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训练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9:32:11

高原训练

高原训练范文篇1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普及,各国更加重视,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但乒乓球高原训练却一直未引起广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足够重视。

在高原进行乒乓球训练,由于空气密度小,球体受到的阻力小,故球的飞行速度明显快于平原,这对乒乓球训练影响极大,再加上有的地区较为潮湿,球台的反弹力受到影响,球着台后显得快、低、飘。这就加大了运动员处理球的难度和缩短了处理来球所必须的时间。如果不加强对高原空气密度与乒乓球运动这种特殊联系的研究,在高原进行乒乓球训练和比赛就很难达到现代高水平要求。

2高原空气密度对乒乓球训练的影响

2.1给人体动作带来的影响

由于高原空气密度小而导致球的飞行速度明显加快,从而给运动员的动力定型带来两点变化:一是击球前所必须的准备时间缩短,使正常的摆臂幅度受到限制。要适应这一情况,必须减小手臂和身体部分的摆幅,才能提前完成准备动作,保证良好的身前击球的位置,二是在用相同力量击球,球的初速不变的情况下,高原球速在空中飞行时大于平原球速。这样假设某一力量在平原能够击到对方台底边上的球,而在高原必定飞出界外。所以要保证命中率就要相应的减轻击球力量,以缩短打出距离。第一点由于摆臂幅度受到限制,肌纤维初长度不能得到保证,力量就会减小,这就是“高原小动作定型”的基本原理。第二点在同一条件下,要减轻击球力量,才能防止球出界。所以击球时要减慢挥臂速度,就必须控制肌纤维的收缩速度,但这恰成了要加强爆发力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称他为“高原轻力量定型”。高原地区的运动员挥臂幅度普遍偏小,显得拘挛,力量较轻,球质也差,击球动作也不如平原地区运动员干净利落、舒展,这正是高原运动员的致命弱点。

当“高原小动作、轻力量定型”牢固的形成后,再到平原比赛时,无论你的手臂和身体各部位爆发力如何好,扣球也难发出大的力量来。由于击球力量越大,在高原击球的初速比平原快的数值越大,打出距离比平原正常打出距离超出的长度也越长,故对力量要求越高的项目影响越大,如对少年和女子影响则相对小,对成年男子影响最大。

2.2球速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肌肉收缩是在神经系统指挥下进行的,而肌肉收缩的快慢和动作幅度的大小又会反过来在神经中枢的相应区域引起对应的兴奋强度和持续时间。这样在高原训练时,虽然运动员的力量减轻了,但球体在飞行中受到的阻力小从而弥补了由于力量减轻应该出现的球飞行速度的减慢。动作缩小也会因此而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这时生理肌肉收缩系统的中枢兴奋状况却产生了突出的变化。即:肌肉收缩的中枢区域兴奋强度减弱了,兴奋的持续时间缩短了,久之,指挥人体运动的各神经中枢区域将长期处在一种相对低而短的兴奋强度和持续时间下工作,而形成了一种神经工作的条件反射。这种定型一般与促成其它定型的各专项具体内容联系非常紧密、固定。故而只要重复这些专项运动,这种神经工作状况就会自然的发挥其作用。这种条件反射对高原运动员的危害最大,当他们到平原比赛时发觉打不重、打不走时,若保持原有的挥臂幅度和挥臂速度,则达不到高水平的要求,若拉开动作或加快摆速度来加强发力,则势必使神经兴奋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大大的超过长期在高原形成的那种条件反射。这种新的神经兴奋强度和持续时间又短时期不能与大脑皮质的各区域和肌体和各系统建立有机的、协调的联系。这种超限的兴奋,会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扩散,导致许多不该兴奋的区域也兴奋起来,它又会调动那些不该参加某一运动的肌肉参与到某一运动中去,从而破坏了肌肉的协作关系,由于自我对抗,出现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准确,甚至整场比赛的失败。

2.3球速给人体移动带来的影响

由于同一力量的上旋在高原的球速大于平原,这就给人体的反应和位移带来了新的困难。比如,从球台中线向对方球台两大角发出两个球,这两个球的动行路线犹如等腰三角形的两腰,当顶角相同两腰加长时,它们所夹的底边也加长了,而这条边正好是运动员往返的路线,它的加长使运动员奔跑的距离加长和跑动范围加大了。假设球在运行过程中还带有侧旋,那么球运行的角速度还会加大,这样对运动员的步法要求当然大大超过平原。这两种情况的存在就意味着如下两点:

第一,一些在平原地区可以实现的大范围奔跑的练习内容在高原却难以实现了。如在平原训练时,可以把两张球台拼在一起打多球,让运动员练范围奔跑步法,可在高原却很难实现,必须缩小范围和降低质量,由于这些内容的实现不能保证,运动员在这些方面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受诸因素影响,在高原所出现的看着球跑不过去或因跑过去的距离超出正常范围而难以回位的情况是大大多于平原的。

第二,由于专项位移难度增加,即意味着对高原运动员的各项素质要求要超过平原运动员。如一般身体素质向专项素质的转移,当平原运动员达到某一特定的一般素质要求时,他就可以转移到高水平的乒乓球专项训练中去。然而当高原运动员达到这一特定的一般素质要求时,由于乒乓球训练的难度相应提高了,所以要向高水平的训练转移就变得难以实现了。

3解决方法

3.1技术训练可供采用的几种方法

3.1.1退位解决法

首先必须测出各高原球速比平原快的比例,才可把高原的基本站位从这个比例上向后退出去以赢得击球前的准备时间和球的飞行距离,保证挥臂的幅度和发力,也保证了神经中枢的兴奋强度和持续时间。

在贵阳,海拔1060米,若采用云南许兴国在密闭气压仓里实验所得到的数据,用某一特定力量攻球,其打出距离比北京长20公分,那么我们攻球时就可以把站位向后退出20公分,即可达到预期的目的。这里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是,20公分这个参数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值,而是实验时所固定的、用机器发出的某特定力量击球时所获得的数据。这一特定力量与人体的发力关系怎样呢?经过我们反复实践和体会,即在北京反复用三种力量击球其动作幅度也大体与平原运动员相等。一是以轻力量击球;二是中等力量击球;三是70—80%的力量击球。经过一年半的强化练习,这三种动力定型已经牢固,力量和命中率都有了高度的保证。这时立即乘火车返回贵阳,每天都用这三种力量进行体会,所得结论是:这一特定力量的参数正好与成年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中等力量的情况相差无几,证明这一数据在乒乓球训练中的运用价值是很高的。当球体受到加大70—80%的扣杀力量时,球飞出球台面30—40%公分,命中率无法保证。当由正常位退出30—40公分后,这一力量攻球命中率明显提高,所以根据来球的轻重和自己发力的大小去决定退位的多少,将是主要判断依据和今后要进一步过细研究的重要问题。这一点的正确使用,将使肌纤维的预拉长和神经中枢的兴奋强度以及持续时间得以可靠的保证。

3.1.2加强球的旋转成份

采取了退位解决法后,球质和命中率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仍有一些球频频飞出界外,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经过我们仔细的观察,发现有如下原因:(1)当力量加大后,对方回击的反作用力也随之增加,至使回击出界。(2)由近台退至中台时,只是保证了在近台的正常挥臂发力,而运动员则常常中台发力的条件反射,使打出距离又加长了,(3)有许多球并非存在要退位发力的问题,如下旋球、力量轻和动行速度慢的上旋球、高吊弧圈球等。这类球前进力小、运行慢,运动员完全可以在正常位充分挥臂,但发力大却受球速影响,球易出界,这时要解决的是既要缩短打出距离而又不影响发力的问题。所以要加强球的旋转成份,才能有效的保证球的良好运行弧线,控制缩短球的打出距离,采取这一措施,将使高原运动员利用旋转方面超过平原运动员,这一点尤其有利于反胶球拍的运动员。

3.1.3减小抛射角

乒乓球运动属于抛射体运动,因而遵循抛射体力学的原理来解决打出距离的长短也是行之有效的。尤其是正胶运动员,制造旋转来缩短打出距离受到一定的限制,故要特别注重从抛射角上去打窍门。

当击球角度为仰角时,在同一角度内,击球力量越大,打出距离越长。所以,为缩短打出距离,当力量增大时,则要相应的减小抛射角,反之亦然。

当击球角度为俯角时,力量对打出距离的影响大大减小。如某一俯角固定时,击球力量的加大只能使球沿着这一角度所指向的对方台面着台点成直线运行,而不会因球力量的加大使打出距离加长,导致球飞出界外。由此推理,击球时尽可能选取到最高点抬高手位等,争取到俯角发射,高原球速对打出距离的影响将可以降低到最低点,这是特别值得重视的。

3.1.4加快完成动作的速度

在高原,由于下旋球的前进力小,故它在飞行速度上产生的变化非常细微。而上旋球却与平原差距较大。这样运动中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跑位差,即打下旋球时与平原站位相等,一变上旋,便要立即退到平原攻上旋球的位置之后的高原击球位置上去。如此大幅度的位置调节在快速的乒乓球运动中常常是力所难及的;另外,对方突然来球的力量不定,也难以判断出应退出的准确距离。这时如果还要保证平原所要求的那种击球力量和动作幅度,势必在挥臂速度上要超过平原运动员。即在时间相应短的情况下,保质保量的完成平原比赛所需要的动作和发力。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加快身体各方面的反应(包括超前反应),以及加强加速动作完成的身体各部位的协作能力,方可实现这种高摆速的完成动作的设想。这一方法的采用,既可弥补大幅度位置上下不接的缺陷,又可保证技术质量。从大脑皮质兴奋性看,兴奋的时间虽然缩短了,但兴奋的强度则大大提高了。如果形成这种高速度完成正常动作幅度的发力和动力定型,那么在平原比赛中,高原运动员将显示出比平原运动员更好的反应速度和爆发力。

3.1.5缩小动作、减轻力量

前面已谈了许多有关缩小动作、减轻力量所带来的危害,这里为何又要提到它呢?是因为前面所指的小动作、减轻力量,是在还未认识到它所带来的危害性之前,自然和不自然的在高原训练中无限的使用它,所以是必须克服的。但是缩小动作,可缩短打出距离,仍然是决定运动员摆速和命中率的较重要因素,即使在平原,当来球过快过难时,大幅度的挥臂来不及,也得采取此两种办法,何况在高原球速加快的条件下,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但超出机体反应,力所难及的球仍然还会比平原多。所以,这两点的正确使用,虽然被动的成份较大,但也是高原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够在训练中对各项技术的发挥起到不可缺少的衔接作用。

3.1.6加强直横拍选手中近台两面攻能力

由于退台和球速影响,运动员的照顾面积将随之增大,这时如果我们还保持其单面攻、反手推、拨的打法,由于位置偏中近台,推拨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应。所以必须加强其反手中近台进攻的能力,方可增大照顾面积,保持其力量速度和连续进攻的威力。

3.2狠抓一般素质与专项素质的训练

随球速的加快,对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要抓好专项素质又要抓好以下两点:

3.2.1首先要抓好一般素质,才能有专项转移的基础,因为高原训练的特殊性要求运动员的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必须要超过平原运动员,所以要特别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制定出科学的、适应高原训练特殊需要的身体计划和方法来,才能使高原运动员的一般素质显著超过平原运动员,并使它有效地转移到专项训练中去。

3.2.2在专项训练中要特别注重那些以前在高原训练中一直很难实现的,而在平原训练中也是高质量、高难度的训练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对有机体的刺激最大,最容易提高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与高原训练相适应的各种机能,同时它还可以使一般身体素质向专项素质最大限度的转移,而这些要求一旦实现,高原运动员的跑动速度和范围将大于平原运动员,而表现出最优秀的步法来。

高原训练范文篇2

关键词高原训练,飞行速度,人体移动

1问题的提出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普及,各国更加重视,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但乒乓球高原训练却一直未引起广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足够重视。

在高原进行乒乓球训练,由于空气密度小,球体受到的阻力小,故球的飞行速度明显快于平原,这对乒乓球训练影响极大,再加上有的地区较为潮湿,球台的反弹力受到影响,球着台后显得快、低、飘。这就加大了运动员处理球的难度和缩短了处理来球所必须的时间。如果不加强对高原空气密度与乒乓球运动这种特殊联系的研究,在高原进行乒乓球训练和比赛就很难达到现代高水平要求。

2高原空气密度对乒乓球训练的影响

2.1给人体动作带来的影响

由于高原空气密度小而导致球的飞行速度明显加快,从而给运动员的动力定型带来两点变化:一是击球前所必须的准备时间缩短,使正常的摆臂幅度受到限制。要适应这一情况,必须减小手臂和身体部分的摆幅,才能提前完成准备动作,保证良好的身前击球的位置,二是在用相同力量击球,球的初速不变的情况下,高原球速在空中飞行时大于平原球速。这样假设某一力量在平原能够击到对方台底边上的球,而在高原必定飞出界外。所以要保证命中率就要相应的减轻击球力量,以缩短打出距离。第一点由于摆臂幅度受到限制,肌纤维初长度不能得到保证,力量就会减小,这就是“高原小动作定型”的基本原理。第二点在同一条件下,要减轻击球力量,才能防止球出界。所以击球时要减慢挥臂速度,就必须控制肌纤维的收缩速度,但这恰成了要加强爆发力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称他为“高原轻力量定型”。高原地区的运动员挥臂幅度普遍偏小,显得拘挛,力量较轻,球质也差,击球动作也不如平原地区运动员干净利落、舒展,这正是高原运动员的致命弱点。

当“高原小动作、轻力量定型”牢固的形成后,再到平原比赛时,无论你的手臂和身体各部位爆发力如何好,扣球也难发出大的力量来。

由于击球力量越大,在高原击球的初速比平原快的数值越大,打出距离比平原正常打出距离超出的长度也越长,故对力量要求越高的项目影响越大,如对少年和女子影响则相对小,对成年男子影响最大。

2.2球速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肌肉收缩是在神经系统指挥下进行的,而肌肉收缩的快慢和动作幅度的大小又会反过来在神经中枢的相应区域引起对应的兴奋强度和持续时间。这样在高原训练时,虽然运动员的力量减轻了,但球体在飞行中受到的阻力小从而弥补了由于力量减轻应该出现的球飞行速度的减慢。动作缩小也会因此而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这时生理肌肉收缩系统的中枢兴奋状况却产生了突出的变化。即:肌肉收缩的中枢区域兴奋强度减弱了,兴奋的持续时间缩短了,久之,指挥人体运动的各神经中枢区域将长期处在一种相对低而短的兴奋强度和持续时间下工作,而形成了一种神经工作的条件反射。这种定型一般与促成其它定型的各专项具体内容联系非常紧密、固定。故而只要重复这些专项运动,这种神经工作状况就会自然的发挥其作用。这种条件反射对高原运动员的危害最大,当他们到平原比赛时发觉打不重、打不走时,若保持原有的挥臂幅度和挥臂速度,则达不到高水平的要求,若拉开动作或加快摆速度来加强发力,则势必使神经兴奋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大大的超过长期在高原形成的那种条件反射。这种新的神经兴奋强度和持续时间又短时期不能与大脑皮质的各区域和肌体和各系统建立有机的、协调的联系。这种超限的兴奋,会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扩散,导致许多不该兴奋的区域也兴奋起来,它又会调动那些不该参加某一运动的肌肉参与到某一运动中去,从而破坏了肌肉的协作关系,由于自我对抗,出现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准确,甚至整场比赛的失败。

2.3球速给人体移动带来的影响

由于同一力量的上旋在高原的球速大于平原,这就给人体的反应和位移带来了新的困难。比如,从球台中线向对方球台两大角发出两个球,这两个球的动行路线犹如等腰三角形的两腰,当顶角相同两腰加长时,它们所夹的底边也加长了,而这条边正好是运动员往返的路线,它的加长使运动员奔跑的距离加长和跑动范围加大了。假设球在运行过程中还带有侧旋,那么球运行的角速度还会加大,这样对运动员的步法要求当然大大超过平原。这两种情况的存在就意味着如下两点:

第一,一些在平原地区可以实现的大范围奔跑的练习内容在高原却难以实现了。如在平原训练时,可以把两张球台拼在一起打多球,让运动员练范围奔跑步法,可在高原却很难实现,必须缩小范围和降低质量,由于这些内容的实现不能保证,运动员在这些方面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受诸因素影响,在高原所出现的看着球跑不过去或因跑过去的距离超出正常范围而难以回位的情况是大大多于平原的。

第二,由于专项位移难度增加,即意味着对高原运动员的各项素质要求要超过平原运动员。如一般身体素质向专项素质的转移,当平原运动员达到某一特定的一般素质要求时,他就可以转移到高水平的乒乓球专项训练中去。然而当高原运动员达到这一特定的一般素质要求时,由于乒乓球训练的难度相应提高了,所以要向高水平的训练转移就变得难以实现了。

3解决方法

3.1技术训练可供采用的几种方法

3.1.1退位解决法

首先必须测出各高原球速比平原快的比例,才可把高原的基本站位从这个比例上向后退出去以赢得击球前的准备时间和球的飞行距离,保证挥臂的幅度和发力,也保证了神经中枢的兴奋强度和持续时间。

在贵阳,海拔1060米,若采用云南许兴国在密闭气压仓里实验所得到的数据,用某一特定力量攻球,其打出距离比北京长20公分,那么我们攻球时就可以把站位向后退出20公分,即可达到预期的目的。这里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是,20公分这个参数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值,而是实验时所固定的、用机器发出的某特定力量击球时所获得的数据。这一特定力量与人体的发力关系怎样呢?经过我们反复实践和体会,即在北京反复用三种力量击球其动作幅度也大体与平原运动员相等。一是以轻力量击球;二是中等力量击球;三是70—80%的力量击球。经过一年半的强化练习,这三种动力定型已经牢固,力量和命中率都有了高度的保证。这时立即乘火车返回贵阳,每天都用这三种力量进行体会,所得结论是:这一特定力量的参数正好与成年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中等力量的情况相差无几,证明这一数据在乒乓球训练中的运用价值是很高的。当球体受到加大70—80%的扣杀力量时,球飞出球台面30—40%公分,命中率无法保证。当由正常位退出30—40公分后,这一力量攻球命中率明显提高,所以根据来球的轻重和自己发力的大小去决定退位的多少,将是主要判断依据和今后要进一步过细研究的重要问题。这一点的正确使用,将使肌纤维的预拉长和神经中枢的兴奋强度以及持续时间得以可靠的保证。

3.1.2加强球的旋转成份

采取了退位解决法后,球质和命中率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仍有一些球频频飞出界外,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经过我们仔细的观察,发现有如下原因:(1)当力量加大后,对方回击的反作用力也随之增加,至使回击出界。(2)由近台退至中台时,只是保证了在近台的正常挥臂发力,而运动员则常常中台发力的条件反射,使打出距离又加长了,(3)有许多球并非存在要退位发力的问题,如下旋球、力量轻和动行速度慢的上旋球、高吊弧圈球等。这类球前进力小、运行慢,运动员完全可以在正常位充分挥臂,但发力大却受球速影响,球易出界,这时要解决的是既要缩短打出距离而又不影响发力的问题。所以要加强球的旋转成份,才能有效的保证球的良好运行弧线,控制缩短球的打出距离,采取这一措施,将使高原运动员利用旋转方面超过平原运动员,这一点尤其有利于反胶球拍的运动员。

3.1.3减小抛射角

乒乓球运动属于抛射体运动,因而遵循抛射体力学的原理来解决打出距离的长短也是行之有效的。尤其是正胶运动员,制造旋转来缩短打出距离受到一定的限制,故要特别注重从抛射角上去打窍门。

当击球角度为仰角时,在同一角度内,击球力量越大,打出距离越长。所以,为缩短打出距离,当力量增大时,则要相应的减小抛射角,反之亦然。

当击球角度为俯角时,力量对打出距离的影响大大减小。如某一俯角固定时,击球力量的加大只能使球沿着这一角度所指向的对方台面着台点成直线运行,而不会因球力量的加大使打出距离加长,导致球飞出界外。由此推理,击球时尽可能选取到最高点抬高手位等,争取到俯角发射,高原球速对打出距离的影响将可以降低到最低点,这是特别值得重视的。

3.1.4加快完成动作的速度

在高原,由于下旋球的前进力小,故它在飞行速度上产生的变化非常细微。而上旋球却与平原差距较大。这样运动中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跑位差,即打下旋球时与平原站位相等,一变上旋,便要立即退到平原攻上旋球的位置之后的高原击球位置上去。如此大幅度的位置调节在快速的乒乓球运动中常常是力所难及的;另外,对方突然来球的力量不定,也难以判断出应退出的准确距离。这时如果还要保证平原所要求的那种击球力量和动作幅度,势必在挥臂速度上要超过平原运动员。即在时间相应短的情况下,保质保量的完成平原比赛所需要的动作和发力。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加快身体各方面的反应(包括超前反应),以及加强加速动作完成的身体各部位的协作能力,方可实现这种高摆速的完成动作的设想。这一方法的采用,既可弥补大幅度位置上下不接的缺陷,又可保证技术质量。从大脑皮质兴奋性看,兴奋的时间虽然缩短了,但兴奋的强度则大大提高了。如果形成这种高速度完成正常动作幅度的发力和动力定型,那么在平原比赛中,高原运动员将显示出比平原运动员更好的反应速度和爆发力。

3.1.5缩小动作、减轻力量

前面已谈了许多有关缩小动作、减轻力量所带来的危害,这里为何又要提到它呢?是因为前面所指的小动作、减轻力量,是在还未认识到它所带来的危害性之前,自然和不自然的在高原训练中无限的使用它,所以是必须克服的。但是缩小动作,可缩短打出距离,仍然是决定运动员摆速和命中率的较重要因素,即使在平原,当来球过快过难时,大幅度的挥臂来不及,也得采取此两种办法,何况在高原球速加快的条件下,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但超出机体反应,力所难及的球仍然还会比平原多。所以,这两点的正确使用,虽然被动的成份较大,但也是高原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够在训练中对各项技术的发挥起到不可缺少的衔接作用。

3.1.6加强直横拍选手中近台两面攻能力

由于退台和球速影响,运动员的照顾面积将随之增大,这时如果我们还保持其单面攻、反手推、拨的打法,由于位置偏中近台,推拨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应。所以必须加强其反手中近台进攻的能力,方可增大照顾面积,保持其力量速度和连续进攻的威力。

3.2狠抓一般素质与专项素质的训练

随球速的加快,对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要抓好专项素质又要抓好以下两点:

3.2.1首先要抓好一般素质,才能有专项转移的基础,因为高原训练的特殊性要求运动员的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必须要超过平原运动员,所以要特别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制定出科学的、适应高原训练特殊需要的身体计划和方法来,才能使高原运动员的一般素质显著超过平原运动员,并使它有效地转移到专项训练中去。

3.2.2在专项训练中要特别注重那些以前在高原训练中一直很难实现的,而在平原训练中也是高质量、高难度的训练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对有机体的刺激最大,最容易提高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与高原训练相适应的各种机能,同时它还可以使一般身体素质向专项素质最大限度的转移,而这些要求一旦实现,高原运动员的跑动速度和范围将大于平原运动员,而表现出最优秀的步法来。

4结论

采用高原训练法后,从理论上预测,将使高原球速对乒乓球训练的影响,从不利甚多变有利甚多。如高原空气密度小,将使有机体对氧的利用率高于平原,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球速快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将有利于加强运动员的爆发力,加快摆速,加强旋转,加强机体的各种快速反应和协作能力,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运动技能;加大跑动速度和范围,促使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的各项指标超过平原运动员。这样既解决了高原训练的某些难题,以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本地训练中进展缓慢的难点,打开了理想的大门。

(本文系参加1995年中国首届国际高原训练研讨会论文)

参考文献

高原训练范文篇3

【摘要题】人体运动科学

【关键词】高原训练/运动能力/机制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1]。国内外训练工作者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耐久力。因此高原训练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普遍重视[2],同时高原训练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并采取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如:高住低练训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低压氧仓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训练场馆、可调氧分压式睡仓等)。参与高原训练的项目已由原来的一些主要耐力运动项目,如中长跑[3]、竞走[4]、自行车[5]等,发展到几乎所有的奥运会项目。因此,高原训练仍是目前体育科研中的一大研究热点。

1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

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极其复杂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的适应规律。一般认为,人在高原低氧条件下,红细胞生成增多,呼吸循环功能增强是机体在该条件下进行的生理性代偿的基本方式,而循环功能的增强是这种代偿反应最重要的表现,机体通过神经反射和高层次神经中枢的调节、控制作用使心输出量和循环血容量增加,补偿细胞内降低了的氧含量,从而提高耐受缺氧的能力,适应恶劣的低氧环境,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6]。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分析,高原训练对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高原训练可改善心脏功能及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氧的传送;同时,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加及骨骼肌毛细血管数量和形态的改善,有利于氧的释放和弥散,从而导致机体的V[,o[,2]max]增加。另外,高原训练可使骨骼肌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升高,导致机体利用氧的能力及氧化磷酸化能力增加。以上综合作用使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得到提高[1]。

1.1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的影响机制

1.1.1高原训练使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

由于高原自然环境相对缺氧,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首先缺氧较早的反应是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刺激骨髓造血组织释放大量的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值增加,以便携带和运送更多的氧气到体内各组织,适应机体的需氧量,所以,高原训练期间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是血红蛋白。我国中长跑、游泳、自行车、滑冰等项目多年来高原训练的实践表明,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晨脉下降,血红蛋白增多,乳酸曲线右移值逐周递减,笔者跟随甘肃中长跑、自行车队高原训练期间对运动员主要生理指标的探测也证明了这一点。血红蛋白值的增加,并不是呈直线的,而是呈螺旋状的,总的趋势上升,但随着强度的加大而间或下降[7]。

1.1.2高原训练影响红细胞的因素

研究表明,高原可导致机体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关于高原训练期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并不一致[8]。冯连世[9]等通过系统观察高原训练期间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血清EPO、RBC、Hb、网织红细胞(RC)及血球压(HCT)的变化规律,探讨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生成的作用,为科学地进行高原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1.1.2.1高原训练缺氧与EPOEPO是一种调节红系祖细胞生成的激素,其血清浓度随血氧含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维持机体在低氧或高氧环境中正常的生理功能,但当它的血氧浓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引起红细胞增多或红细胞生成不足。研究表明,只要血氧浓度下降持续4小时以上,就会刺激体内EPO合成的数量增加,继之血液中EPO浓度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压积增高[10]。当机体处于缺氧状态下,血中EPO浓度会急剧上升,甚至超过正常基线1000倍以上,但这种变化只在缺氧时间超过4小时以上时才会发生。

1.1.2.2高原环境与红细胞生成红细胞生成增加,通过网织红细胞(RC)数量的增加,血清铁和铁蛋白的减少得以表现[11]。与单纯地在高原上不参加训练的安静组相比,高原训练似乎更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研究发现,在中等海拔训练和久居高原上不参加训练的安静组之间,前者的RC明显增加。这表明缺氧和运动这两种刺激是分别起作用的,红细胞生成的促进因素不仅只与缺氧程度有关。另外,在升到海拔4000m高度的过程中Hb浓度会直线上升,当EPO的活性和血氧饱和度降到低于60%时,Hb浓度又显著降低[12]。

1.1.3高原训练与2,3-二磷酸甘油酸

高原训练可增加红细胞的生成,从而提高红细胞的更新率,使幼稚红细胞的数量稳定,由于幼稚红细胞更易变形,运氧到工作肌的效率比老细胞更高,所以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就会提高,这可部分地归因于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在幼稚红细胞中较高,它使收缩肌存在部分氧压时,血红蛋白对氧的吸引力下降,提高了血红蛋白释放氧的能力,从而使肌体获得更多的氧。高原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红细胞中2,3-DPG水平,以弥补红细胞的破坏对运动能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9]。

1.2高原训练与线粒体

1.2.1低氧对线粒体的影响

低氧及在Ca[2+]存在的条件下,可激活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于次黄嘌呤的反应,分子氧单电子还原为超氧自由基,并引发线粒体膜过氧化反应而损害呼吸氧化磷酸化[13]。研究指出[14],长期高原缺氧导致骨骼肌横断面和线粒体明显下降。通过适宜的高原训练,促进了氧运输系统的改善,增加毛细血管分布和线粒体的数量和体积,提高了氧化酶的活性等[9]。

1.2.2高原训练与苹果酸脱氧酶(MDH)

MDH是机体有氧代谢途径中的催化酶之一,它是线粒体基质的标志酶。实验表明,有训练者MDH活性的提高与SDH(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提高是一致的,均表示有氧氧化能力的提高,所以选用MDH作为有氧氧化途径中酶的代表,以反映机体有氧氧化能力。研究指出[15],模拟不同海拔高度进行1周耐力训练后,平原效应期间,大鼠腓肠肌有氧代谢能力的变化趋为:第1周MDH活性下降,第2周显著回升。其中,2000m组MDH活性变化较稳定,且第2周MDH活性提高,并显著高于平原训练的对照组,表明高原训练有利于提高线粒体的活性。

1.3高原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1.3.1高原训练对心脏的影响

心电图对高原训练运动员心电图的研究[5]发现,高原训练期间及返回平原后运动员左右心室电图压均较比上高原前显著增加,可能是缺氧环境下训练负荷使心室容积负荷增加,是心脏代偿适应的结果。另外,经高原训练后,运动员普遍呈窦性心动过缓,这种倾向更为明显[4]。

心率李桦等对中日竞走运动员在高原训练的运动员进行一系列生理测试,结果表明:高原训练后期心率明显低于高原训练前期。运动中的最高心率在高原及平原均达到通常公认的极限下负荷(180次/分)的心率水平[4]。

血清CK、LDH及其同工酶高原训练期间,血清LDH[,1]/LDH[,2]及CK-MB值升高,而CK-MM值却有所下降,说明高原训练对骨骼肌和心肌的刺激方式有所不同。高原训练可增加心脏的负担,但可减轻骨骼肌的损伤程度[16]。

1.3.2高原训练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低氧与肺血管结构重建肺血管结构重建是指肺血管壁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因低氧、高血流剪切力和炎症等损伤因子发生的血管结构改变。肺血管壁的内皮细胞(EC)、平滑肌细胞(SMC)和成纤维细胞(FIB)的增殖、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与堆积等变化是肺血管结构成分对缺氧刺激的反应。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合成增多、降解减少是肺动脉壁增厚和顺应性降低的代偿性反应[17]。

肺通气功能刘海平[18]等通过对9名世居高原的运动员从高原下平原训练期间肺通气功能的测试发现,在平原第9天左右,肺功能处于良好状态,在通常指标的变化图上,出现了一个较高的峰值,表明肺通气功能有所加强。

最大摄氧量对高原的效应许多学者众说纷纭,如BuskirER[19]等认为低氧训练可增加平原时最大吸氧量(V[,o[,2]max]),但SaltinB[20]等研究表明,自行车运动员在海拔2300米高原训练后V[,o[,2]max]却下降。缪素坤等[5]研究发现,高原训练两周后,V[,o[,2]max]绝对值和相对值较平原分别下降,返回平原2周后,V[,o[,2]max]较平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最大功率明显提高。

缓冲系统运动员初到高原,缓冲系统偏酸。到了后期脱离了偏酸状态,说明通过高原训练缓冲系统的能力有所提高[4]。

1.4高原训练对血乳酸的影响

高原训练后期与前期相比,乳酸代谢明显改善,血乳酸—速度曲线右移[4]。还表现在以相同强度运动时,高原的乳酸值明显高于平原,以及高原训练后乳酸浓度下降,逐渐接原安静值。推测原因可能是:(1)乳酸的生成延迟;(2)乳酸的消除能力增强;(3)缓冲系统功能提高[4]。

2小结

高原训练的效果受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训练时间长短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关高原训练的研究结果,会有许多分歧和争议。在机体对高原训练的生理适应研究中,EPO的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红细胞升高的机理、蛋白质的代谢特点及激素的变化与调节,高原训练的营养与恢复等问题,仍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冯连世.高原训练[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4):1

[2]付远扬,等.高原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3]Kijinkim.Effectsofthreeweeksofaltitudetrainingonaerobiccapacityofelitemarathoners.[J].The5thinternationalcourseandconferenceonPhysiologicalChemistryandNutritionofexerciseandTraining.Beijing,China,1995

[4]李桦,等.中日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生理机能及运动能力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5,15(5):30-39

[5]缪素坤,等.高原训练对优秀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J].体育科学,1992,12(1):47-50

[6]卫小红,等.人体低氧状态心血管功能代偿水平的个体差异[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8,19(1):49-51

[7]韩佐生,等.高原训练结束至下高原参赛间隔时间的探讨[J].体育科学,1998,18(2):52-54

[8]SatinB.Biologicalfindingsondevelopmentalbyaltitudetraining-maindirectionsofactivationandeffectiveapplicationofthemedicineandmasaleresearch[J].IHighAltitudeTrainingConference.Apain,1997

[9]冯连世.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红细胞生成的作用[J].体育科学,1998,18(4):78-81

[10]李佳音.红系生成素[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1,14(2):84-86

[11]MairbaurlH,etal.Unchangedinvivop50athighaltitudedespitedecreasedredcellandelevated2,3-DPG[J].J.ApplPhysiol,1990,68(3):1186-1194

[12]MairbaurlH.Red bloodcellfunctioninhypoxiaataltitudeandexercise[J].IntJSportsMed,1994,15:51-63

[13]ZhangY,etal.EffectofacuteexerciseonrespiratoyChinaofmyocardiummitochondriainrats[J].11thInternationalBiophysicsesCongeses,Budapest,Abstracts,1993.204

[14]Cerretlip,etal.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tothestudyoftheeffectsofaltitudeonmusclestructureandfunction.Int.J.SportsMed,1009,11(1):2

[15]王荣辉,等.模拟不同海拔高度低氧训练对大鼠腓肠肌LDH和MDH活性的影响[J].体育科学,1998,18(5):75-78

[16]赵中应,等.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血清CK、LDH及其同工酶的影响[J].体育科学,1998,18(5);70-73

[17]蔡英年.肺血管结构重建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J].生物学通报,1996,31(11):1-3

[18]刘海平,等.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在平原训练期间肺通气功能的动态观察[J].体育科学,1994,14(3):68-71

[19]BuskirkER,etal.Maximalperformanceataltitudeonphysicalperformancecapacity.T.Appl.Physical,1967,23:85-89

高原训练范文篇4

【摘要题】人体运动科学

【关键词】高原训练/运动能力/机制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1]。国内外训练工作者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耐久力。因此高原训练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普遍重视[2],同时高原训练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并采取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如:高住低练训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低压氧仓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训练场馆、可调氧分压式睡仓等)。参与高原训练的项目已由原来的一些主要耐力运动项目,如中长跑[3]、竞走[4]、自行车[5]等,发展到几乎所有的奥运会项目。因此,高原训练仍是目前体育科研中的一大研究热点。

1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

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极其复杂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的适应规律。一般认为,人在高原低氧条件下,红细胞生成增多,呼吸循环功能增强是机体在该条件下进行的生理性代偿的基本方式,而循环功能的增强是这种代偿反应最重要的表现,机体通过神经反射和高层次神经中枢的调节、控制作用使心输出量和循环血容量增加,补偿细胞内降低了的氧含量,从而提高耐受缺氧的能力,适应恶劣的低氧环境,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6]。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分析,高原训练对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高原训练可改善心脏功能及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氧的传送;同时,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加及骨骼肌毛细血管数量和形态的改善,有利于氧的释放和弥散,从而导致机体的V[,o[,2]max]增加。另外,高原训练可使骨骼肌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升高,导致机体利用氧的能力及氧化磷酸化能力增加。以上综合作用使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得到提高[1]。

1.1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的影响机制

1.1.1高原训练使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

由于高原自然环境相对缺氧,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首先缺氧较早的反应是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刺激骨髓造血组织释放大量的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值增加,以便携带和运送更多的氧气到体内各组织,适应机体的需氧量,所以,高原训练期间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是血红蛋白。我国中长跑、游泳、自行车、滑冰等项目多年来高原训练的实践表明,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晨脉下降,血红蛋白增多,乳酸曲线右移值逐周递减,笔者跟随甘肃中长跑、自行车队高原训练期间对运动员主要生理指标的探测也证明了这一点。血红蛋白值的增加,并不是呈直线的,而是呈螺旋状的,总的趋势上升,但随着强度的加大而间或下降[7]。

1.1.2高原训练影响红细胞的因素

研究表明,高原可导致机体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关于高原训练期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并不一致[8]。冯连世[9]等通过系统观察高原训练期间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血清EPO、RBC、Hb、网织红细胞(RC)及血球压(HCT)的变化规律,探讨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生成的作用,为科学地进行高原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1.1.2.1高原训练缺氧与EPOEPO是一种调节红系祖细胞生成的激素,其血清浓度随血氧含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维持机体在低氧或高氧环境中正常的生理功能,但当它的血氧浓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引起红细胞增多或红细胞生成不足。研究表明,只要血氧浓度下降持续4小时以上,就会刺激体内EPO合成的数量增加,继之血液中EPO浓度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压积增高[10]。当机体处于缺氧状态下,血中EPO浓度会急剧上升,甚至超过正常基线1000倍以上,但这种变化只在缺氧时间超过4小时以上时才会发生。

1.1.2.2高原环境与红细胞生成红细胞生成增加,通过网织红细胞(RC)数量的增加,血清铁和铁蛋白的减少得以表现[11]。与单纯地在高原上不参加训练的安静组相比,高原训练似乎更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研究发现,在中等海拔训练和久居高原上不参加训练的安静组之间,前者的RC明显增加。这表明缺氧和运动这两种刺激是分别起作用的,红细胞生成的促进因素不仅只与缺氧程度有关。另外,在升到海拔4000m高度的过程中Hb浓度会直线上升,当EPO的活性和血氧饱和度降到低于60%时,Hb浓度又显著降低[12]。

1.1.3高原训练与2,3-二磷酸甘油酸

高原训练可增加红细胞的生成,从而提高红细胞的更新率,使幼稚红细胞的数量稳定,由于幼稚红细胞更易变形,运氧到工作肌的效率比老细胞更高,所以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就会提高,这可部分地归因于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在幼稚红细胞中较高,它使收缩肌存在部分氧压时,血红蛋白对氧的吸引力下降,提高了血红蛋白释放氧的能力,从而使肌体获得更多的氧。高原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红细胞中2,3-DPG水平,以弥补红细胞的破坏对运动能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9]。

1.2高原训练与线粒体

1.2.1低氧对线粒体的影响

低氧及在Ca[2+]存在的条件下,可激活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于次黄嘌呤的反应,分子氧单电子还原为超氧自由基,并引发线粒体膜过氧化反应而损害呼吸氧化磷酸化[13]。研究指出[14],长期高原缺氧导致骨骼肌横断面和线粒体明显下降。通过适宜的高原训练,促进了氧运输系统的改善,增加毛细血管分布和线粒体的数量和体积,提高了氧化酶的活性等[9]。

1.2.2高原训练与苹果酸脱氧酶(MDH)

MDH是机体有氧代谢途径中的催化酶之一,它是线粒体基质的标志酶。实验表明,有训练者MDH活性的提高与SDH(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提高是一致的,均表示有氧氧化能力的提高,所以选用MDH作为有氧氧化途径中酶的代表,以反映机体有氧氧化能力。研究指出[15],模拟不同海拔高度进行1周耐力训练后,平原效应期间,大鼠腓肠肌有氧代谢能力的变化趋为:第1周MDH活性下降,第2周显著回升。其中,2000m组MDH活性变化较稳定,且第2周MDH活性提高,并显著高于平原训练的对照组,表明高原训练有利于提高线粒体的活性。

1.3高原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1.3.1高原训练对心脏的影响

心电图对高原训练运动员心电图的研究[5]发现,高原训练期间及返回平原后运动员左右心室电图压均较比上高原前显著增加,可能是缺氧环境下训练负荷使心室容积负荷增加,是心脏代偿适应的结果。另外,经高原训练后,运动员普遍呈窦性心动过缓,这种倾向更为明显[4]。

心率李桦等对中日竞走运动员在高原训练的运动员进行一系列生理测试,结果表明:高原训练后期心率明显低于高原训练前期。运动中的最高心率在高原及平原均达到通常公认的极限下负荷(180次/分)的心率水平[4]。

血清CK、LDH及其同工酶高原训练期间,血清LDH[,1]/LDH[,2]及CK-MB值升高,而CK-MM值却有所下降,说明高原训练对骨骼肌和心肌的刺激方式有所不同。高原训练可增加心脏的负担,但可减轻骨骼肌的损伤程度[16]。

1.3.2高原训练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低氧与肺血管结构重建肺血管结构重建是指肺血管壁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因低氧、高血流剪切力和炎症等损伤因子发生的血管结构改变。肺血管壁的内皮细胞(EC)、平滑肌细胞(SMC)和成纤维细胞(FIB)的增殖、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与堆积等变化是肺血管结构成分对缺氧刺激的反应。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合成增多、降解减少是肺动脉壁增厚和顺应性降低的代偿性反应[17]。

肺通气功能刘海平[18]等通过对9名世居高原的运动员从高原下平原训练期间肺通气功能的测试发现,在平原第9天左右,肺功能处于良好状态,在通常指标的变化图上,出现了一个较高的峰值,表明肺通气功能有所加强。

最大摄氧量对高原的效应许多学者众说纷纭,如BuskirER[19]等认为低氧训练可增加平原时最大吸氧量(V[,o[,2]max]),但SaltinB[20]等研究表明,自行车运动员在海拔2300米高原训练后V[,o[,2]max]却下降。缪素坤等[5]研究发现,高原训练两周后,V[,o[,2]max]绝对值和相对值较平原分别下降,返回平原2周后,V[,o[,2]max]较平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最大功率明显提高。

缓冲系统运动员初到高原,缓冲系统偏酸。到了后期脱离了偏酸状态,说明通过高原训练缓冲系统的能力有所提高[4]。

1.4高原训练对血乳酸的影响

高原训练后期与前期相比,乳酸代谢明显改善,血乳酸—速度曲线右移[4]。还表现在以相同强度运动时,高原的乳酸值明显高于平原,以及高原训练后乳酸浓度下降,逐渐接原安静值。推测原因可能是:(1)乳酸的生成延迟;(2)乳酸的消除能力增强;(3)缓冲系统功能提高[4]。

2小结

高原训练的效果受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训练时间长短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关高原训练的研究结果,会有许多分歧和争议。在机体对高原训练的生理适应研究中,EPO的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红细胞升高的机理、蛋白质的代谢特点及激素的变化与调节,高原训练的营养与恢复等问题,仍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冯连世.高原训练[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4):1

[2]付远扬,等.高原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3]Kijinkim.Effectsofthreeweeksofaltitudetrainingonaerobiccapacityofelitemarathoners.[J].The5thinternationalcourseandconferenceonPhysiologicalChemistryandNutritionofexerciseandTraining.Beijing,China,1995

[4]李桦,等.中日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生理机能及运动能力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5,15(5):30-39

[5]缪素坤,等.高原训练对优秀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J].体育科学,1992,12(1):47-50

[6]卫小红,等.人体低氧状态心血管功能代偿水平的个体差异[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8,19(1):49-51

[7]韩佐生,等.高原训练结束至下高原参赛间隔时间的探讨[J].体育科学,1998,18(2):52-54

[8]SatinB.Biologicalfindingsondevelopmentalbyaltitudetraining-maindirectionsofactivationandeffectiveapplicationofthemedicineandmasaleresearch[J].IHighAltitudeTrainingConference.Apain,1997

[9]冯连世.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红细胞生成的作用[J].体育科学,1998,18(4):78-81

[10]李佳音.红系生成素[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1,14(2):84-86

[11]MairbaurlH,etal.Unchangedinvivop50athighaltitudedespitedecreasedredcellandelevated2,3-DPG[J].J.ApplPhysiol,1990,68(3):1186-1194

[12]MairbaurlH.Red bloodcellfunctioninhypoxiaataltitudeandexercise[J].IntJSportsMed,1994,15:51-63

[13]ZhangY,etal.EffectofacuteexerciseonrespiratoyChinaofmyocardiummitochondriainrats[J].11thInternationalBiophysicsesCongeses,Budapest,Abstracts,1993.204

[14]Cerretlip,etal.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tothestudyoftheeffectsofaltitudeonmusclestructureandfunction.Int.J.SportsMed,1009,11(1):2

[15]王荣辉,等.模拟不同海拔高度低氧训练对大鼠腓肠肌LDH和MDH活性的影响[J].体育科学,1998,18(5):75-78

[16]赵中应,等.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血清CK、LDH及其同工酶的影响[J].体育科学,1998,18(5);70-73

[17]蔡英年.肺血管结构重建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J].生物学通报,1996,31(11):1-3

[18]刘海平,等.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在平原训练期间肺通气功能的动态观察[J].体育科学,1994,14(3):68-71

[19]BuskirkER,etal.Maximalperformanceataltitudeonphysicalperformancecapacity.T.Appl.Physical,1967,23:85-89

高原训练范文篇5

1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1.1强调运动员的技术有利于减少阻力

游泳技术的合理性对于运动员的游进速度起到关键的作用。如果理解这个问题是很简单的,例如一名举重运动员虽然有很好的力量水平,但是他有可能游不过一名7岁的业体校的小运动员。这说明虽然力量对于游泳运动员是很重要的,但关键要看运动员在水中利用力量的能力。也就是说运动员对自身力量的利用效率对于游泳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全力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对于游泳项目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加强运动员的水中力量的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使运动员掌握合理的技术。对于技术的合理性,不同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有不同的理解。首先是要符合运动员的生理和解刨学的特点。同时,合理的技术是要能够尽量的减少阻力,增加推动力。

游泳运动员在水中的阻力主要有主动阻力和被动阻力。被动阻力同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及在水中的姿势有很大的关系。而主动阻力同运动员在水中的游进方式有很大关系。如果运动员在水中游进时身体重心的移动比较平稳,游进的速度的变化是较为均匀的、平稳的,在游进中运动员的主动阻力会比较大,而相反,在游进中游速的变化是均匀的,或者说最高速度和最低速度的差小的话,那么,主动阻力就会小。

举个例子,波波夫在游进中的功率为87瓦特,而另外两名运动员的功率分别为117、170瓦特,但是另外两名运动员的速度并不如波波夫更快。这就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技术造成的。波波夫的主要技术特点就是连续、连贯的用力。这种技术的形成主要是依靠长期的技术训练形成的,而不是先天形成的。这从另一方面也给我们一个启事,就是正确、合理的技术是可以通过训练来得到的。就像我们的体操、跳水、乒乓球的训练一样,通过训练我们可以达到较好的技术水平。

1.2重视技术的效果,保持合理的划频与划幅

当今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技术都较为重视技术的效果,即划频与划幅的合理配合,使技术更加合理化,经济化。在保证技术效果的同时,根据比赛项目和战术采用合理的动作频率来完成比赛。

划频是指单位时间内划水的次数,通常用次/分或次/秒来表示;划幅是指一次动作所划进的距离。以波波夫为例(表1),在几名奥运会冠军中波波夫的划幅最大,而划频最少。

波波夫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的成绩也在48.74秒,但是划频为46次,而在创造世界纪录时的划频为40次。波波夫自己认为适合自己的划频在47次为好。但是随着体重的增加和身体其他状况的改变,他的技术也是有改变的。

表1历届奥运会100米自由泳冠军的划频和划幅的比较

年代姓名成绩划幅划频

196055.21.56米71.5次/分

1972施皮茨51.221.9657.5

1976蒙哥马利49.992.5046.5

1988比昂迪48.632.7048.5

1992波波夫49.2.9539.9

划频和划幅是决定游泳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根据速度与划频划幅之间的关系如何可知在相同的距离内,若划水幅度相同,则划水频率高的速度快;若划水幅度不同,划频相同,则划幅大的速度快(表2)。划水幅度的长短与划水力量的大小,划水速度的快慢、技术掌握的合理与否以及身高臂长有密切的关系。经过片面地追求快频率或大划幅以后,运动员追求的目标是能够使游进速度达到最快的最佳划频和划幅的组合。

表2八运会与第26届奥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有关参数比较

赛名姓名成绩出发途中(67.5)米平均划频平均划幅冲刺7.5

八运冠军乐静宜54.103.9538.0852.672.024.43

奥运冠军乐静宜54.503.8738.3053.101.994.63

八运前3名54.644.0638.3151.252.074.34

奥运前2名54.773.8938.4351.602.054.56

1.3重视“核心力量”的训练及身体协调用力在技术中的运用

美国科研人员和教练员认为,核心力量主要有3点:1)发力来自臀部;2)力是通过全身的协调工作进行传递;3)用力时保持身体平衡。游泳的力量自臀部发力,使力量传递到手臂,这一技术类似于垒球和棒球运动员投球一样,靠臀部转动发力传到手臂,将球扔出。在游泳技术中,就要求运动员能够协调用力。而要达到协调用力,一方面是增加运动员陆上的协调性练习,例如,采用各种垫上练习、球类练习、徒手练习来提高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另一方面是提高运动员在水中控制身体的能力,通过运动员在游进中身体的滚动使身体的力量传至手臂和腿部。可以采用分解游、配合游和打腿练习来训练运动员的身体控制能力、协调用力及保持动作放松的能力。

发展身体的“核心力量”对于年龄组游泳运动员掌握良好的技术是必要的。

2现代游泳训练的主要特点

2.1训练量与强度的合理结合

大运动量训练理论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运动成绩是建立在良好的耐力基础上,提出了耐力出速度的观点。运动生理学理论指出有氧代谢是无氧代谢的基础,高水平的无氧代谢是建立在高水平的有氧能力基础之上的。这为大运动量训练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在50年代初期间歇训练开始应用于游泳训练,这为增加训练量提供了主要方法。但是,大运动量训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其结果是中长距离的项目成绩提高很快,而短距离项目的成绩则停滞不前。此外,运动员容易产生疲劳。大运动量训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澳大利亚的卡莱尔,他的训练理论与思想对我国游泳界有很深远的影响。

进入60、70年代,随着训练理论的深入发展,人们也开始认识到不仅要注重训练的数量,而且要重视训练的质量(强度)。以美国为代表的大负荷派主张,不仅训练量要大而且还要和高强度训练很好的结合起来。这种训练理论在实践中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美国运动员在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依靠这种训练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随着对游泳运动实质的不断认识,逐渐发现单纯的强调大运动量或者运动强度都是不好的,而应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及训练目标,将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合理的结合。

2.2高原训练

在高原环境下,大气压力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使得单位体积中的氧减少。在这种环境中进行训练,给运动员额外的增加了负荷。原民主德国游泳运动员曾多次采用高原训练,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自80年代以后,我国游泳教练员、运动员也多次进行了高原训练,科研人员对进行高原训练对游泳选手的身体机能、运动能力的影响也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高原训练可视为一种承受高乳酸的训练,在同样游速、距离条件下,高原训练的血乳酸值明显高于平原,但是这种增高,可以逐周逐次的下降;承受高原强度训练的适宜高度为1890米;高原训练提高了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效率;高原训练的超量恢复,从乳酸—速度曲线右移,心血管功能的改善,血红蛋白的回升,提示为运动成绩提高的物质基础,反之亦然。

但是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发现高原训练有时也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高原环境给运动员在完成训练时带来很大的生理、心理上的负荷,训练的强度也很难提高。因此,目前有许多运动专家建议采用高养低训的方式进行训练。即采用特殊的装置模拟高原环境,如高压氧仓,使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下生活,在平原环境下训练。国外有运动员进行了这样的训练,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2.3.用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确定训练的强度

能量代谢理论提示了不同负荷强度运动时机体内部能量系统功能的规律与特点。人体运动时肌肉作功的直接能源是体内的磷酸原系统。人体运动时物质和能量代谢可分为两个基本过程,即无氧和有氧代谢过程。无氧代谢过程包括两个供能系统,既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有氧代谢过程是由ATP开始的,以有氧系统供能为主。不同距离的项目其参与能量代谢的供能系统是不同的。因此,在发展运动员某一专项能力时,依据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来提高运动员的相应供能系统的代谢能力、输出功率和身体对能量的利用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根据能量代谢理论,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世界许多游泳强国都指定了能量分类表,将训练手段用能量代谢的观点划分强度,作为训练时的参考。

2.4恢复成为训练的一部分

尽管目前的研究对于疲劳产生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随着人们对于疲劳机制的深入研究,恢复的重要性被广大教练员所认识。要保证运动员能够承受训练负荷、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避免产生过渡疲劳,就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采用合理的训练负荷并积极采用有效的恢复措施,才能保证运动员完成训练任务。因此,在当今的游泳训练中,恢复已成为训练的一部分,在训练中恢复训练已成为专门的练习被安排。在游泳训练后常用的恢复手段主要有水疗、按摩、药物等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此外,也运用心理学、教育学、营养等手段加速机体的恢复。

2.5对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发训练更为细化

在现代游泳训练中除了采用以能量训练为基础的练习手段以外,对运动员的专项能力的发展是比较细化的。这主要表现在在训练中首先要清楚所选择的运动项目的供能特点(三种供能系统),各功能系统的发展情况。例如,在100米自由泳比赛中,可以分为3个部分,出发阶段、途中游阶段、冲刺阶段。每一阶段都是以不同的供能系统来为机体供能。了解这些情况对于正确的理解生理系统的发展和游泳训练的关系。其次,在训练中应根据专项的特点来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以100米自由泳比赛为例,出发阶段主要是依靠运动员的速度能力,而途中游阶段主要依靠运动员的无氧耐力能力,冲刺阶段主要是依靠运动员的乳酸耐受力以及运动员的技术稳定性。根据100米的专项特点,可以设计专门的练习来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能力。

2.6多周期、小周期训练的运用

高水平的运动员往往采用多周期的训练划分。这主要同运动员的不同训练阶段的训练方向有很大关系。在小年龄组时,训练多余比赛,而在某一阶段训练和比赛并行,在某一阶段比赛多余训练,在某一阶段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也需要较长时间的比赛。这些变化主要是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较多的比赛对于运动员的训练提出了较新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训练与比赛之间的关系,以及比赛之间的训练的安排及恢复问题。高水平的运动员常采用多周期、小周期的训练方式;将非重大比赛纳入到训练的系统中,成为训练的一部分,即所谓“以赛代练”。

频繁的比赛和运动员能力的提高之间的关系还并没有完全清楚的理论解释,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运动员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训练效果。合理的安排训练和比赛,充分的利用比赛是现代游泳训练的主要发展方向。在频繁的比赛之间,许多高水平选手在训练中常常安排多个连续的3—4天小周期的训练,这主要是便于教练员对运动员身体情况、训练情况的掌握,便于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这道理解释起来就像在拍皮球,每拍一下都更用力,使球越弹越高,最后有一个大的飞跃。当然,这种解释是对事物现象的描述,而更深刻的机理的变化,我们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的。但比赛的重要性是不可置疑的。比赛的概念应当是包含了训练比赛和各种小比赛及大赛。在训练中还可以使用接近比赛形式的练习来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能力。

2.7运动成绩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人体生物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在游泳训练中引入了能量代谢理论后,训练负荷的方向性就更加明确,而依照这一理论制定的训练手段也更为科学。美国SPEEDO公司制造的泳衣“快速皮肤”是依照鲨鱼皮的原理制造的,其中也包含了仿生学、工业设计、人体工程学、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据报道,此种泳衣可使运动员的成绩提高1%—3%。在胜负以1%S决定的今天,这是十分可观的。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将在2000年奥运会穿此种泳衣进行比赛。合理有效的恢复是现代游泳训练的主要组成部分,恢复手段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生物科学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基因技术的发展,可以制造出更新的药品,可以通过基因技术加快运动员机体的恢复速度。这些都表明运动员的成绩已经越来越同相关学科的科技发展水平紧密联系。

3结论

3.1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为:1)强调运动员的技术有利于减少阻力;2)重视技术的效果,保持合理的划频与划幅;3)重视“核心力量”的训练及身体协调用力在技术中的运用。

3.2现代游泳训练的主要特点是:1)重视训练量与强度的合理结合;2)高原训练和在特殊环境下的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3)用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确定训练的强度,使训练负荷更为精确;4)运动员的恢复越来越被教练员和运动员所认识,已成为游泳训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运动员专项能力的训练更为细化;6)由于比赛的增多,许多运动员开始采用多周期以及3—4天形式的小周期训练,并取得良好的效果;7)运动成绩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游泳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于仙贵等.中国竞技发展特征及其制胜规律[J].中国体育科技.1993,(6、7)

[3]钟秉枢等.排球运动科学的发展及展望[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2)

[4]熊西北等.田径运动科学进程与未来[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1)

[5]翁庆章等.高原训练对优秀游泳运动员的生理效应[J].中国体育科技.1993,(6、7)

[6]冯伟权等.运动训练生物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7]刘华平.21世纪初的中国休闲体育[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1)

[8]杨锡让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8

[10]杰.康西尔曼美国游泳技术和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4

[11]陈武山等.游泳训练理论[讲义].2000.

高原训练范文篇6

1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1.1强调运动员的技术有利于减少阻力

游泳技术的合理性对于运动员的游进速度起到关键的作用。如果理解这个问题是很简单的,例如一名举重运动员虽然有很好的力量水平,但是他有可能游不过一名7岁的业体校的小运动员。这说明虽然力量对于游泳运动员是很重要的,但关键要看运动员在水中利用力量的能力。也就是说运动员对自身力量的利用效率对于游泳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全力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对于游泳项目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加强运动员的水中力量的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使运动员掌握合理的技术。对于技术的合理性,不同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有不同的理解。首先是要符合运动员的生理和解刨学的特点。同时,合理的技术是要能够尽量的减少阻力,增加推动力。

游泳运动员在水中的阻力主要有主动阻力和被动阻力。被动阻力同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及在水中的姿势有很大的关系。而主动阻力同运动员在水中的游进方式有很大关系。如果运动员在水中游进时身体重心的移动比较平稳,游进的速度的变化是较为均匀的、平稳的,在游进中运动员的主动阻力会比较大,而相反,在游进中游速的变化是均匀的,或者说最高速度和最低速度的差小的话,那么,主动阻力就会小。

举个例子,波波夫在游进中的功率为87瓦特,而另外两名运动员的功率分别为117、170瓦特,但是另外两名运动员的速度并不如波波夫更快。这就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技术造成的。波波夫的主要技术特点就是连续、连贯的用力。这种技术的形成主要是依靠长期的技术训练形成的,而不是先天形成的。这从另一方面也给我们一个启事,就是正确、合理的技术是可以通过训练来得到的。就像我们的体操、跳水、乒乓球的训练一样,通过训练我们可以达到较好的技术水平。

1.2重视技术的效果,保持合理的划频与划幅

当今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技术都较为重视技术的效果,即划频与划幅的合理配合,使技术更加合理化,经济化。在保证技术效果的同时,根据比赛项目和战术采用合理的动作频率来完成比赛。划频是指单位时间内划水的次数,通常用次/分或次/秒来表示;划幅是指一次动作所划进的距离。以波波夫为例(表1),在几名奥运会冠军中波波夫的划幅最大,而划频最少。波波夫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的成绩也在48.74秒,但是划频为46次,而在创造世界纪录时的划频为40次。波波夫自己认为适合自己的划频在47次为好。但是随着体重的增加和身体其他状况的改变,他的技术也是有改变的。

划频和划幅是决定游泳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根据速度与划频划幅之间的关系如何可知在相同的距离内,若划水幅度相同,则划水频率高的速度快;若划水幅度不同,划频相同,则划幅大的速度快(表2)。划水幅度的长短与划水力量的大小,划水速度的快慢、技术掌握的合理与否以及身高臂长有密切的关系。经过片面地追求快频率或大划幅以后,运动员追求的目标是能够使游进速度达到最快的最佳划频和划幅的组合。

1.3重视“核心力量”的训练及身体协调用力在技术中的运用

美国科研人员和教练员认为,核心力量主要有3点:1)发力来自臀部;2)力是通过全身的协调工作进行传递;3)用力时保持身体平衡。游泳的力量自臀部发力,使力量传递到手臂,这一技术类似于垒球和棒球运动员投球一样,靠臀部转动发力传到手臂,将球扔出。在游泳技术中,就要求运动员能够协调用力。而要达到协调用力,一方面是增加运动员陆上的协调性练习,例如,采用各种垫上练习、球类练习、徒手练习来提高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另一方面是提高运动员在水中控制身体的能力,通过运动员在游进中身体的滚动使身体的力量传至手臂和腿部。可以采用分解游、配合游和打腿练习来训练运动员的身体控制能力、协调用力及保持动作放松的能力。

发展身体的“核心力量”对于年龄组游泳运动员掌握良好的技术是必要的。

2现代游泳训练的主要特点

2.1训练量与强度的合理结合

大运动量训练理论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运动成绩是建立在良好的耐力基础上,提出了耐力出速度的观点。运动生理学理论指出有氧代谢是无氧代谢的基础,高水平的无氧代谢是建立在高水平的有氧能力基础之上的。这为大运动量训练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在50年代初期间歇训练开始应用于游泳训练,这为增加训练量提供了主要方法。但是,大运动量训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其结果是中长距离的项目成绩提高很快,而短距离项目的成绩则停滞不前。此外,运动员容易产生疲劳。大运动量训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澳大利亚的卡莱尔,他的训练理论与思想对我国游泳界有很深远的影响。

进入60、70年代,随着训练理论的深入发展,人们也开始认识到不仅要注重训练的数量,而且要重视训练的质量(强度)。以美国为代表的大负荷派主张,不仅训练量要大而且还要和高强度训练很好的结合起来。这种训练理论在实践中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美国运动员在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依靠这种训练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随着对游泳运动实质的不断认识,逐渐发现单纯的强调大运动量或者运动强度都是不好的,而应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及训练目标,将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合理的结合。

2.2高原训练

在高原环境下,大气压力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使得单位体积中的氧减少。在这种环境中进行训练,给运动员额外的增加了负荷。原民主德国游泳运动员曾多次采用高原训练,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自80年代以后,我国游泳教练员、运动员也多次进行了高原训练,科研人员对进行高原训练对游泳选手的身体机能、运动能力的影响也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高原训练可视为一种承受高乳酸的训练,在同样游速、距离条件下,高原训练的血乳酸值明显高于平原,但是这种增高,可以逐周逐次的下降;承受高原强度训练的适宜高度为1890米;高原训练提高了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效率;高原训练的超量恢复,从乳酸—速度曲线右移,心血管功能的改善,血红蛋白的回升,提示为运动成绩提高的物质基础,反之亦然。

但是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发现高原训练有时也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高原环境给运动员在完成训练时带来很大的生理、心理上的负荷,训练的强度也很难提高。因此,目前有许多运动专家建议采用高养低训的方式进行训练。即采用特殊的装置模拟高原环境,如高压氧仓,使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下生活,在平原环境下训练。国外有运动员进行了这样的训练,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2.3.用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确定训练的强度

能量代谢理论提示了不同负荷强度运动时机体内部能量系统功能的规律与特点。人体运动时肌肉作功的直接能源是体内的磷酸原系统。人体运动时物质和能量代谢可分为两个基本过程,即无氧和有氧代谢过程。无氧代谢过程包括两个供能系统,既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有氧代谢过程是由ATP开始的,以有氧系统供能为主。不同距离的项目其参与能量代谢的供能系统是不同的。因此,在发展运动员某一专项能力时,依据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来提高运动员的相应供能系统的代谢能力、输出功率和身体对能量的利用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根据能量代谢理论,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世界许多游泳强国都指定了能量分类表,将训练手段用能量代谢的观点划分强度,作为训练时的参考。

2.4恢复成为训练的一部分

尽管目前的研究对于疲劳产生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随着人们对于疲劳机制的深入研究,恢复的重要性被广大教练员所认识。要保证运动员能够承受训练负荷、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避免产生过渡疲劳,就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采用合理的训练负荷并积极采用有效的恢复措施,才能保证运动员完成训练任务。因此,在当今的游泳训练中,恢复已成为训练的一部分,在训练中恢复训练已成为专门的练习被安排。在游泳训练后常用的恢复手段主要有水疗、按摩、药物等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此外,也运用心理学、教育学、营养等手段加速机体的恢复。

2.5对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发训练更为细化

在现代游泳训练中除了采用以能量训练为基础的练习手段以外,对运动员的专项能力的发展是比较细化的。这主要表现在在训练中首先要清楚所选择的运动项目的供能特点(三种供能系统),各功能系统的发展情况。例如,在100米自由泳比赛中,可以分为3个部分,出发阶段、途中游阶段、冲刺阶段。每一阶段都是以不同的供能系统来为机体供能。了解这些情况对于正确的理解生理系统的发展和游泳训练的关系。其次,在训练中应根据专项的特点来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以100米自由泳比赛为例,出发阶段主要是依靠运动员的速度能力,而途中游阶段主要依靠运动员的无氧耐力能力,冲刺阶段主要是依靠运动员的乳酸耐受力以及运动员的技术稳定性。根据100米的专项特点,可以设计专门的练习来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能力。

2.6多周期、小周期训练的运用

高水平的运动员往往采用多周期的训练划分。这主要同运动员的不同训练阶段的训练方向有很大关系。在小年龄组时,训练多余比赛,而在某一阶段训练和比赛并行,在某一阶段比赛多余训练,在某一阶段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也需要较长时间的比赛。这些变化主要是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较多的比赛对于运动员的训练提出了较新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训练与比赛之间的关系,以及比赛之间的训练的安排及恢复问题。高水平的运动员常采用多周期、小周期的训练方式;将非重大比赛纳入到训练的系统中,成为训练的一部分,即所谓“以赛代练”。

频繁的比赛和运动员能力的提高之间的关系还并没有完全清楚的理论解释,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运动员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训练效果。合理的安排训练和比赛,充分的利用比赛是现代游泳训练的主要发展方向。在频繁的比赛之间,许多高水平选手在训练中常常安排多个连续的3—4天小周期的训练,这主要是便于教练员对运动员身体情况、训练情况的掌握,便于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这道理解释起来就像在拍皮球,每拍一下都更用力,使球越弹越高,最后有一个大的飞跃。当然,这种解释是对事物现象的描述,而更深刻的机理的变化,我们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的。但比赛的重要性是不可置疑的。比赛的概念应当是包含了训练比赛和各种小比赛及大赛。在训练中还可以使用接近比赛形式的练习来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能力。

2.7运动成绩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人体生物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在游泳训练中引入了能量代谢理论后,训练负荷的方向性就更加明确,而依照这一理论制定的训练手段也更为科学。美国SPEEDO公司制造的泳衣“快速皮肤”是依照鲨鱼皮的原理制造的,其中也包含了仿生学、工业设计、人体工程学、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据报道,此种泳衣可使运动员的成绩提高1%—3%。在胜负以1%S决定的今天,这是十分可观的。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将在2000年奥运会穿此种泳衣进行比赛。合理有效的恢复是现代游泳训练的主要组成部分,恢复手段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生物科学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基因技术的发展,可以制造出更新的药品,可以通过基因技术加快运动员机体的恢复速度。这些都表明运动员的成绩已经越来越同相关学科的科技发展水平紧密联系。

3结论

高原训练范文篇7

20年来中长跑技术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是:跑进中着地缓冲更加圆滑,蹬伸配合协调,蹬地角减小,摆腿半径缩短,送髋前移幅度增大,体现出经济性强,实效性好,结合个人特点,跑起来轻松省力。根据发展总结有以下三种技术方面的创新,(1)自然、稳健,现代中长跑技术强调适宜的步长和步频,通常步频3.34~3.80步秒,女子步长1.68~1.90米,男子步长1.75~2.35米;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比例适宜,跑进中运动员更加注重技术动作的自然放松,重心平稳,体现能量节省化,并根据自身身体特征形成个人的技术特点和技术风格。自然,稳健,步长、步频适宜的现代中长跑技术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2)快频率跑动,快频率跑的技术特点是依靠增加频率来提高跑速。马俊仁教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马家军”高频率、快节奏、重心平稳、步调较快的中长跑技术风格。近年来,我国中长跑教练王德显在快频率跑的基础形成了“鸭子式”跑法,即在途中跑过程中尽量减少摆臂的幅度以降低能量的消耗。孙英杰是这种跑法的典型代表;(3)大步幅跑动,由于重视了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加强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提高柔韧性素质,形成了大步幅跑动技术。目前,非洲和欧洲大部分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运用大步幅跑技术,即跑进中的蹬摆更加有力,髋关节前送速度提高幅度加大,使步幅更大,促进了中长跑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2.中长跑的训练方法

2.1持续跑训练法

这种训练方法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是一种主要依赖于运动员个人的运动天赋,顺其自然的长时间的持续跑,跑量小,速度慢,没有明显的训练周期,运动员以自我控制为主,这是当时惟一的训练方法。

2.2自然跑训练法

随着持续跑训练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欧洲为依托,芬兰为中心,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在森林、草原、丘陵上自然变换跑速,派生出了自然跑训练法,使以持续跑为主的英国流派的单调方法又前进了一步。

2.3“法特莱克”训练法

瑞典国家教练古斯塔•霍迈尔,在芬兰式的长时间持续跑训练法基础上,结合本国的自然环境,找到了一种更加尊重人性的训练方法,这就是著名的“法特莱克”训练法,即速度游戏训练法。这种训练法主要选择空气新鲜,地形、地势变化较多,运动员喜欢的自然环境,有意识地采用变速越野游戏的方法,进行不同强度的跑、走交替运动。加速跑的持续时间、休息时间及跑的形式由运动员的自我感觉决定。“法特莱克”训练法的创造和采用,丰富了训练思路和训练手段。其特点是一种既严谨又较灵活的身体训练体系,它不会使运动员很快出现疲劳,又能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它要求强度、难度和更长的距离来促进身体的发展。

2.4间歇跑训练法

间歇跑训练法是原捷克斯洛伐克素有“人类火车头”之称的埃•扎托皮克在1940年前后所创的,他共创造了18项世界纪录。后来被誉为间歇训练法之父的德国教练员波•格施勒博士和心脏学家赫伯特博士所验证。“间歇训练法”在中长跑的训练理论和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形式与风格。

2.5反复跑训练法

这种训练方法起源于英国,是英国的医科大学学生以自身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出的一种新的中长跑训练方法。反复跑训练法也叫重复跑训练法,就是多次重复几个固定的段落,段落可短于、等于或长于比赛距离,若短于比赛距离则速度要高于比赛速度。反复跑训练比间歇训练更使运动员的机体产生疲劳,更能体现从实战出发。这种训练方法的特点是以间歇跑训练法为基础,进行短距离反复多次的跑,跑的速度随着次数的增加而逐渐提高,最后结合实战需要,以大强度的跑速来进一步发展速度耐力。

2.6高原训练法

在1968年墨西哥城第19届奥运会上,以肯尼亚为首的非洲高原运动员包揽了男子1500m到马拉松5个项目的冠军,令世人震惊。研究表明高原训练能提高体内糖代谢的调节能力,对提高耐力大有好处。高原训练法的总的特点是运动员要经受一定的附加刺激(如氧压变化和缺乏氧气等)使机体产生适应性效果。

3.结论

确立“速度训练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及建立“多课次”的训练结构,是对中长跑运动科学训练的进一步完善,也是中长跑运动训练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中长跑训练,一定要根据其项目的特点,不断提高有氧无氧混合代谢跑量占总量的比例(即速度与速度耐力的比例),这是现代运动训练的主导方向。“以长补短,以短促长,长短互补,全面发展”的训练观念适应了这种需要。中长跑的技术创新、“三氧”综合训练法、传统恢复与中草药恢复结合的恢复手段,能够有效的提高运动成绩。吸取现代各学科的科研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会使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中长跑训练理论不断地产生,中长跑的成绩将会有更大的提高。

作者:霍峰 单位:郑州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参考文献:

[1]王跃新(译).训练要注意质量而不是数量[J].世界田径,1998(1):8-9.

[2]亚历山大波卢宁.女子中长跑夺取胜利的前提[J].同瑞,译.田径科技信息,1994,(6):15-18.

高原训练范文篇8

关键词:“高原现象”;高校体育教育;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推出了关于“高校体育改革”的方案,得到了各地、各学校的积极响应。深刻落实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问题凸显,学生学习动力不高,技能掌握情况较差,理论知识匮乏,给年轻人培养终身体育方法带来了困难,这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锻炼人数达5亿人的目标相距甚远。文章以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为最终目标,探索“高原现象”的一般规律,提出改善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高原反应”,最终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再度提高。

1.相关概念界定

1.1“高原反应”

“高原”本义是指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1】。目前,学术界对于“高原现象”的概念的界定有以下几种,一种是生理上出现的“高原现象”,具体是指: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就会产生“高原反应”,并出现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症状;一种是教育心理学对“高原现象”的界定,具体是指:在不断学习掌握技能的历程之中,初期的进步较快,练习时长与练习成果之间的关系曲线迅速上升,经过一定时间后,这条曲线开始上升缓慢,最后基本呈现出水平状态,以致出现练习成绩难以提升甚至止步不前,这一现象就是“高原现象”;还有一种在体育训练中的“高原现象”是指:运动技能练习达到一定水平所出现的暂时停顿现象【2】。

1.2最佳动机

最佳动机是指动机水平的高低与练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适应。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人的动机水平高低与练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影响着练习者的技能形成的效果。根据叶克斯—多德森定律,人在各种活动中的动机都有一个最佳水平,动机水平很低,工作效率自然不高,但动机水平过高,效果也未必佳【3】。

2.“高原现象”普遍存在的一般规律

在技能或知识掌握过程中,高原现象会介入并影响学习效率,给学生带来厌学的不良反应,这与生理产生的高原反应是类似的。“高原现象”的产生与技能难度和练习时间有关,由“高原现象”表现出的症状叫做“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有时严重,有时轻缓,运动员经历“高原反应”的时期叫做高原期,高原期有长有短。如图1所示,横坐标为学习者的学习时间,以周期为单位,纵坐标是学习者的技能水平,体现学习者能够完成技能的难度,以成绩或计评为单位。刚开始技能比较简单,随着学习的动机强烈增加,成绩或学习效果程明显的上升趋势。当上升到一定阶段,趋势开始慢慢减缓,这是“高原现象”的初始阶段,随后“高原现象”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期中,学生的技能水平或有微弱上升、或持水平状态、或微弱下降,这就是“高原现象”。现象虽普遍存在,但并非一成不变,只要正确处理“高原现象”,也是可以避免或度过,度过后成绩仍可持续上升。

3.“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3.1未达到最佳学习动机

最佳动机是指动机水平的高低与练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适应。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人的动机水平高低与练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影响着练习者的技能形成的效果。根据叶克斯—多德森定律,人在各种活动中的动机都有一个最佳水平,动机水平很低,工作效率自然不高,但动机水平过高,效果也未必佳如图2。图2动机强度、课题类型与工作效率的关系【3】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学生完成网球技术动作的效率往往也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如图2,同样的一个网球技术动作,当老师对学生的击球动作与击球效果要求较高、并且要求击中目标或小区域时,学生的动机水平就比较高,此时完成击球的效率却比较低;当老师降低这一技术动作的要求时,学生的动机水平会略有下降。如若老师对学生的技术动作和击球效果不作任何要求的话,就会导致学生心理松懈,不认真对待,学习的效率就会很低。

3.2未对旧的动作进行改造与学生在学习网球技能时

成绩发展的特征类似,网球学习中任何单项动作技术的形成都主要分为4个阶段,如图3包括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自动化阶段,学生在学习一项单项技术是,想要更好更快地度过每个阶段,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改造,这里的改造主要是指对错误动作的改造,又不能忽视对正确动作的强化改造。每位学生的技术动作都不是千篇一律的,体育教学并不呼吁工厂化、模式化、教条化的技术要求,往往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个性的发展空间来促进学习动机的发展。个性发展空间同技术动作改造强度成正相关;同学习动机也成正相关。教师允许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越大,即减少教条化,学生的产生错误动作的几率就越大,这时候就要对动作进行改造。如图3,第一阶段为泛化阶段,这段时期学生的学习成绩急剧上升,完成的比较好,因为学生学习主要以模仿老师示范动作为主,这段时期学生的中枢神经接受外界刺激较强,通过感受器传到大脑皮质,引起人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内抑制过程尚未精确地建立起来,所以人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4】。第二阶段为分化阶段,这段时期,学生的动作开始定型,条件反射联系开始逐步稳定,接受同一种刺激时能够很好的应对,但是接受新的刺激时,如高速跑动击球、多回合击球等,不稳定现象仍会发生。第三阶段为稳定阶段,这段时期动作开始稳定,本体感觉产生,但不能操控自如。第四阶段为自动化阶段,本体感觉成熟,击球过程中不必思考动作结构,而要思考战术运用。

4.“高原现象”解决的方法

4.1引导学生调整最佳动机

动机定义是指激发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5】。一定水平的运动动机使体育活动参加者在活动中表现得更加努力,更加集中注意,练习的时间更长,坚持的时间更长;低运动动机则可能使放弃并退出体育活动【6】。高校体育教学中,老师要把握好学习的进度、学习动作的难易程度、控制好对学生技术动作的要求,逐渐引导学生调整自我最佳学习动机。首先老师要对学生的个体情况、各项技术的难易程度作出了解,教师的理论知识要丰富,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其次,教师需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不断地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验证理论方法的可行性。在教学中根据学习技能的难易程度,合理地运用场地、器材、时间等资源,由易到难,由浅至深,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在学习新的技术动作时不以达标为目的,以动作规范程度为评价标准。对于动作规范程度较高的同学予以适当赞同,不宜过分重视,对于动作不规范的同学予以鼓励。

4.2学习新的技术并改造旧的技术

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技术的发展存在着一般规律,新的事物不断取代旧的事物。运动技能形成过程是不断伴随着新技术的学习与对旧技术的改造或摒弃。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随着对技能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竞技对抗强度的不断增加,以往的简单的、较为低级的技术将不再适用,这时候应当科学地分析技术结构,联系各学科知识,探索较新的技术,对于相对落后并阻碍技术发展的技术甚至可以摒弃。尤其是在改造旧的落后的技术的时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不断地探索先进的技术动作,细心研究、刻苦练习。

5.结论与建议

体育界中的“高原现象”是运动技能练习达到一定水平所出现的暂时停顿现象,它具有特殊性、普遍性。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高原现象”,学生学习动力不高,技能掌握情况较差,理论知识匮乏,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的“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动机水平的高低与练习技术难易程度不适应;技能形成中对旧的练习动作及结构进行改造不充分,对新的技术学习不全面;提出积极调整学生学习的最佳动机并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并改造旧的技术动作。

作者:王剑 柳齐齐 单位: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梁艳.北京市中学青年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C].见:首都体育学院硕士论文集.北京: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2008.

[2]祝全.在高原现象”的认识与克服[J].前沿,2012,18:199-200

[3]胡蝶.出现“高原现象”后的训练改造探讨[J].体育教育与研究,2008,13:124-125

[4]刘传勋从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探究体育教学[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4:116-117

高原训练范文篇9

关键词广汉机场;航空气候特征;环流形势;天气系统;天气过程;四川广汉

广汉机场作为民航飞行学院训练分院的训练机场,承担着为飞行教学训练提供及时、准确航空气象服务的职责,对该机场进行航空气候特征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掌握其天气特点,有效组织飞行教学训练。

1广汉机场全年气候概况

广汉机场地处川西平原,机场纬度位置偏南,处于亚热带北缘,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多冷锋大风,气温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天气。夏季润热、潮湿,多雷雨天气。秋季阴雨绵绵,多低云。冬季由于盆地效应,逆温层强大,多大雾,能见度极差[1]。

1.1冬暖而夏不酷热

广汉机场全年气温的平均值为19.4℃。冬季广汉机场1月份最冷10年月平均气温为8.8℃,极端最低气温为-4.5℃,12月平均气温为10.1℃,2月平均气温为10.4℃。气温在全国居中上水平,与东部同纬度平原、丘陵地区相比,冬季平均温度明显偏高。夏季广汉机场7月最热,10年月平均气温为28.5℃,极端最高气温为36.9℃。6月平均气温为27.3℃,8月平均气温为28.3℃,明显低于东部同纬度地区,呈现出“冬暖夏凉”的特点。

1.2冬干而夏多暴雨

广汉机场全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为62.8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8.4d,月最大降水量为360.3mm,日最大降水量为162.3mm。全年降水量以夏季最多,强度最大,常伴有雷暴,菘次是春秋两季,冬季为干旱期。冬季广汉机场10年12月平均降水量为4.7mm,1月为9.2mm,2月为14.4mm。夏季广汉机场6月的平均降水量为141.9mm,7月为175.5mm,8月为174.3mm。广汉机场具有东亚季风气候特征,呈现出“冬干旱夏涝”的特点。

1.3秋雨绵绵,夜雨尤多

秋季9月平均降水量为94.9mm,10月为41.3mm,11月为10.3mm。春季3月平均降水量为17.3mm,4月为32.0mm,5月为37.6mm。这与东部季风区春雨多于秋雨的特点不同,秋雨偏多的原因是秋季前期多雨,降水强度不太大但持续时间长,形成秋雨绵绵、多低云的特点,而且多碎雨云。此外,多夜雨也是广汉机场的气候特点之一,年平均夜雨率达60%。

1.4风向特征特别

广汉机场地面全年静风频率占最多,绝大多数在阴和阴雨天为东北风,晴好天气为西南风,夜间和上午多偏北风,中午转偏南,全年大风很少。夏季大风多与雷雨同时出现,风向常较乱。一般冷空气入侵时可造成8~10m/s的偏东北大风。

1.5冬雾夏雷,飞行保障难度大

广汉机场冬季冷空气活动很少,每月只有1~2次,多是变性气团控制,一般不太冷,多阴天,能见度最坏,几乎全是雾和轻雾造成的。广汉机场10年12月平均雾日21.8d,1月为18.2d,11月为18.1d。雷暴出现在3—12月,7—8月最多。广汉机场航空气候呈现出“冬雾夏雷”的特点。因此,广汉机场3—5月最有利于飞行训练,严冬的上午和盛夏的午后最不利于飞行,因为严冬上午能见度极坏,可飞日数少;盛夏的午后气温高,天气变化剧烈,危险天气多,不易掌握[2]。

2广汉机场各季节主要气候特点及其对飞行的影响

2.1春季(3—5月)

2.1.1航空气候特点。广汉机场春季多大风、连阴雨、升温快、有倒春寒天气、春雷早、雾少、能见度好。春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广汉机场3月受大陆气团控制,雨量较少,时有春旱出现,冷空气入侵时,常常带来降水、大风和明显的降温天气。4月以后,太平洋副高脊开始北移,天气逐渐转暖,气温升高,但当冷空气入侵时,常常带来大风、降水和倒春寒天气。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冷锋入侵时,常有8~10m/s以上的偏北大风出现,同时也常伴有雷雨、暴雨和低云产生。春雷常常出现在4月初,降水日益增多,大暴雨往往开始在5月底。广汉机场1年平均春季降水数日为34.6d,平均降水量为86.9mm,比冬季多,较夏、秋季少,而降水量又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整个季节相对湿度较低,平均风速在全年中较大,是全年最干燥的季节。雾日少,能见度好,能见度小于1km的大雾天气年平均为21.2d,且主要集中在3月,低能见度出现的频率较低,仅高于夏季,比春、秋季少。

2.1.2环流形势特征。北支急流和南支急流是影响我国春季天气的主要气流,广汉机场主要受南支急流的影响。南支急流的中心位置在30°N附近,同冬季相比,显著减弱并不断北移。东亚大槽平均位于140°E附近,强度也较冬季有所减弱,并变得趋于平缓。青藏高原北部乌拉尔山东则90°E是平均脊的位置,但强度也较冬季有所减弱,南方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北抬。

2.1.3主要的天气系统及天气过程。西风槽是影响本场的主要天气系统。春季,在冷、暖气团交绥之际,高原上槽脊明显,自高原东移的大槽常造成冷空气影响本场。冷锋则是另一个主要天气系统。冷空气一年四季均可影响成都地区,春、秋两季相对频繁,盛夏和隆冬则较少。降温天气和冷锋天气是广汉机场春季最主要的天气过程。但当冷空气向南爆发时,由于高原和山脉的阻滞作用,强度已大大减弱。所以,春季影响本场的冷空气达到寒潮标准的日数极少。

2.1.4对飞行的影响。大雾所导致的低能见度仍然是对飞行影响最大的天气现象。但低能见度主要集中在3月,且同冬季相比,具有生成时间晚、持续时间较短、消散较快的特点。冷锋过境会造成该场大风和阴雨绵绵、多低云的天气。据统计,该场大风90%以上是由冷锋所造成的。但春季大雾日数逐渐减少,消散时间提前,受冷锋南下影响的地面大风和雷雨天气日数也极少,所以春季是对飞行最为有利的季节。

2.2夏季(6—8月)

2.2.1航空气候特点。多雷雨、多暴雨、多大风、多对流云、能见度好。夏季我国东半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本场受副高脊后部偏南暖、湿气流的影响,天气炎热而潮湿,最高气温可达36.9℃。冷空气活动次数少且偏北,大风日数小于春季,多为短时雷雨阵风,低云比春季少,但多对流云。雾日1年平均只有15.4d,是全年四季中最少的,且雾的持续时间极短。夏季风至,雨季开始,雷雨、暴雨盛行。雷暴年平均为8.7d,占总数的76%。平均降水日数为42.4d,平均降水量为491.7mm,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1/2以上,所以夏季是广汉机场降水、雷暴最为集中的季节。多热力性雷雨,但范围小,持续时间短。而由于天气系统造成的系统性雷雨少,但范围大,强度大,持续时间长[3]。

2.2.2环流形势特征。夏季广汉机场主要受热带东风带、副热带西风带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南支急流逐渐北移与北支急流合并为一支,急流中心撤到40°N北,强度也大为减弱。广汉机场400hPa以上的对流层中,上层为深厚的热带东风带,东亚大槽消失,平均槽的位置被暖脊所替代。青藏高原北乌拉尔山东侧90°E附近变为槽的平均位置,槽、脊位置恰好与冬季相反。副热带高压加强北上,脊线跳到25°N,并继续北上,盛夏可达30°N附近,而在底层,西南地区平均流场盛行偏南气流,当其气流到达川西平原时,出现气旋式涡旋。

2.2.3主要的天气系统及天气过程。夏季影响广汉机场的天气系统主要有西南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冷锋、青藏高原上空的低槽、低涡和切变线。西南涡是青藏高原背风坡特殊地形影响下,在我国西南地区形成的中尺度气旋式涡旋,多出现于700hPa或850hPa上,直径约为300~500km,范围不大。但它是下半年造成西南地区最大降水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广汉机场4—9月底降水过程约60%左右与西南涡有关,尤其是暴雨天气过程与西南涡的关系更为密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同广汉机场及其附近地区的雷雨关系非常密切,而且还影响到每一次降水过程的强弱及地理分布。广汉机场处在西太平洋高压脊西部边缘的辐合区时,常有对流性天气、雷雨、暴雨发生。冷锋是影响成都地区的主要锋面,在夏季,尤其是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多与冷锋有直接关系。从青藏高原上空东移影响到该场的低槽、低涡和切变线,许多是在高原上产生,也有一部分是自西和自北经高原的,它们是夏季造成广汉机场及其附近地区降水天气过程的重要因素。

2.2.4对飞行的影响。夏季,广汉机场的雷雨较为频繁,雷暴、雷暴云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危及飞行安全的天气现象——强烈的湍流、雷击、下击暴流、低空风切变等,对飞行的安全威胁极大。公务员之家

2.3秋季(9—11月)

2.3.1航空气候特点。多阴雨、多低云、秋风寒、降温快、雾渐多、雷渐少。秋季为夏、冬两季的过渡季节,季初接近于夏季,季末接近于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南撤,气温逐渐下降,雷暴天气、降水量也随之减少。秋季冷暖气团交换明显,由于冷空气的入侵,形成降温、降雨天气,是全年阴雨、低云天气最多,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季节。秋雨显著,阴雨绵绵,低云天气时常出现,年均降水为146.5mm,仅次于降水最多的夏季。秋季年均雾日数34.9d,比春、夏多,但不及冬季,一般起雾时间在清晨4:00—5:00,在11:00左右消散。自10月中旬起雾日逐渐增多,雾的浓度也逐渐加大,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

2.3.2环流形势特征。副热带高压势力减弱南退,南风带加强并向南扩展,南支急流重新建立并加强,高空东亚大槽在130°E附近开始建立,而90°E附近的大槽逐渐消失并由高压脊代替,夏季风撤退,东亚季风区秋季环流建立,冬季风迅速影响西南地区。

2.3.3主要的天气系统及天气过程。由于冷空气势力加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冷锋不断南下影响成都地区,造成降温或连阴雨天气过程。另外,由于南支气流的重新建立和加强,南支槽也开始频繁影响本场。

2.3.4对飞行的影响。秋季尽管广汉机场秋雨绵绵,但雷暴较少,年平均仅0.8d且集中在9月上旬,对飞行影响不大,故9、10月是对飞行最为有利的时间,但到10月下旬以后,能见度逐渐转差,雾日也逐渐增加,对飞行的影响也就愈来愈大。

2.4冬季(12—2月)

2.4.1航空气候特点。干旱少雨、气温较低、天气稳定、多雾日、能见度极差[4]。秋季我国大陆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广汉机场为干燥冬季风所控制,处于干旱期,雨量很少,气温较低,年平均气温在9.8℃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达-4.5℃左右。降水年平均数为17.6d,平均降水量为28.3mm,为四季最低。冬季是广汉机场雾、霜最为集中的季节。由于该场较长时间受变性大陆气团控制,气压场均匀、风速小,夜、晨气温常在0℃附近,有利于雾或霜的生成。由于气温多在0℃以上,故霜日远较雾日少,降雪、积雪现象也极为罕见。冬季雾日年平均为49.3d,占全年平均雾日的42%,年平均降雪1.2d,年最多降雪日也仅为4d。

2.4.2环流形势特征。高空急流达全年最强,南支急流稳定在25°N附近,500hPa以下,南、北两支急流在其下游紧靠高原的地区出现一个弱风区。西风带平均槽位于140°E附近,青藏高原北部90°E为平均脊的位置。我国上空基本为西北气流,而在底层,其平均流场反映出:从青藏高原中部向东南经川、滇、黔交界处直至北部湾,有一条明显的风向辐合带。

2.4.3主要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冷锋是冬季影响广汉机场最主要的天气系统,尤其是寒潮,与冷锋有直接关系。西风槽则是另一个重要天气系统,但总体而言,冬季冷空气次数并不十分频繁。

2.4.4对飞行的影响。由于广汉机场四周河渠纵横,水汽条件极为充沛,四周环山,机场上空附近长期有一个较强的逆温层,加之冷空气活动较少,故整个冬季多大雾,且雾的浓度大,持续时间长,有时甚至能导致数天的低能见度,特别是能见度的“回马枪”现象,给飞行活动带来极大的影响。

3结语

天气的演变是复杂的,气候的变化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广汉机场气候特征的分析研究尚需气象人员不断的总结和探索,以达到飞行教学训练中趋利避害,确保航空安全,提高培训效率的目的。

4参考文献

[1]朱乾根.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3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2]黄仪方,朱志愚.航空气象[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高原训练范文篇10

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昆明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基础支撑。据国家统计局昆明调查队数据显示,2017年昆明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092.67元,是1980年的67.3倍,2008年的2.62倍,与1980年相比年均增长率为12.05%。扣除近四十年价格上涨因素,2017年昆明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实际支出3947.97元,是1980年的10.23倍,与1980年相比实际年均增长率为6.49%。但与国内国际化城市相比,昆明消费总量不大,消费结构不够合理,消费载体基础性开放合作平台等服务性消费仍存在差距。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增长、农村消费提质升级、优化消费市场环境的政策红利出台,将为促进昆明居民消费升级注入新动力。

2昆明消费经济发展现状

2.1昆明消费潜力分析。消费潜力是指潜在的消费,涵盖一切尚未满足的符合人性需要的消费。本文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昆明及西部7个省会城市的消费潜力进行分析排名,并以年末总人口(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指标作为研究昆明消费潜力的变量体系,用以分析明确各变量因素与消费潜力之间的影响关系。经测算,昆明消费潜力在8个西部省会城市中,综合排名居第三位(排名依次是成都、西安、昆明、南宁、贵阳、兰州、西宁、银川),如表1所示,昆明消费潜力较为明显。2.2昆明消费经济发展特点。2.2.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强。从图1可以看出,2011—2014年昆明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低于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但其两者的差距逐年递减,至2015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资本形成对GDP增长贡献率。2.2.2消费结构逐步优化2011—2015年(如图2所示)政府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占比逐年降低,由2011年的25.30%下降为20.8%,略低于全国26.4%的平均水平;居民消费占比逐年增加由2011年的74.70%上升到79.20%,略高于全国73.6%的平均水平。2.2.3城乡消费规模差异依然较大,消费结构差异不明显。如图3、图4所示,2017年昆明市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比图可以看出,昆明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不明显。图32017年昆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占比图图42017年昆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比图从图5可以看出,在消费规模上,昆明城乡差异依然较大。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昆明调查队。2.3昆明消费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2.3.1消费对经济拉动的效能不足2015年昆明最终消费率为48.8%,低于全国51.6%的水平;资本形成率70.2%,高于全国44.9%的水平,昆明消费需求小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还需进一步提升,如图6所示。2.3.2新型消费模式发展不充分。昆明网络消费动力不足。2016年4月,昆明网络消费位列云南第一位,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昆明的网络消费水平指数来看,2011年1月为90.88(全国平均96.0),到2016年4月为104.88(全国平均122.2),月均增长0.23%(全国平均0.38%),均低于全国水平。2.3.3居住类消费支出挤占其他领域消费。随着2000以来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住房消费成为城镇居民最重要的开支内容,从图3、图4看出,2017年城乡居民用于居住的开支都在20%以上,居住消费日益成为居民消费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昆明居民的住房消费过大,严重挤占了居民在其他领域的消费。

3新时期广州释放消费力经验借鉴

2012—2018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保持超过11%的高增速,预计到2020年,达到伦敦、纽约等世界级城市消费规模。随着广州传统商贸加快转型,以及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广州消费实力将继续名列前茅,经验值得昆明借鉴。3.1改革流通体制,加快消费升级。广州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消费升级。将个性、多元、便利的消费需求作为引导商贸零售业创新发展的目标,培育“零售业+”的商贸零售业发展模式;以创新发展为理念,推进专业批发市场从单一批发向综合服务转型提升;利用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政策叠加优势推动高端集聚和创新创业良性循环;以物流园区、产业物流集聚区为支撑,着力推进全市工商业、物流企业以托盘为核心带动的物流标准化应用。3.2落实消费政策,提升消费信心。广州注重消费政策和理念的研究。以体育消费、信息消费、旅游休闲等中高端消费为新增长点,采取了重构消费新模式,促进消费需求回流、促进商旅文融合、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融合等一系列有效做法,推动商贸转型升级,深化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推广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平台。3.3强化市场监管,改善消费环境。广州被商务部和中央编办确定为全国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广州市政府安排资金对扩内需促消费工作和项目给予支持,保障促销活动的有序开展,落实具体促消费工作措施,对促消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找出对策,及时总结。

4提升昆明消费潜力空间载体的路径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进一步提高商业供给体系质量,加强消费回流,增强对海内外消费者的吸引力,满足更高水平的消费需求。4.1以新供给激发新需求。昆明消费需要在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实现更快释放。鼓励企业通过研发创新、技术改造,开发面向云计算、大数据的新型智能化终端产品,吸引消费者,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以昆明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契机,加快形成一批跨县(区)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满足消费需求;优先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大数据产业,并结合各区域产业特征来制定现代服务业消费计划;弘扬工匠精神,重点在医药、旅游、食品等行业建立领军企业和示范标杆。4.2支持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创新销售模式与业态。探索构建“智慧商业”体系,鼓励互联网企业加强与餐饮企业、实体店铺、生活服务企业合作,推动线上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营销等优势与线下真实体验、品牌信誉、物流配送等优势相融合。4.3着力建设主城区市中心商业中心,打造昆明消费新名片。探索交通枢纽、人流集散地融合消费发展新模式,引导新型业态和国内外顶级品牌聚集,建设高端商业密集发展区和品牌集聚的国际知名商业区。加快正义路片区改造,实施商业步行街空间品质提升再造工程,鼓励设计师、创客进驻正义路片区,开展创客创意产品、展示、体验、交易,打造昆明消费的新名片。推动翠湖片区的保护性改造,引入绿色生态设计,融合云南历史文化和翠湖独特的自然风光,建设翠湖商业中心,打造汇聚垂直型购物中心、旅游休闲、复古街区等多元业态的消费目的地。完善商业中心交通体系,加快规划建设正义路、人民路,翠湖环路的步行连廊,增强商业集聚效应。4.4着力提升四大核心商业集聚区,构建昆明消费新优势。充分发挥原有商业中心的消费聚集作用,加快提升主城区市中心商业区、北辰财富中心商业中心、南亚风情园商业区、世纪城商业中心四大核心消费区功能。加快推进北辰财富中心区域升级改造工作,通过提升市容环境、打造智能街区、营造商圈文化等,打造以休闲娱乐为主导、多元混合的商业中心。推动顺城—正义路中心商业区商业向翠湖片区延伸,引进具有云南历史特色和云南民族风情的综合商业设施,构建集都市型购物中心、品牌专业店、特色餐饮、影剧院、历史名人故居、主题公园等休闲文化娱乐服务网点。在南亚风情园商业区、世纪城商业中心重点打造集购物、餐饮、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消费中心。4.5着力打造新兴消费圈,培育消费增长新引擎。进一步丰富万达商业中心业态,引进国际主流品牌,引导增加特色餐饮等配套服务,利用昆明地标—万达双塔品牌,促进旅游消费。加快呈贡片区CBD规划建设,引进大型购物中心,引导品牌集聚,将呈贡片区商业区打造成为辐射云南南部城市的综合商业中心。依托滇池周边特有的生态人文资源,重点挖掘和培育旅游、文化等产品,打造生态观光消费圈。引入特色餐饮、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促进旅游消费。4.6加强境外消费回流。加快建设机场口岸进境免税店,争取昆明长水机场口岸进境免税店尽快对外营业;建立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加大国际跨境商品直购体验中心的建设,促进进口消费品直销中心的发展。完善昆明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奥斯迪(昆明)电子商务交易产业园等配套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积极创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打造集跨境电商、商品展示、保税仓储于一体的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引导境外消费回流,吸引外来消费增加。

5打造新兴消费热点

作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以“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为中心,打造昆明新兴消费热点。5.1“大健康”——以“民族医药、民族体育、养老服务”为重点,打造消费热点。医药、体育、养老是与国民生活及幸福感息息相关的行业,关注这些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不但可以实现国民健康,更是实现政府创收增收的重要举措。5.1.1民族医药产业消费。昆明市民族医药产业面临市场空间狭小、资源枯竭、民族医学发展迟缓和后继乏人等诸多困境,影响了当地的健康消费。第一,做好民族医药抢救发掘工作。民族医药抢救发掘工作是民族医药保护、继承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建议昆明市、区两级政府设立民族医药抢救发掘专项科研项目,重点开展阿昌族、哈尼族、怒族、布朗族、傈僳族、独龙族、哈民族、德昂族等民族医药常用医技医法、习惯用药、秘方验方、养生保健方法等医药知识、文献的抢救性发掘及整理研究。第二,重视民族医药名老专家的经验传承。为民族医药名老专家开展师承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尤其应在从业资格、职称评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以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名医专家后人。第三,加强民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优质的民族医药服务。着力培养一批技术高超、医患沟通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切实解除老百姓的病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消费者对民族医药队伍的信任,才能大胆消费、放心消费。第四,建设民族医药标准化研究平台,提升民族医药的品牌质量。开展民族药标准研究,建立民族药标准研究和评价平台,解决民族药研究的关键技术难题,将有力提升昆明市民族医药企业的品牌质量,提升其行业竞争力,从而吸引国内外消费。第五,加大对民族医药产业的投入。建立传统医药复方知识保护基金,以资助对传统复方资源的管理与保护;重视民族医药人才,提高待遇,对于掌握民族医药核心技术的专家及老药工,给予相应的地位及待遇;配备应有的资金以培养后继的年轻人,以师带徒的形式掌握民族医药核心技术。5.1.2民族体育产业消费。第一,实现“平原—中高原—高高原”的训练基地系统的调整。昆明市现有运动训练服务资源主要体现在高原训练方面,尽管高原训练基地达到国内乃至东南亚地区一流水平且具备一定规模,但按训练学和生理学要求尚不具备训练的系统功能的要求,故在昆明市建立“平原(河口平原)—中高原(昆明)—高高原(丽江)”一条龙训练基地服务系统或通过跨省际的“平原—中高原—高高原”训练基地联盟,实施全方位的运动训练服务,真正实现昆明市乃至云南训练基地系统的功能调整。同时可将大量的剩余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使训练基地社会服务中依据市场运行规则进行产业化经营,使昆明市的这一宝贵的特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第二,以现代思维实施基地营销方式调整。昆明市运动训练基地在实施完善“平原—中高原—高高原”服务结构开发的同时,必须采用多角化营销战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展开。以国内、外各类职业体育俱乐部为主要消费对象,采用名人效应营销方式、品牌效应营销方式、基地资源功能营销、组合效用营销等方式;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等形式扩大训练基地的影响;以高层次体育组织为公关对象,如国内、外各单项体育联合会或通过国内、外高层体育组织领导对基地的评价扩大影响,拓宽需求市场,加速昆明市高原训练基地的国际化水平。第三,施行推动昆明市民族体育发展的政策。为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投入体育产业的经营开发,政府有必要制定一些吸引企业来华投资的优惠政策,如对投资从事体育经营的非赢利性组织或赢利性企业给予减免税政策和优惠贷款政策。国家可以在土地使用上放宽政策;国家银行应该以优惠的金融政策,以较低的利息和较少的抵押发放贷款等,增加社会办体育的热情和信心。第四,运用大众传媒推动全民健身消费。体育消费者参与体育消费兴趣的形成是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用行政手段干预媒体对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报道比率,是引导更多的人加入体育健身行列的有效手段。第五,培养少数民族体育运动表演人才,吸引民族体育运动消费。让各少数民族选派出优秀的青年人,对本民族的体育项目进行整理、改编,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又具有现代的文明,既能够观赏,又比较简单,使观赏者容易参与,才能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民族体育运动消费。5.1.3养老产业消费。第一,建立推进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协调发展的管理机制。建立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协调发展管理机制。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市场调查研究、决策咨询、规划制定、推动实施、评价考核等具体工作。将老龄产业发展从政府“要求干、指挥干、安排干”逐步转向“引导干、商量干、支持干”。第二,建立保障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健康成长的约束机制。昆明市可成立居家养老服务协会评估联盟等在第三方评价机构,探索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标准、流程、机构、队伍和成果应用等问题,以积极推进老龄产业发展监督、约束和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还社会一个健康的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第三,全力打造精细的养老服务。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养老服务模式已明显滞后于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市场化、产业化形势下的养老服务发展,要充分体现人性化、个性化、亲情化的需要,服务功能逐步精细化、专业化,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服务。5.2“大旅游”背景下,打造昆明休闲旅游消费热点的对策建议。昆明作为一座享誉中外的旅游城市,积极打造休闲旅游项目,释放休闲旅游消费潜力。(1)科学规划城市休闲旅游景区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确立“宜居休闲之都”的品牌形象,加强景点景区旅游战略向全域旅游战略的转变。(2)打造内涵丰富的休闲旅游产品。系统研发和策划节日购物旅游、特色乡村旅游、城市特色街区旅游、山地体验旅游、汽车自驾旅游、会展旅游、学术研讨会旅游、美食旅游、体育赛事旅游等一批有竞争力的旅游新产品,着力培育成为昆明新的标志性旅游产品。(3)加强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有意识地开发城市郊区,以森林资源为条件,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依托的城郊型森林公园,形成集休闲、娱乐、健身、疗养、运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地域综合体,吸引省内外的消费者。(4)打造以昆明十大湿地为中心的生态旅游消费热点。在开发湿地旅游的同时,同时注重对湿地活文化的建设。湿地活文化可能会成为湿地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提升了湿地文化品味,也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5)完善人本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成“智慧旅游云”,形成涵盖产品推广、服务预订、产品预售、信息查询、车辆调度、旅游安全监管系统、游客流量监测系统和导游服务系统等智能化、人性化服务体系,实现旅游行业实时监管;完善以旅游咨询中心、资讯网站、服务热线和手机APP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公共服务信息服务渠道。(6)加强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励职业院校或大中专学校在校学生参加养生旅游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集旅游服务和养生服务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7)建立“外国领事馆街”,吸引更多的中外旅游者。在外国领事馆街区建立购物商业区,除了提供具有各国民族特色的旅游消费产品,还可以让外国人们多了解昆明本地的特色产品,引导其购物消费。5.3“大文创”——以民族演艺为中心,打造消费热点。昆明市民族演艺产业在刺激消费方面的贡献还不尽人意,民族演艺的消费市场还不稳定。5.3.1实现“旅游之夜”向“夜之旅游”的市场定位转变。在市场定位观念上突破以往的束缚,将“旅游之夜”升级至“夜之旅游”。即要把传统意义上夜间上演的演艺产品作为一个主打旅游产品来打造,它不一定要在夜间上演,但是一定要发展成为旅游地的核心旅游资源。5.3.2实现“遍地开花”向“限量规划”的产品布局转变。昆明市的民族旅游演艺产品应该引入“限量规划”的思想。规划者应首先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如文化底蕴、接待能力、表演实力、可进入性等,合理布局产品,而且同一区域范围内的产品也应有差异性。5.3.3实现“舞台化商品化”向“民族性原真性”的资源开发转变要求。资源的开发能恰如其分地诠释民族原生文化,这样才能得到广大旅游者认可,并最终促进旅游消费。

6完善昆明消费保障体系

6.1完善宏观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通过政府投资支出、转移支出等方面政策的运用,改善居民的就业环境以及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收入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完善居民消费环境;通过创新消费金融产品,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发展线上消费金融,使消费更加便捷。6.2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消费升级。调整放宽昆明市主城区落户限制,以具备一定学历或技能的人才、升学或毕业进入城镇的学生、在城镇就业居住3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6.3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保障消费信心。积极发展创新型非抵押类贷款模式,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新消费特点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各大保险公司昆明分公司与银行合作,支持发展“政银保”模式业务及各类商业贷款保证保险,为昆明小微企业贷款提供风险保障;适时设立或引进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6.4健全消费者保护机制,保障消费者权益。针对网络商品交易迅猛发展的势头,推进商品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加强网络商品的监管。在昆明市商场、超市、市场等,继续开展“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大力推行经营者首问制度和赔偿先付制度“两项制度”,强化经营者自律。

7搭建昆明消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