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货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1:00:25

高货币

高货币范文篇1

摘要:我国货币存量偏高有其理由,但在当前通胀预期增强的情况下,高货币存量会绷紧通胀形势,给资产市场带来隐患,需要从经济和金融两个方面共同应对。从目前经济运行情况看,我国货币存量已偏多,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

不能仅局限于数量调控,需要适当提高我国的货币条件。另外,也不得不做好容忍相当一段时间相对较高的真实通胀和一定范围资产扩张的政策准备。货币的运动只不过是经济、金融运行的外在表现,是货币条件的反映。因此,要想根本解决我国高货币存量的问题,根本之路要从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入手,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推动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

最近市场广泛关注我国的M2存量超过美国,并对货币超发问题有所争论,认为通胀或者资产价格膨胀无可避免。这些论点是有道理,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的高货币存量问题?值得一议。

一、中国和美国货币供应量的现状与差别

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是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各统计口径在概念上基本一致,但由于各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居民支付习惯不同,具体的统计口径略有不同。

主要表现为:(1)美国将定期存款分为小面额和大面额的,分别计入M2和M3,中国则没有这么区分。(2)货币市场的存款、非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回购协议和隔日欧洲美元等,在美国计入相应的货币供应量,中国则将股市的客户保证金计入M2。

其中,美国从2006年3月23日开始,不统计也不对外公布M3的数据。这么做的理由,美联储认为M3没有比M2包含更多关于经济活动的额外信息,并且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已经很多年没有实际发挥作用,因此采集这种数据成本超过收益。

考虑到我国非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存款以及回购协议数量有限,我国又把客户保证金纳入M2统计,而我国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刚刚开始发展,规模有限,因此,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比较中国和美国M1和M2之间的差别。

从总量上看,2010年10月底,美国季节调整的M1余额为1.779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2%,M2余额为8.76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未经季节调整的M1余额为1.763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14%,M2余额为8.707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4%。

2010年10月,我国的M1余额达25.3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1%。折合美元3.81万亿元,是美国同期M1的2.14倍。M2余额69.9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折合美元10.52万亿元,是美国同期M2的1.2倍。

货币的结构与货币总量同样重要,货币结构的变化有时候能产生更为巨大的影响。为了更清楚地显示中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差别,有必要进一步比较两者结构之间的区别。以2010年10月底的数据为例,中美货币供应量在结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一是美国M2-M1所占的比重显著高于我国,美国占比为79.7%,我国为63.8%。这是在美国美联储资产负债快速扩张,金融机构资产扩张迟缓,而我国货币短期化现象明显之后的差异,正常情况下差距更大。

二是我国企业活期存款占比明显高于美国。美国的通货占比高达51%,而我国仅为16%。反映我国的金融效率显著低于美国,企业持有大量的活期存款。

三是我国存在大量的企业定期存款(包括企业的协议存款,类似于美国的大额定存,归入M3的统计)。

二、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当前高货币存量

对于我国目前的高货币存量,我们既不必过度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结合经济金融运行状态辩证把握。

(一)我国货币存量确实偏高货币是在运动中发挥作用的,即流动性是更为重要的概念。因此,不结合货币流通速度来讨论货币存量,是没有意义的。而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的活跃程度,与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以及老百姓的通胀预期等密切相关。国际上也没有理论表明多高的货币存量是合适的(即M2/GDP的最优值是多少)。

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既存在促进M2/GDP提高的因素,如货币化程度的加深等,也存在降低M2/GDP的因素,如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社会支付效率的提高等。但在一定时期,由于货币已存在对内对外的价值,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如果与这些价值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就会引起货币价值的调整。

在保持币值相对稳定的假设下,我们可以将会引起当前币值波动的货币变动,认为是货币超发或者过度紧缩。因此,判断一段时期货币是否超发,可以通过价格和数量两个方面进行判断。

在信用货币时代,各国央行并不追求物价的零增长。但2002年以来,我国出现3次物价的明显上涨,分别是2004年、2007年以及最近几个月。PPI和房地产价格也都出现过快速上升。我国的货币发行已引起一定程度的对内贬值。目前由于美、欧、日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复苏较快,在美国的鼓动下,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存在一定的升值预期。但今年二季度我国资本项目已出现一定的资金流出,部分投资者也已在考虑中期内将人民币转化为其他货币。即从价格方面看,我国货币存在超发。

从数量角度,一般使用M2增长率与GDP及物价涨幅(有时直接使用GDP的平减指数)之和的比较来看是否存在货币超发。2002年以来M2的增长速度除2007年为负数,2004年接近“0”之外,其他年份均显著高于“0”,2009年更是高达19.28。

用这种数量判断货币是否超发,存在两方面问题,一个是M2是否应该支持所有的GDP增长,M2是否应容忍物价的现实增长(在物价真实准确计量的情况下)。另一个是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问题,需要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恒定。如果考虑到不论是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还是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等资产扩张实现货币增长,货币的发行都是市场推动的结果。因此,可以从推动货币发行的因素来判断货币是否超发。只要是市场合理的需求推动的货币扩张,就可以认为是合理的货币扩张,如果是市场不合理的需求导致的货币扩张,就可以认为存在货币超发。

2002年以来,推动我国货币大量投放的因素,一是外汇占款的增加。一般情况下,贸易顺差等将带来本国居民持有海外资产的增加。但由于我国的结售汇制,绝大部分外汇转由人民银行持有,相应的投放了基础货币,这部分货币投放并不是与本国需求相一致的。虽然人民银行已将大部分的外汇占款冻结,但仍增加了本国居民的货币拥有量。二是房地产市场的快速扩张带来的信贷扩张。三是2009年以来政府投资推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信贷投放。如果认为房地产市场和地方融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那么货币的超发(或者说流动性过剩)则现实存在。

综上所述,我国确实存在货币超发,但超发的规模并不能简单用M2存量与GDP规模的差额来衡量。

(二)我国高货币存量有其合理性

我国货币超发由来已久。我国的M2增速持续超过GDP和CPI涨幅之和,但我国通胀水平并没有持续失控,大部分时间还处于合理水平,以至于麦金农教授把它称之为“中国货币迷失之谜”。

1、M2/GDP较高,并不意味着高通胀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世界平均M2/GDP持续上升,1961年仅为52.68%,到了2001年已达到98.48%,2008年略有下降,仍达94.4%。但世界的通胀水平在此期间发生过剧烈变化,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通胀水平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

从个别国家看,1991年中国的M2/GDP仅为0.8,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这一数据已分别达到1.90、1.50和1.79,但这三个经济体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通胀率都非常低。2007年这三个地区的M2/GDP的比重仍高达2.01、2.07和3.21。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M2/GDP与高通胀相联系,需要进一步寻找其传导机制。

2、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模式决定了货币存量较多

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仍然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相对于以市场融资为主的国家,以银行信贷为主要融资方式的国家,M2的存量普遍较高。

从国际上看,中等收入偏下国家,银行系统的信贷占GDP的比重较高,与之相适应,其M2/GDP的比重也是最高的。低收入国家不论是银行信贷还是M2/GDP,都是最低的。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这两个指标都低于中等收入水平,更是低于中等偏下国家水平。

3、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运行特征决定了货币存量较多

我国的高货币存量,有一部分是由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运行特征所决定的。

一是我国是一个高储蓄高投资国家。大量的储蓄资金在银行沉淀,并经由银行贷款的方式支持我国的高投资,实现资金的平衡。相对于高消费国家,这种模式既存在居民高储蓄产生的货币,在媒介投资活动时又创造出了相应的货币。

二是中国还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过程,还存在货币深化过程,需要更多的货币。

三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金融又不发达。出于流动性、预防性动机,每个个体都需要保持一定规模的货币,在13亿人口面前,将积累巨大的货币存量。而且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发达,企业需大量借助内部积累,表现为企业的定期存款规模巨大,也会占用大量的货币存量。在这种历史阶段,货币的流动性与经济成熟阶段的货币流动性并不完全等同。

(三)应关注高货币存量对物价和资产价格的冲击

当前我国支持高货币存量的条件在逐步削弱。近些年来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迅猛,银行的表外业务也大幅扩张,老百姓的人均储蓄存款已达到了2.3万元。特别是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老百姓的通胀预期不断加强,因此防范通胀风险的意识不断提升。

1、高货币存量是房价居高不下、市场通胀预期强烈的重要推手

高存量货币导致了老百姓通胀预期强烈,特别是在房价和物价持续上升时期,这又进一步导致房价难以下调。“通货膨胀本质上是货币问题”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现实的生活感受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通胀预期。

房地产市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交织的产物,既有保障性住房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地方土地财政甚至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问题,也有短期的供求问题,供求缺口始终难以根本消除,但从价格角度看,主要是通胀预期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房地产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烈,出于保值目的购买房子的动机越来越明显。虽然我国不断提高房地产的贷款标准,但贷款占房地产销售额的比重却不断上升。如2010年上半年已达到全部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2、高货币存量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我国从2009年中开始就持续不断地回收流动性。由于存量货币过于巨大,虽然在增量上我国不断紧缩货币,但市场的流动性仍过度宽裕,以至于曾出现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市场利率仍没有变化,甚至有所下降的情况。我国不得不借助银行监管、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的管理等方法,实现货币的紧缩。近期由于加息预期和严厉的数量回收,才使得货币市场利率有所抬升。

从市场的融资情况看,虽然我国实行了严格的信贷额度控制,但由于市场流动性充裕,各种理财产品和市场化的融资规模不断攀升,冲击着我国的数量调控。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还仅2000亿元的规模,2009年就已经达到5万亿元水平。目前市场的瓶颈是投资机会,大量的资金在寻找投资机会。这对央行的价格工具运用也带来了巨大的制约。

三、消化存量货币需要多个领域的改革和政策协调推进

存量货币的消化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仅仅是人民银行货币调控的事。它还涉及抑制不合理的信贷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1、应区分银行的流动性和社会的流动性

货币是通过社会流动性发挥作用的。但我国数量型货币工具作用的对象主要是银行的流动性,通过银行流动性在增量上间接影响社会流动性。对于存量流动性,只要我国的银行资产不出现收缩,则只能在增速上调整。

具体来说,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8.5%,但我们还要看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只能限制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冻结银行的流动性,但并不能限制社会上的流动性。同样,发行央票等,冻结的也只是银行的短期流动性。一旦社会通胀预期强烈,存量货币就会对物价或者资产价格产生强烈的推动,甚至发生货币替代。

2、货币的重新配置往往是通过信用的创造和收缩实现的

高货币范文篇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货币的职能;阐释价格、商品流通、纸币、通货膨胀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世界现行货币的调查、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我国纸币的爱护及正确对待货币的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关于货币的本质,教师可以结合对货币产生过程的分析来说明其本质。教师在解释本质时应着重抓住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货币的含义。从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其次要看到货币还有和其他商品不同的地方是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其他商品不具有这种属性。

2、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又有着不同。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有很多商品,但这些都不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只有当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才产生了货币。

3、从货币的作用来看,货币可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关于货币的产生教师主要讲清以下几点:

1、货币产生的原因: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交换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化,这就需要一个交换的中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货币逐渐产生。

2、货币产生的过程: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货币的产生。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以具体的事例并结合书中的图片来进行说明。

三、书中共讲到了货币的五种职能,其中前两种是最基本的职能,即从货币产生时就具有的职能。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主要抓住前两种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这一职能指的是用货币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一问题主要讲清楚:

第一,货币为什么可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有价值。所以货币的这一职能实际上是用货币的价值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第二,商品的价格。在这里应该弄清楚价格是用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价格的变化要以价值为基础,用一定量的货币单位来表现。

第三,价值尺度职能中,人们无须拿现实的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只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比较即可。因此,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职能。

第一,这是指用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买卖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开始以货币为媒介。这时候,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买和卖往往相分离,这就给买卖双方造成一定的困难。货币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交换媒介的作用。由于货币的出现,买卖不再是直接的从商品到商品的直接交换,而是从商品到货币再到商品。这个交换过程叫做商品流通。

第二,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

第三,货币的这种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人们不可能用观念上的货币来购买商品。

3、贮藏手段职能。由于货币本身具有价值,所以可以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贮藏手段并不是指储蓄。

4、支付手段职能。这一职能是随着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教师只要讲清楚这一过程中货币的支付和买或卖并非现场交易,而是相分离即可。

5、世界货币的职能。这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职能,它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起作用。

四、关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公式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是什么?它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2、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是怎么引起的?通货是指流通中的货币,膨胀是指纸币太多了超过了实际需要的数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实际需要的数量时,就表明用更多的纸币代表一定量的商品价值量,也就是说单位纸币所代表的商品价值量减小,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反过来意味着商品的价格上涨即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必然影响人们的生活。

3、纸币的发行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商品价格总额上涨,纸币的发行量也要增加。因此,当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时,商品的价格总额在上升,纸币的发行量也要相应增加,而一旦增加额超过了增长额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纸币的发行量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和商品价格总额保持不变,而加快货币流通次数也会引起通货膨胀。

5、如何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关于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关键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考虑到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应道学生根据公式来进行推论。从纸币的发行量上看出要控制纸币的发行,要使纸币的发行量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次数上引导学生明白要大力发展经济,并且应该采取必要措施使经济尽量作到良性发展。

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时,由于比较抽象,教师可以进行实例说明,这样让学生更能接受。

五、关于正确对待货币。

当今的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对金钱的看法可以说是千奇百怪,更加重视金钱的作用。而学生在社会的影响下对金钱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可以预先对学生进行思想调查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想教育。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与学生进行谈心、开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参观革命伟人的故居等。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关键要把握住两点:

首先,应该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作用。尤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应该看到在今天金钱也有着一定的消极作用。那种一味追求金钱,为了金钱可以出卖良心、道德、民族的、国家的利益的做法是不应该的。我们不可忽视金钱的消极作用。

在此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

六、关于纸币

首先,讲清楚纸币是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次,弄明白纸币的含义。在理解这个含义时应该清楚:

1、纸币是一种符号,它是货币的符号,代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2、纸币本身并没有价值,它只是代表着金属货币的价值。

3、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能发行纸币。

第三,讲明纸币为什么会代替铸币。即纸币和铸币相比较有哪些优点。这让学生看书即可。

最后,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纸币情况以及当今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纸币。

七、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书中共讲到了货币的五种职能,其中前两种是最基本的职能,即从货币产生时就具有的职能。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主要抓住前两种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这一职能指的是用货币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一问题主要讲清楚:

第一,货币为什么可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有价值。所以货币的这一职能实际上是用货币的价值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第二,商品的价格。在这里应该弄清楚价格是用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价格的变化要以价值为基础,用一定量的货币单位来表现。

第三,价值尺度职能中,人们无须拿现实的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只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比较即可。因此,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职能。

第一,这是指用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买卖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开始以货币为媒介。这时候,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买和卖往往相分离,这就给买卖双方造成一定的困难。货币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交换媒介的作用。由于货币的出现,买卖不再是直接的从商品到商品的直接交换,而是从商品到货币再到商品。这个交换过程叫做商品流通。

第二,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

第三,货币的这种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人们不可能用观念上的货币来购买商品。

2、货币与纸币比较表

区别

货币

纸币

定义

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职能

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只是代替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即只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是否有价值

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

纸币只是货币符号,无价值。

教法建议

1、货币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个问题教师主要通过分析历史得出它们的发展阶段,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视频文件进行说明。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不同阶段出现的货币分析其缺点并弄清楚为什么,然后将金银的优点与之相比较,得出货币的概念和本质。

3、货币的五种职能: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调查,看一看在自己的周围,人们平常是怎么使用货币的。上课时,针对学生所搜集上来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分类。然后结合课本的内容进行讲解。

4、纸币的含义: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纸币和金属货币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5、世界上的各种纸币: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调查当今世界市场上的主要纸币名称及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从而加深印象。

高货币范文篇3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上一个引人注目、同时也是广受争议的一个现象,就是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不断高攀,M2/GDP比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05年的1.98,为世界之最。这样的增长态势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见下图1和图1.2。从下图来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国经济中广义货币增长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以至于M2/GDP增加是一个长期现象。

从增量上看,改革开放以来,M2的年增长率几乎都高于GDP的年增长率,直到近年来才有所趋近(见下图),这表明长期积累带来的M2规模大于使得M2/GDP这一比例在近几年仍不会得到明显的改观。

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第一,我国M2与GDP比率不断上升,说明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已进入较高级阶段。第二,我国M2与GDP的比率成为世界之最,并不说明我国经济货币化水平最高,这是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完善的结果。我国银行业相对发达,而非银行金融业比较落后,社会货币收入过多地集中在银行,造成M2过度膨胀,而不能及时、合理地分流到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和社会保障系统,以促进货币供应量级次不断提升。第三,货币对经济的推动力呈弱化趋势。

2M2与GDP高比率的原因分析

2.1经济的货币化

经济的货币化是指通过货币进行的经济活动比例的不断增加,而与传统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非货币化经济比例则不断下降。货币化的关键之处在于它会引起对货币的额外需求。改革开放以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物交易较为广泛地存在;其后,随着农村市场的开放,改革向城市和国有企业推进,商品交易领域的扩展和交易媒介货币化程度加深,对货币需求也迅速增加。有学者估计,在我国改革初期,为了满足经济货币化对货币的需求,每年需要增加货币供给6%-8%。居民储蓄行为的增加,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发展中国家由于货币进程较低,所以其M2/GDP增长速度较快。中国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M2/GDP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国内学者一般公认到1993年,中国的货币化已经差不多,因此可以推断中国M2/GDP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2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和居民储蓄的高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收入宏观分配格局明显向居民倾向,个人最终所得占GDP的比重上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再加上储蓄存款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居民首选的金融资产形式,所以从1978年以来我国的国民储蓄率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使得居民储蓄迅速增长。因为高的储蓄率会导致储蓄存款余额和准货币总额增加,从而使得M2增加,成为推动M2/GDP上升的主要动力。

2.3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在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不是一个常数,由于经济的货币化以及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等原因,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中迅速下降。在货币流动性下降的情况下,要维持正常的经济增长,货币存量就必须相应的扩张,从而导致M2/GDP的居高不下。由于银行体制、金融市场不发达等各种原因,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在改革的20年中迅速地下降,由1978年的3.13骤降到2002年的0.55。

2.4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模式以及金融工具的单一

当前,尽管我国债券市场及股票市场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仍然比较滞后。公司债券市场不发达,商业票据市场不发达,企业融资主要靠银行。导致我国直接融资所占比重仍然较小,企业融资过多的依赖于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倒闭机制的影响,银行体系只能被动供给货币以满足社会对资金的需求,广义货币M2不断膨胀,由此导致M2/GDP居高不下。

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普遍有大幅度地增加,但居民的投资渠道却相对匮乏,居民缺乏多样性的投资渠道,再加上国人具有高储蓄的偏好,及银行存款的高安全性,使得居民储蓄余额长期增长。从而导致M2/GDP越来越高。

2.5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金融配置效率的不足必然表现为同等的GDP增长需要更多的货币供给来推动,致货币化比率的畸高。就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金融资源对国有经济的过度倾斜以及对非国有经济投入的相对不足;二是占有大量金融资源的国有经济的效率却又相对不足。对于我国,银行主导型的融资结构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的。由于传统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融资服务对象仍主要面向国有经济,以致国有经济一直是宝贵信贷资源的主要占有者;在直接融资领域,国有经济也是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的融资主体,非国有经济总体上仍然较难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获取大量金融资源。这种金融资源过于向国有经济倾斜的现实无法与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的变化相称。与此同时,大量向国有经济倾斜的金融资源,却由于国有经济的预算软约束和整体效益的不足而形成大量无法回收的贷款。在这种局面下,为了给经济运行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又必须不断提供新的信贷,导致M2的膨胀,并自然表现为高的M2/GDP比率,而从中反映出的却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不足。

2.6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国债的大量增发,即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大量增发国债,当居民认购国债时意味着M2准货币的减少,但是当政府用出售国债的钱全部用于投资和购买时,通常会形成M1增加,同时由于政府投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时M2的供给规模恢复原来的水平并且继续递增。导致M2大幅增加并且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得金融深化指标持续走高。所以,我国金融深化指标M2/GDP走高并不代表我国金融发展的结果,而是我国特定的财政政策制度。

2.7迅猛增长的外汇储备

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见下图,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也是导致货币化比率上升的重要因素。根据货币经济理论,一国的货币供给M是国内信贷D与外汇储备F之和,即:在当前信贷投放增长相对减缓而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下,外汇占款已经成为了我国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

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但在双顺差中,资本账户顺差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除了来自进出口贸易增长外,更多的应归因于利用外资和国际投机资本大规模进出所带来的资本项目净流入,特别是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而大量流入。很明显,现阶段央行在外汇市场被动地购买外汇储备已成了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挑战。这种被动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是,有外汇收入的企业因为结汇而具有较为充裕的资金,这些资金除部分进入生产流通环节外,其余则成为了银行资金流并大量地反映为银行存款,从而导致货币化比率的进一步上升。

高货币范文篇4

摘要:近两年,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各种金融问题愈加严重,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象入手,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并从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和银行流动性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两个方面阐述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一些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有效性

20个世纪90年代末以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长期不足,信贷膨胀的态势相当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宽松,特别是2005年以来,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突出。被经济学家认为发生几率极低的“流动性陷阱”已在我国金融运行中初现端倪,并对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营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1]2006年,银行的巨额流动性使到全国性的信贷规模急剧膨胀,间接推动了各种资产价格全面上升,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形成严峻挑战。如何有效解决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摆在中央银行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

(一)存差持续扩大

自2004年国家实行最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以来,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增速逐渐低于存款余额增速,而且二者间差距不断扩大,贷存比大幅下降。截至2005年末,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3.17个百分点,是2000年的3.8倍;金融机构存差达到9.2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2%;存量的贷存比为68.0%,新增量的贷存比为53.6%。2005年,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大约只有53元转化为贷款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近一半的资金则滞留在金融体系进行体内循环。

(二)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

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由2000年末的4000亿元增长到2004年末的1.26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2.9%。2005年3月17日,中央银行虽然下调超额准备金率0.63个百分点,但金融机构上存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依然是只升不降,到9月末达1.26万亿元。截至2005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达4.17%。超额准备金过高,不仅加大了中央银行的支付成本,也使其面临着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大打折扣的压力。截至2006年7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达2.7%。

(三)M2与M1增速差距持续拉大

2005年,M2的增速连续数月超过预期15%的增长率,M2与M1增速差距从年初的3.3%一路扩大到年末的5.8%。2005年12月末,M2余额为29.9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上年高2.94个百分点;M1余额为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8%,增速比上年低1.8个百分点。进入2006年后,M1与M2增速差距更大,一季度创下了M2同比增长较M1同比增长高出8.58个百分点的新高。

(四)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

2005年3月以来,整个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其中,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从最高位的2.18%下降到最低位的1.11%左右;年末,质押式国债回购7天品种加权平均利率仅为1.56%,比年初的1.84%下降了28个基点,受此影响,货币市场收益率曲线呈现回落态势。当前银行间市场1年期国债和中央银行票据的收益率徘徊在1.32%和1.42%左右,两年期金融债发行利率也跌至2.0%以下,均低于1年期2.25%的银行存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了倒挂现象。2006年第一季度央票利率银行间回购和拆借利率较去年末抬升70个基点左右。其中,1年央票与存款利差缩至38个基点,市场化程度更高的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其与存款利率利差缩至19个基点,但是依然没有改变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倒挂的现象。

二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一)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失衡

经济决定金融,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我国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失衡。相对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消费近年来的增速远落后于它们。20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增长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在2003年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上升期,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2002年至200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别为16.1%26.2%27.6%和25.7%,而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则分别为8.8%9.1%13.3%和12.9%;2006年上半年,前者增长29.8%,后者只增长了13.3%,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衡问题加剧。消费相对落后使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内部循环。

同时投资也存在结构失衡问题。一边是大企业的资金过剩,另一边却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极度紧张;一边是某些热门行业重复投资导致产能过剩,另一边则是医疗教育等部门严重的投资不足。从区域看,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性问题突出,而广大的中西部仍面临资金不足的局面;城市存在流动性过剩压力,而农村却仍然资金缺乏。“地下金融”的日趋活跃就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并不是总体的流动性过剩(巴曙松,2006)。[2]少数被资本追逐的高利润行业“囤积”了大量的资金,其资产价格被不断重估,从而带动相关资源的价格一路攀升,造成银行流动性全面“过剩”假象。

(二)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

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带动的外汇占款增长。2005年,基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大约占基础货币总量的90%,中央银行用于对冲操作发行的票据总量高达2.77万亿元。因此,为“对冲”人民币升值压力稳定汇率而形成的货币流动性增强趋势依然强烈。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一季度,货币总体流动性达2.0万亿元,同比增长93.4%;外汇储备达0.8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76%;外汇占款余额7.7万亿元,同比增长34.96%;而同期银行贷款余额和有价证券投资分别为20.6万亿元和3.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9%和17.23%。

(三)贷款有效需求相对不足

2005年,全国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为13.53%,低于2004年的14.54%。银行业机构新增贷款从2003年的3万亿元,下降到2005年的2.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幅持续下降,从2003年的30%下降到2005年的16.2%。尽管2006年一季度,银行贷款一度出现高速增长,并导致中央银行出台相关宏观调控措施,以抑制可能出现的贷款过快投放趋势,但是全社会贷款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贷款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全国工业企业整体盈利状况下滑导致信贷萎缩。200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4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4%,远低于上年同期同比增长42.5%的水平;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7420亿元,增长28.7%,低于上年增长39.4%的水平。2006年一季度,在国家统计局调查的66个行业中,利润减少或亏损增加的行业多达24个,比上季度增加9个。企业效益下滑,亏损面扩大,将直接减少对银行的信贷需求。

(四)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长

2005年末,我国居民储蓄余额14.11万亿元,当年GDP为18.23万亿元,储蓄率高达77.36%。2006年一季度,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与我国的高储蓄率相比,2001年,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富国的储蓄率通常高于穷国,但也仅在20%左右。我国现阶段家庭储蓄率较高与我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家庭储蓄率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尚未完成,没有形成完善的养老保险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老百姓出于养老医疗等原因积累了大量预防性储蓄。同时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使居民更倾向于增加储蓄降低消费。此外,住房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也使相当多的大众储蓄资金用于买房和子女教育储蓄,这也是导致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3]

三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内涵的界定

尽管不同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时,由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界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从根本上说,货币政策有效性至少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货币政策能否对产出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第二,货币当局是否有能力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引导经济运行以达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第一层含义是指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运行的作用力问题,即货币政策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产出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的问题,这可以概括为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问题,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础。如果货币政策确实能对经济中的真实变量(产出和就业)产生重要影响,那么货币政策在理论上是有效的,称为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如果货币政策根本不能对经济运行中的实际变量产生影响,或者这种影响微不足道,那么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货币政策是无效的。第二层含义是以第一层含义为基础的,即如果货币政策对产出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确实具有强而有力的影响(货币政策是理论有效的),那么货币政策当局在既有的知识范围内,是否有能力利用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引导经济运行以达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这可以概括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效性问题。如果理论和经验证据都表明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具有重要影响,货币当局也能利用货币政策的效力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那么货币政策是实施有效的;反之,如果货币政策虽然具有理论上的有效性,但货币当局根本无力利用货币政策的这种效力引导经济按预期的轨道运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是无效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只是一句空话,没有实际意义。[4]

从以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内涵界定上来看,本文研究的银行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就属于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效性问题,包括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和银行流动性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等方面内容。货币-[飞诺网]

(二)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在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上的困境

1.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缩减银行流动性乏力。2006年来中央银行分两次将存款准备金率由2004年的7.5%调高至8.5%,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3%上调至4%。中央银行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通过两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直接可以冻结资金3000亿元左右,再加上乘数效应的影响,实际紧缩的流动性可能会达到1.2万亿元左右。在金融体系健全的环境下,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可以有效地收缩总体的流动性。但就目前中国金融制度安排和银行流动性产生的原因来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起作用并不是很明显。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强制结售汇制所导致的外汇占款已经成为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不是完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而是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中央银行在一个月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但商业银行信贷仍然保持较高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使中央银行缺乏有效的措施进行冲销。其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影响较小,其贷款行为很难受到约束。国有商业银行本身流动性较足,具有较强的吸收流动性的能力。同时,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的主要持有者,通过出售或回购可以及时满足流动性的需求,即使出现流动性困难时还可以从中央银行取得再贷款。由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占绝对优势,其趋利动机会使中央银行紧缩信贷的效果大打折扣。[5]

2.利率调整对流动性过剩作用不大。2006年4月中央银行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提高到5.85%。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中,利率作为有力的价格型调控手段可以有效引导金融市场中资金的收缩与膨胀,只要中央银行采取小步连续的加息措施,加息效果就会慢慢地显示出来。但由于我国各种利率之间的关系还没理顺,基准利率作为一项政策工具的作用还非常有限。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确定方式还不能适应货币政策预调和微调的需要,不能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综合效应。就历次利率变动的实际效果来看,企业贷款和居民储蓄存款对利率变动并不敏感,利率政策的效果较小。

3.公开市场操作“对冲”流动性的能力有限。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通过买卖有价证券调节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利率的一种政策手段。近年来,公开市场操作逐渐成为人民银行宏观调控最频繁和最倚重的政策工具,发挥着控制货币供应总量和引导市场利率的重要作用。在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之初,主要对象为国债市场,但短期国债数量极少,并且发行的国债中仅有30%左右能够上市流通,且在品种和期限结构上不能适应货币政策操作的需要,从而限制了中央银行运用国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能力。从2002年开始,中央银行尝试使用中央银行票据,中央银行票据有效地对冲了大量外汇储备增加的压力。但中央银行票据作为利率(价格)调节工具的有限性,使中央银行在与市场对话时似乎处于弱势地位(李扬,2004)。[6]

还有一个情况值得关注,就是本币公开市场操作对基础货币供应的作用往往被外币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所分流。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一种实际上的固定汇率制度,随着近年来美国经济疲软,贸易逆差和经常账户逆差上升到历史新高,美元持续大幅贬值,国际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元。中央银行为维持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就只有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来收购美元。因此在货币政策的走向上,中央银行又陷入了既要防止货币供应量过大又要维持相对固定汇率的两难境地。由于固定汇率制度的刚性,最终导致中央银行票据的不断膨胀,从而降低了中央银行票据“对冲”流动性的能力。

(三)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1.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状。改革开放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企业,传导过程简单,直接从政策手段到最终目标。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组织体系的健全,货币政策形成“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货币市场尚未完全进入传导过程。进入90年代以后,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初步形成“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90年代中期以来,间接调控不断扩大。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确定为稳定货币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从贷款规模转向了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利率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调控手段逐步扩大。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以稳定货币为最终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操作目标)的间接调控体系。

2.银行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影响。我国金融市场上的总体流动性偏多,M2/GDP接近2倍,在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不多见的。总体流动性偏多在通货紧缩时矛盾并不凸现。当遇通货扩张时,多年积累的过多流动性会形成对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巨大的压力。当中央银行调控意图需放松松货币时,“松”的货币未必能流到中央银行调控意图中的行业和企业,到中央银行调控意图需要收紧货币时,也未必能从中央银行调控意图中的行业和企业收回货币。流动性的持续大量过剩必然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实现产生消极影响。由于目前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来源是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因此银行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影响就是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影响,也就是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影响。[7]

从汇率政策的目标来看,汇率稳定是币值稳定的目标,而在现行的汇率管理体制下,央行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只能被动地吸收外汇,外汇买入量越大,货币供应越多。外汇冲销政策操作的结果是,外汇占款比重急速上升,而再贷款等货币投放方式的比重不断下降。由于外汇占款的不断增多,为了将基础货币的投放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央行被迫不断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和相应地收回或减少再贷款等信用放款,从而达到控制基础货币供给总量的目的。[8]由于外汇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货币投放在外向型企业和内向型企业间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这就使得中央银行用信贷倾斜的方式去支持某一产业或行业的自主权已经受到极大的限制。外向型企业资金相对充裕,内资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更为加剧。同样,货币供给的地区分配出现失衡现象。对外开放程度高的沿海发达地区,资金供应相对充足,对外开放程度低的内地地区,资金会相对短缺。这种资金流向结构上的失衡会随外汇占款比例的上升而加剧。

四解决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一)多策并举减少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1.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减弱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制定宽松政策,鼓励各类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建立新的市场准入机制,为广大优秀企业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中小企业提供国内上市融资的渠道。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能为经济的良好运行提供良好保障,企业就会得到更多的融资渠道,居民也会得到更多投资机会,进而降低银行的存差。

2.通过制度创新促进银行资产结构多元化。首先,建立全能制银行,允许银行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增加收益,分散风险,如银行可以通过股票投资等方式来增加投资渠道。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占总资产比重虽然降低到65%,但是对于国外大银行来说,贷款一般都在40%左右。其次,增加面向个人及中小企业的贷款种类,增加银行高质资产。再次,加快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步伐,银行可将中长期资产变现为资金,鼓励居民购买银行债券,促使投资与储蓄相互转化,改变目前银行资产单一状况,增加银行盈利性。

3.完善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障制度,更新居民消费观念。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障制度,为所有公民提供良好服务,为居民预期消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居民而言,要进一步更新消费观念,善于利用银行提供的住房等个人消费贷款来增加消费,提高自身生活水平。

(二)减少外汇占款,强化市场功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分流外汇储备,舒缓外汇占款压力,从源头上遏制流动性持续增长的势头。改革现行结售汇制度,逐步从强制结售汇过渡为意愿结售汇,放宽所有出口收汇企业的留汇比例,变外汇银行结算周转限额管理为比例管理,逐步增加各市场主体持有外汇的比例。减少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外汇账户政策应朝着分流市场外汇的方向调整,推动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支持企业走出去,改变我国在外汇管理领域长期存在的外资流进来易流出难;对企业严对个人松;对内资严对外资松的不对称管理格局,逐步拓宽资本流出渠道,允许和扩大国际开发机构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或以其他人民币融资形式筹资,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在确保金融市场和经济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合理确定人民币汇率目标区。通过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建立向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增强公众对汇率的心理预期,使市场交易主体能够自由地根据市场信号做出反映,及时缓解和释放外汇市场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使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尽量不受外部因素的制约,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回旋余地。[9]

2.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建设,夯实市场基础,拓宽央行货币调控的空间。通过市场机制,让商业银行能够自主决定外汇市场的交易行为,使我国的外汇市场在做市商制度基础上成为一个多元化分散化的市场。要扩大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改变目前中国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的同质性。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增加市场交易主体,非银行金融机构大企业集团等可逐步直接进入银行间市场参与交易。大力进行产品创新,开办并尽快扩大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逐步推出掉期期货互换和回购等衍生品交易,使市场能够满足向参与者提供套期保值风险规避以及投资理财等一系列金融服务的需要。

3.进一步完善外汇占款的冲销策略和手段,提高外汇冲销的效率。一是建立外汇平准基金。按照国际惯例,外汇基金一部分应该来自国家外汇储备,另一部分主要来自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通过外汇平准基金的重要调节杠杆,在央行与外汇市场之间设置缓冲屏障,切断外汇储备直接与国内货币量变动的联系。二是灵活设计和选择各种冲销工具并扩大组合篮子中的数目。这方面国外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例如,韩国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稳定债券”可暂时取代尚不发达的公开市场业务。马来西亚的“雇员准备基金”可以调节流动性,从而将政府和雇员准备基金的存款从银行系统转移到中央银行的一个特殊账户。[10]从我国具体国情和实际经济状况出发,可以设计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干预和冲销金融工具和手段,巩固和发展汇率制度改革成果,提高货币调节和汇率管理水平,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富有弹性,对外汇的冲销工作也更具效率。

参考文献:

[1]方阳娥,张慕濒.理论有效性与实施有效性:西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述评[J].经济评论,2006,(2).

[2]巴曙松.流动性过剩加剧结构失衡[N].中国证券报,2006-05-16

[3]谢沛善.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冲击及调适[J].广西金融研究,2006,(1).

[4]徐春雷.西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综述[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4).

[5]孙建潮.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对策探析[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6,(3).

[6]李杨.央行打造利率工具自动质押融资利率应时而生[N].财经时报,2005-11-21.

[7]本报评论员.流动性过剩根源在于经济结构失衡[N].第一财经日报,2006-05-17.

[8]李刚.制度变革下的银行流动性过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04-17.

高货币范文篇5

摘要:我国货币存量偏高有其理由,但在当前通胀预期增强的情况下,高货币存量会绷紧通胀形势,给资产市场带来隐患,需要从经济和金融两个方面共同应对。从目前经济运行情况看,我国货币存量已偏多,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

不能仅局限于数量调控,需要适当提高我国的货币条件。另外,也不得不做好容忍相当一段时间相对较高的真实通胀和一定范围资产扩张的政策准备。货币的运动只不过是经济、金融运行的外在表现,是货币条件的反映。因此,要想根本解决我国高货币存量的问题,根本之路要从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入手,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推动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

最近市场广泛关注我国的M2存量超过美国,并对货币超发问题有所争论,认为通胀或者资产价格膨胀无可避免。这些论点是有道理,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的高货币存量问题?值得一议。

一、中国和美国货币供应量的现状与差别

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是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各统计口径在概念上基本一致,但由于各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居民支付习惯不同,具体的统计口径略有不同。

主要表现为:(1)美国将定期存款分为小面额和大面额的,分别计入M2和M3,中国则没有这么区分。(2)货币市场的存款、非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回购协议和隔日欧洲美元等,在美国计入相应的货币供应量,中国则将股市的客户保证金计入M2。

其中,美国从2006年3月23日开始,不统计也不对外公布M3的数据。这么做的理由,美联储认为M3没有比M2包含更多关于经济活动的额外信息,并且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已经很多年没有实际发挥作用,因此采集这种数据成本超过收益。

考虑到我国非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存款以及回购协议数量有限,我国又把客户保证金纳入M2统计,而我国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刚刚开始发展,规模有限,因此,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比较中国和美国M1和M2之间的差别。

从总量上看,2010年10月底,美国季节调整的M1余额为1.779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2%,M2余额为8.76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未经季节调整的M1余额为1.763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14%,M2余额为8.707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4%。

2010年10月,我国的M1余额达25.3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1%。折合美元3.81万亿元,是美国同期M1的2.14倍。M2余额69.9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折合美元10.52万亿元,是美国同期M2的1.2倍。

货币的结构与货币总量同样重要,货币结构的变化有时候能产生更为巨大的影响。为了更清楚地显示中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差别,有必要进一步比较两者结构之间的区别。以2010年10月底的数据为例,中美货币供应量在结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一是美国M2-M1所占的比重显著高于我国,美国占比为79.7%,我国为63.8%。这是在美国美联储资产负债快速扩张,金融机构资产扩张迟缓,而我国货币短期化现象明显之后的差异,正常情况下差距更大。

二是我国企业活期存款占比明显高于美国。美国的通货占比高达51%,而我国仅为16%。反映我国的金融效率显著低于美国,企业持有大量的活期存款。

三是我国存在大量的企业定期存款(包括企业的协议存款,类似于美国的大额定存,归入M3的统计)。

二、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当前高货币存量

对于我国目前的高货币存量,我们既不必过度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结合经济金融运行状态辩证把握。

(一)我国货币存量确实偏高货币是在运动中发挥作用的,即流动性是更为重要的概念。因此,不结合货币流通速度来讨论货币存量,是没有意义的。而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的活跃程度,与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以及老百姓的通胀预期等密切相关。国际上也没有理论表明多高的货币存量是合适的(即M2/GDP的最优值是多少)。

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既存在促进M2/GDP提高的因素,如货币化程度的加深等,也存在降低M2/GDP的因素,如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社会支付效率的提高等。但在一定时期,由于货币已存在对内对外的价值,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如果与这些价值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就会引起货币价值的调整。

在保持币值相对稳定的假设下,我们可以将会引起当前币值波动的货币变动,认为是货币超发或者过度紧缩。因此,判断一段时期货币是否超发,可以通过价格和数量两个方面进行判断。

在信用货币时代,各国央行并不追求物价的零增长。但2002年以来,我国出现3次物价的明显上涨,分别是2004年、2007年以及最近几个月。PPI和房地产价格也都出现过快速上升。我国的货币发行已引起一定程度的对内贬值。目前由于美、欧、日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复苏较快,在美国的鼓动下,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存在一定的升值预期。但今年二季度我国资本项目已出现一定的资金流出,部分投资者也已在考虑中期内将人民币转化为其他货币。即从价格方面看,我国货币存在超发。

从数量角度,一般使用M2增长率与GDP及物价涨幅(有时直接使用GDP的平减指数)之和的比较来看是否存在货币超发。2002年以来M2的增长速度除2007年为负数,2004年接近“0”之外,其他年份均显著高于“0”,2009年更是高达19.28。

用这种数量判断货币是否超发,存在两方面问题,一个是M2是否应该支持所有的GDP增长,M2是否应容忍物价的现实增长(在物价真实准确计量的情况下)。另一个是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问题,需要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恒定。如果考虑到不论是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还是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等资产扩张实现货币增长,货币的发行都是市场推动的结果。因此,可以从推动货币发行的因素来判断货币是否超发。只要是市场合理的需求推动的货币扩张,就可以认为是合理的货币扩张,如果是市场不合理的需求导致的货币扩张,就可以认为存在货币超发。

2002年以来,推动我国货币大量投放的因素,一是外汇占款的增加。一般情况下,贸易顺差等将带来本国居民持有海外资产的增加。但由于我国的结售汇制,绝大部分外汇转由人民银行持有,相应的投放了基础货币,这部分货币投放并不是与本国需求相一致的。虽然人民银行已将大部分的外汇占款冻结,但仍增加了本国居民的货币拥有量。二是房地产市场的快速扩张带来的信贷扩张。三是2009年以来政府投资推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信贷投放。如果认为房地产市场和地方融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那么货币的超发(或者说流动性过剩)则现实存在。

综上所述,我国确实存在货币超发,但超发的规模并不能简单用M2存量与GDP规模的差额来衡量。

(二)我国高货币存量有其合理性

我国货币超发由来已久。我国的M2增速持续超过GDP和CPI涨幅之和,但我国通胀水平并没有持续失控,大部分时间还处于合理水平,以至于麦金农教授把它称之为“中国货币迷失之谜”。

1、M2/GDP较高,并不意味着高通胀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世界平均M2/GDP持续上升,1961年仅为52.68%,到了2001年已达到98.48%,2008年略有下降,仍达94.4%。但世界的通胀水平在此期间发生过剧烈变化,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通胀水平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

从个别国家看,1991年中国的M2/GDP仅为0.8,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这一数据已分别达到1.90、1.50和1.79,但这三个经济体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通胀率都非常低。2007年这三个地区的M2/GDP的比重仍高达2.01、2.07和3.21。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M2/GDP与高通胀相联系,需要进一步寻找其传导机制。

2、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模式决定了货币存量较多

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仍然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相对于以市场融资为主的国家,以银行信贷为主要融资方式的国家,M2的存量普遍较高。

从国际上看,中等收入偏下国家,银行系统的信贷占GDP的比重较高,与之相适应,其M2/GDP的比重也是最高的。低收入国家不论是银行信贷还是M2/GDP,都是最低的。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这两个指标都低于中等收入水平,更是低于中等偏下国家水平。

3、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运行特征决定了货币存量较多

我国的高货币存量,有一部分是由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运行特征所决定的。

一是我国是一个高储蓄高投资国家。大量的储蓄资金在银行沉淀,并经由银行贷款的方式支持我国的高投资,实现资金的平衡。相对于高消费国家,这种模式既存在居民高储蓄产生的货币,在媒介投资活动时又创造出了相应的货币。

二是中国还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过程,还存在货币深化过程,需要更多的货币。

三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金融又不发达。出于流动性、预防性动机,每个个体都需要保持一定规模的货币,在13亿人口面前,将积累巨大的货币存量。而且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发达,企业需大量借助内部积累,表现为企业的定期存款规模巨大,也会占用大量的货币存量。在这种历史阶段,货币的流动性与经济成熟阶段的货币流动性并不完全等同。

(三)应关注高货币存量对物价和资产价格的冲击

当前我国支持高货币存量的条件在逐步削弱。近些年来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迅猛,银行的表外业务也大幅扩张,老百姓的人均储蓄存款已达到了2.3万元。特别是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老百姓的通胀预期不断加强,因此防范通胀风险的意识不断提升。

1、高货币存量是房价居高不下、市场通胀预期强烈的重要推手

高存量货币导致了老百姓通胀预期强烈,特别是在房价和物价持续上升时期,这又进一步导致房价难以下调。“通货膨胀本质上是货币问题”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现实的生活感受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通胀预期。

房地产市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交织的产物,既有保障性住房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地方土地财政甚至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问题,也有短期的供求问题,供求缺口始终难以根本消除,但从价格角度看,主要是通胀预期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房地产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烈,出于保值目的购买房子的动机越来越明显。虽然我国不断提高房地产的贷款标准,但贷款占房地产销售额的比重却不断上升。如2010年上半年已达到全部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2、高货币存量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我国从2009年中开始就持续不断地回收流动性。由于存量货币过于巨大,虽然在增量上我国不断紧缩货币,但市场的流动性仍过度宽裕,以至于曾出现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市场利率仍没有变化,甚至有所下降的情况。我国不得不借助银行监管、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的管理等方法,实现货币的紧缩。近期由于加息预期和严厉的数量回收,才使得货币市场利率有所抬升。

从市场的融资情况看,虽然我国实行了严格的信贷额度控制,但由于市场流动性充裕,各种理财产品和市场化的融资规模不断攀升,冲击着我国的数量调控。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还仅2000亿元的规模,2009年就已经达到5万亿元水平。目前市场的瓶颈是投资机会,大量的资金在寻找投资机会。这对央行的价格工具运用也带来了巨大的制约。

三、消化存量货币需要多个领域的改革和政策协调推进

存量货币的消化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仅仅是人民银行货币调控的事。它还涉及抑制不合理的信贷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1、应区分银行的流动性和社会的流动性

货币是通过社会流动性发挥作用的。但我国数量型货币工具作用的对象主要是银行的流动性,通过银行流动性在增量上间接影响社会流动性。对于存量流动性,只要我国的银行资产不出现收缩,则只能在增速上调整。

具体来说,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8.5%,但我们还要看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只能限制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冻结银行的流动性,但并不能限制社会上的流动性。同样,发行央票等,冻结的也只是银行的短期流动性。一旦社会通胀预期强烈,存量货币就会对物价或者资产价格产生强烈的推动,甚至发生货币替代。

2、货币的重新配置往往是通过信用的创造和收缩实现的

高货币范文篇6

关键词:高管货币薪酬水平;股权激励强度;薪酬差距;企业成长性

股权激励作为缓解委托问题一种长期激励机制[1],得到了广泛应用,学者研究表明股权激励强度在不断增强[2]。股权激励强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是一直被关注的问题。张良等[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独立董事占比等会影响股权激励强度,但仅从企业特征角度来探讨,忽视了从薪酬公平性因素,即高管货币薪酬水平,货币薪酬与股权激励薪酬共同决定了高管薪酬水平及薪酬差距。在薪酬契约中高管的总报酬应保持公平性原则,是有限的,因此货币薪酬水平的高低便会影响股权激励的授予强度。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美国等发达国家激进的高管薪酬制度为次贷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在次贷危机中,只涨不跌的高管薪酬与急剧下滑的公司业绩形成巨大的反差。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更加强调社会公平、集体主义精神,薪酬制定的不合理、不公平会提高企业的人力成本,降低其经营效率,增加员工不满情绪和频繁跳槽[4]。当高管货币薪酬水平较高时,实施高强度的股权激励很容易造成薪酬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员工的离职率上升[5],而如果股权激励强度过低,会造成高管工作的积极性较低。那么,在股权激励方案实施过程中,确定股权激励强度时是否会考虑薪酬差距、公平偏好因素?高管货币薪酬水平是否对股权激励强度产生影响?以往研究对此并未涉及。本文依据薪酬公平理论,探讨高管货币薪酬水平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机制,将高管与员工间薪酬差距作为中介变量,揭示其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企业成长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1研究假设

1.1高管货币薪酬水平与股权激励强度。作为高管薪酬体系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货币薪酬水平会影响高管的经营决策、投资行为,当高管薪酬激励水平较低时,高管可能会采取高风险过度投资行为以提高自己的报酬,对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和损失[6],另一方面,如果高管薪酬水平过低,容易造成高管的薪酬攀比心理,进而会进行盈余管理、股价操纵等,忽略了企业长远发展[7]。高管货币薪酬属于基础薪酬,它满足了对个人工作的肯定以及生活的保障需求。但这并不能将高管个人利益和企业长远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股权激励这种长期激励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在确定股权激励强度时会考虑高管货币薪酬水平,若高管货币薪酬水平较低,企业授予股权激励强度会相对较多,以缓解激励不足,而若高管货币薪酬水平较高时,企业股权激励强度应该相对较少,以避免薪酬差距的扩大和高管权力过大。基于此提出:假设1:高管货币薪酬水平越高,企业对其授予的股权激励强度就越小。1.2高管与员工间薪酬差距的中介作用。早期学者提出锦标赛理论[8],该理论表明薪酬差距的扩大有利于股东监督成本的降低,会激发高管之间的竞争,进而提高公司业绩,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西方主要强调个人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提倡集体主义、社会公平,当企业的薪酬差距较小时,不会产生较大的不公平感,有利于企业业绩提升,然而当企业薪酬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员工的不公平感会逐渐强烈,薪酬差距带来的负面效应远大于正面效应[9],而仅使用锦标赛理论来解释缺乏一定的说服力,特别是在企业需要高管团队相互协作时,薪酬差距过大会造成团队成员合作受影响[10]。饶育蕾等[11]认为企业高管内部薪酬不公平性会给企业业绩造成负面影响。雷霆和周嘉南[12]认为这种高管薪酬差距体现了高管的议价能力,薪酬差距过大会引发堑壕效应,甚至会造成更加严重的问题。根据管理层权力理论,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以及股权激励的实施都很容易造成治理风险。而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近些年上市企业的高管薪酬高速上涨和相关监督约束体制缺乏导致的[13]。基于此提出:假设2:高管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越大,企业授予股权激励强度越小。假设3:高管与员工间的薪酬差距在高管货币薪酬水平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1.3企业成长性的调节作用。企业在进行高管薪酬差距决策时往往会受企业生命周期影响,通常当企业处于较高成长性时期,扩大薪酬差距会使企业业绩表现得更好[14]。以成长型、创新型为导向的企业,需要扩大研发投资,在该阶段,人力资本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更关注个人的贡献,并利用高额薪酬来作为风险投资的补偿,适当的扩大薪酬差距有助于增加员工工作动力[15],而随着企业走向成熟稳定,企业经营范围较广,现金流充足,企业财务状况表现良好,企业拥有一定的综合竞争实力,这时企业更注重高管之间以及高管和普通员工之间的合作来维持企业日常经营,此时高管薪酬差距的加大则会体现高管权力,由此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很有可能造成高管在工作中不能尽职尽责。同时,员工开始注重薪酬公平性和比较薪酬,对薪酬差距的不满情绪逐渐明显,产生被剥削的感觉,在工作上出现消极怠工以及频繁离职现象。基于此提出:假设4:企业成长性在薪酬差距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中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即企业成长性越高,高管与员工间的薪酬差距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作用越小。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选择200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A股上市公司公告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作为研究样本,并进行如下处理:删除金融、保险类公司;删除被激励高管名单及相关薪酬变量缺失数据;删除未有这一数据的当年新上市公司;删除激励对象为非高管的样本公司;删除股权激励计划未实施就终止的公司。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锐思数据库、巨潮资讯网,得到样本1088份。2.2变量定义。本文的主要变量为高管股权激励强度、高管货币薪酬水平、薪酬差距等,具体的变量的符号及定义如表1所示。

3实证检验

3.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股权激励强度(INC)的平均值为3.06,最大值为9.49,最小值为0.01,即授予高管的股权激励数量占授予时公司总股数的比例最大值为9.49%,最小值为0.01%,说明我国不同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强度存在差异。董事、监事及高管平均年薪(SAL)均值为40.53万元,最大值为93.22万元,最小值为9.93万元,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中,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平均薪酬差异较大。从Cgap1可以看出,高管与员工间平均相对薪酬差距是4.72倍,最大相对薪酬差距为9.51倍,最小相对薪酬差距为1.71倍,从Cgap2可以看出,高管与员工间平均薪酬差距是为31.29万元,最大值为122.21万元,最小值为4.84万元,从Cgap1和Cgap2可以看出不同企业高管薪酬差距的差异性较大。从Growth可以看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的均值为0.25,从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看出企业间的成长性存在较大差异。3.2回归分析。为了检验高管货币薪酬水平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以及高管薪酬差距的中介作用,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页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出,SAL的回归系数在(1)、(6)列和(7)列中分别在1%、5%、5%的显著性水平显著为负,说明企业高管货币薪酬水平越高,企业授予股权激励强度越小,这与假设1相符。在(2)列和(3)列中可以看出,企业高管货币薪酬水平显著提高高管与员工间相对与绝对薪酬差距,从(4)列和(5)列中可以看出,Cgap1和Cgap2的系数均在5%水平下显著为负,这表明高管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减少企业股权激励的强度,验证了假设2。在(6)列和(7)列中,Cgap1和Cgap2的回归系数分别在5%、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是高管货币薪酬水平对股权激励强度产生影响的中介变量,而高管货币薪酬水平SAL系数显著,进一步表明薪酬差距在两者的影响关系中起到局部中介作用,即高管货币薪酬水平不仅会直接影响股权激励强度,还会通过高管与员工间的薪酬差距对股权激励强度产生影响,从而结论验证了假设3。此外,为了进一步验证假设4,即检验企业成长性在薪酬差距对股权激励强度影响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由于文章篇幅受限,调节作用的回归结果不展示,从回归结果发现,企业成长性在高管与员工间相对薪酬差距和绝对薪酬差距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中均起到负向的调节作用。假设4得到证实。

4结论及启示

本文以企业薪酬公平视角为切入点,关注高管货币薪酬水平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并探究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的中介作用,以及企业成长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管货币薪酬水平对企业股权激励强度存在显著负向影响,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成长性在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对股权激励强度影响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高货币范文篇7

关键词:电子货币;银行;金融

1发行原理

电子货币由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部分企业发行,本文只讨论商业银行的电子货币发行。电子货币的发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电子货币作为现金替代和预付费用发行,另一种是电子货币作为债权形式发行。

1.1发行作为现金替代和预付费的电子货币

商业银行在发行电子货币时,客户是用其在该银行的活期存款购买的,这符合目前商业银行的业务情况:以活期存款为依据申请电子货币——银行卡。该过程减少了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是其超额储备,而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的减少,或等额增加流通中现金,现金进入流通领域,或等额增加了另一家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现金作为存款流入另一家银行,因此,这种电子货币发行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影响,也不会增减基础货币。如果客户用现金购买银行卡,商业银行把增加的活期存款存入央行的准备金账户,流通中现金减少,但基础货币并没有减少。

1.2作为债权形式发行的电子货币

商业银行通过预付费业务发行电子货币类似于代币券,商业银行没有从电子货币的发行中获得铸币税,也就没有发行任何货币,这时电子货币就不是真正的货币。商业银行还有一种发行电子货币的方式,就是通过增加债权的方式发行出去。但商业银行能否发行如此流通的电子货币?也就是说电子货币的结算是否可以不同步?第一,在用卡消费时,银行账户、商业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之间的资金划拨是同步的;第二,目前的银行发卡仅限于付费或代币功能,没有通过贷款和购买证券发行电子货币的业务。因此,这种理论上可能的电子货币在实际中不存在,其对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挑战只是虚拟的存在,而非现实的威胁。

1.3其他形式的电子货币信用化渠道

有些信用形式能替代央行现金在商业经济中流通,对央行的货币发行造成了替代。如商业银行不用现金支付购买资产,而是开具债务凭证,用债务凭证作为支付工具在市场流通,这种流通的债务凭证充当了货币的职能,银行则在开出这些债务凭证的同时发行了货币。再如,商业银行签发本票或者给贷款人开立支票,企业或个人用本票或支票通过不断的背书方式进行支付,这张本票或支票从银行开出,经过一系列的支付,最末的持票人到期到银行要求兑现,期间,这张本票或者支票的“发行”等同于货币,因为银行通过“发行”本票或支票发行了货币并获得了铸币税收入。

要指出的是,商业银行、企业发行货币和央行不同,央行发行的货币是法币,是不可兑换的货币——不能到央行去要求兑换等值黄金等,而商业银行发行的货币是可兑换货币,在流通一段时间,到期有人到商业银行要求兑换成法币——央行发行的现钞。因此,商业银行发行货币是阶段性的,但如果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包括银行体系中的所有商业银行“发行”本票或支票,则商业银行包括商业企业发行的货币对央行货币发行的影响是连续的;经济中市场化程度越高,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就越普遍,这样,商业银行的货币发行对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冲击就越大。设想由于技术进步和管制放松,商业银行等以信用为支撑,能够发行电子记账式本票和支票,假设这种本票和支票的期限足够长并且能够突破现有本票和支票的物理限制,可无限背书和随意分割,这样,该电子货币就可无限次进行支付,这种本票和支票便充当了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无限期作为支付等手段流通,它可完全替代央行发行的现钞在经济中流通,对央行垄断的货币发行权造成颠覆。所以,一切以银行或商业信用为基础、以电子技术为支撑,由商业银行或者商业企业发行的、可用来支付、流通的债权、债务工具都可能充当真正的电子货币,从而对央行垄断的货币发行权形成冲击,如果现代电子技术支持下的金融创新发展到这个阶段,央行货币发行的职能就要重新界定。这时对什么是货币也要重新界定,与之相联系的经济、金融活动的内涵和外延等一系列活动都应重新界定。

2商业银行电子货币产品

2.1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加债权的方式发行电子货币

参照目前的电子货币和支付系统,可设计出如下的商业银行电子货币产品:

企业到商业银行注册账户,并留下书面凭证。商业银行以低于票面价值的价格(如2%)把加密的电子货币借贷给企业A。企业A凭借商业银行的电子货币到网络上向客商B购买虚拟物品,首先向商业银行提出申请,商业银行在接受A的请求后,进行验证,确认无误后,向客商B提出A的购买请求。客商B接受后,由商业银行对A的电子货币的密码进行修改,并把修改密码后加密的电子货币转移给客商B。如此类推,到最后,当用户N凭借商业银行的原始电子货币在线提出兑现请求后,商业银行要求企业A偿还债务。企业A除了偿还本金外,还要支付利息。这里只是其中一条发行链,当然商业银行还可以广发电子货币债券凭证,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铸币税即利息。过程见图1。

当然,该过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①电子货币网络安全系统;②电子货币的无限分割。目前,解决这两个难题的系统设计应用的安全工具和技术主要有:防窜改的硬件设施,如智能卡和密码技术。

图1

2.1.1防窜改的硬件设施

在一个单纯依靠算法而没有应用防窜改的硬件设施的电子货币系统中,如果要阻止客户2次消费一个货币是不可行的。因为客户可以在支付前备份它的计算机的全部状态,然后在支付结束后重新恢复他的计算机的状态,这在一个单纯的离线系统中只能发现客户2次消费结果而不能阻止违法行为。为有效阻止2次消费行为,应用防窜改的硬件设施是必要的。具有防窜改的硬件设施的电子货币的模型与一般离线电子货币模型不同之处在于有一个由银行提供给每个客户的,以防窜改的硬件设施形式存在的“监视者”增加在模型中。

由于客户充当监视者和银行的中间人,协议的构造必须保证:①没有监视者的同意,客户不能消费货币;②监视者不允许客户有多次消费行为;③客户隐藏所有监视者和银行之间交互的信息。

这些要求使银行即使得到监视者也不能跟踪客户的支付。尽管在这种模型中又加了一层保护,应用防窜改的硬件设施仍然不是防止2次消费的良方。因为这些设备不是真正防窜改的,它里面的内容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仍可被攻击者读取,而且离线电子货币是以双重模式工作,即高额交易在线确认,小额交易才离线确认,这已经将2次消费的损失进行了限制。因此,考虑到提供防窜改的硬件设施增加的成本和其有限的安全作用,这种技术已引起争议。

2.1.2密码技术

在电子货币的研究中,已应用到的密码技术主要有零知识证明、比特承诺、分割选择技术和盲签名技术。

(1)零知识证明。其思想是:证明人向验证人除了证明一个陈述是正确之外,不泄露任何信息,无论验证人采取任何攻击方法。在电子货币的研究中零知识证明尤为有用,如身份证明即一方向另一方证明知道他的密钥而不泄露密钥、知道某些信息的证明,如客户在支付时证明他知道货币的内部结构、加密消息的有效性证明等都要应用零知识证明。

(2)比特承诺。承诺方案是许多密码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甲方向乙方承诺一个比特串而不泄露它。在随后的一个时间,乙方打开这个比特串时,协议可以保证该值就是甲方承诺的比特串。

(3)分割选择技术。它是电子货币正确性的零知识证明的一个工具,流程是:在取款时,客户向银行提供2n(n是安全参数)个嵌有客户身份信息的电子货币,银行随机选择n个揭示其内部结构,银行验证这n个的正确性以后,对剩余的n个进行盲签名;在支付时,商家应用上述方法去验证货币中隐含的客户的部分身份信息,使得2次消费就暴露客户的身份。尽管该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系统的安全,但过多的计算、存储和通信负荷影响了系统的有效实施。于是产生了针对它的单项技术,即客户为获得银行的签名,只提交一个电子货币,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应用该技术的系统具有同样的安全性,而且降低了计算、存储和通信负荷,从而增加有效性。

(4)盲签名技术。由Chaum引入的盲签名技术,主要是保护电子货币用户的隐私。与一般的签名方案相比,一个盲签名方案是一个签名者和签名接受者之间信息交互两方协议。它允许接收人得到一个消息的签名,而签名者却既不知消息又不知对消息的签名结果。目前已应用的方案有由Chaum提出的基于RSA签名的盲签名方案和由Okamoto提出基于Schnorr签名的盲签名方案。

2.2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债务凭证换取企业股权、债券或基金

由于我国法律规定,不得以法币以外的货币或代币来进行交易,在此前提下,可设想发行债务凭证,并以此来交换企业股权、债券或基金。不过,由于投资股票、基金的风险较大,下面仅以债券为例说明:

商业银行发行债务凭证,公司A、B、C——向银行提出申请,以等面额的公司债券进行交换,A、B、C分别获得不同序列号的债务凭证。由于商业银行的债务凭证具有比公司债券更小的风险,可以与A、B、C——约定借贷期限和利息率。公司A获得商业银行债务凭证后,可用来向B购买原材料,A、B互换债务凭证。当到约定的期限后,商业银行凭借序列号向A、B、C——索取本金和利息。不过,这种商业银行债务凭证必须在签约的客户间流通,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如何扩大其应用范畴依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面对信息技术进步、金融国际化、传统银行业务衰退等国际性发展趋势,重新认识银行固有的结算、信用创造、资金中介等职能,重新检讨银行业务的发展方向,制定新的经营战略,是经营管理层当前的重要任务,否则,将会丧失发展机遇,其损失无可估量。

参考文献

1梁立俊.商业银行电子货币发行影响央行货币发行权的会计分析[J].上海金融,2006

高货币范文篇8

一、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微观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满足了这种定语限制的经济主体是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或者说相容的,反之则反是。这几个看似简单的修饰语,可以作为判断经济主体是否市场化的标准。以此标准来衡量,目前我国各种经济主体尚未实现市场化或者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换言之,目前我国经济的微观基础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相容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手段,而宏观调控手段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计划”手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种对经济的事前规制,因为它是计划者对被计划者的直接控制,所以它发挥作用不需要市场作为媒介。而前者即宏观调控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导致经济总量非均衡对政府提出的调控经济的内在要求,以减少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的时滞所产生的高昂成本。可见宏观调控既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又是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同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又必须以市场行为人能够对各种市场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为前提。这就是说,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基于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完善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的。那么,要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就必须首先改善这种微观基础,具体包括:

1.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从宏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和结构性调整。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以全面收缩国有企业的经营战线,使其尽可能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让位给比它具有更高效率的其他所有制企业。这既是非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有企业自身和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国有企业的巨额亏损不仅使中央和地方财政难以承受,也给银行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为一个充斥着不可持续的信用扩张的经济结构以及一个充斥着大量的不良债权的经济体系都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一个很明显的经验事实是,在传统国有企业经营体制下,由于预算的极度软约束,为了追求控制权的扩大,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无效率的规模扩张,在这种情况下它对贷款利率信号是极不敏感的。国有企业累积的风险可以转嫁给银行,银行最终又转嫁给国家。在这种微观基础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由于缺乏效率)都将无效。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宏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是提高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首要前提。而从微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是指对那些经战略性重组后保留下来的有存续必要的国有企业,按照其行业性质和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分别建立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机制。但总的趋势应该是,除极少数企业继续保持国有独资外,对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要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全面的制度创新,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容的微观运行机制,从而强化它作为市场主体的性质和功能,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或发展壮大,或退出消失。

2.保护非公产权。财政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不足,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民间投资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为银行对非公企业贷款的歧视性政策,另一则为对非公产权保护的法律框架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非公财产所有者特别是私人财产所有者的不确定因素多,保卫自己财产的交易成本过高。这种不确定使企业家无法形成对未来的稳定预期,从而导致非公投资者缺乏全力以赴投资的长期行为。这样,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非公企业,就很难发展到其应有的规模、水平和实力。

3.进一步打破垄断,向非公企业开放更多的领城。第一,减少对传统国有垄断部门的准入障碍,即向民间资本(非国有经济)开放这些投资领域,这一方面为竞争格局形成提供基本前提,另一方面达到启动民间投资需求,增强社会对未来经济良好预期之目的。第二,正如国有部门垄断地位形成靠的是国家力量一样,打破这种垄断也必须依靠国家力量,对诸如电信、民航、电力、铁路、教育、金融等传统垄断领域,科技进步及社会发展已为它们成为竞争性领域提供了可能性,国家不仅要允许而且应以优惠政策鼓励新人者,同时对目前居于垄斯地位的企业赋予更多的逆补贴方式,以促使竞争格局的早日形成。

二、完善金融市场。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

1.完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以及耐政政策传导和发生作用的重要条件,培育和呵护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其本身就是实施有效财政货币政策的前提和内容之一。随着我国金融自由化步伐的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极为迅速,在这种条件下,原有的市场管理原则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发生这种变化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所以必须对有关方面进行改革。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来看,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逐渐增加同业拆借市场的市场参与者,根据有关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合作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以及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参与同业拆借市场,从而扩大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需求,降低银行信贷资金滞留在同业拆借市场的比例。二是发展国债回购市场,建立国债回购的一级交易商制度,这不仅能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而且还能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交易场所与交易对象。三是加快商业信用票据化的步伐。实现企业间资金融通的票据化不仅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三角债”问题,而且还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增加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四是发展资本市场,增加企业直接融资的比率,提高企业和居民户资金安排的利率敏感度。五是大力开发金融产品,鼓励和引导各种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和有利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制度创新。

2.采取措施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对资金这种稀缺资源的配置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故常被用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然而在存贷款利率受到严格管制的条件下,利率的这种作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市场化的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条件之一,从提高货币政策效应的角度上说,实行利率市场化是有益的。但实行利率市场化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他们至少包括:第一,对利率变化具有较高敏感度的存、贷款主体;第二,完全商业化运作的银行机构,它们既有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和能力,又有追求利率最大化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动力;第三,中央银行具有较高的监管水平。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负增长,总体利率水平较低,商业银行自我约束加强,利率扩张机制受到抑制,是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利时机。可以在扩大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对贷款的直接利率管制,让商业银行根据贷款对象的资信状况和贷款的风险大小,灵活确定贷款利率。此后,对存款利率实行上下限管理,扩大浮动幅度,最终实现存款利率的自由化,让利率真正成为资金的“价格”,居民户可以充分自由地选择金融商品,各类企业可以在利率约束条件下一视同仁地获得贷款,这样必能反过来提高居民户和企业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从而促进货币政策效应的提高。

三、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

在通货紧缩条件下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加强是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商业银行对央行调控行为的不配合又是货币内生性增强的原因。目前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总额仍占全部存贷款总额的近70%,它们的行如何对货币政策效应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目前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不仅有着一般国有企业的通病,而且还存在大企业病。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四大商业银行普遍缺乏风险控制机制,形成了大量烂帐、坏帐(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吸取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危机之后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加强了风险控制。但现在的问题是它们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即在强化风险控制的同时没有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激励机制,以致出现普遍的消极“借贷”的行为,这种行为加剧了这次的通货紧缩。究其根源,这种消极“借贷”与当初缺乏风险控制一样,都是产权制度的缺陷所致。基于此,目前理论界和银行实际部门都在探索深化国有银行改革的措施,比如,“多级法人制”、“切块上市”等等。尽管在改革的具体措施上有不同争论,但在总体改革方向上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国有商业银行也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实现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使之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真正的企业。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投融资体制缺陷是我国重复建设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和财政政策效应低下的重要根源之一。实践表明,缺乏微观指引的扩张性宏观政策往往只能大量增加存货而使资金沉淀,从而不能带来较大的乘数效应。那么如何发挥微观指引作用呢?这就需要深化融资和投资领域的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资金流入有效益的行业和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减少政府在投融资领域的干预,建立符合市场规律和国际标准的投融资体系。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回报,并从外部“硬化”企业的财务预算。另一方面,则需要建立和发展新型的中介机构,尤其是高水准的专业化投资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以识别高回报的投资项目,进行有选择的融资和投资提高投资的效益水平。不仅如此,这些金融机构可以依托市场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和债务重组,从而将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与投融资有机结合起来,造就行为端正的微观经济单位,为包括财政货币政策在内的各种宏观政策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微观基础和机制。

五、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和中、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

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无论是对财政政策乘数还是对货币政策乘数而言,都是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乘数越大。所以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和提高全体居民特别是中、高收入阶层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对于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提高农民收入,降低贫困人口比重。第一,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努力改善农村的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是提高第一产业相对生产率进而提高农民收入的物质前提。第二,改革现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管理方法,研究农民具有固定土地使用权并可进行交换的具体方法,以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这是改变落后耕作方式,提高相对生产率进而提高农民收入的制度前提。第三,逐渐取消户籍制,坚决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就业政策,彻底清除限制农民向城市流动的体制障碍,使进入城市并能在城市以合理合法方式生存的农民获得体制内生存,享受公正的体制待遇。这既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前提,也是迅速降低贫困人口比重的有效途径。第四,实行优惠(至少是公平)政策,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在政府的规划及其相关政策配合下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乡镇企业向一定的地域适当集中,以产生集聚效应,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农村城市化是农民非农化进而降低贫困人口比重的最根本途径。

2.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引导居民消费伦理合理转变。居民对未来预期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是居民预防性储蓄的主要动因。居民的这种不确定性越大,预防性储蓄的比率就越高,相应地即期消费也就越少。如果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可以消除或减少居民的不确定性,使消费持久上升。同时应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促进居民消费伦理合理转变。居民在从低收入的生存型消费转变为高收入质量型消费时,消费占其收入的比重增加,周期变长,若靠居民自己储蓄,则需要很长时间,使消费波动性较大,容易出现消费的“断层”。消费信贷的介入使居民可以“花未来的钱”,从而使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在支出上得以平缓地实现,降低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避免消费“断层”的出现。如果说低收入阶层的消费疲软可以通过收入调节来激活的话,高收入阶层的消费疲软则只能通过供给调节来激活。应通过供给主体性质的多元化来增加有效供给,从而消除供给结构“折层”,这对启动高收入群体的消费进而提高他们的消费倾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优化经济结构,增加有效供给

无论对于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而言,其效应的形成机理都是通过最初的政策变量的改变进而经过该变量在一定经济结构内与其他变量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果经济结构不合理,即使是适当的财政货币政策也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

我国目前经济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第二产业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同一类型的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一产业现代化程度太低,劳动生产率低下。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社会总供求的结构错位,既抑制了有效需求,使得需求严重不足,又造成了大量的低效供给与无效供给,使供给相对过剩,亦即供给相对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在这种情况下,扩张需求仅依靠财政货币政策往往难以凑效,而必须通过调整结构改善供求的结构性关系来实现。调整经济结构一是要促进传统部门的产品升级换代;二是要治理低水平重复;三是要促进新兴产业部门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例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生物工程产业的发展,促进以教育产业化和旅游产业化筹为特征韵精神产品产业的发展,使新的需求得以较快增长:四是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第一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五是要减少对第三产业的准入障碍,向民间资本开放第三产业投资领域,形成有效竞争的格局,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质量水平,以增加第三产业的有效供给。总之,只有在结构调整中,才能在形成新的供给(有效供给)的同时形成新的需求,使供求结构相衔接。这样财政投入和货币政策引致的投资增加才不会以存货的形式沉淀下来,从而为财政货币政策乘数的形成提供必要前提。

七、改革财税体制,提高政策之间的协调性

财税体制从根本上说是关于资源和收入在社会成员与政府部门之间以及在各级政府机构之间进行配置和再配置的制度安排。因为这种制度安排对社会成员的经济行为有着巨大影响,进而也通过这种影响对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形成发生作用。目前我国的税制主要是1994年在治理严重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产生的,现在的宏观经济背景与当年显著不同,故现行税制与经济发晨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税收政策与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目标取向显得极不协调,也因此降低了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比如现行增值税,其模式是生产型的,即是一种对投资征高税的制度,越是高新技术或者机器设备越多的大型企业,不能抵扣的税金就越多,企业税负就越重,这种抑制投资需求的税种阻碍了投资的扩大,不符合加强技术创新、优化经济结构的要求,从而也不利于提高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内部各工具之间(如利率、税率、汇率)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都应围绕宏观调控的总目标彼此协调一致、相互配合,避免相互冲突而使政策效应弱化。

【参考文献】“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1]张舂霖.结构调整的制度基础和判断标准[J].经济研究,2000,(9).

[2]汤在新,吴超林.宏观调控:理论基础与政策分析[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3]董辅礽.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的国有企业改革[J].经济研究,1999.(6).

[4]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正视通货紧缩压力.加快微观机制改革[J].经济研究,1999,(7).

高货币范文篇9

一直以来,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为教职工解决福利住房的规模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得到提高,并且按照北京市政府颁布的相关管理规定提供福利供暖。1978年,北京市进一步明确对市房改部门直管和代管的有锅炉供暖的房屋实行免费供暖办法,所以长期以来也就没有缴纳供暖费的问题。1987年北京市政府141号文调整了锅炉供暖收费标准,规定由承租人单位为承租人缴纳供暖费。1994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5号令的《北京市住宅锅炉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住宅锅炉供暖管理,由房屋承租人所在的单位缴纳供暖费的办法也依然继续执行。一方面当时居住在校外的人员不多,而且大都属于承租的福利住房面积也不是很大,因此学校除在无偿提供校内住房的供暖外,也一直为居住在校外的很少部分教职工承担了全部供暖费。供暖费作为福利一直是学校的一项重要隐性支出。随着货币化房改的深入,解决教职工住房的途径逐步多元化,不再是单依赖学校解决个人住房问题,而是更多地是走向社会、走向市场,购买经济适用房、商品房、上市二手房、限价房等。随着购买人数的增多,购买住房面积的增大,教职工的供暖费补贴问题越来越复杂,突显出各种矛盾。在住房己商品化的今天,原有的无偿供暖已不适应住房改革形式的发展。

二、高校供暖补贴的现状

高校教职工现在购买的住房相比以前的福利住房,面积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很多都是超出个人职称、职级所对应的住房面积标准,所以各高校也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了供暖费的补贴标准,除了给予居住在校内的教工免费供暖外,对承租或购买校外房的教职工给予不同程度的供暖费补贴。通过对周边学校的调研,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形:1、按住房产权人100%补贴面积标准进行补贴,住房面积低于面积标准的以实际住房面积标准报销,未购产权房或非产权人不报销供暖费,夫妻共有产权按产权份额只报销不超过面积补贴标准的50%面积;2、按个人住房面积标准的50%额度报销供暖费,双职工按职称高的一方以住房面积100%的标准补贴,住房面积低于面积标准的以实际住房面积标准报销,未购产权房不享受供暖补贴;3、按个人住房面积标准的50%给予补贴,双职工分别按个人应享受的住房面积标准的50%分别给予补贴,未购产权房不享受供暖补贴;4、对核定的无房户,只要未享受过福利供暖,无论个人是否拥有产权房,一律按住房面积标准50%额度分别补贴供暖费;单价统一按现行最高单价即30元计算,补贴额度每年由学校直接打到个人工资账户(此补贴办法类似货币化补贴)。

三、存在问题

1、相同职称人员享受供暖补贴不同。对于居住在学校住房的教职工其供暖全部由学校提供,由于历史原因和提职时间差异造成很多职称和职级相同但住房面积不同的情况,导致其享受到的供暖补贴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住房面积远未达标的教职工,即使自己另外购得商品房也无法享受到差额面积的供暖费补贴。2、无个人产权房无法享受供暖费补贴。目前供暖费的暗补政策只针对个人购买的产权房或承租的福利住房,对于既无福利房又暂无能力购买产权房,租住在个人出租房的教职工无法享受到供暖费补贴。3、购买的商品房经常会涉及到多人共有产权的问题,有时不止是夫妻双方共有,还涉及到与子女共有、继承遗产后出现的兄弟姐妹共有产权等,报销供暖费时情况就会比较复杂和难以平衡。4、居住在无福利供暖的平房区的教职工,按目前规定每年取暖费补贴在北京为400元,这与实际消费在冬季取暖的费用差距较大。总之,各高校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补贴标准,难免会产生不平衡和不合理现象,同时供暖费的暗补政策还会造成供热、用热与交费三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错位情况,难免会因此产生各种各样的法律纠纷。

四、供暖费货币化改革是发展趋势和必然

住房分配制度走过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革,供暖体制也面临着从过去福利性供暖向市场型供暖的转变。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都越来越利于供暖改革的有效落实。2009年11月10日,北京市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明确用户与供热单位之间的事实供热采暖合同关系,用户为交费主体。《办法》在2010年4月正式实行,其配套的文件《北京市居民供热采暖合同》示范文本也在2010年的3月通过首都之窗征集意见并完善文本,于2010年4月1日正式实施,其最直接的改革措施就是改变“福利热”制度,转变了采暖与缴费的主体错位现象,明确了供热单位、采暖用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将供暖行为推向市场,通过民事法律维护供暖和采暖双方的合法权益,从而有效促进供暖市场保持健康持续发展,也为供暖货币化补贴打下了基础。

国家自1998年实行住房改革己历经十多年,各地区、各单位己形成了规范统一的住房面积标准体系,而且高校教职工的特点是个人的职级、职称非常明确,依据职称、职级所对应住房补贴面积标准按照一定的比例核算发放供暖补贴,既具有可操作性又相对公平合理。这样对于个人来讲,只要职称相同,享受到的住房面积标准相同,无论是否享受过福利分房,无论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无论是否己购买到个人产权房,无论其购买的住房面积是否相同,其最终得到的供暖费补贴标准都是相同的。因此,把住房面积标准作为对应标准,每年将采暖费以货币补贴形式发放给教职工个人,既保证教职工权益,又可以较好地适应供热市场的商品化和货币化。

高货币范文篇10

(一)学生状况。

与学生学习极具关联的自身因素可从两方面去分析。

1、基础水平。

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成效。考察途径主要有:第一,高考成绩。以高职类经济管理专业近三年学生为例说明。2009年招收21人,最高分为428,最低分为376,均分约394.6;2010年招收23人,最高分为420,最低分为350,均分约388.3;2011年招收35人,最高分为408,最低分为360,均分约377.6。高职生三年均分比同期师范生均分相应低约26.3、27.6、29.6。第二,观察交流。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听讲、查阅笔记、课堂训练,以及师生交流等普通方式掌握学生水平。了解到学生基础水平相对薄弱,与同期师范生有一定差距,并且伴随高校扩招,整体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

2、心理特质。

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第一,兴趣爱好。通过问卷调查、交流等方式,发现高职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对专业课程缺乏浓厚兴趣”,到弱校上学,无非是高考分数太低,抱着只要混到一张文凭就行的消极态度而做出的被动选择。第二“,自悟”程度。禅宗有语,叫做“自渡(度)自悟”,反映的是学习者的自省程度。高职生普遍缺乏理想追求和明晰定位,不知如何奋斗进取,不知在新的教育阶段学什么,怎么学,是比较“迷茫、困惑的一个群体”。

(二)教师状况。

定西师专自建校以来一直从事师范教育,教师在学校转型过程中,他们的弱势就暴露出来“,会动口不会动手”,知识领域显得偏狭。引进的高职专业理论与技能并重的人才较少。目前,现有教师只有依据发展形势及个人兴趣,通过短期培训、自学等渠道实现转型,承担高职教学任务,但是还未完全摆脱偏重理论传授的教学模式,因而难以完全胜任高职教学突出专业技能训练的任务。

(三)学校状况。

学校在高职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最大局限是实训资源不足。如《银行学》,由于缺乏实训资源,特别是校内模拟实验室处于空白,实际操作无法开展。一般采取的外向型实践方法,却受金融机构安全性的制约,几乎没有可能,操作技能的培养很欠缺。实训资源的建设还有一定的滞后性。

(四)社会状况。

目前的社会现象对教育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首先,社会氛围。追逐功利却又轻视诚实劳动,不公正、不公平等负面现象严重地冲击学校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念的正向引导,不学习,不上进,却要求享受奖励成果的气氛在弥漫。其次,就业形势。整个国家就业形势很严峻,招考几乎吸引了所有学生。招考脱离本专业,强调公共基础,导致学生早早在二年级时就基本放弃对专业课学习,几乎人手一本各种版本的辅导书。

二、教改的关键是创新

教改就是革弊推新,化困促学。《银行学》教改应该做到:

(一)明确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指引教改方向。首先,明确目标。课程目标就是培养从事金融服务的德才兼备技能型人才。其次,科学定位。一是普及金融知识,高职层次的理论传授,如总理指出的“普及金融知识”就行,做到简洁明了,浅显易懂;二是突出技能训练,它是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内容,要加大实训课时比例,加大实训资源建设和加大实训强度。总之,教学定位要做到简说强练。

(二)创新教学。

要将培养目标切实渗透到课程教学中,成为教改的重心。

1、选择适宜的课本,并不断更新。

课本是学习的主要依据与参考,为此教师要做好:第一,选择适宜的课本。首先要熟知各种版本的教材体系、特点、内容、新旧状况、适合对象,对其全面把握;其次,进行选择。目前所选用曹毅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相对其它版本比较适合高职生学习水平。该教材的特点和优势是:内容简洁常识化,适合“普及型”理论教学;按照国际体系编写,使教学有方向、有针对;金融理论与经济生活联系密切,操作性、实践性强。第二,适时地更新补充。《银行学》讲解货币及货币运行的基本知识,而金融业务的创新很快,使得课程的更新特色更加明显。课本的编撰往往有一定的时滞性,不能够完全满足学习之需,如电子银行、网上交易、理财产品等先进内容在课本中缺失,而这些金融现象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已很普遍,所以教师还要关注现实生活,进行资料搜集,适时的补充更新。

2、创新教法。

教学要顺应形势,新颖的教法是体现教改的重大举措。

(1)前提条件。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作为《银行学》课程教师应该做到:第一,培养职业习惯,密切关注社会财经,及时通过各种传媒手段了解货币与经济运行动态,这样才真正符合学科特点,在授课时能够做到说理有案、以案说理、案理结合,同时,还能丰富教学内容。第二,搜集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各种业务资料,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加强教学的真实、直观和丰富。

(2)创新教学方式

第一,把握语言特性。语言是信息传递工具,它的特性不容忽视;课程内容就是源自真实生活,所以要把握语言特征,力求通俗形象,富有时代气息。如讲解通货膨胀概念时,就可用日常菜品的上涨为例,使用“逗你玩”、“辣翻天”、“算你狠”、“唐高宗”、“将你军”、“向前冲”“,直升机”等网络词语和大众化语言,说明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及程度。第二,教法新颖可行。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方法有:其一“,沙场点兵法”。就是在学生已有一定水平基础上,首先让学生自学,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己有;然后,确定一到二位学生向全班同学将自己的知识展示演练;最后,在部分学生各陈己见评价后,教师总结评价,指出得失,这样学习更有实战性和针对性,是理论与技能的并重训练。其二“,周立波音乐总结法”。海派清口的一大特色就是将所讲的内容,在最后以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配以新词演唱。如课本第二章“信用与利息”,在学习结束后,突破课本“要素总结法”,采用流行歌曲《黄土高坡》,改为货币版,词唱为“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市场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讲信用,还是算利息,都是为了钱,为了钱……”在轻松诙谐中去加强记忆。其三,“情境模拟法”。这是为克服实训基地与条件的局限而弥补的一种方法。如在讲到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种类时,以结算业务为例,找出几个学生分别扮演业务往来的银行和客户关系方,进行实际结算操作,训练事项包括单据的准确填写、账务的划拨等流程,强化操作技能。其四“,外向型”学习法。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实践最佳场所,但会拒绝学生实践,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是学生要利用自己经常到银行存取小额款项之便,善于搜集出具在柜台上的单据;观察营业员的业务操作;询问一些业务知识,因为银行大力加强金融创新,纷纷推出各种理财产品,打出各种广告,介绍业务,急于促销,所以利用这种便捷,获取信息,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渠道。

3、揭示本质,培养兴趣。

通过内容挖掘,揭示出课程本质,就是如何赚钱,可谓“生财之道”,符合现代学生的价值观,能够激发学习的持久兴趣。

4、构建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教改也有着极强的助推作用,也需要教师用心经营。

(1)融洽教学关系。

高校普遍存在的师生关系状况就是互不了解,双方仅是教与学的机械组合。对此,教师,尤其是对于转型的教师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与学生交流,最有效的方法是以身说“法”,教师的历史就是学生的现状,师生走过基本相同的道路,学习心理大致相似,一般存在该学的时候不爱学,爱学的时候不知怎么学等一系列成长中的困惑。交流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心智特征与需求,更有针对性地教学;让学生消除对“外行”教师的排斥感,同时也树立自信、自强,明确奋斗目标。融洽关系使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营造外界人脉关系。

每个教师都要充分利用同学、朋友等人际网络,建立与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良好关系,他们大都具备实践经验丰富,操作技能很强,能够把握行业发展动态,深刻理解金融与市场关系,务实性很强等优势,是个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型的教师务必抓住机遇,一旦遇到自己不能完全理解,甚至空白的知识时,可以随时向他们请教,会大有收益,诸如计算利息日期时“算头不算尾”,单据填写“十万”大写为“壹拾万”等等这些课本中空白的业务常识;甚至,建立校企合作,邀请他们进入课堂,辅助教学,弥补教师缺陷。

三、教改评价是归宿

一切教改的成败得失应该有其检验标准与方法,应该形成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正确认识评价意义。

评价是对教改工作效果的一种检查机制,通过它可以明确认识到已取得的进步,还需改善之处,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的性。同时又起到督促与监管的作用。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学关涉到各方利益,因而评价的主体应该多元化,由学生、同业、社会及其教师组成,每个评价主体有自己的评价体系,每个评价子系统从不同角度反映评价结果,共同形成评价的总体结论。在设计时,考虑评价主体认知的差异性,学生评价主要由在校学生构成,突出学生的满意度,同业评价要突出教改的特色与创新,社会评价突出就业人员岗位技能的强弱,教师的自我评价更具综合性。

(三)评价内容合理化。

目前,一般的评价体系由教学态度、授课内容、教学效果等多项一级指标组成,每个一级指标之下又设二级指标,虽然比较全面,但显得过于笼统。课程评价体系遵循一般课程体系以外,还应有不同课程特点的指标,不应该一个评价体系全部使用,而是做到一般与特殊的结合,高职类的评价更应突出技能训练指标。

(四)评价方法灵活性。

只有科学的评价方法,才能够全面反映教改质量。克服以前评价模式单一呆板,预先通知评价对象等弊端,可实行文本与网络相结合;实名和无记名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直接考核与间接考核相结合;理论讲解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问卷相结合等广泛形式与渠道,灵活实施,并将其设立为一种长效机制。

(五)评价结果真实性。

评价结果要实事求是,特别是面对问题或不足时,应该抱着指出缺点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人发展,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的正确态度进行。坚决革除把评价流于形式,照顾情面,担心指出被评价者太多问题或严重问题,对其以后的考核、晋升不利,从而出现秘而不宣或评价空泛的陋习。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问题要解决,优点要继续发挥。

(六)评价管理档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