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21:21:51

非言语范文篇1

二、非言语行为简介

非言语行为(nonverbalbehavior)是指言语行为之外的身势行为、目光语行为、沉默语行为、衣着打扮、人体姿态、面部表情和交谈时的身体距离等。这些非言语行为都可以用作交流信息、传达思想、表达感情、态度等(贾玉新,1997)。虽然非语言行为在交际过程中不可缺少性,但是我们也不能以此来断定非语言行为在交际中的主导地位。须知非语言行为必须在语言行为的配合下才能执行明确的交际功能。另外,非言语行为在交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通常别理解为是辅助性的,主要包括重复、补充、否定、替代、调节言语信息的功能。

三、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策略

翻译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它涉及到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信息转换活动。翻译的首要标准是忠实,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风格、所涉及的文化等多个方面,译者在重视语言行为意义翻译的同时,还必须十分关注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然而非言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文化的影响,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相同的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表示完全不同的意义,体现不同的功能,这就给翻译的过程造成了困难,下面具体分析不同语境下非言语行为意义翻译应该主要采取的翻译策略。

(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果非言语行为相同,所表达的意义和功能也基本相同,这种情况下对非言语行为的翻译可采取直译的方法。

例1.Hecameuptoher,hisredface,withitsbloodshoteyes,thrustforward,andgrippedherarms。Shecriedinfearofhim,struggledtobefree。(D.H.Lawrence,SonsandLovers)

译文:他走到她身边,眼睛充满血丝,满脸通红地凑到她面前,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她害怕得叫了起来,挣扎着想脱身。(《儿子与情人》,蒋景阳译)

上例中“Cameuptoher”和“走到她身边”,“withitsbloodshoteyes”和“眼睛充满血丝”,“hisredface”和“满脸通红”,“grippedherarm”and“抓住她的胳膊”等一系列非言语行为意义的表述与中文相同一样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可采用直译的方法将原文中非言语行为的意义作直接翻译表达即可。

(二)非言语行为相同,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不同的情况。

1.虽然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存在不同的理解,但是具体的语境下可以为读者所接受的,为了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

例2:WhenTomwonthefirstprizeinthecompositioncompetition,weallpattedhimontheback。

“patsbontheback”在说英语国家表示对某人的祝贺,但是在中国文化中要看具体语境:当某人做某事失败的情况下可以表示安慰,在某人成功的时候也可以表示认可和赞赏等。上例由前面语境可知是汤姆在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此时pattedhimontheback。这一非言语行为应该是表示对他的祝贺或者赞扬。因此上文可直接译为:“当汤姆在作文竞赛中获一等奖时,我们都拍了拍他的背。”有上下文语境的影响,直译不会给读者的理解造成苦难,故就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

2.相同的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示不同的意义和功能,直译过来会令读者费解的,这个时候可采取直译兼意译的方法。

例3:Afterthecompositioncompetition,weallpattedTomontheback.

此例只是在例3的基础上做了些改动,但却会对我们的翻译方法产生大的影响。上文中已经提到:“拍某人的背”在英语国家特定的表示对某人的祝贺,但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却可能有不同的涵义。在没有上下文语境的情况下,如果直接翻译过来中国的读者可能会不知所云或者产生误解,这个时候就需要译者改变策略,使用意译的方法了。故此例笔者认为可意译为:“作文竞赛结束后,我们都拍了拍汤姆的背向他表示祝贺。”

(三)如果某种非言语行为只在一种民族文化中存在,可以采取直译加注或者是意译的方法。

例4:Theyounggirlthumbedherwaytothepassingcars。

一些国家的人们通常有搭便车履行的习惯,通常他们会用上例中的手势:“竖起的拇指”向路过的车辆挥摆表示想要搭个便车,如果是刚巧碰到和他们同一方向的人就会带上他们。但是在中国,同样的想法缺不用相同的手势,故在路边用“竖起的拇指”对过往车辆挥摆以表示要搭便车是属于说英语国家一种特有的非言语行为,中国的读者不易理解其特殊意义和功能,因此翻译时要将这层意义采取意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解释清楚,否则可能造成读者的误解。故上例可译为:“那个年轻姑娘站在路边向过往的汽车摆动着竖起的拇指表示要搭车。”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非言语行为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言语行为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在翻译过程应对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应根据不同的语境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试以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为基础,以实现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为目标,对不同文化、不同语境下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对非言语行为学习及其翻译研究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非言语范文篇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敏感性;文化教学;语用能力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交际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目前由于科技飞速发展,交通和通信技术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学习、工作在不同的人群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彼此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在诺大的世界将成为“地球村”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在接触和碰撞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必定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用英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仅仅需要单纯的语言能力,还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否则,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就会出现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场景不合适或者不得体的语言失误,引起误会。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反映;而文化又制约、影响着语言的形式和使用规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语言又是交际的工具,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哈里代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交际、交流思想是语言的基本功能,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以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用障碍。

一、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文化的定义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理论,涵盖历史、民族、行为、物质、精神等层面。1871年英国学者Tylor所著的《原始文化》写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人种学意义而论,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获得的任何才能和习惯。”[1]这是西方最早的文化定义。社会学家Bain声称文化就是通过各种信号反映出来的所有社会行为,Brown则将文化界定为占据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有的信念、习惯、行为和生活模式的集合。美国人类学家Kroeber和Kluchhohn在《文化》一书中,综合诸家之长,对文化的界定为:包括各种外显与内隐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及传授,并构成人们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在我国,“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的《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2]在这段论述中,“文化”指统治者通过“文德”来“教化”、“感化”的意思。在此之后,“文化”的含义经过演变,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含义,包括文治、教化和礼乐典章制度。到了近代,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相互吸收,“文化”又有了新的含义。现在“文化”一词使用得很广,而且有不确定性。如:学文化,指读书识字;文化部门,指管理图书、影视出版及教育、科学等部门。显然,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十分丰富,既包含人们的生活习惯、意识与信仰,也包含人们所创造的一切。

关于文化的内涵,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有广义、狭义文化和知识文化、交际文化两种分法。广义文化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包括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等;知识文化涉及目的语国家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物质文化、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交际文化则包括风土人情、交际礼节、行为规范等。知识文化是显性文化,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所培养出来的人在进行交际时,对某词某句的理解和使用不产生直接影响的文化知识,如艺术建筑、节日庆典、政治地理、风景名胜等表层文化;而交际文化是隐性文化,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际时,他们的言语中所隐含的文化知识,如民族习惯、社会交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交际文化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能否达到成功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时空均受限制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交际文化的传授应重于知识文化的传授,但同时知识文化的传授也不容忽视。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交际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任何语言的教与学,所涉及的都不会是单纯的语言问题,它与所属的文化息息相关,与学习者的知识体系息息相关。人类语言不是悬浮在真空之中的孤立体,它是相关文化体系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首先接触的是不同文化领域及背景下产生的语言,并以此作为媒介来传递信息。如何准确地传递信息,是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实现交际目的的重点,这要求交际双方必须通晓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渊源、历史传统、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知识。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掌握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由于语言的使用受到该语言所属民族文化的制约,文化在语言学习中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人们在学习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必须要学习这一民族的文化。

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作为文化要素之一的语言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传播媒介,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镜子。文化大系统的其他要素都必须由语言来传达,并得以演进、发展,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语言发展变化的源泉。

三、文化教学中要培养的技能

文化教学指与人们交际或外语教学有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也就是研究两个社会文化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使学生对文化差异有较高的敏感性,并把它用于交际中,从而实现圆满成功的交际。正如Gumperz所指出的:我们对个别社会知道得越多,我们在这个社会中就越能有效地交际[4]。Hanvey提出了跨文化敏感性的4个层次[5]。在第一个层次,通过旅游、杂志、教科书等对于表面的文化特征有所了解,但是认为它们奇特而不可理解。在第二个层次,通过文化冲突的某些场合,了解到与自己文化明显不同的某些有意义的但却是微妙的文化特征,其反应仍然是不理解。在第三个层次,通过理性地分析,了解到那些微妙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从认知的角度认为可以理解。在第四个层次上,通过深入体验其文化,了解到从当事人的观点看问题是怎么一回事,也就是说“移情”(empathy),其结果是由于熟悉其文化而达到理解的境地。他还进一步认为人们对于其他文化的理解水平不仅要达到移情的水平,而且应提高到按对方的观点立场观察问题的水平。层次越高,越能接近完美的交际。前两层是学生们经过努力可以感受到的,第三层则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来感受,第四层则最为困难。

当学生们了解到更多的中西文化差异后,他们就不会有文化眩晕的感觉,而会把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成功地用于交际中。但是应当注意,文化教学绝不是只教学生记忆一些文化事实,而是要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操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在地域、历史背景、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交际习惯和语言使用规则,构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无论学生将深层文化特点如国民性情、时间取向、美丑定义背得如何熟,如果不会在交际中自觉地使用,那么其交际技能仍然是零。一般来说,文化教学要培养下列技能:

1.正确识别和理解不同文化特有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功能。任何一种言语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各种预设:价值观、信仰、假设以及对事物的态度。通过比较深层文化我们可以找出文化差异的共同根源,为奇异的文化现象提供理性解释,即对文化行为功能的解释。该技巧的掌握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

2.熟悉日常生活习惯和言语行为方式。这可以使学生熟悉交际情境中得体的言语和行为模式。掌握该技巧使学生不再盲目地将中国文化套入跨文化情境中,也为文学作品和对日常生活中人物行为活动作出正确判断提供了文化参照。

3.熟悉常用词汇的文化内涵。要求学生熟悉那些同汉语相应词汇有不同的内涵或外延的英语词汇,尤其要掌握其不同的文化内涵。该技能影响语言使用的各个层次,对它的掌握可全面提高英语水平。

4.了解不同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并能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人际关系,了解不同的语体特征。

四、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

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培养该门语言的语用能力的过程。语用能力一词是在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之后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语用能力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Hymes认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由4部分组成[6],它们是: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能性、语境中的适应性和现实中的实施情况。其中形式上的可能性相当于Chomsky说的“语言能力”,其余部分相当于他说的“语用能力”。前者体现为语言形式的准确性,后者则体现为具体情景中语言运用的合适性。Widdowson认为“能力”有两部分[7]:知识和技能。前者相当于语法能力,后者相当于语用能力。Bachman认为,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的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competence)和语用能力(pragmaticcompetence)[8],前者由“语法能力”(grammaticalcompetence)和“语篇能力”(textualcompetence)构成,后者由“施为能力”(illocutionarycompetence)和“社交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competence)构成。

无论是课堂听课,还是业余自学,学习者都有一种错觉,以为学语言就是不断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过程。于是,有许多语言学习者,不辞辛劳地背词典,啃语法书。各种考试,包括TOEFL、GRE、MET等,也不过是带着不同的目的对这些知识进行检验,以考察学习者的英语水平。然而,语用学告诉我们,语言知识的积累固然不可缺少,但它绝不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获取语言知识不能过分依赖书本而脱离语言运用的环境。学习一门语言的合理、可行的做法是在使用中学,在运用中领会、巩固,边学边用。学习一门语言并不只是为了了解该门语言,而是为了很好地使用该门语言。以下是一些培养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建议:

1.在教材选择上应使用一些国外出版的外语教材,特别应采用一些涉及英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教材,着重解释文化上的差异,这些真实材料有助于让学生了解西方人在交际中的场合、身份、相互关系等社会因素。

2.利用课堂教学,创造语言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能够尽可能多地开展交际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在一定的环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对话练习、口头作文、英语辩论、角色扮演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以实际生活情境和学生所熟悉的话题为练习的题材,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兴起的今天,可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等直观教具,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把背景知识形象化,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国外生活环境,以加强知识的立体感。

3.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文学作品、报刊时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我们的学生能到英美留学,在当地人们中生活较长时间的,毕竟是少数。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了解英美社会主要靠间接地阅读有关材料。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性格、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问题在于如何阅读。如果读文学作品只是为了了解故事情节,那就所得甚少了。阅读报刊是了解当前社会各阶层、各集团的动态、各种社会问题的最直接的途径,其重要性是人人皆知的[9]。

4.充分利用外籍教师,从学外语来看,和讲这种语言的本族人接触十分重要。

在一定意义上,这种接触是别的方式所无法取代的。仅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课还不够,在日常的接触中往往能学到许多生动的、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例如,在什么场合上讲什么话、作何种反应,都只有在课下才能观察到。也可用讲座的形式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特别是其中与中国不同的文化习俗。

[参考文献]

[1]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8-39.

[2]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5.

[3]SnellHornby,Mary.TranslationStudies:AnIntegratedApproach(RevisedEdit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1988/1995:59-61.

[4]GumperzJJ.Linguisticandsocialinteractionintwocommunites[J].AmericanAnthropologist,1964,(6):66.

[5]HanveyR.Cross-culturalAwareness[C]//LLuce,ESmith.TowardInternationalism:Readingin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Cambridge:NewburyHousePublishers,1979:53.

[6]HymesD.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M].InPrideandHolmes,1972:91-95.

[7]WiddowsonH.Knowledgeoflanguageandabilityforuse[J].AppliedLinguistics,1989,10(2):128-137.

非言语范文篇3

非言语信息主要是指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姿势、动作等包含的信息,以及各种事物的形态、颜色、空间位置及其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所形成的氛围等所发出的信息。众所周知,同样的话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中讲效果不同;当时间、地点、空间环境相同时,不同的人讲相同的话效果也会大相径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时间、空间、环境以及人体所发出的非言语信息却不同而形成的。

莫里斯通过对人身体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体的各个部位都能“说话”,而且这种“身体语”的特点是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人们最真实的感受和最内在的需要与渴求。伯德惠斯特尔发现,人大约有两万五千种面部表情,因此,观察一个人脸部不同部位的动作,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洞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费里森的研究则证明,在解释相互矛盾的事物过程中,人更加注意脸部表情,而不是言语内容和声调,眨眼次数(除生理和反射性眨眼之外)与人的心境和大脑思维有密切的关系,大脑在获取信息时,会使眨眼次数减少,甚至短时间内暂停眨眼,直到大脑完成思维和贮存为止。霍尔的研究表明,人总是根据某个特定的时刻,对他人的感情选择彼此之间的距离。经量化实验,从接触到18寸左右是情同手足的亲密距离;18寸到4尺是比较亲密的距离;4尺到12尺是社交距离;12尺到25尺是公共距离;?如果超过25尺(7米左右)双向非言语文流几乎成为不可能。另一位语言交流心理学家梅拉比,?通过大量实验得到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果等于0.07的言语加0.38的音调加0.55的面部表情。”总之,科学实验和实践都告诉我们,非言语信息的传递量及其作用是很大的,不可忽视的。它传输的是非理性的情感信息,而这类信息是言语载体不易携带的。

二、物理教学中的非言语信息及其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非言语信息是丰富的,交流也是广泛的。这些信息及其交流深刻地影响着教和学的过程及其效果。大家都知道,一个优秀物理教师的教学,不但课堂设计科学严谨,语言准确精炼,而且非常注重师生感情、课堂气氛、教态、教学环境、课外活动等的非言语信息的沟通。因为他们认识到知识的传授是以师生心理间的积极沟通为基础的,是在情感交流的氛围中进行的。单就课堂教学来说,学生不但要集中精力听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而且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这就是说,学生不仅是从教师的言语中理解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语气、音调、面部表情、眼神、动作等非理性的情感信号中来感受知识。

教学实践亦证明,如果教师对所讲知识的理解深透,掌握熟练,且能感受到它的美之所在时,在教学中会自然流露出一种陶醉的激情,讲起课来或铿锵有力,或娓娓动听,表情眉飞色舞,神采飞扬,眼睛特别明亮(因情绪激动泪腺分泌增加之故),特别具有吸引力。这些言词之外的非言语信息绝不是文科教学独有的“专利”,它也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能集中学生的精力,引发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心灵智慧,触发学生的直觉与灵感,使学生的心理、情绪和智能协调发展。而学生的情绪也必然反馈给教师。当教师从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中得知学生理解了所讲的知识,感受到知识的美妙和自己的心境时,教师也会因遇到“知音”而更加兴奋。师生的这种情感的互相激发,使教学活动产生“共振”,这种和谐状态必将促成教和学的高效率。反之,教师备课不充分,对知识的理解肤浅,甚至含混不清时,讲解只有照本宣科,不但言语干干巴巴,而且表情呆滞,眼神飘忽不定,动作手足无措。尽管有的人故作姿态,也逃脱不过学生敏锐的感觉。此时,学生必然感到疑惑乏味。于是,精神涣散,思维紊乱,进而产生厌倦情绪听不下课去。同样,学生的情绪也反馈给教师,师生互相削弱。这种负反馈的循环机制,使教学难以正常进行,效果可想而知。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靠它摄取信息,也靠其输出信息。据有关研究表明,视觉的摄入信息量占所有活动总摄入量的83%--85%,而听觉的摄入量仅占11%。

可见,正常人主要是靠视觉摄取信息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条信息通道,加强视觉教学。这方面物理教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的出发点是观察。目前,有的教师仍在用讲解实验来代替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用大量的实验练习题来代替实验操作;学生则是在听实验,背实验。其原因,除了设备条件、考试方法等因素外,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观及对非言语信息的作用还不太了解所致。事实上,从言语与非言语信息的作用机制来说是不能轻易互相代替的。因为不论怎样生动形象的言语也不能在学生头脑中直接形成物象,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道理。例如短路现象和保险丝的作用,如果只用讲的方式来教学,尽管反复讲解多次,学生的印象总是不深刻,容易遗忘。如果用实物现场接好保险丝,闭合电键灯亮了,当用带绝缘柄的导体将其短路时,火光闪处,啪的一声,一缕青烟冉冉升起,灯息了;解除短路导体,重新接好保险丝,灯复明了。毫无疑义,实验现象给于学生的这种非言语信息,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学生将终生难忘。

学生的眼睛是非言语信息输入的主要渠道,那么教师则要尽量使用面部表情、眼神、动作等向学生发射信息。例如讲话的同时用眼神、表情等与之相配合,眼要始终对着学生,并适时地变换角度,使大多数学生能直接从教师的表情与眼神中获得言语中不能携带的信息。在提问学生时,要用信任、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回答问题的学生。在回答出现偏差时,要表现出耐心,保持信任,给以鼓励的目光,除必要的提示外尽量不说话,留给一定的思考时间,回答正确时,老师点头含笑,表现出满意欣慰之情;有创新时,则要报之以欣喜赞赏之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些非言语的情感信息对于学生就象春雨对禾苗一样“润物细无声”。与此同时,也要及时从学生的表情、眼神、眨眼次数之变化等非言语信息中扑捉他们的思维状况与内心的感受。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

板书、报画、挂图、模型、实物、投影和录像等也包含丰富的非言语信息。

在教学中应用好这些信息载体,同样是对言语教学的重要补充。在教学中,遵循感知觉的规律,黑板板面力求整洁,板书字迹和板画形态要俊秀且安排条理,重点内容的位置要居中突出,并且使用暖色彩笔画或加重点号;制作的模型、挂图要尽量简洁,重点突出。唯此,才能使这些非言语信息的载体相得益彰,充分发挥其作用。

个别辅导和面批作业,也是发挥非言语信息作用的渠道。根据霍尔的空间也是信息的理论,师生越近“身体语”效应越强烈。所以当个别辅导学生和面批作业时,“身体语”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将起很大的作用。师生同性时一般来说距离越近越好,考虑到眼神、表情的交流,最好对面而坐,必要时可以借助拍拍肩膀,摸摸头发交流感情。此时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信任、期望、鼓舞,对他们理解问题后的欣慰之情,含强烈的感染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

如果师生是异性的,却要考虑到文化传统与习俗,注意保持恰当的距离,防止无意中触及身体与头发,而且身体姿势要端庄,眼神、表情要亲切而庄重。

非言语范文篇4

关键词: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功能对等

一、引言

人类的交往离不开语言交际,但语言交际不可能是纯粹的言语行为,同时包含非言语行为。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传递语言意义及文化信息,因此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非言语行为与文化紧密相连,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非言语行为所表达的意义也有可能不同。翻译作为沟通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关系的桥梁,不仅应当重视言语行为的翻译,更应该重视非言语行为的翻译,尤其是不同民族文化中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

二、非言语行为简介

非言语行为(nonverbalbehavior)是指言语行为之外的身势行为、目光语行为、沉默语行为、衣着打扮、人体姿态、面部表情和交谈时的身体距离等。这些非言语行为都可以用作交流信息、传达思想、表达感情、态度等(贾玉新,1997)。虽然非语言行为在交际过程中不可缺少性,但是我们也不能以此来断定非语言行为在交际中的主导地位。须知非语言行为必须在语言行为的配合下才能执行明确的交际功能。另外,非言语行为在交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通常别理解为是辅助性的,主要包括重复、补充、否定、替代、调节言语信息的功能。

三、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策略

翻译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它涉及到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信息转换活动。翻译的首要标准是忠实,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风格、所涉及的文化等多个方面,译者在重视语言行为意义翻译的同时,还必须十分关注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然而非言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文化的影响,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相同的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表示完全不同的意义,体现不同的功能,这就给翻译的过程造成了困难,下面具体分析不同语境下非言语行为意义翻译应该主要采取的翻译策略。

(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果非言语行为相同,所表达的意义和功能也基本相同,这种情况下对非言语行为的翻译可采取直译的方法。

例1.Hecameuptoher,hisredface,withitsbloodshoteyes,thrustforward,andgrippedherarms。Shecriedinfearofhim,struggledtobefree。(D.H.Lawrence,SonsandLovers)

译文:他走到她身边,眼睛充满血丝,满脸通红地凑到她面前,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她害怕得叫了起来,挣扎着想脱身。(《儿子与情人》,蒋景阳译)

上例中“Cameuptoher”和“走到她身边”,“withitsbloodshoteyes”和“眼睛充满血丝”,“hisredface”和“满脸通红”,“grippedherarm”and“抓住她的胳膊”等一系列非言语行为意义的表述与中文相同一样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可采用直译的方法将原文中非言语行为的意义作直接翻译表达即可。

(二)非言语行为相同,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不同的情况。

1.虽然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存在不同的理解,但是具体的语境下可以为读者所接受的,为了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

例2:WhenTomwonthefirstprizeinthecompositioncompetition,weallpattedhimontheback。

“patsbontheback”在说英语国家表示对某人的祝贺,但是在中国文化中要看具体语境:当某人做某事失败的情况下可以表示安慰,在某人成功的时候也可以表示认可和赞赏等。上例由前面语境可知是汤姆在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此时pattedhimontheback。这一非言语行为应该是表示对他的祝贺或者赞扬。因此上文可直接译为:“当汤姆在作文竞赛中获一等奖时,我们都拍了拍他的背。”有上下文语境的影响,直译不会给读者的理解造成苦难,故就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

2.相同的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示不同的意义和功能,直译过来会令读者费解的,这个时候可采取直译兼意译的方法。

例3:Afterthecompositioncompetition,weallpattedTomontheback.

此例只是在例3的基础上做了些改动,但却会对我们的翻译方法产生大的影响。上文中已经提到:“拍某人的背”在英语国家特定的表示对某人的祝贺,但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却可能有不同的涵义。在没有上下文语境的情况下,如果直接翻译过来中国的读者可能会不知所云或者产生误解,这个时候就需要译者改变策略,使用意译的方法了。故此例笔者认为可意译为:“作文竞赛结束后,我们都拍了拍汤姆的背向他表示祝贺。”

(三)如果某种非言语行为只在一种民族文化中存在,可以采取直译加注或者是意译的方法。

例4:Theyounggirlthumbedherwaytothepassingcars。

一些国家的人们通常有搭便车履行的习惯,通常他们会用上例中的手势:“竖起的拇指”向路过的车辆挥摆表示想要搭个便车,如果是刚巧碰到和他们同一方向的人就会带上他们。但是在中国,同样的想法缺不用相同的手势,故在路边用“竖起的拇指”对过往车辆挥摆以表示要搭便车是属于说英语国家一种特有的非言语行为,中国的读者不易理解其特殊意义和功能,因此翻译时要将这层意义采取意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解释清楚,否则可能造成读者的误解。故上例可译为:“那个年轻姑娘站在路边向过往的汽车摆动着竖起的拇指表示要搭车。”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非言语行为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言语行为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在翻译过程应对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应根据不同的语境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试以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为基础,以实现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为目标,对不同文化、不同语境下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对非言语行为学习及其翻译研究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EdwardHall,TheSilentLanguage[M]OxfordUniversity,1959

非言语范文篇5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大学英语课堂重要性应用

AbstractNonverbalcommunicationplaysacommandingroleasameansofcommunication.TheeffectofEnglishclassisfirmlyconnectedwiththeuseofnonverbalcommunication.IncollegeEnglishclassteaching,ifwecanusenonverbalbehaviorproperly,itwillbeabletoincreaseinformationforthestudentsandimprovetheirinterestsinlearning.Throughtheintroductionandthefunctionsofthenonverbalcommunication,thearticlepointsoutitsimportanceofnonverbalcommunicationandtheapplicationofitincollegeEnglishclassteaching.

KeywordsnonverbalcommunicationcollegeEnglishclassimportanceapplication

英语教学是一门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非言语表达形式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是教学艺术性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学习和努力掌握这种交际在课堂中的运用,进一步为教学服务。

一、非言语交际的定义和分类

非言语交际有狭义与广义的不同理解。广义的非言语交际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包括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出没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和其他装饰等,除言语交际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关于狭义的非言语交际,林惠祥先生指出非言语形式"总括于最广义的’语言’之下."人们为求得思想交际的准确性,需要选择可以传递意思的语言和非言语行为.我们常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就是指在言语与非言语行为结合在一起时,非言语行为能准确反映出话语的真正思想感情。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非言语交际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传递了师生交际活动的绝大部分信息。Cooper对非言语交际的分类是1)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亲吻和拥抱、微笑、体触、女士优先的礼节动作等,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2)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语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3)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家具和车辆所提供的交际信息。4)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

二、非言语交际的应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非言语交际的存在是对有声教学的积极配合和补充,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首先,非言语交际的信息传递量大,在某一交往过程中,不少于65%的信息是由非语言手段传递的。其次非言语交际对学生期待心理和接受效率有着深刻影响,因为非语言交际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丰富得多,而且深刻得多。再者,非言语交际的适当运用,可以拓宽作品审美途径,达到课堂的静态美与动态美互生互长的奇妙境界。英语课是一门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非言语表达形式非常丰富,而且运用频率也很高,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是教学艺术性的重要体现。

三、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际是提高课堂效益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非言语交际:

1、利用身势语言,吸引学生注意。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最重要的身势是站立。教师笔直地站在学生面前,就有了无声的指令和无形的威仪。但是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中适当地走动,兼顾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交往;必要时还应让学生围坐成半圆形,教师从讲台走到学生圈内参与学生的讨论,这比只是稳立或稳坐在讲台前更能提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也可以用一些象征性的身姿表示自己的思想情绪,具体地说就是用全身的短暂动作来表示自己的好恶,让学生通过教师的举动读出其中的要求、喜爱、关心、信任和评价。教师的身势和姿态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因而教师要做到站姿端庄、大方、精神饱满。

2、利用手势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在英语教学中,手势行为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教师在使用手势语时,要目的明确,克服随意性。手势语的运用要简洁、明快、大方、适度,不要繁杂、生硬、造作。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生的词汇量相对有限,听力理解较弱,老师讲解时如果借助一定的手势,就完全能够克服两种语言之间的障碍。手势是无声的语言。提问学生时,用手势给学生的回答予以暗示、提醒和点拨,对启发学生回答似懂非懂的问题特别有效。给学生以暗中点拨,让学生不觉难堪、扫面子,可以减轻学生的压抑感,提高学习积极性。在需要突出某个语言重点时,教师一个手势留给学生的记忆也许比多次重复的语言影响更远更深。

3、利用目光语言,掌握学生心理。眼神可以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的魅力。教师在课堂上授课,不能老搭拉着眼皮,以免感染学生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不能眼神长时间地固定在某一个地方,以免使被注视的对象心慌意乱,不知所措;也不能东张西望,目视天花板或地面,使学生以为你心绪不宁,分散听课的注意力。而应当在进行口语表达的同时,使自己的眉目语与学生的人体语言畅快地保持“对话”,将课堂上每时每刻全体学生的心理活动反映和每一个学生受课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尽收眼底”,了如指掌。教师还要以自己的眉目语调动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随时打破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沉闷气氛,保持课堂氛围的活跃。

综上所观,非言语交际手段的辅助,可以帮助大学英语老师减少课堂赘语,简化讲解,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师和教材,从而也使学生更加准确的掌握语言。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以及听、说、读、写能力都非常有利,在教育、教学上有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Hall,Edward.TheSilentLanguage[M].OxfordUniversity,1969

2.熊金才.非言语代码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5)

非言语范文篇6

不管是哪种类型节目的主持人都离不开说话,因为说话不仅是主持人表达节目内容最重要,最直接手段,而且也是反映主持人个性和才学的重要方面。

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这不必多说,但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连,与受众者更好的沟通。因此,非言语讯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讯息,别称为人体语言,身态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等,对于口头语言来说,上述这些称谓是转意上的语言,就是说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又能起表意的语言作用。

行为科学家以及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类的沟通方法中,大多数是通过手势、姿态、位置和距离来实现的,不论在办公室、宴会上和电视上,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都存在非言语讯息。并且人们还发现,大多数基本沟通的姿态,在当今世界是一致的,如高兴时会发笑,悲伤或生气时会皱眉或拉长脸,点头表示“是”或“肯定”,摇头表示“不”或“否定”,招手表示“来”,摆手表示“去”等等。

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非言语部分也有差异,主持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被非言语讯息的普通性规律所支配,主持人作为大众传播者,他们使用的非言语讯息就要提炼,以达到明白、准确的要求,并采用受众能理解的通用姿态,而不用使人误解或不恰当的姿态,这就要求电视主持人重视学习和掌握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

至今,有关学者已发现并记录了近百万种人体语言讯号,电视主持人并不是也不可能都去使用它们。人体语言使用的多寡,与经济、文化阶层有关。一般地说,经济、文化阶层较高的人,能清楚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较少使用人体语言;而经济、文化阶层较低的人则较多的使用人体语言来表达意思,而电视主持人既不应忽视非言语讯息的使用,而显得刻板单调,又不应手舞足蹈,过多使用非言语讯息而显得层次低下,电视主持人注意的是那些经常使用的非言语讯息,大体有下列数种:一、距离:这里的距离,主要是指主持人与被访问者、参与演播者以及现场观众等之间应保持的适当距离。

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普遍存在一种私人空间的概念。私人区域的范围,因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如中国人、日本人比较习惯较窄的区域距离,而西方人则较喜欢较宽的区域距离。

因此,主持人在工作中应注意和别人保持适当距离,一是不要过近,尤其不要轻易进入亲密区域,以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引起别人的反感,二是不要过远,使人感到生疏。在多数情况下,主持人和别人保持的空间距离介乎于私人区域和社交区域之间为宜,也就是1米左右,具体地说,就要看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节目以及什么性别和什么风格主持人了,若被访问者是领导,则应保持稍远些的距离,若被访问者比较熟悉或岁数大耳目不灵,所保持的距离可稍近些,但是决不能侵入被访问者的亲密区域,若是把手搭在被访问者的肩上,那效果一定很糟糕。

主持人的身体和别人所保持的距离,就是一种非言语讯息,不仅是他们的合作者,而且包括观众在内,都会从主持人在握空间距离上看出他们的教养程度。

二、握手:

现代人在交往过程中,握手表示礼节性的问侯,电视主持人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经常遇到握手,当主持人把握手作为一种非言语讯息的同时,有三个要注意:

第一,应该先伸手,握手是为大众接受的一种习惯,在生活中,与人第一次见面或与不大熟悉的人见面时,谁先伸手与对方握手往往有些迟疑,有的人在伸手前会犹豫:“我受对方欢迎吗?”或“对方喜欢我吗?”如果是肯定的,就会主动热情地先伸手与对方握手,如果没有把握,就会显得犹豫不决,一般在对方伸手后会马上作出反应;如果是否定的,便不会先伸出手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先伸手是不明智的,甚至是产生反效果,但是主持人不能这样,主持人同被访问者或参与节目演播者握手是一种职业行为,是表示对合作者的欢迎,不管对方是否欢迎自己,自己都要表示欢迎对方,因此,一般情况下都应该伸出自己热情的手。

第二,应该采取平等的握手方式。主持人在同对方握手时,一般不应该采取支配性风格,应平和、谦虚,因为你尊重他人,他人也会尊重你,有利于开展良好的业务活动。

许多电视主持人忽视握手所能表达的信息,是缺乏仔细的观察和有意识地锻炼,其实,握手是运用非言语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电视主持人使用握手的非言语信息,虽然不与观众直接联系,便却影响着合作者,因而影响着传播活动。

三、眼神

眼睛是人与人沟通中最清楚、最正确的讯号,因为它是人身的焦点。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的眼睛会说话”、“他的眼神不定”,都是说眼睛对人类行为的巨大作用。有关专家在研究用眼睛加强沟通方面,把注视分为以下几种:谈正事的注视,社交的注视,亲密的注视,轻轻的一瞥。

电视主持人的眼神通常介乎于社会性注视,和亲密性注视之间,也就是说比一般社交性注视略微亲密些,又比亲密性注视略为严肃些。有些用谈正事的注视,如访问高级领导人或谈论重大政治问题,但一般不能用轻轻一瞥这样的眼神。

主持人的眼神是非言语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多数情况下,眼神和面部表情以及语气、语调配合使用。运用眼睛来加强沟通,是人人都会遇到,人人都会做的事,但对主持人来说,这种沟通就超出了日常生活范围,而带来了职业意义。演员们用眼睛做戏是一种很高的演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主持人不是演员,也不必象演员那样用眼睛作戏,但其眼神要求真切、自然。有些主持人的眼光,过于热情、亲密;或过于冷漠呆滞;或眼大无祥,目光分散;或东张西望,不善注视,如此等等,都与他们缺乏管用眼睛传递讯息的技巧有关。这种技巧的获得,首先要对眼睛传情表意的作用有正确的理性认识,其次要有意识的做适当的练习和实践。

四、微笑:

每个人对客观外界的刺激,都会迅速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往往首先从面部表露出来,即使脚被碰了一下,虽然痛在脚上,但脸上却会皱眉或咧嘴,听到一件可笑的事,讯息虽然是从耳朵进来,但面部却立刻露出笑容。全世界的人,不论其文化背景有多大差异,几乎都用笑来表示。

笑,分大笑、狂笑、微笑、冷笑等多种类型。每种笑容发出的讯息也不一样,主持人的笑,一般都是微笑,而不大笑,更不是狂笑、冷笑。

微笑所发出的讯息是很丰富的。它因不同场合、不同情况表示出愉快、友好、亲切、赞同、欢迎等多种意思。主持人的微笑一般有两种情况:就主持人的个性而言,有天生的爱笑和不爱笑;就节目的内容而言,有严肃和活泼之分。这样,便产生了一个笑的掌握问题。

每个人都会笑,也都笑过,但爱笑不爱笑,人与人就不同了,爱笑的人一般会给人以愉快,亲切或甜密的感觉,不爱笑的人难免给人严肃或冷漠的感觉。主持人该如何掌握笑呢?最好问问别人,特别是问熟悉自己的人。自己在节目中笑的多了,还是笑的少了,他们的评价如何,然后再对天赋的笑作有意识的调整。一般说来,应该听其自然,不爱笑就不要勉强。过于勉强,会使人感到你皮笑肉不笑,效果不好了。当然,爱笑的人也要善于控制,特别是内容严肃的节目,笑容过多,往往破坏节目的整体效果。一般说来,抿嘴而笑比张口大笑的信息量要大的多,是主持人尤其是女主持人应该学会和掌握的重要技巧。

电视主持人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出面就笑,也不可不问节目内容和对象,一本正经。试想,如果让中央电视台的张宏民、罗京微笑着播新闻,而让鞠萍板起面孔主持《七巧板》,观众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恐怕都会觉得别扭了,这说明主持人的“笑”不单要自然,而且要受到节目内容和风格的限制。

电视主持人的“笑”掌握,还同有声语言相关,除了礼貌,要求主持人作出适当微笑外,多数情况下是因节目内容需要主持人以微笑来配合,使说话和笑容,表意和传情融为一体。

以上所述,使大家对非言语讯息有了了解,下面我们谈一谈非言语沟通技巧。

电视主持人拥有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有利于在主持节目中传情达意。而忽视非言语沟通,或使用不适当的非言语讯息,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节目效果和主持人本人的形象。

一个有较强能力的主持人,不单本身会不断发出准确而简炼的非言语讯息,而且能从合作者或在场者发出的非言语讯息中判断其参与的程度,随着作出相应的调整。

主持人的非言语沟通技巧,分天赋和获得两部分,主持人先天拥有的非言语沟通技能有高低之别,后天经过学习而获得的非言语沟通技巧也高低不同。首先主持人应该准确应用能够显示自已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电视主持人如果期望显示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公众化形象,应先发现和调查一下自己,多问几个人,请他们从你的身体姿势或行为特点方面用最少的字来描述你,他们很可能会把“潇洒大方”“扭捏作态”“动作急”等特征和你联系起来,你若是希望显示你天生开朗乐观的性格,那么,怎样来使用你的面孔?你若是希望看起来象个知识渊博的教授,那么怎样使用你的双手?总之,要想想,除了通过言语系统来显示外,非言语系统方面有哪些姿势可以帮助你,比如,用你的笑容,急促的语调和张扬的步态来突出你愉快的天性。一般地说,电视主持人至少应该有两、三种行之有效,立即可用的姿态来帮助传递非言语讯息,这些姿势当然应该是天生的,而不是造作出来的。任何一个电视主持人都不要试图去使用自己不具备的身姿特征,否则,就会使主持人以及节目显得不伦不类。

主持人除了应该准确选择能显示自己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外,还应该重视学习身体语言,因为在电视主持人中,缺乏非言语沟通知识,忽视通过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的现象,至今仍带有普遍性.有的缺乏这种意识,视为自然而忽视学习和锻炼;有的使用不当而不知利弊,如此等等,都是不明白身体语言固然是天赋的,但也要学习。以电视台主持人来说,这种学习已超出了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变成了工作的需要。

学习身体语言的方法,一是观察,二是实验,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人们都在使用身体动作,都有非言语讯息存在。在车站、码头,人们表现出来的殷切、快乐、焦虑、急躁、愤怒以及其他一些情绪都比较明显,各种集会,宴会也是观察非言语讯息的理想场所。主持人应用心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观察。

非言语范文篇7

不管是哪种类型节目的主持人都离不开说话,因为说话不仅是主持人表达节目内容最重要,最直接手段,而且也是反映主持人个性和才学的重要方面。

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这不必多说,但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连,与受众者更好的沟通。因此,非言语讯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讯息,别称为人体语言,身态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等,对于口头语言来说,上述这些称谓是转意上的语言,就是说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又能起表意的语言作用。

行为科学家以及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类的沟通方法中,大多数是通过手势、姿态、位置和距离来实现的,不论在办公室、宴会上和电视上,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都存在非言语讯息。并且人们还发现,大多数基本沟通的姿态,在当今世界是一致的,如高兴时会发笑,悲伤或生气时会皱眉或拉长脸,点头表示“是”或“肯定”,摇头表示“不”或“否定”,招手表示“来”,摆手表示“去”等等。

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非言语部分也有差异,主持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被非言语讯息的普通性规律所支配,主持人作为大众传播者,他们使用的非言语讯息就要提炼,以达到明白、准确的要求,并采用受众能理解的通用姿态,而不用使人误解或不恰当的姿态,这就要求电视主持人重视学习和掌握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

至今,有关学者已发现并记录了近百万种人体语言讯号,电视主持人并不是也不可能都去使用它们。人体语言使用的多寡,与经济、文化阶层有关。一般地说,经济、文化阶层较高的人,能清楚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较少使用人体语言;而经济、文化阶层较低的人则较多的使用人体语言来表达意思,而电视主持人既不应忽视非言语讯息的使用,而显得刻板单调,又不应手舞足蹈,过多使用非言语讯息而显得层次低下,电视主持人注意的是那些经常使用的非言语讯息,大体有下列数种:一、距离:这里的距离,主要是指主持人与被访问者、参与演播者以及现场观众等之间应保持的适当距离。

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普遍存在一种私人空间的概念。私人区域的范围,因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如中国人、日本人比较习惯较窄的区域距离,而西方人则较喜欢较宽的区域距离。

因此,主持人在工作中应注意和别人保持适当距离,一是不要过近,尤其不要轻易进入亲密区域,以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引起别人的反感,二是不要过远,使人感到生疏。在多数情况下,主持人和别人保持的空间距离介乎于私人区域和社交区域之间为宜,也就是1米左右,具体地说,就要看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节目以及什么性别和什么风格主持人了,若被访问者是领导,则应保持稍远些的距离,若被访问者比较熟悉或岁数大耳目不灵,所保持的距离可稍近些,但是决不能侵入被访问者的亲密区域,若是把手搭在被访问者的肩上,那效果一定很糟糕。

主持人的身体和别人所保持的距离,就是一种非言语讯息,不仅是他们的合作者,而且包括观众在内,都会从主持人在握空间距离上看出他们的教养程度。

二、握手:

现代人在交往过程中,握手表示礼节性的问侯,电视主持人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经常遇到握手,当主持人把握手作为一种非言语讯息的同时,有三个要注意:

第一,应该先伸手,握手是为大众接受的一种习惯,在生活中,与人第一次见面或与不大熟悉的人见面时,谁先伸手与对方握手往往有些迟疑,有的人在伸手前会犹豫:“我受对方欢迎吗?”或“对方喜欢我吗?”如果是肯定的,就会主动热情地先伸手与对方握手,如果没有把握,就会显得犹豫不决,一般在对方伸手后会马上作出反应;如果是否定的,便不会先伸出手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先伸手是不明智的,甚至是产生反效果,但是主持人不能这样,主持人同被访问者或参与节目演播者握手是一种职业行为,是表示对合作者的欢迎,不管对方是否欢迎自己,自己都要表示欢迎对方,因此,一般情况下都应该伸出自己热情的手。

第二,应该采取平等的握手方式。主持人在同对方握手时,一般不应该采取支配性风格,应平和、谦虚,因为你尊重他人,他人也会尊重你,有利于开展良好的业务活动。

许多电视主持人忽视握手所能表达的信息,是缺乏仔细的观察和有意识地锻炼,其实,握手是运用非言语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电视主持人使用握手的非言语信息,虽然不与观众直接联系,便却影响着合作者,因而影响着传播活动。

三、眼神

眼睛是人与人沟通中最清楚、最正确的讯号,因为它是人身的焦点。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的眼睛会说话”、“他的眼神不定”,都是说眼睛对人类行为的巨大作用。有关专家在研究用眼睛加强沟通方面,把注视分为以下几种:谈正事的注视,社交的注视,亲密的注视,轻轻的一瞥。

电视主持人的眼神通常介乎于社会性注视,和亲密性注视之间,也就是说比一般社交性注视略微亲密些,又比亲密性注视略为严肃些。有些用谈正事的注视,如访问高级领导人或谈论重大政治问题,但一般不能用轻轻一瞥这样的眼神。

主持人的眼神是非言语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多数情况下,眼神和面部表情以及语气、语调配合使用。运用眼睛来加强沟通,是人人都会遇到,人人都会做的事,但对主持人来说,这种沟通就超出了日常生活范围,而带来了职业意义。演员们用眼睛做戏是一种很高的演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主持人不是演员,也不必象演员那样用眼睛作戏,但其眼神要求真切、自然。有些主持人的眼光,过于热情、亲密;或过于冷漠呆滞;或眼大无祥,目光分散;或东张西望,不善注视,如此等等,都与他们缺乏管用眼睛传递讯息的技巧有关。这种技巧的获得,首先要对眼睛传情表意的作用有正确的理性认识,其次要有意识的做适当的练习和实践。

四、微笑:

每个人对客观外界的刺激,都会迅速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往往首先从面部表露出来,即使脚被碰了一下,虽然痛在脚上,但脸上却会皱眉或咧嘴,听到一件可笑的事,讯息虽然是从耳朵进来,但面部却立刻露出笑容。全世界的人,不论其文化背景有多大差异,几乎都用笑来表示。

笑,分大笑、狂笑、微笑、冷笑等多种类型。每种笑容发出的讯息也不一样,主持人的笑,一般都是微笑,而不大笑,更不是狂笑、冷笑。

微笑所发出的讯息是很丰富的。它因不同场合、不同情况表示出愉快、友好、亲切、赞同、欢迎等多种意思。主持人的微笑一般有两种情况:就主持人的个性而言,有天生的爱笑和不爱笑;就节目的内容而言,有严肃和活泼之分。这样,便产生了一个笑的掌握问题。

每个人都会笑,也都笑过,但爱笑不爱笑,人与人就不同了,爱笑的人一般会给人以愉快,亲切或甜密的感觉,不爱笑的人难免给人严肃或冷漠的感觉。主持人该如何掌握笑呢?最好问问别人,特别是问熟悉自己的人。自己在节目中笑的多了,还是笑的少了,他们的评价如何,然后再对天赋的笑作有意识的调整。一般说来,应该听其自然,不爱笑就不要勉强。过于勉强,会使人感到你皮笑肉不笑,效果不好了。当然,爱笑的人也要善于控制,特别是内容严肃的节目,笑容过多,往往破坏节目的整体效果。一般说来,抿嘴而笑比张口大笑的信息量要大的多,是主持人尤其是女主持人应该学会和掌握的重要技巧。

电视主持人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出面就笑,也不可不问节目内容和对象,一本正经。试想,如果让中央电视台的张宏民、罗京微笑着播新闻,而让鞠萍板起面孔主持《七巧板》,观众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恐怕都会觉得别扭了,这说明主持人的“笑”不单要自然,而且要受到节目内容和风格的限制。

电视主持人的“笑”掌握,还同有声语言相关,除了礼貌,要求主持人作出适当微笑外,多数情况下是因节目内容需要主持人以微笑来配合,使说话和笑容,表意和传情融为一体。

以上所述,使大家对非言语讯息有了了解,下面我们谈一谈非言语沟通技巧。

电视主持人拥有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有利于在主持节目中传情达意。而忽视非言语沟通,或使用不适当的非言语讯息,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节目效果和主持人本人的形象。

一个有较强能力的主持人,不单本身会不断发出准确而简炼的非言语讯息,而且能从合作者或在场者发出的非言语讯息中判断其参与的程度,随着作出相应的调整。

主持人的非言语沟通技巧,分天赋和获得两部分,主持人先天拥有的非言语沟通技能有高低之别,后天经过学习而获得的非言语沟通技巧也高低不同。首先主持人应该准确应用能够显示自已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电视主持人如果期望显示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公众化形象,应先发现和调查一下自己,多问几个人,请他们从你的身体姿势或行为特点方面用最少的字来描述你,他们很可能会把“潇洒大方”“扭捏作态”“动作急”等特征和你联系起来,你若是希望显示你天生开朗乐观的性格,那么,怎样来使用你的面孔?你若是希望看起来象个知识渊博的教授,那么怎样使用你的双手?总之,要想想,除了通过言语系统来显示外,非言语系统方面有哪些姿势可以帮助你,比如,用你的笑容,急促的语调和张扬的步态来突出你愉快的天性。一般地说,电视主持人至少应该有两、三种行之有效,立即可用的姿态来帮助传递非言语讯息,这些姿势当然应该是天生的,而不是造作出来的。任何一个电视主持人都不要试图去使用自己不具备的身姿特征,否则,就会使主持人以及节目显得不伦不类。

主持人除了应该准确选择能显示自己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外,还应该重视学习身体语言,因为在电视主持人中,缺乏非言语沟通知识,忽视通过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的现象,至今仍带有普遍性.有的缺乏这种意识,视为自然而忽视学习和锻炼;有的使用不当而不知利弊,如此等等,都是不明白身体语言固然是天赋的,但也要学习。以电视台主持人来说,这种学习已超出了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变成了工作的需要。

学习身体语言的方法,一是观察,二是实验,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人们都在使用身体动作,都有非言语讯息存在。在车站、码头,人们表现出来的殷切、快乐、焦虑、急躁、愤怒以及其他一些情绪都比较明显,各种集会,宴会也是观察非言语讯息的理想场所。主持人应用心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观察。

非言语范文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情境语境;文化语境

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人们在表达时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是无法进行的。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也具有这样的特征。

一、发挥学生学习词汇的主观能动性

(一)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曾说过要“寓教育于娱乐”,讲的就是要在游戏中让学生学到知识,他还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词汇学习有了兴趣,自然会学得更快、记得更牢。以英语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从阅读中学习课外词汇,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就看教师能不能准确地捕捉到。词汇的学习本就枯燥烦琐,如果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时不时地来点鼓励,那么学生一定会更愿意学习词汇。学生的进步得到教师的肯定,学生的见解得到老师的赞赏,学生的行为得到老师的表扬,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如果说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的表扬是锦上添花,那么在学生面对挫折时,教师的表扬就是雪中送炭。所以,不管学生的成绩是好是坏,教师都要用赞赏和肯定去激励他们。

(三)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

非语言语境意识是指言语的使用者对情境和文化语境的各种构成因素的理解和掌握,并以意识的形式储存于言语使用者的大脑中,直接关系到交际的成败。因此,培养学生的非语言语境意识对于学生学好英语,学好英语词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境不同于形式,需要从多方面来努力。如在教授学生词汇用法时,不能单纯把搭配结构当作公式让学生背出来,而应该创设语言使用的情境;在教学生写作时,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句子语法是否正确,还应该留意句子表达的内容是否符合话题的要求。另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增加电影、歌曲等视听课程来取代单一的讲授课程,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为学生营造更符合实际交流的语境,从而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英语词汇。

二、利用各种语境进行词汇教学

(一)词汇学习前——情境语境导入

课堂上良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课程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习词汇前,教师可以设计一段有趣的故事或播放一段动人的音乐,在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自然地做好学习词汇的准备,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1.视听结合。通过视觉和听觉双重输入,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和情境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可用性,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还能促进学生进行交际的欲望,比单一的书面学习更有效率。2.肢体动作。肢体动作可以帮助教师创造出有意义的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西方的课堂上,教师往往使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一方面这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动态的画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

(二)词汇学习中——文化语境渗透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往往要依靠其社会文化,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必然蕴含文化意义。因此,在文化语境中学习词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学习兴趣。1.西方文化中的词汇。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词汇是英语文化中独有的,那么只告诉学生中文意思让学生死记硬背会大大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这个时候,就应该向学生渗透西方文化背景。比如,译林牛津《英语》教材中的一个单词“Samaritan”来源于《圣经》,由于中国文化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人物,这时教师就要通过文化语境的创设来帮助学生学习。《圣经》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犹太人被强盗打劫,受了重伤,躺在路边,路过的人,甚至犹太的神职人员,都对他不闻不问,唯有一个撒玛利亚人伸出援手,悉心照料。教师在讲述这个故事时,要让学生了解撒玛利亚人和犹太人几百年来纷争不断,两国长期处于绝交的状态,但危难时刻异族人反而不计前嫌,尤为可贵。了解了以上的文化背景,学生自然能对这一习语有更深刻的理解。2.有中英差异的词汇。不同的文化必然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要让学生知道中英文词汇间不是字面意思相同就可以画等号的。在学生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对比分析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交际文化的敏感性,而且对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是有裨益的。如“龙”在中国人眼中是正义、力量、权利的象征,可是英语中的“dragon”却是邪恶、阴险的代表。再如,dog在中文中以贬义居多,但是在英语中则有所不同,“everydoghasitsday”“aluckydog”等都是含有褒义的表达。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可以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三)词汇学习后——非语言语境巩固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随时都在发生,所以对新学的词汇一定要及时复习巩固。为了更好地内化词汇,教师可以创设多层次的非语言语境,让学生把所学的词汇从最初的认识转化到使用上来,从而使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创设跨文化交际情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比如,在教授译林牛津《英语》模块7Unit4thefirstundergroundintheworld这一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关于伦敦地铁的纪录片,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guider、tourist、traindriver等。通过人物的模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这些身份所需要承担的工作和责任,也就能更好地了解英语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三、非语言语境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一)非语言语境的设置要能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成效,因而只有激发学生积极性的语境才真正有利于学生的词汇学习。笔者认为,教师在创设情境或文化语境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与时俱进,贴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今天,教师首先自己要与时俱进,要留意当下的社会热点,要聚焦全球的时政要闻,从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加工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语境。如果教师继续采用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事例,学生难免觉得过时,不感兴趣。当然,光与时俱进也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当选取贴合高中生日常的文化语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2.结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工具来呈现非语言语境,这样不仅可以使表达更清楚,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与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的传统课堂不同,教师自始至终都处在一个引导的位置上,在教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TellmeandIforget,teachmeandIremem⁃ber,involvemeandIlearn.”所以,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进步。

(三)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非言语范文篇9

不管是哪种类型节目的主持人都离不开说话,因为说话不仅是主持人表达节目内容最重要,最直接手段,而且也是反映主持人个性和才学的重要方面。

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这不必多说,但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连,与受众者更好的沟通。因此,非言语讯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讯息,别称为人体语言,身态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等,对于口头语言来说,上述这些称谓是转意上的语言,就是说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又能起表意的语言作用。

行为科学家以及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类的沟通方法中,大多数是通过手势、姿态、位置和距离来实现的,不论在办公室、宴会上和电视上,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都存在非言语讯息。并且人们还发现,大多数基本沟通的姿态,在当今世界是一致的,如高兴时会发笑,悲伤或生气时会皱眉或拉长脸,点头表示“是”或“肯定”,摇头表示“不”或“否定”,招手表示“来”,摆手表示“去”等等。

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非言语部分也有差异,主持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被非言语讯息的普通性规律所支配,主持人作为大众传播者,他们使用的非言语讯息就要提炼,以达到明白、准确的要求,并采用受众能理解的通用姿态,而不用使人误解或不恰当的姿态,这就要求电视主持人重视学习和掌握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

至今,有关学者已发现并记录了近百万种人体语言讯号,电视主持人并不是也不可能都去使用它们。人体语言使用的多寡,与经济、文化阶层有关。一般地说,经济、文化阶层较高的人,能清楚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较少使用人体语言;而经济、文化阶层较低的人则较多的使用人体语言来表达意思,而电视主持人既不应忽视非言语讯息的使用,而显得刻板单调,又不应手舞足蹈,过多使用非言语讯息而显得层次低下,电视主持人注意的是那些经常使用的非言语讯息,大体有下列数种:一、距离:这里的距离,主要是指主持人与被访问者、参与演播者以及现场观众等之间应保持的适当距离。

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普遍存在一种私人空间的概念。私人区域的范围,因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如中国人、日本人比较习惯较窄的区域距离,而西方人则较喜欢较宽的区域距离。

因此,主持人在工作中应注意和别人保持适当距离,一是不要过近,尤其不要轻易进入亲密区域,以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引起别人的反感,二是不要过远,使人感到生疏。在多数情况下,主持人和别人保持的空间距离介乎于私人区域和社交区域之间为宜,也就是1米左右,具体地说,就要看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节目以及什么性别和什么风格主持人了,若被访问者是领导,则应保持稍远些的距离,若被访问者比较熟悉或岁数大耳目不灵,所保持的距离可稍近些,但是决不能侵入被访问者的亲密区域,若是把手搭在被访问者的肩上,那效果一定很糟糕。

主持人的身体和别人所保持的距离,就是一种非言语讯息,不仅是他们的合作者,而且包括观众在内,都会从主持人在握空间距离上看出他们的教养程度。

二、握手:

现代人在交往过程中,握手表示礼节性的问侯,电视主持人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经常遇到握手,当主持人把握手作为一种非言语讯息的同时,有三个要注意:

第一,应该先伸手,握手是为大众接受的一种习惯,在生活中,与人第一次见面或与不大熟悉的人见面时,谁先伸手与对方握手往往有些迟疑,有的人在伸手前会犹豫:“我受对方欢迎吗?”或“对方喜欢我吗?”如果是肯定的,就会主动热情地先伸手与对方握手,如果没有把握,就会显得犹豫不决,一般在对方伸手后会马上作出反应;如果是否定的,便不会先伸出手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先伸手是不明智的,甚至是产生反效果,但是主持人不能这样,主持人同被访问者或参与节目演播者握手是一种职业行为,是表示对合作者的欢迎,不管对方是否欢迎自己,自己都要表示欢迎对方,因此,一般情况下都应该伸出自己热情的手。

第二,应该采取平等的握手方式。主持人在同对方握手时,一般不应该采取支配性风格,应平和、谦虚,因为你尊重他人,他人也会尊重你,有利于开展良好的业务活动。

许多电视主持人忽视握手所能表达的信息,是缺乏仔细的观察和有意识地锻炼,其实,握手是运用非言语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电视主持人使用握手的非言语信息,虽然不与观众直接联系,便却影响着合作者,因而影响着传播活动。

三、眼神

眼睛是人与人沟通中最清楚、最正确的讯号,因为它是人身的焦点。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的眼睛会说话”、“他的眼神不定”,都是说眼睛对人类行为的巨大作用。有关专家在研究用眼睛加强沟通方面,把注视分为以下几种:谈正事的注视,社交的注视,亲密的注视,轻轻的一瞥。

电视主持人的眼神通常介乎于社会性注视,和亲密性注视之间,也就是说比一般社交性注视略微亲密些,又比亲密性注视略为严肃些。有些用谈正事的注视,如访问高级领导人或谈论重大政治问题,但一般不能用轻轻一瞥这样的眼神。

主持人的眼神是非言语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多数情况下,眼神和面部表情以及语气、语调配合使用。运用眼睛来加强沟通,是人人都会遇到,人人都会做的事,但对主持人来说,这种沟通就超出了日常生活范围,而带来了职业意义。演员们用眼睛做戏是一种很高的演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主持人不是演员,也不必象演员那样用眼睛作戏,但其眼神要求真切、自然。有些主持人的眼光,过于热情、亲密;或过于冷漠呆滞;或眼大无祥,目光分散;或东张西望,不善注视,如此等等,都与他们缺乏管用眼睛传递讯息的技巧有关。这种技巧的获得,首先要对眼睛传情表意的作用有正确的理性认识,其次要有意识的做适当的练习和实践。

四、微笑:

每个人对客观外界的刺激,都会迅速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往往首先从面部表露出来,即使脚被碰了一下,虽然痛在脚上,但脸上却会皱眉或咧嘴,听到一件可笑的事,讯息虽然是从耳朵进来,但面部却立刻露出笑容。全世界的人,不论其文化背景有多大差异,几乎都用笑来表示。

笑,分大笑、狂笑、微笑、冷笑等多种类型。每种笑容发出的讯息也不一样,主持人的笑,一般都是微笑,而不大笑,更不是狂笑、冷笑。

微笑所发出的讯息是很丰富的。它因不同场合、不同情况表示出愉快、友好、亲切、赞同、欢迎等多种意思。主持人的微笑一般有两种情况:就主持人的个性而言,有天生的爱笑和不爱笑;就节目的内容而言,有严肃和活泼之分。这样,便产生了一个笑的掌握问题。

每个人都会笑,也都笑过,但爱笑不爱笑,人与人就不同了,爱笑的人一般会给人以愉快,亲切或甜密的感觉,不爱笑的人难免给人严肃或冷漠的感觉。主持人该如何掌握笑呢?最好问问别人,特别是问熟悉自己的人。自己在节目中笑的多了,还是笑的少了,他们的评价如何,然后再对天赋的笑作有意识的调整。一般说来,应该听其自然,不爱笑就不要勉强。过于勉强,会使人感到你皮笑肉不笑,效果不好了。当然,爱笑的人也要善于控制,特别是内容严肃的节目,笑容过多,往往破坏节目的整体效果。一般说来,抿嘴而笑比张口大笑的信息量要大的多,是主持人尤其是女主持人应该学会和掌握的重要技巧。

电视主持人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出面就笑,也不可不问节目内容和对象,一本正经。试想,如果让中央电视台的张宏民、罗京微笑着播新闻,而让鞠萍板起面孔主持《七巧板》,观众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恐怕都会觉得别扭了,这说明主持人的“笑”不单要自然,而且要受到节目内容和风格的限制。

电视主持人的“笑”掌握,还同有声语言相关,除了礼貌,要求主持人作出适当微笑外,多数情况下是因节目内容需要主持人以微笑来配合,使说话和笑容,表意和传情融为一体。

以上所述,使大家对非言语讯息有了了解,下面我们谈一谈非言语沟通技巧。

电视主持人拥有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有利于在主持节目中传情达意。而忽视非言语沟通,或使用不适当的非言语讯息,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节目效果和主持人本人的形象。

一个有较强能力的主持人,不单本身会不断发出准确而简炼的非言语讯息,而且能从合作者或在场者发出的非言语讯息中判断其参与的程度,随着作出相应的调整。

主持人的非言语沟通技巧,分天赋和获得两部分,主持人先天拥有的非言语沟通技能有高低之别,后天经过学习而获得的非言语沟通技巧也高低不同。首先主持人应该准确应用能够显示自已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电视主持人如果期望显示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公众化形象,应先发现和调查一下自己,多问几个人,请他们从你的身体姿势或行为特点方面用最少的字来描述你,他们很可能会把“潇洒大方”“扭捏作态”“动作急”等特征和你联系起来,你若是希望显示你天生开朗乐观的性格,那么,怎样来使用你的面孔?你若是希望看起来象个知识渊博的教授,那么怎样使用你的双手?总之,要想想,除了通过言语系统来显示外,非言语系统方面有哪些姿势可以帮助你,比如,用你的笑容,急促的语调和张扬的步态来突出你愉快的天性。一般地说,电视主持人至少应该有两、三种行之有效,立即可用的姿态来帮助传递非言语讯息,这些姿势当然应该是天生的,而不是造作出来的。任何一个电视主持人都不要试图去使用自己不具备的身姿特征,否则,就会使主持人以及节目显得不伦不类。

主持人除了应该准确选择能显示自己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外,还应该重视学习身体语言,因为在电视主持人中,缺乏非言语沟通知识,忽视通过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的现象,至今仍带有普遍性.有的缺乏这种意识,视为自然而忽视学习和锻炼;有的使用不当而不知利弊,如此等等,都是不明白身体语言固然是天赋的,但也要学习。以电视台主持人来说,这种学习已超出了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变成了工作的需要。

学习身体语言的方法,一是观察,二是实验,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人们都在使用身体动作,都有非言语讯息存在。在车站、码头,人们表现出来的殷切、快乐、焦虑、急躁、愤怒以及其他一些情绪都比较明显,各种集会,宴会也是观察非言语讯息的理想场所。主持人应用心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观察。

非言语范文篇10

关键词:表情图标;非言语传播学;网络媒介传播

1表情图标(Emoji)的发展沿革

1982年9月19日,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学校论坛上发帖,建议使用“:-)”在文字之后来表示玩笑意,使用“:-(”表示自己没有在说玩笑话。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人正式使用表情符号(emoticon)来表示语气,以补充屏幕上文字聊天无法传递的、面对面交流(Face-to-facecommunication)才能表达的说话者的心情等细节。随后数年,横向的表情符号(如“:-)”)在欧美流行起来,竖向的表情符号(如“(*^▽^*)”)则在亚洲风行。在1999年,日本人栗田穰崇以天气图标、股票符号、中文文字和路标标志为灵感,创造出了一套180个12×12像素的表情符号。表情的编写则使用了统一码(Unicode),使表情图标可以跨不同系统、不同平台进行传播。表情图标常常被称为表情符号的“升级版”,并且在逐渐替代后者(Pavalanathan&Eisenstein2016)。2007年,安卓系统使用了表情图标,2009年苹果的iOS系统也更新了600余个表情图标。于是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几年内,表情图标的使用席卷了全球——包括微信、微博、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在内的社交网络平台都允许表情符号的使用。现如今,表情符号已经成为网络传播中沟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牛津词典》甚至将2015年年度词汇的殊荣颁给了全球网民最爱的“笑哭”表情。2017年中山大学一项统计显示,仅在QQ平台,一年被使用最多次数的表情“呲牙”就被使用了303亿次。足见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表情图标的火爆程度。

2文献综述

非言语传播学研究面对面交流场景下,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动作、手势、距离、语气等语言文字本身以外的传播内容。学界认为,非言语传播是面对面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后天养成的沟通模式,且通常是说话者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表现出来,因此格外真实。在网络沟通中,表情图标以及早先时期的表情符号代替了面对面交流中的非言语传播因素,辅助网络媒介上的文字沟通。Churches,Nicholls,Thiessen,KohlerandKeage一项调查显示,表情符号和面部表情有着类似的表意效果:成年人在观看表情符号时,所激活的大脑皮层部分与观看人类面部表情激活的皮层部分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识别是后天养成而非先天存在,因为相同实验下,婴儿却没有出现相同的结果。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表情符号与面部表情一样,起到了情绪表达的作用(PavalanathanandEisenstein2015)。根据大数据技术,Novaketal.研究了表情图标的使用人气,并且列出了推特表情情感强度排行。研究表明,大多数表情图标的情感意义都偏向正面、积极,而不论表意正面还是负面,表情图标所被人们赋予的感情越强烈,被使用的频率就越强。Miller等人则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了独立使用表情图标时引发的表意歧义现象。他们发现,一种表情图标可能有多种解读,因此导致了交流上的误会。学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独立使用的表情图标上,很少关注在和文字搭配使用情况下对文字整体表意的影响。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表情图标并非独立使用,而是搭配文字进行辅助表意,这一点与面对面交流中面部表情起到的作用类似。Milleretal.在集中研究了表情图标独立使用时的表意效果后,也着重强调了希望将来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文字环境中表情图标的意义。显然,这部分研究在学界尚有缺失。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表情图标的研究发现与非言语传播学中对面部表情的研究发现类似:表情图标与文字的互动机制与表情和面对面交流中语言与面部表情的互动机制十分相似,都可以起到规范、修饰甚至控制文字语义信息传达的作用。根据非言语传播学研究结论,当非言语信息与口述语言感情色彩相符时,非言语信息可以起到加强语言情绪色彩的作用;当非言语信息与口述语言感情色彩相反时,对说话者传递信息的解读则有可能出现歧义;表情等非言语信息是人们用来柔化、中和言语信息直接意义的重要工具。因此,根据非言语传播学中面部表情对语气修饰的三种作用,研究假设,比起文字单独出现,表情图标和文字一起出现时。1)当表情图标与文字的情绪色彩相符时,表情图标增强文字的情绪色彩。2)当表情图标感情色彩偏向中性时,表情图标减弱文字的情绪色彩。3)表情图标增强文字的情绪色彩相反时,表情图标造成文字的情绪色彩解读的歧义。

3研究方法

有研究表明,人们表达心情和语气的方式由其所属的文化群体决定。因而,熟悉同一网络表情亚文化的群体对相同的文字信息、表情符号有着相近的解读。因此,为验证如上几个假设,本研究采集了年龄、线上社交网络使用习惯相近的群体——对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国际商学院15级本科生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本研究共采集247个样本,其中195个有效。问卷从微信群转发,并只研究微信表情,因为在不同操作系统中,微信表情的形态相同。问卷首先采集了用户的性别与表情图标使用频率信息,而后用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采集了用户对文字消息、表情图标和二者结合在一起的消息的情感色彩打分。其中-5分指感情色彩极度负面,5分指感情色彩极度正面。根据腾讯《QQ年度表情大数据》《中国网民表情报告》,本研究选取了中国网民10个最常用的表情图标,包括3个感情色彩正面表情、4个感情色彩中性表情、3个感情色彩负面表情。根据测试问卷的结果,研究选取了感情色彩正面和负面的文字消息各10句。问卷首先采集了用户对10个表情图标的感情色彩的打分,而后采集了对20句文字消息的感情色彩打分,最后采集了20个用户对“句子+表情图标”消息的感情色彩打分。其中问卷设置和假设对应关系见表1。本研究所采集的“句子+表情图标”消息全部来源于真实的微信群、微信朋友圈,且符合以下几个标准:第一,消息为纯中文消息;第二,消息中只含有一个不重复出现的表情图标;第三,消息文字有着无上下文也可以清楚理解的语义;四,情感表达性大于信息传递性。

4研究发现

4.1假设一验证结果。如表2所示,除S消息以外,所有句子中的表情图标都增强了句子中文字的感情色彩,因此假设一得到验证成立,即当表情图标与文字的情绪色彩相符时,表情图标增强文字的情绪色彩。4.2假设二验证结果。如表3所示,除J消息以外,所有句子中的中性表情图标都减弱了句子中文字的感情色彩,因此假设二得到验证成立,即当表情图标感情色彩偏向中性时,表情图标减弱文字的情绪色彩。4.3假设三验证结果。如表4所示,除A、E消息以外,所有句子中的表情图标都减少了句子中文字的感情色彩解读的歧义,因此假设三验证得到了与假设完全相反的结果,即当表情图标感情色彩偏向中性时,表情图标减弱文字的情绪色彩。

5传播学视角下的表情图标(Emoji)的三种语气修饰作用

1)语气增强作用。在表情图标与文字中的语义都为正面或负面时,表情图标可以增强文字的语气。比如,微信自带表情图表中的“大哭”表情与表意伤心的文字表达连用时,会比单独的文字表达表现出更强烈的负面情绪。这与学界对于表情符号的研究成果基本相符,但西方学界研究曾发现“:-(”对负面文字语气加强的程度不明显,而表情图标则不同,对文字的负面表达有着明显的语气加强作用。这是因为微信中的表情图标对眼睛部位的展现程度更为细节化,且在强调负面语气时,泪水比起表情符号中下垂的嘴角有着更明显的表达。西方学界研究发现“:-(”对负面文字语气加强的程度不明显,也可能是因为西方使用更细节化的竖向表情符号(如“o(TωT)o”)的习惯较少。2)语气软化作用。在文字明显出现正面或者负面语气时,中性表情图标可以起到软化文字语气的作用,这与学界对于表情符号的研究结果类似——研究表明,当人们表达拒绝、请求甚至抱怨时,表情符号都可以起到柔化语气的作用(DresnerandHerring2010)。如同表情符号,表情图标也有着灵活的使用场景。在占据中国人80%手机使用时间的微信环境下,中性表情图标可以使一段纯文字对话变得更轻松活泼,并且帮助使用者更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在指令性的语言环境中,表情图标也可以让一段对话变得更客气、更有趣、不那么严肃干瘪。起到类似作用的中性表情图标没有表达明确的正面或者负面情绪,反而同时包含着正面和负面元素。以“捂脸”表情为例,捂脸的手表明使用者心情并不是纯粹的不满或伤心,而是颇有几分自嘲和无奈。而夸张的蓝色泪水和大笑的嘴角则互为矛盾的正反面,给与了这个表情符号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类表情图标因为既有正面元素,也有负面元素,可以用于辅助较为正面或较为负面的文字表达,起到软化语气的作用,将文字的语气修饰得更温和。也正因为有着丰富广泛的应用场景,中性表情图标如“捂脸”和“笑哭”成为了最受欢迎、最流行的表情图标。3)语气明确作用。当文字表述容易引起语气解读的歧义时,表情图标可以起到明确语义的作用。这也与学界对于表情符号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学者发现,人们使用表情符号来避免纯文字沟通中出现的语气歧义现象。比如,人们可以使用如“:P”“;)”之类的表情辅助文字表述,来表达反讽或者玩笑意,如在面对面交流中在一句严肃的话语之后加上一个俏皮的眨眼,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玩笑意,以减少歧义的可能。这种用法在表情图标时代依然流行。比如在微信环境中,“微笑”“再见”表情被年轻人广泛地赋予了反讽的意义。一句不知是否真心的“她今天可真美”加上“微笑”表情图标则会被清楚地解读为是一句讽刺,而非真心称赞。这种用法于年轻人群中十分流行,不仅增加了表意的准确性和便捷性,也增加了网络沟通的趣味性。但也值得注意的是,语义明确效应只适用于理解同一种网络亚文化的受众,不习惯讽刺用法的用户对于“微笑”等表情的解读则停留在“微笑”的本意上,即一个不含恶意的微笑。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