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20:30:27

庖丁解牛范文篇1

一“庖丁解牛”及其三阶段

《庄子•养生主》一文,其中心思想是:反对人为,顺其自然。在第二部分“庖丁解牛”中,以厨师庖丁解牛的例子说明处世、生活都要顺其自然,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才能够将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道家看来,技艺与道相结合,“技艺合道”的思想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当人们的技艺相当熟练的时候,就会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技巧动作更加自然,身心与道合二为一。庖丁解牛分为三个阶段:在最初分解牛体时,庖丁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即一头整牛;几年之后,全牛消失,能够感觉到牛体的各部分结构;最后达到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用眼睛去观察,依照经验顺着牛体自然生理结构的地方去解剖,遇到筋腱、骨节交错的地方,谨慎专注,动作轻微迟缓,避免“割肉”或“砍骨”。当牛体全部分解完,就像是一堆泥土放在地上。相比普通厨师一个月更换一把刀而言,庖丁的刀用了十几年还像刚磨过的一样锋利,形象的反映出庄子“反对人为,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及其重要性。庖丁解牛的技术充分表明摸索事物规律的重要性。其典故适用于任何技能,对于演奏艺术方面更加受益匪浅。当演奏技能形成时即开始入门为第一阶段,这是演奏艺术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阶段。由于技巧简单,通常此阶段演奏进步较快,就像庖丁解牛中,看到全牛的初级阶段一样。笔者认为,第一阶段对于演奏技能的提高,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放松和兴趣,由此来唤起初学者对音乐的热爱并激励其继续学习。这两个因素要辩证来看:一方面,在强调心理放松的同时,进一步指导其练习技巧的方法。无论学习什么技能,都要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实践表明,在特定环境内限时完成学习内容,设置必要的学习压力,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初学者的学习潜能。如同学习汽车驾驶一样,在不断学习新动作、巩固老动作的过程之中,可以逐渐提升学琴者的兴趣与练习热情。另一方面,在消除生理和心理紧张状态的前提下,才能够提高演奏兴趣,将琴看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演奏。生理紧张因素主要是由于技能技巧没过关而产生的;心理紧张因素则是由于思想压力、环境压力等影响而导致的。前者只需提高技能技巧即可解决,而后者则需通过对思维、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控制来协调解决。第二个阶段为中级阶段,在技术技巧基本定型之后,演奏者进步的速度通常会放慢下来,这就需要通过逐步练习,将影响技巧发挥的多余部分去掉。只要方法正确,经过数次重复,使有关脑细胞形成暂时联系,起到条件反射的作用,剩下真正的几个闪光点,这个阶段是“全牛消失的阶段”。艺术创造需要技术支撑,精湛的技术可以外化为艺术的显现。演奏者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在此过程中,技巧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技术技巧是解读音乐作品的方法,没有高超的技巧就不会有高水平的演奏。技巧就像放在柜子里的工具,仅仅拥有这些工具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当演奏家正确的运用这些工具,它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那么,如何使技术技巧过关呢?首先要保证科学、足够的训练。演奏者要长期坚持规范性的训练,使思维和动作的联合活动建立起大脑皮质的“动力定型”,将肌肉动作简单化、自动化和精确化。在练习中冷静地布局、细心地设计,并在实际练习中去检验和调整。通过练习———听辨———练习———判断———再练习……以此循环的方法达到演奏技术动作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反复训练,能够极大的提高高难度技巧的把握性和稳定性,使演奏技能进入潜意识之中。此时,演奏者真正拥有了表达音乐的技术保障。另外,分析、研究作品的技术技巧,提炼技巧的难点、重点,细致到每一个音如何处理,有助于理解作品内涵,真正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第三个阶段是高级阶段。“庖丁解牛”之道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庄子“顺应自然、忘却情感”的哲学思想,更体现出演奏艺术所追求的“得知弦外”的重要性。在任何乐器演奏的练习之中,遇到技术难点时,与庖丁解牛如出一辙,需要演奏者慢练、细练、用心体会。音乐是感情的载体,感情是音乐的被载体,在演奏艺术中,二者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当练习积累起来的动作意识与音乐感情进一步整合、完善,演奏就会更加协调,以情带音,以音抒情。练习中对于情绪的宏观控制,正如庖丁解牛所看到的不是一头整牛,而心里却是宏观上的一头整牛的辩证观念一样,理智必须与情感很好的配合,才能使演奏者的情绪与作品的客观要求相统一。演奏者心里永远要有全局,就像一张地图一样牢记在心,随时进行宏观调控,这就是理智。当演奏一首作品时,技术技巧解决之后,演奏者应该在一种有控制的状态下进行演奏。其中包括对高难度技巧的控制和对情感体验的控制。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建立心中的“感情图示”。即能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又可以将作品的高潮部分控制在理性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演奏者才能达到超功力、超自我、物我两忘的演奏最高阶段。

二解牛之道的“最高境界”对演奏艺术的启示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技艺进步的本质与现象,都不可能永远一致。通常情况下,进步不容易被察觉。因此,在技术达到一定高度时,会出现所谓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作为心理学的一个范畴,是指演奏者在练习过程中,由于心理变化和练习方法等方面的原因,而出现的停滞不前的现象。“高原”即“障碍”。在练习过程中,演奏技能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不可或缺。一旦出现“高原现象”就势必会阻碍演奏技能达到预期的高度。只有克服这种现象,才能达到一切演奏艺术所追求的“意境创造”的最高境界。首先,技巧是达到“道”之境界的前提和基础。在庄子的故事中,若没有庖丁多年的技巧探索,是无法想象他在后来解牛过程中所获得的那种无比轻松自由的精神享受,技巧的锤炼是所有艺术家都无法回避的过程。一切器乐演奏的训练过程都是由硬到软,由重到轻,最后达到游刃有余、空无所有的状态,即从丢掉大力、硬力到学会用最合理的力来表达音乐的过程,以此来达到以小力胜大力,以巧力胜拙力的目的,这一点也是道家音乐思想的集中体现。具体到练习过程中,首先要学会调节演奏中的肢体放松,尤其是手臂放松,在放松的状态下更容易找到力量的支撑点,逐渐运用由内到外、具有用力和放松两种状态的用力方法,才会使演奏更加轻松、灵巧。例如,在弓弦乐器演奏技法中,右手握弓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发音的质量。正确的运弓方法在演奏中会更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科学的握弓姿势违背了人体活动的自然规律,必然使演奏处于紧张状态。演奏者要建立全身放松和协调的整体观念,灵敏准确地捕捉力源,才能够将运弓的刚柔、急缓、轻重、藏露、提按等特点充分表达,以此来达到强而不躁、弱而不虚、抑扬顿挫、收放自如的目的。总之,科学的用力,即对力量的使用“惜墨如金”,该用处尽力而为,不该用处点滴计较,这样才能够做到真正的放松、省力,避免出现“高原现象”。其次,从美学角度来说,演奏者在充满情感与想象、感性与理性交融的气氛中进行表演,才能够全身心投入,来更好地诠释作品内涵。演奏艺术包括演奏技术和表演艺术两个方面。这就需要演奏者在掌握演奏技术的同时,重视音乐修养的培养。器乐表演中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是,演奏者技术展现与如何处理演奏者感知作品,并客观展现艺术的关系上,笔者在多年的演奏与教学中,深感有无数个内在与外在的矛盾,需要理论的分析和指导。表演艺术与其它艺术相比较,在方式上有很大差异。如绘画艺术,作品常常是直接呈现在欣赏者面前,绘画作品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器官而发挥它的艺术魅力。画家完成一幅作品,通过展出就可以供人们欣赏。文学作品也一样,一部小说或一首诗歌,一旦完成就可以直接和读者见面,无需任何中间环节。音乐不同于绘画,因为音乐是抽象艺术。记录音乐的乐谱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即使是专门的音乐家,也只能通过看谱了解其中的部分内容,而非全部。音乐之所以不同于文学,是因为记录音乐的符号具有非语义性;而文字却具有一种约定性的语义。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有特定的涵义。音乐表演的特殊性决定了音乐实践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演奏家,他的演奏技巧与艺术表现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演奏技巧无法谈及艺术上的表现;反之,脱离了艺术表现,演奏的技巧也将失去它自身应有的艺术价值。二者的统一,是演奏艺术中重要的美学原则。

庖丁解牛范文篇2

我曾上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公开课,从《庖丁解牛》入手研究文言文课外自读篇目的教学法,课后反映较好。下面是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及有关问题。

一、教学设计:

1.要求学生在课外自读《庖丁解牛》,必须做到: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通读课文,达到可以较流畅的诵读要求;勾出“自读提示”及课文中有关文学文化常识、主旨、好句好段等内容;记下疑难问题。

2.通过课堂(45分钟)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并指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其具体步骤为:①诵读正音。指定一个大组听其他三个大组诵读课文,指出错误,教师同时也给予诵读指导,然后再读。②教师提问抽查自读勾书的情况,对认识混淆、理解错误的问题给予分析指导,发动全班学生讨论,从中寻找正确答案。③质疑辨析。要求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记下的问题提出来让全体同学思考讨论,尽量联系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寻求其中的联系,教师参与讨论,适当点拨、总结。④写作训练。要求学生针对文中“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一句,以“‘道’与‘技’”为正标题,对副标题“谈……”进行补充,设计议论文的开头。

二、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习惯于包办代替,进行文言文教学硬是要逐字逐句地串讲,学生也习惯于依赖老师,不敢也不能够自己阅读文言文,教材所编配的文言自读篇目常常不能发挥“自读”的作用。因此,在接到公开课任务后,我选择了课外自读篇目《庖丁解牛》,力图体现出教材的编排意图。我在布置自读任务时没有提出特别高的要求,也没有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做书面作业等,只要求他们根据注释,利用工具书通读课文,同时适当地勾画,记下问题。与读懂大意比较起来,“达到较流畅的诵读”这个要求可能相应要高一些,因为读一遍二遍是绝对不行的。提出这个要求,是为了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领略其神韵。我始终相信适当的勾画圈点和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必要途径。

学生课外自读老师是看不见的,要掌握学生自读的情况,解决其疑难问题,则必须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既然是检查自读,当然就必须体现自读,不能搞成“讲读”,因此我采取了学生讨论与教师引导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这个方式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同时也对教师备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你很难预测学生会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说,这样的处理的确把“自读”二字落到了实处,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自读的一般方法。

三、这堂课的特点:

1.活而不乱。这堂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活动为主,由于任务明确、程序清楚、引导恰当,一直进行得活跃而有序,虽然有37人次发言(有关领导统计),但一点也不凌乱。

2.时有高潮。由于学生有极强的求知欲,始终主动参与,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例如,“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中的“三年”是不是正好三年?又如,“臣之所好者,道也”中的“道”与同一个单元《荷丈人》中“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中的“道”、《五蠹》中“然则今有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中的“道”一样吗?这些问题激起更多的学生参与争论,气氛热烈,不时形成高潮。

庖丁解牛范文篇3

一、阅读目的三境界。

消遣性阅读,兴之所至,匆匆浏览,广泛涉猎,自娱消遣。学习积累性阅读,生存所必须,有强的同步性整体性,理解要全面深刻。研究性阅读,有很强的主观性创造性和扩展性。

二、现代文阅读能力结构有三境界。

感知能力。提高的途径是积累,是长期的过程。随时解决语文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字词,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要自觉的形成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

理解能力。这是核心。包含理解分析概括综合等诸多能力。理解词语、关键语句、重要内容、文章结构、表现形式、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文章的思想内容。

鉴赏能力。语文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越强,为鉴赏提供了坚实的后盾。驾驭文本的能力表达上的能力越强。

三、庖丁解牛三境界。

语文学习也有类似于庖丁解牛的地方。

庖丁分析解牛有三种情形:

“族庖月更刀,折也。”挥刀大砍,粗放式经营,态度较认真,总比望而却步或借故不干好吧。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大刀阔斧的汇袖猛干。记不住多读几遍,多写几遍,多背几遍,作文写不出就背、抄范文,抄名句。此法适应于少年。

庖丁解牛范文篇4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利用读本第一册中P190页的《先秦诸子散文》一文,制作表格,列出诸子各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基本观点、写作方面的主要特征等要素,在学完该单元文章后,填表作业,这就自然延伸到读本的篇目。读本中儒家著作《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墨家著作《墨子》中的《非攻》、法家著作《韩非子》中的《五蠹》、兵家著作《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等与教本的篇目构成“互见”的关系,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互见”的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当然,这张表格的完成时间可以相对较长,诸如《五蠹》等文字较为艰涩一些的文章,还有待老师的点拨。

庖丁解牛范文篇5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公务员之家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庖丁解牛范文篇6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融入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面向各类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课。大学语文教学,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在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文素养。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何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现代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使大学生产生了浮躁空虚、道德滑坡等一系列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大学语文教学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是历久不衰的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篇。在经典作品的阅读与赏析中,大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现象、风俗人情,领略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汲取向真、向善、向美的真实情感,形成对现代社会现象深刻的思考辨析与价值判断能力。经典作品蕴含丰富的美育因素,语言美、意境美、艺术美等,大学生从中获得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培养审美情趣。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

(一)热爱家国,敢于承担的责任意识。自古以来,中国形成了以孝为先的家庭伦理观,由养亲到敬亲、安亲,扩展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家国紧密相连,在教学中可以由“修齐治平”的情怀来感染、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胸怀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传诵不绝的爱国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基因与强大精神支柱,是引导大学生胸怀天下、心系祖国、勇担责任的重要资源。(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使人们直面现实,面对挫折不屈不挠、永不言败;《孟子•告子》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炼;《荀子•劝学》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持不懈;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处于逆境之中的作者发愤著书,留下了优秀之作。这些都是对自强不息品质的最好表达,是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力、进行挫折教育、培养积极进取精神的最佳素材。(三)修身自律,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以注重“修身”思想的儒家思想为核心,“修身”是提高道德修养的途径和基础,更是立身处世的根本。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方法,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反省,以此激励大学生修身养性,提升道德修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真诚待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和而不同”的求同存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团结合作,这些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要善于结合社会热点,精选案例,在教学中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比如《庖丁解牛》中庖丁解牛技艺精湛,在于反复实践,掌握了客观规律,进而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可与现代社会提倡的“工匠精神”相结合,扩展补充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的“工匠精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益求精,“君子强学而力行”的敬业奉献,使学生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提升职业素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音视频文件资料等,使教学内容情境化、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学习《孔子世家》一文时,可以结合电影《孔子》中的剧情,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孔子的一生,感受其跨越时代的思想智慧,领悟其悲天悯人、济世匡民的理想抱负。教师将教学内容以任务形式分配给学生,分组共同完成。比如课前导学围绕明确主题,让学生查找搜集整理资料,使学生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自我探究能力。(二)诵读经典作品,强化传统文化知识积累。诵读是感知文学作品行之有效的方法。诵读经典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增强记忆力、提高表达能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感染的过程。教师要注重朗读指导,比如声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投入等,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汉语的美感,以此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增强文化自信。教师要激励学生背诵经典的古诗文篇目,通过背诵积累,学生不仅可以增加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储备,提升对古代作品的理解能力,而且能够增添文章写作的内涵与文采,是传统文化知识的具体运用。(三)加强实践体验,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在领悟中实践,在实践中升华。推荐学生阅读经典的作品,如《大学》《论语》《孟子》《史记》等,把做阅读笔记、撰写论文作为学习考核的方式,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由此提升学生思考归纳、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借助慕课等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观看学习,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的线上线下联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古为今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观看经典影片、经典朗诵大赛、经典咏流传、知识竞赛等,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不断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激发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并自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为此,作为高校教师,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升解读传统文化的能力,领会经典的深刻内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

[2]王薇.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33):181-184.

[3]黄之晓.高校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6(09):4-8.

[4]陈江英.大学语文与传统文化[J].汉字文化,2019(02):24-25.

[5]郭爱涛.国学素养培育视野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2016(03):95-96.

庖丁解牛范文篇7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美育;探究

美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于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的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健康成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还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的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在中职教育中,针对学生当前的综合素质现状,对学生进行美育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些自然元素对学生进行美育,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对学生进行美育可以从以下几条途径进行培养。

一、认识汉字,了解中国文字的美

鲁迅先生曾指出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在每一届新生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都会问学生这样两个问题,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学生中有一大半都回答不全。于是我会在黑板的中间书写“语文即语言和文字”。然后给学生解释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文字是书面语的载体,文字的产生,使人的语言得以流传,各类典籍和文学作品都是通过文字的组合而成的。中华民族使用的文字就是汉字,汉字从甲骨文开始,经历历史的变迁,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美。(一)各种字体的形式美汉字的发展经历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章草、魏碑、唐楷、草书、行书等的过程,各种字体有各自的特点,如:在甲骨金文小篆阶段,基本以长方为主;在隶书阶段,基本以扁方为主;在楷书阶段,基本以正方为主,楷书是应用最广的基本字体,因此汉字也称为“方块字”。各种字体又可以同时并存,它们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的视野,给人们展示不同形式的美。(二)汉字的结构美汉字的结构“平正安稳”(东晋•王羲之《书论》)、“四满方正”(唐•欧阳询《三十六法》)。启功先生研究发现,汉字的结构美的关键在于每个汉字的形体都具有一个重心,各种笔画及其构成部件的分布符合美学的“黄金分割律”。因此,在学习和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就要了解汉字的结构,找准汉字的重心,书写出来的的汉字才有美感。(3)汉字书法的美。汉字书法包括软笔和硬笔,硬笔属于现代社会的产物,特别是在科技时代,电脑办公代替许多的人工书写,现在要求的无纸化办公,更是让书法淡出了人们平常的生活。现在国家重视传承传统文化,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软笔书法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诞生了一批优秀的书法家,留下了许多旷世的书法作品,他们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如:柳公权的“柳体”字的“劲拔”;赵孟頫的“赵体”字的“秀媚”;王羲之的行书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代表作《兰亭序》中体现出“不激不厉”的风格等,我们了解汉字书法的美,才能去欣赏汉字书法的美,才能去发现和创造汉字书法的美。

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文化美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指出:“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1]在语文教学中,要依托对经典文本的朗读和记忆,理解文本蕴含的美育思想,使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文化之美。如《蒹葭》被誉为:“情真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唱”,整首诗笔调含蓄委婉,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在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道,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要对学生说:“慢慢品,领悟啊。”

三、教师行为美的熏陶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不仅要教学生学习,还要教学生生活。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即是生活”:任何事物,凡使人感觉应当如此生活,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揭示出生活或使人联想起生活的,就是美的。因此,教师在学校美的行为对学生也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教师言行美的熏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语言准确生动、诙谐幽默、优美动听、富有情感,教师的行为举止大方、仪态端庄、精神饱满,学生在无形中就会受到美的熏陶。(二)教师气质美的感染教师育人,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他们成为高尚的人,有智慧的人。因此,教师具备美的气质很重要,教师具备高雅、睿智、亲和、自信等美的气质,在教学中学生上课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的思想情绪就会教师气质的美感染。

四、利用教材中美的元素对学生进行美育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欣赏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2]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审美的眼睛,因为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在中职语文教材中,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剧本)四种文学体裁都有相应涉及,同时还有古文和应用文,由于应用文格式较为固定,缺乏文学性,进行美育的元素少一些外,教材中的其他章节都可以选取适当的元素对学生进行美育。(一)在诗歌的教学中感悟诗中蕴含的美。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始终有诗歌的伴随,从古诗到全盛时期的唐诗到近现代诗,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选取的文本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美的教育。1.人物美。人物包括作品塑造的人物和作者本身,人物美的存在形式呈多样性,有外在的美和内在的美,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如:《陌上桑》中描述了女子秦罗敷外在形象美的同时,也表现了人物心灵的美,这就是阴柔之美;屈原的《国殇》中表现了将士们英勇献身的悲壮之美,也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爱民的伟大情怀,这就是一种阳刚之美。2.意境美。美的意境是诗人追求的至高境界,情景相融,虚实相生,如临其境,愉悦身心,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通过一轮明月从初升到落下,诗人描绘出了多个如梦如幻的意境,让人如临其境,思绪万千,人与景融为了一体;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诗人通过一个个美的意象,把我们带到康河边,与诗人一同看雨后的夕阳,回味过去的梦,读者走进了诗歌中的意境,得到了美的享受。3.绘画美。诗人在作品中描绘的场景画面感强,让人若置身于画中,领略绘画之美。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描绘了多幅农村田园生活的场景;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描绘了《秋山图》《月泉图》《山居图》等多个画面。4.音乐美。音乐美是指诗歌的句式长短不齐、语调高低起伏具有节奏感,符合音乐的旋律美。另外,诗歌中对音乐拟声的描摹以及通过侧面描写的烘托突出音乐的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全诗句式长短不齐,富于变化,语调随着诗人的情感起伏而变化,全诗在节奏上体现出一种音乐的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拟声的描摹“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表达了琵琶女弹奏琵琶声的清脆悦耳,令人心旷神怡;“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表达了琵琶女弹奏琵琶声悲凉苍劲,使人惊魂动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通过人们听得入迷,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的侧面描写,表现了琵琶女的演奏效果,体现了音乐的美。(二)在散文的教学在感悟“神韵”之美。散文即“美文”,特点是“形散神聚”,这已经是人们的一种共识。在散文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文本的中表现的情趣韵味,选取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点,带领学生领略散文中“神韵”之美。1.人性之美。对人性美的讴歌一直是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主题,讴歌人性美也是时代的主旋律,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性美的教育。如:老舍的《我的母亲》中,表现了一种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中,通过描写动物藏羚羊伟大的母爱这个凄美的故事,表达了老猎人敬畏生命,最后重新选择生活方式这一重大抉择中表现出来的人性美。2.自然之美。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山川、河流、海洋等具有审美的属性,能够引发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文本提供的材料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如:梁衡的《壶口瀑布》中,表现了壶口瀑布的雄伟、壮观的自然之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表现了月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的朦胧之美。(三)在小说的教学在感悟主题设计之美。小说是围绕一个主题,运用人物、情节、环境、结构等构成一段生活场景,反映一个时期或历史阶段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在小说的教学中可以按照文本的主题揭示的社会生活,感悟作者主题设计的美。如:鲁迅的《药》中,作者巧妙地采用明暗线交织的结构,表现了人们的愚昧、麻木、无知,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唤醒人们才是“药”这一主题;莫泊桑的《项链》中,作者通过借→丢→还项链这样一个故事,在故事中多处巧妙设计项链是假的这样一个伏笔,使得小说的结尾出入意料,而又如人意中。故事情节设计十分精妙,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中的一种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社会风气对人们的影响这样一个时代主题。(四)在戏剧的教学中感悟矛盾冲突的美。戏剧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高度集中的一种艺术。通过矛盾冲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可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矛盾冲突高度集中就是戏剧的一种美。中职语文教材中选取了曹禺的《雷雨》的片段作为文本,在这一片段中集中了主与仆、父与子、夫与妻、兄与弟、兄与妹等矛盾的冲突,通过这些矛盾冲突,揭示了像周家这样的封建资本家庭必然灭亡的社会本质,这就恰当地反映了矛盾冲突的美。(五)在古文的教学中感悟文言文之美。文言文是我国古代语言文明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词语、句式、翻译的教学,更要注重对文字、背景、人物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文言文中蕴涵的文、哲、医、佛、道等文化精髓,体验到文言文中语言、人物、意蕴、意境等的美。如:司马迁的《鸿门宴》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一个个独特的人物语言,充分展示了语言美和人物美;庄子的《庖丁解牛》中,通过对庖丁解牛过程的描写,突出了庖丁在解牛过程中的人物形象之美,在庖丁的叙述中,表现了凡事都应“顺乎自然”这一意蕴之美。

总之,对学生进行美育,提高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思路,才能在美育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1]李土生.汉字与汉字文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05).

庖丁解牛范文篇8

2、通过自学质疑、讨论解疑、兴趣表演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南辕北辙》故事内容,认识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领悟道理。

教学具:大黑板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查字典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1、自由阅读,个人质疑。

①可质疑词句意以及个人想了解的问题。

②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阅读。

2、学生说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词义:盘缠硬要问题:"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南辕北辙》中那个做车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的想法对?为什么?

3、组织阅读课文。

①齐读②自由读③个别指导

二、讨论解疑

1、随机阅读,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理解词义。

盘缠(路费)硬要(一定要)

2、通读课文,进一步认知课文。(读中思考问题)

3、学习小组组织讨论。

⑴组长负责结合组员。

⑵针对问题讨论,组长归纳小组意见。

⑶选代表作答。(可以把这个机会让给胆小的同学,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小组汇报、讲读课文

1、组员汇报形式(自由选):读文作答口头说答自由表演

2、评点讲析

⑴动画演示故事梗概。(结合演示评析学生作答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⑵自由阅读、分角色阅读,理解问题。

A角色:坐车人B角色:朋友

⑶结合课件动画、生活实际,认知"坐车人"和"朋友"谁对谁错。

课件片段说明(动画展示)北*

结果:离楚国越来越远

南*(楚国)

3、引申阐发道理

⑴总结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⑵讲说道理,理解"南辕北辙"词义。

本来要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⑶结合实际、课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诉我们做事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到达目的。

四、兴趣表演、加深理解1、自由阅读,指名复述。

2、小组结合,导演故事。

①分担角色②人物语言、动作、表情

3、总结小评,启发教育。

做事要明确方向不能背道而驰。听取别人善意的意见。

五、作业布置

1、把《南辕北辙》故事讲给别人听。

庖丁解牛范文篇9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组工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走在前面,必须做到“四个要”,找出创新点、抓住兴奋点、摁住着力点,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创先争优。

一要立于“勤”,勤于学习、勤于工作、勤于发现。勤于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认真系统地学习党的理论体系,并做到学深、学透、学精,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及业务工作能力,特别是注重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勤于工作,锻炼百折不挠的毅力,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做到勤能补拙。只有坚持不断地干工作、想工作,在干中学、学中干,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勤于发现,就要经常对照党的中心工作要求,对照新的发展形势对组织工作的要求,找出组织工作的差距和不足,找出恰当的创新点。做到“每日三省吾身”,反省自身、反省工作,以创新的思路补齐短板,一天一小步,积跬步以致千里,时间长了,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就会得到较大提高。

二要善于“钻”,钻学习、钻业务、钻工作。一是发扬螺丝钉的钻劲,善于挤时间学习。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会不会挤时间,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珍惜业余时间,少应酬,多读书;少闲聊,多思考。二是善于钻研业务。对本职业务要做到精通掌握,对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业务也要全面学习。在业务学习上不搞形式主义、不漂浮在面上,切实煞下身子,对每一项业务“解剖麻雀”,理清重点,弄懂疑点,抓住关键,确保全面掌握,做到“庖丁解牛”,对每项业务的框架、脉络了然于胸,工作起来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三要长于“悟”,悟事理、悟规律、悟思想。总结是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加油站和助推器。培养思考和总结的习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到一事一总结,一日一总结,一月一总结。“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经常在学习和工作中去感悟,去领悟,思考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悟透领导要求,悟透上级精神,悟透事物本质,用来更好地指导实践。通过,悟,不断丰富工作经验,提升思想境界,促进工作上水平。不断培养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地总结、领悟学习和工作,才能更好地积累经验、抓住规律,才能使工作思路更清、眼界更宽、境界更高,才能更好地谋划工作,创先争优。

四要适时“创”,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新形势下组织工作日益繁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为使工作能在稳定中谋求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采用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时效性,加强对工作的前瞻性,凡事多加留意、多加思考,深入研究一些热点问题,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而能够了解到工作的更多新特点、新动向,做到对事物发展了然于胸,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工作的创新,才能有的放矢地创新,并且能够很好地避免创新工作“换汤不换药”、华而不实。

庖丁解牛范文篇10

一、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新编高一册《赤壁之战》)

其中“如其”,课本未注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高中第一册》译为“如果这件事能圆满成功,天下就可以安定下来了。”刘兄声等《古诗文译注》(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也是这样翻译的。显然,其译文都将“如其”看成“如”加上“其”。如,如果;其,这件事。实际上,“如其”乃同义并列,表示假设条件,义即“假若、假使、如果”等。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资治通鉴·战争卷》译为“如果能够成功,就可以平定天下。”改革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上册译为:“如果能达到目的,就能平定天下。”江夏、肖毅等编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第32页译为:“如果能够成功,天下的形势就可以确定了。”以上三家所译极是,课本当从。

二、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

盖进乎技矣。(新编高三册《柳敬亭传》)

其中“进乎技矣”,课本注为:“到了精妙的程度”。此注值得商榷。

“进乎技矣”一句,在中学课本中共出现两次。《庖丁解牛》中“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一句,其中“道”与“技”而言,“技”指普通的技术;“道”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当然比只掌握一般的技术更进了一步,所以说“进乎技矣”。庖丁解牛经历了从目有全牛到目无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最后炉火纯青的三个境界,雄辩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同理,柳敬亭说书之臻于精妙,也经历了“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掌握规律、不断提高的过程。最初只是引人发笑尚未使人感动;进而“使人慷慨涕泣”,激发人的意志,不禁感慨流泪。最后“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性情不能自主”,创造气氛,使听众进入规定情境,左右其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说书技艺完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正是他听从名师莫后光的教悔“句性情,习方俗”,反复揣摩,掌握了塑造人物形象、突出性格特点、表现思想感情的说书表演艺术的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自然比一般的说书技艺更进了一步,所以赢得了莫生对他的热情赞扬和高度评价:“进乎技矣”。这和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异曲同工。

从词义上看,“进乎技”即“进于技”,意思是比技术进了一步。刘淇《助字辨略》:“乎犹于也。”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中华书局1982年版上册277页)注云:“乎,於也。”扬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82年版120页)亦云:“乎,介词,与‘於’同。”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版93页)注云:“‘乎’为‘于’之借。乎,於也。”《常用文言虚词词典》(陕西师范大学编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75页)注云:“乎,介绍同人或事物的性状作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等。”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78年版上册第二分册357页)注云:“进乎技,比技术进了一步,乎,于。”此说甚是,课本当从。

三、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新编高三册《梦溪笔谈二则》)

其中“粪溉”,课本注释为:“用粪浇灌”。将“粪”释为名词作状语,其实不妥。因“粪溉”在此不是偏正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即“施肥灌溉”。

“粪”本义为粪便,引申为“施肥”的意思。新《辞海》“粪”字条下有“施肥”的义项。《礼记·月令》:“可以粪田畴”;扬伯峻《孟子译注卷五·滕文公章句上》:“凶年粪其而不足”,其中“粪”均作“施肥”讲。再说“溉”字,《说文解字》:“溉,灌注也,从水既声。”《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缩印本1934页)注云:“灌,浇水。”如《史记》有“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乐府诗选·郑伯渠》有“且溉且粪,长我禾黍”。余冠英先生释“溉”为“用水灌田”,释“粪”为“用淤泥肥田”,都作动词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70页)注云:“粪,施肥。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六:‘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同一亩地里的庄稼,施肥灌溉的先发芽。)”《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江夏、肖毅等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84页)注为:“粪溉,施肥浇水。”再说,据农业生产经验和人们的常识,种植者就不能光对没有发芽的种子用粪浇灌,而要适当地施肥浇水(灌溉);一旦种子发芽,更不能光用粪浇灌而不浇水,按农民说法,那样做会把嫩苗(新芽)“烧死”的。据此可见,这里的“粪溉”不能释为“用粪浇灌,而应释为“施肥浇水”。这样的理解,始为合理。

四、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新

编高三册《训俭示康》)

其中“诟病”,课本注释为:“讥议,认为是缺点。”此注可商。

依此注释,课本似乎把“诟”释为“讥议”,把“病”释为“认为是缺点”,因为“病”有毛病、缺点之意,用作动词,就是“认为是缺点”了。其实,这种看法不妥。诟、病在此是同义并列,即“耻辱”的意思。“诟”训“耻辱”,乃其常训。《玉篇》:“诟,耻辱也。”《左传·定公八年》:“公以晋诟语之。”杜预注:“诟,耻也。”“病”字古代亦有耻辱义,如《仪礼·士冠礼》:“宾对曰:‘某不敏,恐不能共事,以病吾子,敢辞”。郑玄注:“病犹辱也”。“诟”、“病”古书常常连用,如《礼记·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郑玄注:“诟病,犹耻辱也。”又《诗经·小雅·斯干》郑笺:“言时人骨肉,用是相爱好,无相诟病也。”《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若夫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山甫夙夜匪懈者,盖共嗤点以为灰尘,而相诟病矣。”可见“诟病”亦“耻辱”之意。“耻辱”作动词,义同羞辱、侮辱。课文中“今人乃以俭相诟病”,意思是“现在的人却因为节俭而互相羞辱”。这样理解,既言之有据,又文意畅达。

五、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新编高三册《察今》)

其中“岂遽”,课本注释为:“难道就……。遽,就”。目前通行的古文选本均作如是解,如中华书局出版的《吕氏春秋选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散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读本》。其中“遽”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先秦诸子散文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历代寓言选》、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寓言选》等书释为“迅速”、“马上”、“一下子”等,全句译为“他的儿子难道也马上会游泳的吗?”

“遽”用作常义,容易理解,释为“就”,也是言有所本的。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上》在《察今》的注释中就特地指出:“‘遽’训为‘就’,据清人刘淇说。”其实,刘淇在《助字辨略》(中华书局版卷四194页)中只是对‘遽’的单字训为“就”,“岂遽”是否“岂”与“遽”两上单字义项的相加?这是问题的关键,是需要认真辨析的。

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4月版116页)有“讵、距、钜、巨、渠、遽”条,王氏指出:“《唐韵》曰:‘讵,岂也。’字或作‘距’,或作‘钜’,或作‘巨’,或作‘渠’,或作‘遽’。”王氏又云:“‘讵’与‘岂’同义,故或以‘岂讵’连文。”据此,可见“岂遽”是两个副词性的同义并列结构,“遽”同“讵”,因此“岂遽”的用法与“岂”相当,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据王念孙考证,“遽”亦是“何”的意思,“连言何遽者,古人自有复语耳。遽字或作讵、距、钜、巨、又作渠,……或言何遽,或言奚遽,或言岂遽,或言庸遽,或言宁渠,其义一也。”(见《读书杂志·汉书九》“何遽不若汉”条,又《读书杂志·荀子六》“岂钜知”条)王氏所言极是。对此,著名语言学家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郭在贻先生在其《训诂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32页)中作了专门阐释,兹不赘述。准此,“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一句当译为:“他父亲虽然善于游泳,他儿子难道也善于游泳吗?”《吕氏春秋·具备》:“先有其备,岂遽必哉?”意思是“(宓子贱)先有所准备,难道一定能实行吗?”有少数注家就采用了王氏的说法,对“岂遽”一词作了准确的解释,如郭锡良等编、王力等校订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中册651页)在《察今》中注云:“遽,通‘讵’,表反问的语气副词,义同‘岂’。‘岂遽’是个同义复合词,同‘岂讵’或‘庸讵’,难道的意思。”此说甚是,课本当从而改之。

六、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

存赵。(新编高三册《信陵君窃符救赵》)

其中“解”字,课本注释为:“解去,解围而去。”此注不妥。单独一个“解”字古无“解围”义,此“解”当训为“撤退(军队)。”“解”字有“撤退(军队)”之意,陈霞村先生《〈史记选〉注释质疑》(载《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多有论述,今再补一例,以资佐证。《史记·苏秦列传》:“齐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三军之良,五家之兵,进如锋矢,战如雷霆,解如风雨。“进、战、解分别是军事行动的三个不同情形,解”与“进”、“战”对举,则为“撤退”之义无疑。

另,其中“选兵”未加注释,目前通行的古文选本的注释又令人无所适从。程希岚、吴福熙主编的《古代汉语》注云:“选兵,挑选精兵”,《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100页。)注云:“选兵,选拔出来的士兵。”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华书局出版的《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注云:“选兵,经过挑选的精兵。”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选注、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历代文选·上册》193页注云:“选兵,挑选出的精兵。”江夏、肖毅等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152页将“得选兵八万人”译为:“得到精兵八万人。”比较以上诸说,愚以为江氏的说法较为妥贴。因为,若释“选兵”为“挑选精兵”,则“得”字无着落;若解“选兵”为“经过挑选的精兵”或“选拔出来的士兵”,则“选”究竟为何义仍嫌含糊。我们认为,“选”在此当释为“精、善”“选兵”即“精兵”。兹撮录数例,以资佐证。如:

1、《诗经·齐风·猗嗟》:“舞则选兮,射则贯兮。”郑笺:“选者,谓于伦等最上。”

2、《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

3、《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

4、《汉书·武帝纪》:“《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选,善也。”

5、《汉书·王莽传上》:“君以选故而辞以疾,君任重,不可阙,以时亟起。”颜师古注:“选,善也”。

6、《韩诗外传》卷五:“夫车固马选而不能以致千里者,则非造父也;弓矢直而不能射远中微者,则非羿也。”

7、晋袁宏《后汉纪·光武皇帝纪》:“惟公多拥选士精兵,众郡骏马、仓谷、帑藏,皆得自调。”

以上诸例中的“选”当释为“精善”。“得选兵八万人”,即“得精善之兵八万人”。准此,《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的译文是正确的,课本当从。

七、禹之王天下也,自执耒@①以为民先,股无bá@②,胫不生

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新编高三册《五蠹》)

其中“股无bá@②”,课本注释为:“大腿上没有毛。bá@②,股上之毛。”此注值得商榷。

这里的“bá@②”当释为“股上之肉”,而不应释为“股上之毛”。若将“bá@②”释为“股上之毛”那么“股无bá@②,胫不生毛”,则成了“大腿上没有毛,小腿上也没有长毛”,如此,前后语意犯复,与文理相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缩印本1506页)注为:bá@②,白肉。《庄子·在宥》:‘尧舜于是乎股无bá@②,胫无毛。’成玄英疏:‘bá@②,白肉也。尧舜行黄帝之迹,心形瘦弊,股瘦无白肉,胫秃无细毛’。”此注合乎文理,因从腿“无白肉”和“无细毛”两个角度形容帝王创业艰难,形体消瘦枯槁,比从一个角度说理,显然理由要充足些。

然而课本注释也是言有所本的。《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553页)注云:“bá@②,人体脚腿上的细毛。《庄子·天下》:‘禹亲自操橐sì@③,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bá@②,胫无毛’。《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心烦于虑而身亲其劳,躬胝无bá@②,肤不生毛’”。其实《辞源》的训释有误。若照此理解,《庄子·天下》中的“腓无bá@②,胫无毛”译成现代汉语则成了“小腿肚上没有毛,小腿上也没有毛”,这不成了典型的冗辞赘句了吗?庄子行文恣肆,气韵天成,断不会出此繁语琐言。《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躬胝无bá@②,肤不生毛”,按《辞源》所训,岂不成了“身体上臀部没有细毛,皮肤上也没有长毛”。司马迁历来用语简炼,同样不会出此冗句。可见《辞源》所举二例,均不能佐证“bá@②”为“人体脚腿上的小毛”。其实,对“bá@②”字,前人最确注。如:

《庄子诠诂》(胡远浚著,中华书局版227页)在释《庄子·天下》中的“腓无bá@②,胫无毛”时,注云:“bá@②,白肉也。”此注与庄子原意相合,不至于相悖。

又《史记》(中华书局版卷九,3501页)在《司马相如列传》中释“躬胝无bá@②,肤不生毛”的“bá@②”,李颐注云:“bá@②,白肉也。”

就是今人选本中,也有确注的。如:

南京大学等十三院校协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121页)注云:“bá@②(bá拔),大腿上的肌肉”。

郭锡良等主编、王力先生等校订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1年5月版中册642页)注云:“bá@②,大腿上的肌肉。”

据上述分析,课本对“bá@②”字的注释确实有误,当释为:“bá@②,大腿上的肌肉”。这样理解始为合理。

八、余自束发读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

若影,大类女郎也?”(新编高五册《项脊轩志》)

其中“过余”,课本注释为:“到我(这里来),意思是来看我。”按课文注释体例,这里的“过”讲作动词“到”了,非也。引申义倒是符合文意的。其实,只要搞清了“过”在此的确切含义,无需再将“过”进行引申。

“过”在此当释为“探望”、“看望”。如《史记·田叔列传》:“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史记·信陵君列传》:“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后汉书·马援传》:“援间至河内,过存伯春。”《世说新语·赏誉》:“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有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0版93页)注为:“过④,访,探望”。《新编说文解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118页)注云:“过,访,探望。如:过存(问候)。”据此可见,课文中“大母过余”与“过卫将军”、“愿枉车骑过之”、“过存伯春”、“略不过叔”句式完全相同,意思一样,即“探望、看望”。故课本应注为:“过余,看望我。”如此,更忠于原意,不致于转弯抹角,把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江夏、肖毅等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77页)的注释倒是值得参考的:“过,看望”。此注准确简炼,课本当予更正。

九、三岁贯女,莫我肯德。(新编高五册《诗经二首·硕鼠》)

其中“德”字,课本注释为:“恩惠,这里作动词用,施恩的意思”。《中国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23页)注云:“德,施以恩惠。”《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华书局1978年版62页)注云:“德,恩惠。此言‘一点也不肯加惠于我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亦持此说。说是“动词”,甚是;说这里是“施恩”的意思,则值得商榷了。

因为这样理解颠倒了“恩”的施受关系。诗中“三岁贯女”,说明“我”对“硕鼠”“施恩”;“食我黍”、“食我麦”、“食我苗”,说明硕鼠是受“我”之恩。受恩者对施恩者理当“感恩”、“报恩”,怎能释为“施恩”呢?

再说,这样理解也有损诗中“我”的主人公形象。“施恩”一般是上对下、尊对卑、主对奴而言。“硕鼠”和“我”在当时社会里虽名自处于主奴地位,但在诗中作为艺术形象出现,却是另一种情形:“我”是“黍、麦、苗”等物质财富的拥有者,是真正的主人,而“硕鼠”则是不劳而获、可恶之极的寄生虫。释“德”为“施恩”,说明“恩惠”在硕鼠一方,“莫我肯德”不过是有恩而不施,充其量也不过是揭露它吝啬而已,这样,就会美化“硕鼠”,损害“我”的主人公形象。据此,我们认为把“德”释为“动词,感恩、感激”比较妥贴,因这样解释既切合诗意,又与辞书释义一致。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康熙字典》均释为“感激”、“感德”、“感恩”。虽用词不尽相同,但对“恩”表示的施受关系却完全一致。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插右加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