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员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4:31:24

供养员范文篇1

为了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范围,防止“吃空饷”行为发生,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对全县财政供养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财政供养人员范围

凡是由财政拨款开支的,都属于财政供养人员范围,具体包括财政工资统发人员、财政补助开支人员、差额补助开支人员、遗属开支人员。

二、清理对象

对调出、死亡瞒报、漏报;在职不在岗;虚报财政供养人员;虚报遗属人员等情况进行清理。

三、具体要求

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财政供养人口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填报财政供养人员调查表,由填表人、部门领导、主管局领导、人事局领导签字后上报财政局,并由财政局对各单位上报的人员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1、各部门、各单位对本单位人员(含离退休、遗属)要随时掌握变动情况,对于调出、调入、死亡人员、在职不在岗人员等情况必须在一个月内向主管部门、人事部门、财政部门申报。

2、在此次清理过程中,各部门自查申报并及时纠正错误的,可视情节从轻处罚。

3、此次财政供养人员清理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6月20日至7月30日为自查申报填表阶段。

第二阶段从8月15日至8月30日张榜公示,向社会公开阶段。

第三阶段从9月1日至9月30日为检查验收阶段。由财政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部门、各单位上报的人员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全面检查结束后,财政部门对部分单位还要进行重点抽查。

第四阶段对此次财政供养人员清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纠正、处理、处罚,并通报全县。

四、处罚规定

供养员范文篇2

根据财政厅《关于做好地方财政预算管理有关工作的要求》,为切实做好我县地方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统计管理工作,提高我县预算管理水平,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1、建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上报财政供养人员信息。

2、建立我县财政供养人员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对财政供养人员进行动态管理。

3、建立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管理与预算管理、人事管理和编制管理相结合运行机制,为编制年度财政预算提供信息支持。

二、统计数字基准日:

统计数字为每年12月31日的基准数据。

三、统计范围:

由财政拨款(补助)的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包括

由一般预算、基金预算或预算外收入供给经费的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

四、统计对象:

纳入统计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中经政府组织人事部门

办理任用、聘用手续的在职人员(含长休人员)及离、退休人员。

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遗属、临时工作人员;民政优抚对象、村干部、下岗职工、城镇居民最低保障对象等财政适当补助人员不纳入统计对象。但要建立相应的人员管理基础数据库。(单独报送相应报表)

五、统计方法和分工:

1、独立核算单位按照单位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部门分层次统计。

对于编制部门核定属于独立的单位和部门,但其财务不独立核算的,应统一由独立核算的单位填报,但填报时需按其隶属部门将其归入所属部门单位类别。

2、原则上人员工资由哪个单位发放,就归入哪个单位统计。没有编制的临时办公室、领导小组等临时机构不单独统计。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人员,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单位联系,防止重复遗漏。

3、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进行统计。

对口支援、挂职锻炼的人员,由派出单位负责统计。

4、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级管理后,统计工作相应调整为由县负责统计。部分对垂直管理部门实行人事管理权限上划、经费不上划的部门,由供给经费的地方同级政府部门负责统计。

5、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数据,由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录入。

六、工作要求:

1、各单位须提供:(1)编制部门核定本单位编制的批

复文件(复印件)1份。(2)、本单位编制手册正文(复印件)1份。报送财政部门存档备案。

2、各单位要认真核对原始登记资料,依据相关资料

负责填报本单位单位基本信息表、单位基本数字表、单位人员信息表。并确保数据准确、真实,经单位领导审核签字、加盖公章、附文字说明后报送财政部门复核、存档备案。。

3、财政局各业务口主管人员负责对各单位财政供养

人员信息进行收集、录入、审核,并进行日常动态管理。

七、报送时间:

1、各单位于2月14日后在永宁县政府公众网或财政局预算股下载或拷贝财政供养信息系统软件及下发数据。于2008年2月20日前将信息报表报送各业务口。

供养员范文篇3

关天财政供养(救助)人员清理工作

自查阶段工作小结

x编办:

接到x编办下发的《关于开展财政供养(救助)人员清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05]5号)文件后,我镇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庚即按照文件要求,及时召开清理工作会议,学习传达文件精神,对清理自查工作进行了统一布置。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落实通知精神,首先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相关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对此次自查活动的行动方案作了统一安排。并强调各部门要把清理工作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务求工作落实。

二、认真开展宣传,落实工作作责任。

在自查工作中,我镇注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把清理自查工作溶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当中,利用机关学习讨论的机会进行自查工作宣传,使大家充分了解文件精神,深刻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到了思想上的认识统一。整个清理工作由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对此次清理工作的范围、清理对象、部门责任人都作了明确的规定,镇人事办、财政所、人才服务与劳动保障所、民政办等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保证了全镇清理自查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严格工作纪律,清理效果良好。

整个清理工作严格按要求进行,镇纪委对清理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设立了清理工作举报电话,并要求相关人员为举报人做好保密工作。各部门工作也按分工协作的要求,根据按清理范围和清理对象认真开展工作。整个工作过程中没有发现隐瞒真相、弄虚作假、蒙混过关、工作不力的现象,经过认真清理自查,全镇清理出在编不在岗人员一名,圆满完成了全镇清理自查工作,严肃了我镇的人事管理制度和财经纪律,收到了良好的工作实效。

供养员范文篇4

为切实做好我市城镇“三无”人员供养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

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完善城镇“三无”人员供养制度的重要意义,把城镇“三无”人员供养工作作为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抓好城镇“三无”人员供养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城镇“三无”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二、规范认定程序

城镇“三无”人员是指具有城镇户籍,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和无法定赡养人、抚(扶)养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上述标准确定城镇“三无”人员,并纳入供养范围。本着本人自愿的原则,对城镇“三无”人员的供养实行分散供养和福利机构集中供养两种方式。到市社会福利院实行集中供养的城镇“三无”人员,由市民政局负责审批并颁发《城镇“三无”人员供养证书》。对县(市、区)应享受城镇“三无”人员供养待遇的,由本人申请或居民小组提名,经居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居委会初审,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审核,由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批并颁发《城镇“三无”人员供养证书》。城镇“三无”人员供养工作要作为乡镇政务、居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接受群众监督。

三、明确供养标准

根据我市实际,从2012年1月1日起,分散供养城镇“三无”对象(孤儿除外,下同)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400元,福利机构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800元。建立供养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根据上一年度物价上涨指数,及时调整城镇“三无”人员的供养标准。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市级财政负责市福利院集中供养经费的落实,三区负责本辖区内分散供养经费的落实。各县(市)负责各自辖区内分散和集中供养经费的落实。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办社会福利机构建设、设施设备以及城镇“三无”人员供养经费和必要的工作经费。

四、相关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齐配合的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全力推进城镇“三无”人员供养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国办社会福利机构建设项目审批,编报基本建设计划;民政部门负责国办社会福利机构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安排相关经费;教育部门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应就近就地入学,学校免收其杂费、课本费和寄宿费,将孤儿寄宿生全面纳入生活补助范围。对被国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录取的孤儿给予教育救助,并优先为其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对儿童福利机构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开办的特教班给予指导和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部门按照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将患大病住院的城镇“三无”人员,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范围,医疗保险资金和医疗救助资金按原渠道解决。

供养员范文篇5

近年来,随着财政、人事、工资改革的推进,在人员编制和工资管理中也滋生了一些新问题,既违反了财政纪律,也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根据中央编办《关于对吃“空饷”问题开展督促检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5号)、人事部《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管理防范虚报冒领工资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6号)等上级有关精神,为严肃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和财政工作纪律,杜绝和防止单位和个人虚报、多领、冒领财政性资金,经研究,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全县财政供养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规范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

(一)要充分认识清理规范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工资福利制度的改革,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发放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离职吃缺现象严重。这部分人一方面没有上岗尽职,却拿着财政工资,另一方面谋取外单位的高薪,或在外经商办企业,成为多头领薪的高收入群体;二是死亡人员遗属补助不符合标准,甚至不属于抚恤金享受范围的人员享受了怃恤金;三是一些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思想狭隘,小集体主义思想严重,存在虚报冒领和吃“空饷”的现象;四是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乡镇政府一些工作人员没有执行相关工资制度;五是人员调动没有及时办理转移工资手续,仍然拿着各种津补贴;六是离退休人员到龄不办理离退休手续,仍按在编在职人员领取工资;七是长期患病未按规定领取病假工资的人员;八是受处分未按规定及时办理工资降级及服刑未按规定停发工资的人员。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财政、人事管理秩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严肃查处。

(二)要充分认识清理规范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全县开展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清理工作,是严肃组织、人事、编制和财经纪律,规范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和工资管理,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与组织、人事、财政相互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堵塞人员经费管理上的漏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好此项工作,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依法行政和低成本行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要从加强党风、政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清理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下大力气抓好清理工作,务求取得实效。

二、严格要求,认真做好清理规范工作

(一)明确清理规范的范围及内容

这次清理规范的范围是全县各级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包括领取财政补贴的各类补助人员)。重点清理以下内容:

1、在编不在岗人员:如停薪留职、带薪留职、自动离职、长期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者;

2、非组织选派离岗学习人员;

3、调离后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人员;

4、死亡后家属仍在领取工资或离退休费人员;

5、已不符合规定领取遗属补助的人员;

6、虚报、多领、冒领工资津贴和补贴、补助人员;

7、离退休人员到龄不办理离退休手续,仍按在编在职人员领取工资人员;

8、长期患病未按规定领取病假工资人员;

9、各单位自定录用或借用套取财政工资的人员;

10、受处分未按规定及时办理工资降级及服刑未按相关规定停发工资的人员;

11、八大员、村干和组干及附属人员、村计生主任、民办教师、救济人员和优抚人员、五保供养等各类补助人员;

12、其它形式违规领取人员经费的人员;

(二)清理的方式及时间安排

1、自查自纠阶段(11月16日至11月25日)。各级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各乡镇单位首先要分别对本系统、本单位、本乡镇人员的有关情况进行逐一自查摸底。自查工作由各单位(部门)、各乡镇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政工、人事工作的领导牵头,各单位、各乡镇纪检监察、政工人事和财务人员参与清理。对在职人员情况判断不准的要及时与被清理对象工作所在部门联系,对离退休人员情况判断不准的要及时与被清理对象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或派出所联系。根据清理结果填写自查表,加盖单位公章,经办人和负责人签字,并于11月25日前报送威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资股。

2、公示阶段(11月26日至12月2日)。各单位将自查表在本单位按政务公开的规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同时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3、核查阶段(12月3日至12月10日)。根据群众反映或举报的情况,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纪检监察、人事、编办、财政组成联合检查组,进行逐单位逐人对照检查或抽查。

4、整改阶段(12月11日至12月20日)。针对自查清理发现的问题,各单位要按规定认真整改并公示。

5、检查阶段(12月21日至12月25日)。为确保清查工作取得实效,县清理领导小组将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采取重点抽查的方式,对各单位各乡镇的自查整改情况进行深入检查。对自查整改及时到位的既往不咎,对不重视、不按要求开展清查工作的进行严肃处理。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清理规范工作取得实效

清理规范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福利,事关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地区有关政策规定,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这次清理规范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做好清理规范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是严肃人事、财政纪律的具体措施,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更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会后,大家要及时抓紧研究部署本单位、本部门的清理规范工作。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把清理规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一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组织落实,县监察、编办、财政和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自履行职责,切实抓好清理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吃“空饷”问题的清查,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组建工作班子具体抓,切实加强领导,为清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明确职责,认真清查

各单位要结合本系统、本单位、本乡镇实际制定具体清理措施,坚持“谁清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位。各单位要按要求对本单位的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进行逐一核查,摸清家底,准确掌握财政供养人员的现状;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进一步完善台账,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完善人员编制审核手续。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特别要加强对财政供养人员的经常性核查,建立监督约束长效机制。

(三)严肃纪律,强化监督检查

供养员范文篇6

随着财政、人事、工资改革的推进,近年来。人员编制和工资管理中也滋生了一些新问题,既违反了财政纪律,也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根据中央编办《关于对吃“空饷”问题开展督促检查的通知》人事部《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管理防范虚报冒领工资问题的通知》等上级有关精神,为严肃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和财政工作纪律,杜绝和防止单位和个人虚报、多领、冒领财政性资金,经研究,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全县财政供养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规范工作。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

(一)要充分认识清理规范工作的必要性

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发放呈现了一些新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表示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离职吃缺现象严重。这部分人一方面没有上岗尽职,随着工资福利制度的改革。却拿着财政工资,另一方面谋取外单位的高薪,或在外经商办企业,成为多头领薪的高收入群体;二是死亡人员遗属补助不符合标准,甚至不属于抚恤金享受范围的人员享受了怃恤金;三是一些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思想狭隘,小集体主义思想严重,存在虚报冒领和吃“空饷”现象;四是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乡镇政府一些工作人员没有执行相关工资制度;五是人员调动没有及时料理转移工资手续,仍然拿着各种津补贴;六是离退休人员到龄不料理离退休手续,仍按在编在职人员领取工资;七是临时患病未按规定领取病假工资的人员;八是受奖励未按规定及时料理工资降级及服刑未按规定停发工资的人员。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财政、人事管理秩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需要我认真对待,严肃查处。

(二)要充分认识清理规范工作的重要意义

严肃组织、人事、编制和财经纪律,全县开展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清理工作。规范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和工资管理,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与组织、人事、财政相互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堵塞人员经费管理上的漏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好此项工作,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依法行政和低利息行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要从加强党风、政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清理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下大力气抓好清理工作,务求取得实效。

二、认真做好清理规范工作,严格要求。

(一)明确清理规范的范围及内容

这次清理规范的范围是全县各级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包括领取财政补贴的各类补助人员)重点清理以下内容:

1编不在岗人员:如停薪留职、带薪留职、自动离职、临时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者;

2非组织选派离岗学习人员;

3调离后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人员;

4死亡后家属仍在领取工资或离退休费人员;

5已不符合规定领取遗属补助的人员;

6虚报、多领、冒领工资津贴和补贴、补助人员;

仍按在编在职人员领取工资人员;7离退休人员到龄不料理离退休手续。

8临时患病未按规定领取病假工资人员;

9各单位自定录用或借用套取财政工资的人员;

10受奖励未按规定及时料理工资降级及服刑未按相关规定停发工资的人员;

11八大员、村干和组干及附属人员、村计生主任、民办教师、救济人员和优抚人员、五保供养等各类补助人员;

12其它形式违规领取人员经费的人员;

(二)清理的方式及时间安排

分管政工、人事工作的领导牵头,1自查自纠阶段(11月16日至11月25日)各级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各乡镇单位首先要分别对本系统、本单位、外乡镇人员的有关情况进行逐一自查摸底。自查工作由各单位(部门)各乡镇一把手负总责。各单位、各乡镇纪检监察、政工人事和财务人员参与清理。对在职人员情况判断不准的要及时与被清理对象工作所在部门联系,对离退休人员情况判断不准的要及时与被清理对象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或派出所联系。根据清理结果填写自查表,加盖单位公章,经办人和负责人签字,并于11月25日前报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工资股。

广泛接受群众监督。2公示阶段(11月26日至12月2日)各单位将自查表在本单位按政务公开的规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同时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举报电话。

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纪检监察、人事、编办、财政组成联合检查组,3核查阶段(12月3日至12月10日)根据群众反映或举报的情况。进行逐单位逐人对照检查或抽查。

各单位要按规定认真整改并公示。4整改阶段(12月11日至12月20日)针对自查清理发现的问题。

县清理领导小组将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5检查阶段(12月21日至12月25日)为确保清查工作取得实效。采取重点抽查的方式,对各单位各乡镇的自查整改情况进行深入检查。对自查整改及时到位的既往不咎,对不重视、不按要求开展清查工作的进行严肃处置。

三、确保清理规范工作取得实效,加强组织领导。

事关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清理规范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福利。政策性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地区有关政策规定,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这次清理规范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

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做好清理规范工作。严肃人事、财政纪律的具体措施,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更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会后,大家要及时抓紧研究部署本单位、本部门的清理规范工作。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把清理规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一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牵头负责组织落实,县监察、编办、财政和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自履行职责,切实抓好清理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吃“空饷”问题的清查,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组建工作班子具体抓,切实加强领导,为清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明确职责。

坚持“谁清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位。各单位要按要求对本单位的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进行逐一核查,各单位要结合本系统、本单位、外乡镇实际制定具体清理措施。摸清家底,准确掌握财政供养人员的现状;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进一步完善台账,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完善人员编制审核手续。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特别要加强对财政供养人员的经常性核查,建立监督约束长效机制。

(三)严肃纪律。

供养员范文篇7

我局内设7股1队和两个派出机构。根据核查情况,现有行政机关11人、事业参公2人、行政工勤1人、退休干部4人。经过认真自查,不存在长期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长期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销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饷”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是认真开展学习动员和宣传教育。我局及时组织召开党员会议和全体干部职工会议,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积极宣传动员,采取适当渠道和方式,给每位干部职工讲清政策,做到人人皆知,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参与、支持、配合专项治理工作的自学性和主动性,在全办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规范管理,建立机制。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根本在机制,关键在责任。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自觉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任成员的清理在编不在岗“吃空饷”人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局清理工作。

供养员范文篇8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学习

我局高度重视财政供养人员及工资管理情况检查工作,结合实际,研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落实了工作责任,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我局先后召开了局务会和全体干部会,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干部认真学习了文件,深刻领会精神,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司法行政系统全体干部充分认识到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主动参与检查,有效地促进了工作顺利进行。

二、对照要求,全面细致摸排

按照《通知》要求,我们采取干部自查和逐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做到“五查三对照”(查身份、查调入调出关系、查工资底册、查审批手续、查在岗情况等,对照本人档案与基本信息、工资审批手续与工资底册、在岗情况与群众反映),按照检查的8种重点内容,对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干部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摸排检查,我局系统没有发现检查的8种重点人员。

供养员范文篇9

为切实做好我市城市“三无”人员供养工作,进一步提升福利化供养保障水平,现就建立城市“三无”人员政府供养保障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城市“三无”人员政府供养保障机制,提高供养保障水平,使城市“三无”人员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促进全市社会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原则,即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所需供养资金以财政投入为主,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属地管理原则,即各市区(含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下同)分别负责辖区内城市“三无”人员的供养保障工作;本人自愿原则,即充分尊重个人意愿,由供养对象自主选择供养方式;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即建立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二、保障范围

保障范围为城市“三无”人员,即具有我市城市户籍,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或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或扶养义务人,但法定义务人无赡养或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生活来源不包括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收入、社会养老保险金收入、高龄补贴收入及其他政府性生活补助收入;老年人指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指年满18周岁以上的残疾人,包括精神和智力残疾人。

三、保障措施

(一)统一供养标准。自2012年1月1日起,集中供养的城市“三无”人员按每人每月840元的标准保障;分散供养的按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保障。

(二)实行分类供养。坚持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以集中供养为主。市社会福利院和各市区的社会福利中心承担集中供养任务。原则上,全市城市“三无”人员中的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在市社会福利院集中供养,其他类型的残疾人在户籍所在地的社会福利中心集中供养。

(三)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供养对象的供养经费由其户籍所在市区财政负担。市社会福利院原供养人员的供养经费继续由市财政负担。分散供养经费实行社会化发放,集中供养经费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供养机构。对需要特殊护理的供养对象,特殊护理费按照福利机构代养社会人员的标准,由其户籍所在市区财政负担。供养对象从享受政府供养待遇的当月起,不再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四)做好医疗保障工作。将供养对象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并将供养对象中的大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供养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其户籍所在市区财政负担。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困难居民救助的意见》规定,对供养对象给予各项诊疗费用减免、优惠。

(五)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各级社会福利机构要有计划地从大中专毕业生中吸纳康复、护理、保健、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供养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要从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体娱乐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供养服务,为供养对象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生活质量。

(六)切实保障供养对象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城市“三无”人员的财产权益。对集中供养对象个人的房产和其他财产,在征得本人同意的前提下,交由供养机构代管。供养人员个人财产的经营性收入及在征地拆迁中获取的拆迁补偿款,应优先用于补偿其供养费用支出,补偿供养费用支出后的剩余部分由本人支配。

四、审批程序及资金管理

(一)规范供养审批程序。申请人申请政府供养时,应向户籍所在地的居(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如实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居(村)委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报经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审核后,上报各市区民政部门审批。对符合供养条件的,及时办理相关供养手续;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做出不予批准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由居(村)委会送达申请人。

(二)强化供养资金管理。每年10月份,各市区民政部门结合当年的供养情况,根据下年度的供养需求,提出下年度供养资金安排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预算。供养资金使用情况要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民政、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供养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供养员范文篇10

接到编办下发的《关于开展财政供养(救助)人员清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号)文件后,我镇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庚即按照文件要求,及时召开清理工作会议,学习传达文件精神,对清理自查工作进行了统一布置。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落实通知精神,首先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相关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对此次自查活动的行动方案作了统一安排。并强调各部门要把清理工作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务求工作落实。

二、认真开展宣传,落实工作作责任。

在自查工作中,我镇注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把清理自查工作溶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当中,利用机关学习讨论的机会进行自查工作宣传,使大家充分了解文件精神,深刻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到了思想上的认识统一。整个清理工作由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对此次清理工作的范围、清理对象、部门责任人都作了明确的规定,镇人事办、财政所、人才服务与劳动保障所、民政办等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保证了全镇清理自查工作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