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6:58:56

概括

概括范文篇1

概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本文拟从提高思维能力的角度,围绕文章内容的概括和标题的拟制,探讨如下几个问题。

一、几种概括形式

对一篇、一段文章,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概括方式:

1.找中心句和关键词。中心句和关键词是文章本身所有,在作者可能出于有意或无意,读者却可以凭借它们来作为概括内容的词句。94年上海高中会考就有一道试题,要求从下列文字中找出能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的字:

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并记载了荔枝的三十二个品种。其中“陈紫”一种现在仍然广为载培。“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长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开花结实。这株千年古树更是珍贵。

这个找关键字试题的关键,在于先要弄清这个字是“能概括本段文字说明对象的特点”的。“本段文字说明对象”是什么?不是荔枝,而是“讲荔枝的书”,具体说,就是“蔡谱”。它的特点当然不是“广为栽培”或“更是珍贵”(它们也都超出了“字”的限定),而是“早”。这种找关键字词的试题具有一定难度,过去也较少接触,是值得重视的一种概括方式。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家教委所编的高考《语文科说明》要求考生对“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要能够把握“文中表现的观点”,要“能够正确地把握文意”,“说明能把握特征”,作文要求“自拟标题”,这些,是高考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要求,至于《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就更全面、具体了。

概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本文拟从提高思维能力的角度,围绕文章内容的概括和标题的拟制,探讨如下几个问题。

一、几种概括形式

对一篇、一段文章,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概括方式:

1.找中心句和关键词。中心句和关键词是文章本身所有,在作者可能出于有意或无意,读者却可以凭借它们来作为概括内容的词句。94年上海高中会考就有一道试题,要求从下列文字中找出能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的字:

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并记载了荔枝的三十二个品种。其中“陈紫”一种现在仍然广为载培。“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长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开花结实。这株千年古树更是珍贵。

这个找关键字试题的关键,在于先要弄清这个字是“能概括本段文字说明对象的特点”的。“本段文字说明对象”是什么?不是荔枝,而是“讲荔枝的书”,具体说,就是“蔡谱”。它的特点当然不是“广为栽培”或“更是珍贵”(它们也都超出了“字”的限定),而是“早”。这种找关键字词的试题具有一定难度,过去也较少接触,是值得重视的一种概括方式。

“为了”强调了目的,在一个明确,紧迫而又崇高的目的导引下,万众一心,全力以赴,舍已救人,充分体现了共产主义风格和深厚的阶级感情。如果换成“抢救”,内容是具体了,但是上述为崇高目的献身的成分却被隐去了。

可见在拟制标题的时候,必须细心掂量,精密辨析,择其善者而从之,或虚者实之,或实者虚之,在平凡中见新奇。台湾散文作者琦君的散文集,其书名很多就是诗意浓郁的标题:“三更有梦书当枕”,“千里怀人月在峰”等等。她在锤炼字句方面运用了旧体诗的音韵规则,使平仄交替出现,形成了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更增添了声调铿锵的美学效果。

一般制作标题,要注意的是新颖和严谨。

先说新颖。形象生动是新颖的首要条件。文艺性标题尤其这样,论说性的标题也大可借助形象使之新颖生动。教材中的《路标》、《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人生识字糊涂始》、《“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南州六月荔枝丹》等等。给我们提供了范例。

再说严谨。倒不一定就是精短,也不意味着详尽,而是周纳内容。涵括主旨,没有以偏概全的罅隙。鲁迅有《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也有《坟》;有《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也有《现代史》。这些标题有繁有简,都与文章的内容、主旨、背景有着特别的关系。

四、标题的整体效应

概括范文篇2

对于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史料、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已作了高度概括。它重点突出,观点明确,以纲带目,脉络清晰。而历史高考中,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增强主观性试题的效度,也为了减少评分误差,无论是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其答案的组织都强调突出重点,简洁精练、清楚明了。因此历史概括的外部表现是对语言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观试题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含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但语言文字的概括总是体现着人类思维的特征。历史概括的内部实质当为对人类历史的概括性思维——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人们使用概括一词,习惯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与分散、分析相对而言的总括归纳。二是与详尽、具体相对而言的简单扼要。由于概括的内涵不同,则概括的外延也有所不同。历史概括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四种类型。

从总括归纳方面说,历史概括可分为归纳式概括和点睛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归纳式概括,就是抽取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共同属性、共同特点。它运用的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如1996年高考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997年高考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1998年高考47题第一问“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等等。由上可知,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考查归纳式概括的概率很大。考查的内容范围主要涉及“特点”(特征)、“历史地位”、“相互关系”等历史要素。此类试题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物中提取共同的因素,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从一系列具体的历史事物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下面以1997年高考48题为例具体阐述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

首先考生必须对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具体的也是分散的史实能熟练地联想起来。对这一步要求大多考生能达到。其次,需要考生对联想到的那些具体史实加以分类,并从中抽象出共性的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一步要求许多考生无法达到甚至想都没想到。许多考生只罗列出:巴黎和会上英国根据它的“势力均衡”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互相争吵,甚至互以退会相威胁,经过五个月谈判才签订《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后,英国拒绝法国的结盟提议;一战前后日本在东亚的扩张,破坏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引起美国的不满,导致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并在该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等等,洋洋百言。如此罗列,决不符合归纳式概括的主要特点。必须对上述赋有个性的史实加以分析从中提炼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分赃和称霸世界而互相争夺。同样,以“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共同策划对苏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巴黎和会成为反苏战争的司令部;协约国为了共同宰割中国签订了《九国公约》”等史实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而且上述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相互交织的即在勾结中有争夺,在争夺中也有勾结。

由上可知,概括出这两个方面关系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归纳和抽象是归纳式概括的前提。上述过程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以历史学上讲是符合论从史出的原则的。而此题参考答案的成文模式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演绎思维形式,从历史学上看是一个史论结合的格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归纳式概括的定义、特点决定被概括的史实或用以举例说明的史实不得少于两例。

(二)所谓点睛式概括是在正确观点指导下,依据大量事实,把一般性特征提炼升华为普遍意义的发人深思的哲理、规律(杨子坤先生称此种概括为“综合式概括”、“高度概括”)。它运用的也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3年新高考52题“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原理?”1995年高考38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995年高考39题“陈启沅题”第二问“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由上可知,高考试题考查点睛式概括主要集中于1993、1994、1995年。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思想”、“原理”、“认识”、“启示”、“说明了什么”、“原则”、“实质”等。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是由事及理、由现象到本质;着墨不多,但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理论要求高,哲理性、规律性强。

点睛式概括是在归纳式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考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顶点,这是最高要求的概括。所答内容已不是对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作出的认定;抽象出的“哲理”、“规律”、“认识”已超出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但其“精神”、“灵魂”与历史事物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是吻合的、一脉相承的。因此,准确、全面、深刻地找出并理解“从中”、“据此”的所有内涵,是准确提炼“哲理”、“规律”、“认识”的前提;否则,所得“规律”、“哲理”、“认识”也只是牵强附会、张冠李戴。

从简单扼要的方式方面说,概括又可分为概述式概括和概要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概述式概括是在叙述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和题意的要求,不做过细的详写,只粗略地勾勒个轮廓,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广度,使历史事物显得完整、全面。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7年高考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1998年高考48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由上可知,概述式概括主要适用于问答题的考查。从考查的内容看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基本线索和兴衰过程的概述式概括,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线”;另一种模式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面”——某个历史阶段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个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种历史现象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如上述1998年高考48题)。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跨度大或面广,系统性强,答案全面完整,重点突出,语言文字精要,言简意赅。

(二)所谓概要式概括就是对繁杂的历史事物简约化,具体的历史事物抽象化,抽取重要内容的大概。这也是一种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概括类型。此种概括大体又分为三种情形:①从历史材料中抽取有关内容的大概。如1997年高考44题,从四段材料中,抽取李biàn@①治国方针、措施、后果的大概内容,并要求表达成文,还限定字数。这一题的出现,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致肯定此乃成功之作,并列进了98年《考试说明》之“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部分。1998年高考45题“根据上述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主要目标、经过、结果、评价)”就属此种情形。另外98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出化运动的错误及危害”也属此种情形的概括。②从历史材料或教科书中概括出有关问题、有关内容的若干个基本要点来。近几年高考对这种概括考查的力度很大。1997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那些主要论点?”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③概括历史材料的核心思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核心内容。如1995年高考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

概要式概括主要适用于材料解析题。考查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概要式概括需要考生具备非常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需考生对文字进行化繁为简,化具体为抽象的改造和润色,需要非常深的文字表达功底。

上面介绍了四种概括类型。从上面所举高考试题看,概括的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历史要素:原因、条件、表现、措施、过程、性质、特点、方式、手段、作用、地位、意义、经验教训、启示、原理等等;从概括的信度看,有在题问中明确提出概括要求的,也有未明确规定概括要求的——有一点是规律性的,那就是题问中要求答性质、特点、方式、结论、启示、原理等内容的,不答题问中是否明确概括要求,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

二、概括能力的培养

明确了概括的类型和特点,便于我们探寻培养概括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四项10条学科能力,由于其划分标准不一,致使各项学科能力之间呈现出并列、包含、交叉等复杂关系。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导、史论结合、文字表达等学科能力。其中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身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就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这与概括的第一种涵义以及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概述式概括的要求,特点是相符合的。因此,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论结合法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历史高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更是我们进行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还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①论从史出是概括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对“论”的考查总是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才能进行的。如1997年高考48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答案,可以看作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之间关系的史实归纳抽象出的“论”。1993年新高考52题得出的“基本道理”是对“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有关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的史实提炼升华的“论”。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出的内容就是被概括史实的“论”。由于历史史实的丰富多彩决定归纳式概括的“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而点睛式概括的“论”大多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及历史基本结论。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经验、基本结论是对整个民主革命历史的点睛式概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对民主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的点睛式概括;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点睛式概括出的“论”;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后高度概括出的“论”。到底“论”是什么,从根本上讲是由史实的内容决定的;论以史出,史论必须一致。特别是遇到点睛式概括,千万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基本结论当作教条,生搬硬套,到处乱贴。平时要重视历史理论的教学。一方面在讲述具体史实时要高度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尽量挖掘史实中包涵的理论因素,把讲述内容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教学落实到实处。

②史论结合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不仅任何一道主观性试题中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就是每一个要点(或每一句话)多数也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史”要概括,主要表现为历史概念的运用;“论”要具体不能空洞,“论”从史出。历史学科主观性试题的答案不会有生动的描写、华丽的洞藻、浓厚的文学味;也不会整段都是深奥的理论说教,浓烈的政治味;而是具体而不繁琐,朴实而不刻意雕啄,有抽象但不深奥。例如有些学生在解答“1941~1942年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的?”(“面”的概述)一题时不会概括作答。在回答“大生产运动”这个要点时写道“在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八路军三五九旅在五震的率领下雄纠纠、气昂昂地开进杂草众生的南泥湾。他们挥锄如飞,汗流夹背;劳动号子传遍山野,欢声笑语不断。经过他们辛勤开垦,南泥湾到处是庄稼,到处是牛羊,南泥湾成为陕北的好江南……”。上述文字就描写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情景来说语言已经较概括。但命题却是“大生产运动”与“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关系。南泥湾垦荒仅仅是“大生产运动”的一个“点”,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更不需要对南泥湾垦荒这个“点”作过细的描写。“大生产运动”又是那么多巩固抗日根据地措施中的一个“点”,在此题中对“大生产运动”的情况也不可能也没必要进行详细的叙述。此要点可概括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史”的概括,实际上是历史概念的运用),使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具体的“论”,与“生产运动”相统一的“论”)。其余要点的概括类同。

3.训练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靠平时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成。高层次的概括能力的培养更不例外。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①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加以训练。

文史不分家。一方面要准确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历史概括性思维成果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这离不开语文学科;另一方面,历史概括性思维和语文概括性思维的特点、要求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完全可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为历史概括所用。如概要式概括可以把语文课中抓关键字词,划分逻辑层次的知识、方法迁移到历史概括中来,按题目要求划分材料的意思层次,妥善地抽取出有关问题的答案要点来。对于概述式概括可以借鉴语文课中撰写故事梗概的方法。

概括范文篇3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

王宏维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导

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将之概括为鲜明而精辟的“八荣八耻”。学习“八荣八耻”精神,充分理解其重大意义,应是当前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对我国当前社会状况有极强的针对性

胡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状况特别是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改革开放年来,中国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嬗变,对人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无可避免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也有消极不良、腐败堕落的。而这些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造成了对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在某些情况下的混淆不清,致使人们的荣辱观发生了某些畸变与偏差,如对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甚至在言行上有损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尊严;将诚实守信、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视之为不合时宜的“傻冒”行为,而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则被认为是出自“人的天然本性”,具有“合理性”;更有少数人以违法乱纪、挥霍浪费、骄奢淫逸来显示其拥有的特权与显赫地位等等。这些,不仅使某些干部走上了背离党和国家、人民的犯罪道路,也对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败坏了社会风气,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清除的障碍。“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直接针对和纠正的就是这些美丑、善恶、真伪不分的情况。胡总书记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八荣八耻”的概括,划清了大是大非的界限,褒奖了真善美,贬斥了假丑恶,有助于各级干部、党员、人民群众及广大青少年伸张正气、抵制邪气、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这对于建立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的。

“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凝集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髓

“八荣八耻”荣辱观内容十分全面、系统而且精练、准确,既涵盖了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主要方面,同时也凝集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髓。“八荣八耻”在文字上十分简洁,只有短短的百十来字,但却涉及到了政治、经济、社会、人生、人际等多方面的道德准则,并且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关的价值取向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也都包含于其中,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提供了明确而清晰的指南。伦理学研究认为,荣辱观直接关乎人的自尊心、进取心和羞耻心,也是人们是否具备道德自觉与法律自律的基础。如果缺乏正确的荣辱观,就如古希腊哲学家所说“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做不出伟大优美的事情来”。所以,要教育和造就适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好公民、好党员、好干部,就必须以正确的荣辱观为指引。同时,历史事实也表明,每当社会面临重大转型的时期,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精神支柱的力量是尤其不可或缺的,正确的荣辱观就是这一精神支柱最重要的核心部分。

“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充分注意到“耻”与“荣”的内在关系,表达完整,旗帜鲜明,必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胡总书记在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概括中,还采取了肯定与否定、褒扬与贬斥两两相对的形式,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完整地表现出来,不仅旗帜鲜明,而且也是引导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掌握正确的荣辱观、抵制错误荣辱观的一个有效方式。伦理学与价值论的研究也认为,正确的荣辱观的建立,同时必须也是对错误的、混乱的荣辱观进行清理与批判的过程,即“荣”与“辱”不仅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互为前提的。只有明确了什么是“辱”,也才能真正明确什么是“荣”。而对于个人,在此过程之中还必须有对自己曾经有过的不当行为进行深刻反省与悔悟,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耻辱感——只有这样才能孕育奋起向善的可能性。所以,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培养中,应当“教之耻为先”,即把培养、激发人的羞耻心放在第一位。以“八荣八耻”所概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注意到了“耻”与“荣”的这种内在关系,在实施与贯彻中必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胡总书记概括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开展道德建设及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指南,也直接关系到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大力弘扬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能使我们的精神支柱更坚固,全党全民的凝聚力更强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兴旺。

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理念

吴灿新广东省伦理学会会长、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主任、教授

荣辱观是最基本的一种伦理价值观念,是对人们是否履行一定的社会义务和是否表现为应当的行为的道德价值认识和评价。荣辱观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往往有着不同的社会内容。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它也有着自己特定的社会内容。在最近的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了精辟概括“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总书记精辟概括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和谐社会的调节器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社会规范的调节作用。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要有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其最基本的价值就是社会规范的“调节功能”。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社会规范呈现纷杂化趋向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使社会生活有一个共同的规范;并通过这种共同的规范去调节人们的行为,使整个社会生活保持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之中。而这种有序的社会状态,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鲜明提出,可以使人们能够按照这种社会规范的要求,不断地衡量和测定自己的行为,或坚持、或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向,力图不断地同社会规范的要求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一种有序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

和谐社会的价值支撑和价值导向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社会价值的导向作用。马克思认为,人把握现实世界的方式,不限于科学的或理论的方式,还包括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道德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最重要的实践精神方式,它从现实出发,注重于实践,却又指向理想。因此,“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规范为基本形式,以价值为实践指向,为人们的相互关系的调节和行为表现提供一种价值的支撑和价值导向。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但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正向性的激励工作,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二是反向性的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论是正向性的激励工作还是反向性的调解工作,都离不开道德价值的支撑和指引。

和谐社会人的素质提升的助推仪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素质提升作用。一个人的荣辱观的社会化程度高低,决定了其文明的水平,从而也决定了其发展的限度。无论中西方对道德与人性的关系之认识有多大差异,但对道德特别是荣辱观对人的教化功能的认识则是一致的。事实上,道德及其荣辱观教化的程度,在客观上决定了人的文明素质和文明水平。而一个社会和谐的程度,除了制度上的因素外,基本上取决于这个社会全体成员的文明素质和文明水平的高低。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靠两条一是社会制度,二是人的素质。而在人的素质系统中,起核心和灵魂作用的是思想道德素质。

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道德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主要着重于从个人和社会整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态度这一角度,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现实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展望或预测现实社会发展的未来图景。科学特别是达到了理论思维高度的社会科学,能够从现实社会特别是这一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内在逻辑这个角度,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说明现实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预测现实社会发展的未来图景。“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又有自身的价值说明,因此,它能够为人们的行为直接提供一种“正当”性、“正义”性、“应当”性的合理性精神支撑。而这种合理性的精神支撑,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就会转化为一种激励性的强大精神力量,鼓舞人们的道德行为,敢于冲破各种艰难险阻,去追求理想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这种激励性的强大精神力量,既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也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全体成员之间和谐相处。

将先进文化建设落到了实处

刘卓红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新的理解和概括。它的提出不仅针对当前公民道德缺失的状况,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而且拓展和丰富了新时期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渠道,对当前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概括起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之所以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根本要求,主要在于能够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精神的基础上,坚持在对社会主义的现实和本质的统一、思想道德规范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先进文化建设中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的认识中,寻找到最佳结合点。

“八荣八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八荣八耻”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在我国,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因此,要从保证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高度,构建能真正体现效率与公平、义与利、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合的道德规范体系和市场经济的联系是内在的、不可分的,它不仅仅在于提倡一种社会所共同认可的价值导向,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发挥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指导、规范、调节作用,使其真正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指南。

“八荣八耻”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本要求

“八荣八耻”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也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内容,确认了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首先就是通过调节人际关系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对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起到保障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制定道德规范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做到先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既要高举道德理想主义的旗帜,又要照顾到大多数人的道德现实主义的基本要求。“八荣八耻”作为一种现实的、可操作的、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道德标准的道德规范体系,它的重大意义就是在现阶段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弘扬正气,有利于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从而达到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效支持。

“八荣八耻”是当前发展先进文化重要内容

“八荣八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是当前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了主导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社会主义道德等相应内容的价值体系。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化的价值在于塑造和培养既有高尚道德情操,又遵守基本道德操行的新人。因此,围绕先进文化建设的目标,必须不断地补充、调整和完善思想道德规范体系,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当前,开展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做到承接与创新统一,道德建设首先应有时代性和现实性,但同时还要在扬弃的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的美德,推进道德建设的不断发展。“八荣八耻”体现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吸收外来思想文化、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

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高菊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只要人类存在一天,道德良心就会伴随一天。维持一个社会的和谐有序,需要鲜明的价值导向;而一个人的健康发展,也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荣辱观是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方面,荣辱观受一定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的影响。在不同的民族或地区,人们对荣与辱的看法不尽相同。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概括,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传统美德、党的作风与时代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厚根基

从几千年的文明历程看,可以说我国是个并不缺乏道德的国家,不仅有十分悠久的道德传统,而且有非常丰富的道德资源。古人的荣辱观中涉及了如何对待义与利、公与私、美与丑、善与恶、苦与乐、生与死等各种矛盾关系,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参照。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永远是我们社会道德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它所具有的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也是我们民族走向世界的精神支持。“八荣八耻”之中包涵的热爱祖国、辛勤劳动、团结互助等道德理念都是我国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党的优良作风内在统一

主席曾经高度概括了党的“三大作风”和“两个务必”,还提出了对每个党员的具体要求“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新的历史时期,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两个务必、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都是我们党保持生命力的必需。要保持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每个党员、干部头脑中时刻要有仁义廉耻的概念,不能把人民给予的权力当作私有物或谋取私利的砝码,经常对照“八荣八耻”反躬自问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我们的言行是不是立场鲜明、原则坚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我们能否明辨善恶是非,而不随波逐流,盲从跟风?面对低级庸俗的东西和名利诱惑,我们是不是都能坚决抵制?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标准,更是一个领导干部的起码道德修养。

概括范文篇4

对于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史料、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已作了高度概括。它重点突出,观点明确,以纲带目,脉络清晰。而历史高考中,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增强主观性试题的效度,也为了减少评分误差,无论是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其答案的组织都强调突出重点,简洁精练、清楚明了。因此历史概括的外部表现是对语言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观试题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含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但语言文字的概括总是体现着人类思维的特征。历史概括的内部实质当为对人类历史的概括性思维——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人们使用概括一词,习惯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与分散、分析相对而言的总括归纳。二是与详尽、具体相对而言的简单扼要。由于概括的内涵不同,则概括的外延也有所不同。历史概括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四种类型。

从总括归纳方面说,历史概括可分为归纳式概括和点睛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归纳式概括,就是抽取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共同属性、共同特点。它运用的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如1996年高考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997年高考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1998年高考47题第一问“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等等。由上可知,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考查归纳式概括的概率很大。考查的内容范围主要涉及“特点”(特征)、“历史地位”、“相互关系”等历史要素。此类试题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物中提取共同的因素,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从一系列具体的历史事物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下面以1997年高考48题为例具体阐述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

首先考生必须对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具体的也是分散的史实能熟练地联想起来。对这一步要求大多考生能达到。其次,需要考生对联想到的那些具体史实加以分类,并从中抽象出共性的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一步要求许多考生无法达到甚至想都没想到。许多考生只罗列出:巴黎和会上英国根据它的“势力均衡”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互相争吵,甚至互以退会相威胁,经过五个月谈判才签订《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后,英国拒绝法国的结盟提议;一战前后日本在东亚的扩张,破坏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引起美国的不满,导致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并在该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等等,洋洋百言。如此罗列,决不符合归纳式概括的主要特点。必须对上述赋有个性的史实加以分析从中提炼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分赃和称霸世界而互相争夺。同样,以“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共同策划对苏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巴黎和会成为反苏战争的司令部;协约国为了共同宰割中国签订了《九国公约》”等史实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而且上述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相互交织的即在勾结中有争夺,在争夺中也有勾结。

由上可知,概括出这两个方面关系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归纳和抽象是归纳式概括的前提。上述过程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以历史学上讲是符合论从史出的原则的。而此题参考答案的成文模式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演绎思维形式,从历史学上看是一个史论结合的格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归纳式概括的定义、特点决定被概括的史实或用以举例说明的史实不得少于两例。

(二)所谓点睛式概括是在正确观点指导下,依据大量事实,把一般性特征提炼升华为普遍意义的发人深思的哲理、规律(杨子坤先生称此种概括为“综合式概括”、“高度概括”)。它运用的也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3年新高考52题“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原理?”1995年高考38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995年高考39题“陈启沅题”第二问“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由上可知,高考试题考查点睛式概括主要集中于1993、1994、1995年。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思想”、“原理”、“认识”、“启示”、“说明了什么”、“原则”、“实质”等。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是由事及理、由现象到本质;着墨不多,但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理论要求高,哲理性、规律性强。

点睛式概括是在归纳式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考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顶点,这是最高要求的概括。所答内容已不是对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作出的认定;抽象出的“哲理”、“规律”、“认识”已超出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但其“精神”、“灵魂”与历史事物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是吻合的、一脉相承的。因此,准确、全面、深刻地找出并理解“从中”、“据此”的所有内涵,是准确提炼“哲理”、“规律”、“认识”的前提;否则,所得“规律”、“哲理”、“认识”也只是牵强附会、张冠李戴。

从简单扼要的方式方面说,概括又可分为概述式概括和概要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概述式概括是在叙述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和题意的要求,不做过细的详写,只粗略地勾勒个轮廓,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广度,使历史事物显得完整、全面。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7年高考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1998年高考48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由上可知,概述式概括主要适用于问答题的考查。从考查的内容看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基本线索和兴衰过程的概述式概括,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线”;另一种模式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面”——某个历史阶段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个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种历史现象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如上述1998年高考48题)。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跨度大或面广,系统性强,答案全面完整,重点突出,语言文字精要,言简意赅。

(二)所谓概要式概括就是对繁杂的历史事物简约化,具体的历史事物抽象化,抽取重要内容的大概。这也是一种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概括类型。此种概括大体又分为三种情形:①从历史材料中抽取有关内容的大概。如1997年高考44题,从四段材料中,抽取李biàn@①治国方针、措施、后果的大概内容,并要求表达成文,还限定字数。这一题的出现,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致肯定此乃成功之作,并列进了98年《考试说明》之“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部分。1998年高考45题“根据上述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主要目标、经过、结果、评价)”就属此种情形。另外98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出化运动的错误及危害”也属此种情形的概括。②从历史材料或教科书中概括出有关问题、有关内容的若干个基本要点来。近几年高考对这种概括考查的力度很大。1997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那些主要论点?”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③概括历史材料的核心思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核心内容。如1995年高考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

概要式概括主要适用于材料解析题。考查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概要式概括需要考生具备非常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需考生对文字进行化繁为简,化具体为抽象的改造和润色,需要非常深的文字表达功底。

上面介绍了四种概括类型。从上面所举高考试题看,概括的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历史要素:原因、条件、表现、措施、过程、性质、特点、方式、手段、作用、地位、意义、经验教训、启示、原理等等;从概括的信度看,有在题问中明确提出概括要求的,也有未明确规定概括要求的——有一点是规律性的,那就是题问中要求答性质、特点、方式、结论、启示、原理等内容的,不答题问中是否明确概括要求,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

二、概括能力的培养

明确了概括的类型和特点,便于我们探寻培养概括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四项10条学科能力,由于其划分标准不一,致使各项学科能力之间呈现出并列、包含、交叉等复杂关系。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导、史论结合、文字表达等学科能力。其中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身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就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这与概括的第一种涵义以及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概述式概括的要求,特点是相符合的。因此,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论结合法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历史高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更是我们进行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还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概括范文篇5

一、教给学生分段的方法,明确分段依据。指导学生分段,必须注重揭示规律,教给方法。

1.按文章的写作顺序分段。对记人记事的文章,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顺序来划分段落;对于写景的文章,可按时间、地点的转换分段;对于特殊结构的文章,可按“总分总”的顺序或过渡段来分段。如《赶羊》一课,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按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成三段;《观潮》可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时间顺序分为三段;《颐和园》可按“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地点变换顺序和开头、结尾分为五段;《穆老师的眼睛》可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分为三段。

2.抓住中心句或中心段来给文章划分段落。中心句(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此为线索来分析理解课文段落也就一目了然了。如《李时珍》一课第一句话“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是中心句,这句话讲了两个方面:学医和研究药物。启发学生找出课文中“学医”和“研究药物”这两个方面相对应的自然段,再加上总起句便可清晰地将课文划分为三个意义段。再如《海底世界》一课最后一个自然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是中心句,从这里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海底景色奇异?哪几个自然段写海底物产丰富?加上总起段,可很自然地把课文分成四段。

3.根据课文题目分段。有些课文题目本身就概括了文章内容,点明了叙述要点,可指导学生从析题入手段分段。如《海滨小城》一课,课题即揭示了文章主要写“海滨”和“小城”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把课文分为两段。

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文章分段。如《翠鸟》一课从翠鸟的外形、活动特点和“我”的愿望三个方面来写,课文便可分为三段。当然,文章的内容、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分段方法,即使同一篇文章,往往也可用不同的几种方法划分段落。指导学生分段要从文章及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师生的思维都活动起来,把知识教“活”、用“活”。例如《钻石》一课就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方法来分段:(1)按事情发展顺序分为:捡到钻石;回忆往事;上县进宝。(2)按时间的变化来分:“傍晚”;“夜深了”;“第二天鸡还没叫”。(3)按地点的转换来分:在地里;在家里;在县里。所以,在分段时不能简单地用一些固定的方法去死套每篇文章,而要鼓励学生灵活地运用学过的分段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分段的依据。在讨论分段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思考,不能急于“求同”。对学生提出的种种分段方法,教师要认真听,仔细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就要给予肯定,不能用《教参》上的分段方法框死师生的思维。如《饲养员赵大叔》一课,有的学生分三段,有的学生分四段,分歧就在于关心母马“金皇后”与照料”“金皇后”下驹子是分成两部分还是作为一部分。哪一种分法更确切呢?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阐明自己的理由。结果是两种方法都正确,这就使学生对分段有了灵活的认识。另外,本文过渡段“赵大叔给我讲每头牲口的性格……最关心的却是那匹母马金皇后”。应该归为哪一段,学生意见也不统一,这就要引导学生讨论这一段与哪部分的关系更密切一些,最后确定该归在下一段。在分段训练中,教师既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带规律性的方法,又要从实际出发,把知识教活,使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真正学会给文章分段。

二、指导学生概括段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概括段意与分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概括出每一段的段意,可帮助学生领会整篇课文的条理、层次结构,又可帮助他们了解段与段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弄清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刻理解全文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

概括范文篇6

对于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史料、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已作了高度概括。它重点突出,观点明确,以纲带目,脉络清晰。而历史高考中,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增强主观性试题的效度,也为了减少评分误差,无论是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其答案的组织都强调突出重点,简洁精练、清楚明了。因此历史概括的外部表现是对语言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观试题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含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但语言文字的概括总是体现着人类思维的特征。历史概括的内部实质当为对人类历史的概括性思维——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人们使用概括一词,习惯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与分散、分析相对而言的总括归纳。二是与详尽、具体相对而言的简单扼要。由于概括的内涵不同,则概括的外延也有所不同。历史概括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四种类型。

从总括归纳方面说,历史概括可分为归纳式概括和点睛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归纳式概括,就是抽取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共同属性、共同特点。它运用的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如1996年高考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997年高考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1998年高考47题第一问“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等等。由上可知,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考查归纳式概括的概率很大。考查的内容范围主要涉及“特点”(特征)、“历史地位”、“相互关系”等历史要素。此类试题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物中提取共同的因素,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从一系列具体的历史事物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下面以1997年高考48题为例具体阐述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

首先考生必须对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具体的也是分散的史实能熟练地联想起来。对这一步要求大多考生能达到。其次,需要考生对联想到的那些具体史实加以分类,并从中抽象出共性的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一步要求许多考生无法达到甚至想都没想到。许多考生只罗列出:巴黎和会上英国根据它的“势力均衡”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互相争吵,甚至互以退会相威胁,经过五个月谈判才签订《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后,英国拒绝法国的结盟提议;一战前后日本在东亚的扩张,破坏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引起美国的不满,导致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并在该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等等,洋洋百言。如此罗列,决不符合归纳式概括的主要特点。必须对上述赋有个性的史实加以分析从中提炼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分赃和称霸世界而互相争夺。同样,以“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共同策划对苏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巴黎和会成为反苏战争的司令部;协约国为了共同宰割中国签订了《九国公约》”等史实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而且上述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相互交织的即在勾结中有争夺,在争夺中也有勾结。

由上可知,概括出这两个方面关系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归纳和抽象是归纳式概括的前提。上述过程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以历史学上讲是符合论从史出的原则的。而此题参考答案的成文模式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演绎思维形式,从历史学上看是一个史论结合的格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归纳式概括的定义、特点决定被概括的史实或用以举例说明的史实不得少于两例。

(二)所谓点睛式概括是在正确观点指导下,依据大量事实,把一般性特征提炼升华为普遍意义的发人深思的哲理、规律(杨子坤先生称此种概括为“综合式概括”、“高度概括”)。它运用的也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3年新高考52题“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原理?”1995年高考38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995年高考39题“陈启沅题”第二问“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由上可知,高考试题考查点睛式概括主要集中于1993、1994、1995年。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思想”、“原理”、“认识”、“启示”、“说明了什么”、“原则”、“实质”等。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是由事及理、由现象到本质;着墨不多,但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理论要求高,哲理性、规律性强。

点睛式概括是在归纳式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考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顶点,这是最高要求的概括。所答内容已不是对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作出的认定;抽象出的“哲理”、“规律”、“认识”已超出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但其“精神”、“灵魂”与历史事物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是吻合的、一脉相承的。因此,准确、全面、深刻地找出并理解“从中”、“据此”的所有内涵,是准确提炼“哲理”、“规律”、“认识”的前提;否则,所得“规律”、“哲理”、“认识”也只是牵强附会、张冠李戴。

从简单扼要的方式方面说,概括又可分为概述式概括和概要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概述式概括是在叙述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和题意的要求,不做过细的详写,只粗略地勾勒个轮廓,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广度,使历史事物显得完整、全面。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7年高考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1998年高考48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由上可知,概述式概括主要适用于问答题的考查。从考查的内容看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基本线索和兴衰过程的概述式概括,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线”;另一种模式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面”——某个历史阶段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个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种历史现象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如上述1998年高考48题)。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跨度大或面广,系统性强,答案全面完整,重点突出,语言文字精要,言简意赅。

(二)所谓概要式概括就是对繁杂的历史事物简约化,具体的历史事物抽象化,抽取重要内容的大概。这也是一种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概括类型。此种概括大体又分为三种情形:①从历史材料中抽取有关内容的大概。如1997年高考44题,从四段材料中,抽取李biàn@①治国方针、措施、后果的大概内容,并要求表达成文,还限定字数。这一题的出现,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致肯定此乃成功之作,并列进了98年《考试说明》之“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部分。1998年高考45题“根据上述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主要目标、经过、结果、评价)”就属此种情形。另外98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出化运动的错误及危害”也属此种情形的概括。②从历史材料或教科书中概括出有关问题、有关内容的若干个基本要点来。近几年高考对这种概括考查的力度很大。1997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那些主要论点?”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③概括历史材料的核心思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核心内容。如1995年高考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

概要式概括主要适用于材料解析题。考查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概要式概括需要考生具备非常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需考生对文字进行化繁为简,化具体为抽象的改造和润色,需要非常深的文字表达功底。

上面介绍了四种概括类型。从上面所举高考试题看,概括的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历史要素:原因、条件、表现、措施、过程、性质、特点、方式、手段、作用、地位、意义、经验教训、启示、原理等等;从概括的信度看,有在题问中明确提出概括要求的,也有未明确规定概括要求的——有一点是规律性的,那就是题问中要求答性质、特点、方式、结论、启示、原理等内容的,不答题问中是否明确概括要求,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

二、概括能力的培养

明确了概括的类型和特点,便于我们探寻培养概括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四项10条学科能力,由于其划分标准不一,致使各项学科能力之间呈现出并列、包含、交叉等复杂关系。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导、史论结合、文字表达等学科能力。其中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身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就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这与概括的第一种涵义以及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概述式概括的要求,特点是相符合的。因此,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论结合法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历史高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更是我们进行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还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①论从史出是概括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对“论”的考查总是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才能进行的。如1997年高考48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答案,可以看作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之间关系的史实归纳抽象出的“论”。1993年新高考52题得出的“基本道理”是对“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有关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的史实提炼升华的“论”。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出的内容就是被概括史实的“论”。由于历史史实的丰富多彩决定归纳式概括的“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而点睛式概括的“论”大多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及历史基本结论。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经验、基本结论是对整个民主革命历史的点睛式概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对民主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的点睛式概括;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点睛式概括出的“论”;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后高度概括出的“论”。到底“论”是什么,从根本上讲是由史实的内容决定的;论以史出,史论必须一致。特别是遇到点睛式概括,千万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基本结论当作教条,生搬硬套,到处乱贴。平时要重视历史理论的教学。一方面在讲述具体史实时要高度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尽量挖掘史实中包涵的理论因素,把讲述内容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教学落实到实处。

②史论结合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不仅任何一道主观性试题中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就是每一个要点(或每一句话)多数也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史”要概括,主要表现为历史概念的运用;“论”要具体不能空洞,“论”从史出。历史学科主观性试题的答案不会有生动的描写、华丽的洞藻、浓厚的文学味;也不会整段都是深奥的理论说教,浓烈的政治味;而是具体而不繁琐,朴实而不刻意雕啄,有抽象但不深奥。例如有些学生在解答“1941~1942年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的?”(“面”的概述)一题时不会概括作答。在回答“大生产运动”这个要点时写道“在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八路军三五九旅在五震的率领下雄纠纠、气昂昂地开进杂草众生的南泥湾。他们挥锄如飞,汗流夹背;劳动号子传遍山野,欢声笑语不断。经过他们辛勤开垦,南泥湾到处是庄稼,到处是牛羊,南泥湾成为陕北的好江南……”。上述文字就描写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情景来说语言已经较概括。但命题却是“大生产运动”与“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关系。南泥湾垦荒仅仅是“大生产运动”的一个“点”,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更不需要对南泥湾垦荒这个“点”作过细的描写。“大生产运动”又是那么多巩固抗日根据地措施中的一个“点”,在此题中对“大生产运动”的情况也不可能也没必要进行详细的叙述。此要点可概括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史”的概括,实际上是历史概念的运用),使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具体的“论”,与“生产运动”相统一的“论”)。其余要点的概括类同。

3.训练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靠平时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成。高层次的概括能力的培养更不例外。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①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加以训练。

文史不分家。一方面要准确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历史概括性思维成果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这离不开语文学科;另一方面,历史概括性思维和语文概括性思维的特点、要求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完全可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为历史概括所用。如概要式概括可以把语文课中抓关键字词,划分逻辑层次的知识、方法迁移到历史概括中来,按题目要求划分材料的意思层次,妥善地抽取出有关问题的答案要点来。对于概述式概括可以借鉴语文课中撰写故事梗概的方法。

概括范文篇7

1.指导理论模式的创新性。这个新概括,突破了用领袖名字命名党的指导理论的传统模式,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题。这个模式主要新在“两个统一”上。一是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统一。以往我们讲党的指导理论,比较注重于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五大以前,强调高举马列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党的十五大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定名为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并列。十六大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入党的指导思想之中,形成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表述模式。十七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只是讲指导理论,而且还讲发展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明确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强调了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统一性。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最新理论成果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再到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一个科学体系。这三大创新理论成果,贯穿着一个共同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党的十七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最新成果统一起来,既高度凝炼、易于表述,又极其鲜明地突出了主题。对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指导具有重大而又深远意义。

2.理论体系的开放性。这个新概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名党的指导理论,突出了主题,表明这个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和开放的,体现了与马列主义、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统一。第一,这个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全部马克思主义都是随着实践、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继思想之后在当代中国发生的第二次理论飞跃,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一脉相承的开放性理论。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是取消替代马列主义、思想,而是指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第二,这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就是与时俱进的。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这个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于,理论创立于邓小平,现在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这三大理论创新以解放思想为前提,适应不同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新要求,回答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邓小平理论侧重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侧重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侧重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问题。三大理论成果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主题,既先后承接,又不断发展创新,各有独特贡献,充分体现了这个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品格。它的长期时效性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统一思想的针对性。这个新概括,不是对过去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法的简单重述,而是在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提升到党的伟大旗帜的高度加以强调,作为党的十七大主题加以全面论述,有很强的针对性。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遇到了新挑战。面对这些问题,有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怀疑和动摇,提出要进行“反思”和“纠偏”。认为改革搞错了,主张要回到过去所谓的“真正社会主义道路”上去。还有些人认为,要解决问题,就得按照西方资本主义那套模式去做。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指向,其共同点就是根本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十七大报告正是针对这些错误观点和种种疑虑,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把近30年来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提升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高度加以肯定,明确地回答了在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和发展什么理论、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前进这些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团结奋斗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旗帜是灵魂,是方向,是道路。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强调既不能回到过去那种贫穷社会主义老路上去,也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那套模式,而是强调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才有前途,才能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幸福,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4.改革开放的坚定性。这个新概括,把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特色,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就是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感召力。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种把改革开放提升到道路、主义、旗帜的高度加以论证和强调,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任何企图停顿或倒退回去,寻找什么别的道路和主义,都没有出路,没有前途。

概括范文篇8

1.按文章的写作顺序分段。对记人记事的文章,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顺序来划分段落;对于写景的文章,可按时间、地点的转换分段;对于特殊结构的文章,可按“总分总”的顺序或过渡段来分段。如《赶羊》一课,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按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成三段;《观潮》可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时间顺序分为三段;《颐和园》可按“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地点变换顺序和开头、结尾分为五段;《穆老师的眼睛》可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分为三段。

2.抓住中心句或中心段来给文章划分段落。中心句(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此为线索来分析理解课文段落也就一目了然了。如《李时珍》一课第一句话“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是中心句,这句话讲了两个方面:学医和研究药物。启发学生找出课文中“学医”和“研究药物”这两个方面相对应的自然段,再加上总起句便可清晰地将课文划分为三个意义段。再如《海底世界》一课最后一个自然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是中心句,从这里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海底景色奇异?哪几个自然段写海底物产丰富?加上总起段,可很自然地把课文分成四段。

3.根据课文题目分段。有些课文题目本身就概括了文章内容,点明了叙述要点,可指导学生从析题入手段分段。如《海滨小城》一课,课题即揭示了文章主要写“海滨”和“小城”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把课文分为两段。

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文章分段。如《翠鸟》一课从翠鸟的外形、活动特点和“我”的愿望三个方面来写,课文便可分为三段。当然,文章的内容、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分段方法,即使同一篇文章,往往也可用不同的几种方法划分段落。指导学生分段要从文章及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师生的思维都活动起来,把知识教“活”、用“活”。例如《钻石》一课就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方法来分段:(1)按事情发展顺序分为:捡到钻石;回忆往事;上县进宝。(2)按时间的变化来分:“傍晚”;“夜深了”;“第二天鸡还没叫”。(3)按地点的转换来分:在地里;在家里;在县里。所以,在分段时不能简单地用一些固定的方法去死套每篇文章,而要鼓励学生灵活地运用学过的分段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分段的依据。在讨论分段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思考,不能急于“求同”。对学生提出的种种分段方法,教师要认真听,仔细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就要给予肯定,不能用《教参》上的分段方法框死师生的思维。如《饲养员赵大叔》一课,有的学生分三段,有的学生分四段,分歧就在于关心母马“金皇后”与照料”“金皇后”下驹子是分成两部分还是作为一部分。哪一种分法更确切呢?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阐明自己的理由。结果是两种方法都正确,这就使学生对分段有了灵活的认识。另外,本文过渡段“赵大叔给我讲每头牲口的性格……最关心的却是那匹母马金皇后”。应该归为哪一段,学生意见也不统一,这就要引导学生讨论这一段与哪部分的关系更密切一些,最后确定该归在下一段。在分段训练中,教师既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带规律性的方法,又要从实际出发,把知识教活,使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真正学会给文章分段。

二、指导学生概括段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概括段意与分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概括出每一段的段意,可帮助学生领会整篇课文的条理、层次结构,又可帮助他们了解段与段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弄清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刻理解全文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

概括范文篇9

数学概括是一种特殊的概括,这是由数学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数学概括是在数学符号、数量和空间关系、数学对象和运算等方面的概括。它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1.数学研究对象本身已是概括的产物我们知道,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取自于客观世界,但却不是现实中的真正原型,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概括出来的数学模型--事物中的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例如自然数、点、线、面等原始概念,就是从现实世界中概括出来的。

2.数学概括具有层次性

数学概括是在概括基础上所进行的再概括,数学是从原始概念开始,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抽象,从而得到概括程度更高的新概念。在数学中往往要进行一系列地、逐级地概括,由此可得到概括水平越来越高的概念、法则和方法。这恰是数学在抽象思维方面具有相对封闭性的原因所在。正如德国数学家汉克尔的生动描述:“在大多数的学科里,一代人的建筑为下一代人所拆毁,一个人的创造被另一个人所破坏,唯独数学,每一代人都在这古老的大厦上添加一层楼。”这表明数学的发展表现为明显的概括性质:它的每一次发展都把原来的数学作为某种特例包含在新的数学中去。例如数系的扩张;中学里对三角函数的概括;从数列极限到函数极限的概括。从定理内容上也可体会出数学概括的层次性,例如数学归纳法定理。

3.数学概括用数学语言来表述

数学概括的表述使用了特殊的语言体系--特定的符号体系--数学语言体系。而且这种表述形式贯穿于数学概括过程的始终。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自然语言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来表达数学,但却不能达到完美精确的程度,因此数学工作者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数学语言--数学中特有的形式化符号体系。它是人类自然语言的进一步概括。有了数学语言,数学研究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就可精确简练地表出。

二、数学概括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表现为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活动的学习。

而所有这些学习都是以数学概括为基础,都离不开数学概括能力的支持与辅佐。

在此仅以数学能力的学习为例。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通过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而逐步培养运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运算能力方面,欲达“正确迅速”目的,就需在各类运算中概括出相应的运算规律,将其归纳为一般形式。

数学概括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也十分重要。逻辑思维是人类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极其重要的思维活动,它几乎渗透到人类获取所有理论和新认识的每一过程,而数学则是体现逻辑最彻底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中遵循着数学的逻辑规律,他们从最基储最简单的数学概念出发,在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得到概括程度更高的新概念。例如:在初中,仅研究0°-360°间角的三角函数,到了高中,通过角概念的推广和弧度制的引入,概括出任意角三角函数,并从集合和映射的观点出发加以研究。即在数学思想方法上也采用了概括性更强的更一般的方法--集合和映射的思想方法。由上述各例可看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数学概括,数学概括不仅影响着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决定着学生逻辑思维的水平和质量,概括水平越高,其逻辑思维的能力就越强。

概括范文篇10

一、成立中心学校绿化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学校绿化工作管理,加快绿色生态校园建设步伐,经中心学校团总支研究决定,特成立中心学校绿化工作领导小组,中心学校教学副校长Xx任组长,Xx(Xx中学校长)、Xx(Xx中学校长)、Xx(Xx中学校长)、Xx(Xx联校团总支书记)为副组长,各校团支部书记为责任人组员,建立健全发展机制,确保学校绿化工作的发展与落实。

二、分析现状,制定实事求是的绿化方案

我中心学校三所中学Xx中学和Xx中学(Xx中学正在扩建中)绿化面积比率高,有着较好的绿化基础;三所中学均为农村中学且无学农基地,学校集中组织植树大型活动不现实。

鉴于上述学校绿化现状分析,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今年我中心校的绿化原则是,积极宣传植树绿化家园,并在原有基础上向精细化提升,向整体合理布局和立体绿化发展。

1、根据我中心校学生不多、占地面积大,但活动空间有限的特点(大部分校园面积已被植被覆盖),在既不影响学生的活动空间,又增加遮荫面积和绿地量上进行设计。

2、学校原有大型乔灌木较多,不宜再种植大型乔灌木,本次以种植攀援植物和阔叶树苗木为主,绿化设计向块状和立体绿化发展。

三、具体活动

1、为确保绿化工作适时有效开展,学校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班主任、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中心学校领导小组责令各副组长归校立刻召集各级负责人会议,宣讲本次植树活动方案,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并上报各校具体活动方案和相关材料。

2、强化宣传,增强宣传力度。三所中学通过黑板报、旗下讲话、学校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宣传,在师生中形成巨大的宣传攻势,为植树活动做好了充分的舆论准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Xx中学。Xx中学不仅通过黑板报、手抄报的评比将植树造林的意识深深地根植于学生心中,并且在学校宣传橱窗和学校网站开辟专栏来介绍植树造林等相关知识,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植树节的了解和植树的热情。

3、相关植树活动。①Xx中学团支部组织学生于3月10日下午组织全校团员,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南茅线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共栽种杨树180余棵。②Xx中学于3月11日组织学生在学校空地开展植树活动,共栽种80余棵,并培植100多盆花卉。③Xx中学后勤组织部分后勤人员沿着学校围墙共栽植爬山虎100棵,蔷薇50余棵、凌霄30余棵。并通过班主任责令学生在家每生完成栽种5棵树木。根据统计,学生在家共栽种树木430余棵。

4、植树与环保。开展植树造林等相关活动,都是为了增强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环保意识不上来,植树也将成为一个过程,或只能成为一项无意义的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环保的责任感,我们特开展了相关志愿者服务。如:①Xx中学团支部3月9日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我校园”学雷锋志愿者活动,40多位环保志愿者走向Xx街道,清除学校周边白色垃圾,宣传环保。②Xx中学团支部3月12日继续开展了“情系校园美化,奉献学子爱心”志愿者服务。38名志愿者带着劳动工具,将学校一些卫生死角彻底地清理干净。两次志愿者活动中,志愿者积极主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两次活动也将环保意识根植在学生的心中。

Xx团总支本次主题德育活动以植树绿化为载体,使广大学生在参与绿化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增强了绿化意识、环保意识,提高了个人素质,达到了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这个春天,让我们的绿色校园更美、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