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4:12:14

发掘范文篇1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所进行的一切考古发掘和水下考古活动。

第三条国家文物局统一管理全国考古发掘工作,一切考古发掘工作都必须履行报批手续。

第二章资格审定

第四条考古发掘实行团体和个人领队负责制。具有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单位可申请考古发掘项目,具有考古发掘领队资格的个人经具有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单位指派,担任考古发掘项目的领队。

第五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文物局直属考古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考古系(专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文物考古机构及有条件的地、市所属文物考古机构,具备下列条件者可申请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

(一)具备一定数量受过高等学校考古专业训练,能从事考古发掘的专业人员,其中具有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的专业人员不得少于4人;

(二)具有受过专业训练、能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科技人员;

(三)具备必需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设备;

(四)具备从事一般性文物保护处理的实验室;

(五)具有保证文物安全的文物库房和整理场地。

第六条申请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大学考古专业(含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后,从事考古发掘工作2年以上;

非考古专业(含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后,从事考古发掘工作2年以上,经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培训班或国家文物局委托指定的考古研究单位考核合格者;

(二)具有独立组织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能力,胜任《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规定的领队职责,并能组织编写考古发掘报告;

(三)作为组织者之一或主要参加者,完成过一项以上较重要的考古发掘工作,并执笔完成年度考古发掘简报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中型考古发掘报告;

(四)在组织和实施考古发掘过程中,熟悉考古学某一领域的前沿问题,能根据学科发展趋势选定并研究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课题,撰写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

第七条由国家文物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格评议委员会负责考古发掘资格审定:

(一)申请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单位,需提交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申请报告,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研究同意后,报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格评议委员会评议;对评议通过的单位,由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并颁发证书;

(二)申请考古发掘领队资格的个人,需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领队资格申请书》一式两份,并提交1-2篇田野发掘简报和代表性学术论文;由所在单位推荐上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考古发掘资格初评组签署评议意见;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研究同意后,报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格评议委员会评议;对评议通过的个人,由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颁发证书;

(三)考古发掘资格审定工作原则上每一年一次,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格评议委员会可根据需要对申请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和组织考核。

(四)经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格评议委员会评议,国家文物局可注销不称职的单位和个人的考古发掘团体和个人领队资格。

第三章项目申请和审批

第八条申请考古发掘项目必须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申请书》,由考古发掘单位经发掘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向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

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申请书》包含下列内容:

(一)申请单位的名称及负责人姓名;

(二)发掘对象的名称、时代、级别、具体地点、面积和范围;

(三)前期准备(包括调查、勘探)情况;

(四)年度发掘点的具体位置和面积(附图);

(五)年度发掘的时间或期限;

(六)年度发掘的学术目的、计划;

(七)发掘经费的来源和数额;

(八)领队人员的姓名、专业职称、主持完成的发掘项目和代表性学术成果;

(九)主要业务人员的姓名、专业职称、在该项目中承担的任务;

(十)对可能出现遗迹现象的保护措施和出土文物保护的技术准备情况;

(十一)连续性项目的年度报告完成情况;

(十二)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十条考古发掘单位为科学研究而进行的主动发掘申请,申请书应在每年第一季度末以前按程序上报,同时必须提交立项说明书,内容包括发掘的学术目的、立项机构、发掘计划、完成时间等。

第十一条国家文物局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每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初,集中对当年各项考古发掘申请进行审议,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证照》。

第十二条考古发掘单位配合经济建设工程的考古发掘申请,应在发掘前三十日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但因工程建设中意外发现文物或者文物面临自然破坏危险,需抢救性发掘的遗址和墓葬,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可以先行发掘,自发掘开工日起十五日内补报发掘申请书。

第十三条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或古墓葬受到自然或人为破坏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先将受破坏的情况和拟采取的保护措施,向国家文物局报告,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后方可实施。需进行抢救性发掘的项目,应同时填报发掘申请书。

第十四条未取得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文物考古机构,若需对因工程建设意外发现或面临自然破坏的遗址或墓葬进行小规模抢救性发掘,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并指派或聘请有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的人员主持进行发掘工作,同时经有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单位上报发掘申请书,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考古机构审议后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上报发掘申请书。

第四章项目执行和监督

第十五条考古发掘单位和主持发掘项目的领队人员,应严格执行《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严格执行国家文物局批准的考古发掘项目计划,确保发掘质量和文物安全。

第十六条在考古发掘工作中,考古发掘单位应事先提出保证出土文物和重要遗迹安全的保护措施。对发掘中发现的重要遗物和遗迹,应及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第十七条考古发掘中如有重要发现,考古发掘单位应在对社会公开发表之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向国家文物局报告。

第十八条国家文物局对考古发掘工地实行检查与监督制度。国家文物局可组织对考古发掘工地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执行情况、领队人员的工地日记、遗迹照片和绘图记录、经费使用情况及发掘工地的安全措施情况等。

第十九条对于重大的考古发掘项目,国家文物局可组成专家小组或指派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赴现场指导发掘工作。

第二十条年度考古发掘项目结束后,考古发掘单位应及时将发掘经过、收获和经费使用情况,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文物局提交书面报告,并尽快编写年度考古发掘报告。

第二十一条考古发掘项目完成后,考古发掘单位应向国家文物局提交结项报告,内容包括发掘经过、主要收获、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情况、发掘现场及拟保留的遗迹现象处理保护情况、对遗址的保护建议、田野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计划等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五章考古资料与发掘报告

第二十二条考古发掘领队人员在该项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应及时、认真地做好出土文物、各类标本、有关资料(包括文字记录、各种登记表格、照片、图纸)的整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考古发掘所获得的出土文物和各种资料归国家所有。考古发掘领队人员在考古发掘项目结束后应将有关资料(包括文字记录、各种登记表格、照片、图纸)及时交本单位资料室保管,出土文物和各类标本按出土时的登记表向库房移交。考古资料移交时要有专人负责核实、接收,文物移交时要填写入库登记表。

第二十四条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工作要在发掘结束后的3年内完成。年度发掘报告应在当年完成编写工作。

发掘范文篇2

一、组织领导

为顺利推进古军事城堡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决定成立古军事城堡遗址考古发掘工作领导小组。

二、工作目标

此次考古发掘清理工作涉及总面积约50000平方米,对目前遗存的主要建筑群进行清理,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考古发掘面积为500平方米,主要集中在海潮寺后的明代建筑群遗址,即“新王宫”,为深度发掘的重点。

三、明确职责任务,切实加强协作配合

区文广局:负责统筹调度考古发掘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强化部门工作配合;负责协调处理考古发掘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宜,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区委宣传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此次考古发掘工作,充分体现国家、省、市对申报大遗址公园保护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进一步扩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区维稳办:加强调查研究,制定维稳工作预案,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区信访局:协调处理好此次考古发掘群众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认真作好记录,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处理解决,杜绝阻工闹事和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区林业局:协调解决因考古发掘砍伐树木的审批以及赔偿标准问题,解决好林木、林地、林权与文物本体的矛盾纠纷。

区公安分局:切实维护此次考古发掘的治安秩序,及时制止危害考古发掘的违法行为,为考古发掘工作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区国土分局:负责承担考古发掘依法用地的审批,并落实好征用土地和临时占地的赔偿标准。

高坪镇政府:抽调专职人员配合考古队工作,负责做好考古发掘协调工作。

四、工作要求

发掘范文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溯源;沿承与发掘;发展对策

十七大报告在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强调,“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特征深刻揭示了我国文化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这标志着文化的重要性已经上升为一个时代的主题。

文化是城市的底蕴和灵魂。文化是连接历史和未来的纽带,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经济才有地位,有文化才有品位,有传承才有发展。在城市大发展的今天,有远见卓识的城市都开始把目光聚焦到城市人文价值的恢复上来,实施以文化论输赢的长远发展战略。

建设国际化海滨城市是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是连云港国际化海滨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港城,塑造和构建城市文化的品牌形象,提升连云港城市的整体层次,就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一、连云港市传统文化的溯源、现存及其价值。

放眼历史长河中的古连云港地区,上古时期农业部落东夷族曾在这里发祥,与山东、河南、苏北等地的徐夷、淮夷等部落较早开发了东方文明,秦代朐县的建立成为秦汉时期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繁荣之肇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一直是东海、赣榆、灌云、沭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州、郡政权所在地,素以东海名郡著称,“将军崖岩画”被誉为东方天书,“孔望山摩崖造像”是我国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伊尹结庐、孔子望海、秦皇东巡、徐福东渡,还有陶渊明、李白、苏东坡、石曼卿、沈括、李清照、吴承恩、李汝珍、吴敬梓、林则徐等文人高士、诗家骚客留下的印迹使古连云港绚丽多彩,楚霸王麾下大将钟离昧家乡,安汉将军糜竺故里,抗金名将胡松年桑梓,还有单公选、张朝瑞、王鸣鹤、沈云沛、武同举等历史风云人物生于斯、长于斯,更是使连云港市熠熠生辉,连云港以其古老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又典型的海、古、神、幽的文化景观,留下了浩繁的文化遗存。

连云港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连云港传统文化的现存也是非常广泛的,最能表现的是大量古文物的现存。全市建国以来先后发掘、清理、考证、鉴定的遗址、城址、窖藏、墓葬、园林、民居、石刻、石雕、碑刻450多处,我市现存国家文物单位5处,省级文物单位20处,市级47处。在地面文物现存中,大量的最有特色的是古遗址、建筑、碑刻的现存。著名的是东海马陵山大贤庄、东海山左口爪墩、锦屏山桃花涧旧石器遗址、大伊山、二涧、朝阳、赣榆下庙墩、大村、九龙口、焦庄新石器遗址;古城址有赣榆盐仓城、赣榆土城、龙苴城、曲阳城、孔望山城、海州古城、古凤凰城、田横港、大雾崖城等;有大伊山原始石棺墓、周、春秋、战国、汉、五代、宋、元、明等墓葬、墓群多处;建筑有庵、庙、寺、观、塔、井、桥二十余处。地面文物现存中,还有众多的雕像石刻,主要有:将军崖岩画、孔望山摩崖造像、六神台佛教造像、刘志州船刻等,书刻作品著名的有孙家山汉朝萧望之钓鱼台下的隋朝开国元勋王谟题刻(石刻已毁,拓本存于博物馆)、大村飞泉下的唐朝郁林观东崖碑记、孔望山龙洞石刻、白虎山、石棚山石刻。另外云台山上30余处700多个封土石室的来历用途至今还是个谜。连云港传统文化的现存,不仅在古文物方面,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得较为突出,如海州佛道儒三教渊源、海州童子戏、海州民俗、海州方言等。

现存的连云港传统文化是艺术的、高档次的、充实着非常丰富的中华古文化,是非常了不起的财富,连云港传统文化的现存,不论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民俗学、建筑学、美学、艺术,还是从旅游、经济、贸易等方面都具重要的价值。现存连云港传统文化是连云港传统文化思想渊源分析的基本材料,从现存连云港传统文化的大量实物和史料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古东夷少昊先民的兴衰发展;齐鲁楚吴越文化在此地的交融;近现代连云港人的信仰、风俗、风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迁;研究明清时期的徽商盐商在此地的停留,可以从一个侧面考察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更重要的,盐商所留下的踪迹,还为我们探索清乾嘉学派徽文化对本地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以及本地文化的大发展大飞跃提供了研究基石;从现存民居村落和传世家谱、族谱中,可以分析出古连云港当时强固的封建宗法制度;从现存的古塔、寺庙道观中,我们也可以分析释家和道家在此的兴衰和对连云港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在其中所在地位等。

二、连云港市传统文化内涵沿承与发掘的现状与不足。

多年来,我们连云港市对连云港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都是非常重视的,在传承连云港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但是对照其他一些先进城市在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来看,仍有不足。

1、文化资源利用尚浅,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连云港传统文化牌可以擦的更亮!其实连云港许多具有文化内涵的节目目前都还散落在各处,没有形成连线,显得“散”。近年来,连云港市对历史文化的整理是全面的,但开发利用的有效性还不够。“打东夷牌、唱盐河歌、建山水城”的旋律奏了好久,古东夷文化这个祖先留给我们最值得骄傲的历史文化基础始终没有得到利用和展示。穿越而过的古盐河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反映我市人文底蕴的集中之地,是一块尚未被我们精心雕琢的宝玉。海州古城、凤凰古城、老板铺、古盐圩、新浦老后街等,都体现了连云港民俗民风的文化节点散落各处而无法展示。

2、文物古迹保护面临危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不光看历史上曾经有什么,还要看现在保留什么?保护和利用得怎样?目前。岌岌可危的海州古城、凤凰古城、新浦老后街以及云台山系石碑刻的建设性保护还没有完全列入议事日程,文化资源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遭到严重破坏或干脆夷为平地的悲剧时有发生,被誉为“淮盐美韵”的传统海州五大宫调,近况同样堪忧,发展经费成了最大难题,后备力量也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

3、连云港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挖掘不深,传承面临断层危机,乡土文化的教育与普及仍属于一个操作层面上的命题。从历史看,文化的发展进程包含着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除了纵向的继承外,还有横向的开拓、交流,这也是我们的弱项。

三、挖掘连云港市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具体对策。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现代文明港城新形象,是全市上下的共同目标、共同责任。我们要以对历史、对子孙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努力把连云港的魅力凸现出来。一要做好保护整合文章,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发展建设的关系;二要做好融合渗透文章,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市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塑造连云港市的个性和特色。三要做好传承文章,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精华的挖掘,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重视文化老人,让文化老人发挥余热。

连云港市有一批六七十岁的文化老人,他们在社科领域都有建树,特别是在地方乡土文化方面的知识和研究,都是后人所难以企及的,一旦这批老人故去,我们的乡土文化将处于断层的尴尬局面。他们每个人都有乡土情结,他们对于发掘、抢救连云港特色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积极性很高,近年也辑集出版了不少乡土文化资料,他们一方面想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同时还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知识分子对社会隐约的责任感。彭云彭老曾经编辑出版《海州文献丛书》,影印海州古文献,为连云港的文化事业做了件大好事,花果山风景管理处组织云台十老耗时四载编纂《花果山志》。我们还应该将海州文化、海州考古、海州地名、海州戏剧、海州方言、海州童谣、海州宗教、海州本草、海州民俗、海州传说、海州名人、海州名胜、海州掌故、海州诗咏、海州菜肴等结集出版,既可以向世界、向国人介绍连云港、宣传连云港,也可以对我们连云港的传统文化作一次大盘点,大整理。政府方面应该爱惜他们、尊重他们,对他们的文化整理工作给予人力和财力的帮助,他们本身就是港城的重要文化财富。

2、抢救乡土建筑,让乡土建筑更加厚重。

通俗地讲,乡土建筑就是一个地方地域、土生土长的传统古建筑,包括:寺庙、祠堂、住宅、书院、商店,甚至一座桥、一条路。乡土建筑是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乡土建筑文化遗产是历史上不同文明背景和文化传统所凝结的物质载体,见证和体现了地方风格多样的面貌和特点,凝聚了人类的辛勤劳动和无穷智慧,沉淀了世代相传的文明资源和信息。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浪潮下,乡土建筑文化遗产正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的箱体建筑正在消失,若发展下去,着实可怕。我们连云港市的乡土建筑也在以极快的速度、极大的规模被愚昧而专横地破坏着。新坝七十二井七十庙,海州护城河、老城墙、城隍庙,新浦天后宫已经一个个离我们远去。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要及时抢救和妥善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文化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首先,我们亟需对我市当前尚存的乡土建筑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估认定和分类,并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收集、保存有关资料,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其次,要禁止那些违背保护原则的商业和旅游开发,避免这类开发对于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和文化价值所造成的破坏。第三,花大力气做好现有文物单位的保护和发掘工作,如蒋宅的整体保护、海州古街道的保护、南城古城墙的保护、城区几个风景山的统筹规划和修建等。

3、拯救乡土文化,让乡土文化重现辉煌。

古连云港历史悠久,人文鼎盛,从秦开始单独设县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相当丰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许多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却渐渐流失。近年来,我市开始组织五大宫调的抢救工作,到海州、板铺找到老艺人,凭借他们的记忆,对台词、音乐、动作、化妆等进行组织和加工,终于让五大宫调重新与观众见面,从而也拉开了我市“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抢救保护工程”的序幕,对传统民俗文化、民间戏曲演唱艺术、民间工艺等进行抢救保护,我们或许无力留住这些曾经组成我们这个城市文明的血与肉,但在它行将消逝之前,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们记录下来,以至文明的基因链不至再次断裂或缺失。

4、发展乡土教育,让乡土文化永远传承。

发掘范文篇4

**市地方志办公室历时13年编纂出版了480万字的《**市志》,填补了**历史上地(府)级志书的空白。志书出版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市地方志办公室积极宣传、发行《**市志》,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使**地方志在本地区三个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巨大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市志办充分发掘利用方志资料来源,找准城市文化定位,精心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综合竞争实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挖掘海盐文化资源,打造城市文化第一张名片

城市既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和结晶,又是历史文化的承载者和创造者。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城市,必须立足这座城市文化之根。**地处淮河下游的东海之滨,有着富饶的海水资源,在这块“环城皆盐场”因盐置县的广袤盐区,有着两千多年的产盐历史,**是“两淮盐税甲天下”的重要源区。聪慧勤奋、自强不息的**人“煮海为盐”,更创造了粗犷朴实、灿烂辉煌的海盐文化。散落在盐阜大地上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海盐历史文化遗存,充分证明了**这个地域、这座城市的文化之根,就是历千年而韵存、熠熠生辉的海盐文化。

**市地方志办公室立足方志资料资源,不断发掘和研究地域文化资料,在打造海盐文化这个**城市文化第一块“金”字招牌方面,做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该办研究人员撰写的“海盐文化与**”等专题调研报告,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门听取研究人员关于海盐文化课题研究的汇报。为扩大海盐文化在全市社会各界的影响,该办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召集专家学者开展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举办“海盐文化苑”专题展览,配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拍摄《走遍中国·**》大型专题片并接受专题采访。为了扩大海盐文化的社会知名度,动员全社会关注海盐文化,该办与市海盐文化研究会积极配合,组织举办“银宝杯”**市海盐文化知识电视大奖赛,与关工委等部门联合编撰出版了《**旅游文化丛书》,并单独编著了其中的单行本《东方盐文化》,社会反响很好。今年年初,**市志办作为协办单位,积极参与筹备市海盐文化研究会策划的、5月上旬在**召开的“中国海盐文化与汉唐社会经济”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邀请国内盐史盐文化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以及省内外知名学者集聚**,共同研讨中国海盐文化及其对历史变革时期产生的影响。对于指导正在建设中的气势恢宏的中国海盐文化博物馆馆藏陈列设计方案,综合各方资源,进一步扩大海盐文化与**在国内外的影响,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依托新四军革命文物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抗日战争时期,**是开展华中敌后抗战、积聚人民革命力量的战略要地,也是敌、顽必争之地。苏北抗日根据地开辟后,中共中央中原局、华中局、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中央军委华中分会等华中我党我军高级领导机关相继迁驻或建立于**。特别是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力挽狂澜,争锋相对,军令,在**重建新四军军部,**一度成为瞩目的地方,并在全国形成相当影响,时有“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之说。新四军的“铁军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的根据地文化,共同融合而成**所独有的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它不仅包括一大批标志性纪念设施,如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新四军与八路军两军会师纪念碑、新四军抗日阵亡烈士纪念塔、华中鲁艺殉难烈士纪念碑等,更积淀了深厚的老区精神,她与**历史悠久的以海盐文化为内涵的“白色文化”共同凝聚成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艰苦奋斗,创新创业,团结拼搏,进位争先”的“**精神”,成为激励当代**人加快新**建设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市地方志办公室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资料资源优势,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的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围绕红色根据地的地域特点,该办发掘整理编辑出版了《永存的英名》、《苏北有个**》、《**人民抗击日寇英雄事迹》、《红色狂飚——左联实录》、《营救美国兵——敌后抗日军民营救美国飞行员纪实》、《董其明与盐阜抗战文艺》等一系列的“红色文化”专著,为纪念刘少奇、、黄克诚、张爱萍等领导人在盐阜区战斗工作的经过,该办还出版了《刘少奇与新四军重建军部》、《在**》、《跃马挥戈——抗战时期的黄克诚》、《剑指江淮——抗战时期的张爱萍》等纪念性著述。

为了弘扬“铁军精神”,打响“红色文化”品牌,**市志办依托史志资料资源,积极投身文化**建设,主动配合中央、省、市电视台拍摄反映抗日根据地以及新四军将领在**等方面的电视剧和纪念性专题片的拍摄和创作活动,接受央视《红色丰碑》、《呼唤和平》、《罗生特》等红色文化纪实专题片采访;配合广播电视局、盐阜大众报社联合策划组织评选《老区丰碑——**抗战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历史事件》,并获市委“十佳创新工作”表彰;为市第一小学创建“红领巾新四军研究院”,对少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整合全市新四军史和红色文化研究资源,建立新四军研究基地,与**师范学院社会学院联合创办新四军研究所,一批研究人员兼职该所研究工作,积极参与市建军路红色文化一条街专家认证活动以及新四军纪念馆东扩陈列改版活动,为做大**红色文化特色品牌献计献策,倾力投入,得到市委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三、充分利用湿地水绿文化资源,倾心打造水绿湿地文化品牌

**地处江淮沿海平原,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形成了广阔的滩涂、湿地和沙、湖、港、汊密布的地理状况。

发掘范文篇5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发掘和利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导向性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新世纪主动地进行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改善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把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学生为教学主体,有效的开展教育事业的变革。小学品德课程对于小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决定了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的方向,所以学校一定要充分的发掘和利用好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提升小学品德课程的利用价值,提高我国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一.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内容简介

在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德课程资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它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保障,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小学品德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观点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小学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对于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来说小学品德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有形的品德课程资源、无形的品的课程资源,有形的品德课程资源具体包含学校开展教学活动需要的教学书籍、教学设施以及一些多媒体设备等;无形的品德课程资源指的则是学校的一些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特色。不管哪一种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其都是围绕现实教育展开的,所以小学课程资源应该在现实的生活中进行取材和案例讲解,才能提升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

二.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一般小学品德课程资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品德课程的内容比较重复,很多品德课程的教材内容出现重复,无法有效的进行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导致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其次就是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课程目标失准,很多地区的小学品的课程目标出现了失准的问题,甚至没有具体的课程目标,品的课程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利用和发掘;最后就是小学品的课程的教师资源专业素养比较低,很多教师无法有效的利用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开展教学,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

三.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的策略

(一)对教学材料进行整合。在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材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一般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材料展开的,但是小学品德课程的材料则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局限于特定的教学书籍,可以根据一些习俗和道德案例进行讲解,丰富小学品德课程资源。作为教师要在教学材料的基础上,不断对小学品德课程资源进行拓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举个例子来说:教师在进行《我掉了一颗牙》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牙齿的动画先让学生了解牙齿的构造,然后在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对于牙齿的看法,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在进行进行总结,教给学生正确的刷牙姿势,让学生养成刷牙的好习惯。品德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要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从学生生活中挖掘生动、鲜活的资源,引入课堂,提高教学成效,最终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指导学生的行为,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我们的课程资源整合要基于学生的成长规律,精心选择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特点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和道德水准;要从整体出发,删去重复交叉的内容,整合同主题同目标的活动,要能减负增效。(二)对学校的教学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小学的品德课程资源涵盖了整个教学科目中,因此学校要注意对现有的学校教学课程中整合品德课程资源,利用学校的教学设施开展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促进小学品德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在进行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通过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展,促进教学质量的进步。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学校,为学生详细的介绍学校的构成,介绍的过程中要穿插小学品德教学,介绍操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作用,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参观图书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在图书馆内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别人,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在学校游览的过程中,发现小草花朵,让学生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在哪里都不能随意的践踏;在介绍荣誉墙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向上榜的名人学习,不但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学生。校内资源是非常广泛的,可以分为硬件建设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包括学校的图书馆、多媒体、校园环境,学校里的师生等。软件资源包括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校园文化;也包括学校的历史,办学特色;还包括升旗仪式、少先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主题班队等活动。(三)对社会和家庭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小学品德课程资源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中,还应该在社会和家庭中对小学品德课程资源进行拓展,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在整合社会中的教育资源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名人进行探究,然后根据这些课程资源开展小学品德课程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收集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然后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明白这些风俗习惯的由来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血水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社会资源是一个大课题,它包括公共场所和设施,如超市、纪念馆、博物馆,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公园等等,也包括社区、街道、家庭等等都是的重要品德课程教学资源。如家庭教育资源。许多孩子在吃穿用等方面爱攀比,出手大方,常常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有的孩子达不到目的还会哭闹,耍小性子等。教师要从儿童生活中挖掘鲜活的教育资源,如学校生活资源、家庭生活资源、社会生活资源等,将这些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资源与教材相整合,不断的对小学品德课程资源进行扩展,充分的利用好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价值,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品德课程要改变重形式轻内容、重说教轻感悟的现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紧扣教学目标、借助家长、社会和学校的教学资源,整合品德课程资源,有效的落实好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小学品德课程教学,让每一个家长亲身实地的为学生演示一些生活的技能,让学生体验沉浸式的情境课堂,全方位的利用好社会和家庭教学资源。(四)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他们的思想觉悟与行为品质。所以,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教学实施都要从细化教学目标入手,做到课程目标按照不同年龄学段水平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让不同的学生得到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在新时期,我们已全面的步入互联网时代,小学品的课程资源不仅要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整合,也要对网络的一些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通过网络海量的信息数据不断整合和丰富现有的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在网络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课程信息,真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找到合适的品的课程资源。教师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更加有效率的对小学生进行品德课程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提升自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整合网络课程自愿的过程中,要辨别网络上的一些虚假信息,从多个维度引导学生建立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工具,而不能沉溺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课程对于小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决定了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的方向,所以学校一定要充分的发掘和利用好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提升小学品德课程的利用价值,提高我国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还要不断地整合和优化现有的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做好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昇涛.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探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6,(5):55-57.

[2]王正初.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J].教育科研论坛,2012,(7):10-11.

[3]黄福生.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让品德与生活课堂充满活力[J].教师,2015,(1):69.

[4]高玲.管窥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J].新课程•中旬,2017,(7):99.

发掘范文篇6

一、基本情况

松烟镇地处湄潭、凤冈、余庆三县结合部,省道204线横贯全境,粮、烟、猪等产业优势明显。全镇有国土面积136.6平方千米,辖8个村(社区)30707人。村(社区)有8个党支部、49个党小组、618名农民党员。目前,全镇到村工作的国家干部党员37人,平均年龄28岁,中专以上学历达100%,具有畜牧水产、植保、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达96.4%。

二、主要做法

1、合理划分小组,民主举荐组长。根据农民党员住居范围,从“方便活动开展、切实发挥示范作用”出发,以每3至20名党员为一个党小组,将全镇618名农民党员按片划为49个党小组。同时通过党员自荐和党小组成员推荐的方式,把党员流通能手、科技能手和致富能手选为组长,主持开展党小组工作。

2、按需分配党员,增强带动能力。针对一些党小组党员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双带能力偏弱的实际问题,将37名到村工作的党员国家干部“按需”进行再分配,即结合国家干部党员的专业特长及所在支部,按农村党小组的需要进行分配。如新台村官田党小组中缺少烤烟专业人才,就把熟悉烤烟生产的党员干部马腾编入该组,今年带领9名农民党员发展烤烟102亩,实现户均收入2万余元。

3、探索有效载体,营造浓厚氛围。为增强国家干部党员在党小组的示范效应,全镇以“学、带、帮、争”为载体,营造起学党员、做党员、争先进的浓厚氛围。“学”,即以党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农业适用技术等知识;“带”,即带领贫困党员发展适宜产业,实现增产增收目的;“帮”,即每名国家干部党员每年完成1至3名青年农民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任务;“争”,即争创先进党小组、争当优秀共产党员。

4、建立健全制度,合理考核党员。为合理考核干部党员业绩,调动在农村党小组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管理的长效机制,松烟镇各村(社区)党支部结合实际,分别建立和完善了国家干部党员年度目标考核、作风监督等系列制度。实行业绩与福利挂钩,平时检查与年终考核结合的办法,对党小组评议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国家干部党员适当给予经济奖励;对作风漂浮、示范作用发挥较差的进行批评教育,降低福利标准。

三、取得成效

1、农民党员素质得到提升。目前,全镇49名党小组组长中,有24人获县级“绿色证书”,占48.5%;在618名农民党员中,35岁以下的有328人,掌握1至2门专业技能的有220人,具有高中、中专学历的有96名,分别占53%、35.5%和占15.5%。整体素质的提升使农民党员接收新技术能力得到增强,知识转化得到加速,为实现党员带领农民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党员示范作用得到发挥。全镇37名国家干部党员所在党小组带动农民发展烤烟、辣椒、生猪养殖等规模产业24个,38名贫困党员实现脱贫,153个农民家庭突破年收入2万元目标。今年,三字坝党小组毛国贞等6名农民党员在“四在农家”示范点创建活动中,集资1200余元、投劳20余个,砌石栏护古树,被当地群众称为村寨生态环境保护的典型代表。

3、基层执政能力得到提高。国家干部党员的编入,为农村党小组带去了党的富民政策和农业适用技术,带动了地方产业发展,使广大农民身边有了学习的榜样。一些农民说,原来村民“自种自收不求你,不偷不摸不怕你,吆五喝六不理你,惹着咱了就告你”;现在身边党员成了引路人、热心人和贴心人。据统计,2004年松烟镇就有96名青年农民申请入党,32名被培养成预备党员,14名党员能手进入村支两委班子。

4、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壮大。松烟镇通过发放财政贴息贷款、提供小额信贷方式,鼓励和支持国家干部党员领办示范基地,形成“干部党员+经济实体+农户”、“能人党员+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提高了服务农业产业化能力,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全镇干部党员成功领办产业示范基地15个、经济实体4个、专业技术协会7个,培养农村经纪人223名,村级经济积累达94.4万元,比2002年增长26.2%。

5、农民增收致富得到促进。农村党小组中的党员国家干部用实际行动领着农民干、帮着大家赚,使一批优势产业得到巩固提升,一些“后进组”成了“小康寨”。近三年来,全镇有886名农民在党员的示范和带动下,掌握水稻免耕、烟叶烘烤、生猪饲养等农业适用新技术,1124户农民从粮、油、烟、畜等传统产业逐步扩大水果、蔬菜的种植面积,284户农民成为流通致富能手。2004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80元。

四、几点启示

1、党员素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建设小康社会的战斗堡垒。松烟镇始终坚持把党员培养摆在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采取组织参加党校培训、有意识地交任务、压担子等措施,培养了一批靠得住、有本事、具有农村适用技术特长的年轻干部党员,为党员更好地发挥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增强服务“三农”能力,筑牢了基础。

2、创新机制是关键。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机制创新之路,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中,松烟镇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把专业知识强的国家干部党员“按需分配”到农村党小组,采取一名干部党员带一个党小组,一个党小组带一个村寨的做法,充分发掘干部党员潜能,激活了农村党员工作热情,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发掘范文篇7

摘要:在分析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文章重点论述了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流程,包括预警、处理和总结借鉴。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将帮助企业将面临的降到最低,并在危机管理中发掘危机中蕴涵的“商机”,化企业危机事件为转机的机会。

关键词: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危机;危机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分化,社会机构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处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企业难免与社会公众产生各种矛盾、冲突,进而演化为公共关系危机,在传媒发达的今天,企业公共关系危机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广泛扩散。面对公关危机,一些企业成功地化危为机,一些企业在危机中遭遇损失,甚至遭受灭顶之灾。不同的企业在对待公关危机时采取的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法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结果,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企业要持续生存并获得发展,必须进行科学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从另一角度,危机具有双重属性,危机具有损害性的同时,还有正向性,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转机。表面上,公共关系危机具有突如其来的偶然性,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出现,甚至突然爆发。事实上,组织出现公共关系危机,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还是两者都有的原因,都是企业公共关系疏于警觉的结果。即使是非常偶然的人为因素和意外的自然灾害,也有其暗含的内在规律,而这种规律不论周期多长,都具有反复出现的多现性。把握规律和公共关系危机处理要点,做好公共关系危机管理,能够将危机中的压力转化为动力,驱使企业因势利导谋求技术、市场、管理和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提高风险免疫力,主动地、有意识地化危机为契机,恢复组织信誉,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优秀的组织越是在危机的时刻,越能显示出它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必要将危机公关意识及危机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予以重视。

二、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法国管理学家费尧认为:“管理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是相互联系的运动过程。”危机管理也是如此,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是处理危机事件过程中的公共关系管理,是企业为了解决自身陷入的危机,挽回不良事件给公众造成的影响和带来的损失,在出现公关危机状态时,采取的一系列具有预防、扭转、挽救作用的策略和措施,它的过程是消除企业危机因素的系列活动。从阶段上,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分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恢复。

(一)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预警

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预防是事前防范,通过公关危机意识和公关危机的预警机制实现公共关系危机预防,帮助将危机扼杀于摇篮。

1、树立危机意识和公关意识。这里所说的“危机意识”是特指如何创造一个能让企业克服困难、不被干扰的良好舆论环境的危机公关思维意识。没有危机意识,单纯的硬性危机防预体系是无力的,超前、无形、全面的危机意识才是企业公共关系危机防范中最坚固的防线,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声誉和形象意识。把信誉和形象视作企业的无形资产、无形财富,把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企业危机公关目标,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2)传播意识。主动利用一切传播机会和传播媒介影响公众、引导公众和争取公众,引导新闻媒体对企业正面宣传,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3)诚信意识。市场经济不是智力游戏,比谁比谁更聪明,它需要的是信任与合作,任何的欺诈行为都会对诚信社会造成伤害。诚信是企业拥有良好公关危机意识的重要体现。面对危机,企业要开诚布公地说明事情原委,采取诚意的态度接受批评,淡化矛盾、转化危机。

2、建立公关危机预警系统。公共关系危机预防着眼于未雨绸缪、策划应变,必要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及时捕捉企业危机征兆。首先,组建公关小组。只有做好组织上的准备,才能有备无患的应对公关危机。危机管理小组强调企业内各个关键环节都有人参与,在危机爆发初找出问题所在,避免拖拉、推诿,以便掌握主动。最重要的是,在危机管理小组中指定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新闻发言人,在危机来临时刻,企业内部很容易陷入混乱的信息交杂状态,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危机传播,因而形成统一的对外传播声音是形势要求的必然结果。新闻发言人专门负责与外界沟通,尤其是新闻媒体,及时、准确、口径一致地按照企业的对外宣传的需要把公关信息出去,形成有效的对沟通渠道。其次,建立科学的预报系统。在日常加强危机自查情况下,对危机持一种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出现的前兆危机要进行客观及时地评估,对各种潜在的危机形态进行分类,对各种危机情况进行全面、清晰的预测,制定预防危机的方针、对策,为预警危机制定策略和步骤,监督方针和步骤的正确实施,避免危机转化直至造成毁灭性后果。再次,健全信访和调查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促进沟通和社会公众加强交流,建立相互信赖关系,避免公共关系危机对外宣传的无序、混乱,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公众猜疑,便于企业驾御危机公关信息的传播,经住各种突发事件考验。最后,制定危机管理方案或危机处理预案。为处理每一项潜在的危机制定具体的战略和战术,确定可能受到危机影响的公众,对全面工作做指导和咨询,对企业存在的危险情况制定涉及全公司的危机防范措施。

(二)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

公共关系危机预防,只能使危机爆发次数或程度减到最低值,而无法杜绝危机。对于企业,危机的恶化很大原因是由于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因此,危机发生之后,企业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并通过积极的沟通,引导舆论,稳定人心,重构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

1、处理原则。处理危机时的原则,有管理专业人士提出了“5S”,即速度第一(SPEED)、系统运行(SYSTEM)、承担责任(SHOULDER)、真诚沟通(SINCERITY)和权威证实(STANDARD)5个原则,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5个原则同样适用,根据公共关系危机特点,其处理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1)临危不乱。潜伏性和意外性是公共关系危机的重要特点,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企业应临危不乱。乱则无法看清危机实质,更无法有效地进行整体公关,只有抓住危机实质,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才能迅速做出判断,并制定出相应的危机公关方案。(2)快速反应。危机发生后,企业必须采取果断的应急措施,澄清事实、化解误解或敌意,控制事态,并及时与新闻界联系,企业的快速反应能最大可能地消除公众对危机的各种猜测和疑虑,防止连锁反应。(3)与新闻媒体合作。企业危机之所以出现失控的局面,主要是对危机出现了“信息真空”,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媒体对信息传播具有加速、放大和扭曲效应,危机事件中不免有些毫无根据的猜测,混淆是非,扰乱人心。企业应及时与新闻媒体联系,确保危机消息来源的统一,将事件真相、处理进展传达给公众,杜绝谣言、流言,稳定公众情绪,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4)控制影响。公共关系危机要在尽量早的阶段消除影响,创造妥善处理危机的良好氛围,减少曝光,平息冲突,及早消除不利影响。

2、处理程序。发生突发事件或重大事故时,企业公共关系便处于危机状态之中,企业要面对强大的公众舆论压力和危机四伏的社会关系,沉着冷静,循序渐进的处理是中心工作。(1)发现危机。危机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结果,发现它才能在企业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扼制并扭转。发现危机是指在日常的公关工作中,通过事物的现象和长期工作经验,对公共关系危机及时察觉和判断,它包括隐性状态下的发现和显性状态下的发现。隐性状态下公共关系危机情形下,公关工作还处在表面正常的状态,但是隐患已经在某些因素和环节中存在。例如,企业内部门关系、上下级关系不和;或者是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效益低;或者是出现了企业和公众之间不协调;或者是企业与政府、同行产生了摩擦等,当一些细小的环节或因素上出现问题时,企业应该敏感而及时的发现。这种发现问题的能力需要学习和长期经验的积累,它不仅是理论学习的结果,也是社会经验,工作经验的体现;显性状态下公关危机相对于隐性状态比较容易被发现,它是既成事实的危机,而且多是影响较大的突发性危机,以重大的损失为标志,容易为企业所重视,但是对于重大显性危机的危害程度的认识和判断却需要丰富的公关经验,对危机的判断关系到危机处理决策、手段及处理措施的实施。(2)识别危机。对危机的识别很关键,如果对危机的形势识别不准确,就无法制定出相应有效的措施。公共关系危机的识别,通常从三个方面着手:查明事件的性质与危害程度;查明事件的起因和后果及影响;查明事件牵涉的公众对象和在社会中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力。查明事实和影响,考察这种危险情况是否真正影响企业的最终目的,所鉴别出的潜在危机其真实性如何,企业现有的行为能否阻止或遏制危机的产生,所制定的方针政策是否经得住公众考验,企业是否具备危机管理所需资源,公众对企业行动是否能接受,不采取行动的结果将会怎样等。(3)处理危机。面对危机企业应尽可能掌握主动权,避免被动,处理中,“沟通”是贯穿所有重要环节的核心,充分、恰当的沟通才能使危机得到控制。常见公共关系危机有两种情形:报道失实和谣言传播,它们是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核心。第一,报道失实的处理。报道失实是指新闻媒介报道的情况与事实本身不符致使企业形象受损,处理要点为:迅速搜集新闻媒介失实报道的信息内容,核准其失实程度;立即据实向发表失实报道的新闻单位提出更正要求;尽全力找到失实报道的记者、编辑及制作者,诚恳地提出更正要求;如失实报道的新闻单位和个人拒不认错,可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出面处理,借其他新闻单位发表文章或广告,把真实情况公诸于众;如失实报道情节特别严重,造成不良后果,可诉诸法律,依法维护组织声誉。第二,谣言传播的处理。谣言传播指不正确事实的非正式渠道传播,它是对事实的蓄意渲染、夸大、歪曲,或是无中生有,损害组织形象和信誉,处理要点为:对谣言追根溯源,揪出谣言制造者;邀请本领域、本行业的权威人士、有关领导、新闻记者及其他有关公众来,以澄清事实,妥善辟谣;必要时组织新闻会,就有关问题向新闻界做出说明,公开事实真相,倘若属于不正当竞争而发生的恶性中伤事件,则应诉诸法律解决。

(三)公共关系危机总结

危机总结是整个企业公共关系的最后环节,当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后,需要总结公共关系处理方法,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找到处理危机的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对企业新的公关危机预防提供参考。企业危机总结内容包括:

第一,对工作全面评价。包括对企业危机预警系统的组织和工作内容、危机应变计划、危机决策和处理等各方面的评价。

第二,对危机发生的原因、预防与处理等措施的总结。研究危机产生的原因;研究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公众受到的不良影响是不是降到最低;在危机公关的实施过程中,给社会造成的损害是不是最少;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所进行的处理过程中,企业是不是以最小的代价,保住了企业在经济方面最大的利益;在危机公关的处理完成后,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受到的损害是不是最小,或者是否已经以最大的努力在公众中建立起企业的新形象,以最大可能恢复了企业美誉度和公众对其的信任。

第三,对危机管理中的问题综合归类,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为企业今后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提供经验和方法上的借鉴。

三、结束语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企业的成长、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企业要尽一切努力避免自身陷入危机,一旦遭遇危机,就要接受它,重视危机的存在,客观认识到危机的危害性,做好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对企业危机事件公关能力的重大考验,有效的危机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助推器,通过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使对企业的降到最低限度,危机管理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发掘危机中蕴涵的“商机”,帮助企业在危机事件中发现机遇,化危机事件为企业转机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唐燕凌,姜国刚.公共关系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发掘范文篇8

摘要:格尔木地区具有打造旅游产业发展极的资源和文化优势,以昆仑文化为载体,开发多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旅游产品,建立以格尔木为中心的旅游产业发展极,推动格尔木及其周边地区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昆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极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速和青藏铁路的开通,旅游业正迎来一个“青藏热”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揭开青海神秘的面纱,探究中华民族之根——昆仑山,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昆仑文化。而格尔木市背靠昆仑山,身居万宝汇集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自然形成了以格尔木为中心的昆仑文化旅游区。这为昆仑文化的发掘和研究,为打造以格尔木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发展极的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掘昆仑文化,打造格尔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极,是树立青海旅游品牌,发掘和推动格尔木丰富的文化资源的重大决策,也是提升青海文化品位和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之一。

一、昆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极的逻辑关系

1.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的含义

发展极的概念最初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1955年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某一些地方的聚集,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且具有一定规模后,使自身迅速增长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通过发展极地区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区域的共同发展。其理论实质是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尽可能地把稀缺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地区,即发展极地区;然后应用市场机制的传导,通过其吸引力和辐射力的不断增强对所在部门和地区发生支配影响,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着力打造以格尔木为中心的昆仑文化旅游区,促进格尔木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格尔木周边地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发挥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的重大作用。

2.昆仑文化和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的关系分析

格尔木旅游产业和昆仑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分别从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和旅游媒介(旅游业)来分析这个问题。

(1)昆仑文化将成为众多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有了闲暇时间和收入的情况下,个人要成为旅游者还须有旅游动机和旅游需求。旅游者出游目的主要是“乐生”的需要,出于了解异地文化的动机,希望寻求一种新的体验的需求。而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产业正是基于旅游者的这种动机和需求进行打造的。目前昆仑文化已渗透到青海旅游业的各个方而,它强烈地吸引着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旅游者,同时到格尔木进行昆仑文化旅游不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观光和探奇,更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手段,它能使旅游者了解到青藏独特的文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当然也有利于格尔木地区把昆仑文化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从而促进各族、各区域优秀文化的共同繁荣;同时也带动格尔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昆仑文化是格尔木旅游资源的魅力源泉。格尔木旅游资源是一种永久和无限的知识资源,它和昆仑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从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旅游资源来看,大多具有永久价值。如昆仑山中万壑纵横、雪峰连绵、冰川漫漫、异兽出没,蕴藏着无尽的壮美、神秘和富饶,也孕育了丰富的昆仑文化。其次,从格尔木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许多文化产物都是人文旅游资源,稍加开发便可以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就会有众多的游客来欣赏它、感悟它。昆仑旅游不仅仅停留在游山玩水、感官愉悦的观光旅游层次上的审美需要,更是一种满足高层次的增长知识的求知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开发具有文化品位、能够满足旅游者文化需求的旅游产品。

(3)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的打造将使昆仑文化得以保护和发展。“昆仑文化”对域外旅游者有着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和冲击力,而“昆仑文化”也必须在发展中得到保护,通过格尔木旅游产业发展极的打造不仅使“昆仑文化”得以张扬和外显,更为“昆仑文化”保护和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在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也将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同时格尔木旅游产业借助昆仑文化也得到品味提升,两者相互作用,促使昆仑文化保持连续性与个性化。

二、以昆仑文化为背景,打造格尔木为中心旅游产业发展极的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置

格尔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地缘优势十分突出,具有特殊的交通枢纽和独特的战略地位。它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要塞和我国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青(海)(西)藏、青(海)新(疆)、敦(煌)格(尔木)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格尔木已经初步形成包括公路、铁路、民航和管道运输等多种形式的十字立体交通网络。格尔木更是西南边防的战略支撑点,是内地通向西藏的重要门户和大型“旱码头”,每年90%以上的进出西藏的物资需要从这里中转。这使格尔木地区拥有了打造昆仑文化旅游区的地缘优势。

2.广博的昆仑文化

昆仑文化有丰富的载体和深厚的底蕴,它们从不同的层面揭示昆仑文化,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昆仑文化是以昆仑山为主脉的青海地域文化,顺应自然力,可以把自然山水人格化。因为昆仑文化具有天上人间,人间天上,天人合一,包容时空的真髓要义。具有地理意义上的昆仑、神话意义上的昆仑和文化人格意义上的三位一体。可以实现神话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的巧妙连结。是一种神奇、神秘、神圣的文化。既有的和潜在的丰富的昆仑文化为打造格尔木为中心旅游产业发展极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3.丰富的旅游资源

格尔木以“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昆仑文化”为轴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雪山冰川、昆仑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观赏青藏高原风光、野生动物活动和进行科学考察、登山探险的理想之地。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开辟了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汽车探险、昆仑山道教寻祖、察尔汗盐湖观光、胡杨林自然风景、蒙古族草原风情、玉珠峰登山探险等十余条具有青藏高原和浓郁民族特色的昆仑文化旅游线路,相继建成了昆仑山口、玉虚峰、西王母瑶池、昆仑神泉、万丈盐桥、胡杨林、昆仑文化碑林等景点。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和青藏铁路格拉段的通车,旅游业的发展将会锦上添花。

4.政府的重视支持

格尔木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区位优势,同样也决定了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格尔木的发展,关注发展以昆仑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产业发展极的优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更为格尔木带来了发展良机,首批十大标志性工程仅在格尔木安排了三项,政府一直将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地位,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初步完善了城市交通、通讯、环保、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同时,以提高文化内涵和品位为着力点,不断塑造格尔木的优美形象和特色,增强聚集和辐射功能,为格尔木这颗青藏高原上的明珠发掘昆仑文化,打造旅游产业发展极提供了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以昆仑文化为媒介,打造格尔木为中心旅游产业发展极的途径

1.充分发掘昆仑文化

“巍巍昆仑,神州脊梁。百仙会聚,诸宝珍藏。青藏高原,气象万千。江河源头,民族发祥”。简短的几句话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了昆仑文化的庞大系统及有形载体和无形底蕴。这就要求我们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全民办旅游并举的办法,采取多样化、现代化的手段去充分发掘昆仑文化。逐步拓展重点投入,培育新的增长点、新的卖点,集中力量推出昆仑文化的艺术精品,把各个增长点的旅游精品连在一起,组成各具特色的旅游路线,形成旅游网络和特色文化带、旅游产业带,从而为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极的打造建立基础。

2.开发多元特色旅游产品

格尔木地区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神话文化、奇特的民族风情、多彩的自然风光。为格尔木地区旅游业发展多元特色旅游产品创造了优越的前提条件。昆仑文化多元特色旅游产品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具有差异性和多层次性的产品。它将有效的改变观光旅游和“门票经济”的低水平重复格局,实现由初级向高级转变,优化产品结构,延长产品链条。

要改变目前旅游开发的一元化就要实现格尔木旅游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有机整合。从广度看,要改变资源组合广度狭窄的局面,切实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机组合起来。从深度看,要切实改善资源组合,增强旅游项目的内涵,增强各个旅游产品的刺激性、娱乐性、教育性和参与性。实现旅游精品战略,大众旅游与高价旅游并举,突出绝品高价旅游。着力打造知名度大、特色性强、进入性好、逗留期长、回头率高的旅游产品,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多项旅游内容的特色旅游热线。做到以精品、绝品带动普品。最终形成观光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增强吸引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游客消费水平。

3.树立创新务实观念

目前,以昆仑文化为依托的旅游产业的开发已经初见成效。但是,目前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由于格尔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计划经济思想影响大。因此,存在着依赖政府的思想。二是对市场失灵问题认识不清,存在着盲目市场化思想。为此,应当坚持走市场化道路的同时,探索以昆仑文化为依托的旅游产业市场化发展特殊路径,综合运用政府职能及市场机制,解决旅游市场的市场失灵问题,促进其快速发展。由于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格尔木地区极易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进而造成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因此,在开发中,应树立创新务实的新观念。特别强调对开发对象的选择,开发程度的控制及开发过程的监督,以防止旅游开发中出现对象错位和程度失控现象。

4.面向市场实现制度创新

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格尔木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建立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解决格尔木旅游企业及旅游企业集团中依然存在的“领导一言堂”、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增值缓慢等传统弊病。进一步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建立高效的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业要实现高效持续的协调发展必须依赖于高效的管理部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这就要求管理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改变管理职能扭曲的现实状况。

在资源配置方面,要提高可持续性、均衡性和集中度,实现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互补和产业间优化配置。就要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者的主导地位,而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在产业管理方面,格尔木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信息引导,编制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协调针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行政、法律和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旅游经济活动非政府主管部门的“过多干预”,而是政府部门应当行使自身应有的产业管理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格尔木地区旅游产业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前提条件。

5.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格尔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式:一是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方面可以包括旅游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拉动内需,加速格尔木经济增长。二是可以采用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方式,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向社会全面开放,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三是向外资进入格尔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为此,格尔木地区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如发行旅游建设债券、旅游企业债券、旅游建设投资基金等)和融资方式的改进等是首先应采取的举措。

参考文献:

[1]视觉青海

发掘范文篇9

关键词:考古发掘现场直播老山汉墓抚仙湖中央电视台

引言

2000年8月20日和2001年6月3日上午,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东方时空特别节目,先后对我国北京郊区老山西汉墓葬遗址和云南澄江县抚仙湖水下古建筑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进行了现场直播。两次直播分别开创了我国广播电视实践活动中的“破天荒”记录:前者是第一次陆上考古发掘直播,后者则是首次水下考古发掘直播。参加直播的编导,摄影及主持人皆谓身经百战,经验颇丰,但面对考古发掘这一全新领域,是否还能感到一如往日的轻车熟路,手到擒来呢?

由于笔者是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本科毕业于考古学专业),特意亲睹了两次直播的全过程,收获良多。其直播效果是否完全达到了编导的意图和观众的预期,对今后的工作有何指导意义?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央视在两次直播活动中,对考古发掘的现场报道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指导思想和业务技巧上都取得了可喜进步。

一,选准时段,恰当切入

应该看到,任何一次现场直播,都会遇到时段的选择,即寻找直播切入点和确定时间长度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选准时段呢?这就要注意直播题材的特点及收视群体性格。

考古发掘是一项量大耗时、细耕慢作的持久工作,粗心急躁只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为在遗址中,每一粒种子、每一块陶片、每一根骨头都极有可能成为定性断代的重要依据,一项任务完成下来,往往历时数月甚至数年。因此,直播不可能从头跟到尾,那么从哪一点切入为宜?时段又以多长为妥?仔细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考古发掘的“重头戏”是文物的大量出土,对墓葬遗址来说,往往是开棺阶段。显然,观众对这一阶段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对其它缓慢平淡的发掘过程不太注意。因此,直播的切入点应该放在文物出土可能性较大的阶段;而对起点的时间设定,还要考虑到直播时间表、发掘进度及观众收视心理。一般说来,考古专题的时长应控制在三小时以内。短了,内容会显得空乏单薄,观众没什么印象;长了,画面会留于单调枯燥,观众易产生逆反心理。掌握了观众心理,再估算出发掘的进度,从而可以做到较为准确地制订直播时间表,与同一频道的其它节目相协调。

“老山汉墓探秘”和“抚仙湖探秘”两次直播时长都在二至三小时,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观众的收视心态。但是在切入点的设定上前者略显靠前,因为直播的主体是汉墓开棺,而观众实际上只是在直播的收尾阶段看到了考古人员移开了一条长长的棺木,开棺没有完成,而直播活动却因时间表的限定不得不中止,观众应媒体制造的心理预期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与之相比,“抚仙湖探秘”直播切入点恰当多了,因为在直播中期就有文物出现,观众在期待中真直切切“见”到了从水下打捞上来的两件文物:建筑石板和陶釜。

[page_break]

二,插播窜场,背景分析

现场直播,强调的是现场,但这并不是说现场直播就不能有插播的介入。事实上,任何一次现场直播必然包括了一定数量的插播片断。插播包括了实录插播和分场景插播,前者多为录像背景资料,后者多为演播室(非主作业区)场景。插播的作用在于它能使直播的题材更为充实,形象更为丰满,架构更为完善,如果将直播比喻为一段艳丽的锦绸,那么插播可谓是“锦上之花”了。

考古发掘是缓慢单调的劳动,如果摄影镜头总是对着考古人员或遗址,电视画面将显得平淡无奇,观众会产生视觉疲劳而失去观看的兴趣与耐心。这时,插播就应及时补入,以打破长时间直播造成的观众心理抵制屏障,将鲜活的画面语言借机传达给观众,让他们恢复收视的兴趣与主动,将观看进行到底。另外,发掘工作是一项逻辑严密、系统科学的整体工程,前后期的工作是环环相扣、一线贯通的,不可能截取其中某个片断进行研究,否则最后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不科学的。因此,在直播间隙,很有必要向观众插播发掘前的详细背景资料,使他们对本次考古发掘有一个宏观而完整的认知。

在“老山汉墓探秘”电视直播中,也的确看到了一些插播,如在墓区现场,主持人康辉解说告一段落后,画面转切到演播室分场景,在水均益的主持下,使演播室与发掘现场有机融合起来。另外,也插播了一些有关该墓如何被发现、盗墓者的破坏及被捕过程的录像资料。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插播没有介绍有关发掘前期的具体情况,观众对墓葬的整体外形、开挖方法、年代确认等皆不甚了了。而在“抚仙湖探秘”直播中,插播运用得更为娴熟了,观众从平面和三维地图上了解了水下遗址的轮廓全貌,知道了耿卫是如何发现该遗址的等等。另外,插播的分场景搬到了主作业区附近,形式上亦更为新颖、丰富了。

三,主持牵线,解说留人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直播节目的核心,他(她)在直播过程中的解说起着穿针引线的桥梁作用。要取得良好的主持效果吸引观众留住观众,增加现场直播成功的筹码,主持人就必须认识到两点:首先,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双重身份”,既是传媒代言人,又是观众的代表;其次,提高现场意识,报道要有临场感,解说要能打动观众,让观众跟着镜头“走进”现场。

考古在普通人眼中是一个神秘的领域,发掘工作也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主持人抓住了观众的猎奇心理,是不是就一定能很顺利地引导他们“入场”呢?我看未必。主持人的解说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

1,解说内容要深入浅出。考古发掘的专业性相当强,文物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广大观众群体性格千差万别、素质有高有低,因此主持人在解说时,其遣词造句必须做到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又不失科学性与客观性。主持人要作观众的代表,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提问,激起观众的兴奋点,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留住观众的好奇心。在这两次考古直播中,几位主持人的解说,基本上把握住了这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水均益和敬一丹还利用了央视国际网站及时与网民受众沟通,代表他们提出了不少重要问题。

2,解说时机要恰到好处。文物具有先天的“脆弱性”,一旦出土暴露于地面(水面),就可能因保护不及时而质变衰化。因此,考古人员在发现文物后,就会立即采取抢救性措施(如与空气隔离、避免光照等)将其保存。而观众可能就无法通过镜头看清文物的“真面目”,此时,解说就应适时介入,通过主持人对考古人员的发问来侧面描述文物的外形、内涵及价值。另外,当镜头长久停留于某一操作现场,观众渐觉怠意之时,主持人也应及时补进解说,以生动的语言、妙趣的提问来消除观众心理上的疲惫。应该肯定在央视这两次直播中,康辉、黄海波和敬一丹在解说时机的切入上还是把握得比较好的,尤其是黄海波做为我国第一位水下主持人,要在克服潜水障碍的同时确保解说的高质量,实属不易。

3,主持人解说与专家解说的良性互补。对于象考古发掘这样专业性、知识性相当突出的主题直播节目,有必要将主持人解说和专家解说两种方式融合使用。主作业区解说员(如墓区的康辉、水下的黄海波)可以是非考古专业的专业主持人,但非主作业区的解说员(如演播室、区的专家),应该是考古领域的专家学者。当然,二者还是有主次之分的:主持人解说为主导,担负现场的向导和解说任务;场外解说作辅助,对于一些超出主持人知识范畴以外的介绍或漏报错报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老山汉墓探秘”直播中,水均益邀请了两位专家,而“抚仙湖探秘”直播时,敬一丹则组成了一个专家群。主持人的解说作到了循循善诱,对专家的闭合式发问简短、明朗,使解说紧跟画面;开放式发问自由、灵活,让专家充分发挥,将更多的信息传达给观众。在两次直播中,主持人与专家配合协作、取长补短,使解说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发掘范文篇10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文物考古单位为科学研究和配合建设工程及其他动土工程而进行的考古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经费预算编制工作。

第二章考古调查、勘探预算定额

第三条考古调查是为了解地面、地下的古代文化遗存而进行的查阅文献、实地踏勘、采集标本并做出文字、绘图、摄影记录,提出勘探或考古发掘计划等工作。调查经费预算定额的内容有:调查人员的交通、住宿、补助费、民工费、技术工人费、文具及工具损耗费、设备更新折旧费、文物包装运输费、资料整理费及不可预见费。调查经费按每平方公里500-1000元编列。调查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按1平方公里计。调查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由文物部门核收10%的管理费。

第四条考古勘探是为了解地下古代文化遗存的性质、结构、范围、面积等基本情况而进行的钻探工作。勘探经费预算定额内容有:勘探人员的交通费、住宿费、补助费、民工费、技术工人费、文具及工具损耗费、设备更新折旧费、资料整理费、回填费、不可预见费等。

第五条普探指采用每平方米布孔5个的梅花点布孔法而进行的勘探工作。普通土质、孔深在2.5米深之内的普探定额标准以每百平方米用工数量为6-8工/日计算。

第六条重点勘探指为了解墓葬及其他遗迹现象并在地面作出形状标记而必须进行的钻探工作。普通土质、孔深在2.5米深之内的重点勘探预算定额标准以每百平方米用工数量为80-120工/日计算。

第七条较软土质以上述定额标准为基数最多核减25%。较硬、特硬土质或带水操作以此为标准增加50-150%。孔深在2.5米以上,深度每增加0.5米,预算定额相应递增10%。

第八条普探面积最低从100平方米起计算。重点勘探面积最低从10平方米起计算。

第三章考古发掘经费预算定额

第九条考古发掘经费预算内容包括:

一、人工费用:

1.民工费;

2.技术工人费。

二、其他发掘费用:

1.消耗材料费;

2.器材、设备更新折旧费;

3.记录资料费;

4.运输费;

5.占地补偿费;

6.临时建筑设施费;

7.标本测试鉴定费。

三、发掘工作管理费。

四、安全保卫费。

五、不可预见费。

第十条人工费用:是指雇用的民工和技术工人所需的费用。

1.民工费用:日工资标准按当地有关规定执行,用工数量标准每平方米8-12工/日。

2.技术工人费用:依其从事的工种和熟练程度确定日工资标准,一般为当时当地民工日工资额的150%至250%。技术工人用工数量标准为民工用工数量的15%至25%。

第十一条消耗材料是指在田野发掘、文物修复和资料整理等工作中自然损耗的小型工具、文具、包装、覆盖材料等的费用开支。

第十二条器材、设备更新、折旧费指对发掘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如照相机、录相机、测绘仪器、小型运输工具、柜架等用于田野发掘、文物修复、资料整理工作等而损耗的补偿费用。

第十三条资料记录费是指田野发掘、文物修复、资料整理等工作所必需的文字、录相、摄影、照相、绘图、测量等工作的费用及印刷费用。

第十四条交通运输费是指田野发掘、资料整理过程中民工和技术工人往来,器材设备、消耗材料、出土文物及生活资料的运输所需费用。

第十五条占地补偿费是指田野发掘中临时占用耕地的补偿。补偿面积一般为实际发掘面积的100%-300%。补偿数额视实际情况按季计算,经济作物可按特殊情况处理,但最多不得超过发掘费总数的12%。

第十六条临时建筑设施费是指田野发掘进驻期间所必需的临时性建筑设施。包括民工和技术工人住宿房、伙房、值班房、工作用房、文物库房及水电设施等。

第十七条文物标本测试鉴定费指必须送往专门科研单位或由有关专家对文物标本进行测试鉴定的费用。

第十八条上述费用预算定额见附表一,各项费用在考古发掘工作各个阶段中所占比例见附表二。

第十九条管理费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证照》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单位所必须列支的人员及管理费用,包括工作人员的办公、交通、住宿、补助、补贴及民工和技术工人的医疗、劳动保险、有关部门收取的劳动管理费等项费用。其定额标准为人工费用及其它发掘所需费用总数的20%。

第二十条发掘现场的安全保卫费用指为保证考古发掘现场及出土文物安全而雇用的专门保卫人员及购置必要的保卫器械、设施所需费用,其定额标准为人工费用及其他发掘所需费用总数的10%。

第二十一条不可预见费定额标准为人工费用及其它发掘所需费用总数的3%-5%。

第二十二条以上预算定额适用于耕土层及文化层平均厚度在1-2米以内的古代遗址。文化层平均厚度不足1米者,以此为基数递减30%,文化层平均厚度不足0.5米者以此为基数递减50%。文化层平均厚度在2米以上,每增加0.5米预算定额相应递增15%。

第二十三条发掘对象为耕土层及覆土层平均厚度在0.5米以上遗址时,按每立方米用工数量为2工/日,另外编制清理耕土及覆土层预算定额。耕土层及覆土层在2米以上时,每增加0.5米,该预算定额相应递增15%。

第二十四条一般考古发掘的面积最低从10平方米起计算。

第四章考古发掘特殊项目预算定额

第二十五条发掘对象为大中型墓葬或其他特殊遗迹时,可按发掘对象的形制、规模计算劳动力投入量,以此为基数另加200%-300%的其他发掘费用。其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视实际需要单独计算发掘定额:

1.形制特殊;

2.规模巨大;

3.出土文物可能特别丰富或需进行特别保护;

4.其他如洞穴、沙漠、贝丘、悬棺、地下水位较高等特殊遗址。

第二十六条发掘工作中可能有塌陷、滑坡等一定危险时,可列支一定数额的安全加固费,定额标准不得超过发掘费总额的5%。

第二十七条发掘对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额外增加不超过发掘费总额20%的文物保护费和不超过发掘费总额10%的资料出版费:

1.发掘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古代遗址;

2.发掘总数在200座以上的古代墓葬;

3.出土文物特别珍贵、丰富或遗迹特别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