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1:22:52

隔离

隔离范文篇1

二、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三、无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

四、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定期消毒。

五、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六、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备用,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换消毒。

七、有严重感染及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放单独病房,病室在事先进行消毒。

八、出院病人的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床、椅、桌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洗晒消毒,死亡病人的被褥应更换.用具应消毒。

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儿科门诊应设预检,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十、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十一、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十二、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病人用过后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烧毁。

十三、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隔离伤口用物立即消毒处理。

十四、治疗换药室,每天通风换气,清洁、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线照射,或用消毒液喷雾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

十五、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注射器盒及盐水棉球和纱布缸每天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隔离范文篇2

继电隔离法的使用原理是因为继电器内部的触电与线圈不是通过电气方式来进行连接的,所以在继电器内部线圈接收信号时同时可以利用继电器内部的触电来传送和发出控制信号,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弱电信号和强电之间直接接触,从而实现了干扰隔离这一目的。布线隔离法是指将容易滋生噪声干扰的控制线路与微弱的信号电路相互分开,使两个线路不产生接触并且保证两者具有一定的有效距离。布线隔离法的基本内容是较强的电控制线、电源控制线必须要与信号控制线相互分开设置,并保证两个之间具有一定的有效距离。在配线和布线过程中要注意区分直接电源线、交流电源线、数字式信号线、模拟式信号线、负载驱动线等,总体来说降低干扰的最佳效果是控制线之间无限远、信号线长度无限小,但受实际环境所限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只要保证线路间隔、长度设置不会产生干扰即可。光电隔离法的作用原理是在不采用以电路为信号传播媒介的条件下,用光做为信号传播的主要媒介达到电气设备与主控制系统之间的相互交流目的。电是噪声、干扰信号等干扰源的产生之源,因此将电隔绝于外就能有效降低电气运作时产生的噪声污染、信号干扰等情况。光信号传播方式有着诸多优良的特点,如信号保真度高、信息传递线路更安全、信号的辨别力好、使用寿命长、传播速度快等等一系列优质特点,因此光电隔离法已经推出就受到了各大医疗机构的青睐,并且光电隔离法所使用的设备体积小、操作简单、抗干扰力强,这使其在有强弱接口的电气设备中颇受欢迎,在微机控制系统的前、后信息通道中更是应用广泛。

电源是电干扰和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也是电气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件,因此如何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在电源电路处进行隔离处理也是电气设备的控制线隔离技术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样也是一个必经的发展阶段。电源中电干扰的主要来源是电源设备内部的变压器系统,为了能够降低电源所产生的电干扰一般在电气设备内部采用隔离变压器这一方式,而且要求隔离变压器要比普通变压器大一点二倍到一点五倍。在使用过程中需对隔离变压器进行良好的接地设置,变压器内的次级线圈的连接线要采用双绞线形式,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变压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电干扰,如果医院条件允许应在电源输入、输出线路中加入滤波装置,其抗干扰效果则会更好。交流电源中存在着诸多电干扰源,如交流电源在工作时产生的数量巨大的谐波、高频波、雷击浪涌等一系列干扰噪声,所以在以交流式电源为主要供电设备的电气系统中其电源系统均应该采取抗干扰措施,隔离电源变压器就是一个较为有效的电源抗干扰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源工作中由电流产生的噪声干扰。隔离电源变压器的运作原理是在电压器内部的加入了隔离层,并且变电器内部结构做了相应的调整,之所以一般的交流变器不论如何概念其内构都无法达到这种效果是因为即使使变压器内的一次烧和二次烧组件绝缘不产电流流动,但由于交流电流的作用变压器中会有分布电容(铁心与烧组之间,烧组与烧组之间,层匝之间以及引线与引线之间)存在,这样交流电网之中就会有电容耦合存在,从而产生噪声。因此采用隔离电压变压器才能有效对交流电源进行有效的噪音隔离。直流电源供电系统虽然与交流电源供电系统比起来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较小,而且直流电产生的噪声污染也比较好控制,但在工作中如对直流电源供电系统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其产生噪声也会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直流电源供电系统内部产生干扰主要来自直流电源系统中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的作用影响或是子系统内部自身的影响,导致直流供电系统产生噪声,要想对直流电源供电系统做噪声隔离就要在直流变压器中的各个子系统间添加隔离膜,或者直接采用隔膜变压器也能有效降低直流变压器在工作是产生的噪声。

随着医院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气系统已经成为医院开展医疗工作的重要基础,要想持久有效地发展我国的医疗体制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稳定的医院内部工作环境,其中电气设备的降噪抗干扰工作则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日常工作,在对医院电气系统进行隔离处理时要根据不同电气设备的不同电气特点而有针对性的采用隔离技术,使其发挥出最大的降噪抗干扰的作用。

本文作者:李辉工作单位: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信息科

隔离范文篇3

年仅27岁,正当风华之年的湖北大学生孙志刚,一夜之间陨命于广州市人民政府开办的广州收容站。

据说收容的理由,是毕业两年已任深圳某公司设计师的孙志刚近日来广州却没有及时办理暂住证,而且由于不为人知的原因,即使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证,该决定收容的公安派出所坚称也不能释放。所以就进入了这几年来经常有恶性事件发生的广州市人民政府开办的收容站。

进入收容站的当天(2003年3月18日),大学生孙志刚即因某一无名疾病被带到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进行紧急救治。两日后,年仅27岁的大学生孙志刚不治而亡。4月18日:尸检结果表明,孙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而从孙志刚被公安派出所予以收容到其死亡,时间不过72小时。

孙志刚死亡后,他的父亲和弟弟从湖北黄冈穷困的家乡赶来,翻出了孙生前遗物让记者看,里面有很多获奖证书。“他是我们家乡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不过,现在孙的家人有点后悔供孙志刚读大学了,“如果没有读过书,不认死理,也许他也就不会死……”

●我真的不懂:为什么在自己的祖国,我们却只能暂住?

早年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因为其违反人性、侵害人权的本质,被现代国际社会列为反人类的罪行。我国也因为种族问题长期与南非没有正常的外交关系。还有美国,不能不提美国,毕竟至今,美国的种族问题不还是我们中国回应某些国家攻击我国人权状况的有力武器嘛。

以前我们总是纳闷:肤色怎么可以成为被隔离的理由?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中国也有了自己特色的“种族”隔离制度。这就是普及全国公民的户口制度。

这是我国特有的隔离制度,其特点是地域隔离,或者也可以称为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与身份歧视是相互联系的,身份歧视在我们中国是古已有之,毕竟我们中国有五千多年的等级特权的传统嘛。而在古代是当官的对普通老百姓的歧视,现代又增加了城市对农村,即城市人对乡下人或者还有大城市人对小城市人的歧视。

然而,孙志刚却不是农民,其来自于湖北省武汉市,而且还是一名大学生,怎么也会象农民工一样陨命于另外一个城市?

这也许就是有中国特色的隔离制度的特色之处罢。

一个中国公民,从一个省到另一个省,或者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做短暂的居留,都需要象出国护照一样的一个证件??暂住证。

这真是中国政府的伟大发明。在一个单一制的国家里,却实行着与联邦制国家甚至国与国之间的人员来往相同的规则。

然而,考察历史可知,这种地域隔离制度却是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现象,却并不是古已有之。

即使在古代,出外讨饭也是不违法的,更没有收容制度。

据说曾有一个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巴西著名城市里约热内卢,看到了许多贫民窟,当时中国官员大加感慨地说,“我们的城市没有贫民窟”,里约官员立刻说道,“我们无权强制贫民离开城市”。

大家都知道古代有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是说大思想家孟子小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连续搬迁了三次家,最后据说就是因为搬家成功,从而成就了中国的儒家大思想家。照此说法,孟子若是生活在中国的现在,他绝不会成为思想家,因为我们当代中国没有迁徙自由。甚至孔子也不会存在了,因为孔子是在周游列国的基础上才成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

真难想象,在当今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彼此之间的公民往来已经实现了免签证待遇,只要出示身份证明即可进行另一个国家,比如欧洲联盟内部已经整体地实现了迁徙自由。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真是不可思议。

更何况,在当代文明国家,即使是非法移民,也是有其基本人权保障的。

比如,负罪逃到加拿大的赖昌星,加拿大政府为了证明其是否属于非法移民,竟然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并花费了大量的纳税人的钱大搞听证会。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也是不可思议。

我们中国人怎么了?

我们不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一样的人吗?

我真的越来越不明白。

为什么在自己的祖国我们却只能暂住

即使是暂住,公民仍享有其基本人权

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的广州收容站,在没有基本程序保障的情况下,将于此暂住的中国公民孙志刚予以收容。

然而,即使是暂住,一个人仍享有其基本人权。

早在1945年联合国大会就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人人有资格享受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区别。并且不得因一人所属的国家或领土的政治的、行政的或者国际的地位之不同而有所区别,无论该领土是独立领土、托管领土、非自治领土或者处于其他任何主权受限制的情况之下。”

我国也已经签署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人人有权享有人身自由和安全。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除非依照法律所确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任何因刑事指控被逮捕或拘禁的人,应被迅速带见审判官或其他经法律授权行使司法权力的官员,并有权在合理的时间内受审判或被释放。”

可是,作为中国的公民,孙志刚未经法律明定的程序,就失去了人所最为珍贵的人身自由。而且莫明其妙地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我也一直在想,为什么明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收容制度”至今还在实行?为何未经基本法律所规定的程序和授权,一个小小的公安派出所就可以剥夺一个公民的自由?

我也一直在想,“人”与“公民”这两个词的区别。

法国《人和公民权利宣言》早在1789年就强调,所谓人权是“人”的权利,只要是一个人,就应享有若干种最基本的权利,包括生命、自由、财产不受非法剥夺与侵犯,非依正当程序并由中立公正的法官裁决,不得剥夺任何人的自由,更不用说生命。

即使孙志刚不是公民??这一法律上的概念??即使是一个无国籍人,或者是外国人??他也会因为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叫作人的生物??而享有国际公约的规定的基本人权。

人权是人作为一个人所享有的固有尊严。而并不是只有成为一个公民才有的权利。

而从孙志刚案,我们看到,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执法者缺乏对于人的尊严的最起码的尊重。

所以我也理解了那么多的人不守法的理由。试想,一个不尊重人的法律制度,作为主体的人还有什么理由守法呢?除非是慑于强力。

我也理解了中国人为何总是体现为两面人格的缘由。在强制的领域,人们表现的那样冠冕堂皇,而在私下的领域,则表现的那么自私自利。

试想,人的公益心怎么可能在一个不尊重人的基本尊严的法制下培养出来呢?

●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由孙志刚,我想到了我自己,如果那个人是我们中的一个,又该怎样?

不是孙志刚,也可能是李志刚、张志刚、王志刚。

不只是大学生,或者所谓的民工??其实民工是共和国经济繁荣的功臣??大学教授不一样会毁灭在丧失人性的制度的冰水里吗?44岁的武汉大学教授程树良不也是死于警车之中吗?

一方面,制度的缺陷可能不是针对我们其中的某一个人的,但另一方面,它又是直接针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因为无论是谁,都是生活在制度的框架之中,谁也保不准以后哪一天的孙志刚一定不是自己。

林肯有一句名言:我不愿被奴役,这就是我反对奴隶制度的理由。

隔离范文篇4

关键词端口隔离;交换机

1引言

在小区宽带接入环境中,个别计算机中毒发包、广播对其它接入计算机都有影响,也会占用带宽,所以ISP在其接入交换机上早就实施了端口隔离技术,隔离技术对网络静化、安全和病毒隔离都有相当良好的作用,应用普遍。而在园区网中由于端口隔离实现在端口之间二、三层隔离,会对一些应用带来不便,所以应用并不是很多。但是随着网络中病毒增多、危害加大,新的难以对付、传播速度又快病毒出现的情况下,端口隔离技术在园区网中应用会越来越多,下面我们从端口隔离的原理、在H3C、D-LINK、港湾和CISCO不同厂商交换机上的实现和举例说明在园区网中的应用。

2端口隔离技术综述

端口隔离技术是一种实现在客户端的端口间的足够的隔离度以保证一个客户端不会收到另外一个客户端的流量的技术。通过端口隔离技术,用户可以将需要进行控制的端口加入到一个隔离组中,实现隔离组中的端口之间二层、三层数据的隔离,既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也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组网方案。使用隔离技术后隔离端口之间就不会产生单播、广播和组播,病毒就不会在隔离计算机之间传播,尤其对头痛的ARP病毒效果明显。

3端口隔离技术的实现3.1端口隔离技术在H3C交换机上的实现

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interfaceinterface-typeinterface-number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

portisolate将以太网端口加入到隔离组中

端口隔离技术在H3C交换机上实现很强,使用也方便,上述的三条命令就可以实现相应端口之间隔离。

3.2端口隔离技术在D-LINK交换机上的实现

configtraffic_segmentation[<portlist>]forward_list[null|<portlist>]

其中<portlist>表示指定哪个端口作为隔离端口,参数null表示没有上连端口,参数<portlist>表示上连端口。

3.3端口隔离技术在港湾交换机上的实现

configvcnup<portlist>[notagout|tagout]baseVID<1-4069>

其中<portlist>表示指定哪个端口作为上行通信端口,可以指定一个或两个上行端口;参数notagout表示上连端口以untag方式属于vcn所创建的所有vlan,参数tagout表示上连端口以tag方式属于baseVID后面所跟的vlanID。

3.4端口隔离技术在CISCO交换机上的实现

configterminal进入系统视图

interfaceinterface-typeinterface-number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

switchportprotected将以太网端口加入到隔离组中

CISCO的端口隔离技术实际是端口保护,起了switchportprotected的端口将不会受单播、广播和组播的影响。4端口隔离技术的应用4.1端口隔离技术在企业网中的应用

图1

图1是典型的小企业的网络结构,外连通过防火墙连接Inernet,内部通过交换机连接服务器、PC机,图中采用H3C交换机,由于病毒等原因公司决定在PC之间采用端口隔离技术,而访问服务器和Inernet要照常。在H3C交换机上连接PC的端口采用端口隔离,配置如下:

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interfaceEthernet1/0/1PC-A连接的端口

portisolate

interfaceEthernet1/0/2PC-B连接的端口

portisolate

interfaceEthernet1/0/3PC-C连接的端口

portisolate

交换机上服务器和防火墙连接的端口不变。

4.2端口隔离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图2

图2是典型的校园网机房的网络结构,上连核心交换机,二层交换机PC机和教师机,图中采用D-LINK交换机,机房内PC不用相互访问,只需同教师机和通过核心交换机访问校内外资源,配置如下:

configtraffic_segmentation1,24forward_list1-24

configtraffic_segmentation2-23forward_list1,24

D-LINK交换机上1号端口连接教师机,24号端口连接核心交换机,2号端口到23号端口连接PC机。

5结束语

端口隔离技术也有缺点,一是计算机之间共享不能实现;二是隔离只能在一台交换机上实现,不能在堆叠交换机之间实现,如果是堆叠环境,只能改成交换机之间级连。希望厂家能继续开发和增强端口隔离技术,使它能在更多环境下应用。

参考文献:

[1]xtzj.系统之家.在交换机上配置DHCP中继./simple/index.php?t207428.html

[2]共享联盟.关于端口隔离技术的实现问题.http://211.99.128.10:8080/thread-41645-1-1.html

[3]端口隔离配置.QuidwayE352&E328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册-Release1510.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隔离范文篇5

关键词端口隔离;交换机

1引言

在小区宽带接入环境中,个别计算机中毒发包、广播对其它接入计算机都有影响,也会占用带宽,所以ISP在其接入交换机上早就实施了端口隔离技术,隔离技术对网络静化、安全和病毒隔离都有相当良好的作用,应用普遍。而在园区网中由于端口隔离实现在端口之间二、三层隔离,会对一些应用带来不便,所以应用并不是很多。但是随着网络中病毒增多、危害加大,新的难以对付、传播速度又快病毒出现的情况下,端口隔离技术在园区网中应用会越来越多,下面我们从端口隔离的原理、在H3C、D-LINK、港湾和CISCO不同厂商交换机上的实现和举例说明在园区网中的应用。

2端口隔离技术综述

端口隔离技术是一种实现在客户端的端口间的足够的隔离度以保证一个客户端不会收到另外一个客户端的流量的技术。通过端口隔离技术,用户可以将需要进行控制的端口加入到一个隔离组中,实现隔离组中的端口之间二层、三层数据的隔离,既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也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组网方案。使用隔离技术后隔离端口之间就不会产生单播、广播和组播,病毒就不会在隔离计算机之间传播,尤其对头痛的ARP病毒效果明显。

3端口隔离技术的实现

3.1端口隔离技术在H3C交换机上的实现

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interfaceinterface-typeinterface-number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

portisolate将以太网端口加入到隔离组中

端口隔离技术在H3C交换机上实现很强,使用也方便,上述的三条命令就可以实现相应端口之间隔离。

3.2端口隔离技术在D-LINK交换机上的实现

configtraffic_segmentation[<portlist>]forward_list[null|<portlist>]

其中<portlist>表示指定哪个端口作为隔离端口,参数null表示没有上连端口,参数<portlist>表示上连端口。

3.3端口隔离技术在港湾交换机上的实现

configvcnup<portlist>[notagout|tagout]baseVID<1-4069>

其中<portlist>表示指定哪个端口作为上行通信端口,可以指定一个或两个上行端口;参数notagout表示上连端口以untag方式属于vcn所创建的所有vlan,参数tagout表示上连端口以tag方式属于baseVID后面所跟的vlanID。

3.4端口隔离技术在CISCO交换机上的实现

configterminal进入系统视图

interfaceinterface-typeinterface-number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

switchportprotected将以太网端口加入到隔离组中

CISCO的端口隔离技术实际是端口保护,起了switchportprotected的端口将不会受单播、广播和组播的影响。4端口隔离技术的应用

4.1端口隔离技术在企业网中的应用

图1

图1是典型的小企业的网络结构,外连通过防火墙连接Inernet,内部通过交换机连接服务器、PC机,图中采用H3C交换机,由于病毒等原因公司决定在PC之间采用端口隔离技术,而访问服务器和Inernet要照常。在H3C交换机上连接PC的端口采用端口隔离,配置如下:

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interfaceEthernet1/0/1PC-A连接的端口

portisolate

interfaceEthernet1/0/2PC-B连接的端口

portisolate

interfaceEthernet1/0/3PC-C连接的端口

portisolate

交换机上服务器和防火墙连接的端口不变。

4.2端口隔离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图2

图2是典型的校园网机房的网络结构,上连核心交换机,二层交换机PC机和教师机,图中采用D-LINK交换机,机房内PC不用相互访问,只需同教师机和通过核心交换机访问校内外资源,配置如下:

configtraffic_segmentation1,24forward_list1-24

configtraffic_segmentation2-23forward_list1,24

D-LINK交换机上1号端口连接教师机,24号端口连接核心交换机,2号端口到23号端口连接PC机。

5结束语

端口隔离技术也有缺点,一是计算机之间共享不能实现;二是隔离只能在一台交换机上实现,不能在堆叠交换机之间实现,如果是堆叠环境,只能改成交换机之间级连。希望厂家能继续开发和增强端口隔离技术,使它能在更多环境下应用。

参考文献:

[1]xtzj.系统之家.在交换机上配置DHCP中继./simple/index.php?t207428.html

[2]共享联盟.关于端口隔离技术的实现问题.http://211.99.128.10:8080/thread-41645-1-1.html

[3]端口隔离配置.QuidwayE352&E328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册-Release1510.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隔离范文篇6

1室内防火隔离带的概念和特性

室内防火隔离带是指在建筑空问内,为阻止火灾大面积延烧,通过热辐射模型计算确定,利用室内空间的自身条件设置一定有效宽度的间隔区域,并在该区域设置可靠的消防设施,保证火灾时一侧的火焰、烟气不会辐射蔓延至另外一侧。室内防火隔离带的阻隔火灾蔓延的效果类似于防火墙、防火卷帘等物理分隔措施,但只是一种逻辑的防火分隔方法。应具有以下4个特性:

(1)阻火可控性。设定的间隔距离可有效地阻止火灾区域的热辐射进一步影响到相邻的防火分区并引燃可燃物后造成火灾蔓延。

(2)隔烟清晰性。该区域必须能阻挡烟气扩散,空间始终保持足够的清晰高度,以利于人员疏散和救援。

(3)本体不燃性。在防火隔离带严禁放置任何可燃物,包括展位、商铺等。该区域自身不可能发生火灾,是一种变通的安全区域。

(4)空间整体性。隔离带是由区域上下整体形成的一个区域空间,同时可利用该区域设置的消防设施发挥整体阻隔火势的作用。对于室外非受限空间火灾,影响其蔓延的是可燃物、飞火、风力、风向等主要因素。因此,森林、草原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宽度较大,一般为4O~100m,城市防火隔离带需6~5Om,外墙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为300~500mm。室内受限空间发生火灾’时,造成火灾蔓延的主要原因是火焰和烟气蔓延。室内防火隔离带的设计要实现两个安全目标:阻止火焰蔓延和烟气蔓延,同时还应满足火灾扑救和安全疏散的基本要求。

2室内防火隔离带阻止火焰蔓延的设计要点

2.1室内防火隔离带的宽度

在已有工程中设置的室内防火隔离带宽度各不相同,有6、8、9、12m等,为有效达到阻止火焰蔓延的安全目标,笔者认为应先采用热辐射引燃经验公式进行估算,再用计算机模化进行验证来确定室内防火隔离带的有效宽度。

(1)辐射引燃经验公式估算法。火源对防火隔离带另一侧的热辐射包括火焰的直接辐射和热烟气层的辐射两部分。由于设置室内防火隔离带所在的建筑空间一般较高较大,有较大的蓄烟、排烟能力,烟气层的温度不高,因此,计算中可忽略烟气层辐射热的影响。而对于火焰的热辐射,消防安全工程领域通常将火源假设为一个具有辐射发射性的点火源来考虑,隔离带的宽度计算仅考虑火源点热辐射,见式(1)所示。=㈩式中:Q为火源热释放速率,kW;R为可燃物距火源中心的距离,m;q为可燃物接收到的火源辐射,kwm。根据美国消防协会NFPA92B以及参考DGJ08—88—2006上海市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取值,火灾规模为2OMw,引燃可燃物的最小辐射热流为1Okwm。由式(1)计算可得,“防火隔离带”的理论最小宽度应不低于7.29ITI,选取安全系数1.2~1.6,室内防火隔离带宽度为9~12nl。

(2)用FDS软件模拟计算验证。在实际工程中,如采用计算机模化考量室内防火隔离带,应严格设置软件模拟计算的边界条件,科学设定选取所在楼层的建筑高度、风速(通风条件)、火灾荷载、燃烧速率等各种参数,并应假定燃烧区域的自动喷水灭火设施和排烟设施已失效,再经FDS软件进行模拟计算,运用安全判据判定验证其安全可靠性。

2.2室内防火隔离带的消防设施

(1)灭火设施的设计。以上海某手工艺制品植绒车

间厂火灾为例,该车间与之相邻走道上喷水灭火系统动作成功阻隔了火灾向同层的服装厂蔓延。该火灾案例证明了在防火隔离带上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很有必要,也是有效的。室内防火隔离带是防止区域失控火灾继续蔓延的阻隔设施。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即假定着火区域的灭火系统可能失效,如着火区域消防系统处于维护维修期间,隔离带区域的消防系统就必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才能可靠有效地控火,成为控制火灾蔓延的第二道防线。为此,防火隔离带的灭火设施应独立于其他区域设置,为经济节约,至少应设置独立的报警阀组(阀前供水泵可与其他区域共用),使其相对独立可靠。着火区域火灾失控势必造成火灾蔓延,防火隔离带的灭火系统就必须及时开启,进行灭火、冷却、阻隔。如仍采用普通喷头,其水量、喷水强度、保护面积已无法理想控制火灾蔓延,应提高喷水强度和缩短喷水响应时间进行弥补,可采用快速响应喷头,并宜参照水幕设计指标进行加密布置保护(按喷头间距不大于2in设置)。

(2)消防电气设计。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应采用单

独回路直接与集中控制报警器连接,包括控制中心对排烟机、活动挡烟垂壁、防火防烟阀的联动回路以及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各种消防设备的控制,均应与其他区域的报警和控制系统分开,设置单独回路。

2.3室内防火隔离带的装修材料

室内火灾蔓延的主要途径是沿墙面、吊顶以及吊顶内的管线或地面上的可燃物进行蔓延。为能切断火焰通路,保证室内防火隔离带的阻隔作用,必须对防火隔离带的装修材料作严格限制。因此要求室内防火隔离带包括吊顶、墙面、梁、柱的装修材料均应采用燃烧性能不小于A级的不燃材料,且严禁在防火隔离带中设置任何展览、经营活动用的挂饰、装饰物品.空调、通风管道保温材料、电器设备的线路管线也应尽量采用无烟无毒的防火、耐火材料。兼具采光功能的防火隔离带,其采光天棚应采用防火玻璃或耐火极限较高的不燃材料,防止火灾经顶棚蔓延甚至影响隔离带的自身结构安全。

2.4室内防火隔离带的后期安全管理室内防火隔离带只是一种逻辑的分隔空间而非物理分隔物,其防火分隔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依赖于后期的安全管理。室内防火隔离带要求严格禁止放置任何可燃物、设置任何展示摊位或经营性商铺等。为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并且方便管理,可以结合室内装修手段在隔离带上采取布置绿化、人工水景或在隔离带两侧设置观景玻璃、固定装饰(不燃材料)等灵活措施,变无形空间为有形,避免隔离带有可燃物放置。防火隔离带两侧分界处可划制醒目的黄色警界线,在中间处设置醒目警示语,并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规定严格落实。

3室内防火隔离带阻止烟气蔓延的设计要点

3.1烟气蔓延特性

目前,室内防火隔离带运用较多的主要在展览、展示建筑,大型购物中心、商场、超市或仓库等高大空间建筑内,该类建筑均有楼层高度高、建筑面积大、区域功能统一、空间难以分隔等特点。建筑层高一般都在6m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m。建筑发生火灾时,在受限空间内,随着可燃物的燃烧速率增加,火源上方升腾的烟羽流不断卷吸周围的空气,质量流逐渐增加,平均温度和浓度逐渐降低。当受到建筑顶棚阻挡后,在顶棚下方四面扩散(热烟气水平蔓延的速度可达1~2m/s),受到梁或墙阻挡时,便转向下流,在建筑空间上部形成逐渐增厚,温度、浓度随之增大的热烟气层,其危害是高温度的热辐射。如果热烟气层的厚度超过挡烟垂壁,就向相邻的防烟分区蔓延。而对于层高较高(6~30m)的建筑,火灾时,烟气也会迅速充满整个顶部空间,烟气的有毒性及遮光性也可能造成危害。因此,能否及时有效地防烟、排烟对于控制烟气和防止烟气蔓延至关重要。

3.2防排烟设计

为达到阻止火灾烟气蔓延的安全目标,应充分考虑发生失控火灾在最不利条件下的防烟排烟设计,即:建筑内部某区域发生火灾时该区域的排烟设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均处于失效状态时,仍能防止烟气通过室内防火隔离带由着火区域蔓延到另一区域,这就要求防火隔离带的防烟、排烟设施独立于其他区域单独可靠设置,防止受火灾区域影响导致防排烟设施失效。

(1)防烟设计。为有效阻止烟气蔓延及人员疏散安全,应在防火隔离带两侧与相邻区域交界处设置挡烟垂壁,挡烟垂壁可利用原有的梁或在梁下设置,且应满足疏散所需的清晰高度,最小清晰高度可由公式(2)计算:H一1.6+0.1H(2)式中:H为最小清晰高度,m;H为排烟空间的建筑净高度,m。挡烟垂壁的设置高度L应大于等于(H~H)。在穿越防火隔离带的洞口处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封堵,通风管道在穿越处应设置自行关闭的防烟防火阀进行隔断。

(2)排烟设计。排烟有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两种,其排烟效果各有优劣。自然排烟经济、简单、有效,但受外界风力风向等气候因素影响较大,机械排烟效果好但管理、控制环节较多,失效风险及投资较大;设置室内防火隔离带的场所如果是地下一层、首层或单层建筑,有条件的可利用可开启采光天窗或采光天棚(在火灾情况或故障状态下能自动开启的天窗、天棚)进行自然排烟,有机结合采光、排烟、防火隔离各种功能,如世博园中国馆一层地区馆的丁字型防火隔离带。在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场所设置防火隔离带时,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进行排烟。这里需注意的是同时设有自然、机械排烟设施时,为保证火灾时排烟有效、可靠,应考虑分层次启动机械和自然排烟设施,并且设定其中一种设施为主,满足排烟所需的流量,而另一种设施仅作为辅助的弥补措施。

4室内防火隔离带的疏散要点

室内防火隔离带平时可作为物品流通、人员行走的通道。由于室内防火隔离带设置有独立可靠的防排烟设施,独立回路的自动报警系统、独立报警阀组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视之为准安全区域。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至防火隔离带区域时处于相对安全状态。但是,如果该区域无通向安全出口(楼梯间),可能造成人员无法安全疏散,势必也会造成混乱和灾害。为便于人员安全疏散,防火隔离带应在不同方向至少与两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连通,安全疏散的最远距离不宜大于30m,安全出口的疏散宽度应根据隔离带两侧区域中需要疏散的最多人数进行计算;另外,在火灾发生时,室内防火隔离带也是消防队员迅速开展救援的重要通道,直接连通安全出口(安全疏散楼梯),还便于消防灭火队员快速占据防火隔离带展开火场进行灭火和冷却保护,防止火灾蔓延。笔者以福建省晋江市某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工程为例进行说明。该项目中,C2展厅地下一层平面布置局部截图,见图1所示。42图1C2展厅地下一层平面布置为满足大空间展示、功能统一的特殊要求,该项目采用宽度为9m的防火隔离带将建材市场展示厅分隔为相邻两个防火分区。防火隔离带总长度为59m,两侧均直通安全出口,到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大于30rn。该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对防火分隔、人员的安全疏散以及消防队员的灭火救援均起到有效的作用。

隔离范文篇7

关键词:隔离病区压力梯度外扰数值模拟

0导言

2003年SARS期间发生在医院内的超级感染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种,医院内部无序的气流组织是发生交叉感染的最大隐患,严重影响到了医患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别是病人治疗场所-隔离病房区域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防止传染病源的扩散,需要对单元内的分区进行合理的布置,尽量减少干扰压力梯度形成的气流。因此,不仅要保持单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合理气流流向,在单元内部也需要形成合理的气流流向。切断致病微生物沿空气途径传播的关键在于不同洁净区域之间形成合理的压力差,即压力梯度。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对室内外的压差值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这些压力差值都指是静态压力值,但是对于医院的病房来讲,室外风速、开关门、运行状态的改变、外部电梯运行等动态状况是不克避免的,这些动作必然会影响到隔离室的压差和气流。本文利用CFD对外扰对隔离病区的压力梯度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为隔离病房的相关工程实际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

1区域压力梯度的数值模拟

1.1压力梯度模拟的对象

本文选取上海某医院隔离病房为模拟对象,该医院是SARS期间指定收治病人的定点医院,把普通病房改造成SARS隔离病房后,其内部的气流模型基本符合WHO标准及相关要求。现以此为基本模型进行SARS隔离病区内压力分布模拟,并把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相比较,以检验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1.2数学模型及网格生成

在不同的湍流模式理论中,确定湍流粘度的方法不同,因标准[8]模型在数值计算中波动小,精度较高,故在低速湍流数值分析中应用广泛。稳态湍流运动基本方程式除连续性方程外,还有动量方程、湍流脉动动能方程(K方程)、湍流能量耗散率方程(方程)等.这些方程用下述通式表示:

(1)

方程(1)中左边项为对流项,右边项为扩散项,以及源项。为因变量,可以代表各种不同的物理量;U代表速度场,即{U,V,W}三个速度分量(笛卡儿坐标系)。总之,无论何种情形,所有的因变量都服从一个通用的守恒原理,其差异只不过是上述方程上令某些项为0而已。

上述偏微分方程离散的方法有很多种,有限元、边界元、有限差分等,最成熟的是有限差分法,本文亦以此分析.动量方程及标量方程(k及)的对流项采用幂函数差分格式,而扩散项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则可以推导出一个通用的离散方程式[9]。

(3)

在网格的划分上采用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察区域采用结构化网格,辅助区域采用非结构化网格,这种网格形式的划分在不影响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可以大大缩短计算时间。

1.3边界条件及计算求解方法

空气从送风口进入,再通过排风口流出,且由于区域之间存在压力梯度,门窗缝隙处也存在着空气流动。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的渗透风量和压力差值相互耦合,整个区域的气流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因此缝隙处的空气流动非常复杂,很难直接通过计算获得其空气流量。因此,把送风口和排风口设为定流量边界条件,门窗缝隙设为自由出入边界条件。

标准模型适用离开壁面一定距离的完全湍流区域。固体壁面附近,因层流粘性作用影响加强,必须对标准模型加以修正。本文采用壁面函数法加以修正墙壁边界区。

对于计算方法的选择,压力速度解耦采用Patankar提出的压力一速度修正算法(SIMPLE),而各线性化离散方程采用SLUR,即逐次线性欠松弛法。

1.4实测验证

根据隔离病区内实际的平面布局情况,送排风情况和密闭门窗的数量和位置建立几何模型。送风口和排风口设为定流量边界条件,门窗缝隙设为自由出入边界条件。在常物性参数,稳态工况,等温状态下,采用标准k-ε模型计算得到的SARS隔离病区内的压力分布结果如图2所示。

图1隔离病区内压力分布的实测结果

图2隔离病区内压力分布的模拟结果

由上图可以看出,实测结果和模拟结果比较吻合,各个区域均能形成有序的梯度压差,确保了气流的定向流动,因此采用该模型可以真实的反映隔离病区的压力梯度。

2结果与讨论

2.1外界风速对室内压力梯度影响

参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上海市的冬季的平均风速为3.1m/s,夏季的平均风速为3.2m/s,现考虑最不利状况,参照气象数据,取最大风速为5m/s。风速对室内压力梯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风压的影响。当风吹到建筑物上时,在迎风面上,由于空气流动受阻,速度减小,使风的部分动能变成静压,在建筑物迎风面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形成正压区。而在背风面、屋顶和两侧,由于在气流曲绕的过程中,形成空气稀薄现象,因此,在这些部位的压力将小于大气压力,形成负压区。

下面在环境风速较大时(以5m/s为例)对两种最不利风向下,环境风速对隔离区压力分布的影响预测结果如图3,4所示:

图3病人走廊处于迎风面时的压力分布

图4医护区处于迎风面时的压力分布

由模拟分析可见:环境风速对边缘区(医护区,病人走廊)影响较大。空调系统正常运行时,环境风速不会影响隔离病区内的压力分布规律。

对于医护区,环境风速对室内压力的影响如图5所示(正风速表示迎风)。由图可见: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大(迎风),医护区压力升高。当环境风速增大到4m/s时,环境风压高于室内风压,室外空气会渗透到医护区,但这并无害处。

图5环境风速对医护区压力的影响

对于病人走廊,环境风速对室内压力的影响如图6所示(正风速表示迎风),由图可见: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大(迎风),病人走廊压力升高。但其始终小于环境风压,说明污染物不会外渗影响环境安全。

对应整个隔离病区,环境风速对室内压力的影响如图7所示:图中正风速表示风由北至南吹(医护区为迎风面,病人走廊为背风面)。

图7环境风速对隔离病区压力梯度的影响

由图可见:1)当空调系统正常运行时,尽管环境风速会影响隔离病区内的压力值,但并不改变隔离病区内合理的压力分布规律(医护区-医护走廊-缓冲室-隔离病房),并且隔离病区内的污染物也不会外逸;2)环境风速对医护区的影响较大,医护区与医护走廊之间的压力梯度随环境风速有较大的变化。3)环境风速对病人走廊及隔离病房的影响较小,病人走廊与隔离病房之间的压差几乎和环境风速无关。

2.2运行状态的改变对压力梯度的影响

隔离病房的空调系统设计,是按照正常医疗状态下的进行设计的。对SARS隔离病房来讲,要求任何时间、任何运行状态均能够实现区域之间的正压分布与各室之间定向流动不变。形成隔离病房部以后,各病房运行状态可以不同,但保持整个区域内恒定、有序的梯度压力分布,严格防止室内污染空气渗透到室外以及区域内气流有序流动势必也成为重要的控制问题。隔离病房一般分为两种运行模式,即医疗状态和备用状态。

当某一隔离病房(以病房5为例)由正常状态转为备用状态时,隔离病区内的压力分布情况如图8,9所示:

图8隔离病房5内的风机全部关闭时压力分布图

图9隔离病房5内卫生间风机开时压力分布图

由图可见当病房5由医疗状态转为备用状态时,当送风、排风机全部关闭,气流流向改变为:病房走廊→病房内部→缓冲室→医务走廊,此时污染物由隔离病房流入医护走廊,形成交叉感染的隐患。因此在备用状态时,应将排风机调至低档运行状态,以维持隔离病区内压力的合理分布。

2.3病房门开启对压力梯度的影响

在隔离病房门开启时,与其相邻的区域压力会立刻产生变化,从而导致压力梯度的改变,引起气流方向的变化,从而产生交叉感染的隐患。为此按以下三种情况模拟了某一隔离病房(以病房5为例)隔离门开启后,区域之间的压力分布情况。

图10病房5缓冲室前门开时压力分布

图11病房5缓冲室后门开时压力分布

图12病房5病人走廊门开时的压力分布

由上图可以看出,对于缓冲室来讲,其门的开启没有造成整个区域压力的明显变化,这是由于缓冲室作为一个狭小空间,除了具有防止污染扩散的作用,而且还维持压力梯度有较好稳定性的作用。但是其使用前提是两个门必须保证连锁,即两个门不能同时打开。而隔离病房后门打开时,则可以发现区域间的压力梯度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病房5里的压力上升的-2.77Pa,远高于医护走廊的压力,导致污染空气从隔离病房5扩散到医护走廊,从而形成交叉感染的隐患。因此,建议对经常开启的门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设置气幕装置,使内外区域隔断,以降低门开启对压力产生的影响。

3结论

3.1模拟预测了环境风速对隔离病区压力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空调系统正常工作时,尽管环境风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隔离病区内的压力值(医护区受影响较大,隔离病房受影响较小),但并不会对其压力分布规律造成影响。隔离病区内能够保持合理的压力分布,并且隔离病区内的污染空气不会外逸至室外,造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2空调系统是保障隔离病区内合理压力分布的最有效手段。当隔离病房处于备用状态时,若完全关闭空调系统,将导致污染空气由隔离病房流入医护走廊,形成交叉感染的隐患。因此在备用状态时,应保障排风机运行以在不同工况下维持隔离病区内压力的合理分布。

3.3隔离病房门的开启对隔离病区内的压力分布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缓冲室对于隔离病房来讲除了具有防止污染扩散的作用,而且还维持压力梯度有较好稳定性的作用。当隔离病房门打开时,各区域间的压力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形成了交叉感染的隐患。因此,建议对经常开启的门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设置气幕装置,使内外区域隔断,以降低门开启对压力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WHOissuesconsensusdocumentontheepidemiologicalofSARS,17October2003

2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GuidelinesforEnvironmentalInfectionControlinHealth-CareFacilitiesRecommendationsofCDCandtheHealthcareInfectionControlPracticesAdvisoryCommittee(HICPAC)

3GuidelinesfortheClassificationandDesignofIsolationRoomsinHealthCareFacilities,StandingCommitteeonInfectionControl,APublicHealthandDevelopmentPublication(Australia),July1999

4《隔离病房与非典病房通风空调设计》,沈晋明,刘云祥,《暖通空调》,2003年第4期

隔离范文篇8

一、落实“四位一体”架构及职责

(一)各管控主体单位落实“四位一体”包保架构及职责

“四位一体”包保责任架构由各管控主体单位(工业企业)、局机关、辖区派出所、辖区卫生院相关单位及具体人员组成。

1.各管控主体单位主要职责:

(1)负责建立本单位管控组织,完善管控制度,细化管控措施,协调、保障管控人员防护物资和技防物资。

(2)管控主体单位负责人派出管控人员,督促管控人员第一时间到位,压实管控人员责任;负责通知包保部门分管领导;负责安排安装监控;对派出的管控人员日常管控与服务工作进行管理;协调、保障管控人员防护物资和技防物资。

(3)管控人员负责封门、贴封条,提供日常服务,为隔离人员代购生活用品,清运生活垃圾;负责楼道(院落)内消杀工作;按时看管监控;解除隔离时,去除封条。

2.局机关主要职责:

(1)负责建立本部门管控组织,完善管控制度,细化管控措施,协调、保障包保干部防护物资。

(2)局长负责统筹部署本部门落实“四位一体”包保工作,层层压实责任,推进解决包保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分管领导助局长调配本部门包保力量,定期调度包保干部履行包保责任情况;负责通知辖区卫生院院长、辖区派出所所长第一时间派出包保人员,督促包保干部第一时间到位;负责协调、保障包保干部防护物资;及时向局长报告本部门落实管控工作情况。

(4)包保干部第一时间掌握包保隔离对象本人及家庭成员情况;日常管控期间,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每天与包保对象沟通联系,了解掌握包保对象情绪状态,牵头推动解决包保对象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会同管控人员、随访医生、包保民警,牵头对24小时监控时间进行合理分配;牵头处置突发情况

3.辖区派出所主要职责:

(1)派出所所长负责派出包保民警,督促包保民警第一时间到位;对包保民警落实“四位一体”包保责任情况全程监管;对被居家隔离人员出现治安或刑事案件情况靠前指挥,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公安局分管领导。

(2)包保民警赵致远负责告知被隔离人员遵守隔离管控要求;负责按时看管监控;负责对被隔离人员出现违反隔离规定私自出门、其他人员违规进入被隔离人员家中进行处理,必要时对相关人员采取强制措施;对包保过程中突发的治安或刑事案件进行应急处置,并及时报告辖区派出所所长。

4.辖区卫生院主要职责:

(1)卫生院院长负责派出随访医生,督促随访医生第一时间到位;对派出随访医生落实“四位一体”包保责任情况全程监管;对被居家隔离人员出现的危重情况,第一时间组织救治,并及时报告卫健局副局长黄大圣。

(2)随访医生负责告知被居家隔离人员相关防护要求;隔离期间,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掌握隔离对象体温数据;及时处理隔离对象出现的轻微疾病情况;及时处置包保隔离对象突发重大疾病情况,并向院长报告;解除隔离前对包保隔离对象体温监测表进行确认并签字。

二、落实“四位一体”流程

第一阶段:信息排查

1.接到县信息排查和流调工作组信息后,由局机关办公室第一时间通知管控主体单位,管控主体单位负责人必须第一时间指派专人对需居家隔离人员转运、安置实行无缝对接,闭环管理,避免脱管失控。

第二阶段:居家隔离“四位一体”包保

1.由管控主体单位负责人派出管控人员并通知分管领导,马上通知卫生院院长、派出所所长第一时间派出包保责任人到岗,建立“四位一体”包保责任群。

2.随访医生负责告知被隔离人员相关防护要求。

3.包保民警赵致远负责告知被隔离人员遵守管控要求。

4.管控人员负责封门、贴封条(隔离期间,门上封条只有管控人员可以打开,其他人不允许打开;上门进行核酸检测人员,必须在管控人员陪同下上门采样,不得单独进入隔离人员家中)。

5.管控主体单位负责人安排安装监控。

6.包保干部负责分配看管监控时间,各包保责任人按照分配时间看管监控。

第三阶段:日常管控与服务

1.各包保责任人按时看管监控。

2.包保干部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每天与包保对象沟通联系,了解掌握包保对象情况状态,牵头推动解决包保对象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管控主体单位管控人员提供日常服务,为隔离人员代购生活用品,清运生活垃圾,楼道(院落)内消杀工作,遇到突发情况及时联系包保民警赵致远或随访医生。

4.随访医生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掌握隔离对象体温数据并健康随访。

5.各管控主体单位组建心理疏导组,负责心理疏导。

6.包保干部牵头处置应急突发情况。

第四阶段:解除居家隔离

1.随访医生对被隔离人员体温监测表进行确认。

2.“四位一体”包保责任人在解除报告单上签字,上报局机关办公室盖章,并由局机关办公室报县疾控中心审核盖章。

3.由局机关办公室通知各管控主体单位被隔离人员可解除隔离。

4.由各管控主体单位管控人员去除封条,解除隔离。

5.局机关办公室把解除报告单归档。

三、疫情防控居家隔离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几点要求

隔离范文篇9

关键词:检修隔离闭锁管理系统;系统配置;作业流程;工作元件检修

隔离闭锁管理系统是闭锁管理常规工作内容,强调在非作业状态下实现目标对象的隔离检修,重视检修安全性和高效率,多见于电力系统等具有一定风险性的特殊领域。当前各地使用的隔离闭锁管理系统存在一些不足,运行、检修等人员,均有可能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或影响其他人员正常作业,需要予以分析和加强,本文就现有隔离闭锁管理系统工作需要提出新的技术方案。

1现有隔离闭锁管理系统的不足

1.1运行相关。此前的隔离闭锁管理系统,对操作人员、操作区域的约束能力不高,可能出现运行人员误操作情况,包括误拉、误合刀闸和开关、误入间隔、向现场误送电等,对其他工作人员存在安全威胁。如误送电模式下,维修人员可能触电,如果隔离闭锁管理系统服务于高压端线路,较强的电流可直接导入人员心脏被击穿、死亡。这与隔离闭锁管理系统的管理约束性不足直接相关。1.2维护相关。隔离闭锁管理系统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下,需要通过必要的检修维护,保持其功能。常规隔离闭锁管理系统对维护人员存在安全威胁,且维护工作人员工作中出现误操作的可能性也偏高,如对柜门、机构箱或架空线路的误碰、误触、误入、误登等。用于任何工作系统的线路、变电柜、配电箱,都可对维护人员造成致命伤害,维护人员碰触架空线路,也有可能导致线路连接松动,甚至掉落,对系统工作产生影响。1.3检修相关。隔离闭锁管理系统的作业稳定性、可靠性受到多个因素影响,尝试保持其功能稳定后,需要加强日常检修,出现故障后也需要通过积极检修了解问题所在、给予及时处理。此前的隔离闭锁管理系统检修,对人员、用户和设备均存在安全威胁,如系统出现故障,检修人员进行作业时,用户一端可能发送电,擅自改变检修设备状态;检修作业尚未结束时,非检修人员误入带电间隔及危险区域、误触碰带电设备,均可能带来安全隐患、造成事故。此外,检修过程中不验电、误挂、漏拆装地线和跨越或移动遮拦也可造成安全问题。

2隔离闭锁管理系统技术方案思路和运行模式

2.1方案思路。对此前隔离闭锁管理系统的不足进行分析,发现其工作的智能化程度有限,且针对性不强,本次研究拟以对五防解锁与开锁功能进行区分,同时以智能技术为依托,对具有线性特点的工作环节进行管理层面的自约束,降低误操作的发生可能。此前隔离闭锁管理系统工作中,解锁工作流程化,但不够严谨,本次研究拟借助智能技术实现工作特点记忆,即操作过程中明确发现五防回路或五防系统故障时可启动万能解锁钥匙,并以计算机实现解锁流程控制。常规进行的巡视、维护、检修试验等工作,使用独立工作的解锁钥匙,仍由智能系统进行匹配分析,核准钥匙满足开锁需求组,相关工作才能启动。各项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非工作人员在未持有钥匙(或持有万能钥匙)时,不能进入操作区域,减少出现倒闸操作或其他误操作的可能。2.2标准化作业流程。为实现设计需要,隔离闭锁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需要四个拓扑意义上的结构作为支撑,包括管理功能模块、识别元件、检修设备和附属设备。其中管理功能模块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用于智能化程序的编写、数据的技术,可与防误软件模块结合,以实现检修隔离面和检修工作面设备的相互闭锁,其操作界面设计上力求简洁,提升人员操作的简便性。识别元件即各类检修钥匙,包括万能钥匙和不同区域的检修钥匙。是系统提升管理约束能力的关键,以智能技术为依托可提升识别元件工作效率,降低误操作发生率,不同钥匙对应不同的闭锁工作系统,如A钥匙对应A系统、B钥匙对应B系统等,A钥匙的核心特点默认为X,所有钥匙均带有与X类似的特点,并呈现模糊化的线性分布特征,表现为:X=[X-n……X-2;X-1;X;X1;X2……Xn]因X值带有唯一性,钥匙仅能就固定对象(闭锁环节)产生作用,可降低出现误操作、人才破坏等请的可能。其工作原理见图1。检修设备和附属设备包括检修锁具管理箱、附件等,用于存放检修钥匙及检修锁具以及其他工作设备。系统工作的过程中,智能设备可进行工作票类型的分析,预置,为规范检修提供服务。当检修任务启动时,工作人员携带与检修区域对应的工作钥匙,由智能系统完成匹配分析,准予人员进入对应区域进行作业,完成一次设备倒闸操作,该信息被回传给电脑钥匙,智能系统据此更新防误图形一次设备状态。所有的工作环节、完成情况,均由智能系统进行更新,如果出现检修隔离上锁序列票不符合默认标准的情况,由智能系统提出警告,工作人员据此进行二次操作,直到工作票安措上锁顺利完成。检修预试结束后,电脑钥匙记录本次工作的各类信息,可作为原始数据,服务后续工作。

3隔离闭锁管理系统技术方案的实现

3.1功能模块。为实现上述隔离闭锁管理系统功能更新,需对功能模块进行必要优化和调整。在常规硬件配置的基础上,引入长园共创psm70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实现闭锁管理系统防误操作功能、检修管理功能的提升,同时借助PSM70系统,对原有隔离闭锁管理系统功能进行局部优化,如原站五防能力的部分升级等。更新后的系统应具有三个特点,即能够进一步提升数据利用效果,提升包括电脑钥匙识别以及故障分析在内,各项流程化工作环节的作业效率,优化智能化水平。psm70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应用,还可提升对通讯故障的分析效果,对无线通信所受干扰情况进行评估,提升通信质量。系统默认下的防误一次图形设备,需接受新系统的控制,避免出现混用、特征不匹配等问题。完成优化后的检修管控设备功能模块以及其拓扑结构见图2。3.2工作元件。为保证检修隔离闭锁管理系统的工作能力,需要对各类工作元件进行必要优化,如各类电脑钥匙,可对其外观进行加工,借助不同颜色和文字等信息,实现功能上的区分。为提升工作安全性,所有电脑钥匙应进一步进行控制能力提升,操作人员需输入对应的工作密码,才能解锁各类电脑钥匙。工作密码为静态式密码,以管理人员的密码内部工号为主,具有不变性,既能保证内部管理效果,也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密码遗忘等问题,所有电脑钥匙经密码验证后,可用于对应闭锁系统的开锁工作。对于部分重要闭锁点,还需加强闭锁点对电脑钥匙的辨识和分析能力,采用特征匹配法,所有锁具发生不同波长的声波,智能设备接收对应声波后,根据其变化特征,实现识别与匹配,该环节主要借助超短距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3.3附属工具。检修隔离闭锁管理系统的各类附属工作,包括检修工具、便携式工具、备用工具等。所有电脑钥匙在非工作状态下,均放置于坚固、干燥、洁净的工作箱内保存,并以与其外观颜色和文字相匹配的特征进行工具箱区分,工具箱集中进行存放,使用时,要求以特征匹配的方式进行验证,同样借助超短距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对工作人员的指纹、面部特征进行识别,匹配系统默认的特征,才能开启工具箱进行对应操作。便携式工具包括各类用于安全防护的橡胶作业设备、检修工具、简易维修工具等,采用集中存放的方式进行管理。以保证检修隔离闭锁管理系统工作能力为着眼点,所有电脑钥匙均有至少一把备用品,单独予以存放。

4总结

隔离范文篇10

虚拟机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性,但在很多应用场合,需要虚拟机间或虚拟机与宿主机之间共享资源或者通信,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虚拟机上的重要信息与宿主操作系统或其他虚拟机的隔离。虚拟机的硬盘等存储设备是虚拟机虚拟出来的存储设备,这些虚拟存储设备的安全性是虚拟机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存储设备中的数据,最常见的保存方法就是在宿主操作系统上建立一个文件来保存。例如,在VirtualBox中,虚拟机的硬盘是由一个后缀名为vdi的虚拟硬盘文件保存,而VMWare的虚拟机硬盘则是使用后缀名为vmdk的虚拟硬盘文件保存。通常,这样的文件被称为映像文件(ImageFile),每个虚拟机的客户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都完整保存在它们各自的映像文件中。在大部分的虚拟机技术中,映像文件位于宿主机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中。因此,恶意代码在宿主机操作系统中读写映像文件就成为对破坏虚拟机或窃取虚拟机信息的一条可能的途径,而且是非常高效和直接的途径。存储器的操作最终都会转换成宿主机操作系统对映像文件的操作[3],导致映像文件很难与宿主机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完全隔离。以明文方式存储在宿主机操作系统中的映像文件使得宿主机操作系统上运行的软件或恶意代码可以从中获取到所有虚拟机操作系统的文件信息和数据,甚至恶意代码可以用病毒或其他文件替换掉映像文件。目前,少数虚拟机技术可以为虚拟机操作系统提供独立的硬盘逻辑分区,与宿主机操作系统进行有效隔离,但这种方式在存储资源的分配上是低效的,在硬盘逻辑分区的管理上也很繁琐。因此,映像文件攻击是一个重要的虚拟机隔离安全问题。一般来说,当用户因关闭系统或重新配置网络等原因不再需要已分配的IP地址时,将不再保留此IP地址。当该IP地址变为可用后,通常把它再分配给其他用户使用。从用户安全角度而论,IP地址再分配使用可能会带来问题,用户无法确信他们对资源的网络访问能否随着IP地址的释放一并终止,从DNS中的IP地址改变到DNS缓存清理,从ARP表中物理地址改变到将ARP地址从缓存中的清除,都会有一定的时间延迟。这意味着,即使地址可能已经变化,原先的地址在缓存中依旧有效,用户还是可以访问到那些理应不存在的资源。信息泄漏是计算机系统中一直存在的一个安全隐患,这是由于很多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者或者一些安全手段和策略,都没有将信息泄漏考虑在内。隐蔽通道[4]是信息泄漏的重要渠道。虚拟机虽然具有天生的隔离性,但由于多台虚拟机分布在同一个虚拟机监控器之上,虚拟机之间又具有一定的耦合性,这种特性可以被利用来构造隐蔽通道。在Xen中,Hypervisor保存有一张全局的机器地址到伪物理地址的关系表,称之为M2P表。每一个Domain都能对它进行读操作,并且能通过调用Hypervisor的mmu_update接口来更新属于自己地址范围内的表项。这一特性被证明是可以利用在两虚拟机间构造隐蔽通道的[5]。通信双方的虚拟机共享一个结构数据类型,其中第一个域充当标志(双方互相知道对方的标志),而最后一个域包含实际传递的隐蔽消息。在实际的传递过程中,一方将共享的结构体更新到属于自己地址范围的表项内,而另一方则遍历M2P表的表项,直到找到对方的标志,继而就能通过结构体中的偏移量字段来找到相应的隐蔽消息。Xen虚拟机的CPU负载变化也可以用来构造隐蔽通道[6]。假设两台虚拟机的虚拟CPU(VCPU)被映射到同一个物理CPU(或CPU核),并且假设两台虚拟机运行一个相同的任务。作为隐蔽消息接收方的虚拟机一直执行该任务,而作为发送方的虚拟机则通过执行或不执行该任务来引起接收方中此任务执行时间的变化。于是双方可以这样约定,当发送方不执行此任务时,传递比特0;而当发送方执行此任务时,接收方观察到任务执行时间变长,此时传递比特1。

提高虚拟机隔离的安全性考虑

(1)资源分配的问题虚拟机运行时,要求在物理机上需要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内存、硬盘容量和带宽等。为了高效利用资源,有时会分配超出处理能力的资源给虚拟机,很可能会导致拒绝服务。当无法保证所有虚拟机不会在同一时间达到峰值,虚拟机资源共享机制又比较简单,CPU、内存、磁盘、带宽都有可能出现资源不够用的问题,预留出一些额外的处理能力、内存等资源用于调度是非常必要的。(2)限制对虚拟机的访问宿主机对虚拟机的攻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包括:不需要账户和密码,即可使用特定的功能来杀死进程,监控资源的使用或者关闭机器;重启机器,引导到外部媒体从而破解密码;窃取文件,比如利用外接存储器等,或直接盗走宿主机的磁盘以访问虚拟文件系统;删除一个或多个虚拟磁盘,把它们挂载到已知管理员密码的机器上,可以进入虚拟机,从而看到该磁盘全部内容;删除整个虚拟机等。宿主机的环境不同,造成的风险也不同,所以要对宿主机的安全提供周密的安全措施:宿主机的物理环境安全,包括对进入机房的身份卡验证,对机器进行加锁(避免被人窃走硬盘);拆除软驱、光驱;BIOS设置禁止从其他设备引导,只允许从主硬盘引导。另外,对BIOS设置密码,避免被人修改启动选项;控制所有的外部接口。(1)虚拟化软件层的安全隔离软件层位于硬件和虚拟服务器之间,提供终端用户创建和删除虚拟化实例的能力,由虚拟化服务提供商管理,终端用户无法看到并访问虚拟化软件。其管理程序保证硬件和操作系统虚拟化实现在多个用户虚拟机之间共享硬件资源,而不会彼此干扰。鉴于管理程序虚拟化是保证在多用户环境下客户虚拟机彼此分隔与隔离的基本要素,保护其不受未授权用户访问是非常重要的。一旦黑客对其进行完整性攻击,突破这些隔离单元,将造成灾难性后果。虚拟化服务提供商应当建立必要的安全控制,包括限制对管理程序及其他虚拟化层面的物理和逻辑访问;而用户应当理解相关技术及虚拟化服务提供商的安全控制流程。虚拟化软件层的程序绝大部分是服务提供商专有而封闭的源代码,用户的安全保障团队要设法获得并检查提供虚拟化服务提供商的软件源代码,保障自身安全。(2)虚拟化系统采用虚拟防火墙在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中,安全等级往往采用域进行构建,域与域之间有逻辑隔离。为了实现虚拟机之间安全互访[7],虚拟防火墙要具有基于IP地址(特定的地址或子网)、数据包类型(TCP、UDP或者ICMP)以及端口(或者端口范围)进行流量过滤的功能。同时,为了防止遭受外界攻击,要阻止所有到虚拟服务器的端口,建议只使用端口号22(SSH——安全外壳协议,要有密钥认证)来管理虚拟服务器的资源。(3)通信加密和虚拟机身份验证使用谓词加密、完全同态加密等各种手段,用HTTPS、TLS、SSH,或者加密VPN来管理。除了通信加密以外,还应有身份鉴别和认证手段,以防止伪造源IP攻击、连接劫持、中间人攻击等。虚拟机和宿主机一样也需要升级认证方式,比如使用key登录、口令的加密存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