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0:09:01

单位改革

单位改革范文篇1

中央企业作为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主要和核心的代表力量,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央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与跨国公司存在四个方面的差距:一是大而不强的先天弱点制约整体创新能力提升;二是在核心和关键技术创新方面实力不强;三是技术创新理念和思路相对落后;四是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滞后于实践。

推进中央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路径

发挥中央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中央企业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与外国跨国公司相抗衡的核心力量,而技术竞争又是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内容之一,所以中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我国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中必须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首先,要依托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来提升中央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其次,在产学研结合中要使企业处于龙头位置。

提高原始创新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实践证明,最先进的技术不能靠引进获得,那么对于作为技术创新主力军的中央企业来说,就必须具有独立的创造发明能力,即原始创新能力。对于中央企业来说,要提高自身的原始创新能力,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技术人员争作发明家的开拓精神。“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一点对于科技领域的人员来说也有异曲同工的含义。

把国家力量和市场作用结合起来。在我国,几乎所有涉及全局的关键技术创新都是在国家直接组织或政策扶持下实现的。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已不可能像以往那样单纯依靠国家力量来推动。技术创新还必须依靠企业、依靠市场作用的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在于把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有机结合在一起,中央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则在于把国家力量和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政策建议

完善中长期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中央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服务于国家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利益,我们认为要提高企业立足长远的创新热情应该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两个方面入手。对企业管理者的激励,应突破企业层面,上升到国家战略利益的高度来考虑和把握。对于技术创新人员来讲,应加强对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证科研人员能够从所取得的创新成果中获益,尤其应将创新成果给企业带来的长期效益与科研人员的长期福利联系在一起,激励科研技术人员进行立足企业长期发展的技术创新。

构建科学有效的技术创新考核体系。对中央企业技术创新的考核,可以通过建立一系列指标体系测算技术创新对企业的贡献率来进行。考核机制有效性的关键,在于用于测算的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构建的原则应该是让企业负责人清楚测评体系的原理并注意听取其建议。测评指标的设定应该是灵活的,宜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央企业设定不同的测评指标。在建立考核机制时,还应该把企业的创新风险考虑进去。还应通过绩效评价体系引导企业进行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创新。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创新往往成果周期较长,短期内不易见到直接经济效益。中央企业肩负着推动国家核心竞争力发展的责任,必须更多地从战略角度考虑技术创新。

加大技术创新鼓励政策的落实力度。年国务院了指导我国15年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同时颁布了《配套政策》60条,政策覆盖面之广、“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但好的政策必须落实到位,才能产生好的效果,而好效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制定出可操作的实施细则。有报告显示,到年月,针对国务院的文件,有关方面出台了76个实施细则,使得文件中的多数政策得到比较理想执行,并收到了显著成效。

单位改革范文篇2

长期以来,人们对“什么是事业单位”这个看似直白、简单,实则十分复杂的问题有着种种不同认识,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认识:一是以编制性质界定。认为凡是使用事业编制的,无论其承担何种职责,服务对象是谁,都统称为事业单位,反之,使用行政编制的就是行政单位,使用企业编制的就是企业,不使用编制的就是社团组织;二是以社会功能界定。认为凡是从事服务工作,不管其行业、服务对象、服务范围,都称为事业单位;三是以价值取向界定。认为事业单位的活动不以盈利和国家积累资金为目的。换句话说,事业单位提供的公益产品、公共服务应该是无偿的、免费的;四是以投资主体界定。认为事业单位应该是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利用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举办的,社会其他组织或个人参与投资举办的则非真正意义上的事业单位;五是以服务领域界定。认为事业单位只能限定在科、教、文、卫、体领域,超出这个范围,则不能列为事业单位。由于上述种种认识不同,进而导致了对“什么是事业单位”的概念不清、性质不定、职责不明、功能不分,形成了“事业单位是个筐,不是行政、企业就往里装”的习惯做法。比如,每一轮党政机构改革时,一些地方往往因机构编制数量有限,就将一些行使行政职能的机构转为事业单位,改用事业编制。这样一来,不仅造成事业单位和人员以及经费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不相协调的状况,而且给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带来阻碍和困难。

二、准确理解事业单位的基本涵义

对于什么是事业单位的问题虽然存在着不同看法和意见分歧,但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给了事业单位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和界定。该《条例》指出:事业单位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运用辨证观点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加以理解,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公益性。公益性是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决定的,事业单位特定的角色定位使事业单位所追求的首先是社会整体效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事业单位的公益性不是唯一性,它在保证社会公益的前提下,为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服务系统的良性循环,允许其按照国家规定的服务价格标准向接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可见,事业单位的公益性既包括社会效益,也包括一定的经济效益;既提供无偿服务,也提供有偿服务。

2、国有性。事业单位的国有性是国家职能和社会公共需要所决定的,也是区别民办非企业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举办事业单位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而非经济利益驱动,况且纳税人已为公益服务纳税,因而政府理应保证大多数事业单位从事公益服务所需的人力和财力。如承担义务教育的中小学;承担公益任务的农业、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单位。当然,国家和各级政府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包办一切事业。因此,事业单位既要以国家举办或投资为主,又要鼓励、提倡和支持多种形式的联合举办或参与投资,如公助民办、公办民助、合资合作和股份制。

3、服务性。服务性是事业单位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是主要的人员构成,运用科技文化知识是其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的主要手段,所以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缺乏这些系统的服务支持,生产力发展将会受制约,并同时影响社会稳定。实践证明,经济愈发展,社会愈进步,对服务体系的要求标准就愈高。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事业单位的社会角色定位是社会服务组织,具有公益性、国有性、服务性三个最明显的特征,而且其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事业单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必然也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今天需要事业单位承担的功能,也许明天就不一定需要事业单位来承担,。如各地宾馆、招待所由过去以公益为主变成以营利为主;律师、会计事务所由过去的公办变为今天的民办;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这些事业单位必然要退出事业单位序列。所以,无论是从目前事业单位的现状来分析,还是从事业单位今后发展的趋势来预测,事业单位都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有的是量变,有的则是质变。

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

服务性——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公益性——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公众福祉,本身是非营利的机构,重社会效益;

公有性——95%的事业单位是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也有一小部分民办的非企业组织;

实体性——是法人实体,有一定的人财物自主权;

文化性——事业单位多是智力密集型组织,知识分子集中,大约集中了中国60%的知识分子。

事业单位的规模在我国也很庞大,有130万个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有3000万人,相当于国企职工人数的2/3,占公共部门就业人数的34%,国家用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30%以上。事业单位的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农技服务等领域,种类极其繁杂,属于第二大社会法人。事业单位在GDP中的比重约占5%~10%。规模最大的教育、卫生、科研和文化四个行业,约占GDP的5.1%。

国家对事业单位进行了大量的资源投入,如60%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每年经常性财政开支的约1/3、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大部分、大量国有土地等。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现有的体制已经阻碍了事业单位的经营和发展。主要表现为:政事不分,职责不清;管理模式单一,管理机制僵化;管理自主权不到位;机构性质行政化;价值取向偏离;管理不规范;人员无法进行合理流动;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等。

事业单位管理改制为什么

因此,国家要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主要的办法就是改制。目前事业单位的改制从根本上是由国家承担无限责任向承担有限责任转变,也是从计划、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与国企的改革很相似。事业单位的转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改制有助于服务产业的发展。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经济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特征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但我国服务业还相当落后,因为传统事业单位的体制和机制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其次,改制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改革涉及产权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监管制度和政府职能等诸多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难点和重点。

第三,改制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的社会领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事业单位改革将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

事业单位改制的目的有四个大的方面。一是加快事业单位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改革,充分发挥服务经济的职能;二是事业单位聚集国内大量人才,通过创新制度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人才竞争的新优势;三是形成事业单位科学化和法制化的新体制;四是减轻财政负担。

事业单位改制的方向是,将主要履行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为行政机构,或者参照行政机构管理办法管理,将已具备市场化条件的单位改为企业,分类采用不同管理办法。事业单位的转制,旨在实现公司化的经营和运作,提升单位运作的效率。

改制的基本目标如下:

建立一个新体制——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政事职责分开、分类管理到位、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

形成一套新机制——竞争上岗机制;双向选择机制;利益驱动机制;优胜劣汰机制;

完善一套新制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健全一套新法规——规模适中、素质精良、结构合理、活力强盛;

建设一支好队伍——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营造一种新局面——能够适应市场竞争、开拓创新的现代企业形象。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如何改

事业单位改制后的首要问题是生存与发展,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要解决:一是改制后的事业单位要成为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企业;二是要能够独立生存,并且不断发展壮大;三是要根据战略定位,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赢利模式,把体制内的资源转化为在市场上可以销售的东西。

事业单位改制的重点表现在两个制度上,一是劳动制度,要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二是分配制度,要按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衡量贡献,进行按劳分配。现在,事业单位的领导都有行政级别,这是与公司化运作很不相适应的。世界上有很多知名的大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没有行政级别的,比如麦当劳公司等。

事业单位改制的方向是转向企业化经营。现代企业是由一组领取薪水的高、中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多单位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

 所谓公司制度,就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法人制度,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有限责任公司,人合资合兼具、股东人数有上限、募股集资是封闭的、组织结构是简单的;二是股份有限公司,它是典型的资合公司、股东人数有下限、募股集资公开、全部股份是等额的、股份可自由转让、设立要求严格。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可概括为四句话: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由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三部分组成。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确立了企业的法人地位和企业法人财产权

这里,要注意,法人不是人,法人是机构。财产权如何理解,举个例子,假设你有10万块钱,存在银行,这是你的个人财产,但如果你用它入股了某个企业,这10万块钱就由资金变成了资本,你有了这些股份所对应的产权,你不想要了可以转让,这保证了法人财产的稳定。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确立了公司治理形式,要以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确定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三者的制约关系。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确立了公司的运行规则:企业要承担风险和创造利润,就要按规律运行。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等方面实现现代化,建立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研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一系列管理体系,保证企业健康运转。

改制难在哪里

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之一是观念的转变。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和全体员工如何将计划经济下“等靠要”的观念,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竞争与效益”的观念,这是一个难点。

难点之二是生存发展。即如何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核心能力,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效益,求得生存,谋求发展。

难点之三是人员的去留。即如何将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优秀人才吸引来、留得住,如何将不适应市场竞争的富余人员妥善安置。

事业单位改制的核心问题是:观念落后、机制僵化、规范缺乏。

从事业单位到企业,要经历巨大的转变,其中全体人员的观念转变最重要。报业的改革比国企的改革更难,因为国企原来就已经是一个经济单位了,本身就是企业,只是体制僵化、不适应市场经济而已,而报业原来是属于公共管理范围的,其组织结构等完全就不是为创造利润而设的,因此,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在变革中,变革方案要“目中有人”,考虑到员工的承受力与观念转变的平衡;要认识到这是大环境下的改革,是人的观念、利益、心态的调整问题;要引导员工树立起市场竞争、客户服务、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理念;要创造科学的竞争、评价、分配机制,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从而为有才华的年轻人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另外,还要注意用规范固化机制和行为、支撑理念,进而搭建职业化的管理平台。

改制带来什么

改制对各方的利益都会产生影响。

对国家政府来讲,主要是税收与就业。通过政府行为(手段主要是产权改造),让产权能买能卖、企业能生能死。通过企业改制,理顺产权关系,解除国家对企业的无限责任,实现企业角色转变,将企业推向市场。

对企业来讲,主要是经营与管理。通过企业行为(手段主要是合同制度、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让员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通过机制转变,理顺劳动关系,解除企业对员工的无限责任,实现员工角色的转变,将员工推向市场。

对职工来讲,主要是职业与发展,可以有更大的发挥潜能的空间。

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我们应根据事业单位的四个特征,对以前被界定为事业单位的,有计划、分阶段通过改革逐步还原其应有属性。同时,在宪法和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重新统一规范目前存在的各种公益服务组织,实行统一的法规和政策,实现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提供公益服务方式多样化的目标,促进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建立由宏观管理部门、中间管理部门、专项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组成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分级授权管理体系。层层管理,层层审批。避免在使用国有资源时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但同时也要注意管理审批手续的高效率,防止出现因效率底下导致改革进行的不彻底。

第二是采用公共预算和政府采购方式,建立配置标准公正、配置手段科学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形成机制。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效的预防改革过程中腐败现象的滋生,利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与适合本单位企业的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使改革进行的每个步骤都有据可查有证可依。得到社会的认同。

第三是按照集中化、专业化等原则,建立包括大宗资产与专项设备专业化集中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机制。国有大宗资产和专项设备要采用集中使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培养和建设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使其发挥最大效能为企业服务为国家服务。

第四是通过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处置手段,建立由资产内部调剂、交易与租赁等构成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机制。我国加入WTO后与市场的结合联系变的更加紧密了。这是任何企事业单位都是无法逃避的,“狼来的时代到来了!”。对于我们国有事业单位来说面临的难题更多,以前的改革还没有落实而新的课题有摆在我们面前。这就需要我们系统之间要建立高效的资产内部调剂制度。采用交易或租赁等方式把握市场信息利用市场信息与计划相互结合的手段可以说是现阶段比较合适的方法。

第五是借鉴经营性资产的成本与效益原则,建立包括绩效评价等内容的绩效评价制度。合理的控制成本,衡量成本的投入和效益的产出比。使企业投入的都有合理的产出。采用绩效评价的制度提高企业投入积极性和追求效益最高化。多劳多得的传统原则也是很实用的。与业绩挂钩以效率为考核能者上无能者下。使机构内形成很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六是加强法制化建设,建立包括组建资产监督委员会等内容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在中央由国务国资委的政策指导原则下,一方面,不会造成认识上的混乱,政府管理职责与企业职责严格分开;另一方面国资监管机构过去的行为继续有效。国资委不只是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主管部门,也是资源性国有资产等的主管部门。承认国资监管机构履行监管者职责,是改革成本最低的一种选择,可以防止政出多门、管理混乱;以防止多头管理造成各种法规规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形成法制不统一的局面。在企业可以设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履行日常职责。

企业究竟应每年拿出多少资产投入经营,投入到哪里,应当由政府和企业提出议案,提交审议通过。企业应当组织相关部门的专家组成投资预算委员会。投资预算委员根据企业的财政收支状况,充分听取各部门的意见作出投资预算的议案。国有资产的投资执行人应当是财政主管部门,因为财政部门管理国库,统管国有资产的收支与进出。对国资运行进行监督的自然是现存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结语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应当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信我们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活动会取的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已经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二〇〇六年五月三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6号公布

(2)毕昇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3年12月20日020.2003对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单位改革范文篇3

长期以来,人们对事业单位多有诟病。为解决事业单位存在的诸多问题,各地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就实际情况而言,我们认为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1、改善公共服务的需要。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从生存型社会转向了发展型社会,从私人产品短缺型社会转向了公共产品短缺型社会,需求结构实现了战略性升级。目前,对于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上存在的问题,社会反响比较强烈。一些事业单位利用行政机关赋予的职权,只收费不服务,只罚款不纠偏,出现“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权力异化现象。燃油税改革前反映突出的交通部门乱收乱罚,以偿还建设贷款为由无止境地收费,超载车辆接受罚款就放行。有的事业单位偏离公共服务的基本价值取向,医院开大处方,学校乱摊派,殡葬部门乱收费,群众反映“生不起崽、住不起院、读不起书、死不起人”。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到社会大局的安全稳定,必须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通过改革体制来改善公共服务。

2、提升队伍素质的需要。多年来,有些事业单位成为了行政机构和企业人员分流的蓄水池,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很低,即使在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高的事业单位,由于机制不活,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一部分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流向大中城市、发达地区和民办机构,导致基层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人才断层、服务断档。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必须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全新的用人机制。

3、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一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实际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或者政事不分,事业资金被行政机构截留和挪占,影响事业发展;或者没有发展意识,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公款消费或乱发乱补,搞短期行为。再有就是现行这种管理体制和机制也阻碍了社会资金投入事业发展。应该说,社会上有大量的营利性资本和非营利性资本可以投入到事业发展中来,只要通过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起有效的事业发展机制,就一定会催生出事业单位不断做大做强的激情和原动力。

二、明确方向,把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艰巨性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就是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员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真正要落实这一基本思路,达成改革的目的,难度很大,具体来讲,其艰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位分类难。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把现有事业单位的类分好,在分类的基础上,再把该划归行政的划归行政,该变成企业或社会中介组织的变成企业或社会中介组织,该继续作为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强化其公益属性。但在分类的过程中将遇到诸多的矛盾和阻力。这些矛盾和阻力在公务员参管单位的确定时就已经暴露出来。我县在初审时参管单位有上百家,但目前省里只批下来52家,有一半没有批。并不是这些没有批的单位不符合参管条件,主要是有一个总量控制的问题。同样是党委政府的接待处,常德市其他区县(市)的接待处都是参管单位,唯有我县没有批下来。交通运输局下属的公路管理处、道路运输管理处、港航管理处和港航稽查大队等都是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但目前常德市区县(市)的交通运输事业单位没有一家参管单位。可以预见,下一步分类改革时必然会遇到核定参管单位时相类似的情况,既有可能出现不平衡的问题,又有可能出现“搭便车”、都往行政上挤靠的问题。

2、人员安置难。过去事业单位吸纳了大量政策性安置人员,如复退军人这一块,大多缺乏专业技术特长。如果把他们推向市场,很难自食其力。即便是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现行的大锅饭体制养就了个人的惰性,相当一部分干部职工的知识和能力已经跟不上时展的脉搏。所以,如何安置走向市场的这一块人员,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3、经费保障难。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必须有强力的经费支持作保障。首先让人担心的是划归行政的这一块有可能导致行政队伍的膨胀,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我们现在的行政性事业单位这一块,说到底是弥补了行政机构和编制的不足,有很多县一级的事业单位对口的上级单位都是行政单位,如果这一块变成行政单位,其财政保障的水平比原来作为事业单位时要求一定会提高,财政的压力会加大。不仅如此,在人员安置上的财力保障更不是一笔小数目。现有的一些可能走向市场的单位,如我县的芦管站和原种场等等,有大量的人员在安置时需要给予经费支持。前些年,我县的优棉厂、种子公司、招待所和二轻行业管理办等事业单位在改制时,一批人员被安排到行政单位,一批人员被安置到新的事业单位,一批人员提前办理退休手续,一批自谋职业的也给予了资金补偿,财政分担了相当一部分养老保险费和安置费。下一步改革在财力保障的问题上会更突出,因为当时改革还有一些资产可以处置,现在有些事业单位基本上是“空壳”状态,一旦要改革,财政要付出的成本会更大。

我们只有把这些问题估计充分一点,才能够争取改革的主动,确保改革顺利推进,避免出现大的波折和反复。

三、协调推进,力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有效性

1、要在正面引导社会舆论上下功夫。现在有一个倾向性的问题,当人们谈到事业单位存在的不足时,普通反映问题严重,非改不可,真正要推进改革的时候,则抱怀疑和消极的态度。这样一种思想氛围对改革是不利的。要把舆论引导好,就是要让各级真正认识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比晚改好,积极应对比消极应付好,形成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

单位改革范文篇4

事业单位的改革一度迷失于市场化与公共服务之间。它从市场化进程开始到公共服务本质的回归,乃是我国从注重效率到更加注重公平这一改革基本脉络的反映。

1.公共服务的选择

事业单位存在的意义就在于社会公益性。因此,事业单位无论怎样改革,公益性,也就是公共服务的组织属性都不能改变。近年来政府允许一部分事业单位收取一定的合理的成本费用,但一些单位随意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过于看重经济利益和部门利益,这必然会侵蚀公共服务的公平性。

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课题组得出了“医改不成功”的研究结论,并指出现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过度商业化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2006年,我国推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改革,开始分年度、分地区逐步地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并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2008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说明,无论是教育改革、还是医疗改革,回归“公益性”成为走出改革困境破题之选。

2.市场化与服务性的双重选择

要效益,也要公益,市场化和公共服务是事业单位改革缺一不可的双重选择。事业单位要很好地实现公益性目的不能不推行市场化,但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企业遵循的是完全市场化,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遵循的应是准市场化,即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运用某些市场机制和竞争高效的理念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反过来,在推行市场化过程中不能丢掉公共服务宗旨。事业单位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因而它所追求的效益包括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单位利益和公众利益。一些事业单位将市场化简单等同于经济效益和部门利益,势必忽视甚至损害社会效益和公众利益。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效益包涵了公益,两者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此市场化和公共服务的双重选择就成了必然。

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

1.实现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的合理分工

具有强公益性、产品服务涉及国家长远利益的事业单位仍由政府主办而不应市场化,这样是为了保证政府意志的实施,其他事业单位则可逐步市场化或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成非营利机构,以此作为对政府作用的补充。政府应重新确定公共开支的重点,通过把某些单位和行业推向市场以减少政府补贴,将腾出来的资源用于加强对那些真正具有外部正效应和公共物品性质的行业的支持,特别是农业、教育、卫生等领域,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适应小康社会的公共服务的新机制。

2.理顺上级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的关系

同一类社会事业应由同一上级政府部门管理,以便协调。对那些需要在发展中统一规划和协调的社会事业实施统一管理,清除部门分割所带来的弊端。应采取如下措施:

(1)强化财务责任制度。把政府对事业单位的所有公共资源投入都列入成本核算和预算报告中,如各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政府补贴和税费优惠等,特别是在核算成本时,应将事业单位无偿占有的大量国有土地作为隐形成本考虑在内。从而明确在特定时期有多少资源投入了某一事业单位。

(2)人事计划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符合事业单位各自特点的科学分配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管理体制,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推进聘用制,坚持德才兼备,任人为贤的原则。

(3)为使上级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真正起到作用,建议实施绩效管理合约。在事业单位和负责监督的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建立协议,明确绩效标准、明确预算和自筹资金的使用规则,包括预算和财务管理。

3.并非所有事业单位都可以被允许创收

提供最基本公共产品的社会事业承担着政府法定责任,其全部经费应由政府财政提供,而不是由机构自己创收。对于部分经费来自政府拨款的其他事业单位,应限制其创收活动。对创收的内容、用途及收入比例也应合理化,将其收入更多地投入公共服务领域而不是全部用作发放奖金福利,同时应消除违规收入和规范其他收入,清理非正式工资和奖金福利等,确保各个机构行为不偏离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目标。

4.分类改革,处理好“归”与“撤”的关系

实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必由之路是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事实上分类改革一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但是这么多年来分类改革的效果一直不太好,其中原因除了我国事业单位数量庞大、类型繁多外,分类改革只归类、未撤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归”与“撤”的关系中,归类是基础、是手段;撤并是结果、是目的。撤并压缩的问题不解决,分类改革的目的就难以达到,事业单位改革就无法深化。

5.处理好“统”与“活”的关系

运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多种手段,才能充分显示市场化的活力。事业单位通过市场化改革,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指令,从生产到供给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公共服务供给形式。为此,需要处理好“统”与“活”的关系。所谓“统”,就是把事业单位的运作手段统一到公共利益上。所谓“活”,就是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引入更灵活多样的主体,运用多种供给方式以提高供给效率。

总之,社会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中央、地方的各个层面和许多领域,需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重点研究、总体规划、统筹协凋和科学指导。尽管困难重重,但不改革、不发展则危机重重。消极被动等待社会事业单位改革的后果,将使社会公益事业多年建设的物质成果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丧失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导致政府财政多年投入建成了各类社会事业设施,市民却享用或感受不到。在政府加大投入、创新公共服务投入机制、进一步深化社会事业单位体制和内部机制改革的征程中,发展任重道远,改革时不我待。既不能沿袭以往行政机关的改革模式,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因势利导、持之以恒,逐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服务新机制。

参考文献:

[1]冯丽.对深化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再思考[J].新西部,2008,(24).

[2]世界银行.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J].经济研究,2005,(8).

[3]赵力波.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三大基本原则[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4).

[4]张春霖.事业单位改革:中国能从OECD国家的经验中得到什么启示.2006.

单位改革范文篇5

事业单位的改革一度迷失于市场化与公共服务之间。它从市场化进程开始到公共服务本质的回归,仍是我国从注重效率到更加注重公平这一改革基本脉络的反映。

(一)公共服务的选择

事业单位存在的意义就在于社会公益性。因此,事业单位无论怎样改革,公益性,也就是公共服务的组织属性都不能改变。近年来政府允许一部分事业单位收取一定的合理的成本费用,但一些单位随意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过于看重经济利益和部门利益,这必然会侵蚀公共服务的公平性。

(二)市场化与服务性的双重选择

要效益,也要公益,市场化和公共服务是事业单位改革缺一不可的双重选择。事业单位要很好地实现公益性目的不能不推行市场化,但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企业遵循的是完全市场化,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遵循的应是准市场化,即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运用某些市场机制和竞争高效的理念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反过来,在推行市场化过程中不能丢掉公共服务宗旨。事业单位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因而它所追求的效益包括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单位利益和公众利益。一些事业单位将市场化简单等同于经济效益和部门利益,势必忽视甚至损害社会效益和公众利益。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效益包含了公益,两者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此市场化和公共服务的双重选择就成了必然。

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不够正确到位,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一般来说,企业的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损益表组成,事业单位也差未几,其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这种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为:资产+收进=负债+支出+净资产,即表现为财务状况信息和业务成果信息合二为一地进行揭示,混淆了时期和时点会计信息的性质,会导致会计信息的模糊性。同时,又由于事业单位不编制现金流量表,进而使得事业单位现金的收支变动无法得到正确反映,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也轻易造成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财务治理目前状况的误解。

(二)不编制现金流量表企业单位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核算基础采用现金收付制。从这点看来,现金流量指标在事业单位发挥的作用是大于企业单位的,但是偏偏是企业单位编制现金流量表,而事业单位不编制该表。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够正确目前来说,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和一般工商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别的,而且事业单位内部各行业由于预算治理方式的差别,各单位的科目设置也比较混乱,不够统一。例如拿现行的林业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来说,固然科目设置时考虑了林业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一般规律,对林业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可能出现的对外投资、非独立核算等内容也做了相关规定,但是有时候却忽略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林业事业单位服务市场资金运作的非凡规律,结果造成了林业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体系上的某些空缺。

(四)对支出进行了不必要的分类事业单位,所有支出要求按使用方向分为工资、公务费、业务费等十几项。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的经费由国家全额拨款,这种做法是比较适合的;但是,现在的事业单位几乎没有哪个没有经营性支出,并且占总支出比例逐渐在上升。经营性活动也是为了营利,那么支出的发生以成本效益原则为判断标准,再进行这种分类核算是既无必要,也是不科学的。

(五)适用范围不全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适用于所有企业单位(包括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则只在国有事业单位中起作用,那么非国有事业单位适用什么会计准则就成了问题。

(六)固定资产价值得不到正确的反映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时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且固定资产的帐面数额与固定基金账面数额一致。但是当企业购入旧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其净值;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随着已付款额增加而增加;这都使得固定资产账面数额不等于固定基金数额,那么固定基金科目的设置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七)机构臃肿,冗员严重,“出口”渠道狭窄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机构的设立和扩张并非是基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上事业单位改革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公务员制度改革之后进行的,其接受了大量上述改革的“包袱”,而大学生分配、军转干部分配时不去企业,机关编制满了,又大多往事业单位里挤。这样,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很多成本摊到事业单位头上,而相当多单位不具备自我消化的能力,富余人员的安置、消化除了市场化外,已无后路。

三、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实现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的合理分工具有公益性、产品服务涉及国家长远利益的事业单位仍由政府主办而不应市场化,这样是为了保证政府意志的实施,其他财务会计事业单位则可逐步市场化或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成非营利机构,以此作为对政府作用的补充。政府应重新确定公共开支的重点,通过把某些单位和行业推向市场以减少政府补贴,将腾出来的资源用于加强对那些真正具有外部正效应和公共物品性质的行业的支持,特别是农业、教育、卫生等领域,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适应小康社会的公共服务的新机制。

(二)改革必须要保证事业单位的利益社会形态的变迁、经济方式的转变都要求事业单位有不断变化的利益追求。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社会形态的多元共生、多形态共存与转化现象决定了事业单位利益的不稳定,因此事业单位的利益应随社会形态中主流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并在不同区域显示出不同的特征。事业单位的利益实现必须以社会成员的信任为基础。事业单位存在与否取决于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认可。政府的认可是指政府的法律和制度允许它以某种方式存在,市场的认可是指市场经济的规则下它能够在竞争中不被对手挤垮,它的成果能获得社会成员的认可。在双重认可下,社会成员对事业单位的信任是基础。没有社会成员的信任政府不会支持,不符合市场规则就会被市场淘汰。事业单位的利益以事业单位的产品/服务质量为基础。事业单位输出的产品大多是科研成果、医疗服务和教育文化产品、服务。这些产品服务是思想、智慧和技术的结晶,是广大社会成员的精神动力。

(三)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取消行业制度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中,各项制度之间存在大量重复的同时,又存在一些原则上的差异。根据我国会计标准改革的总体原则,借鉴企业会计改革的经验,应当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取消行业制度。对于特殊性的行业,可以在不违背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这样既能从原则上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概念基础,又能为事业单位提供具体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及其使用说明,有利于实务操作。

(四)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近年来,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呼声日益高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因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要会计核算基础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引入更多的权责发生制,已是大势所趋。关键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在何种程度上引入权责发生制,如何分步骤引入权责发生制。

单位改革范文篇6

××水利局现有独立核算单位21个,其中科级事业单位17个,企业单位1个;现有正式职工2022人,其中干部329人,固定工573人,合同工1007人,集体工113人;现有离退休人员264人,专业技术人员53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51人,初级职称482人;有管理运行人员1142人,综合经营人员768人(包括工程局、招待所、水电站),其他112人;有本科以上学历67人,大专学历313人,中专学历429人,高中以下学历1213人。

水管单位现有职工1350人,其中科级干部35人,一般干部170人,工人1145人;专业技术人员416人。

二、主要工作职能

(一)负责《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统一管理全区水政水资源工作和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负责组织水资源的调查、监督和水资源费的征收工作;负责灌区用水计划和水资源规划及节水规划的组织实施和节水型社会的建立。

(三)组织制订全区水利发展规划,主管全区河道、水库、渠道、机井和行洪、蓄洪、河流、工程维护及工程保护区的滩涂地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四)主管全区防汛、抗旱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区的抗旱防汛工作。

(五)负责全区农村人畜饮水、乡镇供水和农村卫生改水工作及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工作。

(六)负责地表水供水水源建设和水环境保护等工作。

(七)负责地方水电站的建设与管理。

(八)组织申请各渠道用于水利建设的各项资金,配合政府制定有关水利建设财务、投资政策及价格并组织实施;监督实施水利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九)主管全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十)负责管理全区水利工程项目审查申报、水利科技、经济技术合作、水利科研技术推广工作。

(十一)负责组织规划编制、审查、申报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等。

(十二)负责水利职工队伍建设,编制职工教育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

三、存在的问题

1、各水管单位的性质划分尚不明晰,权责尚不明确,公益性、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事务并存,单位自主权范围有限,因而普遍缺乏利益激励和风险约束机制。

2、由于种种原因,使水利系统各事业单位人员增长过快,人员总量过剩,结构性人才缺乏,导致单位经济负担重,管理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3、投入不足,公益性工程损耗和维护管理费用没有补偿渠道和来源。

4、管理粗放,工程设施配套建设滞后,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水价没有按成本核定,收取困难,自身造血功能不足,部分单位经费困难,出现亏损,人员工资难以保证。

5、目前参照执行的企业参保政策很不适应事业单位的参保实际。

四、意见和建议

1、确定水管单位的定性并将公益性人员的工资纳入财政预算

根据国家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结合凉州区水利系统的特点,将水利系统各单位明确划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三类单位。对水管单位中的水库、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行政执法职能机构定性为纯公益性单位;对既承担公益性任务,又具有经营性功能的水管单位定性为准公益性单位;对水利发电、城市或农村供水的水管单位定性为非公益性单位。定性为纯公益性的单位或机构的人员定编后其工资和其它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水利系统的其它单位(如电站等)非公益性单位改革后将面临各种税收等负担,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政府应给予这些单位优惠政策。

2、老职工提前退休

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竞争上岗。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各种因素造成的结果,一部分老、弱、伤、残等职工无论在年龄、身体、文化素养、能力等各方面都属于单位内部的弱势群体,无法与年轻职工在同一起点上竞争上岗。因此,这部分职工能否按照武威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武市事改办[2003]001号《关于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中退休人员工资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提前退休。或者放宽到男年满55周岁且工作年满30年的干部、工人一律提前退休;女满50周岁的干部(或女满48岁的工人),且工作年满20年,经本人申请,可提前退休,作为改革时分流人员的一种途径。

3、定岗定编

水利系统的岗位编制可根据水利部和财政部二○○四年五月颁发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定职能、定编制、定岗位。但是我区水利系统多年来为政府分担就业压力,接纳了大量的复退军人和大中专学生,人员严重超编,人浮于事,给水管单位的运行管理造成了很大压力。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借这次改革,按照上述《定岗标准》,对水利系统各单位进行全面定岗核编,并在今后适当控制水利系统人员的无序膨胀,使水利系统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我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4、参保人员退休后社保部门只发给其基本养老金,其它补贴、补助以及参保人员亡故后其遗属的生活困难补助均由单位自己补足,没有真正实行参保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增加了单位的负担,也不利于这部分人的管理。为了保障事业单位职工各项保险政策的落实,应尽快制定出台事业单位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政策,建立适合事业单位及人员缴费的基数依据,进一步规范参保程序,确保参保人员的医疗、工伤、失业等相关保险的落实和退休后各项费用及参保人员亡故后其遗属的生活困难补助等均由保险部门发放,实行社会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事业单位的后顾之忧。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5、实行水务一体化

一是水务一体化是水资源特性所决定的。水是一种动态资源,无论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都是互相转化、互相补充、循环往复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只有对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更好地解决城乡供水、生态用水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客观的水情使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可能自然发生。优化配置就会有机会成本,而很少有人会心甘情愿地放弃自身或本地利益。所以,必须通过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行政的手段,对水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和合理分配。同时要实现水资源的效用最大化,必须实行水务一体化,树立水权观念,培育水市场,把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与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水务一体化是一次管理体制的改革。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水利向社会经济各方面提供服务。必须从水利从属于农业的传统观念中走出来,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职能的划分、各种关系的整合,不能把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理解为水利部门在扩大地盘和势力范围,充分认识这一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推动水务一体化的进程,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三是水务一体化要不断提高管水的整体功能。水务一体化是实现资源水利的客观要求。要打破城乡分离、部门分割、水量水质脱节的管理模式,从而达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必然趋势。水务一体化是科学的、是全新的水务管理理念。是符合水资源客观规律的管理体制改革,它代表水利发展方向,必将充满生机和活力。

单位改革范文篇7

1.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有所改变

原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为:《会计法》→《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为:《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即事业单位的会计法规在会计制度这一层次上已与行政单位会计法规相分离,并采用“准则”加“制度”的规范模式。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分离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即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

(1)性质不同。即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质,行政单位属于政权性质。

(2)经济业务活动的内容不同。即事业单位主要从事事业活动,生产精神产品;行政单位主要从事行政活动,维持社会运转。

(3)财务管理的要求不同。即事业单位可以严格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预算一旦确定,一般不予调整;但行政单位则可能不一定能严格实行如事业单位的这种预算管理办法,可能需要根据行政管理情况的变化,适当增加预算的弹性,国家不能一天没有行政管理。

(4)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即事业单位,尤其是有条件走向市场的事业单位,其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要比行政单位大,也即事业单位可能会有一笔数字较大的事业收入;但行政单位没有相应的“行政收入”,只有财政拨入经费。

(5)收支情况复杂程度不同。即事业单位收入来源多渠道,如有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渠道,支出使用多用途,如有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等用途;而行政单位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一般只有拨入经费和预算外资金收入,支出也主要是用于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一般只有经费支出,行政单位一般要求与所属经济实体脱钩。事业单位实行“准则”与“制度”规范模式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

(1)事业单位涉及的行业较多,如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行业在经济业务内容、活动方式、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会计核算的要求和会计管理水平等方面差别较大,必须有较高层次的会计准则规范,以确保各行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2)会计准则由于其层次较高,因此,内容不可能具体,为便于实务工作者实际操作,就有必要再根据准则制定制度,制度就比较详细具体,基层单位可以依照其规定具体操作。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更加完善。

2.会计与财政的关系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内容混合在一起,如“第四章货币资金的核算与管理”,“第五章全额预算收支的核算与管理”,“第六章预算外收支的核算与管理”等等,内容杂乱。在《新制度》中,着重规范了会计核算工作,突出了会计核算的方法,而将财务管理的要求全部纳入《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有关行业财务制度中。这样,《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行业财务制度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改革,会计与财务的关系得到了理顺。

3.会计主体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认为是预算资金活动,即“以预算资金活动作为记账主体”。这使得事业单位变成了是国家财政的一个报销单位,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经济管理的观念淡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四条明确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这就从概念上明确了事业单位是一个会计主体。事业单位会计主体的确立,有利于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的经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也有利于事业单位以主体的身分参与市场竞争,谋求自身发展。可以认为,事业单位会计主体地位的确立,是这次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改变、会计核算平衡公式的改变、预算内外资金核算方法的改革以及会计报表的改变等,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

4.确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在《原制度》中,只注重对具体会计核算方法的规定,没有对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一般原则作出全面而系统的规定。这种情况对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一次集中、全面而又系统地提出了11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这11条一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性原则、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专款专用原则、实际成本原则、重要性原则。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确定,对于统一协调各部门、各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作用。

5.会计要素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设置了三个会计要素,即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很明显,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事业单位围绕资金运动组织会计核算,不确立事业单位会计地位。《新制度》对此作了根本性的改变,确定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个会计要素。这五个会计要素的设置,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有利于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有关方面的需要,也有利于国际交流。

6.记账方法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记账方法规定采用资金收付记账法。这与当时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依赖财政预算资金以及由此采用

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础相关。《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八条规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改变记账方法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目前的事业单位已经形成收人来源多渠道、支出使用多用途的基本格局,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资金收付记账法难以适应,而借贷记账法有一套完整、严密而科学的方法体系,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2)目前,企业会计通过改革,已经全部采用了借贷记账法,国际上也普遍使用借贷记账法,为与国内企业会计以及与国际会计交流方便起见,事业单位也采用借贷记账法非常有必要。

7.会计核算平衡公式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会计核算平衡公式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该公式是一个资金平衡公式,无法全面、正确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没有体现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在《新制度》中,会计核算平衡公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采用这个公式不仅有利于在会计核算上能明确区分债权人权益和净资产的增减变化,而且还能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为政府提供宏观管理所需要的经济信息,为事业单位本身提供有利于加强自身经济管理的有用的信息,为有关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新公式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

8.会计科目的设置有所改变在《原制度》中,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按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分别设置三套会计科目,并且还按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分别设置两套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可谓不复杂。在《新制度》中,所有事业单位统一设置一套会计科目,即会计科目不再按三类预算管理单位设置,也不再按预算内外资金设置,而是按新的会计要素设置。这样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取消了三类预算管理单位的区别,所有事业单位可以认为全部是接受财政的补助,无非是补助金额的多少,补助的金额也可以为零。这样,在各事业单位之间,就不再是阶梯式的差别了,而是平滑式的差别,这有利于国家对各事业单位进行更为科学的经济管理。由此,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也没有必要再区分三类预算管理单位,分设三套会计科目。

(2)《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的做法,即事业单位预算内外的资金实行统一运行,综合平衡的做法。因此,会计科目也没有必要再区分预算内外,分设两套会计科目了。应该说,《新制度》科目的设置,比《原制度》更科学更简明。

单位改革范文篇8

事业单位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解决现有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必须依靠改革,但改革的方向不是也不可能取消全部事业单位,重点在于调整和规范。

改革后的中国事业单位,其性质应当是:主要从事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盈利组织。其基本特点是:非政府(也非“二政府”)、非企业(也非准企业)、非盈利(也非变相盈利)。

正文:

事业单位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有企业、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一样,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国有企业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已深入进行并取得积极进展的今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显得非常迫切。但中国事业单位性质模糊、职能混杂,分布广泛、涉域交叉、利益关系复杂、责任边界不清等特点,使得对它的改革又极为艰难。全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有必要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理清思路,形成共识。

事业单位的地位

中国事业单位形成及演进至现状的原因极为复杂,但大体上说两个方面起了关键作用。一是基于提高政府效率和减少财政负担的目的,必须尽量减少政府机构和行政人员,但同时又必须提供不断增长和日益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这是导致中国事业单位分布广、数量多、规模大的主要原因。二是基于解决经费短缺窘况和保障既有利益的目的,必须创造性地开展业务活动,但同时又必须保持现有的体制构架。这是导致中国事业单位政事不分、事企不分、职能繁杂、行为混乱的主要原因。

迄今为止,中国全部事业单位130多万个,其中独立核算事业单位95.2万个。纳入政府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近3000万,各项事业经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30%以上。一般地说,可以把现有中国事业单位分为如下三类:一是直接承担政府行政职能、为政府服务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的是监管、资质认证、质检、鉴证及机关后勤服务等类的活动;二是承担公共事业发展职能、为社会服务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的是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和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服务相关的活动。三是承担着中介沟通职能、为市场和企业服务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的是咨询、协调一类的活动。但是,从实际运作看,其性质则极为复杂。譬如,有的享受着事业单位的待遇,却完全从事着与政府部门一样的行政管理活动,拥有比一般政府部门大得多的行政权力;有的挂着事业单位的牌子,却直接从事着如企业一样的经营活动;有些并非法定承担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却实际上拥有由主管部门直接和间接转移过来的行政职能;有些单位全部或者大部分受国家财政资金供养,却仍然变相地从事着收费性经营活动;等等。

从总体上看,事业单位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扩大公益服务供给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事业单位,占着国家资源、受着财政支持,却没能充分有效地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积极公正地履行应尽的职责,反而利用事业单位性质上非政非企又亦政亦企的模糊空间,最大限度地运用、享受着政府部门与企业两者拥有的权力和利益,又最大限度地游离于政府部门所受的行政约束和企业所承受的市场压力之外。其结果是扰乱了经济运行规则,破坏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许多事业单位甚至成为了腐败现象滋生的良好土壤和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渠道。

这就有一个在改革中对事业单位地位重新确认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未来改革的进程中,事业单位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存在?答案无疑应当是肯定的。第一,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确存在那些既不适宜于政府部门直接从事,也不适宜于企业直接经营的事务,处理这些事务为事业单位的存在提供了根据。第二,在某些情况下,作为除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事业单位在处理许多经济社会事务时具有比政府和企业更便利、更富效率的优势;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作为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第三者”,事业单位在协调和沟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中国的事业单位承载了巨大的就业量,并为政府和企业分担了巨大的社会负担。从中国实际出发,事业单位的这种功能决定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和走完全消除之路的不可行性。否则,不仅会加剧旧有矛盾,而且会引发新的问题,从而形成社会危机。

这就是说,事业单位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解决现有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必须依靠改革,但改革的方向不是也不可能取消全部事业单位,重点在于调整和规范。

事业单位的性质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走调整、规范之路,需要准确界定其性质。中国学者对事业单位的性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外国学者对中国事业单位更是说不清道不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不仅是由于事业单位这一名词本身具有模糊性——在国外,类似于中国事业单位的一些组织或机构,要么与政府相比称之为非政府组织(NGO),要么与企业相比称之为非盈利机构(NPO),还由于中国的许多事业单位职能繁杂、角色混乱。更为特殊的原因则是,一些事业单位实际的运作与其本身的定位大相径庭,甚至是背道而驰。因此,如果继续采用“事业单位”这个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的提法的话,则明确界定事业单位性质的重心应该是划定其涉足的基本领域、履行的基本职能,并对其正常运行的筹资模式、取利边界做出规定。

既然事业单位作为既非政府又非企业的第三方存在,那么很显然,它所存在的基本领域首先应该是政府和企业都不能和不宜涉足的领域。其次,有些领域虽然明确属于政府和企业运作的范围,但由事业单位进入可能使相关的运作更为便利、协谐,成本也更为低廉,根据国情需要、经济社会发展总任务要求以及不损害经济运行秩序的原则规定,事业单位可以代替政府或企业,长期存在于这些领域,也可以接受政府或企业的委托,阶段性地涉足这些领域。第三,事业单位还应该存在于并非专属于政府运作的领域,以及不属于政府运作范围但企业干不了、干不好或不愿干的领域。从这种认识出发,事业单位存在的空间主要应该是与公共事业、公益服务、社会共济、慈善救助以及政府和企业间服务相关的一系列领域。

依此,事业单位的主要组织形态包括三类:第一类主要是从事社会服务和公用事业服务的机构;第二类主要是从事推进社会保障、社会救济、慈善施助事业发展的服务机构;第三类主要是从事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协调服务的机构。相应地,它们分别承担着以下的职能:推进公共产品的生产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公共消费需求;推动扶贫济困事业的发展,促进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与和谐相处;通过沟通协调,促进政府目标和企业行为之间的对接,最大限度地帮助政府和企业满足自身的需求。

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必要的经费保障,而经费来源应当依据不同事业单位的职能及与政府、企业之间关系的具体状况来确定。

大体上说,事业单位的资金筹集模式似可分为如下几种:第一,从事必需的纯公益性社会服务的事业单位,如从事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基础性科技研究等的事业单位,仍应采取政府财政全额拨款的方式。一般地说,这样的事业单位,宜由政府组织设定。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由社会依法组织设定。第二,从事推进扶贫济困事业的事业单位,可以依法从所募集的捐赠款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运作经费,并控制使用方向和接受严格的审计监督。第三,接受政府委托从事公益性服务活动的,除政府组织的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外,其他事业单位可根据委托工作量从政府部门获得相当的资金支持或补偿。换句话说,政府部门通过购买的形式使某些政府性质事务和政府需要推动的事务交由事业单位委托办理。第四,从事政府与企业间中介服务的事业单位,可以在其职能范围内通过自身的主动服务或委托服务依规获取相应的收益或报酬。

很显然,从事纯公益社会服务的事业单位不可能盈利;从事扶贫济困服务的事业单位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复杂一些的是,从事政府和企业间沟通协调服务诸如行业协会一类的事业单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它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盈利的。但是,如果这些事业单位以盈利为目的,势必造成其职能的异化,行为的不规范和协调中的不公正性。因此,不盈利应该是这类事业单位法定的取利边界。

综上所述,改革后的中国事业单位,其性质应当是:主要从事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盈利组织。其基本特点是:非政府(也非“二政府”)、非企业(也非准企业)、非盈利(也非变相盈利)。

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

明确了中国事业单位在未来的地位和性质后,其改革方向也就比较清楚了。从操作路径上看,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应从两个方面着力展开。

一分类改革,大力调整事业单位结构

按照改革后事业单位的性质定位,清理、甄别现有事业单位,从总体上收缩规模、调整结构,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总的调整思路是:其一,能够撤销的,在做好相关善后工作的基础上坚决撤销。其二,目前已承担着政府职能且不宜撤销的,应明确转变为政府部门。公益性事务较少、可以改制为企业的,或者目前已从事大量市场经营活动,企业色彩比较浓重的事业单位,应明确转变为企业。承担着非沟通协调职能,其服务与市场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中介性事业单位,应明确转变为市场中介组织。其三,把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减少到最必要的限度,依此原则,对现有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通过合并、重组进行整合。对承担着一定公益事业职能和任务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视具体情况,可以全部或部分整合到保留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也可以通过剥离相关公益服务,或者通过政府有偿委托进行相关公益性服务的途径,取消对其的财政差额拨款,从而推动其规范转制。其四,不宜再由政府出资兴办,且有市场前途的事业单位,可通过招标拍卖的方式,让渡给其他投资者。

二创新机制,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

在通过分类改革对现有事业单位压缩规模、调整结构、规范职能,恢复性质的基础上,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着力推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管理运营机制。一是建立新型的法人治理结构。原则上,对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执行人日常负责的制度。考虑到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资产关系的特殊性,其理事会应由通过竞争方式选出的,包括出资者、业内专家等在内的若干有代表性人士组成。日常运营由执行人负责。执行人由理事会向社会公开招聘选出,并向理事会负责。建立科学的效绩评估制度,由事业单位监管机构依据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具体评估状况,会商有关部门决定是否对其持续进行财政拨款和是否增加财政拨款数额,以及决定理事会成员的更换和奖惩。形成事业单位监管机构、理事会和执行人相互间的有效制衡机制。由多元投资形成的事业单位,可以参照企业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度。二是建立竞争性的劳动人事制度。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和管理者的干部身份。全面实行管理者聘任制和全体职员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制度。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实行区别于政府部门的薪酬制度和奖励制度,根据事业单位完成任务的总体情况和具体业绩,实施对理事会、执行人的奖励和惩罚。

事业单位的监管

确保改革后事业单位的运营既富活力、又合规范,关键在于实施有效的监管。事业单位往往拥有重要的公共权力、特许经营权利,承担着与公众直接相关的社会服务,因而有必要对其是否合理地行使了权利、充分履行了义务,所提供服务的内容、质量与价格是否符合要求等依法进行严格监督,从而达到规范其行为的目的。缺乏监管、监管无法可依,是导致目前中国一些事业单位行为混乱并不断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一开始,就应同时推进相关监管制度建设,形成符合国际惯例,体现中国国情,规范、严整和健全的事业单位监管体系。

一是科学设立监管机构。从中国事业单位分布广、战线长的实际出发,宜于把政府各行政部门依不同职能进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性监管和独立的事业单位监管部门的专门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有必要在科学划分事业类型的基础上,分别设立专门的事业单位监管机构。

专门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规则和管制标准;颁发和修改事业单位服务准入许可;对相关事业单位的服务内容、质量、价格进行监督和依法依规处罚;调查事业单位的运营状况并合理公开相关信息;听取专家和社会人士对相关事业单位提供服务情况的意见并适时提出改进意见;等等。

单位改革范文篇9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政府机构改革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和要求,推进我县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圆满完成政府机构改革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目的”是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基本要求”是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新形势下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上来。

具体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1、要做到“四个分开”:即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介分开”。凡是企业能决策的事情,要交给企业决策;凡是市场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市场去解决;凡是适合中介组织办理的事项,要让中介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凡是基层能处理的事务,要依靠基层去处理;凡是政府该管的事情,各部门要责无旁贷地管住管好,切实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2、要突出“四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有效贯彻实施中央的方针政策,确保政令畅通;更加注重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注重严格执法监管,增强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3、要强化政府的直接服务职责。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阳光操作,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站式服务”等制度,推行行政许可统一、联合、集中办理,减少审批事项,简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转变工作作风,使广大群众真正从改革中得到便利和实惠。

(二)以建立大部门体制为突破,整合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政府机构设置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集中体现了“六大两调整”的特点。其中,“六大”指的是:

1、“大农业”。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综合管理与统一协调,将农业局、县畜牧中心、农机中心、经管中心承担的行政职能,以及中小企业局承担的农产品加工、质量监督管理等职责等进行整合,组建县农业委员会,进一步完善服务“三农”的管理

2、“大工业”。加强对工业的统筹协调,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将县发展和改革与经济贸易局、县中小企业局、县二轻公司承担的行政职能整合,组建县经济和信息化局,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3、“大交通”。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组建县交通运输局,将县城乡建设管理局承担的出租车行业管理职能划归交通运输局。

4、“大建设”。在县城乡建设局的基础上,组建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履行住房保障和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管理、人民防空等职能。

5、“大保障”。将人事局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能整合,组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体系。

6、“大文化”。将县文化中心、县广播电视中心和县体育中心相关行政职能整合,组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两调整”指的是:

1、组建县发展和改革局。将县发展和改革与经济贸易局的发展和改革职能,划归县发展和改革局;将县物价局、粮食局的行政职能划归发展和改革局。

2、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县卫生局,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在县卫生局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牌子。由县卫生局承担全县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职责;将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承担的食品卫生许可、餐饮业、食堂等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以及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的职责,划入县卫生局。

(三)以强化落实责任、理顺职责关系为重点,改进政府管理体制,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要通过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有效解决部门职能交叉、管理多头、权责脱节、人浮于事等问题,切实把机构改革的基本要求落到实处。

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部门职责。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管理、上下衔接、有利工作”的原则,确定部门主要职责。确需几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明确“谁主办、谁协办、相互间如何衔接”。在“三定”工作中,部门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新增职责要有法律法规依据,不能随意扩大和延伸。

二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内设机构。严格控制部门内设机构。改革中合并的部门要统筹考虑股室职能分工,尽可能减少股室设置;不涉及改革重组的部门内设机构也要进行必要调整,职能分工过细、业务单一、职责交叉的要予以合并。

三要从严控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各部门行政编制不增加。对于职能调整和撤并的部门,实行编制随职能走、人员随编制走。对于改革前出现的超编现象,要妥善安置,暂时允许超编运行。要从严配备部门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严禁超职数、超规格配备干部。

四要做好定岗定员和人员安排工作。各部门要按照职位分类要求,在职能分解基础上,根据职能任务和实际工作需要,做好定岗定员和人员安排工作。

二、积极稳妥地同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

事业单位是政府利用公共资源,向人民群众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公共平台。经调查摸底,目前,我县事业单位共有285个,其中:全额事业单位223个,编制3614名,实有在职人员3428名;差额事业单位17个,编制406名,实有在职人员396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45个,编制553名,实有在职人员644名。

我县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已经出台,并经市委、市政府批复。根据省、市安排,我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分“清理、规范、分类、总结”四个阶段。12月底前完成清理工作;明年1至2月份完成分类;3月份完成总结。具体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紧做好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

这次改革,就是要对全县285个事业单位重新界定、分类。全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是开展清理规范工作的基本依据。明确规定了事业单位应撤销、应合并、应下放、应转企的情况;明确规定了保留事业单位的机构名称、职责任务、机构规格、人员编制、经费形式、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的情况。

1、要准确执行政策。科学界定各类事业的职能性质,全面梳理,逐个审议,做到严格清理,不留死角,界定准确,规范科学。

2、要严格审核把关。编办要按照方案要求,对各部门和单位的“三定”方案进行严格把关,及时汇总上报。

3、要加快进度。各部门和单位要抓紧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圆满完成清理规范任务。

(二)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

这次事业单位分类的标准,就是按照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来划分,即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从事公益活动”的三个大类。

“三大类”中,从事公益活动的事业单位,要把为社会提供服务,或者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划入这一类别。改革后,只有这类单位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这些单位各自的职责任务不同,运行机构、服务对象和收入状况也有很大区别,因此,又将这些单位再具体划分为三个小类,即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公益三类。

公益一类具体指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经济社会秩序和公民基本社会权利的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公益二类具体指面向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要的公益服务,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公益三类具体指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三大类”事业单位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和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撤销、合并、下放、转企”等方法,对不同的事业单位实施不同的改革。

一是对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转为行政机构;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进行职能整合或机构合并。

二是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进行改革。目前,可以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在确定类别后及时转为企业,注销事业单位、核销事业编制;经过相应调整后才可以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先列入转企名单,待条件成熟后,再转为企业。

三是对从事公益活动的事业单位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强化公益属性。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和适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管理方式,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面向社会服务的独立法人。

(四)完善各项配套改革政策

一要配套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前,多数事业单位养老实行的是单位退休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就是要在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职业年金等相关制度,逐步建立起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障体系,实现与机关、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衔接,切实保障干部职工和分流人员的基本权益。

二要配套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我县已进行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了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其他事业单位要根据各行业、各单位的职位分类和实际工作需要,在职能分解基础上科学定岗定员,打破身份界限和终身制,完善竞争机制,实现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行政化封闭的“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三要配套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类分级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已实行了绩效工资。按照国务院的要求部署,其他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行。

四要配套推进财政投入制度改革。逐步加大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和支持,确保财政资金向基础性、公益性社会事业集中和倾斜。不断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的公益事业投入机制。规范财政供给范围,对不同类别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财政投入办法。同时要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和资产监管。

五要配套推进相关政策改革。降低准入门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公益事业。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评、监管制度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制度,确保事业单位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三、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调整力度大,事关沁县科学发展大局,事关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各单位“一把手”和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机构编制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全面准确掌握情况,加强统筹协调、宏观指导和监督检查。组织、人事、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要严肃各项纪律。要严明政治纪律,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要严肃工作纪律,重大事项坚持集体讨论,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报批。严禁擅自提高机构规格、增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严禁违反规定突击花钱;严防国有资产流失。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全程跟踪监督,对借改革之机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甚至阻挠改革工作的,要坚决查处。

三要做好无缝对接。改革就是利益调整。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干部职工顾全大局,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适应改革。

1、新组建单位的负责人要按照“先到位后理顺,先运转后完善”的原则,迅速进入状态,着手机构组建、部门“三定”等工作;

2、撤并部门的领导要认真负责地做地本部门人员、资产、财务、档案材料等调整划转和清理移交工作,防止工作断档,站好最后一班岗;

3、接收单位的原有人员要想方设法帮助新进入人员适应新环境、度过磨合期;

4、新进入人员要尽快到达新岗位,该交接的工作要迅速交接,确保改革期间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

单位改革范文篇10

关键词: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所需要担负的职责也越来越重。事业单位要想更好的发挥自身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就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改革,完善、优化自身的工作现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在2020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应当全部完成改革任务。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当前事业单位的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当前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认定标准。从当前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是阻碍改革工作开展的因素之一。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我国大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并没有得到编制组织以及法律法规层面明确的认定。对于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有一个较为宽泛的描述与界定。这样一来,就导致在改革工作中经常出现组织机构、行政职能不明确的问题,给改革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阻碍[1]。(二)“两个不突破”的制约。一直以来,“两个不突破”制约着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所谓的“两个不突破”指的是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在改革中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的规定。之所以说“两个不突破”限制了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如果不设置为独立行政机关而只是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转变为行政编制,那么又会超出编制总额。由此市级以下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在进行编制改革过程中会受到极大限制,因会阻碍改革工作的正常开展[2]。(三)缺乏配套政策。从当前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来看,改革配套政策的缺乏同样制约着改革的进程。众所周知,在改革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会转变为行政编制人员。在转为行政编制人员之后,其薪资待遇、工作福利都会有所改变。然而,对于未转变为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其薪资待遇与工作福利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时与行政编制人员也存在一定差异。这样一来,就可能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仅阻碍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会影响其正常工作,严重的甚至会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四)缺乏改革动力。缺乏改革动力同样是当前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首先是因为相关管理人员缺乏重视,没有意识到改革工作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就是部分管理人员担心改革会影响自身利益,因此对改革工作存在抵触心理。

二、关于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一)明确改革任务。要想进一步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确改革任务。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工作人员都需要充分认识到,改革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改革绝不是某一个部门某几个人的事,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明确改革任务,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从而加快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标准,制定改革试点方案,明确职能调整、机构调整、编制置换、人员安置等具体办法,理清改革思路。这样才能帮助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法律法规来推动改革工作。除此之外,各个部门需要共同协作,才能提高改革效率,为事业单位改革做出贡献[3]。(二)制定高效的编制管理方式。制定高效的编制管理方式对于推动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有着重要作用。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后的不同性质,制定严格机构编制管理方式。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原则上只减不增,确应需要新增机构或编制的,采取机构有撤有设、编制有减有增的办法,实行部门或行业、系统内调剂,动态管理。任务取消、下放和转移的,编制相应核减。有明确规定必须增事业设机构的,严格按"撤一建一、总量控制"的原则办理。确需新增财政补助事业编制的,要根据"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的原则在经营管理类型相同的机构之间内部调剂解决。可以将此类事业单位同样列入到公益类事业单位中,并开展管理工作。通过这两种方式,就能够解决“两个不突破”所引发的改革问题,从而推动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4]。(三)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于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而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四个方面工作入手。首先,需要转变政府职能,要将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职责清楚的划分开。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切割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职能、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强化政府宏观管理作用的同时也能够避免政府插手事业单位实际的执行工作,保障事业单位的独立运转。其次是要明确政府部门的职责与分工,清晰权责归属,加强各部门的配合[5]。再次,要优化政府部门结构,实现精简高效管理。最后,要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在改革工作中出现任何违法乱纪行为,这样才能保障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除此之外,我国部分省市单位也在进行创新探索,开创了分类改制的模式,对于推动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做出了极大贡献。

综上所述,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改革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根据当前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来看,要想进一步推动改革工作,就必须做到三点,分别是明确改革任务、制定高效的编制管理方式以及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将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落实到位,推动社会的发展建设,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胥晨霞,葛长宇.关于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机构与行政,2017(11):51-53

[2]杨晓帅.关于加快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考[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7(3):19-21

[3]张淑萍.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机构与行政,2018,No.90(5):33-34

[4]张杰,曲凯,李俊男.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探析[J].机构与行政,2013(6):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