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23:44:31

村企范文篇1

“局企连村”四位一体工作模式,是鉴于军警地基层党组织自身在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的力量较为薄弱,对“同心筑堡垒工程”的深入实施带来了“瓶颈”和局限,在原有军警单位基层连队站所和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的基础上,选派市直部门和企业结对共建,形成“局企连村”四位一体,共同推进“同心筑堡垒工程”的深入开展。

“局企”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兴边固防不可或缺的城市资源,重点开展“五帮一支”。一是支部基础建设上“帮建”。帮助村党组织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和党员“致富先锋工程”、“党建综合示范村”争创活动、党群活动室管理和使用等重点工作,带动和促进整体发展。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帮助建立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党员大会、党支部议事规则等制度,同时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村级后备干部。二是思想政治建设上“帮学”。针对党员不容易集中、学习时间难以保证等特点,帮助选择少而精、适应实际需求的学习资料,坚持做到送学到人;提供贴近身边实际、教育效果好的电教片,组织党员观看;定期组织“局企连村”党员一起上党课、到珲春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进行实地教育等活动;帮助开展“双向培养”活动,努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不断壮大农村党员队伍。三是和谐村屯建设上“帮管”。帮助农村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道路平坦硬化,房舍布局合理,栅栏美观实用,排水设施良好,垃圾清理及时,电视电话线路通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人居环境生态卫生。帮助农村改善文化设施、美化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建设小型文化休闲广场、绿化美化庭院环境、举办丰富多彩文娱活动等方式,积极营造文明、健康、和谐新农村氛围。四是农村经济发展上“帮富”。帮助制定和完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找准经济增长点,确定产业发展重点,积极发展产业项目,用项目带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帮助建立农民专业协会,引导农民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强农民与外界的联系,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和组织当地农民参加就业培训,帮助拓展就业渠道,寻求就业门路,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五是党员群众生活上“帮困”。帮助农村贫困户特别是党员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积极开展“帮扶结对”活动,部门、企业的中层以上领导都要联系一个贫困户,为贫困户做一两件好事实事,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六是安边固防建设上“支边”。积极组织智力拥军、科技拥军,把帮助军警官兵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科技拥军的基础工作来抓,建立军警地党员干部实践培训基地,有条件的地方还要组织教授朝鲜语、计算机操作、商务礼仪等,为军警部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积极开展向部队送“新技术、新知识、新智能”活动,协助军警单位搞好士兵文化补习、科技人才培训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帮助官兵及其家属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解除官兵的后顾之忧。

“连村”作为四位一体“同心筑堡垒工程”的主体,重点开展“四个一活动”。一是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实行“两个支部一堂课”。组织双方党员定期在连队会议室或村党群活动室共同上党课,学习《党章》、党的基础知识、边境管理政策和时事政治等。二是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核心内容,实行“两个班子一起建”。军警单位帮助驻地村党支部完善党支部议事规则、民主生活会、党员大会、村务公开等一系列制度,加强支部建设。三是坚持把兴边固防作为中心工作,实行“两条战线一盘棋”。农村和驻村军警单位要在维护村屯治安、边境安全方面形成一盘棋,军警帮助抓好社会治安,村民帮助抓好边境协防。四是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重要任务,实行“两个民族一家亲”。把“两个民族一家亲”作为军警地“同心筑堡垒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开展以“朝汉军民手拉手”为主题的军民共建活动。

村企范文篇2

我们**村位于县城东南部,是县城的南大门,辖有10个村民小组,农户731户,总人口2639人,总面积6平方公里,拥有土地面积3163亩,其中耕地面积2820亩。

**年,在新安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工商联开展的“民企帮村”活动的推动下,我村各项指标跨上了新台阶,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380万元,其中农业880万元,工业1300万元,三产2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8.6%、63%、11%,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同比增长20%。村集体经济收入47万元,纯收入1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0%、37%。**年我村被县委授予“先进党支部”,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一、民企帮村,加快我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我们充分发挥城区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存量资产的优势,积极主动与我村民营企业结对子,改变过去“土皇帝”的工作方法,全力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打造我们的特色服务品牌,切实为帮村民营企业协调当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赢得了民营企业的信任,增强了他们的帮扶信心。连云港宝之贝工艺品有限公司落户我村后,他们对我村的服务质量和解决企业与群众之间矛盾的能力给予充分的赞同和认可。他们始终坚持这样的用工原则:能用**村的劳动力我们坚决用,**村劳动力愿意到我公司就业的,我们免费提供培训,采用边培训边就业的办法,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连云港宝之贝工艺品有限公司为我村培训劳动力600余人次,他们的400余工人中有80%是我村的劳动力。打破了我村劳动力过去想挣钱就必须走出去的模式,实现了不出村就能挣到和在外地一样,甚至还多的收入。据粗略统计,仅此一项,我村劳动力增加收入近300万元,劳动力人均增收1000余元,农民人均增加收入300元。

二、民企帮村,加快我村产业结构调整

**年,连云港绿之缘苗圃花卉有限公司响应号召,积极投入“民企帮村”活动,在我村创办了占地1000亩的专业培育观赏型花卉和绿化型苗木基地,加快了我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改造了我村本来只能种植粮食的低收入土地,种植高产出的花卉苗木。运用培训我村农民技术,雇用我村农民种植的运作模式,为我村出门打工,进企打工难的大龄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目前一期工程600亩已全面投入运营。二期工程400亩也已全面启动,两期工程投入近1000万元。估计全部投产后,每亩产出将超万元,每年向社会供应花卉、苗木可达300万株,销售收入可达6000万元,可望成为全市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同时壮大了我村的集体经济。

三、民企帮村,加快我村人居环境建设

村企范文篇3

一、开展“村企共建”的动因

一是解决农民青年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迫切需要。我镇青年劳动力资源丰富,部分青年劳动力处于半打工半失业状态,农闲的时候,出去打工几个月,农忙的时候就回来,白天干点农活,晚上无所事事。这种状态对农村青年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开展“村企共建”,可以有效解决这种资源浪费,让农村青年到企业工作,参加镇团委与企业共同举办的有针对性的培训班,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企业技术工人的转变,既可以解决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让他们有工作、有职业,不再在街上、村里闲逛,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又可以增加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还可以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一举三得。

二是提升企业团建水平的迫切需要。我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总产值连年保持高速增长,但大多数企业不注重加强团组织建设,企业内部团组织不健全,团的配备和建设得不到重视,重经济、轻团建在民营企业中是普遍现象,导致企业团组织的覆盖面不广,团员数量偏少,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三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新发展起来的规模企业都是私营企业,农村团组织与私营企业之间交流较少。企业的发展虽然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但在引领农民创业的积极性上不强。另一方面,企业所需生产要素大部分来自农村,为了保证生产要素的持续供应,企业需要建立稳定的农产品供应渠道,因此,需要与农户进行合作,这就需要企业建立相应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这为“村企共建”创造了客观条件。

二、开展“村企共建”的主要做法

在实施“村企共建”过程中,镇团委积极引导企业团组织和村团组织开展“村企共建”,实现发展同谋划、学习同组织、活动同开展,形成了“以企带村,村企共赢”的良好局面。

一是精心选配结对子。成立了“村企共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成立了专门办公室,组织人员进村入企开展调查摸底工作,重点摸清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团建开展情况、发展规划和工作需求,摸透村级人口、土地、资源、经济发展情况。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合理选配结成帮扶对子,同步推进工作。经过调查研究,筛选了山源硅砂公司、山琦矿业公司、千荟工艺品公司、有机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等8家民营企业,分别与村、黄庄村、村、代庄村等结成帮扶共建对子,开展“村企共建”工作。

二是共学共创促提高。在村企结对帮扶的基础上,鼓励农村团员和企业团员结成对子,定期互访,实现同学习、共进步。

三是合作发展谋双赢。村企依托各自优势,共同谋划、合作开发、加快发展。企业为村级提供资金支持,帮助青年上致富项目。农村为企业提供土地、原材料、人员支持,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三、开展“村企共建”取得的实效

通过“村企共建”活动这个载体,实现了村企的互利双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培育了农村主导产业。有机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机板栗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别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以黄庄村、邢家庄子村、刘家坪村、书堂村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种植示范基地,有机小米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有机板栗种植面积达到4200亩,带动了3600余农户发家致富;在石英砂运输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初步形成了村、代庄村为代表的石英砂运输专业户,全镇仅石英砂运输专业户就发展到220家。有机小米已获得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成为乃至特色农业品牌的代表。

村企范文篇4

县委组织部、县委农办《关于开展“百企扶百村”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为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委发[2006]6号)精神,推动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开展“百企扶百村”活动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县内外企业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动员、鼓励县内外企业发挥人才、物资和资金等资源优势,帮助和扶持我县农村发展经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动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帮扶对象和内容

通过一定的形式动员、鼓励百家以上(简称“百企”,下同)热心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县内外企业支持、帮扶我县315个行政村和36个居委会(简称“百村”,下同)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扶的企业或企业主可以从资金、物资、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对全县315个行政村和36个居委会的任何一个村(居委会)提供支持和帮助:1、帮扶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集体收入;2、帮扶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3、帮扶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4、帮扶发展社会事业,加快精神文明建设。

三、帮扶形式

自愿帮扶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帮扶:

1、企业或企业主自主联系帮扶村(居),也可提出要求,由县“百企扶百村”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实际给予安排。

2、企业主回乡创业或捐款、捐物支持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企业或企业主捐款捐物支持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发挥企业主自身影响力,联系、发动有关县内外企业或企业主支持帮扶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鼓励措施

凡是热心参与支持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企业主,县政府将视帮扶情况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

1、企业主到帮扶村(居)创业,带动50户以上农户参与种养、加工和资源开发以及培训、转移村(居)富余劳动力100人以上就业的,经当地镇政府验收确认后报县委农办审批,对回乡创业的企业主授予“回乡创业模范”荣誉称号,外县企业主则授予“县荣誉市民”称号。

2、企业捐款、捐物20万元(不含2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对籍企业主授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心乡贤”荣誉称号,对非籍企业主授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心人士”荣誉称号;企业捐款、捐物20万元(含20万元)以上的,对籍企业主授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杰出乡贤”荣誉称号,对非籍企业主授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杰出人士”荣誉称号。

五、组织领导及工作要求

村企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指导,以“机关村企”联建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参与“访惠聚”活动的新思路、新形式和新举措,动员辖区企业及干部职工广泛参与“访惠聚”活动,努力实现强企富民、村企共赢,为区“机关村企”联建活动和“访惠聚”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二、基本原则

(一)联建原则:结合区“机关村企”联建活动,由区和榆树沟镇机关各党组织,引领辖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本次活动,与榆树沟镇各村组建立联建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主动对接,鼓励各企业积极参与共建活动。

(二)村企自愿原则:坚持自愿合作,充分发挥机关部门的引导作用,根据企业意愿,结合各村实际,建立结对共建帮扶机制,确定非公企业助推“访惠聚”活动任务。

(三)互利共赢原则:坚持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凝心聚力的原则,找准助推结合点,实现资源优势转化,切实维护双方利益,实现双赢。

(四)依法推进原则:坚持依法办事,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区现行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切实维护村企双方合法权益。严禁以非公企业助推“访惠聚”活动名义,利用其他形式将农村集体土地、村委会资产等国家和集体财产挪用或非法使用等行为。

(五)因地制宜原则:坚持因地制宜,机关各党组织可根据企业和村的实际情况,就地改造、就地升级、就地转移,积极探索合作共建新途径,确保“访惠聚”活动取得新成效。

三、目标任务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以联创共建为手段,引导企业、村组优势互补,生产要素优化配置,逐步形成“以企带村、以工促农、共联并进、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

(一)统一思想,合力推动。机关各党组织要将经济发展和“访惠聚”活动紧密结合,充分调动辖区企业积极性,围绕各村发展需求,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技术培训、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各类资源共享等方式,进一步促进村组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村民收入显著增长。

(二)突出重点,增强实效。非公企业开展“访惠聚”活动要侧重帮扶开发重点村、经济发展薄弱村、牧业村,坚持以项目帮扶为主、资金帮扶为辅的原则,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方式,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因村定制、因户施策、多措并举,不断探索帮扶活动的新举措。

(三)加强团结,促进和谐。非公企业不仅要在经济建设领域帮扶有所突破,也要借助此平台全面加强企业和村组党组织建设,通过各种活动形式的帮扶交流,实现村组“两委”班子及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水平和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四老人员、十户长、信息员”参与村组、事务管理的带动性和示范性,达到“强基础、扶产业、促发展、增和谐”的目标。

四、共建内容

非公企业推动“访惠聚”活动,既是提高企业自身发展,也是回报社会的具体实践,通过“多企一村”参与“访惠聚”活动工作模式,建立村组、企业互帮互带机制,明确联建职责,细化联建具体内容,着力打造致富双赢共同体,形成基层党建新格局。

(一)共建领导班子,同带党员队伍。按照“以服务促联建,以联建促党建、以党建促发展”的要求,机关各党组织要指导村组、企业党组织抓好班子、带好党员队伍,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相关机制。双方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交叉兼任村组党组织副书记或委员,共同开展组织生活。搭建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平台,让广大党员干部互观互学,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

(二)加大产业扶持,促进经济增长。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再创辉煌”主题,突出“主导产业快速增长、科技金融持续创新、区镇一体化加快推进、投资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四大任务,鼓励企业通过扶持规模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等项目,不断拓展企业发展路径,增强发展后劲。鼓励企业通过帮助村组建立合作社、发展小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开展便民利民的服务项目,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项目。鼓励企业加大对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有机肉食品产业培育及带动能力强的“短平快”项目给予引导扶持,增强区经济发展“新引擎”。

(三)强化村组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围绕市生态宜居城市发展定位,帮助联建村开展道路、路灯、绿化、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非公企业要协助作好村容村貌卫生整治,进一步改善村组生产生活条件。

(四)参与公益事业,增进企民关系。发扬讲奉献、讲风格、比品行、树形象的精神,引导企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号召企业参与公益事业、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职责。企业在参与“访惠聚”活动,配合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金秋助学”等公益活动,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共同推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五)加强宣传培训,解决就业难题。按照用工需求,各村组、企业共同加大对劳动力整建制转移,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组织队伍,积极培育各类形式的务工服务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创建劳务品牌,引导广大群众向二、三产业转移。搭建招聘洽谈平台,宣传各项就业、创业政策,为劳动力转移送政策、送岗位。鼓励企业通过“订单式”、“定向式”用工机制,吸纳更多的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六)培育村企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文明乡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文化设施共享、文体队伍联建、文艺活动联欢等形式,活跃村文化生活,增进民族团结,让广大群众感受更多现代文化气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促进社会和谐。围绕拓宽广大党员、群众视野,增强接受新生事物意识,定期组织党员群众进企业感受企业文化发展氛围,引导村组广大党员、农牧民群众摒弃落后思想和陈旧观念,定期组织企业干部职工走进村组,积极参与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

五、具体要求

村企范文篇6

紧紧环绕“一轴四轮一基石”总体框架,“环绕开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开展”总体思绪,勇敢探究,勇于立异,村党支部和倪玉帮养殖场支部进行村企联建,完成了三大改变。

完成了班子连合。一是按期召开民主生涯会,展开批判和自我批判,支书和主任带头勇敢地剖解本人,深入反省任务中的缺乏,并恳请“两委”干部提出定见和建议。脚踏实地指出他人缺乏,真心协助他人矫正错误。二是展开“谈心交心”运动,两委干部自动找本人以为适宜的对象真心实意交流情绪,沟通思维,解除疑虑,消弭隔膜,促进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三是约请指导做思维任务,教诲村支书和村主任摆正地位,正直立场,理清思绪,共谋开展,构成大局认识:“互相搭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同倒台”,连合才干凝集力气,连合才干推进任务,连合才干做出成果,为进一步完成村调和开展、领先开展、跨更加展的供应了主要保证。

完成了组织强化。一是把养殖场作为实训基地。原企业党支部书记倪玉帮把本人的养殖场作为村党员干部练兵的基地,把进步前辈的企业运营治理经历毫无保存地授给党员干部,让他们进修养殖技能,调查市场运作,加强他们的带头致富才能。二是把养殖场作为运动阵地。改变观念,立异党建运动展开方法,把党建运动的展开拉到养殖场,使党建运动和经济开展有机连系,化虚为实,加强党建运动对党员的吸引力和凝集力。三是把养殖场作为致富源地。村党支部容身养殖场现有资本,不时横向、纵向的探究开展路子,鼓舞群众种草、养殖,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并经过招收工人等渠道,处理本村多量残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加强支部的履本能机能力和带头才能。村企联建后,村党支部组织村企联谊座谈会3次,共商群众反映问题5件,达到一请安见5件。培训党员群众80多人次,处理劳动就业50多人。结对帮扶贫穷户2户,充沛发扬了支部的战役碉堡效果。

完成了村企共赢。一是农户的地盘流转到村集体,由村集体一致出租给企业运营治理运用,企业付房钱给村集体作为农户的地盘流转费,而且逐年递增,既处理了企业扩展开展规划的用地问题,又包管了农户地盘收入的不变;二是企业的工人在村中招用,暂时工由企业按日给付工资,既降低了企业用工本钱,削减了企业的出产投入,又处理了农闲时节劳动力的放置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农户经济增收;三是支部对村民和企业之间的矛盾胶葛进行协调停决,开展为先,统筹好处公道,一致处置规范,连合村企,互惠互利。村企联建后,村流转地盘1000余亩,专用于养殖场扩建,截止当前,养殖场用工人数已达500余人次,带动农户月均增收300余元,鼓舞农户创建种养殖项目2个,协调停决矛盾胶葛8起。

村企范文篇7

一、主要做法

(一)认真制订“村企结对”工作的政策性文件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总体部署精神,全面开展“村企结对”工作,我县于今年四月出台了:*发〔2008〕*号(县委、县政府关于推动工商企业与年收入20万元以下村结对帮扶共建的意见),文件明确了“村企结对”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及相关优惠政策。为进一步加大“村企结对”面上工作的推进力度,努力提高工作实效,确保完成村企结对共建工作任务,又出台:*办发〔2008〕*号(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村企结对共建的考评办法及建立机关服务村企共建工作制度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了10个部门作为机关服务村企结对共建的工作单位,具体负责挂钩镇村企结对共建工作的服务和督查。

为8月1日到8月25日的村企结对共建项目“回头看”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我县通过两办发电通知:*办发电〔2008〕*号(关于开展村企结对共建项目“回头看”活动的通知),通知对此项活动时间安排、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做了统一要求。

(二)提高认识,立足“村企结对”活动高起点

组织开展“村企结对”活动,是新时期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探索。对于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实现村企双方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有关部门单位、一部分企业对“村企结对”活动存在模糊认识,我县专门举行了“村企结对”启动议式,组织学习“村企结对”有关文件,县委分管领导和结对双方代表分别在启动仪式上讲话,使共建双方深刻领会开展“村企结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引导他们自觉地支持和参与到“村企结对”活动中来。同时,要求以县计经委为牵头部门的10个挂钩部门主动“出击”,及时与各自挂钩镇区取得联系,通过集中学习、集体活动等形式加强交流沟通,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参与意识。

(三)联系实际,坚持“村企结对”活动高标准

在“村企结对”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引导“村企结对”双方按照“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提高”的原则,立足双方实际,发挥各自优势,利用联席会议等行之有效的载体,集思广益,落实切实可行的共建项目,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通过共建项目,企业和农村之间的沟通联系加强了,友谊情感增进了,关系更加密切了。与此同时,共建的村也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基层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种帮助。力争通过双方三年的努力,使被帮扶村基本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的目标。

(四)加强领导,确保“村企结对”活动高质量

“村企结对”工作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各项共建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关键在于领导是否重视。县委主要领导十分重视“村企结对”活动的开展,在今年8月22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对实施“村企结对”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书记指出要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参与、政策激励、以工支农、合作双赢”的原则,扎实推进“村企结对共建工程”。要求各帮扶企业必须积极履行应尽的社会义务,拿出帮扶计划,确保每年都有帮扶项目,每年都有资金投入。村企双方要立足村情、立足企情、共谋发展,采取合作开发、产业推动、商贸带动、招商引资、发展指导、公益捐助、帮扶济困和直接投入等形式,做企业所能、村民所需的事,力求实现双赢。

二、初步成效

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村企结对共建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落实情况如下:

(一)村企结对共建协议签订情况

全县应签订村企结对共建协议*份,现已签订有效村企结对共建协议*份。对部分经济实力较差,带动能力不强,无法落实帮扶项目的企业,其结对调整工作正在进行。

(二)村企结对共建项目完成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18个镇区上报村企结对共建项目*个,由县计经委牵头组织县农工办、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卫生局、质监局、国土局、民政局、劳保局等挂钩服务村企结对共建部门,积极加强协调服务和督查指导,随时掌握各自挂钩镇区的项目动态情况。

三、存在问题

“村企结对”活动开展以来,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镇区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和有效的联系人制度,仅仅是工业办的某个工作人员跑跑腿,联系联系,填填表格,报报局面材料,敷衍了事。个别单位是一手托两家,左手与右手签协议,文件躺在办公桌上睡觉,这么大的事,村企什么也不知道。

(二)定报企业主观配合不力。因为县里组织程序上宣传不到位,大部分定报企业在结对帮扶这项工作上认识不足,缺乏全局意识和回报社会的共识,过分强调客观原因,多以自身经营状况不善为由,拒绝伸出帮扶之手;有的企业是村里来人我接待,吃顿饭再见,其他免谈;有的企业老总甚至置之不理,不予接待。这些现象都有待改观。

(三)基层村工作主动性不足。对村企结对工作有热情,但主动性差,被动地等待镇区领导组织,缺乏持之以恒的动力,遇折即弯,不能积极地上门与结对企业联系,互动交流不足,整个活动开展不畅。

四、下步打算

(一)宣传上要有突破。各镇区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一个村和企业都了解各自的结对对象,充分认识到开展结对帮扶共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村企双方结对的的主动性、积极性。

村企范文篇8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动员大会,动员和引导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切实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刚才,曹明同志对村企结对共建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我完全赞同。6家企业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工商联也向全市工商企业主发出了倡议,讲得都很好。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0*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全面小康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腾飞之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引导和动员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是对“三百企业帮村、万名党员帮户”活动的进一步深化,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村企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之举。推进村企结对,对推动工业化、城市化、集聚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并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开展村企共建,有利于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促进企业和结对村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加快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充分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有利于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推进城乡、工业农业协调发展。因此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完全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是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现实选择和重要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抓紧抓好,务求实效。

2、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是加快全市新农村建设步伐的现实需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而且需要动员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在实践中形成主导在市、主抓在镇、主动在村、主体在民的工作格局和投入机制。当前,我市仍有相当多的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建设全面小康还任重道远。大力推进“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有利于整合企业资源,带动“三农”发展;有利于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通过包装项目,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有利于依托企业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村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利于推动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实现村容村貌的大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大提升。

3、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是实现村企共赢的有效举措。开展村企结对共建,可以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政策机遇,将企业的资本、人才、信息、管理优势与农村资源优势有机结合,通过对村(社区)的整体包装、改造、建设,加快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实现工业化、城市化、集聚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并进,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搭建资金援助、农业开发、项目投资、公益建设等合作平台,有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开展村企结对共建,也为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为企业发展创新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企业通过帮助整理复垦土地,可以利用新农村建设政策争取土地指标,为在宏观调控紧约束条件下加快发展拓展新空间。企业在参与新农村一、二、三产项目建设的同时,也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获取相应的收益,不断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浙江等发达地区的实践也证明,凡是具有长远眼光、开阔思路、战略思维的企业,均纷纷开展村企共建,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在广阔的农村大舞台上实现了自身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奋力推进,努力实现村企合作的互利共赢和良性发展。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务求“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的扎实推进

近年来尤其是20*年以来,如皋抢抓沿江开发机遇,经济社会实现持续跨越发展。全市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数已达57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811家,去年全市工业产销双双超过500亿元;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2亿元,综合排名跃居全省第三;以文峰大世界、大润发、嘉信钢市、花木大世界为代表的一批三产服务业,强化管理,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极。应该说,我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推动企业与农村结对共建,加快转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解决制约“三农”发展的难题,从而推动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已成为时代新要求。目前,村企对接实现了有一定规模工商企业与村挂钩的全覆盖,所有村(社区)都有企业挂钩的全覆盖。我们要按照政府引导、自愿参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引导企业和结对村自主确定共建内容、自愿决定共建方式,通过搭建村企结对共建这个平台,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让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走出更宽的路子,让企业赢得更广的投资发展空间。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三个关键:

1、牢牢把握共建的切入点,以正确结对理念推进互动发展。企业与村结对共建,不能片面理解为企业“单向输出”,为村出钱出物,而是要牢固确立村的主体地位,找准工作切入点,发挥双方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共建水平。一要立足需要,共同解决结对村发展的主要难题。结对村要主动争取企业支持,与共同分析制约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找出急需解决的症结,拿出扎实举措。要发挥企业在市场意识、管理理念方面的优势,着力解决村级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方面的问题;发挥企业在引领创业、招商引资方面的优势,着力提升党员干部“双带”“双强”水平,化解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要发挥企业在市场信息、投入战略方面的优势,着力解决项目农业规模不大、产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努力开拓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效益提升、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二要立足可能,因企因村制宜共同推进农村发展。从企业和村的实际出发,找准发挥企业优势与打造村域特色的最佳结合点,扎实推进共建。企业要从现在能够办得到、结对村最需要的事情做起,在“反哺”和“支持”上下功夫,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尤其是在参与村庄整理、配合环境打造、开发现代农业、吸纳村民就业、带动全民创业等方面取得进展。结对村要杜绝依赖思想,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奋力推动村域经济加快发展;对企业的帮扶要常怀感激之情、永葆进取之心,努力以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创新良好的外部环境。三要立足共建,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村企文化氛围。企业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本着自愿的原则在结对村广泛开展扶老济困、救孤助残等公益活动;以文化设施共享、文体队伍联建、文化活动联欢等形式,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共同构建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乡村文化。结对村要强化共建意识,主动关心、帮助、支持企业加快发展;要教育、引导广大村民养成文明的生产生活习惯,与企业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积极为企业出谋画策、献计出力,促进村企共同发展。

2、牢牢把握利益的结合点,以互利双赢理念谋求共同发展。合作双赢是村企结对共建的重要导向和动力,必须找准双方共同利益的结合点,以互利双赢的理念实现村企共同发展。一要把企业的发展与结对村的利益相结合。村企结对要以“优势互补、共建双赢”为主要目标,实现农村资源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促进互利双赢。要通过村企项目对接,加大“三资”投入农业力度,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既为农村经济发展闯出新路,又为企业发展拓展新空间;要通过现有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在结对村建立比较稳定的种养基地,拉长产业链条,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要利用新农村建设政策机遇,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本运作优势,以农保区宅基地成片拆迁整理复垦为抓手,加快推进“三集中”,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群众根本利益,又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不断拓展企业发展空间。结对村要积极支持企业的发展,优先为企业提供农产品原材料和低成本人力资源,为企业项目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在当地生产经营中遇到实际问题,实现村企联袂共同发展。二要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确定项目,既追求眼前利益,更谋划长远发展,真正使每一个共建项目都能建成优质项目、特色项目、群众满意的项目,努力打造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建共赢的新局面。要发挥企业和能人的凝聚效应和骨干作用,建立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兼的合作共建机制,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增强企业和农户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确保农民长效增收、企业长期受益。要高瞻远瞩,立志做大事,创造条件整建制进行村庄整理,最大限度实现群众根本利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三要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在村企共建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村级经济的发展,也要注重企业形象和品牌的树立;既要推动生产发展,也要促进乡风文明;既要注重经济发展上的合作,也要加强生态文明上的共建;既要推动村企综合实力的增强,也要加快群众民生的改善和幸福感、满意度的提升,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3.牢牢把握工作的着力点,以改革创新的理念推动科学发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生态建设各个方面。村企结对共建也要全面确立改革创新的理念,找准共建切口,拓宽共建领域,丰富共建内容,推动科学发展。一要树立更高的工作定位。推进村企共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目标定位,高标准推进。我们必须把握时点,强势推进,重点突出7月份的半年考核、9月份的小康推进大会、10月份的一会两节和年终综合考核四个时间节点,围绕如皋第一、*一流,打造出一批在*乃至省内外有影响的亮点,培育出一批有显著示范带动作用的村企共建、科学发展的典型,涌现出一批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优秀企业家。尤其是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要努力在村企共建中做规模、优质、特色项目;规模企业要努力以“三集中”带动“三农”的思路,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共建层次,努力争当村企共建的排头兵。二要探索更新的工作思路。企业作为结对村的“发展顾问”,要以新的管理理念、经营思路和发展战略,帮助结对村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整合发展资源,拓展发展空间。要把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引入结对村,以企业家敏锐的眼光、前瞻的观念和市场化的理念,引导党员干部经营村庄、以工促农,成为农村发展致富奔小康的带路人。要用好解放思想这个“法宝”,努力在政策中寻找空间,在困难中寻找突破,以大智慧用活政策法规,以大气魄整合要素资源,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创科学发展优势。三要锤炼更实的工作作风。结对企业要牢固确立“以工哺农、报效桑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农村,扎根农村,在新农村建设的一线实践中服务社会、谋求发展。结对村党组织要以村企共建为契机,以开阔的思路、创新的思维,在创造性的工作实践中锻炼科学发展能力,锤炼求真务实的作风,切推动村企共同发展。要引导广大村民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能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为共建企业和村域发展贡献力量。要切实加强村企党群工作的共建,为推动村企合作共赢、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强化领导,整体联动,确保“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取得实效

“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各镇(区)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这项活动作为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扎实推进。

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作由市委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双帮”办具体组织实施。“双帮”办要切实做好牵线搭桥、上下衔接、左右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确保村企结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各镇(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主动挑起重担,具体负责协调、指导、落实和推进。要突出工作重点,将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建筑业总承包一级资质以上企业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村企结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小康村和经济薄弱村,抓两头带中间。各镇党委书记要率先垂范,既要认真谋划,抓好落实,又要亲力亲为,以点推面;党委成员要通过建立联系点,加强工作的指导、推动,努力将之建成示范点,发挥好榜样带动作用。各村要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基础上,抢抓机遇,主动与企业搞好沟通交流和对接合作,争取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2.强化整体联动,形成合力。村企结对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四套班子领导要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在各自联系的企业和村(社区)亲力亲为,帮助村企理清共建思路,制定共建方案,加强服务协调,推动共同发展,努力打造村企共建的示范和样板。各级党政部门、村(社区)和广大企业要加强联系,加强沟通,真正做到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合力推进村企共建。各镇(区)要迅速协调各方力量,根据企业、村的具体实际和需求,落实结对方案,制订工作意见。要经常开展各类联谊活动,为村企结对牵线搭桥,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村企对接,确保村企挂钩各项任务的落实。市级机关各部门在挂钩帮扶村,要因势利导,巧用结对企业的优势,结合帮扶村的实际,精心设计共建项目,加快推进共建进程,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对村企共建的合作项目加大指导扶持力度,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用足用活政策,不断激发共建工作的动力与活力。要充分发挥到村任职年轻干部的优势,帮助村企共同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引导和指导各类群体主动参与共建、积极谋划共建,为推动村企互利共赢添砖加瓦。广大企业家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主动参与、积极融入,挖掘潜能、尽力而为,着眼长远,共创大业;要亲自关心并明确专人负责结对工作,立足企业发展战略,结合挂钩村实际,找准对接项目、制订兴村方案、落实共建项目。帮扶同一个村(社区)的企业之间要相互沟通、放大优势、互相补位,共同谋划推进村企共建工作,力求共赢。

村企范文篇9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南通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村企共建工作,动员全市工商企业与所有行政村结对共建,进一步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努力实现聚居化、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并进,共同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在,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深化认识,增强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百村万户”帮扶工程为载体,积极鼓励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村企结对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经验。特别是去年以来,各镇(区)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双帮”工作和助推全面小康村(社区)建设,组织推进“村企结对共建”活动,使“以工促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内容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大,成效得到了进一步凸显。

1.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去年以来,各结对企业积极参与村企结对工作,主动与结对村共谋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共商发展大计。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结对村提供信息、技术、资金和人才,通过招商引资,促进结对村快上项目、上好项目,增强村级经济实力。部分村级班子带头领办、创办企业,形成紧密型的共建模式,直接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兴办实事。南通吉利思服饰有限公司积极为吴窑镇钱庄村招商引资,介绍台湾客商投资豆类蛋白提炼加工项目。**市双马化工有限公司结对东陈镇南东陈社区,积极实施以企招商战略,目前,经该公司引进的投资5000万元的赛孚机械制造项目和投资1500万元的格林运输公司已相继落户,两家企业正式运营后,可增加经济总量1.5亿元,转移劳动力150人。

2.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紧扣农民致富增收,结对企业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人缘、地缘、信息优势,大力挖掘结对村特色资源,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帮助引进、建设高效农业项目,引导农户与市内外农业龙头企业对接,帮助结对村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业,各结对企业去年以来共帮村发展高效种植业项目169个,建成高效养殖业项目167个,促进了花木、湖桑、高效蔬菜面积的扩张和设施农业的发展,为全市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企业通过自身做大做强,尽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去年全市企业帮助挂钩村培训农民1.5万人次,推动了农民转移就业,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

3.助推了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要求,广大企业针对挂钩村存在的行路难、排灌难、引水难等问题,多方筹措资金,帮助挂钩村推进道路、桥梁、农田水利、公共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村容村貌全面改善。去年全市企业为结对村捐助资金共251.58万元。**市皋翔水泥粉磨有限公司、南通吉泰服饰有限公司、南通华冠电器有限公司分别捐助水泥350吨、出资5万元、2万元用于结对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南通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出资2万元帮助柴湾镇双楼庄村购进树苗,植树造林。

4.构建了村企双赢局面。在村企共建新农村活动中,部分企业为了解决用工不足的难题,主动与结对村进行用工对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结对村劳动力,此举不仅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也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南通市恒康海绵有限公司结对丁堰镇鞠庄村,不断加大技改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投资了1.6亿元,新建了恒康家纺园,累计吸纳村富余劳动力300多人。

在充分肯定村企结对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村企结对共建工作对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少数企业主的认识模糊不清,没有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对村企共建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行动不快。二是村企共建活动推进还不够有力有效,机制还不够健全灵活,传统式输血比较多,项目式共建、造血型共建比较少。三是镇村主体推动作用发挥还不够,企业参与面还不广,结对共建的不平衡性还比较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

总结经验有利于我们增强信心,查摆不足有利于今后有的放矢,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好村企共建工作,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认识。

1.从村企共建的实践看,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企业可以大有作为。一年多的实践告诉我们,广大企业通过结对共建这个载体,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改善了农村环境,树立了自身的良好形象,构建了村企之间的和谐关系,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双马化工通过实施村企共建,不但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而且还成功地走出国门,实现了自身的裂变式发展。“双马”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广泛开展合作共建,实现多边共赢,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区域经济大格局中才是谋求长远发展的最高境界。

2.从当前发展的阶段看,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企业能够大有作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宏观调控趋紧,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的难题,推进村企共建可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使不同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14日下午的座谈会上,不少企业负责人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信心,他们认为通过村企共建,优势互补,能够以项目为载体,推行贸工农一体化,共同发展产业经济;能够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共同进行资源和环境保护;能够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在加快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

3.从实现双赢的目标看,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企业一定大有作为。村企共建是一项互补、双赢工程,不仅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而且可以解决企业劳动力、资源和市场等现实问题。广大企业通过带着感情结缘,带着责任共建,带着义务奉献,努力发挥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各方面的特点优势,必将整体提升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后劲,进一步开创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

二、高点定位,突出重点,明确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的目标要求

推进“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是深化“学赶张家港、建设新**”的具体举措,必须坚持高点定位,突出重点,创新举措,努力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全市规模以上工商企业全部主动参与村企结对共建,鼓励市内其他各类企业(个人)和市外各类企业(个人)积极参与我市村企结对共建,实现村企结对全覆盖。市内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建筑业总承包一级以上、房地产资质三级以上企业,批发年销售1亿元、零售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规模企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技术、信息和资本等优势,加大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村企互动、合作共赢。所有行政村都要主动参与结对共建,深化共建内容,拓展共建领域,努力在发展村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上实现新突破。

全市参与村企结对的企业要通过“共谋发展、合作开发、产业带动、招商引资、培训就业、公益捐助、帮扶济困、文明共建”等八种主要形式,突出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共建和谐农村三大重点,创新思路,创新载体,创新举措,谋求突破。

(一)以村企结对为载体,共兴农村经济。

村企结对工作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因此,要把又好又快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村企结对的首要任务。

1.共同谋划发展。村企双方要高度重视结对共建工作,在共同发展壮大村域经济上发挥积极作用。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企业经营者(个人)可以担任结对村的“经济顾问”,发挥企业人才智力、市场信息等优势,以新的经营理念、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工作方法,帮助结对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创业引导和实业指导,为结对村提供智力支持。帮助解决发展难题。企业经营者(个人)社会关系广、人缘关系熟、协调能力强,要积极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大力帮助结对村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矛盾。直接参与村务管理。企业经营者(个人)符合条件的,也可按规定程序兼任村主要干部或两委会成员,直接参与村务管理。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运用企业管理的新理念,提高村务管理的层次和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共同推进现代农业。企业要积极帮助结对村用发展企业的理念、思路谋划农业发展,推动农业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管理创新,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把农业建设成为技术、资金、效益密集的富民产业和功能多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直接参与发展农业主导产业。鼓励企业围绕花木盆景、栽桑养蚕、外向果蔬、优质畜禽四大高效主导产业,以农业园区为载体,直接投资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鼓励企业把推进“三大合作”与发展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鼓励企业通过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在结对村直接建立农产品原料基地;通过合同定购、定点采购等形式,在结对村建立农副产品供应基地;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扩大当地农副产品直接进入大型超市,进入大中型城市,带动种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积极参与项目合作开发。以项目合作开发为纽带,由企业(个人)提供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结对村提供土地、劳动力,共同开发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副产品专业市场。

3.共同推进全民创业。企业要帮助结对村营造支持创业、崇尚创新、鼓励创优的良好环境,推动全民创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建设配套基地。规模工业企业要围绕自身产业特色,突出围绕主导产品上、中、下游配套产业链的拓宽和延伸,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方式,积极寻求与结对村合资合作,实现产业配套本土化,形成一批经济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配套能力强的企业联合体,发展壮大特色经济板块,帮助结对村争创“民营经济发展明星村”。兴办建设标准厂房。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镇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标准厂房,为全民创业提供载体。培育创业主体。鼓励企业充分发挥人才素质较高、观念理念较新、发展经验较多的优势,以企业成长的经历和经验帮助农村党员干部、农村能人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创业意识。广大企业经营者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帮助村干部转变理念,投身创业,成为“双强”、“双带”型村干部,同时,积极帮助结对村能人实施创业,主动帮助收集在外能人信息,鼓励和吸引在外能人返乡创业。

4.共同推进招商引资。企业(个人)要在符合结对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帮助结对村包装特色产业项目,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借助自身招商平台,通过网上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途径,实现招商建厂、建园、建场等新突破。招商建厂。企业通过自身的信息、市场、人才优势,帮助结对村引进农副产品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和无污染、劳动密集、适宜村域的工业企业、商贸企业。招商建园。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试验区和示范区,代表着农业作业方式、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企业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帮助结对村引进工商企业带信息、带技术到村兴办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建成一批标准高、规模大、效益好的现代农业园区。招商建场。鼓励和吸引境外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专业市场,充分发挥各类市场对高效农业快速扩张的引导作用。引进流通企业和农民经纪人。企业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所在村引进流通企业和农民经纪人,充分发挥其在农产品流通中的生力军作用,带动农副产品基地建设。

5.共同推进农民培训转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综合素质好的新型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一要构建培训互动平台。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自身培训资源和现有的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点等平台,采取知识讲座、现场指导、广播电视、网上课堂等培训手段,与结对村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培训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创业和转移就业能力。二要推动农民转移就业。鼓励企业结合自身用工需求,在挂钩村建立劳动力就业基地,开展“订单式”“定向式”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与结对村建立就业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吸纳更多的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在帮助结对村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的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帮助农民转移就业、外出就业。

(二)以村企结对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全面小康、推进持续腾飞的基础工程。结对企业要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农村环境建设。

1.共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个人)通过捐赠资金、物资等方式,积极帮助结对村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帮助加快村庄聚居化修建性详规编制与报批。鼓励企业参与结对村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参与村庄河道清理整治和防渗渠建设、泵站改造等农田水利建设等,改善结对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加快推进通集中居住点道路、农村危桥改造和农村村组道路建设、管护,确保老百姓出行便利,共同营造“道路平整畅通、交通标志齐全、绿化达标、环境整洁”的农村道路环境。

2.共同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鼓励企业(个人)积极参与以清洁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多种形式参与绿化造林、清洁河道、垃圾处置、户厕改造、秸秆还田等工作,推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全面禁烧工作是二季度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鼓励企业(个人)帮助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秸秆收购点建设工作,积极推广应用秸秆饲料、秸秆建材、秸秆沼气、秸秆食用菌等综合利用技术,通过项目带动,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为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作出贡献,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卫生村、生态村创建,帮助结对村建成省级卫生村、生态村和绿化合格村。

3.共同参与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要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关于“继续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以集中布局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和“结合新农村建设村庄布局调整,采取有吸引力的补助政策,让农民将老宅基地置换出来”的工作要求,全面贯彻《关于鼓励农民进城进镇居住的激励意见》精神,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按照“三集中”的要求,全面参与结对村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妥善安置农民,复垦农户宅基地,整理土地,发展现代农业。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参与结对村进城进镇居住农户宅基地复垦、土地整理工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结对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快区内道路、供电、供水、通讯、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引导企业发展村级物业,兴建房屋出租,建立或帮助建立物业公司,参与结对村物业管理,提高小区管理水平,共同将农民集中居住区建成功能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帮助结对村创建示范居住小区和合格居住小区。

(三)以村企结对为平台,共建和谐农村。

和谐农村建设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村企结对工作要围绕构建和谐农村的总体要求,以共同培育文明新风、共同兴办农村社会事业、共同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共同构筑扶贫济困平台为重要内容,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1.共同培育文明新风。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结对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尊老爱幼优良传统和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鼓励企业结合自身文化建设,通过文化设施共享、文体队伍共建、文化活动联欢等形式,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共建和谐文明小康村。鼓励企业深入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等活动,努力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共同兴办农村社会事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村文化活动室、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农民公园、体育健身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帮助结对村大力推进有线电视、调频广播“双入户”工程,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

3.共同构建农村社会保障。鼓励企业(个人)采取多种形式,帮助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

4.共同构筑扶贫济困平台。企业(个人)要发挥自身人力、财力、智力优势,采取“一助一”、“一助多”等多种形式,在结对村开展扶贫济困活动。要充分考虑低收入户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源条件、生产能力等因素,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应急救助、送温暖献爱心、创业援助等活动,积极加大对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救助力度,采取项目扶贫、科技扶贫、就业扶贫等形式,做到一户一策,个性推进,扶“志”与扶“智”、“技”互补,“输血”与“造血”、“活血”并举。大力实施“一美元”工程,助推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企业要积极帮助结对村提升“爱心超市”星级,通过捐资捐物等多种途径保证物资持续供给。

三、科学筹划,精心组织,确保“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取得实效

实施“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实际行动,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新农村、推进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中,我们一定要注重活动的实效性,讲究方法,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要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1.要在“对接”上下功夫。结对共建,能否取得实效,既取决于组织领导,更取决于结对双方。市、镇(区)和新农村建设领导组要加强村企结对工作的组织、协调、服务和推进。结对双方要增强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企业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结对共建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推进,积极参与结对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村(社区)要进一步增强主体意识,迅速、主动地组织与企业对接,争取企业支持,综合村情企情,明确实现村企共建双赢的科学发展思路,努力使广大村民在村企结对中得到实惠。结对双方要建立结对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人员、项目等对接活动,确保结对共建工作快推进、快突破、快见效。

2.要在“共建”上下功夫。结对共建是一项双向、互动的活动。结对双方要以共建互赢为原则,积极开展各类共建活动。工商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职责,防止和克服以单纯送钱送物代替共建的现象,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结合结对村实际,高点定位,科学规划,选准对接项目、制定共建方案、落实共建项目。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强化主体意识,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加强与结对企业的沟通联系,梳理需要结对共建的项目,争取企业支持。结对双方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创新共建方式,打造结对特色,形成结对经验,叫响结对品牌,确保结对工作结出感情,结出友谊,结出成果。

村企范文篇10

一、主要目标

开展“走村入企送服务”活动,要以“迎接十八大,争当‘三服务’优秀标兵、争创‘两满意’模范部门”为目标,紧紧围绕提高群众满意度,突出转作风、送服务、破难题、强指导、抓落实这一主题,推动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面对面服务村社、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切实帮助基层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进一步汇集民智,努力破解发展难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召开营造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安排

我局开展“走村访企送服务”活动采取由内而外、人人参与的形式,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有以下“四进”:

1、进处室全员谈心。加强自身建设,是增强执行能力、提升业务素质、服务创新发展的前提。我局开展“走村访企送服务”活动从自身抓起,采取局领导班子深入各处室内部,与干部职工逐个谈心的方式,了解和征求对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内部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性意见建议。通过谈心谈话,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进一步创造凝心聚力、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研究和解决经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推进社保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2、进基层走访调研。结合创建省、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示范点和社保经办业务延伸基层工作,开展“联县进镇”活动,按照每位局领导各联系1—2个县(市、区)、市本级2个镇(街道),每个处室各联系市本级2个镇(街道)的要求,广泛开展蹲点调研,要带着问题下去、沉下身子调研、形成对策上来,重点探索并创新市对镇(街道)基层社保经办服务管理模式,加快实现市本级所有镇(街道)经办社保业务、市民卡服务的目标和公共事务专网“村村通”,以及镇(街道)、村(社区)基层社保工作平台规范化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进企业助推发展。各处室在联系的市本级镇(街道)各确定1—2家困难企业、拟上市企业和发展前景较好、具有特色优势的企业,由局领导带队,深入企业面对面听取了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难题,以及改进社保经办服务方面的意见建议,宣传《社会保险法》、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我省近期出台的社会保险“五缓四减三补贴”等政策。每位局领导带队走访企业不少于5家。

4、进农村(社区)帮扶助困。根据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我局主要做好结对村(社区)——新丰镇民丰村和建设街道南杨社区的走访服务工作。在全面走访的基础上,突出市确定的六类重点走访对象,落实召开一次座谈会、开展一次问卷调查、完善一个发展计划、排查一批难题、落实一批实事项目、完成一个走访报告等“六个一”的社情民意调研,围绕民生保障等重点内容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深化结对共建成果,继续结对帮扶1户困难群众,帮扶1名困难学生。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四位副局长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局“走村访企送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党总支,党总支书记、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活动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开展。各处室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迅速行动,抓紧落实,推进走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