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7:02:29

供求范文篇1

关键词:电力营销;策略;供求关系;规律分析

电力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国有企业,电力企业如何进行电力营销,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是电力部门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想更好地实现电力营销这一目的,我们就必须提高电力营销效率,相关从业人员要加强对市场营销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改变以往陈旧的思想,使电力企业能够真正的面向社会、面向客户,面向未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稳定性的电力资源,切实提高电力企业营销效率,推动电力企业的长足发展。

一、电力营销的含义和特点

(一)电力营销的含义

市场营销即是指在进行商品的创造、交换等过程中,想办法为客户、合作伙伴甚至社会创造价值的活动。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环节,是电力企业通过对电力产品进行的生产、输送与分配等活动,创造出为客户、合作伙伴提供的电力,让它们的用电基本需求获得保障,同时自身获得应有的收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电力企业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要,不断提高电力企业效益,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积极平衡电力供求关系,使电力用户能够平安、放心、优惠、可靠地使用电力商品,并得到满意的服务。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能适应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要,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推动供电企业的发展。

(二)电力营销的特点

1.供求规律有很大的随意性

由于我国电力企业的长期垄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进行电力供应,如此一来,电力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供求规律与用电价格的关系,造成价格与实际需求不符的现象。

2.消费与生产之间存在均衡性

电力商品属于无形商品,并且生产、运输、销售的时间都特别短,几乎同时完成,这样的情况要求电力企业与用户积极地进行沟通、交流,保证电力供需平衡,在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

3.以用户的需求实施区别性定价

电力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企业、住宅、工业都需要用电,他们对电力的需求类型和需求量可能不同,但是他们对电力的需求质量是一样的,在实际电力营销中,应该对不同的用户类型区别定价,如一般用户的用电价格要比企业用电价格低。

二、电力营销策略与供求规律

(一)电力营销市场中常用的几个策略

分销策略、促销策略、价格策略、产品策略。而分销策略又是营销策略中最能有效控制的策略,因此,我们将促销策略、价格策略与产品策略进行组合,形成3P营销策略,把价格策略作为3P营销策略中的重点策略,一定要确保电力产品价格的合理性。

(二)电力市场供求规律分析

在3P营销组合策略当中,我们要合理运用供求理论,了解价格规律与市场供求规律的关系。供求理论有助于供需双方准确、及时地了解行业状况,还能供给和需求随价格变化的情况,有利于管理者进行科学的决策,供求分析图如图1所示,其中S曲线代表了电力供给量随价格的升高而升高,D曲线代表了电力需求量随价格升高而降低,其中交点E0代表平衡点,当s供给曲线与D需求曲线相交时,交点E0所代表的就是商品价格。

(三)电力市场需求规律

电价、相关产品价格、预期价格、家庭收入、时间因素等等因素都是影响电力市场的主要因素。电力需求与其价格呈反向关系,电力产品价格越低相应的需求量就越大,电力产品价格越高其需求量也就越小。即使电价不做任何变动,电力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动也会影响电力产品的价格,但是因为电力产品的替代品极其有限,能够自行产生电能的新能源还没有普及,电力产品的相关产品价格不会对电力产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产生特别大的影响,有一点影响也基本可以忽略。此外,用户对电力未来的预期也是影响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的一个因素,可是好在电力产品的生产、运输、消费几乎同时发生,所以,用户对电力未来的预期也很难对电力产品的价格和需求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电力市场供给规律

电力市场供给量受电价、相关产品价格、电力预期价格、生产成本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价格越高,用电量越少,电力的供应量越多。价格越低,由于用电量的增高,使得电力供应逐渐下降。上文中已经说到,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动不会对电力商品和其需求量产生较大的影响,电力预期对电力商品的价格影响也没有那么明显,所以,引起电力生产成本发生变动的因素主要来自于生产技术上的更新以及电力产品的价格要素,当电力生产呈现出要素上涨的形势,那么它的生产成本势必也增加,同时电力产品的价格也会相应的提高,由此则会使供应量出现降低。而生产技术上的更新则能够使生产成本得以减少,使供电量得到提高,通常情况下,对水电来说其供电量在丰水期、枯水期的差异非常显著。

(五)电力市场均衡规律

通过上文中的供需平衡图我们可以知道,两条线的交点就是供需平衡点,电价高于平衡点的价格,需求量就会下降,电价低于平衡点的价格,需求量就会上升,在没有干扰因素的情况下,电力的供给与需求会在电价的浮动下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

参考文献:

[1]孙翠芳.电力营销市场特点及营销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9):292.

[2]张鹏.分析电力市场营销的特点与组合策略[J].电力建设,2013(01):254-255.

供求范文篇2

1990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中国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一次性能源由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转变为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而且缺口呈不断扩大趋势

长期以来,中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一直超过消费量。1992年首次出现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当年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0.73亿吨(标准煤,下同),消费量10.92亿吨,消费量超过生产量1914万吨。1990—2000年,中国能源年生产量净增2506万吨,而同期能源消费量净增3985万吨。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度增加,以及生活用能的增加,能源消费大幅度上升。2007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6.5亿吨,比2000年增长91.6%。(详见表1、图1)

(二)资源禀赋相对丰裕的原煤和水电生产与消费比重均走过一个马鞍型,核电从无到有,但所占比重尚小

1992年中国原煤产量达13.73亿吨高峰后,一直持续减少,2000年不足10亿吨(低于1990年的产量),以后快速上升,2006年达23.6亿吨。原煤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74.2%下降为2000年的72.0%,2006年上升到76.7%;占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为2000年的67.8%,2007年又上升到69.5%(详见表2)。水电、核电、风电等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4.8%上升为2001年的8.2%高峰后,2006年下降为7.9%;水电生产1990—2006年增长率为8.0%,低于火力发电10.3%的增长率,同期水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由20.4%下降为15.2%。核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1995年为1.27%,2000年为1.23%,2006年上升到1.9%。

(三)资源禀赋相对贫乏的原油生产量在20世纪末期达到巅峰后,增长后劲不足,但消费量持续上升

1997年中国原油产量达1.6亿吨后,一直在1.6—1.7亿吨之间徘徊,原油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23.8%下降为1990年的19.0%,2000年下降为18.1%,2006年下降为11.9%。1990年中国原油消费量11845万吨,2000年达22439万吨,2006年达3.5亿吨,16年的平均增长率达7.2%;1990年中国原油生产量高出消费量2345万吨,2000年低于消费量6139万吨,2006年低于消费量近1.6亿吨,其占国内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20.7%下降为1990年的16.6%,以后一直持续上升,1997年超过20%,2002年上升到23.4%的峰值,2007年下降为18.3%(见表2)。

(四)原煤中间消费比重上升,原油中间消费比重下降,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有所提高

1990年中国原煤中间消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39.1%,2006年上升为74.2%。其中,发电用煤占原煤消费量的比重由25.8%上升为49.6%。1990—2006年中国生活用煤和交通仓储通讯业用煤分别减少50%和66.5%;占原煤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下降12.3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1990年全国原油中间消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4.2%,2006年下降为8.8%。同期中国各行各业原油消费量均有大幅度增长,其中生活消费和交通仓储通讯消费量分别增长6.0倍和5.5倍,占原油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上升3.2个百分点和16.8个百分点;工业消费量虽由7322万吨上升到1.5亿吨,但占原油消费量的比重由63.75%下降为42.9%。1990年中国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67.2%,2006年上升为71.24%,其中发电及电站供热转换效率由37.34%上升为39.87%。

二、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未来走势

未来几十年内,需求的持续增加和供给受到诸多限制将是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基本走势。

(一)能源消费将持续增加

21世纪最初几十年,中国处于完成工业化、加快城市化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将是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不可逆转趋势。1990年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9.93%,能源消费量增长率为2.82%,10年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28。其中,1990年一1996年为0.51;1997—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97%,而能源消费量基本没有变化。这种能源消费状况虽与亚洲金融危机、出口和国民经济增速下降有关,但也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能源节约的结果有关。这种态势不可能长期延续下去。2002年以后能源消费超速增加,也是阶段性的,只是与中国重化工业高速发展阶段的适应,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煤油电价格全面上涨,2004年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达1.59,既表明中国能源供给的相对紧缺,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对以往数年持续能源消费超低速增加的某种恢复性增长。(详见表3、图2)。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24.6亿吨标准煤,据潘家华等计算,同年出口制成品折合出口能源6.3亿吨,人均能源消费1.87吨,比2000年增长74%。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0%、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4~0.5推算,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40亿吨(标准煤)左右。届时单位GDP能耗将为2006年的一半左右;人均能源消费3吨左右,比2006年增长60%。其中若原煤占65%,则中国原煤消费将达38亿吨;若原油消费占20%,则中国原油消费量将达6亿吨,为2006年消费量的170%。

(二)能源增加生产将受到多方面制约

一是能源资源禀赋的制约。原油是未来中国消费增长最快的优质能源,但资源禀赋并不丰厚,已有的主力油田已进入衰退期,新的主力油田勘探、开发尚需时间,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距离较远。中国的化学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能源产地远离能源消费地的格局将增加能源运销成本和风险。三是丰裕能源资源开发受到资本、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等制约。中国煤炭、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资源相对丰裕,但大规模开发既受技术、资金短缺的制约,又受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约束。如,中国原煤消费占世界的27%,是世界唯一以原煤为主要能源的大国。煤炭大量开采造成的地下水枯竭、地表沉陷、煤炭燃烧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等,又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又如,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中国水电资源可开发量达3.9亿千瓦,按开发利用率达50%计,每年相当于5.0亿吨煤的发电量,但水电建设又面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水库移民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四是能源开发的体制约束。能源开发是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也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国家与开发地区之间、开发地区与能源消费地区之间、企业与当地居民之间、能源生产企业与能源使用企业之间的多重利益关系。中国正在进行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转型及民营企业投资能力弱小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等因素,对中国加快能源开发建设构成体制性障碍。五是国际竞争的压力。能源的稳定供给关系到国家安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竞争增加了中国从外部增加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

三、中国能源的战略选择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且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大国,能源消费的增长不仅是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日益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为满足未来几十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中国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从目前的发展阶段出发,实施节能优先、以技术替代为支点、能源来源多元化、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并重的能源战略。

(一)节能优先战略

中国是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现代化必须节能优先。一是建立节能型的消费方式,以较少的能源消费达到较高的生活水平。照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方式,既于中国资源支撑能力所不允许,也有害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中国的私人轿车达到美国的人均水平,带给中国和世界的将是生态灾难。二是建立节能型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GDP降低能耗20%、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10%的目标。目前生产用能占中国能源消费的近85%左右。能源供给不足将一直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和作为世界工厂(车间)的瓶颈。淘汰高耗能产业、发展节能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努力降低产业能耗水平,提高单位能耗效率是中国节能战略的主要方向。

(二)技术替代战略

技术替代是未来中国能源供需平衡的战略支点。目前中国多数产业部门耗能水平较高,在建材、建筑、冶金、电力、采掘、化工、汽车制造等主要耗能行业采用先进工艺装备和新型节能材料,可以大大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污染。能源的综合利用、单位能耗效率的提高及新的能源资源的勘察、开采水平的提高及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所以,技术替代战略的实质就是以更多的科技创新投入换取能源的节省和高效利用。

(三)能源来源多元化战略

从能源资源禀赋出发,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难以根本改变,但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又不可能是无限的;原油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比重的提高将受到资源储量的严重制约。因此,中国的能源来源必须实现多元化,在考虑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既要努力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又要大力发展水电,加快核电建设,因地制宜、因条件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

(四)国际合作战略

能源资源禀赋和国际分工决定中国大规模进口原油具有不可逆性。适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立足于国内能源开发,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世界能源资源的开发,包括能源开采和能源利用的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中外合作,同时以制成品国际贸易形式出口能源,是中国实现能源供求平衡的必然选择。

(五)改革先行战略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和利益格局调整时期,要顺利实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改革先行。一方面要完善市场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能源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快能源资源税收、能源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形成有利于能源节约、反映能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另一方面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能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的关系以及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生物质能源等行业之间的利益关系,逐步建立起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能源资源补偿机制和环境保护机制。

供求范文篇3

1990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中国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一次性能源由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转变为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而且缺口呈不断扩大趋势

长期以来,中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一直超过消费量。1992年首次出现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当年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0.73亿吨(标准煤,下同),消费量10.92亿吨,消费量超过生产量1914万吨。1990—2000年,中国能源年生产量净增2506万吨,而同期能源消费量净增3985万吨。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度增加,以及生活用能的增加,能源消费大幅度上升。2007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6.5亿吨,比2000年增长91.6%。(详见表1、图1)

(二)资源禀赋相对丰裕的原煤和水电生产与消费比重均走过一个马鞍型,核电从无到有,但所占比重尚小

1992年中国原煤产量达13.73亿吨高峰后,一直持续减少,2000年不足10亿吨(低于1990年的产量),以后快速上升,2006年达23.6亿吨。原煤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74.2%下降为2000年的72.0%,2006年上升到76.7%;占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为2000年的67.8%,2007年又上升到69.5%(详见表2)。水电、核电、风电等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4.8%上升为2001年的8.2%高峰后,2006年下降为7.9%;水电生产1990—2006年增长率为8.0%,低于火力发电10.3%的增长率,同期水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由20.4%下降为15.2%。核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1995年为1.27%,2000年为1.23%,2006年上升到1.9%。

(三)资源禀赋相对贫乏的原油生产量在20世纪末期达到巅峰后,增长后劲不足,但消费量持续上升

1997年中国原油产量达1.6亿吨后,一直在1.6—1.7亿吨之间徘徊,原油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23.8%下降为1990年的19.0%,2000年下降为18.1%,2006年下降为11.9%。1990年中国原油消费量11845万吨,2000年达22439万吨,2006年达3.5亿吨,16年的平均增长率达7.2%;1990年中国原油生产量高出消费量2345万吨,2000年低于消费量6139万吨,2006年低于消费量近1.6亿吨,其占国内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20.7%下降为1990年的16.6%,以后一直持续上升,1997年超过20%,2002年上升到23.4%的峰值,2007年下降为18.3%(见表2)。

(四)原煤中间消费比重上升,原油中间消费比重下降,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有所提高

1990年中国原煤中间消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39.1%,2006年上升为74.2%。其中,发电用煤占原煤消费量的比重由25.8%上升为49.6%。1990—2006年中国生活用煤和交通仓储通讯业用煤分别减少50%和66.5%;占原煤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下降12.3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1990年全国原油中间消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4.2%,2006年下降为8.8%。同期中国各行各业原油消费量均有大幅度增长,其中生活消费和交通仓储通讯消费量分别增长6.0倍和5.5倍,占原油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上升3.2个百分点和16.8个百分点;工业消费量虽由7322万吨上升到1.5亿吨,但占原油消费量的比重由63.75%下降为42.9%。1990年中国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67.2%,2006年上升为71.24%,其中发电及电站供热转换效率由37.34%上升为39.87%。

二、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未来走势

未来几十年内,需求的持续增加和供给受到诸多限制将是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基本走势。

(一)能源消费将持续增加

21世纪最初几十年,中国处于完成工业化、加快城市化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将是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不可逆转趋势。1990年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9.93%,能源消费量增长率为2.82%,10年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28。其中,1990年一1996年为0.51;1997—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97%,而能源消费量基本没有变化。这种能源消费状况虽与亚洲金融危机、出口和国民经济增速下降有关,但也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能源节约的结果有关。这种态势不可能长期延续下去。2002年以后能源消费超速增加,也是阶段性的,只是与中国重化工业高速发展阶段的适应,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煤油电价格全面上涨,2004年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达1.59,既表明中国能源供给的相对紧缺,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对以往数年持续能源消费超低速增加的某种恢复性增长。(详见表3、图2)。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24.6亿吨标准煤,据潘家华等计算,同年出口制成品折合出口能源6.3亿吨,人均能源消费1.87吨,比2000年增长74%。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0%、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4~0.5推算,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40亿吨(标准煤)左右。届时单位GDP能耗将为2006年的一半左右;人均能源消费3吨左右,比2006年增长60%。其中若原煤占65%,则中国原煤消费将达38亿吨;若原油消费占20%,则中国原油消费量将达6亿吨,为2006年消费量的170%。

(二)能源增加生产将受到多方面制约

一是能源资源禀赋的制约。原油是未来中国消费增长最快的优质能源,但资源禀赋并不丰厚,已有的主力油田已进入衰退期,新的主力油田勘探、开发尚需时间,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距离较远。中国的化学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能源产地远离能源消费地的格局将增加能源运销成本和风险。三是丰裕能源资源开发受到资本、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等制约。中国煤炭、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资源相对丰裕,但大规模开发既受技术、资金短缺的制约,又受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约束。如,中国原煤消费占世界的27%,是世界唯一以原煤为主要能源的大国。煤炭大量开采造成的地下水枯竭、地表沉陷、煤炭燃烧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等,又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又如,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中国水电资源可开发量达3.9亿千瓦,按开发利用率达50%计,每年相当于5.0亿吨煤的发电量,但水电建设又面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水库移民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四是能源开发的体制约束。能源开发是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也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国家与开发地区之间、开发地区与能源消费地区之间、企业与当地居民之间、能源生产企业与能源使用企业之间的多重利益关系。中国正在进行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转型及民营企业投资能力弱小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等因素,对中国加快能源开发建设构成体制性障碍。五是国际竞争的压力。能源的稳定供给关系到国家安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竞争增加了中国从外部增加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

三、中国能源的战略选择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且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大国,能源消费的增长不仅是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日益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为满足未来几十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中国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从目前的发展阶段出发,实施节能优先、以技术替代为支点、能源来源多元化、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并重的能源战略。

(一)节能优先战略

中国是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现代化必须节能优先。一是建立节能型的消费方式,以较少的能源消费达到较高的生活水平。照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方式,既于中国资源支撑能力所不允许,也有害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中国的私人轿车达到美国的人均水平,带给中国和世界的将是生态灾难。二是建立节能型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GDP降低能耗20%、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10%的目标。目前生产用能占中国能源消费的近85%左右。能源供给不足将一直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和作为世界工厂(车间)的瓶颈。淘汰高耗能产业、发展节能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努力降低产业能耗水平,提高单位能耗效率是中国节能战略的主要方向。

(二)技术替代战略

技术替代是未来中国能源供需平衡的战略支点。目前中国多数产业部门耗能水平较高,在建材、建筑、冶金、电力、采掘、化工、汽车制造等主要耗能行业采用先进工艺装备和新型节能材料,可以大大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污染。能源的综合利用、单位能耗效率的提高及新的能源资源的勘察、开采水平的提高及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所以,技术替代战略的实质就是以更多的科技创新投入换取能源的节省和高效利用。

(三)能源来源多元化战略

从能源资源禀赋出发,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难以根本改变,但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又不可能是无限的;原油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比重的提高将受到资源储量的严重制约。因此,中国的能源来源必须实现多元化,在考虑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既要努力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又要大力发展水电,加快核电建设,因地制宜、因条件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

(四)国际合作战略

能源资源禀赋和国际分工决定中国大规模进口原油具有不可逆性。适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立足于国内能源开发,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世界能源资源的开发,包括能源开采和能源利用的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中外合作,同时以制成品国际贸易形式出口能源,是中国实现能源供求平衡的必然选择。

(五)改革先行战略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和利益格局调整时期,要顺利实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改革先行。一方面要完善市场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能源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快能源资源税收、能源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形成有利于能源节约、反映能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另一方面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能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的关系以及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生物质能源等行业之间的利益关系,逐步建立起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能源资源补偿机制和环境保护机制。

供求范文篇4

一、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1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据笔者调查,农民收入有所增长。自年以来,县县农民人均收入年平均增幅达12.86%年末预计达到5128元,且从近几年的县域经济增长趋势来看,农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农民手中的可支配现金收入越来越多,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农村市场逐步细分。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带头示范作用明显增强。一是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逐步增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种、养基地;二是专业大户、龙头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带动示范作用明显增强;三是农村中各种专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组织协调能力逐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渠道畅通。

3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覆盖面不断延升至农村;二是县域人口准入条件放宽,外来户不断增多,资金、物资投入也随之向城区转移,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三是乡镇发展迅速,进一步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4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前5县域附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县域附近的各乡镇非常重视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发,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休闲、旅游、观光基地。

二、当前农村信贷供求中存在主要问题

(一)内部问题

1农村信贷结构不适应农村资金需求结构

信用社个人贷款逐步转向以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为主,近年来。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虽然能解决部分农民生产生活小额资金的需求,但随着农村经济规模化和工业化,从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上讲,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并不是主要需求,往往忽视农村非农产业的信贷发展战略,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2农村信用社信贷方式不适应农村信贷市场

贷款方面主要以信用贷款、担保贷款为主。担保贷款中又以质押贷款为主,目前的农村信用社信贷中。并且质押贷款额不能高于存单面额80%抵押贷款是抵押房产的又要求借款人必须拥有两套以上房产,这对于居住地在农村的借款人来说,由于没有信用社所认可的相关房产权利证明,自然不能得到贷款。抵押信贷方式显然不能适应农村信贷需求市场。

3农村信贷投入方向不适应农村经济的要求

迫于不良资产的压力,客户选择上。形成了向企业放贷不如向个人放贷的倾向,压制了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的意愿,妨碍了企业的成长;投入方向的选择上,重农业轻非农产业,农业中信贷投入集中在生产领域,对消费领域的投入明显不足,生产领域又集中在周转领域,对基础设施投入明显不足。

(二)外部问题

外流问题非常突出。一是转移式外流,1农村资金流动呈多渠道、加速化趋势。主要表现在邮政储蓄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转存款。二是投资性外流,表现为在外经商办企业。

传统农业呈逐步萎缩趋势。一是农业效益仍然较低,2农村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致使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造成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二是传统农业,特别是粮油种植业逐步萎缩,发展态势走弱。

缺乏拳头产品和尖端技术,3县域范围内中小企业管理缺位。市场占有率低,难于做大做强。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不规范,数据信息传递失真造成风险;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低。

利率逐年攀高。据调查,4农村民间借贷活跃。由于农村资金增长较快,加之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额度较小,难于满足农村较大规模的产业发展需要,农村民间借贷进一步活跃,利率逐年攀高。

三、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大力组织资金。

全面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形象和地位。继续开展优质服务活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改善服务质量,维护、发展核心客户和优质客户群。

(二)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和市场占有率;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品牌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支持和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业主和专业大户,1积极支持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支持农村土地流转过程形成

农业生产项目。

大力支持粮食优化、品种改良和推广适用先进技术等,2着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品牌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支持规模化养殖。

加大对节水灌溉、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的支持力度。3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积极拓展信贷业务。

抓好信贷资金的营销工作,1坚持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抢占业务发展先机,拓展县域市场,做大做强“蛋糕”规模。

实施信贷倾斜。要重点瞄准服务区域内的尖端客户,2突出重点。增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客户的市场营销。

壮大核心客户群。将信用商户做大做活,3创新服务方式和业务品种。扩大全县的个人信贷市场。并积极拓展消费贷款,对居民购房、购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贷款,采取按揭贷款方式予以支持。

供求范文篇5

一、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1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据笔者调查,农民收入有所增长。自年以来,县县农民人均收入年平均增幅达12.86%年末预计达到5128元,且从近几年的县域经济增长趋势来看,农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农民手中的可支配现金收入越来越多,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农村市场逐步细分。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带头示范作用明显增强。一是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逐步增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种、养基地;二是专业大户、龙头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带动示范作用明显增强;三是农村中各种专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组织协调能力逐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渠道畅通。

3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覆盖面不断延升至农村;二是县域人口准入条件放宽,外来户不断增多,资金、物资投入也随之向城区转移,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三是乡镇发展迅速,进一步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4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前5县域附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县域附近的各乡镇非常重视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发,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休闲、旅游、观光基地。

二、当前农村信贷供求中存在主要问题

(一)内部问题

1农村信贷结构不适应农村资金需求结构

信用社个人贷款逐步转向以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为主,近年来。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虽然能解决部分农民生产生活小额资金的需求,但随着农村经济规模化和工业化,从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上讲,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并不是主要需求,往往忽视农村非农产业的信贷发展战略,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2农村信用社信贷方式不适应农村信贷市场

贷款方面主要以信用贷款、担保贷款为主。担保贷款中又以质押贷款为主,目前的农村信用社信贷中。并且质押贷款额不能高于存单面额80%抵押贷款是抵押房产的又要求借款人必须拥有两套以上房产,这对于居住地在农村的借款人来说,由于没有信用社所认可的相关房产权利证明,自然不能得到贷款。抵押信贷方式显然不能适应农村信贷需求市场。

3农村信贷投入方向不适应农村经济的要求

迫于不良资产的压力,客户选择上。形成了向企业放贷不如向个人放贷的倾向,压制了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的意愿,妨碍了企业的成长;投入方向的选择上,重农业轻非农产业,农业中信贷投入集中在生产领域,对消费领域的投入明显不足,生产领域又集中在周转领域,对基础设施投入明显不足。

(二)外部问题

外流问题非常突出。一是转移式外流,1农村资金流动呈多渠道、加速化趋势。主要表现在邮政储蓄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转存款。二是投资性外流,表现为在外经商办企业。

传统农业呈逐步萎缩趋势。一是农业效益仍然较低,2农村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致使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造成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二是传统农业,特别是粮油种植业逐步萎缩,发展态势走弱。

缺乏拳头产品和尖端技术,3县域范围内中小企业管理缺位。市场占有率低,难于做大做强。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不规范,数据信息传递失真造成风险;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低。

利率逐年攀高。据调查,4农村民间借贷活跃。由于农村资金增长较快,加之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额度较小,难于满足农村较大规模的产业发展需要,农村民间借贷进一步活跃,利率逐年攀高。

三、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大力组织资金。

全面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形象和地位。继续开展优质服务活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改善服务质量,维护、发展核心客户和优质客户群。

(二)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和市场占有率;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品牌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支持和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业主和专业大户,1积极支持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支持农村土地流转过程形成

农业生产项目。大力支持粮食优化、品种改良和推广适用先进技术等,2着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品牌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支持规模化养殖。

加大对节水灌溉、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的支持力度。3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积极拓展信贷业务。

抓好信贷资金的营销工作,1坚持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抢占业务发展先机,拓展县域市场,做大做强“蛋糕”规模。实施信贷倾斜。要重点瞄准服务区域内的尖端客户,2突出重点。增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客户的市场营销。

壮大核心客户群。将信用商户做大做活,3创新服务方式和业务品种。扩大全县的个人信贷市场。并积极拓展消费贷款,对居民购房、购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贷款,采取按揭贷款方式予以支持。

供求范文篇6

一、2004年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状况

2004年全省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求两旺的态势,供求总量达475.51万,与上年相比,增加134.64万,增幅达39.5%。其中需求236.99万,增加70.95万,增幅42.73%;求职238.52万,增加63.69万,增幅36.43%;求人倍率0.99。

(一)需求

区域。珠三角地区需求177.14万,同比增加51.82万,增幅41.35%;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需求分别为41.87万和17.98万,同比增加13.08万和6.06万,增幅为45.42%和50.77%。

产业。第一、二、三产业需求分别为3.09万、113.25万和120.65万,分别占需求总量的1.30%、47.79%和50.91%。与上年相比,一产业下降0.43万,降幅12.18%,二、三产业分别增加32.46万和38.91万,增幅分别为40.19%和47.16%。

行业。制造业需求87.70万,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需求58.60万,社会服务业需求17.55万,三者合计163.85万,占需求总量的69.14%,同比增加55.37万,增幅51.04%。

单位性质。企业需求206.75万,占需求总量的87.24%,同比增加61.48万,增幅42.32%。其中,私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需求居前两位,分别为74.49万和37.09万,占总量的31.43%和15.65%。

职业工种。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服务业人员需求量最大,分别为85.45万和74.41万,合计占需求总量的67.46%。

性别年龄。16-34岁年龄段是需求主体,达175.89万,占需求总量的74.22%;男性需求69.07万,女性需求108.64万,男性需求比女性少39.57万。

(二)求职

人员类别。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其他失业人员分别为58.91万、53.14万和57.24万,合计169.29万,占求职总量的70.98%。比上年增加37.47万,增幅28.43%。

性别。男性127.93万,女性110.59万,同比增加30.82万和32.86万,增幅为31.74%和42.28%。

年龄。16-34岁年龄段196.80万,占求职总量的82.51%,同比增加66.34万,增幅50.85%。35岁及以上年龄段41.72万,占求职总量的17.49%,同比下降2.65万,降幅5.98%。

文化程度。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77.24万,占求职总量的74.31%,同比增加34.40万,增幅24.0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61.28万,占求职总量的25.69%,同比增加29.28万,增幅91.52%。

技术等级职称。具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为112.16万,占求职总量的47.02%,同比增加45.58万,增幅68.47%。其中具有技术等级的65.99万,具有技术职称的46.17万,分别占求职总量的27.67%和19.35%。

二、2004年广东劳动力供求的特征

2004年广东省的劳动力市场供求运作属于正常状态,但有如下特征: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增幅和企业缺工明显。

从第二季度开始,广东企业缺工明显。去年省劳动保障厅两次组织企业缺工调查,7、8月份调查了1138家企业,有普工缺口的395家,缺工企业面超过1/3;11月份,又调查了290家反映有技工缺口的企业,技工缺口人数占在岗技工的18.3%。同时,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两旺,而且大幅增长。一是供求总量。03年需求总量166.04万,求职总量174.84万;04年需求总量236.99万,同比增长42.73%,求职总量238.52万,同比增长36.43%。二是流动就业。2004年末本省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总量约600万人,新增量由2003年的47.8万增加到2004年的67.5万,同比增长41.21%。外省在广东就业半年以上的达1600万人,比2003年的1300万增加300万,同比增长23.1%。三是广东新成长劳动力。据劳动力市场的数字显示,新成长劳动力2003年48.05万,2004年58.91万,同比增长22.60%。各类需就业的应届中专、中技毕业生,2003年15万,2004年25万,同比增长66.7%;大专以上,2003年17万,2004年20万,同比增长17.7%。

(二)行业、企业间需求增长失衡明显。

近三年全省城镇年均新增就业岗位95.3万个,大大超过上世纪90年代70万个的水平,2004年创记录达到105.4万个。但在行业、企业间,需求增加不是平均增长。比如,2003年第二产业需求81.66万,同比增幅136.21%,而第三产业增幅只有8.23%;2004年第三产业需求达120.65万,同比增幅49.17%,而第二产业增幅38.67%,比03年大幅下降。需求的变化导致劳动力供求的失衡。

(三)工资、综合福利对供求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

在广东市场就业机制比较完善,市场运作也已规范,因此,工资价位对供求的调控成为主导。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总量二十多年增长了86倍,与此同时,广东企业外来工的工资也在提高,2000年前广东外来工月均工资约在450元左右,2004年底达800元左右,但员工工资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未能合理对应,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比,总体工资水平低100-150元。据组织对有缺工反映的1138家企业调查,有69.42%的企业普通工月均工资(含加班)在800元以下,而11月又对缺工状况没有改变的100多家企业回访调查,有54.70%的企业普工工资在600-800元之间,由于企业工资缺乏吸引力,老员工留不住,新员工又难招。去年据部分企业反映,有30%的员工流向长三角。据四川、江西等地区反映,近两年新输出劳动力有超过50%的流向长三角地区。

(四)劳动力供求结构错位更加明显。

广东企业缺工主要是劳动力供求结构错位,且表现越来越突出。从全省劳动力市场供求数字显示:一是性别错位。用人单位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男女工需求严重偏离,比例高达1:4,而劳动力市场男女求职比例为3:2。二是年龄错位。绝大部分企业要求招用18~34岁年龄段,尤其是25岁以下的,求人倍率达到1.16;而35岁以上年龄段的求人倍率均小于1,特别是45岁以上的求人倍率只有0.56。三是劳动力素质错位。对有技术等级劳动力需求去年76.96万,而求职65.99万,缺口10.97万;专业技术等级越高,求人倍率越大,初级、中级和高级技能求人倍率是1.56、1.69和1.88,技师、高级技师是2.32和2.21。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经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企业对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从去年的调查看,有八成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50%的岗位要求具有初级工以上技术等级的熟练工。目前我省技能型劳动者约有400多万人,其中高级以上技工(包括技师、高级技师)20.37万人,仅占4.26%。而“十.五”期间,据测算,我省劳动力市场中级工供需缺口约180万人,而高级工以上技能型人才缺口在100万人左右,劳动力市场技能型劳动力需求明显大于供给。

(五)劳动力区域分流日趋明显。

随着我国长三角和国家重点扶持的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改变了过去的“东西南北中,打工到广东”的局面,使劳动力的流向分散,不再像10年前那样大规模流向广东,也不会再现80年代广东的“民工潮”,当时在深圳,一般的企业一个岗位几十甚至上百个人应聘,这样的状况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以后难以再现。2000年前在广东流动就业半年以上人员占全国1/3强,2004年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据了解,去年底仅北京(409.5万)、上海(398万)、江苏(1200万)、浙江(369万)、福建(591.1万)五省市的流动人员总量达2967万人,已经超过广东省2200万现有总量近700万。可见,这种分流对广东企业招用工影响很大。据企业反映,近2年36.96%流失的技工和29.81%普工离开广东,分流到其他省。同时,由于国家对农业农村工作扶持力度的加大,务农收入显著提高,如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创下1997年来的最高点,从而使当地农村劳动力务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导致这些地区的劳动力更多地选择就地就近就业或务农。

三、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几个问题的反思

从广东劳动力市场供求和企业缺工问题分析,有几个问题值得反思:

(一)关于工资调整问题

在目前情况下,企业工资标准是缺工的一个关键因素,员工的劳动报酬要与其创造的产值相适应,与自身的劳动价值相对应。如果低于其劳动价值,将极大地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归属感;如果过高,势必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生产竞争力削弱,企业很难生存;所以调整企业员工工资必须二者兼顾。这里有四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对规模小、产值低、效益差、工资调整空间基本没有的企业,企业缺工问题要解决是很难的,从政府的角度,也很难帮助,这类企业只能逐步退出市场;二是有工资调整空间的企业,但为了掠夺员工的劳动价值,不积极甚至不愿意调整员工工资,价值与工资严重偏离,这类企业,政府应干预,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公布合理的工资指导价位,促进企业提高工资;三是对混淆员工工资结构,将加班费也计入最低工资标准,或加班不发加班费,拖欠克扣员工工资的企业,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纠正,保证员工合法工资的权益;四是加强在民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工会组织,提高员工集体谈判能力,通过工会工作,帮助员工提高工资福利待遇。

(二)关于教育培训问题

人才的培养教育要突出实际效果,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一是培训与市场需求要紧密结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完成。目前不少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市场又缺乏所需人才,这是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体现。因此人才的培养教育要加强规划,要有前瞻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的周期一般比较长,要加强对产业结构升级中可能短缺的工种预测性研究,提早制订培训计划,在市场变化中力争主动。二是强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我省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其他的一些省份,有技能、具实操经验的人才尤其短缺,而我省已属于经济大省,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快,对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大,为此我们必须全力搞好技能人才的培养。三是企业内部也要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欧美发达国家投资的企业比较重视员工培训教育,而国内有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一些港澳台投资企业就不太重视,所以这类企业缺口比较大。按规定,企业的培训教育经费投入应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不少企业达不到这个标准,由于企业不重视内部员工培训,使企业缺工问题增大,企业的生产效率也难于提高,因此要很好引导企业重视解决这个问题。

(三)关于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升级改造的问题。

根据当前世界企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缺工实际,要使企业缺工问题有效解决,企业一定要加强技术升级改造,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走品牌发展道路,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减少用工量,尤其是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要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型企业,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至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这样可减少缺工压力,同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又可发挥当地劳动力充足的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四)关于提高招用工现代化水平的问题。

要加强改进招用工手段,加强网络化信息化建设,要借助先进的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远程可视招聘系统,实现招聘服务手段的多元化,消除劳动力市场中供求信息不联接现象,同时也要大力推进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和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科学的方法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进行分析预测,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也是解决企业缺工问题的好办法。

四、2005年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走势判断

(一)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劳动力需求有所减少。

从宏观经济的运行来看,预计05年广东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主要原因:一是世界经济保持增长,但不确定因素增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特别是国际油价飚升后的走势及其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二是中央宏观调控的总体思路不变。就国家政策看来,宏观调控政策的趋向,财政赤字规模的减少,投资增长速度的控制,仍然是政府高度关注的方向;三是广东社会经济投入增加。广东取消农业税,要减少三十几个亿的收入,最近考虑取消农村的义务教育的一切费用,测试估算增加投入60个亿,另一方面环保规划执行完成也要花费2000多个亿。综合这些因素,省统计局预测,广东2005年GDP增长在11%-12%左右。

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总量会有所减少。按照一般规律GDP增长速度在10%,新增就业岗位约60万个。如果今年广东的总体经济增长在10%-12%,劳动力需求量将比去年减少,供求矛盾也相应缓和。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剧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随着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加快,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加大,结构性问题将会变得更加突出,据预测,到2010年,广东制造业的九大产业中,传统产业占了三个,其他都是新兴技术性行业,对劳动者素质都有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使供求结构性矛盾加剧。

供求范文篇7

1、样本构成分析

1.1回收问卷的构成比例:

按企业性质和行业化份统计结果如下表:

结果如下表:

生产企业国有企业138.9%生产企业食品2114.4%集体53.4%家电106.8%三资4329.5%电子1510.3%外商独资149.6%电信106.8%私营10.7%日化64.1%内资股份制149.6%服装10.7%小计9062%医药1611.0%商

业国有独资96.2%汽车64.1%集体21.4%其他53.4%内资股份制86.2%小计9061.6%小计2014%商业企业综合副食75.5%物

业国有企业2617.8%百货138.2%集体10.7%小计2013.7%三资74.8%物

业运输21.4%内资股份制21.4%储运2215.1%小计3625%物流128.2%小计3624.7%合计146100%12.7%100%总计100.0%100%

2、物流执行状况

2.1工商企业的物流执行主体

执行主体生产企业原材料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生产企业产成品销售物流供货方46%76.5%全部自理24.1%公司自身36%17.6%全由第三方16.1%第三方18%5.9%部分第三方部分自理59.8%总计100.0%100.0%总计100.0%

调查表明:1、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供货方,占46%,其次是公司自身,占36%,第三方占18%;2、成本销售物流中,24.1%的执行主体是公司,16.1%是第三方,59.8%是采用两种形式;与中国仓储协会1999年第一次调查数据相比,全由第三方的比例上升7个百分点,说明物流专业分工更加明显;3、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76.5%为公司自身,17.6%的企业由供货方执行,第三方参与的比例仅为5.9%,说明商业企业物流社会化程度不高,同时说明以批量小、品种多、频次高、紧急性强为特色的零售企业物流、缺乏有效的后勤支持。

2.2工商企业第三方物流比例及第三方数量

2.2.1第三方比例

比例生产企业商业企业30%以下29.5%50%30%—60%26.2%0%60%以上44.3%50%总计100.0%100.0%

调查显示:生产企业中,有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第三方的物流量占总物流量的比例大于60%的企业有44.3%,30%~60%间的企业由26.2%,在30%以下的企业有29.5%。商业企业各有50%的企业第三方比例在30%以下和60%以上。

2.2.2第三方的数量

供求范文篇8

关于“文化”一词有多种理解,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但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文化”这一词时,一般并不是指广义的文化,而往往特指人类精神方面的事物,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安全文化表述中较为全面的表述应当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向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活动中,为维护自身免受意外伤害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成果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

无论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怎样表述,安全文化总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过中产生的,受人们生活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人们的安全意识不可能超出他们所在社会的经济条件,经济水平决定着安全意识发展水平。本文从经济学的供求规律对安全文化影响上来探讨安全文化的发展过程,并且阐述政府在安全文化宣传推广中的作用。

一、安全文化的需求

按经济学上的解释,欲望形成购买商品的动机,动机产生了对某种物品的需要,有了购买力才能形成需求,即需求是有购买力的需要。欲望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在生命诞生时人们就有生存的欲望,这是人作为物种的一种本能。人类生存方式就是得保障自己的生命不受威胁,健康不受损害。原始社会的群居狩猎是人们在自然中形成的为了使个体得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它就是一种生存欲望的表达方式,也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对付灾害和猛兽的经验。有了生存的欲望就有对自身安全的需要。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求分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经济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对安全的需求要求越高,就会慎重对待风险高的工作。可是当人们基本的生理需求没有得到一定的满足,这必然在某些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去冒着生命和健康的危险去获得谋生的资料。就会出现“要钱不要命”到“要钱也要命”,最后是“花钱去买命”的现象。并且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科技的发展也比较有限,这必然存在缺乏安全的具有高度危险的行业。根据资源的稀缺性理论,这些行业往往也是利润比较高的行业,在各方利益的驱动下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

最初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和要求,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核工业领域,主要原因是核泄漏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经济损失是人类难以承受的。核工业技术及宇航技术是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这种安全文化的提出也是经过无数次血的教训换来的。而且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生命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远远地高于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这样人们购买力提高达到足以用作为生理需求的一部经济利益去换取安全需求,这样真正安全文化需求才得以形成。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有市场需求而且这个需求增长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催生满足这种需求的产业。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安全管理却相对滞后,这种发展是不均衡的。早在10年前就有很多专家学者,呼吁并关注安全文化产业的形成,但由于种种原因,安全文化产业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严格地讲,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只是一些关于安全文化的产品和生产经营这些产品的企业。如果从经济上找原因主要还是我国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过去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比起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比较落后,人们受到一定经济条件制约,仍是把更好的生存放在首位,经济上表现为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自身的安全。而且由于有些人由于经济原因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文化水平较低,认识不到自己生命和健康的价值,也无法适应高技能的工作,因此有时为了生存下去只能拿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轻易去交换。而我们的企业也是如此,由于竞争的加剧,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它们也就降低了保障职工生命和健康安全的需求,因此才出现事故的频频发生。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安全的需求一定会达到很高的要求。

二、安全文化的供给

供给取决于需求,因此安全文化的供给也取决于安全文化的需求。从人类对安全的盲目追求,到现代安全文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人类的诞生到19世纪,该阶段人类对安全认识是宿命论的,对安全的追求是盲目的、无科学依据的;第二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在该阶段企业开始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但安全管理模式是以传统的和经验的为主体,安全管理方法论上是以“事后弥补”为特征;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安全文化具备了现代社会的特点,注重科学,以人为本,安全管理模式采用综合型对策,安全管理方法论上是以超前预防型为特征。

第一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人类还是以维持自身生存和繁衍的生理基本需求为主,对安全需要相对较弱。因此根本谈不上安全文化的供给问题,其实最基本的安全产品也无法供给。人们对于安全需要只能求助于神灵等虚幻的东西。第二阶段生产力高速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安全文化也得到了有益的探索。不过在此过程中,经济的发展是粗放的,企业管理的理论也不成熟。企业文化没有形成,那么作为企业文化一部分的安全文化自然也无法形成。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扩张,而雇员们为了自己及家人更好的生活铤而走险,去做具有很大危险的工作。但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阻碍了经济发展的前程,这使企业主们和雇员们不得不思考安全问题,尽管安全管理是事后的、经验的,但是对于安全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有了需求,供给自然产生。因此这阶段关于安全的产品和经营这些产品的企业开始在市场上兴起。并且学术界也有很多的专家关注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安全文化进入启蒙阶段。第三阶段由于生产力高速发展,科技进步带动经济的高速腾飞,各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危险在生产中大量出现,并且一旦发生事故就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安全需要越来越高。在这一阶段人们有能力改善自己的安全环境,企业也有能力为雇员提供更安全的工作场所,安全就有了很大的需求空间,这必然促进这一产业的发展,也就增加了这种产业的供给,关于安全的产品和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进入本质化阶段。同时政府也开始介入,关注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问题,对常出事故的行业进行强行管制,这就提高了企业出事故的门槛。由于企业、政府、雇员自身三方的需求,关于安全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安全专家也日益多了起来,关于探讨安全文化方面的文章、会议也相当多,安全文化作为独立的部分也得到了强化。这样供给的增多必然会形成全社会关注的大安全文化。

三、安全文化的供求平衡

安全文化的发展和提高必然带动安全产品、人们的安全意识的提高。但每种事物的发展必然付出相应的成本。如果生产中安全投入的资金大于事故发生的成本,那么企业就会减少投入;相反,就会增加投入。市场会根据企业对安全的需求和供给自发地找到平衡点,不管这个平衡点是否合理。那些高危行业一旦发生事故无论在经济上和社会上都会造成巨大损失,出事故的门槛相当高的,经营者无法承受这么大的成本,因此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是相当高的,也舍得在生产上加大安全资金的投入。但一旦投入资金到出事故可允许的范围之内就会停止,这样就呈现出事故发生的反复性。如矿山行业。出了事故,马上在全矿掀起学安全、抓安全的热潮。增加职工的安全培训,加大现场安全防护。一旦长时间没发生事故,安全资金投入和思想意识投入马上放松下来,再加上生产紧、任务重,各种观场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再发生事故已无法避免。一般情况,没有危险行业事故发生的几率相当小,因此基本上没有安全投入或者投入只是象征性的。经营者从不倡导安全文化,职工的安全意识比较弱,安全文化根本不可能形成。

四、政府的作用

市场经济特征之一是自主性,这就决定了经营者具有独立的市场行为能力,可以自主地做出经营决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追求必然导致经营者尽可能地减少投入,增加产出。

人之初,性本善。每一社会组织的经营者、管理者乃至普通劳动者,无不希望生产顺利、经营有序、效益提高、利润增长,人人平平安安。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事故仍常有发生,血的教训给我们更多的思索。生产过程中在结果不可预测、风险无法确定的情况下,谁都不愿意把安全当作一回事。并且发生事故的门槛低。如果出了事,经营者也可一逃了之,政府收拾残局。即使是经营者有责任心,但作为有限民事责任主体,承担的也仅是有限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可能承担全部的责任,这样不可避免地将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或多或少地向整个社会转嫁扩散。这样在安全生产领域上就出现“市场失灵”现象。因此在安全文化推动上,仅凭市场经济的自主调节是不够的,需求和供给无法在安全投入与意外损失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在安全文化的推广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的生活质量、健康质量提升得也很快。我们改革开放几十年走过的道路是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过的道路。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社会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理性思维还不成熟,安全意识跟不上。这就需要政府在安全文化的推广上起到强有力的作用,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建设中用血换来的安全文化经验,对整个社会不断进行安全文化的宣传强化,直到人们自发的安全意识到自觉的安全行动,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是真正的文明社会、小康社会,人们在其中才能尽享生活的乐趣。

供求范文篇9

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初以来,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全球范围食物生产和食物消费也不断提高,出现了地区性的供求不平衡。这种情况一般通过扩大世界农产品贸易而得到调整。对近三十年来农业市场的详细考察表明,世界农业市场又有地区性和临时性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它们至少要保持到下一个十年。基于上述,本文将从全球食物生产和需求及地区性食物生产和需求两个方面展开阐述,重点分析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以揭示世界食物供求及农业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世界食物供求地区性不平衡

尖锐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从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世界食物生产总平均增长2.7%。其中1952一1961年,世界食物增长率为2.9%;1961一1970年为2.7%;1970一979年为2.4%。而在这三个十年中,世界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9%。可见,虽然这三个十年中食物生产呈现下降趋势,但总的看来还是高于世界人口的增长率。除上述世界食物的总发展趋势之外,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地区性发展趋势。在发展中国家里食物的生产和需求趋于恶化。在最贫穷的国家里,人口迅速增加并超过食物生产,使人均食物生产绝对下降。与发展中国家相反,经济发达国家的食物供应良好,平均每人增长相当于全部发展中国家的2一3倍。这样,世界食物供求中地区性不平衡性就更趋尖锐了。

二、世界粮食产量提高的两种因案

整个世界食物生产和粮食生产的增长率与农业的有效利用面积和应用的科技成果有关。两种因素的相对意义特别在主食(粮食)上表现出来。如果把六十年代初以来增产的粮食分配到种植面积和单位产量上,那么可以看出,其中1/4归于种植面积的扩大,3/4归于单产的提高。但是,这种土地因素在不同地区其意义是不同的。在经济发达国家,增产的粮食只有1/6一1/5靠面积的扩大,而在发展中国家则为1/3一1/2。在各主要粮食品种之间,这两种因素的比例也不相同:小麦,面积扩大占26%,单产提高占74%,大米分别占42%和58%;玉米分别占35%和65%。一般来说,面积扩大在土地资源丰富而价廉的地区才有意义(像美国、澳大利亚、发展中国家);相反,单产提高在土地缺乏而昂贵的地区才更有意义(如西欧、日本等)。

三、世界食物需求的决定因素

世界食物形势的发展,不只是决定于供给的因素,而且也取决于需求因素的影响,即:人口的增长、收入的提高、价格的变化。先谈人口增长。近三十年来,按世界平均,整个食物需求膨胀的大约70%是由于人口增长的结果。这个因素的重要性在国与国之间是不平衡的。而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特别严重。同时,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即人口大量城市化)的结果,所需求的主要食物—粮食的储备量必然大量增加。再谈收入的提高。收入的提高对食物需求影响很大。从低收入和低食物标准出发,首先是满足食物的数量。从一定的收入水平起,食物数量自然逐渐被食物结构的改善所代替。即随着收入增加,对植物性产品的直接需求相对减少,而对动物性产品以及为此而对饲料的需求则相对增加。例如,在七十年代初,经济发达国家耗用的饲料粮占粮食总消费量的72写,而发展中国家则只占13%。最后谈一下价格问题。价格在世界食物供求中发挥的作用是:自五十年代以来,食物价格下降,有利于解决世界食物问题。食物价格下降,对需求方有利,但对生产者一方增加了困难。与此相反,价格的提高对生产者一方产生积极影响,但对消费者一方却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总之,世界食物供求形势的发展,除决定于食物生产状况之外,还取决于人口、收入及价格诸因素的共同作用。

四、世界农业贸易

增长率不断降低由于地区性食物供求不平衡的发展,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迅速扩大了。但是,农产品贸易增长率还明显停留在工业品增长率的后边,‘致使农业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降低,二十年代占50%现已降到17%。国际农业贸易发生变化,即在世界贸易中不断降低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不同地区之间农产品过分同一化,产品大同小异;•在收入增长条件下,需求增长率下降,自给率提高;不同国家的农业政策与世界农业贸易相对立而存在等。值得注意的是,大约60%的世界农业出口是由发达国家以市场经济所支付,大约只有45%是在国家间展开。此外,引人注目的是,工业国家之间的农业出口值比农业进口值增长更快。与此相反,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出口值比进口值增长要慢得多。属于工业发达类型的国家,主要是在热带产品和农业原料上依赖进口,这些产品对基本食物关系不大。但相反,发展中国家却依赖大量不断增加进口基本食物,特别是由工业发达国家进口食用粮。这里有一个演变过程:还在三十年代末,发展中国家净出口l,200万吨粮食到发达国家(西欧)。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由于人口增加和收入提高,发展中国家对食物的需求量增长,以前的净出口变为持续的净进口,其进口量趋向增长。到七十年代末,发展中国家每年净进口粮食5,300万吨以上,而且几乎全部是食用粮。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饲料粮和油料以超过平均增长率的速度增长。在经济发达国家,由对植物性食品的需求结构转向动物性食品的需求结构,因此,所需要的饲料粮不断增加。在西欧、日本、苏联等地区,这种对食物需求结构的变化,必须赖以进口大量饲料。

五、世界食物供求形势的展望以上简述

供求范文篇10

一、供求总量减少,供求结构发生变化。

本季度,单纯从数据上看,无论是用人单位的需求还是求职人员供给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通过对供求双方结构深入的分析,我们会看到,无论是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结构还是求职人员的组成结构均发生了变化:从求职人员的供给来看,从本季度的第二个月起,人员供给持续滑落,到季末时的每场进场仅百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供给明显减少,多以进城打零工的本地农村劳动者为主,主要是因为四季度进入农闲时节,同时加上新年将至,许多求职人员将找工作的希望寄托在来年,进场求职的人员减少;从岗位需求上来看,本季度正是餐饮娱乐业、批发零售业的旺季,人员需求增加,再加上许多用人单位在年末储备人才,加大了需求人数的组成。预计劳动力市场的旺季要到农历新年后。

二、多项措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本季度走进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各类下岗失业人员持续减少,主要是今年以来我市劳动力市场通过积极举办下岗失业职工、4050人员等专场招聘会,为特殊群体提供就业援助,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免费的职业指导,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免费的跟踪指导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三、加强“省会劳务圈”建设,解决企业缺工问题。

为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劳务协作,有序引导外地劳动力进肥就业,有效解决我市企业人力资源缺乏问题,我市先后与六安、巢湖等地签定了劳务协作协议,建立了“省会劳务圈”,充分发挥劳动力供求和就业服务、权益维护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提升劳务合作水平,促进劳动力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和规范、有序、合理、高效配置,就双方劳务交流与合作达成协议,从而实现劳动力跨地区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同时,依托“省会劳务圈”,将劳务协作扩大到省会周边以外地区,*年我市已先后与杭州、厦门、宁波等5地市签定了劳务协议,建立了协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