。

第七条医疗器械注册核查主要包括核查临床试验资料的真实性、注册检验样品的真实性和产品生产质量体系考核(认证)有效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具体核查内容参见《****省医疗器械注册核查内容和方法》(附件2)。

第八条医疗器械注册核查应组织核查工作组进行,核查工作组成员不得少于2人,实行组长负责制,具体现场核查按《****省医疗器械注册现场核查程序》(附件3)进行。

第九条第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核查中对生产企业的现场核查,可结合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一并进行,省局在出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报告》的同时,出具《****省医疗器械注册核查记录》。

第十条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的注册核查工作,必要时省局可委托有关市局开展,市局应在省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注册核查工作,并上报《****省医疗器械注册核查记录》。

第十一条核查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并遵守如下工作纪律:

(一)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核查工作标准及相关规定,并准确运用于核查工作实践;

(二)在执行核查工作时应实事求是,公正客观地做出核查结论;

(三)不得接受行政相对人或利益关系人的礼品、纪念品、现金、有价证券等馈赠,不得参加行政相对人或利益关系人安排的游览或经营性娱乐场所的娱乐活动;

(四)不得向行政相对人报销核查工作的任何费用;

(五)对核查结果和企业的技术资料负保密责任;

(六)核查工作期间未经批准不得向新闻媒体、行政相对人透露任何有关核查工作的具体部署和检查内容,不得擅自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七)向行政相对人索取资料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不得随意索取资料;

(八)核查工作期间不得携带无关人员。

第十二条核查人员违反医疗器械注册核查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工作纪律,其所在单位应对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告诫直至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第十三条经核查证实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材料存在虚假等违规问题的,省局或有关市局将不予其注册并退回注册申请材料,同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并记入生产企业不良记录。

核查范文篇5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县城乡低保动态管理,规范城乡低保工作程序,切实加大低保工作管理力度,经研究,决定对全县现有低保对象及年度拟新增、调整、注销低保对象进行全面核查规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动态管理的前提下,将新增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及时清退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确保低保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城乡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核查规范,摸清全县低保对象的实际生活状况,健全低保档案,杜绝"关系保"、"人情保"、"平均保"等现象。进一步提高低保工作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促进我县低保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三、时间步骤

城乡低保核查规范工作从年月中旬起至年月下旬止,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自查自纠阶段(年月中下旬)。各镇乡、村(居)委会广泛宣传低保核查清理整顿工作的意义,开展走访调查和民主评议,对每个低保对象逐户上门调查核实。在重新核实的基础上,各镇乡组织召开村两委村(居)民代表会议,对本村(社区)原低保家庭户、符合条件拟纳入低保的家庭户、拟调整低保档次的低保户和不符合条件拟清退的低保对象逐户进行民主评议后,将所有对象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接受群众监督。同时重新完善低保档案,对没有提供户口、身份证、残疾证等资料的低保对象,各镇乡要尽快完善,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内容真实。

(二)检查规范阶段(年月上旬)。根据核查清理和公示情况,将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贫困家庭纳入低保;对自然减员(包括死亡和企业办理退休人员及大中专毕业已参加工作),采取虚报瞒报家庭收入、伪造证明材料骗取低保,以及家庭月人均收入超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低保对象做出退保处理。各镇乡要对已上报的低保调整表、新增表、注销表重新进行认定。

(三)抽查验收阶段(年月中下旬)。县政府组织财政、民政、监察、审计等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采取入户核实、走访了解等形式进行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并对检查结果予以通报。

四、工作要求

核查范文篇6

为切实保障农村贫困居民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全县低保专项检查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乡实际,现就低保核查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省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核定办法(试行)》、《省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办法》确定的低保工作政策和“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应调尽调”的动态管理工作要求,切实建立起“政策明确,制度健全,操作公正,程序规范,责任到位”的低保工作管理机制,推进低保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

1、保障最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

2、政府救助与家庭赡养、抚养、社会帮扶,劳动自救相结合的原则;

3、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4、应保尽保,应调尽调,应退尽退,动态管理的原则;

5、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的原则。

三、保障对象的范围

保障范围。凡具有本乡农业户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家庭收入人均低于2760元的农村家庭,均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配偶、子女、孙子女以及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或抚养义务关系并共同生活的人员)。重度残疾纳入低保的家庭人均收入应低于4140元。

四、应计入家庭收入的范围:

1、工资、薪金、劳务报酬所得,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费、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及有偿服务活动所得;

3、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捕捞业、农产品加工、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所得;

4、储蓄及利息、财产租赁、财产转让收入、有价证券、股息、红利及其他金融性财产等收入所得;

5、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继承、赠与、偶然所得;

6、离退休金、失业保险金、基本生活费及各类养老保险金、精减职工定期生活困难补助、遗属生活补助、人身伤害赔偿中的生活补助及社会救济款物;

7、经省民政厅确认的其他应计入的收入。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退出低保:

1、确认已死亡人员。

2、家庭有就业能力的成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不自食其力的;

3、拥有闲置的生产性设施或除住房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外的非生产性设施、物品,按变现后计算,人均值为当地生活保障标准6倍以上的;

4、家庭隐性收入虽无法查明,但家庭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5、法定赡(扶、养)人具有赡养能力但未按规定履行义务,造成被赡(扶、抚)养对象生活困难的;

6、因吸毒、等违法行为造成生活困难的;

7、领取城乡居民社会保险金的(如:乡村医生、农村接生员、民办教师、代课老师、农村电影放映员和原下乡知青等参加社会养老保障的);

8、本人或其子女有在行政、事业、国企等单位工作人员的;

9、本人或其子女在低保后,已获得就业的人员。

六、检查主要内容

1、查低保政策的执行情况。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是否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是否有不符合低保条件的纳入低保户等错保现象;低保动态管理情况,低保证年审、年检情况;群众对低保的认识与反映等等。

2、查制度建设和操作程序。低保工作制度建设是否完善;乡低保档案资料建立是否齐全;低保对象申请、审核、申报是否按照本人申请、乡调查核实、民主评议、村级公示、群众监督、集体研究申报等程序规范操作。

3、查低保金发放和滞留问题。是否按季及时领取低保金;是否存在代领、冒领、错领和低保对象亡故仍在领取低保金现象;是否存在未经审批随意变更低保对象或增加低保人数领取低保金的问题;是否存在低保金无人领取滞留在当地信用社的问题。

七、方法和步骤

此次专项检查由乡纪委牵头,民政负责,住村干部与村干部参与,专项检查工作分准备发动,自查自纠,全面核查,总结完善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发动阶段(5月5日前)。成立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制订低保核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阶段(5月5日-5月31日)。各行政村按照“全乡低保专项核查工作会议”部署的任务和要求,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

1、开展低保政策宣传;

2、各行政村对照检查内容进行检查,及时整改;

3、针对辖区内所有低保对象和新申请低保对象,对照低保政策和低保条件,开展自查自纠,着重把好“三关”:

一是公示关。自查前,所有低保对象由乡驻村干部负责在所在村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听取意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低保对象要详细登记并注明原因。

二是调查关。自查展开后,由乡民政办、驻村干部、村干部组成核查小组,对本村低保对象逐户调查,通过入户了解,邻里反映(必须走访三户以上邻居,并做好谈话记录)、两委评议,全面了解低保对象家庭实际情况,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要详细填写相关表册,由核查组成员签字确认后,报乡低保专项检查领导小组。

三是审核关。乡低保专项检查领导小组收到各村核查组送报的表册后,要召集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听取驻村干部对低保对象逐一汇报情况,经集体审核确定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由驻村干部到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相关材料由乡低保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及乡政府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和姓名,并加盖公章后报县低保专项检查领导小组。

第三阶段:全面核查阶段(6月1日-6月30日)。由乡低保专项检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核查组,赴各村检查公示情况,开展村民座谈,听取民众评议。并对该项工作的总体情况、“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应调尽调”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核查结束后,汇总核查情况上报县低保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四阶段:总结完善阶段(7月1日-7月20日)。乡专项检查工作基本结束后,对全乡低保专项检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进一步完善低保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核查成果。

八、组织领导

成立组织。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纪委书记、民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乡其他班子人员为成员的低保核查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核查工作顺利完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低保核查日常业务工作。同时各村成立专项检查小组,促进低保核查工作有序开展。

九、工作要求

1、各核查组、各村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认识低保工作的目的和意义,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狠抓落实。

2、规范操作,确保公正公平。要规范低保工作,认真调查核实低保对象家庭收入状况,及时掌握保障对象的动态情况,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操作程序,实行民主评议,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政策公开、资金公开、对象公开。要实行低保工作责任追究制。

十、工作纪律

在专项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乡纪检委追究有关人员的直接责任:

1、未经调查、公示、群众或村民代表会议评议等程序而上报低保名册;

2、经检查发现自查自纠后仍有低保户不符合低保条件的;

3、由冒领、错领和未经审批改变低保对象领取低保金的;

4、由法定赡养义务且有赡养能力的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各种途径、打招呼、干扰正常低保工作,使其直系亲属享受低保的;

5、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而不予上报审批的;

核查范文篇7

(1)种植业方面。钢架大棚受损和倒塌面积272.3亩,其中钢架大棚倒塌大棚657个计239.2亩,倒塌温室大棚30亩,连栋大棚倒损3.15亩计2100平方米,合计直接经济损失480万元。

(2)畜牧业方面。有67个规模养殖厂不同程度的受损和倒塌,损毁面积21.7万平方米,有241头猪因雪灾冻死或因厂房倒塌压死,直接经济损失840万元。

(3)林业方面。受灾林木面积超过10万亩,成灾面积3万亩以上,受灾最严重的是苗木花卉产业,各苗木花卉基地,受灾面积1.5万亩以上,压倒压坏大棚1.8万平方米,苗木压弯100万株以上,枝干断折或树形严重受损15万株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50万元以上。

合计农业损失2370万元。

二、工矿企业损失

有八家企业厂房,不同程度受损和倒塌,总面积57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36元。

三、基础设施损失

(1)电力设施方面。雪灾造成110千伏线1条受损,配电线受损线路55条,受损线路长度81.3千米,受灾总户数11.686万户,直接经济损失162万元。

(2)通信设施方面。固定电话网络损坏杆路100根,直接损失40万元,被刮断和毁坏下户线10万米,直接损失7万元,通信设备受损和故障抢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CDMA移动基站严重受损,三处C网移动通信机房活动板房顶严重毁坏,造成房顶漏水损坏基站主设备一台,价值46万元。合计直接经济损失98万元。

(3)县自来水厂位于沿河西路南段自来水管道爆裂,直接损失8万元。

合计基础设施损失268万元。

四、公益设施损失

(1)有四个卫生院平房因灾不同程度受损,直接损失36万元。

(2)有五所学校餐厅、活动房、围墙倒损,直接经济损失12.8万元。

合计公益设施损失48.8万元。

五、家庭财产损失

核查范文篇8

同志们: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低保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和自治区民政厅领导沟通,对进一步加强全县城乡低保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本月初,县上又专门召开会议对低保核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今天,我们再次召开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全县城乡低保核查清理整顿工作。刚才,**同志宣读了《关于核查清理整顿规范全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同志还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核查清理整顿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一项惠及弱势群体的民生工程。我县自1999年开始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制度救助,2006年7月开始,农村制度救助过渡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自两项制度实施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全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县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规定》、《**县农村灾民救助工作规程》、《**县农村特困户重大疾病患者医疗救助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组织各乡镇、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着力健全以完善城乡低保为核心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全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明显加快,保障人数稳中有增,支出资金大幅增加,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逐年提高。截至2008年底,全县纳入城乡低保对象的共21776户36477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2663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对象4856户12297人,占全县非农业人口的13%,人均月补助标准达到132元;农村低保对象16920户2418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8.9%,人均月救助标准达到40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于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政权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低保部分对象没有按照家庭收入核定,保障对象过于分散,存在保人不保户现象;二是动态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将死亡人员、家庭情况明显好转的低保对象清理核销,未及时将部分特困群众纳入保障范围;三是各乡镇普遍存在政策“搭车”现象,将低保作为推动计划生育、劳务输出、拆迁安置、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的激励手段;四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优亲厚友和“人情保、关系保”现象;五是业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上述问题已引起自治区民政厅等部门的高度关注,县委王书记已向自治区民政厅承诺,用3个月时间对全县范围内所有低保对象进行全面排查,无论已享受低保的、还是新纳入低保的,都要重新申请登记,重新审核建档,确保全面规范管理。为此,两办已下发了《关于核查清理整顿规范全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对这次核查清理整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立即行动起来,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开展好核查清理整顿工作,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决策贯彻落实,维护党和政府政策的权威。

二、明确目标,扎实推进,全面规范城乡低保管理工作

第一,要明确重点。这次核查清理整顿核心内容是“全面核查、重新申请、重新审查、重新登记、规范管理”。为此,县上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从各乡镇及民政、监察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3个工作组全面开展这项工作。各乡镇、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这次核查清理整顿工作,支持工作组严格按照《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原则、标准、方法、步骤、要求,彻底查清低保家庭成员的户籍、身份、健康状况,就业情况,拥有资产、土地、住房、铺面、银行存款情况,经办人员亲戚朋友享受低保情况,低保管理机构和人员搭车乱收费问题;特别是要禁绝财政供给人员或私营企业老板以及富裕的个体工商户吃低保现象。进村入户率必须达到100%。要通过全面核查,全面摸清低保对象情况,进一步清理规范,切实做到低保对象准确化,保障标准合理化,审批程序规范化,信息档案真实化,保障金发放社会化。

第二,要坚持原则。各乡镇、相关部门在这次核查清理整顿过程中,必须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特别是在审批过程中,要按照“四坚持”、“四不准”、“三不纳入”、“三调查”的原则,确保低保对象准确。一是坚持本人申请;坚持所在村委会(社区)初审;坚持乡镇审查把关;坚持县农村低保领导小组对各乡镇上报的低保对象进行集中研究、集体审批。二是不准暗箱操作,不准优亲厚友,不准平均分配,不准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三是家庭居住条件较好、具有隐性收入的不纳入;没有经过村级低保评议小组评议的、没有乡镇集体研究记录的、没有张榜公布的不纳入;具有自救能力但好逸恶劳的不纳入。四是对低保对象有疑点的进行调查;对低保对象有分歧的进行调查;对低保对象有举报的进行调查。

第三.要营造氛围。城乡低保工作的群众性、社会性很强,需要社会力量的有力支持和广泛参与。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开展核查清理整顿城乡低保的重大意义,让广大群众全面了解有关政策、措施及程序,增强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形成全社会普遍关心特困群体,支持和推动低保制度建设的良好氛围。要边调查摸底边宣传,通过板报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走访、座谈等形式,广泛宣传城乡低保政策,并将调查方法、实施范围、保障标准、保障人口、管理方式予以公布,使低保政策家喻户晓,真正把低保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切实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宣传教育,弱化低保对象“挣点工资收入还不如‘吃低保’”、“有困难找低保”思想动机。同时,要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提供线索,反映情况,调查了解真实情况,为审批工作奠定基矗县发展改革局等下岗职工较多的行政主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使受保人员了解政策,据实申报。

第四,要强化培训。各乡镇、相关部门要将这次核查清理整顿工作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低保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强化“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意识和“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的责任意识,努力使低保工作人员在办理低保业务中做到“四清”,即家庭人口清、家庭上年人均收入清、贫困原因清、补助标准清;“四严”,即入户排查严、村民代表评议严、动态管理严、审核审批严;“四不审批”,即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不审批,程序不合格的不审批,相关证明材料和手续不全的不审批,群众反映强烈没有进行入户调查的不审批;把好“五关”,即村委会入户调查关、村民代表评议关、乡镇审核关、民政局审批关、公开公示关。确保城乡低保政策在基层落实不走样,确保困难居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第五,要规范管理。要通过核查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低保操作程序,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社区)评议、镇政府审核、民政局审批的三级评议、审核、审批程序,实行“三榜公布”,努力做到在审批程序上坚持一个“严”字,在确定保障对象上坚持一个“准”字,在核实家庭收入上坚持一个“实”字,在资金管理发放上坚持一个“户”字,坚决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确保城乡低保制度的透明度。要按政策规定加强对保障对象的定期核查,及时按程序办理增发、停发、减发低保金,进一步完善“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运行机制,确保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同时,要建立县、乡、村(社区)三级低保对象档案管理制度,在全县建立统一的档案,实行一户一档一册,统一标准,规范装订,专人专柜保管,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全县低保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核查清理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核查清理整顿规范城乡低保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情况复杂,社会关注度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努力完成工作任务,确保把这项惠及城乡困难群众的好事办好。

乡镇及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职责,及时听取汇报,经常过问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管领导要随时掌握工作进展,加强指导,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要积极提出解决的办法。民政部门要加强指导、督促,精心组织,将城乡低保核查清理整顿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下大力气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创造有利条件,推进工作不断取得进展;要开展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注重工作的系统性,保证政策的稳定性,推进核查清理整顿工作健康发展。

监察、民政部门要开通举报电话,分别负责违纪违法和骗保超领等群众举报的受理。各乡镇、村(社区)要建立举报箱,受理群众的举报。民政、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对滥用职权、暗箱操作、弄虚作假和人情保等违法违纪工作人员,要严肃查处。要充分发挥群众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鼓励群众监督检举。

核查范文篇9

一、税源普查的目的和原则

税源普查目的:理顺纳税关系,规范纳税管理,提高征管水平,增强纳税意识。

税源普查原则:坚持全面调查,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税源调查与执行税收政策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税源调查与建立税源基础数据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税源调查与加强税收征管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税源调查与财源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二、税源普查的对象及内容

税源普查对象:凡在我区有纳税义务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部纳入此次普查范围。重点是:营利性军队产业、民办医疗单位、民办学校及培训班、写字楼内单位、建筑房地产项目、城中村出租房屋等。

税源普查的内容:1、纳税人名称、实际经营地址、法人或负责人、企业的经济性质、行业类别、国地税登记证号及分支机构的确认等。2、开发(建设)项目名称、项目地址、开发方(建设方)名称、税务登记机关管理代码及确认、工程进度等。

三、税源普查时间及方法步骤

税源普查时间为:今年4月下旬

税源普查的方法步骤:

(一)准备阶段(今年4月下旬)。成立“*区税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区税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安排部署普查工作,举办普查培训班。

(二)户数审核阶段(今年5月中旬?D5月下旬)。

第一阶段:(今年4月下旬?D5月上旬)区工商局(所)向税普办及各街道办、农工局、市场中心提供已通过工商年检的普查对象的注册资料;

区国地税向税普办提供现有纳税户名单;

区教育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分别向税普办提供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的户数统计名单;税普办对应纳税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进行核对整理后提供给街道办;街道办、农工局准备经济普查中与本次税源普查有关的数据。

第二阶段:(今年5月上旬?D5月下旬)街道办、农工局依据以上资料,以“块”为单位,进行逐户核对,在核对过程中要按照街道办的辖区范围统计户数,在工商局提供的资料基础上进行实地核查,并填写有普查办统一印制的税源普查表。其中区市场中心管辖的市场个体工商户由市场中心做好核对、填表工作并报所在街道办。

第三阶段:街道办、农工局将税源普查表(软盘)加盖公章,并一式三份交给国(地)税局、税普办。

(三)数据评估阶段(今年5月下旬--6月上旬)。由税普办牵头,抽调专门人员对各街道办及农工局上报的户数审核、数据进行抽查、评估。

(四)数据比对阶段。(今年6月中旬--6月底)。国地税根据街办及农工局提供的税源普查表进行数据比对工作。

(五)汇审总结阶段。(今年6月底)区税普办对上报的税源普查资料(软盘)进行汇总。各街道办、国地税务分局、区农工局在户数审核、数据比对结束后要对普查工作进行全面认真、实事求是地总结。

四、各部门职责分工:

区财政局:牵头税源普查工作,负责安排、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做好各种报表的分类汇总及上报工作,建立全区税源普查数据库。

区工商局:负责向税普办及街道办、农工局提供普查对象名单、户数及相关资料,避免漏户;与相关部门联合进行数据评估。

区教育局、卫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负责提供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的户数统计名单。

各街道办事处、农村工作局:负责核对户数;填写、审核有关的税源普查表、分户录入;负责按期向税普办报送软盘(包括普查表)。

区市场中心:负责管辖市场内的个体工商户数的核对工作填写有关的税源普查表并将核对结果报所在街道办。

区统计局:负责提供核对普查对象的有关数据资料,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与相关部门联合进行数据评估。

国地税*分局:负责管辖范围的纳税企业(单位)有关普查表的设计、审核、比对、汇总;负责按期向税普办报送软盘(包括普查表)。

区执法局、公安*分局、公安站前分局:积极配合各相关部门处理好在普查过程中与普查对象引起的纠纷时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五、税源普查的要求

(一)加强领导,确保普查质量

这次税源普查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涉及面广,影响比较大。各部门领导要充分认识这次普查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行领导负责制,明确分工,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各街道办和农工局要成立相应的税源普查领导小组,街道办事处主任和农工局局长任小组组长,要抽调专门人员负责该项工作,指定一名联络员加强与税普办和街道办、农工局的沟通联系。其他成员单位也要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今年5月10日之前各成员单位要将小组名单和联络员名单报区税普办。区税源普查工作办公室要搞好组织协调,保证税源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

(二)确保普查质量

核查范文篇10

一、基本情况:

镇年度所辖24个村民委员会和3个街道办事处,年月重新划分为个村民委员会、2个街道居委会。即:。固补干部职数由原来的132名精减到76名。

二、财务状况:

根据镇政府具体安排,结合实际工作具体要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了财务检查:

在财务审批程序方面,各村民委员会都能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对于农民关心的土地补偿费的发放,工程项目的开支等根据规定都召开了相关的会议,进行决策。在清查过程中未发现除会计外的其他人代收款现象,集体资金管理趋于规范化、制度化。

2、民主理财监督管理情况:以“民主日”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村务、政务公开工作,民主理财小组发挥了监督作用。各村理财小组成员由3--5人组成,不定期召开民主理财会,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由财务人员对发生的收支情况进行通报,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问,并将结果按时上墙公布,切实加强了村务、财务公开工作,做到了政务公开“一事一公开”,财务公开“一票一公开”。使“两公开”的内容完整,程序规范,格式明了清晰。

3、各项收入、支出清查结果:就各村民委员会年的收入、支出进行统计清查。集体的主要资金来源财是政补贴村级转移支付资金。部分村支出大于收入,主要的支出项目是生产性开支和非生产性开支,生产性开支占总支出的%左右,非生产性开支占总支出的55%左右,最特出的就是招待费的支出约占非生产性支出的%。全镇村级年度总收入元,总支出元。

4、债权、债务情况:(一)清查核实。以村为单位对债权债务的数量、时限、种类、结构、责任人等进行清理。一是清理债权、核实债务人,主要包括清理外单位及个人欠款,所属单位、农户欠款及其他应收未收款等。二是清理债务、核实债权人,主要包括清理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单位借款、个人借款及其他应付未付款。(二)公开确认。清查工作结束后,要向群众公开清查结果。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债权债务数量、种类、结构、债权债务主体等。对有异议和反映突出的问题,要进一步调查核实。调查核实清楚后,再次公开债权债务状况,并将公开确认的结果报镇政府核准,作为以后清收债权、化解债务的主要依据。(三)登记入账。对公开确认后的债权债务,实事求是地按其类别和用途,发生的时间、数量、经手人、证明人等情况进行登记入账。这次清查共清理出债权万元,全部是历年来农户所欠的税费;债务万元;形成债务的原因主要是村干历年所垫交农业税费。

5、村干部欠款情况:从清查情况来看,村干部欠款很少。

6、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项目:共清理出固定资产余万元,未完工或未结算工程项目余万元,在建工程项目中主要是村部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在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推出了村级会计委托制、民主理财制、村级两委交叉任职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一些地方财务管理制度不落实,公开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1.财务管理混乱。由于管理不严,存在拖欠承包金、白条抵库和其他应缴村的资金,有的干部吃喝玩乐的费用全在集体资金里面报销,集体资金几乎成了个别人的“小金库”。

2.执行制度不严。有些村财务制度形同虚设,违法乱纪现象依然存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和村级财务制度明文规定,账款要分管。但是,有的村干部包揽了会计、出纳之职,直接经手现金收支,买了东西开了票,回去告诉会计入账;收钱管钱、坐收坐支;选拔财会人员全凭个人好恶,致使一些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选到会计岗位上来。

3.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账务处理不及时,程序手续不清楚,自制凭证使用不恰当,会计处理问题不确切,会计科目使用混乱,4.财务公开质量不高,公开不及时。据调查,只有部分村做到按规定时间公开财务,近三分之二的村只能做到半年或一年公开一次,有的村根本就没有公开过。有些村的财务公开存在弄虚作假、避重就轻的情况,公开内容不全面,事情能见得“阳光”的就公开,见不得“阳光”的就不公开或只公开结果不公开过程;有些村的财务公开表述不清,条理不明,内容不详细,群众无法了解真实情况,势必怀疑公开内容的真实性。

(1)、车费应严格控制,应限制车费的报销金额。

(2)、严格控制招待费,招待费比前几年有所控制,但发生额还是比较大。

四、建议:

通过这次清理工作看出,各村的领导对财务管理都很重视,在审批权限、审批程序上都能坚持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在财务决策上发挥了民主监督作用:

1、加强村级资产管理,努力控制非生产性支出。

2、催促各种欠款的收回,及时回笼资金,壮大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