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3:26:08

鄂尔多斯范文篇1

(一)机构多、数量大

融资服务功能是典当公司最主要的也是首要的社会功能,是典当行的社会交易功能,在鄂尔多斯民间融资中,“典当行”和“投资公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0年对典当行的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向经贸委移交后,鄂尔多斯典当行发展迅速,至2008年6月末,全市典当行由2000年的1家发展到15家及27家分支机构,注册资金1.79亿元。此外,专事民间融资活动的类似融资机构还有很多,据调查,到2008年6月末,经鄂尔多斯市工商部门注册的投资公司414家,注册资金82.47亿元,担保公司159家,注册资金7.8亿元,委托寄卖商行46家,注册资金499.46万元,小额贷款公司1家,注册资金1亿元,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公司总计635家,注册资金93.1亿元。

(二)业务发展迅速,规模大

由于民间融资形式多样且大多无法通过正规统计渠道进行统计测算,因此鄂尔多斯市民间借贷的规模一直没有准确权威的数据统计,目前根据注册机构的注册资金发放情况调查测算,2008年末鄂尔多斯市的民间借贷机构借贷资金总额达到220亿元左右,约占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的28%和34.4%;然而另外根据一份对企业、家庭及个人的问卷调查测算,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规模达到410亿元,约占同期全市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的66.72%和71.65%。

(三)民间借贷利率水平总体较高

民间融资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基本趋势是随行就市,并参照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动随时变化,集资集股的利率还要考虑资金使用的回报率。据调查,企业和家庭的民间融资利率主要集中在月利率为10‰-20‰和20‰-30‰这两个区间,并且民间融资利率与企业规模、融资规模没有显著相关性,只是与行业有一定的关联。从总体利率执行结果来看,家庭民间利率大约在20‰-30‰,其中农户借款利率一般在20‰-30‰之间,个体工商户融资利率相对较高,在20‰-30‰,中小企业集资的利率一般在20‰左右,以典当和投资公司为媒介的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一般在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50%。据调查,融资机构吸收存款的利率一般维持在20%左右,最高的达到25%。

二、鄂尔多斯民间借贷情况有如下特点

(一)民间融资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旗区和经济水平中等的传统农牧区,民间融资依然保持着传统的自由借贷和民间集资的形式,而在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由于煤炭以及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表现的非常高而且极为普遍,其融资的形式更趋向于组织化、规模化的各类融资机构以及类似私人钱庄这种融资形式。据调查,鄂尔多斯民间融资较为集中,其中60%以上集中在东胜,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其融资需求主要体现在解决推动私营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以及房地产、采掘业的投资需求方面。

(二)借款期限灵活、用途广、手续简便

一是期限灵活。民间融资的期限由于用途的广泛及利率水平档次多而灵活多用,但总体来看期限集中于短期,最短有几天,最长可能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二是用途广。民间融资的资金用途主要是用于生产经营以及解决购房建房的资金需要。从企业融资用途看,主要用于解决流动资金不足、更新固定资产以及投资开发房地产。从家庭融资用途来看,主要用于生产经营、经商和进行农业生产及购房建房。总体来看,民间融资的资金用途已从消费型向消费型与投资型并重转变。资金主要投向房地产开发、煤炭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经营;三是手续简便。从民间交易的方式来看,民间融资的形式主要以信用借贷为主导,操作手段比较规范,手续简便。据调查,民间融资的协议方式以选择签订正式合同的形式居多,其次为打借条和口头约定,且借款方式中大部分需要保证人或者财产抵押。

(三)民间借款利差较大,趋利性强,融资方向转变

过去民间借贷关系主要维系在亲朋好友之间,多数出于互助和支持,一般是向家境好的借用,也有大家之间相互帮助而发生的借贷关系。随着民间借贷的发展,期融资趋利性逐渐增强,融入方愿意承受一定的费用支出,融出方希望获得一定利益收入。融资方向也发生重大变化,以前,民间融资主要是“富帮穷”,资金从富裕户向经济困难户移动,现在资金是由一般居民个人向会经营、懂管理、有效益的经济主体方向移动,呈现“民助富”特点。如前所述,民间融资机构吸收资金利率在20%左右,最高的达到25%,然而发放资金的利率却在30%以上,甚至达到50%,利润空间可观。

(四)非公有制经济是民间融资的主体

民间融资的规模与民营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主要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居民个人,在县域经济中,民营经济占据了中小企业的绝大多数。我国的金融体系结构决定了缺少专门为民营中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服务的制度安排,中小企业大多数缺乏贷款所必需的抵押品和信用担保,而且对资金的需求呈现规模小,时间紧等特点,正规金融机构出于对其信贷风险和信贷成本的考虑,很难把面辐射到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不得已只能依赖民间融资,在民营企业发展越快越好的地方、民间融资的成长也非常迅速。

(五)外来资金占有相当比重

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鄂尔多斯市本市内居民的闲散资金,市外资金通过本市内的融资关系成为鄂尔多斯市民间借贷的一个部分。通过个案调查,发现目前部分家庭事实上扮演着一个小型地下钱庄的角色,在那里聚集着来自四面八方社会关系的闲置资金。

三、鄂尔多斯市民间信贷的发展原因分析

(一)从民间融资的需求层面看,主要由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繁荣及其金融支持相对缺失几个因素

第一、从整体经济发展的历程来分析,民间融资的扩张主要依赖于地区经济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体系中各个经济体的资金需求量激增导致民间融资的繁荣。

第二、非公有制经济的生存与发展催生了民间金融。

第三、广泛的金融需求与信贷支持的有限为民间融资扩张提供了金融环境。正规信贷支持的有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GDP增长率远高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正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总量小,存贷比例远远高于国家水平。2)而正规金融机构数量小、种类少、结构不完善、布局不合理,无法满足市场对于资金的需求。3)银行业与企业所有制结构不匹配。

(二)从供给层面看,民间资本的聚集和强烈的投资意识造就了民间融资的繁荣

随着鄂尔多斯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个人收入有了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超过北京(7200美元)、上海(8500美元),排名全国第四,2008年已达到1.5万美元,赶上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水平;2008年,鄂尔多斯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9435元,较上年增长14.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已达6500元,较上年增长8.5%。

四、民间信贷对鄂尔多斯经济的影响

(一)促进作用

首先,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紧张的矛盾,在弥补正规金融供给不足,满足弱势群体对资金的需求,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从经济学角度讲,民间借贷的产生与发展是市场调节的产物。由于市场需求与银行供给之间存在严重缺口使得民间资金走上舞台,鄂尔多斯经济的高速发展恰恰又成为民间融资渠道的催化剂。根据保守估计,鄂尔多斯的民间融资总量占鄂尔多斯市贷款总量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民间融资资金获得的快速性成为高利率的补偿,很好的适应了中小企业,尤其是房地产公司和能源开发公司。与正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繁琐手续和高标准不同,民间融资的手续往往只需签个合约,甚至熟人圈内的口头协议,这对于刚起步不符合银行标准的小企业或者资金周转速度要求高的新兴企业来说无疑是唯一的解决途径。以房地产行业来看,2008年,鄂尔多斯二级以下的房地产公司86家,占全部房地产公司的91%,这也就意味着91%的房地产公司或多或少需要依靠民间信贷来维持产业的高速运转,满足大量资金和快速的资金流动。

第三,民间融资能有效缓解央行的货币紧缩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制约。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但由于民间信贷的存在,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民间融资可以说是国家贷款政策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的一个缓冲剂。

第四,民间借贷市场有利于促进银行业经营能力的提升,提高地区整体金融服务水平。民间融资繁荣对正规金融体系形成了压力,为争取社会资金融入正规金融市场体系,银行必须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需要的金融产品,提高信贷管理效率,提升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负面影响

民间借贷对经济也可能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尤其在金融机构发展比较完善的地区。在鄂尔多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金融机构发展现状下,目前可能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第一,民间融资对制定和执行货币信贷政策产生较大的抵消作用。民间融资使得部分社会资金需求由显性化转为隐性化,不能准确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货币管理监管部门依据的市场信息不全面,其所做出的宏观决策必然不够准确。在鄂尔多斯,资金的供求缺口十分显著,但银行爱莫能助,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的准确与否无法改变资金短缺的现状,因此,这种“自救”式的民间融资成为一种必要。

第二,是民间融资对储蓄存款市场造成一定干扰,给商业银行经营造成一定影响。民间信贷高利率的特点吸引了部分资金,与正规金融机构争夺资金来源和市场份额,分流了金融机构的存款。但是,我认为这种影响只是有限的影响。由于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也必然考虑到收益风险,最终的决策结果受到个体对于风险偏好的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说,民间借贷与购买股票债券相同是人们的一种投资选择。

第三,民间融资带来一定得市场风险

上述两个问题在我看来都不是民间信贷带来的主要问题,或者说在鄂尔多斯还不是主要问题,我认为,民间信贷造成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给市场带来了一定得风险。的资金供应者以获取高利为主要目的,而资金需求者则以高利率为诱饵,一拍即合,但高利率使经济行为中蕴含高风险因素,助长投机现象,而非理性的长期投资。

第四、民间融资加重了维护稳定的压力。民间融资大多具有自发性和不规范性,缺乏合法的组织管理机构,因而很容易引发债务纠纷,也极易形成非法集资,扰乱当地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但在鄂尔多斯,文化因素使鄂尔多斯民间信贷享有“信誉度高,资金安全性高,坏账率较低”的美名。当然,随着民间借贷规模的不断扩大,仅仅依靠文化约束是不够的,事实上,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五、相关结论

第一、民间融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合理化运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肯定性作用强于消极影响。民间借贷的发展方向是经济繁荣的一个侧面,而且相互依存。首先,推动多元化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其次,促进行业群体的发展,市场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民间融资存在于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依赖于庞大的市场主体,从其存在的各种形式来分析,足以证明其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民间融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而且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极大地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缓解其融资难的问题。

第二、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的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其运作基本规范,民间借贷并没有出现大的社会问题。

第三、合理的政策结论不在于打击取缔民间借贷,而是应该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比如说自律机制使民间借贷的社会成本得以有效控制,与此同时,不断完善金融机构,使金融机构种类多样化、结构合理化。

鄂尔多斯范文篇2

【关键词】鄂尔多斯;区域文化;文化产业

鄂尔多斯地区的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这片土地上的多个文明发展繁盛又逐渐消失,直到蒙古部落的人来到鄂尔多斯并在此定居后,这里的群体逐渐的趋于稳定,从五百多年前,这个地区开始被称作为鄂尔多斯,蒙古族占据该地区的主体。后汉族逐渐融入该地区,人数越来越多,形成了以蒙汉为主要群体的共荣地区。在这之后,鄂尔多斯的文化主要就是由这两个民族共同繁衍发展的,以两个民族的文化为主,其中也不断地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明加以发展,多种文化在鄂尔多斯地区诞生、发展、成熟直至璀璨缤纷,不断地形成了鄂尔多斯独特的区域文化。

一、鄂尔多斯文化产业概况

(一)鄂尔多斯文化产业概况1.鄂尔多斯文化产业的政策近几年,鄂尔多斯为了发展其文化产业,出台了《鄂尔多斯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只有在整个社会拥有基础政策性文件做标准与支持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展相关文化产业。然而在政策的操作与执行中,还是会出现过分强调原则而忽略实际的问题;同时,这些政策也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和观念,有些政府部门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大多流于形式,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和阻碍;此外,政策的制定太过于理想化而没有对于现实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只能说作用有限。例如,相关的民族文化传承者没有得到政府和社会民众的重视,因此缺乏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的优秀人才,人才流失导致民族文化濒临失传的情况愈加严峻。且部分民族文化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有限,致使缺少从事这一行业的职业人士,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才总人数和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仍需大力补充。2.鄂尔多斯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强大的经济能力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在1976年之前,鄂尔多斯在内蒙古地区十分贫困,而且八旗地区都十分贫穷。自1994年以后,鄂尔多斯紧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充分发挥鄂尔多斯当地的能源优势,找到了鄂尔多斯经济发展新道路。总体来看,近三年来,鄂尔多斯人均GDP都在14万元以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北京市2017年人均GDP约为12.89万元,2016年为11.8万元,2015年为10.6万元。可见,鄂尔多斯市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对文化发展的投入力度大小和发展目标,也决定着该地区文化的最终类型和结构。文化的发展需要资金投入,不管是人才队伍的培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都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撑。因此鄂尔多斯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而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大发展又刺激鄂尔多斯居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因此鄂尔多斯市有着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二)鄂尔多斯文化品牌概况1.服饰文化品牌想要建立一个品牌,首先要有好的产品,因此鄂尔多斯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也必须选择最优质和最精髓的文化部分。例如,闻名全国的鄂尔多斯羊绒衫选择的都是上乘原料,在羊绒衫集团的产品做到质量和样式都好的前提下,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即给品牌使用者最佳的体验。如今鄂尔多斯的服饰文化品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是一种民族标识,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的消费体验者。2.祭祀文化品牌祭祀是古代蒙古族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祭敖包、祭天、祭火、祭成吉思汗等都体现着游牧民族独特的民族特点,其中成吉思汗陵墓祭祀最具代表性。成吉思汗陵墓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简称“成陵”。成吉思汗祭祀文化正是由于有成陵和当时的守陵部落(达尔扈特部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使得其最大限度地传承了蒙古族十三世纪时的文化。[1]它的存在对研究草原文化乃至整个民族文化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成吉思汗祭祀过程丰富,在内容上表达了对长生天、蒙古族祖先及英雄人物的崇拜,在形式上再现了蒙古族古老的奶祭、歌祭和牲祭等形式[2]。成陵祭祀中的宫廷文化流传于民间后,逐渐形成了如筷子舞、顶碗舞等蒙古族经典舞蹈。成吉思汗祭祀可以说是鄂尔多斯特有的文化祭祀品牌。3.民族歌舞文化品牌内蒙古地域十分辽阔,地广人稀,其各个区域的文化交融交汇的程度低,因此蒙古族各地区的婚礼形式也多种多样,而其中以鄂尔多斯婚礼的过程最为精彩。它起源于成吉思汗时代,是由生活在伊金霍洛旗的蒙古族子民世代相传所保留下来的婚礼形式,这些蒙古族子民大多为达尔扈特部落的后裔,都是直接为元代宫廷服务的卫士、歌手的子孙[3]。这就造就了独特与魅力共存的鄂尔多斯婚礼,是其他任何地方的蒙古族婚礼都无法比拟的。《鄂尔多斯婚礼》情景舞台剧正是基于这一民族文化所形成的,距今已传承七百余年,到现在依旧保持着古老而传统的风格和情趣。鄂尔多斯婚礼的程序独特而严格,婚礼一般要举行数天。《鄂尔多斯婚礼》也集中体现了鄂尔多斯文化中独特的宫廷文化、祭祀文化和游牧文化。2006年5月20日,鄂尔多斯婚礼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二、鄂尔多斯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一)推动鄂尔多斯文化品牌产业化发展文化品牌化是一种社会发展趋势,鄂尔多斯文化最初的形成,就是以两个民族的文化为主,其中也不断地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文明加以发展,不断地形成了其独特的区域文化,其最初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与当时人们的生存需求、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相适应的。对于文化,人们通常是选择合适的,将鄂尔多斯文化独特性与现代人类社会的需求相平衡,将其发展辅以合适合理的商业化产业化运作。利用鄂尔多斯文化的商业价值和资源优势,积极推动鄂尔多斯文化品牌产业化发展,不仅在鄂尔多斯文化的保护方式上独辟蹊径,还可以促进当今鄂尔多斯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的发展取决于人的发展。鄂尔多斯在进行文化品牌规划过程中,前期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的真正需求,详细规划好制定好具体的实施规划。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人才、资本、技术、品牌、市场需求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配置,只有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配置的优势,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品牌的全面发展。发展文化品牌产业,一方面,不仅丰富了鄂尔多斯地区的文化生活,调整、优化了鄂尔多斯的产业结构,并且能缓解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推进鄂尔多斯社会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发展;另一方面,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化促使了流失的文化传承群体的回流,激发了鄂尔多斯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保障。与此同时,进行文化品牌的宣传推广。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及时最新鲜的资讯,对鄂尔多斯文化品牌进行宣传。此外,结合鄂尔多斯的文化特色,推出相应的文化娱乐活动、影像影视等,也有利于宣传文化品牌的宣传。(二)培养合格的鄂尔多斯文化人才队伍鄂尔多斯文化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深厚的成长土壤和坚实的生长根基,确保独特的鄂尔多斯文化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确保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发展为一流产业有赖于高素质的社会群体的探索和发掘。实现鄂尔多斯文化的传承及发展,还要依靠人才和相应的传承队伍。首先,要培养一批当地基层的文化建设骨干队伍,通过专业的培训、教育和管理,提升他们的专业文化素质和能力;其次,发挥基层文化建设骨干的引导和带头作用,同时组织志愿为民族文化发展奋斗的人才,加强鄂尔多斯居民对鄂尔多斯文化的情感依恋。比如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与课程,与当地社区合作,举办有鄂尔多斯区域文化特色的晚会、文化兴趣班,将传统技艺、传统艺术和传统体育融入社区活动的之中,强化居民的文化观念,树立文化自豪感;与当地高校合作,加强鄂尔多斯区域文化方面的教育,加深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将鄂尔多斯文化的优秀内容引入课堂,开设相应的文化公开课与讲座,发掘鄂尔多斯文化的独特魅力。(三)大力发展以鄂尔多斯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业鄂尔多斯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包括成吉思汗陵,还有准格尔召(甘丹夏珠达尔杰林寺)、鄂尔多斯青铜器、十二连城遗址、秦直道、阿尔寨石窟等等,都可以成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一个社会群体积淀了上千年文化成果,是经得起时代考验和锤炼的。很多旅游胜地在当今社会,已然是一种民族标识。打造一个以鄂尔多斯文化为中心多文化共存的旅游业。即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认同,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广泛传播。此外,文化的创新是维持文化生命力的主要源泉,文化旅游业的文化传承与文化的创新休戚相关。在开发旅游业的同时也要与当地文化融合开发相关创意性的文化活动与文化产品。例如,将鄂尔多斯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开发成规模更为宏大的,集观赏性、娱乐性、体验性为一体的文化娱乐产业,亦能促进鄂尔多斯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四)完善并细化文化产业政策鄂尔多斯文化是公共资源,其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索也必然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只有以国家和政府为主导,对鄂尔多斯文化的产业化进行长远规划,政府的职能特性在产业化的发展中充分释放,有侧重点地制定出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从充分贯彻实施的角度来讲,一定要注重在制定政策时的细节和可实现性、操作性,其中政策就是行政行为和一些法律行为的集合体。俗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越是微小的地方越是不能视而不见。鄂尔多斯目前的政策中,关于具体阐述操作措施的部分不足20%,导致了具体实施过程中经常性地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从而没有办法充分贯彻实施相应举措。

三、结语

鄂尔多斯拥有十分独特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值得被特别关注的民族地区。当地政府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合理利用该区域的丰富文化资源,这样,一来可以缓解自然资源储备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奠定文化产业的基础。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当地文化产业,当文化资源可以带来相对丰富的精神产品时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俊杰.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

[2]任君.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传承和恢复已到关键时期[N].中国文化报,2007-02-07(004).

[3]王亚光.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12.

鄂尔多斯范文篇3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应用策略

1人、建筑、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c建设,每一个建筑都消耗着各种资源,如何平衡这一关系,已成为人类不得不面对问题。另一方面,环境不同,对建筑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如在我国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太阳入射角很小,冬季漫长,建筑朝向注重争取更多的太阳辐射,避免相互遮挡,形成了东北大院;华南亚热带地区,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空气湿度大,热量不易散发,因此,该地区的宅院的主要目的为遮阴、避阳,建筑物间距尽可能缩小,借助建筑间互相遮挡获得较大的阴影区,因此这一地区的合院就演变成了明堂;而热带地区合院民居的院落演变为小小的采光天井。除了采暖、遮阳、通风等基本功能外,即使在同一气候区其他条件的变化,也使得建筑的构造形式或功能处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水文、地质、人文等条件的不同。因此人类既不能无休止地因建筑而消耗其他资源,也不能用一种建筑和构造形式去适应所有地区,因而这就需要从具体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状况、气候温度、资源环境、生产力水平、人文特质等因素来考虑建筑的空间布局、能量转换、材料结构、建造技术手段等要素。

2生态建筑要点

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环境的分析,得出其以高原、山地结合等地形地貌为特点,具有风大沙多,雨雪较少而集中,空气干燥,冬季漫长夏季短促,夏季阳光充足的气候特点,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丰富且储备量大,游牧与定居的双重人文特征。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尊重和保护留有原生态要素,维护其完整性,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共生;建筑设计应遵循整体有序、平衡、循环再生的原则,实现低能耗,从而降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输出;环境气候的变化也对地方文化的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地域文化是在千百年来环境气候的影响下形成的。

3鄂尔多斯地区生态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3.1风对建筑形体的影响和利用。环境气候的变化也对地方文化的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地域文化是在千百年来环境气候的影响下形成的。草原蒙古包就是反映建筑形体与风环境关系最生动的例子。蒙古包的形体是智慧的蒙古族人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被称为哈那墙的木龙骨,它可以轻松打开与合拢,便于移动安装的同时保持了极轻的结构状态,在受到风荷载的时候,依靠自身的弹性抵抗风力,整体性的支撑结构及曲线的表现随风力的变化而出现弯曲,可以较好地化解风对建筑的影响。蒙古包圆形的平面与类锥形的屋顶在获得最大空间的同时围合成较少的外表面积,多曲率的形体也减弱或化解了风的不利影响,是轻质结构利用整体结构和形体选择适应环境的完美建筑,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建筑学界热衷的研究对象。此外建筑还可以利用特殊的地形、植被等减少风对建筑的不利影响,如遮挡、覆土、设置风障等。总的来说,鄂尔多斯地区寒冷,受开窗面积不宜过大、建筑平面尽量规整的节能要求影响,建筑的形式受到较大的制约,如此一来,利用更为有效的通风方式不仅可以使建筑从形式中解放出来,如设置可调节的通风口、利用风井、中庭等空间来组织通风,高效的同时使建筑产生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也有效控制了风大、沙多等不利因素的困扰,并且风井、中庭等空间与其他外在条件的组合也可为建筑带来众多的附加效益,如除沙、过滤、加湿、加热或冷却空气等,起到了“自然空调”的效果。多数情况下,建筑通风是比较复杂的,由于风是受温度差及气压差所产生,研究建筑通风的前提就必须了解风流动的特点及规律,这其中主要有热压通风、风压通风、混合通风等。(1)热压通风:理论上建筑物的通风口满足进风口低于出风口时就会形成热压通风。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在建筑较低地方设通风口可将上升的热空气从室内排出,而室外新鲜的冷空气则从建筑底部较低的通风口被吸入。通风的效果与进、出风口的高差和室内外的温差有关,室内外温差和进、出风口的高差越大,则热压作用越明显,这种的通风方式常用于有足够高的室内空间,如厂房、体育馆等。(2)风压通风:风压通风是指风在吹向建筑时,建筑的迎风面会承受正压力,受建筑的遮挡风会在绕过建筑的同时在各个侧面及背面产生负压。如果利用建筑设计在不同方向的表面设置不同的通风口,或利用形体设计控制通风的形式,就会放大或减小这种通风的效果。在鄂尔多斯地区,冬季漫长寒冷,传统民居建筑中往往会在南向开较大的窗户以获得冬季的日照,北侧的窗户非常小,以减少冬季散热,而夏季则有凉爽的“穿堂风”,就是利用了不同迎风面与背风面的压差,设置不同的大小洞口,很好地满足了冬季的保温与夏季的通风需求。(3)混合通风:在日常的生活中,建筑热压通风与风压通风常常是一起出现的,两种作用相互叠加,相互影响,有时会放大通风的效应,有时则会相互抵消。由于风压受季节、风向、环境、建筑物外形等影响,风压与热压的通风作用会呈现千变万化的效果,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如夏季在利用“穿堂风”形成通风效果时,要注意建筑的迎风面要与夏季主导风向形成一定的角度且不宜小于45度,群体建筑的布局也应优先考虑错列式、斜列式等布置方式。在鄂尔多斯这样的寒冷地区还应该考虑冬季通风口的保温措施。3.2“烟囱”效应的利用。传统的烟囱是利用气压在空间中产生“抽拔”效应的典范,这在鄂尔多斯地区乃至北方都极为普遍。同时这一形式的意义也包括气井、风井、通风塔等多种建筑元素。在鄂尔多斯地区受气候和地区习惯的影响,夏季室内空气干燥,冬季则很少开窗通风,很难保证室内空气的舒适性。如果将气井、风井等要素引入建筑中,不仅可保证室内的新鲜空气流通,在釆取一定的控制措施下,还可解决室内舒适性的问题,如在一些公共建筑中利用形体设计将风引入地下,冷却的风带着地下潮湿的空气通过风井进入室内,起到室内通风及加湿的效果;冬季如果在建筑外墙设置有气流控制阀的通风口,经过风井将新鲜空气导入地下室升温后再进入室内,即使在冬季保证门窗气密性的情况下也可保持室内自然通风。可将风井分为进风井和出风井两种类型(见图1)。3.3建筑中庭设计。(1)中庭的产生。受地区气候的影响(冬季漫长、气温低),这就对建筑内部空间环境的舒适性提出较高的要求。中庭空间的引入,一方面,增加了室内、外空间的多样性,减少了外部空间舒适度较低的遗憾;另一方面,在节约城市用地及节能的要求下,建筑的进深不断加大,而建筑的外界面的量与空间的量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外界面过剩则产生资源与能源的浪费,尤其是对于寒冷地区;外界面不足时,受经济技术手段的制约(如采光、通风与建筑结构之间的矛盾)就会提出为改善内部环境而进行的人工补偿。这样中庭就成为建筑内部空间体量扩大后,舒适度降低和外界面不足而进行协调的结果。中庭的形式主要有围合型与周边型(见图2)。(2)中庭对外界环境的冷热缓冲作用。建筑中中庭的引入起到了对外界环境的冷热缓冲作用,中庭相当于建筑的温度调节器,夏季,顶部开有天窗的中庭由于烟囱效应加强了室内通风的效果,带走室内热量;冬季封闭中庭的“温室效应”又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但鄂尔多斯地区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夏季的中庭室内的通风效果得到了加强,冬季的夜晚中庭会由于较高空间会将室内热量向屋顶聚集,消耗更多的热量,所以该地区的中庭设计体量不应过大。(3)促进自然通风。中庭的存在相当于减少了建筑的进深,恰当的形式可有效促进自然通风,同时结合局部的水体,有利于调整内部环境的舒适性,但中庭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中和面效应的不利影响。在压差的作用下,空气经过中和面以下的洞口从室外流入中庭,再从中和面以上的洞口流到室外。在某些情况下利用中庭烟囱效应只能对建筑的一部分房间实现自然通风,为避免污浊空气的回灌,上层房间与中庭相邻的窗口应关闭,或者将通风窗像烟囱一样高高地顶出屋面,通过提高出风口的高度来提升中和面高度,从而强化中庭的通风效果。(4)中庭中的水。中庭中水的引入,一方面,活化了空间,使其更具趣味性,另一方面,处于气候较干燥地区,水可以为建筑内部增加一定湿度,从而提高了建筑内部的舒适性。3.4建筑能耗的高效性。受鄂尔多斯地区气候特点的影响,建筑的围护体系包括墙体、门窗、屋顶与地面等,对此可釆取以下生态策略。(1)墙体保温技术。建筑护结构中,墙体所占比重最大,冬季通过墙体流失的热量,研究表明约为建筑总散热量的20%,这样单一的材料很难满足室内环境舒适的要求,需要通过与其他材料结合起来实现保温的目的。复合墙体保温主要有三种形式:内保温、夹心保温和外保温三种。在围护结构中,应采用轻质高效的玻璃棉、岩棉、聚苯板等作为保温材料。而加气混凝土既可作为承重墙体结构,也可兼作保温结构。在一般墙体材料中,加气混凝土是可以满足50%节能要求的外墙保温材料,但大多外墙材料还需要结合保温材料来达到节能目的。目前,该地区比较成熟的做法是在空心砖、混凝土空心砌块或钢筋混凝土外做聚苯板薄抹灰系统(见图3)在特殊的构造部位采用保温砂浆处理,来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双层墙,这种墙体由内外双层墙和中间的可调节百叶组成。夏季内层可开启,允许自然通风;春季由在两层之间的百叶墙面调节;到了冬季,百叶窗关闭阻挡寒风的进入。两层通气幕墙系统具有非常大的节能能力,对提高幕墙的保暖、降噪等功能起很大的作用。(2)门窗技术策略。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影响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耗能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门窗的耗能占建筑围护结构总能耗的40%~50%。这一地区的门窗设计策略中应主要考虑窗墙比设计和窗的材料选用。建筑物开窗过小不能满足采光与通风的要求,过大则造成能源的浪费,经研究,我国的建筑规范中给出了不同类型建筑不同朝向的窗墙比(见表1)。门窗材料选择方面采用保温玻璃,如双层玻璃、中空玻璃、镀膜玻璃、热反射玻璃、Low-E玻璃等。(3)屋面技术策略。屋面既承受各种荷载的作用,还要抵御各种环境变化对建筑内部空间热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屋面的热工性能上。屋面保温应选择密度大、传热系数较低的保温材料,应优先考虑就地取材,减少运输的能耗。从传统民居可看出,长短坡屋顶这一形式有利于防水、防裂、防渗,同时由于南向屋顶面积较大能接收较多的太阳辐射,能更好地调节室内温度;而北向的屋顶面积较小,从而减少了冬季的热损失。屋顶绿化可以起到保温保湿、减噪消毒、净化空气,吸附周围的颗粒和悬浮尘的作用。屋顶绿化还有保护建筑物的作用,植被覆满的屋顶能吸收夏季阳光的辐射所带来的热量,可以阻挡屋顶面层温度攀升,免去辐射强烈所引发的热胀冷缩和风沙侵蚀,从而保护顶面而得以延长建筑物寿命。在我国北方冬天花草树木枯死,气候干燥,保温性能显现;而夏季经过绿化后的屋顶可明显降低建筑物周围环境温度。3.5太阳能技术太阳墙被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评为与蒸汽机、电灯、汽车、电脑等过去两个世纪最有意义的八十件发明之一,是一项用于提供经济适用的采暖通风解决方案的太阳能高科。技新技术(见图4)。太阳墙全新通风供暖系统核心组件是太阳墙板。太阳墙板表面镀有一层热转换效率达80%的高科技涂层,并在板上穿有许多微小孔缝,经过特殊设计和加工处理制成的,能最大限度地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太阳墙板是太阳墙系统的外表皮,安装后与传统的金属幕墙相似,并且有多种色彩选择,可与建筑形成较好的协调效果。太阳墙系统的工作原理:将室外新鲜空气经太阳墙系统加热后由风机泵入室内,置换室内污浊空气,起到供暖和通风的双重效果。在德国,政府为了体现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表率作用,德国政府大力提倡在政府项目中使用太阳墙系统为建筑提供采暖,并把建筑的节能和减少运行费用作为考虑的头等大事之一。建筑设计关注的问题不仅仅是如何在建筑中使用可再生能源,还是要更多地考虑如何能将太阳能系统与建筑立面有机结合。太阳墙系统作为建筑的可再生能源系统,除了具有供热量大、二氧化碳减排量大的优点,还具有无需维护和无运动部件等特点。太阳墙系统在夏季可以为建筑起到遮阴的作用,相比没有太阳墙覆盖的墙面低5℃左右,间接地为空调节约了能源。由于太阳墙系统增加了墙面的隔热系数,可使室内冬暖夏凉,这是其他采暖设施无法比拟的。太阳墙技术目前已广泛使用于加拿大、美国、欧洲及日本的住宅、厂房、学校、办公楼等不同用途的建筑上。它已荣获多项国际大奖,并被美国能源部评为先进节能供暖技术发明。鄂尔多斯地区作为先行先试推动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的示范区,建筑项目利用独特的绿色能源,有着极为重要的示范意义及社会经济效益。据测算,安装1m2太阳墙板需要1600元,安装1m2玻璃幕墙需要800元左右(高档的玻璃幕墙造价可达1000元/m2以上),用太阳墙板代替玻璃幕墙只需要多花800元。而太阳墙板在冬季会以每天3.9元的回报速度来回馈用户,以此速度来计算只需要205d便能收回太阳墙板的投资。太阳墙板的使用寿命在30年以上,无须维护,按每年能源价格上涨幅度为3%、通货膨胀率为2.5%、银行折现率(长期)为9%来计算,太阳墙系统在30年内给业主带来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为17.5%。同时每百平方米太阳墙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t,对环保和社会的效益贡献巨大。

4结束语

文章针对鄂尔多斯地区的环境特征,从风对建筑形体的影响和,“烟囱”效应的利用,建筑中庭设计,建筑能耗的高效性,太阳能技术利用这五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在特定的环境下,建筑设计对环境的回应。呼吁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尊重和保护留有原生态要素,维护其完整性,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共生,并遵循整体有序、平衡、循环再生的原则,实现低能耗,降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输出,增加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占江.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235.

[2]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3]徐昉.计算流体力学(CFD)在可持续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学报,2004(8):65-67.

[4]余庄,张辉.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节能的数字分析和设计策略[J].建筑学报,2007(7):42-45.

鄂尔多斯范文篇4

本文作者:旺楚格工作单位:鄂尔多斯文化局

鄂尔多斯各地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其中包括传统民间歌舞文化、祭祀文化、婚俗文化、苏勒德文化、圣火文化、敖包文化、马文化、骆驼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漫瀚调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等等。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扎根于这块神奇的土地,形成独具特色、珍贵的文化遗产。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文化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成吉思汗祭典为代表的鄂尔多斯祭祀文化。成吉思汗传统祭典,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是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集中体现,鄂尔多斯祭祀文化的经典。包括成吉思汗祭典在内的鄂尔多斯传统祭祀,显示着祭祀内容的原始性,祭祀内涵的神秘性,祭祀形式的独特性和祭祀传承的唯一性特点。鄂尔多斯祭祀包括长生天祭祀、圣主成吉思汗祭祀、苏勒德祭祀、圣火祭祀、山水神灵祭祀;在祭祀形式上集中体现了古老的奶祭、火祭、牲祭、酒祭、歌祭;在祭祀仪式上,保持了蒙古王朝时期的宫廷祭祀礼仪,成为举世瞩目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经典。2.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鄂尔多斯民俗礼仪文化。鄂尔多斯婚礼,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集民俗礼仪、民间歌舞、传统祝颂、民族服饰、特色饮食为一体的民俗礼仪活动,成为民间艺术的殿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包括鄂尔多斯婚礼在内的鄂尔多斯民俗礼仪礼俗渗透到民族民间文化和生产生活当中,使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形成独特的特点。鄂尔多斯祭祀礼俗,外迎(路途迎送)、内迎(门前迎宾)等迎宾礼俗以及问候礼俗、待客礼俗、敬酒礼俗、献全羊礼俗、宰畜礼俗、节庆礼俗、丧葬礼俗等多种多样,显示出鄂尔多斯蒙古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3.以宫廷“古如歌”为代表的鄂尔多斯音乐文化。古如歌,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如歌,是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十三世纪传承的蒙古王朝宫廷“礼仪国歌”,在盛大庆典开始时所唱的长调歌曲,它与普通的长调民歌截然不同,可谓世界唯一。包括古如歌在内的鄂尔多斯民歌,有几千首,从韵律上分长调和短调。长调民歌悠扬、舒展、豪放;短调民歌欢快、热情、奔放。鄂尔多斯民歌内容丰富,包括赞颂、思念、诉说、讽刺等多方面,曲调优美、语言流长、幽默,流传面广。《圣主的两匹骏马》、《森吉德玛》、《敬酒歌》、《送亲歌》等诸多歌曲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4.以民间《筷子舞》为代表的民间舞蹈艺术。鄂尔多斯民间舞蹈,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筷子舞》,鄂尔多斯人几乎无人不会跳。民间《筷子舞》,一般在婚礼等喜庆场合,兴高采烈的人们拿起筷子、酒盅等,随着欢快的鄂尔多斯民歌,进行舞蹈。《筷子舞》、《盅子舞》、《盘子舞》、《珠岚舞》、《顶碗舞》等鄂尔多斯民间舞,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是鄂尔多斯民间文化之精华,蒙古族民间舞蹈之经典,社会上产生深刻影响。5.以民间祝赞词为代表的鄂尔多斯礼俗文化。鄂尔多斯祝赞词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传统祝赞词非常丰富,其曲调、韵律、语言等保留着蒙古民族古老文化特点,以口头文学形式世代相传。鄂尔多斯传统祝赞词有数百部,包括成吉思汗祭奠祭词、神灵祭奠祭词、婚礼祝赞词、祝福词、招福词、祝祷词、人物赞、物体颂、骏马赞、五畜赞等多种多样。其中成吉思汗祭奠祭词就有50多部,5000多行;婚礼祝赞词就有20多部。这些祝赞词,都是通过民间艺人“洪晋”来展现。除此之外,鄂尔多斯有丰富的民间故事、民间诗词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独特的民间说唱艺术。6.以“珠拉格”为代表的鄂尔多斯节庆文化。珠拉格,亦称马奶节。是鄂尔多斯草原牧人庆贺丰收,祈求长生天的盛会。当年,成吉思汗在客鲁伦河畔拉起万群牲畜的练绳,用九十九匹白骒马鲜乳献祭长生天,举行“查干苏鲁克大典”,祈求草原人畜兴旺,大地平安。这一庆典活动,在成吉思汗陵以“查干苏鲁克大典”世代传承,鄂尔多斯各地以“珠拉格”(马奶节)形式一直在传承。每逢盛夏季节,草原风调雨顺、水草丰美、牛羊肥壮,鲜奶像湖水一样丰溢,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经过一年辛勤劳动的牧人,在这丰收的季节里,聚集在一起,举办“珠拉格乃日”(马奶节)。珠拉格举办那天,牧人们从四面八方牵来带驹的骒马,系在草滩上准备好的练绳上。祝颂人捧起吉祥的哈达,念诵《马驹赞》,用鲜奶抹画马驹,并举行选好马仪式。一群男性牧马人提着奶桶挤马奶,然后将马奶洒祭苍天和大地,这时祝颂人念诵祝赞词。仪式之后,聚集在草原上的牧人痛饮酸马奶,庆贺牧业丰收。接着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好汉三项那达慕”,使草原充满欢乐……珠拉格,是鄂尔多斯那达慕大会的原型,鄂尔多斯各地除珠拉格外,还有敖包盛会、庙会、骆驼圣火祭典等诸多群众性传统节庆活动,显示着草原原始文化特点。7.以宫廷“珠玛宴”为代表的鄂尔多斯饮食文化。宫廷“珠玛宴”,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蒙元时期的“内廷大宴”,是最为隆重的宫廷宴会,融宴饮、歌舞、游戏和竞技于一体的贵族庆典娱乐活动。鄂尔多斯蒙古族传承的珠玛宴,集古老传统的礼仪、风俗、歌舞、祝颂以及传统服饰、特色饮食为一体,展现蒙古族宫廷礼仪文化、饮食文化风采。鄂尔多斯特色饮食非常丰富,分白食(奶食)、红食(肉食)等几大类。其中敬献“秀斯”(全羊)就有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全羊宴”、“羊背子”、“半羊宴”(包括“哈嘎斯秀斯”“、呼古斯秀斯”、“斡热勒秀斯”)“羊头宴”、“肩胛宴”、“胸叉宴”等等,显示出蒙古族古老宫廷饮食习俗。鄂尔多斯,是一块引人瞩目的古老的土地。这里具有悠久神秘的历史、灿烂神奇的文化。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灿烂文化。鄂尔多斯,历史的变迁中成为守护成吉思汗宫廷部落鄂尔多斯人的故乡,成吉思汗八白室的供奉之地,成为蒙古族传统文化最集中的地方。8.以妇女头饰为代表的鄂尔多斯服饰文化。鄂尔多斯妇女头饰制作工艺等,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妇女头饰,以金银、玛瑙、珊瑚组成,每个头饰约十多斤重,保留了蒙古族古代的装饰传统,制作工艺精湛,显示出高雅、庄重、华丽的特点。包括妇女头饰在内的鄂尔多斯服饰,如蒙古袍、帽子、坎肩、皮靴、玛海、腰带、鼻烟壶袋、银碗袋、针扎袋、火镰、蒙古刀、耳饰等,色彩斑斓、做工精细,具有蒙古族宫廷服饰特点。特别是鄂尔多斯贵族服饰,更具有特点,成为蒙古族服饰文化之经典。9.以漫瀚调为代表的鄂尔多斯民族和谐文化。鄂尔多斯东部盛行的漫瀚调,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瀚调主要流行地准格尔旗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之乡”。鄂尔多斯是蒙汉民族交融的地区。特别是近现代以来,蒙汉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独具风格的蒙汉交融文化。漫瀚调是蒙汉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交往中创造的以蒙古族民歌为基调,以汉族唱法为风格,精妙地揉合而成的一个独特的鄂尔多斯民歌歌种。是蒙汉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象征,是共同创造的宝贵的民族民间音乐财富。这种文化形式,渗透到民族歌舞、服饰、饮食、习俗、语言文字等诸多方面。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并具有极强的群众性、娱乐性,形成民族和谐交融文化。

鄂尔多斯传统文化固有的价值,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为社会的进步,发挥重要的作用,显现出自己特有的价值。现代化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鄂尔多斯传统文化面临新的课题。如果不寻求新的途径体现鄂尔多斯传统文化的价值,这一珍贵的资源也会枯竭,它固有的价值也会消失。鄂尔多斯,是一块引人瞩目的古老的土地。这里具有悠久神秘的历史、灿烂神奇的文化。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灿烂文化。鄂尔多斯,历史的变迁中成为守护成吉思汗宫廷部落鄂尔多斯人的故乡,成吉思汗八白室的供奉之地,成为蒙古族传统文化最集中的地方。鄂尔多斯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所创造的传统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博大精深的精神,体现出杰出的历史价值,成为鄂尔多斯人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鄂尔多斯传统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精神价值内涵。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动力。传统文化,包涵形式、内容、理念、意识等多方面。对人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民,长期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育共同的意志、共同的精神,进而生成强有力的自信心和维护地区利益的精神动力;二是历史价值内涵。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在不同历史时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体现了应有的价值。传统文化始终是一个民族精神生命和群体人格得以发育、生长的根源,也是这种精神生命和群体人格能够绵延不断、演变发展的取之不竭的资源;三是艺术价值内涵。丰富多彩的鄂尔多斯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比如,早期的鄂尔多斯青铜器,除了历史价值以外,更有艺术价值。鄂尔多斯传统文化中,蒙古族民间歌舞艺术的影响更为突出,它直接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些影响很深的传统文化,经过漫长历史的锤炼成为给人们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的经典,体现出自身特有的价值;四是经济价值内涵。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资源,与矿产资源一样具有经济价值。传统文化可衍生为表演艺术价值、音像制品价值、旅游观光价值,进而又带动包括娱乐、餐饮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体现出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

鄂尔多斯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在世界各种文明中独树一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始终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坚持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大力繁荣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在社会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鄂尔多斯传统文化,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挑战。保护和发展鄂尔多斯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的历史使命。对鄂尔多斯传统文化的保护,一是政府主导,出台保护、传承的政策,建立投入机制,形成有利于保护、传承鄂尔多斯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二是创造整体性社会保护的环境,形成有效的保护形式与保护生态。只有这样,诸多传统文化才会在相互的影响中得到更好的延续和发展;三是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形成社会公众主动参与保护和承担保护职责的文化自觉,特别是重视发挥好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的作用;四是提升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成为公共文化内容,形成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会公众文化享受,使鄂尔多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对接,成为顺应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供给。传统文化真正体现出社会价值,而且这一价值不是它固有的价值,而且是提升了的价值,它将形成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成为保护与发展鄂尔多斯传统特色文化的有效途径。四、鄂尔多斯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不应是静止的、凝固的保护,而是要体现保护中的发展,发展中的保护。文化的发展繁荣,不仅是文化量的增长,而应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文化质的提升与突破,使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样式不断推陈出新,文化传播更加深入人心。而传统文化质的提升,关键在于创新。文化的创新,事实上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的保护,原封不动地保护下来,显然不现实。如果将其融入现代生活、促进新的发展,就得创新。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还可以维系对传统文化本身的传承,在新形势下真正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因此说,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事实上就是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价值的有益途径。我们要开发利用鄂尔多斯独特、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时代性,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我们要充分认识鄂尔多斯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使鄂尔多斯优秀传统文化以创新的手段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创新,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提升价值提供新的机遇和创造新的社会环境。鄂尔多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传统文化以现代新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充分体现现代价值。实践告诉我们,把传统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是开展公共文化活动要以民族特色文化为基础。比如,鄂尔多斯农牧区的公共文化活动,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把民间具有深厚基础的传统那达慕、马奶节、敖包盛会、赛马节、骆驼文化节、民歌坐唱、民间歌舞赛、农牧民诗歌赛、故事会等丰富的内容,变成公共文化活动内容。鄂尔多斯农牧区具有广泛基础的祭祀活动,如成吉思汗祭祀、苏勒德祭祀、圣火祭祀、山水树木祭祀等民俗文化活动,可融入公共文化活动。在举办形式上,充分发挥全市公共文化网络作用,打造各自的文化品牌,举办不同规模的文化活动。鄂尔多斯市定期举办“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鄂尔多斯国际民歌节”、“农牧民社区文艺会演”;各旗区固定举办“伊金霍洛•成吉思汗文化节”、“东胜•万家乐文化节”、“乌审•萨拉乌苏民间文化节”、“鄂托克•阿尔寨民间文化节”、“鄂前旗•上海庙赛马节”、“杭锦•千峰骆驼节”、“准格尔•漫瀚调艺术节”、“达拉特•黄河民俗文化节”等品牌文化艺术节;全市各文化站和文化室利用当地节庆活动和民俗活动,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扶持农牧区民间文化组织和民间文艺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鼓励和扶持农牧民群众开展家庭那达慕、珠拉格(马奶节)、马文化节、骆驼文化节等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扩大民俗文化活动范围,使民俗文化活动延伸到农牧民家庭,覆盖全市农村牧区;建立民族文化艺术之乡和文化生态保护区,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公共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为鄂尔多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更多的内涵,使鄂尔多斯民族特色文化贯穿于整个公共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极大地活跃农村牧区群众文化生活。

鄂尔多斯范文篇5

鄂尔多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一)鄂尔多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2011年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重在调控房价,限购政策的持续实施以及高利贷危机导致鄂尔多斯房地产市场低迷。2011年11月不断从网上爆出鄂尔多斯房地产崩盘的消息,有人称康巴什房地产已经全面崩盘,从高利贷危机以后,康巴什房地产就大面积降价,从2010年的均价10000元/平方米降到了3000多元/平方米。鄂尔多斯房地产的寒冬似乎来临。鄂尔多斯许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资金难以回笼,面临严重资金短缺的问题,资金链持续紧绷,市场资金压力持续增大。(二)鄂尔多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鄂尔多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日益严峻。政府和银行都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成效甚微。当地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依然存在诸多融资问题。面临这些融资问题,1.鄂尔多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目前依然以间接融资为主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起步晚于中国的其他城市,甚至落后于周边的其他城市。2006年随着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价格的上涨,鄂尔多斯凭借其资源优势迅猛崛起,资本的积累促进了城市建设规模,大量房地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是由于其生长时间短,内部资金积累薄弱,无法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健全,上市准入门槛高,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才开始试行,而且开放对象限制严格,鄂尔多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无法达到其要求。这就使得这些企业只得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伸手。2.银行贷款规模偏小,无法全部满足企业贷款需求近年来鄂尔多斯经济高速增长,其资金需求量远超于鄂尔多斯银行机构的资金供给量。据鄂尔多斯东胜区金融办获悉,截止到2011年七月底,鄂尔多斯银行的本外地存款余额为1930.46亿元,其中东胜区存款余额为1125.12亿元;同期,鄂尔多斯银行贷款额为1806.84亿元,其中东胜区贷款额为1148.78亿元。从这些数据中容易看出,东胜区的贷款额大于存款额,资金最为活跃。这样,银行的资金状况也非常紧张,很难再拿出多余的资金来给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放贷。壮大。3.民间资本供需失衡鄂尔多斯拥有极其雄厚的民间资本,且民间借贷盛行,根据最新的研究显示,鄂尔多斯汇集在民间金融系统的资金量,保守估算已有2200亿元,当地民间金融系统规模已远远超过当地银行存款规模。然而,这些民间资本并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甚至,某些个人将部分民间资本聚集起来并未发展什么实业,甚至是用来挥霍浪费、享受、等。这样民间资本不仅没得到有效利用,还可能被严重流失。

解决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融资难的对策措施

许多发达地区采取各种金融支持政策和手段来帮助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并收的良好的效果。应该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全面结合鄂尔多斯实际来有效解决鄂尔多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问题。(一)优化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自身素质,建立信誉形象鄂尔多斯的很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还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用人方面任人唯亲,决策独断专行,严重阻碍着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科学发展,降低企业自身信用水平,导致其融资难。要提高管理人的信息披露意识,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与银行长期合作关系,降低企业信贷成本。此外还要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意识,注重保护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二)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创建新的融资方式企业融资有很多种,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之所以出现融资难是因为其只考虑向银行、民间借贷机构获得资金,没有认真的去寻求其他融资渠道。(三)强化政府扶持,引导社会产业分工政府要出台合理公平的产业政策,强化社会产业分工。鄂尔多斯政府还应出台政策积极促进新的融资渠道的发展,下大力气完善当地资本市场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建立安全的资本市场,增加中小型房地产的融资渠道,缓解其融资压力。政府政策的出台往往向社会传递出特定信息,对社会资金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因此政府在出台优惠政策的同时也要考虑其公平性,构建相对公平的融资环境。

本文作者:康峰工作单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鄂尔多斯范文篇6

关键词:煤炭天然气太阳能风能节能环保

0引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如何有效利用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全球性大课题。我国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居世界第3位,天然气储量居第19位,石油储量居第11位,水能储量居第1位[2],但还面临石油和天然气不足的问题。从2001年我国能源结构来看,煤炭占67.0%,石油和天然气占26.1%,水电和核电占6.9%,这种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将面临环境保护和提高能源经济效益的双重压力。能源问题的解决不但依赖国家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更有依赖于地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位于我国西部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资源丰富,拥有我国最大的整装气田苏格里气田和世界上煤质最好的神府煤田、同时还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是我国的“煤电硅谷”,肩负着向华北、东北、华东、华南供应煤炭和电力,并向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美国出口精煤。该地区如何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缓解国家能源压力,同时保护尚未污染的大草原是开发西部所面临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课题。

鄂尔多斯地区的能源

鄂尔多斯地区的化石能源

鄂尔多斯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是著名的“河套文化”发祥地。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40公里,总面积87428平方公里,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与黄土高原相连,与宁夏、陕西、山西三省毗邻。

鄂尔多斯地区化石能源丰富。煤炭已探明储量1496亿吨(相当于1282亿tce),约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六分之一。现有大中型煤矿15座,煤炭年生产加工能力500万吨。煤炭质量高: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热值、高挥发分等突出特征,属于优质动力煤、汽化煤、冶金煤系列,被国内外称为环保型的“绿色”洁净煤。天然气已探明储量7504亿立方米,其中苏格里气田是我国最大的整装气田,已探明储量5000亿立方米,预计可探明储量将达7000亿立方米。

鄂尔多斯地区的可再生能源

鄂尔多斯地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日照资源极为丰富,仅次于青藏高原,按照太阳能资源的多少和利用情况分属一类地区。年日照一般在2716-3194小时,年均实照时数为3008.9小时,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年日照百分率为67.8%。可照时数到冬至(12月21日或22日)时最短,一日一般为9小时左右,以后逐日增长,到夏至(6月21日或22日)时最长,一日一般为15小时,北部略高于南部。其它时间可照时数多在13至15小时。由该地区设立的太阳辐射站测量的实测值和理论计算可得,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5.929×106KJ/m2,年际变化在5.748×106KJ/m2—6.037×106KJ/m2之间,变化幅度为2.89×105KJ/m2。太阳辐射的时间分布是:1月较少,后逐渐增多,5月达到最大值,为每日2.1×104KJ/m2以上;5月以后逐月减少,12月最低。全年平均气温为5.3-8.7℃。

表1鄂尔多斯地区月平均太阳辐射量和平均日照时数表

月份

1

2

3

4

5

6

辐射量×104(kJ/m2)

32.33

36.38

49.64

59.05

72.64

70.09

日照时数(h/m)

230.5

221.1

262.5

267.6

306.2

308.6

月份

7

8

9

10

11

12

辐射量×104(kJ/m2)

65.43

58.80

50.77

42.74

31.57

28.77

日照时数(h/m)

288.1

269.2

255.2

255.1

222.3

220.7

鄂尔多斯地区风能也极为丰富,年平均风速在3.0—4.3m/s之间。风速的年分布规律以春季为最大,多数地区在3.0-5.0m/s之间;夏冬季次之,多数地区在3.0-4.0m/s之间;秋季最小,一般在3.0m/s以下。大风日数平均为50天。大风日数的季节分配以春季为最多,占全年大风日数的40至50%,冬季大风日数占全年大风日数的16至32%,夏季大风日数占18至32%。大部分地区风速≥3m/s,日数约为220天左右,占全年总日数的60%。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为150—200W/m2。风能储量472MKWh。利用可再生资源有待开发。

表2鄂尔多斯地区历年各月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平均风速

(m/s)

3.2

3.4

3.7

4.4

4.2

3.6

3.3

3.1

3.0

3.2

3.5

3.3

3.5

平均大风日数(d)

1.4

2.0

3.7

5.3

4.5

3.7

1.5

0.9

1.2

1.1

2.3

1.8

28.1

鄂尔多斯地区能源开发利用状况

煤炭方面,地处鄂尔多斯地区的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主要开采企业,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地方煤炭产、运、销企业,现有大中型煤矿15座,在京包、包兰、包神、大准铁路沿线建设了9个现代化的煤炭加工发运站,煤炭年生产加工能力500万吨,煤炭年运输能力达800万吨。煤炭供应华北、东北市场的同时,在秦皇岛港、天津港、京唐港中转下水,供应华东、华南等地区的电力和冶金市场,并出口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

当地政府提出将鄂尔多斯打造为中国的“煤电硅谷”,把煤炭就地转化为清洁能源电能。在1992年国家投资修建大型火电厂达旗电厂,把煤以电的形式输出,实现了煤的高空传输,至今达旗电厂装机容量已达到132万KW,年发电量为79.55亿KWh。目前,鄂尔多斯市境内发电装机容量89.55万KW,35KV及以上变电站53座,主变容量50万千伏安,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59条。其中,除鄂尔多斯市境内自备发电机组(已投产5.9538万KW)用于平衡本地区用电负荷外,几乎八十余万千瓦电力全部供应其它地区。2000年开始兴建的托克托电厂是全亚洲最大的火力电厂,该电厂紧邻鄂尔多斯,全部发电用煤均取至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已成为华北地区的一个重要能源基地。

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处在初级阶段,围绕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利用,鄂尔多斯市正在进行总投资达8.7亿元,用于总长511公里的长呼天然气管输建设工程以及天然气和煤层气深加工的前期建设。在民用方面,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鼓励一些有投资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创业,现在处于起步阶级,在东胜区至2003年11月铺设了天然气的主管道。苏里格气田的发现,为国家实施“西气东输”提供了极具经济价值的后备气源,同时也为延伸产业链、提高天然气的加工深度、发展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使用户用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用于洗浴、洗衣物和洗涤器皿等生活用水。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物的结合等应用非常有限。

风能主要在农牧地区得到利用,由于牧民居住分散,且居住区没有国家电网,风力发电便于采用,但规模非常小,与风能的可利用程度相比非常有限。

总之,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在处于起步阶段。

能源利用面临的问题

由于地处我国西部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对煤炭进行粗加工、精加工的技术不成熟,目前主要通过铁路以直接输出原料为主,运输困难,同时制约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火电厂发电的效率在30%左右,能源利用率低,同时煤炭燃烧产生的SO2,COX,NOX和烟尘对环境污染不容忽视。整个鄂尔多斯地区每年发电燃煤约8.71×106t(热值按1.672×104KJ/Kg计算),每年由此产生的污染物分别为:SO2,COX和NOX为2.14×107t,灰渣排放量2.5×106t。

由于当地煤炭资源丰富,且相对天然气和电价格低,无论集中供热还是分散供暖几乎全部采用燃煤,且分散式热源的效率极低,如土暖气锅炉,冒出的浓烟中经常带有红火,产生大量污染物。与此同时,居民生活用热也几乎全部采用燃煤。例如东胜城区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人口18万,已有建筑面积约9.977×107m2,属于小型城市。市区集中供热主要三家企业承担,分别为电厂、热力站和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动力厂,实现集中供热的比率只有70%左右,采用小区锅炉供热和家用锅炉供热的用户约占1/3。所有锅炉几乎采用褐煤(发热量为16728kJ/Kg)作燃料,个别采用天然气作燃料的用户也仅限于商场和宾馆为数不多的几家,虽有用太阳能热水器供生活热水,但数量也很有限。

因此,作为能源丰富的我国未来的煤电硅谷和尚未污染鄂尔多斯大草原,在向国家作贡献的同时,正面临被严重污染的威胁。

对该地区用能方式的思考

世界新能源革命和能源结构优质化趋势,使得燃料多元化,设备小型微型化,冷热电联产化,网络化,智能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高标准的环保水平成为新一代能源系统的特征。位于我国西部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人口居住分散,具有良好的实现燃料多元化的自然条件,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对当地特别有利。

4.1发展热电联产,同时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将现有火力发电厂改造为热电厂,可以在为国家供应电力的同时,还可向当地及周边地区供热,取代中小燃煤锅炉供热5.9×107m2。减少SO2,COX和NOX排放量1.68×107t,灰渣排放量1.97×106t,相当于减少现在所有电厂污染物的79%。发展热电联产是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

4.2东胜城区分散燃煤锅炉供热面积约2.3×107m2(按100W/m2计算),每年用煤约为2.7×106t。现有人口18万,按四口之家,液化气普及率为40%计算,每年炊事用煤约为392t。如利用天然气,取代分散燃煤锅炉供热和户用炊事用煤,减少SO2,COX和NOX排放量6.6×106t,灰渣排放量7.1×105t。

4.3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利用太阳能与天然气、煤、电互补供暖、供生活用热。就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应用的实践表明,热水温度可达90℃以上,仅用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代替分散供暖,就可减少SO2,COX和NOX排放量8.2×106t,灰渣排放量8.9×105t。如果我国太阳能、风能利用技术有大的突破,能源利用的潜力非常可观。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节约化石能源、将当地污染减少到最低的有效途径。

5结论

我国未来的煤电硅谷和尚未污染的大草原鄂尔多斯地区,在向国家作贡献的同时,正面临被严重污染的威胁。而供电改为热电联供、当地丰富的清洁能源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护这片草原的资源和环境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郎一环,王礼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源保障问题.中国能源,2004,26(2):4~7

张洪伟,黄素逸,龙研,分布式能源系统与持续发展战略.节能,2004,259(2):41~44

鄂尔多斯范文篇7

关键词:房地产;发展状况;问题;思考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鄂尔多斯市(原伊克昭盟,2001年9月撤盟设市)是内蒙古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依托资源优势,抢抓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部级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战略目标,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初步实现了经济总量由小到大,发展布局由乱到治,产业层次由低到高,增长方式由粗放到集约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鄂尔多斯发展模式”得到中央和自治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成为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五个典型城市之一。2011年,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鄂尔多斯房地产经济作为鄂尔多斯的支柱经济之一,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当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商品房的需求不断增加,房地产业得到举世瞩目的发展。但是近几年,随着当地煤炭产业的持续低迷,居民收入骤减,成交量相应减少,导致大量商品房积压。加之政府对房地产提出了许多敏感性政策,如税收、信贷、限购等,使得鄂尔多斯房地产行业受到重创。

一、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及房地产用地管理基本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情况。鄂尔多斯房地产经济开发主要以东胜、康巴什为起点,向周边纵向延伸。近10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也如火如荼。但是从2010年开始开发规模开始下降,购地和竣工规模的增速也减缓。由于房地产开发用地大多来自拆迁,但是由于拆迁费用较高,由此产生诸多的安置问题,带来了不少的社会矛盾。尤其在近几年,拆迁工作处于停滞状态。(二)房地产的投资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自主发展的房地产业,在近20年投资规模不断增长,而鄂尔多斯的房地产业投资规模却不平衡。从2005年到2015年,鄂尔多斯市商品房的规模出现井喷式增长,大量的商品房积压。从地区分布来看,市区不断增加。从增速来看,近几年的房地产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从资金投资来源来看,由于房地产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其中绝大部分资金都来自于银行信贷,而银行对房地产贷款的审批也处于停滞状态。(三)房价情况。从2001年到2010年期间。面对均价7000以上的商品房,投机与投机需求铺天盖地而来,推动房价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增长,严重脱离了经济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增长的水平。大量的商品房由于价格过高,老百姓能买得起得很少,买得起的大多都是投资客。从11年开始,一方面鄂尔多斯支柱产业严重跌落,居民收入骤减;另一方面国家出台各种宏观调控政策打压房价的过快增长,抑制房价泡沫。

二、鄂尔多斯房地产存在的问题

1.鄂尔多斯房地产开发起步晚,基础薄弱,受前几年煤炭市场价格的持续飙升,煤炭企业大量的资金涌入房地产业,促使房地产开发量急剧扩大,开发规模、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迅猛增加,造成房地产过剩;2.2012年以来,因鄂尔多斯市房地产业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以后,房地产市场供求失衡,楼市需求萎缩,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局面;3.房地产开发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大多数来源于银行或个人信贷,开发商的自由资金比重较小。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家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加之鄂尔多斯市陷入民间借贷危机,使房地产业深受重创,市民消费能力大幅下降,住宅空置率增高,存量房产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市场呈现整体下滑态势;4.市场存量房明显增加,压占大量民间及企业资本。随着近年来商品房开竣工、上市销售面积大幅增加,特别是2010年以来建设的速度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实际的需求增长速度,大量上市及预售商品房存量增加导致销售急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信贷政策趋紧,企业融资难度普遍加大,中小企业很难在大型银行获得贷款,加之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不少开发商通过民间融资借贷等手段开发楼盘,对民间融资依赖性强,导致大量民间资本积压于房地产市场。本来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受房市低迷的影响,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5.土地市场受城市规划调整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鄂尔多斯市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原有城市规划已不适应于城市发展需要,但部分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展缓慢或作用发挥不充分,导致城市规划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规划设计条件的变更不得使收储土地和拟出让土地的使用条件发生改变。同时由于城市规划调整,部分经营性用地容积率增加,用途改变,影响实现土地收益最大价值的实现。6.随着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房地产开发趋向理性,进入调整期,价格总体上得到了遏制。

三、浅谈对鄂尔多斯市房地产业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1.为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称,房地产调控依然是去“泡沫”的核心。通过保障房满足一部分住房需求,都是为了防止房地产的泡沫引发的危机和风险。2.要严厉打击各种地产投资和投机,控制房价的过快增长。降低房产税费,鄂尔多斯政府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房地产开发建设成本,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3.适当引入外资经济促进经济开发,这样也可以有效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完善市场法规,通过建立市场法规,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促使我国房地产经济的稳定、健康的发展。4.严格执行保障性住房有关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项目原则上允许回购、改建,以消化存量房为主。必须新建的,严格按照“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的要求,依据自治区分解下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和合理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报批和土地供应工作。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严禁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质。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套型面积核定用地规模和供应土地,确保节约集约用地。5.完善供地政策。积极发挥招拍挂在市场配置土地资源中的作用,从完善土地市场机制、健全土地宏观调控体系、实施节约优先战略的基本要求出发,以“保民生、促稳定”为重点,坚持土地招拍挂出让基本制度,通过创新和完善,有效实现中央调控政策要求的土地出让政策和措施,主动解决商品住房建设项目供地、开发利用和监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现了土地经济效益与社会综合效益的统一、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的统一,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作者:穆杰 单位: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1]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状况与问题思考.2011.

[2]鄂尔多斯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鄂尔多斯市政研室.2015.

鄂尔多斯范文篇8

经济学专家吴敬琏认为所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发挥人力资本,也就是人的知识和技能的作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并不一定会减少就业,但前提是要提高现有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人才引进应该筑巢引凤,不要光是把人弄出去,不仅把生态环境搞好,还要把生活环境搞好,吸引外地的人才来发展定居。由此可见人才对地方发展的重要性。破解鄂尔多斯房地产困局,又为什么引进人才呢?原因如下。第一,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对于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鄂尔多斯市来说,人才是影响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形势及未来愿景来看,当前人才数量相对匮乏,人才质量需要跨越式的提高。第二,从世界著名的德国鲁尔工业区、法国洛林市到我国山西大同市等资源性城市的发展路径来看,都经历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在总产值中占绝对优势,再到第三产业发展并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从鄂尔多斯市2006年到2010年的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产值占到总产值的近六成,第三产业产值不到总产值的四成,鄂尔多斯市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产业作为吸纳就业人群的主体,引进人才是支撑鄂尔多斯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途径。第三,据新华社消息,2008年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体为35%,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大体为75%,这说明我国及鄂尔多斯市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也说明人力资本是鄂尔多斯市今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重点加强的领域。第四,根据鄂尔多斯当前的发展形势和战略规划,当前鄂尔多斯人才相对匮乏,这甚至影响到一些对高层次人才依赖程度大的企业来鄂尔多斯市投资发展。那么制定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将促使高新技术企业来鄂尔多斯市投资发展。第五,鄂尔多斯地大物博、物华天宝、资源富集、人口稀少,当前的条件下不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适宜发展科技含量、单位人均产值高的产业。因此,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高素质人才对鄂尔多斯实现跨越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破解鄂尔多斯房地产困局及引进高素质人才的方法

如何才能赢得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和吸纳人才的双赢局面呢?那就需要将房地产作为诱饵或者一定程度的奖励卖给高素质人才。扬州市常务会于2010年4月提出提高对低收入人群购房补贴的政策,提高后针对低收入人群购房补贴达600元/平米;苏州市于2012年6月再次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标准和购房补贴标准,补贴标准达3570元/平方米,购房补贴可享受到近20万/套;各地纷纷出台针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与此同时,安徽铜陵市出台《中共铜陵市委办公室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中针对本科生出台300元/平方米的购房补贴;深圳市出台的《深圳市人才安居暂行办法》,办法针对购房、租房补贴覆盖了从院士到仅有学士学位的中初级人才,各类人才可享受的房租补贴每月从200元到4800元不等;从人才匮乏的安徽铜陵等地到高新技术人才集聚地的深圳、上海等地都纷纷出台租房及购房补贴政策,这不仅温暖了高素质人才的心,更解决了高新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又优化了地方人才结构,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推进了地方房地产健康发展。制定引进高素质人才机制和对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引进高素质人才的机制有很多,这里仅从房地产的角度给出一些建议:对于来鄂尔多斯市发展的高层次人才视紧缺程度,给予租房补贴和免房租的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来鄂市发展;对于来鄂市发展并购房的高层次人才,按学历层次给予购房补贴,本科按500元/平米且最高不超过6万元每人的标准给予补贴;硕士按800元/平米且最高不超过10万元每人的标准给予补贴;博士按1000元/平米且最高不超过15万元每人的标准给予补贴;对于新兴产业的高层次人才且对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人才签订协议赠送住房。对于高层次人才的租房及购房优惠政策均制定相应完善的制度,防止个别人员钻政策漏洞。

破解鄂尔多斯房地产困局和引进高素质人才的效果

第一,该政策的实施促使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来消化鄂尔多斯市存量房,这将使财政资金效用放大。假定鄂尔多斯市房价均价是4500元/平米,房子均按100平米记,财政补贴为5万元,这将促使40万元的社会资金注入到鄂尔多斯房地产市场之中。按照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1∶8的比例来算,10亿元的财政补贴将促使80亿元的社会资金注入到鄂尔多斯房地产之中。再假定市政府每年拿出20亿元的专项资金来实施购房补贴政策,那么撬动160亿元的社会资金注入到鄂尔多斯市房地产市场之中,也将消化40000套房产,这对于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将意义重大(对于政府购买楼盘改建保障房而言只是空房子换了主人而已,房子的意义在于有人住,因此政府购买楼盘对于房地产市场复苏及促进市经济发展的意义不大)。根据鄂尔多斯市奇巴图秘书长在2011年10月提到鄂尔多斯市目前累计建成房屋23.54万套和在建11.15万套的数据,消化存量房还任重道远。那么实施高素质人才购房补贴政策以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显的尤为重要。第二,高素质人才对存量房的消化将逐步化解鄂尔多斯市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巨大压力,这将逐步使房地产企业扭转资不抵债甚至破产的局面,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将逐步化解民间借贷存在的尖锐问题,也逐步释放市民的消费潜力。这将有力推动鄂尔多斯市第三产业发展。第三,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将化解鄂尔多斯市高素质人才短缺的局面,也将促使高新技术企业来鄂尔多斯市投资发展,进而丰富鄂尔多斯市相对单一的能源型经济结构。第四,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优化了鄂尔多斯市的人才结构和促使该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起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为该市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鄂尔多斯范文篇9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地质;石油勘探;勘探实践

随着我国石油地质勘探水平快速发展,对于大面积的鄂尔多斯盆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勘探和开发工作,逐步发现了马岭油田、西峰油田等。在逐步的深层次的勘探环节中,我们正在突出面对在此区域中存在的含油性变化大、储油层变薄等问题,这意味着在勘探开发方面有着巨大的挑战性[1]。当前在逐步恶劣的外部环境影响下,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为了全面推动油田的可持续化发展,一定要重点落实突破石油勘探中遇到的问题,全面积极满足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求,保障顺利完成供油量的要求。

1鄂尔多斯盆地概述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来说,其位于中部区域,具有较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水土资源丰富,主要为中、新生代的盆地叠加,属于华北古生代克拉通浅海台地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在具体的构造中,处于相应的几大构造应力场的交会情况,能有效借助于相互均衡性作用而造成较为稳定的内部构造,主要涉及到相应的主要几个构造单元。对于油气资源的主要集中于天环坳陷、伊陕斜坡等构造单元中。其中,盆地中生代属于大型内陆坳陷湖盆,体现出沉积范围大、湖盆宽缓、稳定性较强的特点。结合油区勘探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储层特点主要集中表现为三低的特点。从整体来看,在鄂尔多斯盆地中,油藏优势体现如下:储层面积较大,埋藏深度适中,储层分布较稳定,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等。

2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地质理论及实践

2.1不断完善石油勘探理论体系

结合鄂尔多斯盆地的特点,在全面开展低渗透岩性油藏的实践过程中,能结合实际的地质条件实现了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地质理论的极大化丰富,并开展一系列的丰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人员开展大量的实际勘探开发中进行经验总结和分析,并能逐步获得众多的进步成果[2]。比如,能有效对于大型三角洲沉积模式、多层系石油富集规律、特殊油藏存储特征等方面,能有效全面推动石油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进而为实现我国充足的油气资源供给奠定了充分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油田的可持续化发展。

2.2根据曲流河三角洲成藏理论,着重发现储油量比较大的区域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的东部地区的陕北地区来说,其呈现出较为潮湿的气候环境特点,构造整体较为平缓,水资源丰富,存在着诸多的河流发育,从而总体上的本区域的物产都较为丰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盆地沉积情况,这样自然会积极为构建大型三角洲奠定了充足的基础。通过勘探工作实践来看,研究人员能从实际出发,全面弄清楚三角洲寻找石油富集区的规律,并结合相应三角洲找油理论的进一步丰富,能有效全面掌握盆地的形成规律,从而能落实陕北地区储油量非常大的区域,更好地全面推动石油勘探开发工作的开展。

2.3大力推进致密油地质攻关,构建新的规模储量接替区

对于长7区块来说,其主要体现出孔喉细小、储层致密、细粒沉积、结构复杂而渗透率比较低等特点,对于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正是由于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带给了长7油页岩厚度大、分布范围广等区块的有效开发机会。考虑到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的实际情况,针对上述存在中较为复杂的孔喉结构、致密性强的砂岩储层、烃源岩条件优越、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原油整体的性质比较好、含油饱和度高、地层压力系数偏低等情况,一定要结合实际,重点实现地质方面的攻关突破,全面构建整体高效开发模式。在此致密油储集体发展的背景下,呈现出纳米级孔喉系统,这样就会意味着呈现出大面积的连续化的储层特性,能呈现出石油分布呈现出连续化、准连续化的分布特点。从相应的地质条件来看,本区域的中值孔喉直径20-300μm,而原油分子储层喉道半径下限属于45nm。从这个参数对比的角度来看,能大部分满足于石油在致密储层中运移的要求,能实现比较好的运移发展目标[3]。同时,此区域存在着厚度大烃源岩,能有效具有强大的生产动力,有效满足于泥页岩纳米级孔隙及干酪根网络能有效朝着邻近的致密砂岩储层进行有效的充注,实现双向的主动排烃。在这样的方式下,能全面保障实现石油满足于致密储层中的运聚要求。在实践中,借助于全面保障实现致密油地质的研究攻关,有效全面开展高水平的致密油勘探工作,能开展一系列的水平井勘探示范区。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能有效保障满足10口水平井,平均水平段长度为1480米,能获得良好的高产油量,通过实践证明来看,能取得了很好的试采效果,意味着全面开展致密油勘探开发呈现出可喜成果。结合鄂尔多斯盆地的情况,从地质勘探已经超过储量规模10×108t。近日,探明地质储量超10亿吨级页岩油大油田—庆城油田,是我国目前探明储量规模最大的页岩油大油田。

3鄂尔多斯盆地的勘探开发体会

3.1创新石油勘探的格局,坚持解放思想的路线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一定要主动迎合时展的潮流,积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并能满足于与时俱进发展要求。当前,由于受到科技水平以及勘探开发能力方面的限制,可能在本区域没有找到石油油藏,但并不意味着以后不会找到石油资源。或者,部分找到了储藏资源,但由于开发技术所限而难以动用,这主要是由于技术所限,不代表后续无法进行开采。所以,我们一定要采用发展的眼光,积极实现思维方式的创新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开发工作的发展。比如,对于长庆油田所面临的典型的三低问题,在一段时间内确实阻碍着油田的整体发展,但采用发展的眼光来思考,主动进行方法创新,最终则能全面有效实现三低油田得到合理化开发及利用。

3.2从创新地质理论出发,引领石油勘探新突破发展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全面实现勘探开发工作的重点则是落实到地质理论创新方面,这样才能更好地从立体化、宏观角度来全新认识盆地石油资源,从而更好地全面引导盆地开发勘探满足于大发现、大突破。具体来说,在进行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的实践环节中,主要涉及到经验认识、初步认识和全新理论创新等方面,并结合不同认识阶段的内容,有效保障满足于相应的勘探开发要求[4]。在突出勘探在首要位置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地质理论创新发展,能有效保障石油勘探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结合盆地东北曲流河三角洲成藏模式的发展,则是意味着陕北油区的重要理论依据。结合相应的本区域的延长组长6油层组大面积分布的三角洲砂体的实际情况,在全面重点开发的过程中,能结合理论的创新发展而落实了第一个亿吨级的安塞油田;同样,借助于西南辫状河三角洲成藏理论的创新发展,也有利于全面推动西峰大油田的勘探工作的开展,从而能实现传统的勘探开发理论的突破以及创新发展。另外,在全面构建多层系复合成藏理论的基础上,能有利于实现姬源多层系的勘探突破发展,符合本地域全面开展高效地勘探开发工作。考虑到姬源地区处于生烃中心的情况,由于存在着优质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等特点,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以保证能实现强大的排烃运移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可以全面借助于不整合面、微裂缝、相互叠置的砂体等优势,有效保障满足在较为复杂的多层复合含油环境中进行烃类的运移要求,进而保障实现姬源多层系复合含油有利区得以全面发现。针对三角洲前缘牵引流与重力流复合控砂等理论的突出发展,能有效保障实现满足于湖盆中部勘探新领域的快速发展,有效提出了相应对于传统勘探理念的突破和创新,从而有效全面保障实现地质理论的创新,有利于更为全面地认识到盆地石油分布格局。

3.3突破石油勘探中的关键技术

在全面推动石油勘探开发的环节中,为了保障全面提升油藏开发效益,应重视从实际出发来保障实现石油勘探关键技术得以突破。结合油田当前的发展理念来看,重点落实在单个油井的开采效率,旨在全面有效控制油田开发成本。在此过程中,通过从实际出发来全面采用美国先进开发技术,如,致密油、页岩油等多级分段压裂等先进技术。在此过程中,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满足于开采关键技术的突破,有效更好地适用于自身的情况[5]。比如,结合富集区水平井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应是关键技术方面的突破发展,从而更好地全面保障满足于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最大效益化的要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全面重视关键技术的创新发展,从而全面落实推动石油勘探的发展,以保障石油企业能更好地迎合时展的要求,更好地实现其可持续化发展的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全面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充分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低渗透、低压、低丰度等三低特征,并结合实际的石油勘探地质开发经验,论述了在石油地质勘探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在不断推动鄂尔多斯盆地地质勘探开发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全面利用技术革新和发展,实现预期的石油开发效益,从而更好地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才利,刘新社,杨亚娟,等.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油田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J].新疆石油地质,2021,42(3):253-263.

[2]付锁堂,付金华,席胜利,等.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J].中国石油勘探,2021,26(2):33-44.

[3]欧阳征健,冯娟萍,龚慧山,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横山堡地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目标优选[J].地质科学,2021,56(1):19-27.

[4]徐旺林,李建忠,刘新社,等.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下组合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48(3):549-561.

鄂尔多斯范文篇10

一、鄂尔多斯市的产业结构分析

鄂尔多斯市快速实现以农牧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转变。2007年,三产比重见表1和图1。鄂尔多斯市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50.91亿元,比1978年翻了8番多,2001—2007年平均增速高达24.8%。人均地区生图22007年人均GDP比较产总值突破10000美元,人均GDP达到1.0451万美元,超过上海市(9259美元)和北京市(7849美元)的数据,见图2。自2001年,国务院批准鄂尔多斯设市后,短短6年,鄂尔多斯以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从全国最贫困地区之一发展到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8位。从欠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的地区,鄂尔多斯市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从传统的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到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结构的转变。2007年,农牧业产值只占有4%。

二、鄂尔多斯市经济跨越发展的动因分析——实现经济“起飞”的条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把社会发展分为六个阶段,一是传统社会阶段,二是“起飞”创造阶段,三是“起飞”阶段,四是成熟阶段,五是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六是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要想实现经济的起飞,在起飞创造阶段实现起飞的三个条件。用这三个条件来分析鄂尔多斯市经济快速发展得以实现的动因。

(一)较高的资本积累能力

资本在我国西部落后地区总是一种相对稀缺的声场要素。20世纪6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都强调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把资本积累作为一个地区经济起飞的首要条件。2006年,鄂尔多斯市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6.67亿元,增长52.8%,第一产业投资13.7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占全市投资比重为2.13%;第二产业在工业投资的带动下完成投资达385.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48%。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64.6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96.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93%,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33.01%。高额的资产投资的资金的主要来源自筹和其他资金。2001年到2005年五年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57.87%是自筹和其他资金,2006年上半年建设项目投资共到位资金307.47亿元,同比增长了74.3%,企业自筹资金到位247.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占到位资金的80.5%。资金来源的第二个方面是国内贷款。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金融机构及市外金融机构发放了大量的中长期贷款,主要支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个来源——利用外资水平较高,占比重逐步扩大。“十五”以来全市引进外商投资企业78家,合同利用外资额13.1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4.15亿美元,是“九五”的1.58倍,年均递增29.95%。

(二)鄂尔多斯市以煤炭和电力为主导产业部门的形成

主导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其本身有较高的增长率,还能带动其他部门的增长。一个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考虑该产业的市场潜力。主导产业的产品不仅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且也应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物资之一,其市场需求巨大,从2001年开始,我国原煤的价格一路上涨,表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煤炭价格的上涨是鄂尔多斯市当地经济起飞的一个难得的契机,2001年到2007年,短短的7年内,煤炭产量由年产2679万吨增加到1.98亿吨。强劲的市场需求使煤炭产业成为鄂尔多斯市的主导产业之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加大,这对于鄂尔多斯市的电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然后考虑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度。煤炭和电力产业对于鄂尔多斯市而言是在生产上比较优势较大的产业部门。煤炭产业的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该区域的煤炭存贮量和开采成本。鄂尔多斯市的煤炭储量极其丰富,在全市87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而且大多埋藏浅,垂直厚度深,易开采。所以煤炭产业相对于其他区域具有很明显的相对优势。自然资源禀赋是决定该区域产业选择的重要因素,矿产采掘业在区域发展的初期很容易形成主导产业,鄂尔多斯市的煤炭采掘业成为该区域的主导产业不仅具有区内比较优势,而且与外区同类产业相比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以煤炭产业为依托的电力业也就具有了区际比较优势。再次,主导产业的产业规模必须足够大,因为只有较大规模的产业部门才能够成为区域经济系统中的主体和核心,才能承担起高层次区域地域分工的任务。鄂尔多斯市煤炭产业不仅在具有绝对规模,而且在全市的产业比重中也有较大的相对规模。卖煤卖电不是鄂尔多斯的出路。单纯挖煤卖煤,产值最低;把煤炭转化为电力,产值可以增加8倍;而把煤炭转化为深加工产品,则产值可以增加20倍。所以以煤炭产业为依托而形成的产业价值链条将创造巨大的产业价值。除上述因素外,还需考虑产业的关联度,主导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主体和核心,具有驱动作用,该产业本身增长较快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这就要求区域的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关联性。这种联系越广泛,越深刻,则主导产业的发展就越能通过聚集经济和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鄂尔多斯市在发展煤炭产业的同时,对以煤炭产业为起点的相关产业也大力发展。形成了“煤——电——高载能产品——高载能下游产品”、“煤——电——氧化铝——电解铝”、“煤——煤化工初级产品——煤化工深加工产品”等产业链条。可以看出,煤炭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电力产业,煤炭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为鄂尔多斯市的经济“起飞”创造了条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变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同发展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了鄂尔多斯市的自然资源优势,按生产要素分配使得前期依赖资源外销为主的鄂尔多斯市完成了资本的积累,为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基础。经济体制的改革还表现在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上,为了吸引资金,鄂尔多斯市颁布了《鄂尔多斯市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政策规定,对经营期10年以上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第六年到经营期满按国家规定的所得税税率缴纳所得税,超过22%部分,地方财政部门予以退库返还。为鼓励兴办投资额大的外商投资企业,规定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产业,外商投资300万美元以上,经营期10年以上,经财政、税务部门批准,可按照开放城市享受有关税收待遇。外商投资500万美元者,经营期10年以上的,以及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从获利年度起,按规定的税率上缴所得税,由地方财政部门返还50%。如此多的优惠政策,使得过亿元的大项目纷纷落户鄂尔多斯市,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鄂尔多斯市政府也在进一步完善服务体制,制定出台完善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措施和办法,全面营造良好的政策、法治、行政、信用和人文环境。

三、鄂尔多斯市的经济转型分析

鄂尔多斯市的经济起飞依赖于该区域的丰富的煤炭资源。然而,作为资源型城市必须要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鄂尔多斯市由于历史和人为原因,自然生态恶劣,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资源的过度开发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可修复。山西大同市,因其煤炭储量大、质量高素有“煤都”之誉,与鄂尔多斯市相似,也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然而50余年之后,煤炭被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一系列严峻的现实问题浮出水面:煤炭资源日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矿工生活和就业日趋困难。如何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变,如何寻找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资源型城市的共同课题。

(一)加快煤炭产业的现代化投资,实现产业升级

鄂尔多斯市改变过去的粗放型的资源开发方式,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为此,鄂尔多斯市决定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接、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鄂尔多斯市把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通过关小上大、整合资源等措施,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关闭落后的煤矿,建设大型现代化的煤矿,增大回采率,采掘机械化程度由原来的不足10%提高到65%以上;地方煤矿平均回采率由原来的不足30%达到75%以上,露天开采矿井达到90%以上,矿井平均服务年限较过去延长一倍以上。整顿资源,减少浪费,优化升级,规模发展是煤炭能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二)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转型

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的主导产业由大农业、矿产采掘业、手工业为主,向矿业、农副产品加工和纺织业等一般技术的产业,并开始产生为这些产业服务的较为复杂技术的制造业。进入扩散发展阶段后,主导产业以采取先进技术的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为主。鄂尔多斯市初期以煤矿开采为主导产业,然后就进入矿业加工为主。主导产业的升级过程也就是产业转型的过程。必须实现煤炭产业机构以开采贡献为主向就地深加工转化贡献为主转变,只有加快资源转化增值,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从根本上走出“富饶的贫困”的怪圈。在煤炭精深加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现代化能源之路方面,鄂尔多斯市走在了全国前列。随着乙炔法PVC生产线、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伊泰集团煤间接液化等一大批化工项目的建设、投产,鄂尔多斯市正在掀起“产业转型”热潮。煤矿采掘业转为煤炭深加工,转变为现在的煤化工业、煤炭液化,实现产品升级,创造更多的产品增值的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转型。

(三)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不可避免的产生环境问题,鄂尔多斯市又是位处自然生态脆弱的中西部地区。所以,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往往成为难以解决的矛盾。回顾大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因为采煤诱发的地质灾害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同样作为资源型城市,大同市的环境污染属于结构型污染,以煤炭采掘和依托煤炭的高耗能为主的产业结构,导致区域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其治理难度较大。环境保护成为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瓶颈。鄂尔多斯市开拓创新环境优化保护和有效利用模式。通过变革生产方式、转移农牧业人口、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农牧民生活的改善结合起来,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有效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创造出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恢复的多赢局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要的措施包括:实施收缩转移、禁牧休牧轮牧;全力组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发展林沙等生态产业和环保产业。鄂尔多斯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远超“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截至2008年底,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7.6%,绿地率达到21.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95平方米。可见鄂尔多斯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改善和环境保护成为工作的重心,努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