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监督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1:30:01

干部监督管理

干部监督管理范文篇1

一、完善领导干部预警名单制度。把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领导干部的监督信息,作为建立干部预警名单的基础和前提,明确规定在领导班子届中、届末和日常考察中了解到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或反映的;群众来信来访反映比较强烈的等十种情况为预警名单对象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形成领导干部预警名单,并逐人建立预警档案。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跟踪考察、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岗位调整等相应预警措施,并根据预警后一定期限内干部的表现,及时调整预警名单。从而构建防范在前、分类管理、预警转化的干部监督工作平台,实施对领导干部更有力、更有效的监督。

二、建立健全条线工作联系通报制度。将涉及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党建等各个方面比较重要,对乡镇影响较大的主要条线工作,由县级有关部门按照对口分工向县委组织部通报条线工作评价意见和评价等次。县委组织部汇总后将通报结果反馈给乡镇党委,并作为领导干部评价考核和选拔作用的重要依据。镇党委根据不同的通报结果有针对性地与分管领导本人进行沟通,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三、坚持和完善重大决策集体研究决定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委(党组)议事规则,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加强集体领导。对涉及方针政策性的大事,重要工作任务的部署,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奖惩,大额资金的安排和使用,重大工程项目的确定以及其他重大问题,都需经过集体讨论后作出决定。积极推行决策过程票决制,根除举手表决等形式存在的潜在问题。对未经集体讨论作出的决定,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承担,构成违纪的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四、健全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政法、人事、审计、信访等机关和部门的联系协作,建立健全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信息,建立一个覆盖面广、渠道畅通、反应灵敏的干部监督信息网络;定期交流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干部监督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增强监督合力。

干部监督管理范文篇2

一、深化思想教育,增强廉政意识。县委坚持“提前教育、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对村干部实施经常性教育。借助县、乡党校村干部培训班、两委联席会议、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等有效载体,通过辅导讲座、以会代训、观看远程教育警示片等多种形式,加强村干部对规章制度、勤政廉政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教育,为村干部注射“预防针”,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廉政勤政意识,真正在工作中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今年以来,对全县34名“一肩挑”村干部、237名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集中教育培训。

二、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监督管理。在日常工作方面,县委经过深入调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村干部绩效管理考核办法》,把村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进行细化量化,把工作完成情况、平时工作业绩纳入年终综合考核。通过数据统计、比较分析、群众测评、走访调查等形式对村干部进行立体式全方位监督考核。在财务管理方面,坚持“村财乡管县监督”制度和村级零接待制度。村级开支实施村党支部书记、会计、经办人“三笔会签”,村理财小组集体审定核准办法,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使用。通过健全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大了对“一肩挑”干部的监督制约,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工作机制。同时,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县推行“五步规程”实施意见》,规范了村级议事决策机制。

三、严格财务审计,加大监督力度。各乡镇党委通过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座谈、走访党员群众,让村干部自己提出落实监督的措施,并与村干部逐一签订责任书,强化了责任意识。同时,由县委组织纪检、农经、审计等部门配合各乡农经站,定期不定期对村干部任期内的土地承包、计划生育、集体经济账目、重大财务开支等重大事项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张榜公布,发现问题,严格依照责任书所规定的条款执行,及早为“一肩挑”干部划出红色警戒线,严防出线犯规。今年以来,重点对39个行政村村委会任期内的财务以及在建工程等情况进行了审计审查。

干部监督管理范文篇3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范围为全县各级党政群机关、县人大机关、县政协机关、县法院、县检察院、县直属事业机构科级领导干部。

二、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实行领导干部请假制

㈠科级领导干部因病、因事、公务外出不能正常上班或参加会议的都必须事先请假,将请假条交县委组织部备存,因特殊情况未履行请假手续的,要事先说明情况,事后及时补办。

㈡审批权限:

1、乡镇、县直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和县直属事业单位主要领导请假,由县委主要领导审批。

2、乡镇、县直部门副职和县直属事业单位副职领导及乡镇人大主席请假3天以内(含3天)的,由乡镇党委书记、部门主要领导审批;3天以上的由乡镇党委书记、部门主要领导签署意见,报县委组织部审批。

㈢对县委、县政府召开的会议,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协助相关单位签到,并及时将参会情况进行全县通报。

㈣凡不履行请假手续,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不参加会议的领导干部,一律按旷工或旷会处理,参会迟到或早退3次视为旷会1次。科级领导干部参会情况,每季度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通报一次。县委管理的科级领导干部,年旷工累计超过3天或年旷会累计超过3次者,除全县通报批评外,当年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年旷工累计超过5天或年旷会累计超过7次者,免去领导职务。条管单位领导干部旷会情况,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向其上级主管机关通报,单位领导年旷会累计超过3次者,取消该单位评先评优资格。

第二条实行领导干部工作汇报制

乡镇、部门主要领导要每月定期向县委汇报当月工作情况和下月工作安排或思路,工作汇报分为口头汇报和书面汇报。重要工作或问题要口头汇报,其它一般性工作或问题以书面形式汇报。对重大问题随时汇报。

第三条实行领导干部定期考核和平时考核制

领导干部定期考核分为届中、届末和年度考核三种形式。平时考核作为定期考核的基础。具体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主要采取考察、民主测评与实绩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㈠民主测评

民主测评分为单位集中测评和全县统一测评。

单位集中测评,由组织部门指导,本单位组织实施。对乡镇科级领导干部的测评,在乡镇召开有全体机关干部、部分村组干部、所在乡镇的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会议上进行;对县级部门的科级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在部门召开有全体机关干部、直属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部分职工代表参加的会议上进行。

全县统一测评,召开有县级领导干部、乡镇和县级部门、直属事业机构主要领导干部、部分县、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原县级离(退)休老干部参加的大会,由县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对乡镇和县级部门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

两次测评得票情况汇总计算得出科级领导干部民主测评结果。

㈡实绩考核

1、依据《**县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基本办法》,重点考核领导干部岗位目标任务中的重点项目及中心工作完成情况。

2、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等次和决定干部奖惩任免重要依据。

对在测评或实绩考核工作中弄虚作假或因工作失误造成测评结果严重失实的,将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第四条实行领导干部谈话、诫勉制

㈠对科级领导干部进行谈话、诫勉,是组织对干部的关心帮助,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不是纪律处分。

㈡谈话适用范围及要求:

1、科级领导干部出现下列情况时进行谈话:存在轻微问题或不良倾向、职务或工作变动、出国出境或外出参加中长期培训。

2、谈话对象由县委或组织、纪检部门决定,有针对性地与干部本人面谈。

3、领导干部接到谈话通知后,必须按时到指定地点接受谈话。对存在问题的,要实事求是地向组织说明情况,自觉地接受组织监督。随后,要以书面形式向组织、纪检部门报告整改情况。

㈢诫勉适用范围及要求:

1、组织、纪检部门发现并核实科级领导干部在思想、工作、作风及廉政勤政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但够不上纪律处分的,应对其进行诫勉。

2、诫勉期一般为三至六个月。

3、诫勉期满,被诫勉者必须及时将改正情况书面报告组织、纪检部门,组织、纪检部门应及时考察了解被诫勉者在诫勉期内的表现。对已按期改正错误的,解除诫勉;对未及时改正错误或在诫勉期内又有新的错误的,予以降职或作其它处理。

㈣谈话诫勉的组织实施

1、谈话诫勉对象由组织、纪检部门决定,乡镇、部门主要领导要报经县委同意后,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及其所在党组织。

2、谈话诫勉须由两人以上进行,详实记录谈话内容。

3、谈话诫勉对象是县委委员或乡镇、县级党政部门主要领导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县委主管副书记主谈。

4、谈话诫勉对象是乡镇和县级党政部门副职和县属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的,由县纪检委、组织部、监察局主要领导主谈。

第五条实行领导干部末位淘汰制

把科级干部的工作全部纳入考核范围,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评结果或年度目标责任制综合完成情况处于全县末位的乡镇、部门,对其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诫勉;连续两年在全县处于末位的,乡镇、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及因主要单项工作影响考评结果的分管领导,予以辞职或免职;领导干部不称职票达三分之一以上,予以降职或免职。被降职或免职的干部从次月起不再享受原级别有关待遇。

第六条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和离任审计制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纪检委、组织部每年安排四分之一的乡镇和七分之一的部门。离任审计由组织部根据实际情况,委托审计机关对职务变动或调整的领导干部进行离任审计。离任审计要在离任后一个月内完成。审计结果报送县委及县委组织部。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相应处理。

㈠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根据《审计法》有关规定,审计机关提出处理建议,由任免机关或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㈡对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混乱、会计资料虚假,开支严重超标;未完成财政、财务工作目标任务,有弄虚作假行为;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私设“小金库、帐外帐”造成一定影响,未构成犯罪或党纪、政纪处分的,视其情节分别给予谈话诫勉、辞职、降职、免职处理。

第七条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和任职试用期制

对拟提拔担任领导干部的人选,除特殊岗位和在换届考察时已进行过公示的人选外,在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天,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任职手续。

对新提拔任用的委任制领导干部和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间享受同级待遇,试用期满后,经过组织考察,对胜任者正式任职;对不胜任者免去试任职务,取消试任职务的工资待遇,一般回原单位工作或进行交流。

第八条实行个人重大事项及经济收入申报制度

㈠领导干部须申报的个人重大事项和经济收入有:

1、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营建、买卖、出租私房和参加集资建房的情况;

2、本人参与操办的本人及亲属婚丧喜庆事项的办理情况;

3、本人因公、因私出国(境)和在国(境)外活动的情况;

4、配偶、子女受到执法执纪机关查处涉嫌犯罪的情况;

5、配偶、子女经营个体、私营工商业或承包、租赁国有、集体工商企业的情况;

6、领导干部除工资以外的其他经济收入。

凡涉及上述内容,报告人应在事后一个月内以书面形式报告,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上报的,要及时补报,并说明原因。

㈡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负责接受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和个人经济收入情况报告。由县纪委具体负责实施,并将报告情况收集汇总后向县委汇报。

㈢领导干部不报告或不按时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和经济收入,由纪检监察机关责令其限期补报,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党纪政纪处分。

第九条实行干部监督管理联系制度

㈠干部监督管理联系单位包括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政法、信访、审计、计生等部门。

㈡干部监督管理联系会议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干部监督管理联系会议。各监督管理联系单位实行信息月报制度,每月5日前通报上月在廉政建设、治安处罚、计划生育、群众重要举报和来信来访及受理和审判的案件等方面涉及科级领导干部的情况。对重要情况随时通报。

㈢县委组织部、人劳局在干部考察、考核工作中,如发现干部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及时通报相关单位。

第十条实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领导干部要主动引咎辞职:

㈠因工作责任心不强等原因,不能完成岗位工作目标任务,或所负责的工作处于落后状态,经教育帮助仍无改进的。

㈡社会公论差,群众威信低,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结果“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察,认定不称职的。

㈢重大问题未经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主观盲目决策,给国家和集体造成较大政治影响或重大经济损失,负有直接责任的。

㈣在事关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安危的紧急时刻和急难险重工作面前,拖延懈怠,敷衍塞责,贻误工作,或者对重大突出事件处置不力,给国家和集体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

㈤因工作不负责任使管辖范围内发生重大恶性事件,造成严重影响或重大经济损失的。

㈥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或给配偶、子女、亲友就业、任职、调转等方面特殊照顾,群众反映强烈的。

㈦因自身要求不严,个人品德行为违反社会公德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㈧组织纪律性差,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影响团结,或工作作风方面存在较严重问题,经组织教育后仍无明显改进的。

㈨对下属单位或人员管理监督不力,导致其产生严重违法乱纪行为,造成严重后果,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

㈩做出与领导干部身份不相符的其他行为,并在群众中产生较坏影响的。

第十一条实行领导干部信访回复制(即回复上级党组织摘转群众反映本人问题的制度)

对于上级党组织摘转群众反映科级领导干部的有关问题,要由被反映对象在上级党组织发出信函10日内向上级党组织进行书面回复。被反映对象必须如实对群众信访所反映问题做出回答。

三、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县委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县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各联系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定期通报、反馈相关信息,切实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

干部监督管理范文篇4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工作,以交流促进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深化,使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一是确定原则,形成制度,建立干部交流的长效机制。**年,我们制定下发了政法系统干部交流的实施意见,提出干部交流的重点主要是市、区、县政法部门局处级领导干部和重点、热点岗位的领导干部,并对不同岗位必须交流的年限作了详细规定。实际工作中,市政法各部门在严格执行规定的同时,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措施,取得了实际效果。五年来,政法系统共交流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多人次,其中局级领导干部达到100多人次。

二是突出重点,明确方向,推进干部交流工作的全面开展。市政法系统部门差异大,干部层次多,人员类型复杂,要求干部交流工作必须要突出重点,有所侧重。在交流对象上,我们重点抓好那些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党政一把手和一些权力相对集中的岗位上的领导干部的交流。在交流方向上,我们重点抓好干部的横向和纵向交流,横向交流主要体现在机关各处室之间、区县政法部门之间、政法部门相互之间和政法系统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纵向交流主要体现在上级机关与基层单位之间、市级部门与区县部门之间。在交流属性上,我们重点抓好回避交流和换岗交流,通过避亲、避籍和对在同一岗位上任职时间过长的干部进行交流,使干部尽快摆脱各种复杂关系的干扰,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截至目前,除极个别干部外,区县公检法主要领导全部实现了异地交流。符合交流条件的区县公检法班子副职的异地交流工作也已迈出了一大步,相比之下,区县公安部门副职的交流工作成效更加突出,有的班子有60%-70%的成员都是异地交流来的。

三是严肃纪律,完善措施,确保干部交流工作取得实效。政法部门作为一支特殊的纪律部队,干部交流工作必须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作保障。市委政法委在交流工作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集体研究确定干部交流对象,严防不正之风;被交流干部不服从组织分配或不按规定时间报到,经过教育不改的,就地免职或给予纪律处分。对违反交流纪律的绝不手软,坚决查处。同时,为确保交流工作取得促进干部监督管理深化的实际效果,市委政法委还建立和完善了局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民主生活会和干部巡视考核等几项制度,使所有交流和未交流的干部都要经历年中和年末两次测评、评议,随时受到市委政法委干部巡视考核组和干部部门的监督提醒,做到干部交流之前及时发现问题,该调整的坚决交流轮岗;干部交流之后监督不留死角,使干部交流的目的性、实效性得到切实保证。

干部监督管理范文篇5

一、规范运作,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机制

一是制度规范。**年,**县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试行办法》,落实了领导干部任前、任中、任后“三必审”的经常化审计工作制度,确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组织,审计局具体实施,纪委、监察局协调督查的工作机制,还实施了执纪执法部门联合办案制度、诫免谈话制度等规定,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审计办法又经过多次修订,使之更加完善,增强了操作性和针对性。对在审计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由纪委、组织部领导出面与当事人谈话,提出口头警告和整改措施,对发现的严重违纪违规问题,由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处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二是程序规范。在审计程序上,县委要求组织、审计部门步步到位,不走捷径,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即在组织部门下达审计计划通知书后,由审计机关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并派出审计组进点审计;审计结束后,写出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对象意见,在此基础上,依法作出审计结论或处理;最后在按要求把审计结果发送被审计单位、对象的同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报送同级党委、政府、纪委、组织部门,克服了审计过程中的随意性。

三是纪律规范。为规范审计行为,要求审计人员恪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从审、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规范,县审计局在国家审计署颁发廉政“七不准”基础上,充实了内容,制订了“十不准”的审计工作纪律,并建立了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和审计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定期进行回访,还改变了以往在审计单位就地审计的办法,全面实行了被审计单位将账表送到审计局的送达审计制度,排除人情和腐化问题的干扰,确保了审计结果的真实客观性。

二、精心组织,抓好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环节

(一)在审计对象上突出“两个重点”。一是突出党政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一把手”的经济责任审计,二是突出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与财务、人事联系较紧密的班子成员的经济责任审计。

(二)在审计过程上把住“三个关口”。一是做好任前审计防范关。主要是对拟提拔晋升的对象,由审计机关进行任前审计。六年来,我们先后对397名拟提拔为乡、局级职务的干部进行了任前审计,对审计发现有问题的对象果断地行使了否决权。二是抓好届中审计督查关。按照“两年一审”的原则,把对领导干部的届中审计与对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六年来,先后对256个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领导班子成员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有78人被纪检监察机关进行了纪律责任追究或被组织部门进行了组织处理。三是搞好任后审计“结帐”关。确保离任的干部不交“马虎帐”,上任的干部不接“糊涂帐”。六年来,先后对340名乡局级领导干部进行了离任审计,共查出37人有违法违纪的问题。

(三)在审计内容上注重“四大热点”。一是财务收支热点。主要审计预算内外收支、各项专项资金、自筹资金收支等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二是经济效益热点。重点审计主要经济指标完成的真实情况、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三是财经法纪热点。包括财经纪律、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领导干部个人保管的公物和借用公物的归还移交情况、集体资产的管理情况等。四是群众举报的领导干部的其它重大热点问题。审计人员注意收集和掌握群众反映的情况,结合不同单位、不同对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并及时与纪检监察机关反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审计方法上坚持“五个结合”。一是自查与审计相结合。在审计前让被审单位先行自查并填报自查表,审计人员在重点审查了相关帐务后再逐一进行核对。二是帐内审计与帐外调查相结合。在审计时,邀请被审计单位的一些作风正派、责任感强、了解内情的有关人员参与有关审计项目的审计活动,主要核实帐面反映不实和帐上无法发现的问题。在对会计、统计资料进行全面审查的同时,注重到相关的对方单位进行核对,必要时还应找经手人或当事人进行座谈了解。三是审计与考核相结合。在审查单位经济效益指标的同时,注重考核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策略的效能情况,为公正地评价其他业绩和界定其经济责任提供依据。四是审计机关审计与执法执纪部门联合办案相结合。对审计发现的大案要案线索,采取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机关等部门联合办案的方式进行。如在对某厂厂长离任审计中,审计部门先发现原任厂长有贪污挪用公款的线索,就及时向县纪委、公安局通报了情况,县纪委对原厂长陈某进行了立案调查,最后查清了他贪污挪用公款2万多元的事实,当事人受到了开除党藉的处分,并被公安机关依法收审。五是审计与整改相结合。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出审计建议或监察建议,积极帮助被审单位予以整改。

三、转化成果,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绩效作用

针对过去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监督管理“两张皮”的现象,我们近几年加大了审计成果转化运用力度,审计机关按正常审计项目建立审计档案,纪委将审计结果归入干部个人廉政档案,组织部门将审计结果归入干部实绩档案,使之成为对乡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强监督、严管理、硬约束的重要手段。

一是转化廉政鉴定成果,促使乡局级领导干部强化自律意识。六年来,县委根据审计部门作出的廉政鉴定,加大了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先后将3名涉嫌经济犯罪的企业厂长(经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同时对35名存在不同程度违纪违规问题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其中“一把手”8人,起到了较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增强了乡局级领导干部廉洁的自律意识。

干部监督管理范文篇6

延伸监督触角,强化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改变过去不动班子、不调整干部就不考察干部的做法,通过经常到镇、机关部门调研、个别了解谈话,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情况,及时综合分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动向及倾向性问题。建立并实施了领导干部谈话诫勉、函询回复和部长约谈制度,坚持做到“四必谈”,即干部调整交流时必谈、干部在工作中遇到重要情况时必谈、群众对干部有重大反映时必谈、干部受处分时必谈。**年,共对200余名科级干部进行了约谈。

实行互动管理,强化领导干部的双向监督。实行了科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为全县577名科级领导干部建立了内容涉及家庭财产、住房、占有生产资料、拖欠公款、收受礼品等12项内容的廉政档案,为组织部门提拔任用干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实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要求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对家庭购房、子女婚嫁、外出学习等个人重大事项在事发后一个月内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作出报告。对于未按要求报告或不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在查明情况后,给予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责令其作出检查、限期改正,涉及违纪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实行了领导干部提拔任用向纪检机关征求意见制度,在提交书记办公会议酝酿前,必须征求纪检监察部门的意见,对涉及有违纪处分的领导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制”。

廉政知识“入脑”,强化领导干部警示教育。把《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和任务》、《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廉洁自律》、《违法违纪案例选编》、《艾滋病预防知识》等内容作为培训内容纳入到科级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科级干部夜校培训规划当中,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使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县纪委联合通讯部门开办了“廉政短信平台”,每月坚持对全县577名科级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时刻为领导敲响廉政警钟。**年,全县共举办乡科级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2期150人,夜校培训科级领导干部共360人。

健全防腐机制,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一是积极推行建设工程项目备案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重点建设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必须向监察局报告招标情况。同时,由发展计划、建设、财政等部门共同实地核查工程质量后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拨付资金。**年,对农业综合开发等30个招标工程进行了监督,没有发生规避招标现象。二是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制定了政府采购定点管理规程,明确违约责任,定期不定期对定点单位进行明查暗访,加强舆论、社会双重监督,使政府定点采购成为“阳光工程”。**年,全县共采购11次金额达705万元,较预算节约资金95万元。三是实行土地市场整治排查机制。今年加大了经营性土地的整治排查,规范土地运作行为,共查处土地违法案件6起,其中预先制止4起,立案查处2起,收缴罚没款7000元,挽回经济损失5000元。四是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任期审计制度。改变以往离任审计为任期审计,审计部门专门建立审计档案,组织部门将审计结果归入干部实绩档案,并作为日后该同志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干部监督管理范文篇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共沈阳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规定(试行)》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干部监督,是指组织部门在干部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监督。本规定适用于对区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第三条干部监督工作,要以党内规章及党中央对领导干部和干部工作的要求为依据,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的原则,把干部监督工作贯穿于干部培养教育、考察考核、选拔任用、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服务。第二章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第四条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是对党政“一把手”、年轻干部、掌管人财物部门领导干部、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领导干部的监督。主要是监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政治立场情况;履行岗位职责和工作实绩情况;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情况;思想作风建设情况;廉洁自律情况;选拔任用干部情况。第五条领导班子要建立健全议事规则,科学规范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凡属重大问题的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要建设项目的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都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则和程序办事,由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搞少数人说了算和个人专断。第六条突出抓好对区管领导班子党政“一把手”的监督。重点对其行使事权、财权和用人权进行监督。(一)建立党政“一把手”年度总结报告制度。“一把手”每年要将本人的思想、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及抓班子自身建设的情况,向区委组织部写出报告。(二)建立党政“一把手”抓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责任制。对于领导班子软弱涣散、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严重不团结以至影响正常工作、班子成员中出现违法违纪问题、决策出现严重失误、以及人数较多的单位民主评议中群众对班子不信任票超过三分之一的,党政“一把手”要承担领导责任,视情况给予回复、诫警。凡班子被集体诫警的,对“一把手”也要给予诫警。第七条坚持和完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实施细则》。区管领导干部凡涉及到《细则》中所规定的个人重大事项,须在事后一个月内以书面形式按规定报告,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报告的,应及时补报,并说明原因;必须事前请示批准或本人认为需要事前请示的,应按规定办理;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按规定报告或不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按干部管理权限,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回复或给予诫警等处理。第八条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对于干部升迁降免、交流调转、退休、试用期满等职务管理类的变动,按《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谈话;对于通过日常考核、信访举报、执纪执法部门反馈等渠道收集到的有关领导干部的问题,除构成违法违纪移交执纪执法部门外,均由区委组织部进行“警示性”谈话。第九条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向党组织回复群众反映本人重大问题制度》。对反映区管领导干部重要问题,除执纪执法部门已经或准备立案查处的外,区委组织部可采取函询的形式要求领导干部本人对所反映的问题,如实向党组织做出书面回复。第十条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诫警制度》。对经过核实确有一定的错误或问题、群众信任度较低、工作有一定失误造成较大影响,但构不成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领导干部,由区委组织部给予诫警。除该《制度》规定的情况外,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的,也应给予诫警:(一)对群众来信反映区管领导干部的问题,经纪检、监察部门查实认定存在,事实清楚,且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但构不成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二)在人数较多的单位,对区管领导干部在民主测评中,不称职得票率高于20%,且经组织考核确属存在问题,年度考核被评定为不称职的;(三)区管领导班子出现较大工作失误、班子严重不团结,选拔任用干部违反《条例》、人数较多的单位民主测评中不称职得票率超过30%的,年度内班子内部两名以上成员违法违纪被查处的,对领导班子给予集体诫警。第十一条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区管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或离任前,要对其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未经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领导干部,不能解除其经济责任。强化审计在干部监督工作中的作用,加大审计结果的运用力度,把审计结果作为评价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审计中发现违犯财经法纪的问题,由有关部门依法依纪做出处理;对构不成违法违纪问题的,由区委组织部进行谈话、诫警或采取其他组织措施。对于已退休或调离本岗位的,一经审计发现问题仍要追究相应的责任。第三章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第十二条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主要是监督执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选拔任用干部原则、条件、任职资格情况;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特别是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和集体讨论决定等重要程序的情况;遵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十不准”纪律的情况;按照规定的机构规格和领导职数配备干部情况。第十三条坚持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检查监督制度》。区委组织部将对区直各单位的选拔任用干部的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和定期全面检查。对违反《条例》的行为,一般由区委组织部提出处理意见,并责成本单位纠正;根据有关规定,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进行纠正的,对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要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第十四条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情况征询制度》。对拟由副职晋升为正职、由一般工作岗位转任重要工作岗位、拟调其他地区或上级机关任职、拟授予市级以上重要荣誉称号的区管领导干部,视需要由区委组织部提请纪检监察机关对拟任用的干部进行廉政情况征询。对拟由科级提拔为副处级的干部,由其所在单位党(工)委、党组形成廉政情况报告,并报送区委组织部。第十五条坚持和完善《干部推荐和任前公示制度及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暂行办法》。除通过民主选举当选为区管领导干部的以外,对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拟提拔为区管正副职领导干部或明确为主持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拟经区人大常委会审议任命的干部人选、拟任领导助理和挂职锻炼及其他需要公示的干部,均由区委组织部通过张贴公示文告及《沈河区政务网》等途径,在全区范围内予以公示。对群众反映问题的调查核实,由区委组织部会同区纪检、监察部门共同进行。第十六条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相关制度。(一)干部推荐责任制。以个人名义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的,必须负责的填写署名的《干部推荐表》,以组织名义推荐的,须经单位党(工)委、党组集体研究决定形成正式意见后,以书面形式呈报区委组织部,并附被推荐人的表现材料。对被推荐的人选,经区委组织部审核同意后,再按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凡口头推荐的,区委组织部一律不予受理。(二)干部考察责任制。拟提拔使用的干部,一律要经组织考察。考察工作由区委组织部派出考察组,严格按照《区直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进行。考察组进驻后,要进行考察预告,即在一定范围内公布被考察人员及拟任岗位、任职条件、考察方式和谈话范围;公布考察组人员名单、联系方式、举报电话等。考察结束后,考察人员要形成署名的考察材料,并对考察结果负责。(三)选拔任用干部决策责任制。对干部的任免应坚持做到多数人不赞成的不提名,未经组织部门考核的不讨论,集体讨论干部时多数人不同意提拔任用的不通过,克服一些领导班子中主要领导干部个人说了算的不良倾向。要积极推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制,凡有条件的区直党(工)委、党组在干部任免会议的表决时,均要实行此制度。(四)选拔任用干部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过程中推荐、考察、决定等各个环节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对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追究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第四章建立和完善干部监督工作机制第十七条为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区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要认真履行对全区干部监督工作的统一协调和宏观指导、对区管领导干部和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进行监督、对《条例》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办或直接查办严重违反《条例》和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调查核实群众来信来访和举报的领导干部的问题、对干部监督工作监督员的日常管理等职责。第十八条为强化干部监督工作,建立干部监督工作监督员制度。拟从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执纪执法等部门领导干部中聘请监督员,按区直部门的不同工作职能分系统设置。监督员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协助区委组织部开展日常的干部监督工作,对区管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的自身行为进行监督,包括其政治立场、廉洁自律、思想作风、道德品质以及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等情况。区委组织部每半年召开一次监督员联席会议。第十九条坚持和完善《关于加强与执法执纪等部门工作联系的意见》。要继续加强与执纪执法部门的工作联系,同时加强同人大、政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联席会由区委组织部负责召集,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互通信息、研究对策、协调工作。第五章附则第二十条对区直各部门下属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亦参照此规定执行。第二十一条本规定由中共沈河区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自之日起施行。

干部监督管理范文篇8

一、科级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为依据,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目标,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预防为主,以事前监督为主,把干部监督贯穿于干部培养教育、考察考核、选拔任用、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促进干部健康成长,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科级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原则

加强对科级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从严治党,依法办事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原则;注重预防,强化教育,爱护干部原则。

三、科级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内容和重点

科级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是政治纪律的执行情况,监督领导干部在政治上是否坚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思想和行动上能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监督领导干部是否能够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开拓进取,努力学习,勤奋敬业;三是选拔任用干部方面的情况,监督领导干部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方针,严格按照《条例》办事,做到公道正派、任人唯贤;四是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监督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并注意主动和其他同志搞好配合协作;五是工作作风情况,监督领导干部是否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六是廉洁自律情况,监督领导干部能否保持清正廉洁,过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自觉拒腐防变。

监督的重点,一要把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作为重中之重,“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担负着带班子、管队伍的重要职责,既要领导监督管理、参与监督管理,又要接受监督管理,抓住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就抓住了整个领导班子的监督管理的关键;二要特别重视对新进领导班子成员和年轻干部的监督管理,新进领导班子成员和年轻干部要按照“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新、自觉奉献”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党性原则的锻炼,严格执行新提任领导干部试用期制度,对新提任的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监督;三要切实加强对掌管人、财、物的部门和执法执纪机关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

四、建立健全科级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制度

1、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制度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和市直各单位领导班子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完善议事规则,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凡涉及上级党委政府重要精神的贯彻,重要工作的部署,干部的推荐、任免、调动和奖惩,大额资金的安排使用,重大工程项目的确定和其它重大问题时,必须坚持按规定的原则和程序,经集体研究作出决定。领导班子成员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应充分发表意见,对于讨论中的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会议讨论情况要如实记录。

对应当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而未经集体讨论,也未征求班子成员意见,由少数人或个人决定的,除遇紧急情况外,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班子成员不遵守、不执行集体决定,或未按集体决定和分工履行自己的职责,造成损失的,要追究班子成员责任。

2、民主生活会制度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和市直各单位党委(党组)要按照党章规定,开好一年一度的民主生活会。在召开民主生活会前,要认真征求各方面意见,确定会议主题。会中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针对领导班子及成员在政治思想、党性党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会后,要切实制定整改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及时向市委组织部专题报告会议及整改情况。领导班子中的党员干部既要参加班子民主生活会,还要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

坚持市领导参加下级单位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党员领导干部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要派人到各单位参加民主生活会,掌握了解会议情况。

3、“一把手”监督制度

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规定,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和市直各单位领导班子“一把手”不准个人擅自决定重大问题,不准个人改变集体作出的决定,不准插手采购和招标事宜,不得直接分管基建、财务等工作。对违反领导班子议事规则造成决策失误的,要给予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

市委组织部不定期向各单位干部群众征求对“一把手”的意见,特别是征求该单位副职对“一把手”的评价意见。对“一把手”执行民主集中制和思想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副职有权利和义务向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报告。副职对“一把手”出现的问题知情不报的,要一并追究责任。

4、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根据《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任期内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的,必须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划分为直接责任,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对责任人要移交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失职、渎职造成严重损失的;(2)贪污公款,收受贿赂;(3)挪用公款;(4)违反廉洁自律规定;(5)违规收费、违规集资,私设“小金库”,违规担保,违规发放奖金补贴;(6)其他违纪违规行为。

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划分为主管责任,够不上法律、纪律处分的,予以通报批评。对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较差,不称职或问题较多但又够不上党纪政纪处分的,要实行诫勉谈话或作出免职、降职、责令辞职等处理。

5、谈话制度

任职谈话。科级领导干部提拔、交流、轮岗等职务发生变动时,市委分管领导或组织部门负责人对其进行任职谈话。谈话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决定及任职的主要理由,组织对谈话对象的基本评价和群众的反映,新任职岗位的基本要求,听取本人的意见和建议等。任职谈话时要对干部提出严格要求,尤其是在贯彻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日常谈话。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不够团结协调、领导干部个人有思想问题,市委分管领导或组织部门负责人要结合日常工作及时与干部谈话。谈话内容:听取谈话对象的思想、工作汇报以及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提醒谈话。在民主评议、干部考察考核、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干部任用条例》执行情况检查、巡视、经济责任审计和处理群众信访举报等,发现需要提醒注意或纠正的问题时,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要及时对科级领导干部进行提醒谈话,帮助干部认识不足,正确对待缺点,督促整改。

诫勉谈话。发现科级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出现尚未构成纪律处分的问题,组织部门负责人要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由市委组织部下达《诫勉通知书》,诫勉对象在指定地点接受谈话,并在谈话后3日内写出整改意见报市委组织部。诫勉期一般在三个月以上半年以内,诫勉期满后,诫勉对象向市委组织部书面汇报思想、工作情况,经组织考核后确定是否解除诫勉期。诫勉对象当年不得评优表模、不得提拔重用。对整改措施不力、无明显改进、群众意见仍然较大的,予以降职或免职。

免职谈话。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受到组织处理,因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免去现职的,市委或组织部门负责人,一般应当在组织决定免职后一周内同其谈话。谈话内容:组织决定及免职的主要原因,组织对谈话对象的基本评价和群众的反映。

6、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根据中央、省、州的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科级领导干部要及时地、实事求是地向市委组织部报告:(1)本人婚姻变化情况;(2)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营建、买卖、出租私房的情况;(3)参与操办的本人及近亲属婚丧喜庆事宜的办理情况;(4)本人、配偶及子女出国出境和在国(境)外活动的情况;(5)本人、配偶工资外的大额收入和大额投资情况;(6)配偶、子女的工作变动情况;(7)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的情况;(8)其他应当报告的重大事项。对不按规定报告审批或报告不实的,责令其作出检查或限期改正,必要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和进行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7、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科级领导干部每年结合年度考核向市委组织部写出总结报告,如实报告本人一年来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坚持民主集中制情况,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情况,廉洁自律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市委组织部要认真审核科级领导干部的年度报告,进行综合考核,掌握科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工作实绩和生活状况,为市委选拔任用提供依据。

8、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和市直各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为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组织政工人事工作的领导班子成员为直接责任人。凡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查处不力,选人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及直接领导的责任,视其情节,进行组织处理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9、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组织部《关于建立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制度的办法》,市委组织部在部分老干部、市直单位和乡镇领导干部中,聘请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党性观念强、熟悉干部人事工作、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同志为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干部监督督查员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规定,对市委组织部以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和市直各单位党委(党组)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市委组织部要组织干部监督督查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督查活动,听取他们对领导干部和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为市委加强科级领导干部管理,选用干部,当好参谋。

10、干部监督工作联系会议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关于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联系制度的意见》(利发〔2005〕4号)文件精神,加强同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的联系,不断拓宽信息沟通渠道。各联系单位要定期与组织部门通报信息,重大问题及时通报。市委组织部每半年要组织召开各联系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联系会议,沟通信息、通报情况、分析问题、协调工作,同时不定期地与各联系单位沟通,了解、掌握举报、查处、结案处理等方面的情况。在干部任职前,按照有关规定征求执法执纪部门的意见,切实提高干部选拔任用质量。

11、非工作时间监督制度

加强对科级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日常行为、生活作风以及社交范围的监督,对科级领导干部与异性保持不正当关系、为不法企业主充当保护伞从中谋取私利、违反规定驾驶公车等违纪行为以及参与打牌、公车私用、酗酒、乡镇领导干部“走读”等不良现象,加大监督检查和暗访力度,督促领导干部自警、自励、自省、自律。发现问题,严肃查处,视其所犯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分别进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调整、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涉嫌违纪违法的,及时移交执法执纪部门。对一些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

12、信访核查制度

市委组织部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加大核查和组织处理力度。设立举报信箱、开通举报电话,对来信来访和举报反映科级领导干部的问题,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受理反映领导干部举报电话、来信来访的暂行办法》,及时登记编号,认真妥善处理。对实名举报的,必须及时调查,并向举报人反馈调查结果;对匿名举报中事实较清楚、线索较具体的,要及时调查处理。对反映的问题,经查证核实,构不成违纪违法案件的,酌情作出谈话、诫勉、函询回复、责令检查、通报批评、调整职务等组织处理,构成违法违纪的及时移交执法执纪部门处理。

干部监督管理范文篇9

一、科级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为依据,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目标,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预防为主,以事前监督为主,把干部监督贯穿于干部培养教育、考察考核、选拔任用、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促进干部健康成长,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科级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原则

加强对科级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从严治党,依法办事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原则;注重预防,强化教育,爱护干部原则。

三、科级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内容和重点

科级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是政治纪律的执行情况,监督领导干部在政治上是否坚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思想和行动上能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监督领导干部是否能够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开拓进取,努力学习,勤奋敬业;三是选拔任用干部方面的情况,监督领导干部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方针,严格按照《条例》办事,做到公道正派、任人唯贤;四是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监督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并注意主动和其他同志搞好配合协作;五是工作作风情况,监督领导干部是否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六是廉洁自律情况,监督领导干部能否保持清正廉洁,过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自觉拒腐防变。

监督的重点,一要把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作为重中之重,"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担负着带班子、管队伍的重要职责,既要领导监督管理、参与监督管理,又要接受监督管理,抓住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就抓住了整个领导班子的监督管理的关键;二要特别重视对新进领导班子成员和年轻干部的监督管理,新进领导班子成员和年轻干部要按照"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新、自觉奉献"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党性原则的锻炼,严格执行新提任领导干部试用期制度,对新提任的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监督;三要切实加强对掌管人、财、物的部门和执法执纪机关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

四、建立健全科级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制度

1、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制度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和市直各单位领导班子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完善议事规则,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凡涉及上级党委政府重要精神的贯彻,重要工作的部署,干部的推荐、任免、调动和奖惩,大额资金的安排使用,重大工程项目的确定和其它重大问题时,必须坚持按规定的原则和程序,经集体研究作出决定。领导班子成员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应充分发表意见,对于讨论中的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会议讨论情况要如实记录。

对应当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而未经集体讨论,也未征求班子成员意见,由少数人或个人决定的,除遇紧急情况外,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班子成员不遵守、不执行集体决定,或未按集体决定和分工履行自己的职责,造成损失的,要追究班子成员责任。

2、民主生活会制度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和市直各单位党委(党组)要按照党章规定,开好一年一度的民主生活会。在召开民主生活会前,要认真征求各方面意见,确定会议主题。会中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针对领导班子及成员在政治思想、党性党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会后,要切实制定整改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及时向市委组织部专题报告会议及整改情况。领导班子中的党员干部既要参加班子民主生活会,还要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

坚持市领导参加下级单位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党员领导干部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要派人到各单位参加民主生活会,掌握了解会议情况。

3、“一把手”监督制度

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规定,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和市直各单位领导班子“一把手”不准个人擅自决定重大问题,不准个人改变集体作出的决定,不准插手采购和招标事宜,不得直接分管基建、财务等工作。对违反领导班子议事规则造成决策失误的,要给予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

市委组织部不定期向各单位干部群众征求对“一把手”的意见,特别是征求该单位副职对“一把手”的评价意见。对“一把手”执行民主集中制和思想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副职有权利和义务向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报告。副职对“一把手”出现的问题知情不报的,要一并追究责任。

4、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根据《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任期内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的,必须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划分为直接责任,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对责任人要移交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失职、渎职造成严重损失的;(2)贪污公款,收受贿赂;(3)挪用公款;(4)违反廉洁自律规定;(5)违规收费、违规集资,私设“小金库”,违规担保,违规发放奖金补贴;(6)其他违纪违规行为。

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划分为主管责任,够不上法律、纪律处分的,予以通报批评。对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较差,不称职或问题较多但又够不上党纪政纪处分的,要实行诫勉谈话或作出免职、降职、责令辞职等处理。

5、谈话制度

任职谈话。科级领导干部提拔、交流、轮岗等职务发生变动时,市委分管领导或组织部门负责人对其进行任职谈话。谈话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决定及任职的主要理由,组织对谈话对象的基本评价和群众的反映,新任职岗位的基本要求,听取本人的意见和建议等。任职谈话时要对干部提出严格要求,尤其是在贯彻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日常谈话。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不够团结协调、领导干部个人有思想问题,市委分管领导或组织部门负责人要结合日常工作及时与干部谈话。谈话内容:听取谈话对象的思想、工作汇报以及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提醒谈话。在民主评议、干部考察考核、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干部任用条例》执行情况检查、巡视、经济责任审计和处理群众信访举报等,发现需要提醒注意或纠正的问题时,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要及时对科级领导干部进行提醒谈话,帮助干部认识不足,正确对待缺点,督促整改。

诫勉谈话。发现科级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出现尚未构成纪律处分的问题,组织部门负责人要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由市委组织部下达《诫勉通知书》,诫勉对象在指定地点接受谈话,并在谈话后3日内写出整改意见报市委组织部。诫勉期一般在三个月以上半年以内,诫勉期满后,诫勉对象向市委组织部书面汇报思想、工作情况,经组织考核后确定是否解除诫勉期。诫勉对象当年不得评优表模、不得提拔重用。对整改措施不力、无明显改进、群众意见仍然较大的,予以降职或免职。

免职谈话。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受到组织处理,因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免去现职的,市委或组织部门负责人,一般应当在组织决定免职后一周内同其谈话。谈话内容:组织决定及免职的主要原因,组织对谈话对象的基本评价和群众的反映。

6、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根据中央、省、州的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科级领导干部要及时地、实事求是地向市委组织部报告:(1)本人婚姻变化情况;(2)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营建、买卖、出租私房的情况;(3)参与操办的本人及近亲属婚丧喜庆事宜的办理情况;(4)本人、配偶及子女出国出境和在国(境)外活动的情况;(5)本人、配偶工资外的大额收入和大额投资情况;(6)配偶、子女的工作变动情况;(7)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的情况;(8)其他应当报告的重大事项。对不按规定报告审批或报告不实的,责令其作出检查或限期改正,必要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和进行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7、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科级领导干部每年结合年度考核向市委组织部写出总结报告,如实报告本人一年来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坚持民主集中制情况,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情况,廉洁自律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市委组织部要认真审核科级领导干部的年度报告,进行综合考核,掌握科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工作实绩和生活状况,为市委选拔任用提供依据。

8、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和市直各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为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组织政工人事工作的领导班子成员为直接责任人。凡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查处不力,选人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及直接领导的责任,视其情节,进行组织处理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9、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组织部《关于建立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制度的办法》,市委组织部在部分老干部、市直单位和乡镇领导干部中,聘请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党性观念强、熟悉干部人事工作、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同志为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干部监督督查员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规定,对市委组织部以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和市直各单位党委(党组)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市委组织部要组织干部监督督查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督查活动,听取他们对领导干部和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为市委加强科级领导干部管理,选用干部,当好参谋。

10、干部监督工作联系会议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关于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联系制度的意见》(利发〔2005〕4号)文件精神,加强同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的联系,不断拓宽信息沟通渠道。各联系单位要定期与组织部门通报信息,重大问题及时通报。市委组织部每半年要组织召开各联系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联系会议,沟通信息、通报情况、分析问题、协调工作,同时不定期地与各联系单位沟通,了解、掌握举报、查处、结案处理等方面的情况。在干部任职前,按照有关规定征求执法执纪部门的意见,切实提高干部选拔任用质量。

11、非工作时间监督制度

加强对科级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日常行为、生活作风以及社交范围的监督,对科级领导干部与异性保持不正当关系、为不法企业主充当保护伞从中谋取私利、违反规定驾驶公车等违纪行为以及参与打牌、公车私用、酗酒、乡镇领导干部“走读”等不良现象,加大监督检查和暗访力度,督促领导干部自警、自励、自省、自律。发现问题,严肃查处,视其所犯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分别进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调整、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涉嫌违纪违法的,及时移交执法执纪部门。对一些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

12、信访核查制度

市委组织部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加大核查和组织处理力度。设立举报信箱、开通举报电话,对来信来访和举报反映科级领导干部的问题,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受理反映领导干部举报电话、来信来访的暂行办法》,及时登记编号,认真妥善处理。对实名举报的,必须及时调查,并向举报人反馈调查结果;对匿名举报中事实较清楚、线索较具体的,要及时调查处理。对反映的问题,经查证核实,构不成违纪违法案件的,酌情作出谈话、诫勉、函询回复、责令检查、通报批评、调整职务等组织处理,构成违法违纪的及时移交执法执纪部门处理。

干部监督管理范文篇10

(一)部分监督办法规定不具体。长期以来,纪检监察、组织部门开展干部监督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是谈话诫勉、回复函询、收入申报、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专项督查等。这些办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形式单一,程序上不够严格,“手工操作”成分较大等一些缺陷和不足,减弱了制度的约束力。

(二)部分监督制度的落实和运用不够到位。有的监督办法侧重于静态监督和事后监督,而事前、事中的动态性预防和警示相对较为薄弱。如: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多属于离任审计,对领导干部主动进行任前、任期内审计做得不够。离任审计中,由于先离任、后审计的运作程序及审计结果与干部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结合不够紧密,造成审计查证难、处理难,离任者与接任者的责任难以区分。还有一些单位有关加强干部监督的制度、措施也常常是停留在纸上,挂在墙上,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难以对干部"八小时"之外实施有效的监督。领导干部在“八小时”之外的社交行为和生活行为情况,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其道德水准、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但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活动情况进行监督实施起来难度很大,不好操作,原因在于监督范围很广、监督内容敏感、监督结果又不好评价。

(四)对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市有的领导干部作风不民主,缺乏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个别干部在思想上顾虑重重,不敢监督;部分干部群众认为监督工作是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的事,也是得罪人的事,与已无关,得过且过。

二、对今后加强和改进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切实增强监督制度及办法本身的可操作性。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以及党的*的新要求,不断完善各项监督制度,着重在科学性、准确性上下功夫。一是要增强现有制度本身的可操作性。如一些监督制度及方法的制定,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和操作程序上的严密性、合理性、规范性。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静态监督与动态监督相结合,把监督的关口前移,侧重于事前、事中的动态性预防监督。对适于进行定性量化分解的监督制度及方法,可采取量化分析评价。二是要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如要制定收入申报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相应的实施细则,不仅要规定不能做什么,还要规定如何防范、如何知情,可采取哪些措施和手段,对违反者如何处理等,同时还可将领导干部填写的个人收入、个人重大事项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布,以便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要在抓好谈话、回复、诫勉等项制度的同时,建立健全全过程干部监督管理制度。要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健全推荐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干部任前监督制度、考察结果会审制度、领导干部违纪违规考评制度,进一步增强干部监督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认真抓好几项重点监督制度和方法的落实。要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对领导干部经济行为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及时地监督。一是抓住重点对象进行审计。二是搞好部门之间的衔接。在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之后,由审计机关牵头,组织部门协调,各单位、各部门为成员,组成联合经济责任审查组进行交叉审计。三是改进审计方式和运作程序。把离任审计与任前、届中审计相结合,坚持先审计后离任,先审计后任用,由被动的事后审计转为主动的事前和事中审计,目的是使领导干部上任不接糊涂班,在任不做糊涂官,离任不交糊涂帐。四是科学、准确地进行审计评价。组织部门要会同纪检监察机关、审计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和具体标准。五是科学运用审计结果,发挥审计监督效能。要把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与干部管理监督紧密挂钩,作为选拔、使用、管理教育干部的客观依据。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审计结果纳入领导干部廉政建设档案,作为查处违纪案件、纠正不正之风的重要依据;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审计结果纳入干部实绩考核档案,写入干部考察材料中,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要建立畅通的干部监督信息渠道。全面推行考察预告制,进一步扩大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的公示面和公示内容,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坚持原有的纪委组织部情况通报制度的基础上,建议把宣传、审计、公检法、信访等部门联合起来,组成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加强各监督部门之间的联系,形成协同监督的良好局面。对于谈话制度,要进一步拓宽谈话范围,把握好谈话的主要方向,注重谈话技巧,以保证谈话的质量和效果。

(三)强化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要坚持全面监督和重点监督相结合。一方面要着眼于全局,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将市管县级班子、领导干部和县级后备干部都纳入监督视野。具体的办法是研究制定实施办法,明确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方法、处理措施等;设立干部八小时外生活热线举报电话;在进行民主测评、座谈和个别谈话时,加入八小时之外的表现内容。另一方面要突出对重点单位、重点场所、重点时期的监督。对一些重点监督对象进行不定期地家访,既了解其家庭观念、夫妻关系、经济状况、业余爱好、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又观察其生活条件、环境及变化。同时,对个别明目张胆顶风违纪、屡教不改的,除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外,还可在报纸或电视上进行公开曝光。

(四)改进和加强专项督察的方法。各种专项检查的方式要多样化,支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逐级检查与交叉检查相结合。应借鉴"三讲"的经验,改进对下级党委(党组)民主生活会的监督,努力扩大民主生活会的透明度。在会前就议题专门召开会议,征求各界和群众意见,明确民主生活会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召开民主生活会时,邀请有关领导、人大代表、本单位职工代表参加,实行现场监督,并当场进行评议;会后,组织部门通报整改情况,召集群众代表进行民意测评。满意率达不到一定标准的,应要求重新召开民主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