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家庭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0:34:58

低收入家庭

低收入家庭范文篇1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人们生活幸福感普遍增强。然而,城市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形势下,依然存在着一些城市低收入家庭,这些家庭目前还在为各种各样的生活难题所困扰,有的甚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要靠亲朋的接济才能解决。为了深入了解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思想状况,课题组一行5人对沧州市区125个低收入家庭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之前,几乎所有成员都认为这些低收入家庭中肯定充满了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但调查的结果却出乎我意料。

一、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现状

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且家庭住房总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的调查中,这次调查的对象是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75元以下。共发放问卷125份,其中三无家庭、单亲家庭、重病家庭、重残家庭、其它家庭各25户,实际回收125份,回收率100%。由于导致家庭收入不高的原因各有不同,思想状况也有所区别。

经济来源方面,1三无家庭。三无家庭指的无工作、无住房、无收入来源的家庭。25户三无家庭中。有13户家庭靠亲友接济,占52%有5户寄居在亲戚家,占20%,其它完全靠低保金生活;工作意愿上,有劳动能力的家庭18户,占72%,其中,有16户由于工作技能及身体条件等原因未能实现充分就业,占90%,其它两户就业愿望不强烈;家庭负担上,有未成年子女需要抚养或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家庭占40%。思想上,这25户中65%的家庭为收入太低而发愁;32%的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焦虑;80%人为看病而担忧。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普遍感到不很满意,但没有怨天尤人,对政府和社会给予的一些救助政策和措施普遍感到比较满意,存在着强烈感恩的心理。认为,要解决目前的生活状况,最大的困难就是就业问题,其次是住房和子女的教育问题,希望政府加快对廉租房政策的落实和对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及将来的就业问题予以关注。

母子(女)一起生活的18户,2单亲家庭。25户单亲家庭中。占72%;父子(女)一起生活的7户,占28%。其中,子女还在上中小学的16户,占64%;上技校或大学的5户,占20%;走上社会的占16%。这些家庭中,经济来源方面,有22户家庭靠亲友接济,占88%,其它完全靠低保金生活;工作意愿上,有劳动能力家庭20户,占80%,其中,有18户由于工作技能及身体条件等原因未能实现充分就业,占90%。思想上,68%家庭感到不幸福,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不够;与三无家庭不同,最大的思想压力是子女的教育问题,其次才是自己的收入和就业问题;与三无家庭相同的对政府的救济、帮扶政策和措施,普遍感到满意。

患尿毒症的10户,3重病家庭。25户重病家庭中。占40%患恶性肿瘤的3户,占12%;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2户,占8%;其它像永久性瘫痪、严重脑损伤、严重帕金森病和严重精神病的占40%。25户重病家庭中,经济上全部来自亲朋及社会救助。思想上,对社会给予的一些救助措施普遍感到满意,对社会存在感恩的心理,但他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普遍感到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影响他生活的最大困难首先是治病费用太高,其次就是报销比例偏低,对报销后的费用也难以承受,有的都影响到基本生存。比如,有的家庭由于是因病致贫,尽管有医保,但高昂的医疗费仍然使得有些家庭(尿毒症患者占了一个很大的比例)思想波动很大,有的甚至产生了厌世轻生的念头。想法是不愿再给家庭、亲朋和社会增加负担,对未来失去了信心,最大的愿望就是大病和重病能免费治疗。

先天残疾(如小儿麻痹症患者)占了60%,4重残家庭。25户重残家庭中。其它占40%。这些家庭中,大多伤残者配偶的工作也不稳定,相对稳定者只有40%,致使他经济上几乎全部来自于亲友或社会。思想上,尽管他生活困难是客观存在但只有36%的人群感到不幸福,大多数家庭对自己的生活状况还是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激程度最高,思想上也最稳定。最大思想压力就是子女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问题。

如因纠纷长期打官司家庭、好逸恶劳家庭等。思想上,5其它家庭。其它城市低收入家庭主要是指那些对没有把精力放在增加家庭收入的群体。对社会的感恩程度最低甚至没有,对社会存在着很大的误解,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很深,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普遍感到很不满意。比如,有很大比例的家庭认为其生活的困顿是由于社会的不公平引起的等等。这些人群的思想认识亟需正确的引导。

为了能更好地说明问题,以上是河北省沧州市低收入家庭的一些调查结果。对每个家庭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下面是关于问卷统计的情况:

二、城市低收入家庭思想状况分析

城市低收入家庭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抱有信心的达90%以上,1物质缺乏但精神积极向上。根据我调查。面对现实,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等、靠、要,更没有埋怨和仇恨。为了改变现状,积极向上,积极寻找新的工作岗位,包括从事着那些人们普遍认为所谓"不体面"工作。

使得他普遍承受着相对贫困的境遇,2生活困顿但心存感恩。城市低收入家庭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弱势性。而且绝大多数还遭受着绝对贫困的尴尬和煎熬。但在实际生活中,对国家的相关政策非常理解,对政府的救济措施非常体谅,尽管生活困顿,但对国家、社会的感恩之心都是发自肺腑的

相应地影响着他社会地位的变迁。城市低收入家庭由于长期生活在经济拮据的状态,3经济拮据但思想稳定。人们收入差距的拉大。因此也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落感,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把一切责任都推给社会和政府,而是认为收入低受自身素质不高(诸如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文化知识、没有专长或技能单一)局限所致,进而表现出来的思想非常的稳定,对于他自立自强至关重要。

三、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几点思考

政策上给予相应的倾斜。对于因物价上涨等因素给低收入家庭生活构成的影响

第一、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是低收入家庭的最后一道"防护网"社会养老、失业、基本医疗、住房等措施对于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保障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劳动、民政等政府有关部门应更多地给予重视和关心。有关部门要及时了解情况,及时提高补贴,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国的医疗制度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

第二、深化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目前。新一轮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牵动着每一位老百姓的心,更牵动着城市低收入家庭本来就已敏感的神经。尤其是低收入家庭中患重特大疾病群体,政府部门应采取如设立重大疾病保障基金等有效措施来切实保证他拥有基本的医疗保障。因此,加快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真正实现病有所医是一个需要政府重视和解决的突出问题。

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第三、切实注重就业问题。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结构调整。政府应对再就业工程加大关心力度,多组织一些有关劳动就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个人素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渔。对于低收入家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除劳动者自身应更新择业观念外,有关部门应对低收入家庭的劳动者尤其是失业者加大培训力度,免费为他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以提高他劳动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同时为低收入家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给予更优惠的创业政策,为低收入家庭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教育支出在居民支出中的比重也逐年上升

第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教育问题。教育部门应为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提供更多的帮助。随着教育费用的攀升。低收入家庭由于收入水平较低,且收入中75%以上的支出都用于衣、食、住、医方面的必要开支,而用于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就非常有限,这就严重影响了低收入家庭对于教育方面的投入。因此,为了让这部分家庭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教育部门对于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对于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除减免学杂费外还应给予其他方式资助,以降低这些家庭的教育负担,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子女能与中等收入家庭的子女接受同等教育。

低收入家庭范文篇2

一、组织领导

这次调查工作由县政府统一领导,县建设局牵头负责,县房改办组织实施,县民政局、县统计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共同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具体负责调查、统计及建档等工作。

二、调查方案

(一)调查的范围和对象

全县范围内所有持有本县城镇户口的低收入家庭。

低收入家庭条件:

1、具有本县城镇户口;

2、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788元以下。

(二)调查的方法:全面调查的方法。

(三)调查的组织实施

1、以县政府的名义下发关于开展我县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的通知,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并将宣传资料张贴到每个社区,确保全县家喻户晓。

2、县政府召开各乡镇、各部门领导参加的工作动员会,具体安排布署此项工作。

3、县房改办组织召开业务培训会,对全县各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资料发放和具体业务培训。

4、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在指定时间内,到户主所在单位进行登记,无业人员到所在社区进行登记,并提供户籍、收入、住房等相关证明,由单位或社区工作人员对登记家庭进行入户调查、核实情况,对确实符合条件的家庭统一造册上报。

具体资料如下:

(1)户口簿原件、复印件;

(2)家庭成员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3)收入证明:家庭成员中有单位的由单位出具工资证明;离退休人员提供银行工资的存折原件、复印件;无业人员由社区提供收入证明;在校学生由所在院校提供就学证明,可不提供收入证明;学龄前儿童不需提供证明;

(4)住房证明:房屋产权证、租赁证、租房合同等相关证明原件、复印件。

5、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扎实的安排好本乡镇、本部门的调查工作,组织符合条件的群众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完成登记,对基层单位上报的入户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对经审核无异议的家庭予以确认盖章,进行电子档案的录入工作。

6、各乡镇、各部门将《调查表》及《汇总表》以磁介质和纸介质的形式上报县房改办(电话:84812419)。

7、县房改办对上报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后,上报市、县政府,为制定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工作目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四)调查内容:

1、家庭基本情况和人口情况:包括户籍地址、家庭人口数、城镇人口数、家庭成员情况等;

2、家庭收入情况;

3、家庭住房情况:家庭住址、房屋类别、人均住房面积等;

4、住房保障意向选择。

三、时间安排

这次调查工作从20*年10月20日开始至12月5日结束,共计45天,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1、落实调查经费;

2、由县政府组织召开调查动员会议,县建设局、县民政局、县统计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各乡镇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

3、以县政府的名义下发关于开展调查工作的通知,进行宣传动员;

4、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落实调查机构及人员,并于11月5日前将调查机构及人员名单报县房改办;

5、县房改办制定培训计划,组织有关单位及调查人员进行培训,讲解调查要求、步骤、内容,了解入户调查基本知识,及《调查表》、《汇总表》填写要求。

(二)第二阶段:入户调查阶段

1、*,符合条件的家庭准备证明资料,并到所在单位或社区登记。各单位及各社区对登记的家庭,逐户进行入户调查,核对户口、身份证、收入及住房等证明材料,被调查人签字确认。

2、*,对调查后符合条件的家庭在单位或社区公示3天,不符合低收入条件的家庭资料和《调查表》由单位或社区存档;公示无异议的家庭,属于部门职工的由基层单位进行汇总,将《调查表》、证明材料及《汇总表》上报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审核无误后盖章,统一汇总报县房改办;属于社区职工的由社区汇总,上报乡镇政府,由乡镇审核无误后盖章,统一汇总报县房改办。

(三)第三阶段:复核汇总阶段

1、*,各乡镇、各部门进行核实及电子录入。

(1)各乡镇、各部门对上报的《调查表》进行认真核实,确保不遗不漏,准确无误。核实后在确认无差错的《调查表》上盖章,并汇总形成《汇总表》;

(2)将《调查表》及《汇总表》录入电子表格;

(3)将《调查表》及《汇总表》的纸介质材料以及调查有关情况书面材料,上报县房改办。

2、*,县房改办对上报数据、资料及有关情况书面材料进行汇总,根据调查情况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上报市、县人民政府。

四、有关要求

低收入家庭范文篇3

多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宏观调控,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城市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还比较困难。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加大解决全省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力度,结合实际,现就加快我省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建设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高度重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居住是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住房问题直接关系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建立健全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全省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城市住房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对城市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及改善农民工等住房困难群体居住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城市住房保障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城市住房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加强协调、合力推进,加强督查、狠抓落实,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力争在今后5年内基本完成廉租住房建设任务,不断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

(二)以政府主导为重点,加快建立层次合理、形式多样、标准适当的住房保障制度。以廉租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式,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持房价基本稳定和住房供应结构基本合理。城市住房保障以满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基本居住需要为目标,力争到****期末,使全省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工等其他城市住房困难群体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且住房困难的家庭,应由政府提供多种形式的住房保障;收入处于当地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以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上的城市低收入家庭,目前以购买或承租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今后随着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的扩大,逐步纳入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

(三)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根据《若干意见》的要求,20****年底前,所有设区城市和州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要对符合住房困难规定条件、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2008年底前,所有县城基本做到应保尽保。2008年底前,所有设区城市、州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和其他有条件的县(市),要把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至2010年,全省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

(四)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实行货币补贴、实物配租等方式相结合,主要通过发放租赁补贴,增强低收入家庭在市场上承租住房的能力。各地要结合实际,合理确定住房保障方式。实物配租户数控制在应保障户数的一定比例以内,主要解决孤、老、病、残等特殊困难家庭和其他急需救助家庭。实物配租房源采取政府新建或采购、收购等方式解决。实物配租和货币补贴的面积原则上按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内确定。实施实物配租的家庭,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

(五)多渠道解决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关键是加大投入力度。要按照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集的原则,加大对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一是各地要根据廉租住房工作年度计划,把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安排,省财政对困难县(市、区)给予适当补助。二是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除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外,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三是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各地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比例。四是在全省县城以上房地产开发税收中,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廉租住房建设。五是廉租住房租金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的维护和管理。廉租住房建设资金和补贴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六)建立健全廉租住房管理机制。建立廉租住房档案和低收入家庭住房档案,严格廉租住房或补贴申请、审核、公示、退出等管理,建立举报奖励制度,确保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切实落实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对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对公示无异议的家庭予以登记轮候,对享受廉租住房家庭的收入、资产、人口及住房状况等建立档案,并进行年度复核,根据复核结果对其住房保障资格、方式等及时进行调整并书面通知当事人。经审核不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应及时收回其承租的廉租住房,逾期不退回的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七)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和标准。各地要严格按照城市住房建设规划,综合考虑各地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及住房水平等因素,根据上年商品住房供应面积,按照一定比例,制定落实城市经济适用住房年度实施计划和土地供应计划,增加面向社会供应的经济适用住房。在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尚未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前,每年经济适用住房供应面积原则上不低于当年商品房供应面积的15%。经济适用住房以中、小套型为主,户型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

(八)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为未享受过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包括按房改政策购买原公有住房,购买安居工程住房、解危解困住房、国家或单位给予了补贴的集资建房、合作建房等)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军队复员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标准由各地确定,原则上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以内、住房面积按当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60%以内确定。申请经济适用住房实行家庭成员全名制,一个家庭只能申请购买一套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人家庭成员的资产收入和住房面积必须合并计算。

(九)努力降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本。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主要由政府直属的非盈利性机构组织实施,实行工程项目招标或委托代建,也可采取由房地产开发企业代建的方式,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具体实施办法另行规定。

(十)加快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制度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购买或承租实行申请、审批、公示制度,具体办法由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并报省建设厅备案。严格经济适用住房的转让管理,确保经济适用住房真正用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经济适用住房的出售价格及租金标准,由各州、市、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建设部门审定。

(十一)加强对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的管理。单位集资合作建房要纳入各地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计划,其建设标准、供应对象、产权关系等均按经济适用住房有关规定执行。各级国家机关一律不得搞单位集资合作建房;任何单位不得新征用或新购买土地搞集资合作建房;单位集资合作建房不得向非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出售。集资建房实施单位限定在符合《若干意见》规定条件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改制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各州、市、县(市、区)符合利用自有存量划拨土地集资建房条件的单位,经报请所属主管部门同意后,由州、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审核下达经济适用住房计划指标;省级和中央直属符合条件的企业及事业单位,经报请所属主管部门同意后,由省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建设、国土资源部门审核下达经济适用住房计划指标。

(十二)严格经济适用住房交易管理。个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应签订经济适用住房购房合同,按照规定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上应注明“经济适用住房”和“划拨土地”,并在产权人备注栏中填写申请家庭所有成员姓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的不得上市交易;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的可以转让,但按照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有关规定执行,政府可优先回购。

(十三)重视解决农民工居住问题。要积极探索,采取多种方式逐步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建设满足农民工居住需要的租赁住房。有条件的地方可比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相关优惠政策,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符合农民工居住特点的住房,以农民工可承受的合理租金向农民工出租。对用工单位提供农民工居住场所的安全、卫生等状况,要加强检查,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四、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作用

(十四)加大住房公积金缴存力度。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使更多的城市低收入家庭通过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增强其住房保障能力。各级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要加大住房公积金管理力度,使所有企事业单位履行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义务。

(十五)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作用。要大力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鼓励低收入家庭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解决住房问题。各地住房公积金使用计划,要优先安排低收入职工购买或租赁住房。要根据各地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和职工收入状况,适时调整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期限和首付比例,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要清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收费项目,取消强制性抵押住房保险及其他不合理收费,提高职工特别是低收入职工住房消费能力。

五、加大城市住房保障政策的支持力度

(十六)切实保证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各城市国土资源部门在制定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供应计划时,应根据当地住房年度建设规划,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条件下,优先落实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土地供应计划,并实行计划单列。不论是使用原有建设用地还是新增建设用地,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的年度供应计划,不得低于当地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批准年度城市用地。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以行政划拨方式提供,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以划拨方式取得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依法应缴纳的补偿、安置等费用,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本着精简高效、求真务实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的审查报批,缩短建设用地投入使用周期。要加强跟踪管理,严禁将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名义取得的划拨用地用于商品房建设。在办理供地手续时,根据发展改革、建设、房管、城市规划等部门出具的意见,在《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中明确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套型、套数、面积、投资额、开竣工时间、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土地使用条件。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按一定比例建设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由政府按成本价收回,用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套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应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公告和方案中明确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的具体范围、套型、套数、面积、投资额、开竣工时间、容积率、建筑密度以及建成后由政府收回或回购等土地使用条件,并作为签订普通商品住宅开发用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附加条件。普通商品住宅小区中配套建设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对应的建设用地,仍以行政划拨方式提供。

(十七)加大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扶持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土地出让收入的征收力度,确保土地出让收入足额征缴入库,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提供资金支持。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旧住宅区整治,一律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社会各界向政府捐赠廉租住房房源的,执行公益性捐赠税收的有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利率、期限、项目资本金等方面给予优惠,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保本微利的原则下,支持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十八)加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各级发展改革、规划、建设等部门要及时办理审批和核准手续,严格建设标准,落实建设条件,加强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实施的稽查监督,确保资金合理使用,保证工程质量。

六、加强对城市住房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

(十九)落实工作责任。省人民政府对全省城市住房保障工作负总责,对各州、市人民政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每年与各州、市签订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城市住房保障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统筹部署安排工作,经常研究住房保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责任到位、机构人员到位、资金投入到位、土地供应到位;分管领导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各地要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落实相应的管理工作机构和具体实施机构,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每年在向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计划的完成情况。为加快推进全省城市住房保障工作,省人民政府成立****省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省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建设厅。领导小组负责研究提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有关政策和办法措施,协调解决工作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形成政府主导、建设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低收入家庭范文篇4

一、调查对象:申请县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已列入2007年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如不申购经济适用住房的,可不再申请。

二、申请条件: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家庭成员至少有1人具有本县城常住城市居民户口(指非农业户口,不包括学生户口)5年以上;

2、家庭人均收入在本县城城市低保标准两倍以内(含两倍)。年城市低保标准为家庭人均月收入280元;

3、家庭现有房产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含15平方米)或2人及以下家庭现有房产建筑面积低于36平方米(含36平方米)。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由家庭户主自愿申请,调查小组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和家庭房产状况等进行核实。申请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申报有关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作为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县城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的依据。未在本次调查截止时间前申报的,不列入年和年县城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范围。

四、申请登记

(一)申请日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低收入家庭范文篇5

一、进一步明确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要求,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以满足城市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需求为目标,扩大廉租住房制度实施覆盖面和受益面,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逐步改善农民工等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加快形成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和旧住宅区综合改造、农民工居住条件改善等多渠道并举,多形式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

(二)目标任务。到2010年底,基本实现城市低保标准两倍以下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基本满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买或租赁经济适用住房,基本完成现有旧住宅区的综合改造,多渠道改善农民工等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得到基本解决。按照这个目标,2008—2010年,全省每年保障廉租住房家庭1万户以上,每年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300万平方米以上。

二、加大廉租住房制度实施覆盖面和受益面

(三)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和对象。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要加快实施廉租住房制度,2007年底前,全省基本实现低保家庭住房困难户廉租住房“应保尽保”。2008年起,将保障范围逐步扩大到人均收入在当地城市低保标准两倍之内、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或3人以上家庭住房建筑面积低于45平方米的家庭,在2010年底前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同时,各地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平均住房水平、财政承受能力、住房价格水平等因素,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并可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加快保障进度。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实行动态管理,由城市人民政府每年3月底前向社会公布。

(四)完善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廉租住房保障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等方式,主要通过发放租赁补贴,增强低收入家庭在市场上承租住房的能力。对孤寡老人、军烈属、残疾人及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以及低保家庭中的无房户,尽可能实行实物配租。实行实物配租,可根据房源落实情况轮候实施到位。现住房面积已经达到廉租住房保障水平80%以上的保障对象,原则上实行货币补贴。

(五)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每户家庭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控制在建筑面积36平方米至50平方米之间。具体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平均住房水平及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考虑家庭人口情况合理确定,实行动态管理,于每年3月底前向社会公布。

实行货币补贴的,对符合条件的城市低保家庭,可按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和市场平均租金给予补贴。对其他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货币补贴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平均租金、保障对象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一般不低于市场平均租金的60%。

实行实物配租的,对符合条件的城市低保家庭,在保障面积标准以内的,其租金按照《浙江省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规定标准收取,超过保障面积标准的部分按照当地公有住房租金标准缴纳;对其他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保障面积标准以内的,其租金标准可按低保家庭廉租住房租金标准适当上浮,超过保障面积标准的部分按照当地公有住房租金标准缴纳。具体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规定。

(六)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各地要采取新建、改建、收购、调剂及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增强政府调控和保障能力。小户型租赁住房短缺和住房租金较高的地方,近期要适当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新建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主要在经济适用住房以及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并在用地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中明确规定建成后由政府收回或回购,也可以相对集中建设。

(七)确保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来源。切实落实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确保廉租住房制度实施。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来源主要包括:

1按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10%以上或土地出让金总额的2%以上提取;

2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余额;

3市、县(市、区)财政预算安排资金,特别是保障资金不足的地方,要加大财政预算专项支出;

4直管公房出售、出租以及拆迁补偿资金的结余部分;

5社会定向捐赠资金及其他渠道筹措的资金。

对廉租住房保障任务重、保障资金来源困难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补助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建设厅、省发改委制定。

(八)建立健全廉租住房的退出机制。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民政部门加强动态管理,定期对享受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的成员、收入、住房等状况进行核查,及时掌握其变动情况。对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其家庭人均收入连续一年以上超过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的,或因家庭人数减少、住房面积增加,住房面积超出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住房面积标准的,应收回承租的廉租住房或停止享受租赁补贴。对因未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及住房状况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以及擅自改变房屋用途,转租、转借廉租住房,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廉租住房居住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作出取消保障资格的决定,收回承租的廉租住房或者停止发放租赁补贴。

三、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九)严格界定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下、家庭住房建筑面积低于48平方米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经济适用住房优先供应本地户籍、无自有住房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凡已享受过房改购房、解困房、安居房等优惠政策且相应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8平方米的家庭和已购买过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不得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享受廉租住房保障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不再享受廉租住房保障政策。

(十)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标准。按照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原则,经济适用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适用住房有效供给,对高层、小高层可适当增加建筑面积,增加的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10平方米。各地要根据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经济适用住房需求,合理安排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规模。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坚持标准适度、功能齐全、经济适用、节能省地的原则,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探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运作方式的改革,可以集中建设,也可在土地出让条件中约定,在商品住房建设中划出一定的比例作为经济适用住房房源。

(十一)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实施方式。对符合申请经济适用住房条件又有购买能力的家庭,可通过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改善家庭居住条件。对符合申请经济适用住房条件,但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暂无购买能力的,可以实行租赁,也可以实行“先租后买”、“租买结合”。具体由城市人民政府规定。对有稳定的补贴资金来源、房价相对稳定的城市,可实行一次性货币化补贴的方式,鼓励符合申请适用住房条件的家庭购买商品住房。

(十二)严格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管理。经济适用住房属于政策性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5年之内因各种原因确需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由政府按规定回购,具体由城市人民政府规定。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的,购房人可转让经济适用住房,但应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价格或经济适用住房转让成交价与原购买价格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自本意见下发之日起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后向政府交纳的土地收益等差价款比例不得低于50%,具体交纳比例在考虑足额补收土地出让金以及减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因素的基础上由城市人民政府确定,政府可优先回购;购房人也可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后,取得完全产权。已购买了经济适用住房又购买其他住房的,原经济适用住房可由政府按规定回购,或补交土地收益等价款后,也可以取得完全产权,具体由城市人民政府规定。上述规定,应在经济适用住房购房合同中予以明确约定。政府回购的经济适用住房,继续向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出售或出租。

(十三)加强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管理。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只能由距离城区较远的独立工矿区和住房困难户较多的企业,在符合城市规划前提下,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利用自用土地组织实施。单位集资建房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计划,其建设标准、供应对象、产权关系等均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规定执行。在优先满足本单位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职工家庭购买的基础上,房源仍有多余的,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向符合条件的家庭出售或出租,或以成本价收购后用于廉租住房保障。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一律不得搞单位集资合作建房。任何单位不得新征用或新购买土地搞集资合作建房。

四、努力解决和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

(十四)积极推进旧住宅区综合改造。对成片集中主体结构质量完好的旧住宅区,要以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和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为宗旨,遵循政府组织、居民参与的原则,积极进行以房屋维修养护、完善配套设施、绿化美化环境、提高节能性能为内容的住宅区综合改造工作,力戒大拆大建。

(十五)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用工单位要切实承担起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责任,向农民工提供符合基本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居住场所。要求农民工自行解决居住场所的,要在劳动合同中明确。有条件的用工单位,应在生活服务设施用地中配套建设农民工公寓,享受经济适用住房的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在规划建设时应当充分考虑农民工生活配套设施用房,可以集中建设集体宿舍,向农民工出租。农民工公寓不得出售。“城中村”改造时,可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引导当地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建设向农民工出租的集体宿舍。建筑施工企业,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为施工现场农民工提供标准化的临时宿舍。

(十六)切实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应。按照“总量平衡、区域平衡、落实项目”的要求,保证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70%以上。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的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量的70%。继续落实有差别的住房消费税收政策,严格控制拆迁规模,加大住房需求调节力度,引导住房合理消费。

(十七)积极培育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要积极引导城市居民特别是新进入城市就业安家的各类人群通过租赁等方式,解决居住问题。各地可集中建设一批经济租赁住房,用于解决城市中低收入无房户、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创业人员等住房问题,合理确定租金标准,并保持相对稳定。集中建设的经济租赁住房可享受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建筑面积一般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中小套型住房,面向社会出租,享受国家住房租赁的税收支持政策。要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管理,按照国家规定调整和规范住房租赁税收政策。各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租赁房源、租金价格信息,规范租赁行为,维护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五、完善配套政策和工作机制

(十八)进一步落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经济政策和用地政策。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旧住宅区综合改造,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在土地供应计划中予以优先安排。各市、县(市、区)在编制申报年度建设项目和用地计划时,要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单独列出,其用地指标一般不低于居住用地的10%。省国土资源厅在下达年度建设用地指标时应优先保证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用地需要。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指标不得挪作他用。

(十九)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各市、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住房保障管理机构和具体实施机构,解决好住房保障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充分发挥各级房地产调控联席会议的作用,研究落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有关政策,协调解决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从2008年起,省政府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列入省级有关部门和市、县(市、区)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

省级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各地的指导,抓好督促落实。省建设厅作为城市住房保障的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牵头协调工作,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好各项政策,研究制定城市住房困难认定标准,并会同省法制办等有关部门抓紧修订《浙江省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浙江省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省民政厅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城市低收入家庭的认定标准。省财政厅要会同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研究制定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归集、使用、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专项补助政策。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省国税局要督促指导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税收支持政策,并制定相关具体实施办法。人行杭州中心支行要会同省建设厅、省财政厅,制定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金融支持政策的具体措施。

(二十)强化政策实施的基础性工作。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在2007年底前,组织力量集中开展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制订2008—2010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规划和2008年年度实施计划,报省政府备案,杭州、宁波市同时报建设部备案。建立健全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申报、审核和退出制度。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在2008年3月底前,确定当年本地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住房困难标准和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标准、住房困难标准,同时制订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报、审核和公示办法,并向社会公布。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的调查审核,负责提供低收入家庭的证明材料;各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申请人家庭住房状况的调查审核,强化廉租住房的年度复核工作。要坚决查处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住房保障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二十一)加强监督检查。各市、县(市、区)政府每年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年度计划的完成情况,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省监察厅要会同省建设厅等部门,加强对各地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政策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对在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中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的,要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低收入家庭范文篇6

一、全县农村低收入家庭状况分析

据调查,淳化县2005年未农业人口18.04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704元,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占56.6%,在1000元至625元之间的4.07万人,收入在625元以下的3.76万人,分别占农业人口总数的22.6%和20.8%。全县低收入家庭中孤寡人员有346人,占贫困人口总数0.9%,因残或缺少劳动力致贫的家庭人数有12184人,占贫困人口总数32.4%,因灾致贫家庭人数有2.39万人,占贫困人口总数63.7%,其它原因致贫人数有1107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的原因有多样性和客观性,例如自然灾害导致的贫困,地域条件客观原因和少数农民自身素质条件的缺陷等原因。综合分析,导致全县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因病、残疾而缺乏劳动力是导致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贫困家庭中因病、残疾或家庭劳动力缺乏导致家庭收入减少,由于长期因病负债高的人数约1126人,占贫困人口的3%。这类家庭中都有1—2人长期卧床不起,长期患病治疗不愈,医疗费用不断累积,债务居高不下,而其他家庭成员则长期陷入照料护理,无法腾出精力去创造条件来生产,改善家庭困境,摆脱贫困。由此可见,因病、残疾而导致家庭贫困是该县贫困家庭的主体。

二是孤寡人员无依无靠,能力弱是导致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全县贫困户中,孤寡人员346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0.9%,这类人一无劳动能力,二无经济来源,三无赡养人和扶养人,单靠自身能力难以摆脱贫困,是民政部门长期救助的重点。

三是天灾人祸损失大导致的贫困。这类人口在全县占比例不是很大,约占贫困人口的0.5%,如城关镇南柳沟村罗志华,本人长年患病卧床不起,女儿又不慎跌崖腰锥骨折,无钱治疗;固贤乡谈村姊妹俩父母相继病故,生活仅靠年迈多病的祖母来维持,无经济来源,日子非常艰难。

四是受教育少,文化素质低,无技术专长,难以摆脱困境。据调查:低收入群众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层次相对较低,特别在偏远山区大店、南村、石桥、安子哇等地,来自山东、河南、陕南逃荒留落者较多,身居山区,自然条件差、接受教育机会少。劳动力现在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素质的占被调查人口的24.7%,因贫辍学致穷的现象依然存在。

五是生产效益差,投资回报率低。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以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陈旧的思想观念,在农村低收入群体中仍然普遍存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704元,而低收入群体最高为625元,比全县农民人均低63.3%。由此可见,落后的生产方式,陈旧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他们的生产效益,制约着他们脱贫致富。

二、思考与对策

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特别是解决农村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困难问题,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对体现我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进一步完善政府救济体系,扎实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今年以来,淳化县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精神,全面扎实地开始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采取摸底调查,逐户审核,张榜公布,第一季度已将全县3479户12173人纳入了保障对象,共发放低保金58万元,人均47.6元。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困难问题。

2、建立农村医疗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充分应用社会资源关爱贫困群众。去年以来,该县全面建立和落实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县集中两次安排大病救助奖金35万元,为768名急需住院治疗的特大病患者和农村五保户、贫困户患者予以救助。今年又由民政部门一次为全县1492户3700名农村特困户缴纳新型合作医疗金3.7万元,保证每个特困人口享受到合作医疗保险,有效地缓解了农村低收入家庭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

3、建立社会贫困救助基金,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积极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开展“献爱心”捐赠月活动,为关爱农村低收入家庭(或受灾户)捐款捐物,去年捐资5.01万元,全部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4、继续强化政府扶贫的主导行为,加强农业开发与政府扶贫相结合的力度。最大限度地赋予农村贫困人口优惠政策,给他们最大的政策空间,创造条件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再就业,给优惠政策,如免税、帮助培训、寻找致富项目,充分调动社会积极力量共同扶贫,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的合力,提高扶贫脱贫的效率,缩小农村低收入群体面。

低收入家庭范文篇7

近年来,我市房地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国家不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以调整住房结构为重点,采取限量开发、规范土地出让等措施,房地产业步入一个较快发展的时期,不仅为改善百姓居住条件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改变城市面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市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57亿元,同比增长27.9%;商品房施工面积75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8%;商品房销售面积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1%;实现商品房销售收入6.94亿元,同比增长45.5%。全年市区房地产业累计上缴税金6152万元,占市区税收总收入的36.3%。住房消费已成为居民新的消费热点。

虽然,我市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但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政府、社会和群众对房地产业的要求和期望也很高。因此,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房地产业发展全局。

一、坚持发展和规范并行、管理和服务并重的方针,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引导和支持,推动房地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房地产市场运行更加复杂,我们要从政治上和全局上充分认识推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些影响,进入十月份后,我市房地产市场商品房销售量呈下降态势,出现房屋销售价格增长放缓,百姓持币观望等现象。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19.17万平方米,与二季度相比增幅下降4.8个百分点。为此,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通过举办房地产论坛、召开开发企业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分析房地产发展形式,市政府出台了《××市促进房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11条措施》,进一步稳定消费者的市场预期,增强开发商的信心。今年前三个月,特别是进入二月份以来,市区商品住房销售逐渐回暖,受居民自住性改善型用房需求影响,商品住房销售走入旺盛。一季度经房管局批准颁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23份,批准预售面积7.29万平方米,预售套数653套。一季度商品销售总面积达5.45万平方米,占预售房屋面积的74.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5万平方米,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保持稳定,呈现上升态势。

面对良好的开局,我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认识解决房地产市场粗放型发展是提高居民生活居住质量、改善住房条件,是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二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房地产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住宅质量。三要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改善和优化供应结构,加大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的供应量,稳定房价。四要加强市场监测,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机制,定期分析,适时向社会公布准确权威的市场信息,合理引导住房建设与消费。五要加快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行商品房销售网上备案和公示,进一步完善“网上房地产”,增强市场供求信息透明度,打造“阳光楼市”。六要以宽松的环境引进高水平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鼓励支持本地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提升我市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

二、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进一步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严格落实新建商品住宅小区按5%、经济适用住房小区按10%比例配建廉租住房的规定。年内按期完成以租赁补贴方式将2000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纳入廉租住房保障的工作目标。加强廉租住房建设监管,确保资金投入、土地供应等落实到位,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建立工程建设倒计时制,不断强化各种安全生产措施,保证工期和质量,确保今年新建的600套、30000平方米廉租住房按期交付使用。探索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严格监管的运作机制,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解决好城市中村改造拆迁居民的住房问题。

三、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发展的协调性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

低收入家庭范文篇8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低收入家庭,是指非农业居民户口,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水平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低收入家庭收入及家庭财产状况标准的。

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抚(扶)养关系并共同生活的人员。原系本地非农业户口、现在外地就读的大中专学生视为家庭抚(扶)养人口。

正在服兵役人员及劳教、服刑人员不计入家庭成员。

第三条市民政局负责全市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管理工作。

各街道办事处、镇、国有农牧场负责本辖区内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的审核工作。

社区居委会、居委会、国有农牧场分场负责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日常服务工作。

第四条市发改、价格、公安、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房管、建设、金融、税务、工商、统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市民政局要加强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机构能力建设,落实必要的工作人员;市财政部门要预算必要的工作经费;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国有农牧场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

第六条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实行属地管理,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镇、国有农牧场和市民政局进行审核认定,申请人户籍地与居住地不一致且在现居住地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由实际居住地社区居委会、居委会、国有农牧场分场受理、调查、审核。

第七条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年月为城市低收入家庭核定申请月。

第八条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主要包括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两项指标。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标准由市人民政府公布执行。

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公布一次,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九条家庭收入是指家庭成员在一定期限内拥有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包括扣除缴纳相关税收和社会保障支出后的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它经常性收入。家庭财产是指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存款、房产、车辆、有价证券等财产。

第十条家庭收入的统计标准以实际发生的数额为准,无论收入是补发还是实发,只要在调查期得到的都应如实计算。主要包括:

(一)工薪收入:主要包括工资以及兼职、兼业收入和从事各种技艺、各项劳动服务所得的报酬。

(二)经营净收入:指个体、私营业主等在工商登记机关依法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合法经营取得的收入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等,可直接用于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收入。

(三)财产性收入:

1、投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有价证券股息红利收入、保险受益和其它投资受益。

2、出租房屋等资产收入。将家庭拥有的产权房屋、车辆、土地等资产出租产生的收入。

3、知识产权收入。自己创作、发明或者参与创作、发明、并归个人所有的著作权、专利权、专有技术等带来的收入,专利人将专利权让给他人或许可他人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使用其专利所得的个人收入和非专利技术所有者将非专利技术有偿地提供、转让他人所取得的个人收入。

4、出售财物收入。主要包括出售住房收入、因建设征地农转非等原因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和安置补助费、拆迁安置房屋货币补偿收入和出售其它物品收入。

5、借贷收入。主要包括提取储蓄存款、收回借出款、收回储蓄性保险本金、兑售有价证券、收回投资本金和其他借贷收入等。

6、其它财产性收入。

(四)转移性收入:主要包括离退休金、失业保险金、遗属补助费、赔偿收入、因劳动合同终止(包括解除)所获得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一次性安置费)、赡养费、抚(扶)养费、提取住房公积金、接受馈赠收入、继承收入等。

(五)经认定应计入家庭收入的其它收入。

第十一条以下项目不计入家庭收入:

(一)优抚对象按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护理费、保健金;

(二)政府颁发的对特别贡献人员的奖励金、补贴金等;

(三)县以上劳动模范退休后享受的荣誉津贴;

(四)工伤人员的护理费;

(五)因公(工)死亡人员及其家属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丧葬费;

(六)按规定由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统筹费;

(七)政府和社会给予贫困在校生的救助金、生活补贴和在校学生获得的奖学金、助学贷款等;

(八)人身伤害赔偿中除生活费以外的部分;

(九)政府和社会给予的临时性生活救助金;

(十)计划生育家庭享受的特别扶助金;

(十一)经认定不计入家庭收入的其它收入。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认定城市低收入家庭资格:

(一)家庭日常生活消费水平明显高于我市城市低收入家庭标准的;

(二)法定赡养、抚(扶)养义务人有赡养、扶(抚)养能力但未履行义务或转移、放弃个人资产的;

(三)家中拥有并使用小汽车和其它非经营性机动车辆(残疾人专用车除外)的或有价收藏、投资有价证券行为的;

(四)在就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下岗、失业、无业人员,连续2次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等单位介绍就业岗位的;

(五)因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未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的;

(六)家庭成员吸毒、、酗酒且不悔改的;

(七)拒绝配合家庭收入调查或隐瞒家庭真实收入(包括非稳定性隐蔽收入),提供虚假证明的;

(八)其它经市人民政府认定不具备低收入家庭资格的。

第十三条对工薪收入的调查评估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对在职职工收入的核定,由职工所在单位劳资部门出具职工收入情况证明,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并经单位盖章认定。对连续6个月以上未领到或未足额领到工资的在职职工,按实际收入计算家庭收入。对兼职性收入等其它劳动收入,由个人诚信申报,市民政局、街道办事处根据所从事的社会劳动情况评估确定。其中,属于在市场、商店、早市、夜市等商业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市场管理部门出具从事经营活动人员收入情况证明,证明其收入情况;市场部门不能证明其收入的,由个人诚信申报,市民政局、街道办事处根据所从事的社会劳动情况评估确定。

第十四条对经营净收入,由个体经营、私营企业者诚信申报,市民政局、街道办事处调查评估确定。

第十五条对财产性收入的调查评估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利息收入、股息红利收入、保险受益和其它投资受益,由申请人家庭成员诚信申报,市民政局、街道办事处调查评估确定。

(二)知识产权收入、出租房屋等资产的收入,按照租赁等合同核定收入,合同价款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由市民政局、街道办事处评估确定。

第十六条对转移性收入的调查评估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离退休金。凭本人离退休金领取存折予以认定。

(二)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凭本人《失业证》予以认定。

(三)遗属补助费。凭单位开具的遗属补助费证明等予以认定。

(四)赔偿收入。凭生效法律文书和执行情况的证明予以认定。

(五)经济补偿金(安置费)。凭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文件以及发放证明资料等予以认定。

(六)赡养费和抚(扶)养费。赡养费和抚(扶)养费按照有关协议、裁决或判决的数额计算。没有协议、裁决或判决的,赡养费按照被赡养人子女家庭月人均收入减去当地城市低保标准后的50%,再除以被赡养人数计算。抚(扶)养费按照给付方收入的25%计算,有多个被抚(扶)养人的,最高不超过给付方收入的50%。法定赡养、抚(扶)养义务人属低保对象的,不计算其应付赡养、抚(扶)养费。

(七)提取住房公积金。凭公积金查询存折予以认定。

(八)接受馈赠收入。由被调查人诚信申报,县民政局、乡镇人民政府进行评估认定。

(九)继承收入。继承房产不列入收入,除此外的其他继承收入由申请人诚信申报,市民政局、街道办事处评估确定。

第十七条对出售财产收入的调查评估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对出售财产收入的调查期限不受一年限制。

(二)一个家庭占多项出售财产收入项目的,应合并计算;其支出项目不能重复扣减,并由申请家庭进行支出举证,不能举证的视同没有支出,其收入剩余部分应进行分摊。

第十八条对借贷收入,由申请人家庭成员诚信申报,市民政局、街道办事处调查评估确定。

第十九条家庭成员拥有的资产,包括实物资产和货币资产,由申请人家庭成员诚信申报,市民政局、街道办事处调查评估确定。调查评估期及分摊按照出售财产性收入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低收入家庭的认定程序:

(一)由户主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城区报户籍所在地的社区,牧区、国有农牧场非农业户口的居民可直接向乡镇民政办申请。申请时必须同时提供如下材料:书面申请报告、身份类证件及复印件、收入类证明、婚姻状况类证明、家庭成员属性材料证明以及需要提供的其它材料。

(二)社区、镇民政办和国有农牧场民政办受街道办事处、镇、国有农牧场委托,对每位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无异议的,填写《锡林浩特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申请审批表》,连同其它证明材料一并报街道办事处、镇、国有农牧场。

(三)街道办事处、镇、国有农牧场对证明材料要认真审核,并将申请名单再次张榜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后群众无异议的,由街道办事处、镇、国有农牧场在《锡林浩特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

(四)市民政局对经街道办事处、镇、国有农牧场上报的低收入家庭进行认定。审批管理机关自接到申请人申请之日起,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手续(申请证明材料不全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居委会、国有农牧场分场和社区居委会根据情况成立5—7人组成的低收入家庭调查评估小组,通过书面审查、入户调查、住处查证、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低收入核定的家庭至少最近6个月的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有关个人、单位、组织应当积极配合,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第二十二条经申请低收入核定的家庭授权,市民政局、镇、街道办事处可以对家庭成员的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查询。公安(户籍和车辆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房管、建设、金融、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等管理部门和机构应当给予配合。

第二十三条市民政局应当为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家庭标准的城市居民家庭出具家庭低收入核定证明。每年度根据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口、收入、财产以及标准的变动情况,重新出具家庭低收入核定证明。

第二十四条市民政局、镇、街道办事处、社区设立公示栏和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凡举报查实超出我市城市低收入家庭标准的,一律予以取消。

第二十五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可直接认定为城市低收入家庭,不再重复进行家庭收入核定。

第二十六条申请家庭所有成员应主动接受并配合社区等部门的调查,主动到所在单位及相关部门及时申请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及时送交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工作人员应逐项进行核对,留存复印件或需留存的原件。

第二十七条市民政局按户建立收入审核档案,并将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人口、收入、财产等变动情况,以及享受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或者其它社会救助的情况,及时登记归档。

第二十八条对不按规定出具收入情况证明或者在出具证明时弄虚作假的单位及负责人,由民政部门提请其上级主管机关或者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处理,并记入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有关部门建立的诚信体系。

对申请家庭不如实提供相关情况、隐瞒收入和财产、骗取城市低收入家庭待遇的,由民政部门取消已出具的家庭收入核定证明,并记入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有关部门建立的诚信体系。

第二十九条城市家庭收入审核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条市监察部门应加强跟踪和监督,确保低收入家庭的认定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有序。

低收入家庭范文篇9

为解决我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73号)精神,结合地区实际,现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要求,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关注民生的重要工作和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

2、总体要求。以城市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制定各县(市)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大旧住宅区改造力度。到“十一五”期末,使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工等其他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3、基本原则。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相关政策,结合当地实际,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力度,满足基本住房需求;统筹规划,细化目标,明确措施,分步解决;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级负责,抓好落实。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

1、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各县(市)要在国家和自治区统一政策的指导下,针对本地实际情况,加强调查研究,对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面积、住房结构、居住年代等住房状况进行调查、统计,摸清底数,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和居民状况确定廉租住房保障水平。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应当符合各县(市)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住房困难家庭指属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无房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3平方米以下或居住在危险房屋(即危房鉴定达到C、D级)的住户。

20**年底前,和布克赛尔县对符合住房困难条件,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2008年底前,乌苏市、沙湾县、**市、托里县、裕民县、额敏县对符合住房困难条件、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低保家庭实现基本应保尽保。20**年底前,各县(市)都要全面完成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国有企业住房困难职工住房状况的调查和建档工作。

和布克赛尔县2008年底前将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由住房低保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乌苏市、沙湾县2009年底前将廉租房制度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市、托里县、裕民县、额敏县2010年底前将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由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各县(市)2009年底前经济适用住房保障范围不低于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中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家庭总数的70%;2010年底前对符合经济适用住房保障范围、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做到基本解决。2009年底前,各县(市)要通过解危解困工程,基本解决国有困难企业中住房困难、经济困难的“双困户”职工家庭的住房问题。

2、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保障到位。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建设厅等部门《关于转发<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规定,采取政府新建、收购、改建以及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增加廉租住房供应。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建设经济适用房小区中必须配建5—10%的小户型廉租住房,新建、改建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同时,要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中小户型住房向社会出租。对孤老病残等特殊困难家庭及其他急需救助的家庭,进行实物配租。在将住房困难的低保户全部保障到位的基础上,房价比较低的城市,可以将廉租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并轨,对低收入家庭实行住房保障货币补贴。

3、切实做好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落实工作。地区将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的支持,并针对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我区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的具体意见。各县(市)财政预算安排要加大对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支持力度。每年在预算安排时,应根据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状况及财政承受能力,安排一定资金用于保障城镇廉租住房建设。各县(市)要抓紧做好各项前期工作,积极争取自治区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财政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资金。要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之后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要达到10%以上。要鼓励社会多渠道筹资用于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对于社会各界自愿捐赠用于城镇廉租住房保障的资金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廉租住房资金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的维护和管理。

4、加强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应当专项用于购建城镇廉租住房、向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发放租赁住房补贴。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使用监督,确保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专款专用。对于违反规定截留、挤占、挪用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1、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衔接。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由县(市)人民政府确定,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求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由该家庭提出申请,有关单位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对符合标准的,纳入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范围。过去享受过福利分房或购买过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不得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已经购买了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又购买其他住房的,原经济适用住房由政府按规定回购。

2、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标准。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划设计应当坚持适度、功能齐全、经济适用、便利节能的原则,并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优选规划设计方案,套型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合理确定,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各县(市)每年要安排建设一定规模的经济适用住房,房价较高、住房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县(市),年度经济适用住房供应量原则上不低于商品住房供应量的15%。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建设水平。

3、严格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管理。经济适用住房属政策性住房,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上市交易,购房人确需转让的,由政府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回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后需要出售的,按出售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政府可优先回购。购房人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后,也可取得完全产权,具体办法由各县(市)人民政府确定。本实施意见出台之前已签订经济适用住房购房合同的,可按原政策执行。

4、加强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管理。单位集资建房工作要严格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建设厅监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区清理和纠正干部职工住房工作意见的通知》(新政发[2006]26)文件执行。不得借集资建房名义,重复享受房改优惠售房政策,扩大住房建设面积标准,不得变相搞房地产经营活动。

四、逐步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居住条件

1、加强解危解困住房建设管理。解危解困工程保障对象为国有困难企业职工、下岗分流职工中经济收入低,既没有能力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又不属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无房户、住房困难户(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3平方米以下)和住房达不到(即危房鉴定达到C、D级)要求的危房户。20**年底前,各县(市)要结合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认真组织力量,对国有企业困难住房职工的住房状况进行摸底调查,逐房登记,建立档案。实施住房解危解困工程,要坚持职工自愿原则,按照因地制宜、民主决策、稳步实施的要求,兼顾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利益,坚持三者合理负担。具体工作要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转发自治区建设厅关于实施城镇国有企业职工住房解危解困工程意见的通知》(新政办发[2006]149号)规定执行。解危解困住房上市交易要依照经济适用住房的各项管理规定执行。对违反解危解困工程政策,扩大销售范围,进行商业活动的,要严肃处理。

2、积极推进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各县(市)旧住宅区改造必须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总体布局等因素统筹规划,并应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有机结合。在编制旧住宅区改造规划,制定旧住宅区改造政策时,要充分尊重被拆迁居民的意愿。要与推动城市发展相结合,与土地资源整合相结合,与促进就业再就业相结合,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相结合,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相结合。要对全区旧住宅区进行逐户的调查,因地制宜地制定改造规划,确保规划更加科学合理。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进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金进行旧住宅区综合整治。

3、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用工单位要向农民工提供符合基本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居住场所,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应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集中建设向农民工出租的集体宿舍,但不得按商品住房出售。城中村改造时要考虑农民工的居住需要,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集中建设向农民工出租的集体宿舍。有条件的地方可比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相关优惠政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设符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以农民工可承受的合理租金出租。

五、完善配套政策和工作机制

1、进一步贯彻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建设部门要严格把关,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城市新审批、新开工的住房,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国土资源部门要科学确定房地产开发土地规模,要优先保障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解危解困住房的土地供应,其年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

2、落实经济政策和建房用地。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对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方式政策的,各县(市)要切实保证供应,根据住房建设规划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优先安排并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社会各界向政府捐赠廉租住房房源的,执行公益性捐赠税收扣除的有关政策。

3、确保住房质量和使用功能。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以及旧住宅区整治要坚持经济、适用原则,在较小户型内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切实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4、健全工作机制。各县(市)要抓紧开展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尽快建立住房档案,具体落实到人头,数据要求准确翔实,并于20**年底前完成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调查和建档工作。调查建档案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安排,实现对保障对象的动态监管。要规范廉租住房保障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的管理,建立健全申请审核和公示办法,各县(市)务必于20**年10月底之前向社会公布。要适时调整、完善住房规划,建立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储备。20**年底前,各县(市)要完成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向社会公布,经地区审核后报自治区建设厅备案。每年在向人民代表大会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报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年度计划的完成情况。

5、继续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各县(市)、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长期性、复杂性,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要求,认真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要以房地产开发和交易环节为重点,严厉打击房屋销售环节中的各种违法违规和欺诈行为,控制开发商和中介机构的恶意炒作行为,防止过度渲染房价涨势,误导消费。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从根本上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努力营造主体诚信、行为规范、监管有力、市场有序的房地产市场环境。要从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来落实责任,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能。

6、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各县(市)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明确牵头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完善本地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措施,编制住房保障实施方案。各部门都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及时协调解决住房保障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工作到位、政策到位、资金到位、保障到位。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做好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的相关措施。要优先安排规划审查,按照便民、利民、合理布局的原则,选择交通出行方便、基础设施配套较完善的区域建设保障性住房。发改部门要会同建设部门抓紧制定我区新建廉租住房的项目和中央、自治区预算内投资对我区新建廉租住房项目的支持意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对我区廉租住房建设的资金支持。同时,要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计价格[2002]2503号)规定,加大对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监督管理。财政部门要抓紧制定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的具体意见。国土资源部门要在用地计划中,优先安排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解危解困住房的建设用地。民政部门抓紧制定城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办法的具体意见,及时提供低收入家庭收入变动情况,为合理确定保障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7、加强对县(市)的监督指导。各县(市)人民政府是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责任主体。地区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行署的部署和部门职责分工,抓好相应的政策指导,强化对住房保障工作的监督检查,落实行署对县(市)政府的目标责任管理,确保责任落到实处。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加强宣传培训,推动各地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低收入家庭范文篇10

一、工作背景

全区城乡低收入家庭增收工作,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全市城乡低收入家庭增收的实施意见》(苏发〔2013〕29号)文件要求,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全面实施富民优先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区存在具有本区户籍且年人均收入低于8000元的低收入家庭,同时存在部分超出低保标准、又无法享受低保边缘政策的“夹心层”。为此,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关于促进全区城乡低收入家庭增收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以加快建设“四区四高地”为总体目标,在保持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确保户籍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保证政令畅通,使《意见》真正得以贯彻落实,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维护政府形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

二、工作目标

全区城乡低收入家庭增收,事关民生幸福。通过开展监督检查,督促摸清全区低收入家庭现状,建立全区低收入家庭救助信息平台,促进全区城乡低收入家庭分类帮扶政策落到实处,惠及更多低收入家庭群体,让全区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同时,发挥督查治本功能,针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街道认真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健全完善日常监管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监督检查工作成果。

三、督查原则

系统化设计。统筹考虑低收入家庭增收的各个主要方面,加强监督检查的科学规划和整体设计,增强监督检查工作的完整性、系统性、协调性。

制度化安排。高度重视监督检查中的制度建设,着力推动完善低收入家庭增收的制度安排,为统一、协调、高效的低收入家庭增收体系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长效化推进。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把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措施及时固化推广,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机制办法。

四、督查方法

创新监督检查工作方式,实施公开承诺,效能评议,多种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方式,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公开承诺。按照科学“定”诺、公开“亮”诺、全面“践”诺的标准要求,牵头部门会同协同单位,根据《意见》安排,结合职责分工,对低收入家庭增收工作相关政策措施、计划安排、完成时限等方面内容,作出公开承诺。

效能评议。围绕行政部门、增收群体两个主体开展工作,组织党内外和社会监督力量组成评议组,评议各相关单位践行承诺、工作效能、社会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

切片式督查、飞行式抽查和交叉式普查。按照“督有抓手、查有深度、促有实效”的理念,创新监督检查手段方法。切片式督查,选取部分典型地区进行剖析检查,查深查透,为决策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飞行式抽查,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抽取一定比例样本随机检查,从根本上避免“报喜不报忧”、“看好不看坏”的情况;交叉式普查,组织街道进行交叉互查,明确检查标准,针对性地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

五、重点工作安排

(一)清查汇总阶段(2014年4月—5月)

1.摸清本底情况。会同人社、民政等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摸清具有本区户籍、人均年收入低于8000元群体的人数、分布、享受政策现状等基本情况,汇总形成基础台账。

2.上报信息系统。督促民政部门及时将数据录入低收入家庭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多部门信息比对,实现信息共享,摸清底数,深入分析,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二)督促推动阶段(2014年5月—6月)

3.分解目标任务。针对《意见》主要措施,督促职能单位,分解工作目标,倒排序时进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4.定期督查推进。对照各有关单位任务分解情况,区纪委监察局牵头组织阶段性督查,了解掌握政策制定执行动态。

5.动态跟踪问效。对政策施行过程中出现的投诉举报,和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组织力量查处,确保政策实施效果。对在增收工作中发现弄虚作假、故意刁难、推诿扯皮的,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

(三)监督检查阶段(2014年5月—6月)

6.切片式督查。区监察局牵头,选取有代表性街道的城区低收入家庭,就制度配套执行、资金筹措管理、救助标准及发放等方面开展深入督查,着重督查部门和街道履职是否到位,资金使用是否规范,医疗救助、物价补贴是否落实。

7.飞行式抽查。区监察局牵头,抽调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抽查工作小组,抽取一定比例的低收入家庭进行飞行式检查,着重检查低收入家庭的享受政策的落实情况。

8.交叉式普查。区监察局牵头,组织各街道进行交叉互查,明确检查标准,着重查找被检查地区低收入家庭保障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

(四)评议提升阶段(2014年6月以后)

9.向社会承诺。涉及低收入家庭增收的各有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研究确定承诺具体事项,应当包含目标承诺、措施承诺、指标承诺、进度承诺、服务承诺等方面,定期向社会承诺情况和承诺兑现情况。

10.满意度调查。对全市城乡低收入家庭增收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着重查找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客观评估部门工作水平。

六、工作要求

全区城乡低收入家庭增收监督检查,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是一项涉及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检查工作格局,适应工作要求、健全工作机制、改进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一)全面检查和重点督查相结合。对全区城乡低收入家庭增收的主要方面,必须及时跟进、同步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保证督查工作的全方位、广覆盖。同时,要紧盯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选准着力点和切入点,切实增强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明两年,必须集中力量重点强化对各项主要工作措施的督查,将全区低收入家庭增收工作的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设计的督查工作结合起来,认真制定专项督查的时间进度表和工作流程,实行“挂图作战”,及时调度掌握监督检查工作进展情况,下大力气消除年人均8000元收入以下群体,加大对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救助。

(二)传统检查方式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对已经开展的检查工作,继续实行原来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对存在问题较多的部门和街道,根据工作需要,适时下派检查组集中检查,通过实地查阅文件账簿等传统检查方式加强督查。同时,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化日常监管和实时监控,运用好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信息系统,切实提高监督检查的科技含量,努力使监督检查形式更符合实际、更能解决问题、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加强制度建设和推进深化改革相结合。结合工作进度,逐步建立健全一套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体现监督检查特点、涵盖监督检查全过程的工作制度,包括职责分工、工作程序、工作方法、效果评估、纪律执行、成果运用等方面的规定,提高监督检查工作规范化水平。督促深化行政管理、基层社区管理、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社会各界力量帮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