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村任职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2:47:48

到村任职范文篇1

一、具体做法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农村,关键在村党支部,核心在村党支部书记。选好配强村书记,是农村发展稳定的关键环节。但是,部分村由于历史渊源、派系斗争、村级债务等多方面原因,使这些村的书记不是没人干就是有人干也干不好。对于这部分领富带富能力不突出,不能很好驾驭村级局势的村书记,因无合适的后备人选而不能及时调整,严重制约了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此,*县委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打破“村人治村”模式,从离职不离岗科级干部中选派了10名佼佼者到村任村书记。

为选好能扛重任的村书记,县委制定了周密的选派干部程序,核心是严把“三个环节”。一是任职条件。选派干部必须思想政治品质好,处事公道,组织协调能力突出,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自愿到农村任职,达不到条件者绝不降格以求。二是组织考察。选派干部报名后,通过采取资格审查、与选派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干部群众座谈、组织民主测评等程序确定初选名单后,提交组织部部务会研究确定。三是双向选择。组织部将拟任职村名单提供给选派干部,由其选定自己要去的村,然后再征求乡镇党委的意见。这样,选派干部到了自己想去的村,乡镇党委也选到了合适的村书记人选。最后,10名离职不离岗的优秀科级干部被选派到经济发展缓慢、村情复杂、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的10个村担任村书记,任期3年。

为激发选派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县委对他们做到了工作上激励、生活上照顾、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激励。一是县委组织部负责对到村任职干部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办法,根据任职村的实际,确定该村的发展目标,半年汇报,年终考核,三年期满兑现任期责任目标。二是乡镇负责对选派干部的直接管理。实行季调度,听取选派干部工作汇报,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三是党员群众监督管理。选派干部要搞好民主管理,遇事同党员群众商量,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生活上照顾。到村任职干部由县财政每月补贴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新增万元以上且年递增在20%以上的,拿出集体收入的10%奖给个人,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年终再给予一次性奖励。政治上关心。大张旗鼓地在新闻媒体上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在七·一、经济工作会等重大活动上隆重表彰。推荐优秀村书记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激发他们继续干事、创业、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主要成效

选派干部到村后,攻坚克难,不辞辛苦,扎实工作,在抓好任职村稳定的同时,使各村的经济发展、民生状况、公共基础设施和班子建设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受到了任职乡村党员干部和村民的广泛赞誉。

1、深入调研、掌控村情、理顺关系,确保了稳定。稳定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选派干部任职村都是矛盾突出,两委班子几近瘫痪,干群关系紧张的复杂村。选派干部上任伊始,就深入村户摸村情,察民意,虚心向乡村领导问计问策,谋求治理整顿复杂村的办法和措施,把大量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环境。经过八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小厂镇的曼头山村、小河子乡大碱滩村、二道渠乡的大良底村、莲花滩乡莲花滩村、平定堡镇卡路村及西辛营乡狼尾巴山等10个村都较好地实现了班子稳定、经济发展、干群关系融洽的和谐局面。曼头山村曾经是个一夜之间把一投资企业20多间厂房彩钢瓦全部揭掉的乱村,两个自然村各告各的状,村情极为复杂。选派干部赵振海(原县审计局副局长)到任后,先后召开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走访了一些担任过村干部的老同志,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准确掌握了该村干群矛盾的症结,以及村内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确立了“立足当前,因村制宜,以为民办实事来化解干群矛盾,进而促进全村稳定”的工作思路。由于路子对、方法好、工作实,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该村上访告状的没有了,抓经济、谋致富、快发展成了村民的共识。平定堡镇卡路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村务管理混乱,村内遗留问题多,群众欠集体债务高达17万元,2000年至今,三届村委会换届无法进行。选派干部荣广德(原平定堡镇人大副主席)到任后,集中时间和精力,以解决棘手问题为突破口,迅速稳控了局面,树立了村支部的良好形象。筹资装修了村两室,规划修建了群众健身广场。对于村民因挤占耕地引起的3起纠纷,荣广德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谈话和实地丈量,都进行了化解。大碱滩村任职的王殿荣(原小河子乡人大主席),在短时间内妥善解决了该村部分群众因村集体收益去向不明、建水浇地摊工不清及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要地三个群体性问题,确保了该村的稳定。

2、因村施策、确定产业、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选派干部立足村情,因村施策,充分发挥眼界开阔、技术信息广的优势,不遗余力地带领干部群众谋划经济发展思路,确定主导产业,改善生产条件,促进了任职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碱滩村的王殿荣,积极引导群众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架豆、甘蓝等品种,并要求和资助两委干部带头购买架豆籽、竹竿、蔬菜籽,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部分想种大田的群众也跟着种了蔬菜,仅此一项,种植户人均增收1000多元。明年,他将谋划成立大碱滩村甜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厂家直接签订包销合同,引进甜玉米种植1000亩,涉及周边界牌、瓦房营等两乡四个村,力争形成一个架豆、甜玉米种植各1000亩的区域化种植园区。双井子村任职的李俊(原平定堡镇武装部长),立足该村土地肥沃的实际,引导农民大力种植耐旱高效新品种,多方联系为115户农民调进优质大西洋种薯3万余斤。为发展高效畜牧业,他三下内蒙,为11户农户购买优质荷兰花奶牛15头。为扩大该村水浇地面积,他连续多日到县水务局死缠,最终联系该局为双井子村新打小眼井25眼,使该村水浇地猛增到2010亩。曼头山村的赵振海,拒绝县城房地产老板的高薪聘请,一心扑在工作上,千方百计改善该村的生产条件。联系好县国土资源局为该村的原土地整理项目架设低压线4500米,安装22级电杆的附件,总价值3万余元,工程于明年开春实施。到莲花滩村任职的张庆梅(原县妇联主席),多次到县电信局争取低压输电的电杆事宜,凭着多年的老关系软磨硬泡,使该局领导答应资助输电用水泥电杆40多根,施工后,可使该村的水浇地发展到1000亩。明年,10个选派村将打井100眼,新增水浇地2700多亩、奶牛100头,新建现代化挤奶大厅2座。

3、情系乡村、关注民生、干事为民,办了大量实事好事。选派干部到村后,倾情为民,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各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办了大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受到了乡镇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村民的一致认可。曼头山两个自然村路面坑洼不平,大车不能顺畅通行。为解决修路资金,赵振海四处筹借资金2万元,修砂石路5000米,彻底解决了两个自然村的行路难题。曼头山自然村碾房年久失修,村民炒莜麦只能到邻村,怨气很大。为此,他又筹措资金1万元,新建碾房2间,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村民炒莜麦难的问题,受到了村民的赞誉。卡路村的荣广德,多次与县电力局联系协调,为该村更换了两个新的节能变压器,解决了生产旺季电力不足的难题。针对通村道路泥泞坎坷难行,组织干部群众对4个自然村的村内巷道进行了铺垫和整修,修建通村砂石路4.5公里,彻底改善了卡路村的通行状况。截至目前,选派到村任职的10名干部,已为各村新修通村水泥路4600米、砂石路10000米,挖排水沟4000米,购买或更换变压器5台,帮助农户协调贷款100多万元,有线电视新增500户,办实事好事30多件。

4、抓住关键、利用优势、发挥作用,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切实加强。选派干部到村后,充分利用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团结和带领两委班子成员,抓住制约各村班子建设的突出问题,积极研究破解的有效方法,卓有成效地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大良底村,全村孔、王、郭、董“四大家族”派性严重,干部之间意见很大,村委会换届选举难以完成,各项工作开展困难。选派干部张庆生(原二道渠乡人大主席)到村后,健全、规范财务开支审批手续,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语重心长地化解两委干部之间的矛盾,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对干部们工作中的不足,他言传身教,培育为民之情,传授干事之法。由于张书记考虑问题全面,办事公道正派,与村干部没有利益纠葛,很快,他的工作就赢得乡村干部和村民的认可。村委会换届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有了新起色。该村今年新修了砂石路3.5公里,为使路修得直、修的宽、便于通行,凡是影响道路取直的,村民主动将自家的院墙后撤。这事在过去,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其他如曼头山村、莲花滩村、盐淖等村,经过选派干部艰苦细致地工作,各村班子成员齐心合力,履行职责积极,奥运安保、防疫救灾、惠农政策的落实等各项农业农村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选派干部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对现任村干部特别是主要干部的教育、培养,对他们交工作、压担子,加快成长步伐,使其早日成为全村群众的“领头雁”。如大良底村村主任孔祥宇、莲花滩村村主任韩卫东都是重点培养对象。另一方面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村级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培育引导各村有文化、有特长的青年农民入党,对有发展潜力的党员列入后备干部重点培养。目前,10个村已确定入党积极分子78名,预计在年底发展党员30名左右,列入村级后备干部不少于12名。

三、工作建议

一是深入发动,精心选拔,把好选派干部入口关。要采取多种形式,对选派对象的条件、选派工作的重要意义及选派干部的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传,使更多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有志到农村工作的优秀干部,主动站出来接受组织的挑选。同时对选派干部要坚持条件,严格考核,不能降格以求,切实把好入口关,确保选派干部具有较高素质。

二是规范管理,严格考核,完善选派干部激励机制。要紧紧抓住管理和考核两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促进选派工作健康发展。通过建章立制、明确职责、跟踪管理,结合年度考核、定期督查和群众评议,采取政策倾斜、协调服务、提高待遇、表彰奖励等方式,激发选派干部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鼓舞选派干部干实事创佳绩的工作热情。

三是培育典型,抓好示范,促进选派工作平衡发展。注意发现精神状态好、工作能力强、群众满意度高、发展经济快的选派干部,加强培育,选树典型。以多种方式宣传表彰优秀选派干部的先进事迹,将优秀选派干部和任职村作为榜样,组织学习优秀选派干部的先进事迹和示范村的典型经验,通过互学互帮、互联互动促进选派工作的平衡发展。

四是分类指导,对口扶持,确保选派工作取得实效。对复杂村要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部门包扶制度,注意分类指导、对口扶持,增强工作针对性。联系点领导要沉下去调查研究,掌握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做到对症下药,结合“三级联创”活动、“十杯”竞赛等工作,指导选派工作上台阶,促进选派村变面貌。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业务,将帮扶联系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在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资金管理、道路修建、水浇地输电等工作中对选派村适度倾斜。

四、几点启示

1、解放思想是破解复杂村治理整顿难题的有效武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不断解放和工作理念的创新,就没有工作思路上的突破。县委正是集于思想认识的提升和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难题的客观认识与准确把握,通过有效整合现有人才资源,才使“闲置”人才――离职不离岗干部发挥出最大效能,从而实现了人才流动和基层党建的有效衔接和互利双赢,找到了破解复杂村治理整顿难题的好方法。

2、选准干部、配强支部书记是理顺村级班子、化解复杂村矛盾的有效切入点。村支部是村级组织的领导核心,支部书记在核心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困扰10个村的关键问题就是没有选准配强村支部书记,造成关系不顺,矛盾频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该县打破“村人治村”模式,选派10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责任感事业心强的离职不离岗科级干部下村任支部书记,抓住了关键,切中了要害。选派干部充分发挥自身经验丰富、视野宽阔、外联能力和协调稳控能力强的优势,激活了村级组织的工作活力,迅速扭转了工作局面。

到村任职范文篇2

一、一定要抓住和珍惜机遇

要抓住作为第一批选聘生到村任职的机遇。目前,从xx和全市、全省来看,经济社会发展都呈现出全面、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都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二元结构的县域经济发展,也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家在大学毕业之后,有这样一个舞台和平台,到第一线、到最基层,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来了解社会、接触群众、开展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难得、宝贵的机遇。从大学生就业来看,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你们做出这样一个走向农村、走向基层、走向群众的选择,也反映了8位同志的素质、人生理想和人生追求,这非常难能可贵,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大学一毕业,往往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化程度比较高、期望值比较大,但是当真正步入社会后,会发现是一个全新的、复杂的、多变的社会现实,各种问题、矛盾和难题,都需要用心去思考、研究、分析和解决。作为大学生村官,到村里任职,将会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将会更加现实、更加直接,这就需要勇敢的迎接挑战,这对你们来说也是一个检验和提升。有这个舞台和平台来接受检验、迎接挑战,与社会、群众相融合,对每个同志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人生阅历。柳青在他的名著《创业史》中说:“人生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8位同志大学毕业,选择这样一个舞台,对你们的人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对你们的发展将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机遇对我们来说,非常难得,希望8位同志一定要珍惜机遇,一定要把握机遇。尽管是3年的时间,但这3年的时间可能比大学4年学到更多的东西,有更多的收获,有更高的提升。

二、一定要扑下身子、摆正位置、干好工作

到村里任职之后,所接触和解决的都是一些具体的事情和矛盾,也可以说是一些复杂的难题。怎样与村支两委班子紧密团结,怎样发挥作为助手的作用,怎样通过自己的工作让干部、群众来认可和支持,都需要扑下身子,干好本职工作。不要有一种临时的观念、过渡的思想、镀金的思想和跳板的思想。作为村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要把自己真正放到村官的角色里面去,要向有经验的基层同志虚心请教和认真学习。我看了你们8位同志的简历,大部分都是农村出生,作为农家子弟考取大学,应该说对农村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是不陌生的。但是现在再回到农村,就不是作为农家子弟,而是作为上千人甚至几千人领导集体的一员,肩负着父老乡亲的重托,为他们排忧解难,为农村的富裕、繁荣尽自己的全力。这对你们8位同志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角色的定位。目前的农村,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正面临全方位转变,怎样更好的了解农村、理解农民,需要你们真正融入进去。这个融入是感情上的融入、心理上的融入、责任上的融入。只有真正融入其中,才会爱这片土地,才会爱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也才能为父老乡亲的富裕、安乐尽职尽责。这三年时间,你们如果全部融入进去,真正扑下身子,将会是你们人生中一笔难得的宝贵财富。我这两天一直在考虑送你们8位同志一份礼物,想送给大家一套《选集》1至4卷,后来考虑你们可能都有,我就不送了。我建议你们在空闲之余多读读《选集》,每一篇都看,要反复的看。讲过,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了解中国国情的同志来实现。中国的国情是什么呢?中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向现代工业发展和演进的国家,从全国现代化水平来说,现在属于工业化中期。就xx而言,从县域经济考核指标来看,仅仅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起步阶段;就305个村来看,依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传统的农业文明,相当一部分群众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典型的农民。这是你们工作之后所要面临的现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实环境,必须要认识到的现实国情。面对这样一个环境、背景和国情,更需要你们到村之后,真正找准向现代文明推进的途径,怎样发展村集体经济,怎样发展产业,怎样让农民致富,怎样能建立起一个既适合现代国情、现代农村社会,又符合传统习惯特征的民主管理的好的自治方式,怎样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风文明,这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的展开,这些都需要你们扑下身子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解决。大家到村里工作之后,不要着急,一定要先把问题搞清楚、搞明白,一定要把事情想清楚、想明白,一定要把事情说清楚、说明白,一定要把事情干清楚、干明白。大家在大学里都学过哲学,哲学就是一门智慧的学科,也就是通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抓住本质研究出规律性东西,通过研究规律性东西来指导怎样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同时又考虑到矛盾的对立统一,考虑到主次矛盾的关系,考虑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统一。我们必须先把事情搞清楚、搞明白,对基本的概念、基本的现实、基本的矛盾、基本的问题搞清楚。到了一个村之后,这个村的人口情况、产业发展情况、社会矛盾情况、家族情况、群体结构情况,包括计划生育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稳定工作等一些中心工作,搞清楚这些问题之后,就会了然于胸,就可以说清楚、说明白,想清楚、想明白,然后才能做清楚、做明白。用孙子兵法一句话来说,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和主题必须要统一,主观的认识和客观的世界必须要一致。不一致的话,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再有良好的愿望,再有非常好的责任心,也解决不了具体问题。今日之物,已非昨日之物。必须要沉下来、静下心、研究透、掌握好,然后拿出建议、意见、措施和方案。

三、一定要树立脚踏实地的作风

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说白了就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干老实活,不要搞虚的、假的、违反规律的。在村里工作,更需要脚踏实地的作风,更需要把实事求是的理念贯彻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中去。到村里任职,必须树立扎扎实实的人生理念,这对你们以后的生活都会有帮助的。你们8个人同是大学毕业,你们8个人之间在10年、20年之后,人生的差距会拉开;就是你们的各自同学,在10年、20年之后,人生的差距也会拉开。等到10年之后、20年之后再相遇,就会发现同一个教室出来的、同一个老师教授的,差距会那么大。这里面就有人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和追求问题,就有能不能真正地扑下身子,真正地真抓实干,真正地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干老实活。也就是说,人生要有大聪明,不要耍小聪明。到村里工作,做每件事情、干每项工作、说每句话都必须要脚踏实地。在大学学到的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但是大学4年的知识很有限。大学4年对你们来说,只是奠定一个基础性东西,对于社会知识,对于到现实社会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只是翻开第一页。能不能通过向社会这个大学、实践这个大学、群众这个大学学习,取得优异的毕业成绩,这就需要每件具体工作、每项具体事情的踏踏实实的完成。通过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解决,通过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处理,通过一个矛盾一个矛盾的克服,最终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到村任职,你们一定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其他同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你们所学的专业在村里任职后可能会学非所用,不能发挥专业的长处和优势,这不要紧,关键是要面对新的复杂环境、新的要求,怎样重新学习,怎样深入学习,要通过学习政策、学习理论,来学到方法。大的一些方针政策必须要掌握,包括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三产经济、服务经济和金融方面等一些基本的理论必须要认真的学习和掌握,否者,一系列具体问题无法解决。学习是人的一生永远不应该停止的追求,要把学习养成人生一个最好的习惯,要多看书。学习要掌握学进去、跳出来的方法,要把书本上的核心问题通过深入的、仔细的掌握之后,提炼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养成一个勤学习、爱学习、会学习、真学习的良好习惯。你们在村里任职三年的时间,是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也是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你们可能还会在专业上进一步学习,但是一切都离不了认真的、系统的、全面的深入学习。养成工作上实实在在,学习上扎扎实实,通过工作和学习两结合,有利于胜任村官的要求,也可以使你们在第一线得到锻炼、提高。

四、两点希望

一要做出突出的成绩。作为第一批到村任职的选聘生很光荣,但是责任也很重。你们有在村任职的阅历非常难得,而且又非常非常宝贵。你把一个村管好了、理顺了,就会胜任其他岗位工作。世界上最难的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特别是做群众工作。老百姓的要求、需求各种各样,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和欲望,能做好老百姓工作就是真功夫、真本事。通过三年的时间,希望你们能够把这一课学好,把成绩搞的很突出,希望你们中间有佼佼者能够脱颖而出。我们党的历史上很注重从大学生中间选拔、培养后备干部。在延安时期,在当时的复杂环境之下,和党中央下定决心办了几期抗大,抗大毕业生都到第一线去,通过在第一线锻炼,很快成长为党的高级、中级优秀的骨干力量,建国以后成为重要的领导力量。建国以后,特别是在1963年、1964年、1965年,党中央做出重大决定,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一批大学生到基层,很多领导同志都是那时候选拔的。现在,中央做出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村任职的这项决定,也是从培养后备干部的需要这一战略处着眼。希望你们8位同志一定要干出一番业绩,干出突出的成绩。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眼光要看远,要把宽阔的心放在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变化历史背景上来考虑。人要有雄心壮志,应该有远大的目标。要立足于一隅,而胸怀天下。有了担任村官这个经历,历练自己、提炼自己、提升自己,将来在更大的、更复杂的环境中就会游刃有余。要高标准、高质量的做好本职工作,把眼光放的更远一些、把胸怀和心胸放的更宽阔一些。

到村任职范文篇3

为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已选派两批9000名干部到贫困村、后进村任职的基础上,今年再选派3000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村和相对贫困、后进村任职。这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市将从市、县(区)党政群机关、直属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省垂直管理部门中选派153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市委对此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认真组织学习了全省动员会精神,进行了专题研究和讨论,提出了我市选派第三批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的具体意见和措施,并决定在市党代会结束后立即召开动员大会进行部署。今天的动员会是市党代会后的第一个全市性大会,可见市委、市政府对第三批选派工作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刚才,新宝同志宣读了两办《蚌埠市选派第三批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农村任职工作的意见》,予赞同志对第二批选派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讲的很全面、很具体、很到位我完全同意,请各县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认真做好第三批选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深化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任职,是巩固和扩大前两批选派工作成果的现实需要。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是省委作出的一项着眼当前、惠及长远的战略性举措,市委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2001年和2004年,我市分别选派了150名和240名干部到村任职,每批任期三年。选派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选派单位紧紧围绕“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稳定、锻炼干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目标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工作指导,落实目标责任,激发工作干劲,广大选派干部忠于职守,扎实苦干,选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两批390个选派村共培养继任书记371名,年均发展党员2名以上,实施发展项目422个,争取发展经济资金1.2亿元,选派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的有256个村,占选派村数的66%,农民人均增收442元,化解村级债务1800余万元,为选派村办实事、办好事7250余件,捐助资金1424万元,捐赠电脑、图书、衣物等各类学习、生活用品12万余件,助学2565人。通过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的村级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以农民得实惠为主要目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以影响干群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突出问题初步得到解决;以培养锻炼为目标的选派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健康成长。实践已经指明并将继续充分证明,省委关于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符合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要求,切合安徽的省情,顺应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完全有必要继续坚持下去。

第二,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任职,是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战斗力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三个文明”建设来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改革农村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选好配强村党支部班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强化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我市的选派工作开展以来,绝大多数选派村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80%以上的村“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新的增强。但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尤其是一大批年龄轻、文化高的“经济能人”向城镇转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一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管事水平不高、规章执行不力、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相对贫困和后进的村缺少“领头雁”,整体功能不强,形不成领导核心;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农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相对滞后,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干群关系不够融洽等等。究其原因,还是领导班子问题,还是“一把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农村基层政权就不稳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动摇。因此,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农村任职,就是要为这些村选派一个好的带头人,通过这个带头人培养一个好支书,带出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进一步增强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的先进性,进而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确保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

第三,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任职,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决定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央作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之后,对“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涉及全方位、时跨数十年、惠及几亿人的庞大系统工程,也是第三批选派工作面临的新的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在全市345万人口中,农业人口达260万,占四分之三,而目前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仍然十分低,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也相对落后。不下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前两批选派工作的实践表明,选派工作在集社会各方之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大有可为,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方面大有可为。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有利于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与农村的联系,推动各部门各单位真正进入“三农”工作主战场,把管理和服务职能向农村延伸,切实做到工作重心下移。通过选派干部到农村任职,有利于把城市优秀人才输送到农村,使发展项目和资金向农村倾斜,并带动千万个部门、千百万人以实际行动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形成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从而促进农村乃至社会的和谐进步,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第四,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农村任职,是培养和锻炼优秀年轻党员干部的有效途径。农村工作量大面广,任务繁重,同时又是各种问题和矛盾的交汇点。机关干部如果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很难学会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带领群众去完成各项任务的方法和本领,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很难提高。自选派工作开展以来,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任职锻炼,在直接与农民群众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使他们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意志品质得到了陶冶,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特别可贵的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上取得了具有奠基意义的进步。实践证明,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有利于他们了解农村,熟悉农业,在实践中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做好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本领;有利于他们深入群众,加深对农民群众的了解,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新形势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做好群众工作、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有利于他们经受艰苦环境的锻炼和考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磨砺革命意志,陶冶精神情操,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支了解农村、熟悉农业、对农民有深厚感情的干部队伍。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全党的责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义务,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大局意识,增强群众观念和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二、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群众观念,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认真地做好选派干部的推荐工作

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设规划要靠村党组织去谋划,发展农村经济要靠村党组织去带动,村容村貌整治要靠村党组织去发动,农村精神文明要靠村党组织去促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靠村党组织去引领。把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使瘫班子站起来,软班子硬起来,散班子强起来,这是选派工作的重要目的,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村党组织书记的选派任用,必须坚持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把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有培养前途,能真心诚意为农民群众办实事的人,选到村党组织书记的岗位上来。刚才,予赞同志已经把第三批选派干部名额分配原则、推荐步骤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说明,选派干部名额也已经分配到了各个部门和单位,我们在选拔干部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高度重视,真正把优秀人才推荐出来。选派干部的素质高不高、能力强不强、工作成效明显不明显,直接关系到整个选派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选派单位的形象,直接关系到选派干部的政治前途,更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扎实、稳步推进。在前两批选派工作中,大多数部门和单位大局意识强、思想认识高,克服种种困难,把本单位、本部门的中坚力量拿出来让组织挑选,但也有少数单位和部门存在本位主义和“应付”思想,没有真正把优秀的人才拿出来,在工作实践中,就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工作效果。因此,我们要从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治高度,对年轻党员干部进行逐个筛选,真正把最优秀的人才推荐出来,放到农村基层进行锻炼。

二是要坚持标准,严把选人用人关。选派的对象和范围,文件已经作了明确规定,予赞部长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根据市委的意见,我们在推选干部人选时,除规定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工作经历等基本条件外,还需要明确三点:一是要推荐有一定职级的干部,也就是要从选派单位内设机构中选派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选或经组织部门备案的后备干部人选;二是要选派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干部,也就是要选派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三是要选派对农村工作相对熟悉,对农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干部,培养照就一支了解农村、熟悉农业、热爱农民的干部队伍。我们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原则,敢于负责,严格选人,严格把关,不降格以求,不平衡照顾,坚决杜绝滥竽充数,切实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三是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要严格按照省、市委要求的程序选派干部,教育、引导和鼓励符合条件的干部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并把选派工作的全过程向党员和群众公开,切实落实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四是要严肃组织纪律,保证选派工作渠道的畅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中。各县区、各单位、各部门要注重把优秀的人才放到农村基层培养和锻炼,提高他们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克服经费紧、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困难,不准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准敷衍了事,应付差事,不准以任何借口或理由推脱,要不折不扣地完成选派任务;要积极为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创造条件,认真落实他们的各种待遇,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激励他们投身基层,建功立业。今后,年轻干部提任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县(区)直部门负责人的,原则上要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优秀选派干部要优先提拔,对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愿到基层锻炼的,坚决不予提拔重用,坚决杜绝干部派不动、派不出现象的发生。

三、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全力做好选派工作

做好第三批选派干部到农村任职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继续按照“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稳定、锻炼干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总目标、总要求,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第一,全面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新农村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农民群众来完成。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既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保证,也是选派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教育和引导选派干部以组织建设为基础,适时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以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着力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强和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特别是要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以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突出抓好以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为内容的“双技”培训,大力建设“双带”型农村党员队伍;要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健全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理顺村“两委”关系,加强团结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把致富能手、专业大户、乡镇企业骨干、复员退伍军人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年轻优秀分子作为发展重点,切实解决一些村党组织活力不足、后继乏人的问题。通过不懈努力,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二,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位的就是要发展生产,离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是选派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检验选派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选派工作要紧扣这个中心来开展,始终把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来抓。要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推进结构调整,培育优势产业,形成精品特色,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努力降低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同时,要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转变几千年积淀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激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为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现在大家普遍注意到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点,这是对的,但对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收入还存在模糊认识,最突出的就是认为集体经济不能搞,搞不好。村集体经济无钱办事,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只有集体经济有实力,村党组织才有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增加统领功能和服务功能,领导核心作用才有物资基础。所以,集体经济不是要不要搞的问题,而是怎么搞、怎么把它搞好的问题。省委、省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为选派的乡镇、村拿出专项发展资金,我们一定要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在资金、项目、技术、物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要帮助选派干部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新形式,善于运用市场的办法,着力在发挥资源优势、盘活集体资产、搞好生产和流通服务等方面动脑筋、做文章,努力在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服务的过程中增加集体收入。

第三,科学合理地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第三批选派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制定和实施符合村情民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指导行动,没有好的规划,就不可能有好的行动,就不可能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因此,选派干部到任后,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抓紧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完善工作。这个规划不仅是规划农民的住房,更要着重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既要着眼于城市化进程和发展布局,还要立足农村经济、自然和文化发展的传统,做到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具有新农村特点和时代特征;为保证规划的科学性,要引导选派干部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地方风俗民情和农民生活习惯,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引导选派干部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易受益的事情做起,通过抓好村庄治理和改善村容村貌,尽快让农民群众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和得到的实惠。

第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尚。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让农民当家作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也是重要手段,管理不民主称不上乡风文明,管理不民主也建不成和谐的新农村。要指导选派干部做好宣传农民、教育农民、组织农民的工作,使新农村建设成为一场激发农村正气、改变农民落后观念、培育新型农民的主战场,努力塑造文明向上的农村社会风貌,建设农村美好的精神家园。要支持选派干部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注重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要引导选派干部在工作中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村务、党务公开制度,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选派单位要帮助选派干部做好选派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领导要与选派干部一道解决选派村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选派村的社会稳定。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第三批选派工作的顺利推进

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是一项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全局性、战略性举措,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要保证这次选派工作按照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真正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部署,周密安排,保证选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选派工作不仅仅市组织部门的事,涉农部门和各成员单位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确保选派工作落到实处,市委调整了选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选调精干力量充实到办公室,具体负责选派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考核等工作;市财政将为选派办公室拨出专款,以保证选派工作力量和工作经费。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工作责任,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经费;要经常分析选派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动选派工作深入开展。要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特别要通过多种形式了解掌握每一位选派干部的工作情况,加强经常性的指导、检查和考核。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选派干部制度,联系领导要经常深入选派村,加强调查研究,与选派干部座谈交心,倾听意见,了解情况,加强指导,努力形成齐抓共管选派工作的格局。

二要加强宣传,充分发动。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选派工作的重要意义、原则、方法和选派的对象、条件、步骤和程序,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这项工作。要教育引导机关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勇敢地站出来,接受组织的挑选和考验。人选确定后,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其亲属的思想工作,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和认识上的偏差。

三要落实待遇,倾心帮扶。省、市委制定了选派干部各种激励保障措施,各县区、各选派单位要认真执行,不能各行其是,打自己的小算盘,不得以任何借口和任何理由降低标准、改变规定。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个人以及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最大限度地给予支持,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解除选派干部的后顾之忧。按照市委要求,选派干部任职村就是选派单位联系村,各选派单位要经常与选派干部谈心交心,加强跟踪管理;要注重发挥部门优势,对所联系的选派村在资金、项目、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真帮真扶,形成支持选派工作的强大合力。

到村任职范文篇4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培训教育是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关健环节。一是抓好岗前培训。每批新的大学生报到后,组织部门都要进行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和召开新老大学生村官座谈会,部机关分管领导作县情形势报告和基层工作方式方法,老大学生村官畅谈心得体会、传授经验,切实提高新大学生村官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扎根基层、安心基层、服务基层的思想意识。二是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各种业务知识培训班和优秀村干部培训班等,使其尽快提高和掌握所任职位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各大学生村官所在乡镇、部门也要利用外出考察学习机会,安排大学生村官参与考察学习,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汲取营养,增长才干。三是强化思想素质提高。要求大学生村官抓好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政治理论的学习,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鼓励参加学历教育。创造条件,做好服务,鼓励大学生村官通过函授培训、在职教育等多种形式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二、加大锻炼力度,丰富实践经验。

实践锻炼是快速提升大学生村官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实现大学生村官健康快速成长的必由之路。在工作中,要根据大学生村官的不同层次和业务专长,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实践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接受锻炼、接受考验。一是脚踏实地锻炼。针对大学生村官对基层情况不够了解,实践经验不足,解决实际问题和把握复杂局势的能力相对较差的弱点,各有关乡镇要安排实实在在任务,让他们参与计划生育、扶贫、民政等工作,深入村庄、农户,了解基层情况,开展调查研究,从最基层、最具体的工作干起,使他们真正了解基层,掌握基层工作方法。二是多岗轮换磨练。在大学生村官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多乡村、多岗位的实践锻炼,全面了解乡镇情况,加强不同村官角色的转换,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增加经验积累,提高综合素质。三是挂职、跟班学习。通过选送到乡镇部门、安排到县直单位挂职、跟班学习、参加专项工作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村官在更多的岗位上进行锻炼,使他们既有基层工作经验,又掌握机关工作的一些方式方法,不断开阔大学生村官的视野,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四是举办学习论坛。定期不定期组织各类大学生村官学习论坛,邀请领导、专家、经验人士进行讲座,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的领导能力和理论水平,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建立管理制度,推进工作规范。

一是建立日常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设立奖惩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官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做出成绩。严明工作纪律,要求大学生村官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听从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安排。二是建立谈话汇报制度。部机关每年听取大学生村官一次书面汇报,分管部长、股室科长、大学生村官所在乡镇领导每季度找大学生村官谈话一次,乡镇党委定期召开大学生村官例会,全面了解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畅谈工作体会,帮助总结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村官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建立跟踪考察制度。由部机关具体负责,结合年度考核工作,每年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对他们在基层的表现情况作出综合性评价,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档案,将每人的思想工作汇报、谈话记录、工作实绩、考察情况等及时归档,以此来记录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历程,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四是建立村官座谈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并结合实际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大学生村官提供相互交流思想、交流经验的平台,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座谈会上,部机关领导与大学生村官集体谈话,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工作作风的教育,促使其政治上、思想上尽快成长成熟。

到村任职范文篇5

——对*乡实行选派乡干部到村任职制度的调查

南双庙乡辖27个行政村,人口近4万人。2004年8月,该乡从转变乡政府职能、加快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入手,大力推行乡干部到村任职制度,先后选派8名干事、说事、工作有能力、有开创意识、事业心强的年轻干部到农村任职。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不仅促进了乡政府职能和乡干部作风转变,原创:而且优化了农村基层组织结构,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全乡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一做法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和称赞。

(一)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业税的取消,如何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不断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是当前乡镇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为此,南双庙乡党委组成专门调研组,就如何转变乡镇工作职能,工作力量进一步向农村倾斜,深入农村、农户进行广泛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村“两委”班子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战斗力、凝聚力不强,发展意识淡薄等问题,特别是有的村宗族势力严重,选不出合适人选担任村干部。为解决这一问题,乡党委在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即选派乡干部到村任职,突破就地取材的选人用人模式,以乡干部文化程度高、政策水平好、开拓意识强、各方面关系和路子较宽等优势弥补村干部素质相对较低、接纳信息和新生事物慢的不足。同时,让一批年轻干部走出乡政府机关,担当农民群众的带头人,既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又为年轻干部锻炼成长搭建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

(二)

为使选派干部“派得准、立得住、出成效”,该乡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中青年干部到村任职的意见》专件,明确了指导思想、选派条件、选派程序、监督管理、主要待遇等,在选派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严格选派条件。选派什么样的干部受群众欢迎、哪些村需要配备什么类型的干部,这是做好选派工作的前提。乡党委在选派干部时,注重政治思想素质,注重年龄文化结构,注重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明确提出所选派的干部必须具备5个基本条件:①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②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国家公务员、机关干部,特别优秀的可放宽年龄及身份条件。③中共党员,大专以上学历。④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和引领农民群众致富的专业技术或一技之长。⑤政治可靠、群众信任、作风过硬、办事公道、勤勉敬业。

二是严格选派程序。选派乡干部到村任职,主要履行下列程序:①个人自荐或组织推荐。干部本人向组织申请或者组织根据干部德能勤绩确定选派对象。②组织考察。采取召集拟派村干部党员代表,进行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拟选派对象的工作情况及廉政建设情况进行考察,取得半数以上赞成票的,正式确定为选派人选。③党委研究。根据考察情况,由党委组织办提请党委会议研究,党委委员逐一明示,提出对拟定干部的意见,取得半数以上党委委员赞成的,方可通过。④任前谈话。对党委研究确定的干部,由政工副书记、组织委员、纪委书记和片长共同进行任前组织谈话和廉政谈话。⑤任前公示。对到村任职的干部进行任前公示,公示期为3天,设置公示箱和公示联系电话,征求多方面意见,增加透明度。⑥实行试用期制度。到村任职干部原则上试用期半年,由组织办会同片长跟踪考察工作情况。

三是严格监督管理。做好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重在强化监督管理。为强化对选派干部的监管工作,该乡主要抓了3个方面。①强化培训。在选派干部到岗之前,乡财政出资组织任职干部到外地学习培训,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在农村的政策、法律法规,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农业实用技术,提高他们的工作本领。②明确责任。按照全乡年度发展目标和选派干部所担任的职务,乡党委、政府同每个选派干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尤其是确定了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任职干部有三项主要工作目标,即做到社会秩序稳定,无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案件;经济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全面完成乡下达的年度计划任务;每年引进项目(或办实事)1项以上,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③严格考核。该乡要求选派干部必须按时参加每周一乡组织的集中学习,有事离岗要履行请假审批手续等。选派干部不仅接受乡党委、政府的管理,而且接受所在村干部和群众的监督。建立健全了选派干部考核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选派干部的工作情况,每半年对选派干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议;年终由乡党委组成考核小组,原创:依据选派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和考核办法,按优秀、称职和不称职对选派干部进行考核评定,作为选拔任用和实施奖惩的依据。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一方面,对选派到村任职的干部实行“三个不变”,即干部身份不变,工作待遇不变,工资发放渠道不变。另一方面,把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作为培养、锻炼、提高干部的重要措施。明确提出“三个优先”,对选派的干部优先建议组织人事部门列为后备干部,对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建议组织部门提拔使用,对选派的干部优先评优晋资。这样既解除了选派干部的后顾之忧,又激发了选派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

南双庙乡选派乡干部到村任职,创新了农村管理体制。尽管运行时间不长,但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基层班子结构。选派的8名到村任职干部不仅年轻有为,文化素质高,而且有专业特长,整体素质较好,为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增添了活力。所派任职村“两委”主要负责同志平均年龄下降了5岁。同时,任职干部到村后,高站位、细谋划,大刀阔斧调整充实两委班子,把有责任心、有能力、群众基础好、有威望的人充实到村班子中来。如李俊生同志于2005年2月份到董庄村任支部书记,他广泛深入群众中走访座谈,充分了解各方面情况后,调整充实村干部4人,董庄村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张爱国同志到姜村任职后,根据该村特殊村情,组织4名认真负责的村民组成村务工作领导小组与原村两委班子共同管理村内事务,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2、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选派到村任职的干部大都思想解放,思路开阔,他们到岗后充分发挥其信息灵、路子广、办法多的优势,根据各村的优势确定了加快经济发展的路子。董庄村在乡派干部李俊生同志的带领下,建立了养羊场,目前正在洽谈洋河情缘酒分装和皮毛加工两个项目。张爱国同志利用姜村群众有养殖獭兔的传统优势,成立了养殖协会,推动了该村养殖业的发展。目前,獭兔存栏达17000多只,獭兔养殖专业村已初具规模。

到村任职范文篇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根据赣州市选派县乡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的相关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决定选派乡镇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培养锻炼干部、发展农村经济作为重要任务,积极探索解决村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与培养市乡干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通过选派市乡干部到村任职,帮助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建班子、带队伍、谋发展、促和谐、保稳定,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推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选派对象、数量及条件

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工作在市委的领导下,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各乡镇党委具体组织实施。

1、选派对象。以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为主体,重点从优秀后备干部中选派。

2、选派数量。对存在新农村建设不力、计划生育工作滞后、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村里矛盾化解不力、群众信访数量上升等情况的“难点村、后进村、软弱村”,必须选派乡镇机关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全市至少选派17人,原则上各乡镇党委至少必须选派1名机关干部到村任职。

3、选派对象条件。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公道正派,熟悉农村政策和农村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作风过硬,身体健康,系中共正式党员。要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35以下、综合素质较高的副科级后备干部或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选拔生列为重点选派对象。

三、选派对象的任职、管理和考核

1、选派对象的任职。选派的干部到所派村担任党组织书记。选派对象采取自愿报名、竞争上岗、差额考察、双向选择的办法确定,报市委组织部备案。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时间为2年。

2、选派对象的管理。选派干部由派出乡镇党委管理,由乡镇党委明确职责、目标和任务。各乡镇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选派干部大胆开展工作。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期间,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党组织关系接转到任职村,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所在乡镇要安排一定的资金,对选派干部给予适当的补贴。实行定期汇报制度和谈心制度,选派干部每月定期向所在乡镇党委书记汇报当月工作开展情况,党委书记也要每月定期找选派干部谈心,了解其工作生活、思想状况,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3、选派对象的考核。根据本地实际与所在乡镇党委签订目标责任书,并报市委组织部备存。选派干部年度考核工作,与所在乡镇机关干部同步进行。选派干部工作期满后,由市委组织部会同所在乡镇党委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表彰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因工作需要,本人愿意留任的,在征得党委研究同意后,报市委组织部审批,可继续留任。对考核不合格的及时予以调整。

四、选派干部的主要任务

1、着力建强一个好班子,培养村党组织带头人。选派干部要把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培养选拔好村党组织书记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摸清村“两委”班子战斗力状况和班子成员的现实表现,落实“一村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市级重点培养机制,注重从本村优秀青年、致富能手、退伍回乡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物色人选,及时调整配强班子成员,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着力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村干部队伍,培养一名具有较高素质的本地村党组织书记。

2、着力制定一个好规划,探索新农村建设的路子。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帮助所在村制定一个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坚持适度超前、凸显特色、开放设计的原则,统筹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情况。按照产业规划,重点帮助村级组织抓发展,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抓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抓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3、着力选准一个好项目,稳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指导和帮助做好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三资”清查登记工作,因村制宜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兴办农业项目、依法经营集体土地,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途径。充分发挥选派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

4、着力建设一个好阵地,建立健全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指导和帮助设置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美观大方。除确保活动场所办公议事、党员活动等基本功能外,还要结合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逐步拓宽综合功能,并依托办公活动场所建立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对活动场所功能设置不合理的,及时进行调整,并指导加强办公活动场所日常管理维护,实现永续利用。

5、着力完善一套好制度,不断提高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水平。按照“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的原则,重点帮助和指导所在村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制度、党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制度、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党员干部轮流值班制度、村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等,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推行党建工作责任“双述双评”机制。督促抓好各项制度落实,提高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

五、选派工作的时间安排

1、各乡镇党委必须根据选派工作要求,做好软弱涣散村的调查摸底工作,认真分析本乡镇干部情况,按照规定确定拟选派干部对象,填写好《乡镇选派干部基本情况调查摸底表》、《乡镇机关拟选派干部对象登记表》(见附件),同时按照村党支部书记任免工作程序,填报好《村党支部书记任免情况登记表》,于4月30日前报市委组织部村建科(电子邮箱:,联系人:罗小春,联系电话:)。

到村任职范文篇7

一、基本现状

从2005年开始,我县启动实施了“村村(社区)大学生”工作计划,通过选派大中专毕业生支持新农村建设、选拔普通高校特困生及长线专业毕业生到乡镇事业单位服务、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等多种形式,共计选拔116名大中专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其中:男62人,女54人;本科3人,大专(高职)83人,中专30人;担任村干部助理的43人,包产业(包项目)的37人,包村或从事其它工作的36人,占全县136个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的92%,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一名大中专毕业生的工作目标。其主要做法是:

1、抓政策引导,落实激励措施。制定出台了《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一般工作人员办法(试行)》、《县选派大中专毕业生支持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县择优选拔普通高校特困生及长线专业毕业生到乡镇事业单位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规定,对到基层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坚持优先到县直部门工作,优先选拔进入后备干部库。对工作三年以上,工作表现突出的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大胆提拔重用。2006年以来,先后选调了15名在基层任职服务、具有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林、水等部门技术岗位上工作;对领办科技项目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的3名毕业生,由组织、人事部门选拔到乡镇科技副乡(镇)长的岗位或选调到农、林、水等部门技术岗位上工作。通过完善制度,落实措施,确保了毕业生到基层任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2、抓待遇落实,坚定任职信心。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为各类选拔到村任职的大中专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工作上的支持、学习上的关心、生活上的照顾、待遇上的倾斜,进一步调动和激发选拔大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县财政每年拿出21.2万元资金以落实“县选特困生”和支持新农村建设服务人员的生活费,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在参加县上事业单位招考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特别优秀的,依据《省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省委发[2007]77号文件)予以提拔任用为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从根本上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对在乡镇服务期满表现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优先安置到乡镇事业单位工作,空出岗位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形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互动机制。

3、抓教育培训,提升工作能力。依托县委党校、职教中心、农技中心等培训机构,结合全县党员冬训和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对到村任职大中专毕业生普遍进行了轮训。利用黎明、两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了“县到村任职毕业生培训基地”,分期分批开展到村任职的毕业生专业技能培训,还先后选送52名大中专毕业生到省委党校、农科所、农校等地学习。使他们成为党的政策的宣传员、科学致富的技术员、农产品销售的市场信息员、党委和政府的助理员、农村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有效提高了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水平。

4、抓考核管理,构建长效机制。结合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全部面向在基层服务和到村任职的大中专毕业生公开招聘,实行合同管理。积极给在基层工作和到村任职的大中专毕业生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和锻炼,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在户档管理上,按照省上持《择业通知书》落户的相关规定,在居住地统一办理入户手续,学籍档案由县人才交流中心免费代管,党团组织关系转至服务单位;在日常管理上,积极协调服务单位安排工作岗位,每半年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行一次督查检查,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引导教育他们服从分配,虚心学习,联系群众,自觉遵守服务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接受服务单位的管理,充分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基层群众服务;在考核管理上,服务人员每半年向组织、人事部门报送半年工作总结一份,年终由乡镇党委、政府统一考核,并将考核材料报组织、人事部门备案,考核情况存入本人档案。

县自从开展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不断提高了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取得了明显实践效果。一是有效地改善了村干部的队伍结构。目前全县90%的村(社区)进了大中专毕业生,无疑给村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动全县164名村干部取得了大专学历,在村里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氛围。二是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工作的水平。在大中专毕业生的积极参谋和努力工作下,村里的各类统计、报表、计划、总结、文书档案和其他上报材料等一些基础性工作质量显著提高,村里的各种活动也日益增多,给原本寂静的农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三是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了后备干部队伍。大中专毕业生自己认为,在村干部岗位上工作,考虑问题比以前要全面、仔细,办事情比以前稳妥、周到。县人事局一位领导颇有感受:在选拔到村工作满二年毕业生进镇属事业单位时,在口头表达能力、思维反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四是有效地拓展了大中专毕业生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大中专毕业生帮助村上拓展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生态环保农业等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项目上,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了村里特色经济的发展。五是有效地改变了大中专毕业生的择业观。随着社会各届对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工作的认可,农村广阔的舞台以及相关的优惠政策,进一步鼓励和促进了广大大中专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就业,缓解了学生就业压力。

二、存在问题

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做法受到了农村各方面广泛欢迎和充分肯定,但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和国家关于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不明确,难以扎根基层。大中专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工作的原因较多,有相当一部分主要是出于就业的考虑,以及被基层工作潜在的优势所吸引,如考研可加分、考公务员可优先,可进乡镇事业单位工作等优惠条件,而对农村工作怀有情感,想成就事业的人员较少,没有足够扎根农村发展的思想准备。

2、职责定位不明确,工作难以深入开展。首先,大中毕业生到村任职后,在村担任助理或副职,开展工作需要得到其他村干部特别是村支书、村主任的支持。造成到村任职的毕业生大多从事文书、文稿印刷、会议通知等工作,参与村级政务管理、村级班子会议、重大事务商议的工作很少。其次,到村任职毕业生感到农村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多、工作琐碎繁杂,短时间内很难得到群众的认同,工作普遍信心不足。

3、自身能力限制,工作业绩难以凸显。一方面到村任职毕业生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目前工作主要是了解熟悉农村情况,学习型的开展工作,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较高,但效率不明显,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较少;另一方面部分到村任职毕业生所学专业不对口,农村工作的知识较为欠缺,难以发挥自己特长。

4、管理培训缺乏,能力有待提高。县上出台了到村任职毕业生管理培训办法,管理培训没完全落实到位,部分乡镇以普训的方式代替专训,以中心工作需要的名义“借用”,影响到村任职毕业生工作能力的提高,甚至部分到村任职毕业生在工作中得不到村级班子的重用,严重挫伤村任职毕业生工作的积极性。

三、对策建议

开展好选拔大学生生到村任职工作,不仅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剂良方,更是引导大学生投身农村,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培养来自基层后备干部,加快农村发展的长远之策。进一步做好选拔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应充分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大局,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保证到村工作人才“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能成才”。

1、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一要加强舆论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对选拔大学生到村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宣传,对大学生到村工作的典型事迹进行报道,让社会上更加了解、认同和支持大学生担任村干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要统一各级党委政府的认识。要把选拔大学生到村任职这项工作,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政治高度,作为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农村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来理解、来对待、来落实。三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在鼓励大学生到村工作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真心为民办事、长期扎根农村的思想,正确处理担任村干部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安心农村工作。

2、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工作。选拔大学生担任村干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注重结合本地、本村的实际情况,不能搞“一刀切”。一要因需而行,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要正确把握组织要求和村里需求的关系,避免因组织上要求与村里实际需求不对应,使选拔大学生担任村干部工作成为一种形式。当前,要围绕建设新农村的任务要求,着力做好现有村干部队伍整体情况的调研,逐村分析村干部队伍的薄弱环节、存在问题,重点掌握村干部队伍的能力缺失问题,从而为有针对性地选择大学生提供依据,增强大学生配置的合理性、实效性。二要因时而行,分类分步逐年实施。要正确处理好农村现实需求和长远要求的关系,避免因急于追求村村都要有大学生的目标要求,造成人才资源的闲置。首先,应先考虑村级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以及各类先进村、示范村任职。其次,再考虑村级规模、经济实力中等的村。而对一些村级规模比较小、经济实力比较差、实际事务比较少的村,可以暂时不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结合以后撤村、并村工作同时进行。

到村任职范文篇8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一年多来,选聘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生活、干事创业的情况。刚才,5位大学生“村官”代表谈了体会和认识;**县**村、**县**镇两名同志以及**县的部长谈了对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的经验做法,大家讲得都很好。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向辛勤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的全市大学生“村官”表示亲切的慰问!下面,也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远意义,进一步坚定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推动这一决策的实施,总书记和、李源潮同志曾几十次作出重要指示。市委高度重视选聘工作,市委许宁书记经常过问大学生“村官”工作,多次听取工作汇报,要求加强正面引导,帮助解决困难,严格教育管理,关注健康成长。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更加说明,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第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建设和谐文明的新农村,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才能、有志向的人才。在座的各位“村官”,能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充实农村干部队伍,为农村输送新鲜血液,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第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造就党政后备干部队伍的战略举措。农村是大学生了解国情、熟悉社会的好课堂,是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阵地。我们选聘大学生到村工作,帮助农村,发展农村,服务农村,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年轻的大学生了解基层,从参加工作起就建立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担当大任。

第三,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当代大学生立志成才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上的许多精英都是当年的“下放知青”或“回乡知青”,现在我们各个层次领导干部中,很多人都有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的经历。我们把大批高校毕业生推向农村第一线,在基层工作中展示改革创新的时代风貌,这对于你们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锻炼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希望大家认清意义,明确责任,担负起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

2008年3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至今已选聘了3批,今年选聘的800人已经全部到岗工作,全市在职大学生“村官”达到1327人。总的看,我们这项工作起步良好、进展顺利,受到了基层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是社会各界思想上形成了共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将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作用情况,作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县区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进行管理和考核,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关注、关爱大学生“村官”的良好氛围。今年10月,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加强选聘大学生管理,落实以争做“四员”为基础、鼓励创业为重点、优者重用为方向的管理机制。各县区真正把大学生“村官”作为党政后备人才来培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来使用,严格按照省、市委要求为大学生“村官”落实工作生活补贴、一次性安置费以及各种保险等待遇,赤城县、康保县、张北县等12个县区克服财政困难,积极为选聘大学生落实事业编制,落实全额事业编制和乡镇事业编制人数达117人,占前两批选聘总数的22.2%。在基层,有的乡镇为大学生“村官”购置了床、被褥、炊具等生活必备品,有的村为大学生“村官”配备了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较好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刚才,大家的发言中也提到了自己的创业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帮扶,这些都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的支持和厚爱。

二是教育管理制度日渐规范。2008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选聘大学生到基层任职的实施办法》、《关于选聘大学生到基层任职的管理办法(试行)》、《关于鼓励选聘大学生参与全民创业的意见》等5个文件,对大学生“村官”提出了“四员”的要求,即发挥好“农业技术员、民事调解员、文化宣传员、站点管理员”的作用,各县区根据本地实际,配套建立了联系走访、专题报告、岗位调整、自我管理等制度,实行目标管理,纳入选聘大学生年度考核,这一做法受到了中组部李源潮部长的充分肯定。全市选聘工作基本形成了集选聘、培养、使用、考核、激励于一体的制度体系,成为大学生“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有力保障。

三是大学生“村官”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大家肩负组织上的殷切期望,怀着为基层服务的满腔热情,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当农业技术员、民事调解员、文化宣传员、站点管理员。有的带头上项目、做示范,为发展农业、致富农民贡献了力量;有的运用所学知识,主动给农民提供致富信息;有的带头传播科技知识,推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有的在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奥运国庆安保等急难险重岗位上经受了磨炼;有的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各项工作的生力军。截至目前,全市大学生“村官”有3名当选村党支部书记、1名当选村委会主任,131名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2名大学生“村

官”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4名考上了市县公务员,6名考上了事业编制。今年10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就我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专门作出批示,对我们鼓励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做法给予肯定,《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对我市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实践充分证明,当代大学生在基层是大有作为的。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战略意义,把它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好。

二、加强实践锻炼,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成长成才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培养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但归根到底,唱主角的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市委对大家寄予重托,农民群众对大家寄予厚望,大家一定要抓住机遇,努力拼搏,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年多的“村官”经历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在此,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1、越是身处基层,越要志存高远。与现代城市相比,农村的工作、生活环境还有很大差距,有的大学生因此不愿到农村去,认为到农村没有前途,浪费青春。但从农村实际来看,历史实践证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大学生在农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培养和选拔干部的重要途径。、、李源潮等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当年就是下放知青,当过“村官”,现在我们各个层次领导干部中,很多人也都有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的经历。作为大学生“村官”,就要理解党组织的期望,把握社会发展的潮流,抓住磨炼成长的机遇,志存高远、放眼未来,做一个既目光高远、胸怀宽广,又脚踏实地、勤学苦干的称职“村官”。

2、越是工作繁忙,越要加强学习。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学习抓得紧不紧、知识基础打得牢不牢。大家长期工作在“三农”一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任务繁重而复杂,经济发展、邻里纠纷、社会治安、访贫问苦等工作,都需要大家去做,的的确确非常辛苦。工作越忙越是要加强学习,不能以为自己是大学生,是佼佼者,就不需要再学习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积累新知识,增强新本领,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进步奠定根基。当前,我市农村正在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希望大家要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去,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争当学习宣讲的理论宣传员、调研问计的民情收集员、沟通协调的工作联络员和带头实践的便民服务员,努力成为推动学习实践活动的骨干力量。

3、越是贴近群众,越要增进感情。有感情才有责任,有责任才能增进感情。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法宝。要将党与群众血肉联系这根血脉绵延不断保持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我们党的干部在基层中锻炼出来,在群众中成长起来。温室里长不出能经风雨的花朵,坐在机关大楼里培养不出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大学生“村官”直接与群众打交道,零距离接触群众,没有深厚的感情是做不好群众工作的。大家要珍惜与群众朝夕相处的机会,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在日常交往中增进感情、在基层实践中增长本领、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一步一步地成长成才。只有这样成长起来的干部,才能对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只有这样成长起来的干部,才能从老一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当好“接班人”。

4、越是天地广阔,越要提升能力。同志曾经指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巨大的舞台上,怎样才能有所作为呢?靠的是能力。大家要着力提高六种能力:一是要懂得农村政策,增强执行政策的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必须吃透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大学生“村官”要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点。二是要懂得农民语言,增强交流思想的能力。要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变成浅显易懂的农民话语,多讲农民语言,这样同农民交流才能达到思想上贴近,感情上沟通,做起工作来就有成效。三是要懂得农业技术,增强示范引领的能力。要下功夫学习农村实用技术,懂得一技之长,带头创业发展,当好示范。四是要懂得依法办事,增强教育引导的能力。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引导农民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五是要懂得分清主次,增强统筹兼顾的能力。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分清轻重缓急。六是要懂得公正处事,增强调处矛盾的能力。出现矛盾纠纷要高度重视,处理问题不偏不倚,不亲不疏,一碗水端平,这样群众才会信赖你、拥护你。

5、越是条件艰苦,越要信念坚定。农村生活清苦、工作艰苦,与大家理想中的生活肯定有一些差距。大家要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距,坚定自己的信念,为自己的选择而无怨无悔。古语说的好,“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唯有坚韧不拔之志”。希望大家一定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莫,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做到困难面前不后退,压力面前不动摇;一定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不浮不躁,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要搞短期行为,不要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做长远打算,以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意志脚踏实地干工作,在为人民群众的真诚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虽然是农业大市,但还不是农业强市,农民收入仍然相对较低,致富门路较少,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大家选择到农村工作,就是要在基层实践中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希望大家越是面临艰苦生活、复杂环境,越要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越要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越不能动摇理想信念。

6、越是备受关注,越要注重形象。当前,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农民群众对大家更是敬仰有加、寄予厚望。越是受关注,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绝不能骄傲自大。今年全市17000名大学毕业生,目前还有7000多人没有就业,就业压力依然严峻,大家的岗位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从过去的情况看,有些大学生把“村官”当成跳板,抱有“过渡”心理,扎根农村的思想不牢固;有的只关注“村官”待遇,不履行“村官”责任;有些大学生“村官”好高骛远,急功近利,遇到挫折和失败便灰心丧志。希望大家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言行,坚守岗位,服从领导,严守纪律。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多听、多问、多思考,要多和“两委”干部商量。要多献创新发展之策,多做开拓进取之事,走出一条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的路子。

三、健全机制,强化服务,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明年我市还将选聘800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将会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进一步树立战略眼光,总结经验,加强领导,着力健全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形成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工作局面,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业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队伍。

一是组织要更加得力。县区组织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职能,督促财政部门及时划转中央、省、市财政补贴资金,落实好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要协调劳动人事部门为到村任职大学生在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政策优惠、工龄认定以及户口档案关系的保留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及时为到村任职大学生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并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要指导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联系青年的优势,积极搭建青年创业平台,同时协调其他相关部门结合部门职能,积极参与、支持和服务选聘工作。按照市委决定要求,明年我市还将选聘800名大学生到村任职,为了统一管理,明年各县区不能自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二是服务要更加周全。中央和省委已经明确了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和津贴标准,各县区要抓紧研究、测算,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今年,全市选聘的800名大学生“村官”已全部到岗工作,目前还没有落实公务员待遇的要协调有关部门,严格按照省、市要求的标准,抓紧时间,简化程序,迅速落实,落实情况要作为年终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要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岗位培训和跟踪培养制度,依托各县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认真抓好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经常性培训。今年,市里经过积极争取,专门为大学生“村官”开办了“农业推广硕士班”,各县区要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报名参加,力争在聘期内使大学生“村官”的学历层次得到普遍提升。要建立结对帮带制度,乡村干部要与大学生“村官”结成帮扶对子,及时掌握他们思想工作状况,支持和引导他们发挥作用。当前,要把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作为服务的重点,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和有识之士,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帮助和扶持。

三是管理要更加规范。对大学生“村官”既要热情关心,又要严格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管理办法,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具体工作措施。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市委组织部负责宏观指导,县区委组织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和服务,乡镇党委具体实施。要按照“四员”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确定工作目标,让他们有事可干、有章可循、有责可究。要完善考核办法,认真做好大学生“村官”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对优秀的党员大学生“村官”,可以培养为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特别优秀的,可以作为农村党组织书记候选人进行重点培养;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奖励。

到村任职范文篇9

在这春和景明、万紫千红的美好时节。县委研究决定召开全县选派工作大会,主要目的是及时总结第四批选派工作,表彰先进典型,欢送第五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不断开创我县选派工作新局面。刚才,宜国部长简要总结了第四批选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会议对荣获全县第四批选派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部分单位和选派干部代表作了交流发言,讲的很好,很精彩。

从省市县三级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是我省党建工作的创新举措,已经开展了十一个年头,选派了四批干部。多年来,的选派工作在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单位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通过选派干部的不懈努力,实现了“一个加强、两个提高、三个促进”的目标。“一个加强”,即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两个提高”,即提高了选派村经济发展水平和选派干部自身能力;“三个促进”,即促进了村级各项常规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村级工作规范化。我县的选派工作成功跻身全市先进。由此可见,这项工作不仅让年轻干部得到了锻炼,让基层党组织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更重要的是通过选派干部的辛勤工作,解决了许多群众要求迫切的现实问题,让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为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体选派干部和所有关心、支持选派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当前选派工作,要按照选派工作“六句话”的总体要求,一手抓第四批选派工作成果的巩固,一手抓第五批选派工作的开展,扎实推进选派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继续开展选派工作的重要意义

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相对贫困村、后进村任职,是上级从基层实际出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培养锻炼了解农业、熟悉农村、对农民有深厚感情的优秀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我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革命老区,也是欠发达地区,山区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比重大,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是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崛起、富民强县的重要任务。近些年我县农村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这次第五批选派干部要去的13个村,都是一些难点村或者是贫困村、后进村。组织上安排选派干部下去,就是为这些村选派一个好班长,带去一个先进的发展思路,培养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带出一支能战斗的党员干部队伍,推动全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选派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继续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将第五批选派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二、努力提高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的工作水平

同志们从机关到农村任职,是接受锻炼、展示才华的重要机遇。村官不大,责任重大,希望你们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要揣着一颗诚心为群众,坚持一颗信心定目标,怀着一颗恒心干事业,抱定一颗决心干成事。

第一,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大力发展村级经济。选派干部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要立足村情,因地制宜,结合任职村实际,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注重增加集体积累,村集体有没有收入直接关系到村级组织为民服务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弱。要高度重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用足、用好、用活专项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第二,要务实亲民、多办实事,努力改善民生。选派干部要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做到务实亲民,改善民生。大家不能把自己看得比老百姓高出一等,“身”离农村很近,“心”离农民很远,要心系群众,善待群众,要真正扑下身子,融入农村,主动与群众打成一片。要时刻关心群众疾苦,经常深入到农户家中,到最困难的农户家去,到工作难以推开的农户家去,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急,真正把握准群众的思想脉搏,用真情去为群众做事。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益的事情做起,真正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大力加强道路、水利、电力、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第三,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不断提高领导能力。选派干部到农村后,自身角色和工作对象、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第一书记要协调好与村里老书记的关系,协调好村党组织与村委会及其他群众组织的关系,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好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关系,遇事多沟通、多商量,与班子成员合作共事,和谐共进。要善于团结村里的党员和干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壮大工作力量。要谦虚好学,摆正位置,务实工作,多干事、少评论、少吹牛,始终把实践放在第一位,勇于实践,真正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让自己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第四,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奠定好今后发展的基础。大家这次到村任职,时间为两年。两年的时间,要解决任职村所有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大家务必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从村里的实际出发,制定好符合村里实际的发展规划和目标,稳步推进工作,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要急功近利、超越实际,不要用损害群众利益的方式创造个人政绩。

三、切实加强对选派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是选派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要发挥作用。要坚持和完善县选派领导组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各成员单位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在项目、资金、技术上向选派村倾斜,形成重视、支持选派工作的良好格局;县选派办要完善选派干部实绩考核机制,建立健全选派干部任职档案,定期对选派工作进行督查,加强选派干部之间的交流互动,推动选派工作深入开展。

二是乡镇党委要加强领导和指导。要继续实行乡镇主要领导联系选派村制度,实行“捆绑责任制”,做好传、帮、带;要指导第五批选派干部正确处理好加强组织与加快发展的关系,以组织建设的实际成效为加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认真执行选派工作各项管理制度,突出抓好选派干部主持党组织工作、吃住在村、出勤率和请销假制度的落实;要帮助选派干部选好发展项目,落实好省、市委制定的有关激励政策,保证专项扶持资金足额到位。

三是选派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选派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全面关心和支持选派干部。单位“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定期到选派村开展调查研究,定期听取选派干部的工作汇报;要确定一名负责人联系选派干部,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协调解决具体问题;要发挥单位优势,加大支持力度,当好坚强后盾。

到村任职范文篇10

(一)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业税的取消,如何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不断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是当前乡镇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为此,**乡党委组成专门调研组,就如何转变乡镇工作职能,工作力量进一步向农村倾斜,深入农村、农户进行广泛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村“两委”班子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战斗力、凝聚力不强,发展意识淡薄等问题,特别是有的村宗族势力严重,选不出合适人选担任村干部。为解决这一问题,乡党委在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即选派乡干部到村任职,突破就地取材的选人用人模式,以乡干部文化程度高、政策水平好、开拓意识强、各方面关系和路子较宽等优势弥补村干部素质相对较低、接纳信息和新生事物慢的不足。同时,让一批年轻干部走出乡政府机关,担当农民群众的带头人,既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又为年轻干部锻炼成长搭建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

(二)

为使选派干部“派得准、立得住、出成效”,该乡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中青年干部到村任职的意见》专件,明确了指导思想、选派条件、选派程序、监督管理、主要待遇等,在选派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严格选派条件。选派什么样的干部受群众欢迎、哪些村需要配备什么类型的干部,这是做好选派工作的前提。乡党委在选派干部时,注重政治思想素质,注重年龄文化结构,注重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明确提出所选派的干部必须具备5个基本条件:①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②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国家公务员、机关干部,特别优秀的可放宽年龄及身份条件。③中共党员,大专以上学历。④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和引领农民群众致富的专业技术或一技之长。⑤政治可靠、群众信任、作风过硬、办事公道、勤勉敬业。

二是严格选派程序。选派乡干部到村任职,主要履行下列程序:①个人自荐或组织推荐。干部本人向组织申请或者组织根据干部德能勤绩确定选派对象。②组织考察。采取召集拟派村干部党员代表,进行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拟选派对象的工作情况及廉政建设情况进行考察,取得半数以上赞成票的,正式确定为选派人选。③党委研究。根据考察情况,由党委组织办提请党委会议研究,党委委员逐一明示,提出对拟定干部的意见,取得半数以上党委委员赞成的,方可通过。④任前谈话。对党委研究确定的干部,由政工副书记、组织委员、纪委书记和片长共同进行任前组织谈话和廉政谈话。⑤任前公示。对到村任职的干部进行任前公示,公示期为3天,设置公示箱和公示联系电话,征求多方面意见,增加透明度。⑥实行试用期制度。到村任职干部原则上试用期半年,由组织办会同片长跟踪考察工作情况。

三是严格监督管理。做好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重在强化监督管理。为强化对选派干部的监管工作,该乡主要抓了3个方面。①强化培训。在选派干部到岗之前,乡财政出资组织任职干部到外地学习培训,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在农村的政策、法律法规,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农业实用技术,提高他们的工作本领。②明确责任。按照全乡年度发展目标和选派干部所担任的职务,乡党委、政府同每个选派干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尤其是确定了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任职干部有三项主要工作目标,即做到社会秩序稳定,无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案件;经济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全面完成乡下达的年度计划任务;每年引进项目(或办实事)1项以上,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③严格考核。该乡要求选派干部必须按时参加每周一乡组织的集中学习,有事离岗要履行请假审批手续等。选派干部不仅接受乡党委、政府的管理,而且接受所在村干部和群众的监督。建立健全了选派干部考核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选派干部的工作情况,每半年对选派干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议;年终由乡党委组成考核小组,依据选派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和考核办法,按优秀、称职和不称职对选派干部进行考核评定,作为选拔任用和实施奖惩的依据。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一方面,对选派到村任职的干部实行“三个不变”,即干部身份不变,工作待遇不变,工资发放渠道不变。另一方面,把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作为培养、锻炼、提高干部的重要措施。明确提出“三个优先”,对选派的干部优先建议组织人事部门列为后备干部,对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建议组织部门提拔使用,对选派的干部优先评优晋资。这样既解除了选派干部的后顾之忧,又激发了选派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

**乡选派乡干部到村任职,创新了农村管理体制。尽管运行时间不长,但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基层班子结构。选派的8名到村任职干部不仅年轻有为,文化素质高,而且有专业特长,整体素质较好,为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增添了活力。所派任职村“两委”主要负责同志平均年龄下降了5岁。同时,任职干部到村后,高站位、细谋划,大刀阔斧调整充实两委班子,把有责任心、有能力、群众基础好、有威望的人充实到村班子中来。如**同志于**年2月份到**村任支部书记,他广泛深入群众中走访座谈,充分了解各方面情况后,调整充实村干部4人,**村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张爱国同志到姜村任职后,根据该村特殊村情,组织4名认真负责的村民组成村务工作领导小组与原村两委班子共同管理村内事务,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2、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选派到村任职的干部大都思想解放,思路开阔,他们到岗后充分发挥其信息灵、路子广、办法多的优势,根据各村的优势确定了加快经济发展的路子。**村在乡派干部**同志的带领下,建立了养羊场,目前正在洽谈洋河情缘酒分装和皮毛加工两个项目。张爱国同志利用姜村群众有养殖獭兔的传统优势,成立了养殖协会,推动了该村养殖业的发展。目前,獭兔存栏达17000多只,獭兔养殖专业村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