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分析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7:35:50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范文篇1

关键词:招投标评标干扰定性分析定量打分策略型行为

1概述

在评标工作中,往往通过对各投标方案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打分对各投标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最后的排序名单。所以评标工作是否成功往往要看这两个过程的结果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一种原因是评标程序设计不合理,评标的评价体系设计有问题,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能在评标工作中出现了个人策略型行为对评标结果发生了干扰。为什么在一些项目的评标工作中定量打分与定性分析不相符?并且有时不能完全代表大多数评委的意见。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在定性分析过程中往往由于评委的偏好的程度无法计算,而在定量打分中这种偏好就得到了反映。在出现较大偏差,对平均值出现较大扰动时,个人在评标工作中的策略型行为就会对评标结果带来影响。

投票选举理论的奠基人之一C.L.Dodeson经过大量的对比研究认为,投票程序的“可被操纵性”和投票人(或决策者)的策略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投票人在投票过程中隐瞒偏好、通过夸大或贬低投票对象,或者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投票结果的行为我们称其为策略型行为。我们认为,当评标进入后期的定量打分阶段后就成为一种类似投票选举的行为,因此也就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策略型行为干扰这个过程。以下仅讨论在定量打分中一种比较隐蔽的策略型行为对评标工作的影响。

2个案的定性分析

在一个项目评标过程中,经严格的资格审查预选后,参与投标的单位只有3家,分别简称为A单位、B单位、C单位,三家单位具备的投标条件相仿,但各有所长,都具备完成招标项目的能力。参加评标的评委共计13人,通过投标书审查和讨论后情况基本明朗,经过初评得结果如下:

6人认为A>B>C

2人认为B>A>C

2人认为C>A>B

1人认为C>B>A

1人认为A>C>B

1人认为B>C>A

A>B>C表示A优于B和C而B优于C,如果用少数服从多数的一票法来分析,那么A得到7票,B得到3票,C得到3票,显然A得到了超过半数的票。

表中的数值是认为所在行单位比所在列单位优的专家个数,如认为A比B优的专家总数有8位,所以第一行第二列记为8,其余类推。

以下采用不同的社会选择函数对上例进行求解

2.1波达法(即波达函数法)

波达法用被评单位与其他单位逐一比较时得到的得票总和作为该单位波达函数值,记为fB,我们将依据波达函数的大小排定各单位的优劣。

为表述简洁,把被评单位两两比较

时的得票按下表记录:

--------------------------------------------------------------------------------

A

B

C

--------------------------------------------------------------------------------

A

-

8

8

B

4

-

9

C

4

4

-

--------------------------------------------------------------------------------

上例中,单位A的波达函数是表中第一行的和:

fB(A)=8+8=16

同理我们得到:fB(B)=4+9=13

fB(C)=4+4=8

因此根据波达法我们得到A>B>C

A单位显然占有优势。

2.2康多瑟托法

康多瑟托法是用被评单位与其他单位逐一比较时得票最少的那一次所得票数作为该单位的康多瑟托法函数人的值,在上例中,被评单位B与AB相比时,与A相比的得票数最少为4票(即B所在行的最小值),所以B的康多瑟托函数

fc(B)=4

同理可得fc(A)=8

fc(c)=4

因此,按康多瑟托法,专家组的排序为:

A>GB~GC

符号B~GC的含义是专家组们认为B与C的优劣无差异,即B与C应排在相同名次上。

2.3南森法

南森法是一种逐步淘汰法,它在算出各单位的波达分以后不是以直接得分的多少来排序,而是将波达分最小单位淘汰出局,排在最后。然后再在剩下的单位中计波达分,再将分

数最小的单位排在后面。依次进行这种操作,直到排定所有单位次序为止。在上例中我们可很容易的排出专家组的整体序是A>B>C,与波达法的排序完全相同。

2.4道奇逊法

道奇逊法的意思是用各单位与其他单位逐一比较时能战胜其他单位所需增加的支持票数总和作为道奇逊函数fD的值,fD越小的单位越优。在上例中,

fD(A)=一4+(一4)=-10

fD(B)=4+(-5)=-1

fD(C)=4+5=9

因此,按道奇逊法,专家组的整体排序应是A>B>C。

2.5群体序的综合

当然上述各法在实际运用时各有所长,也各有各的缺点,所以仅仅用一种方法来得出群体排序都是缺乏说服力的,但我们如果把这几种方法综合排序,并将第一名记1分,第二名及并列第二记2分,第三名记3分,对所有的计算方法的结论进行算术平均,并以计算结果来排序。

通过上述计算我们可认为A方案显然为优。

3定量打分过程

下面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定量打分方法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新的变化:

在评标过程的最后,13位评委按主持人的要求用百分制的方法对三家单位的报价、质量保证体系、技术方案、技术能力、资信等若干方面进行详细评估后对各单位直接按印象打

结论出来了C>A>B,完全和定性分析的结果不同,这是怎么回事?

4原因与对策

通过对上面的打分记录分析后发现2、5、6号票的打分值明显与群体的打分值偏离,他们对C单位的偏好程度严重偏离了平均值。可见我们在进行初评时定性分析中的排序是未考虑每个专家的偏好程度,所以当大多数专家按客观情判断公正打分时,如果出现个人慌报偏好,一个人打分的影响力和他与平均值的偏差的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说打分异常人的影响力是几个正常打分人之和。而在大多数专家的评价中客观公正度越高则少数人的干扰就越大,这样就必然会使评价结果出现有利于打分异常人的情况,整个评标过程被干扰了。

作者试图用以下方法来排除这种干扰。

4.1舍弃最高分和最低分的方法

--------------------------------------------------------------------------------

专家序号

A

B

C

对应的偏好表达公式

--------------------------------------------------------------------------------

1

90

88

86

A>B>C

2

75

71

96

C>A>B

3

89

85

84

A>B>C

4

87

88

82

B>A>C

5

67

65

94

C>A>B

6

66

70

95

C>B>A

7

88

89

84

B>A>C

8

86

91

88

B>C>A

9

89

87

83

A>B>C

10

91

85

83

A>B>C

11

96

93

90

A>B>C

12

93

85

87

A>C>B

13

95

90

88

A>B>C

平均分

85.54

83.62

87.69

--------------------------------------------------------------------------------

这种方法在体育比赛裁判打分时经常使用,但也有它的局限性,如在上例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得:

A=86.27;B=84;C=87.46仍然是C>A>B

如去掉两个最高分和两个最低分后得:

A=87.56;B=85.33;C=87.11变成了A>C>B

可见当慌报个人偏好的人数较多,其在行为上的偏离度较大时,这种方法是无法界定应该舍弃的评分数是几位,同时如果操作不当舍弃太多,则进入计算的有效打分太少义会对序的排列产生新的不良影响。

4.2剔除误差法

由于评标人员有慌报偏好的可能,同时也为了防止个别人员的不负责任,我们应用测量学中的误差理论,对以上数据进行处理,发现误差大的则予以删除,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处理步骤如下:

首先计算单个指标的数学期望值:

式中,Gji为第指标的各点值,N为总人数;其次白塞公式计算均方根差:

最后再进行数据合理性校验

式中,δ为残差;K(N)为判据(Chauvent)。

若δ>K(N)×δ

则应删除这个数据,然后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全部数据完全符合(Chauvent)判据为止。

4.3公开评议法

把评标的准则作为群体规范,通过公开对评选票进行评议,并利用群体压力,以理智和舆论的压力使个别人慌报偏好的行为不敢公开。

可在不记名投票后,再公开对每一张评票的合理性进行公开讨论确认。确认可以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对确认的评票再由工作组进行计算。这样就使得慌报偏好的人不敢公开进行他的策略活动,则不合理的投票将会得到最大的遏制,打分的偏差仍然会存在,但不至于太离奇,超出平均太多。上例中2、5、6号票在评议中肯定无法通过,那么重新计算评分结果为A=90.4;B=88.1;C=85.5,结论就与定性分析结果一致,仍然是A>B>C。

4.4记名评分法

这种方法要求所有的评委必须在打分表上署名而不是匿名,通过公开打分的过程使得个别有谎报个人偏好的评委不敢在打分过程中打出太离谱的分数,而且这种方法也可对评标专家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从而不断提高评标工作的科学和公正。为了加强保密,可采用将评委姓名栏设计为折叠密封方式,评标结束后该评分表存档备查。

4.5定性指标定量化

由于专家定量打分往往是定性分析结果的一种数量上的变换,主观因素较大。但是如果我们在评标工作开始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好大量的数据,就可以把一些相对容易分析的定性指标定量化。在最近的几次实践中,我们采用了降低专家个人主观定量打分比例增加客观定量打分比例的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具体操作如下:

对一些比较容易分析的指标在开标前通过专家的分析讨论确定分档打分的标准,评标时由工作组将被评历年的数据统计分档。专家组在评标过程中对数据的真实性和计算的正确性进行确认,对分档进行评议后确定。工作组按确定的结果计算评标对象的得分,从而使得主观评价客观化。在实践中曾经把主观评价的比例从70%降低到了30%,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所有评标专家的肯定。例如,在物资招标采购中,开标前确定进行定量化分析的各种涉及物资质量的指标、质量事故的评价以及分档的范围和对应的得分。评标中对各厂家的多年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由评标工作组按所分质量档次完成评标对象产品质量的分档工作。专家组则对所使用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判断,对数值化的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再根据确认的结果由工作组计算得分,得分结果由专家组最后确认。对于非关键指标根据统计数据和投标书可由专家主观进行评价,但其评价结果所占权重将大大降低。在以往的评标中,这些非关键质量指标的权重分仅占全部质量分数的20%。

另一种定性指标定量化的方法就是可以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这些主观指标问题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模糊因素数量化。为将定性问题定量化,这里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标度的问题,美国Pittsburgh大学的T.L.Saaty教授在层次分析法(AHP)中首次提出的1~9标度可以对一些定性分析的问题按标度定量化,这个方法可以在工程评标中应用。

5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评标过程中,个人的谎报偏好对评标的结果是有影响的,而且影响的程度与打分的偏差是成比例的。在一个评标团体中,当大多数评委的打分符合客观实际、偏差较小时,个别人大偏差的分数对结果的影响更大。这些行为必然影响招标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因此我们在评标工作中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合理的程序对这些行为产生的效果加以遏制。

参考文献

[1]J.S.Kelly·ArrowlmpossibilityTheorems[M].Springerverlay,1979.

[2]黄立群.社会选择规则合理性标准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1997.

[3]张世英,刘智敏.测量实践与数据处理[M].科学出版社,1973.

[4]张灵莹.定性指标评价的定量化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7).

定性分析范文篇2

1.1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①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因素主要是指边坡地段的褶皱形态、岩层产状、断层和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新构造运动的特点等。通常在区域构造复杂、褶皱强烈、断层众多、岩体裂隙发育、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往往岩体破碎、沟谷深切,较大规模的崩塌、滑坡极易发生。②岩体结构。不同结构的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差别很大,边坡变形破坏的性质也不同。③风化作用。边坡岩体,长期暴露在地表,受到水文、气象变化的影响,逐渐产生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出现各种不良现象。当边坡岩体遭受风化作用后,边坡的稳定性大大降低。④地下水。处于水下的透水边坡将承受水的浮托力的作用,使坡体的有效重力减轻;水流冲刷岩坡,可使坡脚出现临空面,上部岩体失去支撑,导致边坡失稳。⑤边坡形态。边坡形态通常指边坡的高度、坡度、平面形状及周边的临空条件等。一般来说,坡高越大,坡度越陡,对稳定性越不利。⑥其他作用。此外,人类的工程作用、气象条件、植被生长状况等因素也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1.2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方法

1.2.1边坡极限平衡法。极限平衡法是根据边坡上的滑体或滑体分块的力学平衡原理(即静力平衡原理)分析边坡各种破坏模式下的受力状态,以及利用边坡滑体上的抗滑力和下滑力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极限平衡法是边坡稳定分析计算的主要方法,也是工程实践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1.2.2边坡可靠性分析法。边坡工程是以岩土体为工程材料,以岩土体天然结构为工程结构,或以堆置物为工程材料,以人工控制结构为工程结构的特殊构筑物。这些构筑物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组成和结构上的不均匀性,天然边坡尤为突出,因为构成边坡的地质体经受长期的多循环的地质作用,而且作用强度不一,且又错综复杂,致使它们的工程地质性质差异很大。现阶段边坡可靠度分析的常用方法有蒙特卡洛模拟法,可靠指标法,统计矩法以及随机有限元法。

2边坡工程处治技术

2.1抗滑桩技术边坡处置工程中的抗滑桩是通过桩身将上部承受的坡体推力传给桩下部的侧向土体或岩体,依靠桩下部的侧向阻力来承担边坡的下推力,从而使得边坡保持平衡或稳定。抗滑桩与一般桩基类似,但主要承受的是水平荷载。钢筋混凝土桩是目前边坡处治工程广泛采用的桩材,桩断面刚度大,抗弯能力高,施工方式多样,其缺点是混凝土抗拉能力有限。抗滑桩施工最常用的方法是就地灌注桩,机械钻孔速度快,桩径可大可小,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但对地形较陡的边坡工程,机械进入和架设困难较大。钻孔时的水对边坡的稳定也有影响。人工成孔的特点是方便、简单、经济,但速度慢,劳动强度高,遇不良地层(如流沙)时处理相当困难。另外,桩径较小时人工作业面困难。

2.2注浆加固技术注浆加固技术是用液压或气压把能凝固的浆液注入物体的裂缝或孔隙,以改变注浆对象的物理力学性质,从而满足各类土木建筑工程的需要;注浆加固技术的成败与工程问题、地质问题、注浆材料和压浆技术等直接相关,如果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注浆工程的失败。工程问题、地质特征是灌浆取得成功的前提,注浆材料和压浆技术是注浆加固技术的关键。

2.3加筋边坡和加筋挡土墙技术加筋土是一种在土中加入加筋材料而形成的复合土。在土中加入加筋材料可以提高土的强度,增强土体的稳定性。因此,凡在土中加入加筋材料而使整个土工系统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土工加固方法均称为土工加筋技术,形成的结构亦称为加筋土结构。和传统支挡结构相比,加筋边坡和加筋挡土墙的特点有:结构新颖、造型美观、技术简单、施工方便、要求较低、节省材料、施工速度快、工期短、造价低廉、效益明显、适应性强、应用广泛等。由于加筋边坡和加筋挡土墙的这些优点,目前其已从公路路堤、路肩发展到应用于其他各种支挡结构和边坡防护。目前已用于处理公路边坡、市政建设、护岸工程、铁道工程路基边坡、工民建配套的支挡及边坡工程、防洪堤、林区工程、工业尾矿坝、渣场、料场、货场等;甚至还用于危险品或危险建筑的围堰设施等。

2.4锚固技术岩土锚固技术是把一种受拉杆件埋入地层中,以提高岩土自身的强度和自稳能力的一门工程技术。由于这种技术大大减轻结构物的自重,节约了工程材料并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而目前在工程中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锚杆在边坡加固中通常与其他只当结构联合使用,例如以下几种情况:①锚杆与钢筋混凝土桩联合使用,构成钢筋混凝土排桩式锚杆挡墙。排桩可以是钻孔桩、挖孔桩或预置桩;锚杆可以是预应力或非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杆材料多采用钢绞线(预应力锚索)、四级精轧螺纹钢(预应力锚杆)。锚杆的数量根据边坡的高度及推力荷载可采用桩顶单锚点作法和桩身多锚点作法。②锚杆与钢筋混凝土格架联合使用形成钢筋混凝土格架式锚杆挡墙。锚杆锚点设在格架节点上,锚杆可以是预应力锚杆(索)或非预应力锚杆(索)。这种支挡结构主要用于高陡岩石边坡或直立岩石切坡,以阻止岩石边坡因卸荷而失稳。③锚杆与钢筋混凝土板肋联合使用形成钢筋混凝土板肋式锚杆挡墙,这种结构主要用于直立开挖的Ⅲ,Ⅳ类岩石边坡或土质边坡支护,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逆作法施工。④锚杆与钢筋混凝土板肋、锚定板联合使用形成锚定板挡墙。这种结构主要用于填方形成的直立土质边坡。

2.5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用高强度、低松驰型钢绞线预应力锚索对滑坡体或崩落体施加一定的预应力,提高它们的刚度,使预应力锚索作用范围的岩石相应挤压,滑动面或岩石裂隙面上摩擦力增大,加强它们的自承能力,可有效地限制岩体的部份变形和位移。

2.6排水工程的设计地表排水工程的设计要求:①填平坑洼、夯实裂缝。坡面产生坑洼和裂缝,往往是滑坡的先兆,也是导致严重滑坡的主要原因。大气降雨、地表水就会汇集在坑洼处或沿着裂缝渗入土层,使土的抗剪强度降低,造成坡体滑动。因此,对坑洼和裂缝应仔细查找,认真夯填。②合理确定截水沟的平面位置。截水沟的平面布置,应尽量顺直,并垂直于径流方向。如遇到山坡有凹地或小沟时,应将凹地填平或与外侧挡土墙相连,内侧与水沟联结,避免水沟内的水流越出或渗入截水沟沟底,导致水沟破坏。应该结合边坡的区域地貌、地形特点,充分利用自然沟谷,在边坡体内外修筑截水沟、平台截水沟、集水沟、排水沟、边沟、急流槽等,形成树杈状、网状排水系统,以迅速引走坡面雨水。

3结语

论文对常用边坡工程的处治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了常用边坡工程处治措施的适用性,然而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边坡高度增高,复杂性增大,对边坡处治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边坡处治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步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彭小云,张婷,秦龙.高陡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高陡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2002.

[2]赵明阶,何光春等.边坡工程处治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郭长庆,梁勇旗等.公路边坡处治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7.5.

定性分析范文篇3

随着商业社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财务报表也不断发展的。主要有:资产负债表(balancesheet),损益表(incomestatement),现金流量表(statementofcashflow)。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高低,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二、财务报表的定性分析。

1、侧面的整体评估。首先是公司的社会信誉度,企业信誉是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和进步的根本动力。员工和企业的关系是建立在诚信的纽带之上,任意一个环节的诚信确实都会导致此纽带的断裂。企业对员工的充分信任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好的为企业出谋划策和服务;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可以促进企业招募到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并且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成长和稳定的信心。因此企业信誉度是企业自身和谐的根本体现,也是长期报表反映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依据。其次是部门和人员的客观判断,如果管理层的正确决策记录保持良好,销售统计部门人员变动越小,会计人员无不良记录,则从侧面反映出报表的基础准确性。最后是对政策和市场及时把握,对企业重大事件重点关注,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跟踪调查。亿霖木业传销体系之所以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反映出了文字报表存在空洞和虚假,也反映出企业评估体系的漏洞和不足。

2、财务报表中的具体分析。

(一)利润表的定性分析

净利润的来去是否清晰是衡量利润表准确性的客观指标,综合衡量企业赢利能力是对利润表定性分析的重要标准。一看企业主营业务的利润是不是它的总利润;二看支撑主营利润的项目规模是否在行业中具有竞争力;三看利润的增长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利润增幅的判断有几个重要依据,首先看企业所处的行业总体赢利率高不高、竞争大不大,其次看企业是否因经营方式产生了较高的毛利,最后看是否出现了销售收入的增长或者企业内部成本的下降。

从利润表上,可以反映出以下四个问题:(1)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月度利润和年度利润。我们看利润的时候还要衡量它的未来发展趋势,不要用短期检验成绩的方式来衡量一个长跑运动员的成绩。(2)企业利润的构成可借以评估其经营风险。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利润,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最关键。企业对外投资风险较大,其收益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营业外收入是偶然利得,不能依靠其来增加利润。如果企业的整体利润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由于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风险较大。(3)利润表可以衡量企业是否依法纳税,这与企业的发展周期有一定的关系。(4)考察企业获利能力的趋势,当整个行业的毛利率开始下滑、整个净利润开始往下降的时候,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注意。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根据依据利润表来及时判断企业获利的能力和未来的趋势。

(二)资产负债表的定性分析。

(1)分析企业坏帐和其他应收款的联系。有些企业的产品销售出去,但款项收不回来,资产负债表上,许多陈年老账都放在里面,隐藏了注册资本的真实性,应该注意资本金是不是未到位。“股本”或“实收资本”是企业承担有限责任的根本保证,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还应进一步注意“资本公积”项目的数额,如果该项目数额过大,应进一步了解“资本公积”项目的构成。因为有的企业不具备法定资产评估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虚假评估来虚增企业的净资产,借此来调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蒙骗投资者或债权人,对此应引起投资者或债权人的高度重视

(2)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率和各项流动性比率,了解企业对各类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通过资产负债率,可以了解企业对长期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该比率越大,表明债权人的风险越大。而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以了解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一般来说,这两个比率越大,短期债权人的利益就越有保障。虽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能反映资产的流动性或偿债能力,但这种反映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现金流量和债务比较可以更好的反映偿还债务的能力。应结合对企业流动资产流动质量的分析,对这两个比率进一步修正。

(3)对各类资产性项目进行具体分析,借此对企业财务质量做出基本性判断,可按照先明后暗,先易后难的顺序展开。分析企业待处理性项目,对企业相关项目的可信性做出判断。企业待处理性项目主要包括“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和“固定资产清理”三个项目。在会计报表日,这三个项目的数额通常为零。分析企业各类摊销性资产的摊销情况,对企业损益核算的可靠性做出推断。摊销性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待摊费用”,对此应根据企业制定的会计政策,并结合对“现金流量表”附注部分所披露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项目的数额,分别与上述四个项目的年初与年末的平均余额相比较,对企业摊销性资产的摊销情况做出具体的判断,如果所计算出的各类摊销性资产的摊销率大低于会计政策所规定的摊销率,则说明企业存在虚增资产和利润之嫌。计算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判断流动资产的流转质量。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大,表明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应收账款的质量越好。而存货周转率越大,表明企业的生产周期越短、产品越适销对路。

(三)现金流量表的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范文篇4

关键词:故意;过失;妨害安全驾驶;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一、引言

2018年10月31日,重庆公安部门经过现场勘验、多方走访调查,并结合视频影像资料得出如下事实: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在驾驶公交车行驶的过程中,车上一名乘客刘某由于自己错过下车地点与其发生争吵,进而引发肢体冲突,刘某曾两次用手机对驾驶员进行人身攻击,对车辆行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在驾驶公交车行驶过程中,与刘某进行争吵,在遇到刘某用手机攻击后,应该意识到还击以及抓扯行为会导致车辆失控,危害整车人的生命安全,但在这种情况下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行车安全,而是右手放开了方向盘去还击刘某,在面临刘某的再次攻击时用握方向盘的右手来格挡,同时与刘某发生抓扯,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公交车驾驶人的职业规定。驾驶员冉某与乘客刘某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多次互殴、抓扯,导致车辆失控,撞向对面行驶过来的红色小轿车,而后撞向桥面护栏直接坠入江中,造成车上十几名驾乘人员全部遇难的重大事故。虽然女乘客和司机都已遇难,依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6条之规定,犯罪主体已经不存在,刑事程序也不会再启动,但我们仍有必要从刑法的角度对该事件进行一场深刻的剖析,以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二、案件当事人各方的罪与责分析

关于此类事件的处理目前实务界主要存在三种意见:一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二是交通肇事罪,三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此类案件的争议焦点为:其一,罪过形式如何认定,是故意还是过失?其二,如果是过失的话,是构成交通肇事罪还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笔者认为,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需分两步走:第一,先认定主观罪过形式是故意还是过失。而在认定故意或过失的时候,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即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在认识因素方面,无论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都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有比较直接、现实的认识,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认识比较模糊;在意志因素方面,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的是一种放任态度(听之任之),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一种排斥(反对)的心理状态。在综合分析全案行为人的罪过形式后我们不难发现,问题又转化为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之争,到底是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在多数场合下区分他们的关键在于证据证明的问题,即不仅要看行为人动作的力度、幅度,还要看行为发生的地点、时机。随着本案事故原因、相关细节及一些视音频资料的公布,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司机还是女乘客,即便是可能认识到会发生这样严重危害的结果,但结合当时行为人动作的力度、幅度,行为发生的地点、时机以及作为一个正常理性人之判断,无论如何双方对该结果的发生在意志因素方面持的都是一种反对态度。故排除间接故意,主观罪过是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在主观罪过形式被认定为过失后,我们又面临着第二个步骤,即认定是构成交通肇事罪还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这里我认为,无论是交通肇事罪还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属于刑法第二章中的危害公共安全罪,都侵犯到了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二者属于法条竞合的关系,应遵从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定交通肇事罪比较合适。

三、司法实务中对此类行为的定性分析

(一)公交车司机在车辆行驶中擅离职守造成交通事故的行为分析。关于公交车司机在车辆行驶中擅离职守造成交通事故的认定,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交通肇事罪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两种罪名都是对多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侵害,或者存在侵害的可能性,犯罪客体存在广泛的共同之处。另外,关于公交车驾驶员在驾驶公交车行驶的过程中,不顾整车人的安全,擅离职守与乘客争吵或者互殴等危险行为,必然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来认定。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可以认定为是严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通常来讲,严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也会对公共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但我们认为,公交车司机在车辆行驶中擅离职守造成交通事故关键是要看其行为发生时的主观心理状态。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人其主观心理只能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人其主观心理只能是故意,存在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两种状态。首先,公交车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未采取任何措施来控制车辆,擅自离开驾驶室去进行其他任何行为都必然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而非可能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上放弃对车辆的控制,造成事故是必然的。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都完全没有办法对汽车进行控制,这明显已经和普通的可能会对公共安全带来威胁的交通行为不同,所以公交车司机在车辆行驶中擅离职守足够对公共安全行为产生威胁,必然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二)乘客殴打正在驾驶车辆的司机引发交通事故的行为分析。在司法实践中,乘客与公交司机发生争吵或者肢体冲突导致的事故,具体来讲有如下两种状况:其一,乘客对司机的殴打致使司机失去了对车辆的有效控制,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其二,乘客对司机的殴打不足以导致其对车辆失去控制,而司机擅自离开驾驶室对乘客的殴打进行还击导致车辆失去控制,由于间接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针对上述第一种情况,就刑法理论无争议地表示,致使车辆失控的主要因素源自乘客殴打,这一行为已然对公共安全形成了危害。所以,可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对这一行为进行定罪①。然而基于这一前提,是否会对司机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仍有待做进一步的研究。出于对万州公交坠江案件详情的考虑,面对乘客的殴打,司机回击可谓一种常态、一种人之常情。但是不可否认,当所处环境或所从事的是一种高危险职业时,这种人之常情必须加以约束,当深知回击行为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但仍一意孤行或抱有侥幸心理而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这一点显然已触及刑法意义上的过失。当然,追究过失犯罪刑事责任的重要前提是以形成严重实害结果为前提。针对万州公交坠江案件来说,由于起因来自女乘客与司机之间的互殴,假设两人在此次事故中存活,势必需要对其二人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这也可能会牵涉到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交通肇事罪的适用问题,因为上文已经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笔者在这里就不再展开论述。就第二种情况来分析,由于司机擅离职守,致使车辆最终失去控制而酿成惨剧,虽说引起司机擅离职守的原因源自女乘客的殴打,但针对女乘客、司机的行为将如何定性,这一点存有较大的分歧②。针对这种现象,理论上把司机的行为认定为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似乎并没有障碍,但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却难以得出张某某对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存在主观上的故意,因此,最后很可能会以过失的交通肇事罪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三)司法实践中对几种特殊类型行为的分析。针对这类违法犯罪行为,司法实践中关于定罪争议非常大,特别是乘客与司机互殴的案件当中,行为人主观罪过往往需要通过客观行为来反推,在多数场合下区分他们的关键在于证据证明的问题。由于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往往很难证明对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存在主观故意,所以有时候很难找到合适的罪名。由于法律制裁依据存有一定的疏漏,各个地区针对干扰司机工作的乘客在惩处方面有着各种不同的标准,有的要进行拘留,有的则进行教育,有依据“交通肇事罪”定罪的,也可能会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名义进行处罚。案例1:在强行要求公交车司机停车无果后,乘客擅自强行拔拽汽车钥匙致使车辆失控造成剐蹭,针对这一情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③(刘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案例要旨:行为人因停车要求被拒,进而心中产生强烈不满,遂强行抢夺公交车钥匙,进而引发车辆失控造成剐蹭损伤的事实,该行为被归为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范畴。案例2:对正在行使中的公交车司机及方向盘进行强行拉拽、抢夺,进而导致车辆因此而失去控制,形成危害,该行为同样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④(刘成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案例要旨:行为人酒后乘车,因车票找零与公交车公司发生冲突,并在汽车正常行使期间不顾他人劝阻强行拉拽、抢夺公交车公司及其方向盘,将车辆置于危险之中,行为人这一行为已触犯危害公共安全罪。案例3:以车毁人亡为目的而抢夺公司方向盘这一极端行为即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⑤(周江波故意杀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案例要旨:行为人以强行抢夺司机方向盘企图造成两车相撞车毁人亡的惨剧,针对这一行为将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案例4:祝久平在搭乘十二路公交车时由于未及时购买车票和该车司机发生口角,并心怀不满,对司机进行了谩骂,并上前扇打司机的耳光。司机停车后与其撕扯一起,后经其他乘客劝停。待司机将公交车重新启动正常行驶后,祝久平再一次将事态挑起,要求司机即刻停车,同时对司机进行殴打,期间还强行抢夺汽车变速杆,车辆也因此失去控制,最终撞向路边电线杆。这一事件导致乘客、电线杆、车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共计经济损失万余元。法院最后认为:行为人由于对公交车司机进行无理纠缠、殴打,并强行抢夺变速杆,进而引发公交车失去控制,撞向路边,造成人员、财产等不同程度的损害,虽说经济损失万余元,但其行为已然将不特定数人的生命、财产置于重大危险环境之中,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素相一致,以《刑法》第114条为依据对被告人祝久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以有期徒刑三年的判决⑥。从上述判例不难看出,乘客如果实施了强行拔拽车钥匙,拽拉、抢夺正在行驶的公交车驾驶员及方向盘,争夺公交车的变速杆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会被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于在公交车上与司机发生争执,进而引发互殴的情形,在认定双方罪名的时候则根据案件的基本情况,结合案发时公交车状况,以及诸多因素对被告人行为是否将公共交通工具置于危险状态加以判断,这些因素包括车外环境、乘客数量、行驶速度等。鉴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具体危险犯,故只有当被告人造成的危险状态是现实的、具体的,且其他危险方法必须和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行为具有等价性才能适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否则只能按交通肇事罪或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四、立法建议

定性分析范文篇5

一、关于资本主义的规定性

(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从一开始,有点机械的亚当斯密关于商品生产的描述就不同于辩证的马克思的描述。“引出上述许多利益的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尽管人类智慧预见到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富裕。它是不以这广大效用为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惭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1)。在这里商品生产成了某种天然的普遍的人类倾向的产物(如果能这样看商品生产倒是能给现代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家省不少气力!)。马克思的描述完全不同:“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虽然不能反过来说商品生产是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在古代印度公社中就有社会分工,但产品并不成为商品,或者拿一个较近的例子来说,每个工厂内都有系统分工,但是这种分工不是通过工人交换他们个人的产品来实现的。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2)。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商品生产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这两个条件缺失任何一个便构不成准确的商品生产的概念。

现实社会可以是商品生产要素和其它要素的混合,但任何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社经验材料绝对不能混入商品生产的概念中去。如此强调这一点似乎多余,可我们很快会发现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所谓理论,其拙劣的根源就在于此。

从在现实社会中作用的程度、规模、范围等标准出发,将商品生产分为简单的小商品生产和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生产是顺理成章的。后者由于技术条件的成熟,大批量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也成了商品,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提高到过去任何社会形式从未达到的水平,商品生产已是社会增加财富的主要源泉。但资本主义是商品生产这一逻辑主干之上的一个支干,考察社会经验材料能否混入资本主义概念中,还是首先要看它能否混入商品生产的概念中去,剩下的任务只是辩明它属于小商品生产概念还是资本主义概念。

(二)商品经济的规律性和资本主义的规律性

更深的抽象表明,商品生产者交换的不仅是具体的、实在的、有用的物品,而且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这不是心血来潮随意做出的武断抽象,它表明了生产商品的各种具体劳动的共性,从而也表明了用于交换的所有商品的共性或本质。只要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在量上是相等的,这些商品在抽象意义就是相同的,这是它们得以按一定比例交换的基础。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价值的质的规定性。耗费的量不由每个具体劳动量决定,而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这就是价值的量的规定性。在现实中没有人先去计算必要生理耗费再去交换,价值规律是以供求和竞争规律的形式在市场上现实地表现出来的。社会的各个私人生产者“作为商品所有者互相对立,每个人都企图尽可能以高价出售商品(甚至生产本身似乎也只是由他们任意调节的),所以内在规律只有通过他们之间的竞争、他们互相施加的压力来实现,正是通过这种竞争和压力,各种偏离得以互相抵销。在这里,价值规律不过作为内在规律,对单个当事人作为盲目的自然规律起作用,并且是在生产的各种偶然变动中,维持着生产的社会平衡。”(3)显然,价值规律的作用制约着商品的交换比率、每种商品的产量、劳动力在各个部门的配置。

当“全部产品或至少大部分产品采取商品的形式”(4)时,商品生产就到了资本主义阶段。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大体上每个生产者拥有自己的数量不多的生产资料,并且用它们来生产商品;现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商品了,生产资料属于一些人,出卖劳动力来干活的是另一些人。资本主义仍符合商品概念的一般规律性,但特征性的东西已开始出现,一般规律在具象时有了修正的必要。

新增的价值已不象以前那样全部归生产者所有,而是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归死劳动——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可以称作剩余价值;另一部分归活劳动的所有者,可以称作劳动力价值。两者量的划分的斗争从资本主义产生起就没有停止过,但只要这种斗争主要是靠价值规律为基础的自由的市场契约来调节的,这种斗争就还是商品经济概念和资本主义概念能概括的经验材料。

又由于生产资料不仅总规模扩大了,而且各行业所用的死劳动和活劳动的比例也不象以前那样大体相差无几了,各行业利润率均等性的假设和剩余价值率均等性的假设还基本符合对经验材料不完全归纳的判断,资本有机构成则没有任何做均等假设的基础了。这时,跨行业的商品价格等于价值(剔除掉供求不平衡因素)和利润均等的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就不正确了。必须修正为:所有行业的利润总额和总价格,还是等于以前的剩余价值总额和价值总额。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规律。以上就是商品经济概念和资本主义概念的基本的规定性。它对政治制度结构的基本要求就是私有产权和契约自由。

(三)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马克思用抽象思维方法得出的资本主义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是想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范畴内的作用要素而不是这两个概念所能概括的范围以外的、价值规律管不着的作用要素,来说明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和被替代的必然性。在这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价值判断、价值追求被明显地摆列一个次要的位置,起作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要求助于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主观追求历来被马克思视为庸俗的和空想的。马克思愿意看到是资本家把资本主义推向灭亡。“利润率是资本主义的推动力;那种而且只有那种生产出来能够提供利润的东西才会被生产出来。英国经济学家对利润率下降的担忧就是由此产生的。……在这里,以纯粹经济学的方式,就是说,从资产阶级立场出发,在资本主义理解力的界限以内,从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立场出发,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的限制,它的相对性,即表现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只是一种历史的、和物质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生产方式”(5)。即使对马克思这样的抽象思维大师,我们也要试图鉴定他的抽象思维过程。

我们可从(S,是剩条价值率,s是剩余价值,v是可变资本,q是资本有机构成,c是不变资本,p是利润率)推导出p以q和S,表示的函数式:要想使P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必须是二种情况之一:(1)S,下降同时q不下降或者S,下降的程度高于q下降的程度;(2)q上升S,不上升或者q上升的程度高于S,上升的程度。

马克思显然排除了S,下降的情况。就第二种情况而言,马克思得出利润率下降的结果就必须先做两个假设之一,即q上升S,不升或者q上升的程度高于S,上升的程度。马克思认为q上升比较符合经验材料(情况可能不是如此简单,后面会论及),两个假设就变为S,不上升或者上升的程度低于q上升的程度。就是说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是隐含着这两个假设条件的。这个规律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这两个暗含的假设与现实经验材料对照的结果。在《资本论》整个第十三章对这个规律的描述中,都没有有意识地将假设与经验材料相对照的部分。在随后的第十四章作用相反的各种原因中将S,的提高作为了一个起相反作用的修正因素。这样,实际上马克思的假设又变成S,上升的程度低于q上升的程度。

只要能证明这个假设比较符合现实的长期趋势,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就真的是资本主义范畴内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资本主义的消亡就指日可待,这个论证过程是比较严密的抽象思维过程必须要求的。

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14章中没有直接地全面地接着说明这个假设,从而完成论证,而是换个角度换个假设前提,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说明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在这里——大多数有益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都是如此——引起剩余价值率增加的原因,包含着这个结果:所使用的总资本为一定量时,剩余价值量将会减少”,“从而使利润率减少。”(6)。但是马克思没有看出,“引起剩余价值率增加的原因”同时也使他的新假设“所使用的总资本为一定量”中的一定量变得不“一定”了,变小了。社会总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提高,同时也意味着不变资本的贬值和有机构成的下降。这个新开辟的论证同样无法说明利润率下降是一个长期趋势。有人会说:不变资本贬值马克思已作为修正因素之一,在具象过程中说明了,这是抽象思维方法的惯例。但是具象不是再一次分别把各修正因素与本质因素的关系罗列出来,这是舍象过程的任务,它必须在可叠加的假设条件下,综合说明本质因素和6个相反因素共同作用时的总结果。即使不精确,也必须判断各个力的强弱和方向,从而判断合力的方向,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完成抽象思维方法的要求,所下的结论就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马克思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有些含糊地“把一般利润率的下降视为是一种倾向的下降”(7)。”

我并不是据此断言说资本主义没有利润率下降的趋势,我只是断言包括马克思在内的理论家到目前为止并没能证明这种趋势是资本主义范畴本身所必然带来和资本主义范畴可以概括的所谓客观规律。利润率的变化有多种可能性,有些是资本主义因素引起的,有些是资本主义以外的因素引起的,强调这种区别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后面还会论及利润率变化的极端复杂性。

(四)垄断和帝国主义

由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加剧,随着资本主义不断积聚和集中,各个生产行业的企业数目大大减少。这些在竞争中幸存下来的企业,规模大都十分庞大,接下来的竞争更可能带来的将是两败俱伤,而不是某一方的完全胜利。这时在大资本家头脑中占上风的已不是资本主义范畴的规定性和准则,更不是商品生产范畴的规定性和准则,而是过去封建领主们惯用的划分势力范围的封建契约,这是完全不同于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的市场契约的一种超经济的契约。这种封建契约有企业同盟、卡特尔、托拉斯、完全合并等多种形式。从此现实社会已不再象此前近100年那样接近于较单纯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主要成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混合社会。这种混合在大约几十年的时间内全面触及了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甚至劳动力市场。划分新增价值的另一方——劳动力出卖者靠自由市场原则调节自己利益的机会被大大削弱了,他们面对的是联合起来的蔑视市场的资本所有者,他们现在的地位用工奴来描述毫不为过。

我们再次强调,严格的抽象思维方法一定能判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要素和资本主义以外的要素混合的结果,决不能把一切现象材料都装进资本主义范畴内。不能把垄断看成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因为在抽象思维的意义上找不出垄断概念和资本主义概念的共性,说明它们的关系不是抽象思维方法所能完成的任务。

马克思是在垄断产生之前完成他的经济著作的,因此在《资本论》中没有这方面的分析。列宁等人用新的经验材料来发展和修正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时,最大错误就是没有仔细审查新材料是否具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概念的共性,没有共性就不是抽象思维方法所要求的修正和具象,而是一种杂乱的堆砌。并且它所造成的概念的混乱为我们将要进行的混合社会的科学具象思维方法设置了极大的障碍。

同样,帝国主义不是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而是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民族主义、军国主义甚至种族主义相混合的现实社会的一个阶段。

二、关于利润率的变动和资本主义危机

我们认为利润率p=S,(1-q)绝不是简单地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其变动的极端复杂性一方面体现在抽象思维模式下p作为因变量在S,和q的作用下有多种变动的理论可能性;另一方面体现在科学具象思维模式下p、S,q还是互相影响和互动的。作用于p、S,q的有些是资本主义要素,有些则是资本主义以外的要素。

(一)在p不反作用于S,和q以及S,和q不相互作用的假设条件下,P在理论上上有11种变动的可能性。

(1)S,上升且q下降时,p上升;(2)S,上升且q不变时,P上升;(3)S,和q都上升,但S,的上升快于q的上升时,p上升;(4)S,和q都上升,但S,的上升慢于q的上升时,p下降;(5)S,不变且q下降时,p上升;(6)S,不变且q不变,p不变;(7)S,不变且q上升时,p下降;(8)S,和q都下降,但S,的下降快于q的下降时,p下降;(9)S,和q都下降,但S,的下降慢于q的下降时,p上升;(10)S,下降且q不变时,p下降,(11)S,下降且q上升时,p下降。

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只是其中(4)的情况。前面已提到,关于这个规律的唯一性的证明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与其坚守一个不能证明的简单化了的所谓规律,不如承认利润率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以此为起点展开丰富的实证的研究,历史地描绘出利润率变化的实际状况。

上面11种情况的每个假设条件,在没有经过仔细的对照之前,都不能冒然断定它与实际不符。例如,马克思认为q的上升一般来讲比较符合经验材料,而实际上q的变化也非常复杂。当我们从微观角度考察时,技术进步往往直观地带来有机构成的提高。但是从宏观的和较长期的角度看就不一定如此:第一部类长期的技术进步会带来一定实物量的不变资本存量的贬值,也包括第二部类不变资本存量的贬值,数学上很容易证明,当C下降时,也是下降的;弥补存量损失后的利润部分下降幅度更大,从而利润率也是下降的;在新增价值的划分上,也是下降的。紧接着的应该是第二部类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消费品的贬值,全社会在维持绝对生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v降低了。明显上升,新增价值的划分中也上升;也上升。

从长期来看,考虑到技术进步会由于微观单位的竞争推动而成为影响两个部类生产的长期的和主要的因素,全社会的q,S,p更倾向于随着两个部类技术革命的更迭而呈现一种上下波动的变动状态。而绝不是单纯的上升或下降。

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是一个工人推动更多的机器,但不一定是一个工人推动更多的机器的价值。这是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的重要区分。马克思也提到过的不变资本贬值绝不能摆在一个次要的修正因素的地位,它是和劳动力贬值同样重要的并且交替出现的因素。

(二)在现实中的p绝不仅仅是S,和q的被动的因变量,它的水平和变化反过来直接影响S,和q的水平,S,和q也是在时刻相互影响和制约着对方的水平。例如用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来提高S,往往就伴随着q的提高,但它们的具体的相互作用关系可能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此外,现实社会的q,S,p还会受到种种市场契约天法调节的资本主义以外的因素的影响。由于这种复杂性,我们肯定得不出某种P的单一趋势的规律。因此面对多变量共变的情况时,单纯的抽象思维方法的确无能为力,求助于科学具象思维方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三)到目前为止,关于资本主义自动走向灭亡有两大核心理论。一个是前面已分析过的在资本有机构的提高快于剩余价值率的提高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利润率下降的规律,关于这个规律的证明是缺乏说服力的;另一个是假设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带来剩余价值率的提高,这样就必然带来消费不足这种资本主义市场无法自我调节的生产比例失调问题。按比例生产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共有规律,如果资本主义最终带来的是生产不能按比例进行,资本主义的灭亡就无可争议。

我们仍用马克思的方法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和生产消费品的第ц部类。我们先把剩余价值分为四个部分(8);第一,适量的消费支出,数目刚够把资本家的消费维持在前一期的水平,记作SC;第二,资本家消费的增长额,记作S△C;第三,资本家用来扩大可变资本的积累,记作Sav;第四,资本家用来购买追加的不变资本的积累,记作Sac.为了保持扩大再生产的均衡条件,就必须使所有代表对不变资本需求的项目的价值(生产价格)等于不变资本的总产量的价值(生产价格),并使所有代表对消费品需求的项目的价值等于消费品的总产量的价值。用等式可表示如下(字母右下角的数字1和2表示生产部类):c1+sac1+c2+sac2=c1+v1+sc1+s△c1+sav1+sac1

v1+sc1+s△c1+sav1+v2+sc2+s△c2+sav2=c2+v2+sc2+s△c2+sav2+sac2

化简后得:C2+Sac2=V1+Sc1+S△c1+Sav1其中方框内所含项目就是简单再生产的均衡条件。以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为例,C2=V1+Sc1,如果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率不断提高,就意味着等式中V1在不断缩小,理论上不能由此就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即等式C2=V1+Sc1不再成立了,简单再生产的比例已被破坏了。因为显然还有理论上的替代办法;Sc1不断加大,并且Cz在实物结构上适合加大了的Sc1的情况。即劳动力出卖者减少的消费由资本家增大的消费替代了,这时等式仍旧成立,简单再生产仍是按比例的。按比例生产规律本身不能证明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会是一个按比例生产的破坏因素。

按比例生产是超商品经济的一切社会生产的共性,是更抽象更一般的规则。它对现实生产的要求只是有前后一贯的、系统的生产比例,并且再无其它要求。至于现实中按比例生产的多样性则是由这个抽象规律以外的作用要素形成的。重视这种区别是严密的抽象思维方法所要求的。

马克思曾嘲笑这种把资本家变成一个只关心使用价值的善良市民的假定是把资本主义最实质的东西—笔钩销了。但是最先一笔勾销资本主义的是剩余价值率不断上升且不再受资本主义调节的假定,是前一个荒谬产生了后一个荒谬,当你假设剩余价值率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持续提高时,你就已经假设剩余价值率由市场法则调节而上下波动的资本主义已不起作用了,你就已经假设资本家不是资本家了。但无论如何,我们证明“有效需求不足不能直接导致对按比例生产规律的破坏的演绎推理是无懈可击的。杜冈那个著名的一个工人操作全部机器的假说无非也是想说明同样的问题,但不幸他始终没能说透。就纯粹的资本主义作用要素而言(抽象的、理论上的),V和S的划分是由市场契约调节的,资本主义不仅是资本家的资本主义,也是劳动力出卖者的资本主义,就不考虑外来因素的纯模型而言,按比例是可以由市场调节来完成的。

但是越来越频繁的V或S一方借助资本主义以外的作用力量来参与新增价值的划分的作法,使得比例问题也不可能单有市场调节来完成了。资本主义以外的因素的介入使单纯的资本主义市场契约原则失灵了。但如果这时出现了生产不能按比例进行的罪恶,承担责任的不应是纯资本主义概念所概括的东西。而是那些资本主义以外的混合要素。在资本主义模型下,生产的按比例是要不断经过市场调节才能达成的,特别是V和S的划分比例,即剩余价值率,当V过多S过少时就会出现产品不足,市场通过价格变化能把它们的比例调整过来;当V过少,S过多时,就会出现消费不足,产品过剩,市场同样能把它们调整过来。但如果有一些超经济因素引起V或S的过多或过少时,市场就成了多个作用力中的一个,V和S的最终比例是取决于多个力的合力,而不仅仅是价值规律的力量。但不能由此说价值规律(生产价格规律)就过时了,它仍是重要力量之一。

(四)资本主义危机

资本主义是一种理论抽象模型,它不等于现实社会。如果人类社会在某一时期比较接近资本主义模型,那只表明现实社会患了某种程度的社会偏执病。人类社会正常的和长期的情况就是各种抽象模型的混合社会。

现实社会不等于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危机也不等于资本主义危机。在理论上探讨资本主义危机,如果在概念上搞不清这种区别,接下来的错误和混乱就不言白明了。

资本主义危机就是因为利润率跌至其普遍水平以下或工资水平跌至其普遍水平以下所引起的流通过程的中断。因此,资本主义危机应当如鲁道夫·希法亭认为的那样,是一种比例的失调。只要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利润等指标的影响因素还是市场契约原则可以调节的,资本主义危机就也是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可以调节归位的。如果支配这些指标的还有某些超经济的非资本主义的原则,我们的思维要下的第一个结论就是现实的危机不等于资本主义危机。单纯调节资本主义危机的市场方法就无法单独完成调节这个现实危机的任务,起作用的应是某种混合的方法。例如,1929年危机就主要是由垄断造成的新增价值的划分长期有利于资本所有者引起的。危机持续时间长,破坏力极大。至少有两种解决危机的途径可供选择,一种是继续维持新增价值划分有利于资本家的状况,同时将产品结构调整为可将工人消费不足的部分由资本家的消费或投资来替代,接下来还必须有人口减少、超级消费形式的出现(如太空旅行等)等经济政治配套条件。人类社会否定了这种选择,而采用了解决危机的第二种途径:通过国家机器等手段改变新价值划分明显不利于工人的状况,使比例重新回归。毫无疑问,这两个办法都不是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市场方法能单独奏效的。

就纯粹的理论上的资本主义危机而言,“如果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利润率下降趋势,或离不开消费需求越来越落后于生产要求的趋势,或者两者都离不开,那么,这个制度的毛病就可望随岁月的推移而加剧,而资本主义关系变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锢的时候,也必然同黑夜跟随白昼一样,非来不可。既然这样,周期地打断社会经济生活的危机,就的确必须看作是现存社会体系的死亡象征”(9)。

正如我们前面看到的,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和利润率随着全面技术进步在两个部类交替出现而呈上下波动状态,资本主义至少不会因为那两个原因而灭亡,资本主义危机也不是资本主义趋于灭亡的象征。

但我们绝不是由此得出资本主义永远起主要支配作用的结论。由于单位价值所代表的物质量越来越大,资本主义自动调节的社会物质代价也越来越大,资本主义方式可能会因为这种日趋增高的社会调节成本而逐步不再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此外,按照需求交替理论(参见《方法论和政治经济学),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物质、创新、依附、平等、自由这五种基本需求,区别只是量的不同格局而已,资本主义将这五种需求都价值化了,应该承认,价值化是一种精巧的制度系统,它为五种需求都留下了发展空间。但是,在现代人类五种需求新格局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系统或价值化制度系统,已不可能单独包容或衡量人类的五种基本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明明在改进五种需求的格局方面取得了进步而经济增长率等价值指标却始终低迷和令人丧气。再不接受新的概念系统,人类社会简直就要失去方向感了!这些是资本主义在特定条件下不合理性的根源。显然这种不合理性还是来源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而不是单有资本家就可以把资本主义推进死胡同。并且,这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已具备全面消亡的条件,无视这一点,只能得到以另一种不合理或不完全全合理法则代替现在的不完全合理法则的结果。

在现实社会,当自由竞争导致资本日益集中时,资本主义调节成本日益增高的不合理性可能带来两种不同的超资本主义力量在和资本主义法则对抗。这两种力量的任何一种达到某种极端程度时就现实地表现为资本主义的灭亡(也可能是不合理地灭亡);这两种力量没有出现极端程度时就现实地表现为它们和资本主义法则相互混合共同作用的混合社会状态。

这两种力量一种是封建主义力量,具体表现为大资本家为限制竞争而采用的封建领主划分势力范围式的超经济契约;另一种是社会产义力量,具体表现为劳动者通过工会或国家机器而实现一种超越资本主义市场法则的平等性的分配。

资本主义与这两种主义的关系并非截然不可过渡。如当自由竞争导致资本集中到一定临界点时,资本家很容易放弃资本主义法则而选择封建主义法则;再如,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那么“所谓必不可少的需要的范围,……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多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10)。如果接着演绎下来,当一个国家的公众的文化水平要求稍多一点平等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时,资本主义的劳动力价值中也就会有一点社会主义的要素,资本主义显然向社会主义原则过度了一步。现实社会中的关系本没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标签,当历史按时序发展到一定条件需要将某种社会关系制度化和稳定化时,才有了这些主义的区分。

另外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单向的,一些主义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作用可强可弱,可接近于零,但这不意味着在以后的历史时期这种主义就永远不再发挥作用了。起根本作用的规律是我在《方法论和政治经济学》一文中描述的需求替论。

混合社会必须是一个完整系统的混合,才会有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包括所有制(产权制度),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等。

(五)所有制、国家制度

我们把人类现实社会按一定标准分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科技主义或它们的各种混合形式,这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冠以某种主义的追求和实现追求的条件使该主义对社会的作用力日益显现出来,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变化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和内在力量之一;另一方面是指这种内在要求或内在力量只有以所有制、国家制度、意识形态等形式予以制度化以后,才能完整地、系统地和稳定地表现出这种主义的全部内容和发挥出全部的作用。第一个层面是第二个层面形成、稳定和变化的基础或内生力量;第二个层面决定第一个层面能否充分地现实地发挥作用,从而甚至也决定了不同民族在某一时期不同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资本主义最基础的制度是建立和保护排他性私人产权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11)。在使私人产权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不让未获授权的个人使用它,并且运用资产的全部获益和成本都应归属于资产的所有者。只要不是纯粹的资本主义,都可能需要用某种超经济的政治办法来决定资产的运用和获益。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正常运转还需要另一些外在制度为条件,这些制度允许并保证自由缔约和确定明晰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外在制度就是法律和国家强制。它们“都立足于公共的强制执行组织(法院、警察、检察员、监狱)。统治者和议会曾普遍使自己成为可信赖的第三方,来保证契约的履行。因此外在执行机制往往增强着缔约伙伴的信心”(12)。但这些外在执行机制在保证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同时,也在侵蚀着资本主义所有制,以至现实的产权制度往往不是纯粹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排它性的对财产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外分的权利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国家的限制。绝对排他性资本主义所有制从它产生那天起就不是纯粹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而是某种混合的所有制。只不过在一定阶段,顶多这个混合的所有制比较接近纯粹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而已。

作为强制手段的国家的概念有两种表面看来截然不同的表述:一种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工具;第二种认为国家是代表整个社会利益的机关,是各种利益的调节器。

其实,至少当资本主义成为主要社会力量时,国家的统治工具的作用和利益调节器的作用是一种抽象思维方法下的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前者是国家概念的实质、本质,后者则是这个本质经过某种修正后的具体表现形式。在人类社会早期,国家的抽象本质几乎没有修正地就表现为阶级压迫的工具,调节器的作用顶多只在统治阶级内部发生。阶级与阶级之间界线分明,并且难以逾越。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概念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要加入多种修正因素,以致于抽象中的直接阶级对立,在具体表现形式中不那么容易一眼看出,除非加以抽象化。这些修正是:a、阶级间的共性因素较早期多,例如都是政治上的自由人。b、阶级之间的转化较早期容易,阶级概念的承载人极不稳定,例如管理职业化和经济的科技化都是低层阶级升入高层阶级的渠道。再如股票市场又使普通人可以成为股东等等。因此国家概念在形式上只能表现为各种利益的一种公正的调节器。但是透过具体形式,还是能发现(用抽象力)国家归根到底是对具有资本家素质的人群极为有利的强制机器,它是追求和信奉以自由缔约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产权关系的人群的选择结果。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

民主程度越来越高的国家制度,一方面是各种社会力量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向新的混合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它总是以自由缔约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排它性产权关系的必不可少的保护机器;它同时也是削弱排他性资本主义产权关系并使社会迈入混合状态的超经济的双刃剑。

三、资本主义与混合社会

“我们在理论上假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是以纯粹的形式展开的。实际上始终只存着近似的情况。”(13)。

有两个原因导致马克思没能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实际的混合状态的规律性给予充分研究: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发展,它同以前的经济状态的残余混杂不清的情况越是被消除,这种近似的程度(理论上的资本主义模型与现实社会,引者注)也就越大。”(14)。虽然以前的经济状态的消除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并且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现实社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和以前的封建社会的一个混合社会,但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已是发展的趋势,它对现实社会的作用已接近于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专注于资本主义理论模型的研究,实际上就近似地等于对他所处时代的现实经济的研究。二是在方法论上单一的抽象思维方法实在无法胜任对几个完全不同质的概念混合和交织在一起的规律性研究。它除了能说明现实经济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等的混合经济以外,无法进一步得出有意义的通例性的结论。

资本主义到了成熟期以后,现实经济的新的混杂不清的情况又出现了。资本主义理论模型和现实经济的近似程度又开始出现由大变小的情况。在资本家方面开始出现求助于封建主义的倾向,在无产者方面开始出现求助于社会主义的倾向。如果要求马克思的理论应对将要出现的新的混合状态做出解释和预测,那是对理论家的苛求。马克思的后人作了各种企图以单一抽象思维方法描述新现象的尝试,这种方法论就决定了他们都讨厌混合状态,于是出现了信奉资本主义的阵营,也出现了信奉社会主义的阵营,他们最初都试图通过现实的消灭对方来恢复社会的单一状态,但这个结果未能如愿出现。到了20世纪4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两个阵营分别从内部开始了政治家们的对峙的松动,两个单一社会都先后出现了混合的状态。但探讨混合规律的系统理论仍旧没有出现。马克思和他以前及以后的理论家以抽象思维方法为基础对封建主义模型、资本主义模型、社会主义模型等的理论构建是人类思维的宝贵财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以这些抽象思维的结晶为出发点,采用科学具象思维方法进一步探讨混合状态的规律。因为混合状态是和现实社会近似程度最高的情况。

一个相对稳定的混合状态不仅是经济的制度化的混合,也是政治、文化的混合,我们更愿用混合社会这个概念来描述这种范围广泛的混合。如果要对资本主义发展做一个粗略的阶段划分,我倾向于认为:a、14世纪中期——16世纪中期,贸易和小商品生产繁荣,这个时期是以封建主义制度体系为主的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等的混合社会。b、16世纪中期——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势均力敌,矛盾比较尖锐。c、18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是资本主义逐渐占上风的混合社会。特别是到了这一时期的后一阶段,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和意识形态,使现实社会几乎接近纯粹的资本主义理论模型。d、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科技主义开始形成独立的意识形态。由于大资本的形成,大资本家最先摒弃资本主义规则而采用了封建领主式的划分势力范围的垄断方法,单纯的资本主义规则已无法保护小资本家和无产者的利益。无产者也开始借助社会主义的平等规则而不是单纯的资本主义自由契约规则加入社会选择过程。这一时期主要是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科技主义等的混合社会。资本主义和大封建主义的力量占伏势。e、20世纪30年代至今,垄断的封建主义受到一定程度的?拗疲且宰时局饕逦饕α康淖时局饕濉⑸缁嶂饕濉⒖萍贾饕宓鹊幕旌仙缁帷?/P>

当回头看我们走过的历史时,我们的思路比较清晰,因为时间已帮我们做了大量的抽象工作。在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的几百年间,我们已习惯于把当时的社会理解为一个混合社会,能历史地和辩证地看待封建主义制度体系和资本主义制度体系。但我们却不能把这种历史的和辩证的方法运用到我们这个时代,来理解多种矛盾的产生和变化,在这里我们更习惯于形而上学。我们不能容忍存在一个社会的鸭嘴兽。但现实社会的确是鸭嘴兽,以科学具象思维方法为基础的混合社会理论有可能是一种突破。

参考文献

(1)亚当期密:《国富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上卷,第12页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3卷,第55页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5卷,第995页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3卷,192页

(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5卷,第288-289页

(6)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三卷,275页,着重号是引者所加

(7)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三卷,274页

(8)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83页

(9)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80页

(10)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3卷,第193-194页

(11)《拿破伦法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2页

(12)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46页

定性分析范文篇6

随着商业社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财务报表也不断发展的。主要有:资产负债表(balancesheet),损益表(incomestatement),现金流量表(statementofcashflow)。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高低,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二、财务报表的定性分析。

1、侧面的整体评估。首先是公司的社会信誉度,企业信誉是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和进步的根本动力。员工和企业的关系是建立在诚信的纽带之上,任意一个环节的诚信确实都会导致此纽带的断裂。企业对员工的充分信任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好的为企业出谋划策和服务;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可以促进企业招募到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并且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成长和稳定的信心。因此企业信誉度是企业自身和谐的根本体现,也是长期报表反映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依据。其次是部门和人员的客观判断,如果管理层的正确决策记录保持良好,销售统计部门人员变动越小,会计人员无不良记录,则从侧面反映出报表的基础准确性。最后是对政策和市场及时把握,对企业重大事件重点关注,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跟踪调查。亿霖木业传销体系之所以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反映出了文字报表存在空洞和虚假,也反映出企业评估体系的漏洞和不足。

2、财务报表中的具体分析。

(一)利润表的定性分析

净利润的来去是否清晰是衡量利润表准确性的客观指标,综合衡量企业赢利能力是对利润表定性分析的重要标准。一看企业主营业务的利润是不是它的总利润;二看支撑主营利润的项目规模是否在行业中具有竞争力;三看利润的增长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利润增幅的判断有几个重要依据,首先看企业所处的行业总体赢利率高不高、竞争大不大,其次看企业是否因经营方式产生了较高的毛利,最后看是否出现了销售收入的增长或者企业内部成本的下降。

从利润表上,可以反映出以下四个问题:(1)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月度利润和年度利润。我们看利润的时候还要衡量它的未来发展趋势,不要用短期检验成绩的方式来衡量一个长跑运动员的成绩。(2)企业利润的构成可借以评估其经营风险。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利润,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最关键。企业对外投资风险较大,其收益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营业外收入是偶然利得,不能依靠其来增加利润。如果企业的整体利润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由于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风险较大。(3)利润表可以衡量企业是否依法纳税,这与企业的发展周期有一定的关系。(4)考察企业获利能力的趋势,当整个行业的毛利率开始下滑、整个净利润开始往下降的时候,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注意。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根据依据利润表来及时判断企业获利的能力和未来的趋势。

(二)资产负债表的定性分析。

(1)分析企业坏帐和其他应收款的联系。有些企业的产品销售出去,但款项收不回来,资产负债表上,许多陈年老账都放在里面,隐藏了注册资本的真实性,应该注意资本金是不是未到位。“股本”或“实收资本”是企业承担有限责任的根本保证,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还应进一步注意“资本公积”项目的数额,如果该项目数额过大,应进一步了解“资本公积”项目的构成。因为有的企业不具备法定资产评估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虚假评估来虚增企业的净资产,借此来调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蒙骗投资者或债权人,对此应引起投资者或债权人的高度重视

(2)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率和各项流动性比率,了解企业对各类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通过资产负债率,可以了解企业对长期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该比率越大,表明债权人的风险越大。而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以了解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一般来说,这两个比率越大,短期债权人的利益就越有保障。虽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能反映资产的流动性或偿债能力,但这种反映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现金流量和债务比较可以更好的反映偿还债务的能力。应结合对企业流动资产流动质量的分析,对这两个比率进一步修正。

(3)对各类资产性项目进行具体分析,借此对企业财务质量做出基本性判断,可按照先明后暗,先易后难的顺序展开。分析企业待处理性项目,对企业相关项目的可信性做出判断。企业待处理性项目主要包括“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和“固定资产清理”三个项目。在会计报表日,这三个项目的数额通常为零。分析企业各类摊销性资产的摊销情况,对企业损益核算的可靠性做出推断。摊销性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待摊费用”,对此应根据企业制定的会计政策,并结合对“现金流量表”附注部分所披露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项目的数额,分别与上述四个项目的年初与年末的平均余额相比较,对企业摊销性资产的摊销情况做出具体的判断,如果所计算出的各类摊销性资产的摊销率大低于会计政策所规定的摊销率,则说明企业存在虚增资产和利润之嫌。计算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判断流动资产的流转质量。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大,表明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应收账款的质量越好。而存货周转率越大,表明企业的生产周期越短、产品越适销对路。

(三)现金流量表的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范文篇7

关键词:珠江堤岸;稳定性;数值模拟;机车荷载

当前,由于新建工程距离堤防岸坡较近,新荷载是造成国内许多堤防岸坡失稳破坏最主要的源头之一,对周边人民财产与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因此,对新建工程临近堤防岸坡稳定性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1-2]。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工程荷载作用下堤防岸坡稳定性分析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3-4]。其中,数值模拟中建立三维模型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在不同工况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等方面[5]。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考察调研,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并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了解粤剧艺术传承和保护情况,对广州市荔湾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重视。正值全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之际,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恰逢其时,正在全力推动广州铁路博物馆(詹天佑纪念广场)建设,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恢复历史风貌,展示广州铁路百年风雨历程,串起铁路发展与地区经济、民生文化之间“休戚与共、相辅相成”的历史脉络,为现代人留存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忆。铁路博物馆景观提升工程的开展将会对珠江堤岸的安全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定技术手段对珠江堤岸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1工程概况

本项目铁路博物馆景观提升工程位于广州市老城区西南面的西关黄沙一带,临近珠江,该项目的实施将在临珠江铺设铁路轨道并放置一定数量的机车头,铁路轨道及部分车头位于珠江堤防38m管理范围,其中距离堤防最近的机车头仅有18m,因机车头自重较大,可能会通过基础传递至地下土层及堤岸,改变地下土层及岸墙的应力状态,从而影响整体堤岸的稳定。因此,需对珠江堤岸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为珠江堤防管理部门对堤防结构的安全管理及铁路博物馆景观提升工程是否能顺利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2堤岸整体稳定性分析

2.1计算模型

机车荷载的施加对堤防岸坡整体影响是此次景观提升工程关注的重点,根据《黄沙南站园林景观工程防洪评价报告》中已有的堤防开挖图及堤防结构尺寸手绘图结合实测的堤防地形图,结合放置机车的位置和地质勘察结果,选择铁路博物馆堤防段局部岸坡范围(机车荷载最不利断面处),作为所在建设场地现状堤防稳定计算分析的计算断面,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珠江堤岸整体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采用六面体单元进行网格的划分,进行网格划分后单元总数27376个,节点总数34640个,如图1。块体不同颜色代表的物质组成含义如图2。

2.2计算工况

为计算分析堤防岸坡整体在施加机车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应力变化状况,结合实际工程的运行情况设立两个对照组A和B,对照组A是堤防岸坡的最高运行水位与最高运行水位加机车荷载再对比;对照组B是堤防岸坡的最低运行水位与最低运行水位加机车荷载再对比,如表1。

2.3计算结果

2.3.1堤岸整体位移图3~图6给出了堤防岸坡整体在各个工况时的整体位移分布云图。从图3~图6可以看出,同原状态堤防岸坡相比,工况2施加机车荷载后,堤防整体最大位移位于铺设的铁路轨道基础处,数值大小为25mm,但该工况下堤防整体x向位移与原堤防相比基本保持不变,位移分布位置也几乎没有改变,工况4施加机车荷载后,堤防整体最大位移位于铺设的铁路轨道的基础处,数值大小为24.6mm,机车荷载的施加对堤防岸坡局部范围的地基(轨道铺设)会造成一定影响,但该影响范围很小。2.3.2堤岸整体应力图7~图14给出了堤防岸坡整体在各个工况时的最大主拉和最大压应力分布云图。从图7~图14可以看出,与原状堤防岸坡相比,施加机车荷载后,堤防整体最大主拉/压应力的数值大小几乎没有变化,工况1最大主拉应力为0.58MPa,位于挡墙的面板与底板交接的底面,最大主压应力为1.22MPa,位于挡墙结构的扶壁处,工况2与工况1相比,施加机车荷载后,最大主拉应力为0.56MPa,位于挡墙的面板与底板交接的底面,最大主压应力为1.20MPa,对比工况3与工况4同样也是数值大小几乎不变,最大主拉/压应力发生部位一致。通过对堤防岸坡整体应力的分析计算可知,机车荷载的施加对堤防岸坡整体而言最大主拉/压应力几乎没有影响。2.3.3堤岸整体塑性变化图15~图18给出了堤防岸坡整体在各个工况下的塑性应变应力分布云图。对比工况1与工况2,工况3与工况4可知,机车荷载的施加只对轨道基础以下的局部地基土体造成一定影响,与原状地基相比,堤防岸坡地基的塑性区域临水侧基本保持不变,而随着机车荷载的施加,机车轨道地基下方的地基土体会出现一定的塑性区域,但该区域并没有增大原状堤防岸坡地基的塑性区域,只是保持在机车轨道地基下部的局部区域。

3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

机车荷载的施加对堤防岸坡整体影响是此次景观提升工程关注的重点,通过有限元ABAQUS软件建立铁路博物馆堤防段局部岸坡范围(最不利断面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整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如图7~图18。

4结语

(1)最高运行水位机车荷载和最低运行水位机车荷载施加后堤防岸坡的最大位移均位于铺设的铁路轨道基础处,分别可达25,24.6mm,机车荷载的施加对堤防岸坡局部范围的地基(轨道铺设)会造成一定影响,但该影响范围很小。(2)不同工况下堤防整体应力数值大小变化较小,机车荷载的施加对堤防岸坡整体而言最大主拉/压应力几乎没有影响。(3)机车荷载的施加,机车轨道地基下方的地基土体会出现一定的塑性区域,但该区域并没有增大原状堤防岸坡地基的塑性区域,只是保持在机车轨道地基下部的局部区域。

参考文献:

[1]刘鹏,况娟娟,吴寿荣.广州市新电视塔观景台荷载对珠江堤岸的影响分析[J].人民珠江,2006(3):42-44.

[2]吴绍祝,殷振东.珠江边规划路建设对堤岸稳定的影响分析评估[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3):11-13.

[3]郭观明.深圳坪山河干流堤岸设计与稳定性分析[J].人民长江,2016,47(S1):110-113.

[4]任林娥,林斌.城市防洪堤岸与城市景观的结合[J].广东水利水电,2001,8(4):69-72.

定性分析范文篇8

关于按揭的性质,学界主要有“不动产抵押说”、“权利抵押说”、“权利质押说”、“让与担保说”四种观点,其中尤以“不动产抵押说”影响最广。笔者认为,按揭这一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交融产物,既然本身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我们就不能用现有的法律规范去裁量它,而是应该用能更充分发挥其价值又克服其弊端的法律设计去规定它。笔者不同意“不动产抵押说”。如以楼花按揭实务中按揭贷款合同的相关约定来探究银行同意以买受人预售合同中的权利设定担保的原意,结论应当是买受人以转让其在商品房预售合同当中享有的对建成房屋的合同权利给银行,同时保留回赎权以取得按揭贷款。买受人如约履行了还款义务,则享有回赎权。反之,银行将取得设定按揭的买受人在买卖合同项下的合同权利,此点明显与流抵押禁止原则相违背。此外,按揭实务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按揭人须将有关合同文本及权属凭证交银行收执,这与不动产抵押是不同的。不动产抵押的优先受偿效力仅依据抵押登记的完成即可获得保证,抵押权人无需占有抵押人之相关权状。如将内涵丰富的按揭制度归入抵押范畴,片面强调其担保权能,就会抹杀该制度特征,降低该制度存在的意义。结合借款人与银行之间签订的贷款合同对双方权利义务的约定以及期房贷款实务来看,流担保约款(按揭合同常常约定,在按揭人不能履行还贷责任时,按揭银行可以直接取得按揭人在房屋买卖合同中的全部权益以清偿所有欠款)及借款人享有回赎权等内容都与抵押制度的特征相异,而“让与担保说”于我国按揭实务性质的解释最具合理性。

让与担保,系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为担保债务人之债务而将担保标的物或财产权移转与担保权人,于债务清偿后,标的物应返还与债务人或第三人,债务人不履行时,担保权人得就该标的物受偿之非典型担保。让与担保的主要特征是以移转担保标的物的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性权利为方式,以达成为债权提供担保信用为目的。让与担保制度的特征必须以“让与”(transfer)及“担保”(security)两项特征解释,其中任何一项的缺失都会导致对制度本身的损害。相对于“担保”而言,“让与”才是该担保制度的特征与灵魂。藉此“让与”才将其与典型担保物权区别开来,即制度的最大价值在于以“权利转移型非典型担保物权”的特质,避免了典型担保物权在实行方式上的繁琐及高成本。此外,在拍卖等的实行程序中,往往会将担保物以低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拍出,这也将损害债务人的利益。而在非典型担保物权灵活的实行程序中可以避免这些弊端,并使其成为非典型担保物权产生的强大动因之一。

如何防范银行在按揭中的风险是按揭法律制度构建的重点。在以前的贷款合同中,银行为保险起见,往往要求发展商的担保期间为业主(借款人)履行合同期满之日起两年内有效,而业主的还款期往往长达十年以上甚至长达三十年。实际上在此存在一个误区,因实践中楼盘的开发商皆为项目公司,在项目开发完毕后,项目公司一般即会注销,所以让发展商为业主担保如此长的时间既不可能亦无必要。在内地,银行办理按揭业务的最大风险在于楼盘烂尾,故建议修改对发展商的担保责任期间条款,要求发展商为业主担保至办理完房产证为止较为实际。在期房按揭中,业主须到当地房产登记部门办理期房按揭登记手续,房屋建成并领取房产证后,业主与银行要办理期房按揭登记转换为抵押登记的手续。对于上述登记的转换,目前法律及司法解释皆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因房屋价格下跌或涉嫌以按揭形式套取银行贷款(即发展商以员工或第三人假按揭的形式申请银行按揭贷款)情况下,业主通常不会与按揭银行办理上述转登记手续,发展商也往往以房产未办理抵押登记,银行放弃物权担保为由拒绝承担保证责任。对此,笔者提出两个解决办法:第一,因按揭的特点之一是房产证正本由银行收执,故银行可在按揭贷款合同中约定,房产竣工后,由业主委托发展商代向房地产产权登记部门申领《房地产证》交银行收执,并与银行办理按揭登记转换为抵押登记的手续。第二,在目前各地房管登记部门登记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即使未办理转换登记的,只要银行不存在重大过失,赋予期房按揭登记具有抵押登记同等的效力。不可否认,此做法在目前我国尚未有完善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情形下具有“救急”的色彩。

将按揭定位于让与担保,产生的另一个效果是在按揭人(业主)不履行还款义务时,按揭权人(银行)就所按揭房产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受偿的顺序可以对抗建筑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建筑工程的承包人对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就该优先受偿权的顺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第一条规定:建筑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偿还权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上述规定和批复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当购买商品房的消费者(业主)尚未取得房屋产权时,如该房屋的承建商要求以所建房屋优先偿还工程款,虽然业主已交纳了全部或部分房款,但因建筑工程承包人就工程款受偿的顺序优于业主,会造成大量业主无法安居,如楼盘烂尾,业主更会血本无归。第二个问题是,如业主是通过按揭贷款买房,按揭银行虽然办理了按揭登记,但如将按揭定位于不动产抵押的话,依最高法院的上述批复,按揭银行权益实现的顺序同样低于建筑工程承包人就工程款的优先受偿权。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最高法院出台的上述批复第二条又补充规定:“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后,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因以按揭方式购房的业主一般是交付购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的,故依上述批复,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按揭人。对于第二个问题,笔者认为,如将按揭定位于让与担保,上述问题可以解决。在办理了按揭登记后,因购房的业主已将其对发展商的权益让渡给了按揭银行,而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该业主权益,那么受让业主权益的按揭银行当然可以藉此对抗承建商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

对于现房按揭与抵押的关系。因为任何民事法律都不应该限制当事人选择权利保护形式的自由,以让与担保还是抵押来对贷款债权提供担保,是当事人意思自治范围内的自由,应尊重其意愿。但是有一个问题应予明确:若当事人在抵押合同中明确选择以抵押方式为债权提供担保,却又借鉴让与担保或按揭制度的某些内容约定在借款人未能清偿债务时,银行将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因其违反流抵押约款禁止原则而无效。但整个抵押合同并不因此而归于无效,当事人设定担保的意思仍应予以保护,此种保护只应限定在抵押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的范围之内。故在未来的物权法中以让与担保对现行按揭实务进行一体规范当属最恰当的解决方法。

定性分析范文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稳定性

1钢结构的稳定性设计特征分析

1.1全面的实情分析。为了增强建筑使用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工作人员应当在设计过程中加强对实际情况的考虑分析,其中包含材料质量、钢结构性能、施工环境、施工水平、抗震要求以及楼层高度。设计人员对于不同的结构设计方案要进行对比分析,选用最科学方案,有效提升最终的安全效益以及经济效益。1.2钢结构形式的多样化。钢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与普通的钢结构相比较质量更轻的轻型钢结构,与普通钢结构相比承载力更高而钢耗量更少的预应力钢结构,与普通钢结构相比造型美观,钢材使用量更少的空间网架钢结构,与普通钢结构相比强度更高的、用量更少、韧性与塑性更强且广泛运用的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各种钢结构所适合的的建筑也是不同的,都具备自身的优势优点,进行建筑设计之时,应当依据建筑需求进行合理选用。然而不管何种钢结构,稳定性属于一定要考虑到的内容。钢结构工业化、韧性、塑性、质量以及强度都非常有优势,然而确保稳定性的刚度较低,一般需要进行验算。另外钢结构稳定性主要分成局部稳定性以及总体稳定性。一般单个钢构件杆件对于大型建筑来说并不能起到充分的承载力作用,一定要很多单个钢构件进行有效连接之后进行整体受力,而采用不同接连方法最大的承受力同样是存在差异的,这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决定。从局部观察分析,若干小型钢杆件组成较小构件,也能够承受一定压力,逐层细分,都必须要在进行钢结构设计之时进行考虑,防止由于一个小问题而导致钢结构整体的垮塌。1.3重视局部连接安全。局部连接的安全性会对钢结构总体稳定性产生直接性影响,钢结构中的部件都要采取一些技术手段进行组装,连接位置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会对钢结构整体安全性造成影响,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对各部件连接部位进行安全评价,增强局部连接可靠性,另外工作人员需要加强细节记录工作,在后期对于施工连接状况应当加强复查工作,防止发生安全隐患问题。

2钢结构的失稳影响因素

2.1分支点的失稳。存在此类问题的原因在于没有对分支点结构进行合理设计,进而会导致局部失稳现象,主要因为直杆轴心改进过程与平板受压面改善过程发生问题而导致。2.2极值点的失稳。由于偏心受压构件采取的是钢材,因此若是极值点达到一定水平便会发生失稳问题。在开展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时候时常会出现偏心受压现象,尤其是在处理非对称结构以及进行异形承载设计之时,还有就是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之时选用高质量附属物,这些都会导致设计内容与实际情况存在冲突,进而会造成失稳问题。2.3跃越失稳因素。此类因素和上述两种是存在差异的,既不属于平衡分差点,且不属于极值点。是属于从丢失平稳然后跳跃至另一稳定平衡的一种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这类失稳问题是建立在以上两类失稳结构基础上的发展结果,整体结构出现不稳定的状态,这对建筑安全性会产生严重影响。当项目工程存在跃越失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迅速加强加固且根据结构特点进行调节,在整体稳定性评估合格以后才可以继续投入运用。2.4其余失稳因素。除去以上三种影响之外,钢结构之中比如一些连接件的变形腐蚀问题,以及一些钢结构主体由于外力及温度等环境影响而出现破损问题,同样会导致结构不稳定,从而变成失稳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3钢结构的稳定性计算

3.1静力设计法。静力设计方法一般是运用到钢结构弹性计算系统当中的,被称作欧拉法,属于运用在钢结构稳定最大承载力计算中的基础性方法。采用弹性计算法来确定微分计算方程的时候,必须达到一定的力学与结构假定。第一,钢结构材料必须符合虎克定律的基础性要求,材料应变以及材料应力间要互成线性关系。第二,计算模型需要和实际结构间相互统一,要能反映出实际弹性受力。第三,保证施工过程准确合理,防止不合理的施工操作造成实际模型和计算模型间存在出入。3.2塑性设计法。塑性结构原理决定了结构元件强度以及塑性要超过标准载荷设计再乘上安全系数。一阶塑料分析以及钢塑分析一般是运用在建立内部强度的构造分析之中。塑性分析法是允许在材料结构进入到可塑性以后再对内力进行重新分配,然而材料结构一定要具备充足的可塑性。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对法兰尺寸与横截面进行限制。塑性设计法属于非线性的,然而无法将结构设计的材料范围以及结构特点反映出来。3.3动力设计方法。动态方法主要是运用在结构动态稳定性计算当中。若是它因为轻微影响而振动,那么便说明了振动加速与结构变形已反映到结构应力之中。若是静态静载荷值很小,那么形变方向与加速度不同,干扰彻底消除之后,运动会不断变化成为静态,而且结构平衡状态会保持稳定状态。若是稳定性与负载是在基于最大负载条件下发生变化,那么变形方向与加速方向是相统一的,在干扰消除以后,这种移动也会消除。它依旧处在发散状态,所以结构平衡状态是处在不稳定状态,而临界状态属于负荷而且属于一种结构不稳定的负荷。依照结构振荡频率是零的条件进行分析研究。3.4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加强对钢结构间稳定性关系的掌握能够确保钢结构稳定性的一种设计,所以需要重视钢结构抗震构造。在进行钢结构设计的时候,钢结构需要尽量保证准确与简捷。进行钢构件连接的时候,需要依照想关实情开展操作。为了确保屋顶框架与屋顶板间有效连接,屋顶柱与梁充分稳定来增强钢结构抗震性,这能够提升建筑物安全性。其次,钢结构抗震强度由选用支撑的形式以及位置来决定,所以进行设计之时重视这些因素,尽最大努力降低这些因素在钢结构抗震性方面产生的影响。3.5强节点弱构件。结构构造首先一定要考虑到连接承载水平。因为连接坏损,梁与柱非常低效而且结构同样会坏损。第一应当从梁端的设计内力进行操作,依据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要求对内力进行调节。第二,应当采取有效的技术方法,比如:光束的端部释放,框架构件能够显着塑性构造损坏以前变形,其中地震能量用于保障,幅材凸缘部位来确定的刚性元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此类型的集中压力。如果采取节点加焊接盖又或是开启梁下凸侧,连接灵活性与整体轮廓束相比较承载力是更大的。采取法兰连接抗冲击性一定要满足相应的要求标准。

4结束语

现今,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也已经到达一定的水平,建筑施工技术以及设计质量已经得到跨域式增强。针对我国组合钢结构的施工现场运用情况,要运用合适的方法手段,对钢铁结构进行改进优化,以此来最大化提升工程项目中钢结构的稳定性。采取合理科学的改进措施与处理方案,进而来有效保证未来建筑建设工程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盈智,王哲.多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建筑技术与工程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3):106.

[2]李进超,高型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及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3):106.

定性分析范文篇10

关键词:海外企业;中方员工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稳定性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是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和实现自我发展的根本。但是对于在海外作业的国有企业来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则面临诸多困难,例如中方员工队伍的流动性较大,员工思想易受影响等。文章首先概述了加强海外中方员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随后在分析该项工作面临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几点建议。

一、海外中方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对于海外作业的国有企业来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实施,不但使中国的大国形象走出去了,人力资源也大量输出。无论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是基层施工人员,都随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他们是企业宝贵的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常见形式,必须引起国企相关领导和党员干部的重视。客观来说,国有企业在海外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员工的思想长时间受当地环境的影响,价值观容易发生动摇,同时,常年处于高强度、背井离乡状态,思想和行动上都很难保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1]。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教育作用,通过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员工坚定理想信念,改进思想作风,更好的适应海外工作环境。除此之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同国外一些企业同台竞争,能否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项目,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利益,更关乎我国的国际形象。通过强化海外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员工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扎根意识,不断的涌现出一批愿意为国际事业奋斗终生,将个人工作、企业利益、国家形象有机结合,兢兢业业的完成本职工作的国际型员工,为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作出了一份贡献,这对于我国“走出去”战略更加深入、更加宽广的实施也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海外中方员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从国有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来看,在海外开展中方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时,相比于国内要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亟待转变。工作大环境的不同,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也必然存在差异。如果仍然按照国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很有可能在海外不适用,导致实际工作成效不明显。例如,基于国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内企业的常用方式;但是对于海外来说,由于工作环境的变化,这种基于国情的工作方法落实起来就会遇到诸多阻力。即便是工作得到了落实,也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部分党员干部没有结合海外企业的客观情况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沿用以往的教育方法,也必然会导致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大打折扣。因此,根据国有企业在海外的实际工作形式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采取一种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具有实效性的工作方式,成为当前海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二)员工自身的思想压力比较大。对于深处海外企业的广大员工来说,除了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外,久而久之个人的心理和思想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例如,为了方便管理和出于安全考虑,国有企业在海外的中方员工活动范围相对有限,大多采用的是集中管理、集体生活,基本是出于保姆管理模式之下,每天重复岗位到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很难融入当地社会,工作之余的生活十分单调。另外,部分员工由于长时间身处异国他乡,思乡之情较为强烈,也会增加他们的思想负担。在这种状态下,即便是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员工也很难静下心来积极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较大的思想压力。这种现象在初次出国的青年群体中较为常见。

三、强化海外中方员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分析

对于海外企业的党员干部和管理人员来说,一方面是要深刻认识到当前企业员工在心理上、思想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对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究出具有针对性、适用性的工作策略,从而帮助企业员工能够树立健康的工作心态,以昂扬、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在帮助员工健康发展的同时,也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一)积极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作用。党建带团建,发挥团组织作用,带动青年员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以党员干部为中心,以团员为纽带,密切联系党员、团员和广大员工之间的联系,突出团组织在开展青年员工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确保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开展。首先需要加强领导,落实保证,在组织开展海外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时,应强化对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可以采取独立团建、联合团建、依托团建的方式开展工作,不断灵活团建方式,从而扩大组织的有效覆盖。其次可以运用青年的带动性来活跃老员工的积极性,使其有兴趣参加各种活动,在分配任务及活动安排过程中,应结合青年人与老年人的共同特点,最大化的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二)利用国有企业工会,建立工会之家。工会就是员工的家,因此需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更好地服务员工。可以利用国有企业工会,来建立员工工会之家。这样一来,企业不仅是员工工作的场所,同时也为他们彼此交流和开展文娱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环境,这对于消除员工的工作压力、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此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当好员工的“贴心人”。公会之家成立专门的帮扶小组,定期与企业的每一位职工进行谈心,了解他们的工作需要、生活困难、心理烦恼,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积极落实“五必”工作,做到生病住院必陪,生日必贺,有困难必帮,有重大事情必谈,有家庭矛盾必劝,使海外员工充分切实感到企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才能得到广大员工的支持和好评[2]。(三)海外员工思想建设,常抓不懈。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尤其是相关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队伍建设中的思想政治稳定工作,主抓狠抓,并常抓不懈。一是紧跟形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根据环境的发展不断调整,以实际为出发点,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文关怀管理制度,组织海外员工定期探亲、反探亲等。二是解决部分地区信息落后现状,从硬件、软件方面提升员工与后方家庭的日常联系,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三是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充分发挥属地化优势,组织与当地企业、机构的交流、联谊,让海外员工充分融入当地社会,减少寂寞、孤独、无助感。

四、结语

海外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既具有复杂性,同时有具有紧迫性。海外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党员干部,要加强对员工精神状态的关注,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营造丰富的生活环境,定期组织开展文娱活动,使海外员工的业务生活更加充实,减轻工作上、思想上的压力,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海外工作中,为国有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国际化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倪罗群.探索做好海外项目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记苏丹六区开发生产部采油厂厂长常广发[J].石油政工研究,2013(02):156-157.

[2]何玉旺.海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探析——与《如何在海外企业发展中开展党建工作》[J].中国科技博览,2011(03):18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