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1:07:49

反哺范文篇1

为动员有志向、有能力的进城务工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团省委《关于实施“万名有为青年进城务工青年反哺乡村行动”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区的实际,制定实施“万名有为进城务工青年反哺乡村行动”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统筹城乡发展,以进城务工青年为纽带,坚持城乡互动,促进人力、智力、资金等要素在城乡间的优化配置,把引导进城务工青年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进城务工青年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即团结带领有为进城务工青年积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又为进城务工青年取得事业新发展搭建舞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二、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实施“万名有为进城务工青年反哺乡村行动”的总体目标是:探讨新形势下青年进城务工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动员有能力的进城务工青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智力支持;为进城务工青年事业发展搭建新舞台。

开展“万名有为进城务工青年反哺乡村行动”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注重公平、自觉自愿,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三、主要内容

1、带动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进城发展。进城务工青年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既了解城市务工青年需求,又熟悉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企业工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进城务工青年的这种独特优势,积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公检法司等团组织要积极维护进城务工青年合法权益。区直各团组织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通过大家乐活动,丰富进城务工青年精神文化生活。进城创业青年创办的企业要积极吸取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发展。要深入研究“新生代”进城务工青年的就业需求和发展规律,不断开发进城务工青年人力资源。

2、开展进城务工青年技能培训活动。技能水平较低、适应力不强是进城务工青年特别是初次进城务工青年面临的突出问题。团区委将适应工业化、城镇化需要,依托现有的红叶谷、德利丰技能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大型企业,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安全知识、法律常识等知识的培训。广泛整和社会资源,依托社会培训机构,为特困进城务工青年提供优惠或免费技能培训。

3、引导进城务工青年返乡创业。进城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直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进城务工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各团组织应积极为进城务工青年返乡提供帮助,优化创业环境;动员各方面力量,提供政策、资金、培训、服务等方面的帮扶,把进城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和发展现代化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进城务工青年事业壮大取得同步发展。

4、倡导进城务工青年把文明带回家。青年进城务工经受现代城市文明的熏陶,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各团组织要利用节假日期间大批进城务工青年返乡的时候,采取报告会、恳谈会、致务工青年一封信等形式,引导进城务工青年把市场观念、机遇意识、效率意识等现代城市文明带回家乡,引导农村转变观念、移风易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5、鼓励进城务工青年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建设。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团组织要积极引导一批先富裕起来的进城务工青年按照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在自己家乡或其他农村选择一些最需解决的项目,如道路、水电、村场、绿地、卫生、文化、教育等,捐资捐物支持家乡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结队帮扶活动,资助结对困难家庭子女解决书杂费,为结对困难户提供一定数额的生产资金或生产资料等。

四、实施步骤

我区的“万名有为进城务工青年反哺乡村行动”分三步进行,**年为组织启动,探索经验;**年为面上扩展,巩固推进;2008年以后为总结经验,全面发展。

**年按以下几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年6月):制定方案,启动“万名有为进城务工青年反哺乡村行动”。

第二阶段(**年7月):广泛动员,逐步推开。主要依托各团组织采用多种形式逐步推开“万名有为进城务工青年反哺乡村行动”。动员一批进城务工青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具体有效的帮助。

第三阶段(**年8月至10月):树立典型,面上推广。及时总结各地青年进城务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做法。选树一批返乡创业、支援家乡建设、带领农村发展领头人等方面的新型进城务工青年典型。

第四阶段(**年11月至12月):表彰奖励,强力推进。申报表彰一批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调动各方面参与“万名有为进城务工青年反哺乡村行动”的积极性。同时在**年加大推动力度,进一步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万名有为进城务工青年反哺乡村行动”是新形势下,服务进城务工青年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团区委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上下协调,形成合力。

2、加强宣传。要加大对共青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加大对活动进展情况的宣传报道。要不断推出进城务工青年反哺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树立进城务工青年的良好形象。

反哺范文篇2

关键词:知识管理;职教集团;投入;绩效;反哺

职教集团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近期快速发展后,开始在研究内容上摆脱对于传统职业教育教学形式的依赖,逐渐进入以挖掘经济价值、转变集团运作模式的内涵式发展阶段。200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大力发展科研投入,加强科研绩效管理成为职教集团化办学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关于职教集团化办学相关科学技术研究的重点是以赢得持续竞争优势为目标,在竞争中锻造核心竞争力。据此,职教集团在“双一流”教育理念下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实施知识管理的良性运作;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科研投入与绩效管理过程中对科研成果转化如何实施针对性的知识管理,通过相关的科研投入尽可能获得绩效的最大化,使科研成果的回报达到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科学、系统地对科研成果过程中进行相关的知识管理并获得科研投入而回报的绩效成果,对职教集团科研管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投入

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投入的相关要素大致可以分为:知识资源、人才资源以及与其相关的组织设置三个方面。知识资源是知识管理运作模式的主要对象,人才资源是知识管理运作模式的执行者,组织设置是知识管理运作的环境条件。(一)知识资源。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开放型知识管理的科研投入方式是进行相关知识学习、共享、融合、创新的重要基础,这也是科研成果转化保持相关知识储备动态更新的保证与前提。在开放型知识管理的科研投入与绩效管理模式运作条件下,职教集团的成员间既可以自我提升知识资源储备,也可以成员间相互优势渗透,最大化利用外源知识。1.内源知识。职教集团通过成员内部的科学研究与开发活动对外部环境丰富的知识资源进行选择、分析、确认并相互关联,从而补充、完善尚未开发的内源知识,对内、外源交互型组合资源进行整合,创新相关的知识架构体系。2.外源知识。内部知识体系相关资源的局限性决定了任何科研成果转化组织不可能为其提供全部的知识供给。鉴于此,即使组织内部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也一定会与外部环境的知识资源进行实时性的交流,进而让知识的流动、代谢、创新得到基础保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管理的良性运作,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竞争对手、用人单位、政府、行业协会与科研机构是主要的外部知识资源,都能够为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提供科研成果转化与教学实践的外源知识;科研交流平台、专项研讨会、各类媒体等形式是使职教集团化办学掌握相关最新、最前沿知识的重要手段。(二)人才资源。人才资源是知识管理运作模式的执行者,是科研投入要素中最重要的投入要素。知识管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教学实践动力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人才资源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和人才拥有知识的异质性。科研投入与绩效反哺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是体现价值、促进生产、交流转换的一项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包括了专项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扩展人才等相关资源的投入。科研投入与绩效反哺过程中的不同知识管理阶段人才资源的知识管理投入意义在于以下四个方面:对集团内的拥有专项技术的相关人才和社会经济所需成果的实践人才相互融合,促进沟通与交流;对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欠缺自身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况进行需求性引导及咨询帮助;在专项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加强合作,提高集团化办学的效率;在职业教育针对社会经济需求进行成果推广目标指引下实现知识产品的市场价值。(三)组织设置。知识管理在职教集团模式下是一种建立相应组织制度,优化整体组织结构,整合宗旨组织文化以及构建相关技术平台的复杂性管理行为。1.组织制度。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在职教集团模式下更加需要科学的制度建设保证建构与运作的成功实施。知识管理是否在管理过程中运行通畅,其基本前提是相关的组织制度的建立,具体安排大致三个方面:一是知识储备与使用制度,主要针对集团成员的专项知识收集整理,对科研成果、专利技术相关知识财富的申请及保管;二是建立驱策制度,主要是激励集团成员对知识进行整合、统筹、学习、共享以及再创新;三是考核评价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对集团成员进行知识贡献评估,以此成为集团成员考核的依据。2.组织结构。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对于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建构关键要素是专门从事知识管理的体系架构的建立,从而实现体系立体性沟通与交流。知识管理的主管是整个职教集团科研投入与绩效管理的决策者,负责集团整体的互通与关联,并为集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知识环境。知识管理的成员是职教集团科研投入与绩效管理的实际应用者、传授者,主要负责科研绩效管理所需要的具体知识。鉴于此,知识管理应该以知识的共享与创新为质量服务核心,构建柔性化、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3.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对培育知识导向文化的知识管理良性运作的重要成功要素,对科研绩效评价与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知识导向型文化的环境中,等级制度可以被忽略,重视专业知识、经验积累、科技创新,让知识学习与共享交流得到高度评价。基于以上确定知识管理模式下的组织文化建设诸多方面内容:以个人义务及良性工作方式为导向的自主学习;以共享、整合为基础的成员间信任机制的确立;以开放、交流为理念的集团组织知识平台的建立;以鼓励创新为目标的知识型成员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全体集团成员对知识管理过程的理念体验与物质享受。4.技术平台。作为科研成果转化以及相关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以知识信息为载体的技术平台是进行知识学习与交流、评价与搜集、储备与积累、整合与创新的重要支持手段。目前,主流化的信息技术平台分为以下三种网络类型:内网是集团成员进行内部经验交流和技术培训的主要工具媒介;外网是集团个体与外部互通相关专业与有效技术支持的信息窗口;媒介是职教集团了解自身发展与关联外部需求的展示平台,是促进知识价值向经济效益转化重要手段。

二、投入绩效形成的反哺过程

反哺的概念是输出对输入的正向反馈,是产品生产环节放大效应的产生者。研究所涉及的科研绩效管理反哺效应是指知识管理的产出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对科研投入的正向相关影响,实践价值进而促进科研绩效管理的良性发展。(一)反哺基础。科研成果转化的本质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实现内部增长,生产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使集团成员获得其他教育模式无法模仿与比拟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不仅是以知识生产过程更具效率的科研成果转化的辅助管理工具,更是科研成果市场化和优势化的重要检验手段。职教集团的成员以获得市场所需效益为目的所产生的具备专业技术与专项知识的科研成果,随即形成将拥有市场价值的成果逆向反哺于职教集团本身继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完成一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也是相关知识再创新和体系制度再完善的过程。随着职教集团的专业知识在科研绩效知识管理模式下的不断更新与扩展,科研绩效反哺效应机制也相应的在知识的内部增长与外部收入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二)反哺机制。随着对知识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收入、产出、使用、再生产等不同形态新知识的再投入模式的运作,职教集团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储备得到了进阶式的创新发展,从而形成对集团发展更具优势的持续性知识创新与竞争能力。具备开放型反哺机制的科研投入模式是前期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管理消耗自身能量并引入外界的负熵流的成效,是具备维持职教集团成员动态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科研绩效的重要机制与系统。以知识管理为模式的职教集团成员的科研绩效管理,在市场所需效益得到升值的时候,会对集团内部组织设置的各方面进行管理优化,对外部的知识交流与人才培训产生相应的影响力。(三)反哺过程。在职教集团相关的专业领域,取得市场效益与单位认同的市场价值就能够对职教集团带来相应的科研效益;而知识的固化与积淀成为对专业知识储备的进一步更新,使职教集团知识管理体系保持先进的状态。职教集团成员通过对片面性市场效益的获取,形成在相应流通领域的知识再生产的重新进入模式,产生市场价值向知识管理逆向运转的空间转换,进而添补知识管理对内部固化知识的单一性依赖的模式,解决取得进阶式创新成果的不足,使未来的科研成果转化更加具有效率,增强知识再投入的动力。另一方面,职教集团在获得公正、公平地外部专业知识的产出收益,对其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巩固合作交易关系,使职教集团实现稳定、持续的外部市场价值的良性关系网构建。据此,职教集团科研管理获得市场价值空间与知识管理空间的逆向转换有直接知识“交易”与间接知识“交易”两种方式。间接知识“交易”形式的实现是通过职教集团本身与外部相关专业知识需求的合作关系相继维持的基础上。职教集团科研管理的投入与绩效形成反哺过程是流动的知识转化为市场价值,市场价值再作用于知识储备。

三、反哺效应产生的投入绩效

职教集团知识管理良性循环的内因是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管理反哺过程所形成了科研投入绩效,是知识管理持续优化的基础,也是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的进一步提高的根源。反哺过程所产生的科研投入绩效主要包括知识储备量的提高、专项知识的更新、人才要素的提升、组织建构的优化等方面。以此为契机,职教集团科研投入与绩效管理以如下方面进一步推动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深度融合相关策略。依据市场需求,以为职教集团提供精准服务为目标,对所需用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完善科研内容,以加强科研绩效审查的明确规范为核心,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品质。优化科研设置,以追求科研项目差异性投入为宗旨,在遵从科研规律的基础上为职教集团的科研管理量体裁衣。协调科研管理关系,以实现互利共赢为方针,探索职教集团新型合作模式。职教集团的知识管理模式引入相关理念以期对科研投入、科研成果转化以及科研绩效管理进行指导的根本目标是对集团管理成员、财物、内涵进行有效地组织优化,以获得相应的持续性绩效产出。职教集团科研绩效反哺过程的研究对于知识管理而言无疑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变革。通过研究职教集团科研投入与科研绩效管理中对知识管理层面下的知识资源、人才资源、组织设置,从而对科研绩效形成的反哺过程进行分析,揭示职教集团科研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科研投入与绩效反哺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是将知识改换为市场价值,随后又使市场价值逆向转化为知识的正向反馈循环过程。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中反哺过程的解析,为职教集团科研投入与绩效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反哺范文篇3

【关键词】农村建设人才引进激励机制

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就在人才资源,然而农村人才资源的短缺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而更为严重的是,农村缺少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和发挥优秀人才作用的良性机制。如何吸引、留住优秀人才、激发人才资源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人才激励机制的建设是关键环节,这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人才资源现状

1、农村自有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外来人才少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人才资源的支撑,这些人才一部分来自农村本土,即产生于农民,另一部分则要从外部引进,如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和科研人员等。但从现有情况来看,农村本土的劳动力资源虽很丰富,但很多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都大量流向城市,这使得农村现存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还比较低,包括文化知识水平和文化知识的使用能力都非常低。要提高这一部分劳动力的素质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同时也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来起带动作用,因此,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是引进一批优秀的人才,以逐步带动农村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虽然近年来出台了不少政策鼓励人才下乡支持农村发展,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优秀人才都不愿意选择农村,更不愿扎根农村,农村现有外来人才的存量还是相当少的。

2、农村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且仍在持续

农村的劳务输出被称为脱贫致富的新型产业,实践也证明劳务输出是南部山区贫困村农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因此很多农村特别是偏远和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力度还在逐年加大,稍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基本上都实现了劳务输出。全国政协委员邵国培表达了自己的忧虑:“现在每次到农村去,都痛感农村空了,青壮年走了,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弱妇幼。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只有进城的单向流动,这种人才状况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长远来看,农村劳务输出将使城乡经济差距越拉越大,农村人才的流失严重阻碍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吸引并留住人才,构建一支稳定而健全的人才队伍来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不容忽视的。

3、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

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自然条件等影响,农村所需的人才类型有一定范围限制。《农村·农业·农民》杂志执行总编认为,中国农村最需要的人才有四类:财富型人才、知识型人才、营销型人才、市场管理型人才。本文也赞同这一观点,但本文认为财富型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厚的资本还要有投资的意愿,而知识型人才不仅仅包括具有农业技能的专业人才,还包括金融、保险、医疗以及法律等专业的人才。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多激励措施都鼓励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下乡,特别是管理型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人数已达到13万人以上,而金融、保险、医疗及法律专业方面的人才却很少。这种不合理的人才结构是不利于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

农村外来人才少,优秀人才难以引进且流失严重,一些行业专业人才缺乏,究其原因还是激励机制不完善所造成的。一方面由于没有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很多优秀人才不愿意到农村,更不愿意留在农村扎根;另一方面由于激励措施没有到位,使得有些人才根本没有激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导致人才对农村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能充分显现。因此,我们必须构建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把农村人才的激励工作提到战略高度,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农村人才激励的具体措施

美国心理学家维克多·弗隆姆(VictorH.Vroom)的期望理论(expectancytheory)认为,人是有思想的、有理性的,人们的需要、目标、期望决定了激励的程度,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有需要,并且有着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时,积极性才会比较高,激励水平也比较高。因此,要让优秀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就要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较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构建内容丰富的精神激励

(1)给以情感上的温暖。一些优秀人才来到农村会有心理上的落差,首先得给他们情感上的温暖。一方面,他们来到农村之前,各级领导要给他们以鼓励,到了农村之后,各级领导也要经常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表示关怀,定期或不定期的找他们了解一些情况,包括所取得的成绩或者遇到的困难,特别是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另一方面,要给他们一个温暖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觉得身边的每一位都是他们的亲人,自己就是农村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通过各方面的关爱来稳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觉得在农村工作是快乐的。

(2)强化责任感。较强的责任心是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动因,强化责任感可以通过外部施加压力来实现,比如制度监管,但是这种从物质上、精神上多方面进行约束的方式,是一种强迫人们尽职尽责工作的手段,容易给人们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最后可能会适得其反。对于支持农村发展的这一相对特殊的人才群体,要他们能自我驱动强化自身责任感会更好。首先,要给他们充分的权力,有了负责任的权力,再给他们压担子,他们自然就不会抗拒了;其次,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规划好未来的人生蓝图,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这样就可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2、构建个性化的环境激励

(1)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农村的工作环境和城市有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初次来到农村的人才,可能会因为对农村的诸多问题不了解,对很多事情无从下手,或者说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只好撒手不管。因此,对于来到农村工作的人才,特别是农业技能型人才和投资型人才,首先必须有一个能让其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对于农业技能型人才,他们不仅要发挥自己的技能优势进行农业生产或科研,还要带动全部农民提高农业技能,这没有大量的具有规模的农业项目、实验基地以及农民们的广泛配合是难以实现的。而对于投资型的人才来说,大量的农业项目和政府的相关配套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2)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根据马斯洛(Abralana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ofNeedsTheory),人才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层次的需求。任何人都是需要得到尊重的,对于来到农村的人才,本身心理上可能就有一定的落差,就更需要被尊重。来到农村,主要工作对象和工作伙伴是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农民的问题,农民们虽然淳朴善良,但也不乏蛮横不讲理的群体,不能让优秀人才初来乍到就受挫。因此,良好的工作氛围尤其重要。首先,营造心情舒畅、和谐融洽、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是必要的,特别是要增强农民群体对引进的优秀人才的凝集力、感召力和这些人才对农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其次,要尊重人才的意见和行为方法,用他们自己认同的目标、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营造温馨的生活环境。思想轻松,工作才能愉快。农村的娱乐设施相对比较少,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许只能独自在家里“自我放松”,这对于工作减压可能没有太大的帮助。对于在农村工作的人才特别是只身一人在农村工作的人才,家庭的温暖和组织的温暖是同等重要的,因此,经常组织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娱乐活动非常有必要。农村作为一个天然的大生态园是很多城市工作人员可望不可及的,那么来到农村的这些人才正好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开展一些原生态的娱乐活动。

3、构建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

(1)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农村难以引进并留住优秀的人才,除了农村没有好的发展前景之外,最为关键的原因还是很多农村的贫困让优秀人才望而却步。为了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薪酬水平的高低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首先,对于初次就业来到农村的人才,其薪酬水平要和邻近城市工作人员的平均薪酬水平相当。其次,对于职称高的、经验丰富的人才,其薪酬水平应该比原来工作单位的薪酬更高,同时还要略高于同级别的城市工作人员。人才来到农村,在工作生活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用物质来弥补也不愧为一种好的选择。

(2)确定适当的加薪因素。影响工作人员加薪的因素无外乎个人基本素质和资历、他人评价及行业标准、员工工作表现等三大类。要想在最大程度上激励优秀人才为农村发展作出贡献,必须确定适当的加薪因素。首先,工作年限即资历应该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农村吸引人才难,而留住人才则更难,随着在农村工作年限的增加,薪酬水平要体现出大幅度的提升,这样才可以吸引人才扎根农村为建设新农村服务。其次,广大农民的评价也可以作为是否加薪和加薪多少的重要依据,但对于来到农村工作的这些人才,一方面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以尽可能扩大加薪面和加大加薪幅度为原则,不一定非要评价为优秀才能加薪,只是不同等级的评价加薪的幅度应该不同;另一方面,对于无所作为的应该果断的予以辞退,不能因为人才的缺乏和难以引进就姑息。最后,工作成绩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工作积极性高、工作成绩突出的人才不仅要给予特别的奖励,还要大幅提升薪酬水平,以激励他们长期为农村经济发展而努力工作。

要使大量的人才流向农村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如何引进和留住人才的研究,通过激发人才到农村工作的热情,激发他们在农村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注:本文获得湖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战略研究”(项目编号:08C488)的资助。)

【参考文献】

[1]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10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岳永安:反哺农村,当从人才开始[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05(11).

反哺范文篇4

关键词:项目制教学;公共艺术;社会实践

全球化语境是当前高校发展面临的大趋势。在越来越频繁、深入的对话过程中,欧美现代高校较为成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被积极引入中国。项目制教学是德国职业教育大力推行的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学形式。这种以项目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将不同课程的内容体现在一个教学项目中,便于学生接受学校理论学习的同时,真实地参与企业的项目设计、管理和实施,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从2012年起,笔者陆续参与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四年级的项目课程教学,先后加入了“再造景”——浦东三林镇公共艺术项目、“城市-广场”伦敦切尔西国际交流项目、“水与空间对话”2013朱家角国际公共艺术项目、“标本:传统与现代的对话”2014朱家角公共艺术项目等。文章通过阐述项目制教学引入公共艺术本科教学的方法和有关案例,探讨这些方法对本科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跨越了“教”与“学”的教学

以往学院体制下的艺术教学比较推崇技能培养,偏重理论教学,课堂讲授多、课外实践少,学生习惯坐着听,教师习惯站着讲。这种传递知识的方式对在较短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大纲中的知识点和技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也比较习惯这样的授课方式。但这种教学方法并不完全适合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不是一门特定的艺术门类,也不是诸如表现主义或现代主义的一种艺术流派,与国画、油画、版画、雕刻可以明确归类的学科不同,它打破了艺术原有的范畴和分类。公共艺术的表现手段不仅可以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刻等传统艺术形式,还涉及装置、新媒体艺术、行为艺术、表演等综合、跨界的艺术表达。所以,在高年级的课程设置中,高校需要引入一些能够整合各种知识,让学生综合、跨界、有效学习的教学方法。项目制教学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它不局限于单项技能的培养,而更倾向于自由的模式。

项目制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具体表现在:学校将本科四年级的上半学期的课程划分为两大块,一块为公共艺术项目研究,一块为公共艺术项目实践。引入项目制教学后,教学的本质已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在实际的项目中,教师改变了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协助、帮助、引导学生。通过调研、分析、提案、实验、模型制作、现场操作和后期问卷反馈,师生共同完成整个项目。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现问题,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一个项目从调研到实施,是由众多的环节编织而成的,团队合作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加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但是,任何一项新兴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项目的引入与社会资本注入、策展人以及公众参与等息息相关。缺少项目资金的注入,会限制公共艺术创作的规模和数量;缺失了社会关注度和公众的参与,创作容易沦为彰显个人的艺术诉求,变为一般性的艺术创作,不符合公共艺术作为公益性文化的价值取向。同时,社会项目的艺术价值、评判标准、制作周期的不确定,往往制约着社会项目纳入学校的学分制教务管理制度。在教学过程中,作品语言的多元表达考验着教师的专业能力。幸运的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共艺术专业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肯定。也得益于此,每年的项目课程能够实现与社会实践项目的对接,并得到一定的资金资助。

同时,在教师结构中,学校要积极引进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并具有一定海外学术背景的外籍艺术家作为课程的外聘教师,与主课教师合作,一同执教。虽然一门90学时的项目课程已经超过一般主干专业课的课时量,但按照校园的作息节奏,学生要在较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作品,课时远远不够。有追求的艺术家不会吝惜额外的努力,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也会鼓励并支持学生的额外努力,加倍地投入工作。这种具有学术的开放性、知识的多元性和教学的互动性特征的课程,使学生比以往更积极、更自觉地工作。有投入就有回报,由于每一届学生的全心投入,产出了高质量的作品,项目制教学实践得以延续。

二、教学案例

项目名称:《共生公寓》2016年陆家嘴绿岸艺术节公共艺术展课程名称:公共艺术项目研究;参与学生:53名;学分/学时:5/90项目周期:2016.9—2016.11;特邀教授:PeterJohnson;展出作品:4件课程主要内容:项目介绍:城市共生是此次项目的课题,通过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展览与公众体验,探索艺术与城市共生融合产生的作用,以及对自然环境与城市发展关系的思考。作品被要求在2x3x2.5米的矩形空间中展示。

结语

反哺范文篇5

一、专项资金管理原则

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工业反哺农业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创新和完善资金管理和运作监管机制,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专项资金管理的主管部门

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负责编制工业反哺农业专项资金年度使用计划;区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的帐户管理和资金管理;区审计局负责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

三、专项资金的来源

1、每年按企业所得税区地方所得部分比上年增长额的10%计提专项资金,区、镇(街道、工业区)按现行财政分配体制共同负担。

2、按*市财政局、房地资源局、农业委员会联合制发的《*市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规定提取的区级农业土地开发专项资金。

四、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工业反哺农业专项资金实行集中统筹安排使用,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1、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主要包括解决基本农田保护区村庄改造、经济薄弱村扶持、农村危桥改造等。

2、与提高农业现代化相关的农业扶持项目。主要包括扶持航天种源农业、品牌农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农业产业化、农业生态休闲项目等。

3、用于农村各类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保开支补贴。主要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经费以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机制、促进农民就业培训、就业等补贴。

4、用于农业抗灾和救灾等各类农业保险,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主要安排内容为农业保险补贴、纯农户补贴、种粮农民补贴等。

五、专项资金管理

工业反哺农业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项目管理、预算管理、节余滚存使用。按规定计提的专项资金统一集中于区财政局专项资金专户,在接受区专项资金时各镇(街道、*工业区)分别开设“工业反哺农业专项资金”财政专户,按照确定的预算项目,实行专款专用、专户核算。各镇(街道、*工业区)农业生产(或农民)管理部门和本级财政部门应根据当年农业发展规划,编制年度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报送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汇编区年度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同时项目报区发改委论证,区财政局根据区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编制财政预算。区、镇(街道、*工业区)各有关部门均严格按预算执行。各级财政部门必须按资金使用规范,及时、准确拨付资金。各级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应随时跟踪项目执行情况,各级财政部门应随时跟踪资金使用情况。区审计局负责责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

工业反哺农业专项资金当年未使用完,可以滚存以后年度使用,但必须纳入当年预算管理。

六、专项资金财务报告

月度报表:

1、各镇(街道、*工业区)农业生产(或农民)管理部门在次月的8日前送达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次月的10日前将汇总报表及资金拨付清单申请表送达区财政局。

年度报表:

1、各镇(街道、*工业区)农业生产(或农民)管理部门在元月的15前送达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次月的20日前将汇总报表及年度资金清算表送达区财政局。

七、专项资金财务监督与检查

各镇(*工业区)在使用专项资金兑现政策的过程中,需接受区财政、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审计,对违反财务规定的行为按国家规定予以处理。

八、本办法从*年一月一日起试行。

反哺范文篇6

一、建立财政专项资金,促进工业反哺农业

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工业反哺农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鼓励工业企业投资建设具有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基地型、加工型、流通型等特色农业企业所进行的基础设施、设施农业建设和农业保险、贷款贴息等项目补贴。具体奖补细则另行制订。

二、加大信贷扶持力度,支持企业经营开发农业

1、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应安排一定规模的信贷资金,按基准利率支持工业企业投资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并加强对信贷资金的跟踪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2、对工业企业兴办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现代高效农业企业,在技术改造、收购农产品原料方面要求的贷款,各金融部门对其提供的抵押物,允许以自有不动产、易变现动产以及著名注册商标等无形资产进行抵押。

3、对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的农产品收购资金,金融部门可凭企业出口产品订单和外商提供的由其开户行出具的贸易项下信用证优先放贷。

4、担保公司应简化手续,为工业企业投资建设现代高效农业优先提供担保,并考虑行业特点,适当放宽抵押条件。

5、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工作,市对农业企业和种养大户实行农业保险费用补贴,补贴资金在工业反哺农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三、实施税费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建设现代高效农业

1、现代高效农业企业自登记开办之日起,5年内免收综合规费。

2、对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新办现代高效农业企业,按税收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

3、对农产品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的用电,其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上的,执行大工业用电价。对符合农业生产用电规定的其他现代化或专业化种养单位,执行农业生产用电电价政策,并保证用电的稳定性。

4、工业企业投资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其兴办的农业企业免收水资源费。

四、创新土地使用制度,保证农业企业发展用地

1、新办现代高效农业企业所需的农业用地,按“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采取“镇村协调、集中办理、统一流转”的办法优先提供。

2、在兴办的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内,由企业投资进行民房拆迁(移)和土地复垦整理后的净增耕地,归企业使用,净增耕地指标可优先安排企业发展工业,也可在全市范围内有偿调剂,其收益归企业所有。

3、经市政府批准后,在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内配套2—3%的土地,用于建造生产和管理用房。

五、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1、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委农工办、市发改局、农林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促进工业反哺农业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工业反哺农业的项目认定、管理服务、考核验收和涉奖涉补资金的审核结算。

2、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应支持工业企业兴办现代高效农业;生产性项目、科研性项目、科技三项经费(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科研费)应优先安排给工业企业兴办的现代高效农业企业。

3、有关部门应优先推荐新办现代高效农业企业申报国家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和技改贴息项目,优先推荐部级、省级和无锡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反哺范文篇7

一、对工业反哺农业的认识

(一)基本涵义

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阐明了工业和农业经济之间的发展关系,也是在新形势、新任务下中央和中央领导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维性和政策性调整。*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和政策趋向的变化,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全局中统筹安排。”随后,一些媒体和学者认为中国“反哺”时代已经到来,“农业新政”已经开始,全国各地,特别是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就“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径和措施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以工办农”、“以工带农”、“以工扶农”等模式应运而生,全国正式吹响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号角。

如何理解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反哺农业”,是相对于过去的“农业哺育工业”而言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对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科学概括。说到底,就是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定阶段后,要用工商企业创造的利润、提供的税收等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是要改变以往那种要求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农村和农民不能获得公平待遇的情况,就是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力度。因此,“工业反哺农业”是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竞争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工业反哺农业机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它将对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富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任何一项政策措施的提出及其贯彻落实都有其必然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前提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明显壮大;其核心问题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其根本目的是按照“统筹”的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村投入力度,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发展,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二)反哺条件分析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一个地区要推进工业反哺农业进程,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定条件限制和制约:一是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民经济要保持稳定发展,人均生产总值应超过800美元,国民收入应从世界低收入国家行列跃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即可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这说明我国从经济规模上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基础。二是工业化进程快速上升,工业经济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工业生产总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应达80%以上。三是劳动力就业结构呈现转折性变化,非农产业取代农业成为就业主体。非农产业就业迅速增长,劳动力就业结构呈现出转折性变化,非农部门劳动力占全社会就业比重应达50%以上。即: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过半,并成为就业主体。四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比重逐年增加。城镇人口比重应提高到40%以上,年均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五是财政收入保持连年快速增长,财政能力不断增强。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结构效益不断改善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应保持18%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且各项农业税应在各项税收中占5%以下的比例,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要真正步入“工业反哺农业”轨道,虽然受以上几方面的条件制约,但也不是死条件、硬条件,只是一种参数条件。因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本身就是一种导向性政策,而不是指令性政策。导向性政策的提出和落实除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约束外,往往还受决策者、执行者的主观愿望限制。因此,不能将这些条件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准入”条件,但也不能不考虑条件的成熟与否。

另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一项长期性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性措施,需要不断摸索和总结相关配套性政策,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尤其是象*这样的边疆贫困地区,更需要在加快工业化发展步伐的同时,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有效机制,稳步推进工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农村城市化,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三)认识误区

自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两年多以来,全国各地对工业反哺农业政策进行了大胆尝试,但笔者注意到,媒体宣传也好,学者谈论也好,政府部门做法也好,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错误做法。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还不成熟,时机还未到来。这种观点在边疆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中普遍存在,认为工业本身的发展能力都还比较弱,根本不具备反哺农业的能力。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市场,也有较高的迷惑性。反哺与否是政策导向问题,反哺的力度和进度如何是效果问题,反哺能力弱则慢推进,强则快推进。不能因为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反哺程度,就从根本上否定反哺。发达国家对农业的反哺,也不是一步就达到今天的程度,也是有一个从开始到逐步加强的过程。反哺与不反哺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再则,反哺能力永远是相对的。从全国看,非农业与农业之比已达85:15,*县非农业与农业之比是67:33,非农业比重不断提高,从非农业的财富中拿出一部分支持农业,是完全做得到的。二是简单地将“工业反哺农业”看成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而忽视了对不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政策的革新和消除。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必然要求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不增加财政投入,“工业反哺农业”就无从谈起。但除此之外,更应该注重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的政策,更加公平地对待农民。如:在农用地征用制度、在农民工待遇和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等等,都需要对现行的政策作些改革和调整。三是将“工业反哺农业”理解为就是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工业反哺农业”可以表现为对农民的补贴,但更多的是表现为对农业的各种支持,利用财政支出为农民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步伐。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四是将“工业反哺农业”简单看成就是广泛动员企业业主、老板回报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方式,固然需要企业业主、老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但目前的捐赠帮扶形式,只是一种短期行为。工业反哺农业,关键要研究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农村改革、财政投入、政府补贴、社会参与等一系列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工业反哺农业进程。否则,任何短期性的做法都难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最终目的。五是认为“工业反哺农业”势必影响工业的发展。这种认识绝对错误。相反,如果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才会受到影响和制约。如果不反哺,农业就难以实现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就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和工业原料需求;如果农村市场不能发展,就势必影响到对工业品的需求;如果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不能够得到明显改善,就不能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如果不把农村的问题解决好,不能实现协调发展,就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综上所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措施的推进,对于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对于发达地区,还是边疆贫困地区,都毋庸置疑。但务必明白:其一,反哺不等同于直接补贴,通过财政支持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开发与应用同样是政府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方面。其二,反哺不能只靠政府,还要靠市场,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加大支持“三农”发展的力度,是应该和必要的,这也是反哺农业的主要体现,但绝不能忽视市场在“三农”问题解决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其三,反哺不能只是着眼于农民一时增收的短期效应,而重点要建立健全推动农村发展的长期机制。即:在有限的财政投入条件下,应该更加着眼于发展农村教育、农民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等对“三农”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长期效应的方面,而不是短期内农民的增收。其四,必须把反哺农业放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全局中考虑。反哺农业并不意味着在政策倾向上的“重农轻商”,相反,必须综合考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发展。就是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措施的实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减少农业劳动就业比重。因此,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需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来把握,协调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其五,工业反哺农业需要各种改革措施的配套。工业反哺农业不是简单的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支出或发动几个企业、老板捐资助农就可以解决,它需要各方面的改革措施配套。例如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等,都是事关“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其中任何一项改革的推进都将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根据国际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透视和经济学理论分析,笔者认为,工业反哺农业进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反哺初期阶段,也称过渡阶段,工农业关系表现为农业支援工业发展的能力逐步弱化,工业化的成长逐步由依靠农业剩余积累转向依靠自身积累发展。第二阶段:即反哺中期阶段,工农业关系表现为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逐步减小,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剩余积累进行,并逐步开始反哺农业。第三阶段:反哺后期阶段,工农业关系表现为工业支援农业发展阶段,工业成长已基本趋于成熟,工业现代化目标已基本实现,工业利润除支撑自身进一步发展外大规模回流农业,形成对农业的全面反哺,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人均GDP已达*美元左右,工农业GDP比重为85:15,农业就业比重30%左右,人口城市化率45%左右,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根据工业反哺农业的“三阶段”理论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国经济发展已基本进入反哺的中期阶段。

“十五”期间,*经济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和结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是地区生产总值大幅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59亿元,同比增长14.6%,比“九五”末增长89.03%,年均增长13.6%;人均GDP接近500美元,还属于低收入国家水平,在经济总量上还处于加快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较弱。

二是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年,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6940万元,同比增长25.5%,比“九五”末增加56700万元,年均增长16.3%。实现工业增加值33725万元,同比增长34.4%,比“九五”末增加23225万元,年均增长26.2%,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九五”末的15.8%上升到28.5%。15户限额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0134万元,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

三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逐步加大。*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2593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596万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5942万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400万元。*年至*年,*的三次产业结构由42.88:21.46:35.66优化为33.03:28.54:38.43,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7.0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由*年的15.8%上升到28.5%,提高了12.7个百分点。而在1996年至*年的五年间,*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从15.1%增加到15.8%,仅增加了0.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农业份额呈加速下降趋势,工业经济的发展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工业经济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工业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上升期,标志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以工补农阶段已经开始到来。

四是地方财政收入连年快速增长,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29%,“十五”期间年均递增20.9%,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678万元,同比增长26.8%,“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7.4%,高于GDP增长速度的3.8个百分点,特别是农业各税在各项税收中所占比重从*年的18.2%降到了*年的5%。

五是非农特别是工业部门的就业比重大幅上升,农民的就业结构逐步从农业部门中脱离出来。*年,*非农部门的就业比例为14%,其中,劳务输出14580人,95%以上的输出人员都在非农部门就业;*年,仅矿山企业就实现就业5000余人,大部分为当地非居民人员,*就业结构开始发生转折性变化,非农特别是工业部门的就业比重大幅上升,农民的就业结构逐步从农业部门中脱离出来。据调查,*平均每个农民家庭就有1名成员外出在非农产业岗位务工,成了农民群众主要的家庭收入,这说明农民群众的主要收入逐步由靠经营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转变,非农产业逐步成为就业的主要产业。

六是农村人口逐步向乡镇以上集市转移,准城镇人口比重逐年上升,城镇化步伐稳步推进。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1999年,*农村人口每年以1%以上的速度向乡镇以上集市转移;*年至*年,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转移,准城镇人口比重和城市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率由*年的12.5%提高到*年的18.8%,年均提高1.26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开始出现“城市化转移村”,如坡脚镇嘎迪村委会的偏岩自然村,1990年有17户农户96人口,至*年有80%以上的搬迁到了乡镇以上集市居住,逐渐成为了“城市化转移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带动、支持农村发展的阶段已经开始到来。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虽然人均GDP、财政能力、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非农业就业比重等与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但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州、全省和全国的水平,经济发展趋势已开始由农业哺育工业逐步向工业实力壮大并开始反哺农业过渡,经济发展潜能已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可能和条件。

三、*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导向性政策措施,它是一个较长的历史性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既是经济社会结构快速调整时期,也是各种利益关系复杂、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推进工业反哺农业还面临不少难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脆弱,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是一个山区欠发达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脆弱,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民收入低,增长慢,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二是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全县尚有绝对贫困人口10.4万人(按人均纯收入低于667元计算),占总人口的29%;低收入贫困人口8.5万人(按人均纯收入介于668元至924元之间计算),占总人口的23.8%。三是农业的集约化、组织化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推进难。*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但对农业产业的优势研究、发挥、利用不够,农业发展规模小,涉农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农民的种植、养殖技术落后,农产品加工的基础和条件差,农产品的商品率底,农业产业化推进难,工业反哺农业任重道远。四是农民兼业化现象突出,农特产品的开发意识和品牌意识不高。种树、种菜,养猪、养牛家家户户皆有,农民的种养殖意识大部分还停留在“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的原始农业发展状态,种养殖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经济发展格局尚未形成。五是工业经济发展形式单一,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链短。以矿为主的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步伐虽快,但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效益并不高,矿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产业链短,矿产品附加值小;除电力资源开发相对较快外,建材、生物制药、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等与农民群众增收关系较为密切的工业发展非常滞后,工业经济发展形式单一,工业自身发展能力弱,工业自身发展与工业反哺农业的双重压力,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需要重点解决的矛盾问题。六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降低发展成本与保护农民利益的矛盾复杂,经济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多,一些在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沉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特别是因土地征用、国企改革、机构改革、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农村山林地界纠纷等诱发的不稳定因素在不断增加。七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落后。*县村级集体经济比较滞后,只有少部分村级集体以荒山、林地、房屋出租等形式经营集体经济,收入微乎其微,这也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八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能力相对较弱。农业税免征后,税收来源减少,而一些新的财源项目尚未发挥效益,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加之随着政策性增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安置、军转人员安置等增支因素的增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能力相对较弱,发展不平衡。所有这些问题,必须放在县域经济发展全局中来考虑,切实把握工业、农业新阶段的社会发展规律和特征,统筹协调,化解矛盾,合力推进。

四、*工业反哺农业的构想

基本思路: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发展壮大工业经济为契机,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农业后劲、富裕繁荣农村,实现农民知识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及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同时,积极探索财政支农、以工扶农、以工投农、龙头带农、补贴惠农、改革兴农等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机制,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生活贫困以及上学难、行路难、饮水难和看病难等实际问题。县财政加快建立补贴农民、扶持农业,加快农村事业发展的支农机制;同时,逐步废除已经不合适宜的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消除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争取至2020年,基本建立起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

反哺内容工业反哺农业的内容比较广泛,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从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质内容看,主要包括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反哺。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看,*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农民方面:主要体现在农民对自身素质提高的教育反哺需求,对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指导、培训、服务和对进城务工就业环境的改善需求,以及对种粮补贴和发展信贷资金获取的需求。农业方面:主要是渴盼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扩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机制,渴盼政府新增财力的使用大幅度向“三农”倾斜,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抗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农村方面:主要希望加强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及文化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及生态环境建设等。

资金来源及反哺模式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实施,具有历史性、长期性、复杂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其资金来源不是单一的。鉴于*经济社会发展及财力情况,应从以下几方面多渠道筹集反哺资金。一是增加财政支农预算。二是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三是企业支持“三农”。四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五是金融资金支持。六是慈善事业捐赠。

从目前情况看,*工业反哺农业应主要采取以下8种模式,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政府财政反哺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县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使政府新增财力大幅度向“三农”倾斜,从而达到工业反哺农业的目的。*的发展,一方面要着力扶持壮大工业企业,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另一方面,要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财政面临“强工业、扶农业”、“保吃饭、促发展”的双重压力,县乡财政极为贫困,每年的财政支农资金非常有限,特别是乡镇财政,能够“保吃饭、保运转”就非常不错了,要修沟、要挖路,除重点项目安排外,靠“讨口”扶“三农”,反哺农业往往会变成反哺政府,*工业反哺农业任重道远。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坚持“边发展工业、边反哺农业”的原则,在原有支农项目不减的基础上,适度增加财政支农预算,进一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重点增加对农业基础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资;要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整合有限的财政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确保转移支付的同时,要根据地区发展需求程度,严格界定、划拨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使政府新增财力真正实现向“三农”倾斜,稳步推进工业反哺农业进程。

二是公共服务反哺模式。这一模式是抽象性的反哺模式,主要是要通过建立公共优势资源有序流动制度,在政府的引导和相关激励机制调控下,让县城和乡镇所在地的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优势资源有序地向农村边远贫困山区流动,让边远贫困地区农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务资源,从而达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目的。

三是公益事业建设模式。这一模式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工业反哺农业进程的根本模式,也是反哺过渡时期的推进模式。就是要通过发挥县乡两级政府及村委会的组织引导作用,积极筹集财政资金和吸引民间资金,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从而达到工业反哺农业的目的。

四是产业发展带动模式。这一模式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主要模式,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实质是要通过引进、培育和壮大工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县内优势资源特别是农业资源的开发力度,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目的。目前,我县除矿电产业有龙头企业外,其他产业几乎没有龙头企业带动,特别是养殖、种植业根本没有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农业的发展基本处于自发的、甚至原始的发展状态。并不是没有发展优势和条件,主要是研究和挖掘不够。因此,要像研究矿电产业一样研究农业产业,要像引进矿电龙头企业一样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要像发展工业经济一样发展农业经济。要在加快资源型工业发展步伐的同时,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围绕打好“矿电结合”牌、唱好“特色经济”歌、开好“农特产品”外销路、舞好“企业带动”龙的思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以都龙大开发为重点,着力考虑矿电如何结合水、电、路基础怎样夯实、矿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和矿区综合治理如何推进等问题,稳步推进都龙工业化进程。要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重点考虑农业龙头企业如何引进、如何搞好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如何扩大产品外销等问题。目前,要想方设法扶持壮大现有的产麻类湿纺厂、生猪屠宰分割厂、古林天然药业等涉农企业;要采取财政贴息、补助等优惠政策,引进木材加工、农具厂技术改造、蔬菜和林果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逐步带动农业产业化。要围绕草果、八角等传统优势产业及热区资源优势,逐步建立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巩固提升草果、八角、黄柏、亚麻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企业,带动特色经济发展,使“庭园式”、零星型特色农村经济逐步向“基地型”、特色型农村经济转变。要抓好“三河”(咪湖河、小白河、那么果河)流域的热区开发,大力发展橡胶、香蕉、甘蔗、菠萝等热区经济,建立热区经济带;挖掘山区、半山区发展潜力,大力发展花椒、板栗、核桃等林果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要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自身良性发展机制。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创业办厂,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要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

五是劳务输出推动模式。这一模式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农民就业素质和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向二、三产业转变,提高农民劳务现金收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目的。

六是帮扶、捐赠模式。这一模式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有益补充,是一种短期性的、慈善型的反哺形式。目的是要通过广泛动员企业、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农村发展、支持农村发展。反哺效果往往容易受社会公德水准、职业道德和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限制和约束。这一模式也往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初期表现和最常见模式。

七是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应考虑的重点之一。目的是要通过积极帮助、支持村级集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的“造血功能”,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

八是企业直接投资建设模式。这一模式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反哺模式。即为企业营造优良的投资建设环境,积极引导企业利用自身发展壮大的积累资金发展涉农产业,延伸产业链,从而达到工业反哺农业的目的。目前,应认真做好锌铟公司年产40万吨化肥厂、*t/d熟料水泥生产线技改、县农机厂技改、木材深加工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实施。

政策措施

根据上述7种反哺模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应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一)认真研究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快工业化发展步伐。实践证明,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必须抓好工业发展。目前,*工业发展形势良好,但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必须以把*建成全州、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锌铟研发和加工基地为目标,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集中力量、重点抓好矿产、电力、生物制药、农副产品深加工、建材五大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工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作为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决策依据和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提高政府调控经济的指导性、规范性、科学性。要加强现有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提升,推进企业技术进步;要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县域重点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紧密结合,实现县域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与国际市场和国内大市场快速接轨。要构筑投资和产业聚集平台,加快达号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园区在构造平台、项目落地、改善环境、落实政策、集中管理、集约发展等方面的优势。要积极构筑县域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难题;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融资担保机构,努力解决县域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要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政策激励、市场运作等方式,大力发展节约型企业,推进清洁生产、节约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等的和谐发展。要实施干部人才带动战略,大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建设;要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纳入全县人才发展规划同步实施培训,力争5年内将全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轮训一遍,可采取挂职锻炼、聘请或兼职管理等方式,为企业输送精通工业经济、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经营管理的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二)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新增财力大幅度向“三农”倾斜。工业反哺农业,必须要求国民收入分配、公共财政等多方面普降“惠农春雨”,实现农业的滋养生息。为此,一要增加财政支农预算,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县财政应在原有支农项目不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重点增加对农业基础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资。每年财政预算内支农资金的增长幅度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调整财政结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逐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二要抓住国家扩大对农民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的机遇,积极发展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扩大粮食直补范围,加大粮种补贴。三要争取国家资金的投入。县乡两级政府应积极研究农业综合发展项目,争取挤进省州盘子,获取更多农业发展资金。四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体制。应按照政府投入一点,企业拿出一点,挂钩单位帮扶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体制,确保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五要加大财政农业支出资金使用效果和监督检查评估力度,严格区分转移支付资金与支农专项资金的界限,确保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真正用在农业发展上。六要建立完善抗灾自救、农药及化肥等农用物资储备专项基金,有效调控农业市场的发展平衡,切实维护人民利益。七要恢复对乡镇财源建设的目标考核。筹集支农资金乡镇责无旁贷。近年来,*取消对乡镇的财源建设目标考核以后,乡镇政府财源建设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乡镇干部普遍存在“保稳定、保运转”的保守思想,地区项目和财源建设工作研究不多。因此,应采取“定量完成、超额返还”的形式,恢复对乡镇财源建设的目标考核,以提高财源建设的积极性和扩大支农资金来源。

(三)对涉农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三农”企业发展。扶持“三农”企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本质要求。目前,*真正意义上的“三农”企业只有两个,即古林天然药业和亚麻厂,发展形势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原料基地欠缺、发展资金困难、企业生产设备及管理滞后、市场竞争力弱、企农关系不很密切等方面。因此,应把扶持“三农”企业发展作为重点,积极探索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发展壮大。一是在涉农企业引进发展的初期阶段,对其应实施免征或对半收取等优惠政策,帮助其渡过发展难关。二是应采取政府贴息、提供一定贷款担保的形式,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切实解决发展资金不足问题。三是应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培养、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也可通过采取政府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或选派优秀人才到县外优势企业挂职锻炼或参与县内企业管理等方式,提高企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四是应在积极支持企业搞好技术改造的同时,政府涉农部门应免费为企业搞好原料生产基地试验示范,如亚麻产业的发展,县农业和科技部门应在种子培育、样板示范等方面加大力度,力争培育出适应*发展的优良籽种,做出样板,切实调动群众的种植积极性。这样,既能帮助企业解决科技示范资金不足问题,又能促进科技推广,拉近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五是应对农业生产种养殖大户、农村服务业、使用农民工的工商企业等实行减半或百分之三十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如农民群众到市场卖一只鸡或十斤米,要收2—3块的税,能否减收或免收,这种财政增收的“短期效应”问题值得研究。六是应对参与大型涉农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特别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应减免相关税收,有效调动企业参与农村建设投资的积极性。

(四)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目前,*的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主要是通过扶贫开发建设、重点项目带动、部门联合推进等方式来实现,专项研究和统筹安排不多。县乡政府和村委会要将加强地区公益事业建设作为一个工作重点,采取“政府统筹安排、部门联动推进、社会积极帮扶、群众全力自筹”的方式,大力整合农村社会事业建设资金,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解决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等为重点,积极兴办公益事业,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教育方面:应在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州县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投入机制,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建设的同时,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特别要针对我县县城和乡镇所在地师资力量富余的情况,制定相应对策,建立健全全县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促使城市师资富余人员到农村任教,农村教师安心教书。科技方面:在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一方面,要整合县农、林、畜、水等部门的专业技术力量,建立以县职业技术中学为龙头,向村延伸辐射的县、乡镇、村三级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培养农业科技队伍。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在认真履行好农技推广的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病虫害等职能的同时,要坚持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原则,探索农技推广的新机制和新办法,按照市场化运作要求,逐步放宽农业科技服务市场,形成以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农业科研单位、职业学校、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类专业协会等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格局。另外,应健全农民职业培训教育制度,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特别要加强对以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为重点的“后备”农民培训,促进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卫生方面: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队伍建设;完善农村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整合县乡卫生资源,搞好区域卫生规划,健全以中心卫生院为核心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要合理布局村卫生站,加强卫生站的房屋和基本诊疗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积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卫生医疗制度,解决农村看病难的问题;鼓励城市卫生医疗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建立县城医护人员每年轮流到乡村工作的机制,促进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文化方面: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实现村村有文化活动室目标;积极实施“村村通”和“西新”工程,切实解决农村群众看电视/收听广播难问题;积极开展文化下乡和农村各种形式的读书有奖竞赛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挖掘阿峨壮族农民版画、小马白花灯、马洒壮族洞经鼓乐等民族民间文艺,发展文化事业,提升农村文化生活质量。

(五)积极探索相关扶持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化村级集体“造血功能”,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一个根本途径。目前,*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非常滞后,几乎为零。原因主要是认识、重视、研究、支持和发展不够。因此,应将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放到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中来统筹安排考虑。目前,首先要认真研究发展优势,做到心中有数。这个村、这个组,优势在哪里,发展潜力在哪里,应该发展的重点项目是什么,应采取何种发展方式,都要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研究,拿出具体的发展规划或发展意见。其次要重点扶持,做出亮点。应选择1—2个村(社区)或村小组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重点,按照“政府引导、集体发展、自负盈亏”的原则,采取财政贴息、或引进企业、老板投资等方式,千方百计帮助、扶持发展壮大,做出亮点,带动全县集体经济的发展。再次要对创办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或个人,在创办初期的3—5年内免除各项税收,五年后根据发展情况减半增收,帮助积累发展资金。同时,应建立健全鼓励、支持企业、个人投资创办农村集体经济的相关激励机制,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六)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金融资金是“三农”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工业反哺农业,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加大金融资金扶持“三农”发展的力度。当前,金融与“三农”之间有一个最尴尬的现象,即:放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问题。若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就解决了金融发展和“三农”发展资金紧缺的问题。因此,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一要树立支持金融发展意识,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对金融部门的一些不良贷款,特别是一些部门、企业的逾期性不良贷款,政府应积极做好相关协调、沟通服务工作,特别是有偿还能力而“拖、推”贷款的,应积极支持、协助金融部门做好催还工作,确保金融业务有序开展。二要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逐步降低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允许一些有发展潜力的民间金融组织参与金融融资,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三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贷款担保体系。如村级组织可探索为“信誉农户”担保,协会组织为“信誉”会员担保等方式,为农民提供贷款担保。同时,金融系统应强化服务意识,逐步改善业务环境,简化业务程序和适当放宽一些贷款条件限制,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七)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农村和谐发展。工业反哺农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农民生活保障、就医保障、就学保障、养老保障等问题,并不断增强保障能力,使人民群众过上小康、文明的生活。目前,“三农”工作的最大问题就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也是中国贫困地区的共性问题。作为*,主要是要进一步认真落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农村养老保险、农村社会救助等制度,推动农村和谐发展。同时,在资金筹措方面,可以考虑采取企业赞助社会保障金和征收所得税附加等方式,筹集社会保障金,用于解决社保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特别要注重督促相关企业按时按量为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障基金,确保职工的根本利益。

(八)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根本途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农村行政管理和运行水平,健全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农村综合改革主要包括乡镇机构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农村教育改革、农村医疗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作为*,当务之急是: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同时,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央、省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和卫生医疗负担机制,切实解决农村群众就学、看病难问题。其次,应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机制,加强农用地的保护与开发,如在矿业大开发中,应适当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企业合作经营,既能有效改善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又能稳定农民收入。再次,应在政府职能转变、服务意识增强、管理水平提高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搞好农村发展的政策、信息、技术等服务,提高基层干部“三农”工作本领。

反哺范文篇8

1.1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反哺教育教学的概念。反哺,是一个仿生概念。本文借用“反哺”这一概念,用于表明在长期接受教育教学的“哺育”之后,地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得到了“成长”,需要考虑如何回馈教育教学。社会服务反哺教育教学是指地方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利用所取得的社会服务成果,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实现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过程。社会服务反哺教育教学,是当前地方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背景下产生的一个课题,是对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二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概括。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作为重要的育人途径之一,不仅有助于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还能促进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1.2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与教育教学两者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实,教师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方法、技能都能在实践中得到积极促进和有效提升,从而有利于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教材资源的建设。同时,师生共同参与社会服务,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机会,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操作技能、职业素养、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由此可见,社会服务与教育教学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对于地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反哺教育教学的功能与意义

2.1能为高职教育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发展其核心竞争力。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不能独立于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之外,必然需要通过与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等多元主体建立和优化多种合作关系与服务平台,依靠院校自身的理念创新、内涵提升及资源整合,主动寻求外界支持。以开放的精神,处理好“走出去”与“请进来”之间的结合与平衡,一方面,要主动走出校园,走向企业和社会,去了解当下及未来地方社会发展中的真正需求和潜在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向社会开放,向精英开放,把社会各界精英和大师请进校园,吸引和留住大师,向精英和大师“借力”。在正和博弈中共同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创新、合作发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以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反哺教育教学及专业发展,形成良好互动与良性循环,不断为高职教育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2.2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职院校以直接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部门培养各类劳动力为办学宗旨,与地方普通高校相比,其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更为突出。地方高职院校通过构建全方位社会服务体系,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如为区域、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引领、传播和辐射,使地方高职院校成为区域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3能为高职院校拓宽发展空间,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社会的需求是放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风向标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参考。地方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社会、行业、企业的外部支持。通过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社会服务体系,为师生营造一个指向明确、相对宽松的专业发展环境,构筑一种对外有助于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对内有利于推动教学、育人、科研协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使师生通过社会服务实现课堂教学向实践能力培养的转换,并将在社会服务中所取得的实践经验、技术成果、职业精神引入课堂教学和育人过程,为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推进专业发展、为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提供了条件,两者之间的密切互动与良性循环又能形成合力,有效助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地方高职院校拓宽发展空间,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反哺教育教学对策分析

3.1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服务动力。(1)创新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反哺教育教学的机制体制,制定社会服务与教育教学互相促进的配套政策,建立一套能有效激发教师主动开展社会服务的动力机制,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从事社会服务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自愿自发地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实践。积极探索建立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及社区五位一体各方协同创新社会服务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建立社会服务平台建设的经费投入机制,制定社会服务的方针、政策、规划和管理和保障制度,促进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发挥与效益最大化。(2)探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促进机制。利用职称评价制度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基本制度的作用,发挥其对教师工作取向和教学责任的重要影响,科学、合理设置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成果等各项要素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探索通过建立通过常态化的促进机制,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开展将社会服务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实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3)培育社会服务和教育教学双创新团队,建设一支社会服务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特色优质服务品牌,以教研科研经验涵养专业发展。鼓励跨学科组建项目研究与社会服务团队,通过集训、研讨、年度检查、项目研究等多种形式,联合攻关锻炼队伍,助推团队建设与成长。凝练团队研究主方向,以特色科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行业企业中争取有为有位;以教研科研成绩反哺教学涵养专业发展。切实把地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的需要,将社会服务成果和社会服务活动引入教育教学实践中。3.2构建服务体系,提供服务平台。(1)充分利用地方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资源,对接地方产业行业,建立产业学院、专业性公司、应用技术研究所、校企合作基地及创业孵化基地等服务平台,成立专门的地方合作与社会服务部门,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做好服务社会服务的各项工作。(2)以开放的精神,处理好服务校内与走向校外之间的平衡。一方面要以“眼睛向内、学校第一”的原则,把社会精英和各界大师请进校园,向精英和大师“借力”,服务好学校内部发展;另一方面,要主动走出校园,走向企业和社会,去了解当下及未来地方社会发展中的真正需求和潜在需求,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服务潜能。(3)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相关职业技能的鉴定,搭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培训平台和其他服务平台等。地方高职院校应根据所处区域社会经济特点、行业特点和产业特点,认准地方社会的现实需求,结合学校自身已有资源,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与区域社会经济特点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多方协同,共建共享,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服务模式,切实提升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和社会服务反哺教科研水平。3.3优化教育资源,增强服务活力。(1)主动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增强社会服务活力。通过专业结构的优化、课程内容的更新、设施设备的升级换代,引导并促进教师关注产业发展,紧跟专业前沿,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活力,在实打实主动服务和硬碰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社会服务的实践中吸纳创新因子和养分,通过助力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创新发展,激发自身办学活力,实现升级转型。(2)推进校本研究,提高科研成果运用转化成功率。建立“问题导向-课题攻关-质量评估-绩效互换”的校本工作研究长效机制,以校本研究推进“立地式”研究与地方服务工作;借助学术研讨以及网站、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体,推介教师的科研成果,促进成果转化。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载体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创办各类实践班和实验班、“双元制”班,如“农场主创新”班、“农业领军人才”班等,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行社会服务营销模式创新,建立在技术创新、思维创意和现代网络营销模式之上,探索稀贵农业的产业模式;进行创业模式创新,通过校内跨专业联合,开展“企业、人才复制创业研究”,复制出一批企业“团队群落”和创业学生。(3)加强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成果的教育教学转化。地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联合开展社会服务成果的教育教学转化督促与服务工作。组织力量,定期整理社会服务专门档案,对社会服务成果进行整理和归类,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提取相关内容为教研教学服务,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作者:项春媛 单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跃军.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反哺”教学的模式与优化路径[J].台州学院学报,2013(2):56-57.

反哺范文篇9

《21世纪》:和1980年代的五个“一号文件”以及一个“五号文件”相比,从去年开始的新一轮“一号文件”政策的系列出台,从背景到内容有什么不同?

刘堪:我是过来人了。1980年代的“一号文件”,我认为解决的问题比较集中,始终围绕大包干这个中心展开的,经营体制的转换是那一个阶段的核心任务。1982年五个“一号文件”出台之后,1987年中央又出台了一个五号文件(它本来也应该是一号文件,因为时间没有赶上,变成了五号文件),这个“五号文件”把过去五个“一号文件”中的主要内容概括了一下,有告别的意思。当时以为,继续采取这种形式出台政策,好象不大适宜了,需要替代以法规、条例的形式,逐个解决问题。那时候文件更多采用纵论的形式,主要目的是要农民放心,让干部有决心执行政策。但是,这种政策性语言执行的伸缩性很大,只适合1980年代那个特定的年代。

吴象:1980年代的一号文件,确定了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使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经过十年动乱,整个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当时我国九亿多人口中就有两亿五的人吃不饱饭,这是最大的问题。“一号文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很快实现了经济的增长。

当时的“一号文件”讲总的精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但在文件执行过程中,计划体制总的精神是压制农民的,通过廉价收购农民的农产品,利用“剪刀差”实现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但是农民没有分享到工业化的成果。对国务院各个部门、各个下属单位出的文件,老百姓给它一个笼头的称呼叫“二号文件”,“二号文件”更多地体现了部门利益,很多和一号文件是相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计划经济下对农业农民的歧视没有从体制上根本改变。甚至一些农民反映,“一号文件很好,二号文件好狠”。

后来,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把体制的问题逐渐解决,但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正如同这次“一号文件”开头所讲的,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

温铁军:1980年代的“一号文件”,既是两次思想解放大讨论的产物,也是贴近农村当时改革和发展实际的大量调查研究的结果。因此,当年提出的政策具有相当重要的实际意义。虽然当年曾经有“三五牌”干部――50年代参加工作,50多岁,50元工资――的阻挠,但大多数农民还是得到实惠的。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利益结构已经形成并且固化,而且农村基层贯彻落实“一号文件”也缺乏载体,因此非常困难。去年的一号文件贯彻,中央政府强调减免税、两减免、三补贴,这些本来是可以落实的,但是到基层去了解,很多农民不知道。实际遇到了就像80年代“三五牌”干部相类似的问题;而且据了解,在各个不同的部委之间,也因为不同的利益而存在执行上的阻力。

前年我说过,本届政府要化解“三农”困境“任重道远”,这说的是后半句话,前半句话其实就是“积重难返”。在去年一号文件出台的时候,有的媒体报道我说“似曾相识燕归来”,但也没有人注意,那前半句话叫做“无可奈何花落去”。也因此,我看这次的一号文件实事求是地强调农村问题严重,有重大历史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回归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思想路线,给我们正视现实奠定了基础。

《21世纪》:相比以前“纵论”的形式,这一轮“一号文件”的特点是,从去年开始,中央高层计划每年的“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的一个主题,最后成为一个“体系”,对于这种形式,我们怎么看?

吴象: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好,2004年出台的一号文件,要求把农业放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即从整个战略上、体制上解决问题,农业不仅是经济工作的重点,而且是全党的工作重点,各部门都要服从,更要解决歧视农民的思想。这个“一号文件”系列比1980年代几个老的一号文件含金量要大,也得到了比较好的进展。过去中央也提“多予、少取、放活”,但是中央财力有限,真正能补贴到农村的钱是很少的。

张虎林:对。2003年1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做的报告,明确“重中之重”的说法,标志着中央在战略部署上做出了重大调整。以前提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比较多,但是基本上停留在口号上,用一号文件来落实中央对全党工作的部署,才真正把各个部门的工作重点明确下来,这对杜绝为部门利益、小团体的利益提供了政策保障。

“农民增收”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1世纪》:去年旨在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取得了哪些成绩?

张红宇:去年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增加粮食生产的同时解决农民收入的问题。从效果上来看,盘点去年的农业形势,实现了几个方面的目标:

第一个方面,粮食生产目标。前年粮食产量是8613亿斤,去年达到了9390亿斤,超额完成9000亿斤的预期目标,这是建国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一年。前年,我国耕地播种面积是14.9亿亩,去年粮食增播了3000万亩,增产了777亿斤。

第二个方面,农民收入目标。农民年人均收入前年是2622元,去年提出的目标是农民收入增长5%以上,结果去年每位农民年收入是2963元,增加了300多元,实际增长了6.8%,2004年成为了我国农民增收速度最快,增长绝对量最大的一年。

第三个方面,农村体制改革在一些方面有较大突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上,全面放开市场,放开经营,改革力度相当大。税费体制改革上,减免了农业税,特产税,用不了五年,估计三年将全面取消农业税,去年农业税费减免,农民少支出了302亿。中央拿出三笔钱对农民进行补贴,实施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农业机械化,共支付了450亿。

还有农村信用社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土地征占用制度的改革方面,国务院在去年10月底出台了“28号”文件,严格界定土地征占用的范围,大幅度的提高对农民的补偿。

第四个方面,解决了农民工工资欠款,改善了农民外出务工环境。去年共清欠农民工工资330亿左右,已经解决了2003年98%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第五个方面,干群关系在去年得到缓解。过去农民负担过重,引发的农村恶性事件非常突出,去年农村税费改革,加上其它国家优惠政策实施,大大的缓解了农村社会矛盾,由于农民负担导致的恶性案件大大的减少,是改革开放以来恶性事件最少的一年。

《21世纪》:目前,“三农”还存在哪些难题待解?

张红宇:存在的问题和今年政策也有直接关系。

第一个问题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还非常不稳定。我国的粮食还存在400多亿斤的缺口,产量是需求量的95%。同时耕地减少和需求增加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这一增一减,对于粮食生产的综合压力是很大的。

第二个问题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是扩大的。尽管去年农民收入增加300多元,但城市居民收入去年增加了900元。前年城乡收入差距是1:3.23,去年城乡差距也没有缩小,还是1:2的关系。实际上,包括各种福利和保障在内,现在城乡收入之比是1:6的关系。除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还有区域之间农民收入的差距,最富的上海,最穷的贵州,现金收入之间相差五倍;农民内部的差距也是很高的。

第三个问题,农业科技对农业粮食增产,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还很有限。科技对于农业的贡献能力越来越重要,但是近些年突破性的农业科技发明很少。实行市场经济后,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流通渠道等仍没有改变。

第四个问题,农业的资源压力很大。我国耕地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现在中国耕地已经减少到19.5亿亩,用占世界9%的土地养活世界21%的人口。

第五个问题,农村改革还任重道远。包括投融资体制改革,土地征占用制度改革,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及后续制度建设,都有不少新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现在已经进入WTO后过渡阶段,世界农业对中国农业的挑战和压力会更大。与我们原来的判断不同的是,进口粮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出口的农产品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21世纪》: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背景和意义何在?

张红宇:中央决定把主题确定为农民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一共提出了九个方面,27条,有针对性的解决农业的问题,继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今年中央之所以把一号文件的主题确定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因为解决好综合生产能力,既解决了当前问题,也是解决了长远问题。目前存在的农村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两个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张虎林:2005年一号文件,对于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了方方面面的规定,目的还是要解决“三农”这一根本问题。

首先,“三农”问题是我们国家所有问题中最根本的问题,三农状况的好坏直接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次,“三农”问题是整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要建立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决定的因素是三农;三农是我国政权建立和稳固的基础,三农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工业反哺农业时代到来(小标)

《21世纪》:今年的一号文件突出体现了对农村扶持力度的加大,进一步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这是否对工业反哺农业趋势的一个长期落实举措的开始?

刘堪:从去年一号文件开始,应该说农业政策已经进入“反哺“阶段。去年是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今年是直接补到农业生产建设。解决这些问题,是多年以来我们所呼吁的。

国际上有一个共识,就是人均国民收入到了600-1000美元这个阶段,应该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按照这个标准来说,我国的“反哺”措施,完全是必要的。当然,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就是说我国的农业资源向工业转移这个过程还没有完成,比如说土地、劳力。现在政府采取的措施,大量的是逆市场调节的措施,通过行政手段来补贴农业和农民。农村的问题的完全解决,只靠政府拿钱是不行的,还要想着如何把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的补贴只能是事倍功半。

韩俊: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是大势所趋。

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在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又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对国际发展经验的精辟总结,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2004年我国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85%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6万亿元。尽管我们现在农村人口还占多数,还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大量补贴来解决农民收入偏低问题,但我国在总体上已具备了到了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实力。我认为,目前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不足,总体覆盖力度不够,城乡差距较大。应当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大幅度地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

张红宇:纵观世界各个国家工业化的过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以后,依靠农业提高工业化是一种普遍的趋向。

去年我国GDP增加到13万亿,突破了1.5万亿美元;财政收入已经达到了2.6万亿;城市化水平前年已经达到了40.5%,去年肯定是41%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前年是4.89亿,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一共大概需要2亿劳动力,乡镇企业吸纳1.38亿劳动力,这一共是3.38亿,大概还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这1.5亿剩余,加之去年已经达到10260万跨乡三个月以上的劳动大军,大量分布在二、三产业,目前我国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已经突破了85%。这都表明中国已经确确实实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理所应当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始对农业进行反哺,以工支农、以城带乡。

温铁军:从历史角度看,我国以前是从农业提取积累来支持工业化,这在薄一波同志《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回顾》中已经很清楚的解释过。在1950年代初,为了加快工业化,我国只能从农业提取积累,这一问题历史上已经有定论。80年代就有很多学者测算过,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当时国有工业固定资产总规模是9000亿左右,其中从农业提取的积累是6000亿左右,也就是说中国最初的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主要来自于农村,这一点20年前就是有共识的。

目前,城市反哺农村也已经具备条件,去年中央财政增收了5500亿。自从1990年代以来,国家的财政投资基本上是以城市为主的,但是,从2003年开始,总书记当时就提出要把新增财政用于公共品的开支,主要用在县以下的基层。最近总书记把它强调为“两个反哺”,这个完全是符合现实客观需求的。

“反哺”的矛与盾

《21世纪》:工业反哺农业,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韩俊: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以税惠农”,让农民长期休养生息。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在全国推开后,据统计测算,2003年全国农民因此得到的好处约为650亿元,减负幅度在30%以上,基本实现了村村减负、户户受益。2003年全国农业税及附加收入460亿元。农业税收入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下降至3.2%。就我们国家的财力来讲,已经具备了取消农业税的条件。中央曾提出要逐步统一城乡税制,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政策目标,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在取消农业税以后,不要急于对农民开征新的税种。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低,长期以来负担重,应该给农民一个长期休养生息的机会。

其次,要切实增加对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过去我国农业财政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大中型工程的比重较大。而与农民生产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这方面的建设往往实行“乡事乡办、村事村办,以支定收“的做法,即主要依赖农民的集资和投工投劳。在取消农业税以后,要研究如何将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让公共财政的阳关普照农村”的提法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全国有60多万个村庄,在短期内把农村各种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都纳入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是不现实的。如何引导农民自觉自愿投工投劳,参与各种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政策课题。

还要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农村卫生事业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医疗价格不断攀升,农民医疗负担重,有病看不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很普遍。根据我们中心农村部最近对全国100多个村庄的典型调查,农村住院分娩率和患病就诊率仍较低,有32%的婴儿是在家出生的,有78.6%的农村人口是在家死亡的。从调查看,医疗支出已经成为农村居民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全部调查农户中,医疗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8.5%,大病户家庭则占了30%左右。一次大病的医疗费就花掉了一个家庭一年多的全部收入。重大传染病70%-80%是在农村,目前9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全国农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为6800万人,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还很低,平均补偿比例仅为32.7%,即使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还远远不能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从总体来看,政府农村卫生投入严重不足。1998-2002年,政府农村卫生资金投入总量由110.34亿元增长为151.16亿元。同期,政府对农村卫生机构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由1.02%下降为0.69%。国务院已经提出,到2010年,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就特别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完善新型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

还要完善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在扶贫救助方面,目前我国农村还有29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其中1200多万是丧失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对这些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要实行社会救济。

《21世纪》:目前已经有25个省市取消了农业税,与此同时,大量的县乡负债还没有解决并有可能因为税收的取消而增加,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张红宇:县乡负债的来源,主要在于乡村大量兴办企业以及合作基金会运行的失败、教育负债等。对于这些负债,从政策这个角度来讲,一是不要欠新债;二是要从根上精简县乡机构;三是国家要在乡村的教育、卫生、文化建设上,作为一个公开开支,逐步增加在这方面的投入。

温铁军:地方乡村财政的负债问题,早在没有实行减免税之前就已经明显的反映出来了。1999年农业部的七省统计推算就认为农村乡村两级的公共负债已经高达3000-4000亿。1999年前后调查的最典型的地方,乡镇级的负债高达4000万,村一级的负债最高达到500万。新的乡村负债只能是“谁的孩子谁抱走”。

因为农村的小农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基础,不适合承载庞大的上层建筑,不适合承载庞大的政府系统。所以,政府越是强调在农村搞现代化,就越意味着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这是一个常识。以往农村负债基本上都是从上而下的,是行政系统下达的各项指令造成的。我的意见就是哪个部门下达的任务,哪个部门造成的负债,哪个部门负责解决,这样至少可以减掉三分之一以上的债务。现在负债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据财政部财科所的调查,去年负债额是6000亿到10000亿,比1999年增长了一倍以上。不能指望让基层自己消化,如果有关部门不承担责任的话,基层是消化不了的。

另外,很多债务是以前的一些宏观政策执行过程中造成的,比如关闭“十五小”、关闭乡村农民合作基金会并没有补偿,都是一声令下就关了,国家并没有拿钱补偿。国家对这部分的补偿大概又能减掉债务额的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一才是因为乡镇挥霍或者亏损造成的,这一部分就好化解了。

构建农村金融体系

《21世纪》:这次“一号文件”突出的另一个主题就是“改革”,那么如何深化农村的改革呢?

韩俊: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面临着体制性矛盾的制约。特别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滞后的问题,是农村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两个重大制约。我国大多数农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农民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谈判地位低,利润分配向中间商倾斜。将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有效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减少或化解市场风险,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政策问题。如何完善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如何处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如何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如何借鉴国外有关发展和规范合作社的经验,等等,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

《21世纪》:“一号文件”特别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其中金融改革是最难的一块,有消息表明,今年央行会出台关于农村金融的总体改革方案。在改革的取向上,如何进行呢?

韩俊: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金融体制一直处在改革和探索阶段,但至今仍然是金融体制改革中推动难度最大的改革。1990年代中期以后,农业银行大量收缩在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功能趋于弱化。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单一,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全。农村吸收的资金流到城市的规模平均每年高大700-800亿元。在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撤出农村以后,仅靠农村信用社系统的信贷实力,无力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如何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刘堪:金融问题有两个解决途径,一个就是发展政策性的金融,这个是政府也要拿钱,也要“反哺”;另外,农民自己可以搞合作金融。中国的合作经营1954年就已经存在了,在信用合作、供销合作、生产合作三大合作中,是最早的,最后农村的信用合作变了质,首先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其次在于农民没有基本的民主权利。这两条非变不可,不可挽救。真正的合作经济,必须是市场起基础作用。计划经济没法合作。

张红宇:从总体解决思路上来讲就是四句话,就是要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第一就是要推进信用社的改革;第二,县下金融机构应该向农业倾斜;第三,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的中长期信贷;第四,要研究如何将邮政储蓄用于农业方面,并进一步推进小额信贷、金融担保等组织。要构建一个完备的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和其它金融一体的农村金融网络。

我以为,最值得关注的是农村的保险问题。1990年代以来,农业保险问题非常多,各家保险公司纷纷撤离,只剩下上海和新疆建设兵团还有一点农业保险成分。从去年开始,吉林、新疆、上海、成都、?等搞了五个试点,法国??集团进入成都,农业保险取得一定的效果。今年借助中央一号文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的保险制度。从方法上来讲,可以对一个产业而不要求全行业进行保险,可以把财险、寿险捆绑在一块,并对保险实行一种补贴政策,由国家对这种保费亏损进行补贴。

温铁军:我在1990年代末期曾经做过比较完整的调查研究报告,对农村金融问题形成的基本判断,就是任何商业银行都不可能对两亿多兼业经营的小农户提供信用服务;后来,这成为一个大多数人都认同的判断。要老老实实地承认对小农的金融服务是一种政策金融,而且农村金融改革就得结合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真正推进农民合作金融,允许按照2004年“一号文件”提出的发展多种形式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允许农村社区内部自我服务的合作金融,并给予足够的法律空间,如果盲目照搬商业金融制度,结果必会酿成大祸。

历史上小农经济就和高利贷金融是难兄难弟,以前和金融部门的人讨论,他们要么主张民间自发金融,要么主张加强监管,搞正规金融,加强国家的信用合作社体系。但其实这两种方式是两个极端。我们曾经小范围讨论,认为去年的一号文件在农村金融问题上尚未破题,今年有关金融改革的提法还是与实际有一些距离。

城镇化解决“二元结构”困境?

《21世纪》:解决“三农”问题,一个长效机制就是要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这方面具体如何实现?

韩俊:可以通过推进城镇化来实现。首先,我认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关键是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若城镇化率按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计算,2020年镇化率将达到57%,城镇总人口8.28亿,比2002年增加3.26亿(包括城镇人口自然增长0.37亿)。这意味着从现在到2020年,将有2.89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中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数量之大,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过的。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关键是为农民进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在城里有长期稳定生存的手段,只有这样,城镇化水平才可能扎实地提高。为此,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清除农民进城的障碍,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要高度重视依法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重视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要调整城市建设的思路,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让外来人口逐步融入城市,有利于城市各种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城市社会的和谐。

其次,在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要维护好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外出打工的农民,大多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家乡有一块地,仍然是农民维持生计的最后一道防线。

近年来,大量征地造成的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无着落等问题日益严重。因征地问题引发的信访居高不下,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真正原因并不是城镇化进程加快,而是土地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些重大缺陷。一是政府高度垄断土地市场,农地转为非农地使用必须实行国家强制征用,征地范围过宽;二是土地转为非农地过程中的收益分配不公平,土地产权的拥有者农民的利益受到侵犯;三是土地税费结构不合理,政府重费轻税。“以地生财”已成为地方政府增加财力,筹集城镇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成为新时期“以乡养城”的一种新形式。有关专家测算,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大概有两万亿以上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城市的建设,而这两万亿的土地出让金进入城市,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稳定转移。四是地方政府用土地招商引资,由此导致稀缺的土地被大量占用。在国有土地出让过程中,随意减免地价、滥施“优惠”政策,有的地区甚至采取零地价转让,各种不规范的做法,造成一些人的暴富,助长了权钱交易,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不少腐败和犯罪案件同土地转让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关。国土资源部估计,80年代末以来,土地出让、转让所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最保守的估计每年也达100亿元以上,比走私造成的损失还要大。

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公平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这样形成的土地征用价格不能反映被征占耕地本身的产出价值,是偏低的价格。征地补偿标准未包含土地的增值部分。征用土地的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对农民的补偿虽然具有地区差异,但以现金形式补偿的通常都在每亩1.5万—3.5万元之间。现在国家每征一亩地,铁路、高速公路给农民的补偿一般是每亩5000~8000元。工商业用地对农民的补偿一般是每亩2~3万元,发达地区和城市郊区相对高一点,一般也就是每亩3~5万元。

张红宇:我觉得,第一,中国城镇化道路应该是多元的,大中小共同发展,不能片面强调大城市功能,也不能片面讲小城镇发展。城镇化应该更多地关注县域经济的发展。我当过两年的县委副书记,对这个体会比较深。中国城镇化发展到现在,真正能称之为城镇化带的就是珠三角、长三角。

第二,不要为城市化而城市化。城镇化、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现代化,互为表里,互为因果,这三张牌要一起打。必须让这在城乡间流来流去的一亿劳动力逐年留在城市。农村劳动力流出来,一是可以推动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为农业现代化创造前提。

温铁军:如果说城镇化是缓解三农困境的一个主要路径,我觉得这个是对的,城镇化是一个普遍经验,这无可厚非,任何一个国家的经验也都是如此。但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如果也要像欧美那样建设发展就麻烦了,恐怕资源会是一个约束因素,我国现在水、土、矿、环境这些资源已经透支了。从国土面积、水土资源条件各方面来说,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以这么有限的资源支撑了庞大的城市人口。所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加快,但不能太激进。

对于“融入城市”的说法,1980年代大家都比较热衷,我在1985年讨论当年的“一号文件”时,主张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当时一些老一辈的革命家都接受,但是实际执行遇到的问题就很多。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还不够,暂时还得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推动农民进城,另一方面稳定乡村经济。这并不等于反对城市化,我只是主张不要把问题简单化。

刘堪:1980年代,有些地方搞人为的小城镇,结果投资下去没人来,行政干预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要在市场的基础上做合理的规划,尊重农民的选择。

粮食安全的国际和国内因素

《21世纪》:即便大力度推进城镇化进程,2010年我国农村人口仍会有7亿人左右,2020年农村至少还会有5亿以上的人口。在农村本身的发展是本次“一号文件”的核心,农村发展的关键又何在呢?

韩俊: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要通过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步伐,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这样,首先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2000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已连续4年产不足需。2004年粮食生产,增长9%,是建国以来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在当年粮食产量达到9390斤的情况下,考虑到粮食库存的水平,加上适当的粮食进口,可以确保今年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粮食产量增长在总体上还不能满足消费增长的需要,每年均有缺口,产消自给率将会下降。1996年在罗马联合国世界政府首脑粮食会议上,我国提出的我国粮食自给率为95%,进口约占5%。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粮食供给不能指望过度依靠国际市场,尤其是口粮,粮食自给率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可承受的水平上。

刘堪:粮食问题历来是我国的紧箍咒。为什么不放开思想,从战略上考虑一下粮食问题?到底我国13亿人,城乡消费水平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少粮食?我们对这些最基本的问题研究得不够。现在我国限定5%的粮食进口率,是值得推敲的。

我觉得,粮食也要依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有比较优势交换才是正常的经济交换。我们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北美、澳大利亚、南美洲土地资源是很宽松的,甚至包括德国这样的欧洲国家,休耕地都是5%。我国人多地少,除了吃粮,还要让农民在种粮上致富,进口现在连超越5%都不敢说,这种状态不太正常。进口率放到10%,国内生产要求马上就会宽松。“我们一买就是国际粮食市场的一半、粮价马上就上去”的现象不是不可变,只要是有长期合同就可以改变。

当然,我赞成“技术第一”的说法,技术如果上去了,很可能需求问题就解决了。

张红宇:粮食需求方面,存在“三增一减一平”。“一增”是总量增加,每年城乡消费要增加100亿斤左右,即1%;“二增”是饲料粮的增加,最近这几年,每年增加1.8-5.2%左右;“三增”是工业用粮增加,包括工业酒精、淀粉、制药等;“一减”是直接消费口粮减少,前年的恩格尔系数城镇是37%,农村是46%;“一平”是2%的?总值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增减数据是百分之零点几。

去年全国粮食产量4.65亿吨,现在全球的粮食贸易量除掉豆类是2.3亿吨,中国粮食增减一个百分点就足以影响国际市场。我们不一定要强调到95%的自给率限制,但是,我觉得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基本的粮食安全还是要提的。

《21世纪》:如果说粮食安全主要靠我们国内的土地上想办法,那么通过粮食增产能否实现农民增收?

刘堪:我国粮价不可能涨到像日本、韩国当年那样,是国际市场十倍以上。除了农民负担很重以外,环境承受力也有问题,用大量的化肥农药支持高产,时间长了不行。所以,仅靠增产是不能实现富裕农民的。

张红宇:从资源状况来讲,美国一个家庭占耕地大概是200公顷,欧洲是20-40公顷,日本一个家庭耕地资源是1-2公顷。中国现在是多少呢?18.5亿亩地,2.47亿农户,一户正好是半公顷,属世界最低。这是我国农民种粮不可能实现农民的富裕之路的根本限制因素。

目前,农民收入低的原因有两方面,从外部环境讲有二元经济结构,所有的资源都没向农业倾斜;从农业自身来讲,由于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占有量非常少,导致生产率很低,不要说跟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相比,就是中国自己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也才是第二产业的1/8、第三产业的1/4。我们可以逐步推进适度规模经济,通过扩张规模获得足够的土地,通过土地经营获得足够高的劳动生产率,进而获得较高的农业收入。

规模经济存在两个前提,即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土地保障功能的淡化、收入功能的强化,这就要求国家逐步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形成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这样,农民来自于来自于粮食的收入也是可以增加的。这就涉及到土地制度的改革。

反哺范文篇10

□王利文谭炳才(作者分别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和副处长)

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提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继去年农民增收减负政策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农民增收从主要依靠政府减免、补贴向减免、补贴与促进农业形成内生增长机制并重方向转变,昭示了国家治理“三农”问题由“治标”向“治标与治本结合”的重大变化。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以及建设和谐广东的新阶段,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具备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反哺农村的条件和能力,在积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基础上,我们要结合本省实际,提出进一步落实促进我省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

增加对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财政投入

今年,我国政府增加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投资700亿元人民币,约占国家财政投资的1/3。我省以农田排灌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要调整我省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业、农村财政投入,逐年提高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等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

催生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对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支持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鉴于目前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政府有力的扶持和引导、很不规范的实际,建议加快我省地方法规的立法步伐,支持及规范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运作,确立经济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对这些组织所办的加工、流通实体减免有关税费,保障合作经济组织的权益。

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产品增值低关系很大。我省农业龙头企业虽较内地发展快,但农产品加工水平依然很低。因此,必须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通过经济杠杆调低农业深加工项目进入农业领域的投资成本,提高农业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同时,培育带动千家万户的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深加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供销社系统的改革与发展步伐,建立高效有序的产销体系,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村科技贡献率

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科技文化素质呈明显的正相关。我省农村、农业科技支撑明显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据统计,2003年我省农村农业劳动力中只有10.4%的人受过专业培训。目前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仍有400多万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无法适应产业技术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无法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为此,要强化政府行为,统一规划,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和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队伍素质。同时,要加大实用适用技术向农村转移、应用、推广的力度,加快以中心镇为重点的农村科技集成镇建设,大力提高科技对城镇建设的贡献率。

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达国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我省开展土地适度经营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加快步伐。其实现的途径,一是抽疏农村人口,用政府推力和市场拉力吸引农民到工业园区及城镇安居就业,转换农村人口户籍,转移农村劳动力,置换农村土地。二是调整、规范农村土地制度,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和不改变土地用途前提下,把土地承包权延长,长期稳定,吸引投资主体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规范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三是在税费、投资、用地等方面出台鼓励土地集中经营的政策。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探索推进农村免费九年义务教育

昨天结束的全省农村工作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会议透露,省政府决定今年起全省免征农业税。但农村税费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必须实施综合配套的改革,如加大撤并镇、村、校力度,精简人员,减少行政开支;加大以工哺农的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补贴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向农村地区提供农村义务教育、初级卫生保健、农村科技服务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保障等。目前,实施对农民减负的配套改革最重要的措施是探索推进农村免费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以工哺农最直接的体现,是增加农民收入立竿见影的重大举措,对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构建支持“三农”的长效机制

□罗必良(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重点是在“多予”上做“加法”

应该说2004年的财政支农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支农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补贴、减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的倾斜。如果说去年财政支农的重点是在“少取”上做“减法”,那么今年的重点则是在“多予”上做“加法”:

——2005年,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将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中央财政继续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

——中央和地方财政将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新增资金主要安排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2005年国家科技投入将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的规模。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财政收入中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

——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

——各级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

从今年的一号文件可以发现国家政策的总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表明中央正加大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转变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的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财政反哺农民的新时期。

解决“三农”问题的大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这表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大环境正在发生着三个深刻变化: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到来,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将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

——中国将在规划制订、体制改革、工作部署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把农村的发展全面纳入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将科学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把农民增收放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考虑。

——中国将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下大力气建立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经济社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有效体制。

用长效机制打造农业核心竞争力

应该说,给农民一些看得见的实惠,让农民暂时增收,相对容易做到。但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竞争力,让农民持续增收,就必须实施制度创新。新的一号文件出现了大量的“试点”、“改革”、“制度”类字眼,并明确提出将立法让国家重大支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彰显中央正积极探索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第一,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词”。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一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正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强弱决定的。在去年我国农业出现重要转机的背景下,中央正着手建立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如果说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着眼于让农民直接减负增收,以“两减免、三补贴”为抓手,启动了城市资源施惠农村的历史转变;那么,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则立足于使农业强身健体,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手段,开始打造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中央提出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切实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文件提出将抓紧制订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方案,明确金融机构在县及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比例。同时要求县域吸收的邮政资金要回流农村,等等。这些新政策,无疑将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建立“三农”发展的制度保障。总书记在200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5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整个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温总理在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个重中之重,从执政党当前的中心工作出发,提出了执政兴国、富农兴邦的新任务;第二个重中之重,解决了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侧重并突出“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第三个重中之重,把“三农”问题列为了政府的核心工作。“三个重中之重”,充分体现了“三农”问题在全国经济、政治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具有历史性的坐标意义。意味着中国开始进入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创新资源配置战略思维

□王冰(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部教授)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政府始终是农业投入的主导,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是政府支农的主要手段。要从根本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根本的措施是要建立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小规模农户发展的“瓶颈”是资金

目前我国农村占主导的生产方式是土地在集体所有的总框架下农户使用和农户生产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劳动力大量过剩,并且在近期内难以转移,即使在2020年农村实现小康,农业就业人口只占20%的情况下,农村就业人数也高达1.5亿人,劳均土地也仅有13亩,与发达国家人均数十亩以上的耕地规模比起来仍然达不到规模经营,仍旧难于取得规模经济效应。这样,小规模农户经营将会是我国较长时期内不得不认可和采用的农业经营单位。小规模农户发展的“瓶颈”就在于其缺乏资金。从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长效机制上考察,结论是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缺乏可持续性。而在小农经济规模难以在近期内消除的发展中国家,资金的缺乏是形成小农长期势单力薄,难以抵御风险和难以发展的致命弱点。如何建立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稳定的增长机制,就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

农村资源配置与农村经济作用不协调

在我国,财政对农业长期投入不足,产生政府当年重视,当年农业投入就增加,否则就减少的现象。农业投入的时起时伏,原因主要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我国产业资源配置扭曲的思维定势。在这种思维的导向下,农村只能是资源流出,不能资源流入,结果农村资源配置与农村经济作用不协调。就拿广东省来说,2002年广东农业加上乡镇企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占全省社会财富的27.13%,上缴的税收大于1/4,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省农业和乡镇企业得到全社会金融机构的贷款仅为3.85%,得到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扶持资金占全省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为2.47%,两项加总为6.32%。广东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与其资源配置是严重不对称的。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标志着政府新的资源配置战略思维的建立。与此同时,2004年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对农业推行了“三补”政策,“三补”资金近150亿元。但这些政策措施缺乏较长的时效性。

通过法律手段把国家的重大支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

如果财政对农业的各项投入缺乏可持续性,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农村基础设施脆弱的状况,就不能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更不可能谈到农业、农村的发展。

要逐步建立稳定的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机制,其关键在于通过法律的手段,把国家的重大支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使政府新增的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切实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并防止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波动性。因此,各级财政部门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要求增加农业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内每年用于农业支出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每年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水平要高于上年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水平。另外,还要提高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对其不仅要在投资存量上作适当调整,而且要在增量结构上向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倾斜。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府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逐步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

科技进步是根本出路

□张长生(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广东省经济学会副会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而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从发达国家来看,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率就逐步提高,农民数量减少,农民收入增多。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省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传统农业的痕迹依然明显。从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来看,发达国家为70%左右,我省为50%。从农业机械化、灌溉来看,发达国家已全面实现机械化、水利化,我省目前机耕率仅为33%,有效灌溉面积占常用耕地面积的62%。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来看,发达国家为60%~80%,我国为30%左右。正是由于我省农业科技水平低,造成农业竞争力弱、农民收入低。结合我省实际,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必须深化改革,增加投入,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科研投入、农业技术推广、种养业良种、农民培训等四大体系。

科研投入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一是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改善农业科研机构设施条件和装备水平,搞好农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要推动建设区域性的农业科研中心,推进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二是要增加农业科研投入,不断提高政府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仅为农业GDP的0.44%,低于1%的世界平均水平。

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机制新办法

加快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是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国家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主要承担公益性服务;一般性技术推广和经营性服务,要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要积极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鼓励、支持农业科技型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机制和新办法,对农技推广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鼓励各类农技推广组织、人员及有关企业公平参与技术推广。二是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财力支持力度,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扶持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要增加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的资金。

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目前我国农作物商品良种只能满足常年用量的30%左右,农作物的育种工作基本上仍是建立在“近亲繁殖”基础上。今后要重点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完善种养业良种培育、选育、引育系统,推进良种繁育、推广应用的市场化进程,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种体系;要继续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要继续引进国外优良品种。

造就观念新、技术好、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美欧等发达国家规定没有农业专业的大学文凭是不能经营农场的。我省的“小学生农业”、“初中生农业”与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农业”的巨大反差决定了我省农业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巨大差距。因此,要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其竞争力,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为基础。为此,一是要全面开展对现有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各级财政要大幅度增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采取补助、培训券、报账制等方式,努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造就一大批观念新、技术好、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二是加快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加快农业各类人才培养。三是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有条件的地方逐步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体制。要真正落实中央提出的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

全面提高农民福利

□贺雪峰(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如何用好新增事业经费及各种中央转移经费来造福农民,是很值得讨论的话题。

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应拓展到提高农民整体福利上来

当前学界及政策研究部门的“三农”研究,大都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文章。农村税费改革六个字“多予、少取、放活”,归结起来就是要让农民增收。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旨也是“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因为农业长期被忽视,在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粮食短缺引发农产品的大幅度涨价,农民收入连续两年有较大幅度增加。不过,因为粮食增产很快就会改变供求关系,农产品涨价的空间有限。税费改革以后,农民的税费负担大为减轻,减负的空间也已不大。从长远来看,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还是将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减少农民,扩大农业规模经营。但将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农民增收的速度,将长期低于整个社会收入增长的速度。

因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低于整个社会收入增长的速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尽可能缩小农民与整个社会收入的差距,就应该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但是,也正是因为农民增收空间有限,解决“三农”问题就不能局限于农民增收,而应该拓展到提高农民整体福利的思路上来。

农民福利来自农民对包括收入在内的各种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

收入水平无疑是衡量农民福利最为重要的尺度,但农民福利最终要落实到他们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不仅与收入有关,而且与农民的人际联系、村庄认同、精神活动等关系密切。质言之,农民福利来自农民对包括收入在内的各种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这样,我们就有较农民增收多得多的增加农民福利的办法。

在农民增收以外,提高农民福利的途径很多。择要说来,如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加强农民之间的社会交往,提高农民精神生活的质量等等。当前农村最为富余的是劳动力,最为缺少的是现金。如果可以将农民组织起来,调动农民的合作积极性,我们就可能由富余农村劳动力来做出也许不会被统计为农民收入、却可以提高农民福利的事情。

物质层面以外,可以组织农民开展与健康有关的文体竞赛,重建自己的文化生活,而不是让农民去观看电视中演绎的城市小资生活。这就可能让农民感受到自己作为自己生活中心的价值,让农民的主体性得以体现,让农民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美,而不是去羡慕城市有钱人的生活。

农民更苦于社会、文化地位的边缘化

不仅要让农民有以自己为主体的健康的文体活动,而且应该满足农民价值性的需要。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和娱乐的地方,也是他们祖先生活的地方,他们未来人生的寄托所在。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人生需要永恒,只有有了历史和未来,人们才会产生长远的人生预期,才可以应对漂浮的生活。中国农民的永恒是很物质化的,如果由老年人协会来主持编写村志,来记载村庄每天发生的故事,由村民在节庆纪念自己的祖先,有机会展望自己的未来,就可以为农民在快速变动的世界中找到一些稳定感,并因此提高他们的人生价值预期,增进他们的主观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