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9:18:31

旱情

旱情范文篇1

一、当前我市旱情严重,灾害损失巨大

我市从去年9月份至今基本上没有明显降水,旱情持续时间长,受灾面积大,主要农作物及经济作物受灾严重,农村人畜饮水非常困难,春耕难以开展,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据统计,截止3月27日,受灾面积达13.255万公顷,全市98个乡镇遭受严重旱灾,小麦、油菜两种主要农作物和其他一些农作物基本绝收,预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1414.99万元,夏粮减产5.5万吨左右。

二、各级各部门积极应对灾情,抗旱救灾取得一定成效

持续的旱情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我市各级各部门按照中央、省的要求,积极组织抗旱,采取了各种措施,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艰苦工作,社会各界也十分关注和大力支持抗旱救灾,全市上下思想统一、干劲十足、措施得当,一定程度上为农民群众解决了饮水、生活生产中的一些迫切的现实问题,当前抗旱救灾力度增大,广大农民群众思想稳定,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当前,各地采取打井、送水、新建“三小”工程等措施,有效解决了人畜饮水等基本生活问题,春耕生产也在积极备战,向好势头明显。

三、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还需进一步解决人畜饮水基本生活问题。由于我市地处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不易利用,打井成功率较低,仅为10%左右,人畜饮水问题形势不能乐观。

二是农民受灾损失严重,春耕难度加大。由于小麦、油菜基本绝收,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农民经济受损严重;旱情导致春耕备耕难度加大,一些作物种不下去,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三是工程性缺水仍然是阻碍我市发展的一大瓶颈。虽然我市年降雨量不少,但由于地质结构的原因,我市地表水却相当匮乏且不易收集和续用,此次旱情充分表明解决工程性缺水对我市发展的重要性。

四是一些水利基础设施管理机制不到位,管理人员不到位,管理办法不科学,没有得到日常维护和维修,致使干旱来临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四、几点建议

一、下决心保人畜饮水。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调动全市各级干部群众投入抗旱救灾工作中。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投入抗旱救灾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结合部门特点和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人畜饮水压力。

二、下决心增加农业投入。树立“小季损失大季补、灾害损失灾后补、粮食损失其他补”的思路,建议市政府认真研究和采纳市农委关于抓好灾后农业生产的方案,下决心增加农业投入,保住2%的粮食增产目标。

三、下决心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和管理,人、财、物需提前准备和介入,待旱情缓解后能够及时恢复生产。同时要未雨绸缪,做好病虫害防治、久旱后的防汛工作,严防洪涝、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下决心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应转变观念,抓住灾后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和政策支持,做好水利基础设施规划和项目储备,大力推进小水库、小山塘、小水窖“三小”建设步伐,完善我市水利基础设施,解决工程性缺水的长远问题。

旱情范文篇2

1我国近年来旱灾发生情况

旱灾是世界上影响面最广、造成农业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类型[1],世界上有近一半的国家干旱严重[2]。中国旱灾频繁,而且相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因此旱灾是造成农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气象灾害[3],据统计,中国每年旱灾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5%以上;每年因旱灾减产粮食50亿kg;20世纪50-80年代因旱灾损失的粮食占全国粮食损失量的50%[4]。近50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在全球变暖和北方干旱化的背景下[5],全国受旱面积和受旱成灾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全国有77.4%的省区旱灾增加。表1是对近年来我国旱情演变情况的汇总分析。长期以来,我国饱受干旱的困扰,从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市,尤其是南方地区,旱情并没有减轻,反而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给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10年10月份以来,华北、黄淮等冬小麦主产区基本没有有效降水,旱情出现早且发生面积较大。持续的旱情对小麦的正常发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2月24日17时,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571.13万hm2,其中严重受旱面积104.47万hm2。受旱面积比旱情最严重时(2月9日)减少201.87万hm2。8省累计浇灌麦田0.07亿hm2次,比2月23日增加34.4万hm2次,累计投入抗旱作业农机具962万台套。

2干旱给农业造成的影响

农业生产活动是由一系列的工作环节所组成的,从作物的初始播种到最终收获,各个环节都必须顺应农时依次展开,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各环节并不是在每一年都能够顺利进行的,农事活动很多时候,会遭到破坏。旱涝是我国主要的气候灾害,干旱和洪涝等气候灾害的频繁发生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6]。干旱灾害,严重影响着农产品的生产供给和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最大风险。1978年以来我国的土地成灾和受灾面积数据(表2)。从图1和图2的变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自1978年以来,我国旱灾导致的受灾和成灾情况一直处于相对较严重的状态,并且成灾率没有下降的趋势,这说明,由于社会的自身抵御能力有限以及其对旱情的重视不够等原因,导致旱灾发生时没有得到较好的治理。

3粮食产量与成灾面积的关系

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区域,研究干旱等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都证明了干旱灾害与链式安全有较强的相关性,干旱会对未来的国际粮食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7-9]。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干旱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探讨干旱灾害与农业和粮食安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图3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图Fig.3Trendofthegrainoutput图3是近年来我国主要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粮食总量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尤其是1978到1996年将近20的期间,粮食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增长近1.7倍。但1997年以后其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甚至个别年份产量不增反减。在科技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的今天,粮食单产迅速增长,为何粮食总产量却没有相应成比例地大幅度增长呢?干旱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有研究图4主要粮食总产量与成灾面积变化趋势Fig.4Trendofthemaingrainoutputanddisastersrea表明粮食产量随着降水的变化产生规律的变动,粮食产量的增加与降水量成正比,当旱情严重时,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10]。通过图4和表2可以看出,自1978年以来,我国由于旱灾导致的成灾面积在迅速增加,且干旱导致的农作物绝收面积总体也呈现上升趋势,再加上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导致粮食播种面积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导致粮食的总产量的增长如此缓慢,这种缓慢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一直以农业为优势的人口大国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以上分析可知,粮食产量和旱灾成灾面积紧密相关,但考虑到粮食产量还受到例如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机械动力、以及化肥施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二者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还需要通过可靠数据做进一步的实证讨论。

旱情范文篇3

一、*乡旱情基本现状

(1)降水情况。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全乡降雨量不足60毫米,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降水偏少了9成,创历史最低。3月上旬出现了连续5天的低温细雨天气,只是湿润了地面表层,根本缓解不了长期干旱所造成的旱情,更谈不上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2)蓄水情况。1、河水流量小。有一条名为*河流经乡内,是从金秀县桐木镇自上而下、蜿然而至,河床浅而窄,河水流量小。自开春以来,河水变沟水,几乎断流。从竹山河道拦河坝无水可供、无水可拦,造成*、竹山、迷塘、甫上、雷安5条支渠无水可流。2、山塘水库蓄水少。全乡共有12座小型水库,由于水利支渠年久失修,维护不到位,加上长期的不降水,部分山塘水库接近干涸,立白、西巴、立新、回龙、故土、老虎尾等水库蓄水位均已达不到出水口。朝阳歪、凤凰歪、福幸歪、河甫歪、古力歪及全乡各歪沟也接近干涸。3、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全乡有5条主渠道已多年失修,8条支渠渗漏严重。农业灌溉不到位,往往形成了“上游有水下游干,上游无水下游荒”的干旱现象。由于缺水,农田春灌形势十分严峻,导致春耕春播较之去年同期相比延缓了10天,部分农田成了望天田,只能靠抽水闹春耕。

(3)饮水情况。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及上级扶贫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全乡解决了42个自然村屯饮水难的问题,大部分村屯都用上了自来水。但由于长期干旱,不但春耕用水严重不足,而且部分村屯已出现了饮水困难,全乡人畜饮水受到了旱情威胁。除沿河一带人畜饮水情况较为便利之外,30%以上的村屯人畜饮水都面临困难。以龙团村委龙团村为例,从20*年至今,已经3次移动村中的自来水主管,村里近三年内就挖了2口水井,原因是所挖的水井水源不足,三头两天就断水,只有另辟水源。类似情况的还有龙团村委的屯连村、香山村,马旦村委的马旦村。另外,缺水较为严重的村屯有甫上村委的垦民村,竹山村委的新造村,迷塘村委的寨松村、古沙村,龙团村委的回龙、香山村,马旦村委的料村、大满村等。

二、抗旱情况

今年的旱情,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来宾市人大常委会毛裕玲副主任、*县副县长覃斌光于2月24日在县农业局、水利局、水产畜牧局的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乡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指出当前的重要任务是要解决好人畜饮水和春耕生产问题,进一步指导农民抗旱救灾,加强水利渠道维修工作。同时表示尽快协调各有关部门拨入经费投入该乡的水利设施建设。该乡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畏困难,采取有力措施,群策群力,认真搞好水利渠道维修。20*-20*年期间,每年投入抗旱经费3万元,20*年,争取到上级木便水毁水利设施修复补助资金16万元,修复了年久失修的木便渠道。争取上级拨入经费搞好甫上水库、马虎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发动干部职工、群众抢修清淤*、福幸、木便、甫上、新安、龙团等村水渠6.5公里,其中三面光硬化甫上水利渠道4公里。各村屯群众发扬不等、不靠的思想,截流引水,抽水灌溉,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全力闹春耕,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三、干旱形成的原因分析

(1)自然因素的影响

20*年我县发生的“6.21”特大洪灾以来,连续三年的秋冬干旱,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造成山塘水库大量的水分蒸发,蓄水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是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2)人为因素的影响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大部分主、支渠道多年失修或只修了某一小段,放水时严重渗漏,导致水源严重流失,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农田用水紧缺。虽然水利部门年年投入经费兴修水利,但经费有限,只是一年修一两段,时间长而效果不大,无异于“杯水车薪”。

2、群众兴修水利的意识不强,水利维修无人管,村里分配的渠道维修任务往往不能完成,主要原因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已外出打工挣钱,在家的老残病弱无力维修;还有些村民认为自己有了抽水机,修不修水利不关自己的事,不参与水利渠道的维修,别人也管不了自己。

3、村级组织工作不力,监管力度不够,征收水费困难。部分村民不交水费导致管水部门不放水,管水人员的经费没有得到落实,无心管水,无水可管,只有打道回府,回家干活。造成水站名存实亡。

4、大量砍伐木材,开垦荒山,导致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水源减少。

四、应急措施及对策

1、领导高度重视。水利是农业的根本命脉,乡村领导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及时部署抗旱工作,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作为年初年末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要以人为本,以农业生产为主,先生活、后生产。多渠道筹措抗旱经费,向上级争取更多的抗旱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抗旱经费,切实做好人畜饮水和春耕生产工作。

2、狠抓兴修水利的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兴修水利,进一步掀起兴修水利的热潮。

3、加强旱情监测力度。要把旱情与防讯工作结合起来,实行旱情动态和抗旱行动日报制度,加强旱情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4、加快各类水源工程建设。对已修复的工程要严格检查,保证质量。对年久失修的渠道要组织群众进行抢修,对正在进行建设的水利设施项目要及时督促,尽快完成。争取在讯期到来之前全面完成各类水源工程建设。同时做好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运转。

5、抓住三月份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发动群众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在严格禁止滥砍乱伐的同时,要认真检查核实退耕还林合格面积,落实退耕还林政策,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植树造林意识和增强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旱情范文篇4

一、加强领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

根据今年我市防汛抗旱工作要求和领导人事变动情况,重新调整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为安全度汛提供了有力的领导和组织保障。

重点抓好五项责任制的落实:

1、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实了以市委书记为政委,市长为指挥长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市四套班子成员包堤段、包大洼、包滞洪区。

2、分级责任制。乡、村两级都落实了行政领导责任制和蓄滞洪区包村转移人员责任制,并报市防办备案。

3、分部门责任制。原创:市防汛指挥部详细规定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各个成员单位的职责。

4、技术参谋责任制。市水务局为包河、包洼、包堤段的领导配备了技术干部,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5、防汛岗位责任制。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级各部门按照防汛分工,落实好本单位承担的公安交通、通信供电、气象预报、物资保障等各项工作,市防汛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二、多措并举,抗击旱魔

今年以来,我市遭受严重干旱,从入春以来到夏收前夕全市一直无有效降雨,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为应对严重的旱情,我市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全力打好抗旱攻坚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扩大机井灌溉面积。我市财政拨出专款,支持地下防渗管道建设,市水务局加强技术指导,截止目前,已铺设管道11万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近2万亩,有效地改善了我市农业生产条件,扩大了灌溉面积,对今年春季抗旱发挥了积极作用。

2、推广咸淡混浇技术,开发利用浅层水源。我市微咸水可开采量为0.0668×108立方米,储量较为丰富,为了利用微咸水,减少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缓解我市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年初在××镇、××乡实施了咸淡混浇节水灌溉项目,共建成咸淡混浇工程50处。项目总投资36.5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30万元,群众自筹6.5万元。

3、实施饮水安全项目,保证农村生活用水。持续的旱情导致一些农村饮水机井水量不足,给群众生活饮水造成困难。我市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做为今年大事实事之一,对打饮水机井和实施饮水计量改革的村每村每项补助2万元。目前,全市实施供水安全项目的村10个,解决人口1.2万人。

4、做好抗旱服务工作,确保农业丰产增收。我市在抗旱物资、技术指导等方面全力支援农业抗旱,到今年5月底,全市浇地亩次达到124.4万亩次,总浇地面积达到61万亩,共活动机井4270眼,投入抗旱劳力2.1万人,共计投入抗旱资金2136万元,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我市正常的农业生产。

三、早动手,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1、开展工程检查和维修

从4月初开始,水务局组织四十多名工程技术人员逐河道、逐堤段、逐建筑物踏勘检查,对检查出的险工险段,病险建筑物,堤防隐患,河道阻水坝埝逐一进行登记造册,摸清病险工程及阻水坝埝位置。为保证行洪河道畅通,于2006年5月前对我市进行河道清障工作,拆除堵水坝10余处,清运土方达15400m3。同时我局组织一只专业维修队对病险建筑物、排水设备,堤防蓄滞洪区避水楼、撤退路进行了突击维修,对我市主要排水泵站、会同电力局技术人员进行电测维修,确保工程能正常运行。

在省水利厅大力支持下,总投资353.5万元的××泵站的重建工程于4月15日开工,该工程位于千里堤与赵王新河北堤衔接处,是在拆除原报废涵洞基础上进行的重建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地解决××等13个村的防汛排涝问题。确立以下几条施工措施:一是在施工区下游出水口处填筑一条防洪坝(已完成),阻止赵王新河内可能的下泄洪水侵袭工地;二是对老泵站进行必要检护,保证洼内出现沥涝时能够开机外排;三是确立一台挖掘机和一台推土机严阵以待,做到能够及时抢修加固坝体及排除险情;四是确立50名民工为应急抢险队员,保证人力及时到位;五是想尽一切办法加快施工进度,重点是抢建穿堤建筑,尽早实现堤防回填。

2、落实抢险物料管理

为使防汛工作做到有备无患,对原有储存的防汛物料重新进行了盘点登记,挂牌造册,并采取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形式。目前已储存木桩515根,编织袋10000条,铅丝8700公斤,救生船4只,新购木桩植桩机2台。由于库存物料少、部分老化损坏,现已向省防办申请补充防汛物料。同时市防办向市场号料木桩1800根,编织袋115000条,脚手架钢管1300根,发电机2台;还下达安排2006年各乡镇自筹防汛物料任务指标,其中防汛木桩11000根及防汛软料32万斤,全部落实到乡(镇),挂牌登记并指定专人保管,汛期不过不动用。并由乡镇安排一些移动排水设施,登记造册,准备汛期排水时调用。

3、制定和修改各种预案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和工程建筑情况,本着具体、实用、有效、操作性强的原则,制定了《××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重新修定了《××市防洪预案》、《××洼蓄滞洪区运用预案》。

4、加强抢险队伍培训

我市省级第三防汛抢险队,配备有大型抢险设备,推土机、挖掘机、自卸车、发电机、振动碾、运输车,目前各种机械已检修完毕,154名抢险队员全部到位待命,按照防汛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常年化”的要求,组建了由民兵骨干组成的千里堤常备抢险队;后备抢险队,组建打桩班7个,汛铺26个,保证抢险队伍做到“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为进一步强化防汛意识,锻炼抢险队伍,全面提高防汛抢险水平,了解抢险技术,增强抗洪应变能力,对抢险人员进行了抢险培训。

5、对防汛指挥系统设备进行维护、调试,保证主汛前投入使用。

6、强化防汛值班制度

从6月1日起,市防办已开始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上传下达,准确迅速并及时处理各种应急情况。

四、认清形势,进一步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我市位于海河流域大清河系下游,素有“九河下梢”之称,境内有国家一级堤防千里堤,担负着保天津、保铁路、保油田、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四保重任,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目前我市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千里堤防洪标准低。现为12-20年一遇标准,个别堤段经加固为50年一遇,由于其内部构成复杂,虽经多年维修,有些部位仍没有加固,还处于险工险段,总体上抗击大洪水的能力还很差。同时,白洋淀除了缓洪滞沥功能外,还兼有蓄水、调节生态的水库功能,相当于“大i”型平原水库标准。千里堤任丘段作为白洋淀的“主坝”,各方面标准急需提高。

二是千里堤堤顶公路的路面重修工作,需及早提到日程。堤顶路面破损严重,影响到防汛物资的运输和群众出行及转移,今年利用省××万元维修资金,同时,自筹部分资金和发动沿堤村进行日常维护,对千里堤路面进行了整修,但是,经过汛期和车辆碾压,路面将会继续破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是水利工程老化。全市河道上的防洪除涝工程大多建于六、七十年代,老化失修,多数建筑物洪水来时带病运行。如:千里堤××扬水站建筑老化,穿堤涵洞存在隐患。蓄滞洪区安全避险设施少,境内有××洼蓄滞洪区,涉及我市7个乡(镇)98个行政村,12.81万人口,25.97万亩耕地;据2003年统计,蓄滞洪区内固定资产*.××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亿多元。加强对病险水利工程设施的重建整修工作任务艰巨。

四是抗旱形势十分严峻。旱灾严重,2005年全市74.6千公顷中受旱面积17.0千公顷,成灾面积为7千公顷,减产*.*万吨。今年我市春季受到50年一遇的旱灾,我局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支援抗旱,但是在无客水和大的降雨、又不能利用白洋淀水源的情况下,以有限的水资源即要保证夏粮农作物灌溉,又要保证农村生活用水,抗旱任务艰巨。

我市属于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深层地下水一直在持续下降。开发浅层地下水,实施咸淡混浇,通过在三个乡镇试点,节水明显,群众反映效果好,符合我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前景广阔,宜推广发展。

五是人饮安全工作依然要加强。原创:我市413村,农村人口约为55.83万人,“十五”期间,通过实施人饮解困和农村供水计量改制,共解决了217个村的饮水困难。今年以来已通过打饮水井和实施“水改”,解决了19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现在仍有近200个村、约30万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含氟量高等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在人饮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还要加大投入。

我们今后的工作安排是:

1、加强防洪宣传。印刷《防洪法》、《河北省实施防洪法》办法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材料,发送各乡镇及市直各部门,创造浓厚的防洪氛围。

2、加强汛期,水情、雨情、旱情情况反馈。防汛抗旱办公室设在水务局,成立水情组,保证水情、雨情、旱情准确传达到指挥部和上级领导。

3、继续维修、加固病险建筑物,力争每一工程都能充分发挥作用。

4、随时随地巡查河道,对渠道阻水坝埝及时拆除,保证汛期河道行洪畅通。

5、合理规划和申报投资项目,落实和利用好各项资金,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6、继续实施节水灌溉、咸淡混浇、铺设防渗管道项目。

7、加强饮水安全宣传,打饮水机井和实施饮水计量改革。

8、争取资金购买客水和抗旱物资。

旱情范文篇5

当前旱情形势十分严峻,抓好抗旱救灾工作是各级各有关部门的中心任务和第一大事。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领导关于抓好当前抗旱工作的要求,全面、及时、准确把握全县旱情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特大旱灾Ⅰ级应急响应程序规定,按照市政府办公厅要求,经县政府领导同意,决定从即日起全县实行旱情动态日报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街镇乡、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旱情日报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在第一次旱情日报中附报旱情日报工作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二、各街镇乡、指挥部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8月11日抗旱救灾工作会议要求,认真组织旱情日报材料,全面、及时、准确地将本地区、本部门搜集汇总的旱情及抗旱救灾工作措施、进展情况、先进典型等有关情况上报县政府。各街镇乡除上报文字资料外,还须按要求填报表格(见附件)。

三、各街镇乡、指挥部成员单位自8月12日起,即开始按要求执行旱情日报制度,每日旱情必须在当日12:00时前上报县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同时抄报县政府救灾办(设在县政府办),并负责上报材料接收情况的核实。

四、县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汇总灾情,并综合全县救灾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报告,每日下午2:30前报送县政府救灾办审核,经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上报市政府。

五、对不按要求落实报告人员,虚报、瞒报、迟报有关重大旱情的,将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并予以通报批评。

六、旱情日报方式为政务内网电子邮箱,如邮箱故障可用传真报送。旱情日报终止时间另行通知。

联系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杨跃伦电子邮箱:水利局@dz.cq.gov联系电话:4372****4373****(传真)

旱情范文篇6

近期以来,我县气温持续偏高、干旱少雨,6月份全县平均降雨仅41.3毫米,比历年同期少38.2毫米,土壤失墒严重,旱情发展迅速,目前已有40多万亩农作物受旱,重旱面积达20万亩。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我县降水仍将持续偏少,旱情还将进一步加剧,抗旱形势十分严峻。为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工作,夺取秋季粮食丰产丰收,现就有关事宜紧急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抗旱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跨越发展的大局出发,采取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努力把旱灾损失压缩在最低程度。特别是各乡镇要认真抓好区域内抗旱工作的组织指挥和调度督导,采取机关干部包村、包片,村干部包地块、包水源等方式,全面落实抗旱责任制,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确保抗旱工作顺利进行。

二、积极开源挖潜,努力加快农田抗旱应急灌溉进度

各乡镇要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千方百计组织协调水源,迅速投入抗旱灌溉保苗工作,确保苗齐、苗全、苗壮。平原乡镇要及时抽取井水进行灌溉,加大流量,昼夜作业,加快灌溉进度;沿黄沿湖乡镇要充分利用各类工程设施,加大引黄引湖力度,最大限度地扩大抗旱水源;山区乡镇要积极采取拦蓄河水、节水灌溉等措施,尽最大可能挖掘利用各种水源,尤其是对已经抽穗的春玉米,无法应用抽水机械灌溉的要采取车拉人担等方法,努力扩大灌溉面积,保持良好长势。对机电设备损坏的水利设施,要抓紧抢修,力争尽快投入运行。要强化农作物田间管理,浇水后及时追肥划锄保墒,减少蒸发损失,增强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对已经绝产或濒临绝产的地块,要及时采取补种或改种其他农作物等措施,努力把旱灾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旱情范文篇7

今年我县1-7月降雨量917.6毫米,与历年平均降雨量1247毫米相比偏少26.4%。自7月21日至8月21日为持续高温少量天气,没有有效降雨,蒸发量大,近20天来,全县平均降雨仅有16.8毫米。受此影响,我县山塘、水库蓄水量急剧减少,河流水位迅速下降,全县土壤墒情相对湿度持续下降。截止8月11日8时,岩岭水库蓄水量为324万m3,为正常库容30.8%;小型水库实际蓄水量为1124万m3,为正常库容的56.3%。

截止8月21日,根据各乡(镇)旱情统计上报情况汇总,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共计57924亩,其中:轻旱22774亩,重旱18563亩,绝收面积4254亩。人饮困难人数18766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704万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针对当前的较为严重的旱情,我县高度重视,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应对:

一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度重视。7月31日,在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书记在传达了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的同时,对全县当前抗旱工作进行了部暑;8月9日,在全县干部领听市委《中国梦》宣讲大会结束后,书再次对当前抗旱工作进行了强调。7月28~31日亲自深入镇、镇等乡(镇)检查指导抗旱工作。并针对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了各乡镇主领导和水利、农业、财政、农业开发办、扶贫等部门负责人会议,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办法,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县政府决定筹集1000万元用于水利灌溉设施维修,增强抗旱能力。8月10日在省、市抗旱工作视频会议结束后,县委常委副县长县防指总指挥立即召开了全县抗旱工作会议,对抗旱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暑。会后,县防指派出了5个抗旱服务督导工作组分赴各乡(镇)服务督导抗旱工作。

二是各乡镇及时开展渠道清淤,抓紧修复水毁工程,维护好抽水设备并投入运行,对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抽水灌溉,缓解旱情。全县渠道清淤130.12km,修复水毁工程84座(处),投入抗旱设备3200多台套,抗旱浇灌面积1.14万亩。

三是县防汛办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加强对雨情、水情和旱情的监测,科学调度好全县各类水利工程,正确处理防汛与发电、发电与灌溉的关系,统筹兼顾,优先保障农业用水的需要,在确保水库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适时增加工程蓄水量。

四是县气象局抓住有利天气条件,8月10日下午及时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全县普小到中雨,全县平均降雨6.5毫米,最大降雨达38毫米,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县的旱情。

旱情范文篇8

一、当前汛情、旱情和灾情

(一)汛情

今年入汛以来,先后出现三次较大的降雨过程,强降雨主要分布在江南和华南东部地区。受降雨影响,部分中小河流发生了洪水和较大洪水。4月中旬,江西赣江、抚河、饶河及湖南湘江部分支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洪水,其中江西赣江中游支流袁河上游发生超过历史记录大洪水。5月上旬,江西昌江、乐安河相继发生超过警戒水位洪水,安徽新安江及重庆綦江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5月中旬,受今年第1号强台风"珍珠"影响,广东东部、福建、江西、浙江等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福建闽江、晋江、九龙江,江西赣江及浙江杭嘉湖地区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福建东溪发生超过保证水位洪水。

入汛以来的水情有三个特点:一是汛情发生较早,4月份南方一些江河就发生了超警戒水位洪水,部分河流水位超历史最高值;二是局部暴雨强度大,福建、广东一些地方最大日降雨量达400~600毫米;三是台风生成登陆早,今年第1号台风(珍珠)是1949年以来在我国登陆时间最早的台风。

2、旱情

今年春季,我国旱情较常年偏重。特别是北方大部地区,持续出现大风、高温、少雨天气,旱情持续时间长,发展迅猛。4月下旬,旱情最严重时,全国耕地受旱面积一度达到2.49亿亩,有1404万人,1155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饮水困难。5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和北方都出现了大范围降水过程,旱情有所缓和。但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中东部仍无有效降雨,旱情持续发展。截至5月29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82亿亩(多年同期平均1.79亿亩),其中作物受旱7521万亩,水田缺水811万亩,旱地缺墒9876万亩,有949万人、871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

今年旱情的特点:一是受旱面积多于常年;二是旱情主要发生在黄河以北地区;三是干旱持续时间长,受旱程度重。

(三)洪涝灾情

经国家防办商民政部统计,至5月31日,全国农作物洪涝受灾面积1060.24千公顷,成灾面积519.36千公顷,受灾人口1905.34万人,因灾死亡59人,失踪11人,倒塌房屋7.1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30.97亿元。受灾较重的有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与往年同期相比,当前的直接经济损失较重,受灾面积、受灾人口等接近同期平均水平,但因灾死亡人数大幅减少。

二、前一阶段开展的主要工作

1、及早部署、主动防御。国家防总分别于4月10日和25日召开了2006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全国水库安全度汛现场会暨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了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和水库安全度汛工作。5月16日,回良玉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家防总紧急办公会,专题部署防御今年1号台风工作。各省、市、区的防汛抗旱工作也安排的早、落实的早。

2、加强检查、扎实备汛。按照国家防总今年第一次会议部署,国家防总汛前组织8个检查组,分别由防总和有关部委领导带队,各成员单位参加,深入大江大河重点地区和重点旱区检查指导工作,督促各地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措施。目前,长江、淮河、太湖、珠江、海河流域的检查工作已经结束。从检查的情况看,各地防汛准备工作扎实而富有成效。

3、落实责任、加强培训。为了落实《防洪法》防汛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规定,经中组部批准,5月24~27日,国家防总举办了首期防汛抗旱行政首长(地厅级)培训班。地方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也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行政首长上岗培训,提高指挥决策能力。国家防总近期将公布大江大河重要河段、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重点防洪城市和主要蓄滞洪区行政首长责任人名单,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4、强化措施、抗御台风。根据今年第1号强台风"珍珠"登陆时间早,强度大,影响广、降水强的特点,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防总和有关地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措施,及早对防御工作作出部署,福建、广东、浙江三省共提前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117.52万人,回港避风渔船11.9万艘,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损失,夺取了今年抗御1号台风工作的全面胜利。

5、加强会商、全力抗旱。面对严重的旱情,国家防总加强了旱情监测和会商,先后派出5个工作组,深入重点旱区协助指导地方抗旱工作,并商财政部及时下拨2.6亿元特大抗旱经费支持旱区抗旱。旱区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突出重点,不失时机开展抗旱保春耕、保夏粮工作,为确保人畜饮水安全,保障粮食丰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今年防汛抗旱形势分析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气候年景总体为中等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常年偏多。汛期主要多雨带位于长江以北至华北南部,东北南部、华南沿海、新疆、四川盆地南部降水也可能较常年偏多。今年在我国登陆的台风个数可能较常年偏多,台风灾害的影响不可低估。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汛期的天气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很多。全国各地都要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各项工作。从前阶段防汛抗旱情况来看,以下几个方面尤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是大江大河存在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虽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长江、松花江、淮河、辽河、太湖、珠江等江河先后发生流域性大洪水,但从洪水发生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分析,大江大河发生流域性洪水每年都有可能。我国黄河、海河等已多年没有发生大洪水,发生流域性洪水的机率在上升。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清醒,切不可麻痹大意,盲目乐观。

二是"两小"防汛形势更加严峻。局部强降雨是造成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成灾的主要因素。我国中小河流普遍存在防洪标准低,河道泄流能力不足,防洪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一遇强降雨极易发生超标准洪水。水库安全始终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中小型水库安全不容乐观。这部分水库量大面广,防洪能力低,病险率高,水情监测和通信设施不足,缺乏有效的应急抢险手段,已成为当前防洪保安的重大隐患。

三是台风和山地灾害防御难度大。南方山区经历前期降雨,目前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再遇局部强降雨,发生山洪灾害的机率将大大增加。北方部分地区由于久历干旱,土壤松脆,骤遇强降雨也可能造成严重损失。沿海地区防御台风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要提前做好准备,未雨绸缪。要特别注意因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等次生灾害。

四是抗旱形势不容乐观。今春全国旱情重于常年。目前,西北东北部、华北北部、云南中部、东北西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地区旱情仍在持续,如果这些地方没有有效降雨,很有可能出现春夏连旱,抗旱形势将更加严峻。而这些地区抗旱水源短缺、抗旱设施不完备、节水机制不健全,抗旱手段较为单一,也给抗旱工作带来了困难。对此,有关地区务必要从抗大旱、长期抗旱出发,做好充分准备。

四、当前需要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目前,全国已经全面入汛,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各级政府和防汛部门要从全局出发,认真落实防总历次会议精神,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做好当前防汛抗旱工作。

1、切实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真正担负起防汛抗旱和抢险救灾的重任。要抓紧检查督促,落实措施,把隐患消除在洪水到来之前。一旦发生汛情、灾情,要迅速组织力量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各地要抓紧向社会公布重要江河、水库、城镇、蓄滞洪区等工程防汛责任人名单,接受社会的监督。

2、认真修订防汛预案和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各地要结合实际,抓紧各项防汛抗旱预案的编制和完善工作,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抓紧落实各项预案的具体措施,对危险地区的人员要及早动员、及早转移,妥善安置。要从实战出发,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组织专业抢险队伍和民防队伍,开展实战演习,做到思想、预案、队伍、物料四落实。

3、加强预测预报和科学调度。各级气象和水文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水情监测,及时做出预测预报,对灾害性天气和重大汛情要跟踪预报,为防洪指挥调度提供决策依据。各级防汛部门要做好江河、水库的科学调度,加强重要堤防、水库度汛安全管理,熟悉各项应急预案和操作规程。各级防办和工程管理单位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及时掌握和上报实时汛情、工情和灾情。

4、坚持统一指挥和部门协作。各级防汛指挥部的成员单位,各有关部门必须树立大局意识,严肃防汛纪律,服从统一调度,形成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

旱情范文篇9

自去年小麦秋种以来,至今未出现有效降水,麦田普遍出现旱情,尤其是没浇封冻水的麦田旱情严重,而且仍有持续发展的势头。抓住小麦返青之前的关键时期,做好抗旱保苗保春播工作,已成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针对当前的旱情形势,农业部和我省防指都已启动抗旱二级应急响应,根据我街道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抗旱双保实施方案。

一、冬前苗情及管理情况

年秋,我街道小麦播种面积1.2万亩。由于播种基础好,冬前苗情明显好于去年。据考察分析,小麦平均基本苗13.9万,冬前平均亩茎数76.1万,比上年增加29.3万,比常年增加10万左右;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小麦旺长苗面积大。由于小麦前积温偏高,部分早播和播量较大麦田出现旺长,对安全越冬非常不利。二是旱情较重。自去年10月份以来,连续4个多月没有有效降雨,加之气温较常年偏高,失墒较快,麦田均出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特别是0.1万亩左右的丘陵旱地麦田旱情较重,0.7万亩麦田中度干旱。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1—5月份降水偏少,近期仍无有效降水,旱情将持续发展,严重影响着小麦生产和春播工作。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街道抗旱双保工作领导小组,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有关领导为成员,负责抗旱双保工作的统一部署、组织协调工作。相关站室负责人以及工作区工作人员全面参与,开展旱情调查、组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同时,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业务站所室技术骨干为成员的抗旱双保技术指导小组,根据小麦苗情、旱情特点,进行技术指导、技术咨询以及拟订管理意见。全体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责任到人,切实加强对抗旱保苗和春季麦田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

(二)分类指导,科学管理。加强技术指导,坚持科学抗旱。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查小麦苗情和旱情动向。根据旱情变化情况及时完善春季麦田田间管理技术方案,增强技术措施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当前,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是小麦恢复生长的关键时期,能不能保证今年夏粮有个好收成,科学抗旱尤为重要。在小麦返青期,按照旱情先重后轻,先砂土地后黏土地,先弱苗后壮苗的原则,因地制宜浇好返青水。对因干旱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地块,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白天浇水后能较快渗下时,就要抓紧浇水保苗,时间越早越好,尽最大努力减少因旱死苗面积;对所有麦田,在土壤返浆或浇水后及时划锄,以提墒保墒;对没有水浇条件的麦田,及早组织发动群众划锄,利用早春土壤返浆的时机,借墒追肥。此外,还要强化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搞好对小麦早春冻害等的防范工作。另外,也要对蔬菜、果树等大田作物进行旱情调查,根据旱情特点,采取相应的科学方法,合理的进行肥水管理,把干旱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加强服务,强化措施。抗旱双保技术指导小组深入农民之中,实地调查研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根据全街道小麦的苗情和旱情特点,制定出麦田分类管理的技术意见,加大对抗旱双保工作的宣传和技术培训力度,把党和政府的关心以及科学抗旱技术送到千家万户,落实到田间地头,增加种植业的经济收入。

旱情范文篇10

1.1编制目的

切实增强干旱风险意识,提高抗旱应急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时效性,提升抗旱减灾的应变能力,保证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减轻旱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干旱评估标准》、《省抗旱防汛预案》、《省抗旱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坚持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责任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应急解决群众吃水和保粮食生产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综合治理、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约、后开发的水资源应急配置原则。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范围内乡村、城镇的抗旱减灾和灾后救助工作。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市抗旱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设立市抗旱应急指挥机构,与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合署。指挥部总指挥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指挥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军分区参谋长、市水务局局长担任。

指挥机构成员单位由军分区、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室、市水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农牧局、市公安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局、市广电局、市气象局、市工业局、市物价局、市商务局、市扶贫开发办、市供销社、市供电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组成,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市水务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市抗旱应急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指挥全市抗旱应急工作,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协调解决抗旱减灾应急资金,督促落实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统一部署抗旱应急宣传工作。

各成员单位在市抗旱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能分别是: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应急抗旱期间各项工作的统一协调,负责向省政府上报旱情、灾情,并汇总上报请求省政府解决的问题。

军分区负责组织驻地部队和预备役部队及时开展拉运送水和抗旱应急工程建设等支援地方救灾工作。

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和监督媒体宣传抗旱救灾工作。

市水务局负责抗旱应急期间水资源统一调度,监督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协调组织为特困灾区运送生活用水,保障灾区应急供水。及时掌握河道来水、灌溉、蓄水等水情信息。

市发改委负责相关规划的指导,组织应急抗旱工程设施建设项目立项及资金争取。

市工业局负责组织调配抗旱应急所需要的电力、成品油等救灾物资。

市财政局负责筹措抗旱应急资金,并监督使用。

市民政局负责组织救济受灾群众,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市农牧局负责指导灾区农业生产恢复工作,以及救灾生产资料的组织调运和供应工作,及时掌握农情信息。

市公安局负责组织开展灾区社会治安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市建设局负责落实城市应急供水措施,及时掌握城市供水及用水需求信息。

市交通局负责灾区公路畅通及抗旱救灾物资、设备运输工作。

市卫生局负责落实受灾地区防疫和医疗救护措施,监督、监测饮用水质量,确保抗旱应急期间饮用水卫生安全。

市广电局负责抗旱宣传工作,及时准确地报道旱情、灾情和抗旱救灾工作。

市扶贫开发办负责掌握贫困县受灾情况和因灾返困情况,及时制定扶贫方案和措施。

市气象局负责气象监测和预报,及时提供气象信息,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市物价局负责灾区农资市场物价监督,确保大旱期间的物价稳定。

市商务局负责灾区商品物资供应,确保灾区商品流通顺畅。

市供销社负责化肥、农膜等抗旱农用物资的市场供应,协调抗旱物资征调工作。

市供电公司负责抗旱应急用电的组织供应。

2.2市抗旱应急指挥部办事机构及职责

设立市抗旱应急指挥部办事机构,与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合署。负责掌握旱情、灾情及抗旱应急工作动态等信息,组织开展旱情、灾情评估工作,负责专项抗旱应急补助资金的计划使用,组织实施抗旱应急减灾措施,及时做好宣传工作;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指导县(区)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

各县(区)也要成立抗旱应急指挥机构及办事机构。

3.旱情信息及预警

3.1.旱情监测

建立完善的旱情监测体系及报告制度,及时为决策层提供准确的、多方位的旱情信息,重点监测天气预报、雨情、耕地土壤墒情、主要河流水情、水库蓄水量、农田灌溉、农村供水、城镇供水、农作物长势及其它农情共10个方面的信息。

3.2旱情评估

全市旱情按灌溉农业区、雨养农业区、农村人畜饮水和城镇干旱四个区域类型进行评估,并分别划分为特大干旱、严重干旱、中度干旱、轻度干旱四个等级。

3.2.1特大干旱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确定为特大干旱

(1)灌溉农业区(主要指工程可正常投入运行的万亩、千亩及小型灌区),3~6月份的失灌率大于30%,或7~10月和11~元月失灌率大于35%。

(2)雨养农业区(指灌溉农业区以外的耕作区,以下同):①土壤墒情相对湿度小于40%;②降水量春秋季(3-5月、9-11月)2个月同比偏少75%以上,夏季(6-8月)1个月同比偏少80%以上,冬季(12-2月)三个月同比偏少55%以上;③春季、秋季连续无雨日数大于75天,夏季大于50天,冬季大于90天;④受旱面积达到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

(3)干旱引发的农村生活用水困难人数大于农村总人口的10%。

(4)市城区及各县城缺水率为20~30%、持续时间大于40天,或缺水率大于30%、持续时间大于30天。

3.2.2严重干旱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确定为严重干旱

(1)灌溉农业区3~6月份失灌率达15~30%,或7~10月、11~元月的失灌率达到21~35%。

(2)雨养农业区:①土壤墒情相对湿度在40-45%之间;②降水量春秋季(3-5月、9-11月)2个月同比偏少65-75%,夏季(6-8月)1个月同比偏少60-80%,冬季(12-2月)三个月同比偏少45-55%;③春季、秋季连续无雨日数在51-75天之间,夏季在36-50天之间,冬季在61-90天之间;④受旱面积达到总耕地面积的50~70%。

(3)干旱引发的农村生活用水困难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7~10%。

(4)市城区及各县城缺水率为5~10%、持续时间大于90天,或缺水率为10~20%、持续时间大于60天,或缺水率为20~30%、持续时间达20~40天,或缺水率大于30%、持续时间达10~20天。

3.2.3中度干旱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确定为中度干旱

(1)灌溉农业区3~6月失灌率达10~14%,或7~10月、11~元月失灌率达10~20%。

(2)雨养农业区:①土壤墒情相对湿度在45-55%之间;②降水量春秋季(3-5月、9-11月)2个月同比偏少50-65%,夏季(6-8月)1个月同比偏少40-60%,冬季(12-2月)三个月同比偏少35-45%;③春季、秋季连续无雨日数在31-50天之间,夏季在31-35天之间,冬季在31-60天之间;④受旱面积达到总耕地面积的30~50%。

(3)干旱引发农村生活用水困难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5~7%。

(4)市城区及各县城缺水率5~10%、持续时间达31~90天,或缺水率为10~20%、持续时间达21~60天,或缺水率为20~30%、持续时间达11~20天,或缺水率大于30%、持续时间达8~10天。

3.2.4轻度干旱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确定为轻度干旱

(1)灌溉农业区3~6月失灌率低于9%,或7~10月、11~元月失灌率低于10%。

(2)雨养农业区:①土壤墒情相对湿度在55-60%之间;②降水量春秋季(3-5月、9-11月)2个月同比偏少30-50%,夏季(6-8月)1个月同比偏少20-40%,冬季(12-2月)三个月同比偏少25-35%;③春季、秋季连续无雨日数在15-30天之间,夏季在10-20天之间,冬季在20-30天之间;④受旱面积达到总耕地面积的10~30%。

(3)干旱引发的农村生活用水困难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3~5%。

(4)市城区及各县城缺水率5~10%、持续时间达10~30天,或缺水率10~20%、持续时间达10~20天,或缺水率20~30%、持续时间达7~10天,或缺水率大于30%、持续时间达3~7天。

3.3信息报告

建立旱情、灾情及抗旱应急工作动态等信息报告制度。

3.3.1报告程序

县(区)行政区域内的实时旱情、灾情及抗旱应急工作动态等信息,由同级抗旱防汛指挥部综合分析掌握,并报告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市行政区域内的实时旱情、灾情及抗旱应急工作动态等信息,由同级抗旱防汛指挥部综合分析掌握,并报告市抗旱防汛指挥部;特大和严重干旱情况下,县(区)抗旱防汛指挥部应及时掌握旱情、灾情及抗旱应急工作动态等信息,可以在向市抗旱防汛指挥部报告的同时,一并向省抗旱防汛指挥部报告。成员单位负责掌握的有关干旱信息及职责履行情况,应及时报告市抗旱防汛指挥部。

3.3.2报告时间

在特大干旱及严重干旱发生期间,县(市、区)抗旱防汛指挥部每日上午9时向市抗旱防汛指挥部报告前一天的旱情、灾情及抗旱应急工作动态;中度干旱发生期间,每周一上午9时逐级向上级报告前一周的旱情、灾情及抗旱应急工作动态;轻度干旱发生期间,每旬初第一个工作日上午9时向上级报告前一旬的旱情、灾情和抗旱应急工作动态。成员单位负责掌握的干旱信息及职责履行情况,按照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需要及时报送。

3.4干旱预警

3.4.1干旱预警等级

预警等级分为Ⅰ、Ⅱ、Ⅲ、Ⅳ级,与旱情评估确定的特大干旱、严重干旱、中度干旱、轻度干旱等级相对应,并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3.4.2干旱预警

(1)预警单位。Ⅰ级预警由市人民政府。Ⅱ级预警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市抗旱防汛指挥部。Ⅲ、Ⅳ级预警由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决定并。

(2)预警条件。当旱情发展达到低一级预警指标的上限或接近高一级预警指标的下限、并呈持续发展趋势时,应果断高一级的干旱预警。

(3)预警程序

Ⅰ级预警程序。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针对旱情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全市旱情进行综合评估,向抗旱防汛指挥部呈报评估意见。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形成预警建议呈报市政府,由市政府决定并。

Ⅱ级预警程序。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针对旱情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全市旱情进行综合评估,向抗旱防汛指挥部呈报评估意见。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形成预警决定并呈报市政府,市政府批准后由市抗旱防汛指挥部。

Ⅲ、Ⅳ级预警程序。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针对现状旱情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全市旱情进行综合评估,向抗旱防汛指挥部呈报评估意见。市抗旱防汛指挥部会商形成预警决定并,同时报市政府备案。

(4)预警内容。向社会公开通报旱情,针对预警等级和具体旱情提出抗旱救灾的工作要求和具体措施。当发生特大和严重旱灾时,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抗旱救灾工作。

(5)预警方式。除行政渠道外,同时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

(6)预警的终止和调整。当发生大范围有效降雨和通过抗旱措施,受旱地区70%以上的受旱面积土壤墒情得到明显改善,大面积旱情基本解除或者缓解,城乡生活供水基本恢复正常时,参照预警时的程序,由市政府或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决定预警的终止,并预警终止公告。或者根据旱情缓解程度,调整执行下一级别的预警。

4.应急响应

市级预警后,同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市、县(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亦应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1Ⅰ级应急响应

4.1.1Ⅰ级预警后,市政府会商部署抗旱应急救灾工作,并派出工作组赴灾区检查指导抗旱工作。市抗旱防汛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抗旱减灾工作。办公室及时掌握旱情、灾情及抗旱工作动态等信息,加强日常事务处理工作。

4.1.2Ⅰ级干旱预警后24小时内,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对本系统做出应急响应部署,并立即行动抓好落实。

4.1.3涉及两个以上县(区)河流的各类应急水资源,由市抗旱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度、配置和监管。

4.1.4市政府向省政府报告全市旱情、灾情及存在问题,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市、县、乡三级财政及时调整预算,增加抗旱应急资金,保障抗旱应急措施及时落实;动员金融部门加大对灾区群众的信贷支持,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向灾区捐助资金,帮助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有关部门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生产生活资料的市场供应,实施价格干预措施,保障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4.1.5强化社会治安,保障供电和通信安全;防止森林、草场、农田及场院火灾,蚜虫等农作物病虫害,人畜肠道疾病等次生灾害发生,保证灾区社会安定。

4.1.6通过电视台、广播台、报纸和政府门户网站对全市抗旱救灾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和宣传,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抗旱救灾的氛围。

4.2Ⅱ级应急响应

4.2.1市政府会商部署抗旱应急救灾工作,并派出工作组赴灾区检查指导抗旱工作。市抗旱防汛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抗旱减灾工作。办公室及时掌握旱情、灾情及抗旱工作动态等信息,加强日常事务处理工作。

4.2.2Ⅱ级干旱预警后48小时内,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做出本系统的应急响应部署,并立即行动抓好落实。

4.2.3涉及两个以上县(区)河流的各类应急水资源,由市抗旱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度、配置和监管。

4.2.4市政府向省政府报告全市旱情、灾情及存在问题,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市、县、乡三级财政及时调整预算,增加抗旱应急资金,保障抗旱应急措施及时落实;动员金融部门加大对灾区群众的信贷支持,同时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向灾区捐助资金,帮助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有关部门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的市场供应,实施价格干预措施,保障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4.2.5强化社会治安,保障供电和通信安全;防止森林、草场、农田及场院火灾,蚜虫等农作物病虫害,人畜肠道疾病等次生灾害发生,保证灾区社会安定。

4.2.6通过电视台、广播台、报纸和政府门户网站对全市抗旱救灾进行报道和宣传,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抗旱救灾的氛围。

4.3Ⅲ级应急响应

4.3.1市抗旱防汛指挥部指导相关县(区)抗旱防汛指挥部组织开展抗旱应急救灾工作,并派出工作组赴旱区调查了解旱情,帮助开展抗旱工作。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组织开展工作;办公室及时掌握旱情、灾情及抗旱动态等信息,加强日常事务处理工作。

4.3.2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及时向省防总报告我市旱情、灾情及存在问题,争取省财政的支持;市、县、乡三级财政增加抗旱应急资金投入,动员金融部门加大对灾区群众的信贷支持,帮助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保障抗旱应急措施及时落实,有关部门要保证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的市场供应,保障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4.3.3强化社会治安,保障供电和通信安全,防止森林、草场、农田及场院火灾,蚜虫等农作物病虫害,人畜肠道疾病等次生灾害发生,保证灾区社会安定。

4.3.4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和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搞好宣传。

4.4Ⅳ级应急响应

4.4.1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及时指导相关县(区)抗旱防汛指挥部组织开展抗旱应急救灾工作,相关县(区)抗旱防汛指挥部派出工作组赴旱区调查旱情,帮助开展抗旱工作;办公室及时掌握旱情、灾情及抗旱动态等信息,加强日常事务处理工作。

4.4.2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及时向省防总报告我市旱情、灾情及存在问题,争取省财政的支持;各级财政增加抗旱应急资金投入,动员金融部门加大对灾区群众的信贷支持,保障抗旱应急措施及时落实,有关部门要保证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的市场供应,保障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4.4.3强化社会治安,保障供电和通信安全,防止次生灾害发生,保证灾区的社会安定。

4.4.4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和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搞好宣传。

5.救灾工作

对灾区的救助要贯穿从预警到灾后恢复的全过程,除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做好各自承担的应急救灾工作外,相关部门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民政和水务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救助,保证灾民有粮吃、有水喝。对特困灾区,实行送水、送粮到村、到户。

(2)卫生部门负责灾区医疗救助,组织医疗队到灾区进行巡回医疗,对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救治,防止疫病传播蔓延。

(3)农业、供销部门负责协调化肥、农药、籽种、地膜等救灾物资的市场供应,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灾区帮助搞好生产自救。

(4)劳动保障部门积级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增加灾区农民收入,力争灾区农民减产不减收。

6.灾后评估

灾后评估按市、县、乡分级进行。综合评估的内容包括旱灾等级评估、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评估、二、三产业经济损失评估等。探讨旱灾发生的规律、特点,总结防旱抗旱措施和经验,对抗旱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7.保障措施

7.1资金保障

多渠道、多层次筹集抗旱资金,除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的支持外,各级财政都要安排抗旱专项经费,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在发生特大和严重旱灾时,调整原来的财政预算,加大抗旱救灾的资金投入,并采取社会募集措施。金融部门优先保证抗旱救灾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7.2物资保障

水务、农牧、供销、物价等部门要保证主要抗旱物资的正常储备,掌握抗旱物资供求信息,鼓励经营者积极组织货源,保证抗旱救灾物资的市场供应。

7.3技术保障

各县(区)水务、农业、卫生、气象等部门及抗旱服务队、农技指导站、灌区管理单位、农机站在特大和严重旱灾发生时,要结合行业特点,组织技术服务队,深入抗旱第一线,开展抗旱减灾工作。

7.4通讯及信息保障

充分利用公共通信、电视、广播、网络等手段,建立现代化的抗旱信息网络,确保抗旱应急期间各类信息的快速传递。

7.5应急队伍保障

灾区各县以抗旱服务队为核心组建应急抗旱服务队,人员落实到单位和个人,主要承担为严重缺水区运送生活用水的任务。运水车辆主要从机关单位、大中型企业、驻地部队中协调解决。

8.制定与解释

8.1根据抗旱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抗旱工作的实际需要,本预案随时修订与更新。

8.2县(区)抗旱防汛部门参照本预案,制定各县(区)应急预案,报市抗旱防汛办公室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