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解决办法十篇

时间:2024-01-04 17:47:16

高原反应解决办法

高原反应解决办法篇1

一、组织领导和职责

为将县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以下简称办理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抓实抓好,局成立办理工作领导组,成员如下:

局办公室为办理工作的牵头协调部门,负责全局办理工作的协调、汇总、督促;各相关科室为具体承办单位,负责做好建议、提案的答复工作。

二、办理要求

1、建议、提案的办理要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承办科室要积极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办理时要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共商解决办法,提高落实率、办结率、满意率。凡有条件解决的,要抓紧时间及时解决;因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应制订计划、规划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因政策或其它原因限制不能解决的,应如实向代表、委员说明原因,努力使我们的办理工作让代表委员满意、领导满意、群众满意。

2、各科室收到建议、提案后,应认真清点,对确实不属于本科室职责范围的,请向局分管领导提出,重新商定承办科室,不得自行转给其他科室办理。

3、各承办科室要坚持“开门办理”方式,共同与代表和委员商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抓好办前、办中、办后三个环节。办前,要认真分析,拿出办理方案,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系,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征求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办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办中,要邀请代表、委员参加(由局办公室统一组织)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提高答复满意率。办复后,要重视代表、委员意见的反馈,并作出妥善处理。

4、各科室承办的(协办件须在4月20日前、主办件须在6月20日前)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答复意见初稿交局分管领导审核后呈报局主要领导签字,合格后交局办公室电子稿,局办公室以正式文件形式打印并通过网上建议、提案办理系统反馈建议、提案人、交办机关和有关协办单位。

高原反应解决办法篇2

近年来,各地群众进京上访、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敏感时期上访的数量有所增长。上访成为当前部分群众要求解决实际问题,落实有关政策法律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然而大量越级上访、群体上访,不仅增加了上访群众的精神和物质负担,而且给各级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增加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正常办公和工作秩序,甚至损害了党委、政府的社会形象。因此,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涉法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涉法信访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

一、建立案件质量保障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涉法上访问题的发生。质量是执法办案的生命和灵魂。案件质量不高,不但影响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形象,而且可能直接侵害涉案群众的合法权益,诱发涉法上访问题的发生。从当前涉法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来看,涉法上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法机关不依法办案,甚至越权办案。前些年,特别是修改后的刑法、刑诉法颁布实施前,一些地方的司法机关参与办理了不属于本部门、本级管辖的案件,如有的公安、司法机关插手办理经济纠纷案件,或受利益驱动将办案中扣押的款物在没有法院判决的情况下予以没收;二是执法人员违反法定程序办案。如有的单位在没有立案手续的情况下办案,有的办案过程中法律文书送达不及时,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虽然随着修改后“两法”的颁布实施,此类现象大幅度减少,但以前一些执法部门办案中遗留下的问题至今难以解决。因此,要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涉法上访案件的发生,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案件质量保障机制,从实体上和程序上两方面确保执法办案的质量。1998年以来,烟台市人民检察机关坚持公正执法、狠抓办案,以质量效果为中心,全面提高办案质量,使查办犯罪工作的重心逐步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果转变。工作中,采取设立案件质量专管员,建立侦查与批捕、起诉部门双向延伸、共同把关制度,健全并严格落实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建立完善数量、质量、效果有机统一的办案工作综合考评体系,加大对办案质量和效果的考核力度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全市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水平的提高,保证了案件质量,提高了办案效率,出现了自侦案件大要案比例、有罪判决率和挽回经济损失额大幅提高、涉检信访案件大幅下降的“三高一低”的良好局面。

二、建立信息收集、交流、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涉法上访动态。及时掌握涉法上访群众的情况,是做好息访息诉工作的前提。因此,检察机关控告申诉和各有关部门工作中应及时掌握涉法上访的动态情况,便于及早采取措施,争取工作主动。一是建立涉法上访信息收集机制。通过定期不定期地排查矛盾、接待来信来访、其他机关和部门分流转交、上级交办信件等多种渠道,对倾向性、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和已发生的涉法上访信息进行广泛地收集整理,使有关部门提前开展工作,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在处理涉法上访案件时能够迅速反应、占据主动。二是建立内部信息互通交流机制。检察机关控申部门应及时与本院其他部门联系,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相互通报案件办理情况等有关信息,尤其对可能引发当事人上访的信息应及时通报和掌握。三是建立外部信息通报机制。各级、各部门应该树立信访工作“一盘棋”的思想,积极建立信访工作大格局,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检察机关控申部门对于接待的应由其他机关和部门管辖的来信来访问题,应及时向有关机关和部门移交和反馈,防止出现漏管失控。例如,蓬莱市人民检察院在各业务科室都设立一名“涉法信访预测员”,负责对本部门办案中发现的可能到省进京上访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将可能上访的原因、案件目前的办理情况、主要矛盾和息诉方案等形成书面材料通报控申科,由控申科录入微机,建档造册,并及时向政法委和信访部门报告情况,使自己掌握的信息能够为其他部门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建立案件分流调控机制,认真落实首办责任制。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神圣使命。近年来,随着检察机关接访工作日趋规范,工作人员接访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反映较好,许多群众对本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也到检察机关上访。因此,建立案件分流调控机制,使此类案件能够得到及时移送、妥善处理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和紧迫。一是建立外部案件移交分流机制。对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及时向有关机关和部门进行移交和分流,不积案、不压案,并及时对信访群众进行反馈,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二是建立内部分流调控制机制,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对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涉法上访案件,应当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严格实首办责任制,形成全院抓信访的信访工作大格局。首办责任部门对于本部门承办的控告、申诉案件,应当及时指定首办责任人,按照有关工作规定办理,并按时限将办理情况反馈控申部门。例如,2004年初烟台监狱一名服刑人员猝死,经莱阳市检察院法医鉴定系心肌梗塞致死。死者家属不服,但既不要求重新进行鉴定,也不同意火化尸体,一连数日聚集20余人在监狱门前大搞哭丧、烧纸等祭祀活动,并烧坏监狱大门的电线,严重影响了监狱的安全和秩序。随后死者家属又到烟台市检察院上访,要求对此案进行法律监督。市院控申处将案件转给监所处后,监所处作为首办责任部门,一是靠上去做上访人的工作,稳定其激动情绪,使其同意再次申请法医鉴定;二是联系技术处会同公安、法院技术鉴定部门开展了联合鉴定,经鉴定确系心肌梗塞死亡;三是与监狱协调,按规定给予死者家属一定的经济补偿,最后上访人心服口服表示不再上访,顺利化解了这起涉法集体访案件。

四、建立案件多元化调处机制,维护上访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调查分析,在当前群众信访特别是群众集体上访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是有一定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和问题应当予以解决;80%以上是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的;80%以上是基层单位应该解决,也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其中不少是由于在初信初访中调处工作不扎实、不到位,致使矛盾激化,发生越级上访。因此,当前要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建立案件的多元化调处机制,认真扎实对做好上访群众的稳定工作,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一是坚持检察长接访制。信访工作是领导干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检察长亲自接访,是提高检察机关形象,体现检察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一条重要途径,检察长接访能够增强来访群众的信任感;检察长接访能够减少工作环节,更便于协调检察机关各有关部门的整体力量,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提高接访的效果;检察长接访,便于检察长更好地了解全院工作情况,解决检察机关内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二是建立点名约访制。涉法上访案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有些案件控申部门不了解,往往难以有针对性地、全面准确地给予解答,因此有必要建立点名约访制度。将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检察官的照片和简历在接访室公布,上访人可以通过控申科,点名预约某位检察官接访,一方面便于接受群众监督,增强办案人的责任感,保证案件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有针对性地解答上访人提出的问题,使上访人心服口服。三是建立巡回下访制。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上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防止因接访空档而发生越级上访,在信访部门应建立巡回下访制度。利用赶集、庙会和节假日等时机深入街道乡镇巡回接访,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着力点,及时化解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例如,海阳市人民检察院在该市徐家店镇巡回接访时,7名村民反映该村支书擅自将土地转包他人,并声称问题解决不了就要进京上访。该院干警在认真做好安抚工作的同进,及时将情况通报了信访局和镇党委,使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妥善化解了一起集体越级访。四是建立反馈回访制。对于已经处结和正在处理当中的上访案件,应当建立反馈回访制度。对已经处结的案件要定期回访,防止矛盾反复、上访反弹;对正在处理的案件要及时反馈,告知案件进展情况,防止矛盾激化,导致越级访的发生。五是建立涉法信访人制度。笔者认为,应当允许涉法上访人委托授权1-2名律师作为信访人,为其提供法律服务或援助。一方面律师熟悉法律,可以为上访人找到合法的解决途径,减轻上访人的讼累和国家机关的负担;另一方面律师作为上访人的人,他们对案件的分析容易被上访人接受,有利于缓解上访人的敌对情绪,做好上访人的说服教育工作。

五、建立上级指导协调机制,严格落实“四定一包”责任制。加强对涉法信访工作的领导,是做好涉法信访工作的重要一环。基层院在处理涉法上访案件时,时常遇到法律政策把握不准、息访息诉工作需要协调、不属于自己主管的案件难以移交等问题,迫切需要上级机关给予指导和协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一方面,指导和敦促基层单位加大信访工作力度,严格落实“四定一包”责任制,及时调处涉法上访案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另一方面,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协调,使本不属于检察机关主管或者涉及其他部门的案件,能够得到及时地分流和处理。

高原反应解决办法篇3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6年12月8日由国务院第15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6年12月19日国务院令第481号公布,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办法》的颁布实施是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取代了原来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明确人民法院不再是收费主体,当事人为维护个人合法权益提讼,其交纳的费用不是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而是向国家交纳的,统一纳入国家财政收费管理。

一、《办法》出台的过程

着手修改诉讼收费办法,时间已经很长了。2003年,中央决定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明确提出了二十多项改革任务,其中有一项就是修订诉讼收费办法。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一是原有收费办法的法律依据不行,《人民法院诉讼费收费办法》是1989年制定的,当时《行政诉讼法》还没有实施,《民事诉讼法》还是试行,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法律基础上制定的收费办法,且一直没有进行过完整的修订。二是社会上对原有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诟病多,特别是对其中的弹性条款反映比较大,对法院收取“实际支出的费用”反映非常强烈。三是法院认为《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的收费标准太低,应当提高,而社会各界认为收费标准太高,要降低。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组成了一个司法改革研究小组,分课题地研究司法体制改革问题。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向中央报送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意见。在报送的意见中,对修改诉讼收费办法,我们确定了几条基本原则:一是按阶段收费,改变大家反映比较强烈的不论是调解还是判决、不论是适用普通程序还是简易程序等情况一律都按一个标准收费;二是取消弹性条款,即原收费办法中第四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其他诉讼费用”;三是取消社会上反映非常强烈的像“实际支出的费用”这样不可量化的条款。此外,还有一些涉及细节的修改建议。但是,当时没有提出具体的收费标准,是想等中央同意了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这些基本原则后,再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制定收费的标准。报告提交后,中央政法委曾三次征求法院意见,决定修订《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

2005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若干问题初步意见的21号文件,决定诉讼收费办法由国务院负责制定,国务院将这项任务交给了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法制办接到这项任务后,找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研究怎样启动制定诉讼收费办法。200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将起草的诉讼收费办法草稿交给了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法制办以最高人民法院提交的草稿为蓝本,先后征求了地方党委、政法委、政府、公检法司、大中型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召开了多次专家论证会,前后修改了十多稿。稿子出来后,国务院法制办又与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的同志一起,面对面地研究了三四次。在修改诉讼收费办法的同时,我们法院也开展了一些相应的工作。2005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制定基层法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意见,还召开了几次会议进行布置,各省市自治区都在加紧制定基层法院公用经费保障的标准。制定公用经费保障标准,表面上看起来是制定一个最低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问题,但实际上是对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的法院经费管理体制的一个很大改革,把原来主观化的预算变成了客观化的、标准化的预算,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改革。按照国务院的立法规划和工作进度安排,新制定的诉讼收费办法应当在2006年的春节前后就出台,但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对一些修改内容有不同意见,《办法》的出台就拖了下来。到了《诉讼费用交纳办法》2006年9、10月份,中央要求有几项改革措施在年底之前必须出台,其中就包括了诉讼费的收费办法。由于中央催得比较紧,加上2006年以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有好几次曝光了法院在诉讼收费方面的不规范做法,以及社会上对诉讼收费存在的问题反映比较强烈,原有的诉讼收费办法确实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2006年10月份,国务院法制办与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最后一次交换了意见,把几个主要问题最终确定了下来。2006年12月8日,国务院法制办将《办法》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这就是《办法》出台的大致过程。应该说,国务院法制办在制定《办法》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充分听取了法院系统的意见。他们不仅仅是听取了最高人民法院和高、中级法院的意见,还听取了基层法院的意见。国务院法制办曾经专门召开过好几次中西部地区座谈会,我们的高级法院、部分的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的同志都参加了,也都谈了自己的意见。总体上说,制定《办法》还是较适应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需要,但法院系统的意见没有被充分采纳,在相关配套保障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前,客观地说,《办法》的出台对法院工作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办法》修改的重点

第一个方面,对收费标准进行了调整,有降低有提高。这次,收费标准的调整体现了一个原则,就是对民间的财产纠纷和小额的经济纠纷降低了收费标准,对标的额大的经济案件提高了收费标准。国务院法制办的同志讲,收费标准两头没动,中间鼓了一个大肚子。在原来的收费办法中,是1万元以下收4%,现在是10万元以下的收2.5%.但是,标的在1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以上的案件,原来的收费比例是0.5%,现在是0.9%、0.8%、0.6%.在这个基础上,《办法》对有些按件计收的案件,适当地提高了一点标准,因为原来的标准太低,大家寻求司法保护所应当付出的成本都未能达到。

第二个方面,完全取消了弹性的收费项目。在《办法》中,完全取消了人民法院认为“应当收的”、“可以收的”等没有量化标准的收费,过去的“其他诉讼费”、“执行中实际支出的费用”都取消了,也包括由当事人承担的审判人员的差旅费用。但是,执行的申请费保留了,并且有所提高。当事人不自动履行法院的裁判文书,申请人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申请费,在早期的几个修改稿中都是被取消的。社会上对收取申请执行费反映比较大,专家学者也论证说这笔钱不该收。但是,根据现在法院执行难的实际情况,法院的执行成本非常高,执行难一直在高位运行,如果执行不收费将不利于维护法院的权威,不利于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也不利于对不自觉履行判决的人给予应有的制裁。所以,就这个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与国务院法制办当面谈了好几次,一直到倒数第二稿才把这一部分内容加上去。而且,我们还提出了如果取消执行中的实际支出费用,申请费必须要提高标准。最后,国务院法制办采纳了这个意见。所以,现在的执行申请费由过去的0.5%提高到1.5%.第三个方面,法院不再代收代付。《办法》规定,公告费、鉴定费、评估费、拍卖费等费用,都由当事人直接找拍卖部门、鉴定部门交费,法院不再代收代付。对这一条,我们曾提出了在实际中不好执行,在经过与国务院法制办同志充分交换意见后,我们还是接受了这一条款,我们法院自己要对此进行规范。另外,从法院办公费用中支出的为当事人复印材料的费用,应当由当事人交,对法院办公费用予以补偿是理所当然的。但对这一条,财政部门有不同意见,最后没有写进去。

三、《办法》实施后人民法院经费保障面临的问题

1.诉讼费的收取将大幅下降。

目前,人民法院收取的诉讼费主要为民、商事案件的案件受理费和申请执行费以及其他诉讼费。新《办法》对民、商事案件受理费收取标准进行了下调,并规定驳回、驳回上诉的不收取诉讼费,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的减半收取费用,同时取消了执行实际支出费用,此举将使法院收取的各项诉讼费用大幅减少。以2005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收费案件为例,按新、老收费项目和标准对全国法院诉讼收费情况进行了统计对比,统计显示:2005年,全国法院年受理民事案件4829473件,年收取民事案件受理费92.7151亿元、收取其他诉讼费11.5912亿元;2005年,全国法院年受理执行案件2033678件,年收取执行申请费8.3633亿元、收取执行实际支出费用9.7529亿元;2005年,全国法院年受理有金额争议的行政案件69838件,年收取案件受理费4.2776亿元。上述诉讼收费共计126.7001亿元。按新《办法》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2005年全国法院受理的各类收费案件数和标的进行计算:收取民事案件受理费为42.9548亿元;收取执行费为7.1148亿元;收取行政案件受理费为2.1627亿元。上述共计52.2323亿元。新、老标准所收诉讼费同比减少74.4678亿元,下降58.58%.此下降幅度不含实施司法救助减、免的诉讼费用。

2.保障审判工作正常开展的经费

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全国绝大部分法院,尤其是中、基层法院的经费保障对诉讼费有很大的依赖性。在不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东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诉讼费甚至是法院经费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诉讼费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后,从账面上看财政拨款年年增加,实质上很多地方的拨款数是与诉讼费收入挂钩的。如某中院2006年度由财政拨入的经费只占总收入的35%左右,而其他的65%均为诉讼费收入。新《办法》大幅调减诉讼收费后,预收的诉讼费用甚至难以保障审判工作最基本的、直接的和日常性的支出。一旦财政不能足额保障法院各项经费,必然会出现人民法院工作难以正常运行的状况,司法能力必将大大削弱,人民法院保障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职能作用将难以有效发挥。同时,在案件数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法院运行的绝对成本必然增加,必将出现收案越多,法院越难以为继的局面。

3.具体诉讼制度和司法便民措施

能否健康运行值得关注。法院诉讼费减少后,客观上将加剧目前众多法院在经费保障上的困境。大多数法院领导需将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投放到经费协调上,从而更加受制于地方,导致法院地方化的倾向更为明显。同时,如果当地财政不能足额保障法院经费,法院要么对案件拖延不办,久拖不决、久拖不执;要么由当事人自己拿出钱来办案,从而导致“三同”等现象的再度滋生蔓延,这将与司法为民的要求背道而驰。此外,经费的不足也会对诉讼调解、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巡回审判、强制执行、司法救助等司法政策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调解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由于其减半收费的规定,为了减少诉讼费的流失,有的法院甚至公开倡导尽量减少调解结案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4.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将

受到影响。由于法院裁判具有终局性、强制力、执行力等特点,是当事人纠纷解决的重要方式。诉讼收费的门槛降低后,诉讼费对当事人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调节作用将越来越小。如标的额20万元以下的离婚纠纷案件只收50-300元诉讼费,将会导致过去通过民政部门解决的大量离婚纠纷进入更加低廉的诉讼渠道。又如商事案件诉讼费用降低后,原先因收费较低而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的案件,也可能以诉讼方式进行解决。这将严重影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功能的发挥。

5.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将更为突

出。一方面,随着收费门槛的降低,人民群众将更多地采取诉讼方式解决纠纷,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将会激增,从而导致法官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压力加大,另一方面,法院经费的大幅减少将导致干警的收入待遇降低或停滞不前,引起法院人才大量流失。届时,法院人少案多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6.滥用诉权的现象将会加重。

《办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裁定不予受理、驳回、驳回上诉的案件不交纳案件受理费。因此,客观上会促使一些当事人无论是否有诉权,或是否服从一审法院的裁判,都提出诉讼或上诉,从而导致人民法院特别是中级法院的案件受理数量明显加大,浪费司法资源。

7.增加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负担。

由于诉讼费调节功能的削弱,当事人会更多地选择诉讼方式解决纠纷。一旦一方当事人启动诉讼程序,另一方当事人应诉必然会增加相应的律师费、交通费、食宿费等各种费用,从而带来新的诉累。

8.削弱诉讼费对违法或不诚信当事人的惩戒功能。我国实行诉讼费“谁败诉、谁承担”的原则,相关诉讼费调减后,对败诉当事人违法或不诚信的行为,在费用承担上难以体现应有的惩戒,客观上反而会滋长当事人的违法或不诚信行为。如劳动争议案件中,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被诉至法院的,只需交纳诉讼费10元;经法院简易程序审理的,只需交纳5元;再经法院调解结案的,只需交纳2.5元,难以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产生应有的警示的作用。

四、以《办法》实施为契机,加强人民法院经费保障工作

修改和调整诉讼费用交纳标准,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但《办法》实施后必将对法院的经费保障工作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而且基层法院的诉讼费收入减少更为明显。这种变化对于收支尚未完全脱钩的法院经费保障工作将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可能会影响法院审判工作的正常开展。如一旦经费保障不能足额到位,可能影响基层法院法官调解结案的积极性,从而导致调解结案率下降,而调解率的降低又可能影响到社会和谐。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法院不能把经费保障的希望寄托在诉讼费上。按照一种正规的、法制化的原则,按照法制化的体制建立诉讼收费制度,确实有利于我们法院的司法支出和收取的诉讼费完全脱钩,法院的支出就是要由国家财政给予保证,不能再指望法院通过诉讼去收取费用。为更好地落实国务院公布的《办法》,确保法院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法院应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1.加强基层法院经费保障标准的落实,全面建立“收支两条线”完全脱钩的经费保障新机制。2005年1月28日,财政部与最高法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制定基层人民法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意见》(财行〔2005〕11号),为基层法院依法履行审判职责,切实做好新时期法院工作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也实现了法院经费保障机制的历史性突破。随着《办法》的实施,基层法院的诉讼费收入将明显减少,法院经费预算的主渠道必须是同级财政部门的预算内拨款,要从根本上打破以收定支、以收抵支的格局。而全面落实好已出台的基层法院经费保障标准是减小诉讼收费下降的主要手段。尚未制定基层法院经费保障标准的法院必须尽快与同级财政部门出台保障标准,已制定基层法院经费保障标准的法院必须切实抓好经费保障标准的落实,高级法院应与同级财政部门组成专门的检查小组,对辖区基层法院经费保障标准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进一步缩短达到标准的时间,确保辖区基层法院全部按已出台的标准来安排法院的经费预算,以确保法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2.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法院经费的转移支付力度,从根本上缓解法院经费保障工作的困难。由于诉讼收费标准的降低,最高法院和各高级法院应尽快商同级财政部门研究具体的解决办法,申请财政部门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法院经费的转移支付力度,并对部分特别困难的法院给予专项补助。努力建立以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资金为主体,地方财政资金为配套的新型经费保障举措是破解法院诉讼收费下降的主要途径。这一重要举措对于面临诉讼收费明显下降的法院无疑是雪中送炭。但鉴于前几年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方式仍存在较大的缺陷,法院在同级政府分配资金时占有的份额非常少,各级法院应商同级财政部门共同出台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与管理的办法,在充分考虑诉讼收费标准降低这一特殊性的基础上,明确政法各家在资金总量分配时应占的合理比例,将因诉讼收费标准降低对法院工作造成的困难降到最低的限度,从根本上弥补法院办案经费不足的矛盾。此外,要确保补助经费足额用于法院,还需要一定的刚性保障措施,否则一些地方政府用其冲抵财政拨款等情况仍难以禁绝,造成政法补助专款变成对地方财政的补助,难以实现转移支付的目的。

3.取消诉讼费的调控比例,减轻诉讼费收入下降对法院工作的影响。诉讼费是人民法院依据国家法律,按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向提讼的当事人收取的案件受理费、申请费等费用。诉讼收费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许多地方政府对诉讼费收入比照行政性收费的规定征收了一定比例的政府调节资金,既加重了法院收取诉讼费的任务,又降低了法院经费保障的实际水平。诉讼费其性质不同于行政性收费,在实行《办法》后,法院收取的诉讼费将明显减少,诉讼收费的管理也将更加规范,更不应将诉讼费列入行政性收费的范围征收政府调节资金。为更好地落实“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减轻诉讼费收入下降对法院工作的影响,诉讼费收入免征政府调节资金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法院经费保障能力。

4.完善诉讼费退费管理办法,单独为法院安排诉讼费退费备用金。近些年来,有的财政部门没有将诉讼费退费备用金单独为法院进行安排,有的将诉讼费退费备用金列入法院部门预算中,致使不能真实地反映法院经费保障水平和及时为当事人进行退费。依照《办法》,法院依法收取诉讼当事人的诉讼费,在立案预收时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实际收入,存在撤诉、调解、适用简易程序、案件驳回及移送等情况,需要对已预收的诉讼费进行退回、转交以及实行减、免等司法救助措施,实际收取的诉讼费必须在结案后从预收的诉讼费中减去应退费部分。由于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制度,收费由银行代收,诉讼费预收后直接进入财政国库。因此,完善诉讼费退费管理办法和落实退费备用金制度,是认真执行《办法》和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利益的基本要求,可以减少法院与当事人之间在退费问题上产生的矛盾,也更能真实地反映法院经费保障的水平。

5.加大“两庭”建设外欠债务的偿还力度,维护法院的良好形象。近几年来,在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人民法院的“两庭”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两庭”建设的快速发展使许多法院欠下了沉重的基建债务。由于《办法》的出台,法院诉讼费收入明显减少,原准备用财政返还的诉讼费收入偿还法院基建债务的可能性必将大打折扣,这势必影响到法院债务的如期偿还,势必影响到法院的执法形象。根据现行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法院“两庭”建设属政府投资工程。根据200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2003〕94号)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对各级法院的外欠基建债务给予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解决本级法院“两庭”建设的外欠债务,努力树立法院的执法权威。

高原反应解决办法篇4

一、加强议题审查,严把程序关口

议题审查是办事机构的一项基本职责。《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下称《组织条例》)第17条规定了办事机构对提交检委会讨论的案件或事项材料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审核。虽然议题审查属于受理环节的程序性审查范畴,但作为一种前置程序,既能够滤除不属于或不需要检委会讨论的案件或事项,使检委会能够集中精力审议重大议题,又能够确保提交的议题达到主题明确、内容清楚、材料齐备的要求。

一般来说,办事机构可从以下方面加强对议题材料的审查:

一是审查议题内容是否符合检委会的议事范围。高检院《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下称《议事和工作规则》)第3条详细规定了检委会审议议题的范围,办事机构应严格按照范围要求审查议题,认为不属于议题范围的,要及时向检察长报告。

二是审查议题的提请及审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承办部门提请检委会审议事项或案件,应当实行“三级审批制”,即承办人提出办理意见,承办部门负责人签署明确意见,分管检察长审核。办事机构受理审查认为议题符合议事范围及报批程序的,应当填写《安排检委会会议申请表》,报检察长决定是否提请检委会审议。如议题系检委会委员提出的,也应报检察长同意方可提请。

三是审查议题材料是否符合议题标准。办事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高检院《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题标准(试行)》(下称《议题标准》),认真审核承办部门提交的议题材料,并根据议题的具体类型审查是否符合相应的议题报告格式和主要内容、附件及议题制作要求等技术性规范。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议题要及时向承办部门提出修改补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要加强与承办部门、承办人的沟通,加强引导和帮助,共同做好议题准备等基础性工作。

二、规范文书制作,确保议事质量

检察文书是实现检察职能的重要工具,也是检验检察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尺。检委会在审议决定案件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工作文书,大致可分为表格式和叙述式两大类,其中:检委会决定事项通知书和检委会决定事项执行情况反馈表属于表格式文书,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即可;议题报告和会议纪要则属于叙述式文书,不仅其格式与要素必须符合既定的形式要件,而且需要精心制作确保其实体质量。办事机构是起草检委会工作文书的责任主体之一,规范制作检委会工作文书,应当作为办事机构规范化建设中的工作重点。

一是突出案件类议题报告的针对性。案件类议题报告,实践中也称为提请检委会讨论案件报告,是由承办人根据高检院议题标准要求,围绕提请检委会讨论案件的请示问题,客观全面反映相关事实证据、背景情况和审查意见等内容而制作的请示性报告,经承办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检察长签署意见,供检委会委员审案议案所用。议题报告是检委会据以审议案件的基础,办事机构负有审核的重要职责。由于检委会议事决策的非亲历性特征,使检委会委员对议题报告的依赖性较大。但实践中,议题报告直接照搬照抄案件审结报告的现象较为普遍,换个标题、加个封面,“案件审结报告”就变身为“议题报告”,既使议题报告篇幅冗长,也使议题报告重点不明,严重影响检委会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当前议题报告首先要强调突出重点,案件审结报告是议题报告的重要基础但不是全部。议题报告要紧紧围绕请示问题展开阐述,可以借鉴案件审结报告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取舍和重组。与议题有关的事实要全面客观表述,无关的内容则可删减;对其他犯罪情节、案件背景等情况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叙述与请示问题有关的内容即可。值得指出的是,根据高检院《议题标准》规定,提请检委会审议的案件,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或者符合规定的条件,议题材料齐备。检委会审议案件时大多讨论法律适用问题,一般不讨论事实证据认定问题。基于承办人、承办部门对案件事实、证据认定负责的原则,对于检委会讨论不涉及认定事实争议的案件,证据部分表述可概括简写甚至省略;对于检委会讨论认定事实争议如抗诉事实认定错误、下级院请示事实认定疑难的案件,则也要紧紧围绕争议焦点开展事实、证据的分析论证。需要补充的是,为使检委会委员能够全面客观了解掌握案件事实全貌,可以在会前将案件审结报告作为附件通过办案内网或书面形式,与议题报告一并发给委员审阅,供决策时参考。

二是增强检委会会议纪要的说理性。检委会会议纪要[4]是由办事机构负责制作的用于记载和传达检委会会议情况及议定事项的工作文书。过去实践中检察机关对检委会决定事项文书普遍使用“检委会决定”,在高检院下发《议题标准》后,统一以“检委会会议纪要”取代“检委会决定”。检委会决定是“一案一决定”,即会议审议几个议题,就有相应的几份决定文书。而检委会会议纪要则是“一会一纪要”,即一份会议纪要记载本次会议上所有议题的审议决定事项。从高检院《议题标准》对会议纪要的制作要求来看,无论是文件类议题还是案件类议题,涵盖的内容均非常全面。但目前实践中大多数检委会会议纪要制作中都存在“只写结论性意见和决定,不写决定依据或理由”的倾向,而承办部门或下级检察院根据检委会决定事项制作法律文书时,往往无法直接引用或说明检委会决定的理由和依据,且将检委会一次会议讨论的不同案件和不同事项综合在一起的会议纪要,也不宜在办案过程中随案移送。我们认为,这种“条目化、捆绑式”相对简单的文书制作方法,既不符合高检院《议题标准》的规范要求,也不具备法律文书的功能作用,更不能适应执法办案需要。为此,首先,建议分类撰写会议纪要。根据所决定的案件、事项是否而分别制作会议纪要,凡需要全院或下级检察院统一遵照执行的执法办案规范性文件,应当公开会议纪要;凡需要诉讼阶段保密的在办案件,则可以单独制作会议纪要并随案移送。其次,增强会议纪要的法律属性。会议纪要表述案件决定事项的,应当突出办案法律文书的基本特征和制作重点,具备办案文书的基本内容和要素,如包括简要案情、诉讼经过及会议决定理由等。再次,强化会议纪要的说理性。会议纪要要在明确检委会审查意见的基础上,针对争议焦点重点阐明相关事实、法律、法理依据,便于承办部门或者下级检察院能够全面准确理解和执行检委会决定。

三是提升汇报案件的质量。目前,检委会审议议题的主要方式还是看材料、听汇报。因此,除了要确保议题报告的制作质量外,承办人的汇报方式和汇报质量也非常重要。实践中,承办人在会上往往照本宣科通读一遍议题报告,由于议题报告已在会前分送检委会委员审阅,上会再宣读一遍,尤其是对一些案情疑难复杂且议题报告篇幅较长的案件,既占用会议较长时间又无必要,汇报效果也不佳。为此,我们建议采用书面报告与口头汇报相结合的方式。检委会委员会前侧重于审查议题报告,会上侧重于听取承办人口头汇报案件。具体而言,承办人在会前准备一份汇报提纲,列明汇报的重点,并预测检委会委员可能提问的相关问题。开会时,先由承办人汇报请示问题、基本案情、争议焦点,以及承办人的意见或观点,力求做到叙述事实到位、列举证据到位、论述分歧到位、阐明观点到位、分析法理到位。之后,可由检委会委员针对案件提问或质询、承办人答辩,这样有助于检委会委员深入了解掌握案件情况和议题内容,为检委会科学、高效地作出决策奠定基础。

三、强化督办落实,维护检委会权威

根据高检院《议事和工作规则》规定,办事机构还承担着督办落实检委会决定的职责。检委会审议议题作出决定后,先由办事机构起草检委会会议纪要和检委会决定事项通知书,其中会议纪要报检察长或者受委托主持会议的副检察长审批,并印发各委员及报备上一级办事机构。检委会决定事项通知书则以本院名义印发本院承办部门和有关下级检察院。检委会作出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承办部门和有关的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执行。为保证检委会决定得到及时全面正确地执行,切实维护检委会的权威,办事机构应当对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办。

一是实行检委会决定事项执行情况二次反馈机制。办事机构应向本院承办部门一并送达检委会决定事项通知书和检委会决定事项执行反馈表(下称反馈表)。承办部门在决定事项执行完毕后五日内填写反馈表,连同反映执行情况的相关材料(包括印发的相关文件原件或者诉讼、工作文书复印件等)送办事机构。如果议题所涉事项或者案件系由下级检察院具体承办的,下级检察院有关部门应将执行情况层报上级检察院议题提请部门,再由议题提请部门填写反馈表送办事机构。这就是决定事项执行情况的第一次反馈,其中不或撤销案件、不支持抗诉、不提请抗诉等案件,一般只需一次反馈即可。而对于提起公诉、提出抗诉、支持抗诉、提请抗诉等案件,办事机构应根据不同类型案件的办理期限,适时向承办部门或督促其向相关办案单位了解案件的进展阶段。当案件有了最终处理结果后,承办部门应再次填写反馈表,连同反映案件最终处理结果的相关材料送办事机构。设置执行检委会决定情况二次反馈机制,不仅保证了检委会决定得到及时正确地贯彻执行,也通过全面了解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进一步检验和提高检委会决策的科学性。

高原反应解决办法篇5

一、建立案件质量保障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涉法上访问题的发生。质量是执法办案的生命和灵魂。案件质量不高,不但影响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形象,而且可能直接侵害涉案群众的合法权益,诱发涉法上访问题的发生。从当前涉法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来看,涉法上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法机关不依法办案,甚至越权办案。前些年,特别是修改后的刑法、刑诉法颁布实施前,一些地方的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参与办理了不属于本级、本部门管辖的案件,如有的公安、司法机关插手办理经济纠纷案件;二是执法人员违反法定程序办案。如有的单位在没有立案手续的情况下办案,有的办案过程中法律文书送达不及时,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虽然随着修改后“两法”的颁布实施,此类现象大幅度减少,但以前一些执法部门办案中遗留下的问题至今难以解决。因此,要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涉法上访案件的发生,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案件质量保障机制,从实体上和程序上两方面确保执法办案的质量。

二、建立信息收集、交流、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涉法上访动态。及时掌握涉法上访群众的情况,是做好息访息诉工作的前提。因此,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工作中应及时掌握涉法上访的动态情况,便于及早采取措施,争取工作主动。一是建立涉法上访信息收集机制。通过定期不定期地排查矛盾、接待来信来访、其他机关和部门分流转交、上级交办信件等多种渠道,对倾向性、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和已发生的涉法上访信息进行广泛地收集整理,使有关部门提前开展工作,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在处理涉法上访案件时能够迅速反应、占据主动。二是建立内部信息互通交流机制。执法机关的接访部门应及时与本单位其他部门联系,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相互通报案件办理情况等有关信息,尤其对可能引发当事人上访的信息应及时通报和掌握。三是建立外部信息通报机制。各级、各部门应该树立工作“一盘棋”的思想,积极建立工作大格局,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司法机关接待的应由其他机关和部门管辖的来信来访问题,应及时向有关机关和部门移交和反馈,防止出现漏管失控。工作中要注意对本部门办案中发现的可能到省进京上访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将可能上访的原因、案件目前的办理情况、主要矛盾和息诉方案等形成书面材料,录入微机,建档造册,并及时向政法委和部门报告情况,使自己掌握的信息能够为其他部门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建立案件分流调控机制,认真落实首办责任制。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的主管范围可能不甚了解,有时会出现“有病乱投医”的问题,这就要求司法机关接访部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处理好有关问题。例如,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职责,许多群众对本不属于检察机关主管的案件也到检察机关上访。因此,建立案件分流调控机制,使此类案件能够得到及时移送、妥善处理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和紧迫。一是建立外部案件移交分流机制。对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案件及时向有关机关和部门进行移交和分流,不积案、不压案,并及时对群众进行反馈,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二是建立内部分流调控制机制,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对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涉法上访案件,应当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严格实首办责任制,形成全院抓的工作大格局。首办责任部门对于本部门承办的控告、申诉案件,应当及时指定首办责任人,按照有关工作规定办理,并按时限将办理情况反馈控申部门。

四、建立案件多元化调处机制,维护上访群众的合法权益。从全国人大内容来看,来信中约34%、来访中约75%属涉法问题,涉法问题中的70%左右是不服设区的市一级司法机关处理结果的申诉。在当前群众特别是群众集体上访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是有一定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和问题应当予以解决;80%以上是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的;80%以上是基层单位应该解决,也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其中不少是由于在初信初访中调处工作不扎实、不到位,致使矛盾激化,发生越级上访。因此,当前要切实做好工作,关键是建立案件的多元化调处机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一是坚持“一把手”接访制。工作是领导干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把手”亲自接访,是司法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把手接访能够增强来访群众的信任感,尽量减少工作环节,更便于协调各有关部门的整体力量,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提高接访的效果;同时,一把手接访便于领导更好地了解全院工作情况,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二是建立点名约访制。涉法上访案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有些案件接访部门不了解,往往难以有针对性地、全面准确地给予解答,因此有必要建立点名约访制度。将司法机关办案人员的照片和简历在接访室公布,上访人可以点名预约案件主办人员接访,一方面便于接受群众监督,增强办案人的责任感,保证案件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有针对性地解答上访人提出的问题,使上访人心服口服。三是建立巡回下访制。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上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防止因接访空档而发生越级上访,在部门应建立巡回下访制度。利用赶集、庙会和节假日等时机深入街道乡镇巡回接访,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着力点,及时化解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四是建立反馈回访制。对于已经处结和正在处理当中的上访案件,应当建立反馈回访制度。对已经处结的案件要定期回访,防止矛盾反复、上访反弹;对正在处理的案件要及时反馈,告知案件进展情况,防止矛盾激化,导致越级访的发生。五是建立涉法人制度。笔者认为,应当允许涉法上访人委托授权1-2名律师作为人,为其提供法律服务或援助。一方面律师熟悉法律,可以为上访人找到合法的解决途径,减轻上访人的讼累和国家机关的负担;另一方面律师作为上访人的人,他们对案件的分析容易被上访人接受,有利于缓解上访人的敌对情绪,做好上访人的说服教育工作。版权所有

高原反应解决办法篇6

第一条处理来信来访,是党委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组织联系群众、了解情况的一条渠道。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的建设,发扬民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条处理来信来访,必0须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对来信来访,要认真负责地、及时地作出恰当处理。反对漠不关心、置之不理的态度。

第三条处理来信来访,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

第四条处理来信来访,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实行专人负责和依靠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大家动手,层层负责,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

第五条党员和群众向党的各级组织揭发、反映问题,提出批评、建议或申诉自己的问题,是和宪法规定的民利,应当受到切实的保障。任何人不得私自扣压来信,不准以任何借口对来信来访人打击报复。严禁利用来信来访诬告陷害他人。

第二章职责和范围

第六条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工作的职责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工作的指示,认真处理有关党的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方面的来信来访;及时向上级和领导反映来信来访的情况和问题;督促、检查和指导本系统的工作。

第七条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受理来信来访的范围是:

一、反映党的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和问题。

二、反映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以及老干部管理工作的情况和问题。

三、反映各级党组织的建设和党员管理教育的情况和问题。

四、党员、干部对政治历史问题的审查结论和处理不服的申诉。

五、反映对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转办党员组织关系的意见和要求,对组织部门处理的有关党籍问题的申诉。

六、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管理范围内的人事方面的申诉和要求。

七、对党的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批评、建议、询问和其他需要组织部门处理的问题。

不属于组织部门受理范围的来信来访,应按照归口办理的原则,及时转请有关部门处理。其中如有需要组织部门协同办理的,要积极主动地予以协助。

第三章原则和方法

第八条对于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要分别情况,妥善处理。凡属中的冤假错案,要坚决地、认真地予以或纠正;对于前的问题,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按照党的有关政策进行处理。凡要求合理,按政策能够解决的问题,要认真地、尽快地解决;要求虽然合理,但目前还解决不了的,要耐心地进行解释;要求过高或不合理的,要坚持原则,不能迁就,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对揭发反映的重要问题,要查明情况,认真处理。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批评、建议,应当认真研究。

第九条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对应由自己直接处理的来信来访,要认真负责地处理好,不能推拖,把矛盾上交。对于上级批示交办的案件,要及时办理。遇到阻力和困难,应向党委或上级组织部门报告,上级组织部门要积极协助解决。对于应该解决而顶着不办的要批评教育,拒不改正的要严肃处理。

第十条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采取多种方法直接办案。对于重要案件和久拖不决的案件,应派人下去,会同有关部门,直接调查,就地解决问题。也可以请有关单位派人携卷上来,共同研究,统一认识,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县一级组织部门把来信来访处理好,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县一级组织部门的工作,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县一级组织部门应该做到多办少转。凡是需要转请有关部门或下级处理的,一定要督促检查。

第十二条在调查处理案件时,要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排除派性等各种干扰,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作出的复查结论或处理决定,必须同本人见面,允许申辩。申诉人对复查结论、处理决定提出的正确、合理意见要采纳,不合理的意见,应进行说服教育。处理恰当,本人仍不同意的,可以根据事实予以结论,允许本人保留意见。处理的案件,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第十三条对上级要报处理结果的案件,一般地应在三个月内作出回报,到期不能结案的,应当说明原因,并提出上报时间。上级组织部门对于逾期不报的,应当及时催办。结案报告应包括调查报告、处理意见,如属申诉个人问题,应有本人对复查处理的意见。向上级转报下级组织部门的结案报告,转报单位应当签署审查意见。上级组织部门认为处理不当或不符合结案要求的,可责成原承办单位或其上一级领导机关补报或重新处理。

第十四条对待来访群众,应当热情接待。要认真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客观地分析、鉴别,防止偏听偏信,主观臆断。在问题未查清以前,不要轻易表态。要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有针对性地做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对上访人员中无理取闹、蓄意捣乱的,要按照有关规定,提请公安部门处理;对确有问题需要解决,但滋事取闹者,可一方面解决他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或提请公安部门处理其违法行为。

第十五条对于揭发控告党员、干部的来信来访,需要转办的,只可转到被告者的上级处理,严禁转到被告人手里。有些可视情况只转抄件,不转原件,或删去来信来访人的姓名。对于搞打击报复的,一定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情节恶劣者,要给予党纪国法的制裁。

第十六条要严格区分诬告和错告或检举失实的界限。对于捏造事实,挟嫌报复、有意诬告陷害他人的,要严肃处理;对于错告或检举失实的,应予指出或批评教育,但不应以诬陷论处。

第十七条慎重处理对现实不满的信件。对于有不满情绪或错误言论的信件,不要轻易按反革命信件处理。一时分不清矛盾性质的,可以先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确属反革命信件,要经领导批准后,方可转交公安部门处理。

第十八条对于重复来信来访,要区别情况,予以处理。对于要求合理能够解决而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应直接调查处理,或责成有关部门限期处理;对于组织部门自己难以解决的,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共同解决;对于经过复查,处理正确,本人仍然不服的,要讲清道理,不再受理。

第十九条对于因申诉人工作变动,长期无人受理的案件,原则上应由原单位复查,现所在单位积极予以协助。原单位已撤销的,应由现所在单位或所在地区县以上机关受理并负责复查,遇有困难,上级组织协助解决。其复查结论或处理决定,原来是由哪一级批准的,仍应经相应的机关批准。

第二十条各级党委组织部门都要经常研究和掌握来信来访的动态和变化,不断注意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加强综合研究,及时向领导和上级反映。对于带有普遍性而又没有政策规定的问题,要认真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及时向党委和上级组织部门报告。

第四章组织领导

第二十一条处理来信来访是一项经常性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工作的领导。把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经常督促检查,并由部长或一名副部长分管这项工作。领导同志要亲自阅批重要来信,定期接待来访,直接审理重要案件。要形成制度,坚持下去。

第二十二条机构和工作人员:中央组织部在办公厅下设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在办公室下设科(组);地(市)、县委组织部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专职干部。要选择那些党性强,没有派性,作风正派,办事公道,能联系群众,并有一定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干部做工作。对干部要专职专用,不能随便抽调。

第二十三条各级党委组织部门都要建立和健全登记、统计、转办、检查、催办、归档等制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上级组织部门要经常派人调查了解下级组织部门工作的情况,总结交流经验,指导和推动工作。

第二十四条各级领导要从政治上和生活上关心工作干部,支持他们的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要经常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阅读必要的文件,参加必要的会议,作些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部门和干部要经常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主动取得领导的支持和指导。

第二十五条组织部门的工作干部,应该做到:

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学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刻苦钻研业务。

二、坚持原则,刚直不阿,办事公道,不谋私利,不徇私情。

三、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麻烦,热爱本职工作。

高原反应解决办法篇7

鼠标键盘没反应怎么办你知道吗?电脑中毒后,键盘与鼠标就会出现没反应现象。建议开机按住F8键进入到安全模式然后用杀毒软件查杀下电脑。共同阅读鼠标键盘没反应怎么办,请您阅读!

电脑死机键盘鼠标没反应该怎么办第一招:当使用资源管理器打开新文件夹或用浏览器打开新页面不响应时,用“Win+D”或单击快速启动栏的显示桌面按钮,再在桌面上按F5或右键刷新即可。一般刷新3-5次后再把资源管理器或浏览器窗口还原就会恢复正常了。

第二招:这一招很灵,能对付大多数假死的情况。当任务管理器都打不开时,先把光驱弹出之后再弹入(千万不要在光驱里放光盘),鼠标指针旁会出现一个小光盘标志,这时就会唤起系统的知觉,这招可是屡试不爽!

第三招:最后的杀手锏,用组合键“Ctrl+Alt+Del”启动任务管理器,然后在“进程”选项卡中结束explorer.exe,整个桌面只剩一张壁纸,桌面图标和任务栏都没影了,然后在任务管理器的“文件新建任务”中输入explorer.exe,即可恢复正常。这一招还可释放内存资源,一举两得。

其次:

电脑老是死机的原因往往集中在不兼容的硬件和驱动程序、有问题的软件、病毒等。解决办法:

1、病毒的原因。

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2、内存的原因。

用橡皮擦把内存条的金手指擦拭一下,把氧化层擦掉,确保内存条安装、运行正常。

3、机箱不清洁.CPU风扇积灰太多不能正常运行,造成CPU温度过高,用毛刷、电吹风将机箱内壁、CPU风扇、显卡风扇、主板上的积灰都清理一遍。

4、也有一种可能就是系统的不稳定,这时需要把电脑重启按F8进入启动菜单项,选择"启动到最后一次正确配置"。

5、如果进行了非法关机,或者电脑运行中突然断电,会导致硬盘出现坏道或系统文件丢失。

此时则需要对硬盘进行坏道修复。

6、卸载软件

有时候会因为电脑安装太多软件,造成软件之间的冲突不兼容,通常电脑里有一些多余的软件,如果不是经常使用,可以选择卸载,特别是那些自动开机就运行的软件,设置好开机启动项,另外选择杀毒软件时,选择干净占用内存小一点的,360那种杀毒软件整天跟着你的操作运程,可想它多占用容量。

解决办法:卸载不常用的软件设置开机启动项

7、驱动损坏

有时候因为系统文件或者驱动缺失损坏造成程序运行上机或者死机,遇到这样的情况很简单,重装安装即可。驱动不正常可以到电脑的设备管理器里查看有没有带黄色标志的符号,如果有,就说明该驱动有问题,在网上下载一个驱动精灵即可。

解决方案:下载更新驱动与缺失的系统文件来修复。

电脑鼠标键盘突然失灵了怎么办一、检查USB接口

在电脑开机之后,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鼠标与键盘没反应的事情,或者是使用了几个小时之后突然没了反应。这时,我们一定要去检查电脑,查看原因。首先我们要检查usb接口是否松动,插入usb接口之后是否运转正常,如果检查了之后电脑的鼠标和键盘还是没有反应,你需要再检查一下usb串口和你的主板匹不匹配,尝试更换一个鼠标、键盘再插入usb接口查看,如果键盘正常的话,要么就是原键盘坏了,要么就是不匹配的关系,建议更换鼠标、键盘绘制主板拿去测试维修下即可。

二、检查电脑是否中毒

电脑中毒后,键盘与鼠标就会出现没反应现象。建议开机按住F8键进入到安全模式然后用杀毒软件查杀下电脑。如果还不可以,我们需要将电脑调节为安全模式,然后将所有的启动项目全部禁止使用。在Windows中释放所有文件的控制权,然后点击F8按钮DOS选项个模式。这时,我们必须删除顽固文件,鼠标键盘就可以正常使用啦。

三、检查电脑系统

电脑系统驱动出了问题,鼠标与键盘也会无法使用,这个时候不妨安装一些电脑软件如驱动精灵,来检测一下电脑的驱动问题。看是否出现异常,如果出现异常,只需要卸载重装就可以恢复键盘与鼠标的使用了。如果还是没反应,可能是电脑硬件出现了故障,需要进行电脑的维修!

重装系统

1、若上述方法都没有解决问题,那么就只能重装系统了。

2、重装系统之后,建议在电脑里安装一个驱动人生,定时对电脑系统驱动进行检测。

如驱动人生提示有驱动需要修复,则修复驱动,这样就能减少因为驱动而导致电脑出现故障的频率了。

电脑老是死机鼠标不动的解决方法1、配置不合理,不协调,bios设置错误,也会引起电脑异常,所以装机或升级硬件要找更专业的人员解决。

可以发配置下来,帮你看下配置是否合理。

2、电脑运行中温度过高也会引起电脑异常,建议用鲁大师软件,测下各项硬件温度,然再解决。

3、由于电压不稳点,电源功率不够,也会经常引起电脑异常,如果是这些原因引起的就配置一个稳压器,换大功率电源就能解决。

5、由于运行大软件、大程序而导致的,那就应该是电脑硬件配置差的原因引起的。

解决办法就只有升级电脑配置、优化电脑系统。

6、由于使用时间长了,主板电路电容老化,也会引起电脑异常问题。

只有送修或更换了。

7、硬盘用久了也会出故障引起电脑死机,这就需要用硬盘测试软件测试下硬盘,重新分区安装系统可以修复硬盘逻辑坏道,修复不了,也只有换硬盘了。

高原反应解决办法篇8

(一)群众集访的主要数据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群众集访的频率急剧上升,重复集访增加,异常集访时有发生,信访稳定形势严峻。X—X月,群众集体上访X批、X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X%,X%。其中,到市集访X批、X人次,到XX集访17批、X人次,到京集访X批、X人次,分别占集访总批次的90.7%,7.9%,1.4%,占集访总人次的94.4%,5.0%,0.6%。与去年同期相比,到市集访批次、人次分别上升了134.9%,345.9%;到XX集访批次上升了41.7%,人次下降了8.6%;到京集访去年同期为0批、0人次。在这些群众集访中,重复集访79批、3784人次,批次、人次分别占集访总批次和总人次的36.7%,46.5%;异常上访19批、660人次,批次、人次分别占集访总批次、总人次的8.8%,8.1%。与去年同期相比,重复集访批次、人次分别上升了393.8%,858.0%,异常集访批次、人次分别上升了137.5%,633.3%。

(二)集访反映的主要问题(三)群众集访的主要特点

一是集体上访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我市今年集体上访增多,其批次和人次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上升,且发生时间较为集中,有时一天到市集访多达7、8批。集体上访规模增大,特别是在涉及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安置补偿等方面表现突出,在X—X月的群众到市集访中,50—100人的集访65批,占到市集访总批次的33.3%;100人以上的集访30批,占到市集访总批次的15.4%。

二是重复访、到XX进京访和异常访增多。重复集访占集访总量的比重大,且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如在群众到市集访中,重复集访批次几乎占市集访总批次的50%。到XX集访批次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上升,到京集访的批次和人次骤增。异常上访的批次、人次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有的围堵纠缠领导,有的阻拦领导车辆,有的在市机关大院高声喧闹,甚至损毁机关办公设施等,无序上访现象较为突出。

三是集体上访反映的问题较为集中。集访问题集中反映在企业改制、人事劳动保障、征地补偿三方面。特别是在到市集访反映中尤其突出,反映这三方面问题的集访约占到市集访总量的65%,其中企业改制问题约占45%左右。

四是上访呈现组织化趋势。群众集访的组织化程度日渐提高,同一上访批次内出现精心策划组织、筹集上访经费、寻求外援扩大影响等行为,不同批次集访之间相互串联现象有所显现。

五是劝返处置和矛盾化解难度大。少数集访群众行为极端,不听劝解,长时间滞留不归;也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为达一己之私,通过组织、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集体上访,给市委、市政府施加压力,劝返处置难。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难点问题涉及面大、矛盾复杂、尖锐,有的是已积压多年的老问题,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化解难度大。

六是消极影响较为严重。集访、重复访、异常访不断增多,影响到了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正常办公,分散了党委、政府集中抓发展的精力,影响到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和在群众中的威信。二、群众集访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随着我市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问题和矛盾不可避免地增多、复杂化,导致群众集访增多。总的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部分因改革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未得到及时妥善解决。一是企事业单位改制逐年积累和沉淀下来的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部分职工在心理上无法接受“国营待遇”、“下岗失业”这个现实,提出许多超越政策性的无理要求,因无法满足便群起而闹事。二是为加快XXX经济建设速度,高速公路、XX快速铁路、XX电站和旧城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开工,这些项目都因占用地多,涉及到城乡居民和农民要离开祖辈世代生活的家园,心里上部分群众本身就有抵触情绪,加之对征地撤迁政策不理解,尽管政府完全按有关政策进行征地、拆迁补偿,但仍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这又产生新的矛盾,导致不断围攻政府,甚至阻挡施工的大规模群体性集访闹事。三是少数干部因为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难度大,接待群众存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不文明行政行为,或者采取躲、拖的办法,致使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引发集体上访。

(二)信访工作机制不健全。一是信访工作责任制未完全落实。个别镇街和部门对信访稳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重视不够,信访工作责任心不强,处理问题责任不明,使得相当部分的信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致使矛盾积压,群众集访增多。二是信访问题处置机制不健全。信访信息的获取、掌握、报送和信访问题的处置脱节,工作较为被动。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方面,普遍存在“重排查、轻调处”、“重汇报、少措施”的现象。排查出问题后相应的处置预案不充分,出现群众集访或群体性事件仍有盲目应付的;有少数单位对排查出问题置之不理,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办法不多,力度不大,这是造成群众集访、重访、越级上访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信访工作的监督制约和责任追究机制尚不够健全。对因工作不力、处置不及时、不妥当而造成矛盾激化引发群众集访、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的责任单位、责任人没有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三)信访工作开展不够扎实。一些基层干部遇事不愿管、无力管,矛盾纠纷出现后未予有效的疏导化解;有的问题涉及需由多个部门联合处理的,相关责任单位主动性差,不牵头解决,甚至“踢皮球”,使矛盾积存、恶化,造成越级集访。

(四)信访部门自身建设不够。信访部门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不足,未能很好的发挥其统筹、协调、参谋职能。信访部门的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

(五)宣传、疏导工作未做到位。部分群众不能很好地看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足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不能正确理解政策,自私心太重,行为偏激,存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思想。也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专门组织、煽动群众集体上访给市委、市政府施加压力,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六)现行信访法规还不完善。对少数上访人违反《信访条例》的一些行为还缺乏刚性较强的处罚规定。三、解决群众集访的对策及建议

群众集访事件的产生是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矛盾,其性质还是人民内部矛盾。应采取教育、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站在稳定大局的高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标本兼治,遏制当前群众集访增多的势头。

(一)进一步提高做好集访工作的思想认识。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集访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积极稳妥地解决集访问题,为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二)进一步做好群众集访处置工作。严格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高度重视、妥善处置群众问题。对已出现的群众集访问题,一要避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应要求其推选出代表,再与接待人员或领导直接对话,对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应予以当场答复,对他们提出的无理要求要态度鲜明,讲清法律和政策规定,打消其幻想。二要不惧怕群访集访。积极争取大多数,孤立少数,可以面对面开展宣传攻势,讲明依法解决的方法和闹事的危害。争取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对少数不法分子也绝不手软,坚决绳之以法。三要分类处置。对于反复性的集访事件,应采取分门别类、归口负责,做好问题产生的专题调查研究,制定出彻底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使其尽快息访。四要齐心协力,共同化解矛盾。处置群体性集访事件涉及多个部门,有关部门必须步调一致,研究处置方案,明确部门分工,并按照分工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做好集访工作,争取在短时间内达到明显的效果。

(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信访工作机制。一是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度,完善“一把手”担负信访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人员直接负责、相关单位协调配合的责任体系。二是完善办信制度。纠正“重访轻信”的认识偏差。及时妥善处理群众来信反映的问题,重视群众初信初访的处理,努力提高一次性办结率,减少重复信访。特别是对联名来信反映的一些群体性问题,要明确责任,落实措施,限时解决,避免“信”转为“访。三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立足抓小、抓早、抓苗头,及时准确捕捉可能引发群众集访的信息,把工作做在前头。特别是对群众思想上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疏导工作,不能激化矛盾,努力将矛盾在基层得到依法、及时、妥善地解决。同时,严格依法行政,按程序办事,减少因行政执法行为不当而引发的各种信访问题。四是强化督查督办。对一些重点突出信访问题,信访部门和党委政府督查室要联合督查督办,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特别是对承诺解决的问题,应加大协调力度,加快督办进度,尽快予以落实和解决,取信于民。五是强化责任制度。把信访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并实行单项考核和“一票否决制”,以强化责任,并更好地调动信访工作积极性。对工作不力、激化矛盾等的相关单位和人员,要严格责任追究。

(四)进一步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基层工作既是群众信访的源头,又是解决信访问题、减少群众集访的关键环节。一是要树立群众观点,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正确对待信访群众,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二是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对重大问题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督查,认真研究处理办法,有力协调各方力量开展工作。三是信访机构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深入到信访群众中去开展疏导化解工作,并直接了解处理结果,督促问题的解决。四是对已经引起群众集访的信访问题,相关单位要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落实措施,妥善解决集访群众反映的问题,避免发生重复集访。五是创新信访工作方式。信访工作要变被动为主动,增强敏锐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做到“未雨绸缪”。例如,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征地方面,由于补偿标准总体偏低,失地农民的生计如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提前介入,采取“培训一批、教育一批、处置一批”的办法避免或减少群众集访。即统一组织一批被征地年轻人员学习培训实用技术使其更好的自谋生计;对因不懂政策有意见的被征地户,加强政策宣讲和思想教育工作;对为达个人目的而挑唆、串联群众闹事的,要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依法予以处置。

高原反应解决办法篇9

一、要不断提高效率。

当前,效率低、质量差是一些机关工作中的两个主要问题。效率低表现为节奏慢,办文办事拖拉,工作职责不清,遇事互相扯皮,难以落实;质量差表现为工作不深入不具体,习惯于作表面文章,看起来很忙,其实没有解决多少实际问题。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最核心的是重在效能、效率、效果的提高,就是要严要求,快节奏,高效率,高质量。作为党委办公厅(室),当前解决效率低、质量差问题,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在参谋决策上,要围绕党委决策开展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在领导决策前,做好预案准备工作,收集决策所必需的信息,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在领导决策中,进行高水平的综合协调,立足全局,把握重点,主动加强同各地各部门的联系,帮助理顺决策中的各种关系,化解决策有关的矛盾和问题,优质高效地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准确体现党委意图,表达党委精神;领导决策后,要抓好高效率的贯彻落实,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给党委提出补充调整意见,为领导完善决策服务。

在信息调研上,要紧紧围绕党委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信息要及时准确,调研要谋划大事。要把握牵动全局的大事,努力挖掘大主题、深层次、高效应的信息,始终把广大领导群众和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首选题材,深入了解群众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意见;经常设身处地地分析领导在想什么、抓什么、需要什么,及时向党委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为党委议大事、定大事、办大事搞好超前谋划,不断增强住处调研的针对性;讲究“短平快”,反映情况一事一报、简单明了,把问题说清楚,让领导及时掌握工作落实的进展情况,增强信息调研的时效性;即抓普遍性问题,又抓带倾向性问题;既抓重大问题,又抓苗头问题,同时对广泛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增强信息调研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帮助党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工作。

在督查落实上,要果断迅速,有所作为。一是抓住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的重要决策进行督查。中央和省、市委的每项重大决策作出后,办公厅(室)都要根据领导的意图,及时拟定督查方案,进行分解立项,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地区、部门,明确责任,提出要求,积极开展督促检查。二是抓住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落实有难度或易于反复的问题,如农民负担等进行督办。三是对群众关注和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如社会治安、党风廉政建设等,及时进行督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十二次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都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在最重要的是认真抓好这些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办公厅(室)要通过有效的工作,促进中央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的顺利实施以及全省性重大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综合协调上,要立足于多商量、巧安排、重说理,认认真真做好方方面面、左左右右的协调工作,保证党委工作的高效运转。一是对领导交办的任务,着力协调。在组织实施省、市委及重要领导决策过程中,许多工作牵涉到部门,协调难度不小。我们应当立足大局,实事求是,既努力体现上级要求,又兼顾各方需要,保证任务的完成。办文办会办电办事都要讲究效率,做到精心设计,灵活安排,环节紧凑,工作分秒必争,决不能拖拖拉拉、不负责任、误时误事。二是对各部门提出要党委解决的问题,主动协调。尽可能地把情况摸深摸透,主动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大力推动落实,履行职责。工作要注意多通气,兼顾各方,多商量,妥善处理。三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耐心协调。要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实事,要满腔热情地办好办实。特别是对群众来访反映的有关问题,合情合理的要尽快督促落实,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做好思想工作,阐明道理,说明原因,让群众理解接受。

二、要切实转变作风。

作风问题,直接关系到办公厅的形象,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长期以来,党委办公厅(室)的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甘当无名英雄。这个传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可以说,这是我们办公厅(室)的一个优良传统,一个政治优势,一个巨大精神财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不断地改进我们的思想作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当前特别要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

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改进思想作风。这在办公厅(室)的工作中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办公厅(室)要当好参谋,要把好关,如果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难以完成这些工作。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用“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各项工作正确与否、得失与否,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办公厅(室)的工作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和领导的需要。要大力发扬务实精神。务实是实事求是思想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公厅(室)上连领导下连群众,处于中间环节,扎扎实实干事,不搞花架子,不哗众取宠,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必须坚持的作风。不论是办文、办事还是进行综合文字、信息调研、督促检查,都要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说假话、说大话,报喜不报忧或者报忧不报喜,都会妨碍领导对工作作出正确决策,甚至造成领导工作失误,损害党和国家的利益。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改进我们的学风。中央反复强调,全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党委办公厅(室)的干部必须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加强学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用各种知识来丰富提高自己。首要的是学好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努力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注重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的各种新知识,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适应时展的需要。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结合办公厅(室)工作实际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开动脑筋,在实践中寻找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坚持在发行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保持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要坚持狠抓落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江总书记指出:“现在,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群众反映最大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二是。这必须引起全党上下的高度重视,必须痛下决心把两股歪风煞住,越快越好。”搞形式主义,要害是只图虚名,不务实效;作风,要害是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克服形式主义、、关键在领导和领导机关,办公厅(室)负有重要责任。要从办公厅(室)自身做起,力戒形式主义。坚决克服会议多、文件多、事务性活动多等“三多”问题,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安排,把好关,保证领导集中精力抓大事。要正确把握服务党委与服务群众的关系,力戒。把对上服务与对下服务统一起来,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克服一些地方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始终做到心里装着群众、想着基层,用真心、用实劲为基层排忧解难,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要多深入基层,深入工厂、农村、学校,多做调查研究,从群众中了解真实情况,以实际行动和良好形象影响和带动群众。

三、要完善规范管理。

办公室(室)好比一部机器,文稿起草、文件校核、公文处理、会议安排、机要交通、安全警卫、后勤接待等等各项工作,都是这部机器上的零部件。要使办公厅的这部机器上的所有零部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保证整个机器的最佳运转,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手段,进行规范化动作,提高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努力在机关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风气、有章有法的工作秩序和安静文明的工作环境,确保办公厅(室)日常运转的灵敏、高效和有序。

要完善工作制度。逐步建立完善办公厅(室)每个单位、每个岗位工作责任制并加大制度执行和落实力度,严格制度约束,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做到人人责任分明,处处有章可循,事事一办到底。

要规范运作机制。在完善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在规范工作程序上作文章,防止和克服执行制度、完成任务全凭经验的现象,对办公厅(室)办文、办会、办事的各个方面都制定严格的操作程序,明确操作办法,提出具体标准。在此基础上,落实逐级负责的制度,即科员对处(科)长负责,处(科)长对分管主任负责,分管主任对主任负责,主任对秘书长负责,全办对党委负责,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

要理顺工作关系。办公厅(室)是个统一整体,各项工作既有分工又紧密联系。实践说明,办公厅(室)工作无小事,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办公厅(室)工作整体功能的发挥和整体效率的实现。必须注意理顺关系,合理、科学地确定内部工作分工、任务衔接和业务联系,缩短办事流程,简化中间环节,加快工作节奏。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要从办公厅工作的全局出发,顾全大局,照顾各方。一些难以截然分工的工作,也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形成合力,努力做好,保证办公厅(室)整体功能的发挥。

高原反应解决办法篇10

一、我国涉法信访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利益主体的分化和利益结构的调整,各种社会矛盾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多样化、影响复杂化、程度激烈化的崭新特点,并形成涉法信访中的的“参与危机”现象。

(一)、 总量大,涉法信访多,主体错综复杂

建国以来,我国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的信访高潮。第一次出现在1954 年至1957年。这期间,三大改造和抗美援朝取得胜利,200 多万军人复员转业,因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问题导致进京上访。据内务部等11个机关1956 年的统计,全年来访人数共42000人次。第二次信访高潮出现在1979 年至1982 年。这期间,“文革”中遭受迫害的党员、干部群众以来信来访的形式,要求平反昭雪,落实相关政策。Www.133229.COM中办、国办信访局仅1979 年就收到来信108万件。第三次信访高潮,从1993年开始持续到现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的深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步显露,导致了这一独具挑战性的信访高潮,表现为:

1、信访总量大。就全国信访整体形势而言,全国31个省、区、市、县以上党政机关受理的群众信访总量,1998 年比1997 年上升37.3%,有的则高达205.4%,1999 年比1998 年上升了7.6%。2000 年全国县级以上三级信访部门受理的群众信访总量则是1995年的2.13 倍,而且信访总量逐年持续上升,给信访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2、涉法信访多。涉法信访涉及面广,涉及到公、检、法、司的各个方面,而且涉法信访总量居高不下,上升幅度在信访总量中所占的比重高达70-80%。其中,对审判机关裁判结果不认同和生效判决长期得不到执行等方面的信访占涉法信访总量的81%。并凸显出公众对司法救济公信力的显性质疑。

3、主体多元化。从信访人员的职业构成来看,参与信访的人员从过去以普通群众和干部为主扩大到了各行各业。以前的信访主要是反映生活、工作和落实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信访主体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阶层。而现在信访所反映的问题门类繁多,应有尽有,信访主体遍布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信访人员身份错综复杂。

(二)、信访内容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

过去信访内容比较单一,第一次信访高潮所涉及的内容主要集中于解决复员军人的工作和生活问题。第二次信访高潮主要是要求平反“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冤假错案。现在的信访问题主要表现为复杂利益结构调整带来的争端,包括企业改制、村民自治、耕地保护、农民负担、下岗就业、粗暴行政、司法腐败、挥霍公款、贪污受贿、城镇建设、环境污染、机构改革、民主管理等方方面面。且问题所涉及的利益大小不一,涉及的主体多少不定,关系错综复杂,处理难度大。

(三)、信访形式更加多样化

过去主要是个体信访,而现在的信访形式不一而语,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联名信访甚至无理访、缠访兼而有之。过去信访方式主要是书信、电话、走访,而现在的电子邮件访、传真访、网络访等新的上访形式比比皆是,信访无论在组织、手段还是在行为方式上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首先,群体性。目前群体性集访涉及地区广,人员多,规模大,劝阻、疏导困难。从中办、国办信访局掌握的情况来看:1998 年,全国31 个省、区、市接待群众集体上访的批次和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50.3%和60%;1999 年,接待群众集体上访的批次和人次又比1998 年分别增长了18.7%和9.9%。集体上访在整个信访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1998 年占59.8%,1999 年占66.3%。其中联名信占群众来信量的91%。2003 年国家信访局接待群众集体上访批次和人次,分别比上年上升41%和44.8%。其中,50 人以上的集体上访批次和人次,分别比上年上升33.3%和39%。在法不责众的意识影响下,群体性集访上升趋势明显。其次,越级性。据国家信访局调查资料显示:80%的信访来自基层, 80%的信访问题可以在基层得到解决。由于各级信访机构在没有任何监督下对信访案件层层转办,信访工作网络又“下不保底”,不利于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导致信访不断升级,各种问题和矛盾焦点向中央聚集。2003 年国家信访局受理群众信访量上升14%,省级只上升0.1%, 地级上升0.3%,而县级却下降了2.4%; 中央和国家机关受理群众信访量上升46%,省、地、县直属部门增幅较少,有的还是负增长。国家信访局受理群众来信同比上升10.7%, 接待群众上访的批次、人次同比分别上升20.6%、29.9%。2004 年第一季度,国家信访局受理群众来信同比上升20.2%, 接待群众上访批次、人次同比分别上升99.4%和94.9%。最后,过激性。从信访行为上看,过去民众上访总体比较温和,近年来上访群众的情绪则日趋激烈,较大规模甚至大规模的过激行为在全国各省都有发生。由于信访工作中的“重堵轻疏”,加上上访群众始终抱着“回报高于投入”的信念,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要想有出路,必须上马路” 的思想指导下,一些上访群众与体制渐行渐远,甚至到了离心离德以至于对抗的地步。

二、 涉法信访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作为反映社情民意“晴雨表”的群众上访活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信访主体的广泛性和规模的集群性明显;信访问题的复杂性和内容的趋同性突出;信访活动的组织性和对抗性增强;信访问题的相对集中性和上访时间、地点的选择性不断显现。从而导致:信访机构受理信访事件大量越位;化解矛盾的责任主体大量错位;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受到大量缠访、闹访的严重干扰;重复访、越级访明显增加,政府信访工作开展艰难。

(一)、 机构分散,信访滚雪球效应愈发严重

现行信访制度作为一种正式制度所具有的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政治参与,即所谓的“民意上达”。其二是权利救济,即信访作为一种正常司法救济程序的补充程序,通过行政方式来解决纠纷和实现公民的权利救济。但在实践中,不仅存在着各种诉求交错在一起,出现“信访问题综合症”,而且公民往往把信访看成了优于其它行政救济甚至国家司法救济的一种特殊权利。在一定的程度上,信访制度作为一种民情上达、申冤维权的特殊信道,对社会起着安全阀,对老百姓起着宽慰剂的作用。但是,由于信访机构设立分散,归口不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均设有信访机构,却并未形成统一协调机制。正是信访机构设置上的过度分散,导致其功能的不明确,功效发挥的不理想,并且当稳定取得压倒一切的地位时,地方政府在“化钱买平安”、“稳定压倒一切”的理念下,通过领导包案处理信访大要案责任制、信访工作量化考评制度、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度等形式,以达到息访的效果。并且在国家信访局采取以信访量多少给各地排名、要求地方政府进京接访、中央信访部门给省市开信访移办单等这些强化考核力度措施出台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面对大量的群体信访或矛盾激化的各类个体信访,上有领导指令化解的压力,下有群众极端不满的怨气,相当一部分基层信访问题的处理中不得已采取强压、妥协、哄骗、盯梢跟踪、截访等法治以外甚至违法的方法,而且这种状况已经形成恶性循环,大量的社会矛盾涌向信访渠道,三访现象愈演愈烈。显而已见,通过目前信访体制这种非法治化的体外循环的手段解决社会矛盾,无论其结果是否得到真正解决,其对制度建设的效果是极为消极的,已经造成了信访滚雪球效应现象,并且这个趋势愈演愈烈。

(二)、 责重权轻,信访工作机制效率低下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信访除了监督、解决争议、听取民声、反映民意、维护稳定等制度设计时的基本社会责任外,还“成了优于其他行政救济甚至司法救济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信访机构要承担如此之大的责任,就必须要拥有相应的职权来维系其机制的正常运行。可在制度设计上,我国信访机构不具有行政的职能和权力,没有独立处理问题的权限,甚至也不是单独序列的国家机构,所以它只能承担“上传下转”的程序性功能,不可以也不可能去解决本应由负有一定职责的国家机关办理的社会事务,从而使信访部门处于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失去了行政权力的依托,信访工作缺乏权威性和约束力,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难以解决。使社会管理的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机构改革始终未走出“九龙治水”和“十羊九牧”的怪圈,重复设置的机构不但不能使政府对社会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反应提速,反而徒生诸多瓜葛磨擦,据统计,真正通过上访解决的问题只有2‰,效率之低可见一斑。

(三)、渠道不畅 ,“踢皮球”现象屡见不鲜

信访机构内部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和各自的职责范围,重层次、尚服从应该是其组织关系的基本特征。可当前的信访工作基本上是“自选工作”,很少“规定动作”。对于同一信访案件,常常是群众上访的部门不同,接访的工作人员有别,其处理结果和建议就会大相径廷。信访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信访工作的随意性,使信访工作呈现出“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了;什么都不能不管,什么也都可以不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随意状态,信访局成了“万金油”,各种矛盾都在这里归大堆,信访案件看似有了着落和受理单位,实际上各机构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推来推去,最后基本都不了了之。同时,由于党政机关的信访机构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信访机构之间职能交错,缺乏内在的沟通和协调,导致信息的不共享,信访资源的大量浪费闲置。职责的不清,信访人向哪个部门诉说都有其道理, 哪个部门都有理由拒绝信访人的要求。即便给予受理,由于信访系统缺乏统一协调机制,没有建立信息网络平台,信访者一个问题可能同时找了几个机构,得到的答复和解决方案也可能不一样,甚至相互矛盾。这样信访人与信访部门之间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认识上的“踢皮球”。使得信访人不知道到底要在哪里诉说?好不容易得到的答复和解决方案中,到底哪个更有效更有权威?

(四)、 程序缺失,终结机制不完善

程序意味着具有一定形式的社会存在为实现一定目的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任何一种争议解决机制要实现其正义的目标,首先必须在受理、立案直至终结的一系列过程中,做到程序的完善、公开、公正,这样人民合法权益的保护才能获得形式上的公正。而我国法律对信访案件的处理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和处理标准,终结机制也不完善。案件的受理、问题的实质解决全凭领导的个人素质、群众情感以及对信访的重视程度。对一个信访案件,信访机构可以反复批转下级机关或其他有关部门处理,下级机关或其他有关部门可以拖着不办,为了求得问题的解决,信访人只能越级、重复甚至异常上访。事实上,上述制度性缺陷总是盘根错节,综合地影响着信访的运行效果。

三、引起涉法信访问题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

上访这种体制外的争端解决机制对行政裁量和诉讼等体制内的争端解决机制具有一定的补救效应和均衡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和矫正政府体制内单向度解决纠纷潜在的不公正性。但由于上访制度本身就是内生于中国层层嵌套、向上负责的政府流程,导致观念文化、权力分配体制、监督体制、救济体制等无法为信访制度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造成目前涉法信访案件急剧增长。

(一)、司法信仰的缺失和法律权威的弱化

法律的神圣性与权威性是以法律自身所体现的主体情感与社会正义为纽带的,具体可表现在司法机关严格执法、规范办案,实现公平与正义方面。这一纽带的某一链条一旦出现扭曲或断裂,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即可能被削弱甚至丧失。在我国,数千年的人治统治使得从根本上就缺少信仰法律的基础,法律制度上的漏洞往往又使人们缺少适用法律的依据,而现实存在的许多不正常的执法现象又不能不令人对当今的执法状况产生怀疑。这种不尊崇法律、不相信司法裁判的结局,使人产生心理和道德的空白,必然导致思想上的迷茫和行为上的无序,遇到问题时不冷静,考虑问题时不周全,处理问题时不规范,成为走上上访之路的根本原因。

(二)、缺少公正执法的环境

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权力依然大于司法权。在行政领域,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领导批示。纵然有再多再好的法律,也赶不上上级机关的指示、重要领导的批示。领导批示本身弹性很大,而《国务院信访条例》又对领导批示有着明文规定,即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问题,检查指导信访工作。这里面到底什么叫做重要来信什么叫做重要来访,显然缺乏标准,而上访人员都知道只要能获得领导批示,就能解决问题,这样 “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便成了信访者信奉的教条。二是司法机关地位不高、司法权力弱化。一方面司法附属于行政,受制于行政,另一方面司法权力的行使常常采用行政管理的模式,使明文规定的法律得不到有效执行。比如,在司法领域,常常听到“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说法。而“优先”之说是否合法?为什么要“优先”?优先的对象是谁?又不得而知。于是,要想使自己的案件能够“优先”解决就必须上访。这样“优先”也便成了涉法信访增多的助推器。三是在处理缠访缠诉案件中,有的单位为了求得一时的清静,做出无原则的让步,使无理缠访缠诉人得到一些好处,这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无理缠纺缠诉人的气焰。四是不排除极少数司法人员水平不高、素质低下甚至贪赃卖法、枉法裁判的现象。

(三)、现行信访工作机制不健全

一是在信访机构的设置上。我国的信访机构都是附属于所在机关的内设机构,专门负责接待来信来访,本身不能够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信访人员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或解决的不好时,必然要越级上访或采取他们认为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二是在信访监督机制上。按照规定,信访机构对所受理的信访案件,一是交本机关办理,二是交有关机关处理。各有关机关对直接办理、交办、转办的信访案件必须限期审理,限时回复。但由于监督保障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使有些问题久拖不决,也导致上访不止。三是在处理信访问题的工作方式上。某些上级主管机关常把上访数量的多少和规模的大小作为评判下级机关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有的甚至以一票否决给下级机关施加压力。而下级机关为了追求短期效益,不被否决,便把精力放在对付上访者的身上,这样既难治标也不了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及权威性尚未确立

当前,我国司法机关应有的独立地位尚未确立,司法机关在处理社会纠纷中的终局性得不到落实。这也是导致了大量的上访、信访案件出现的原因。近代西方社会的司法体制是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因此司法机关自身具有独立的权力,当事人对于司法机关的裁决不服,只能按照司法程序、由司法机关自身予以解决。而我国宪法虽然规定了“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但在实践中,司法机关的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规定并没有落到实处。目前的情况是一遇有上访,各种机关为了社会的稳定或者其他的原因,对个案直接进行干预。由于其他机关不一定了解司法权力运作的方式,也由于这些机关并没有直接参与案件的审理,不知道案件的具体情况,仅仅根据上访者的一面之词进行分析、判断,难免得出错误结论。使得上访者将其他机关的批示视为尚方宝剑向司法机关施加压力,这样,不但不能公正地解决上访人所反映的问题,破坏人民法院的权威。同时,由于其他机关不当的处理,造成只要上访,当事人就能获利,尽管这样的利益未必就是公正的、合法的。这种现象的存在,无疑等于鼓励和纵容了人们上访,使得涉法信访的现象与日严重。

(五)、检察机关对司法权威的维护乏力

司法的权威应当是公正性与稳定性的统一。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共同构成我国的司法体系,在强调司法的权威性和终局性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应当充分发挥出其在维护司法裁决的公正性与稳定性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在我国实行两元司法的宪政框架之内,实行司法机关解决社会纠纷终局性的含义是首先,检察机关对于生效的裁决认为是错误的,应当以有限次抗诉的方式予以救济,以维护司法机关应当具有的公正性。其次,检察机关审查认为裁决是正确的,即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决一旦经过检察机关的审查认为不符合抗诉的条件,就应当视为终局性的裁决,除人民法院依审判监督方式外其他机关不得干预,以维护司法机关裁决的稳定性。但是目前,受我国传统上仅仅注重司法的公正性而忽略了司法的稳定性这种观念的影响,在发挥维护司法机关权威的作用时,检察机关的作用仅仅体现在检察机关认为法院的裁决是错误时以抗诉的形式进行法律监督。因此,即便是经过了检察机关审查后认为是正确的裁决,当事人仍然可以通过上访推翻审判机关的生效裁决。因此,检察机关在维护司法机关应当具有的稳定性方面尚未发挥出其应当具有的地位与作用也是导致涉法信访案件增多的一个客观原因。

四、促进涉法信访良性运行的基本对策

信访制度自身的悖论和缺陷,造成信访公民往上跑、信访机构逐级向下批转信访案件的恶性循环,这一循环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内耗。因此,信访制度必须与时俱进,适时创新,以建立有效的调停机制与运行规则,防范矛盾激化,降低社会运行成本,促进涉法信访良性运行。

(一)、创新信访理念是解决涉法信访问题的必然要求

信访工作是法律工作,信访事项从法律视角检视,就是法律案例。《信访条例》规定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本文认为,除上述基本原则外,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信访理念。

1、法律至上。怀着深厚的感情做信访工作是起码的要求,但是感情绝对不能代替法律,法律作为硬规则约束,是绝对不能突破的最后底线。现代法制社会应该首先提倡用法律解决问题。在强化信访制度作为公民政治参与渠道的同时,应把公民权利补救功能从信访制度分离出去。在策略上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行政手段,把矛盾和冲突引入到正常的司法程序之中,由司法机关以法律手段加以处理。

2、程序优先。信访活动必须按规定逐级、有序、理性、依法信访。实践中,有些在实体处理上并没有多大问题的案件,当事人仍信访不止,往往就是程序上的瑕疵,当事人感受不到司法的正义。现实中公民无序越级信访更多的是由下级机关的乱作为、不作为或作为不当引起的,公民因此寄希望于寻求上级机关的支持和压力,信访制度逐渐向“准司法程序”靠拢。当前,在处理信访问题上许多是“暗箱操作”,人们一般会对程序规则的不合理不公正提出疑义,而只要程序公正合理,无论产生的结果如何,都是可以被人接受认可的。

3、依法分流。对可以通过复议、诉讼等法律程序解决的信访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告知信访人、举报人申请复议、提起诉讼的权利,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不能一味地以“谁家孩子谁家抱”、“人要回去,事要解决”的简单理由要求下级政府千方百计“抱”回、领走而草率了事。

4、公开中立。中立性是法治的基本内涵。中立性要求信访机构在行使职权、处理具体信访问题时,必须不偏不倚、一视同仁,不倾向于信访参与诸方的任何一方,而按问题本来的是非曲直去处理信访博弈各方的关系,因为信访机构与涉案责任单位往往有着更多的联系,一旦有了偏见,就会先入为主,也就难以公平公正地对待各方信访参与人。

5、有限信访。信访机构不是法定的纠纷处理机关,应该只对社会纠纷的解决起补充、辅助作用。“信访制度的存在不能挑战或破坏现有司法体系,信访办不能变成‘第二法院’或不开庭的‘三审法庭’。信访机构应当成为党和政府的‘第二研究室’,担负起表达民意、集中民智的决策咨询机构”。信访机构必须坚守不受理、不干预涉法涉诉案件。因个案利益的保护而动摇对司法权威的信仰,会动摇人们对法院判决信赖的司法理念,继而损害整个社会的法律制度。

(二)加强制度建设是解决涉法信访问题的根本途径

1、严格实行“逐级上访、分级受理”制度

“逐级上访、分级受理”制度是指对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一般由依法有权对该问题作出处理决定的基层直接管辖的部门或单位(起始单位)首先作出处理,上访人如对起始单位处理不服,可向上一级机关提出复查请求,未经起始单位接待处理或未持起始单位出具的《答复意见书》而直接到上级机关上访的,上级机关只做登记,一般不立案、不交办,劝其回到起始单位反映问题。 “逐级上访、分级受理”制度是与终结机制配套的工作制度,是确保信访终结机制实施的重要措施。 然而,“逐级上访、分级受理”制度在信访工作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原因如下:

(1)信访部门受理哪些事项在条例中没有明确规定。我国群众信访“门槛”过低,信访部门受理的内容过宽,多年来由于我们把坚持党的领导演绎为党和政府对一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务的包揽,习惯通过单一的行政手段去处理纷繁复杂的各类社会矛盾。致使群众不管什么事项都来信访,群众上访存在着盲目性、任意性和无序性。信访部门成为向来访者解释政策的“宣传办”,倾听群众诉说不满的“出气办”,重大会事节日活动期间的“维稳办”,平息突发事件的“救火办”。

(2)各级信访机构受理信访事项的范围不明确 。分级受理的总原则模糊,信访机构上下职责不清、权限不明,各级信访机构直接办理信访事项的范围不明确。中央一级、省一级信访部门的工作重点是什么,主要有哪些事项、信访当事人不清楚,信访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不清楚。一方面造成该上级部门研究解决的信访事项转给了下一级,如政策方面的问题,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方面的问题等,基层对这些问题无能为力。另一方面,造成上级部门受理了很多本该下级部门处理的信访问题,如目前中央一级、省一级信访部门相当大的精力在重复做县、乡一级的信访工作。

(3)信访事项没有规定时效限制 。信访人反映的信访事项没有时效限制,没有规定信访事项的时间跨度,通常是信访人想访就访。

(4)信访部门对信访制度的认识不够。分级受理是逐级上访的前提,首先应该严格界定各级各部门对信访事项的受理范围,既管辖权,应在立法上予以明确; 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和制度约束,让每个公民都清楚地知道所诉信访事项应该找哪一级、哪个部门。把指导公民正确信访作为信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信访条例中应当设立信访管辖制度。信访管辖制度是信访法治化、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信访活动走向有序的重要保证。可以尝试按级别管辖办理相应的信访事项,比如:国家信访机构负责处理对中央政府机构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投诉,地方信访机构负责接待处理对地方政府和服务机构工作的投诉。

2、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

引进经济学上的成本-收益分析理论,建立一套科学的信访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责任追究制,可以从制度上保证信访工作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提高。 目前,信访工作考核机制不完善,目标管理不科学。有一些地方政府及其信访部门对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实行目标管理、总量控制、层层分解任务,按分配的数量进行考核。其直接负面效应是迫使基层信访部门把主要精力用在降低信访量上,而不是用在解决问题上,为了把上访数字压下来,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长期派人到上级部门值班,许多省甚至长年有几十人、上百人在北京守候,拦堵上访群众,想方设法不让群众在窗口登记。有的为了抹掉登记数字,到处托人找关系。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结果当然适得其反,致使一些问题久拖不决,矛盾不断激化升级, 造成了大批上访老户、缠户。导致这种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就是考核机制的不科学, 考核的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

3、完善行政诉讼制度

行政诉讼在程序上相对信访制度而言其优势明显,但是现行行政诉讼制度本身还存在一些缺陷,其强势地位往往使实体不正义成为可能。信访制度尽管缺乏规范的程序,存在浓厚的人治色彩和态意成分,但它包含了公众认可的实体正义成分。尽管实现这种实体正义非常艰难,但是,在健全行政诉讼制度、树立法律至上权威的漫长过程中,信访制度“无论对于仍对行政诉讼持怀疑态度的行政相对人还是对于在行政诉讼中走投无路的行政相对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公民权利受到公权力侵害时,公民本来可以向当地政府或上一级部门提起行政复议,但是在具体操作中,由于复议机关与原有的责任部门存在千丝万缕的上下级或利益关系,公民的行政复议大多数被驳回,行政复议不能发挥本应发挥的行政监督作用,导致这一渠道缺乏应有的公信力和公正性。许多行政相对人并非不愿打官司,而是更习惯于通过信访去实现目的。目前中国法治精神薄弱、人治传统强大,本来应该更多强调对司法补救制度的完善,而不应过分强化信访这种非司法手段,但是建设法治社会过程漫长,公民对仲裁和复议若明若暗,在诸多补救方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时,越来越多的公民被迫选择“告御状”。特别是在乡村,村民往往“望法兴叹”,把希望寄托于无门槛的信访以寻“青天”。

(三)、建立“阳光信访”是是解决涉法信访问题的重要渠道

阳光信访是指信访过程体现公开、透明原则,在人们可以看得见的状态下,将信访公务行为向信访人和社会公开。在实践中,信访的公开透明度明显滞后,突出表现在一些信访问题处理上的“暗箱操作”。当前极少数信访人摸准了政府需要稳定的“软肋”,人为地制造不稳定的假象,其“闹中求决”的手段在实践中屡试不爽,并导致更多的信访人效仿,带来了不少社会负面效应。这实际上是政府诚信缺失和底气不足的表现。越来越多的经验表明,公平的实现必须在程序和形式上表现出公开性。比如,新闻媒体之所以常被信访人寄予莫大的希望,就是因为媒体能够揭破黑箱、推动监督和评判。再如信访信息系统可以方便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监督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使上级政府和信访机构能够及时了解、督促有关行政机关办理信访事项避免多头信访和重复信访,节约行政成本,因此,建立“阳光信访”,必须通过创建信访网络平台,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专门负责接待公民查阅、咨询信息的公开机构等方式,提高政府的开放形象,同时,给媒体以相对宽松的环境并通过严格的程序让其有序介入,媒体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以案释法,使公民明辨是非,避免猎奇、渲染、夸张和误导性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