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缺陷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9:26:37

防污缺陷范文篇1

关键词:船舶防污染检查常见缺陷检查要点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各国政府对船舶防污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我国除了接受MARPOL73/78公约外,政府还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今天,航运竞争日益激烈,船舶船龄长,防污设备落后、船员环保意识较为薄弱等因素导致船舶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一、船舶防污染检查的常见缺陷和存在问题

今年我们检查了348艘船舶,涉及防污染缺陷371项,下面是常见缺陷分布情况:

序号

缺陷名称

缺陷数

占总缺陷比例

序号

缺陷名称

缺陷数

占总缺陷比例

1

《油类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83

22.37%

6

《货物记录簿》未配备

20

5.39%

2

油水分离器未能正常使用

65

17.52%

7

未配备统一格式的垃圾告示牌

18

4.85%

3

船舶未定期进行防污演习并记录

32

8.63%

8

《货物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16

4.31%

4

未配备标准排放接头

22

5.93%

9

《垃圾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16

4.31%

5

船员不熟悉《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相关内容

21

5.66%

10

船舶残油、含油污水未按规定处理并持有接收证明

12

3.23%

从上述防污染缺陷统计分析,目前船舶在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油类记录簿》记录不规范;

(2)《货物记录簿》未配备和未正确记载;

(3)油水分离器没有安装、未正常使用和未配备相关防污设备;

(4)《垃圾记录簿》未正确记载和未配备统一格式的垃圾告示牌;

(5)船员不熟悉《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相关内容、未进行防污染的培训和演习.

船舶存在防污染缺陷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船舶建造、检验、行业管理等源头管理还存在漏洞;(2)船舶所有人、船员对防污重视不够,船舶防污设备投入不足;(3)船员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达不到要求;(4)监管力度不够,防污文书、防污设备整改不到位。

二、相关船舶防污染文书检查要点

1.《油类记录簿》第一部分(机器处所作业)的检查

按规定:150总吨及以上油船400总吨及以上非油船应配有该簿第一部分(机器处所作业),它的记录不仅能反映该船防污管理水平,也是污染事故调查的重要依据。检查内容:(A)(B)两项是指燃油舱压载或清洗、压载水与洗舱水的排放情况,而不是加装燃油的情况;(C)项记录是记录簿核心项,残油污油都要记录于该项,应注意分油机分离的油泥应记入C项11.1,油水分离器分离的残油及机器处所、油管滴漏收集应记入C项11.2,当船舶国内短途航行时,残油量应每周记录一次;残油量记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检查时在考虑船龄、机器保养情况基础上,通过对有关主机、副机、额定功率、一般燃油出渣率的询问,对该船产生的残油量有大致了解;一般分油机排放残油与油渣是机舱产生残油的主要来源,其次为扫气箱残油与机器泄漏油水分离器分离的污油,残油舱柜的最小容量有具体规定,按以下公式计算:V=K1CD(M3)

式中:K1=0.01(燃用净化后燃油)

K1=0.005(燃用无需净化燃油)

C-----燃油日耗量(T)

D----两港口间最大航行时间(天)(指可以接受残油的港口)

如船上装有残油焚烧装置,则

V=1(M3),用于400总吨以上及4000总吨以下的船舶;

V=2(M3),用于4000总吨及其以上的船舶。

我们可以借鉴该公式,在D=1时作为船舶每天产生残油量的最大值加以衡量.参照《防止油污证书》中有无焚烧炉的记载(或焚烧记录),我们大致可以得到残油留存的数量.应加强对海事局颁发的《残油接受处理证明》的检查,该证明应附于《油类记录簿》上,无此证明而残油量与实际严重不符的,应认定其残油去向不明。

(D)(E)是指非自动与自动排放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后的污水,一般国内航线船舶多为非自动方式即(D)项。对机舱舱底水通过油水分离器向舷外排放,应有D项15.1记录,该项防污检查直观性比较强,有其定量标准.如某船油污证书中记载油水分离系统最大排量为0.5M3,该项记录操作时间为08:00-11:00,则处理油污水量最多为0.5*3=1.5M3,检查其船位记录是否与<航行日志>相符,按当时机舱值班人员安排,可检查去签名记录并询问其实际操作过程,要注意油水分离器应在航行途中使用,港区靠泊或锚地抛锚禁止使用;少数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船舶,才有E项记录,检查中发现有些船舶由于未掌握正确的记录要求,将D项操作记为E项;(H)项是指燃油加补情况,加装燃油应到海事部门办理报备手续,可以结合该报备检查记录情况;此外《油类记录簿》还应记录由于意外情况,例如因船舶或其设备损坏造成的排放。

2.《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的检查

根据规定,150总吨及以上油船400总吨及以上非油船应配该文书;该计划由船方制定,应详细说明本船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与及溢油消除用品清单和存放位置,经主管机关批准方能生效;应结合〈航行日志〉检查船舶是否按规定每半年进行一次溢油演习,还应检查主管机关联系通讯是否最新,核查船舶实际配备溢油应急器材、设备与计划要求是否相符,附录中的船舶结构布置图、相关管系图是否经船级社认可,还应加强对船员溢油安全知识及相关职责检查。

3.《货物记录簿》的检查

按照规定:运输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必须持有记录货物装卸作业的记录簿,即《货物记录簿》。目的是对载运有毒液体的船舶货物驳载、洗舱、排放洗舱水的过程起到全程监管作用,但目前内贸船适用的格式文本尚未出版,且与之配套的《程序与布置手册》也未作配备要求。

4.《垃圾管理计划》和《垃圾记录簿》的检查

按照有关规定,400总吨及以上和经核定可载运15人或以上的船舶,应配备一份经船籍港海事部门批准的垃圾管理计划和船舶垃圾记录簿,对于不足上述吨位和载客要求的船舶,应将有关垃圾处理情况记入《航海日志》中。应检查船上垃圾处理是否和计划相一致,是否有垃圾接受处理凭证,船舶垃圾是否分类存放处理.

三、相关船舶防污染设备检查要点

1.标准排放接头的检查

为了使船上机舱底残余物<油污水>的排放管路能与接受设备相连接,应设有标准排放接头。它适用于所有船舶,外观黑色,有标准尺寸,应检查其备件是否齐全,法兰保养是否到位.管路是否锈烂,是否有盲板,不用时是否用盲板封死。

2.油水分离器的检查

(1)在检查油水分离器前,应先检查其说明书,管路系统图等技术性资料,对其性能有大致了解;(2)油水分离器的外观检查:查看油水分离器附近是否张贴“操作说明”,油水分离器本体保养是否良好,各种管路是否按说明书正确连接,有无漏水、漏气现象(尤其着重检查进水管路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出水管路口一般高于油水分离器本体1米左右,泵浦各控制阀及管线有无严重锈蚀现象,舱底泵及油水分离器吸入管线是否有旁通管线,如果有是否用铅封封死,询问责任人其过滤、聚结元件使用时间是否按规定每月清洗一次,是否按照使用寿命更换(一般为半年);可通过油水分离器进出口压力表压差来判断其分离效果,一般认为在0.13-0.18MPa之间为正常,压差过大说明其机体内和过滤元件污油较多,阻塞滤网,压差过小说明机体内无过滤元件或已锈穿;检查机体上各种检验考克,经常使用的油水分离器考克灵活,无锈死现象,机体内充满清水,打开较底位检验考克,如有含油浓度较高的污油水排出或无水排出,说明油水分离器长期搁置不用或泄漏严重;到船舷外机舱水排出口检验其管口周围是否有污油附着,机舱舱底水不经过油水分离器直接排放入海,其排出口周围有污油附着;(3)检查责任人实际操作能力,把操作细节的检查,如是否打开引水阀,打开机体放气考克,关闭泄放阀等作为衡量标准加以参考.

3.垃圾告示牌的检查

按照有关规定,凡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至少配备三块金属质告示牌,总长12米及以上,但不满400总吨应配备两张以上硬塑质告示牌,置于船员餐厅及两舷舷梯入口处,对客船的垃圾告示牌还有具体规定。

四、加强船舶防污染管理有关建议

1.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含船检)应加强源头管理,做好船舶防污文书核发及防污设备配备工作,杜绝可能对水域造成严重污染的船舶进入航运市场;

2.船舶没有按要求配备防污设备、防污文书,没按规定记载防污文书均有处罚依据,应加大对防污检查检查中出现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海事管理机构和有关单位应提高服务意识,定点联系好就近船厂专门安装、检修船舶油水分离器和提供有关防污备件,便于船方纠正相关防污缺陷;

4.在《油类记录簿》、《垃圾记录簿》、《货物记录簿》上增设附加专项检查记录栏,用以记录缺陷项目、整改要求及违法处理等情况,供海事执法人员备查;

5.在船舶油水分离器进水管路及旁通管路上加装一个类似家庭用水表装置,对船舶处理污水量及是否直接排放污油水加以直观反映,从而减少船舶直接排放污油水,伪造记录等违法现象。

五、结束语

船舶在通常营运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直接或间接地把一些物质或能量引入水域环境,以至于产生了损害生物资源,危及人类健康的污染。为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控制船舶对水域的污染。为此,作为防止船舶污染的主管机关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严格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国内法律法规,认真开展船舶防污染监督检查,以实现我们提出的“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防污缺陷范文篇2

关键词:船舶防污染检查常见缺陷检查要点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各国政府对船舶防污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我国除了接受MARPOL73/78公约外,政府还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今天,航运竞争日益激烈,船舶船龄长,防污设备落后、船员环保意识较为薄弱等因素导致船舶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一、船舶防污染检查的常见缺陷和存在问题

今年我们检查了348艘船舶,涉及防污染缺陷371项,下面是常见缺陷分布情况:

序号

缺陷名称

缺陷数

占总缺陷比例

序号

缺陷名称

缺陷数

占总缺陷比例

1

《油类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83

22.37%

6

《货物记录簿》未配备

20

5.39%

2

油水分离器未能正常使用

65

17.52%

7

未配备统一格式的垃圾告示牌

18

4.85%

3

船舶未定期进行防污演习并记录

32

8.63%

8

《货物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16

4.31%

4

未配备标准排放接头

22

5.93%

9

《垃圾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16

4.31%

5

船员不熟悉《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相关内容

21

5.66%

10

船舶残油、含油污水未按规定处理并持有接收证明

12

3.23%

从上述防污染缺陷统计分析,目前船舶在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油类记录簿》记录不规范;

(2)《货物记录簿》未配备和未正确记载;

(3)油水分离器没有安装、未正常使用和未配备相关防污设备;

(4)《垃圾记录簿》未正确记载和未配备统一格式的垃圾告示牌;

(5)船员不熟悉《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相关内容、未进行防污染的培训和演习.

船舶存在防污染缺陷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船舶建造、检验、行业管理等源头管理还存在漏洞;(2)船舶所有人、船员对防污重视不够,船舶防污设备投入不足;(3)船员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达不到要求;(4)监管力度不够,防污文书、防污设备整改不到位。二、相关船舶防污染文书检查要点

1.《油类记录簿》第一部分(机器处所作业)的检查

按规定:150总吨及以上油船400总吨及以上非油船应配有该簿第一部分(机器处所作业),它的记录不仅能反映该船防污管理水平,也是污染事故调查的重要依据。检查内容:(A)(B)两项是指燃油舱压载或清洗、压载水与洗舱水的排放情况,而不是加装燃油的情况;(C)项记录是记录簿核心项,残油污油都要记录于该项,应注意分油机分离的油泥应记入C项11.1,油水分离器分离的残油及机器处所、油管滴漏收集应记入C项11.2,当船舶国内短途航行时,残油量应每周记录一次;残油量记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检查时在考虑船龄、机器保养情况基础上,通过对有关主机、副机、额定功率、一般燃油出渣率的询问,对该船产生的残油量有大致了解;一般分油机排放残油与油渣是机舱产生残油的主要来源,其次为扫气箱残油与机器泄漏油水分离器分离的污油,残油舱柜的最小容量有具体规定,按以下公式计算:V=K1CD(M3)

式中:K1=0.01(燃用净化后燃油)

K1=0.005(燃用无需净化燃油)

C-----燃油日耗量(T)

D----两港口间最大航行时间(天)(指可以接受残油的港口)

如船上装有残油焚烧装置,则

V=1(M3),用于400总吨以上及4000总吨以下的船舶;

V=2(M3),用于4000总吨及其以上的船舶。

我们可以借鉴该公式,在D=1时作为船舶每天产生残油量的最大值加以衡量.参照《防止油污证书》中有无焚烧炉的记载(或焚烧记录),我们大致可以得到残油留存的数量.应加强对海事局颁发的《残油接受处理证明》的检查,该证明应附于《油类记录簿》上,无此证明而残油量与实际严重不符的,应认定其残油去向不明。

(D)(E)是指非自动与自动排放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后的污水,一般国内航线船舶多为非自动方式即(D)项。对机舱舱底水通过油水分离器向舷外排放,应有D项15.1记录,该项防污检查直观性比较强,有其定量标准.如某船油污证书中记载油水分离系统最大排量为0.5M3,该项记录操作时间为08:00-11:00,则处理油污水量最多为0.5*3=1.5M3,检查其船位记录是否与<航行日志>相符,按当时机舱值班人员安排,可检查去签名记录并询问其实际操作过程,要注意油水分离器应在航行途中使用,港区靠泊或锚地抛锚禁止使用;少数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船舶,才有E项记录,检查中发现有些船舶由于未掌握正确的记录要求,将D项操作记为E项;(H)项是指燃油加补情况,加装燃油应到海事部门办理报备手续,可以结合该报备检查记录情况;此外《油类记录簿》还应记录由于意外情况,例如因船舶或其设备损坏造成的排放。

2.《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的检查

根据规定,150总吨及以上油船400总吨及以上非油船应配该文书;该计划由船方制定,应详细说明本船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与及溢油消除用品清单和存放位置,经主管机关批准方能生效;应结合〈航行日志〉检查船舶是否按规定每半年进行一次溢油演习,还应检查主管机关联系通讯是否最新,核查船舶实际配备溢油应急器材、设备与计划要求是否相符,附录中的船舶结构布置图、相关管系图是否经船级社认可,还应加强对船员溢油安全知识及相关职责检查。

3.《货物记录簿》的检查

按照规定:运输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必须持有记录货物装卸作业的记录簿,即《货物记录簿》。目的是对载运有毒液体的船舶货物驳载、洗舱、排放洗舱水的过程起到全程监管作用,但目前内贸船适用的格式文本尚未出版,且与之配套的《程序与布置手册》也未作配备要求。

4.《垃圾管理计划》和《垃圾记录簿》的检查

按照有关规定,400总吨及以上和经核定可载运15人或以上的船舶,应配备一份经船籍港海事部门批准的垃圾管理计划和船舶垃圾记录簿,对于不足上述吨位和载客要求的船舶,应将有关垃圾处理情况记入《航海日志》中。应检查船上垃圾处理是否和计划相一致,是否有垃圾接受处理凭证,船舶垃圾是否分类存放处理.

三、相关船舶防污染设备检查要点

1.标准排放接头的检查

为了使船上机舱底残余物<油污水>的排放管路能与接受设备相连接,应设有标准排放接头。它适用于所有船舶,外观黑色,有标准尺寸,应检查其备件是否齐全,法兰保养是否到位.管路是否锈烂,是否有盲板,不用时是否用盲板封死。

2.油水分离器的检查

(1)在检查油水分离器前,应先检查其说明书,管路系统图等技术性资料,对其性能有大致了解;(2)油水分离器的外观检查:查看油水分离器附近是否张贴“操作说明”,油水分离器本体保养是否良好,各种管路是否按说明书正确连接,有无漏水、漏气现象(尤其着重检查进水管路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出水管路口一般高于油水分离器本体1米左右,泵浦各控制阀及管线有无严重锈蚀现象,舱底泵及油水分离器吸入管线是否有旁通管线,如果有是否用铅封封死,询问责任人其过滤、聚结元件使用时间是否按规定每月清洗一次,是否按照使用寿命更换(一般为半年);可通过油水分离器进出口压力表压差来判断其分离效果,一般认为在0.13-0.18MPa之间为正常,压差过大说明其机体内和过滤元件污油较多,阻塞滤网,压差过小说明机体内无过滤元件或已锈穿;检查机体上各种检验考克,经常使用的油水分离器考克灵活,无锈死现象,机体内充满清水,打开较底位检验考克,如有含油浓度较高的污油水排出或无水排出,说明油水分离器长期搁置不用或泄漏严重;到船舷外机舱水排出口检验其管口周围是否有污油附着,机舱舱底水不经过油水分离器直接排放入海,其排出口周围有污油附着;(3)检查责任人实际操作能力,把操作细节的检查,如是否打开引水阀,打开机体放气考克,关闭泄放阀等作为衡量标准加以参考.

3.垃圾告示牌的检查

按照有关规定,凡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至少配备三块金属质告示牌,总长12米及以上,但不满400总吨应配备两张以上硬塑质告示牌,置于船员餐厅及两舷舷梯入口处,对客船的垃圾告示牌还有具体规定。

四、加强船舶防污染管理有关建议

1.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含船检)应加强源头管理,做好船舶防污文书核发及防污设备配备工作,杜绝可能对水域造成严重污染的船舶进入航运市场;

2.船舶没有按要求配备防污设备、防污文书,没按规定记载防污文书均有处罚依据,应加大对防污检查检查中出现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海事管理机构和有关单位应提高服务意识,定点联系好就近船厂专门安装、检修船舶油水分离器和提供有关防污备件,便于船方纠正相关防污缺陷;

4.在《油类记录簿》、《垃圾记录簿》、《货物记录簿》上增设附加专项检查记录栏,用以记录缺陷项目、整改要求及违法处理等情况,供海事执法人员备查;

5.在船舶油水分离器进水管路及旁通管路上加装一个类似家庭用水表装置,对船舶处理污水量及是否直接排放污油水加以直观反映,从而减少船舶直接排放污油水,伪造记录等违法现象。

五、结束语

船舶在通常营运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直接或间接地把一些物质或能量引入水域环境,以至于产生了损害生物资源,危及人类健康的污染。为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控制船舶对水域的污染。为此,作为防止船舶污染的主管机关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严格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国内法律法规,认真开展船舶防污染监督检查,以实现我们提出的“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防污缺陷范文篇3

关键词:船舶防污染检查常见缺陷检查要点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各国政府对船舶防污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我国除了接受MARPOL73/78公约外,政府还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今天,航运竞争日益激烈,船舶船龄长,防污设备落后、船员环保意识较为薄弱等因素导致船舶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一、船舶防污染检查的常见缺陷和存在问题

今年我们检查了348艘船舶,涉及防污染缺陷371项,下面是常见缺陷分布情况:

序号

缺陷名称

缺陷数

占总缺陷比例

序号

缺陷名称

缺陷数

占总缺陷比例

1

《油类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83

22.37%

6

《货物记录簿》未配备

20

5.39%

2

油水分离器未能正常使用

65

17.52%

7

未配备统一格式的垃圾告示牌

18

4.85%

3

船舶未定期进行防污演习并记录

32

8.63%

8

《货物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16

4.31%

4

未配备标准排放接头

22

5.93%

9

《垃圾记录簿》未能正确记载

16

4.31%

5

船员不熟悉《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相关内容

21

5.66%

10

船舶残油、含油污水未按规定处理并持有接收证明

12

3.23%

从上述防污染缺陷统计分析,目前船舶在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油类记录簿》记录不规范;

(2)《货物记录簿》未配备和未正确记载;

(3)油水分离器没有安装、未正常使用和未配备相关防污设备;

(4)《垃圾记录簿》未正确记载和未配备统一格式的垃圾告示牌;

(5)船员不熟悉《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相关内容、未进行防污染的培训和演习.

船舶存在防污染缺陷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船舶建造、检验、行业管理等源头管理还存在漏洞;(2)船舶所有人、船员对防污重视不够,船舶防污设备投入不足;(3)船员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达不到要求;(4)监管力度不够,防污文书、防污设备整改不到位。、相关船舶防污染文书检查要点

1.《油类记录簿》第一部分(机器处所作业)的检查

按规定:150总吨及以上油船400总吨及以上非油船应配有该簿第一部分(机器处所作业),它的记录不仅能反映该船防污管理水平,也是污染事故调查的重要依据。检查内容:(A)(B)两项是指燃油舱压载或清洗、压载水与洗舱水的排放情况,而不是加装燃油的情况;(C)项记录是记录簿核心项,残油污油都要记录于该项,应注意分油机分离的油泥应记入C项11.1,油水分离器分离的残油及机器处所、油管滴漏收集应记入C项11.2,当船舶国内短途航行时,残油量应每周记录一次;残油量记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检查时在考虑船龄、机器保养情况基础上,通过对有关主机、副机、额定功率、一般燃油出渣率的询问,对该船产生的残油量有大致了解;一般分油机排放残油与油渣是机舱产生残油的主要来源,其次为扫气箱残油与机器泄漏油水分离器分离的污油,残油舱柜的最小容量有具体规定,按以下公式计算:V=K1CD(M3)

式中:K1=0.01(燃用净化后燃油)

K1=0.005(燃用无需净化燃油)

C-----燃油日耗量(T)

D----两港口间最大航行时间(天)(指可以接受残油的港口)

如船上装有残油焚烧装置,则

V=1(M3),用于400总吨以上及4000总吨以下的船舶;

V=2(M3),用于4000总吨及其以上的船舶。

我们可以借鉴该公式,在D=1时作为船舶每天产生残油量的最大值加以衡量.参照《防止油污证书》中有无焚烧炉的记载(或焚烧记录),我们大致可以得到残油留存的数量.应加强对海事局颁发的《残油接受处理证明》的检查,该证明应附于《油类记录簿》上,无此证明而残油量与实际严重不符的,应认定其残油去向不明。

(D)(E)是指非自动与自动排放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后的污水,一般国内航线船舶多为非自动方式即(D)项。对机舱舱底水通过油水分离器向舷外排放,应有D项15.1记录,该项防污检查直观性比较强,有其定量标准.如某船油污证书中记载油水分离系统最大排量为0.5M3,该项记录操作时间为08:00-11:00,则处理油污水量最多为0.5*3=1.5M3,检查其船位记录是否与<航行日志>相符,按当时机舱值班人员安排,可检查去签名记录并询问其实际操作过程,要注意油水分离器应在航行途中使用,港区靠泊或锚地抛锚禁止使用;少数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船舶,才有E项记录,检查中发现有些船舶由于未掌握正确的记录要求,将D项操作记为E项;(H)项是指燃油加补情况,加装燃油应到海事部门办理报备手续,可以结合该报备检查记录情况;此外《油类记录簿》还应记录由于意外情况,例如因船舶或其设备损坏造成的排放。

2.《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的检查

根据规定,150总吨及以上油船400总吨及以上非油船应配该文书;该计划由船方制定,应详细说明本船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与及溢油消除用品清单和存放位置,经主管机关批准方能生效;应结合〈航行日志〉检查船舶是否按规定每半年进行一次溢油演习,还应检查主管机关联系通讯是否最新,核查船舶实际配备溢油应急器材、设备与计划要求是否相符,附录中的船舶结构布置图、相关管系图是否经船级社认可,还应加强对船员溢油安全知识及相关职责检查。

3.《货物记录簿》的检查

按照规定:运输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必须持有记录货物装卸作业的记录簿,即《货物记录簿》。目的是对载运有毒液体的船舶货物驳载、洗舱、排放洗舱水的过程起到全程监管作用,但目前内贸船适用的格式文本尚未出版,且与之配套的《程序与布置手册》也未作配备要求。

4.《垃圾管理计划》和《垃圾记录簿》的检查

按照有关规定,400总吨及以上和经核定可载运15人或以上的船舶,应配备一份经船籍港海事部门批准的垃圾管理计划和船舶垃圾记录簿,对于不足上述吨位和载客要求的船舶,应将有关垃圾处理情况记入《航海日志》中。应检查船上垃圾处理是否和计划相一致,是否有垃圾接受处理凭证,船舶垃圾是否分类存放处理.

三、相关船舶防污染设备检查要点

1.标准排放接头的检查

为了使船上机舱底残余物<油污水>的排放管路能与接受设备相连接,应设有标准排放接头。它适用于所有船舶,外观黑色,有标准尺寸,应检查其备件是否齐全,法兰保养是否到位.管路是否锈烂,是否有盲板,不用时是否用盲板封死。

2.油水分离器的检查

(1)在检查油水分离器前,应先检查其说明书,管路系统图等技术性资料,对其性能有大致了解;(2)油水分离器的外观检查:查看油水分离器附近是否张贴“操作说明”,油水分离器本体保养是否良好,各种管路是否按说明书正确连接,有无漏水、漏气现象(尤其着重检查进水管路是否有漏水、漏气现象),出水管路口一般高于油水分离器本体1米左右,泵浦各控制阀及管线有无严重锈蚀现象,舱底泵及油水分离器吸入管线是否有旁通管线,如果有是否用铅封封死,询问责任人其过滤、聚结元件使用时间是否按规定每月清洗一次,是否按照使用寿命更换(一般为半年);可通过油水分离器进出口压力表压差来判断其分离效果,一般认为在0.13-0.18MPa之间为正常,压差过大说明其机体内和过滤元件污油较多,阻塞滤网,压差过小说明机体内无过滤元件或已锈穿;检查机体上各种检验考克,经常使用的油水分离器考克灵活,无锈死现象,机体内充满清水,打开较底位检验考克,如有含油浓度较高的污油水排出或无水排出,说明油水分离器长期搁置不用或泄漏严重;到船舷外机舱水排出口检验其管口周围是否有污油附着,机舱舱底水不经过油水分离器直接排放入海,其排出口周围有污油附着;(3)检查责任人实际操作能力,把操作细节的检查,如是否打开引水阀,打开机体放气考克,关闭泄放阀等作为衡量标准加以参考.

3.垃圾告示牌的检查

按照有关规定,凡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至少配备三块金属质告示牌,总长12米及以上,但不满400总吨应配备两张以上硬塑质告示牌,置于船员餐厅及两舷舷梯入口处,对客船的垃圾告示牌还有具体规定。

四、加强船舶防污染管理有关建议

1.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含船检)应加强源头管理,做好船舶防污文书核发及防污设备配备工作,杜绝可能对水域造成严重污染的船舶进入航运市场;

2.船舶没有按要求配备防污设备、防污文书,没按规定记载防污文书均有处罚依据,应加大对防污检查检查中出现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海事管理机构和有关单位应提高服务意识,定点联系好就近船厂专门安装、检修船舶油水分离器和提供有关防污备件,便于船方纠正相关防污缺陷;

4.在《油类记录簿》、《垃圾记录簿》、《货物记录簿》上增设附加专项检查记录栏,用以记录缺陷项目、整改要求及违法处理等情况,供海事执法人员备查;

5.在船舶油水分离器进水管路及旁通管路上加装一个类似家庭用水表装置,对船舶处理污水量及是否直接排放污油水加以直观反映,从而减少船舶直接排放污油水,伪造记录等违法现象。

五、结束语

船舶在通常营运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直接或间接地把一些物质或能量引入水域环境,以至于产生了损害生物资源,危及人类健康的污染。为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控制船舶对水域的污染。为此,作为防止船舶污染的主管机关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严格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国内法律法规,认真开展船舶防污染监督检查,以实现我们提出的“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防污缺陷范文篇4

××电力局的开关装备水平其近十年的高压开关缺陷进行统计。

得出以下结论:

(1)油开关缺陷所占比例较高,主要集中在油异常与跳闸达限两方面。

(2)开关机构缺陷比例较高,且主要集中在液压机构。

(3)SF6开关运行整体稳定,但气压低报警缺陷较频繁。

(4)真空开关运行整体稳定,缺陷主要集中在开关机构部分。

2变电开关设备故障规律分析

根据××电力局开关设备经过的几个不同阶段,结合近五年开关设备缺陷分类统计和典型故障分析结果看:

(1)由于油断路器的开断能力的限制和其密封性能的不足,使得其开关本体的渗油、不检修开断次数达限等规律性故障占据了主导,达到此类开关故障总数的96%左右。

(2)SF6开关总体性能稳定,故障少。特别是以ABB、西门子、阿尔斯通为主的110kVSF6开关设备,其科技含量高,开断能力和防污闪能力明显提高,同时灭弧自能化使得机构功小故障少,设备相对稳定。而仅有的两台LW6-110型和35kV部分的LW8-35型国产SF6开关相对故障率较高,主要表现在SF6低气压报警。但从缺陷与典型事故可以看出SF6低气压报警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且开关自身能检测,可以控制发展。

(3)真空开关设备的总体运行状况良好,开关本体故障较少,相对在机械引起的附件故障较多,特别是在无油化改造中采取机构沿用的做法,使ZN-10系列真空开关与CD10电磁机构之间出现配合未达到最佳状态,使得其机械故障发生率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动作频繁或连续动作的开关其传动机械易出现变形、脱销,辅助开关出现变换不到位等故障。这也是使得统计表中电磁机构故障率和二次回路故障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构性能不稳定,也主要是一些连续动作中突发性的过程。

(4)国产液压机构(CY)的渗油、打压、暴压故障率较高。总体上看应该说SF6开关、真空开关的本体性能稳定,故障极少,即使国产LW8系列有一些问题,主要也是年泄漏率超标,其具备发展缓慢、运行中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条件。油开关本体的故障则具备明显的规律性和发展缓慢的特性。国产液压机构运行极不稳定,既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的渗油,又具有突发性的暴压故障,国产弹簧操动机构则相对稳定。断路器的关合与开断故障、绝缘故障、载流故障远少于二次、机构故障。

3变电开关设备状态检修对策

根据上面的综合分析,提出采取的开关设备开展状态检修的总体策略是:

(1)SF6断路器由于其技术较先进、性能稳定、开断能力强、防污闪能力高。为此,其应完全依据:①开关触头的电寿命,既开关开断故障电流次数达到产品技术要求时进行大修;②开关机械动作次数达到产品的机械寿命时进行机构的大修;③当开关存在影响正常运行的缺陷时进行针对性消缺检修;④当开关防污能力不满足所在地的要求时进行清扫性检修或外施防污措施;⑤每三年进行一次回路电阻和微水测试。

(2)6-35kV真空断路器由于其故障基本上是由机械引起,特别是国产和无油化改造的真空开关的机构故障大多数是发生在连续动作过程中,小修对它的控制能力并不强。为此,其应完全依据:①严格控制机械动作次数,动作达限时必须及时进行检修、测试、调整;②加强对发生过连续动作开关的管理仁如出现后加速动作的开关,及时进行机械状况的检查;③加强控制回路器件的检查和调整;④加强对真空泡真空度的测试;⑤不论试验与否至少每三年应进行一次机构的检查调试,每年雷雨前有选择性的进行转动模拟试验;⑥每三年进行一次绝缘电阻、回路电阻、交流耐压测试。

(3)油断路器由于其故障有明显的规律性、普遍性和渐变性。为此,应采用①周期性小修和维护方式;②控制开关本体的开断次数,及时进行解体检查;③控制大修周期确保开关油密封性能和电气性能;④运行中每二年进行一次绝缘电阻、回路电阻、泄漏电流测试,每年进行一次绝缘油耐压试验。

(4)对于配国产液压机构,由于液压机构性能不稳定渗漏油严重维护工作量大,我们建议仍延续一年一次的小修制度和二年一次的解体检修。

(5)加强巡检及开关传动模拟试验,强化检修人员的设备状态巡检和消缺工作。首先工作重点做了调整,特别强调开关的实际动作模拟、控制回路的检查、转动部件的检查、设备附件的维护。通过每年的春季、夏季两次针对性巡检,一方面更全面掌握了设备的真实状态,做到心中有底,另一方面通过检查、维护,控制回路、转动部件的缺陷检出率明显提高,起到了提高整体状况的作用。

(6)由于开展状态检修的根本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所以,我们在进行设备个体状态评估的同时结合设备组结构、电网结构进行间隔综合评估,以实现成本最低化、供电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具体原则是:①加强户内母线设备的防污能力仁加绝缘热缩;②逐步提高电缆的绝缘等级(由8.7kV提高到12kV);③间隔工作坚持“以小靠大”原则,统一时间减少重复停电;④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检修策略。

4结语

实施状态检修是对检修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供电企业在开展输变电状态检修的各方条件日益具备时,状态检修必将成为变电设备检修的主流。本文结合××电力局的运行实际,深入分析开关设备的故障规律,提出了设备状态检修的整体策略,并依此制定状态检修应用导则,在实际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指导了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金萍,刘国贤等.变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力,2004,21(4):45-49.

[2]陈维荣,宋永华,孙锦鑫.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的概念及现状[J].电网技术,2000,24(11):12-17.

[3]苏鹏声,王欢.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1):61-65.

防污缺陷范文篇5

第一条为加强对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的监督管理,保护内河水域的环境及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水域从事航行、停泊、作业及其他影响内河水域环境的活动,适用本规定。

渔船和军队、武警的现役在编船舶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的管理工作。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海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全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依照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本辖区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五条中国籍船舶防治污染的结构、设备、器材,应当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经船舶检验机构检验、认可,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外国籍船舶防治污染的结构、设备、器材,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经船旗国政府或者其授权的船舶检验机构的检验、认可,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六条船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持有有效的防污染证书、文书。

船舶进行涉及污染物的作业,应当按照规定在相应的记录簿上如实记录并规范填写。

第七条船员应当具有相应的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船舶防污染程序和要求,并按照规定参加相应的培训、考试和评估,持有有效的职务适任证书和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

第八条任何在内河水域航行、停泊和进行相关作业的船舶,都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内河水域排放污染物。

禁止船舶在内河水域载运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不得在内河水域运输的危险化学品。

禁止船舶在内河水域使用焚烧炉。

第九条依法设立特殊保护水域,应当事先征求海事管理机构的意见,并由海事管理机构航行通(警)告。设立特殊保护水域,应当同时设置船舶污染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接收及处置设施。

在特殊保护水域内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应当遵守特殊保护水域有关防污染的规定、标准。

第十条船舶在城市市区的内河航道航行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声响装置。

航行于城市市区内河航道的挂浆机船舶,应当将挂浆机置于封闭装置之内或者采取其他等效措施,以降低机器运转产生的噪声对环境的危害。

第十一条所有船舶、单位和个人均有维护内河水域环境的义务,在发现船舶存在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的行为时,应当立即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三章船舶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及相关作业

第十二条船舶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进出港口,有关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关于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的管理规定,事先向海事管理机构办理申报手续,经同意后,方可进出港口。

第十三条托运人交付船舶载运具有污染危害性货物,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污染措施,确保货物状况符合船舶载运要求和防污染要求,并在运输单证上注明该货物的正确名称、数量、污染类别、性质、预防和应急措施等内容。

第十四条污染危害性货物,其包装与标志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曾经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空的容器和运输组件,在未彻底清洗或者消除危害之前,应当按照原所装货物的要求进行运输。

第十五条交付船舶载运危害性不明的货物,货物所有人或者人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申请进行货物危害性评估。评估机构应当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船舶载运技术条件,并明确相应防污染措施。

第十六条船舶从事污染危害性货物装卸作业和水上过驳作业时,必须遵守有关作业规程,并会同作业单位商定操作方案,合理配置和使用装卸管系及设备,针对货物特性和作业方式制定并落实防污染措施。有关防污染措施应当在作业前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污染危害性货物作业规程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七条从事船舶油料补给服务(作业)的船舶、单位,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配备足够的防污染设备和器材,取得国家规定的经营资格。

船舶从事油料补给服务(作业)的,还应当遵守船舶载运危险性货物的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长江、珠江、黑龙江水系干线超过300总吨和其他内河水域超过150总吨的船舶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采取包括布设围油栏在内的防污染措施:

(一)散装持久性油类的装卸和过驳作业;

(二)散装比重小于1(相对于水)、溶解度小于0.1%具有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装卸和过驳作业;

(三)可能造成水域严重污染的其他作业。

布设围油栏方案应当在作业前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因自然条件或其他原因限制,不适合布设围油拦的,可采用其他防污染措施,但应当将采取的替代措施及理由在作业前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九条船舶排放含有有毒物质的洗舱水,应由有资质的单位按照有关规定接收和处理,不得直接排放进入内河水域。

船舶进行洗(清)舱、驱气或者置换,应当遵守《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

第二十条船舶在港口进行下列活动,应当事先按照有关规定报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

(一)船舶排放压载、洗舱和机舱污水以及残油、含油污水等其他残余物质;

(二)船舶冲洗载运有毒有害物质、有粉尘的散装货物的甲板和舱室。

第二十一条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进出港口和通过桥区、交通管制区、通航密集区以及航行条件受限制的区域,必须采取海事管理机构规定的航行保障安全措施。

第二十二条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轮和400总吨及以上的非油轮,应当将油类作业情况记载在由海事管理机构签发的《油类记录簿》中。

150总吨以下的油船和400总吨以下的非油船应当将油类作业情况记载在《轮机日志》或者《航行日志》中。

载运散装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应当将有关作业情况记载在由海事管理机构签发的《货物记录簿》中。

《油类记录簿》、《货物记录簿》应当随时可供检查,用完后在船上保存3年。

第二十三条船舶运输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等货物时,必须采取密闭或者其他防护措施。对有封闭作业要求的污染危害性货物,在运输和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回收有毒有害气体。

第四章船舶垃圾和生活污水

第二十四条总长度为12米及以上的船舶应当设置统一格式的垃圾告示牌,告知船员和旅客关于垃圾管理的要求及处罚规定。

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和经核定可载客15人及以上且单次航程超过2公里或者航行时间超过15分钟的船舶,须备有符合编制要求的《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和海事管理机构签发的《船舶垃圾记录簿》。

除本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船舶,有关垃圾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于《航行日志》中,以备海事管理机构检查。

《船舶垃圾记录簿》应当随时可供检查,用完后在船上保存2年。

第二十五条禁止向内河水域排放船舶垃圾。船舶垃圾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理。

船舶应当配备有盖、不渗漏、不外溢的垃圾储存容器,或者实行袋装,以满足航行过程存储船舶垃圾的需要。

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第二十六条船舶应当对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垃圾处理作业应当符合《船舶垃圾管理计划》中所规定的操作程序。

船舶垃圾中的危险性物品和有毒有害性物品应当单独存放,并应当向接收单位提供所含物质的名称、性质和数量等资料。

第二十七条客运、旅游船舶应当建立垃圾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环保监督管理员,负责船上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

第二十八条船舶应当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与生活污水产生量相适应的处理装置或者储存容器。

任何船舶不得向内河水域排放不符合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

第五章船舶污染物的排放与接收

第二十九条船舶排放船舶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污染物排放的标准及要求。不符合排放标准和要求的船舶污染物,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污染物接收单位接收处理,不得任意排放。

第三十条港口、装卸站应当具备与其装卸货物和吞吐能力相适应的污染物接收或者处理能力,满足到港船舶的需要。

港口、装卸站应当将接收或者处理能力的情况向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三十一条从事船舶污染物接收、船舶清舱作业活动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接收处理能力,配备足够的防污染设备,建立安全与防污染制度。

从事船舶污染物接收、船舶清舱作业活动的单位,应当将其接收和处理能力向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三十二条在船舶污染物接收和排放作业以及船舶清舱、洗舱作业过程中,船方和作业单位必须遵守有关操作规程,落实防污染措施,防止污染物溢漏。

污染物接收单位应当在污染物接收作业完毕后,向船舶出具污染物接收处理单证,并由船长签字确认。

船舶凭污染物接收处理单证向海事管理机构办理污染物接收处理证明,污染物接收处理证明由船方保存在相应的记录簿中备查。

第三十三条来自疫区船舶的船舶污染物、船舶垃圾、压载水、生活污水,应当经检疫部门检查处理后方可处理。

对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其他危险成份的船舶污染物的接收和处理,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有关危险废物的管理规定。

第三十四条船舶动力装置运转产生的废气以及船上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向大气排放。

第六章船舶拆解、打捞、修造和其他水上水下施工作业

第三十五条在船舶修造及其相关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应当由具备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不得投弃入水。

船舶在船台(排)修理完毕或者建造竣工下水后,应当及时清除相关污染物。

在船坞内进行的修造作业结束后,应当进行坞内清理和清洁,并在开启坞门或者沉坞前,向海事管理机构提交船坞清洁报告。

第三十六条从事船舶打捞作业和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单位,在申请施工作业时,应当说明留存在船上的污染物种类、数量,有关作业方案,防污染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

第三十七条在内河水域内从事废船拆解作业应当严格按照《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的要求执行,防止拆船污染内河水域环境。

第七章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

第三十八条海事管理机构应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制定船舶污染事故应急计划。

第三十九条船舶修造厂、拆船厂和从事散装污染危害性货物装卸作业的经营人应当制定相应的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并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四十条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轮、油驳和400总吨及以上的非油轮、非油驳的拖驳船队应当持有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的《船上油污应急计划》。

150总吨以下油船需制定油污应急预案。

第四十一条载运散装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应当配备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的《船上有毒液体物质污染应急计划》。

400总吨及以上载运有毒液体物质船舶,用《船上污染应急计划》替代《船上油污应急计划》和《船上有毒液体物质污染应急计划》。

第四十二条制定污染事故应急计划的单位和船舶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作好相应记录,并不断完善应急计划。

第四十三条港口、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的单位和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适合当地水文条件的防污染应急设备和器材。

第四十四条在内河水域内清除污染需使用化学消油剂的,应当事先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说明消油剂的牌号、计划用量和使用地点,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四十五条船舶发生污染水域事故,应当立即向最近海事管理机构如实报告,同时按照污染事故应急计划的程序和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在初始报告以后,船舶还应当根据事故的进展情况进一步作出补充报告。

船舶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存在沉没可能时,或者在船员弃船前,应当尽可能地关闭所有液货舱或者油舱(柜)管系的阀门,堵塞相关通气孔,防止溢漏,并且应当在事故报告书中,说明存油或者液货的数量以及通气孔的位置。

第四十六条海事管理机构接到船舶污染事故的报告后,应当按照污染事故应急计划的程序作出反应。

当污染可能涉及周边国家或者地区水域时,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海事管理机构按照有关国际条约或者双边协定的要求,通知周边国家或者地区的海事主管机关,共同采取必要的防污染行动。

第四十七条船舶发生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内河水域环境污染的,海事管理机构可以采取必要的防污染措施,包括强制清除、强制打捞或者强制拖航等应急处置措施,由此发生的一切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八章污染事故调查处理

第四十八条发生船舶污染事故的当事方应当在24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的海事管理机构提交污染事故报告书。报告书的内容包括:

(一)船舶或者设施的名称、呼号或者编号、国籍、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名称及地址;

(二)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气象和水文情况;

(三)事故原因或者初步原因判断;

(四)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或者预估数量及污染范围;

(五)已采取或者准备采取的防污措施及污染控制情况;

(六)援助或者救助要求;

(七)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九条海事管理机构接到船舶污染事故的报告后,应当及时开展调查。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开展船舶污染事故调查。事故调查应当全面、客观、公正。

事故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应当接受调查,积极配合,如实陈述事故的有关情况和证据,不得谎报、隐匿或者毁灭证据。

第五十条船舶、设施或者有关作业活动造成水域环境污染损害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费用。

第五十一条船舶被处以罚款或者需承担清除、赔偿等经济责任的,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有关当事方,必须在离港前办妥有关财务担保手续。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海事管理机构发现船舶存在污染隐患的,应当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隐患;有关单位和个人不立即消除或者逾期不消除的,海事管理机构可以采取责令其临时停航、停止作业,禁止进港、离港,责令驶往指定水域等强制性措施。

第五十三条违反本规定,污染应急计划或者垃圾管理计划未得到落实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限期纠正,并给予警告或者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警告或者10000元以下罚款:

(一)船舶未持有有效的防污证书、防污文书,或者不按照规定记录操作情况的;

(二)船舶未配备防污染设备或者防污设备存在重大缺陷,在海事管理机构限期内不予纠正的;

(三)船舶靠泊未按照规定配备防污染设备或者防污设备存在重大缺陷的港口、装卸站的。

第五十五条船舶和相关单位、人员有其他违反本规定行为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国家司法机关。

第五十六条海事管理机构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违法失职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五十七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内河水域,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可供船舶航行的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

(二)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者非排水船、艇、筏、水上飞行器、潜水器、移动式平台以及其他水上移动装置。但不包括渔船和军队、武警的现役在编船舶。

(三)作业,是指与船舶有关的作业活动,包括船舶运输、装卸、油料补给、污染物接收以及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

(四)污染危害性货物,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地进入水域,会产生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害渔业和其他合法活动、损害水体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的货物。包括《经一九七八年议定书修订的一九七三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73/78)附则I“油类物质名单”、附则II“散载运输的有毒液体物质清单”所列明的物质以及按照附则Ⅲ“包装形式有害物质的鉴别导则”的鉴别标准确定的有害物质。

(五)船舶垃圾,是指船舶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生活废弃物、垫舱和扫舱物料,以及船上其它固体废物等。包括《经一九七八年议定书修订的一九七三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73/78)附则V所定义的垃圾。

(六)生活污水,是指任何型式的厕所以及厕所排水口的排出物和其他废物;医务室的面盆、洗澡盆和这些处所排水孔的排出物;装有活的动物处所的排出物;或者混有上述排出物的其他废水。

(七)船舶污染物,是指由船舶或者有关作业活动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物质,其中包括油类、油性混合物、液态化学品、货物残余物、包装形式的有害物质、压舱水、废气、噪声等。

(八)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和腐蚀品等。

(九)有毒液体物质,是指排入水体将对水资源或者人类健康产生危害或者对合法利用水资源造成损害的物质。包括附则II“散载运输的有毒液体物质清单”中列明的物质。

(十)特殊保护区域,是指各地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划定并公布的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防污缺陷范文篇6

一是加强公司监管,完善水上交通安全“责任链”。2009年,我局从狠抓源头管理和现场监管入手,加强对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监管。在汛期、高温期间,纪念建国六十周年活动等重要时段,组织开展专项水上交通安全检查和督查,维护交通运输安全形势稳定;进一步加大了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缺陷的整改验证行为,强化了辖区航运公司的日常监督检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进一步完善安全“责任链”。

二是加强区域合作,提升与周边海事有效联动。12月,***地区海事区域合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该区域合作联席会制度的常态化运行将进一步加强两市海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在事故处理、协查配合等领域进一步深入合作,为**地区水上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三是主动建议,积极推进水上交通安全隐患整改。2009年,全市地方海事系统结合实际,突出危险品船、乡镇渡口渡船、农用自备船、旅游船、水工作业区等重点,全面排查辖区内各种事故隐患、监督管理的薄弱环节。对查出的问题和安全隐患,除签发相关海事执法文书外,逐一做好记录,书面通知当事人或相关单位,落实专人跟踪督促整改到位。全年共开展各类安全隐患排查116次,查出安全隐患156起,签发隐患整改通知书93份,向相关部门单位送达安全管理建议书46份,主动专题向相关政府部门汇报11次,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协调解决安全隐患13起。在各市处的主动建议下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对干线航道上的姜堰淤溪大桥、泰兴古马干河南新村一组桥、泰兴市如泰运河跃进桥、兴化老阁大桥等四座隐患桥梁进行了拆除,对市区西坝大桥原钢便桥进行了改造,彻底消除了通航安全隐患。

四是加强源头监管,提升危化品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执行省局危化品船舶100%实船签证、申报制和安检“必查项目规定”要求,从源头切实抓好辖区危化品船舶装卸作业和航行安全监管;对各重点码头应急预案和应急设备情况实行备案管理;加强船舶防污监控、油船装卸作业前设置围油栏,防止污染水域;细化辖区水上运输的油品、化工产品等应急处理方法,初步完成船舶载运危险品应急处置指南,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指导能力。

五是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全力推进乡镇渡口达标改造和撤渡建桥工作。11月份,我局组织开展了辖区乡镇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回头看”活动。从制度制定、责任落实以及渡口设施、渡船、渡工现状,对照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和达标标准,逐一检查、过堂,对达不到要求的,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目前,全市运行乡镇渡口38道,乡镇渡口面貌焕然一新。

防污缺陷范文篇7

针对一般电网事故,应该说我们各电力部门、单位都一直在努力改善。笔者认为,构成一般电网事故原因往往都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或管理问题。因此,要遏制和减少电网事故我认为必须是多管齐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电监会、国家电网公司关于电力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要求。在学习贯彻落实中进一步提高对电网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针对一般电网事故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克服疏于管理、安全隐患未及时消除、反事故措施执行不力和人员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从组织上、制度上、管理上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2、加强输变电设备运行管理,针对一般电网事故的特点和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加强运行维护,积极开展专项治理。(1)重点做好220kV及以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防雷、防污闪工作,加强输电线路巡视检查、定期清扫、零值检测、接地电阻摇测和地网检查等工作。对雷害事故较多的线路易击段和污秽严重的重污区应开展专项综合治理,提高输电线路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线路跳闸率。(2)根据季节特点,严密关注线路走廊的变化,加强线路“特巡”工作,防止树竹放电和大面积山火造成输电线路跳闸。(3)加强变电设备管理,重点做好变压器类设备的技术监督工作。对变电站、升压站的电气设备在加强电气性能检测的同时,还应做好其机械性能的检查。特别是对运行年久的刀闸及其引线接头要运用红外测温或无损探伤技术检查接触状况和机械强度;对管母开展变形观测;对支柱瓷瓶运用超声波探伤技术检测机械强度;对接地网根据运行时间和土壤情况,开挖检查地网腐蚀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4)针对近年来电力设施外力破坏事件不断上升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强化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做好电力设施的保护宣传、打击盗窃和破坏电力设施的工作。充分发挥业余护线员的作用,建立群防群护的联防机制。及时掌握临近电力设施或线下施工作业情况,向施工作业单位通报有关安全要求,增设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加强作业监护,防止施工碰线、车辆撞杆等外力破坏。

3.3、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资金投入,优化完善电网结构,加快电网结构调整,提高电网技术装备水平。电网建设和电网结构调整受资金、通道与站所资源、建设周期以及投入产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短期内不可能见成效。因此,当前应加快单电源供电的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改造,且认真做好其供电线路的运行维护,重点做好线路的防雷、防污闪工作,降低线路的跳闸率;同时,应做好变电站的下一电压等级侧运行方式的管理,安排备用电源,并安装自投装置,以防止供电线路故障时变电站全站失压。

3.4、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1)加强继电保护装置入网管理、整定计算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把继电保护“五查”工作作为强化继电保护管理和技术监督的常态机制。(2)严格执行二次设备与装置的定期检验、检测、试验标准,重点做好母差、主变、失灵等重要保护的检验工作,严格质量验收标准;重视二次回路管理;严格整组试验和带负荷检查等项目的检验,确保回路接线正确,装置动作可靠,防止一次设备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拒动和误动,扩大事故。(3)提高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严防继电保护人员“三误”事故发生。

3.5、加强运行管理,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强化操作中的唱票复诵、核对、监护等过程管理。制定防范违章解锁、带地线合闸、误碰压板、误接线、误整定等电气误操作和误调度事故的措施,并严格执行与考核,杜绝误操作事故。

3.6、加强职工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岗位技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职工教育应面向生产实际,注重职工的岗位技能、异常情况分析判断和缺陷发展的预见评估等综合能力的培训。要通过实施标准化作业、规范职工的作业程序和作业行为,控制和减少生产作业的随意性、盲目性,杜绝人员责任事故。

结语

电网一般事故的预防和有效遏制对于保证电网正常运行,确保网内各地区生产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电网经营企业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一般电网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参考文献:

[1]、肖红,绵竹地区电网事故分析及四川电网变压器中性点保护[J],四川电力技术,2005/06

防污缺陷范文篇8

关键词500kV输电设备维护管理钢化玻璃绝缘子间隔棒

至1998年10月为止,广州电力局(以下简称“我局”)已投运500kV输电线路3条,即沙增、蓄增、惠增线,共253km。自1992年前后投运以来,已经历五个春秋,设备运行正常,成为广东省500kV电网中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全省电力供需矛盾、提高电网稳定性,作出较大贡献。现就我局输电设备运行维护工作,进行初步的总结回顾。

1投产前的准备工作

为做好500kV输电工程施工验收和设备投运前的生产准备工作,按原水电部颁发的《电力设备全过程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我们做了如下几件具体工作:

1)认真调研,学习有关先进经验

我局以对首建500kV输电设备工作非常重视。在确定项目后,组织运行单位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员前往湖北、南京、镇江、沈阳、锦州等地兄弟单位了解500kV输电工程的建设施工验收、运行维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结合我局电网实际情况,向有关部门提交学习书面报告,提出使用钢化玻璃绝缘子,调整拉V塔,争取多建自立塔,取消猫塔等建议,为少走弯路,确保验收工作顺利进行,以及为日后的电网安全运行创造条件。

2)主动配合施工单位,加强质监,严格验收

整个工程可分为中间验收和总体验收。中间验收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以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领缺乏工作经验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的毕业生分赴各线路施工现场,进行质监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以质监管理,促培训新人,效果显著。

3)以科学态度,严格材质管理

在即将进入安装阶段,源源不断运往现场的钢芯铝绞线表层散股、绞合松散、铝股表毛刺严重。在抽检中,还发现在盘捆中央缠绕钢芯铝绞线有结灯笼现象。钢芯铝绞线存在的质量问题得到广东省电力局及原电力部质检中心领导的重视,亲临现场参加分析会议,并明确该批产品质量有严重问题,退货厂家钢芯铝绞线千余吨。对不合格、有严重锈蚀塔材,同样要求更换合格产品。既做到严格质量管理工作,也保证线材、金具质量,为运行维护设备提供安全可靠性。

4)培训新人,接受新技术

500kV输电线路比220kV线路电压级有所提高,对从未接触过500kV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来说,是一个新技术,新课题。为迅速掌握此项超高压线路运行维护的新技术,抽调20多名生产骨干,委托沈阳全国带电作业中心进行技术培训,掌握新技术,接受新知识,并取得5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资格证书。

2投运后的维护管理工作

2.1确定高效的管理模式

500kV输电线路投运后的管理模式如何,是专门成立一个部门管理500kV输电线路,还是由一个班负责综合管理35~500kV输电线路是个讨论的热点。经综合比较,反复酝酿,分别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以原水电部劳动模范为代表的三个班负责3条共235km的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经实践证明,职工们初步掌握了500kV输电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

2.2建立规章制度,完善技术档案

对高一级电压的500kV输电线路设备,建立规章制度,进行资料收集,在积累数据的基础上,参照设计、上级要求有关技术资料,编写线路现场规程和500kV输电线路技术手册,制订运行、检修、缺陷等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设备台帐、设备维护周期表等多种记录卡片,整理各种图纸、技术合同、试验报告、设备说明书,逐步做到循章查帐。

2.3掌握设备动态,研究事故预防对策

500kV输电线路设备运行技术要求可靠性高。几年来的运行经验证明,每年除可利用发电站及线路解接满足扩建工程需要时的停电机会来处理线路设备缺陷外,其余停电检修的机会甚少,线路年运行小时超过8600h。结合电网实际和我局500kV线路塔型为第二代塔的结构情况,与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全国带电作业中心)共同开展研究更换耐张V串、直线单片绝缘子的带电作业,并同时研究此项工作的带电工具,经表演操作及全国线路专家代表评议,基本达到带电作业的目的,尚有待改善。此为广东省500kV输电线路开展带电作业首开先例。

其次,当500kV线路投运后,由于电磁场强干扰大,沿线居民对场强感应反映甚为强烈。经会同设计、运行部门专家及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测试鉴定,并未超过设计允许的场强值的设计要求。为考虑沿线居民的实际情况,除做好宣传工作外,还因地制宜,在保护区适当栽种少量矮灌木树,对屏蔽场强起到一定作用。

另外,我们经试验证明,对一串钢化玻璃绝缘子被雷击闪烙,或同一串钢化玻璃绝缘子连续两次被雷击闪烙未爆炸,若经工频、机电联合负荷试验,证明电气性能正常,则可继续运行,暂缓更换或不更换。

3运行维护情况

沙增、蓄增、惠增线路使用的铁塔塔型均为我国第二代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塔型尺寸。线路设备材料全部国产化,共有铁塔575基。其中,拉V塔135基,自立塔440基。导线为4×LGJ-300、4×LGJ-400四分裂,架空地线为LGJ-95/55。自1992年下半年投产以来,除进行正常的定期巡视外,在每年雾雨季前均组织有关领导和管理人员进行夜间查线、检查设备异常及防污闪事故发生。

同时,利用停电机会,对线路设备缺陷进行处理。至1995年底,更换自破率以每条线路按运行*年统计如表1。

表1钢化玻璃绝缘子自破率

年限线路名称LXP安装/片自破/片自破率/‰

1992年7月至1995年12月沙增线6804401.72

1993年3月至1995年12月蓄增线19949771.50

1992年9月至1995年12月核增线293141491.56

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沙增线29314723.53

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蓄增线293141262.11

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惠增线

(原核增

线解口)

262301982.47

除检修更换自破绝缘子外,还更换和检修间隔棒13只,更换蓄增线01~03号左地线LGJ-95/55共0.694km。为加强抗振强度,我们加装了预绞护线条,配相应单、双线夹金具共25基。调整防震锤35只,清扫污区段绝缘子353基。并充分利用停电机会,及时进行检修线路设备缺陷,提高设备完好率,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取得明显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4存在问题

至目前,线路运行情况良好,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覆冰

1996年初春,覆冰期刚过,发现地处从化北部的崇山峻岭的蓄增线01~03号档左地线LGJ-95/55外层铝股折断8股。利用停电机会,更换该段伤股地线,并根据塔型和档距情况,在2号、3号、6号、7号、19号、21号、22号、23号配置相应双线夹金具;在8号、10号、12号、13号、14号、16号配置相应的单线夹金具。仅用预防覆冰和防震的对策,其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监察检查和研究。经验证明,在环境温度为-6~-8℃、风速为1~3m/s、相对湿度在80%~100%的阴雾天气下,运行的绝缘子覆冰最快。在绝缘子带电的情况下,电场对绝缘子周围的水滴具有极化和吸附作用,加速绝缘子和导、地线的覆冰。而运行线路中的地线在同样环境、温度、湿度、天气、风速的条件下,地线及金具覆冰也最快。01~03号档地线除覆冰外,随风力增强,地线受风速影响,震动振幅愈大,频率增加,而长时间的震动,使地线表层与线夹长时间磨擦,产生疲劳而折断。要真正摸清地线表层铝股折断的原因,尚待于进一步研究。

2)钢化玻璃绝缘子

钢化玻璃绝缘子比瓷质绝缘子具有独特的优点,劣化后自行爆炸,检查线路时,即可轻易发现自爆绝缘子。不用运行部门花费大量的劳力去按周期检测,寻觅绝缘子的零值,既节省大量的交通车辆费用,也节省外勤人员旅差开支。自爆后的绝缘子剩下的残悬挂不掉落地面。根据玻璃绝缘子在广东省输电线路运行已近30年的运行经验,当时决策在500kV线路上大量使用玻璃绝缘子是正确的。

在1998年6月,阴雾湿度大的恶劣天气,一瞬间,沙增线96号塔A相电源、C相负荷侧绝缘子各自爆8片,97号塔A相负荷侧、C相电源侧和负荷侧自爆24片。我们及时前往现场调查,决定立即申请停电处理,同时发现同塔其它绝缘子串下层棱表面吸附着厚厚污秽物,而且棱与棱之间及铁脚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闪络痕迹。这些自爆绝缘子均在同一时间内发生,都在悬垂串。由此可见,悬垂串积秽盐密比水平串高一倍,Ⅰ串绝缘子盐密是V串所吸附的盐密的1.25倍。这段线沿途邻近分布有生产规模较大的耐火砖厂和水泥厂,高于100m的烟囱,昼夜不停地排放大量污秽物,其中硫酸盐占全部盐类比重的30%~70%,特别水泥污秽物中的硫酸钙最高。这些污秽物,随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饱含盐类的海风飘荡,被绝缘子所吸附。玻璃绝缘子上表面自洁能力强,可直接被雨水冲刷,表面较为清洁,但下表面“棱”与“棱”之间却吸附着厚厚的污秽物,雨水无法冲刷,且愈积愈厚,测验盐物数据,都大于三级污区。位于这地区纵横交错河网地带的线路绝缘子,受露、雾持续长时间的影响,绝缘子表面吸附污秽物,湿润较均匀,使污秽物中的可溶盐溶解充分,而且难以流失。这盐类湿润度弱,对污秽物冲刷甚微,绝缘子表面电导可达到最大值,泄漏电流较大,对绝缘子运行最为危险。沙增线96号、97号塔钢化玻璃绝缘子突然自爆之多,正是因为出现较长时间含水量大的浓雾天气造成污闪,但尚未造成线路跳闸。

由此看来,在严重污秽区,使用钢化玻璃绝缘子应持慎重态度。

3)间隔棒运行情况

我局维护的线路采用国产JZX4-45300和FJY4-45300间隔棒,这两年,线路停电检修,共修理、更换13只。虽然间隔棒螺帽脱落不多,但仍时有发生。间隔棒已暴露运行几年,金具连接部位受负荷、环境、气候、风力等因素影响,金具螺栓连接件松脱现象有增无减。应利用停电机会,对线路间隔棒、线夹、防震锤等金具连接作一次全面的检修,避免钢芯铝绞线、地线连接金具松动,长时间产生电晕放电现象,或随气候、风速的影响造成磨擦而受损,危及电网安全。

4)外力损坏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线路器材设施被盗被损坏严重,防不胜防。近年来,我们花费大量资金更换防盗螺帽,器材被盗及损坏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仍有待于进一步争取当地政府及公安部门的支持,开展群众护线工作,宣传保护电力设施、贯彻执行“电力法”的重要意义。

防污缺陷范文篇9

在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水利部党组现代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治水新思想指导下,"九五"期间水资源工作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继续深化。

1.用资源水利的思想指导编制水资源规划

(1)为解决北京水资源短缺问题,水利部组织编制了《21世纪初期(2001~2005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规划立足当地水资源条件,以北京及周边地区共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为重点,认真分析有效供给与合理需求,以工程的、经济的、行政的和技术的手段切实节水治污,然后以调整产业结构与种植结构为中心优化水资源配置,保护上游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保证2010年前平水年北京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与南水北调引水到京相衔接,从根本上解决北京水资源问题。这项规划在编制工作的不同阶段都得到了部领导的直接指导,得到包括人大和政协常委在内的院士专家的高度评价。2001年2月7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原则通过了该规划,并于5月23日正式批复,现在规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2)以"留足生态水,进行生态建设,是优化配置水资源、西部大开发和现代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思想,针对黑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蜕化的严峻形势,水利部组织编制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和《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2001年2月,朱基总理两次主持总理办公会原则通过了这两项规划,现已批复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也已经国务院批准,两项规划都已进入实施阶段。在新疆、甘肃、内蒙古水利厅大力支持下,向下游应急输水,维持生态的调水行动,得到朱基总理等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被誉为"一曲绿色的颂歌"。

2.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了水资源分部门管理的体制,城市与农村、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分割管理,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998年机构改革后,以推动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城市水务局为突破口,开始了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水资源分割管理问题最严重的是城市地区,水源地不管供水,供水的不管排水,排水的不管治污,治污的不管回用,多龙管水,政出多门,加剧了城市用水紧张局势和生态系统恶化。从1999年开始,在对国内外有关城市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编写了调研报告《为什么要以水务局管理城市水资源--对陕西、北京、黑龙江、深圳、天津、图森(美国)、巴黎、德国的调研报告》。

针对当时上海市正在酝酿水务局改革方案的时机,提出了城市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必要性。2000年2月,指导并组织编写了《关于上海市水务局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的咨询报告》,以此为重要参考,5月13日上海水务局挂牌成立。这份咨询报告与《为什么要以水务局管理城市水资源》成为城市水务体制改革的主要参考文件。

截止到2001年9月,全国成立水务局或实施水务统一管理的县市共计677个,其中水务局440个,分别为省级2个,地级34个,县级404个;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单位共237个,其中地级市1个,县级市(区、县)236个。

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9年,黄委开始对黄河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在基本保证了沿黄省(自治区)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用水的情况下,黄河仅断流8天,而来水相近的1996年,同期断流时间为106天。2000年,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干旱的情况下,黄河没有断流。为缓解黑河下游河湖干涸、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从2000年7月1日起,对黑河水量开始实施统一调度,黑河分水方案第一次得到落实。为了抢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2000年以来已两次通过博斯腾湖向下游输水,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些工作的开展充分说明,传统的治水思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已经开始把生态用水放在重要的位置。实践证明,对流域及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是十分必要的,效果十分明显。

3.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从调整水价入手,推动全面节水工作

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节水。正如温副总理所说:"节水是一场革命。"节水的核心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它不仅引起用水方式的变化,而且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以至引发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开源与节流,节流优先,节流就是节水;防污与治污,防污优先,节水就是防污"为指导思想,水利部从组建统一的、高规格的节水办公室入手,推动全面节水工作。

全国节水办成立之初,就参与组织了于2000年9月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提出的建立行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定额建议写入会议文件,为我国加入WTO做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准备,目前部分试点省市正在编制行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指标体系。组织编制了《全国节约用水规划纲要》,为全国节水工作提供指导,并确定天津市为全国节水试点城市。全国节水办公室还及时发出了《关于全面加强节约用水工作的通知》,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五部委联合发了《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以省为单元在全国部署用水定额的编制工作,目前黑龙江省已完成了全省行业用水定额的编制。

对国家节水政策进行先期研究,在《对国家节水政策的建议》中提出了节水政策的目标、初步政策分析、加强全国节水办公室工作等建议。

4.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系统建设

首先是保证人民饮水安全。从1999年4月开始至今,水利部已通过《中国水利报》向社会了《重点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旬报》83期通报19个城市的35个水源地水质状况,并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中提出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要在2002年以前上述旬报,强化人民饮水水源安全监督。

提出了建立水污染负国民生产总值参照统计体系的建议,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防止发达国家转移水污染产业,强调集中治污。

《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第一阶段水功能区划工作已经完成,在流域水功能区划汇总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中国水功能区划》。

在生态系统建设方面,通过应急调水和编制近期治理规划,重点解决了黑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在太湖流域多次进行了引江济太实验,研究调长江水改善太湖水质问题,在松辽流域还首次进行了调水抢救扎龙湿地工程,水生态建设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二、系统总结"九五"以来的工作经验,积极探索治水新思路

1.新时期制订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

新时期制定规划的最大变化就是从单纯的水利工程规划变为全面的资源配置规划。因此,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由"以需定供"变为"以供定需"。变根据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的需要来进行水利建设规划,为按照水资源供需平衡和优化配置的需要来进行水利建设规划。

(2)为满足优化配置的需要,水利建设规划不仅要考虑增加供应的工程手段,而且要考虑减少消耗和资源回收的工程手段。节水工程、治污工程以至高耗水、高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及其实施的投入都应该在水利建设规划中考虑。

(3)水利建设规划不仅要考虑工程手段,也要考虑节水设备、污水处理厂和监测设备、替代工程等辅助手段,还要考虑回补地下水、生态保护区和水体生物净化等生态手段。

(4)水利建设规划必须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因为水利建设规划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其制定必须与经济建设的转变即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结构调整密切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优化资源配置。

(5)制定水利建设规划必须以生态思想为指导,留出生态用水,加强生态系统建设。

2.进一步推进城市水务体制改革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全国实施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趋势还会加强。因此,正如国务院领导指出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是十分必要的。今后水务局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统一法规、统一政策,建立现代化的城市水法规体系。应在原有部门制定的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认真整理分析,科学地制定新的、统一的法规和政策。应参照国际经验建立现代城市水法规体系,尤其是要建成国际大都市的城市更应抓紧进行这项工作。

(2)统一规划。要本着以水定发展的原则,兼顾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制定出城市水资源的综合规划,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3)统一监测,统一调度,统一治理。要致力于建设统一的城市水网及其现代化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各河库联调,地表地下水统一调度,解决城市防洪、水资源短缺和严重水污染问题。

(4)统一制定用水定额,统一制定水价,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发放和吊销取水许可证。

3.节水是一场革命

副总理多次强调:"节约用水是一场革命。"今后相当时期的水利工作重点,应当是提高用水效率,真正建立一个节水型社会;制定长远的、战略性的和全局性的国家节水政策和加强其执行机构都是当务之急。

总结"九五"经验,目前我国节水工作仍存在以下十不够:一是节水理论不够清晰,二是节水目标不够明确,三是节水规划不够系统,四是节水工作重点不够突出,五是节水法律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六是节水市场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七是节水的科技进步不够及时,八是节水管理体制不够集中有力,九是节水投入不够大,十是节水宣传不够科学。大多数方面都是"很不够"。目前,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节水高度重视。"节水"已经开始深入人心,老幼皆知,但在社会上基本上是一种无序状态,在政府部门间还没有形成合力。

在新世纪,建立节水防污社会的总政策为:要做到"六高、两低、两合理"。"六高"就是提高全民节水意识,适时、适地、适度地提高水价,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包括中水回用),提高用水的生态效益率,提高节水工作的技术含量,提高用水的传输效率;"两低"就是降低用水造成的污染率,降低用水造成的水资源蜕化率;"两合理"就是制订合理的行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定额,建立地区与行业合理用水结构以保证全国水资源供需平衡。

4.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建设与恢复

人类对水污染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从历史上的"漠视阶段"到"重视阶段"再到近期的"认真治理阶段"以至现在逐步认识到的第四阶段--清洁生产、资源循环阶段,要以新经济观点认识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

基于上述认识,水污染防治的考虑出发点为:从大系统的观念出发,整体规划,防治并重,以防为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资源循环把污染挡在上游。主要措施包括:建立负国内生产总值参照体系,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防污主线;建立行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定额,真正实现污水减量化;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把污染挡在上游;集中治污,真正实现污染物资源化;以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的制定来带动治污标准的提高,保证人民身体健康。

"十五"计划建议明确指出要"加强生态建设、扼制生态恶化"。现在一些城市表面上看城市用水能够满足需要,但实际上是严重透支了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是以牺牲生态和农业用水为代价的。要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首先需要确定生态建设目标,明确恢复及保持生态的需水量。

三、在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系统建设

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及其所处有机和无机环境所构成的彼此相互作用和依存的系统。生态学就是研究这种相互作用和依存的规律的学科。生态建设就是遵循生态学的客观规律以工程、生态和管理等各种手段而进行的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的建设。

1.生态系统建设的概念

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开发、利用水资源,从而对水生态系统产生扰动,但是这种扰动必须在客观规律允许的范围内,也就是以破坏水生态系统为前提。

联合国有关系统根据数以千计的案例得出的统计性规律表明,一条河流水量在本流域的利用一般不应超过总水量的40%;如果流域人均水资源量大于1700~2000m3的话,原则上可以向外调水,但不能超过总水量的20%。如果用多了,调多了,就是人类对水的侵害,最终害了自己。再如,水量的年际年内变化是河流的自然规律,洪水是客观的自然现象,如果人类在没有大水的周期内占据了行洪区,其必然结果是在洪水期形成灾害,因此,必须留出蓄滞洪区,依据自然规律建设蓄滞洪区,根据多年水文资料确定蓄滞洪区位置、规模和类别。不同类型的蓄滞洪区的建设,就是人类对破坏的生态系统的修复,就是生态建设。

2.生态系统建设的内容

(1)树立建设节水防污的生态型社会的指导思想。要树立生态型社会的指导思想。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曾经错误地认为,资源可以无限开发,生产可以无限扩大,这样才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类文明进步。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种指导思想是有严重缺陷的,只考虑到人和技术的发展,而忽略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这是目前资源短缺以至耗竭,环境恶化以至生态系统严重蜕变的根本原因。所以从水利来看建设生态系统,首先是明确建立节水防污的生态型社会的指导思想。

(2)建设全流域的水量水质监测系统和水量调度设施,实现数字流域。对流域水生态系统进行监测是防洪、供水和污染防治的前提,因此也是从质和量上使人与水和谐相处的水生态系统建设的前提。

(3)根据以供定需的原则,全面兼顾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初步恢复生态系统,制定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定额是良好的水生态系统的管理手段。用水定额的制定要因地制宜、以供定需、全面兼顾,首先要保证生活用水;生产用水要以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节水;生态用水必须预留,要做到保护,并修复已被坏的水生态系统,如黄河全流域统一管理,塔河和黑河规划的制定都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进行的。

防污缺陷范文篇10

关键词:电网;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选型

Abstract:Thecorrectselectionandapplicationoftransmissionlineinsulatoraretheguaranteeforlinesoperationrelaibility.Forthis,thepracticaloperationsituationandthecharacterof500kVtransmissionlineinsulatorinJiangsupowernetworkareana_lysed,thesuggestionshowtoselectandusethelineinsulatorareproposed.

Keywords:powernetwork;high_voltagetransmissionline;insulator;typeselection

近几年江苏电网发展迅速,截至2001年底,全省投运的500kV线路3174km、500kV变电站11座。线路使用的绝缘子种类繁多,目前输电线路使用的绝缘子按型式主要分为盘式绝缘子和长棒型绝缘子。下面介绍这2种绝缘子的特点。

1盘式绝缘子的特点

盘式绝缘子按材质可分为盘式瓷绝缘子和钢化玻璃绝缘子。

1.1盘式瓷绝缘子

盘式瓷绝缘子是最早用在线路上的绝缘子,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抗气候变化的性能、耐热性和组装灵活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线路。盘式瓷绝缘子是属于可击穿型的,它是采用水泥将物理、化学性能各异的瓷件与金属件胶装而构成的,在长期经受电场、机械负荷和大自然的阳光、风、雨、雪、雾等的作用,会逐步劣化,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特别是含有劣化绝缘子的绝缘子串发生闪络(由于雷击或污闪等原因)时,可能会使劣化的绝缘子头部瞬间发热爆炸,造成导线落地的事故。华东电网在1996年底的大污闪事故中,500kV系统有11条线路因雾闪发生72次跳闸。其中,3条线路因零值绝缘子爆炸造成导线落地;2条线路多串绝缘子结构中有1串因零值绝缘子爆炸断串。

2000年9月22日,江苏省220kV溧阳变电站220kV旁母、正母瓷瓶发生因大量低值绝缘子的存在而导致的掉串事故。所以劣化绝缘子的检测工作非常重要,前系统停电是较难的,即使线路停电,也无足够的时间和人力进行全线绝缘子的检测工作。因劣化绝缘子的安装位置和分布区域的原因,向来是绝缘在线检测的一个难点。目前常用短路叉法和火花间隙法检测,这些方法易于检测零值绝缘子,测试方法简单,但准确性较低,对低值绝缘子,特别是1串中存在多片低值的情况下,则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瓷绝缘子的老化率随其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年上升。

1.2钢化玻璃绝缘子

钢化玻璃绝缘子具有较好的机电性能,其抗拉强度、耐电击穿性能、耐振动疲劳、耐电弧烧伤和耐冷热冲击性能等都优于瓷绝缘子。且与瓷绝缘子不同,玻璃绝缘子具有零值自爆的绝缘自我淘汰能力,这样就很容易被发现,无需对其进行绝缘测试。自爆率通常在前3年较高,这与瓷绝缘子相反。数十年的运行和试验数据证明,钢化玻璃绝缘子具有长期稳定的机电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防污型玻璃绝缘子为取得较大的爬电距离,只有在伞裙下表面增加数个深棱来实现(由于工艺的原因,无法像瓷绝缘子通过双伞或三伞增加爬距)。当用于粉尘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因这种钟罩深棱的伞型自洁能力差、清扫不便,下表面结垢严重,造成耐污闪能力大大降低。从江苏电网运行情况来看,钟罩深棱型绝缘子(包括瓷的和玻璃的)不适合江苏地区这种以粉尘污染为主、污染较重的地区使用,如果使用,应充分考虑其爬电距离的有效利用系数。1999-2002年,江苏省500kV线路污闪跳闸中,只有7%(一次跳闸)是瓷双伞绝缘子,其余都是玻璃绝缘子。这里针对的是悬垂串绝缘子,全省尚未发生过耐张串绝缘子的污闪跳闸。

2长棒型绝缘子的特点

长棒型绝缘子按材质可分为合成绝缘子和长棒瓷绝缘子。

2.1合成绝缘子

合成绝缘子具有质量小、强度高、耐污性能好、维护工作量小等诸多优点。硅橡胶合成绝缘子表面具有憎水性,且附着在伞裙表面的污染层也具有憎水性(即硅橡胶的憎水性迁移),这大大提高了合成绝缘子的抗污能力。从国内的使用情况来看,历次的大面积污闪事故中,合成绝缘子都表现出优异的抗污闪能力,在外绝缘水平偏低和污染较重的情况下,合成绝缘子是个较好的选择对象。国外合成绝缘子的研制和挂网较早,使用范围很广泛,已取得成功的运行经验。国内合成绝缘子生产厂家经过数代产品的改进,生产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主绝缘成型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合成绝缘子端头的连接型式是多种型式并存,但逐步趋向国际先进的探伤监控下的压接式,其结构简单、美观,产品质量的人为分散性得到控制。合成绝缘子的长期机械可靠性主要依靠:芯棒的质量和截面尺寸、金属端部附件特性以及附件与芯棒的连接质量。伞套为芯棒提供保护,并提供必要的爬电距离,要求它有长期的憎水性、较好的抗气候变化的性能、较高的撕裂强度等,常采用一些试验(如5000h加速老化试验),可检验伞套的长期性能。为改善端部电场分布,降低无线电干扰程度,提高电晕起始电压等原因,500kV合成绝缘子两端都装有均压环,但均压环的存在降低了放电距离。

从合成绝缘子运行中发生的事故、故障情况来看,大部分是雷击闪络,这可通过增加干弧距离来解决。其次是不明原因的闪络,不明原因的闪络是指闪络发生在系统无任何过电压的情况下,且发生闪络后的绝缘子送到试验室检验时,各项试验结果均合格。目前对不明原因的闪络问题尚无统一的认识,有的认为是绝缘子由于污湿原因,其憎水性会暂时消失;也有的认为是鸟粪引起的。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来看,最严重的是合成绝缘子的脆断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些合成绝缘子就发生了脆断事故。这种现象是由环氧树脂玻璃纤维芯棒的玻璃纤维受酸性侵蚀引起的,一般在暴露于酸性环境中的玻璃纤维芯棒承受机械负载时发生的。华东电网在1998年发生了2例典型的500kV合成绝缘子脆断事故。一起是1998年3月,上海500kV渡南5101线发现1支合成绝缘子折断,该绝缘子是进口产品,运行时间仅4年多。该产品芯棒的硅橡胶护套厚度仅1.5mm(通常为3~5mm),引起折断的原因是护套厚度太薄,在运行中出现破损,水分渗入至芯棒,最终导致芯棒酸蚀脆断。另一起是1998年8月,浙江500kV兰窑5404线1支国产合成绝缘子发生断裂,原因是该绝缘子金具端头连接密封结构为第一代型,密封层较薄,水气沿着金具与护套间的缝隙渗入芯棒后,形成酸性环境,芯棒在此酸性环境和应力的作用下发生脆断。制造厂和运行部门从多起脆断事故的经验教训中,已认识到伞裙护套与金具之间可靠密封的重要性。

2.2长棒瓷绝缘子

一般情况下,长棒型瓷绝缘子串110kV为1节,220kV为2节,500kV为3节,每节都带有均压环和招弧角。绝缘体由氧化铝高强度瓷制作。江苏省1997年在500kV斗渡线无锡段率先采用了德国CERAM公司的瓷棒绝缘子,98串用在直线塔两边相。运行一段时间后,测量所得盐密较低。盐密的测量结果见表1。

表1盐密测量结果

绝缘子投运时间测量时间测量部位盐密

型式(mg/cm2)

瓷棒1997年12月1998年11月A相上串第2个伞0.0081

A相上串第8个伞0.0098

A相上串第16个伞0.0124

1999年11月C相下串第2个伞0.0061

C相下串第8个伞0.0065

C相下串第16个伞0.0069

2000年3月A相下串第2个伞0.0105

A相下串第8个伞0.0105

A相下串第16个伞0.0184

500kV瓷棒绝缘子由3节组成,每节之间均有均压环和招弧角,与同样棒型的合成绝缘子相比,在相同的结构高度下,空气间隙缩短。如某合成绝缘子供货商提供的产品结构长度4450mm、干弧距离4135mm、负极性50%雷电冲击闪络电压为2540kV;而某瓷棒绝缘子厂商提供产品的连接长度4452mm、干弧距离4030mm、负极性50%雷电冲击闪络电压为1950kV。因此,要达到一般合成绝缘子所要求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和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则瓷棒绝缘子的结构高度将大于合成绝缘子的,这就要求杆塔尺寸应选大一点,对于多雷区线路,作为悬垂串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使用长棒瓷绝缘子时,需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特别小心。瓷件大而笨,在运输和安装时,有碰撞和损坏的危险。另外,如果制造过程中内部产生细微的缺陷,在运行中,热-机械应力的长期作用会降低绝缘子的机械强度,且巡线时对长棒瓷绝缘子串的观察和检测还不能发现故障绝缘子,这样会导致瓷件意外折断和导线落地。

3对江苏电网输电线路绝缘子选型的建议

(1)悬垂串绝缘子应选用防污型盘式瓷绝缘子或长棒型绝缘子。我国盘悬式瓷绝缘子的生产厂家多、产量大,但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差异很大。输电线路的绝缘子选型时,应对不同厂家生产的瓷绝缘子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了解,选用高品质的瓷绝缘子。同时,对运行中的瓷绝缘子应加强检测,及时更换劣化绝缘子,确保电网安全运行。除耐张串可选用普通型的外,伞型的应选用双伞或三伞,而钟罩深棱型绝缘子不宜使用。

(2)瓷棒绝缘子的机械强度直接与瓷件有关,由于运输、安装过程中造成的损坏,或运行中外界偶然的撞击,或制造过程中形成的内部缺陷(要求产品有严格的质量检查、优良的制造工艺),可能会在运行中意外折断,所以瓷棒绝缘子应选择质量好的产品,并加强检验工作,小心运输、安装。

(3)钢化玻璃绝缘子具有零值自爆的优点,可节省大量的运行维护费用。由于钟罩深棱型绝缘子的固有缺陷以及江苏省的运行经验证明,这种型式的绝缘子不适合以粉尘污染为主、污染较重的地区使用,如果使用,应充分考虑其爬电距离的有效利用系数。普通型的玻璃绝缘子可在耐张串使用。

(4)合成绝缘子具有维护工作量小、质量小、耐污性能好等优点,这是瓷、钢化玻璃绝缘子不可相比的。目前在我国大气污染严重、输电线路外绝缘水平普遍偏低、塔头尺寸也限制了调爬的选择性的情况下,合成绝缘子应是污染严重地区的选择对象。但是,合成绝缘子运行时间短,运行经验尚嫌不足。对500kV合成绝缘子应慎重选择制造厂家及技术参数,积极研究考核其各项性能、寿命的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对在线运行的合成绝缘子应加强监测。

(5)绝缘子爬电比距的配置应符合本地区审定后最新版污区图的要求,并应参照JB/T5895-91《污秽条件下绝缘子的使用导则》的要求,充分考虑其爬电距离的有效性和运行经验,绝缘子的污闪放电特性与结构造型及自然积污量有关。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应反映放电发展时爬电距离长度利用的有效性,又能反映绝缘子在运行条件下的积污性能。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和在相同的积污时间内,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应由被试绝缘子与基准绝缘子的污闪电压梯度相比较来确定,在绝缘子选型时应充分考虑。

参考文献:

[1]龚坚刚.长棒型绝缘子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应用前景[J].浙江电力,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