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21:11:18

抚养费范文篇1

一、严格征收主体和权限,严禁乡镇、办事处或个人越权征收

社会抚养费征收主体为县级人口计生行政管理部门。乡(镇、办事处)只有受县、区人口计生部门委托才能征收社会抚养费,未经书面委托不得擅自征收社会抚养费。乡(镇、办事处)接受征收委托后,只能由乡、镇政府和办事处统一组织计生办征收,严禁下放工作片区、村或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征收。

二、规范征收程序和标准,严禁擅自提高和降低征收标准

征收社会抚养费必须按照立案、调查取证、下达征收决定书、执行征收的法定程序进行,征收法律文书要立卷归档,一案一卷。取证时必须核实当事人的违法生育情况及其实际收入,确定计征标准。严禁随意提高和降低征收标准,严禁搭车收费或以征收社会抚养费名义乱收费。

三、严管征收专用票据,严禁使用其它票据或白条征收

省财政厅印制的《省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专用票据(社会抚养费专用)》是我市征收社会抚养费的专用票据,归县、区财政部门管理,由县、区人口计生部门统一领用、核销。严禁直接发放乡(镇、办事处)管理使用。乡(镇、办事处)确需领用时,应向县、区人口计生部门申请,并报县、区财政部门批准。领用满一个月时应缴销票据,结清款项。征收社会抚养费必须开具全省统一的专用票据,严禁使用其它票据或打白条。

四、加强财务管理,严禁坐收坐支、截留挪用社会抚养费

各社会抚养费征收单位应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票款分离的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将所收款项存入财政指定专户,纳入县级国库管理,严禁坐收坐支、截留挪用,严禁直接纳入乡级财政管理。县、区财政与人口计生部门应定期对帐,检查票据使用情况,督促征收单位上缴所收款项。

社会抚养费纳入县级财政管理后,县级财政部门应按照市财政局、人口计生委《关于2007年至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保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按月均衡足额拨付计生工作经费。人口计生部门应按照规定项目和预算科目列支计生经费,严禁超范围列支、挤占挪用计生经费,严禁用于吃喝招待和滥发奖金补贴等。村级计生工作经费纳入乡级管理核算,村级支出实行报账制,严禁以拨代支。

五、定期督查,严肃惩处各类违规行为

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人口计生委等三部门联合成立由市人口计生委主任周洪刚任主任,市监察局副局长、市财政局党组成员任副主任,市监察局执法室主任、市财政局教科文科科长、市人口计生委行财科负责人陈卫星为成员的市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监督检查办公室,定期组织联合督查,对违反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视情况予以如下处理:

1.对单位降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类别,实行重点管理。取消社会抚养费委托征收资格;视情况停拨、减拨计生专项补助经费。

2.对违法、违纪款项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没收。

抚养费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为依据,以“收支两条线”管理为原则,采取政府奖励的方式,根据社会抚养费征收的完成情况按一定比例对征收单位给予奖励,主要用于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奖励及补充基层计生工作经费,从而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更有效地遏制违法生育行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奖励对象

1、单位:各街道、乡、湘湖管理局

2、强征单位:区法院

三、奖励依据

以当年省、市社会抚养费考核期内的实际征收到位金额为依据,按标准计算奖励金额。历年的违法生育,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一定奖励。

四、奖励条件

街道、乡在征收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主动上门调查取证,收集被征收人的资料,提供准确的财产状况,完成征收考核指标,或积极配合法院强制执行的,区政府将按每例征收到位的金额划拨奖励经费。街道、乡没有发挥作用或作用不大,未能提供被征收人任何信息,不清楚被征收人目前去向、财产状况,甚至在上级部门通报前,不知道被征收人违法生育,征收工作主要由区协调完成的,不予奖励。考核期内有意隐瞒违法生育事实,故意瞒报规避考核的,不予奖励。

五、奖励标准

1、有当年违法生育对象社会抚养费征收任务,完成当年考核指标的,按到位金额的20%给予奖励;全额征收到位的,按到位金额的25%给予奖励。考核期内其他年度的分别按15%和20%给予奖励。

2、有历年违法生育对象社会抚养费征收任务,全额征收到位的,按到位金额的15%给予奖励。

3、申请区法院强制执行,征收到位率达到当年考核指标的,按到位金额的20%给予法院奖励,按到位金额的10%给予街道、乡奖励。

六、奖金管理和使用

社会抚养费征收奖金可用于奖励相关工作人员及征费工作经费。

七、经费来源和拨付方式

抚养费范文篇3

第二条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工作。

财政、工商行政管理、税务、价格、审计、监察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的相关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四条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由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作出书面征收决定。

第五条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依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不符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县、市、区城镇居民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所在地的乡镇、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为基数,一次性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本人实际收入超过基数的,还应当加收超过部分的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二)超生两个及两个以上子女的,以超生一个子女应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为基数、以超生子女数为倍数计征社会抚养费;

(三)重婚生育一个子女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生育一个子女的,对当事人双方分别按照本条第(一)项规定的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生育两个及两个以上子女的,按照本条第(二)项的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

(四)未到法定婚龄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或者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定,不够间隔年限生育的,对当事人征收二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情节严重的,对当事人征收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五)规避计划生育法律法规非法收养子女的,视其收养子女数分别按照本条第(一)、(二)、(三)项的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

县级人民政府根据上述计算原则确定具体标准,每两年可以调整一次。

第六条当事人一方为城镇居民,另一方为非城镇居民的,由城镇居民一方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作出征收决定。

第七条不符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流动人口的社会抚养费征收,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当事人的生育行为发生在其现居住地的,由现居住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

(二)当事人的生育行为发生在其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户籍所在地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

(三)当事人的生育行为发生时,其现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均未发现的,由首先发现其生育行为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地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

当事人在一地已经被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另一地不得重复征收。

第八条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当事人的生育行为进行立案调查,收集有关证据。情况属实的,依照本办法作出征收决定;

(二)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向当事人送达《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征收决定书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

(三)征收社会抚养费应当向当事人出具由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征收票据。

第九条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到指定的银行(信用社)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

未做出《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或者未出具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征收票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

第十条当事人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确有实际困难的,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作出征收决定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出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分期缴纳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分期缴纳的期限自批准之日起,不超过三年。第一年缴纳的数额不低于征收总额的百分之四十。

第十一条有关单位和组织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如实提供当事人上年实际收入总额。当事人系职工的,由所在单位提供;当事人系个体工商户的,由其经营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税务部门提供。

第十二条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千分之二的滞纳金;超过规定期限三个月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三条当事人对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四条社会抚养费及滞纳金应当全额上缴国库,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贪污、私分。

计划生育工作必需的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财政予以保障。

第十五条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增设与计划生育有关的收费项目或者擅自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的,或者截留、挪用、贪污、私分社会抚养费的,依照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规定处理。

抚养费范文篇4

依法向违法生育子女的公民征缴必要的社会抚养费,既是对不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公民一种经济限制,又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国家、社会抚养违法出生人口的经济压力。将违法生育的社会抚养费征缴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实际工作中,违法生育的社会抚养费却很难征缴到位。由于社会抚养费征缴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进而严重影响到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全面贯彻实施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推行。如何解决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征缴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特别是广大计生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热点。就此,我想从三个方面进行一些初浅探讨。

一、社会抚养费征缴概况

社会抚养费征缴难不仅带倾向性、普遍性,而且不同层面对象的社会抚养费征缴到位率差异性大。如株洲市二OOO年至二OO一年两年中,全市应征缴对象1573例,应征缴金额819.9万元,实际征缴金额452.4万元,征缴到位率仅55.14%。荷塘区一九九八年至二OO二年五年中,全区应征缴对象91例,应征缴金额88.96万元,实际征缴金额只有26.4万元,征缴到位率仅29.6%。从该区五年征缴分布情况看,农村应征缴对象57例,应征缴金额53.5万元,实际征缴金额7.67万元,征缴到位率14.32%,城镇纯居民中应征缴对象25例,应征缴金额26.62万元,实际征缴金额12.33万元,征缴到位率46.31%,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征缴对象9例,应征缴金额8.79万元,实际征缴金额6.35万元,征缴到位率72.24%。在应征缴对象中申请法院执行的有11例,申请执行金额14.96万元。可见,社会抚养费征缴在农村表现为“两多一低”、在城市表现为“两少一高”,即农村的征缴对象多、应征缴金额多、征缴到位率非常低,城镇、机关、厂矿的征缴对象少、应征缴金额少、征缴到位率相对高。

二、社会抚养费征缴难的原因

(一)违法生育子女公民的自身条件(状况)不佳。

从历年积累的资料看,违法生育子女的公民差不多都是文化素质不高、婚育观念相对滞后、法制意识淡溥、经济条件差的对象,特别是农村违法生育子女的公民更为典型,不少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农民,由于受“养儿防老”、“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想方设法躲生超生,这类人群很少拥有积累和相当家财,甚至徒有空房一栋。违法生育子女对象的自身条件(状况)不佳,是造成社会抚养费征缴难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

(二)社会抚养费征缴氛围不浓。

应该说,如期足额地将社会抚养费征缴到位,除了能够缓解国家、社会抚养违法出生人口的经济压力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行这种手段而在某种意义上达到教育公民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目的,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的全面实现,但实际工作中,各级还没有从思想上摆正社会抚养费征缴的认识。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上到下的一年一度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目标中没有社会抚养费征缴到位率这个考核指标。由于缺乏考核引导,基层工作人员自然不会象抓考核指标那样尽心尽力,即使他们思想上意识到这项工作的必要性,而在具体操作中采取的却往往是能征多少算多少的态度。二是社会相关方面还没有形成协助征缴社会抚养费的概念。社会抚养费的征缴,一直被认为是计生行政机关单方面的行为,事实上,任何权力的行使都需要其他权力的协助,社会抚养费的征缴执行更需要相关方面的配合。比如法院、税务、工商、公安、银行等方面如果积极协助征缴的话,那么,社会抚养费的征缴效果就会好得多。社会抚养费征缴氛围不浓,给违法生育子女公民的压力不够,致使有的应缴对象能拖则拖、能躲则躲,有的甚至干脆不理不睬,这是社会抚养费征缴难到位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社会抚养费征缴体制不顺

由于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基本制度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以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为例外,除公安、海关、税务、审计等少数几个行政机关拥有行政强制执行权外,其他绝大多数拥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并不一定拥有行政强制执行权,计生行政机关即属此列。它只具有对公民违法生育子女行为的认定权、处罚权,而无强制执行权。对不自觉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计生行政机关只能采用非诉讼方式提请法院强制执行。而法院由于执行人员和财力紧缺等问题,承受不起大量的非诉讼行政执行案件所形成的压力,即使法院受理,也只能根据时间顺序采取按部就班的执行程序。这就注定了计生行政机关作出的社会抚养费征缴决定,既无法通过自身强制执行解决,又不可能全部提交法院强制执行到位,这种行政司法执行运行体制,使社会抚养费征缴的行政效率大打了折扣。

(四)社会抚养费征缴手段不多

目前向违法生育子女的公民征缴社会抚养费,无外乎计生行政机关直接征缴或将少量案件提请法院非诉讼执行两种渠道。无论通过何种渠道,前提是违法生育子女的公民必须具有缴纳社会抚养费的经济能力,否则就束手无策,即使法院强制执行,也只是通过封存、扣押拒不交纳者的部分动产,顶多对其采取行政拘留措施迫使其缴纳,而从未象执行经济案件那样,采取封存、拍卖拒不缴纳者的不动产等强制措施,更没有采用过限制其他权力之手段。由于社会抚养费的征缴渠道还没有广泛开辟,征缴措施上的不够严厉,给应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对象留下了抗拒缴纳的空间。

三、解决社会抚养费征缴难的办法(渠道)

解决社会抚养费征缴难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除了从根本上杜绝违法人口出生外,还要从多方面着手。

(一)要切实提高对社会抚养费征缴工作的认识。各级领导、各个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社会抚养费是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对社会应增加的社会事业公共投入不足给予补偿的行政性收费。目的是对违法生育的公民给予必要的经济限制,以调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通过运用这种经济制约手段和措施,达到规范公民生育行为,抑制人口过快增长,最终减轻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各级决不能因为社会抚养费征缴难到位而采取能征多少算多少的不负责任态度,更不能听之任之。要清醒地看到,将一个人抚养到16岁,国家和社会至少要承担2.19万元的抚养费,每征收一分钱到位,就给国家和社会减少一分钱的社会抚养费,否则,国家和社会就要多承担一分钱的经济压力。如果对违法生育的社会抚养费有的征缴了,有的没有征缴;有的全部征缴到位了,有的却只有部分或少部分征缴到位了,就不能体现法律的权威性、公正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会是一句空话。如果不依法将社会抚养费征缴到位,就会对不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义务的公民失去应有的限制,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无所谓的错觉,造成更多的违法人口的出生,增加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的实现难度,给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法律的贯彻实施产生阻力,甚至影响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一定要把社会抚养费征缴工作作为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首先要把社会抚养费的征缴到位率作为一项关键指标列入到各级党委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年度和任期责任目标考核,二是要把社会抚养费征缴可能涉及到的所有部门纳入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部门的范围,并把社会抚养费的征缴列进综合治理工作之中一并考核。

(二)要加大社会抚养费征缴执行配合力度。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确保不侵犯违法生育子女公民基本人权的前提下,对计生行政机关下达的当事人未申请行政复议的和超过行政复议期自然生效的社会抚养费征缴决定或法院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执行行为,要积极配合,该冻结的款项要予以冻结,该划拔的款项要予以划拔,该采取限制措施的要及时采取,该处分的必须处分,要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促使违法生育子女的公民及时缴纳好社会抚养费。

抚养费范文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开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局面的意见》(**委发〔**〕23号),严肃查处违法生育,依法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和《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经**年4月29日县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就社会抚养费征收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

(一)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违法生育或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对男女双方分别按大足县统计局提供的上年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二)违法生育当事人拒不配合人口计生部门调查取证;骗取再生育服务证违法生育;合法再生育后又违法生育或违法收养的,对男女双方分别按第(一)项规定收入的6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方中高层管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收入明显高于(一)、(二)项确定收入的,对男女双方分别按照其实际收入的6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四)违法生育或违法收养二个或多个子女的,分别按照(一)、(二)、(三)项规定的收入和倍数,以违法生育或违法收养子女的人数为倍数,从重征收社会抚养费。

(五)婚外生育子女,按照(一)、(二)、(三)项规定的收入对男女双方分别征收9倍社会抚养费;婚外生育二个或多个子女的以婚外生育子女的人数为倍数,从重征收社会抚养费。

(六)违法生育或违法收养行为发生后一年以上才被发现的,按发现时上年的收入计算征收社会抚养费。

(七)其它违法生育人员的社会抚养费按《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执行。

(八)**年及以后违法生育或收养子女的(未婚生育一孩的除外),在收到《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书》生效后一月内,主动缴足标准额70%,生效后一年内主动缴足标准额80%的,可作结案处理。

(九)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对**年及以前已处理的遗留案件按以下原则办理:1997年8月31日以前违法生育或收养子女的按原标准执行;1997年9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期间违法生育或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农村居民社会抚养费缴足13000元,城镇居民社会抚养费缴足22000元可以结案;2003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期间违法生育或收养一个子女的,农村居民社会抚养费缴足18000元,城镇居民社会抚养费缴足30000元可以结案。违法生育二个及以上的,以违法生育或收养的子女个数为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本条规定的社会抚养费缴足金额超过原标准的执行原标准,已缴纳金额超过上述规定的不退还。

二、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

(一)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做到主体合法、程序合法、证据充分,法律适用正确,符合处理标准。

(二)社会抚养费按现行财政体制纳入预算管理。征收票据由县财政局统一管理,清单由县人口计生委统一管理。

(三)县人口计生委对逾期未完全履行的案件,要及时向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县人民法院要加大强制执行力度。

(四)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监察局、县人口计生委要加强对社会抚养费征收的监督检查,对擅自改变征收标准,不使用统一票据、扰乱征收秩序者,从严查处。

抚养费范文篇6

第二条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本市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工作。

财政、价格、审计、监察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的相关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三条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第四条本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分别以作出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前一年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全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基数确定。

对非本市的公民征收社会抚养费,按照本市居民的征收标准执行。

对一次生育两个及两个以上子女应当征收社会抚养费的,以生育一个子女计算。

第五条根据不同情节,社会抚养费按照下列标准征收:

(一)对违反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或者非婚生育子女的公民(以下统称当事人),按照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3至10倍征收;

(二)对违反规定生育第三个子女及三个以上子女的当事人,按照本条第(一)项规定的征收标准加倍征收;

(三)对非婚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当事人,按照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1倍征收;

(四)对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当事人,女方生育时不满28周岁或者距生育第一个子女的间隔不满4年的,按照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五分之一征收。

对违反规定生育子女的当事人,其前一年实际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年人均纯收入或者前三年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值(以下简称实际收入)高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以其实际收入为基数,按照本条前三项规定的征收标准征第六条对违反规定收养子女的当事人征收社会抚养费,按照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征收标准执行。

第七条对违反规定生育子女的当事人,有弄虚作假、妨碍执行公务、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严重情形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征收标准加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第八条社会抚养费由女方户籍所在地的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征收。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征收。

第九条当事人一方为本市户籍、另一方为非本市户籍的,由具有本市户籍一方当事人的户籍所在地的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征收社会抚养费。

双方均为非本市户籍的当事人,生育行为发生在本市或者生育行为未发生在本市但由本市现居住地首先发现的,由其现居住地的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征收社会抚养费。

第十条社会抚养费的征收部门发现有违法生育行为嫌疑的,应当立案调查,并于违法生育事实确认之日起30日内作出征收决定,下达《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

第十一条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

当事人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确有困难的,应当自收到《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征收决定的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出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的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分期缴纳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分期缴纳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年,第一次缴纳的金额不得低于应征收社会抚养费总金额的50%。

第十二条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应当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2‰的滞纳金;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十三条征收社会抚养费,征收人员应当向当事人出示价格主管部门的收费许可证,开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

第十四条社会抚养费以及滞纳金全部上缴国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私分。

第十五条当事人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如实提供当事人实际收入状况。职工由其所在单位提供;农村居民由其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提供;城镇无固定职业者由其户籍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提供;个体工商户由其经营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税务部门提供。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社会抚养费:

抚养费范文篇7

第二条公民享有依法生育的权利,同时应当依法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其生育行为应当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条例》的规定。

第三条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条例》规定生育(以下简称计划外生育)子女的公民,以及为他人计划外生育提供帮助而非法收养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第四条省、设区市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工作。

第五条城镇居民的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以县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当事人计划外生育的子女出生前一年本县(市、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计征基数,本县(市、区)没有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数字的,可以本设区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计征基数;当事人实际可支配收入高于前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以实际可支配收入为计征基数。

农村居民的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以县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当事人计划外生育的子女出生前一年本县(市、区)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基数;当事人实际纯收入高于前述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以实际纯收入为计征基数。

当事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实际纯收入,由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核实;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核实。

第六条计划外生育一胎子女的,根据不同情形,按照下列标准向双方当事人分别征收社会抚养费:

(一)不符合《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再生育的,按本办法规定的计征基数的3.5倍征收;

(二)符合《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但未申请领取《再生一胎生育证》生育的,按第一项规定标准的10%征收;

(三)符合《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但经查实,进行了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引产后,再怀孕生育的,按第一项规定的标准征收;

(四)双方当事人均无配偶,一方或者双方未达到法定婚龄怀孕生育第一胎的,按第一项规定标准的50%征收;

(五)双方当事人均无配偶,双方均已达到法定婚龄,但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怀孕生育第一胎的,按第一项规定标准的30%征收;

(六)重婚生育、有配偶者与他人生育第一胎的,按本办法规定的计征基数的7倍征收。

第七条未达到《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的间隔期生育第二胎的,按照下列标准向双方当事人分别征收社会抚养费:

(一)生育妇女年龄未达到25周岁的,按本办法第六条第一项规定标准的50%征收;

(二)生育妇女年龄为25—28周岁的,根据不同情形,分别按照下列标准征收:

1.间隔期不满1周年的,按本办法第六条第一项规定标准的40%征收;

2.间隔期达到l周年、不满2周年的,按本办法第六条第一项规定标准的30%征收;

3.间隔期达到2周年、不满3周年的,按本办法第六条第一项规定标准的20%征收;

4.间隔期达到3周年、不满4周年的,按本办法第六条第一项规定标准的10%征收。

(三)生育妇女年龄超过28周岁的,根据不同情形,分别按照下列标准征收:

l.间隔期不满1周年的,按本办法第六条第一项规定标准的30%征收;

2.间隔期达到1周年、不满2周年的,按本办法第六条第一项规定标准的10%征收。

第八条计划外生育二胎以上子女的,根据不同情形,从第二胎开始,按照本办法第六条第一项或者第六项规定标准的2倍向双方当事人分别征收社会抚养费。

第九条为他人计划外生育提供帮助而非法收养子女的,对非法收养人,按本办法第六条第一项规定标准的50%征收社会抚养费;对计划外生育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计划外生育的具体情形,按本办法的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

第十条计划外生育子女的当事人一方为城镇居民,另一方为农村居民的,分别按各自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

第十一条计划外生育子女3个月以内未向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报告的,属于隐瞒计划外生育行为,对计划外生育的双方当事人,按应缴数额的110%征收社会抚养费。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督促当事人及时报告计划外生育行为,并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当事人隐瞒不报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主动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报告。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擅自增设与计划生育有关的收费项目,提高或者降低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

第十三条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由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作出书面征收决定;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作出书面征收决定。征收决定应当盖有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印章。

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下统称征收机关)在作出书面征收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征收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和征收数额。当事人享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第十四条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子女的,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按照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办理。

对征收管辖发生争议的,由争议双方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定管辖权。

第十五条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决定,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征收机关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

第十六条当事人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确有实际困难的,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之日起30日内,通过其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向作出征收决定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出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所在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实际收入状况及履行能力证明;

(二)分期缴纳的具体计划;

(三)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七条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的分期缴纳申请及有关证明材料之日起20日内,对当事人提供的有关证明材料进行核实,并提出意见报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第十八条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的上报材料之日起1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分期缴纳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和当事人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批准分期缴纳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通知当事人所在村(居)民委员会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不同情况,在作出的批准分期缴纳的决定中,明确分期缴纳的期限、金额等事项。分期缴纳的期限不得超过3年,首次缴纳的金额不得低于应缴社会抚养费总额的30%。

第十九条征收机关征收社会抚养费,应当向当事人出具由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社会抚养费收据。

征收机关应当建立社会抚养费征缴分户台账。

第二十条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足额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缴纳,并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2‰的滞纳金;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一条当事人对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间,征收决定不停止执行;但是,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征收机关依法征收的社会抚养费及滞纳金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全部上缴国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贪污、私分。

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每季度应当向同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供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情况。

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财政予以保障。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价格、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当事人所在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配合征收机关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

抚养费范文篇8

1、征收社会抚养费立案调查率达到80%。(30分)

对违法生育的立案调查以《社会抚养费征收案件立案登记表》为准。经过初步调查,准确掌握当事人的相关信息,摸清当事人违法生育的相关情况,并由镇分管领导在登记表中签字。

每下降2个百分点扣1.5分,立案调查率达不到40%的,不得分。

2、开具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达60%。(30分)

以市人口计生局开具的《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为准。在征收社会抚养费过程中,严格执行执法程序,对违法生育对象的查处,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条款无误,计征标准准确。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要有登记和备份。

每下降2个百分点扣2分,开具征收决定书达不到30%的,不得分。

因程序不合法造成人口计生部门在涉及计划生育行政诉讼中败诉,或因行政行为不当而导致的撤销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的,不得分。执法过程中发生恶性事故的不得分。

3、社会抚养费征收结案率达40%。(40分)

以《社会抚养费征收案件结案报告》为准。征缴工作结束后,填写结案报告,根据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和文书格式的要求,一案一卷,做好卷宗的归档工作。

每下降2个百分点扣4分,社会抚养费征收结案率达不到20%的,不得分。

二、考核要求

抚养费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定》和省、市区《实施意见》精神,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全面整治我区的生育环境、生育秩序,有效控制违法生育行为,保持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全面提高我区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为推进黄蓝经济区建设、实现率先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征收范围及工作目标

对全区2002年9月至今,未缴纳或欠缴社会抚养费的违法生育对象进行全面清查和依法处理。通过开展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集中专项行动,有效地打击和惩处违法生育行为,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缴纳社会抚养费义务,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

三、基本原则

在集中征收活动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严格依法征收,文明执法的原则。既要严格依法征收,切实将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又要依法办事、文明执法。

二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严格执法程序、依据、标准及征收数额;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公正地裁量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数额。

三是坚持“三结合”的原则,即坚持宣传教育与依法征收相结合;区、镇(街道)、村相结合;行政手段与司法手段相结合的原则。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10月10日—10月31日)

要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宣传。全区统一组织宣传车逐村宣传,重点村重点宣传;各镇、街道也要充分利用广播、过街横幅、公开栏、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为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顺利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坚持说服教育为主,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认真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引导教育群众自觉缴纳,彻底打消个别心存侥幸、钻政策空子及等待观望的念头。

第二阶段:集中征收阶段(2011年11月1日—11月30日)。

各镇、街道对违法生育对象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摸清违法生育对象的去向及家庭经济状况。在摸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没有下发征收决定书的及时下发。对已作出征收决定但未履行或部分履行缴纳义务的对象,要下发催缴社会抚养费通知书,并有针对性做好思想工作;对诉讼期已满,有能力履行但拒不缴纳的对象,要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促使其全额缴纳。各镇、街道要借助这次专项治理活动的机遇,大幅提高征收率和执行到位率,确保社会社会抚养费征收取得实效。

第四阶段:总结评估阶段(2011年12月1日—12月10日)。

对专项治理工作认真地进行回顾总结,特别要注重对工作经验的总结积累,查找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寻求处理问题的方法。对因特殊情况仍不能征缴社会抚养费的要写出书面说明。工作总结于2011年12月20日前上报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政策法规股。

五、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征收社会抚养费对贯彻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维护人口计生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社会抚养费征收专项整治工作,将其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抓紧抓好,要认真研究解决征收中的困难和问题,区别对待,确保征收工作取得实效。为加强集中征收社会抚养费活动的领导,全区成立社会抚养费集中征收活动领导小组,各镇、街道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方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抚养费范文篇10

第二条公民享有依法生育的权利,同时应当依法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其生育行为应当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综合措施,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避孕节育服务等经常性工作,使本行政区域内公民的生育行为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

第三条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的参考基本标准,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确定征收数额。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增设与计划生育有关的收费项目,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

第四条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由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作出书面征收决定;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作出书面征收决定。

第五条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流动人口的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当事人的生育行为发生在其现居住地的,由现居住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现居住地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

(二)当事人的生育行为发生在其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户籍所在地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

(三)当事人的生育行为发生时,其现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均未发现的,此后由首先发现其生育行为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地的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

当事人在一地已经被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实再次被征收社会抚养费。

第六条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决定,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之日起30日内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

当事人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确有实际困难的,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征收决定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出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的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分期缴纳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征收社会抚养费,应当向当事人出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社会抚养费收据。

第七条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缴纳方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

第八条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的千分之二的滞纳金;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九条当事人对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间,征收决定不停止执行;但是,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条社会抚养费及滞纳金应当全部上缴国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贪污、私分。

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财政予以保障。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财政、计划(物价)、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当事人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配合做好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

第十三条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增设与计划生育有关的收费项目或者擅自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的,依照《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