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折扣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7:33:22

高折扣范文篇1

图书发行销售的高折扣现象,主要是不完善的图书市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由于社会经济现象的产生有其相应的经济条件和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笔者认为图书销售高折扣的原因主要分为市场与制度两个方面:

(一)市场方面的原因:

1.图书定价偏高导致图书高折扣。

针对一般图书定价偏高从而引发消费者的诸多怨言,有些出版工作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出版社已走向市场,拥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对图书的定价有充分的自主权,图书定价是高是低,乃是市场行为,应顾其自然。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图书定价虚高,价格与价值不相符导致了图书市场打折降价现象的产生。

(1)图书成本提高导致图书定价偏高。

首先,近几年纸价上涨是影响书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刷用52克凸版纸每吨出厂价格,1984年为1350元,1994年为3786.6元,10年间上涨2.8倍。特别是1995年1-6月,52克胶印书刊纸每吨由年初的3768元上涨到6000多元,上涨幅度超过60%。纸张费用在图书生产成本中占70%以上,成为成本上升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年用纸量已达15公斤,其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由此造成纸价的大幅度上涨。而纸张费用一般会占到图书制作成本的50%以上,再加上油墨、稿费等各种费用都在涨,某些印量不大的图书如果不调整书价,必然会造成亏损。

其次,出版社运营费用高,带动成本上升。图书成本中,管理费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出版社的管理费提高了一倍甚至更多。有的出版社内部经营管理粗放落后,水平低下,费用支出不合理。掌握不了科学的定价计算方法以及不能正确预测市场物价的发展趋势等,也导致部分图书价格明显不合理。目前不少出版社的新版图书分担的编录经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各种间接费用几乎可以和排、印、装、纸张等直接生产成本相持平。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直接造成了图书价格的上涨。

(2)流通环节高折扣导致图书定价偏高。

20世纪80年代,图书发行折扣有较为严格的规定,根本不可能发生发行折扣高达50%的事。如今,发行折扣40%、50%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发行折扣的提高,必然推动图书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目前行里行外都知道,发行单位对低价图书不感兴趣,往往要求出版单位提高图书定价,这其中,一个“利”字在作怪。图书定价低,发行利润所得必然少。既然是大众读物,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何不将价格定高一点,“趁机捞上一把”?

我国目前已形成新华书店、出版社、非国有书店三种成分共同发展的发行格局。国有和非国有书店发行渠道各自独立,环节较多。新华书店发行所、省店从出版社批发,基层店再从上一级店批发,也有从民营渠道批发的。大量的零售摊店从中间商批发,而且中间商又有一级、二级之分,可见图书流通环节之乱。这反映了目前我国图书流通领域的现状:环节多,无序。编、印、发上下游之间的分割和地区市场的分割,是我国出版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正是这种无序和分割的状态导致了流通环节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2.盲目出书导致图书积压必然引发图书高折扣。

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单位的库存图书积压现象严重,导致了库存成本的上升。去年北京市仅国有图书经销单位的库存图书,价值就达4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各出版社的库存。有这么大数量的库存图书,必然要利用书市进行降价促销,这也导致了市场的恶性竞争。

近年出版社盲目“跟风”,重复出版严重。不少出版单位为追求经济效益获得高额利润,哪里热门、哪里赚钱就往哪里挤,造成图书品种简单的重复,有的书籍多达几十个版本,内容大同小异。以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为例,最早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来看到这套图书赚钱,各出版社纷纷上马,结果有100多家出版社出这套书。这样互相撞车,必然形成积压。全国出版医学类图书的出版社有400多家,这直接导致每种书印数下降。

(二)制度方面原因:

1.图书定价无人监管导致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国家有关部门对图书定价以及什么样的书可以打折销售等,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管力度不够,使得一些规定形同虚设,为书商投机留下了空隙。尽管国家对图书定价有明确细致的标准和规定,但由于管理体制跟不上,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任由各出版社自由定价,定得再高,读者的呼声再大,也无人过问。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各项监督机制尚未健全或建立,也没有监督措施,任其自由发展,因此在图书市场上,不仅要重视扫黄打非,同时也要注意整顿图书市场价格竞争秩序。

一位图书经营者透露道:“现在图书价格没人管,基本上是你想怎么定就怎么定。例如,以党政机关团体为销售对象的图书价格定得高一些的最大好处是,在销售时可以给对方以高额回扣,这样有利于促销。”

以一部以党政机关团体为销售对象的图书为例,定价258元,出书者投入30万元,印了5万册。如果书一上市就按半价出售,只要卖出去2000多册就可以把本钱赚回来,剩余的书无论以什么样的价格出售都可以,这使打折销售具有充分的运作空间。

2.垄断发行导致图书高折扣。

如果说目前许多大众读物价格偏高大多是发行单位推波助澜的结果的话,那么市场垄断类图书价格偏高则是出版社与各发行单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垄断发行主要是一些学习材料、统编文件、政治读物,其发行依靠行政权力自上而下,而购买者多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机关。一边是凭借行政权力有恃无恐(不会因价高而销不出去)的发行者,一边是慷慨大方的国家或地方政府机关——购买者,结果图书定价失控。除此以外,近年来一些培训教材、考试用书价格也节节上升,其原因也是垄断。本来,这些教材、辅导读物面向个人购买者,不存在集体购买等行为,有些甚至面向在校学生,理应以薄利多销为经营宗旨,但由于主考单位指定参考用书,使这些教材成为“皇帝的女儿”——不怕卖不出去,各出版杜往往定以较高的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一般情况下,各出版社与发行单位在考虑图书市场销售时,都要考虑价格因素对市场的制约作用,然而,在上述图书发行过程中,由于发行的垄断,价格的这种制约作用丧失了,从而使价格失控,导致图书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3.非法出版活动导致图书高折扣。

尽管国家明令禁止,但盗版、盗印等非法出版活动在出版界屡见不鲜。盗版盗印由于是偷摘别人的劳动成果,因此即使以低于定价的50%的价格进行批销,仍然可以得到理想的利润。同时,法制的不健全,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麻木不仁,敷衍了事,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也给其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另外,书号交易现象的存在也加剧了图书价格的无序竞争。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任何书籍出版都必须有书号,而这个书号只有正规的出版社才可以拥有。对于出版社来说,虽然拥有书号,但图书如果滞销,出版社无疑要承受损失;很多本应畅销的图书,新华书店的发行量却上不去。而书商买书号,不论图书赚赔都会向出版社支付管理费。所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禁止买卖书号,但出版社还是愿意网开一面。由于个体书商低成本运作,能够以比较低的价格把图书出售给批发商。在这种情况下,批发商向出版社索取高额折扣,致使出版社不得不提高定价,以满足批发商的要求。这种折扣大战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图书价格越来越高。

我国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对策研究

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首先损害的是读者的利益,同时,对出版社和发行单位的利益也会构成损害。更为严重的是,它会引起图书市场的恶性竞争,从而扰乱图书市场乃至整个商品市场的稳定和秩序,因此整顿迫在眉睫。

1.健全法规,加强政府部门对图书市场的有序监管与调控。

有关部门要加快图书出版市场的立法,完善出版业市场运行机制,如市场进入、竞争和退出机制。培育和规范图书市场,加大管理力度,坚决取缔、严厉打击非法出版和盗版盗印活动,净化书刊市场。同时,要通过法律、行政、税收手段规范出版社的出版行为,抑制低水平重复出版。目前一般图书价格已经放开,因此,针对图书价格偏高的现状,各级管理部门当然不能简单地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然而,市场行为仍然需要政府的引导与约束。具体到图书定价问题上,管理部门也应制定较为严格的价格标准及浮动范围,并且在制定定价标准时,将发行量这一因素适当考虑进去。实施更加严格的定价标准和管理办法,使广大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从而刺激图书消费,活跃图书市场,推动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

2.加强经营管理,改善企业管理的组织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和图书价格。

我国出版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编辑人才多,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相对缺乏。根据2000年对新闻出版署直属出版社人才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出版社编辑人员的绝对数很大,编辑占总人数的40%,由于社领导和部门领导大多也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因此实际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比例高达62.3%;从事出版和发行工作的分别占12%和9%,两项之和仅为21%,明显偏低。从人员的文化状况看,从事编辑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编辑人数的70.3%,从事出版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出版部门人数的17%,从事发行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发行部门人数的30%。出版社的成本居高不下,图书销售困难,与出版发行部门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是有一定关系的。

3.改革图书出版定价制度。

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图书定价的指导价,规定不同类别图书的合理定价区间。出版社应在国家规定的指导价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图书的定价策略。图书定价,除了图书的成本与出版社的预期利润外,受到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关;另外,读者的不同年龄、文化知识结构、职业对定价也会产生影响。

高折扣范文篇2

图书发行销售的高折扣现象,主要是不完善的图书市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由于社会经济现象的产生有其相应的经济条件和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笔者认为图书销售高折扣的原因主要分为市场与制度两个方面:

(一)市场方面的原因:

1.图书定价偏高导致图书高折扣。

针对一般图书定价偏高从而引发消费者的诸多怨言,有些出版工作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出版社已走向市场,拥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对图书的定价有充分的自主权,图书定价是高是低,乃是市场行为,应顾其自然。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图书定价虚高,价格与价值不相符导致了图书市场打折降价现象的产生。

(1)图书成本提高导致图书定价偏高。

首先,近几年纸价上涨是影响书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刷用52克凸版纸每吨出厂价格,1984年为1350元,1994年为3786.6元,10年间上涨2.8倍。特别是1995年1-6月,52克胶印书刊纸每吨由年初的3768元上涨到6000多元,上涨幅度超过60%。纸张费用在图书生产成本中占70%以上,成为成本上升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年用纸量已达15公斤,其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由此造成纸价的大幅度上涨。而纸张费用一般会占到图书制作成本的50%以上,再加上油墨、稿费等各种费用都在涨,某些印量不大的图书如果不调整书价,必然会造成亏损。

其次,出版社运营费用高,带动成本上升。图书成本中,管理费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出版社的管理费提高了一倍甚至更多。有的出版社内部经营管理粗放落后,水平低下,费用支出不合理。掌握不了科学的定价计算方法以及不能正确预测市场物价的发展趋势等,也导致部分图书价格明显不合理。目前不少出版社的新版图书分担的编录经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各种间接费用几乎可以和排、印、装、纸张等直接生产成本相持平。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直接造成了图书价格的上涨。

(2)流通环节高折扣导致图书定价偏高。

20世纪80年代,图书发行折扣有较为严格的规定,根本不可能发生发行折扣高达50%的事。如今,发行折扣40%、50%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发行折扣的提高,必然推动图书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目前行里行外都知道,发行单位对低价图书不感兴趣,往往要求出版单位提高图书定价,这其中,一个“利”字在作怪。图书定价低,发行利润所得必然少。既然是大众读物,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何不将价格定高一点,“趁机捞上一把”?

我国目前已形成新华书店、出版社、非国有书店三种成分共同发展的发行格局。国有和非国有书店发行渠道各自独立,环节较多。新华书店发行所、省店从出版社批发,基层店再从上一级店批发,也有从民营渠道批发的。大量的零售摊店从中间商批发,而且中间商又有一级、二级之分,可见图书流通环节之乱。这反映了目前我国图书流通领域的现状:环节多,无序。编、印、发上下游之间的分割和地区市场的分割,是我国出版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正是这种无序和分割的状态导致了流通环节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2.盲目出书导致图书积压必然引发图书高折扣。

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单位的库存图书积压现象严重,导致了库存成本的上升。去年北京市仅国有图书经销单位的库存图书,价值就达4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各出版社的库存。有这么大数量的库存图书,必然要利用书市进行降价促销,这也导致了市场的恶性竞争。

近年出版社盲目“跟风”,重复出版严重。不少出版单位为追求经济效益获得高额利润,哪里热门、哪里赚钱就往哪里挤,造成图书品种简单的重复,有的书籍多达几十个版本,内容大同小异。以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为例,最早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来看到这套图书赚钱,各出版社纷纷上马,结果有100多家出版社出这套书。这样互相撞车,必然形成积压。全国出版医学类图书的出版社有400多家,这直接导致每种书印数下降。

(二)制度方面原因:

1.图书定价无人监管导致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国家有关部门对图书定价以及什么样的书可以打折销售等,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管力度不够,使得一些规定形同虚设,为书商投机留下了空隙。尽管国家对图书定价有明确细致的标准和规定,但由于管理体制跟不上,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任由各出版社自由定价,定得再高,读者的呼声再大,也无人过问。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各项监督机制尚未健全或建立,也没有监督措施,任其自由发展,因此在图书市场上,不仅要重视扫黄打非,同时也要注意整顿图书市场价格竞争秩序。

一位图书经营者透露道:“现在图书价格没人管,基本上是你想怎么定就怎么定。例如,以党政机关团体为销售对象的图书价格定得高一些的最大好处是,在销售时可以给对方以高额回扣,这样有利于促销。”

以一部以党政机关团体为销售对象的图书为例,定价258元,出书者投入30万元,印了5万册。如果书一上市就按半价出售,只要卖出去2000多册就可以把本钱赚回来,剩余的书无论以什么样的价格出售都可以,这使打折销售具有充分的运作空间。

2.垄断发行导致图书高折扣。

如果说目前许多大众读物价格偏高大多是发行单位推波助澜的结果的话,那么市场垄断类图书价格偏高则是出版社与各发行单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垄断发行主要是一些学习材料、统编文件、政治读物,其发行依靠行政权力自上而下,而购买者多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机关。一边是凭借行政权力有恃无恐(不会因价高而销不出去)的发行者,一边是慷慨大方的国家或地方政府机关——购买者,结果图书定价失控。除此以外,近年来一些培训教材、考试用书价格也节节上升,其原因也是垄断。本来,这些教材、辅导读物面向个人购买者,不存在集体购买等行为,有些甚至面向在校学生,理应以薄利多销为经营宗旨,但由于主考单位指定参考用书,使这些教材成为“皇帝的女儿”——不怕卖不出去,各出版杜往往定以较高的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一般情况下,各出版社与发行单位在考虑图书市场销售时,都要考虑价格因素对市场的制约作用,然而,在上述图书发行过程中,由于发行的垄断,价格的这种制约作用丧失了,从而使价格失控,导致图书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3.非法出版活动导致图书高折扣。

尽管国家明令禁止,但盗版、盗印等非法出版活动在出版界屡见不鲜。盗版盗印由于是偷摘别人的劳动成果,因此即使以低于定价的50%的价格进行批销,仍然可以得到理想的利润。同时,法制的不健全,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麻木不仁,敷衍了事,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也给其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另外,书号交易现象的存在也加剧了图书价格的无序竞争。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任何书籍出版都必须有书号,而这个书号只有正规的出版社才可以拥有。对于出版社来说,虽然拥有书号,但图书如果滞销,出版社无疑要承受损失;很多本应畅销的图书,新华书店的发行量却上不去。而书商买书号,不论图书赚赔都会向出版社支付管理费。所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禁止买卖书号,但出版社还是愿意网开一面。由于个体书商低成本运作,能够以比较低的价格把图书出售给批发商。在这种情况下,批发商向出版社索取高额折扣,致使出版社不得不提高定价,以满足批发商的要求。这种折扣大战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图书价格越来越高。

我国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对策研究

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首先损害的是读者的利益,同时,对出版社和发行单位的利益也会构成损害。更为严重的是,它会引起图书市场的恶性竞争,从而扰乱图书市场乃至整个商品市场的稳定和秩序,因此整顿迫在眉睫。

1.健全法规,加强政府部门对图书市场的有序监管与调控。

有关部门要加快图书出版市场的立法,完善出版业市场运行机制,如市场进入、竞争和退出机制。培育和规范图书市场,加大管理力度,坚决取缔、严厉打击非法出版和盗版盗印活动,净化书刊市场。同时,要通过法律、行政、税收手段规范出版社的出版行为,抑制低水平重复出版。目前一般图书价格已经放开,因此,针对图书价格偏高的现状,各级管理部门当然不能简单地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然而,市场行为仍然需要政府的引导与约束。具体到图书定价问题上,管理部门也应制定较为严格的价格标准及浮动范围,并且在制定定价标准时,将发行量这一因素适当考虑进去。实施更加严格的定价标准和管理办法,使广大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从而刺激图书消费,活跃图书市场,推动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

2.加强经营管理,改善企业管理的组织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和图书价格。

我国出版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编辑人才多,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相对缺乏。根据2000年对新闻出版署直属出版社人才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出版社编辑人员的绝对数很大,编辑占总人数的40%,由于社领导和部门领导大多也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因此实际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比例高达62.3%;从事出版和发行工作的分别占12%和9%,两项之和仅为21%,明显偏低。从人员的文化状况看,从事编辑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编辑人数的70.3%,从事出版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出版部门人数的17%,从事发行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发行部门人数的30%。出版社的成本居高不下,图书销售困难,与出版发行部门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是有一定关系的。

3.改革图书出版定价制度。

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图书定价的指导价,规定不同类别图书的合理定价区间。出版社应在国家规定的指导价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图书的定价策略。图书定价,除了图书的成本与出版社的预期利润外,受到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关;另外,读者的不同年龄、文化知识结构、职业对定价也会产生影响。

高折扣范文篇3

图书发行销售的高折扣现象,主要是不完善的图书市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由于社会经济现象的产生有其相应的经济条件和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笔者认为图书销售高折扣的原因主要分为市场与制度两个方面:

(一)市场方面的原因:

1.图书定价偏高导致图书高折扣。

针对一般图书定价偏高从而引发消费者的诸多怨言,有些出版工作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出版社已走向市场,拥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对图书的定价有充分的自主权,图书定价是高是低,乃是市场行为,应顾其自然。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图书定价虚高,价格与价值不相符导致了图书市场打折降价现象的产生。

(1)图书成本提高导致图书定价偏高。

首先,近几年纸价上涨是影响书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刷用52克凸版纸每吨出厂价格,1984年为1350元,1994年为3786.6元,10年间上涨2.8倍。特别是1995年1-6月,52克胶印书刊纸每吨由年初的3768元上涨到6000多元,上涨幅度超过60%。纸张费用在图书生产成本中占70%以上,成为成本上升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年用纸量已达15公斤,其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由此造成纸价的大幅度上涨。而纸张费用一般会占到图书制作成本的50%以上,再加上油墨、稿费等各种费用都在涨,某些印量不大的图书如果不调整书价,必然会造成亏损。

其次,出版社运营费用高,带动成本上升。图书成本中,管理费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出版社的管理费提高了一倍甚至更多。有的出版社内部经营管理粗放落后,水平低下,费用支出不合理。掌握不了科学的定价计算方法以及不能正确预测市场物价的发展趋势等,也导致部分图书价格明显不合理。目前不少出版社的新版图书分担的编录经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各种间接费用几乎可以和排、印、装、纸张等直接生产成本相持平。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直接造成了图书价格的上涨。

(2)流通环节高折扣导致图书定价偏高。

20世纪80年代,图书发行折扣有较为严格的规定,根本不可能发生发行折扣高达50%的事。如今,发行折扣40%、50%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发行折扣的提高,必然推动图书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目前行里行外都知道,发行单位对低价图书不感兴趣,往往要求出版单位提高图书定价,这其中,一个“利”字在作怪。图书定价低,发行利润所得必然少。既然是大众读物,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何不将价格定高一点,“趁机捞上一把”?

我国目前已形成新华书店、出版社、非国有书店三种成分共同发展的发行格局。国有和非国有书店发行渠道各自独立,环节较多。新华书店发行所、省店从出版社批发,基层店再从上一级店批发,也有从民营渠道批发的。大量的零售摊店从中间商批发,而且中间商又有一级、二级之分,可见图书流通环节之乱。这反映了目前我国图书流通领域的现状:环节多,无序。编、印、发上下游之间的分割和地区市场的分割,是我国出版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正是这种无序和分割的状态导致了流通环节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2.盲目出书导致图书积压必然引发图书高折扣。

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单位的库存图书积压现象严重,导致了库存成本的上升。去年北京市仅国有图书经销单位的库存图书,价值就达4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各出版社的库存。有这么大数量的库存图书,必然要利用书市进行降价促销,这也导致了市场的恶性竞争。

近年出版社盲目“跟风”,重复出版严重。不少出版单位为追求经济效益获得高额利润,哪里热门、哪里赚钱就往哪里挤,造成图书品种简单的重复,有的书籍多达几十个版本,内容大同小异。以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为例,最早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来看到这套图书赚钱,各出版社纷纷上马,结果有100多家出版社出这套书。这样互相撞车,必然形成积压。全国出版医学类图书的出版社有400多家,这直接导致每种书印数下降。

(二)制度方面原因:

1.图书定价无人监管导致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国家有关部门对图书定价以及什么样的书可以打折销售等,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管力度不够,使得一些规定形同虚设,为书商投机留下了空隙。尽管国家对图书定价有明确细致的标准和规定,但由于管理体制跟不上,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任由各出版社自由定价,定得再高,读者的呼声再大,也无人过问。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各项监督机制尚未健全或建立,也没有监督措施,任其自由发展,因此在图书市场上,不仅要重视扫黄打非,同时也要注意整顿图书市场价格竞争秩序。

一位图书经营者透露道:“现在图书价格没人管,基本上是你想怎么定就怎么定。例如,以党政机关团体为销售对象的图书价格定得高一些的最大好处是,在销售时可以给对方以高额回扣,这样有利于促销。”

以一部以党政机关团体为销售对象的图书为例,定价258元,出书者投入30万元,印了5万册。如果书一上市就按半价出售,只要卖出去2000多册就可以把本钱赚回来,剩余的书无论以什么样的价格出售都可以,这使打折销售具有充分的运作空间。

2.垄断发行导致图书高折扣。

如果说目前许多大众读物价格偏高大多是发行单位推波助澜的结果的话,那么市场垄断类图书价格偏高则是出版社与各发行单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垄断发行主要是一些学习材料、统编文件、政治读物,其发行依靠行政权力自上而下,而购买者多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机关。一边是凭借行政权力有恃无恐(不会因价高而销不出去)的发行者,一边是慷慨大方的国家或地方政府机关——购买者,结果图书定价失控。除此以外,近年来一些培训教材、考试用书价格也节节上升,其原因也是垄断。本来,这些教材、辅导读物面向个人购买者,不存在集体购买等行为,有些甚至面向在校学生,理应以薄利多销为经营宗旨,但由于主考单位指定参考用书,使这些教材成为“皇帝的女儿”——不怕卖不出去,各出版杜往往定以较高的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一般情况下,各出版社与发行单位在考虑图书市场销售时,都要考虑价格因素对市场的制约作用,然而,在上述图书发行过程中,由于发行的垄断,价格的这种制约作用丧失了,从而使价格失控,导致图书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3.非法出版活动导致图书高折扣。

尽管国家明令禁止,但盗版、盗印等非法出版活动在出版界屡见不鲜。盗版盗印由于是偷摘别人的劳动成果,因此即使以低于定价的50%的价格进行批销,仍然可以得到理想的利润。同时,法制的不健全,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麻木不仁,敷衍了事,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也给其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另外,书号交易现象的存在也加剧了图书价格的无序竞争。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任何书籍出版都必须有书号,而这个书号只有正规的出版社才可以拥有。对于出版社来说,虽然拥有书号,但图书如果滞销,出版社无疑要承受损失;很多本应畅销的图书,新华书店的发行量却上不去。而书商买书号,不论图书赚赔都会向出版社支付管理费。所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禁止买卖书号,但出版社还是愿意网开一面。由于个体书商低成本运作,能够以比较低的价格把图书出售给批发商。在这种情况下,批发商向出版社索取高额折扣,致使出版社不得不提高定价,以满足批发商的要求。这种折扣大战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图书价格越来越高。

我国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对策研究

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首先损害的是读者的利益,同时,对出版社和发行单位的利益也会构成损害。更为严重的是,它会引起图书市场的恶性竞争,从而扰乱图书市场乃至整个商品市场的稳定和秩序,因此整顿迫在眉睫。

1.健全法规,加强政府部门对图书市场的有序监管与调控。

有关部门要加快图书出版市场的立法,完善出版业市场运行机制,如市场进入、竞争和退出机制。培育和规范图书市场,加大管理力度,坚决取缔、严厉打击非法出版和盗版盗印活动,净化书刊市场。同时,要通过法律、行政、税收手段规范出版社的出版行为,抑制低水平重复出版。目前一般图书价格已经放开,因此,针对图书价格偏高的现状,各级管理部门当然不能简单地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然而,市场行为仍然需要政府的引导与约束。具体到图书定价问题上,管理部门也应制定较为严格的价格标准及浮动范围,并且在制定定价标准时,将发行量这一因素适当考虑进去。实施更加严格的定价标准和管理办法,使广大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从而刺激图书消费,活跃图书市场,推动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

2.加强经营管理,改善企业管理的组织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和图书价格。

我国出版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编辑人才多,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相对缺乏。根据2000年对新闻出版署直属出版社人才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出版社编辑人员的绝对数很大,编辑占总人数的40%,由于社领导和部门领导大多也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因此实际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比例高达62.3%;从事出版和发行工作的分别占12%和9%,两项之和仅为21%,明显偏低。从人员的文化状况看,从事编辑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编辑人数的70.3%,从事出版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出版部门人数的17%,从事发行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发行部门人数的30%。出版社的成本居高不下,图书销售困难,与出版发行部门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是有一定关系的。

3.改革图书出版定价制度。

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图书定价的指导价,规定不同类别图书的合理定价区间。出版社应在国家规定的指导价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图书的定价策略。图书定价,除了图书的成本与出版社的预期利润外,受到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关;另外,读者的不同年龄、文化知识结构、职业对定价也会产生影响。

高折扣范文篇4

图书发行销售的高折扣现象,主要是不完善的图书市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由于社会经济现象的产生有其相应的经济条件和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笔者认为图书销售高折扣的原因主要分为市场与制度两个方面:

(一)市场方面的原因:

1.图书定价偏高导致图书高折扣。

针对一般图书定价偏高从而引发消费者的诸多怨言,有些出版工作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出版社已走向市场,拥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对图书的定价有充分的自主权,图书定价是高是低,乃是市场行为,应顾其自然。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图书定价虚高,价格与价值不相符导致了图书市场打折降价现象的产生。

(1)图书成本提高导致图书定价偏高。

首先,近几年纸价上涨是影响书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刷用52克凸版纸每吨出厂价格,1984年为1350元,1994年为3786.6元,10年间上涨2.8倍。特别是1995年1-6月,52克胶印书刊纸每吨由年初的3768元上涨到6000多元,上涨幅度超过60%。纸张费用在图书生产成本中占70%以上,成为成本上升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年用纸量已达15公斤,其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由此造成纸价的大幅度上涨。而纸张费用一般会占到图书制作成本的50%以上,再加上油墨、稿费等各种费用都在涨,某些印量不大的图书如果不调整书价,必然会造成亏损。

其次,出版社运营费用高,带动成本上升。图书成本中,管理费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出版社的管理费提高了一倍甚至更多。有的出版社内部经营管理粗放落后,水平低下,费用支出不合理。掌握不了科学的定价计算方法以及不能正确预测市场物价的发展趋势等,也导致部分图书价格明显不合理。目前不少出版社的新版图书分担的编录经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各种间接费用几乎可以和排、印、装、纸张等直接生产成本相持平。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直接造成了图书价格的上涨。

(2)流通环节高折扣导致图书定价偏高。

20世纪80年代,图书发行折扣有较为严格的规定,根本不可能发生发行折扣高达50%的事。如今,发行折扣40%、50%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发行折扣的提高,必然推动图书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目前行里行外都知道,发行单位对低价图书不感兴趣,往往要求出版单位提高图书定价,这其中,一个“利”字在作怪。图书定价低,发行利润所得必然少。既然是大众读物,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何不将价格定高一点,“趁机捞上一把”?

我国目前已形成新华书店、出版社、非国有书店三种成分共同发展的发行格局。国有和非国有书店发行渠道各自独立,环节较多。新华书店发行所、省店从出版社批发,基层店再从上一级店批发,也有从民营渠道批发的。大量的零售摊店从中间商批发,而且中间商又有一级、二级之分,可见图书流通环节之乱。这反映了目前我国图书流通领域的现状:环节多,无序。编、印、发上下游之间的分割和地区市场的分割,是我国出版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正是这种无序和分割的状态导致了流通环节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2.盲目出书导致图书积压必然引发图书高折扣。

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单位的库存图书积压现象严重,导致了库存成本的上升。去年北京市仅国有图书经销单位的库存图书,价值就达4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各出版社的库存。有这么大数量的库存图书,必然要利用书市进行降价促销,这也导致了市场的恶性竞争。

近年出版社盲目“跟风”,重复出版严重。不少出版单位为追求经济效益获得高额利润,哪里热门、哪里赚钱就往哪里挤,造成图书品种简单的重复,有的书籍多达几十个版本,内容大同小异。以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为例,最早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来看到这套图书赚钱,各出版社纷纷上马,结果有100多家出版社出这套书。这样互相撞车,必然形成积压。全国出版医学类图书的出版社有400多家,这直接导致每种书印数下降。

(二)制度方面原因:

1.图书定价无人监管导致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国家有关部门对图书定价以及什么样的书可以打折销售等,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管力度不够,使得一些规定形同虚设,为书商投机留下了空隙。尽管国家对图书定价有明确细致的标准和规定,但由于管理体制跟不上,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任由各出版社自由定价,定得再高,读者的呼声再大,也无人过问。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各项监督机制尚未健全或建立,也没有监督措施,任其自由发展,因此在图书市场上,不仅要重视扫黄打非,同时也要注意整顿图书市场价格竞争秩序。

一位图书经营者透露道:“现在图书价格没人管,基本上是你想怎么定就怎么定。例如,以党政机关团体为销售对象的图书价格定得高一些的最大好处是,在销售时可以给对方以高额回扣,这样有利于促销。”

以一部以党政机关团体为销售对象的图书为例,定价258元,出书者投入30万元,印了5万册。如果书一上市就按半价出售,只要卖出去2000多册就可以把本钱赚回来,剩余的书无论以什么样的价格出售都可以,这使打折销售具有充分的运作空间。

2.垄断发行导致图书高折扣。

如果说目前许多大众读物价格偏高大多是发行单位推波助澜的结果的话,那么市场垄断类图书价格偏高则是出版社与各发行单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垄断发行主要是一些学习材料、统编文件、政治读物,其发行依靠行政权力自上而下,而购买者多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机关。一边是凭借行政权力有恃无恐(不会因价高而销不出去)的发行者,一边是慷慨大方的国家或地方政府机关——购买者,结果图书定价失控。除此以外,近年来一些培训教材、考试用书价格也节节上升,其原因也是垄断。本来,这些教材、辅导读物面向个人购买者,不存在集体购买等行为,有些甚至面向在校学生,理应以薄利多销为经营宗旨,但由于主考单位指定参考用书,使这些教材成为“皇帝的女儿”——不怕卖不出去,各出版杜往往定以较高的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一般情况下,各出版社与发行单位在考虑图书市场销售时,都要考虑价格因素对市场的制约作用,然而,在上述图书发行过程中,由于发行的垄断,价格的这种制约作用丧失了,从而使价格失控,导致图书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3.非法出版活动导致图书高折扣。

尽管国家明令禁止,但盗版、盗印等非法出版活动在出版界屡见不鲜。盗版盗印由于是偷摘别人的劳动成果,因此即使以低于定价的50%的价格进行批销,仍然可以得到理想的利润。同时,法制的不健全,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麻木不仁,敷衍了事,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也给其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另外,书号交易现象的存在也加剧了图书价格的无序竞争。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任何书籍出版都必须有书号,而这个书号只有正规的出版社才可以拥有。对于出版社来说,虽然拥有书号,但图书如果滞销,出版社无疑要承受损失;很多本应畅销的图书,新华书店的发行量却上不去。而书商买书号,不论图书赚赔都会向出版社支付管理费。所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禁止买卖书号,但出版社还是愿意网开一面。由于个体书商低成本运作,能够以比较低的价格把图书出售给批发商。在这种情况下,批发商向出版社索取高额折扣,致使出版社不得不提高定价,以满足批发商的要求。这种折扣大战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图书价格越来越高。

我国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对策研究

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首先损害的是读者的利益,同时,对出版社和发行单位的利益也会构成损害。更为严重的是,它会引起图书市场的恶性竞争,从而扰乱图书市场乃至整个商品市场的稳定和秩序,因此整顿迫在眉睫。

1.健全法规,加强政府部门对图书市场的有序监管与调控。

有关部门要加快图书出版市场的立法,完善出版业市场运行机制,如市场进入、竞争和退出机制。培育和规范图书市场,加大管理力度,坚决取缔、严厉打击非法出版和盗版盗印活动,净化书刊市场。同时,要通过法律、行政、税收手段规范出版社的出版行为,抑制低水平重复出版。目前一般图书价格已经放开,因此,针对图书价格偏高的现状,各级管理部门当然不能简单地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然而,市场行为仍然需要政府的引导与约束。具体到图书定价问题上,管理部门也应制定较为严格的价格标准及浮动范围,并且在制定定价标准时,将发行量这一因素适当考虑进去。实施更加严格的定价标准和管理办法,使广大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从而刺激图书消费,活跃图书市场,推动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

2.加强经营管理,改善企业管理的组织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和图书价格。

我国出版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编辑人才多,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相对缺乏。根据2000年对新闻出版署直属出版社人才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出版社编辑人员的绝对数很大,编辑占总人数的40%,由于社领导和部门领导大多也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因此实际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比例高达62.3%;从事出版和发行工作的分别占12%和9%,两项之和仅为21%,明显偏低。从人员的文化状况看,从事编辑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编辑人数的70.3%,从事出版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出版部门人数的17%,从事发行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发行部门人数的30%。出版社的成本居高不下,图书销售困难,与出版发行部门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是有一定关系的。

3.改革图书出版定价制度。

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图书定价的指导价,规定不同类别图书的合理定价区间。出版社应在国家规定的指导价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图书的定价策略。图书定价,除了图书的成本与出版社的预期利润外,受到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关;另外,读者的不同年龄、文化知识结构、职业对定价也会产生影响。

高折扣范文篇5

(一)市场方面的原因:

1.图书定价偏高导致图书高折扣。

针对一般图书定价偏高从而引发消费者的诸多怨言,有些出版工作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出版社已走向市场,拥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对图书的定价有充分的自主权,图书定价是高是低,乃是市场行为,应顾其自然。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图书定价虚高,价格与价值不相符导致了图书市场打折降价现象的产生。

(1)图书成本提高导致图书定价偏高。

首先,近几年纸价上涨是影响书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刷用52克凸版纸每吨出厂价格,1984年为1350元,1994年为3786.6元,10年间上涨2.8倍。特别是1995年1-6月,52克胶印书刊纸每吨由年初的3768元上涨到6000多元,上涨幅度超过60%。纸张费用在图书生产成本中占70%以上,成为成本上升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年用纸量已达15公斤,其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由此造成纸价的大幅度上涨。而纸张费用一般会占到图书制作成本的50%以上,再加上油墨、稿费等各种费用都在涨,某些印量不大的图书如果不调整书价,必然会造成亏损。

其次,出版社运营费用高,带动成本上升。图书成本中,管理费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出版社的管理费提高了一倍甚至更多。有的出版社内部经营管理粗放落后,水平低下,费用支出不合理。掌握不了科学的定价计算方法以及不能正确预测市场物价的发展趋势等,也导致部分图书价格明显不合理。目前不少出版社的新版图书分担的编录经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各种间接费用几乎可以和排、印、装、纸张等直接生产成本相持平。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直接造成了图书价格的上涨。

(2)流通环节高折扣导致图书定价偏高。

20世纪80年代,图书发行折扣有较为严格的规定,根本不可能发生发行折扣高达50%的事。如今,发行折扣40%、50%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发行折扣的提高,必然推动图书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目前行里行外都知道,发行单位对低价图书不感兴趣,往往要求出版单位提高图书定价,这其中,一个“利”字在作怪。图书定价低,发行利润所得必然少。既然是大众读物,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何不将价格定高一点,“趁机捞上一把”?

我国目前已形成新华书店、出版社、非国有书店三种成分共同发展的发行格局。国有和非国有书店发行渠道各自独立,环节较多。新华书店发行所、省店从出版社批发,基层店再从上一级店批发,也有从民营渠道批发的。大量的零售摊店从中间商批发,而且中间商又有一级、二级之分,可见图书流通环节之乱。这反映了目前我国图书流通领域的现状:环节多,无序。编、印、发上下游之间的分割和地区市场的分割,是我国出版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正是这种无序和分割的状态导致了流通环节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2.盲目出书导致图书积压必然引发图书高折扣。

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单位的库存图书积压现象严重,导致了库存成本的上升。去年北京市仅国有图书经销单位的库存图书,价值就达4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各出版社的库存。有这么大数量的库存图书,必然要利用书市进行降价促销,这也导致了市场的恶性竞争。

近年出版社盲目“跟风”,重复出版严重。不少出版单位为追求经济效益获得高额利润,哪里热门、哪里赚钱就往哪里挤,造成图书品种简单的重复,有的书籍多达几十个版本,内容大同小异。以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为例,最早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来看到这套图书赚钱,各出版社纷纷上马,结果有100多家出版社出这套书。这样互相撞车,必然形成积压。全国出版医学类图书的出版社有400多家,这直接导致每种书印数下降。

(二)制度方面原因:

1.图书定价无人监管导致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国家有关部门对图书定价以及什么样的书可以打折销售等,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管力度不够,使得一些规定形同虚设,为书商投机留下了空隙。尽管国家对图书定价有明确细致的标准和规定,但由于管理体制跟不上,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任由各出版社自由定价,定得再高,读者的呼声再大,也无人过问。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各项监督机制尚未健全或建立,也没有监督措施,任其自由发展,因此在图书市场上,不仅要重视扫黄打非,同时也要注意整顿图书市场价格竞争秩序。

一位图书经营者透露道:“现在图书价格没人管,基本上是你想怎么定就怎么定。例如,以党政机关团体为销售对象的图书价格定得高一些的最大好处是,在销售时可以给对方以高额回扣,这样有利于促销。”

以一部以党政机关团体为销售对象的图书为例,定价258元,出书者投入30万元,印了5万册。如果书一上市就按半价出售,只要卖出去2000多册就可以把本钱赚回来,剩余的书无论以什么样的价格出售都可以,这使打折销售具有充分的运作空间。

2.垄断发行导致图书高折扣。

如果说目前许多大众读物价格偏高大多是发行单位推波助澜的结果的话,那么市场垄断类图书价格偏高则是出版社与各发行单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垄断发行主要是一些学习材料、统编文件、政治读物,其发行依靠行政权力自上而下,而购买者多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机关。一边是凭借行政权力有恃无恐(不会因价高而销不出去)的发行者,一边是慷慨大方的国家或地方政府机关——购买者,结果图书定价失控。除此以外,近年来一些培训教材、考试用书价格也节节上升,其原因也是垄断。本来,这些教材、辅导读物面向个人购买者,不存在集体购买等行为,有些甚至面向在校学生,理应以薄利多销为经营宗旨,但由于主考单位指定参考用书,使这些教材成为“皇帝的女儿”——不怕卖不出去,各出版杜往往定以较高的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一般情况下,各出版社与发行单位在考虑图书市场销售时,都要考虑价格因素对市场的制约作用,然而,在上述图书发行过程中,由于发行的垄断,价格的这种制约作用丧失了,从而使价格失控,导致图书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3.非法出版活动导致图书高折扣。

尽管国家明令禁止,但盗版、盗印等非法出版活动在出版界屡见不鲜。盗版盗印由于是偷摘别人的劳动成果,因此即使以低于定价的50%的价格进行批销,仍然可以得到理想的利润。同时,法制的不健全,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麻木不仁,敷衍了事,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也给其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另外,书号交易现象的存在也加剧了图书价格的无序竞争。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任何书籍出版都必须有书号,而这个书号只有正规的出版社才可以拥有。对于出版社来说,虽然拥有书号,但图书如果滞销,出版社无疑要承受损失;很多本应畅销的图书,新华书店的发行量却上不去。而书商买书号,不论图书赚赔都会向出版社支付管理费。所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禁止买卖书号,但出版社还是愿意网开一面。由于个体书商低成本运作,能够以比较低的价格把图书出售给批发商。在这种情况下,批发商向出版社索取高额折扣,致使出版社不得不提高定价,以满足批发商的要求。这种折扣大战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图书价格越来越高。

我国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对策研究

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首先损害的是读者的利益,同时,对出版社和发行单位的利益也会构成损害。更为严重的是,它会引起图书市场的恶性竞争,从而扰乱图书市场乃至整个商品市场的稳定和秩序,因此整顿迫在眉睫。

1.健全法规,加强政府部门对图书市场的有序监管与调控。

有关部门要加快图书出版市场的立法,完善出版业市场运行机制,如市场进入、竞争和退出机制。培育和规范图书市场,加大管理力度,坚决取缔、严厉打击非法出版和盗版盗印活动,净化书刊市场。同时,要通过法律、行政、税收手段规范出版社的出版行为,抑制低水平重复出版。目前一般图书价格已经放开,因此,针对图书价格偏高的现状,各级管理部门当然不能简单地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然而,市场行为仍然需要政府的引导与约束。具体到图书定价问题上,管理部门也应制定较为严格的价格标准及浮动范围,并且在制定定价标准时,将发行量这一因素适当考虑进去。实施更加严格的定价标准和管理办法,使广大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从而刺激图书消费,活跃图书市场,推动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

2.加强经营管理,改善企业管理的组织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和图书价格。

我国出版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编辑人才多,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相对缺乏。根据2000年对新闻出版署直属出版社人才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出版社编辑人员的绝对数很大,编辑占总人数的40%,由于社领导和部门领导大多也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因此实际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比例高达62.3%;从事出版和发行工作的分别占12%和9%,两项之和仅为21%,明显偏低。从人员的文化状况看,从事编辑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编辑人数的70.3%,从事出版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出版部门人数的17%,从事发行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发行部门人数的30%。出版社的成本居高不下,图书销售困难,与出版发行部门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是有一定关系的。

3.改革图书出版定价制度。

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图书定价的指导价,规定不同类别图书的合理定价区间。出版社应在国家规定的指导价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图书的定价策略。图书定价,除了图书的成本与出版社的预期利润外,受到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关;另外,读者的不同年龄、文化知识结构、职业对定价也会产生影响。

高折扣范文篇6

1.图书定价偏高导致图书高折扣。

针对一般图书定价偏高从而引发消费者的诸多怨言,有些出版工作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出版社已走向市场,拥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对图书的定价有充分的自主权,图书定价是高是低,乃是市场行为,应顾其自然。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图书定价虚高,价格与价值不相符导致了图书市场打折降价现象的产生。

(1)图书成本提高导致图书定价偏高。

首先,近几年纸价上涨是影响书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刷用52克凸版纸每吨出厂价格,1984年为1350元,1994年为3786.6元,10年间上涨2.8倍。特别是1995年1-6月,52克胶印书刊纸每吨由年初的3768元上涨到6000多元,上涨幅度超过60%。纸张费用在图书生产成本中占70%以上,成为成本上升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年用纸量已达15公斤,其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由此造成纸价的大幅度上涨。而纸张费用一般会占到图书制作成本的50%以上,再加上油墨、稿费等各种费用都在涨,某些印量不大的图书如果不调整书价,必然会造成亏损。

其次,出版社运营费用高,带动成本上升。图书成本中,管理费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出版社的管理费提高了一倍甚至更多。有的出版社内部经营管理粗放落后,水平低下,费用支出不合理。掌握不了科学的定价计算方法以及不能正确预测市场物价的发展趋势等,也导致部分图书价格明显不合理。目前不少出版社的新版图书分担的编录经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各种间接费用几乎可以和排、印、装、纸张等直接生产成本相持平。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直接造成了图书价格的上涨。

(2)流通环节高折扣导致图书定价偏高。

20世纪80年代,图书发行折扣有较为严格的规定,根本不可能发生发行折扣高达50%的事。如今,发行折扣40%、50%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发行折扣的提高,必然推动图书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目前行里行外都知道,发行单位对低价图书不感兴趣,往往要求出版单位提高图书定价,这其中,一个“利”字在作怪。图书定价低,发行利润所得必然少。既然是大众读物,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何不将价格定高一点,“趁机捞上一把”?

我国目前已形成新华书店、出版社、非国有书店三种成分共同发展的发行格局。国有和非国有书店发行渠道各自独立,环节较多。新华书店发行所、省店从出版社批发,基层店再从上一级店批发,也有从民营渠道批发的。大量的零售摊店从中间商批发,而且中间商又有一级、二级之分,可见图书流通环节之乱。这反映了目前我国图书流通领域的现状:环节多,无序。编、印、发上下游之间的分割和地区市场的分割,是我国出版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正是这种无序和分割的状态导致了流通环节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2.盲目出书导致图书积压必然引发图书高折扣。

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单位的库存图书积压现象严重,导致了库存成本的上升。去年北京市仅国有图书经销单位的库存图书,价值就达4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各出版社的库存。有这么大数量的库存图书,必然要利用书市进行降价促销,这也导致了市场的恶性竞争。

近年出版社盲目“跟风”,重复出版严重。不少出版单位为追求经济效益获得高额利润,哪里热门、哪里赚钱就往哪里挤,造成图书品种简单的重复,有的书籍多达几十个版本,内容大同小异。以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为例,最早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来看到这套图书赚钱,各出版社纷纷上马,结果有100多家出版社出这套书。这样互相撞车,必然形成积压。全国出版医学类图书的出版社有400多家,这直接导致每种书印数下降。

(二)制度方面原因:

1.图书定价无人监管导致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国家有关部门对图书定价以及什么样的书可以打折销售等,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管力度不够,使得一些规定形同虚设,为书商投机留下了空隙。尽管国家对图书定价有明确细致的标准和规定,但由于管理体制跟不上,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任由各出版社自由定价,定得再高,读者的呼声再大,也无人过问。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各项监督机制尚未健全或建立,也没有监督措施,任其自由发展,因此在图书市场上,不仅要重视扫黄打非,同时也要注意整顿图书市场价格竞争秩序。

一位图书经营者透露道:“现在图书价格没人管,基本上是你想怎么定就怎么定。例如,以党政机关团体为销售对象的图书价格定得高一些的最大好处是,在销售时可以给对方以高额回扣,这样有利于促销。”

以一部以党政机关团体为销售对象的图书为例,定价258元,出书者投入30万元,印了5万册。如果书一上市就按半价出售,只要卖出去2000多册就可以把本钱赚回来,剩余的书无论以什么样的价格出售都可以,这使打折销售具有充分的运作空间。

2.垄断发行导致图书高折扣。

如果说目前许多大众读物价格偏高大多是发行单位推波助澜的结果的话,那么市场垄断类图书价格偏高则是出版社与各发行单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垄断发行主要是一些学习材料、统编文件、政治读物,其发行依靠行政权力自上而下,而购买者多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机关。一边是凭借行政权力有恃无恐(不会因价高而销不出去)的发行者,一边是慷慨大方的国家或地方政府机关——购买者,结果图书定价失控。除此以外,近年来一些培训教材、考试用书价格也节节上升,其原因也是垄断。本来,这些教材、辅导读物面向个人购买者,不存在集体购买等行为,有些甚至面向在校学生,理应以薄利多销为经营宗旨,但由于主考单位指定参考用书,使这些教材成为“皇帝的女儿”——不怕卖不出去,各出版杜往往定以较高的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一般情况下,各出版社与发行单位在考虑图书市场销售时,都要考虑价格因素对市场的制约作用,然而,在上述图书发行过程中,由于发行的垄断,价格的这种制约作用丧失了,从而使价格失控,导致图书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3.非法出版活动导致图书高折扣。

尽管国家明令禁止,但盗版、盗印等非法出版活动在出版界屡见不鲜。盗版盗印由于是偷摘别人的劳动成果,因此即使以低于定价的50%的价格进行批销,仍然可以得到理想的利润。同时,法制的不健全,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麻木不仁,敷衍了事,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也给其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另外,书号交易现象的存在也加剧了图书价格的无序竞争。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任何书籍出版都必须有书号,而这个书号只有正规的出版社才可以拥有。对于出版社来说,虽然拥有书号,但图书如果滞销,出版社无疑要承受损失;很多本应畅销的图书,新华书店的发行量却上不去。而书商买书号,不论图书赚赔都会向出版社支付管理费。所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禁止买卖书号,但出版社还是愿意网开一面。由于个体书商低成本运作,能够以比较低的价格把图书出售给批发商。在这种情况下,批发商向出版社索取高额折扣,致使出版社不得不提高定价,以满足批发商的要求。这种折扣大战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图书价格越来越高。

我国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对策研究

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首先损害的是读者的利益,同时,对出版社和发行单位的利益也会构成损害。更为严重的是,它会引起图书市场的恶性竞争,从而扰乱图书市场乃至整个商品市场的稳定和秩序,因此整顿迫在眉睫。

1.健全法规,加强政府部门对图书市场的有序监管与调控。

有关部门要加快图书出版市场的立法,完善出版业市场运行机制,如市场进入、竞争和退出机制。培育和规范图书市场,加大管理力度,坚决取缔、严厉打击非法出版和盗版盗印活动,净化书刊市场。同时,要通过法律、行政、税收手段规范出版社的出版行为,抑制低水平重复出版。目前一般图书价格已经放开,因此,针对图书价格偏高的现状,各级管理部门当然不能简单地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然而,市场行为仍然需要政府的引导与约束。具体到图书定价问题上,管理部门也应制定较为严格的价格标准及浮动范围,并且在制定定价标准时,将发行量这一因素适当考虑进去。实施更加严格的定价标准和管理办法,使广大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从而刺激图书消费,活跃图书市场,推动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

2.加强经营管理,改善企业管理的组织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和图书价格。

我国出版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编辑人才多,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相对缺乏。根据2000年对新闻出版署直属出版社人才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出版社编辑人员的绝对数很大,编辑占总人数的40%,由于社领导和部门领导大多也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因此实际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比例高达62.3%;从事出版和发行工作的分别占12%和9%,两项之和仅为21%,明显偏低。从人员的文化状况看,从事编辑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编辑人数的70.3%,从事出版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出版部门人数的17%,从事发行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发行部门人数的30%。出版社的成本居高不下,图书销售困难,与出版发行部门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是有一定关系的。

3.改革图书出版定价制度。

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图书定价的指导价,规定不同类别图书的合理定价区间。出版社应在国家规定的指导价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图书的定价策略。图书定价,除了图书的成本与出版社的预期利润外,受到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关;另外,读者的不同年龄、文化知识结构、职业对定价也会产生影响。

高折扣范文篇7

1.图书定价偏高导致图书高折扣。

针对一般图书定价偏高从而引发消费者的诸多怨言,有些出版工作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出版社已走向市场,拥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对图书的定价有充分的自主权,图书定价是高是低,乃是市场行为,应顾其自然。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图书定价虚高,价格与价值不相符导致了图书市场打折降价现象的产生。

(1)图书成本提高导致图书定价偏高。

首先,近几年纸价上涨是影响书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刷用52克凸版纸每吨出厂价格,1984年为1350元,1994年为3786.6元,10年间上涨2.8倍。特别是1995年1-6月,52克胶印书刊纸每吨由年初的3768元上涨到6000多元,上涨幅度超过60%。纸张费用在图书生产成本中占70%以上,成为成本上升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年用纸量已达15公斤,其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由此造成纸价的大幅度上涨。而纸张费用一般会占到图书制作成本的50%以上,再加上油墨、稿费等各种费用都在涨,某些印量不大的图书如果不调整书价,必然会造成亏损。

其次,出版社运营费用高,带动成本上升。图书成本中,管理费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出版社的管理费提高了一倍甚至更多。有的出版社内部经营管理粗放落后,水平低下,费用支出不合理。掌握不了科学的定价计算方法以及不能正确预测市场物价的发展趋势等,也导致部分图书价格明显不合理。目前不少出版社的新版图书分担的编录经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各种间接费用几乎可以和排、印、装、纸张等直接生产成本相持平。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直接造成了图书价格的上涨。

(2)流通环节高折扣导致图书定价偏高。

20世纪80年代,图书发行折扣有较为严格的规定,根本不可能发生发行折扣高达50%的事。如今,发行折扣40%、50%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发行折扣的提高,必然推动图书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目前行里行外都知道,发行单位对低价图书不感兴趣,往往要求出版单位提高图书定价,这其中,一个“利”字在作怪。图书定价低,发行利润所得必然少。既然是大众读物,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何不将价格定高一点,“趁机捞上一把”?

我国目前已形成新华书店、出版社、非国有书店三种成分共同发展的发行格局。国有和非国有书店发行渠道各自独立,环节较多。新华书店发行所、省店从出版社批发,基层店再从上一级店批发,也有从民营渠道批发的。大量的零售摊店从中间商批发,而且中间商又有一级、二级之分,可见图书流通环节之乱。这反映了目前我国图书流通领域的现状:环节多,无序。编、印、发上下游之间的分割和地区市场的分割,是我国出版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正是这种无序和分割的状态导致了流通环节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2.盲目出书导致图书积压必然引发图书高折扣。

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单位的库存图书积压现象严重,导致了库存成本的上升。去年北京市仅国有图书经销单位的库存图书,价值就达4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各出版社的库存。有这么大数量的库存图书,必然要利用书市进行降价促销,这也导致了市场的恶性竞争。

近年出版社盲目“跟风”,重复出版严重。不少出版单位为追求经济效益获得高额利润,哪里热门、哪里赚钱就往哪里挤,造成图书品种简单的重复,有的书籍多达几十个版本,内容大同小异。以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为例,最早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来看到这套图书赚钱,各出版社纷纷上马,结果有100多家出版社出这套书。这样互相撞车,必然形成积压。全国出版医学类图书的出版社有400多家,这直接导致每种书印数下降。

(二)制度方面原因:

1.图书定价无人监管导致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国家有关部门对图书定价以及什么样的书可以打折销售等,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管力度不够,使得一些规定形同虚设,为书商投机留下了空隙。尽管国家对图书定价有明确细致的标准和规定,但由于管理体制跟不上,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任由各出版社自由定价,定得再高,读者的呼声再大,也无人过问。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各项监督机制尚未健全或建立,也没有监督措施,任其自由发展,因此在图书市场上,不仅要重视扫黄打非,同时也要注意整顿图书市场价格竞争秩序。

一位图书经营者透露道:“现在图书价格没人管,基本上是你想怎么定就怎么定。例如,以党政机关团体为销售对象的图书价格定得高一些的最大好处是,在销售时可以给对方以高额回扣,这样有利于促销。”

以一部以党政机关团体为销售对象的图书为例,定价258元,出书者投入30万元,印了5万册。如果书一上市就按半价出售,只要卖出去2000多册就可以把本钱赚回来,剩余的书无论以什么样的价格出售都可以,这使打折销售具有充分的运作空间。

2.垄断发行导致图书高折扣。

如果说目前许多大众读物价格偏高大多是发行单位推波助澜的结果的话,那么市场垄断类图书价格偏高则是出版社与各发行单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垄断发行主要是一些学习材料、统编文件、政治读物,其发行依靠行政权力自上而下,而购买者多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机关。一边是凭借行政权力有恃无恐(不会因价高而销不出去)的发行者,一边是慷慨大方的国家或地方政府机关——购买者,结果图书定价失控。除此以外,近年来一些培训教材、考试用书价格也节节上升,其原因也是垄断。本来,这些教材、辅导读物面向个人购买者,不存在集体购买等行为,有些甚至面向在校学生,理应以薄利多销为经营宗旨,但由于主考单位指定参考用书,使这些教材成为“皇帝的女儿”——不怕卖不出去,各出版杜往往定以较高的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一般情况下,各出版社与发行单位在考虑图书市场销售时,都要考虑价格因素对市场的制约作用,然而,在上述图书发行过程中,由于发行的垄断,价格的这种制约作用丧失了,从而使价格失控,导致图书高折扣现象的产生。

3.非法出版活动导致图书高折扣。

尽管国家明令禁止,但盗版、盗印等非法出版活动在出版界屡见不鲜。盗版盗印由于是偷摘别人的劳动成果,因此即使以低于定价的50%的价格进行批销,仍然可以得到理想的利润。同时,法制的不健全,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麻木不仁,敷衍了事,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也给其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另外,书号交易现象的存在也加剧了图书价格的无序竞争。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任何书籍出版都必须有书号,而这个书号只有正规的出版社才可以拥有。对于出版社来说,虽然拥有书号,但图书如果滞销,出版社无疑要承受损失;很多本应畅销的图书,新华书店的发行量却上不去。而书商买书号,不论图书赚赔都会向出版社支付管理费。所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禁止买卖书号,但出版社还是愿意网开一面。由于个体书商低成本运作,能够以比较低的价格把图书出售给批发商。在这种情况下,批发商向出版社索取高额折扣,致使出版社不得不提高定价,以满足批发商的要求。这种折扣大战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图书价格越来越高。

我国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对策研究

图书市场高折扣现象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首先损害的是读者的利益,同时,对出版社和发行单位的利益也会构成损害。更为严重的是,它会引起图书市场的恶性竞争,从而扰乱图书市场乃至整个商品市场的稳定和秩序,因此整顿迫在眉睫。

1.健全法规,加强政府部门对图书市场的有序监管与调控。

有关部门要加快图书出版市场的立法,完善出版业市场运行机制,如市场进入、竞争和退出机制。培育和规范图书市场,加大管理力度,坚决取缔、严厉打击非法出版和盗版盗印活动,净化书刊市场。同时,要通过法律、行政、税收手段规范出版社的出版行为,抑制低水平重复出版。目前一般图书价格已经放开,因此,针对图书价格偏高的现状,各级管理部门当然不能简单地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然而,市场行为仍然需要政府的引导与约束。具体到图书定价问题上,管理部门也应制定较为严格的价格标准及浮动范围,并且在制定定价标准时,将发行量这一因素适当考虑进去。实施更加严格的定价标准和管理办法,使广大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从而刺激图书消费,活跃图书市场,推动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

2.加强经营管理,改善企业管理的组织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和图书价格。

我国出版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编辑人才多,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相对缺乏。根据2000年对新闻出版署直属出版社人才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出版社编辑人员的绝对数很大,编辑占总人数的40%,由于社领导和部门领导大多也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因此实际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比例高达62.3%;从事出版和发行工作的分别占12%和9%,两项之和仅为21%,明显偏低。从人员的文化状况看,从事编辑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编辑人数的70.3%,从事出版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出版部门人数的17%,从事发行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发行部门人数的30%。出版社的成本居高不下,图书销售困难,与出版发行部门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是有一定关系的。

3.改革图书出版定价制度。

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图书定价的指导价,规定不同类别图书的合理定价区间。出版社应在国家规定的指导价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图书的定价策略。图书定价,除了图书的成本与出版社的预期利润外,受到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关;另外,读者的不同年龄、文化知识结构、职业对定价也会产生影响。

高折扣范文篇8

一、我国出版业现行几种出版物发行折扣决策方法浅析

我国出版业目前采用的出版物发行折扣决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政策折扣

政策折扣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对某些特殊性出版物明确规定的发行折扣,它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比如,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经济负担,我国有关部门自2000年开始,要求对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实行降价减负,教材定价统一由各省(直辖市)的物价管理部门审定,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定发行折扣标准,即,黑白版教材发行折扣为70%,彩色版教材发行折扣为72%。对于这种政策折扣,出版单位只能不折不扣地执行,无权擅自变动。

2.市场折扣

市场折扣是指出版单位以同类出版物在市场上的平均发行折扣为标准确定的本版出版物发行折扣。目前,我国有些出版单位在确定出版物发行折扣时往往采用此办法。这种确定出版物发行折扣的办法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其优点是:这种随行就市的出版物发行折扣操作简单,且容易被新客户所接受,也有利于稳定老客户,出版物的发行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同时,能够较好地与出版业同行在市场上和平共处,彼此之间互不影响。其缺点是:由于出版物出版的单位不同,其成本费用的投入水平不一,且定价标准各异,若出版物发行折扣统一以市场平均发行折扣为基准,势必会造成出版单位所得收益的不平等,尤其是对于投入大,定价偏低的出版物,损失将更为严重,不利于保护实施“保本微利—低定价”办法的出版单位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助长不遵守市场规则,任意抬高出版物定价的不良风气的滋生与蔓延。另外,若出版物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秩序缺少规范化,各家出版单位的出版物发行折扣各取所需,随意设定,高低不等,在这种情况下,要寻找出版物在市场上公平、科学的平均发行折扣将非常困难。

3.定价比重分割折扣

定价比重分割折扣,是指出版单位按照出版物各有关要素(包括成本、期间费用、销售利润、发行折扣)所占出版物定价(码洋)的不同比重分割后所确定的发行折扣。一般计算公式是:

发行折扣+成本比率+销售费用比率+销售税金比率+销售利润比率=100%

或者是:

发行折扣=1-成本比率-销售费用比率-销售税金比率-销售利润比率

当出版单位其他业务收入很少发生时,其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也要由出版物的定价来分摊,因此,这时出版物发行折扣的计算公式变成:

发行折扣=1-成本比率-销售费用比率-销售税金比率-管理费用比率-财务费用比率-销售利润比率

随着出版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出版经营者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上述计算公式确定出版物发行折扣的方法越来越被更多的出版单位所采用。这种决策出版物发行折扣的方法不仅考虑了出版物的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要素,同时也考虑了拟实现销售利润的盈利目标,避免了确定出版物发行折扣中的盲目性,降低了销售风险,保障了出版单位的销售收益。但是,由于出版物成本费用的核算与出版物的销售不可能完全做到同步,即使目前财务核算使用了计算机管理,当出版物发行时,最快的结果也只能够提供销售成本数字,至于销售费用、销售税金或者是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的分摊结果还必须等到期末或年底才能提供。所以在实际操作时,出版物期间费用只能根据出版单位前些年的平均分摊水平或参照市场现行的平均水平来确定。笔者认为,如果出版物近几年的定价水平比较平稳,市场竞争比较规范,则用前几年出版物的期间费用支出占出版物定价(码洋)比重的平均水平或用当前市场上的平均比率作为当期出版物的相应比率,计算出来的出版物发行折扣与预期结果才不会产生较大误差,才不会造成决策上的失误,预计的目标销售利润才不会脱离实际。但是,如果市场竞争很不规范,卖方继续实施“高码洋,低折扣”,买方对“退货没商量”仍奉行故事,出版物定价水平很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求得的出版物期间费用比率及销售利润比率显然不具代表性和规律性,也缺乏科学性。若以这样的指标作为确定现在出版物期间费用和目标销售利润比重的依据,计算出来的出版物发行折扣必然存在着决策失误的潜在风险。

二、两种新的出版物发行折扣决策方法的探讨

笔者试图根据出版物的盈亏平衡原理和目标盈利规则,对出版物的期间费用及目标销售利润采用按出版物销售收入比重划分的方法,来探讨出版物发行折扣决策的两种新方法。具体方法有:

1.盈亏平衡折扣

盈亏平衡折扣,是指出版单位根据盈亏界限所确定的保证出版物收支平衡的发行折扣水平,是在出版物定价、预计销售量、总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确定的情况下,出版单位领导层决策某种出版物发行折扣时需要掌握、控制的盈亏临界线。也就是说,出版物的发行折扣只有高于盈亏平衡折扣,出版单位才可能获得销售利润;若等于盈亏平衡折扣,出版单位可实现收支平衡(保本);若低于盈亏平衡折扣,出版单位将会亏本。因此,当某种出版物准备批量发行之前,首先求出该出版物的盈亏平衡折扣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出版单位沉着应对市场的价格竞争、合理控制出版物发行折扣、防止盲目追风、规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出版物盈亏平衡折扣有如下计算公式:

盈亏平衡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100%

(1)

其中,

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率=──────×100%;

销售收入

销售税金

销售税率=──────×100%

销售收入

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出版单位的其他销售业务很少,故由此产生的其他销售收入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应由出版物的销售利润与其他销售收入共同分摊的出版单位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将由出版物的销售利润全部承担,或者说要由出版物的销售收入全部承担。因此,在计算出版物盈亏平衡折扣时,还应考虑“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两个要素。于是,公式(1)则变为:

盈亏平衡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100%(1'''')

其中: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率=──────×100%;

销售收入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率=──────×100%

销售收入

同样,由于出版物期间费用核算分摊和销售收入总额核算的滞后性,公式中的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均须参照出版单位前些年(一般是前3年)已经发生的平均水平,并结合市场和出版单位的实际经营规模来确定,如果出版单位的生产经营最近几年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所发生的期间费用所占出版物销售收入的比重必然相对稳定,与出版物每年的实际分摊水平不会产生太大误差。

【例】某出版社出版一种图书,定价为8元,期货订数为20000册。已知该书的固定成本为13500元,每册书单位变动成本为2.10元。若该出版社其他销售业务很少,近3年的平均销售费用率为5%,平均销售税率为4%,平均管理费用率为8%,平均财务费用率为1%。试确定该书的盈亏平衡折扣。

根据公式(1''''),

盈亏平衡折扣=

13500+2.1×2000055500

─────────────×100%=─────×100%=42%

8×20000×(1-5%-4%-8%-1%)131200

这就是说,该书发行时,如果不发生退货,其保本发行折扣为42%。若高于此发行折扣,出版社就可以盈利;低于此发行折扣,出版社就要亏本。

2.目标盈利折扣

目标盈利折扣,是指能够实现一定销售利润期望值的出版物发行折扣。也就是说,出版物按照此发行折扣销售,出版单位不仅可以收回成本费用,还可以获得所期望的目标销售利润。目标盈利折扣直接关系到出版单位财务成果与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科学地确定出版物目标盈利折扣非常重要。

(1)目标盈利折扣计算公式

出版物的目标盈利折扣与盈亏平衡折扣的重要区别是:前者是要让出版物盈利,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指标;而后者是能够保证出版物盈亏平衡,收支相等,销售利润为零。因此,只要在盈亏平衡折扣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增加出版物“销售利润率”这一要素,便可得到目标盈利折扣计算公式。其计算公式为:

目标盈利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销售利润率]×100%(2)

其中:

销售利润

销售利润率=───────×100%

销售收入

同样,当出版单位的其他销售业务很少时,由此产生的其他销售收入可以忽略不计。故这些出版单位在计算目标盈利折扣时,也应考虑“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此时的目标盈利折扣计算公式则变为:

目标盈利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费-销售利润率)]×100%(2′)

【例】在上例中,如果增加条件“要求该书的销售利润率不低于30%”,试求其目标盈利折扣。

根据计算公式(2′)可求得:

目标盈利折扣=

5550055500

────────────────×100%=─────×100%=67%

8×20000×(1-5%-4%-8%-1%-30%)83200

此结果说明,发行此书,如果不发生退货,平均发行折扣只要不低于67%,就可以实现不低于30%的销售利润率指标。即,出版社至少可以获得32160元的销售利润。(8×20000×67%×30%=32160元)

(2)出版物销售利润率的确定

高折扣范文篇9

一、我国出版业现行几种出版物发行折扣决策方法浅析

我国出版业目前采用的出版物发行折扣决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政策折扣

政策折扣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对某些特殊性出版物明确规定的发行折扣,它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比如,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经济负担,我国有关部门自2000年开始,要求对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实行降价减负,教材定价统一由各省(直辖市)的物价管理部门审定,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定发行折扣标准,即,黑白版教材发行折扣为70%,彩色版教材发行折扣为72%。对于这种政策折扣,出版单位只能不折不扣地执行,无权擅自变动。

2.市场折扣

市场折扣是指出版单位以同类出版物在市场上的平均发行折扣为标准确定的本版出版物发行折扣。目前,我国有些出版单位在确定出版物发行折扣时往往采用此办法。这种确定出版物发行折扣的办法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其优点是:这种随行就市的出版物发行折扣操作简单,且容易被新客户所接受,也有利于稳定老客户,出版物的发行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同时,能够较好地与出版业同行在市场上和平共处,彼此之间互不影响。其缺点是:由于出版物出版的单位不同,其成本费用的投入水平不一,且定价标准各异,若出版物发行折扣统一以市场平均发行折扣为基准,势必会造成出版单位所得收益的不平等,尤其是对于投入大,定价偏低的出版物,损失将更为严重,不利于保护实施“保本微利—低定价”办法的出版单位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助长不遵守市场规则,任意抬高出版物定价的不良风气的滋生与蔓延。另外,若出版物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秩序缺少规范化,各家出版单位的出版物发行折扣各取所需,随意设定,高低不等,在这种情况下,要寻找出版物在市场上公平、科学的平均发行折扣将非常困难。

3.定价比重分割折扣

定价比重分割折扣,是指出版单位按照出版物各有关要素(包括成本、期间费用、销售利润、发行折扣)所占出版物定价(码洋)的不同比重分割后所确定的发行折扣。一般计算公式是:

发行折扣+成本比率+销售费用比率+销售税金比率+销售利润比率=100%

或者是:

发行折扣=1-成本比率-销售费用比率-销售税金比率-销售利润比率

当出版单位其他业务收入很少发生时,其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也要由出版物的定价来分摊,因此,这时出版物发行折扣的计算公式变成:

发行折扣=1-成本比率-销售费用比率-销售税金比率-管理费用比率-财务费用比率-销售利润比率

随着出版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出版经营者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上述计算公式确定出版物发行折扣的方法越来越被更多的出版单位所采用。这种决策出版物发行折扣的方法不仅考虑了出版物的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要素,同时也考虑了拟实现销售利润的盈利目标,避免了确定出版物发行折扣中的盲目性,降低了销售风险,保障了出版单位的销售收益。但是,由于出版物成本费用的核算与出版物的销售不可能完全做到同步,即使目前财务核算使用了计算机管理,当出版物发行时,最快的结果也只能够提供销售成本数字,至于销售费用、销售税金或者是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的分摊结果还必须等到期末或年底才能提供。所以在实际操作时,出版物期间费用只能根据出版单位前些年的平均分摊水平或参照市场现行的平均水平来确定。笔者认为,如果出版物近几年的定价水平比较平稳,

市场竞争比较规范,则用前几年出版物的期间费用支出占出版物定价(码洋)比重的平均水平或用当前市场上的平均比率作为当期出版物的相应比率,计算出来的出版物发行折扣与预期结果才不会产生较大误差,才不会造成决策上的失误,预计的目标销售利润才不会脱离实际。但是,如果市场竞争很不规范,卖方继续实施“高码洋,低折扣”,买方对“退货没商量”仍奉行故事,出版物定价水平很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求得的出版物期间费用比率及销售利润比率显然不具代表性和规律性,也缺乏科学性。若以这样的指标作为确定现在出版物期间费用和目标销售利润比重的依据,计算出来的出版物发行折扣必然存在着决策失误的潜在风险。

二、两种新的出版物发行折扣决策方法的探讨

笔者试图根据出版物的盈亏平衡原理和目标盈利规则,对出版物的期间费用及目标销售利润采用按出版物销售收入比重划分的方法,来探讨出版物发行折扣决策的两种新方法。具体方法有:

1.盈亏平衡折扣

盈亏平衡折扣,是指出版单位根据盈亏界限所确定的保证出版物收支平衡的发行折扣水平,是在出版物定价、预计销售量、总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确定的情况下,出版单位领导层决策某种出版物发行折扣时需要掌握、控制的盈亏临界线。也就是说,出版物的发行折扣只有高于盈亏平衡折扣,出版单位才可能获得销售利润;若等于盈亏平衡折扣,出版单位可实现收支平衡(保本);若低于盈亏平衡折扣,出版单位将会亏本。因此,当某种出版物准备批量发行之前,首先求出该出版物的盈亏平衡折扣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出版单位沉着应对市场的价格竞争、合理控制出版物发行折扣、防止盲目追风、规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出版物盈亏平衡折扣有如下计算公式:

盈亏平衡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100%(1)

其中,

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率=──────×100%;

销售收入

销售税金

销售税率=──────×100%

销售收入

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出版单位的其他销售业务很少,故由此产生的其他销售收入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应由出版物的销售利润与其他销售收入共同分摊的出版单位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将由出版物的销售利润全部承担,或者说要由出版物的销售收入全部承担。因此,在计算出版物盈亏平衡折扣时,还应考虑“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两个要素。于是,公式(1)则变为:

盈亏平衡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100%(1'''')

其中: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率=──────×100%;

销售收入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率=──────×100%

销售收入

同样,由于出版物期间费用核算分摊和销售收入总额核算的滞后性,公式中的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均须参照出版单位前些年(一般是前3年)已经发生的平均水平,并结合市场和出版单位的实际经营规模来确定,如果出版单位的生产经营最近几年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所发生的期间费用所占出版物销售收入的比重必然相对稳定,与出版物每年的实际分摊水平不会产生太大误差。

【例】某出版社出版一种图书,定价为8元,期货订数为20000册。已知该书的固定成本为13500元,每册书单位变动成本为2.10元。若该出版社其他销售业务很少,近3年的平均销售费用率为5%,平均销售税率为4%,平均管理费用率为8%,平均财务费用率为1%。试确定该书的盈亏平衡折扣。

根据公式(1''''),

盈亏平衡折扣=

13500+2.1×2000055500

─────────────×100%=─────×100%=42%

8×20000×(1-5%-4%-8%-1%)131200

这就是说,该书发行时,如果不发生退货,其保本发行折扣为42%。若高于此发行折扣,出版社就可以盈利;低于此发行折扣,出版社就要亏本。

2.目标盈利折扣

目标盈利折扣,是指能够实现一定销售利润期望值的出版物发行折扣。也就是说,出版物按照此发行折扣销售,出版单位不仅可以收回成本费用,还可以获得所期望的目标销售利润。目标盈利折扣直接关系到出版单位财务成果与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科学地确定出版物目标盈利折扣非常重要。

(1)目标盈利折扣计算公式

出版物的目标盈利折扣与盈亏平衡折扣的重要区别是:前者是要让出版物盈利,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指标;而后者是能够保证出版物盈亏平衡,收支相等,销售利润为零。因此,只要在盈亏平衡折扣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增加出版物“销售利润率”这一要素,便可得到目标盈利折扣计算公式。其计算公式为:

目标盈利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销售利润率]×100%(2)

其中:

销售利润

销售利润率=───────×100%

销售收入

同样,当出版单位的其他销售业务很少时,由此产生的其他销售收入可以忽略不计。故这些出版单位在计算目标盈利折扣时,也应考虑“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此时的目标盈利折扣计算公式则变为:

目标盈利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费-销售利润率)]×100%(2′)

【例】在上例中,如果增加条件“要求该书的销售利润率不低于30%”,试求其目标盈利折扣。

根据计算公式(2′)可求得:

目标盈利折扣=

5550055500

──────

市场竞争比较规范,则用前几年出版物的期间费用支出占出版物定价(码洋)比重的平均水平或用当前市场上的平均比率作为当期出版物的相应比率,计算出来的出版物发行折扣与预期结果才不会产生较大误差,才不会造成决策上的失误,预计的目标销售利润才不会脱离实际。但是,如果市场竞争很不规范,卖方继续实施“高码洋,低折扣”,买方对“退货没商量”仍奉行故事,出版物定价水平很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求得的出版物期间费用比率及销售利润比率显然不具代表性和规律性,也缺乏科学性。若以这样的指标作为确定现在出版物期间费用和目标销售利润比重的依据,计算出来的出版物发行折扣必然存在着决策失误的潜在风险。

二、两种新的出版物发行折扣决策方法的探讨

笔者试图根据出版物的盈亏平衡原理和目标盈利规则,对出版物的期间费用及目标销售利润采用按出版物销售收入比重划分的方法,来探讨出版物发行折扣决策的两种新方法。具体方法有:

1.盈亏平衡折扣

盈亏平衡折扣,是指出版单位根据盈亏界限所确定的保证出版物收支平衡的发行折扣水平,是在出版物定价、预计销售量、总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确定的情况下,出版单位领导层决策某种出版物发行折扣时需要掌握、控制的盈亏临界线。也就是说,出版物的发行折扣只有高于盈亏平衡折扣,出版单位才可能获得销售利润;若等于盈亏平衡折扣,出版单位可实现收支平衡(保本);若低于盈亏平衡折扣,出版单位将会亏本。因此,当某种出版物准备批量发行之前,首先求出该出版物的盈亏平衡折扣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出版单位沉着应对市场的价格竞争、合理控制出版物发行折扣、防止盲目追风、规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出版物盈亏平衡折扣有如下计算公式:

盈亏平衡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100%(1)

其中,

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率=──────×100%;

销售收入

销售税金

销售税率=──────×100%

销售收入

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出版单位的其他销售业务很少,故由此产生的其他销售收入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应由出版物的销售利润与其他销售收入共同分摊的出版单位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将由出版物的销售利润全部承担,或者说要由出版物的销售收入全部承担。因此,在计算出版物盈亏平衡折扣时,还应考虑“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两个要素。于是,公式(1)则变为:

盈亏平衡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100%(1'''')

其中: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率=──────×100%;

销售收入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率=──────×100%

销售收入

同样,由于出版物期间费用核算分摊和销售收入总额核算的滞后性,公式中的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均须参照出版单位前些年(一般是前3年)已经发生的平均水平,并结合市场和出版单位的实际经营规模来确定,如果出版单位的生产经营最近几年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所发生的期间费用所占出版物销售收入的比重必然相对稳定,与出版物每年的实际分摊水平不会产生太大误差。

【例】某出版社出版一种图书,定价为8元,期货订数为20000册。已知该书的固定成本为13500元,每册书单位变动成本为2.10元。若该出版社其他销售业务很少,近3年的平均销售费用率为5%,平均销售税率为4%,平均管理费用率为8%,平均财务费用率为1%。试确定该书的盈亏平衡折扣。

根据公式(1''''),

盈亏平衡折扣=

13500+2.1×2000055500

─────────────×100%=─────×100%=42%

8×20000×(1-5%-4%-8%-1%)131200

这就是说,该书发行时,如果不发生退货,其保本发行折扣为42%。若高于此发行折扣,出版社就可以盈利;低于此发行折扣,出版社就要亏本。

2.目标盈利折扣

目标盈利折扣,是指能够实现一定销售利润期望值的出版物发行折扣。也就是说,出版物按照此发行折扣销售,出版单位不仅可以收回成本费用,还可以获得所期望的目标销售利润。目标盈利折扣直接关系到出版单位财务成果与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科学地确定出版物目标盈利折扣非常重要。

(1)目标盈利折扣计算公式

出版物的目标盈利折扣与盈亏平衡折扣的重要区别是:前者是要让出版物盈利,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指标;而后者是能够保证出版物盈亏平衡,收支相等,销售利润为零。因此,只要在盈亏平衡折扣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增加出版物“销售利润率”这一要素,便可得到目标盈利折扣计算公式。其计算公式为:

目标盈利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销售利润率]×100%(2)

其中:

销售利润

销售利润率=───────×100%

销售收入

同样,当出版单位的其他销售业务很少时,由此产生的其他销售收入可以忽略不计。故这些出版单位在计算目标盈利折扣时,也应考虑“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此时的目标盈利折扣计算公式则变为:

目标盈利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费-销售利润率)]×100%(2′)

【例】在上例中,如果增加条件“要求该书的销售利润率不低于30%”,试求其目标盈利折扣。

根据计算公式(2′)可求得:

目标盈利折扣=

5550055500

──────

市场竞争比较规范,则用前几年出版物的期间费用支出占出版物定价(码洋)比重的平均水平或用当前市场上的平均比率作为当期出版物的相应比率,计算出来的出版物发行折扣与预期结果才不会产生较大误差,才不会造成决策上的失误,预计的目标销售利润才不会脱离实际。但是,如果市场竞争很不规范,卖方继续实施“高码洋,低折扣”,买方对“退货没商量”仍奉行故事,出版物定价水平很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求得的出版物期间费用比率及销售利润比率显然不具代表性和规律性,也缺乏科学性。若以这样的指标作为确定现在出版物期间费用和目标销售利润比重的依据,计算出来的出版物发行折扣必然存在着决策失误的潜在风险。

二、两种新的出版物发行折扣决策方法的探讨

笔者试图根据出版物的盈亏平衡原理和目标盈利规则,对出版物的期间费用及目标销售利润采用按出版物销售收入比重划分的方法,来探讨出版物发行折扣决策的两种新方法。具体方法有:

1.盈亏平衡折扣

盈亏平衡折扣,是指出版单位根据盈亏界限所确定的保证出版物收支平衡的发行折扣水平,是在出版物定价、预计销售量、总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确定的情况下,出版单位领导层决策某种出版物发行折扣时需要掌握、控制的盈亏临界线。也就是说,出版物的发行折扣只有高于盈亏平衡折扣,出版单位才可能获得销售利润;若等于盈亏平衡折扣,出版单位可实现收支平衡(保本);若低于盈亏平衡折扣,出版单位将会亏本。因此,当某种出版物准备批量发行之前,首先求出该出版物的盈亏平衡折扣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出版单位沉着应对市场的价格竞争、合理控制出版物发行折扣、防止盲目追风、规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出版物盈亏平衡折扣有如下计算公式:

盈亏平衡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100%(1)

其中,

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率=──────×100%;

销售收入

销售税金

销售税率=──────×100%

销售收入

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出版单位的其他销售业务很少,故由此产生的其他销售收入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应由出版物的销售利润与其他销售收入共同分摊的出版单位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将由出版物的销售利润全部承担,或者说要由出版物的销售收入全部承担。因此,在计算出版物盈亏平衡折扣时,还应考虑“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两个要素。于是,公式(1)则变为:

盈亏平衡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100%(1'''')

其中: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率=──────×100%;

销售收入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率=──────×100%

销售收入

同样,由于出版物期间费用核算分摊和销售收入总额核算的滞后性,公式中的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均须参照出版单位前些年(一般是前3年)已经发生的平均水平,并结合市场和出版单位的实际经营规模来确定,如果出版单位的生产经营最近几年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所发生的期间费用所占出版物销售收入的比重必然相对稳定,与出版物每年的实际分摊水平不会产生太大误差。

【例】某出版社出版一种图书,定价为8元,期货订数为20000册。已知该书的固定成本为13500元,每册书单位变动成本为2.10元。若该出版社其他销售业务很少,近3年的平均销售费用率为5%,平均销售税率为4%,平均管理费用率为8%,平均财务费用率为1%。试确定该书的盈亏平衡折扣。

根据公式(1''''),

盈亏平衡折扣=

13500+2.1×2000055500

─────────────×100%=─────×100%=42%

8×20000×(1-5%-4%-8%-1%)131200

这就是说,该书发行时,如果不发生退货,其保本发行折扣为42%。若高于此发行折扣,出版社就可以盈利;低于此发行折扣,出版社就要亏本。

2.目标盈利折扣

目标盈利折扣,是指能够实现一定销售利润期望值的出版物发行折扣。也就是说,出版物按照此发行折扣销售,出版单位不仅可以收回成本费用,还可以获得所期望的目标销售利润。目标盈利折扣直接关系到出版单位财务成果与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科学地确定出版物目标盈利折扣非常重要。

(1)目标盈利折扣计算公式

出版物的目标盈利折扣与盈亏平衡折扣的重要区别是:前者是要让出版物盈利,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指标;而后者是能够保证出版物盈亏平衡,收支相等,销售利润为零。因此,只要在盈亏平衡折扣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增加出版物“销售利润率”这一要素,便可得到目标盈利折扣计算公式。其计算公式为:

目标盈利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销售利润率]×100%(2)

其中:

销售利润

销售利润率=───────×100%

销售收入

同样,当出版单位的其他销售业务很少时,由此产生的其他销售收入可以忽略不计。故这些出版单位在计算目标盈利折扣时,也应考虑“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此时的目标盈利折扣计算公式则变为:

目标盈利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费-销售利润率)]×100%(2′)

【例】在上例中,如果增加条件“要求该书的销售利润率不低于30%”,试求其目标盈利折扣。

根据计算公式(2′)可求得:

目标盈利折扣=

高折扣范文篇10

一、我国出版业现行几种出版物发行折扣决策方法浅析

我国出版业目前采用的出版物发行折扣决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政策折扣

政策折扣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对某些特殊性出版物明确规定的发行折扣,它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比如,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经济负担,我国有关部门自2000年开始,要求对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实行降价减负,教材定价统一由各省(直辖市)的物价管理部门审定,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定发行折扣标准,即,黑白版教材发行折扣为70%,彩色版教材发行折扣为72%。对于这种政策折扣,出版单位只能不折不扣地执行,无权擅自变动。

2.市场折扣

市场折扣是指出版单位以同类出版物在市场上的平均发行折扣为标准确定的本版出版物发行折扣。目前,我国有些出版单位在确定出版物发行折扣时往往采用此办法。这种确定出版物发行折扣的办法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其优点是:这种随行就市的出版物发行折扣操作简单,且容易被新客户所接受,也有利于稳定老客户,出版物的发行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同时,能够较好地与出版业同行在市场上和平共处,彼此之间互不影响。其缺点是:由于出版物出版的单位不同,其成本费用的投入水平不一,且定价标准各异,若出版物发行折扣统一以市场平均发行折扣为基准,势必会造成出版单位所得收益的不平等,尤其是对于投入大,定价偏低的出版物,损失将更为严重,不利于保护实施“保本微利—低定价”办法的出版单位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助长不遵守市场规则,任意抬高出版物定价的不良风气的滋生与蔓延。另外,若出版物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秩序缺少规范化,各家出版单位的出版物发行折扣各取所需,随意设定,高低不等,在这种情况下,要寻找出版物在市场上公平、科学的平均发行折扣将非常困难。

3.定价比重分割折扣

定价比重分割折扣,是指出版单位按照出版物各有关要素(包括成本、期间费用、销售利润、发行折扣)所占出版物定价(码洋)的不同比重分割后所确定的发行折扣。一般计算公式是:

发行折扣+成本比率+销售费用比率+销售税金比率+销售利润比率=100%

或者是:

发行折扣=1-成本比率-销售费用比率-销售税金比率-销售利润比率

当出版单位其他业务收入很少发生时,其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也要由出版物的定价来分摊,因此,这时出版物发行折扣的计算公式变成:

发行折扣=1-成本比率-销售费用比率-销售税金比率-管理费用比率-财务费用比率-销售利润比率

随着出版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出版经营者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上述计算公式确定出版物发行折扣的方法越来越被更多的出版单位所采用。这种决策出版物发行折扣的方法不仅考虑了出版物的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要素,同时也考虑了拟实现销售利润的盈利目标,避免了确定出版物发行折扣中的盲目性,降低了销售风险,保障了出版单位的销售收益。但是,由于出版物成本费用的核算与出版物的销售不可能完全做到同步,即使目前财务核算使用了计算机管理,当出版物发行时,最快的结果也只能够提供销售成本数字,至于销售费用、销售税金或者是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的分摊结果还必须等到期末或年底才能提供。所以在实际操作时,出版物期间费用只能根据出版单位前些年的平均分摊水平或参照市场现行的平均水平来确定。笔者认为,如果出版物近几年的定价水平比较平稳,市场竞争比较规范,则用前几年出版物的期间费用支出占出版物定价(码洋)比重的平均水平或用当前市场上的平均比率作为当期出版物的相应比率,计算出来的出版物发行折扣与预期结果才不会产生较大误差,才不会造成决策上的失误,预计的目标销售利润才不会脱离实际。但是,如果市场竞争很不规范,卖方继续实施“高码洋,低折扣”,买方对“退货没商量”仍奉行故事,出版物定价水平很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求得的出版物期间费用比率及销售利润比率显然不具代表性和规律性,也缺乏科学性。若以这样的指标作为确定现在出版物期间费用和目标销售利润比重的依据,计算出来的出版物发行折扣必然存在着决策失误的潜在风险。

二、两种新的出版物发行折扣决策方法的探讨

笔者试图根据出版物的盈亏平衡原理和目标盈利规则,对出版物的期间费用及目标销售利润采用按出版物销售收入比重划分的方法,来探讨出版物发行折扣决策的两种新方法。具体方法有:

1.盈亏平衡折扣

盈亏平衡折扣,是指出版单位根据盈亏界限所确定的保证出版物收支平衡的发行折扣水平,是在出版物定价、预计销售量、总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确定的情况下,出版单位领导层决策某种出版物发行折扣时需要掌握、控制的盈亏临界线。也就是说,出版物的发行折扣只有高于盈亏平衡折扣,出版单位才可能获得销售利润;若等于盈亏平衡折扣,出版单位可实现收支平衡(保本);若低于盈亏平衡折扣,出版单位将会亏本。因此,当某种出版物准备批量发行之前,首先求出该出版物的盈亏平衡折扣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出版单位沉着应对市场的价格竞争、合理控制出版物发行折扣、防止盲目追风、规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出版物盈亏平衡折扣有如下计算公式:

盈亏平衡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100%(1)

其中,

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率=──────×100%;

销售收入

销售税金

销售税率=──────×100%

销售收入

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出版单位的其他销售业务很少,故由此产生的其他销售收入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应由出版物的销售利润与其他销售收入共同分摊的出版单位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将由出版物的销售利润全部承担,或者说要由出版物的销售收入全部承担。因此,在计算出版物盈亏平衡折扣时,还应考虑“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两个要素。于是,公式(1)则变为:

盈亏平衡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100%(1'''')

其中: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率=──────×100%;

销售收入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率=──────×100%

销售收入

同样,由于出版物期间费用核算分摊和销售收入总额核算的滞后性,公式中的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均须参照出版单位前些年(一般是前3年)已经发生的平均水平,并结合市场和出版单位的实际经营规模来确定,如果出版单位的生产经营最近几年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所发生的期间费用所占出版物销售收入的比重必然相对稳定,与出版物每年的实际分摊水平不会产生太大误差。

【例】某出版社出版一种图书,定价为8元,期货订数为20000册。已知该书的固定成本为13500元,每册书单位变动成本为2.10元。若该出版社其他销售业务很少,近3年的平均销售费用率为5%,平均销售税率为4%,平均管理费用率为8%,平均财务费用率为1%。试确定该书的盈亏平衡折扣。

根据公式(1''''),

盈亏平衡折扣=

13500+2.1×2000055500

─────────────×100%=─────×100%=42%

8×20000×(1-5%-4%-8%-1%)131200

这就是说,该书发行时,如果不发生退货,其保本发行折扣为42%。若高于此发行折扣,出版社就可以盈利;低于此发行折扣,出版社就要亏本。

2.目标盈利折扣

目标盈利折扣,是指能够实现一定销售利润期望值的出版物发行折扣。也就是说,出版物按照此发行折扣销售,出版单位不仅可以收回成本费用,还可以获得所期望的目标销售利润。目标盈利折扣直接关系到出版单位财务成果与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科学地确定出版物目标盈利折扣非常重要。

(1)目标盈利折扣计算公式

出版物的目标盈利折扣与盈亏平衡折扣的重要区别是:前者是要让出版物盈利,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指标;而后者是能够保证出版物盈亏平衡,收支相等,销售利润为零。因此,只要在盈亏平衡折扣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增加出版物“销售利润率”这一要素,便可得到目标盈利折扣计算公式。其计算公式为:

目标盈利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销售利润率]×100%(2)

其中:

销售利润

销售利润率=───────×100%

销售收入

同样,当出版单位的其他销售业务很少时,由此产生的其他销售收入可以忽略不计。故这些出版单位在计算目标盈利折扣时,也应考虑“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此时的目标盈利折扣计算公式则变为:

目标盈利折扣=总成本÷[定价×出版物计划销售量×(1-销售费用率-销售税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费-销售利润率)]×100%(2′)

【例】在上例中,如果增加条件“要求该书的销售利润率不低于30%”,试求其目标盈利折扣。

根据计算公式(2′)可求得:

目标盈利折扣=

5550055500

──────

──────────×100%=─────×100%=67%

8×20000×(1-5%-4%-8%-1%-30%)83200

此结果说明,发行此书,如果不发生退货,平均发行折扣只要不低于67%,就可以实现不低于30%的销售利润率指标。即,出版社至少可以获得32160元的销售利润。(8×20000×67%×30%=32160元)

(2)出版物销售利润率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