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公司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16:25:28

高科技公司

高科技公司范文篇1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定价

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创业板已上市一年多,上市企业达153家,平均市盈率高达78.53倍,最高甚至达到106.04倍,发行价普遍过高,企业市场价值与企业内在价值偏离过多,这不仅损害了投资人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影响了创业板的正常运作,企业也会因此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正确评估高科技企业内在价值,使企业股票价格围绕评估价值上下波动,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业板的有序运营。

一、高科技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与定价的意义

在管理学领域,企业价值被定义为企业作为一种特殊商品,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以价值为核心的管理,使所有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普通员工、政府等)均能获得满意回报的能力。企业价值通过企业在市场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体现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未来盈利能力。

企业价值评估是指投资者或者证券公司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进行分析和衡量。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在企业内部,企业价值评估作为公司战略与公司财物的交汇点,是企业进行价值管理的前提;在企业外部,譬如在金融市场中,企业价值评估可以为投资者的投资活动,如合并、并购、收购、资产出售、资产重组和股份重构、上市等重要交易提供合理的参考价格,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基础。

创业板的成立给高科技企业融资拓宽了渠道,截止到2010年9月,前23批已上市的120只创业板股票首发合计融资854.62亿元,平均每只股票首发募资7.12亿元。创业板上市是高科技企业寻求发展、解决资金瓶颈的有效措施。但是,创业板成立一年多,发行价和市盈率过高,企业的市场价值严重偏离企业内在价值,给创业板市场以及企业自身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正确评估高科技企业价值成为消除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高新科技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公开之前,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合理的股票发行价格,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获得更多的资金,是创业板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在创业板上市之后,企业的购买方和转让方需要估计企业公平合理的价值,以便双方在各自对同一企业的不同估计结果基础上进行协商谈判,从而达成最终的产权转让或兼并收购要约。高科技企业定价为企业融资活动提供了运行帮助,为投资活动奠定了决策基础。

二、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的难点

高科技企业之所以溢价过多,主要原因在于其异于传统企业的自身特性,导致了企业价值评估难度系数较大,评估价值与企业实际价值误差较大。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的难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科技企业中无形资产的比重远远大于有形资产,而无形资产的评估相对有形资产较为困难。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高科技企业主要以技术、专利、商誉、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为价值核心,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有形资产与实物资产。同时,由于其自身的不可复制性以及不确定性,无形资产的评估成为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以及难点。

2.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讲,在市场中很难找到具有可比性的企业。一方面由于高科技千差万别,一般很难找到行业、技术、规模、环境及市场都相当且可比的企业;另一方面,我国的产权市场还未发育成熟,交易数量有限,要进行全面的比较还缺乏条件。这会给评估师利用可比企业信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带来更大的难度。

3.创业板对于高科技企业持续经营要求至少3年,很多高科技企业经营周期比较短,历史财务数据有限。而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往往是利用企业过去的数据来估计当前的输入变量,比如说估算企业的风险系数和预期收益率。对高科技企业而言,缺乏历史信息是评估的一个难点。

4.创业板对于高科技企业的盈利能力要求较低,因此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大部分目前未盈利或者盈利甚微。高科技企业由于面临的市场不稳定,加之成功率较低,现金流量在一定的时期内波动会比较大,高科技企业创业初期可能只有负的现金流。但高科技一旦转化为生产力,产品的高附加值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此时正现金流量的数值也会较大。除了少数企业成立后就有盈利外,大部分高科技企业(包括大部分网络企业)目前没有盈利或是盈利甚微。这对评估人员来说,意味着无法根据现在的盈利估算出未来的盈利。实际上,由于利润是负数,由历史数据计算出的增长率也是没有意义的。

5.高科技企业的收入确认方面还存在问题。由于高科技企业产品销售和服务的特殊性可能导致账面收入与实际收入不符,尤其是软件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它们的收入确认问题在会计界引起很多争论,从而也给评估时对企业历史或现有的收入进行确认增加了难度。

6.高科技企业的不确定性太大,对风险缺乏有效测量,难以估计企业的未来收益,即使进行估计,主观因素也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使得企业的价值评估面临一定的难度。

三、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用对比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共包括四大类: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和期权法。

成本法的原理是指通过重置成本扣除各项损耗值来确定企业的资产价值的。成本法测定所有者的未来利益是通过确定替换被评估资产未来服务能力所需的货币量,因此又被称为重置成本法。这种方法的假设依据是:新的资产价格与该资产在其寿命期所能提供的服务经济价值是相当的。直接以重置成本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估和调整,具有评估准确性高等特点。对于上市的高科技企业而言,其创立时间短暂,缺乏历史数据,且更注重企业未来收益状况,所以目前成本法在创业板的使用并不广泛。

市场法,也被称为相对估值法和可比公司法,其原理是指通过被评企业与已知企业进行比较,根据已知企业的整体价值得出被评估企业的整体价值。其内在假设是:同行业中的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可比性,相关指标符合正态分布。市场法在上市公司股票估价中经常应用,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主要有:市盈率模型、价格销售比模型、市值销售比模型、经济附加值模型、市值比访问量模型、营销回报模型等。

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讲,一方面企业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人员不可同一,技术不可复制,因此也很难找到可进行对比的企业,历史数据少,用修正指标来进行比较也比较困难。另一方面高科技企业创始时间短,部分企业可能还没有盈利,这种情况也难以用市场法进行估值。但是目前市场法在创业板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尤其是市盈率倍数法。

收益法的原理是通过企业未来可预测的每年预期收益进行收益还原以及折现处理。收益法假设企业的价值是由未来的收益额决定的。采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确定收益额为何种形式的现金流量;二是确定企业的增长生命周期;三是确定相应的折现率。收益法的主要模型有: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利润折现模型、股权现金流量折现法、红利折现模型、资金现金流量折现法等。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讲,由于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高科技企业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企业的未来预期收益、生命周期和贴现率就越来越难以做到科学预测,收益法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挑战。但是目前经过相关系数的调整,自由现金流量方法在创业板高科技企业的定价中应用还是比较普遍的。

期权法是在收益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期权是一种证券化契约,该契约赋予其持有者或买方具有在期权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任一时间向其卖方按预先约定的价格(执行价格)购买或出售契约所规定的一定数量标的资产的权利。为取得该权利,期权购买者需在购买期权时向其卖方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金,称其为期权价格。在期权定价模型中,最著名的是Black-Scholes模型。

高科技企业具有期权性质,因为高新技术企业能产生机会价值。由于市场对其某些经营活动有良好的预期,愿意为获得未来的利益承担风险,所以机会价值属于买权价值,其中空头方为高新技术企业原有的所有者,多头方为高新技术企业潜在的投资者。期权的发生,是风险从高新技术企业所有者到潜在投资者的转移。

但是,基于上市的新股定价的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标的资产交易也比较困难,专利技术的预期收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法得到统一的期权价值,作为收益法的新阶段——期权法也有着诸多的局限性。

四、高科技企业进行定价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企业上市的股票必须以企业内在价值为基础。脱离企业内在价值过高的股价难以使投资者认同,会给企业的融资带来一定的阻碍;脱离企业内在价值过低的股价虽然容易形成市场,但是会损害原始股东的利益。

其次,要意识到正确评估企业内在价值的重要性,尤其是选择合适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重要性。国际通用的四种估值方法在理论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可以通过修正模型来完善传统的模型。

高科技公司范文篇2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定价

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创业板已上市一年多,上市企业达153家,平均市盈率高达78.53倍,最高甚至达到106.04倍,发行价普遍过高,企业市场价值与企业内在价值偏离过多,这不仅损害了投资人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影响了创业板的正常运作,企业也会因此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正确评估高科技企业内在价值,使企业股票价格围绕评估价值上下波动,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业板的有序运营。

一、高科技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与定价的意义

在管理学领域,企业价值被定义为企业作为一种特殊商品,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以价值为核心的管理,使所有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普通员工、政府等)均能获得满意回报的能力。企业价值通过企业在市场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体现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未来盈利能力。

企业价值评估是指投资者或者证券公司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进行分析和衡量。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在企业内部,企业价值评估作为公司战略与公司财物的交汇点,是企业进行价值管理的前提;在企业外部,譬如在金融市场中,企业价值评估可以为投资者的投资活动,如合并、并购、收购、资产出售、资产重组和股份重构、上市等重要交易提供合理的参考价格,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基础。

创业板的成立给高科技企业融资拓宽了渠道,截止到2010年9月,前23批已上市的120只创业板股票首发合计融资854.62亿元,平均每只股票首发募资7.12亿元。创业板上市是高科技企业寻求发展、解决资金瓶颈的有效措施。但是,创业板成立一年多,发行价和市盈率过高,企业的市场价值严重偏离企业内在价值,给创业板市场以及企业自身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正确评估高科技企业价值成为消除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高新科技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公开之前,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合理的股票发行价格,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获得更多的资金,是创业板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在创业板上市之后,企业的购买方和转让方需要估计企业公平合理的价值,以便双方在各自对同一企业的不同估计结果基础上进行协商谈判,从而达成最终的产权转让或兼并收购要约。高科技企业定价为企业融资活动提供了运行帮助,为投资活动奠定了决策基础。

二、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的难点

高科技企业之所以溢价过多,主要原因在于其异于传统企业的自身特性,导致了企业价值评估难度系数较大,评估价值与企业实际价值误差较大。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的难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科技企业中无形资产的比重远远大于有形资产,而无形资产的评估相对有形资产较为困难。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高科技企业主要以技术、专利、商誉、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为价值核心,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有形资产与实物资产。同时,由于其自身的不可复制性以及不确定性,无形资产的评估成为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以及难点。

2.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讲,在市场中很难找到具有可比性的企业。一方面由于高科技千差万别,一般很难找到行业、技术、规模、环境及市场都相当且可比的企业;另一方面,我国的产权市场还未发育成熟,交易数量有限,要进行全面的比较还缺乏条件。这会给评估师利用可比企业信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带来更大的难度。

3.创业板对于高科技企业持续经营要求至少3年,很多高科技企业经营周期比较短,历史财务数据有限。而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往往是利用企业过去的数据来估计当前的输入变量,比如说估算企业的风险系数和预期收益率。对高科技企业而言,缺乏历史信息是评估的一个难点。

4.创业板对于高科技企业的盈利能力要求较低,因此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大部分目前未盈利或者盈利甚微。高科技企业由于面临的市场不稳定,加之成功率较低,现金流量在一定的时期内波动会比较大,高科技企业创业初期可能只有负的现金流。但高科技一旦转化为生产力,产品的高附加值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此时正现金流量的数值也会较大。除了少数企业成立后就有盈利外,大部分高科技企业(包括大部分网络企业)目前没有盈利或是盈利甚微。这对评估人员来说,意味着无法根据现在的盈利估算出未来的盈利。实际上,由于利润是负数,由历史数据计算出的增长率也是没有意义的。

5.高科技企业的收入确认方面还存在问题。由于高科技企业产品销售和服务的特殊性可能导致账面收入与实际收入不符,尤其是软件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它们的收入确认问题在会计界引起很多争论,从而也给评估时对企业历史或现有的收入进行确认增加了难度。

6.高科技企业的不确定性太大,对风险缺乏有效测量,难以估计企业的未来收益,即使进行估计,主观因素也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使得企业的价值评估面临一定的难度。

三、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用对比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共包括四大类: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和期权法。

成本法的原理是指通过重置成本扣除各项损耗值来确定企业的资产价值的。成本法测定所有者的未来利益是通过确定替换被评估资产未来服务能力所需的货币量,因此又被称为重置成本法。这种方法的假设依据是:新的资产价格与该资产在其寿命期所能提供的服务经济价值是相当的。直接以重置成本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估和调整,具有评估准确性高等特点。对于上市的高科技企业而言,其创立时间短暂,缺乏历史数据,且更注重企业未来收益状况,所以目前成本法在创业板的使用并不广泛。

市场法,也被称为相对估值法和可比公司法,其原理是指通过被评企业与已知企业进行比较,根据已知企业的整体价值得出被评估企业的整体价值。其内在假设是:同行业中的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可比性,相关指标符合正态分布。市场法在上市公司股票估价中经常应用,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主要有:市盈率模型、价格销售比模型、市值销售比模型、经济附加值模型、市值比访问量模型、营销回报模型等。

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讲,一方面企业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人员不可同一,技术不可复制,因此也很难找到可进行对比的企业,历史数据少,用修正指标来进行比较也比较困难。另一方面高科技企业创始时间短,部分企业可能还没有盈利,这种情况也难以用市场法进行估值。但是目前市场法在创业板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尤其是市盈率倍数法。

收益法的原理是通过企业未来可预测的每年预期收益进行收益还原以及折现处理。收益法假设企业的价值是由未来的收益额决定的。采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确定收益额为何种形式的现金流量;二是确定企业的增长生命周期;三是确定相应的折现率。收益法的主要模型有: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利润折现模型、股权现金流量折现法、红利折现模型、资金现金流量折现法等。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讲,由于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高科技企业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企业的未来预期收益、生命周期和贴现率就越来越难以做到科学预测,收益法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挑战。但是目前经过相关系数的调整,自由现金流量方法在创业板高科技企业的定价中应用还是比较普遍的。

期权法是在收益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期权是一种证券化契约,该契约赋予其持有者或买方具有在期权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任一时间向其卖方按预先约定的价格(执行价格)购买或出售契约所规定的一定数量标的资产的权利。为取得该权利,期权购买者需在购买期权时向其卖方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金,称其为期权价格。在期权定价模型中,最著名的是Black-Scholes模型。

高科技企业具有期权性质,因为高新技术企业能产生机会价值。由于市场对其某些经营活动有良好的预期,愿意为获得未来的利益承担风险,所以机会价值属于买权价值,其中空头方为高新技术企业原有的所有者,多头方为高新技术企业潜在的投资者。期权的发生,是风险从高新技术企业所有者到潜在投资者的转移。

但是,基于上市的新股定价的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标的资产交易也比较困难,专利技术的预期收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法得到统一的期权价值,作为收益法的新阶段——期权法也有着诸多的局限性。

四、高科技企业进行定价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企业上市的股票必须以企业内在价值为基础。脱离企业内在价值过高的股价难以使投资者认同,会给企业的融资带来一定的阻碍;脱离企业内在价值过低的股价虽然容易形成市场,但是会损害原始股东的利益。

其次,要意识到正确评估企业内在价值的重要性,尤其是选择合适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重要性。国际通用的四种估值方法在理论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可以通过修正模型来完善传统的模型。

高科技公司范文篇3

关键词:科技公司;财务管理;税务筹划

一、高科技公司及其税收优惠政策理论分析

(一)高科技公司税收优惠的内涵。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第一种方式是减免收入,分为减计收入和免税收入,减计收入是在产品计税时按一定比例减计收入总额,免税收入是个别收入免税。第二种方式是减免税额,针对部分项目予以特殊税收减免。第三种方式是加计扣除,主要针对研发费用等,按照一定比例加计扣除。第四种方式是加速折旧,针对固定资产在折旧时缩短年限,让企业获得资金时间价值。第五种方式是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一定的扣除限度。第六种方式是抵免应纳税所得,指在应纳税所得额中直接予以抵免一定的部分。第七种方式是低税率优惠,指针对符合条件的产业,以降低税率的方式予以优惠。(二)税收激励理论。税收激励的理论主要有三种,第一个理论是市场失灵理论,企业的某些行为会给外部利益带来收益或损失,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高科技公司进行科技创新属于正外部性,能为社会带来一定的收益,但是高科技公司在进行科技研发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导致存在一定的风险。政府为了鼓励其实现正外部性,通过一定的方式予以补助,从而给社会带来正面效应。第二个理论是经济人假设,该理论指人的一切行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人在市场活动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按照经济人理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推通过扶持高科技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从而推动社会投资回报的增长,进一步推动税收的增长。第三个理论是供给学派提出的,该理论依据持久收入假说,减税主要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使用税收优惠的方式刺激投资和劳动,从而增加税收,促进经济增长。(三)高科技公司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机制。税收优惠政策通过降低研发风险,鼓励企业进行风险投资,是政府与企业分担风险的行为。对企业而言,其最终的落脚点是提高利润。高科技公司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通过对技术风险的分担,能够促使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同时能够通过减少税负提高企业利润,降低企业的成本。

二、利用税务筹划提升经济效益的企业案例简述

A公司2012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通过复审,主要从事环保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应用。近年来,A公司在研发方面不断加大经费投入。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和加计扣除的应用,所得税优惠额占应纳税额接近一半,节税效果明显。A公司2014年缴纳所得税额5.4万,研发费用101万,销售收入1505万;2015年缴纳所得税额14.9万,研发费用127.37万,销售收入1711万;2016年缴纳所得税额5.4万,研发费用135万,销售收入1560万;2017年缴纳所得税额29万,研发费用138万,销售收入1962万。因为A公司充分运用所得税优惠政策,组建了专业的税务团队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因此其所得税税负率得到了有效的下降,所得税税负率在1%左右,与同类行业2.1%相比,所得税税负率较低,A公司使用税收优惠政策为公司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三、高科技公司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认定办法不了解。很多高科技企业针对国家颁布的新规,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能及时掌握政策要点,为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甚至无法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例如,为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强化了后续监督管理,突出研发费用和新收入两大指标,若不及时了解新的政策可能会对企业的高新认证或者复审有一定的影响。(二)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要求执行不到位。税收优惠政策中针对高科技企业的规定多而烦琐,然而近两年来为了优化税收环境,有效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相关部门了一系列文件简化了办税流程,企业在享受税收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例如,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备查资料烦琐且不用强制提交即可先行享受优惠政策,企业很可能简化甚至不按规定留存备查,这将使企业存在税务稽查的风险。(三)企业难以细致掌握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过程中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比如如果涉及给客户开发软件的话想享受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一方面从签订合同时就应当考虑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退税的要求,另一方面软件开发后所有权属于本企业的话应当及时申请软件证书并通知财务及时备案。高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较为分散,且近两年相关部门经常一些文件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完善修订补充调整,大部分高科技公司没有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系统性的梳理。

四、高科技公司更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对策

(一)企业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解。税收优惠政策与国家宏观调控的节奏相一致,同时税收优惠的政策的规划具有前瞻性与系统性,税收优惠政策不同文件之间也具有兼容性。企业要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解,提高对优惠政策的使用效果。企业财务部门应该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解,使税收优惠政策更好地服务于高科技公司。(二)健全高新技术企业自身,以符合认定标准。高科技企业应该增加科技实力,按照国家规定的认定办法来完善企业的各项标准。高科技公司的自身体系建设应该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在管理过程中加强与科技部、税务部的沟通,通过信息共享机制了解相关部门的最新政策导向,为高科技公司的税收优惠的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帮助高科技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提高人员专业性。税务筹划人员是企业开展税务筹划工作的基石,税务筹划人员的专业素养也决定了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的效果,应选择具有一定经验与专业性的人员,提高企业招聘的门槛,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高科技企业部分退税政策的开展需要依靠财务的日常核算,企业应该加强财务核算的专业性,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四)加强各部门的配合。高科技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过程时,不仅仅需要财务部门对税收优惠政策加以研究,更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力求税收优惠最大化。例如,企业涉及的研发加计扣除中,资料立项报告、人员分配情况等需要研发部门提供,因此研发部门需要妥善保管相关资料,并做好资料交接的工作。同时,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促进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分享工作过程中的成果,促进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五、结语

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在当前都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推动高科技公司的发展。目前高科技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掌握不到位,导致其效果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予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促进高科技公司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利用程度,提高高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德仁.完善促进企业创新税收政策的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6(12).

[2]薛薇.发达国家支持企业创新税收政策的特点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5(5).

高科技公司范文篇4

关键词:科创板;注册制;核准制;信息披露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的讲话中提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2019年1月30日,围绕科创板的设立和注册制试点,证监会《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随后立即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企业在上交所集体挂牌交易,标志着科创板这一创新制度正式呱呱落地。

一、科创板功能定位分析

科创板设想由国家最高层率先提出,本身非同寻常,凸显其重大战略地位。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国际霸权势力为了自身地位,必然会极力加大遏制。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惊醒国人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必须坚持底线思维,要将科技领域的高尖端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减少对外依赖度,方能有效应对霸权国家的各种遏制手段。为尽快提高我国核心科技的竞争力,就需要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为高尖端高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资源,这也是决策层设立科创板的初衷。我国证券市场在短短不到30年的发展历程中,迅速成长为世界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力量。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由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等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最先设立的主板市场,上市条件太高,将绝大部分企业拒之门外。为了鼓励中小企业也能参与融资,管理层又设立了中心企业板,但为谨慎起见,仍设置了较高门槛,大部分创业企业依旧对证券市场望洋兴叹。作为面向高科技公司的二板市场,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国市场一致呼吁成立自己的纳斯达克,以资金助力高科技公司获得阶跃性(阶跃性是经济术语,形容超常规的发展)发展。其后,管理层如期推出创业板,中国终于有了二板市场,许多高科技公司由此获得了长足发展。为了扶持广大高新区企业的发展,我国又设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这是一个场外市场。与主板集中竞价规则不同,新三板采用独特的做市商制度。既然已经有了创业板与新三板这两类面向高科技公司的市场,那么科创板是否会与其功能重叠?这事关科创板在证券市场的定位,是首先要加以辨析的问题。创业板顾名思义,是面向创业类公司,并没有限定是高科技领域,范畴较广。即便是创业公司,创业板按以往惯例,依旧设立了盈利财务指标,“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这就将许多已经布局并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但尚未进入盈利期的高科技公司排除在外,以致许多类似京东这样级别的公司不得不远赴海外上市,殊为可惜。至于新三板,面向的是高新区内高科技企业,性质上是场外市场,故采用了极为宽松的上市条件,没有规定财务指标,而把市场选择权交给了做市商,并规定投资者准入门槛为500万元。由于上市条件过于宽松,加上各高新区辅以优惠补贴政策,新三板短短数年,就突破了一万家公司,资质良莠不齐。对普通投资者而言,500万元准入门槛设定过高,无法获得入场券;而对机构投资者而言,新三板信息披露很不充分,且与做市商之间存在很大信息不对称,导致该市场经过短暂追捧后,成交量很快萎缩,陷入流动性不足窘境。此次新设的科创板,不是泛指一般的高科技,而是正如《实施意见》所强调的,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领域定位更加清晰。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主要上市对象都是预估市值达10亿元以上的成长型高科技公司,就规模而言比创业板还大,更非新三板可比。考虑到投资科创板需要拥有专业投资能力与高科技知识,以及强大的风险承受力,故不宜对普通投资者全面开放。同时,吸取了新三板投资者准入门槛过高导致流动性不足的教训,科创板大大降低了准入门槛,设定为账户拥有5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至于那些不足50万元账户的普通投资者,则可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参与。因此,相对于创业板和新三板,科创板体现了很强的互补性,丰富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特别要注意的是,注册制是与科创板并行的两大关键词,也就是科创板还要肩负起试点注册制的历史重任。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规则是核准制,即上市公司提交上市材料后,由证监会对材料的真实性与投资价值进行细致审核,排队周期漫长且不易获批。同时,为了遏制市场非理性行为导致IPO溢价过高,证监会“宽口指导”发行价不得高于市盈率23倍。管理层的出发点是为了证券市场稳定发展与降低投资风险,只是如此一来,形成不利于市场的两大影响:一方面,在一级市场打新股到二级市场抛售几成无风险“套利隧道”,为大资金常规操作手法;另一方面,大多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不但没有摘牌之虞,反而因其“壳资源”概念而倍受市场青睐。其实,此问题早引起高层注意,2013年11月15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即正式提出注册制改革,但因涉及面太广,触动利益太大,迟迟推不下去,迄今算来已5年有余。此次在科创板进行注册制试点,实质是以增量改革来带动存量改革,实现注册制在我国证券市场的软着陆。

二、科创板制度特征分析

科创板作为一种全新制度,与国际市场接轨程度很高,代表了今后证券市场的新趋势,由此也产生了与以往主板市场相区别的一系列制度特征。(一)完善注册制上市流程。科创板以注册制代替核准制,简化了上市申请手续,可以提高发行市场效率。注册制与核准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由谁来审核企业资质,核准制是由证监会担任这个角色,由于判读企业的实际价值时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涉及大量指标,耗时耗力,不利于企业快速上市把握融资的机会之窗。更不利的是,大量企业排队申请上市,僧多粥少,上市指标变得非常珍贵,变相催生寻租现象,这也导致了企业上市排队造成的“堰塞湖”现象。科创板的注册制则由上交所来行使审核权,由其组建包含科技专家、企业家、投资家等在内的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用更加专业的知识来对企业呈交材料进行质询。证监会则由实质审核转向形式审查,仅仅判断企业所披露的信息是否真实、是否有应该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无须再对企业盈利能力、风险能力进行负责。注册制的整个上市流程如图1所示,上交所审核并判定同意上市后,证监会方可履行注册程序。这种制度安排下,政府权力大大淡化了,但并不意味着政府角色的淡出。证监会作为监管者,依旧要履行监管职能,需要对企业披露的上市资料进行持续跟踪,若中间发现存在虚假披露等情况,将会暂停企业上市的流程。通过赋予证券交易所更多的审核职能,充分发挥其贴近市场的优势[1],同时再由证监会具体履行注册上市程序,强化其监督功能,实现了多个主体相互分工、相互制约,从而完善了企业上市的流程体系。(二)强化信息披露责任。信息披露制度作为注册制的核心机制,必须全面严格地执行。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凡是属于投资者进行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都必须依法充分披露,而且要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同时,强化了上市相关利益方的责任,保荐人和证券服务机构须对招股说明书及相关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为了制约保荐人与发行人共谋,要求保荐人的子公司必须跟投IPO总额的2%-5%比例,锁定期为24个月。于此可见,监管机构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密切关注从资金募集到资金运用的全过程,这一举措的实施将改善以往“企业上市难,运营监管松”的局面,也更加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业特点。信息披露的高要求,伴随着严处罚,未及时应披露信息的企业,情节严重的将会被实行终止上市的决定。(三)采用市场化询价方式。自2014年6月以来,A股市场IPO价格都被限制在23倍市盈率之下,以致一、二级市场之间形成价差,炒新股成为市场永恒题材。科创板这次改革力度较大,直接采用市场化询价方式,不再受制于23倍市盈率,从源头上消除一、二级市场的价差,而询价主体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网下投资者。由于科创板主要面向对象是机构投资者,故发行比例也向其倾斜,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总股本在4亿以内的,网下初始发行比例不低于70%;超过4亿的,比例不低于80%。同时规定,应当安排不低于40%的比例优先向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配售。考虑到其他投资者的利益,还设置了回拨机制,如果网上申购倍数超过50倍,应从网下向网上回拨5%;如果超过100倍,回拨比例为10%,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市场公平。为防止科创板股票上市之初即出现破发现象,不利于新股上市后的股价稳定,故还授权实施绿鞋机制,即允许发行人和主承销商行使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四)全新的交易规则。为防控市场过度投机、保障市场流动性,科创板在交易规则上也进行了新的尝试。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科创板新股上市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涨跌幅也放宽一倍,从主板的10%增至20%。这些举措都是便于与国际市场接轨,让上市公司优胜劣汰,也是与高科技公司的生命周期相适应的。还特别规定,科创板股票自上市首日起即可作为融资融券标的,此举可以大大增加科创板的活跃度。融资融券业务可以有效遏制市场的单边上扬或单边下降,有助于股票价格迅速向市场回归,更能发现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2]。(五)允许设置特殊股权结构。特殊股权结构同样是科创板的创新之处。在过去,我国股市无论是主板、创业板还是新三板,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都要求“同股同权”,不允许存在特殊股权结构,但这一规定不利于核心创业团队对企业的主导权,对处于高速成长期的高科技公司不利。科创板首次允许设立具有特殊表决权的股票,同时为避免持有该股票的股东滥用权利,对特殊表决权的持有股东身份、持有比例以及每股权利也做出了限定。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科创板上市规则》)规定,对公司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并在上市后担任董事且持有股份10%以上的人员,在表决议案时可享有高权重的特别表决权,至于其他股东权利则与普通股份完全相同。为了保护其他股东的正常权力,又规定每份特别表决权股份的权重不得超过普通股份的10倍,特定重大事项上的表决权则与普通股份相同,而且特别表决权股权的设置仅在首次公开募集阶段,此后不得再作此安排。特殊股权结构制度的确立,可以在成长期保证核心团队在企业的主动权,以利于高新技术的开发周期,有效保证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延续性。(六)实施严格的退市制度。相比主板市场,科创板实施了更为严格的退市制度。根据《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科创板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期间,不进入风险警示板交易,上市公司触发退市条款的范畴更为广泛,包含重大违法类、交易类、财务类和规范类等四大情形,应当退市的直接终止上市,而不适用于《证券法》第55条关于暂停上市的规定,其后不得申请重新上市。由此可见,在退市标准方面,科创板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财务指标,也不再涉及盈利方面的要求,而是从多个综合指标做出规定,一旦触及退市条款,就一步到位直接退市。科创板实施严格的退市制度,可以加快科创板生命体的新陈代谢,保持整个板块的活力。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监管导向从“持续盈利能力”向“持续经营能力”转变,防范主营业务空心化[3]。在资产重组方面,《实施意见》第22条规定,“科创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或者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标的资产应当符合科创板定位,并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效应”,将会很大程度上遏制“炒壳”行为,有利于投资者更关注公司业绩的实质性增长[4]。随着“壳资源”价值趋向零,不适宜市场竞争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将会退出市场。

从科创板关于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定位,以及引入注册制、允许特殊股权结构、实施严格退市等规则,可以看出,科创板的设立,弥补了我国多层次证券市场的空位,无疑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大跨越式发展。然而,科创板能否达到社会预期,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考察。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度供给,科创板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比如可引进集体诉讼制度、增加退市后的追责条款等,从而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总的来看,科创板的设立将会引导投资者更加注重“价值”投资理念,有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阳.科创板运行的治理走向:观念纠偏与制度调适[J].现代经济探讨,2019(8):115-124.

[2]吴秀波.科创板能保持“一池春水”吗?[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2):22-27.

[3]谢贵春,胡睿超.科创板监管规则改革新导向:注重“持续经营能力”———基于香港证券市场的经验[J].2019(10):86-93.

高科技公司范文篇5

一、什么是二板市场

二板市场(SecondBoard)是与主板市场(MainBoard,或称第一板市场)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主板市场之外专为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筹资途径的资本市场。在二板市场上挂牌上市的公司多为具有潜在成长性的新兴中小型企业,其上市条件较主板市场比较宽松,例如,没有以往盈利记录的要求。因此,投资二板市场有着相对主板市场而言更大的风险,但由于在其上市的企业具备很高的成长潜力,也可能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一般来说,二板市场是为了满足中小企业,主要是新兴的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需要而产生的。高科技产业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它决定一国未来的国际竞争能力。中小企业发展对活跃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重大意义。但高科技企业在发展初期,面临着技术、市场、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又无资产可以抵押,风险极大,难以从传统的融资渠道———银行和资本市场取得资金。如果仅靠自我积累发展,一是速度慢,二是不容易成气候,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广大高科技中小企业迫切需要新的融资途径。从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看,当高科技企业在主板市场上的融资受阻后,市场组织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它通过推出特别的板块市场或二板市场,利用特殊的评估方法(如亏损的高科技企业可按其将来的现金收入折现估价,无形资产可以在评估中占据很高价值),不断吸引投资银行来推荐、保荐高科技企业和有前途的中小企业,并为它们撰写调研报告,这样,投资的风险越来越容易为市场所吸收和消化,高科技中小企业进入股权融资就变得相对容易。在这个相对特殊的二板市场上,高科技、高成长的中小企业得到风险资本、战略资本及公众投资的支持而得以快速发展,风险投资家、战略投资家和投资银行家们则获得丰厚的报酬。因此,二板市场的出现,是高科技中小企业需求拉动的结果,而不是人为推动的结果。

二板市场的发展是与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如前所述,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初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此时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风险投资不是实业资本,它通常不会从头至尾伴随一个企业的发展,它的目的是在实现企业高度增值之后退出,从而获得高额回报。一旦一个企业高成长期一过,风险资本就要撤离,去寻找回报更高的企业进行投资。在风险投资的几种退出方式中,公开上市和与其他企业兼并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方式,而这两种方式的实现都离不开资本市场。因此,二板市场给风险投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退出通道。不仅如此,二板市场给风险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关未来收益的预期,如果二板市场繁荣,风险投资就兴旺,反之亦然。因此,二板市场的发展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世界二板市场发展简况

为了促进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设了二板市场。它们的存在不但为高科技公司上市融资提供了场所,而且为风险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遇,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高科技公司都是从二板市场中脱颖而出的。

1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世界上最早、最成功的二板市场要算美国的纳斯达克证券市场(NASDAQ,全国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纳斯达克市场,不仅吸纳了美国绝大多数最优秀的高科技企业上市,而且还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企业,也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资金。

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本身是分层次的,它由全国市场和小型资本市场两部分组成。纳斯达克全国市场适合较大型企业,它们经严格审批后被列入全国性证券市场。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突出培育发展创新中小企业,并为其融资创造积极的条件。与全国市场相比,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二级交易的数量不多,但基金和机构投资人的兼并收购很活跃。至1998年6月底,在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上,共有1667家上市公司,全部市值达3924亿美元。由于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有一批机构投资人和相互竞争的造市商的支撑而具有高流通性,它对高增长的企业越来越有吸引力。

早在1994年,纳斯达克市场交易值就超过伦敦证券交易所和东京证券交易所。目前,除了交易值和市值之外,纳斯达克市场在上市公司数量、成交量、市场表现、流动性比率、机构持股比率等方面都超过了美国的证券主板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证券市场。

1990~1997年7年间,纳斯达克市场的交易额增长了891%,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额增长336%,伦敦证券市场交易额增长266%,巴黎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额增长242%,德国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额增长110%。从纳斯达克市场与世界几大证券交易所交易额增长率比较来看,纳斯达克市场是世界增长最快的股票市场。

1999年,纳斯达克市场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证券市场达成了协议,前不久又与香港联交所达成协议,联合进行网上交易,开始了其世界化的进程。

随着纳斯达克市场的成功,人们越来越发现,高科技企业的成长需要这样的土壤,高科技中小企业虽然有风险,但其回报也可观。关键是市场规则要清楚、信息披露需及时以及市场组织发育良好。可以说,世界上其他二板市场的发展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纳斯达克市场的影响和启发。

2欧洲的二板市场

为了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上与美国竞争,满足本地区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需要,欧洲目前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资本市场,以帮助欧洲高成长企业融资。主要包括布鲁塞尔的欧洲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协会(EASDAQ)、法国巴黎的新兴市场(NouveauMarche),英国伦敦的另项投资市场(AIM)以及法兰克福和阿姆斯特丹的新市场等。其中尤以英国的另项投资市场最为突出。

另项投资市场(AIM)成立于1995年夏天,它得到伦敦股票交易所的支持,目的是为了吸引年轻高成长的中小企业与高科技企业,并帮助它们融资。到1998年已吸引了200多家公司上市,市场总市值达95亿美元。该市场受到伦敦股票交易所的监管。在该市场上市,条件比正式的公开上市要宽松,上市规模可以小一些,交易的历史也不用那么长。另外,在这个市场上从事投资的投资人可以享有税收的优惠。该市场声明它是高风险高回报的市场,投资者必须风险自负。

亚洲的二板市场

亚洲各国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都极为重视,纷纷在政府的支持下开设二板市场,并与其他国家展开竞争。日本政府于1983年分别在大坂、东京、名古屋建立了“第二证券市场”,并于1991年正式成立日本自动报价市场(JASDAQ)。亚洲一些新兴国家也开设了二板市场,新加坡于1987年成立了自己的二板市场(SESDAQ),支持本国新兴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马来西亚在10年前就成立了以小型公司为对象的吉隆坡二板市场,新近又成立了主要以高科技公司为对象的马来西亚(MESDAQ)市场。韩国的二板市场(KOSDAQ)在帮助韩国经济复苏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香港联交所于近期正式推出了自己的二板市场———创业板,受到了两岸三地企业的极大关注,已有数十家企业提交了上市申请。中国证监会业已明确内地企业赴香港创业板上市指引。

根据香港联交所的公告,创业板市场是指主板市场以外的另一个独立的市场,是以增长潜力为目标的一个股票市场,主要是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和新兴企业提供筹资途径,协助高增加值的成长公司和高科技公司实现资本的迅速积累,从而加快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实现良好效益。上市的要求如下: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专注单一业务;具有两年业务记录,不设最低盈利要求,上市前无需提交盈利记录。创业板上市规则如下:须委托两名具有相关经验的人士为独立董事,成立审核委员会;大股东在上市两年后才可出售股票及抵押股份;首次公开招股不一定要有包销安排;保荐人负责首次上市的工作,并在公司上市后两个年度内担任顾问。

创业板的其他特点还有:使用公告板作为交易途径,采取买者自负的原则,强调加强披露为本的监管理念,有别于主板市场。公司的行业范围将不受限制,不受注册地点的限制,只要符合上市的条件就可获准进入创业板市场。

创业板市场的设立,不但可以为香港、内地、台湾的高科技公司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促进本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而且对香港发展科技产业,加强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地位有重大意义。

综合来看,二板市场有以下特点:第一,面向新兴的高成长、高科技中小企业。第二,较低的上市要求(资本和盈利)。第三,明显的风险警告声明,投资者应该风险自负。第四,监管并不放松,上市企业需要披露的信息并不少于主板市场,同样要求正规的公司管治。

应特别指出,纳斯达克市场除了前面介绍的特点以及具备上述所列的条件外,它还有一条适合高科技企业发展特征的条件,那就是纳斯达克市场允许经营亏损或无形资产比重很高的企业也可通过适当的评估后上市。

三、中国应审慎积极地建立自己的二板市场

现在,中国是否应建立自己的二板市场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也存在很大的争议。我们认为,从战略上看,中国应尽快建立自己的二板市场。

首先,高科技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它决定了一国在未来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我国的高科技产业总体上还比较落后,融资渠道不畅,缺乏足够的资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美国高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发达的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是高科技企业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受此启发,世界各国都积极发展二板市场来推动高科技产业的成长。中国也有必要设立自己的二板市场,用以扶持、培育高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成长。这和科教兴国的国策是一致的,有助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第二,中国的主板(A股)市场在总体经济改革和投融资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已是公认的事实。但主板市场的以下问题严重制约着其作用的发挥:其一,主板市场准入标准要求很高,对于那些刚刚步入扩张阶段或稳定成熟阶段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规模障碍。其二,目前,绝大部分的法人股、国有股不能流通和交易,不利于风险资本的退出。其三,在主要服务于国企改制和扩大融资渠道的倾斜性政策背景下,现存和即将涌现的以非国有企业为基本成分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很难进入主板市场的通道。因此,有必要开辟新的市场为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

第三,高科技企业在达到一定标准后在二板市场上市,也是一个提升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这将促使这些企业改善经营机制,在公众监督之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第四,如证监会高西庆副主席所言,如果我们不积极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融资问题,就可能迫使我们的部分优质企业跑到外面去上市。香港总的来说还是我们自己的市场,但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的资本市场都在吸引我们的优秀企业。

国内的投资者不能分享这些企业增长的效益,国内的证券市场得不到这些企业的支持,这对我们的民族工业,对国内市场的发展来说都不是最有利的。

虽然,长远来说中国应建立自己的二板市场,但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目前不宜追逐潮流,操之过急。一般来说,设立二板市场通常应具备一些基本条件,比如说主板市场监管法规制度健全、监管的水平较高、市场抗风险的能力较强、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数量较多等,显然目前我们还不完全具备,因此目前不宜马上开设国内的二板市场。

高科技公司范文篇6

发展概况:全球“克隆”纳斯达克

近十几年,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纷纷探索设立二板市场,以建立一种有利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体系。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堪称国际二板市场的典范。它成立于1971年,是一个支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到1999年12月底,纳斯达克市场共有4800多家上市公司,市值达5.2万亿美元。在全部上市公司中,约有近2000家高科技公司,比重高达40%左右。经过不到30年时间的发展,纳斯达克市场的成交额和市值等指标已与纽约证券交易所不分伯仲,并确立了成为全球最大证券市场的发展战略。

以美国纳斯达克为样板,欧洲、日本、加拿大等相继设立了为中小企业及高科技企业服务的二板市场,满足了以高科技为主导的产业转型需要。1996年9月,为吸引新兴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欧洲12个国家90多家金融机构以欧洲证券经纪商协会(EASD)为母体,成立了欧洲证券经纪商协会自动报价市场(EASDAQ)。英国1995年6月成立了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另类投资市场(AIM),目前已吸引了200多家企业上市。1997年年初,德国交易所股份公司成立了面向中小企业的“新市场”,现已成为欧洲最为成功的二板市场。日本店头市场(OTC)1991年模仿纳斯达克引入了交易自动报价系统,市场规模迅速扩大。1999年11月,东京证券交易所又推出了日本高增长新兴公司市场(MOTHERS),主要针对比场外交易市场公司规模更小的创新企业。进入90年代后,加拿大温哥华证券交易所被定位为全球领先的风险投资证券交易所,转向为高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并特别设有造壳上市方式,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有特殊的意义。

与此同时,亚洲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也仿照纳斯达克设立了专职服务于成长性的中小高科技企业的股票市场。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ESDAQ)于1987年12月正式启动,它主要为那些尚不能符合主板市场上市要求的公司而设立的。马来西亚吉隆坡证交所于1988年11月推出二板市场后,又于1997年5月成立了马来西亚自动报价市场(MESDAQ),主要针对成长型尤其是高科技公司。1996年7月,韩国汉城股市在已有的场外交易市场基础上建立了“高斯达克”(KOSDAQ)。泰国证券交易所也于1999年6月成立了另类投资市场。

我国台湾的店头市场亦属二板市场范畴,1994年,它进一步放松了对高科技企业的上市标准,市场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场外交易市场之一,为台湾的产业结构调整起了积极的作用。1999年11月,我国香港创业板正式开始动作,它定位于为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高成长性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服务。截至今年5月底,共有26家上市公司。香港创业板享有“东方的纳斯达克”之称,它将使香港经济的发展更具活力。

市场特点:降低门槛强化监管

按与主板市场的关系划分,全球的二板市场大致可分两类模式。一类是“独立型”,即独立于主板市场之外,具有自己鲜明的角色定位,如纳斯达克市场;另一类是“附属型”,即附属于主板市场,旨在为主板培养上市公司,如新加坡的SESDAQ。从其绩效看,成功的二板市场往往是“独立型”市场,而“附属型”市场多数交投冷清。

无论是“独立型”市场,还是“附属型”市场,从它们的实践看,与主板市场相比,都具有门槛低、风险高、监管严的特点。具体来说,二板市场有如下特征:

第一,前瞻性市场。二板市场对公司历史业绩要求不严,过去的表现不是融资的决定性因素,关键的是公司是否有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是否有较好的战略计划与明确的主题概念,市场认同的也是公司的独特概念与高成长性。如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HomeNetwork公司,它的主要业务是利用公司在技术上的突破通过自己的网络提供因特网服务。独特的概念刺激了投资者的需求,公司股票发行首日涨幅就超过130%,市值达15亿美元。但是,当时公司亏损严重。显然投资者购买的是一家“概念”公司,而不是一家盈利丰厚的成熟公司。尽管高科技企业在全球二板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市场并不苛求申请上市企业一定是高科技企业,而是注重其发展前景和增长潜力,以及能否为投资者所接受。

第二,上市标准低。因为二板市场是前瞻性市场,主要面向新兴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因此其上市的规模与盈利条件都较低,大多对盈利不做较高要求。有的市场甚至允许经营亏损或者无形资产比重很高的企业上市。例如,纳斯达克的上市条件比以成熟企业为对象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宽松,有些指标比以新兴高科技中小企业为主的美国证券交易所还低,因而比美国证交所更有竞争力。有望获得在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上市条件是:全部资本400万美元,全部股东股本200万美元,公众持股量10万股,股东人数300名,最少庄家达2名,最低报价3美元/股,发行市值达100万美元。当然,由于这些条件相对宽松,上市公司规模小、业务处于初创时期,大多缺乏盈利业绩,因此,二板市场无疑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

第三,推行做市商制度。所谓做市商(MarketMaker),指的是承担股票买进和卖出义务的交易商。做市商制度也称为庄家制度。根据这一制度,所有为某种证券交易“做市”的做市商必须报出买入价格和卖出价格,并随时准备按照自己的报价进行交易。做市商制度有利于二板市场资金流动和市场竞争,并保持市场的稳定性。如纳斯达克采用多层次的做市商制度,大大提高了市场的效率。在纳斯达克登记的做市商共有500多家。目前每家公司股票平均拥有做市商11家,最多的微软公司达52家。

此外,机构投资者是二板市场的中坚力量。由于投资高风险的特性,二板市场主要针对寻求高回报、愿意承担高风险、熟悉投资技巧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包括专项基金、风险投资公司、共同基金以及有经验的私人投资者。如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其资本总额的将近一半为机构投资者所有。对于资产总额在1~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纳斯达克的机构投资者比例明显高于纽约证交所;资产总额在10亿美元的公司,两个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则大致相同。

第四,市场监管更加严格。由于二板市场上市公司的规模较小,交易不如主板市场活跃,资产与业绩评估分析的难度也较高,因而容易出现内幕交易和被少数人操纵市场的现象。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监管通常比主板市场更严格。例如香港创业板,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上市公司除了必须履行主板市场规定的责任外,还须交代“活跃业务活动”及业务目标;同时加大信息披露的频率,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季度报告而不是半年提供一次。在上市保荐方面,一方面提高了保荐人的资格要求,另一方面则加大了保荐人承担的责任。主板市场保荐人在发行上市工作完成之后即不再承担责任;而在二板市场,保荐人的责任期限为两年。此外,在公司内部治理方面,也加大了管理力度。

第五,实行电子化交易。二板市场大多采用高效率的电脑交易系统,无须交易场地,因而具有交易费用低和效率高的突出优势,而且交易的透明度极高。如纳斯达克由场外交易发展而来,从一开始就没有集中的交易场所或交易大厅,而是通过电话和计算机网络进行证券交易。目前,纳斯达克已在5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6万个终端,形成了一个由复杂的计算机和电信网络组成的庞大市场。

市场功能:创新企业的“孵化器”

二板市场是为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超常规金融支持、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打开通道而设计的。它不仅是中小企业的龙门,而且是高科技企业的摇篮。

首先,为中小型创新企业的融资服务。通常,在发展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融资方面,依托主板股票市场存在许多不足。主板股票上市标准高,要求上市公司规模大、盈利稳定,不利于中小高科技企业。而在二板市场,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仅需几年,甚至不需要有盈利记录,这是对中小企业创业者的极大激励。

二板市场为中小创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它从风险投资家手中接过“接力棒”,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发挥创新企业“孵化器”的角色。在纳斯达克市场上,高科技公司由小做大的例子比比皆是。以微软为例,微软创立于1975年,发行上市前的1985年,其总收入为1.62亿美元;1986年3月上市,股票发行上市为其增资扩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现今,微软不仅跻身世界500强,而且其市值一度突破5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

其次,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存在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二板市场,风险投资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风险投资家可以得到增值数倍的资本回报,创业人员也能得到较高的报酬。在美国,约有30%的风险投资采用这种方式退出。

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在美国雅虎公司的故事中可见一斑。90年代初,风险投资公司红衫公司和软件库公司对雅虎公司的前景看好,先后向雅虎投资。当时雅虎年度收益仅540万美元,但是纳斯达克还是张开双臂欢迎它。1996年4月,雅虎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样,风险投资在股市变现退出,获取高额报酬,而科技发明者与企业创业人员的价值也得到了承认。

再次,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二板市场的设立旨在增加资本市场层次,以调整和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在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作为实体经济的支持体系,资本市场都体现出适应不同资本需求的多层次性。主板市场主要是为国内乃至全球有影响的大公司筹资服务的;二板市场则是为一些资金规模不大、但有发展潜力的快速成长型公司进行融资的;此外还有场外交易市场,对一些更小的公司在发展初期提供支持,美国甚至有第四、第五层次的交易市场。主板、二板和场外交易市场的上市条件依次递减,对应不同企业各有一个不同的筛选机制,使企业有可能递进上市或递退下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结构体系。

例如,美国资本市场的活力与高效率就是与其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分不开的。它既有针对成熟的大型企业上市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一直存在着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包括地方证券交易所、场外交易市场与纳斯达克市场,这些市场促进了众多创新企业的发展,并因此得以发展壮大,同时一些企业还转入纽约证交所上市,为其提供新鲜血液。

高科技公司范文篇7

限制移民筛选人才

美国是一个移民众多的国家。但美国接收移民有严格的选择。对高科技人员政策较宽,而对一般文化素质较低的人把得很严,美国很早就制定了《移民法》,自60年代以来,美国国会多次对《移民法》进行修改。经多次修改后的《移民法》规定,国家每年留出29万个移民的名额专门用于从国外引进高科技人才。新《移民法》规定,凡是著名学者、高级人才和具有某种专业技术的人才,不考虑其所在的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优先允许入境。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急需一些有技术的移民,据美国国会移民改革政策发起人詹姆斯·爱德华兹说:移民中的高科技人才对美国的高科技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每年美国高科技公司雇佣的美国大学毕业生中有许多是非美国人。在1996年获得美国各大学电脑硕士学位的人中,38%是外国学生,而哲学博士中则有46%是非美国公民。一些专家指出,美国高科技这个世界上最有前途的产业的进一步增长正受到技术人员短缺的威胁。移民政策应符合美国的经济发展,应从移民中筛选高科技人才进入美国服务。新的移民政策应该依据受教育的程度,英语水平和配偶受教育的程度而设立。

H—IB签证是美国给具有特殊专长的外国人签发的入境证件。1990年,国会创立H—IB签证计划,每年签发65万,允许具有学士学位或更高学位的外国人到美国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美国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各高科技公司不断向国会施加压力,要求国会修改移民政策,扩大H—IB签证的数额。1998年5月,国会决定将1999年和2000年这类签证的名额增至115万。最近,美国移民规划署发言人说:1999年度签发的H—IB签证超过国会规定的115万人的数额,多签了2万人,其中印度人位居榜首,占46%,中国内地占10%,加拿大占4%,菲律宾占3%,中国台湾占2%,再后是韩国、日本、英国、巴基斯坦和俄罗斯。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不惜工本大力资助

美国十分重视招收外国的留学生,政府相继制定了留学生教育的政策,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是资助留学生政策。

美国50年代每年只有留学生34万人,60年代增加到8万人,进入70年代猛增至15万人,到了90年代,留学人数更是成倍增长,达到50多万人。去美国的留学人员不断增长,是与美国吸引留学生政策密切相关的。美国设立了多种资助留学生的资金,如国际开发署和富布赖特基金会,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等都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留学生提供了种类繁多的奖学金。美国每年对外国留学生的投资多达25亿美元。美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一直鼓励接收外国留学生,在奖学金的发放和交纳学费等问题上,给予外国留学生与本国学生以同等的待遇,这种体现某种平等的政策对外国留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趁火打劫重金收买

美国从各国吸引人才可谓不择手段。早在1945年攻克柏林后,美国随即派了3000名科技专家来到德国进行调查,然后又派了100架飞机将科学家运往美国,经严格考核,高薪录用。苏联解体后,美国采取金钱收买等各种手段,吸引俄罗斯的各类人才,如圣彼得堡物理研究院具有研制和生产大功率军用固体激光器的实力,苏联一解体,美国国防部即派员常驻该院,名义上是合作,实际是由美方出钱,为美国人干活,俄罗斯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纳米级超微细粉末研究室与美国国家公司合办一合资企业,实际上是受美方的委托,为美制造纳米级超微细粉末材料。美国还竭力以高出原薪10多倍(5000美元)月薪从前苏联收买反弹道导弹专家,目前,美国在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搜罗各类人才,数量逾百万,世界权威的诺贝尔奖美国科学家占了一半,而其中相当多数又是有异国国籍的外国人,在硅谷休斯顿航天中心等科技人才密集的地方,外国科技人员占一半以上。美国许多重点科研机构,大公司科研机构的科技带头人,许多重点大学的系主任有60—70%由美籍外国人担任。各大学还以优惠的条件吸引外国留学生。据反映,目前美国的几所名牌大学几乎网罗了世界最优秀的人才,一方面尽量利用他们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千方百计留住那些成绩优异者,以使他们在年富力强的黄金时期为美国的科研卖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的科研人员和留学生中,中国人所占的比例高居榜首。据《欧洲时报》报道,在80年代后期,在全美一流科技人才中,有1/4是美籍华人。美国机械工程学会12个分会,有6个由华人担任主席,美国著名的电子计算机企业——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800余名工程师中,华人占了一半,美国电脑研究中心有4000余名中国血统的研究人员,在19个部级主任中,华人占了12个。美国是当今世界吸收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目前,世界上每三个留学生中就有一个在美国留学。在纽约大学一年级研究生中美国人仅占1/15。这些留学生毕业后留美不归的占60%以上。目前,在美的各国留学生中,以中国大陆留学生最多,为44000多人,如加上台湾的留学生则达8万多人。美国吸引外国高级科技人才的法宝之一就是高价收买,或买下研究成果,或以优厚的待遇截留外国在美国的优秀留学生,使这些人在人生的黄金时期留下为美国的科技服务。据报道,目前流向美国的高科技人才,年薪可高达30万美元之巨,并有多种其它福利待遇。

就地聘用为其所用

高科技公司范文篇8

论文摘要:根据市场营销理论和公司经营战略,研究了高新技术公司营销的特点。通过对中国光谷高科技公司营销战略的实证分析,阐明了高科技公司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面对不同的竞争对手,只有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和保持竞争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高科技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起,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以激光加工产业为例,其规模从1990年的1200万元发展到2008年的59亿元,10年增长了500多倍。但自2000年以来,随着市场的发展,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尽管高科技产业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但一些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保留一席之地,不得不采取控制生产成本和降低利润的方针,而另外有许多公司开始注重制定合理的经营战略和营销措施。

1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是研究买方的需求,组织自己的经营活动,达到既定的经营目标。美国著名市场营销专家KOTLER认为,市场是由特定的需求和欲望组成的,通过交换,这种需求完全可以得到满足,欲望可以得以实现。

但是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表现为异质化,任何规模的企业都无法生产出满足所有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因此,要根据需求的差异性进行市场细分。通过细分,了解市场的竞争情况,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因此,每家公司都应该根据公司的经营规模、生产的产品和客户群体制定一条适合自己公司发展的营销战略。

2高新技术公司营销的特点

高新技术产品的营销是高科技公司通过对顾客需求的研究和对市场竞争情况的了解,确定其经营的目标,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营销方案困。

高科技公司的产品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特点,投资的比重逐年上升。因此,一方面,产品研发的投人费用大;另一方面,产品利润高。高科技产品的后一个特点使得产品市场呈现巨大的潜力。经济人的行为是具有趋利性的,因此,会有许多商家投人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制造,产业规模大,发展速度趋缓,从而很快形成竞争市场;市场的迅速成熟,使得产品的周期变短,对产品技术创新的要求高。

另外,从市场分层而言,高科技产品瞄准的除个人用户群体外,公共采购市场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如芯片生产商主要客户群是政府机关、公共交通、学校、银行和国有企业;光纤电缆主要是中国电信等。公共采购市场并不是封闭式的,而是开放的,也存在着竞争。

因此高科技产品市场具有较强竞争性,市场的运转取决于供求关系比和性价比。

也正是由于剧烈的竞争,使得许多高新技术公司不得不面临来自同质产品在技术和价格方面的挑战。因此,除了垄断部门以外,所有的高新技术公司都必须制定灵活有效的经营战略,以便在竞争市场中保持产品的优势。为此,有些公司通过控制成本,降低售价,保持竞争优势;有些扩大生产,通过规模效应保持产品优势;有些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保持品牌优势。

高新技术公司营销实际上是在价格、市场规模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做文章,不同的公司根据公司的规模、产品和经验策略,采取不同的经营战略和营销方法。

武汉迈立特光通信有限公司、武汉爱劳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武汉安凯电缆有限公司都是高新科技企业,3家公司所采用的不同营销谋略值得思考。

3中国光谷高新科技公司营销战略

3.1公司简介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有500多家高新技术公司,每年都有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或战略失误而退出市场。有些公司采取了适合自己公司发展的经营战略和营销手段,在竞争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武汉迈立特光通信有限公司,武汉爱劳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武汉安凯电缆有限公司就是这样的企业。

武汉爱劳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民营企业,创办于1990年,经营用于公共建筑的防雷电产品。主要客户是油库、水库、大坝工程和通信公司。

武汉迈立特光通信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22所下属的科技开发公司,成立于2001年,依托722所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经营铁路和公路网络的通信系统,用于地铁、轻轨、公路和桥梁等公共工程。

武汉安凯电缆有限公司是荷兰DRAKA集团与武汉长江光通信产业有限公司等于1999年联合创办、生产、经营光纤电缆的中外合资公司。

3.2爱劳的技术创新

爱劳1990年创办时,瞄准公共采购这块蛋糕,因为许多公共工程都需要防雷电装置。但在当时,一方面,防雷电产品市场基本由国有企业垄断,另一方面,爱劳作为一家小型的民营企业,还没有赢得市场的信任,因此它的订单相对较少。由于公司是第一家用半导体材料生产SB一III型半导体消雷器的,因此获得的利润较大。当时避雷针的单位生产成本为3万元/件,而市场的销售价格是20万元/件。

凭借先进半导体技术和材料的成本优势,加上灵活的生产经营方式,公司很快赶上和超过技术发展滞后的国有企业,逐渐占领市场,并成为最大的销售厂家。它在1991一1995年间,占领3/4的市场份额,年产值平均为3千万元。新技术使爱劳不仅打破市场的垄断,而且成为市场领头军。

1994年,浙江沿海的民营企业也开始争夺防雷产品市场,其中许多公司和爱劳一样,使用半导体技术材料生产防雷产品。另外它们的生产规模和组织结构都与爱劳相似,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几年前曾占有70%市场份额的爱劳公司只剩下30%的市场份额。

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对手的打压,爱劳公司很快调整了战略,决定使用在当时被认为相当超前的技术,即采用半导体少长针消雷技术生产新的防雷装置。首先这项技术能够将高大建筑物的雷击次数减少75%,并可降低雷击产生的二次效应;其次爱劳产品开始注重整体防雷的作用。

新产品投人市场,立刻受到水力发电站等公共工程客户的欢迎,因为长期以来大型公共工程还没有使用过整体的雷电防护技术。新产品的畅销,使爱劳的市场占有率在1995年迅速恢复,并且达到80%,年产值近5千万元。从1995到1998年,连续3年平均年产值为4千万元。

从1999年起,爱劳在半导体少长针消雷技术产品上又遇到许多竞争对手,它们将爱劳的市场份额挤压到只剩下20%。于是,爱劳于2000年开始调整经营战略,一方面实行多元化战略,将经营扩展到医疗器械和生物化学制品等领域,另一方面保持在雷电防护产品方面的优势,将过去单一的生产和经营拓展到研发和技术服务等领域,并且开始进人通信市场的防雷电技术,目标市场是移动和联通公司的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防雷。

3.3迈立特的差异化营销

迈立特是722研究所一家下属的、具有较强军品研发能力的科技开发公司,生产和经营非军用科技产品,主要从事通信传输及接人设备、开关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它所研究出的Melit光纤综合业务传输网和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等通信产品,成功地将先进的舰船通信军用技术转化并应用于民用领域,产品以其独特的性能,填补了专网通信领域的空白。

在电信市场中,有公共网和专网两种网络。公共网指具有大量手机用户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电信网络;专网是机场、码头、轻轨、地铁、公路桥梁和居民小区需要的通信网络。

作为2001年才起步的一家高科技开发公司,迈立特在成立伊始就确定了自己的营销战略:实施差异化经营方针,用自己研究的通信传输和无线视频监控技术开发专网市场。这种差异化的战略使得公司当年实现产值8千万元。

迈立特通过对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进行理性的分析,最后选择专网作为经营的目标,主要有3个原因:①它于2001年创办,起步时间较晚,而公共网已经运营数10年,它不可能与有50多年经营历史的中国电信比较,不可能很快获得一定的知名度而被市场认可。②它的规模较小。它是722研究所下属的小公司,只有100多名员工,无法与拥有10万职工的中国联通相提并论。③迈立特在充分认识到自己软肋的同时,也了解到自己在专网方面所具有的技术完全可以与华为及烽火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媲美,而在方案选择、技术管理和服务保障方面,迈立特作为军工出生的企业,更具有优势。

在2001年大连轻轨招标中,迈立特面对的是包括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华为和烽火集团等6个竞争对手。第一轮竞标之后,迈立特技术得分排名第一。在第二轮竞标中,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中国光纤技术的龙头老大烽火集团。尽管迈立特的报价高于所有的竞争对手,但最后还是人选。

迈立特成功夺标的因素有许多,最主要的是市场定位准确。在6家投标公司中,除迈立特外,其他5家都在公共网经营多年,而专网并不是其主攻产品。迈立特抓准这一点,制定了详细和完整的标书,并非常专业地介绍了各个标段的工程进度、控制流程和工艺技术。这种源于军工的专业管理技术是迈立特公司具有的绝对竞争优势,也是制胜的法宝。

另外,在投标前,公司曾经多次参加大连轻轨项目召开的研讨会,并在会上就有关技术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构思和设想,引起了项目的监理单位北京地铁和北京城市设计院的注意。之后,公司就技术问题,也与监理单位多次交换意见和沟通。这也是公司能够战胜对手的原因。

3.4安凯的提高销t和降低价格

作为中外合资企业,安凯在光纤电缆产生上有着技术优势。它凭借SZhmax⑧生产工艺,几乎垄断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个市场。

技术领先是安凯公司迅速占领并垄断市场的主要原因,公司在成立一年后,即2000年销售了1600km的光缆,实现产值9.8千万元。到2001年,实现销售2358km的光缆,产值1.1亿元。

从2001年到2004年间,公司分别销售了2358,2936,3854和6230km的光缆。尽管公司的销量在持续增加,但是公司的产量和产值并不成正比。其原因是从2002起,公司遇到来自江苏恒通电缆集团和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民营企业的竞争。2000年成立的两家企业生产和经营与安凯同类型的产品,并于2001年开始小批量地投放市场。因此,尽管安凯感到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但是其销售价格保持原有的水平,销量和产值与200()年相比仍有一定增加。

到了2002年,安凯电缆销售3000km,而产值却与2000年持平,仅为9800万元,与前两年相比,产值和销量不能成正比。这是因为竞争对手恒通和汉胜以更低价格向同质市场投放了大批量的产品,从而打破了安凯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迫使它采取跟随政策,降低产品售价。

其实,安凯在2001年就进行了市场调查,预计到两家竞争对手一定会加大投放量和降低价格与安凯竞争。于是它采取了将销量提高100%和销售价格降低一半的战略,以便保持竞争优势和保住市场份额。应该说,尽管与前两年相比,安凯受到竞争的威胁,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利润空间。

安凯2003和2004年电缆的销量为4000km和6000km,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50%,但是两年的产值分别为1.04亿元和1.1亿元,增长幅度几乎为零。应该说,两家竞争对手在继续扩大销量和降低价格,迫使安凯采取提高产量和降低售价的策略,以保持住市场份额和边际。

武汉安凯电缆有限公司2000一2004年销量和产值比如图1所示。2000年与2002年和2002年与2004年的两个年度销量和产值的比较,更能够说明安凯公司增加产量和降低价格保市场份额的战略。

尽管产值逐年下降,边际递减,但是安凯面对竞争对手所采取的增加销量和降低价格的战略还是让它在市场中保持住一定的地位,而不像一些同类企业被市场淘汰。

4结论

高科技公司范文篇9

【关键词】非高科技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融资

一、上市—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1.融资难的现实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对上海市资金融通问题的调查中发现:在生产经营上融资“较困难”、“很困难”和“不存在困难”的企业比例分别是68%、14%、18%。在有项目投资的企业中,37%的企业依靠自有资金,29%的企业依靠银行贷款。调查样本的平均银行长期借款额是49万,平均短期借款额是554万,两者之比是11:1。可见贷款在中小企业项目投资中作用不大。《新闻报》1998年4月9日的资料显示,63%的中小企业近期内没有投资打算,其主要原因就是资金难以落实,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大企业。

2.创业板市场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创业板市场又被称作二板市场、小盘股市场、自动报价系统及可供选择的投资市场等等。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主板市场门槛太高、无法满足成长性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直接融资需求而产生;是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级形态。

低门槛的创业板市场的到来,无疑是给处于困境中的中小企业带来一场及时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民营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则可通过发行新股或后续配股进行直接融资,从证券市场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其次,以拟在创业板市场上市为契机,进行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建立起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并且,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由于创业板市场其严格的上市条件和监管措施,特别是财务监管措施,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状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而且,企业寻求上市的努力本身就促使企业在各方面提高水平。另外能上市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一个标志,可以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提高企业的信誉。

二、创业板市场应当向非高科技中小企业敞开大门

目前,全球各主要创业板市场大都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NASDAQ培育出了一大批高科技公司,他们大都定位于支持高科技企业。2000年3月,以美国NASDAQ为代表的创业板市场进入调整期以后,各主要创业板市场纷纷转向支持更多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为了挤掉高科技“泡沫”,不少创业板对高科技公司进行了清理。不少国家与地区甚至通过重新筹建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来替代原有的市场。

这体现在:

第一,从准入条件上看:在国际上现有的创业板市场中,并没有关于企业科技含量的准入条件,以美国NASDAQ小盘股市场的上市标准为例,它所包括的九个指标为:净有形资产、股票市值(总资产、总收入)、税前收入、公众持股数量、公司创立时间、公众持股市值、最低投标价格、股东数量和做市商数。而即使是以发展地区科技产业、推动创新为本的香港创业市场也没有关于科技含量的硬性规定。香港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区别在于:相对较低的上市要求、“买者自负”的原则、资料披露为主的原则和严格的保荐人制度。在其市场制度特点中并不存在关于企业科技含量的专门要求。所以,无论是否属于高新科技行业,中小企业只要达到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条件就可以申请进入公开上市。

第二,从市场发展现状上看:创业板市场是高新科技公司,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重要场所,但是它绝对不是一个仅仅包括高科技产业的市场。美国的NASDAQ市场是一个新兴高科技公司云集的市场,它们的市值增长幅度惊人,但是尽管如此,NASDAQ市场并不是一个只包括高科技产业的市场。有数据表明,1998年底,NASDAQ市场上市公司的产业构成为:制造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7.5%,金融保险业占20%,零售与批发占11.2%,计算机编程和数据处理占10.6%,服务行业占10.5%,交通和通讯占7%。可以认为:在当前各国和地区存在的创业板市场都是向非高科技中小企业开放的。高科技类公司占据的显赫地位是市场自身选择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人为设立制度约束的结果。

在我国现存的中小企业中,很大的部分属于传统的加工和服务性行业企业。就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为市场发达程度来,这些企业也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但是长久以来,由于受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不健全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十分狭窄,严重地影响了这些企业的建立、经营和发展。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可以为那些优秀的非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重要的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它们的发展。

三、非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板市场的战略定位和拟上市的策略

创业板市场上的风险投资者们看中高科技企业的是其高成长性,希望能够通过大量的投资对象中的一家或几家企业的暴利增长来获得巨额的回报。但是对于非高科技中小企业来说,期望着一夜暴富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传统产业的特点就是缓慢但是稳步的增长。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近期内学是以制造业为主,从政策因素和国际贸易因素上考虑对传统产业都较为有利。非高科技中小企业应当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获取比较利益。非科技类中小企业在强化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谋求发壮大,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完成技术升级换代。这样的过程虽然成长较慢,但风险也相对低的多,可以吸引到一部分风险弱的投资者。

1.把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最终取向与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一个没有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方案的企业,其发展必然遭遇种种。投资者愿意把钱企业,是因为投资者看好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应把企业上市筹资的目的同发展替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把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与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结合起来。中小企业就从巨人集团、沈阳飞龙、三株集团等企业中吸取企业产权不清、治理结构不合理的教训。在创业板市场上市,对拟上市企业的要求就是企业产权清晰,企业建立科学的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经理层等四个层次的治理结构,使企业真正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3.把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有机结合起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日益复杂,企业必须相应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与变化的经营环境相适应,并使企业融入国际竞争体系中,按国际惯例建立人事、资产、负债等一系列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使企业拥有强大综合的竞争能力。

4.把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目标与企业的产业经营和资本经营的统一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经营和资本经营的有效结合,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享有成本、研发、市场开发等方面的绝对优势,由此增大企业的资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的能力。

拟上市中小企业,在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定位后,应针对企业自身目前存在的问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为企业在创业板市场成功上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1.建立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拟上市企业在进行公司化改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创业板市场、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动作。

2.建立符合现代企业标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监控制度。拟上市的企业,无论是准备上市前还是上市成功后都有着严格的披露要求。因此,拟上市企业可通过聘请财务顾问公司协助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责任会计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聘任一名全职的合格的会计师,负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应成立以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审核委员会,监督审查企业年度、半年度和季度的财务报告、财务申报及内部监控程序。

3.运用资产重组措施,扩大企业资产规模。拟上市企业,一方面,可采用兼并手段将专业相同、规模较小的,但行业发展前景和产品市场前景具有吸引力的企业进行重组合并;另一方面,可以参股的方式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引进技术和价值规律。

4.建立一套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入策略投资,促进企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引入策略投资者能够为企业带来两方面的策略价值:行业和领域价值;金融和财务价值。前者指策略投资者从企业所从事的行业或所处地域对企业的支持;后者指策略投资者将其所持有的风险资本注入企业。拟上市企业若能够从著名的策略投资者那里获得风险投资,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解决上市前的最低规模要求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企业上市的可能性,有利于企业上市价格的制定和上市后市场价格的稳定。

5.认真委任保荐人,为上市创造有利条件。拟上市企业应全面了解保荐人的职责和作用,聘请保荐人的意义远超出协助企业上市,一个好的保荐人对于企业构建一个运作顺畅的管理机制、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并真正实现其成长和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全面地了解创业板市场,在企业调整改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资本运作经验。拟上市企业对创业板市场,对资本运作的了解和熟悉,关系到企业与风险投资者、上市中介机构、上市审批机构之间的沟通,对企业策略投资者的引入、企业能否成功上市、企业股票发行价位的制定、上市后企业的运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参考文献】

1.中小企业金融环境的思考,王琦、章启宇,商业研究2000年第四期

2.创业板市场:中小企业的机遇、问题和策略,黄健柏、扶缚龙,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四期

高科技公司范文篇10

提要】我国的创业板市场正在初步形成之中,它是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新途径。在创业板市场上一直被人们关注的是高科技类企业,本文探讨的是对于非高科技类的中小企业来说,在创业板市场上融资的可行性及其战略定位和上市策略。

【关键词】非高科技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融资

一、上市—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1.融资难的现实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对上海市资金融通问题的调查中发现:在生产经营上融资“较困难”、“很困难”和“不存在困难”的企业比例分别是68%、14%、18%。在有项目投资的企业中,37%的企业依靠自有资金,29%的企业依靠银行贷款。调查样本的平均银行长期借款额是49万,平均短期借款额是554万,两者之比是11:1。可见贷款在中小企业项目投资中作用不大。《新闻报》1998年4月9日的资料显示,63%的中小企业近期内没有投资打算,其主要原因就是资金难以落实,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大企业。

2.创业板市场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创业板市场又被称作二板市场、小盘股市场、自动报价系统及可供选择的投资市场等等。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主板市场门槛太高、无法满足成长性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直接融资需求而产生;是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级形态。

低门槛的创业板市场的到来,无疑是给处于困境中的中小企业带来一场及时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民营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则可通过发行新股或后续配股进行直接融资,从证券市场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其次,以拟在创业板市场上市为契机,进行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建立起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并且,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由于创业板市场其严格的上市条件和监管措施,特别是财务监管措施,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状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而且,企业寻求上市的努力本身就促使企业在各方面提高水平。另外能上市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一个标志,可以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提高企业的信誉。

二、创业板市场应当向非高科技中小企业敞开大门

目前,全球各主要创业板市场大都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NASDAQ培育出了一大批高科技公司,他们大都定位于支持高科技企业。2000年3月,以美国NASDAQ为代表的创业板市场进入调整期以后,各主要创业板市场纷纷转向支持更多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为了挤掉高科技“泡沫”,不少创业板对高科技公司进行了清理。不少国家与地区甚至通过重新筹建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来替代原有的市场。

这体现在:

第一,从准入条件上看:在国际上现有的创业板市场中,并没有关于企业科技含量的准入条件,以美国NASDAQ小盘股市场的上市标准为例,它所包括的九个指标为:净有形资产、股票市值(总资产、总收入)、税前收入、公众持股数量、公司创立时间、公众持股市值、最低投标价格、股东数量和做市商数。而即使是以发展地区科技产业、推动创新为本的香港创业市场也没有关于科技含量的硬性规定。香港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区别在于:相对较低的上市要求、“买者自负”的原则、资料披露为主的原则和严格的保荐人制度。在其市场制度特点中并不存在关于企业科技含量的专门要求。所以,无论是否属于高新科技行业,中小企业只要达到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条件就可以申请进入公开上市。

第二,从市场发展现状上看:创业板市场是高新科技公司,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重要场所,但是它绝对不是一个仅仅包括高科技产业的市场。美国的NASDAQ市场是一个新兴高科技公司云集的市场,它们的市值增长幅度惊人,但是尽管如此,NASDAQ市场并不是一个只包括高科技产业的市场。有数据表明,1998年底,NASDAQ市场上市公司的产业构成为:制造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7.5%,金融保险业占20%,零售与批发占11.2%,计算机编程和数据处理占10.6%,服务行业占10.5%,交通和通讯占7%。可以认为:在当前各国和地区存在的创业板市场都是向非高科技中小企业开放的。高科技类公司占据的显赫地位是市场自身选择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人为设立制度约束的结果。

在我国现存的中小企业中,很大的部分属于传统的加工和服务性行业企业。就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为市场发达程度来,这些企业也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但是长久以来,由于受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不健全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十分狭窄,严重地影响了这些企业的建立、经营和发展。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可以为那些优秀的非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重要的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它们的发展。

三、非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板市场的战略定位和拟上市的策略

创业板市场上的风险投资者们看中高科技企业的是其高成长性,希望能够通过大量的投资对象中的一家或几家企业的暴利增长来获得巨额的回报。但是对于非高科技中小企业来说,期望着一夜暴富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传统产业的特点就是缓慢但是稳步的增长。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近期内学是以制造业为主,从政策因素和国际贸易因素上考虑对传统产业都较为有利。非高科技中小企业应当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获取比较利益。非科技类中小企业在强化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谋求发壮大,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完成技术升级换代。这样的过程虽然成长较慢,但风险也相对低的多,可以吸引到一部分风险弱的投资者。

1.把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最终取向与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一个没有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方案的企业,其发展必然遭遇种种。投资者愿意把钱企业,是因为投资者看好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应把企业上市筹资的目的同发展替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把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与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结合起来。中小企业就从巨人集团、沈阳飞龙、三株集团等企业中吸取企业产权不清、治理结构不合理的教训。在创业板市场上市,对拟上市企业的要求就是企业产权清晰,企业建立科学的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经理层等四个层次的治理结构,使企业真正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3.把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有机结合起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日益复杂,企业必须相应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与变化的经营环境相适应,并使企业融入国际竞争体系中,按国际惯例建立人事、资产、负债等一系列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使企业拥有强大综合的竞争能力。

4.把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目标与企业的产业经营和资本经营的统一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经营和资本经营的有效结合,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享有成本、研发、市场开发等方面的绝对优势,由此增大企业的资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的能力。

拟上市中小企业,在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定位后,应针对企业自身目前存在的问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为企业在创业板市场成功上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1.建立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拟上市企业在进行公司化改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创业板市场、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动作。

2.建立符合现代企业标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监控制度。拟上市的企业,无论是准备上市前还是上市成功后都有着严格的披露要求。因此,拟上市企业可通过聘请财务顾问公司协助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责任会计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聘任一名全职的合格的会计师,负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应成立以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审核委员会,监督审查企业年度、半年度和季度的财务报告、财务申报及内部监控程序。

3.运用资产重组措施,扩大企业资产规模。拟上市企业,一方面,可采用兼并手段将专业相同、规模较小的,但行业发展前景和产品市场前景具有吸引力的企业进行重组合并;另一方面,可以参股的方式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引进技术和价值规律。

4.建立一套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入策略投资,促进企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引入策略投资者能够为企业带来两方面的策略价值:行业和领域价值;金融和财务价值。前者指策略投资者从企业所从事的行业或所处地域对企业的支持;后者指策略投资者将其所持有的风险资本注入企业。拟上市企业若能够从著名的策略投资者那里获得风险投资,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解决上市前的最低规模要求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企业上市的可能性,有利于企业上市价格的制定和上市后市场价格的稳定。

5.认真委任保荐人,为上市创造有利条件。拟上市企业应全面了解保荐人的职责和作用,聘请保荐人的意义远超出协助企业上市,一个好的保荐人对于企业构建一个运作顺畅的管理机制、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并真正实现其成长和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全面地了解创业板市场,在企业调整改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资本运作经验。拟上市企业对创业板市场,对资本运作的了解和熟悉,关系到企业与风险投资者、上市中介机构、上市审批机构之间的沟通,对企业策略投资者的引入、企业能否成功上市、企业股票发行价位的制定、上市后企业的运作有着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小企业金融环境的思考,王琦、章启宇,商业研究2000年第四期

2.创业板市场:中小企业的机遇、问题和策略,黄健柏、扶缚龙,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