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22:15:24

代管范文篇1

一、代管范围及原则

(一)适用范围:项目总投资达100万元以上,且政府投资占项目总投资50%以上(含50%)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或其他经项目业主申请,双方协商愿意实行代管的项目(不含非政府投资项目)。

(二)基本原则:政府投资项目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坚持“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原则,着重对设计合理性、经济性、工程招投标、工程造价、工程质量、施工工期、工程竣工验收、工程决算等重点环节实行委托代管。

二、代管机构设置

设立区政府投资项目代管办公室(简称区代管办),挂靠区建设局,受项目业主委托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区代管办主任由区建设局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区建设局聘任下属单位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同时区代管办建立工程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库。

三、代管办经费保障

区代管办依照其职责无偿为项目业主提供代管服务,其人员经费及办公费用由区财政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四、区代管办和项目业主主要职责

(一)区代管办主要职责

1、根据项目业主提出项目建设规模、标准、使用功能和要求,负责办理工程建设前期报批手续;

2、负责选择勘察、设计单位,组织设计图纸会审,指导优化施工图设计;

3、负责选择招标机构,组织工程预算初审。根据项目需要聘请工程造价顾问进行咨询把关,并报财政部门审核;

4、负责施工、监理单位等招标活动,组织签订合同,向相关监督部门备案,并办理施工许可证及质量监督登记、安全监督登记等施工手续;

5、负责指派项目现场代表,对施工、监理单位提交的工程设计变更和工程联系单等进行签证把关,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和工程结算初审,并报有关部门审核;

6、负责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出的工程进度款拔付申请进行审核,签署意见后报项目业主按规定拨付工程款;

7、协助项目业主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和其他委托事项。

(二)项目业主主要职责

1、负责项目征地、拆迁,提供净地等工作;

2、提出项目建设规模、标准、使用功能和要求,协助区代管办办理项目建议书及规划、土地、项目报建等前期报批手续;

3、协助区代管办选择勘察、设计、招投标机构及施工、监理单位等招标活动,负责签订相关合同;

4、指派项目现场代表,协助区代管办对工程预算、决算进行初审,会签施工、监理单位提交的工程设计变更和工程联系单等,参与工程竣工验收,收集竣工资料并按规定归档;

5、负责项目建设资金调度,根据监理单位和区代管办提出的拨款意见,按规定拨付工程款项;

6、负责落实其他需要办理的事项。

五、主要事项操作程序

1、委托代管程序:项目业主与区代管办签订《工程建设项目委托代管合同书》,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委托合同书报区财政局、区建设局备案。区代管办指派现场代表进驻代管项目开展代管工作;

2、图纸会审程序:区代管办组织项目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收集各方建议,提出优化设计意见,经相关各方代表签字确定,形成会审纪要;

3、主材确定程序:区代管办组织项目业主、设计单位等按照使用功能、设计要求对相关材料及品牌进行研究,经各方代表签字确定后送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编制工程预算书及招标文件等;

4、现场签证程序:区代管办指派的现场代表,会同监理单位对主要材料进场、取样、送检等工程联系单等进行签证把关后,由项目业主指派的现场代表予以签字确认;

5、隐蔽工程签证程序:施工、监理单位根据现场施工需要,确需签证确认的应当场通知区代管办和项目业主的现场代表到场勘察核实后予以签字确认;

6、重大事项决定程序:区代管办根据项目业主或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提出的重大变更请求、重大功能调整或其他工作困难等需要报请项目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的事项,由区代管办组织相关各方讨论,形成书面报告,报请项目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组织实施;

7、工程款拨付程序:施工单位根据进度工程量,申请拨付工程进度款,由监理单位确认,区代管办核实并签署意见后,报项目业主按规定拨付;

8、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区代管办根据施工、监理单位提出分部、分项、主体竣工验收申请,会同项目业主组织区建设质量监督、安全监督部门和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按工程管理规范形成验收报告书,由各方签章确认;

9、决算审核程序:区代管办组织项目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对施工单位编制的竣工结算书进行初审,提出书面意见后,按规定报财政部门审核;

其他技术、内业等资料,按工程管理规程执行,对需项目业主签章确认的,项目业主配合会签。

六、监督管理要求

1、区代管办会同项目业主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建设工程廉洁施工合同,推行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各相关人员应恪尽职守,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工程建设管理的廉政规定。

2、区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对代管项目依法进行稽查、评审、审计和监察。

3、项目业主及区代管办要按照工程建设程序组织工程建设,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进项目建设进程,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成。

代管范文篇2

一、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成本效益

传统成本管理强调降低成本费用,通过对生产领域的成本控制来达到管理目的;而现代成本管理是强调提高成本效益,通过灵活地运用成本来加速资金周转或摊薄成本等达到管理目的。成本效益拓宽了管理思路。按照现代管理观念,收益与成本是相辅相成的,仅仅强调收入增长而忽略成本控制往往得不偿失,而过分控制成本则会导致市场萎缩与收益不升反降的局面,使成本与利润的矛盾非常突出。成本效益的引入为企业管理拓宽了思路,虽然成本效益表现单一,体现成本与收益关系,但按现代成本管理观念并通过以下五种途径也能达到提高成本效益的目的:

(一)收益不变,成本下降

在市场份额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通过降低成本支出来提高成本效益。

(二)收益提高,成本不变

在现有规模基础上,通过加强作业流程控制、提高作业效率、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废品率等有效措施,提高企业效益,这是提高成本效益的一种积极途径。

(三)收益提高,成本下降

最理想的企业管理是不仅要使收益有所提高,而且能达到大力压缩成本的目的,从而提高整体的成本效益。这虽是提高成本效益的最佳途径,但很难通过这种途径来无限地提高成本效益。

(四)收益大提高,成本小提高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企业往往要加大成本投入。特别是在高科技普及、运用的今天,高科技是带来财富的象征,但高科技需要高投入,只有高投入才有高产出,因而笔者认为,这是提高成本效益的最佳途径。

(五)收益小下降,成本大下降

市场达到一定规模或阶段就会逐步饱和或萎缩,收益也会相应减少,但只要成本下降幅度大于收益下降幅度,则成本效益就会上升。这就是企业在市场不景气甚至退出市场前,通过大幅度降低成本,以图东山再起或延长企业寿命。

二、现代成本管理核心建立于成本意识

成本效益体现的是收益与成本的关系,经营良好的企业仅仅强调开源并非最理想的方式,只有开源与节流并举才是最佳经营方式。提高成本效益不仅要尽可能地创收,更需要加强成本管理,而成本管理的前提是应有成本意识,没有成本意识就无法谈论成本管理,这是现代成本管理理念的核心。

(一)传统的成本意识与现代成本管理意识对成本效益的着眼点有所不同

传统的成本意识强调要时时、处处、事事都考虑成本费用,努力降低成本费用,仅从成本控制方面来考虑成本效益;而现代成本意识能自觉地将生产经营活动与成本费用、收益进行挂钩,比较准确地判断成本效益能力和提高成本效益的积极性,强调管理者要有意识地考虑投入与产出。

(二)现代成本管理对成本意识要求不仅是一种问题意识,还是一种改进意识

现代成本管理要求管理者在成本意识上能自觉地反省以往的做法,探求改进成本的方法。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会影响到成本费用,工艺技术、质量、生产现场等问题都会增加成本,能自觉、主动地发现并解决问题既是管理者的责任,也是管理成本意识的表现。现行工作或作业虽然没有很大问题,但却存在着改进余地,这就要求其不断地采用先进技术、工艺、管理方法改进现行作业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成本效益的目的。

(三)现代成本管理要求成本意识是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成本效益在实际工作中有非常大的差距,其根本原因取决于管理者本身。管理者或者对影响成本费用问题视而不见,或者能快速发现问题并积极采取改进措施,两者的成本效益差别并非取决于管理者是否具备成本费用知识及掌握成本管理方法,而是在于管理者的责任心。只有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成本意识,才能有效地提高成本效益。

(四)现代成本管理要求成本意识不是单纯节约的意识

当企业科技和管理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单纯节约不能使企业保持永久的成本优势,只有不断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才能提高成本效益,获得更大收益。三、现代成本管理强调成本责任

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而成本责任则体现以人为中心的观念。管理者在成本管理中不仅要有成本意识,而且要赋予其责任。目前推行的全面预算管理就是权责利很好结合的典范。

(一)成本责任与管理权力是相对应的

由于各级管理者拥有消耗与不消耗什么资源以及消耗资源数量的选择和决定权,对成本管理影响非常大,而且,只有拥有这种权利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应给予管理者相对应的成本责任,这样才能做到权责对等。

(二)成本责任也应是个人责任

现代成本管理不仅要求企业管理者有成本意识,而且要将成本责任落实到责任者。只有管理者既有成本意识,又能尽到本身的责任和义务,成本责任的层层分解才能得到落实。

(三)成本责任是一种财务会计责任

成本管理直接体现于财务报告中,这要求责任者要懂得财务报表反映的问题和现状以及财务数据的真实含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签字上报或公开的财务报告承担责任。

四、现代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代管范文篇3

摘要:中华古典管理思想是积我国劳动人民5000年的实践经验形成的,它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本内涵。探索中国古代管理的思想流派和理论体系,古为今用,已成为当今世界管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不仅如此,这对于建设中国式现代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古典管理思想流派体系

现代意义上的管理理论溯源于西方,它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这就给人们一种模糊的认识:似乎西方文明是孕育现代化管理的唯一母体。其实,作为在人类共同劳动中产生的管理思想是与各个国家、民族的文明史及其文化背景相关联的。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浩如烟海的治国、治生(经济)及修身的思想,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管理文化。

研究一下中华古典管理思想,分析其成败,探究其优劣,古为今用,这对于探索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带有鲜明民族个性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古典管理思想的流派

中华古典管理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农业宗法社会国家管理的指针,它的原生形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成形。那时,恰逢诸子竞起,百家争鸣。各学派无不提出自己的一套经邦济世的理论、谋略,形成了强大的文化震撼力。这次思想大解放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成熟的标志。其中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并对两千多年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广泛渗透力的却只有儒、道、法三家。

这三元的互动与嬗变使中华古典管理思想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征,并且在这一思想整合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干的管理理论框架,下面就着重介绍这三大管理思想流派。绵延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基干。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被视为显学。它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和管理实践中具有其他派别思想无法比拟的影响力。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1反映的就是汉代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将儒学视为经世致用的必修课。原始儒学是以伦理为中心,政治伦理一体化的管理思想。其管理思维有一个由自我管理(修身)到家庭管理、再到国家管理的逻辑轨迹,而且还有独具中国管理特色的终极目标设计——“大同”的社会构想。一言以蔽之,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信仰仁义,主张以同情忠恕来追求至善。体悟天地生万物的仁心,奋然兴起发挥生生不已的创造活力,并不只求个人生命的完成实现,而是连同一切人群,与一切万有的生命都一起要在雍容恢宏的气度中完成实现。”2道家是由中国古代哲人建立起来的学派,其管理思想极富于智慧和艺术。

道家主张无为管理,推崇“无为而无不为”3的管理方式。老子所谓“无为”并不是要求管理者消极观望或无所作为,而是应该效法道在化育万物中的作为:看似无为,实质上无所不为。这就说明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要以一种无声无息的自然方式展开,其依据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除此之外,无为管理最形象的概括是“治大国,若烹小鲜。”5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治”,指管理者要积极进行管理,而不是不管理;二是要求管理者尽量减少管理活动,就像烹饪小鱼一样,翻动多了,小鱼就会烂。西汉初年道家思想经过改造应用到社会管理活动中,结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道家的无为管理实质上是把人的社会性减少到最低限度,通过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法家是诸子百家中政治色彩最浓重的学派。该学派旗帜鲜明地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专门探讨统治者的管理技术。“法”、“势”、“术”是法家管理谋略的三大理论柱石。“势”指管理者的地位和力量,它本身可以随着职位高低而变化。因此,管理上的服从与被服从要依权力的大小、地位的高低而定,而不考虑道德品质的因素。“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6“术”是统治者驾驭部下、统帅民众的方法、策略。“法”是统治者手中最锐利的武器,是“胜民”的不二法门。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以刑去刑。在法家看来,管理的行为是一种“循利”的行为。人“以肠胃为根本,不食不能活,是不免于欲利之心。”7因此人类普遍的爱是根本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只是一种利害关系。

同时,法家强调君主之利是高于一切的,君主既要统率民众,又要防御大臣。那么,采取的最好方法,就是遵循“利”的原则,君主与臣民之间只不过是一桩以爵禄换取法术和“效死”的交易。

二、中华古典管理思想的理论体系

中华古典管理思想的理论体系架构有这样一个特点:先秦时期复杂多元,各学派旗帜鲜明。西汉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也从此划一时代,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干兼纳它派的理论体系。下面,笔者以现代管理学为视角,循儒学主干的框架,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理论体系作概要性的分析和探究。

1.管理目标观

目标管理是美国企业管理学家德鲁克于1954年提出来的,它是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目标设计上独具特色。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社会管理的理想状态是“小国寡民”;墨家的社会管理目标是“三圣”时代;儒家的目标管理最具典型意义和现代价值,概言之,它力图通过“修己——安人”的过程,达到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大同”。其中,“修己”与“安人”体现了个人管理与社会管理相统一的辩证关系。个人管理逐步实现自律到自觉的飞跃:“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8这样,就可以推己及人实现社会管理的目标。第一步“齐家”,对家庭及家庭成员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第二步“治国”,国是家的扩大和延展。国与家只不过是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上存在着不同,二者的管理原则并不存在实质性差别。第三步“平天下”,在全世界的范围使大同的社会构想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

其中“安人”是贯穿修齐治平的一条红线。修齐治平本身就是一个安定家人、安定他人、安定百姓的管理行为,而且也是管理者孜孜以求达到的目标和理想。那么,怎么样才算达到“修己——安人”的理想状态呢?儒家的回答是: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9这就是儒家为社会管理所设计的终极目标。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幅消灭了私有制,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图景。但是,这种理想社会是在感叹当时礼崩乐坏、大道既没的社会现实中提出来的,它并不引导人们向前看,而是效法先贤,仍停留在对过去社会的留恋。

应该看到,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安人”与“大

同”的目标理想是难以真正实现的,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消灭了私有制,消除了一切旧的社会关系和重大的社会差别,才能有资格谈“安人”与“大同”。将我国这种独特的目标管理用于企业及社会管理,就会营造出一个个人目标与企业(团体)目标及社会管理目标协调一致的目标链,前一个目标的完成是后一个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这样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流程网络。

2.管理的组织观

组织是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指“对人员及事物进行有效的组合工作”。10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组织问题的探讨,集中在《荀子》一书中。荀子认为合群是人类的本性之一。那么,人类如何结成社会群体呢?荀子的回答是:“分”。在荀子看来,人类结成社会群体,没有等级划分的限制,就会发生争夺。

首先,“群分”是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所必然导致的,也是解决诸类矛盾的最佳方案。因为用来供养一个人的产品是由各行各业的人所提供的。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不可能精通所有技艺的,也不可能同时从事所有的职业,所以人“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也,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11其次,“分”为组织手段,是人类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础。荀子指出:“有分义,则容天下而治;无分义,则一妻一妾而乱。”12在荀子看来,圣王所以制礼以分之,是籍此“养人之欲,给人之术,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13把划分各人的等级地位职分作为人类社会组织的根本原则,没有名分,是人类的大灾难,有了分,人类社会组织就可以良性运转了。最后,“分”是社会达到有序化控制的标志。荀子认为,职务划定了,民众就不会谋求其他职位;等级确定后,社会秩序就不致混乱。这样,从大臣百官到平民百姓无不是终身之后,才求安居;有了真才实学之后,才敢出仕谋官。民风日渐纯朴,人人各得其所。“夫是之谓政教之极。”14公务员之家

综上所述,中华古典管理思想已经涉及现代组织理论的结构、形态等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管理迫切需要解决以下组织问题:(1)建立一个合理而又富于弹性的组织结构,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2)明确企业管理者和每个员工的责、权、利,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3)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一个温和的组织环境。

3.管理人性观

对人性的认识是管理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依据。西方行为科学和中国传统人性理论对于人性的探讨大都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展开的。西方行为科学先后提出四种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和复杂人。并据此产生三种人性管理理论:X理论、Y理论和超Y理论。中国传统人性理论有儒家的人性可塑说(其中包括荀子性恶论和孟子性善论)、道家的人性自然说、法家的人性好利说等。儒家的开山祖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5.荀子和孟子都承继了这一“人性可塑”思想,荀子认为人性是好利多欲的,他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16这里的“伪”并不是虚伪的意思,而是指性善是人为的。他又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17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夺。因此,必须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能使人们遵守礼法,从而最终趋于安定太平。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荀况的人性假设与西方管理学的X理论十分相近。与荀子截然相反,孟子则认为:人的性情天生是趋向善的,之所以会不善,不是资质的过错。“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18这与西方行为科学的Y理论对人性的认识如出一辙。Y理论认为:人并非天生就对组织的要求采取消极或抵制态度的,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态度,只不过是他在组织内的经历和遭遇造成的。不仅如此,该理论还认为:人们也并非是天生厌恶工作的,对人们来说,从事工作如同娱乐和休息一样是非常自然的。道家崇尚自然,在道家看来,人的形体、衰老、生死等等都是自然的过程。

在这里,道家将人还给了自然,人性的获得当然必须到自然中寻找。“同与禽兽游,族与万物并。”19人类只有摆脱了一切社会关系的羁绊,自然到与牛马为伍,同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算得上真正圆满的人性。法家的代表人物慎到、商鞅都认为人性是好利的。“匠人成棺,不憎人死;利之所在,忘其丑也。”20韩非子继承并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认识,他认为人性好利是出于人的本能,就连父母子女之间也是计算利而行事的。人性假设是管理者采取管理措施的必要前提。西方行为科学都假定人性不是一个“变数”。管理者只有设法去适应人性。在这一点上,与我国道家、法家的看法是一致的。道家认为人性是原生的;法家认为,人性是不能改造的,也无需改造。但是,儒家都认为人性是可变的。荀子主张“导人去伪”;孟子主张“领悟善端”。他们都强调后天的塑造和引导,这就比一味被动地适应人性能取得更理想的管理效果。无论我国古代先贤还是西方行为学家都没有认识到:除了人的自然属性之外,在阶级社会里,人性首先体现为阶级性,它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因此,科学地、全面地认识人性对做好人性管理十分必要。笔者认为:要做好人性管理,一方面,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在管理过程中“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进行人性差别管理;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在集体活动中锻炼和塑造人性。4.管理控制观控制,是保证各项管理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手段。法国古典管理学家法约尔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明确地把控制列为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之一。他还指出控制的对象包括人、事、物、行为等等。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侧重于对人的控制。在这一点上,儒家强调礼治;道家讲“无为”;法家则依靠“法治”。由于道法两派在具体管理实践中都走向极端,所以强调以礼为核心,兼用德与刑两手的儒家则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管理控制的主流。在儒家那里,“礼”是用来规范以等级为中心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及人们行为的基本手段,是治国的根本。“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21“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22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礼”在国家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用政令来督导,用刑法来整治,对于治民虽然有效,但并不理想。孔子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这样看来,以道德教化贯穿管理过程的始终,才能达到控制民众思想、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儒家以“礼”来整合社会秩序,就是要求建立贵贱、君臣、父子等级从属关系为核心的名分等次,而且这个社会整合体系是绝对僭越不得的。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必须把“礼”贯彻到一言一行之中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4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所要求的“礼”不光是一种外在规范,而且有一个转化为个人自觉行动的鲜明要求。德与刑是儒家对社会进行必要控制的两手。他们主张“两手并用,先德后刑”,孔子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5德治属于内在管理和控制。孟子进一步指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26因此,管理者只有率先垂范,才能使被管理者的行为自觉地纳入正常的轨道。

刑在儒家看来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他们仍寄希望于管理者的德行,“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27当然儒家并不主张一味地求善,而应“宽猛相济”。儒家这一管理控制思想用之于现代管理实践就是要求:一方面要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管理者个人的表率作用。一旦出现了违法乱纪的行为,就要给予相应地惩罚。5.管理艺术观台湾交通大学的曾仕强教授在比较了中西文化精神之后提出中国文化是“艺术的”,中国管理“无论如何是一种艺术,也唯有管理艺术化,才能真正有效。”28我国古人历来十分讲求管理的艺术性。

孙子的“因敌胜兵”谋略、老子的“适当权变”思想、孔子的“守弱用柔”谋略都是这一管理风格的集中体现。孙子在论述作战指导思想时指出:“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29根据时间、地点、条件而采取不同的作战方法,在战争的动态中求胜的用兵之道,体现了我国古代“权变”思想的萌芽。在谈及权变的必要性时,就连孔子也发出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30的感慨。其中所包含的适当权变的思想,体现了艺术管理的原则。

代管范文篇4

同志们:

正当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时刻,在全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刚刚召开之后,我县与福建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联合在这里举办民营企业现代管理研修班,这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对加快发展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的高度重视,对坚定不移地推动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值此开学之际,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参加这次培训班的各位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专程前来参加我们开学仪式的省经贸委胡渡南副主任、省经管学院郑龙副院长及培训部刘瑛华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次高规格的培训,必将促进我县民营企业管理者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素质,同时,也必将促进全县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提几点希望和要求与大家共勉:

一、要站在推动全民创业的高度,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党的十七大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和政策保证;省里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为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县委、县政府扶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力度将不断加大,我们在2008年县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把用活用好民间资金作为创新发展模式的一个切入点,放宽领域,降低门槛,加强服务,促进民间资金更多地进入生产性、基础性、服务性领域”,这为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指引了前进方向;随着我县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项目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软硬环境建设不断优化,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为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在更高层面上参与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比如,总量不够大,“个子”还偏小,素质不够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升;企业创新创造能力普遍不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名牌产品还偏少,部分企业进取意识不够强,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在等待观望、瞻前顾后中丧失不少发展良机;部分企业家的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不能安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未能有效应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企业,对如何进行股份制合作经营企业等探索不够、运作不足;民间资本创业门路不够广,除了依靠政策和资源积累资本,对如何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流通业研究不够、办法不多,缺乏适合民间资本创业的项目;发展软硬环境有待完善,全民创业氛围不够浓厚,创业富民、创业强县的观念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为此,加速发展我县的民营经济,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使细腿变粗、短腿变长,已成为全县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我县有一定发展基础的民营企业家,更要肩负起这一使命和责任,切实增强加快发展意识,抢抓机遇、趋利避害、大胆作为、增创优势,为实现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要站在适应时展、增强竞争能力的高度,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新一波的创业大潮,作为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各位企业家尤其应该把眼界放高一些,把目光放远一些,把思路放宽一些,看准形势加速发展,定准位置奋起直追,瞄准一流再创佳绩!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以此不断适应时展步伐,增强竞争能力。一要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民营企业家不仅要在创业理念上敢为人先,在经营理念上更要争创一流。要在思想解放上领先一步,确立市场化的思路、国际化的眼光、现代化的理念,只有放眼世界、紧跟大势、胸怀全局,才能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审视自己,以更加广阔的胸怀博采众长。企业家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企业才能发展快、效益好、实力强。二要强化品牌兴企的意识。品牌,是企业进入市场、占领市场的最有力武器,一个好的品牌产品往往使人对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产生好感,最终使消费者对该企业的其他产品产生认同,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和整体形象,因此,民营企业家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只有创造出越来越响的品牌,企业才能越来越有竞争力。民营企业体制灵活,应在品牌战略上多做文章,加快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在同行业中争做“领头雁”和“排头兵”。三要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科技以人为本,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民营企业家要注重以丰厚的待遇吸引人才,靠优秀的人才开发新产品,凭开发的新产品引领潮流,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持续的影响力和持久的竞争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要增强善于资本运作的本领。在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时代,民营企业家要利用好产品和资本两个市场,带领企业走新型化、外向化发展道路。尤其要善于用资本运作的手段,实现低成本扩张,优化资源配置,搞好产业集聚、扩大产业规模,真正做大做强。

办企业就是干事业,必须追求卓越、追求完美,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前提是企业家必须要有卓越的个人能力、过硬的个人品质。这次培训班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各位

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从而在商海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三、要站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的高度,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做到学有所成

县委、县政府对举办这次培训班高度重视,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县委党校和县发展非有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此做了大量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希望大家充分认识举办这次培训班的意义,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抓紧时间、抓住机遇向省里的专家教授学习,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一要认真学习,树好形象。培训期间,每位学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县民营企业管理者的形象,也体现了你们的素质与涵养,所以大家要自觉遵守培训期间的规章制度和各项纪律,树立好作为企业管理者应有的形象。这次培训班时间虽然安排了四个月,但授课时间安排的比较灵活合理,主导课程和讲座都是安排在每周双休日,这样安排主要也是考虑到不影响你们企业正常的经营管理。所以,大家要倍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把这次培训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加油站”和新起点,真正静下心来,认真听好每一堂课,力争通过学习,能以更广的视角、更宽的眼界、更大的气魄重新审视和定位企业的发展,真正做到学有所悟。

二要加强交流,互相学习。这期培训班,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实用,给大家授课的都是省里知名的专家、教授和经管学院经验丰富的老师,因此,大家要摆正位置,甘做学生,虚心请教,加强交流,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交到更多的朋友,掌握更多的信息,建立更宽的网络。同时,参加这期培训班学习的都是来自我县各行业企业的优秀企业家、管理者,大家能聚在一起学习,很不容易,大家要用好这一难得可贵的机会,深入广泛地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企业发展大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参加培训班是否取得了实效,要看通过学习,大家的发展信心是否更足了,发展的思路是否更清了,发展的门道是否更多了。要求大家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找准本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真正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培训、交流,进一步开阔思路、开阔眼界、开阔胸襟,立足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

代管范文篇5

一、充分认识推行“五代管”制度的重要意义

加强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提升村务管理水平,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近年来,通过健全相关制度、强化工作监督、加大惩处力度等措施,村级政务、党务、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升,有力保证了农村和谐稳定。但是,由村务管理混乱特别是财务管理违规产生的问题,仍然是引发农村各类矛盾的重要根源。有的村私设账外账,个别村干部贪占挪用、挥霍浪费;有的村对涉及群众经济利益的重大问题,不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随意剥夺群众的民主权利;有的村村委会印章管理不规范,个别村干部私用、乱用、滥用村委会印章签订经济合同、打欠条等,引发村级债务和矛盾。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引发集体上访,严重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实行村级资金、账务、资产、档案、公章“五代管”,有利于构建政府、群众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全过程”农村事务监督机制;有利于控制和减少非生产性支出,杜绝集体资金、资产流失现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规范村级经济行为,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腐败现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各级要高度重视,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全面推行“五代管”制度作为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推行“五代管”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推行村级资金、账务、资产、档案、公章由街道代管,杜绝村级经济违规行为,全面提高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依法办事。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村民自治不动摇。对农村集体资产,坚持所有权、使用权、决策权、处置权、监督权“五权”不变,街道依法代管,不干预村级民主决策。

2、尊重群众意愿。实行村级事务“五代管”制度,不搞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要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由村委会书面委托街道依法。街道要在坚持程序原则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群众水平,方便农村生产、农民生活。

3、严格规范管理。要明确工作内容,细化工作职责,建立严格细致、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和监督机制,严格代管行为,不仅要把相关事务管起来,还要确保管好、不出问题。要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准确把握“五代管”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资金代管

1、加强账户管理。街道在银行开设账户,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截留、挪用,也不得在各村之间调剂使用。

2、严格收入管理。各村的经营、发包、租赁、投资、资产处置等集体收入,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补助、补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一事一议”资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等,应当限期上交街道代管,及时入账核算,做到应收尽收。严禁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要加强票据管理,统一使用上级主管部门监制的专用收款收据,严禁“白条”抵库。要定期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定期盘点库存现金,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账实相符。

3、严格支出管理。严格村级财务开支审批、审核程序,一次性支出数额较小的,要经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审核后,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审批同意并签字(盖章)后,报街道代管机构审批;一次性支出5000元以上的,要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填写《代管资金领用审批单》,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分别在审批单上签名,报街道主要领导审批。

4、实行备用金制度。每个村预留部分备用资金,保证村级工作的正常运转。备用金具体数额按村人口数量确定,300人以下的备用金为1000元;300-500人的村备用金为2000元;500人以上的村备用金为3000元。备用金用完后由委派会计出具证明后,及时补足。

5、实行重大事项审报制度。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接受大额捐赠、兴办集体福利事业等重大资金收支事项,必须事先征求群众意见,经村“两委”研究,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街道主要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账务代管

1、实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全面承担民主理财、村务公开监督等工作职责。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村财务收支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不合理开支实行否决权。非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并盖章的单据,村报账员不得报账。

2、实行账前审查制度。村报账员报账时,街道进行账前审查,对手续不完备、签批不规范、支出不合理的单据拒绝入账。对金额较大、问题严重的单据,严格追查事实真相和当事人责任。

3、实行财务公开制度。街道依据记账、结账情况,每季度填制公开资料,经村务监督委员会核实后在村务公开栏公布。对重大经济事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公开,并安排专人收集、听取群众意见。

4、实行财务审计制度。由街道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坚持做到“四个必审”,即干部离任必审、干部调整必审、任职届满必审、村“两委”换届必审。对审计查出侵占、挪用、私分及挥霍浪费集体资金和资产等问题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资产代管

1、统一清理登记。由街道组织,对所辖村集体资产、资源情况进行集中清查,摸清底数,明确产权,统一管理。将核实后的资产、资源分类建立固定资产台帐、材料物资帐,对资产、资源的名称、数量、使用情况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记录。依法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产权登记制度,对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资源进行登记备案,对其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督。

2、加强使用监管。各村建立健全明细账簿,完善登记、保管使用制度,并明确一名管理员。集体资产发生变化的村,管理员应及时登记,并报街道机构。年终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严防集体资产流失。对损坏、丢失的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属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失,应由管理人员按资产现有净值全价赔偿。

3、严格资产处置程序。处置村级集体资产要征求群众意见,村“两委”研究,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街道代管机构审批;村核销和报废处理固定资产,必须经村“两委”研究,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街道代管机构审查后执行,村干部不得随意做主冲销账务。

4、严格资产评估。村集体资产在拍卖、转让、企业兼并、出售、破产清算、股份制改造等所有权变更,以及实行承包、租赁经营、对外提供担保等情况下,必须进行资产评估。集体资产评估应由村委会委托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结果按照资金公开的程序向全体村民公布,并报街道代管机构备案。

5、建立健全招投标制度。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经营,村内道路、水利、房屋等基础工程建设,应当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要规范招投标程序,科学合理地设定标底,选择适当的招投标方式,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招投标工作公开、公正、民主透明,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招标投标中,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中标权。招标投标方案要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报街道主要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

(四)档案代管

1、明确归档范围。村级档案一般包括村级组织建设、村民自治、村级事务管理、资产债务管理、农业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村办企业管理、村居文化建设、村居历史沿革等方面的纸质档案、声像资料、实物以及其他有保存价值的档案。

2、搞好档案收集整理。明确村级档案收集时限和有关要求,村民委员会明确专人,定期收集、整理本村村级档案,报街道代管。强化承包合同管理,建立管理台帐,对村级各类承包合同纳入台帐管理。

3、加强村级档案管理。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准私自查询各村档案,因故确需查阅、抄录、复制时,要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同意,街道代管机构批准。档案严禁外借。对保管期满的档案,应当按规定及时进行价值鉴定。对经鉴定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应当编制销毁清册后销毁。

(五)公章代管

1、依法接受委托。在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村委会与街道签订《村委会印章委托代管协议书》,将村委印章委托街道代管。街道配置村委印章管理专柜,统一管理,专人负责。

2、规范公章使用管理。

街道对村委印章使用实行登记管理,对使用时间、事由、使用人、审批人、经办人等进行认真登记整理存档,以备查验。公章使用原则上在农财办集中办理,确需携公章外出使用的,必须经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批准后,由公章管理员携公章一同办理,做到人不离章,章不离手,确保公章使用安全。凡涉及土地、合同等使用公章的,须经街道主要负责人批准。严禁农财办越权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加盖村级公章。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落实工作责任。各村要把推行村级事务“五代管”制度、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街道有关委办所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加强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形成工作合力。

(二)健全机构。街道依托财审局、农经站,组建村级财务代管中心,建立村级档案室,负责村级事务代管工作。

代管范文篇6

一、工作目标

从20*年起,对村级财务全部实施“村财民理镇代管”,切实提高村级财务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集体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对主导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引导扶持力度,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二、管理原则

1、在不改变村级财务所有权、使用权和审批权的前提下,实行“村有、村用、镇代管”的原则。

2、收入全缴、开支报帐、按月公开、强化监督、责任追究的原则。

3、切实保障村民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原则。

三、管理办法

(一)收入的管理

1、村级收入是指村各类经营收入、发包收入、“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补偿补助性收入、借款收入、社会公益性收益、投资收益及其它收入。

2、各村资产资源发包、拍卖、租贷、农民集资取得收入时,须经村两委班子研究提出意见,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镇党委、政府批准后,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公开运作,实行竞价招标的方法,签订规范的文字合同,杜绝“暗箱操作”,其取得的一切收入均统一由镇农经站代管。

3、各类收入金额在500元以上的要在发生收入当日缴入农经站专户,不足500元的在5日内上缴农经专户,严禁坐收坐支,坐收坐支视为个人行为,追究村书记主任的责任。

(二)开支的管理

1、各村各项开支必须做到规范、合理,按标准管理,严格控制打车等非生产性开支。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各类开支和投资项目,经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金额在1000—3000元的各类开支和投资项目经村两委班子和村民理财小组研究决定;3000元以上大型开支项目,如基础设施建设、房屋修缮、公路整修、重大投资等,由村两委班子提出投资预算,报镇党委、政府审核批准,经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征得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3、民主理财小组对所有开支拥有监督、审核权。

(三)资产资源的管理

凡属于村委会所有的资产、资源,包括出租、承包出的土地、耕地、五荒、林地,闲置的土地、沙地、林地、草地、固定资产等,要分类建立固定资产台帐,注明现有价值、四至方位,一份村里存档,一份报镇农经站备案。并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各村做好资产资源管理工作,在处置和项目投资时按法律、法规规定程序办理。

(四)帐务的管理

1、村里的帐务处理由镇农经站实行记帐制。

2、农经站为每个村单独设帐,专户存储各项收入,专款专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挤占挪用。

3、村里开支实行按月限日报帐制。①依据各村业务量适当安排调配具体时间,各村必须在规定的具体日期内及时报帐,遇到特殊情况,提前与镇农经站协商进行调换时间。②报帐审批程序:按:开支管理“程序研究后的所有开支,经手人在原始单据签字一,由村主任签字,经理财小组和村党支部(总支)书记审核签字后,到镇农经站报帐,经农村站审核入帐,镇政府负责人签字后支取现金。凡是理财手续不完备,乱发补贴奖金,票据不合法的一律拒绝报帐。③农经站和村出纳员同时记帐,做到帐据相符。④各村可以从自已帐户暂借2000元以下的备用金,大型项目开支,村民代表讨论通过后,报党委政府审批后从自已帐户暂借备用金,待开支后再予以报帐。

4、各村往来款要及时入帐,村会计记帐后,将各项往来明细表由报帐员在报帐时一并上报,由农经站实行复式记帐,以备随时查询。农经站不负责各村村民往来帐的查询工作。

5、按时公开。各村收入、支出、资产、负债情况按月分项张榜公开,公开主要内容:每月发生的资产负债表、各类开支明细表,当月发生的往来、债务化解等。特别是500元以上开支要逐笔公开,不允许将一次性开支分解公开。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反映收入、开支存在的问题。

6、上级拔付的专项资金,由于全部实行报帐制,村级原则上不另行设帐。

7、新旧帐的衔接问题。自镇农经站接手各村帐务后,由镇农经站负责给各村出具接交表,原来各村的帐簿、凭单做为原始会计档案由各村现任会计保管封存备查。各村20*年以前帐目必须做到帐帐、账款、账表、帐实、帐证相符。

四、保障措施

1、镇党委政府成立“村财民理镇代管”领导小组,负责推进此项工作。成立“村财民理镇代管”监督小组,全程监督此项工作的实施。各村成立村支部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落实此项工作。

2、镇农经站设专职会计和出纳员,负责记帐核算和现金出纳工作。实施农经站记帐后,除各种往来明细及现金帐,各村不再单独设帐。

3、各村设专职报帐员,由原出纳员担任;设复式记帐员,由原村会计担任,记载往来帐目。

4、统一票据管理。村所需票据由镇农经站统一提供,农经站建立票据领用台帐,明确专人保管。村集体组织票据使用完毕后,将用完的票据存根镇中心销号,实行销旧换新,及时归档保管。各村领取的收据和使用完的存档不允许丢失。

5、各村要积极配合“村财民理镇代管”工作小组的工作,将20*年度的村级帐目抓紧结算完毕,在村财务公开栏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按交接日程安排,自工作组进驻该村之日三日内,村两委班子成员手中的收、支单据必须交清,以便帐务处理,三日内不交的,收入不入账的按违纪论处,支出不记帐视为个人行为,以后不再做为支出单据做帐务处理。

6、实行责任追究制。

(1)有下列行为之一的:①不按规定程序操作、私设小金库、隐藏收入开支的。②借村财民理镇代管之机虚报假帐、营私舞弊的。③村财民理镇代管以后,各村收入不及时上缴农经专户的。

追究村两委班子一把手的责任,视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代管范文篇7

一“双代管”流于形式:我乡于2004年实行了由原经管站负责的“双代管”工作机制,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实际操作中变成了“代而不管”,农村会计服务中心成为了一个记账机构,对村级财务收支的审核流于形式,对村级收入是否全部入账,支出是否合理,单据是否真实没有一个有力的监督.村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

二“一支笔”的财经纪律意识淡薄:由于村委会换届后,新上任的财经负责人(即:一支笔)都没有经过比较系统的财经知识培训,对各项开支的合理性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随意开支现象比较严重,甚至出现座收座支现象。

三财务公开不规范:由于我乡绝大多数村基本上还属于一个空壳村,财务账往来比较简单,村民财务公开的关注度不高,村委会也没有认真对待,从而使得财务公开没有按要求及时公开。

带着上述问题,我于9月6日到9日,随局赴郧县考察团一起,对郧县的“双代管”工作进行了考察和学习。

郧县地处鄂西北,与陕西交界,版图面积3863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耕地面积60万亩,是一个山多地少,地广从稀的山区县,全口经财政收入为2.6个亿。郧县的“双代管”工作推行的比较早,但真正规范起来还是从2007年开始。

首先,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机制。建立以乡镇财政为依托的农村会计服务中心,所有行政村的村级财务一律由村委会委托服务中心实行“四、六统一”(会计账目、财务收支、会计档案、会计信息业务;统一模式、会计核算、操作程序、财务票据、资金、财务档案)的服务。在此基础上,以村为单位,选拔3—5人的村级民主理财小组(中心为每个成员刻一枚私章,备案后发至个人保管),对村级所有支出凭据必须实行“三签二审”制度,即:每笔开支由经办人签字注明用途、村财务负责人签署审批意见、每个民主理财小组成员集中审核盖章后,报服务中心记账会计初审,总会计终审。

其次是建立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年初要按照“依法依规、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留有余地”的原则,认真编制年度财务收支预算方案。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必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并报县农财局备案。年度财务预算执行,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定项限额,控制开支项目和标准,并将实际执行情况按季度公开,定期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年终编制年度财务决算,并向村民公布。

第三是改进财务核算、公开体系。一是完善调整现行的会计核算科目,不断适应和规范村级财务核算。二是明确财务公开程序。中心必须要将年度财务收支预算和每期收支明细、债权债务、财产物资以及“一事一议”收支等群众关注的事项如实填制“公开公示表”交村上墙公布于众,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三是建立事前监督制度。服务中心记账会计每季度定期到村,参与理财小组对当期原始票据的审核,盖章程序到位后带回,再逐据审核并报总会计终审,加盖“审讫”章后,方可记账。服务中心对违纪违规支出除坚决报拒付外,还要将相应查处意见报镇政府处理。

第四是统一配置会计核算软件,实行会计电算化。县财政局为每个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配置电算化软件,统一会计科目,统一核算方法,统一财务公开报表,实行电算化后可以随时提供各种会计信息。

代管范文篇8

关键词:老子无为而治现代管理

一、“无为而治”——老子管理思想的本质

1.“无为而治”思想的人性假设

一切管理理论都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老子虽未明确将人性假设作为管理前提,但也曾系统地探讨过人性问题,且有意无意地将之作为管理的前提。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了“自然人”假设,认为人和自然一样也有其规律,管理措施须符合之才有效。所以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本来如此之意)老子强调管理者要通过无为的策略来获得民心,认为管理者能以“无为而治”理念进行管理,将收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六十章)效果。何谓“无为”?其义包括:其一在个人方面少为,在政治方面“近朴还淳”;其二率性而为,人皆有有所能,有所不能;其三因势而为,人或社会能随时势走就是无为。其四顺理而为。

2.休养生息和管理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是实现“无为而治”思想的重要措施

实现“无为而治”需两条措施。一是休养生息。“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三章)指执政者治理天下,要使官吏少私寡欲,使人民得到温饱,弱化人民的期望值,增强人民的体魄和自立自强精神,使百姓淡化政治斗争意识,减少贪欲。“无为”不是主张人们不为,而是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用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一切,顺应自然的规律,辅助万物自身的发展,不勉强用人为的力量去干扰它,不背离自然规律去追求个人的目的。另一措施是管理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子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八章)强调统治者应当行善有如水的品格,把自己摆在行善的地位,心胸总是保持宽广和宁静,交往总是讲求爱人利物,说话总是讲求诚信可靠,行政总是追求民众安居乐业,做事总是讲究创造实效,行动总是讲究抓紧时机。这种策略恰恰是大智慧,因为一味争强好胜,易心劳神伤,退避三舍,则海阔天空,以柔克刚,则无往而不胜。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二十五章)即道、天、地、人都是“大”的。老子把人看得如同道、天、地一样伟大,由此可以看出其思想包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子认为管理者践行“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应做到:“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四十九章)”即管理者没有自己固定的意志,总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以善待民、以诚信待人。其次“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三十六章),即要让老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就必须先满足老百姓在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基本需要。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第三,在如何吸引人方面,做到“江海纳百川”,惟有这样才“方为百谷王”。

三、矛盾转化的辩证管理思想

第一“反者道其动”的规律。反,是矛盾对立斗争的体现,对立斗争是道的运动发展的动力,是普遍规律,万事万物皆然。这是对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高度概括。第二“祸福相倚”的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揭示了祸与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这对现代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思想。“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这一论述揭示了质变总是由量变引起,它鼓励人们勇于尝试,不能沉溺于空想当中,还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开始做,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成功在于不断的积累。

四、对当代管理的启发

第一,以人为本——人是管理因素中的最重要因素。管理国家与企业最关键的是处理好人的问题,应重视人的因素。正因为人才是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松下幸之助说:“经营的基础是人,尽管有钱、有产品,要是没有一个会利用这些的人才,那这些东西也产生不了作用,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管理中要坚持人本理念,尊重人才、重视人才,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第二,无为而治——管理措施须符合规律顺应民心。一方面政府应顺其自然而为,履行职责做到无为。社会出现的不正常现象绝大部分与某些政府部门职责不到位有关。另一方面,政府应顺其自然而不为,遵循事态发展的趋势及其规律,不侵犯百姓的自主权不干扰百姓的正常生产生活。“”就是越位,而这往往也是我国政治经济大起大落的重要原因。在依法治国的今天,需要改变政府越位不到位的弊端。这一规律还告诉我们在引进或学习西方的管理制度时,要结合本国实际不能照搬照用,要考虑到是否符合国人的心理规律,是否顺应民心容易为人民所接受,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总之,老子的管理思想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只要我们能将老子的管理思想与现代的管理思想结合起来,完成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转化,就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效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唐突生:老子哲学与人生智慧[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2]淦述卫邓海兰:从老子管理思想到现代企业管理[J].当代经理人,2005,(05)

代管范文篇9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提出了建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科学的迫切性。但是,学界仍然在延用20世纪80年代初以管理二重性为理论基础,提出的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管理科学建构指导思想。其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并未深入探讨以我为“主”的内容究竟有哪些,如何判断和选择众学之“长”,怎样才能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可操作性管理模式。笔者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建构需要从制度基础和传统管理文化因素的相互关系角度出发,建构各种管理文化因素有筛选取舍功能的制度结构。

二、西方管理理论在转轨时期应用研究

进入市场经济进程以后,但是,我国在现实管理活动中深受自身独特的文化积淀的影响。而这种文化积淀,是缺乏社会化大生产和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管理思想的延续,浸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实质。从现实来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由单一计划型结构向市场契约型多元结构的转变。经济多元化的出现导致单一利益关系的分化,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利益多元化。市场经济进程表明,利益分化除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体制内经济利益分化以外,中国社会还存在体制外的利益分化,即一些人、群体或集团,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和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凭借手中政治地位、经济势力及支配资源的特殊权力,利用非市场化方式,通过不公平手段获取额外财富,形成具有投机性、排他性的既得利益集团。究其实质,则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双向寻租行为。尽管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同样存在,但是我国转轨状态使这种行为差不多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非规范经营行为与寻租行为越重,则政府收益越少,而部分政府官员个人的收益与寻租成功的企业的收益却越多。于是企业与政府之间就会出现相互报酬递减的关系。这是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陷入长期落后的陷阱的重要原因。分析表明,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经验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管理科学,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大都缺少现实的基础。

三、传统管理思想在转型时期应用分析

反观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其价值取向与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取向可谓格格不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本主义,把个体价值归结于社会价值,倡导重义轻利。但是,以功利主义为原则的市场经济却认为唯利是图是永恒不变的人类本性,强调”经济人”假设的普遍适用。再者,以孔孟之道为主的古代管理思想,主张三纲五常伦理模式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宣扬专制式人治主义。而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契约型经济,崇尚以法治国,重视共同的契约式约定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过程。而在具体管理模式上,中国古代管理方略经历了春秋战国的雏形期和秦汉以后定型期两个阶段。前者主要包括:德治教化的儒家思想;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严法律民、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以及兼爱非攻、兼爱交利的墨家思想。后者则逐步形成以”儒学为主”、”道法相辅”为学派结构的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其后虽多有变化,但终未越出以儒家的”德治教化,修身治国”作躯干,添加”援道入儒,无为而治”、”阳儒阴法,德主刑辅”为两翼的内圣外王管理模式。很明显,管理知识一直未能与治国思想分离而成为专门的科学知识,强调的是以平均和共存为特点的有序、统一、稳定的内部和谐状态。因此,难以胜任市场经济时期中国管理的重任。在提倡竞争、创新和科学精神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以求和谐、中庸为代表的古代管理模式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四、操作模式的建议

代管范文篇10

一、要完善村集体代管资金管理体系

一是采取代管资金“双管”模式。“双管”是每个村庄开设一个银行账户,村庄在银行开户时预留村民委员会公章、村主任名章和镇级农村财务委托中心会计名章,由镇级和村庄共同控制,相互监督,村庄和镇级单方均不能从银行取款,保证村集体货币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不变的一种管理模式。主要依据《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3〕6号)中“村级组织只可开设一个基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除土地补偿费专门账户外,一般不准开设其他专用或临时账户”规定,全部实行分村开设银行账户,达到对村集体代管资金进行有效管控的目的。二是完善银行账户设置。目前,对尚未实行“双管”模式的,可在镇级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中心分别设立“其他集体资金”“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土地征用补偿金”三个银行账户,并按村庄设置明细账分别进行核算。对已实行“双管”模式的,要在镇级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中心设立“村级转移支付资金”银行账户,村级应当在银行设立“土地征用补偿金”专户,“其他集体资金”应实行每村庄开设一基本账户。要采取“双印鉴控制”管理办法,应预留村民委员会公章、村主任名章和镇级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中心会计名章。三是规范银行账户的使用。“土地征用补偿金”专户核算土地征用时取得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属物及青苗补偿费等收入,按规定用于对农户的土地补偿、失地农民的生活补助和养老保险、集体公益事业和扩大再生产等支出。“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专户核算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收入和村“四职干部”(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计、计生主任)工资、误工补贴、办公经费、五保户供养等支出。“其他集体资金”专户核算除上述两项以外的其他资金收支业务。按规定,村庄日常开支,除误工补贴、日常零星支出等可以直接用现金支付外,其他开支业务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禁止出租或者转借银行账户,禁止多头存款。四是规范账簿设置。镇级代管资金会计要分别设立“其他集体资金”“土地征用补偿金”“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总账和有关部门要求对某一项目需单独设立的总账,总账中要分别逐村设立明细,按月记账、结账和对账。每月将总页资金余额与各村明细页资金合计余额进行相互核对。镇级代管资金出纳员要对应总账分别设立“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账”等会计账簿。“日记账”要逐笔序时登记,日清月结;“明细账”要逐村设立明细,逐笔序时登记。每月将总页资金余额与各村明细页资金合计余额进行相互核对。

二、要强化对村集体代管资金的管理

一是落实好村集体代管资金收益权。要根据中纪委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财会〔2010〕4号)文件规定,必须严格按照村集体代管资金所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三权”不变的原则,确保村集体代管资金的利息归村集体所有。严禁平调、截留、挪用村集体资金,严禁从村集体代管资金利息中列支任何费用。二是科学计算和分配村集体代管资金利息。目前,对尚未实行“双管”模式的,要对各村集体代管资金利息按形成的时间逐村进行核实和量化,运用“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根据累计积数及日利率,计算出各村庄应得利息,并全额分配到相应村庄。要定期对代管资金利息进行分配,原则上要求每季度分配一次。三是保证村集体代管资金的保值增值。对代管资金数额较大的村庄,可提倡通过购买国债或进行定期存款等稳健的投资方式,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在决定投资方式前,要履行民主程序,经村民代表会议决定通过,报镇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其存单和相关凭证要由镇级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中心统一保管,确保村集体代管资金的安全。

三、要加强对村集体代管资金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