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2:38:48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范文篇1

概括地说,在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资产进行的交换。非货币性交易最大的特点是以货易货,不收付款项。所以,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是以什么价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帐价格,以及是否确认交易损益。总体来说,对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的规定,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将非货币性资产划分为待售资产和非待售资产,在此基础上,将非货币性交易划分为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二,为便于具体操作,该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对其分别作了具体规定。

第三,谨慎原则在非货币性交易会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核心是:资产的计量和损益的确认,而两者又是相互影响的。为了正确进行会计确认,必须确定判断标准。该准则将盈利过程是否完成作为判断标准。

本文主要拟就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把我国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与美国的会计原则意见书第29号——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APB29)作一比较。

(一)非货币性交易的含义不同。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对非货币性交易定义为: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易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在APB29中,非货币性交易包括:

(1)与所有者的非互惠转移,如将可流通的权益证券之类的非货币性资产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

(2)与其他企业的非互惠转移,如将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给慈善组织;

(3)非货币性交换,即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进行的非货币性资产或劳务的交换。

(二)非货币性资产的分类。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将非货币性资产分为待售资产和非待售资产。待售资产指企业为出售而持有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商品、短期股票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待售资产指待售资产以外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库存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

在APB29中,将非货币性资产分为生产性资产、类似生产性资产和非生产性资产。生产性资产指企业持有的或在生产商品、提供劳务中使用的资产,也包括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投资;类似生产性资产指发挥相同功能或者用于相同业务方面的同类型生产性资产;非生产性资产是指生产性资产以外的非货币性资产。

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的划分和生产性资产与非生产性资产的划分,都是为了区分非货币性交易属于同类还是不同类。但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的划分是考虑了我国的实情,因我国一些企业进行非货币性交易往往是出于操纵利润的目的;准则扩大了非货币性资产的范围,规定不仅包括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也包括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实质上也就缩小了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减少了对交换损益的确认,避免了以此操纵利润。

(三)非货币性交易中计量标准的确定。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定: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应以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帐价值。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帐面价值,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帐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帐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应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作为其入帐价值;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确定,应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帐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两者的公允价值都无法确定,应以换出资产帐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帐价值,不确认损益。实质上非货币性交易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上,尽可能不确认交换损益。

APB29规定:对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应建立在所涉及资产或劳务的公允价值的基础上。如果收到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放弃资产的公允价值更为明确,则应以它作为计量标准。如果无法确定公允价值而交换从实质上来说又不是盈利过程的终止,那么,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不应建立在转移资产公允价值的基础上。

(四)非货币性交易中的货币性补价。

在非货币性交易中,经常会发生交换的非货币性资产不等值的情况,这样就会发生货币性补价的支付和收取。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对于支付货币性补价,区分为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两种情况。

在同类非货币资产交换中,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帐面价值与补价之和作为换入资产入帐价值。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帐面价值,应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补价之和作为换入资产入帐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收到补价的,应以补价占换出资产以允价值的比例为基础,确认收益;以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扣除补价,作为换入资产入帐价值。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帐面价值,应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减去补价作业换入资产入帐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

不同类非货币资产交换时,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作为其入帐价值,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后,与换出资产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收到补价的,应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作为其入帐价值,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后,与换出资产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现行准则规定: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的货币性补价不低于交换资产公允价值25%,该交易应作为货币性交易进行处理;货币性补价低于25%,则该交易应作为非货币性交易进行处理。货币性补价的收入方以收到的货币性金额大于所让渡资产的帐面价值一定比例的部分为限,实现交换上的利得。支付货币性补价的企业不应确认交易上的利得,而应按所支付的货币性补价加上让渡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帐面价值来确认收到的资产。

对于非货币性交易中的货币性补价,中国和美国均以25%作为区分货币性交易与非货币性交易的标准,而且两国都是按收到的货币性补价的一定比例确认利得。

(五)损益的确认。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定: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相交换,不确认交换损益,仅确认交换资产的减值,因为此时盈利过程没有完成;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相交换,不仅确认交换资产的减值,还确认交换损益,因此此时盈利过程已经完成。非货币性交易中,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毕竟是少数,这与我国制定该准则的初衷——限制企业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来操纵利润是一致的。

美国由于他们对非货币性资产的分类不同于我国,使得不同类交易的范围大于我国,因而也就增加了交易损益确认的机会。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的和实施,对于规范我国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的和实施,有助于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边境易货贸易,到目前包括上市公司在内有大量资产置换、资产重组业务,对会计实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对这类非货币性交易业务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作出规范。该准则的和实施,恰好适应会计实务的这一需要。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范文篇2

(一)预付帐款是不是非货币性资产?根据准则指南关于定义的说明,非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对照定义,预付帐款首先必须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其次这种利益表现为货币在金额上是不固定的。那么,预付帐款能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所谓经济利益,对企业来说可以是收益,也即在耗费成本基础上的增值额。之所以能产生经济利益,原因之一在于该要素的稀有性;其二是它的有用性,即可以提供经济利益。预付帐款从根本上说属于往来款的性质,它在未来能国企业带来是的等价交换产生的其他资产,并不会直接产生收益。另外,预付帐款也不具备产生经济利益的本质原因。所以,笔者认为不应将预付帐款划为非货币性资产。

(二)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的区别。准则将待售资产定义为“为出售而持有的非货性资产”;非待售资产“是指待售资产以外的非货币性资产”。准则指南指出,“二者区分的主要依据是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不同”。笔者认为,以企业持有非货币性资产的目的作为区分标准似是而非乎有些主观,比如,非货币性资产中的半成品,企业既可以自用,也可以销售,实际工作中怎样判断?准则应该对该类介于销售和自用的资产予以进一步说明。

二、关于损益的确认

准则依据稳健的会计原则,将非货币性交易划分为同类和非同类交易,同类交易中以低价确认资产,尽量不确认收益;非同类交易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市价与帐面价值间差额确认损益。这样处理对于限制非货币性交易的发生、防止人为地虚增资产与收益有一定的作用,但其中有些问题:其一同类交易与非同类交易间区分标准容易被人为操纵,使得利润不实失去可比性;其二,如果同类交易不确认收益,那企业应不应该为此交纳所得税?准则中对于税的问题一采取满足纳税的要求,比如增值税,无论企业非货币性交易属于哪种类型,涉及的增值税都需按照交易的公允价值计缴,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中货物”等行为片收的税金,对非货币性交易征收增值税显然是将其视为销售活动,既然如此,就应按昭交易的公允价值与交换资产的帐面价值差额视同为销售利润征收所得税,那么,准则实际上把交换损益看作“永久性差异”。诚然,会计与税法间允许存在这类差异,然而,笔者倾向于尽量减少该种差异,因为这显然会使实际工作变得复杂化。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所有非货币性交易都可视同销售确认损益,在住处披露中把这部分损益予以单独列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使实际操作工作变得简洁,同时损益的计算也有一个统一标准,增强可比性。

三、关于资产价值确认

准则关于资产诗人划分两种标准,如果为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当没有补价时,以换出方资产的帐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帐价值,当换出资产的公允价低于帐面价时,以公允价为入路价值;有补价时,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低于帐面价时,以公允价加上补价作为入帐价值,收到补价方的换入资产帐面价值=换出资产帐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x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如果为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入帐。这样,不同的交换方式有不同的诗人标准,即使同一种资产也会因为交换方式不同而有几种价格。如:甲公司用帐价值为10000元、市价为15000元的固定资产交换乙公司市价为15000元的A种原材料,固定资产和原材料为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甲公司A材料入贱价为10000元。与此同时,甲公司还以市价为15000元的待售产品同丙公司交换市价为15000元的同样A材料,这时,A材料入账价值为15000元。显然,一种存货出现几种计价基础,使得存货价值失真。笔者以为既然非货币性交易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的,那么不妨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入帐价值。这样不但统一了计价基础,简化了核算,同时也并不会虚增资产。既然非货币性交易有其存在的客观要求,而且已经得到法规认可(出台了交易规则而不是取缔),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视同购销活动以市价确认其价值呢?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范文篇3

一、关于定义

1.非货币性交易。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的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非货币性交易指不涉及或涉及很少货币性资产或负债的交换和非互惠转让。其中,交换是指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之间的互惠转让,通过转让,企业以让渡其他资产或劳务而取得资产和劳务,或者偿还一项负债。非互惠转让,是指资产或劳务的单方向转让,由一个企业转让给其所有者或其他企业,或者由企业所有者或其他企业转让给该企业。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没有包括非货币性负债交换和非互惠转让,非货币性交易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

2.货币性资产。对于货币性资产的定义,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指由合同或通过其他方法规定了货币金额的资产,如现金、以现金方式收回的长期或短期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到我国和美国对货币性资产的定义基本相似,并无实质差别,都是指货币金额固定的或能够确定的资产。

3.非货币性资产。对于非货币性资产的定义,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作了如下描述: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如存货、普通股投资、固定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确定的。

4.公允价值。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33号——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当前交易中,双方自愿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一项资产(负债)所使用的金额,换言之,该项资产(负债)是在非强迫或清算(或拍卖)的情形下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的。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虽然两国对公允价值定义的表述不尽相同,但都指明公允价值不是企业在强制性的交易、清算或拍卖中成交的金额。

除上述定义外,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还定义了生产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或在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中使用的资产。生产性资产包括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对某个企业的投资,但不包括没有采用该方法核算的投资。美国界定生产性资产是为选择计量标准服务的,即一般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价,但如果类似生产性资产相互交换,则采用账面价值。我国虽然没有定义生产性资产,但对计量标准问题已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账务处理中作出了较明确的规定。

二、关于准则的规范范围

我国非货币性交易没有包括非货币性负债交换和非互惠转让。此外,有些事项虽然符合《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对非货币性交易的定义,但有相应的其他准则对其予以规范,或正在拟订中的其他准则中涉及。例如放弃股权以取得股权:如果属于企业合并,将由相关准则或制度规范;如果不属于企业合并,则仍按《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进行会计处理。非货币性资产非自愿地转换为货币性资产的情形属于货币性交易,也不包括在《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规范范围内。

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明确规定:涉及很少的(或没有)货币性资产或负债的交换,以及非互惠转让作为非货币性交易,一般以货币性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低于交换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一定比例(例如25%)作为界定依据。同时,将下列交易或事项排除在非货币性交易之外:①根据《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第15号——企业合并》进行会计处理的企业合并。②在共同控制下的公司或个人之间进行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转让,例如:在母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或在同一母公司的两个子公司之间,或在合营公司与其所有者之间。③企业发行股票时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和劳务。④根据《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第43号》第78章进行会计处理时在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中发行或收到的股票。⑤非货币性资产全部或部分地遭受到破坏、盗窃、没收或征用而强制转换为货币性资产,然后以货币性资产重置该非货币性资产,按货币性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三、关于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

1.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第5条指出:企业发生非货币性交易时,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企业会计制度》第114条规定:在进行非货币性交易的核算时,无论是一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或是一项资产同时换入多项资产,或者同时以多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或者以多项资产换入多项资产,均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指出:如果从实质上来说非货币性交易的盈利过程没有完成,那么,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不应建立在转移资产公允价值的基础上,而应建立在所放弃非货币性资产的账面金额(合适的话,减去已发生的减值)的基础上。以下两类视为盈利过程没有完成:①以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持有的、用于出售的产品与将会在企业相同经营范围内出售的产品相交换,以便向交易各方以外的顾客销售产品。②以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不是用于出售的生产性资产与类似的生产性资产相交换,或者与相同的、类似的生产性资产上的等价权益相交换。对于非货币性交易已完成的会计处理,所取得非货币性资产的成本是为获得该资产而转让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并且应该确认该非货币性交易的利得或损失。如果两者的公允价值都无法确定,应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不确认损益。

综上可见,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不再区分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而美国对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主要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对于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美国主张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标准,如果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更清楚,则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标准。

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对于涉及补价情况下非货币性交换,衡量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判断标准,我国和美国均采用25%为分界限:高于分界线,按货币性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低于分界线按非货币性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涉及补价情况下非货币性交换的会计处理分为支付补价的和收到补价的两种情况:①支付补价的。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第6条规定: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指出,支付补价的企业应按所支付的补价加上让渡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账面金额来确认收到的资产。如果非货币性交易显示出已发生损失,则全部损失应予以确认。②收到补价的。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第6条规定:收到补价的,应按如下公式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收益: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指出:补价的接收方按补价超过所让渡资产的一定份额确认交换利得。该份额应当按补价占收到的总价(补价加上收到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的比例加以确定;如果所让渡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更清楚的话,则按补价占所让渡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的比例加以确定。收到补价方按比例确认非货币性交易收益的公式如下: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上式中,减数的经济意义在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中,相当于补价占补价和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部分已经实现了。所收到的补价是与该部分账面价值相对应的收入。两者相配比,即为应确认的收益。

此外,对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多项资产的会计处理,美国没有明确规定。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第7条规定: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应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与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四、关于非货币性交易的披露

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第8条规定:企业应当披露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换出资产的类别及其金额。美国《第29号意见书》中指出:在某个期间发生非货币性交易的企业,应在当期的财务报表中披露交易的性质、转让资产的计价基础、所确认的所得或损失。

五、相关建议

1.对货币性资产定义中的“现金”概念用“货币资金”替代,以便与会计实务中的“现金”和《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概念相区别。因为,会计实务中的“现金”是由出纳员管理的库存现金;《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中“现金”一般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的货币性资产概念中的“现金”与现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含义相同。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范文篇4

概括地说,在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资产进行的交换。非货币性交易最大的特点是以货易货,不收付款项。所以,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是以什么价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帐价格,以及是否确认交易损益。总体来说,对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的规定,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将非货币性资产划分为待售资产和非待售资产,在此基础上,将非货币性交易划分为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二,为便于具体操作,该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对其分别作了具体规定。

第三,谨慎原则在非货币性交易会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核心是:资产的计量和损益的确认,而两者又是相互影响的。为了正确进行会计确认,必须确定判断标准。该准则将盈利过程是否完成作为判断标准。

本文主要拟就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把我国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与美国的会计原则意见书第29号——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APB29)作一比较。

(一)非货币性交易的含义不同。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对非货币性交易定义为: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易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在APB29中,非货币性交易包括:

(1)与所有者的非互惠转移,如将可流通的权益证券之类的非货币性资产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

(2)与其他企业的非互惠转移,如将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给慈善组织;

(3)非货币性交换,即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进行的非货币性资产或劳务的交换。

(二)非货币性资产的分类。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将非货币性资产分为待售资产和非待售资产。待售资产指企业为出售而持有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商品、短期股票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待售资产指待售资产以外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库存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

在APB29中,将非货币性资产分为生产性资产、类似生产性资产和非生产性资产。生产性资产指企业持有的或在生产商品、提供劳务中使用的资产,也包括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投资;类似生产性资产指发挥相同功能或者用于相同业务方面的同类型生产性资产;非生产性资产是指生产性资产以外的非货币性资产。

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的划分和生产性资产与非生产性资产的划分,都是为了区分非货币性交易属于同类还是不同类。但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的划分是考虑了我国的实情,因我国一些企业进行非货币性交易往往是出于操纵利润的目的;准则扩大了非货币性资产的范围,规定不仅包括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也包括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实质上也就缩小了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减少了对交换损益的确认,避免了以此操纵利润。

(三)非货币性交易中计量标准的确定。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定: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应以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帐价值。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帐面价值,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帐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帐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应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作为其入帐价值;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确定,应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帐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两者的公允价值都无法确定,应以换出资产帐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帐价值,不确认损益。实质上非货币性交易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上,尽可能不确认交换损益。

APB29规定:对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应建立在所涉及资产或劳务的公允价值的基础上。如果收到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放弃资产的公允价值更为明确,则应以它作为计量标准。如果无法确定公允价值而交换从实质上来说又不是盈利过程的终止,那么,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不应建立在转移资产公允价值的基础上。

(四)非货币性交易中的货币性补价。

在非货币性交易中,经常会发生交换的非货币性资产不等值的情况,这样就会发生货币性补价的支付和收取。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对于支付货币性补价,区分为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两种情况。

在同类非货币资产交换中,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帐面价值与补价之和作为换入资产入帐价值。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帐面价值,应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补价之和作为换入资产入帐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收到补价的,应以补价占换出资产以允价值的比例为基础,确认收益;以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扣除补价,作为换入资产入帐价值。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帐面价值,应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减去补价作业换入资产入帐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

不同类非货币资产交换时,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作为其入帐价值,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后,与换出资产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收到补价的,应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作为其入帐价值,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后,与换出资产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现行准则规定: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的货币性补价不低于交换资产公允价值25%,该交易应作为货币性交易进行处理;货币性补价低于25%,则该交易应作为非货币性交易进行处理。货币性补价的收入方以收到的货币性金额大于所让渡资产的帐面价值一定比例的部分为限,实现交换上的利得。支付货币性补价的企业不应确认交易上的利得,而应按所支付的货币性补价加上让渡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帐面价值来确认收到的资产。

对于非货币性交易中的货币性补价,中国和美国均以25%作为区分货币性交易与非货币性交易的标准,而且两国都是按收到的货币性补价的一定比例确认利得。

(五)损益的确认。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定: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相交换,不确认交换损益,仅确认交换资产的减值,因为此时盈利过程没有完成;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相交换,不仅确认交换资产的减值,还确认交换损益,因此此时盈利过程已经完成。非货币性交易中,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毕竟是少数,这与我国制定该准则的初衷——限制企业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来操纵利润是一致的。

美国由于他们对非货币性资产的分类不同于我国,使得不同类交易的范围大于我国,因而也就增加了交易损益确认的机会。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的和实施,对于规范我国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的和实施,有助于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边境易货贸易,到目前包括上市公司在内有大量资产置换、资产重组业务,对会计实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对这类非货币性交易业务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作出规范。该准则的和实施,恰好适应会计实务的这一需要。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范文篇5

(一)预付帐款是不是非货币性资产?根据准则指南关于定义的说明,非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对照定义,预付帐款首先必须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其次这种利益表现为货币在金额上是不固定的。那么,预付帐款能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所谓经济利益,对企业来说可以是收益,也即在耗费成本基础上的增值额。之所以能产生经济利益,原因之一在于该要素的稀有性;其二是它的有用性,即可以提供经济利益。预付帐款从根本上说属于往来款的性质,它在未来能国企业带来是的等价交换产生的其他资产,并不会直接产生收益。另外,预付帐款也不具备产生经济利益的本质原因。所以,笔者认为不应将预付帐款划为非货币性资产。

(二)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的区别。准则将待售资产定义为“为出售而持有的非货性资产”;非待售资产“是指待售资产以外的非货币性资产”。准则指南指出,“二者区分的主要依据是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不同”。笔者认为,以企业持有非货币性资产的目的作为区分标准似是而非乎有些主观,比如,非货币性资产中的半成品,企业既可以自用,也可以销售,实际工作中怎样判断?准则应该对该类介于销售和自用的资产予以进一步说明。

二、关于损益的确认

准则依据稳健的会计原则,将非货币性交易划分为同类和非同类交易,同类交易中以低价确认资产,尽量不确认收益;非同类交易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市价与帐面价值间差额确认损益。这样处理对于限制非货币性交易的发生、防止人为地虚增资产与收益有一定的作用,但其中有些问题:其一同类交易与非同类交易间区分标准容易被人为操纵,使得利润不实失去可比性;其二,如果同类交易不确认收益,那企业应不应该为此交纳所得税?准则中对于税的问题一采取满足纳税的要求,比如增值税,无论企业非货币性交易属于哪种类型,涉及的增值税都需按照交易的公允价值计缴,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中货物”等行为片收的税金,对非货币性交易征收增值税显然是将其视为销售活动,既然如此,就应按昭交易的公允价值与交换资产的帐面价值差额视同为销售利润征收所得税,那么,准则实际上把交换损益看作“永久性差异”。诚然,会计与税法间允许存在这类差异,然而,笔者倾向于尽量减少该种差异,因为这显然会使实际工作变得复杂化。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所有非货币性交易都可视同销售确认损益,在住处披露中把这部分损益予以单独列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使实际操作工作变得简洁,同时损益的计算也有一个统一标准,增强可比性。

三、关于资产价值确认

准则关于资产诗人划分两种标准,如果为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当没有补价时,以换出方资产的帐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帐价值,当换出资产的公允价低于帐面价时,以公允价为入路价值;有补价时,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低于帐面价时,以公允价加上补价作为入帐价值,收到补价方的换入资产帐面价值=换出资产帐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x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如果为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入帐。这样,不同的交换方式有不同的诗人标准,即使同一种资产也会因为交换方式不同而有几种价格。如:甲公司用帐价值为10000元、市价为15000元的固定资产交换乙公司市价为15000元的A种原材料,固定资产和原材料为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甲公司A材料入贱价为10000元。与此同时,甲公司还以市价为15000元的待售产品同丙公司交换市价为15000元的同样A材料,这时,A材料入账价值为15000元。显然,一种存货出现几种计价基础,使得存货价值失真。笔者以为既然非货币性交易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的,那么不妨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入帐价值。这样不但统一了计价基础,简化了核算,同时也并不会虚增资产。既然非货币性交易有其存在的客观要求,而且已经得到法规认可(出台了交易规则而不是取缔),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视同购销活动以市价确认其价值呢?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范文篇6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是指在会计处理时谨慎小心,尽可能选择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并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该原则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一、在会计确认中的运用

从会计确认方面看,准则把对非货币性交易中会计事项的确认标准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上,可从根本上保证输出会计信息的质量。

因为资产的价值等于资产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货币金额)的净现值总额,针对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货币金额)不确定或不固定的资产而言,其价值也是不定的。如果此类资产之间的全部或部分交易按货币性交易原则进行会计处理,那么交易资产的入账价值的金额就掩盖了事实上价值或收益的不确定,从而将实质上的不确定转化为形式上的确定,增中了会计信息质量风险。准则把凡是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不确定或不固定的资产均界定为非货币性资产,并将它们这间的交易按不同于货币性交易原则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虽然这有时可能造成实质上低估资产或收益,但为了降低会计报表风险,准则在对非货币性资产及其交易进行确认时,保持了应有的谨慎态度。

由于货币性交易是根据资产市价(或谈判价(进行会计处理,所以,如果将涉及少量货币性质产的非货币性交易(特别是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易)视同货币性交易处理,很容易导致换入资产价值或交易收益的高估。因此,为避免操纵利润,准则规定当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补价)的比例低于25%时,该交易按非货币性交易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从而将对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的确认标准建立在稳妥的基础上。

待售资产之间或非待售资产之间交易时,只是资产形态发生变化,资产用途却没变,因此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给企业带来未来收益变化的可能性不大,资产价值也不应有变。但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之间的交易,不仅仅资产的形态改变,而且资产用途也发生变化,所以资产价值应该有所变化。因此准则将第一种交易归为同类非货币性交易,按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原则处理;将第二种交易归为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按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原则处理,从而把对待售资产、非待售资产、同类非货币性交易、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的确认标准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

二、在会计计量中的运用

从会计计量方面看,计量非货币性交易中的会计要素时,尽量不高估资产价值,并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可能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

在不涉及补价的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从理论上讲,可供选择的计量标准有三种: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了尽可能不虚夸换入资产价值,准则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上述三种标准中金额最小的标准作为计量标准。因此,准则规定,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时,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时,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按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时,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但期末再按资产减值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时,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按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时,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按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资产账面价值时,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准则规定只计量非常货币性交易损失,而不计量非货币性交易中可能产生的交易收益,以尽量满足低估损失和高估收益。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1999年6月28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的一项空白,并充分体现了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其实施必将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会计报表风险,更利于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服务。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是指在会计处理时谨慎小心,尽可能选择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并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该原则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一、在会计确认中的运用

从会计确认方面看,准则把对非货币性交易中会计事项的确认标准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上,可从根本上保证输出会计信息的质量。

因为资产的价值等于资产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货币金额)的净现值总额,针对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货币金额)不确定或不固定的资产而言,其价值也是不定的。如果此类资产之间的全部或部分交易按货币性交易原则进行会计处理,那么交易资产的入账价值的金额就掩盖了事实上价值或收益的不确定,从而将实质上的不确定转化为形式上的确定,增中了会计信息质量风险。准则把凡是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不确定或不固定的资产均界定为非货币性资产,并将它们这间的交易按不同于货币性交易原则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虽然这有时可能造成实质上低估资产或收益,但为了降低会计报表风险,准则在对非货币性资产及其交易进行确认时,保持了应有的谨慎态度。

由于货币性交易是根据资产市价(或谈判价(进行会计处理,所以,如果将涉及少量货币性质产的非货币性交易(特别是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易)视同货币性交易处理,很容易导致换入资产价值或交易收益的高估。因此,为避免操纵利润,准则规定当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补价)的比例低于25%时,该交易按非货币性交易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从而将对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的确认标准建立在稳妥的基础上。

待售资产之间或非待售资产之间交易时,只是资产形态发生变化,资产用途却没变,因此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给企业带来未来收益变化的可能性不大,资产价值也不应有变。但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之间的交易,不仅仅资产的形态改变,而且资产用途也发生变化,所以资产价值应该有所变化。因此准则将第一种交易归为同类非货币性交易,按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原则处理;将第二种交易归为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按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原则处理,从而把对待售资产、非待售资产、同类非货币性交易、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的确认标准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

二、在会计计量中的运用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范文篇7

一、非货币性资产的分类标准不同

《准则》是以待售与非待售的非货币性资产为标准来划分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与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类型,即待售与待售的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或非待售与非待售的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谓之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待售与非待售的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谓之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

美国第29号《意见》是以生产性与非生产性的非货币性资产为标准来划分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与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类型。

二、对同时以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分类归属不同

《准则》对多项非货币性资产同时交换,特别加以说明:是指以一项资产换入多项资产,或以多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或同时以多项资产相互交换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行为。并单独作为一种交换类型的项目,列入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之中。

美国第29号《意见》对同时进行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没有单独归类,只按其生产或非生产的定义属性,与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之间交换的相同标准归类,即分别视其对交换双方换入与换出非货币性资产在生产过程的作用,区分生产性与非生产性的非货币性资产,判断其会计处理方法。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小量货币性资产补价的判断标准不同

《准则》对交换的非货币性资产不等值而发生少额货币性资产补价时,判断其是否属非货币性交易的标准是补价金额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不超过25%,超过25(含25%)者,应判断为货币性交易,按正常商品交换的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原则处理。

美国第29号《意见》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等值发生的小额货币性资产补价时,没有指明“小额”的确切含义,由会计人员结合交换内容判断是否属非货币性交易的类型,但补价金额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最高比例以未达到50%为限,超过50%(含50%)的,应判断其为货币性交易。

四、在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对换入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

《准则》规定,对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补价的,应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如支付补价的,仍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并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减去补价金额后,与换出资产账面之间比较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如收取补价,也应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加补价金额后,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相比的差额确认为本期损益。

美国第29号《意见》对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未涉及补价的,其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与公允价值来计量的,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发生支付补价时,以资产公允价值加补价金额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以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本期损益。发生收取补价时,以资产公允价减去收取补价后的差额,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五、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范的项目范围不同

一般非货币性交易的项目是包括到惠性的交换和非互惠性的转让两类。互惠性交换是交易双方都以放弃某些非货币性资产换进另一些非货币性资产,即资产的相向移动。而非互惠性转让,是指一方交出某一资产而没有收回的另一资产的单向资产移动,如赠予或接受捐赠财产。另外,负债亦分货币性与非货币性两类。非货币性负债应同非货币性资产一起规范其交易的会计处理原则。

《准则》所规范的非货币性交易事项中非互惠性的资产转让和非货币性负债交换均未涉及,据该准则所附指南提及:以上两项内容待时机成熟时再行规范。

美国第29号《意见》所规范的非货币性交易事项,以上两项内容均加以定义并规范其会计处理原则,把非互惠性转让视同完成了盈利过程的非货币性交易对待。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范文篇8

一、非货币性资产的分类标准不同

《准则》是以待售与非待售的非货币性资产为标准来划分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与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类型,即待售与待售的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或非待售与非待售的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谓之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待售与非待售的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谓之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

美国第29号《意见》是以生产性与非生产性的非货币性资产为标准来划分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与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类型。

二、对同时以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分类归属不同

《准则》对多项非货币性资产同时交换,特别加以说明:是指以一项资产换入多项资产,或以多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或同时以多项资产相互交换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行为。并单独作为一种交换类型的项目,列入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之中。

美国第29号《意见》对同时进行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没有单独归类,只按其生产或非生产的定义属性,与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之间交换的相同标准归类,即分别视其对交换双方换入与换出非货币性资产在生产过程的作用,区分生产性与非生产性的非货币性资产,判断其会计处理方法。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小量货币性资产补价的判断标准不同

《准则》对交换的非货币性资产不等值而发生少额货币性资产补价时,判断其是否属非货币性交易的标准是补价金额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不超过25%,超过25(含25%)者,应判断为货币性交易,按正常商品交换的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原则处理。

美国第29号《意见》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等值发生的小额货币性资产补价时,没有指明“小额”的确切含义,由会计人员结合交换内容判断是否属非货币性交易的类型,但补价金额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最高比例以未达到50%为限,超过50%(含50%)的,应判断其为货币性交易。

四、在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对换入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

《准则》规定,对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补价的,应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如支付补价的,仍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并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减去补价金额后,与换出资产账面之间比较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如收取补价,也应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加补价金额后,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相比的差额确认为本期损益。

美国第29号《意见》对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未涉及补价的,其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与公允价值来计量的,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发生支付补价时,以资产公允价值加补价金额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以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本期损益。发生收取补价时,以资产公允价减去收取补价后的差额,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五、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范的项目范围不同

一般非货币性交易的项目是包括到惠性的交换和非互惠性的转让两类。互惠性交换是交易双方都以放弃某些非货币性资产换进另一些非货币性资产,即资产的相向移动。而非互惠性转让,是指一方交出某一资产而没有收回的另一资产的单向资产移动,如赠予或接受捐赠财产。另外,负债亦分货币性与非货币性两类。非货币性负债应同非货币性资产一起规范其交易的会计处理原则。

《准则》所规范的非货币性交易事项中非互惠性的资产转让和非货币性负债交换均未涉及,据该准则所附指南提及:以上两项内容待时机成熟时再行规范。

美国第29号《意见》所规范的非货币性交易事项,以上两项内容均加以定义并规范其会计处理原则,把非互惠性转让视同完成了盈利过程的非货币性交易对待。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范文篇9

一、准则涵盖范围的比较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第29号——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APB29)把非货币性交易定义为不涉及或很少涉及货币性资产或负债的非货币性交换和非互惠性转让。其中,交换是指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之间的互惠转让,转让的结果是通过让渡资产、付出劳务或承担某种债务而取得其他资产、劳务或者偿还负债。非互惠转让是指资产或劳务的单方向转让,包括从企业内部转出(如向股东分配股利)和从企业外部转入(如接受实物捐赠)。非互惠转让包括了与所有者的非互惠转让及与所有者以外的企业的非互惠转让。

我国修订前后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都将非货币性交易明确定义为双方之间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由此排除了非互惠转让。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范的范围比美国要小得多,主要表现在:

1.我国准则只涉及互惠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行为,而美国准则既涉及互惠性的交换,也涉及非互惠转让。我国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没有涉及非互惠转让,其原因是非互惠转让对于非货币性资产而言性质比较特殊,两者会计核算原则相差很大,因此,对于非互惠转让已经或将要在其他的会计规范中明确其会计处理办法。

2.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只规范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易,不涉及非货币性负债,而美国的相关准则既涉及了非货币性资产,也涉及了非货币性负债。非货币性负债交易未被纳入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究其原因是准则的制定者认为,目前我国非货币性负债交换的情况较少,其会计核算问题并不突出,因而准则集中阐述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而对于涉及非货币性负债的会计处理,暂无必要对其详细规定。笔者认为,作为一项准则的制定,应该力求完整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能因为目前经济实践中这类业务比较少就不做规定。

3.在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不包括劳务,而美国的相关准则中非货币性资产的定义包含劳务在内。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第三产业越来越发达的时代,企业提供的劳务同样是企业的一种资产,非货币性劳务交换应当纳入非货币性交易的范畴。因为,首先劳务完全符合资产的一般定义。其次劳务也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结构》中所提出的两个确认标准:(1)与该项目有关的任何未来经济利益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2)该项目具有能够可靠计量的成本或价值。劳务虽非企业所持有的现实的、有形的资产,然而在企业间的劳务活动亦以一定的价格进行转让,在这一点上劳务与具有实物形式的商品、设备并没有什么区别。最后劳务交易也存在于现实的企业交易活动中。因此,笔者建议可以借鉴国际惯例来修正补充非货币性资产的定义,将非货币性劳务交换纳入非货币性交易的范畴,以进一步扩大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适用范围,更好地规范企业非货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

4.两国准则对关联企业之间的非货币性交易理解上存在差异。美国准则把关联方之间的非货币性交易排除在准则规范之外,另行规定。我国准则则未将关联方之间的非货币性交易排除在外,相比之下美国准则更加强调对关联方交易的限制,将其与一般的非货币性交易相区别。正是由于我国将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涵盖了关联方之间的非货币性交易,所以虽然新修订的准则对利润的操作空间进行了压缩,规定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人资产的人账价值,但是一些上市公司为达到确认盈利的目的,又出现了很多变通的做法,如将一次完成的非货币性交易分割成了两次完成,他们把本可以通过非货币性交易形式完成的资产置换,改为先卖出资产获得货币性收入,再用此货币性收入去买入资产的方式来实现交换,这样既达到了资产置换的目的,又规避了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要求。因此,笔者建议应将关联方的非货币性交易排除在本准则之外,对其另行规定。

二、非货币性交易分类标准的比较

APB29将非货币性交易划分为盈利过程没有完成的非货币性交易和盈利过程已经完成的非货币性交易两种,为了方便实务操作,又将非货币性交易划分为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和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即盈利过程没有完成的非货币性交易,包含两种情况:(1)以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持有的、用于出售的产品与将会在企业相同经营范围内出售的产品相交换,以便向交换各方以外的顾客销售产品;(2)以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不是用于出售的生产性资产与类似生产性资产相交换,或者与相同的、类似的生产性资产上的等价权益相交换。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是指同类非货币性交易以外的交易,其盈利过程已经完成,如生产性资产与非生产性资产相交换,性质不同的生产性资产之间的交换和性质不同的非生产性资产之间的交换。为此,又引入了生产性资产和类似生产性资产的概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准则以盈利过程是否完成来判断非货币性交易是同类非货币性交易还是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

(一)我国修订前准则与美国准则的比较

我国修订前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首先,依据企业持有的目的不同将企业非货币性资产划分为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其次,我国将非货币性交易分为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和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两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是指待售资产与待售资产之间的交换以及非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之间的交换;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是指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之间的交换。

由此可见,我国修订前的准则与美国对于非货币性交易的分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两国在交易的涵义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一方面,我国的同类非货币性交易比美国的同类非货币性交易范围广;另一方面,我国的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比美国的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范围窄。

我国修订前的准则之所以引入待售资产和非待售资产的概念,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尽量扩大同类非货币性交易的外延,减少人为调控利润的空间。因为同类非货币性交易是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对换入资产进行计价,而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则是按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对换人资产进行计价,所以扩大同类非货币性交易的涵盖范围,缩小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的涵盖范围,就可以尽量减少确认非货币性交易损益的机会,也可以减少使用公允价值的机会。

2.为了区别国内传统的非生产性资产概念,以免引起概念混淆。我国传统上将企业附属的幼儿园、学校、卫生所等称为非生产性资产,引入待售资产和非待售资产的概念就可以达到避免概念混淆的目的。

由此可见,我国修订前的准则在交易的分类上既较好地保持了与国际惯例的一致性,又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实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突破。

(二)我国修订后准则的分类

2001年实施的修订后的新准则较修订前的原准则在分类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新准则保留了“非货币性交易”、“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和“公允价值”等四个术语及相关定义,删去了原准则中的“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两项术语及相关定义,同时也不再区分“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有的非货币性交易在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皆采用统一的会计处理原则:即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人资产的入账价值基础,从而使各种非货币性交易的账务处理工作变得较为简单。

对于这样的修改,笔者认为,准则制定者仍然基于两点考虑:

1.抑制利润的操纵。原准则在关于不同类非货币资产的交换中,由于引入了公允价值及收益的确认,尽管公允价值使用的机会不多,但上市公司仍可以利用资产置换进行利润操纵,而新准则则更加压缩了这种利润操纵的空间。

2.减少公允价值操作的随意性。由于我国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公允价值的获得比较困难,再加上我国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相对较低,在准则的理解和运用上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新准则将整个交易类型进行了简化,更加淡化了公允价值的使用。但是这样的修改和国际惯例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这无疑会给将来会计的国际协调工作带来不便。

三、会计处理的比较

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换人资产的计价;二是交易损益的确定。

(一)我国修订前准则与美国准则的比较

1.同类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我国准则对于同类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和美国准则的处理基本上是一致的。首先,两国对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资产计价的规定相同。不涉及补价时,都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如果涉及补价,在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基础上作相应的调整,收到补价方要按一定的比例确认交换收益。其次,两国准则在对待交换损失的处理上表现相同。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两国准则都规定确认交换损失。

2.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美国准则规定:对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未涉及补价的,其换人资产的入账价值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来计量,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如支付补价的,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补价金额作为换人资产的入账价值,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本期损益。发生收取补价时,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减去收取补价后的差额,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我国准则规定: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人账基础,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确定,应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作为换人资产的入账基础,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两者的公允价值都无法确定,应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作为换人资产的入账价值,不确认损益。如果发生补价,再同样依据不涉及补价的入账顺序考虑支付补价和收到补价两种情形的入账价值。

由此可见,中美对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是不同的,根本差别在于换人资产的计价上。我国优先以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人资产的入账价值,而美国优先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两国准则基于的理论基础不同。我国准则规定的理论基础在于,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相交换,交换的盈利过程已经完成,所以交易应视为资产出售,于是换入资产应按照本身的公允价值入账。美国准则规定的理论基础在于,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既然其盈利过程已经结束,它就应该与货币性交易采用同样的计价基础,即换人资产的入账价值都应该以换出资产的价值来计算,因为货币性交易是按售出资产价值来计价的,因此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也应按照换出资产产的公允价值对换人资产进行计价。两国准则的处理方法各有其合理性,美国准则能反映客观经济业务的实质,我国准则则更体现信息的相关性。

(二)我国修订后准则的会计处理

我国修订后的准则对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是这样规定的:企业发生非货币性交易时,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资产的入账价值。如果发生补价,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收到补价的,按以下公式确定资产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收益: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税费

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如果同时换人多项资产,应按换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与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新准则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对换入资产的计价、收益的确认进行了较大的修改,该修改淡化了公允价值,换入资产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的税费作为入账价值,只有在发生补价时,公允价值才发挥一定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堵住了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粉饰报表、包装利润的漏洞。但是笔者认为这一入账基础值得商榷。在现实条件下,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背离的现象是司空见惯的,如果利用账面价值作为计价基础,显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当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如果仍以较高的账面价值作为换人资产的入账基础,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损失不加确认,就会导致高估企业资产。如此处理,明显违背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如果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仍以账面价值记账,账大实小,虽然在发生非货币性交易的当期使企业资产高估,但在后期再次进行资产评估,资产便会发生减值,造成企业资产在短期内的忽高忽低,也不符合会计的一致性原则。

四、准则和制度建设的思考

通过上述三个部分的比较,笔者认为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存在着较明显的“救火式”、“堵漏”的现象,如果我们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没有一个首尾一致的理论基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将使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失去其严肃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加大了将来与国际会计协调的难度。因此,笔者提出对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及今后相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的两个建议:

1.对现行的非货币性准则进行修订,完善其涵盖内容。正如笔者前面所分析的,我国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在涵盖内容上应增加非货币性负债的交换,增加劳务资产的交换,把关联企业之间的非货币性交易独立出来另行规定。通过前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修订前的准则在分类和会计处理上既较好地考虑了国际惯例,又较好地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了一些理论创新;而修订后的准则应该说是一种理论上的倒退,其修订的理由完全是管理当局出于遏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需要。的确,准则的修订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遏制利润操纵的作用,但并非像外界评论的那样,此举能使上市公司失去“救命稻草”。笔者认为,准则的修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问题。因此,笔者再次强调在以后再修订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时,其涵盖范围一定要取消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把关联方之间的交易独立出来,专门制定一个更为严格的政策来规范,以减少其利润操纵的空间。这样就可使无关联方企业之间的资产交换“重现”修订前准则的理论,避免准则的修订使其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另外,应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律和职业道德教育,从社会大环境去培养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观念,靠政策的“堵”,只能使道德、诚信观越来越差。

2.正确认识公允价值,推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已成为国际会计准则乃至国家会计准则的重要选择,截止2000年底,在我国已颁布的10个具体会计准则中,至少有5个涉及到公允价值,它们是: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债务重组、投资、收入和非货币性交易。但是,2001年新修订的债务重组、投资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无一例外地淡化了公允价值,放弃以公允价值作为入账的基础。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讲解中是这样解释其理由的:“由于原准则较多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概念,而我国当前的产权、生产要素市场又不很活跃,相关的公允价值难以取得,从而给一些企业利用准则调节利润留下一定的空间”。那么,公允价值一定只能运用在活跃市场中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IASC32,1998)。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2000)认为,公允价值是双方在当前的交易(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销售)中,自愿购买(或承担)或出售(或清偿)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从以上权威公告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公允价值本质上是与公平交易相联系的,即从外部条件看,只要是公平交易,就可以有公允价值,活跃市场可以存在公平交易,但存在公平交易的市场不一定是活跃市场。自从1990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指出了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于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与事无补,并首次指出了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基础以来,FASB已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公允价值会计向前发展的财务会计准则,如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有关的准则包括SFAS105、SFAS107和SFAS119,与长期资产、长期负债公允价值有关的准则包括SFAS106、SFAS114、SFAS115、SFAS118和SFAS121.这些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使公允价值大有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之势。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32、IAS39也运用公允价值来反映金融工具的计量。尤其是FASB于2000年2月颁布了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应用现金流量信息与现值》,该公告着重推荐了在缺乏市场价格的条件下应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从而使公允价值可以真正完整地被采用。我们有理由坚信,即使不存在活跃市场,同样可以使用公允价值。为此,我国必须积极倡导和引导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的正确使用,以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顺应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潮流。

参考文献: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范文篇10

一、涉及货币性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确定问题

企业的非货币性交易一般是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但有时也会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补价占交易额的比例成为区分货币性交易与非货币性交易的标准,我国的准则指南中规定此比例为25%,即:低于25%(含25%)的,视为非货币性交易,按本准则进行会计处理。这一比例的计算从支付补价方和收到补价方分别考虑,对于支付方,比例为支付的补价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补价之和的比例);对于收到方,比例为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与补价之和的比例)。

二、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的中心问题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的中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二是是否确认交易损益?准则在将非货币性资产划分为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的基础上,将非货币性交易分为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和非同类非货处性交易两大类:前一类,由于换入、换出的非货处性资产在企业中的用途和地位相同或类似,这种交换不能视为盈利性交易,因此,一般不确认损益,采用账面价值作为计量标准。只有当换出资产发生减值(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出于稳健原则的考虑,才应确认当期损失;后一类,由于换入、换出的非货币性资产在企业中的作用已改变,可高为盈利过程已经实现,因此,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标准,公允价值与几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特殊情况下,虽然换入、换出的资产用途不同,但换入资产还需要再次用于非货币性交易才能实现企业既定目的时,这交易应视为盈利过程没有完成,即:应比照同类非货币性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三、涉及补价情况下同类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问题

对于支付补价方,会计核算比较简单,可分以下两种情况:

(1)换出资产没有发生减值时,换入资产价值=换出资产几面价值+补价,没有损益;

(2)换出资产发生减值时,投入资产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确认的损失额=换出资产几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对于收到方,也分两种情况:

(1)换出资产减值时,会计核算较简单,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确认的损失额=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2)换出资产没有发生减值时,按照准则指南,应“以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为基础,确认收益”。

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对于涉及补价的非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在盈利过程已完成,收到补价方确认的损益=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这两个公式分别情况使用。

四、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问题

在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其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与单项资产交换时完全一致,但须注意两个问题:

(1)判断换出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时,应将换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与其账面价值总额进行比较,而不论换出的单项资产是减值还是升值;

(2)在确定了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之后,应以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全部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