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促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21:36:59

督促范文篇1

(一)督促检查工作职责

1、做好上级领导、上级部门和局领导批办事项的督促检查落实工作;

2、负责本局各类重要会议议定事项的督查工作;

3、检查本局年度工作要点及以国土局名义下发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督促检查工作范围

1、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我局落实和上报的事项;

2、上级领导部门和县委、县政府领导批转我局办理的公文等;

3、上级领导以及局领导批示要求查办、阅处、调查、落实、解决的批示件;

4、其他必须督办落实并报告结果的事项。

(三)督促检查工作机构及其网络办公室为督促检查工作的具体负责部门,协助领导开展督促检查工作。各科室要重视督查工作,制订相应措施保证督查任务的落实。各科室负责人作为项目督查的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专人负责,承办各项督查具体工作,并按规定时间报局办公室汇总。

(四)督查工作程序

1、凡属批办、查办件,由办公室登记并根据领导批示、文件内容和性质,送交有关科室办理。

2、办公室负责对批办、查办事项的检查督促,防止漏办和延误。各科室对所承办的批办、查办事项,应随时将办理情况告知办公室。

3、承办科室对批办、查办件原则上要随收随办,不得延误;如不能及时处理的要说明原因并尽量抓紧办理。

4、完结的批办、查办件,由局档案员和经办科室整理立卷归档。

(五)督查要求

督促范文篇2

一、树立督查观念,强化督查意识

督促检查是我党长期形成的优良工作作风,从我们党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把它看作是推进决策落实的重要手段。、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反复告诫全党要发扬艰苦奋斗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认真抓好督促检查工作,以促进各项决策的实施。同志也告诫我们:“从领导工作来说,作决策和制定政策,事情只是做了一半,另一半而且是重要的一半,就是贯彻实施,真正把决议和政策变成实际行动。”同时,他还针对一些地方和单位,不抓工作落实的问题,严肃地指出:“我们各级领导机关,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就是布置多,检查少,或者说严重一点就是有部署,无检查。我们应该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做到布置一次工作,就把它落到实处,抓一件是一件。”总书记,也要求全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讲求实效,办实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就不难看出,强化督促检查,搞好决策落实,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和要求。当前,在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尤其在我们这些欠发达地区,更加需要我们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树立落实意识,强化督查观念,使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得到落实,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二、建立督查制度,落实督查责任

为了使督查工作得以有效开展,就必须建立相应的督查制度。从实际工作来看,一些地方和部门工作布置多,深入实际检查少,用会议传达会议,用文件传达文件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必要的督查工作制度。工作布置下去,干不干,没人去管,落实不落实,也没人去查,致使党委、政府的决定难以贯彻落实。只有建立严格有效的督查工作制度,明确领导干部抓督查工作的责任,并把它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考核,使优者受奖,让劣者受罚,才能保障督查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也才能使督查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另外,督查工作任务千头万绪,要突出工作重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各级党委、政府首先要确保中央各项重大决策在本地区、本部门的贯彻落实。这是督查工作的根本原则。同时,也要认真抓好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的贯彻实施,抓住那些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一督到底,督出成效。

三、建立督查网络,加大督查力度

督促检查工作,不仅仅是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事,而且也是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密切配合。只有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督查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做好督查落实工作。领导干部要把督查落实工作化为自觉的领导行为和工作习惯,在作出决策和部署之后,就要一马当先,下到基层去,督查指导,并通过自己的模范全行动,带动班子其它领导成员分头去抓督查落实。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督查工作领导群体,以促进督查工作的深入开展。其次,要发挥督查部门的作用,使他们成为督查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党委、政府作出重大决策之后,主要领导要根据工作情况给督查部门提出要求。督查部门应根据领导的要求,对督查内容进行分解立项,并按轻重缓急分别实施督查,促进党委、政府决策的落实。同时,还要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搞好督查落实。决策落实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一环梗阻,往往全局受阻。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都要围绕工作大局,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为决策的实施做出各自的贡献。当然,围绕某一项中心工作的落实,抽调干部组成专门的督查队,集中精力进行督查,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督查方式。就能形成一个上下结合,纵横交织的督查网络,使党委、政府决策在出台之后就能迅速得到有效落实。

督促范文篇3

论文摘要:民事督促起诉是指针对遭受损害的国有资产或社会公共利益,监管部门或国有单位不行使或怠于行使自己的监管职责,检察机关以监督者的身份,督促有关监管部门或国有单位履行自己的职责,依法提起民事诉讼,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项民事行政检察制度。本文阐述了检察院行使民事督促起诉权的意义、在现实中的可行性以及适用范围,提出民事督促起诉应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使之规范化、法制化,确保在工作中起到实效的意义。

民事督促起诉是指针对遭受损害的国有资产或社会公共利益,监管部门或国有单位不行使或怠于行使自己的监管职责,检察机关以监督者的身份,督促有关监管部门或国有单位履行自己的职责,依法提起民事诉讼,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项民事行政检察制度。

一、民事督促起诉制度的重大现实意义

检察院行使民事督促起诉权,本质上不是对私权利的任意干预,而是对国有资产、公共利益监管权的监督。开展这项工作,丰富了检察监督权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检察机关的影响力。

(一)民事督促起诉制度能够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当前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处分的具体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少数领导干部和一些人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或钻国家法律、政策的空子,侵占国家财产,或损害国家利益谋取私利。一些国有资产的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的不作为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但因为包括制度和人为等方面原因,没有具体的人或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权利,因此就造成了国有资产被非法侵占或国家利益被损害而无人提起民事诉讼的局面。而要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就要从设计监督制度入手,建立督促起诉制度,从而改变这种局面。

(二)民事督促起诉制度有助于提高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能力。当前,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一个障碍是信息资源有限,很多职务犯罪是因经济利益诱惑引起的,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案件背后往往隐藏着职务犯罪。检察机关通过办理民事督促起诉,容易“顺藤摸瓜”,发现隐藏在民事案件背后的职务犯罪。因此,检察院在办理民事督促起诉案件中,发现贪污、受贿、渎职等犯罪线索的,应当按照案件线索移送的有关规定,及时向相关部门移送案件线索材料。此外,开展民事督促起诉不仅会提高检察机关发现职务犯罪的能力,还能够补充刑事追诉手段在维护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上的不足。

(三)民事督促起诉制度的建立,弥补了现行法律制度的不足。国家资产被非法侵占或国家利益被损害而无人提起民事诉讼的现象己存在很长时间。为了保护国家的财产和维护国家的利益,部分检察机关一直在努力,探索补救并提出实施了一些办法,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在国有资产被非法侵占或国家利益被损害而无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情况下,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民事诉讼。我国民事诉讼规定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内容相当原则,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有权代表国家提起民事诉讼,民事督促起诉制度的建立使得检察机关督促有关机关或单位提起民事诉讼有了依据。

二、民事督促起诉的可行性

(一)从法理上讲,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享有的法律监督权,应当包括监督国家机关或国有

单位法律活动的权力。因此,负有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监管职责的有关监管部门或国有单位不履行或怠于履行职责时,检察机关当然有权督促其行使权利或履行职责,包括督促其提起民事诉讼。换句话说,检察机关督促有关机关或单位提起民事诉讼,是符合法理的,是在履行检察机关的职责。

(二)从具体操作上看,如果检察机关代表有关部门或单位去提起民事诉讼,不仅缺少法律依据,实践操作中也有许多不顺畅之处。比如,检察院出庭的身份,其具体的诉讼权利与义务如何行使,其与法院乃至与法律上当事人的关系,等等,都不是很明确,也不容易处理。而在民事督促起诉制度中,检察机关不代表有关部门或单位去提起民事诉讼,但又通过比较简便而有相当力度的形式督促有关部门或单位去提起民事诉讼,不仅从实质上解决了问题,而且也十分容易操作,还为检察机关节省了人力物力。

(三)从民事督促起诉制度规定的内容看也是可行的。民事督促起诉制度比较详细、系统地规定民事督促起诉适用的范围、条件、程序、后果等内容。这些内容合法、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运行情况看,

实际效果也比较好。这些都说明,民事督促起诉制度是可行的。

三、民事督促起诉程序的适用和程序设计

督促范文篇4

【关键词】司法独立;媒体监督;冲突;平衡

一、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之间的冲突

(一)司法独立对新闻自由具有一定的排斥性

司法权在本质上是一种判断权,法官是判断者。司法判断本身是一个以主观认识客观,以已知探求未知的活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司法判断关乎人之生死、权利之得失和义务之承担,因此必须是严密的、谨慎的和公正的;司法判断依赖于判断者的“理性和良知”,在此理性判断与逻辑推理的过程中,必须排除任何形式的干涉和影响,包括来自媒体的渲染和影响。新闻媒体任何不适当的监督都会对司法独立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严重的后果。

(二)媒体监督对司法独立具有天然的侵犯性

新闻媒体中信息的采集是一个高度自由开放的过程,当事人向媒体诉说有关案情不必经过与对方当事人当面质证,夸大的成分在所难免。尽管从法律上说,新闻报道应尊重客观事实,但是这种限制是宽泛的,使得新闻媒体中未经严格审查的有关案件信息远远达不到法庭中可以作为定案证据使用的要求。而法律明确规定,任何证据不经过当庭质证、认证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因此,新闻媒体中一些已报道的事实在庭审中得不到证实而最终被否定的情况屡见不鲜。但这种经媒体公开后在大众心中已“铁证如山”的事实一旦被否定,难免使人产生法官“枉法裁判”的错觉。此外,新闻的及时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要及时,而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程序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不合时宜的报道可能对诉讼公正产生消极影响。如审判前对案件事实的大量披露,审判过程中对控辩双方举证和辩论的轻率表态,都可能对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伤害,可能对法官独立判断依法办案施加影响。

(三)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媒体的不当监督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司法独立。现实生活中,媒体对司法审判的报道有时不够客观,追求抢先效果,容易造成“媒体审判”,干扰了司法独立。媒体常常只听取一面之词,而不去采访另一方当事人,没有做到“兼听”;有些报道和评论加入了新闻工作者的个人偏见,并且言辞激烈,追求轰动效应,还常常在法院做出判决以前发表带有倾向性的评论和意见。

2.司法机关害怕媒体监督,对媒体监督设置种种障碍。面对媒体的监督,有些法院或法官设置种种障碍,如不让记者旁听采访案件等,导致媒体不能及时、有效地行使监督权。

二、冲突及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媒体监督司法的冲突来自于媒体与司法两者追求的价值冲突

从理论上讲,媒体监督与司法均以寻求“公正”为价值目标,这是二者重合的一面,表现了二者的统一。但二者的追求还有不同的一面,即司法追求的是法律上的公正,要求以法律为准绳,理性化、程序化、技术化地对案件做出判断。而媒体体现的往往是自身或大众观念上的,道德意义上的公正。法律上的公正与道德意义上的公正不能完全等同。

(二)二者的职业特征、运作过程不同造成媒体与司法冲突

媒体的职业特征就是报道动态的事物,超常的事情,它体现了媒体对社会生活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而司法对于社会是被动性的,司法对待纠纷的态度是消极的,采取的是“不告不理”的原则,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管辖权限和程序处理纠纷、消灭分歧。媒体要求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报道,而司法审判则有时效和程序的要求,以使案件能经得起考验。新闻媒体的话语立场是道德化的,往往带有情感、直觉的因素,而且新闻语言力求标新立异,扣人心弦,强调“卖点”,从而体现媒体的效益与价值。而司法活动作为“理性”的活动,讲求以法律的眼光严肃地看待事物,用词严谨规范,而不能情绪化,强调法律的权威与一致性。新闻往往是记者的所见所闻或采访所得,未必与客观事实相符,而司法认定的必须是以法律为准绳,有足够证明力的事实,这个事实须经一系列证据规则检验,不符合证据证明力的事实是不会被纳入到法官裁判视野的,也不为法律所确认。司法权的作用在于救济,而媒体的作用在于发现。媒体要求新闻效应,引起公众注意,而司法正是将公众的热情转化为符合人类理性的过程,让人变得理智。正是二者职业特征、运作过程的不同,因而媒体与司法之间存在矛盾也是正常的。

(三)新闻媒体自律不够,干扰司法独立

我国目前司法常常排斥或不配合媒体监督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应从媒体自身寻找。例如:先行定性“人犯”、“流氓”等引人误解的言辞,对案件搞“媒体审判”,进行情绪化、非理性的倾向性评论和“猎奇”、“揭秘”、“炒作”等。此外,还存在“媒体腐败”的问题。由于一些新闻工作者自我约束力不强,人们对记者的社会形象褒贬不一,说媒体仗义执言、为民伸冤者有之;说记者索拿卡要、败坏媒体声誉者也有之。在媒体监督司法的过程中,“红包记者”、“有偿新闻”现象也不乏存在。一些新闻工作者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充当一方当事人的“出气口”,故意为其造势,煽动舆论,对案件发表倾向性的评论,给法院审案施加压力。司法界在对媒体监督的能力和品格没有建立起基本信任的条件下,自然不愿意接受媒体对自己的监督,甚至采取抵制的态度。

(四)司法独立机制尚不完善,司法存在不公正现象

虽然我国宪法及其有关法律均规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一切机关、单位、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然而实践中,司法机关独而不立,受制于行政,难以严格行使其独立司法的职能。地方司法机关的人、财、物的调配权均严格掌握控制在地方政府的手中,缺乏依法独立的保障体制。因此,当案件涉及到当地利益或者管人、管财的部门时,党政领导一个电话或一张条子,使得司法机关不得不有所顾虑,往往迫于党政命令或长官意志,为地方保护主义或部门保护主义所利用,难保司法公正,甚至于做出有违事实、法律的司法行为,形成错案,情节严重的,则转化为司法职务犯罪。

此外,司法腐败比较严重,个别司法人员的腐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公民对法律没有信心,有了纠纷不去寻求司法救济而去找媒体,这不能不说是司法的悲哀。

三、我国现阶段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关系之平衡

新闻与司法的关系涉及到两种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对司法而言,最能表达其内在价值的是司法公正;从新闻来看,最能体现其内在含义的是新闻自由。如何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从新闻媒体的角度看,应建立规范的媒体监督制约机制

1.媒体对司法进行监督时,要坚持真实、准确、客观,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避免倾向性报道。真实,要求所报道的事实都有可靠的消息来源,并经过了核实,不能是道听途说的事实。客观,就是要求准确描述事件客观存在的状态,不作主观的推测,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任意夸大事实。

2.媒体在监督司法时,要尊重司法的特性,作为采访报道的记者应当有明确的定位。判断双方所陈述事实差异的根据,不是记者,而是事实的真相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需要记住的是,记者不是法官、裁决者,不要急于下结论,做判断,不能做“媒体审判”,更不能“包打天下”,做“包青天”。当媒体对某个案件大肆制造舆论、左右舆论、指导舆论,调动起全体民众的情绪,形成强大的社会公意合流时,实际上就是把法庭推向了社会,法官的独立和理性就不存在了,法律的权威和理性也不存在了。因此,记者所做的仅仅是将事实或事件原原本本,客观准确地告诉给公众,用一颗平静的心,理智地开展监督,准确、恰当定位好自己“旁观者”角色的位置,才能客观地进行采访报道,报道出的文章,才能公正而有威信。

3.新闻媒体应加强自律,依法监督。媒体监督是一种不该带有也不能带有强制性的软监督,它只是法律性、权力性硬监督和刚性监督的一种辅助品。因此,它的影响力再大,也不能代替法律的力量,不能走入代法、代政的误区。它应该是比较公平地、客观地提供全面的情况,公平地为争议各方提供相应的发表意见的园地。媒体对司法的监督,既不能越位,也不可缺位。

(二)从司法的立场来看,应正确对待媒体监督,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并提高法官的素质

1.对于媒体的监督,司法部门应持有宽容的理解和理性的接受态度,不应怕监督。对媒体监督,不要有找茬、挑刺的情绪。在新闻对司法的有关报道和监督中,不能苛求记者必须按法官的意图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进行报道。在媒体监督中出现某些法律上或措词上的不准确时,只要不影响对基本事实的认定、不影响定罪量刑,应属平常,司法对此应持有宽容和理解。不能动辄以“言词不准”、“报道不准”、“法律有误”等,作为新闻影响司法公正的理由,而拒绝新闻媒体对司法的报道和监督。新闻本身就是“有所言,而有所不言”,新闻报道的事实必然与法律事实有所不同,因为新闻媒体不是司法机关简单的传声筒,它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否则,新闻媒体就不能保证新闻的公信力。

同时现实中,司法的腐败和专横,司法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不高,司法机制不完善,缺乏约束等等,司法机关这些自身影响司法公正的一些因素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司法应正视这种情况和现实,不能回避或拒绝。司法拒绝、排斥新闻,既不利于我国民主与法制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司法机关自身的建设和改革,有害无利。只要是正确的报道,公正的意见和端正的态度,就不会损害司法的公正。而司法机关则必须是以其本身的行为,向公众和社会证明司法是公正的。这里,我们不妨借鉴参考一下域外的司法经验,比如说英美等国家的司法在处理媒体监督上最大限度地宽容和理解,以及对诉讼新闻媒体时所采用的严格认定标准:仅仅只有当新闻确实构成实际上的恶意,并令人有“明白无误地信服”的证据,或对司法公正的行使确实“有明显的和即刻的危险时”,方可使用对媒体监督的限制。

2.建立司法信息公开制度,构建新闻与司法相互沟通,对话的常规渠道。与其堵不如疏,公开、透明,才能使公众有理由相信司法的公正,真正树立司法的权威和法律的尊严。司法应主动公开信息,接受媒体的报道和监督。

3.必须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法官素质较低,业务水平有限,司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纰漏,所以,要确保司法公正,必须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司法部门应逐步确立能够生成高素质法官队伍的现代法官制度和人事制度,严把进人关,对法官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合格后,才能录用。此外,法官不要接触媒体对自己所审案件的报道,法官应该明白:“太关注媒体也容易受到媒体的控制,把法院投进社会的同时也把社会拉进了法院。所谓独立审判,恐怕已无从谈起。”即使有时不得不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法官也必须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顶住压力,做出合法的判决。

四、结语

媒体监督是一柄双刃剑,当媒体监督权被正当行使时,无疑对司法公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当媒体监督权被不当行使时,便会损害司法公正。但无论怎么说,我们还是应该给媒体监督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不断优化支持、改善媒体监督的环境,进一步畅通媒体监督的渠道,不断拓展媒体监督的方式及手法,并同时在法律上给媒体监督最大限度的保护,以更好地推动我国民主与法治的发展进程。宽容新闻媒体评论,理性对待监督和批评,是司法成熟的表现。

参考文献

[1]许身健.冲突中的平衡:媒体监督与独立审判[J].人民检察,2006,(3).

[2]都玉霞.论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的良性互动[J].政法论丛,2005,(3).

[3]王建林.媒体对司法的监督[J].河北法学,2004,(6).

[4]刘春来,刘玉民.论传媒与司法关系的重构[J].人民司法,2004,(7).

[5]卞建林.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J].政法论坛,2000,(6).

督促范文篇5

关键词:替促程序人性恶社会诚信

一、引言:陷入困境的督促程序

督促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给付金钱和有价证券的申请,以支付令的形式,催促债务人限期履行义务的特殊程序.川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流转的需要,1991年制定的民事诉讼法增设了督促程序,以期便捷、快速地解决债务纠纷。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督促程序之后,引起我国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普遍关注并寄予崇高的期望。然而,与众人的良好期待恰恰相反,督促程序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便捷、快速解决债务纠纷的神奇功效。十余年的司法实践证明,督促程序形同虚设,已经沦为民事诉讼制度建构上的一个实实在在的乌托邦。最高法院于2000年底专门曾就督促程序问题作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督促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解释,但是,其实践结果并不理想,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

二、督促程序若干缺陷之透视

(一)督促程序适用率不高

根据1997年《中国法律年鉴》的统计,1996年,全国法院适用督促程序受理的案件182930件,而同期共受理民事、经济案件4613778件,适用督促程序审理的案件在民事、经济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仅为3.9600,适用普通诉讼程序的案件是适用督促程序审理的案件的24倍多.可见督促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利用率之低.相比较而言,在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情况正好相反,督促程序在实践中利用率相当高。例如,1987年西德统计,一年受理的债权人申请支付令的案件为6609801件,而同年法院受理的一审民事诉讼案件为1587903件,以督促程序解决的案件是通常诉讼的3倍多;在日本,1987年全国受理的适用督促程序的案件为620960件,同年全国受理的一审通常诉讼的民事案件为319326件,以督促程序处理的案件是普通诉讼的近2倍。

(二)异议权过大造成督促程序大量失效

根据现行规定,支付令发出后,如果被申请人在法定期间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无须审查异议是否异议有理由,支付令自行失效,法院直接裁定终结督促程序.然而,立法的缺陷在于支付令的条件过于宽松,实践中债务人往往可滥用而随意提出异议,使大量的支付令失效。事实上,适用督促程序的案件被申请人提出异议的确司空见惯,一些被申请人为了拖延时间,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故意提出不实的书面异议,令支付令失效.如此折腾,增加了申请人的讼累,浪费了法院的人力、物力。在社会上还造成恶劣的影响,打击了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信心,令当事人不愿意再援用此程序。

(三)支付令申请费负担不合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3条的规定,督促程序因债务人异议二终结的,申请费由申请人负担;债务人未提出异议的,申请费由债务人负担。司法实践中,由于债务人滥用支付令异议权导致债权人多负担申请费,显然对债权人不公平。

(四)督促程序与相关程序衔接不到位

首先,在费用承担上的脱节。根据现行的司法解释,“督促程序因债务人异议而终结的,申诸费用由申诸人承担”。那么,申请人负担以后,是否可以作为催款发生的实际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呢?对此,我国各地法院的实际做法不尽相同。有的则认为,法律既然已经明确规定由债权人承担,就不应该在诉讼程序中再作重复处理,如此以来,就无疑加重了债权人的负担.另根据司法解释:“督促程序终结后,债权人另行起诉的,按照《人民法院收费办法》交纳诉讼费”.当事人倘若先行选用督促程序则必然会导致费用负担上的增加。而这种增加并不能带来合理的预期。如此,反倒不如不选择适用督促程序。

其次,在时间上的不衔接。与国外多数国家做法不同,我国现行立法没有将督促程序与诉讼程序作任何形式上或内容上的衔接,债权人申请的支付令一且被提出异议而立即失效,如果债权人欲起诉债务人,则一切还要从零开始。一般来说,从债权人提起支付令的申请开始,至法院作出终结裁定至少要消耗25天到30天,而这段时间可谓徒劳无益。债权人由此而不得不放弃适用督促程序的想法。

最后,手续上的不衔接。我国民事诉讼素来重法官职权的运用,轻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不无奇怪的是,在督促程序中,现行法院却一改传统,异常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严格遵循“不告不理”原则,集中表现为案件因督促程序终结而停止,却并不自动进人诉讼程序。债权人若想启动诉讼程序尚需另行起诉。

二、进步与不足:当前完善督促程序对策之分析

督促程序的遭遇已经受到学界和来自司法实践部门人士的普遍关注,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提出了不少解决督促程序问题的对策。

(一)限制支付令异议的条件

现有关于支付令异议的规定过于宽松,明显便利债务人态意提起支付令异议,导致大量支付令失效。因此,有必要对异议权进行限制,设定严格的异议权提起条件。比如,对于债务人仅仅对部分债务提出异议并不当然导致支付令的完全失效。异议只对有争议的部分债务具有约束力,而无争议的部分仍然有效。

(二)改变申请费用负担不合理

改变因债务人异议而终结的督促程序由申请人负担的规定,调整为由债务人现行负担,在进人程序后一并处理,由败诉方承担。这样可有助于遏制债务人滥用异议权。

(三)加强督促程序与诉讼程序的衔接

按照国际上的通常规定,因债务人异议的督促程序案件一般直接进人到诉讼程序,这样可以解决重复立案问题,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最高法院于2000年底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督促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旨在激活督促程序。该司法解释内含12个条文,部分吸收了学界研究成果,对提高督促程序的运用作了一些对策性规定,较之以往有很大的进步。

比如,对支付令异议提出的方式及审查形式作了规定,限制了支付令异议的条件。然而,从整体上看,此次司法解释无非是对民事诉讼法的重复和细化,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突破,比如没有对申请费用问题作出根本的改变,没有就督促程序与普通程序的衔接等问题作出规定。因此,许多重要问题都没有解决。不无奇怪,现行的司法实践并没有因此而有多大的改观。当然,这些制度的变革实际上已非最高法院的职权范围内的事宜。因此,最高法院无能为力并不为奇。

综观学界的研究、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以及司法实践之现状,笔者以为,督促程序的问题并不限于此。事实上,督促程序的沦落还有更深层的更复杂的原因。笔者以为,对于督促程序的分析研究应该在更加宽广的视角下,以更加宏观的思路来考察其问题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解决方法。既要考察督促程序的相关配套制度的合理性与否,也要深人督促程序的背后探究其更加复杂的基础性因素。

三、督促程序失落的深层原因探析

“任何复杂的理论总是比现实远为简单”。那么督促程序还存在更深层的原因吗?笔者以为,督促程序的问题已经不单是其自身的问题,更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抑或制度基础原因。放眼国外的督促程序的实践以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这一点可能不难理解。而我国近几年来,致力于改革与完善督促程序的种种努力却无法得到相应回报的现实,也颇为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既然如此,那么所谓更加复杂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一)立法者对人性恶估量与防范不足

西方法理学研究表明,立法假想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潜在的规则和制度的破坏者,都是有可能是从事违法活动的坏人,法律设置的出发点在于抑恶扬善,法律的主要功能是限制每一个潜在的坏人从事违法活动,并且对已经违法的人进行惩治。如果一个法律制度的制定不从坏人的角度考虑,那么这个法律注定是要失败的。美国著名大法官霍姆斯就宣称,实用主义的法律观必须从“坏人”的观点来认识法律,他指出,“如果你只想知道法律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那么你就一定要从一个坏人的角度来看法律,而不能从一个好人的角度来看法律”。不幸的是,我国督促程序制度立足的前提则在于对当事人的人格素质与道德修养有着充分的信任。立法者的错误在于对当事人的人性恶估量不足,把当事人假想为道德的卫道士,以为他们都重承诺,守信用。如果人人都像立法者所设想的那样忠厚老实,善良不欺,那么法院根据申请所作出的支付令完全能够非常快捷简便地定纷止争。遗憾的是,立法者脱离了我国国情,高估了我国国民的素质水平,而在法律王国内拟制一个道德高尚的图景。与立法者的期冀相反,督促程序中被申请人在接到支付令后不是想到去按照法律规定如何妥善全面地履行义务,兑现争议发生前己方的承诺,而是立即想到如何规避法律,逃避义务的承担,千方百计通过异议程序使支付令失效。而立法规定法院不对支付令异议进行实质审查恰好就给了债务人可乘之机。债务人假借法律上设计的漏洞成就自己躲避债务清偿之实。这种怪现象恐怕是这个制度的设计者所始终料不及的。

(二)社会诚信缺失导致督促程序生存基础的崩溃

法律制度如果不能与生长于此的风土人情相契合,必然会在实施过程中走形变样。笔者以为,督促程序沦为乌托邦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社会的诚信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现今中国国情的重要表征之一就是社会中普遍缺乏基本的诚信观念,社会行为严重失范。谎言、欺诈、蒙骗等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诚信危机的冲击下,人人自危,个个自保。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诚实信用构成了一切交易行为的基础,成为市场经济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绳。市场呼唤诚信,市场需要道德支撑。在契约关中,诚实信用原则是“帝王条款,君临全法域之基本原则”。诚实信用的丧失预示着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解体和崩溃,其后果不堪设想。在一个信用迷失的时代,通过一纸软弱无力的支付令来换来当事人债务的实现恐怕多多少少有些异想天开。督促程序的搁浅只是在民事诉讼的一个视角内彰显了中国社会的诚信危机。在这一点上,督促程序同执行问题所遭遇的问题如出一辙、并无二致。当法院经过正式审判作出的裁判在各地普遍受到抵制而陷人四面楚歌的被动境地时,把同样的希望寄托于尚未进人审判程序,双方没有完全介人,权利义务尚不明确,事实还不清晰却已经发出的支付令所能取得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社会诚信可谓民商事法律制度的“先决问题”。由于社会诚信问题的愈发严重,建立在诚实信用基础上的民商事法律制度、法律规则以至于本文所探讨的解决民商事法律纠纷的督促程序也变得一筹莫展,纷纷失语,甚至走向解体。在社会诚信没有普遍得到有效改观的情形下,专注于对具体的民商事法律制度、法律规则的完善与改造,其效果可想而知。我国社会的诚信一日不恢复,相关的民商事法律制度、法律规则一日难以真正得以正常发挥其根本功用。

(三)简单的问题,艰巨的任务

督促程序并非我国独创,中外两地,同样的制度,反差极大的适用率。由此看来,督促程序的问题已经不单是督促程序的问题,在其背后有着更加复杂的社会背景抑或制度基础。放眼国外督促程序的实践以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这一点可能更容易得到理解。而我国近几年来,致力于改革与完善督促程序的种种努力却无法得到相应回报的现实,也颇为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无庸讳言,治标不若治本。而治本无非就是要采取措施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水平,此项工作工程浩大,任务繁重,涉及面广,消耗时间长。而这个宏伟的任务恰恰又不是单单一个势单力薄的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界所能担负和解决的。由此可见,研究督促程序乃至研究民事诉讼就远非想象中那样简单了。此间蕴涵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和更为远大的使命。

四、督促程序的出路

督促程序存在问题并不能否定其自身的价值,更不能因噎废食。笔者以为,鉴于督促程序问题的复杂性,督促程序的改革必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

(一)从法律的高度改革督促程序。督促程序的问题不仅出在司法解释不够完备上,关键在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够合理。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虽然有些进步,但是囿于最高法院的职权无法改变立法只能在维持现状的前提下做修修补补的工作,因此,不可能触及根本问题。因此,必须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来调整督促程序。笔者以为,民事诉讼法修改的时候倘若能够更多的从人性恶角度去重塑督促程序,加强对人性恶的防范意识和相关程序的设置,以防备当事人滥用权利致使督促程序失灵,这样实践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督促范文篇6

[关键词]督促程序;反思;运行环境;理论基础

Abstract:Thesupervisingandurgingprocedureistheresultofthecommodityeconomy.However,thesupervisingandurgingprocedurehasbeenignorednowadaysthoughthemarketingeconomyinourcountryisdevelopingrapidly.ItisworthcontemplatingwhetherthesupervisingandurgingprocedureshouldexistinChina.Thearticlediscussesthesupervisingandurgingprocedurefromthepracticalenvironmentandthetheorybasis,anddrawstheconclusionthatitisnecessaryforthesupervisingandurgingproceduretoexistcontinuouslyinChina.Furthermore,thesupervisingandurgingprocedureshouldbeperfectedinitselfandrelatedjudicialsystemsothatitcanovercometheshortcomingsindesignandadapttotheconditionsofourcountry.

Keywords:supervisingandurgingprocedure;contemplation;practicalenvironment;theorybasis

市场经济社会中,相当多的经济纠纷属于当事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双方对纠纷没有任何争议的情形,只是债务人出于种种原因而怠于履行,此种纠纷纯属执行问题。督促程序则是针对此类纠纷专门设立,以特有的程序设计,催促债务人及时履行债务。它给予请求人一种机会,在对方持消极态度的情况下取得执行名义,而无须忍受费力费时的争讼程序[1],帮助债权人以简单、快捷的诉讼方式收回债权。督促程序是市场经济社会的产物,在大陆法系国家的经济诉讼中担负着繁简分流的重要角色。然而,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债务纠纷案件日益增多的今天,督促程序的适用却日趋下降,几乎到了形同虚设的境地。时至今日,督促程序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受到冷落,不乏将督促程序从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抹去的呼声。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督促程序在我国的运行环境和理论基础进行深入反思,全面和客观地认识督促程序的生存现状,将有助于明确督促程序在我国或发展或消失的出路所在。

一、对督促程序在我国运行环境的反思

(一)积极方面

1.督促程序与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理念相契合

从法律文化层面看,督促程序与中国人的法律文化和诉讼心理相契合,因此,督促程序在我国有其存在和可接受的社会基础。受中国几千年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民众信奉“以和为贵”,在诉讼上逐渐形成牢固的“厌讼”、“耻讼”心理。如梁治平所言:对意大利人或者希腊人来说,借鉴法国或者德国的法典,更多只具有技术上的意义,而对中国人来说,接受西方的法律学说,制定西方式的法典,根本上是一种文化选择[2]。如果西方的某项制度与我国的法律文化存在某种暗合,产生观念冲突的可能性便会降低,该法律的移植就具有了可行的前提。督促程序无需开庭审理,可有效地避免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的剑拔弩张和对抗,债权人与债务人不用碰面,保存了各自的颜面,债务纠纷即以较为“和气”的方式解决,能有效防止双方矛盾的激化,这为我国法律文化背后的民众的法律观念和诉讼心理所能接纳。

2.督促程序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

从经济学角度审视,督促程序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资金的快速流转能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更加有效的运用,从而最终导致资源趋于最优配置和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经济的发展在加快资金流转的同时会产生债务纠纷增多的附加效应,债务纠纷的及时解决又能促进资金运转和经济的发展。反之,如果资金流转缓慢甚至停滞,便会对经济的发展形成阻碍。可见,资金流转和市场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我国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自然产生了诸多的债务纠纷,债务纠纷的积聚必将导致资金流通减缓,滞阻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这其中相当大一部分的债务纠纷债权债务关系明确,长期拖欠使得当事人最终只能诉诸法律。相对普通程序而言,督促程序更为简便快捷,并且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社会成本,因此,可以说督促程序是解决当事人之间此类纠纷的最佳法律手段。

3.督促程序与我国民事诉讼原则和司法改革精神相协调

从民事诉讼角度分析,督促程序体现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倡导的“两便”原则和司法改革的精神。便利群众进行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办案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制定的出发点和归宿。债权人提起督促程序后,法院无需对债权人的支付令申请进行实质审查,无需开庭审理,无需询问债务人,只要债务人不提出异议,支付令即行生效,债权人取得执行依据。督促程序以简便的程序、快捷的速度帮助债权人收回债权,在便利双方当事人进行诉讼的同时也便利法院审理案件。督促程序的高效性符合以“司法效率”为中心的司法改革的要求。

(二)消极方面

然而,督促程序在1991年移植到我国以后,在我国的社会环境中遭遇到了种种不利于其生存和发展的消极因素,从而影响了其在我国的有效运行和应有价值的正常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残留的计划经济观念与督促程序所需要的市场经济环境不相协调

督促程序是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商品经济发展而建立起来的。西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民之间的金钱债务纠纷急遽增长,如果这些案件都按通常诉讼程序,即经过起诉、法庭审理,直至作出判决、上诉等一系列程序之后强制执行,则不仅浪费当事人和法院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鉴于此,1877年德国民事诉讼法第一次制定了督促程序[3]。督促程序的生长环境是商品经济社会,立法的目的是要维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然而,1991年我国在制定督促程序时尚未走出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各个细节的设计上都表现出有利于债务人的价值取向[4],甚至时至今日,多年前的计划经济思想尚未彻底从人们头脑中消除,以至于原有的对债务人过多保护的观念与督促程序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立法意旨相背。

2.我国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与督促程序的相关要求不相协调

我国民事诉讼法长期奉行超职权主义的审判模式,传统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突出强调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主导地位,程序的进行主要由法官控制,将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视为从属性质[5]。而督促程序的进行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程序因债权人的申请而开始,因债务人的异议而终结,法官对债权人的申请和债务人的异议仅进行形式审查,相对而言,法官在其中只起到协助和辅助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督促程序需要的是当事人的程序自由。如果督促程序过多地受到法官职权的干涉,当事人必然会遭遇各式各样的阻挠,督促程序自然很难顺畅运行。

3.目前不健全的司法制度与督促程序的要求不相协调

法官干预当事人选择督促程序部分源自法官背后的司法制度不健全。当前法院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设备缺乏的问题。基层人民法院办理适用督促程序的案件所支付的费用远远超过所收取的费用,入不敷出。而按诉讼程序立案受理,财产案件诉讼收费则远远高出适用督促程序受理案件,有些案件法官宁可动员当事人走诉讼程序,也不按督促程序办理[6]。法院经费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法院内部的司法体制缺乏对立案法官的监督和制约,受理案件时法官出于利益权衡而干预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也就不足为怪了。此种司法制度的缺陷必将对收费低廉的督促程序的适用产生重大影响。

4.不健全的市场机制与督促程序不相配套

有学者认为,现阶段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转变,但尚未形成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价值观念,信用——特别是商业信用在很多人眼里还比较淡薄,在有些人脑子里甚至就没有“信用”二字。国家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市场经济需要的信用制度,这是我国督促程序运行效果不佳的最根本的原因[7]。笔者虽然不赞同将信用机制的缺乏认定为我国督促程序运行效果不佳的“最根本”的原因,但不可否认信用机制的缺乏对我国目前督促程序运行的不良现状起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为债务人可以没有任何约束地故意对支付令提出虚假异议。对债务人的此种恶意行为既没有法律上的限制或惩罚,也不会产生其他方面的不利影响,由此形成对债务人“不信用”的纵容或诱导,致使督促程序无法顺利施行。

5.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视程度与该程序的重要性不相符合

司法改革中,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均热衷于简易程序的探讨和实践,然而,同样具有简易程序特点的督促程序却倍受冷落,多年来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法院,依督促程序提起的案件往往交由立案庭办理,得不到与通常诉讼程序同样的重视,甚至可以说这一独特简便程序的存在完全被忽视。督促程序的缺陷很难得到完善,其价值也难以得到应有的发挥。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法院受理的经济案件几乎逐年成倍激增,法官审理案件的负担日益加重。如果不以灵活、快捷、节省的程序解决大多数简单民事案件,要实现对复杂民事案件的慎重裁判就相当困难[8]。

二、对督促程序建构的理论基础的反思

(一)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的失衡

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价值。公正是法律和诉讼中的最高价值,通常情形中,在维护公正的前提下追求诉讼效率。实践中各类案件和各种程序平均占用诉讼资源是不合理的,在社会发展迅速和讲求经济的环境中,简便迅捷的程序是很必要的,对于简易案件,更应当强调经济性地解决纠纷[9]。督促程序的设计在注重诉讼效率的同时实现诉讼公正价值和诉讼效率价值的平衡与互动。督促程序的发生基于债务人对债权人提起的债务纠纷没有争议这一假设前提,免去了通常诉讼中所需的繁琐程序,不用开庭审理,对债权人的申请也不用实质审查,不用向债务人讯问和质证。为确保诉讼正义,督促程序特别为债务人设置了异议权,债务人的异议直接导致督促程序的终结,纠纷转由通常诉讼审理解决。如果生效的支付令出现错误,督促程序也提供了再审的救济途径。在追求诉讼效率方面,督促程序诉讼周期短、程序简单、审级层次少、诉讼费成本低。相对于诉讼程序而言,当事人能以最低的诉讼成本获取最大的诉讼利益;对于法院,也极大地节约了司法资源。可见,督促程序设计的初衷是试图实现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完美结合。

然而,司法实践中,督促程序显现出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在某些环节上设计的失衡。首先,债权人有选择适用督促程序的权利,但立法没有对债权人的程序选择权提供司法救济,债权人因为种种原因(法院或督促程序自身的缺陷)无力选择对己更有利的督促程序,诉讼公正无法体现。其次,督促程序中债务人的异议权无任何限制,虽然符合督促程序追求诉讼效率的要求,但是极易造成督促程序因债务人的虚假或随意的异议而终结,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在督促程序中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督促程序也就无法实现诉讼公正。再次,债务人提出不实的异议后,督促程序终结,由债权人承担败诉的费用,债权人的合法权利不仅得不到维护,而且还要为对方的欺骗“买单”,诉讼公正在诉讼费用的承担上也无法体现。最后,督促程序在诉讼效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程序的设计并没有保证诉讼期限的按期履行,为人为因素的影响提供了可能,其诉讼高效的优越性无法得到体现。

(二)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不对等

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和实质。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义务是和权利相对的,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10],“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在数量关系上,权利与义务总是等值的,即权利和义务要实现对等[11]。督促程序的设计上也遵循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对等的程序建构理念,如:由于人民法院在支付令之前并未对案件做实质性的审查,即未对权利本身进行调查,因此,支付令并不一定符合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事实,这就要求法律程序上设置一种救济手段,即允许债务人对支付令提出异议[12]。债务人在法定期间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无须审查异议是否有理由,应当直接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因为对债权人的申请不应进行实质审查,与之相对应,对债务人的异议也不应进行实质审查,而只审查其在形式上是否合法。异议一经合法提出,督促程序就告结束。

我国督促程序的设计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官和债务人的部分权利和义务设置不对等。如规定法官对督促程序的启动具有控制权,却没有明确相应的不得滥用职权的义务,即保护债权人的诉权和程序选择权的义务;规定了法官执行诉讼期限的权利,却没有规定相应的执行诉讼期限的义务,即保护债权人诉讼期限权利的义务;规定了债务人有提出异议的权利,却没有规定不得滥用异议权的义务,即保障债权人顺利收回债权的义务;债权是相对权,也称对人权,其义务主体是特定的债务人,督促程序明确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利,却没有相应严格赋予债务人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义务。义务是和权利相对的,督促程序给法院与债务人设定了前述权利而没有相应地设定前述义务,在程序上则表现为没有给法院和债务人的权利以一定约束。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督促程序以其特有的简便、快捷、成本低廉的特点,符合我国的传统法律文化观念、顺应我国市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需要、符合我国民事诉讼原则和司法改革精神,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由于我国特有的国情,现实社会中确实存在与督促程序的要求不相协调的诸多因素。笔者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计划经济的后遗症会在立法者和普通民众中慢慢消失,我国长期形成的超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和司法制度不健全的情形可以在司法改革的推进和制度的完善中逐渐得到克服,目前市场信用机制已经开始逐步建立,督促程序所需要的司法和社会环境正在日渐回归,可以预见,影响督促程序运行的不利因素不会成为继续困扰督促程序的重大问题。由此,我们认为,督促程序应该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继续存在。我们需要的是重新关注和重视督促程序,同时深刻反思督促程序自身存在的无法克服的给债权人带来的程序障碍,切实保障债权人对督促程序的选择权,解决督促程序中债务人的异议权不受限制的弊端以及由此产生的诉讼费用负担不合理的问题,确保督促程序诉讼期限的按期履行等等。我们相信,挖掘督促程序的程序机理,弥补其自身设计的缺漏以适应我国的客观环境,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好的立法方案,使督促程序尽快实现本土化,才是督促程序在我国继续发展的出路。我国的督促程序最终会呈现出其在德国适用的情形,成为我国基层法院中大部分经济纠纷案件的适用程序,帮助法院实现繁简分流,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德]狄特.克罗林庚著,刘汉富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律与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梁治平.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白绿铉.督促程序比较研究——我国督促程序立法的法理分析[J].中国法学,1995(4).

[4]傅郁林.繁简分流与程序保障[J].法学研究,2003(1).

[5]王福华.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6]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督促程序适用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法律适用,2005(5).

[7]章武生.督促程序的改革与完善[J].法学研究,2002(2).

[8]刘振录,庞立新.浅谈督促程序[EB/OL].北京法院网,2003(11).

[9]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0]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督促范文篇7

面对当前社会上某些不正之风,面对精神和道德方面的某些负面因素,面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某些偏离等等,教师首先要有正确而坚定的政治信仰,一定要相信真理、相信党、相信社会,相信一切正能量的强大动力,并且在学生心目中点燃希望的火种,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价值观念。任何一点歪风邪气都会导致社会上一些人用有色眼镜作出另类的判断,他们不能客观正确看待事物,小学生最容易受到这些因素影响,他们有时感觉到老师在上思想品德教育课上讲到的和他们遇到的,以及现实中发生的某些事实不太一样,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反复讲解,直至学生都明白那只是社会上的一小股逆流。现在的德育教育,应该是综合的,它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时刻贯穿于有校内外,课堂内外。

学生在放学以后,回家途中,说看到的、遇到的一些福,精神文化垃圾等丑恶现象,必然在某种程度对小学生的心灵是一种冲击。还有现在随处可见的那些宣扬暴力与色情的作品,地摊文学等等,还有街头的青年男女的某些行为,对与社会文明与精神文化的纯洁不相适宜,这些方面因素对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教师必须正确重视这些逆流和歪风邪气,而绝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当你回避这些,而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学生就会自然把老师讲的内容记下来,或者把重点背下来,但那些所写、所记的内容只能用来应付考试,对小学生自己的健康成长、学习进步起不到多大作用,对净化自己的灵魂,纯洁精神文化境界也不会起到多大作用。教师对此不能回避,要积极面对并且做到有效教育,实施成功的说服教育,从源头上遏制影响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的外在因素。

二、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发展的情感因素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学生的一切活动不仅伴随着一种情感体验,而且情感体验反过来对孩子们的活动有一定的支配作用,若能引起愉快的情感体验,必然会发生积极的模仿和反复进行的趋势,而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只会引起学生的学习或其他良好行为的停滞,遏制其发展趋势。教育专家也认为,任何成功的教育都需要情感的支持,只有当教师的教育内容或教学方式触动了学生的情感深处,学生才愿意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并且充分理解。只有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被感动,学生的认识和觉悟才会促使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才会把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接受,并且运用到实践中。

教师在对小学生教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伊始,就应该以赤城的爱心去感召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目光看待学生,要以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情感深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以真诚的心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用真诚和热情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在亲其师的过程中,逐步决定应该信其道,最终变成乐其到,这样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才会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督促范文篇8

为进一步提高督查工作水平,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工作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及时办理上级领导和区委、区政府领导批办事项,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的意见》(宁政办发[2009]93号),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督查工作范围

(一)区委、区政府重要会议贯彻落实情况;

(二)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

(三)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交办事项及信箱来信办理落实情况;

(四)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督查落实;

(五)其他需要督查、督办的事项。

二、督查工作方式

(一)常规督查。对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分解任务,根据工作要求,开展经常性督查。

(二)专项督查。对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重点工程和区委、区政府领导批办事项,确定承办部门,提出办理要求,督促有关部门按规定时限落实。

(三)实地督查。对重要的督查事项,进行实地督查落实或采取暗访形式进行督查。

(四)跟踪督查。对一些关系全局的重大事项,在阶段性督查基础上进行动态跟踪督查,掌握全过程的进展情况。

三、督查工作程序

(一)拟办送审。凡需督查的事项,由区委办公室或区政府办公室信息督查科提出拟办意见,报送办公室主任或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审定,信息督查科做好督查登记。

(二)立项下达。督查事项,经领导审定后立项。未经领导批准的,不得自行立项督查。对内容比较复杂的督查事项,可分解若干立项。督查事项立项后,应将有关事项分别进行登记,然后通知承办部门。

(三)督促检查。一般采用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发督查通知书;二是电话查询,用于了解一般情况,掌握工作进度;三是实地督查,分赴承办单位检查批示办理和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对于一些综合性强的重大事项,必要时组成督查组,由区委办公室或区政府办公室负责人带队开展专项督查。对督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难以协调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区有关领导报告请示,提请区领导提出处理意见,或提请区领导亲自协调解决,信息督查科做好跟踪落实工作。

(四)反馈结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分解任务完成情况每个季度反馈一次;重要会议贯彻落实情况要在会议结束或重要文件下发后15日内上报;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事项、领导同志信箱按规定时限办结并报告,没有时限要求的,一般应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并报告;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办理时间的,要及时说明原因和办理进展情况。一般督查事项,经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核后上报,重要督查事项的专题报告,特别是批示件办理情况,须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后上报。对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组织开展的专项督查,各承办单位要及时撰写工作报告,报送区委、区政府领导审阅,报告要注重反馈落实中带有普遍性、政策性、倾向性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五)立卷归档。督查事项办结后,交办部门和承办部门须按文书管理的规范要求,及时将有关文件、资料收集齐全并立卷归档。

四、督查工作责任

(一)承办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主要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并按要求积极办理督办事项,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督促范文篇9

作为一名不断向党靠近的入党积极分子,我始终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党章为指导,牢记党的教育,坚定不移的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共产党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端正自己的态度和思想,保持自己始终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使自己得到不断的成长。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句话在我第一次看它的时候,便早已深深的引入了我的脑海之中。事实上,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还是个人,都在不断的经历一个成立、发展、消亡的过程。历史上的很多国家、政党,甚至是盛极一时的大帝国,都在最后的时候,因为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失去民心或者是自身存的过多问题影响下,渐渐衰落下去,消际在我们的实现之中。

我们的党成立在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际,发展于革命烈火熊熊燃烧的时代,兴盛于如今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大建设的这个时代,是我们每一位党员那颗始终保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我们光荣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许多生死攸关的时刻,渐渐成熟起来,担负起国家建设的大任。我们党的成长,使我党的先进性与国家实际国情的紧密结合所决定的,更是由我当那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所支持的,正是这种思想,使我党长成一个肩负了再现中国辉煌的大党,我党取得着一些成绩,靠的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标准,这体现在"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

但是在如今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我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使人民群众过上日益幸福美满的生活的同时,党内也出现了一些与党性所不相符的问题,它们的存在渐渐影响到我们在于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所以是我们所不容忽视的,也是我们党所必须面对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失去谏臣魏征之后的言有心发只谈,也是我对党保持自身先进性与凝聚力的重要法宝,我党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反思历史,正视现状,才能得以更好的把握未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始终肩负起中流砥柱的作用。

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起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密切的团结和联系人民群众,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为人民群众服务,当然最主要的在于党内要继续历代先烈所流传下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这是我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保持我的先进性的重要法宝,只有敢于面对现实,重视现实,才能妥善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党内出现的一些问题。党员是是我们整个中国共产党的组成细胞,党员的先进性是维持整个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保障,是整个社会得以获得不断地新鲜血液的源头,我们只有不断的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一切重实际出发的原则,才能使我党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保持我党在国家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就当前形势而言,我党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已经暴露出了我们自身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的一些同志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诱惑,在这个过程中,纷纷落马,失去了自己的先进性,对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更影响到了我党在于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所以此时此刻,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优良传统的作用刻不容缓,只有在这一法宝的作用下,我党才能适中的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党内的同志才能端正自己的思想和态度,更好的发挥我党在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将坚持以这一法宝,督促和完善自己,及时的端正自己的行为与态度,使自己不断地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谨以此作为思想汇报,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督促范文篇10

一、高度重视督促检查工作

(一)深刻认识加强督促检查工作的重要意义。督促检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抓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工作是推动政府系统全面落实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关键环节,是促进依法行政和提高政府执行力的有力手段,也是推动作风转变、保证政令畅通的必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督促检查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抓落实放到与抓决策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履行督促检查抓好工作落实的责任。要把督促检查工作贯穿于实施决策的全过程,研究决策时明确督促检查事项,部署工作时提出督促检查要求,开展督促检查时保证落实效果。

二、明确督促检查工作任务和重点

(二)主要任务。政府系统督促检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进行督促检查;对政府文件贯彻落实进行督促检查;对政府会议决定事项贯彻落实进行督促检查;对政府领导同志批示事项贯彻落实进行督促检查。

(三)工作重点。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对重大决策、重要部署贯彻落实的督促检查作为工作重点,放在督促检查工作首位。对、办公厅文件中明确要求报告贯彻落实情况的事项,对会议决定中需要本地区、本部门落实的事项,都要及时拟定督促检查方案,适时组织督促检查活动,按时反馈督促检查情况。

三、建立健全督促检查工作制度

(四)落实工作责任。要建立责权统一的目标责任制度,构筑自上而下的各层次抓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凡督促检查事项,都要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完成时限、执行单位和责任人。对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负总责,亲自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五)建立报告制度。重要文件、召开重要会议后,凡是明确要求报告时限的,要按时报告。领导同志批示事项,凡是要求报告结果的,有时限要求的严格按时限要求办结并报告;没有时限要求的,一般应在30个工作日内办结并报告;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查办时间的,要及时报告原因和进展情况。

(六)建立通报制度。办公厅对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将及时进行通报,对落实工作抓得好的要表彰鼓励,对措施不得力、工作不落实的要督促整改。各地区、各部门也要建立督促检查情况通报制度。

(七)建立工作联系制度。要建立健全督促检查工作联系渠道,形成便捷、畅通、高效的督促检查工作网络。要加强督促检查工作经验交流、理论研究和宣传培训。

四、不断改进督促检查工作方式方法

(八)加强组织协调。要根据督促检查工作任务的轻重、主次和缓急,制定督促检查工作计划,加强组织协调,及时沟通情况,充分发挥督促检查工作最佳效能。要做好与党委督促检查工作的协调,探索和总结与党委联合开展督促检查工作的方式方法。

(九)完善政府决策。督促检查是发现问题、完善政策的重要渠道,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方式。要加强对督促检查情况的研究,对督促检查中发现的典型和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对发现的矛盾问题要及时反馈,提出完善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当好政府决策的参谋助手。

(十)发挥监督作用。督促检查工作是政府自我监督、确保政令畅通的重要手段。各地区、各部门要主动接受、积极配合人大、政协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并注意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结合,研究在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中发挥督促检查工作作用的方式。要发挥政府网站作用,及时公开有关政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情况,适时适度公开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的进展情况,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十一)提高督查效率。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督促检查工作效率。要在政府专网和内网建立督促检查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政府系统督促检查工作信息的互联互通。

五、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是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进行督促检查的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抓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各地区、各部门办公厅(室)要把督促检查作为一项重要职责,放在突出位置;秘书长、办公厅(室)主任要成为领导同志开展督促检查工作的主要助手,加强对督促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