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作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2:25:14

发挥作用

发挥作用范文篇1

一、建立“支部+协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是驾驭市场的能力欠缺,走出去意识不够。农民缺乏走出乡村寻求市场的意识,支部及协会领头人走出家门闯市场的信心不足。传统的坐家出售、“待价而沽”的保守思想和欠缺经营经验制约了“支部+协会“、“支部+公司”的发展。

二是协会规范程度不够。内部虽有章程、有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但重建轻管现象普遍,活动较松散,组织能力较弱,经营也很不规范,基本停留在自发运行、见利则行无利则停的原始阶段。比如协会、公司的注册、政策导向与发展环境、资金管理与使用、市场预测与考察、产品推销与谈判、生产技术与服务、利益分配和责任承担等问题普遍不规范。这种状况不但会影响支部的凝聚力和带动力,还为协会发展留下隐患,制约其健康发展。

三是党组织及党员在协会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的难以界定。由于是民选,有时支部书记没有被选上会长,个别党员也没有进入理事会。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模式下,支部领导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协会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支部既要考虑协会“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原则性,又要注重加强党组织对协会的领导和指导,解决协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协调工作难度加大。

四是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机制的配套问题复杂。多数协会尚处于初级阶段,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会员之间思想观念难以统一,经受损失的承受能力不强。另外,新协会成立之初市场占有率低,对市场影响度有限,直接影响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是支部经费短缺、协会运转经费难有保障。会费征集困难,会员享受权利的欲望强而承担义务的观念弱,外出营销、开拓市场等都需要运转经费。目前集体积累普遍依靠转移支付,经费有限,对协会的发展必然形成直接影响。

二、党组织在农民专业协会中发挥作用的几点思考

1、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引导扶持作用。农产品形成一定规模,成立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必然选择。村党支部就要发挥好组织优势,积极主动做好宣传工作,向农民宣传协会的优势,使农民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形成统一的思想,引导扶持建立协会和在已经成立的协会中建立党组织,规范协会。一是要因地制宜,科学建会。根据各村不同的农业优势产品和本村独特的发展方式进行合理科学的产业定位,比如牡丹江市级白瓜一品村立新村成立的白瓜协会,就是以支部牵头组织建成的符合本村产业发展实际的专业协会。二是先建协会,逐步规范。能直接以支部建会的可一步到位,农民自发组建的,要尽快以协会内部党员为基础建立党小组,把党员干部推向专业协会的关键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积极培养不是党员的协会会长、秘书长加入组织,使能人协会逐渐向“党小组+协会”转变,逐渐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带领农户生产的经营模式。三是服务为主,指导经济。发挥组织优势,坚持服务理念,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方针,党组织要领办不包办,领干不添乱,有效地把政治优势与协会的经济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资源,有力地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重心,站到发展农村经济的前沿。

2、要建立典型,确立发展方向。协会是由农民自愿组建的互助性合作组织,党组织应当采取积极而又循序渐进的方法加以引导。不能急于求成,一哄而上。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以典型示范推动其发展。要推出有产业代表性的协会作为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典型村的做法和经验,带动更多村的协会发展。在选择典型上,要注意三个方面的比较:一是成功协会与不成功协会的比较,找出原因;二是新协会与老合伙组织之间的比较,辨别效果;三是当地协会和外地协会之间的比较,敢于争先。确定典型后建设典型、宣传典型,在宣传典型上党委和村党支部要总揽全局,做到三个到位:组织宣讲报告到位,做好经验介绍,研讨交流;二是报纸电台宣传到位,制造舆论氛围,形成建会共识;三是图片事迹展览到位,用简单实用的光盘、图板形式将发生在本地的经济组织和行为收益宣传展览,因为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农民信任感强,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发挥作用范文篇2

**奥运会已圆满闭幕了,残奥会也即将闭幕,在奥运筹办、举办过程中,市公司所属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奥运服务、建设、经营、保障、支撑、宣传教育培训、志愿者服务及平安奥运行动中充分发挥骨干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展示了基层党组织的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全面完成奥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组织保证。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党委和市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为更好地总结奥运筹办、举办期间的党建工作和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的有关情况和经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请各单位对本单位奥运、举办期间的党建工作和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的有关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做好**邮政奥运工作总结

中央、市委、市国资委党委和市公司党委对做好奥运筹办、举办工作总结高度重视,市委组织部和市国资委党委近期就做好奥运筹办、举办工作总结进行了专门部署。**奥运会、残奥会结束后,中央、市委、市国资委和市公司党委都将召开奥运筹办工作总结大会。

党的建设是服务保障奥运成功举办的重要方面,是奥运筹办、举办工作总结的重要内容。奥运筹办、举办以来,市公司所属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围绕中心任务的过程中找准自身的职责定位,不断创新履行职责的载体和方式,充分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各基层党委、总支要认真回顾、总结成功经验,努力将成功经验转化为推进日常工作的有效方法,将在服务、保障奥运工作中的有效举措转化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常态机制。要着眼于后奥运时期的科学发展,努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推进**邮政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奥运工作总结的主要内容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奥运筹办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次总结要进行立体、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总结。总结的主要方面包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奥运服务、经营、建设、支撑、保障、宣传教育培训、平安奥运及志愿者服务行动等各项工作的基本情况;在促进企业经营,实现升位晋级目标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工作特点,以奥运为契机创新实践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载体和手段以及给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启示与思考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和建议。各单位要在具体做法和体现特点上下功夫,例如围绕在筹办、举办奥运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党员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发挥了哪些作用,发挥作用的渠道有哪些;如何以奥运筹办、举办为契机,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有效方法,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等主题上进行深入挖掘总结。要注意挖掘内涵,侧重经验总结和理性思考,同时有典型事例辅佐。经验总结要具体,典型事例要鲜活,文字表达要凝炼。

三、在总结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三结合”

一是把总结典型经验与总结全面工作相结合,既要深入总结在奥运筹办、举办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也要注重总结全面工作中的主要成绩和经验,在全局中把握重点;二是把总结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与总结党委、总支自身工作相结合,既要总结党组织和党员在奥运筹办、举办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经验做法,也要总结党委、总支自身在奥运筹办过程中确保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发挥的经验做法;三是把总结工作与推动工作创新相结合,在认真总结奥运筹办、举办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党建工作服务中心、促进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今后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四、关于认真做好表彰的准备工作

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后,市公司党委将尽快安排奥运表彰工作。请各基层党委、总支要高度重视总结表彰工作,并提前做好总结表彰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在奥运服务保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先进事迹要进行认真总结提炼,以便为上报表彰相关材料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文字准备。

五、关于奥运服务保障中的发展党员工作

各直接承担奥运服务保障任务的相关基层党委、总支要按照市公司党群部的有关要求,尽快将调整发展党员计划的情况和调整计划名单等材料报市公司党委组织部。

六、几点具体要求

1.做好奥运总结表彰工作,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要按照部署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组织精干力量,尽快部署落实。

2.要上下联动,共同总结,凝聚大家的智慧,力争全面反映情况、准确总结经验,科学谋划发展。

3.请各单位于9月22日前将总结汇报材料电子版发送到市公司党委组织部邮箱:***@

发挥作用范文篇3

思考之一: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正确定位党组织职能

我县的非公有制企业基本可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原来的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股份制企业,另一种是新建的独资或股份制企业。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之所以在这些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不是为了直接管理企业,更不是要直接控制企业,而是为了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支持企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因此,党组织在企业中应处于服务、保障、监督的位置,其基本职能应该是落实党的政策、服务生产经营、凝聚职工群众、加强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实现党组织不直接做出重大决策,但能协助企业正确决策;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但能促进生产经营;不直接参与管理,但能提高企业效益。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要坚持因企制宜的原则,合理确定企业党组织的工作着力点。如果企业主是党员或支部书记,该企业党组织的工作一般就会得到重视,党组织在企业内部开展各项工作的认同感就强、影响力就大。党在该企业的工作着力点可以定位在:企业重大决策中有党的观念,企业管理层中有党的身影,企业职工的利益中有党的温暖。但是,如果企业主不是党员,党组织在企业的工作环境相对复杂,那么工作的难易程度就直接与企业主对党的认同感相关联了。如果企业主的认同感较强,党组织的工作相对主动,那么,企业党组织的工作着力点可以定位在:“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求发展”,把生产和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中高层管理骨干,从而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中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如果企业主认同感较弱,党组织开展工作难度较大,那么,企业党组织的工作着力点则可定位在:围绕企业发展做好工作,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竭尽所能赢得企业主的信任和支持。

思考之二: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需坚持服务企业发展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企业的中心任务是发展,企业成功的标志是效益,企业党的工作毫无疑义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进行,为企业发展服务,为企业效益最优尽力。这就要求企业党组织必须甘于做配角,甘于处于从属地位,甘于做幕后英雄,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第一追求,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做人的工作和抓队伍建设上,努力为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体现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并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可参照以下方式进行:

一是向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延伸“触角”的参议式。参与企业重大决策,是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基本手段。尽管党章没有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明确要求,但要保证企业重大决策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背离市场规则,少担风险、不出闪失,企业党组织又必须参与到重大问题决策之中。这就要求企业党组织必须创新思路,找准参与企业决策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首先,党组织要向广大党员灌输有为才有位的思想,引导他们围绕企业发展努力工作,使更多的优秀党员进入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直接参与企业决策。其次,党组织要积极把决策层和管理层人员发展成党员,增加决策层中党员的比例,体现党的先进性。第三,在企业进行对外合作、新产品开发、重点技改项目等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前,党组织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发动职工献计献策,广泛听取党员和员工的意见,尽可能掌握全方位的信息,并通过企业决策层、管理层中的党员,将党组织的意见渗透进去,使企业的决策合理化、科学化。

二是思想工作服务企业发展的渗透式。企业主和员工都希望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这是劳资双方利益的结合点。作为企业党组织,就是要牢牢把握这一双方利益的结合点,而又超越双方利益,让两者协调起来,做到既不当企业主唯利是图的工具,也不片面代表员工的狭隘利益,努力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做劳资双方的“润滑剂”。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开展思想工作,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企业发展我发展、企业赚钱我受益”的观念,努力在理顺情绪、消除隔阂、达成共识、激发干劲上下功夫。要把思想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特别是在企业发展面临技术改造、资金短缺、市场低迷等困难时期,党组织要发挥思想工作的优势,既引导广大党员自觉维护企业发展大局,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又教育广大职工正视企业面临的困难,看到企业发展的优势,牢固树立信心,更加努力地工作,帮助企业主加大市场拓展、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的力度,共渡企业发展难关。

三是党组织自身建设围绕企业发展的结合式。企业是经济组织,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是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根本目的,也是评价党组织建设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因此,要打破党组织学习就是学理论、党组织活动就是单纯开展党的活动的思维模式,自觉把党的建设和党组织活动融入企业发展之中,从企业发展的需要中提炼党组织建设的课题,围绕生产经营、技术攻关、提高质量、促进销售、开拓市场等方面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教育党员、锻炼党员、发挥党员作用。要把企业的中心工作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心,把生产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带头技改创新、带头攻坚克难、带头建功立业”。要以“把技术骨干、管理骨干、营销骨干和创新能手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企业有用人才”为目标,积极引导党员学习市场经济和专业技术知识,提高生产和工作技能,力争让每名党员都成为业务最精、贡献最大、收入最高,有作为、有声望、有地位的优秀员工。

思考之三: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需坚持以作为求地位的原则,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从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党组织能够围绕企业发展发挥作用,但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机制,随意性大、连续性差,亟需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把党的组织活动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统一起来,让党员长期作表率,职工长期得带动,企业长期得发展。

一是建立党组织与决策层“共谋发展机制”。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者办好企业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发展。要围绕企业发展大计,建立“党组织与决策层双向交流”制度,通过经常性地加强沟通交流,共同研究对策,努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党组织与决策层协商对话制度,党组织围绕企业发展向决策层提出意见建议、听取决策层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和要求,为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要建立协商沟通制度,凡涉及企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和容易引发矛盾的热点、难点问题,都要由决策层与党组织进行协商沟通,协商沟通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视企业情况灵活掌握。

二是建立党员教育与职工教育同步运行机制。要立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把对党员教育与员工教育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进行,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以党员素质提升带动职工素质提升。要以“提升员工队伍素质、拓宽员工发展空间”为切入点,采取专题培训、技能竞赛、结对帮带等形式,组织业务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开展技术攻关,建立经常性教育制度。

发挥作用范文篇4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知情知政,是代表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五十年的实践证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由之路,坚持走这条路,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就会兴旺发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解决,负有重要责任。因此,各位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及时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把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带到会议上来,带到代表大会的议事决策中来。

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有多方面的条件和保证,但要发挥好参政议政作用,发挥好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了解情况、知情知政。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形势,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解的情况越全面、越真实,代表的审议发言、提出的议案和建议,就越有针对性,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了解情况,有上情,也有下情。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包括视察、检查、调查,走访,广泛联系群众,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这是下情。但同时又必须了解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情况。只有把上情和下情结合起来,才能从全局的高度,对报告提出审议意见,提出建议和议案。区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有关部门,联系代表、为代表提供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为代表全面了解情况创造条件,进一步开拓渠道和途径。

近年来,“一府两院”为加强同区人大代表的联系,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区政府将代表建议、意见和议案的办理情况及时反馈给人大代表,并直接邀请部分代表参加专题调研,让代表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区法院、区检察院通过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同代表的联系,“两院”主要负责同志当面听取代表意见,聘请部分人大代表为义务监督员,邀请代表旁听案件,给代表寄送材料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区人大代表除在本选区视察外,区人大常委会每年还组织了部分人大代表,到其他地方考察,使代表不仅了解本地的情况,也了解本市及至全国的情况,进一步开阔视野;使代表更加全面地认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代表通过比较、对照,通过学习先进的经验,总结自己的经验,找出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推进本地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发展。这也是让代表了解全面情况的一种方式。

发挥作用范文篇5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知情知政,是代表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五十年的实践证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由之路,坚持走这条路,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就会兴旺发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解决,负有重要责任。因此,各位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及时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把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带到会议上来,带到代表大会的议事决策中来。

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有多方面的条件和保证,但要发挥好参政议政作用,发挥好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了解情况、知情知政。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形势,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解的情况越全面、越真实,代表的审议发言、提出的议案和建议,就越有针对性,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了解情况,有上情,也有下情。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包括视察、检查、调查,走访,广泛联系群众,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这是下情。但同时又必须了解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情况。只有把上情和下情结合起来,才能从全局的高度,对报告提出审议意见,提出建议和议案。区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有关部门,联系代表、为代表提供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为代表全面了解情况创造条件,进一步开拓渠道和途径。

近年来,“一府两院”为加强同区人大代表的联系,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区政府将代表建议、意见和议案的办理情况及时反馈给人大代表,并直接邀请部分代表参加专题调研,让代表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区法院、区检察院通过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同代表的联系,“两院”主要负责同志当面听取代表意见,聘请部分人大代表为义务监督员,邀请代表旁听案件,给代表寄送材料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区人大代表除在本选区视察外,区人大常委会每年还组织了部分人大代表,到其他地方考察,使代表不仅了解本地的情况,也了解本市及至全国的情况,进一步开阔视野;使代表更加全面地认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代表通过比较、对照,通过学习先进的经验,总结自己的经验,找出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推进本地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发展。这也是让代表了解全面情况的一种方式。

发挥作用范文篇6

1临床德育的必要性探析

1.1医学研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必要性

医疗卫生事业的研究服务对象是人,而人的生命具有不可替代性,容不得半点失误和敷衍。[1]这就要求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有妙术,更要有仁心,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近些年医疗领域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引起公众对医务界的信任危机,医患纠纷频发。[2]近期发生的复旦大学生投毒案,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医学德育教育的缺失。因此,临床德育迫切需要加强。

1.2医学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临床实践阶段德育的必要性

由于医学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任务约有近50%是在附属和教学医院结合临床实践完成的,这个阶段是学校理论教育的实践延伸阶段,也是医学生增强服务意识,确立医德和服务理念的重要时期。通过加强临床实习期的医德教育,可引导学生增强是非判断能力,对身边的非道德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判,督促实习生尽快摒弃不良情绪影响,找到发挥自己人生和社会价值的坐标。[1]

1.3临床带教教师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临床实践阶段德育的必要性

医学生实践性教育大多是在教学医院完成的,临床带教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医务工作者。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职业素养,无疑将会对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及毕业后的职业道德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临床医学带教教师,如果过于注重医学专业能力的培养,而相对偏废德育责任感教育,这可能会导致现代医学教育的失败。而如果带教教师自身医德高尚,则会促使医学生自觉提升医德水平,为将来从事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4减少医患纠纷,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更加彰显临床德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医疗领域之所以出现医患纠纷的频发状况,除了一定的社会因素及人们法律意识增强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部分医务人员漠视病人的需求,责任意识差,频繁出现失误,又不善于与病人沟通,引发病人的极度不信任。现今我国医务工作人员的主要来源是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构建他们的职业道德价值体系,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是临床德育的精髓所在。

2临床德育的现状

在对临床带教教师的德育功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5.71%的临床带教教师认为自身对实习医学生的德育功能影响很大,86.21%的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医学生的内心价值冲突、苦恼与焦虑表示关心,100%的临床带教教师对带教学生、教学等活动重视。78.57%的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生德育影响的方式、形式、途径等考虑过,但没有研究。有42.86%的临床带教教师认为带教教师在医德医风方面存在问题。大多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临床工作忙,带教时间少,与学生沟通不足,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提高临床带教的质量,再加上学生个性突出,带教学生多,很难对学生做到个性化辅导。许多带教教师感觉现在学生就业压力大,实习与考研协调不好,管理过严保证不了考研复习的时间,影响考研及就业;管理过松,又保证不了实习的时间,影响实习效果。

2.1学校、教学医院对实习生德育工作重视不够

部分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将毕业生实习看成额外负担,认为学生德育工作是学校的任务,对学生医德教育引导不够,临床带教教师的德育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甚至忽略不计,因此,导致学校、教学医院对实习生德育工作重视不够。

2.2带教教师临床德育意识淡化

根据某教学医院的调查表明,在临床带教教师中,认为实习生的德育工作主要是教学医院、实习医院的任务的占68.42%,认为是学校和辅导员的任务的占21.05%,认为是带教医生的任务的仅占10.53%。从数字来看,临床带教教师大多还没有认识到自身对医学生的临床德育功能,因而忽视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医德医风教育。再加上大多临床带教教师缺乏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虽然主观上想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但是客观上效果不佳。一些带教教师片面强调学生业务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即“只教书,不育人”。个别带教教师不仅教学水平一般,而且对待实习学生没有耐心,对待患者态度恶劣、责任心不强、言行不一,造成医患关系紧张,更甚者造成医疗责任事故,损害了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这些带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医学生医德观的形成。[3]

2.3医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偏重自我专业发展,不重视德育素养的提高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医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开始偏重于追求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突出个人价值的人生追求,重视专业发展,认为作为一个医生最重要的是拥有“妙术”即可,个人道德素养无关紧要,于是就出现了在实习中“厚此薄彼”,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医学道德及人文素质相对薄弱,导致人文精神欠缺、人格不太健全。[4]

2.4实习医学生易受行业歪风侵蚀,出现各种不良现象

医学生课程紧,学制长,心理压力大。实习后期又面临考研、就业压力,思想动荡,如果请假时间较长,连实习时间都保证不了,何谈医德教育。另外,进入临床实践阶段,随着与医疗环境的深入接触,医学生对医疗行业的种种不正当现象逐渐耳濡目染,他们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在不自觉中发生着改变,导致实习生出现一些不良现象,诸如注重功利性、技能性知识的学习,忽视健全心智和高尚人格的修为;不能严格遵守实习医院各项规章以及各项医疗操作制度;不积极参与临床病人管理工作;对待患者缺乏同情心和起码的尊重等。

3临床带教教师德育功能的实现

3.1临床带教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德育水平

临床带教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因材施教。面对实习生可能出现的紧张心理,自卑、挫败的情绪以及眼高手低、自满的心理等情况,带教医生要多关心学生,合理诱导,使实习生既不妄自菲薄,同时又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尽快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的转换。[5]

3.1.1通过自身师德建设去影响学生。作为临床医学教师,在具备精湛医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遵章守纪,遵守社会道德、社会公约和人文伦理规范,由此构成的临床带教教师的独特师德功能以及渗透在临床教学中的“以德育人”的思想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1.2通过强化自身敬业精神去教育学生。尊重病人,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对工作精益求精,是医务工作者必须发扬的一种敬业精神。临床带教教师的这种敬业精神通过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让实习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医疗工作的艰辛,磨砺他们的意志,在治病救人的成功中获得社会成就感,增添一份医者的信心与责任心。

3.1.3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教学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实习生的学习效果。一个事业心强、医德医风好、医疗技术扎实、工作效率高、带教意识强的带教老师,能深刻领会实纲的精髓实质,善于寻找教学查房的典型病例,详细系统讲解,能鼓励和认同实习生的临床实践工作,对诊疗性操作做到先讲解、再示范、后放手,能在有效调动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杜绝带教中不规范的技术操作,能在实习生出现不良现象时及时进行医德教育,这也是临床带教教师最重要的影响途径。

3.2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临床教师的导向作用,特别是一些具有仁心妙术、口碑很好的权威专家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临床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注意把与医学职业相关的德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应注重在讲授临床疾病的防治和与病患的接触中,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现身说法,不仅要在理论上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更要在临床工作实践中不断培养、逐步加以完善。

3.3通过分配责任管理制,加强学生对患者的责任心

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科室后,对所属患者进行分配责任管理制,让他们提前体会到临床患者管理工作的艰辛与责任。要求实习生对患者富有同情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从点滴处体现人性化的温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患者的影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要求他们必须敬畏生命,学习准确无误的技术操作要领和技巧,启发他们善于将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克服对带教教师的依赖思想和盲从思想,有意识锻炼独立思考、综合判断能力。

3.4在带教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带教方式

3.4.1临床带教教师在业务上要给予实习生规范化的指导。带教教师要注意经常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明确人的生命意义以及自身的重大责任,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尤其是注重实习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同时做到耐心指导,放手不放眼,让学生安全操作,提高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6]

3.4.2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生要因材施教。带教教师要根据实习生不同的知识基础,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不同实习阶段的心理特点等进行因材施教,[7]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反复训练,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4.3临床带教教师要寓德育于灵活的带教方法之中。带教教师可充分利用典型病例,应用标准化病人、模拟训练平台、多媒体立体化示教,组织小组讨论,教学查房,临床实习小讲课等形式,[8]积极探索有利于实习生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灵活的带教方法,既巩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技能知识,激发实习生的求知欲,又不失时机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临床带教的效果。

3.5定期的职业道德学习和考核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开始接触社会和复杂医疗环境的时候,也是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以及抵抗各种诱惑的能力逐渐形成的时候。在这个职业道德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临床带教教师绝不能犯“教书不育人”的错误。作为医学高等院校和教学医院,在注重学生德育的同时,也要注意宣传学生周围的先进个人和事迹,树立学习的楷模。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应逐渐将医学生的敬业精神、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生命观和职业道德等列入综合素质的考查范围,并作为临床实习阶段的硬性指标进行考核。(本文来自于《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刘珍1刘建伟2孙素芳3工作单位:1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教育处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3滨州医学院基础学院

第二篇

一、职业学校教师德育意识的内涵

在学术界,意识的概念具有多义性。在哲学中,意识是跟物质对应的。而社会与个人都是意识的主体,因此,有社会意识与个人意识的区别。社会精神现象的全部就是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传承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社会意识跟教育实践的统一就形成了教育意识,而德育意识就是有关德育自觉的教育意识。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是特定的德育意识的外化,德育意识是教师比较重要的一种意识,作为一种固有形态的社会意识,德育意识是对德育的一种反映。对职业学校来讲,德育意识是指职业学校教师对职业学校德育系统的认识。它包括职业学校教师对职业学校德育的评价、内容、目标、价值、功能、本质和课程实施等的观点和理念以及实施德育的指导思想。可以说,职业学校教师的德育意识是以德育观为中心的对职业学校德育系统全面性的认识,德育意识是职业学校教师的德育哲学和实施德育的方法论。

二、职业学校教师德育意识的养成

1.提高反思性教学的能力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培养教师的理论,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反思性教学指的是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作认识的对象,并对教学过程与行为有意识地批判、分析的过程。职业学校的教师对德育实践活动的改进与反思决定了职业学校德育实施的成功,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当逐步提高反思德育实践活动的能力,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才可以不断地丰富经验,进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当从多个角度、全面地反思自己以前的德育方案和实践活动,应当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能力。教师在讲解完每一节课之后都要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成就与不足之处,并不断地改进不足之处。只有这样,职业学校的教师才可以抛弃一些错误的德育意识,不断树立更多正确的德育意识,并不断地更新德育思想,提高德育水平。

2.运用正确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在职业学校教师德育的意识形态上,存在以下两种错误的形态:(1)泛意识形态化,也就是泛政治化,这种错误形态的表现是只注重德育的阶级性,致使德育被政治化,当成政治的附庸。(2)去意识形态化,也就是去政治化,把社会公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当不断地学习德育的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德育意识形态。在职业学校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高自己的警觉,运用正确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贯彻科学的发展观,逐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理想信念。

3.在实践当中践行德育意识

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当树立交互主体的德育意识。一方面,职业学校教师应当改变以往那种单向灌输的德育方式。另一方面,应当尊重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教师应当及时有效地纠正学生不正确的道德观念。职业学校教师应当树立生成德育的思想意识,以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有效的引导,以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够比较自然地提高。比如,对学生开展热爱家庭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学生感受父母的辛苦,在节假日和父母生日的时候,写封信或者是打个电话以感激父母的恩情。

总之,职业学校教师应当树立实践德育的意识,职业学校的德育活动应当以道德实践作为向导,坚持道德实践和理论教学相统一的原则,从而使学生可以参与到德育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践行德育意识。职业学校教师最重要的教育意识就是德育意识,它也是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意识,它是一种德育实践活动中的德育观。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德育意识,提高反思性教学的能力,运用正确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并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德育意识。

作者:朱培林工作单位:山西省翼城县职业技术学校

第三篇

一、当前业务课教师在和谐德育中发挥作用的不和谐因素

所谓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1]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往往把专业知识传授、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德育工作割裂开来,将德育工作归属于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以及德育教师,而忽视了业务课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业务课教师在和谐德育中作用的发挥,致使业务课教师对人才培养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对学生的德育引导则相对被淡化。为了更明晰地反映当今业务课教师在和谐德育中发挥作用的实际情况,我们对省内部分高校进行了关于《业务课教师在和谐德育中的作用》的调研。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其中教师问卷100份,学生问卷500份,回收调查问卷562份(教师98份,学生464份)。对回收数据的分析处理的结果显示:当前业务课教师在和谐德育中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地位,其作用的发挥还存在不少不和谐因素。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认识上的不到位、业务课教师德育素养的不足、保障制度的不完善都是原因之一。

(一)业务课教师教书,不育人

业务课教师和谐德育意识淡漠,重教书,轻育人,教书与育人相脱节。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业务课教师在授课时很难做到经常结合德育方面的内容,经常结合德育方面内容的仅占约28.83%,有时能做到的约占56.05%,很少和从不做的竟占了约15.12%。来自学生的问卷则显示,只有约28.45%的学生认为大多数业务课老师课上课下经常对他们进行德育引导,而约71.55%的学生认为少数和极少数业务课老师课上课下对其进行相关的德育教育。德育中一些重要的内容和领域不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而且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都举足轻重。针对德育中这些重要的内容和领域,调查问卷显示,相当一部分业务课教师却很难做到在这些方面对学生的引导。如:约35.41%的业务课教师很少甚至从不与学生谈心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约30.60%的业务课教师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时不去关注这名学生:约38.61%的业务课教师很少或从未向学生谈到过党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另外,还有约12.63%的业务课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很少或从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约18.33%的业务课教师很少或从不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约15.12%的业务课教师很少或从不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习惯;约10.68%的业务课教师很少或从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积极进取;约9.79%的业务课教师不注意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等等。以上数据说明相当一部分业务课教师重教书,轻育人。

(二)业务课教师育人,不系统

德育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业务课教师很难将这些领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全面引导。调查问卷显示,约39.68%的教师德育教育的内容不涉及思想政治教育部分;不涉及道德规范教育的约占37.90%;不涉及身心健康教育(如心理辅导)的约占53.56%;不涉及法律法规教育的约占57.65%;还有约13.70%的教师在其他方面进行引导,以上方面均不涉及。因此,业务课教师很难做到对德育各部分内容的协调引导,往往会忽视一些重要的领域。同是德育中的具体内容,业务课教师的关注度也有很大的差距。注重培养学生优良学风的业务课教师约占31.32%;经常关心学生思想状况的约占20.46%;经常关心学生心理问题的约占69.40%;经常注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约占43.42%;经常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约占34.52%;经常向学生谈到过党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的约占19.22%;经常注意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习惯的约占48.93%;经常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积极进取的约占51.42%。以上数据说明业务课教师在德育中发挥的作用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三)德育方式传统单一,效果不够理想

高校业务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时大部分都是采取课上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的,在方式上较为传统单一。调查问卷显示,约有87.37%的业务课老师采取的方式通常为将德育内容融入平常课堂教学中;课后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约占31.67%;通过电子邮件和短信进行交流引导的约有17.44%;约有19.40%的业务课老师采取其他的方式。而课堂上的渗透也只是针对培养优良的学风、职业素质等方面,没有深层次去挖掘和弘扬学科专业内容中辩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没有充分认识到各种科学学科的知识本身就浸透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目前业务课教师也没有深刻认识第二课堂活动的德育意义,不能充分发挥自己在第二课堂活动方面的特长,积极指导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业务课教师的人格力量和道德示范对学生和谐德育所起的重要引导作用也没有被重视。李岚清同志曾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意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辈子。”[2]业务课教师不仅要以其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来感染学生,以自身的行为为示范,从而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调查问卷显示,认为大多数业务课教师能以自己的言谈举止来感染学生的仅占约46.98%;约有11.42%的学生认为业务课教师中极少能以自己的言谈举止来感染学生。总之,德育方式传统单一,影响了业务课教师在和谐德育中作用的发挥,要改变现状,亟待构建多元化的德育模式。

二、业务课教师在和谐德育中发挥作用不和谐因素产生原因分析

业务课教师在和谐德育中的作用被边缘化,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认识上的不到位、业务课教师德育素养的不足、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一)认识上的不到位

大部分高校往往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不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甚至将思想政治课程给予压缩,加大专业课程设置的比例。即使从事学生工作人员也只是关注学生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不重视其思想状况。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从上到下就很难去关注业务课教师的德育引导问题了。调查问卷显示,仅有约30.61%的教师认为学校非常重视业务课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引导。由于学校的不重视,业务课教师就更难自觉地去发挥德育引导作用了。业务课教师自身对其在和谐德育的作用认识也不到位,德育意识淡薄。教学与育人是教师的两大基本职能。而业务课教师由于与学生接触最频繁,在学生德育工作中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但目前在我国高校中,有不少业务课教师自身对其在和谐德育的作用认识不够,缺乏自觉地德育意识。经过调查,约20.41%的业务课教师认为专业知识与德育没有太多关联,专业知识主要是帮助学生培养专业技能,而德育主要是教学生怎样做人,那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以及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课堂上讲德育实在是偏离课堂主题。约有30.61%的业务课教师则认为,专业课任务重,课时紧张,本来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德育引导了。调查问卷显示部分业务课教师对其在和谐德育的作用认识不到位,约有4.98%的业务课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约有2.31%的业务课教师对其是否应该进行德育教育竟然不清楚。约有20.48%的业务课教师认为他们的德育引导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作用不大,甚至有约3.91%的教师认为根本不起作用。思想上认识不到位,必然导致行动上的被动,因而业务课教师目前在和谐德育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就不言而喻了。

(二)部分教师德育素养待提高

高校有些业务课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不是很高,爱岗敬业意识不够,职业素质欠缺,对生活缺乏热情等等,这些因素促使他们很难发挥对学生的示范作用,缺乏足够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甚至对学生会起到不利的反面作用。再者,个别业务课教师本身对法律和心理健康知识知之甚少,更不能在此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了。因此,要充分发挥业务课教师在和谐德育中的作用,必须提高业务课教师的整体德育素养,才能保证他们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引导。此外,业务课教师的德育能力有待提高。约20.41%的业务课教师虽然认为德育引导很重要,但却不知如何进行,自身德育知识和能力欠缺,因此无法发挥德育引导作用。不少业务课教师平时只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提高,很少进行德育方面知识的学习,自身对德育内容不是很了解,缺乏对德育目标的准确把握,因而,对蕴涵在学科课程当中的德育素材挖掘不够,经常从专业实际出发而忽视道德教育的社会性、政治性和理想性,甚至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道德困惑。再者,有些业务课教师虽然了解德育内容,但感觉内容枯燥,不知怎样将其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也不知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故课堂上的德育多半体现在简单地维持课堂纪律或对学生不良言行的批评教育上。有些教师即使注意做了,也往往存在着生硬结合的现象。因此,培养业务课教师的德育能力至关重要。

(三)学校层面德育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发挥作用范文篇7

思考之一: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正确定位党组织职能

我县的非公有制企业基本可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原来的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股份制企业,另一种是新建的独资或股份制企业。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之所以在这些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不是为了直接管理企业,更不是要直接控制企业,而是为了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支持企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因此,党组织在企业中应处于服务、保障、监督的位置,其基本职能应该是落实党的政策、服务生产经营、凝聚职工群众、加强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实现党组织不直接做出重大决策,但能协助企业正确决策;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但能促进生产经营;不直接参与管理,但能提高企业效益。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要坚持因企制宜的原则,合理确定企业党组织的工作着力点。如果企业主是党员或支部书记,该企业党组织的工作一般就会得到重视,党组织在企业内部开展各项工作的认同感就强、影响力就大。党在该企业的工作着力点可以定位在:企业重大决策中有党的观念,企业管理层中有党的身影,企业职工的利益中有党的温暖。但是,如果企业主不是党员,党组织在企业的工作环境相对复杂,那么工作的难易程度就直接与企业主对党的认同感相关联了。如果企业主的认同感较强,党组织的工作相对主动,那么,企业党组织的工作着力点可以定位在:“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求发展”,把生产和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中高层管理骨干,从而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中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如果企业主认同感较弱,党组织开展工作难度较大,那么,企业党组织的工作着力点则可定位在:围绕企业发展做好工作,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竭尽所能赢得企业主的信任和支持。

思考之二: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需坚持服务企业发展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企业的中心任务是发展,企业成功的标志是效益,企业党的工作毫无疑义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进行,为企业发展服务,为企业效益最优尽力。这就要求企业党组织必须甘于做配角,甘于处于从属地位,甘于做幕后英雄,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第一追求,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做人的工作和抓队伍建设上,努力为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体现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并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可参照以下方式进行:

一是向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延伸“触角”的参议式。参与企业重大决策,是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基本手段。尽管党章没有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明确要求,但要保证企业重大决策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背离市场规则,少担风险、不出闪失,企业党组织又必须参与到重大问题决策之中。这就要求企业党组织必须创新思路,找准参与企业决策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首先,党组织要向广大党员灌输有为才有位的思想,引导他们围绕企业发展努力工作,使更多的优秀党员进入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直接参与企业决策。其次,党组织要积极把决策层和管理层人员发展成党员,增加决策层中党员的比例,体现党的先进性。第三,在企业进行对外合作、新产品开发、重点技改项目等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前,党组织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发动职工献计献策,广泛听取党员和员工的意见,尽可能掌握全方位的信息,并通过企业决策层、管理层中的党员,将党组织的意见渗透进去,使企业的决策合理化、科学化。

二是思想工作服务企业发展的渗透式。企业主和员工都希望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这是劳资双方利益的结合点。作为企业党组织,就是要牢牢把握这一双方利益的结合点,而又超越双方利益,让两者协调起来,做到既不当企业主唯利是图的工具,也不片面代表员工的狭隘利益,努力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做劳资双方的“润滑剂”。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开展思想工作,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企业发展我发展、企业赚钱我受益”的观念,努力在理顺情绪、消除隔阂、达成共识、激发干劲上下功夫。要把思想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特别是在企业发展面临技术改造、资金短缺、市场低迷等困难时期,党组织要发挥思想工作的优势,既引导广大党员自觉维护企业发展大局,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又教育广大职工正视企业面临的困难,看到企业发展的优势,牢固树立信心,更加努力地工作,帮助企业主加大市场拓展、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的力度,共渡企业发展难关。

三是党组织自身建设围绕企业发展的结合式。企业是经济组织,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是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根本目的,也是评价党组织建设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因此,要打破党组织学习就是学理论、党组织活动就是单纯开展党的活动的思维模式,自觉把党的建设和党组织活动融入企业发展之中,从企业发展的需要中提炼党组织建设的课题,围绕生产经营、技术攻关、提高质量、促进销售、开拓市场等方面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教育党员、锻炼党员、发挥党员作用。要把企业的中心工作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心,把生产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带头技改创新、带头攻坚克难、带头建功立业”。要以“把技术骨干、管理骨干、营销骨干和创新能手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企业有用人才”为目标,积极引导党员学习市场经济和专业技术知识,提高生产和工作技能,力争让每名党员都成为业务最精、贡献最大、收入最高,有作为、有声望、有地位的优秀员工。

思考之三: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需坚持以作为求地位的原则,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从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党组织能够围绕企业发展发挥作用,但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机制,随意性大、连续性差,亟需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把党的组织活动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统一起来,让党员长期作表率,职工长期得带动,企业长期得发展。

一是建立党组织与决策层“共谋发展机制”。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者办好企业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发展。要围绕企业发展大计,建立“党组织与决策层双向交流”制度,通过经常性地加强沟通交流,共同研究对策,努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党组织与决策层协商对话制度,党组织围绕企业发展向决策层提出意见建议、听取决策层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和要求,为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要建立协商沟通制度,凡涉及企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和容易引发矛盾的热点、难点问题,都要由决策层与党组织进行协商沟通,协商沟通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视企业情况灵活掌握。

二是建立党员教育与职工教育同步运行机制。要立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把对党员教育与员工教育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进行,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以党员素质提升带动职工素质提升。要以“提升员工队伍素质、拓宽员工发展空间”为切入点,采取专题培训、技能竞赛、结对帮带等形式,组织业务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开展技术攻关,建立经常性教育制度。

发挥作用范文篇8

一、当前发挥农村党员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理想信念动摇。少数党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对现实不满,对党信心不足,不但不发挥作用,还牢骚满腹。少数党员对参加党内生活持无所谓和不愿意参加的态度,遇到支部活动,总是找这样那样的借口请假、回避,有的甚至不愿交党费。

二是组织观念淡薄。有的表面上听从组织安排,但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维护党组织的荣誉感减弱。个别党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村民,忽视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拉帮结派,甚至带头参加上访,严重损害了党员形象。

三是民主意识较差,社会责任弱化。一些党员对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认识模糊,对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内容混淆,对党务村务不闻不问,缺乏应有的政治热情,有的甚至放弃民主权利,遇到重大事项决策时,随波逐流,对民主权利毫不珍惜,老好人思想严重,责任心不强。少数党员不能摆正个人利益的位置,不支持村两委工作,一旦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偏向于个人利益;

四是双带能力不强,模范作用欠缺。由于部分农村党员政治理论水平较低,文化程度不高,思想保守,观念滞后,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习惯于老框框、老套套,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即满思想,缺乏创业精神和勇闯市场的意识,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不强,体现不出党员的先进性。很大一部分农村党员不注重学习提高,部分党员对新形势下党员先进性标准的认识不高,认为不干坏事、不阻挠村支两委开展工作、本本分分做人就算是一个好党员,对于如何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则缺乏深刻认识。只有做好人的标准,没有做能人的目标。

五是法律意识淡薄。有的打牌,违法乱纪;有偷税漏税;有的争强好胜,为人霸道;有的不顾国策,违规超生。这些党员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2006年街道纪工委查处的7名党员中,开除3个,其中1个诈骗、2个偷税漏税,警告4个,2个,两个妨碍公务,有2名党员因扰乱社会秩序正在接受调查处理。

二、当前农村党员作用发挥不够的原因

一是少数党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忽视世界观改造,降低要求标准,党性观念淡化,由于受社会发展负面效应的影响,加之没有健全的党员监督和约束机制,使一部分党员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混同于普通群众。一些党员思想滑坡,自我要求不严,丧失了应有的党性,做出了违法乱纪的事情。

二是个别村级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忽冷忽热、时紧时松现象,对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学习任务简单应付,缺乏长效机制;二是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没有对症下药;三是对不参加组织生活的个别党员听之任之,会后不闻不问。

三是一些客观因素影响了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农村优秀青年考上大学大都流入城市工作,因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学生即使没工作也不愿意到农村来工作,人才的流失直接影响了农村党员素质的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可选择的余地很小,影响了农村党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是党员自身因素。一是文化程度不高。848名农村党员中,78%的党员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这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的确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二是部分农村党员年龄偏大,劳动能力弱。街道60岁以上的党员214人,占25.7%。三是部分党员致富能力不强。根据对各村党员家庭经收入调查,近三分之一的农村党员的家庭收入等于和低于本村平均水平,其中还有不少需要帮带。农村党员不仅要会说,更要会干,而且要比群众干得更出色才有发言权。当不少党员还在为维持自己的生计而日夜奔波时,他们在农村的发言权就被自然取消了。

三、发挥农村党员作用的对策及做法

一、抓党员培训教育。一是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对农村党员时行政治理论知识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街道党工委还专门出台了远程教育月报制,要求每个支部每周收看远程教育不少于4次。目前各站点收看达250多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群众6000多人次。通过远程教育这个有效载体,引导农村党员带头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勤劳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教育党员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忘党员的责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教育党员不信仰宗教,不参与封建迷信和宗族派性活动,不参与闹事和集体上访;教育党员弘扬正气,反对歪风,坚决同一切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真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教育培训中,突出抓好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力争使5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党员普通掌握1-2门致富实用技术。二是利用街道成校作为党员学历教育的一个培训基地,入党积极分子没有达到高中文化程度的进行学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并积极鼓励党员到富阳党员深造。

二、抓培养发展。为从根本上改变个别村组织党组织党员发展无规划,年龄、性别结构不合理、党员发展程序不规范的问题,街道党工委专门制定出台了《党员发展预警机制》,建立党员发展信息库,进行动态监控。在党员发展上,继续向农村一线倾斜,重点抓好党员队伍严重老化,多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和青年党员、女党员的发展工作,努力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对优秀妇女、青年、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和优秀村委会非党成员,明确专人培养,对其中特别优秀分子进行重点培养,成熟一个吸收一个,确保新发展党员中女性党员比例达到35%以上,年龄35周岁以下达到7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以上达到80%以上,严格执行入党“三公开”制度,严把入口关,保证新党员的质量。

发挥作用范文篇9

一、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党员党员意识淡薄和发挥作用不够的具体表现

当前,有的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党员的党员意识淡化,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生活作风等方面与党员先进性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理想信念退化。有的“四信”(指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信心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动摇,极个别的企业党员业主甚至完全丧失了共产党人应有的理想信念。当前,在一些企业主党员中奉行着这么几句话:“共产主义是远的,马克思主义是空的,科学技术是硬的,黄金钞票是实的。作为企业老板要不想远的,丢掉空的,掌握硬的,大捞实的。”这几句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少数企业主党员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

二是党的组织观念有所淡化。有的企业主党员组织关系不主动转,党费不主动交,对支部活动缺乏热情,对在企业中开展党的活动,持消极态度,不情愿,不支持,担心党组织活动会影响生产,害怕活动多了员工不好管。绝大多数企业主党员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简单理解为企业文化活动,常以纪念“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日活动代替基层党建工作,不能在新的形势下,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作用。我们通过调查、查阅企业的记录,发现坚持经常性开展党的活动的只有8家,制度比较健全的只有12家,这充分说明业主党员组织观念淡化,对企业党组织建设重视不够。

三是党员的先锋作用弱化。有的企业主党员只追求企业局部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大局,只满足于按章纳税,做一些扶贫济困的慈善公益事业;有的甚至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谋取暴利,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真正对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缺乏热情和积极性;有的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党员标准,不注意改造世界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发生了偏差,迷失方向,受不正确利益观的诱导,甚至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谋取非法利益。

四是在作风问题上出现蜕化。有的企业主党员不讲政治、不讲原则,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将自己与普通群众看齐;个别的企业主党员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中,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做出一些违纪违规和违反社会公德的事情,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二、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党员的党员意识淡薄和作用发挥不够的原因

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党员的党员意识淡薄表现较多,造成问题出现的原因也是复杂的,既有体制建设上的因素,也有工作方式方法不适应的因素;既有企业主党员主观上的因素,也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因素,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党的建设未能及时有效地覆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造成企业主党员管理上边缘化。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建设的较薄弱环节,很多非公有制企业,是党的建设的空白点,对企业主党员的教育管理边缘化。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主管部门不明确、缺少责任主体。在这种情况下,非公有制企业要么没有及时建立党的组织,要么党组织的工作无人过问,企业主党员和职工党员长时间不能与组织正常联系、长期不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的现象比较普遍,企业主党员的党员意识淡化。

第二,党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不适应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造成企业主党员认识上模糊化。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产权性质的区别,决定开展党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必须要与国有企业党建的做法不同,不能像管理国有经济那样,直接管理和监督非公有制经济的资产权和人事权,而是应该将更大的精力用于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各种服务,通过服务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通过服务赢得非公有制企业业主的赞同与认可。非公有制企业就党建工作抓工作多,没有正确把握这部分企业组织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定位不准确、要求过高,增加了企业主党员的心理负担,使部分企业主党员对党的作用认识比较模糊,甚至认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的工作就是摆形式,唱高调,“空”对“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第三,市场竞争压力与社会环境影响造成非公有制企业主党员言行上实用化。很多企业主党员谈到,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生存压力很大,机会稍纵即逝。受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党组织在企业所处地位的影响,非公有制企业主党员对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有过多的担心。一是担心党组织活动过多,加重经济负担,占用企业更多的时间,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二是担心党组织的存在和活动,特别是过多的对企业的参与监督,会削弱自己的权力,影响企业的决策以及自主权的正常行使。三是担心党员职工过于依靠党组织,遇到一些情况和问题形成对立面,影响企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部分党员在成为非公有制企业主之后,由过去对党组织的依靠,变为与党组织产生一定的距离感,甚至敬而远之。

第四,放松自我改造和降低党员标准造成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主党员搞特殊化。现实生活中,有的企业主党员长期不注意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学习,党性锻炼、党性修养也随之放松,丧失了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有的理想信念丧失,对科学社会理论持怀疑态度,对共产主义能否实现失去信心。并且随着我国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也多样化,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少数企业主党员认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与他人无关,自己已经为国家创造了财富,创造了就业机会,党和国家应该对自己特殊对待。在思想上、生活上、作风上不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进而滋生一些追求享受、向往奢侈的思想,淡化了党的宗旨意识。

三、增强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发挥有效作用的几点思考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党员的党员意识,促进其发挥有效作用,对于保证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一,以强化“四个意识”为侧重点,在教育引导上下功夫。强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业主的党员意识应该把牢固共产主义信念作为“固本培源”基础工作来抓。要结合非公有制企业特点和实际,坚持按照“灵活、创新、实用”的原则,围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创新学习内容和方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业主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理论的学习教育,加强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宗旨观念教育,加强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教育,加强党的现行方针、政策教育以及党的基本知识和共产党员标准教育。重点在增强“四个意识”上做文章、下功夫。一要增强业主党员的感恩意识。要让业主党员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个人的成就既是自己奋斗的结果,更是来自于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政策支持,来自于党和政府创造的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只有业主党员有了这种感恩意识,才能增强对党的忠诚,才能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才能在发挥企业党员作用中增强“执行力”。二要增强业主党员的标准意识。有了清醒的党员标准意识,才能在立身立事做人上自觉按照先进分子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三要增强业主党员自觉的组织意识。有了清醒的组织意识,才能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时时处处自觉维护党的形象,才能具有很强的组织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党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四要增强业主党员的表率意识。有了清醒的党员表率意识,才能时时牢记作为执政党党员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努力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才能在生产、工作、学习和一切社会活动中,通过自己的领导,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

第二,以支持和促进企业发展为结合点,在实现党的意志和业主利益的统一上下功夫。在生产经营中要把党组织的工作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把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把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作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为企业生产经营献计献策,寓党建工作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多开展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活动,使非公有制企业主党员切实感受到在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对企业的好处,切实消除他们对企业党建工作的疑虑和抵触,促使其自觉地接受并大力支持企业党建工作。一是上级党组织要经常召开非公有制企业组织党的工作座谈会,通过横向对比,使广大业主们看到在企业建立党组织后,有利于开展业务往来、有利于沟通关系、有利于加强内部管理、有利于扩大企业知名度,使企业主感到党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和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增强建立党组织的迫切性。二是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团结、引导、监督、服务作用。这既符合党组织自身的利益,又符合非公有制企业企业主的利益,同时也符合广大企业员工的利益。就非公有制企业主党员来说,企业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感召力,影响和带动企业职工共同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同时,党组织积极主动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支持企业发展,这样,党组织既开展了工作,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也成为了企业主的知心朋友。就企业员工来说,在企业职工眼里企业党组织成为职工切身利益的代表者和保护者,进而受到企业员工的欢迎。

发挥作用范文篇10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知情知政,是代表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五十年的实践证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由之路,坚持走这条路,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就会兴旺发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解决,负有重要责任。因此,各位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及时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把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带到会议上来,带到代表大会的议事决策中来。

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有多方面的条件和保证,但要发挥好参政议政作用,发挥好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了解情况、知情知政。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形势,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解的情况越全面、越真实,代表的审议发言、提出的议案和建议,就越有针对性,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了解情况,有上情,也有下情。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包括视察、检查、调查,走访,广泛联系群众,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这是下情。但同时又必须了解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情况。只有把上情和下情结合起来,才能从全局的高度,对报告提出审议意见,提出建议和议案。区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有关部门,联系代表、为代表提供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为代表全面了解情况创造条件,进一步开拓渠道和途径。

近年来,“一府两院”为加强同区人大代表的联系,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区政府将代表建议、意见和议案的办理情况及时反馈给人大代表,并直接邀请部分代表参加专题调研,让代表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区法院、区检察院通过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同代表的联系,“两院”主要负责同志当面听取代表意见,聘请部分人大代表为义务监督员,邀请代表旁听案件,给代表寄送材料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区人大代表除在本选区视察外,区人大常委会每年还组织了部分人大代表,到其他地方考察,使代表不仅了解本地的情况,也了解本市及至全国的情况,进一步开阔视野;使代表更加全面地认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代表通过比较、对照,通过学习先进的经验,总结自己的经验,找出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推进本地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发展。这也是让代表了解全面情况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