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16:42:22

催眠范文篇1

关键词:催眠侦查催眠者催眠状态侦查人员摄心术角色属性催眠原则催眠过程催眠技巧注意问题数字法催眠作用

引言:

随着侦查环境进入变动交替时代,侦查人员应致力拓展侦查思维,发展侦查方式,为我国犯罪侦查注入新的侦查观念。催眠侦查作为新的一种侦查方式,有利于发展案件侦查的线索、勾画出犯罪现场原貌、重现犯罪现场、协助发展侦查方向。

当前,我国社会环境随着民主改革日益提高,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之际,人权保障愈发受到重视,影响所及势必使打击犯罪的侦查工作备受掣肘,作为警察将陷于维护治安和保障人权的两难之间。因此,为避免侦查人员在侦查案件发现事实的职责下身陷法网,在侦查环境的变动交替时代,侦查人员应致力拓展侦查思维,发展侦查方式,为我国犯罪侦查注入新的侦查观念。

在我国,当犯罪发生以后,侦查机关对犯罪案件的认知,除了部分案件由侦查人员主动发现外,大部分均来自目击证人或被害人的供述。而一般目击证人因认知上的偏见或掺杂个人的臆测或扭曲,时常导致不正确的证词出现,如有利害关系更容易造成说谎;被害人易因惊吓造成精神创伤,导致回忆困难或不愿再回忆不愉快的犯罪案件;再则受时间推移的影响,被害人和目击证人会遗忘曾经经历过的事件细节,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暗示,意见的影响,从而导致供述的正确性发生变化,使侦查人员无法确实了解犯罪过程,掌握案情,进而使侦查方向发生错误,陷于迷雾之中,无法突破案情。然而,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频繁发生,在国外,诸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在犯罪侦查过程中,如果遇到侦查陷入困境,无法顺利破获案件时,便使用催眠技术协助发展侦查线索,为侦查犯罪提供相关参考。

催眠侦查作为新的一种侦查方式,使始于1962年美国催眠学家Bryan和Arons的大力倡导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侦查方式。它以催眠术来破获案件,基于心理学理论,利用心理学上的技巧,通过催眠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受害人或目击证人,应道受测者放松心情,减低其潜在压力,痛苦与恐惧,使其集中潜意识,正确回忆其曾经经历或见闻过而存储于潜意识之下的事实,发展有利于侦查的线索,勾画出犯罪现场原貌,重现犯罪现场,协助发展侦查方向的新型侦查方式。

1976年7月美国桥奇拉州发生二十六名学生和司机被蒙面歹徒绑架。被绑架的学生和司机随即被歹徒埋到该州以采石场地下。其中司机和两名年纪较大的学生挖掘出地面顺利逃出。该名司机在正常状况下被询问,但其回忆并不完全,警方无法得到有利信息,随将此案置隔起来。后来美国联邦调查局接管此案,鉴于司机曾看过歹徒货车车牌的两个号码,因此考虑运用催眠。司机经过检查,符合催眠条件。司机于是被催眠到一种普通的催眠状态下,以年龄倒退法把时光倒退到绑架的当日下午而,利用心像屏幕控制回忆状况。在催眠过程中,除了歹徒车牌的一个数字外,司机成功回忆出全部过程及车号,美国警方随即破获了这起举世著名的桥奇拉绑架案。在1986年美国田纳西州法院审判BradlleyCounty持枪抢劫和二级谋杀案,1987年美国堪萨斯州法院审判FrankRock故意杀人案和1988年美国北达科他州联邦法院审判一场肇事案件中,均不同程度的采用催眠证人的回忆当作证据。由此可见,催眠运用于司法方面最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运用在侦查或收集证据方面,这仅仅是利用催眠获得证人的回忆资料,协助犯罪侦查;第二个目的是使用催眠证人的回忆当作法庭上的证据,为法院审判提供资料。

侦查催眠运用催眠年龄倒退的技巧,使被催眠者重新体验过去某一时间曾发生的事件,以增强记忆的方法。因被催眠者在催眠过程中的反应为一系列顺从行为,需要催眠者与被催眠者之间有某种程度的合作关系。因此,依据催眠原理,适合侦查催眠的对象是证人或被害人,而非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因此要实现高质量的侦查催眠,就需要深入了解进行侦查催眠应遵循的原则、侦查催眠的方法与过程、侦查催眠的技巧以及在侦查催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进行催眠侦查应遵循的相关原则

为了保证催眠的公正合法性,侦查人员和催眠者必须遵循特定的原则。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结合英国内政部及美国联邦侦查机关制定的关于侦查催眠原则,提出以下几点,用来作为我国进行催眠侦查时的参考。

1、接受催眠的对象是自愿参加,不受任何干涉或胁迫。

2、接受催眠的对象只能是被害人或目击证人,而不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

3、催眠师必须是催眠经验丰富的合格精神医师或心理医师。

4、侦查人员只能对催眠者提供案件的最基本资料。

5、侦查人员不能担任侦查案件的催眠师。

6、催眠师本人或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或本案的当事人没有某种利害关系。

7、被催眠者应当在催眠前对催眠者叙述他所知事实,并记录在案。

8、在催眠实施时,应该对催眠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9、在催眠过程中,至少有两名侦查人员参与,保证催眠的合法性。

10、催眠所得结论的价值性与证据性均须有相关的证据得以最终证明。11、为保证催眠侦查的真实可靠性和公正合法性,催眠侦查的录音录像资料应交予相关机关进行鉴定。

二、催眠侦查的方法与过程

催眠通常是指两个人之间许多内外在过程中的一种互动。这些过程是彼此互不独立的存在,包括选择性的注意力、想象力、顺从、角色属性、扮演及放松、暗示的感受等。而暗示则为催眠的重心,暗示就是催眠者给予被催眠者一个观念,而被催眠者会有一种强迫,自动性质的反应。由于暗示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个观念,其它的观念就自然的受到抑制,而成为精神统一的状态,接着就发生和这种观念一致的身体运动,而只要有这些微微运动的方式,自然会产生一种运动强化的交互作用,如果在加以适当诱导,观念运动更容易激烈,更容易接受暗示,从而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

在心理学中,将催眠状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催眠状态为轻度状态。催眠诱导法中,最确实容易的方法就是利用“观念运动”。观念运动就是使暗示表现在身体的运动。简单的观念运动暗示就是手臂的上升,另一观念运动的暗示使姿势的摇动。观念运动一发生,就标志着被催眠者进入轻度催眠状态。第二阶段催眠状态为中度状态。它是观念运动暗示与改变身体知觉的意识即改变观念知暗示相结合,使身体的某些生理反应发生变化,如心脏跳动速率的变化。第三阶段催眠状态为深度状态。这种暗示直接改变人当时的感受,致使人觉得时间不是过的很快就是很慢,甚至于遗忘。有关侦查的催眠便是运用催眠过程中这一年龄退化暗示,即暗示被催眠者重新回到过去曾经历过的那一时光,让他再次体验该事件的感受,从头到尾向侦查人员叙述整个发生的过程。由此依据催眠理论的方法与过程,可将侦查催眠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与被催眠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阶段。这是进行侦查催眠的基础。为了缓和被催眠者的焦虑和消除催眠过程中的神秘性,应在催眠进行前预演催眠时要做的步骤,并提供被催眠者一些有关遗忘的原因和恢复记忆可能性的简单解释。

第二阶段:侦查催眠的准备阶段。这是进行侦查催眠的必要前提。这一阶段要求催眠实施者与侦查人员知晓基本犯罪资料,用以了解案情,同时也需要了解做侦查催眠的整个背景及受催眠者的身体状况,包括是否有脑部损伤,听觉是否损害,是否有精神方面症状等问题,决定是否需要有特别的诊断。其次考虑催眠环境、地点、时间是否适当,尽量避免影响被催眠者的情绪。

第三阶段:诱导式催眠逐步向深度催眠状态加强阶段。这一阶段是催眠者令被催眠者进入轻度催眠状态后,应逐步强化对被催眠者的暗示程度,加强受测者的身体感受性。这一阶段是侦查催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直接关系到催眠侦查能否成功。因此需要催眠者把握好深化技巧,典型的深化技巧有:从十倒数到零的倒数法,意念运动法如使被催眠者感受手臂漂浮在空中、身体失重等,以及心像暗示法包括使被催眠者想象高山、沙滩、城市等。

第四阶段:导出案件相关资料阶段。为了帮助被催眠者恢复记忆,应确定犯罪现场和时间的变向。为了配合被催眠者回忆的步调,通常使用自由的诱导指令。在这一阶段应运用警方相关专家对被催眠者的描述加以描绘,便于取得最佳效果。

第五阶段:解除催眠作用阶段。通过催眠者诱导被使催眠者的情绪逐渐平静,放松及恢复正常。帮助被催眠者清醒的方法有数数字法或催眠者自己的诱导方式。待被催眠者完全清醒后,催眠者应回答被催眠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三、催眠侦查中的相关技巧

(一)、放松技巧:在许多诱导程序中,通过结合各种松弛技巧的方式(如重复暗示放松、镇静、平静等)来获得最佳效果。然后再暗示身体不同部位出现有沉重感觉(如四肢无力、模糊、疲倦等)。在侦查催眠过程中,放松与沉重的暗示必须很缓慢的进行。在暗示被催眠者身体的各个部分放松或沉重前,须有技巧性的暂停。这种方法不仅在时间上允许被催眠者对暗示内容的了解与融入外,也能使被催眠者充分发挥想象力看到所暗示的影像。因此,在放松暗示阶段需要有技巧性的停顿,稍做暂停后立刻变换另一暗示。将其切分成多个短节奏的拍子,并进行匀整和谐的变换,是催眠的重要秘诀之一。

(二)、沉重手臂暗示技巧:在放松之后,通常使用“沉重手臂”的暗示。这种暗示经常当作催眠深度的指标。在标准的催眠技巧中催眠者通常对被催眠者进行重复的手臂沉重暗示。这个暗示很巧妙地把手臂沉重和进入更深层次的催眠状态结合在一起。

催眠范文篇2

当前,我国社会环境随着民主改革日益提高,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之际,人权保障愈发受到重视,影响所及势必使打击犯罪的侦查工作备受掣肘,作为警察将陷于维护治安和保障人权的两难之间。因此,为避免侦查人员在侦查案件发现事实的职责下身陷法网,在侦查环境的变动交替时代,侦查人员应致力拓展侦查思维,发展侦查方式,为我国犯罪侦查注入新的侦查观念。

在我国,当犯罪发生以后,侦查机关对犯罪案件的认知,除了部分案件由侦查人员主动发现外,大部分均来自目击证人或被害人的供述。而一般目击证人因认知上的偏见或掺杂个人的臆测或扭曲,时常导致不正确的证词出现,如有利害关系更容易造成说谎;被害人易因惊吓造成精神创伤,导致回忆困难或不愿再回忆不愉快的犯罪案件;再则受时间推移的影响,被害人和目击证人会遗忘曾经经历过的事件细节,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暗示,意见的影响,从而导致供述的正确性发生变化,使侦查人员无法确实了解犯罪过程,掌握案情,进而使侦查方向发生错误,陷于迷雾之中,无法突破案情。然而,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频繁发生,在国外,诸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在犯罪侦查过程中,如果遇到侦查陷入困境,无法顺利破获案件时,便使用催眠技术协助发展侦查线索,为侦查犯罪提供相关参考。

催眠侦查作为新的一种侦查方式,使始于1962年美国催眠学家Bryan和Arons的大力倡导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侦查方式。它以催眠术来破获案件,基于心理学理论,利用心理学上的技巧,通过催眠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受害人或目击证人,应道受测者放松心情,减低其潜在压力,痛苦与恐惧,使其集中潜意识,正确回忆其曾经经历或见闻过而存储于潜意识之下的事实,发展有利于侦查的线索,勾画出犯罪现场原貌,重现犯罪现场,协助发展侦查方向的新型侦查方式。

1976年7月美国桥奇拉州发生二十六名学生和司机被蒙面歹徒绑架。被绑架的学生和司机随即被歹徒埋到该州以采石场地下。其中司机和两名年纪较大的学生挖掘出地面顺利逃出。该名司机在正常状况下被询问,但其回忆并不完全,警方无法得到有利信息,随将此案置隔起来。后来美国联邦调查局接管此案,鉴于司机曾看过歹徒货车车牌的两个号码,因此考虑运用催眠。司机经过检查,符合催眠条件。司机于是被催眠到一种普通的催眠状态下,以年龄倒退法把时光倒退到绑架的当日下午而,利用心像屏幕控制回忆状况。在催眠过程中,除了歹徒车牌的一个数字外,司机成功回忆出全部过程及车号,美国警方随即破获了这起举世著名的桥奇拉绑架案。在1986年美国田纳西州法院审判BradlleyCounty持枪抢劫和二级谋杀案,1987年美国堪萨斯州法院审判FrankRock故意杀人案和1988年美国北达科他州联邦法院审判一场肇事案件中,均不同程度的采用催眠证人的回忆当作证据。由此可见,催眠运用于司法方面最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运用在侦查或收集证据方面,这仅仅是利用催眠获得证人的回忆资料,协助犯罪侦查;第二个目的是使用催眠证人的回忆当作法庭上的证据,为法院审判提供资料。

侦查催眠运用催眠年龄倒退的技巧,使被催眠者重新体验过去某一时间曾发生的事件,以增强记忆的方法。因被催眠者在催眠过程中的反应为一系列顺从行为,需要催眠者与被催眠者之间有某种程度的合作关系。因此,依据催眠原理,适合侦查催眠的对象是证人或被害人,而非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因此要实现高质量的侦查催眠,就需要深入了解进行侦查催眠应遵循的原则、侦查催眠的方法与过程、侦查催眠的技巧以及在侦查催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进行催眠侦查应遵循的相关原则

为了保证催眠的公正合法性,侦查人员和催眠者必须遵循特定的原则。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结合英国内政部及美国联邦侦查机关制定的关于侦查催眠原则,提出以下几点,用来作为我国进行催眠侦查时的参考。

1、接受催眠的对象是自愿参加,不受任何干涉或胁迫。

2、接受催眠的对象只能是被害人或目击证人,而不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

3、催眠师必须是催眠经验丰富的合格精神医师或心理医师。

4、侦查人员只能对催眠者提供案件的最基本资料。

5、侦查人员不能担任侦查案件的催眠师。

6、催眠师本人或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或本案的当事人没有某种利害关系。

7、被催眠者应当在催眠前对催眠者叙述他所知事实,并记录在案。

8、在催眠实施时,应该对催眠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9、在催眠过程中,至少有两名侦查人员参与,保证催眠的合法性。

10、催眠所得结论的价值性与证据性均须有相关的证据得以最终证明。

11、为保证催眠侦查的真实可靠性和公正合法性,催眠侦查的录音录像资料应交予相关机关进行鉴定。

二、催眠侦查的方法与过程

催眠通常是指两个人之间许多内外在过程中的一种互动。这些过程是彼此互不独立的存在,包括选择性的注意力、想象力、顺从、角色属性、扮演及放松、暗示的感受等。而暗示则为催眠的重心,暗示就是催眠者给予被催眠者一个观念,而被催眠者会有一种强迫,自动性质的反应。由于暗示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个观念,其它的观念就自然的受到抑制,而成为精神统一的状态,接着就发生和这种观念一致的身体运动,而只要有这些微微运动的方式,自然会产生一种运动强化的交互作用,如果在加以适当诱导,观念运动更容易激烈,更容易接受暗示,从而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

在心理学中,将催眠状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催眠状态为轻度状态。催眠诱导法中,最确实容易的方法就是利用“观念运动”。观念运动就是使暗示表现在身体的运动。简单的观念运动暗示就是手臂的上升,另一观念运动的暗示使姿势的摇动。观念运动一发生,就标志着被催眠者进入轻度催眠状态。第二阶段催眠状态为中度状态。它是观念运动暗示与改变身体知觉的意识即改变观念知暗示相结合,使身体的某些生理反应发生变化,如心脏跳动速率的变化。第三阶段催眠状态为深度状态。这种暗示直接改变人当时的感受,致使人觉得时间不是过的很快就是很慢,甚至于遗忘。有关侦查的催眠便是运用催眠过程中这一年龄退化暗示,即暗示被催眠者重新回到过去曾经历过的那一时光,让他再次体验该事件的感受,从头到尾向侦查人员叙述整个发生的过程。由此依据催眠理论的方法与过程,可将侦查催眠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与被催眠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阶段。这是进行侦查催眠的基础。为了缓和被催眠者的焦虑和消除催眠过程中的神秘性,应在催眠进行前预演催眠时要做的步骤,并提供被催眠者一些有关遗忘的原因和恢复记忆可能性的简单解释。

第二阶段:侦查催眠的准备阶段。这是进行侦查催眠的必要前提。这一阶段要求催眠实施者与侦查人员知晓基本犯罪资料,用以了解案情,同时也需要了解做侦查催眠的整个背景及受催眠者的身体状况,包括是否有脑部损伤,听觉是否损害,是否有精神方面症状等问题,决定是否需要有特别的诊断。其次考虑催眠环境、地点、时间是否适当,尽量避免影响被催眠者的情绪。

第三阶段:诱导式催眠逐步向深度催眠状态加强阶段。这一阶段是催眠者令被催眠者进入轻度催眠状态后,应逐步强化对被催眠者的暗示程度,加强受测者的身体感受性。这一阶段是侦查催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直接关系到催眠侦查能否成功。因此需要催眠者把握好深化技巧,典型的深化技巧有:从十倒数到零的倒数法,意念运动法如使被催眠者感受手臂漂浮在空中、身体失重等,以及心像暗示法包括使被催眠者想象高山、沙滩、城市等。

第四阶段:导出案件相关资料阶段。为了帮助被催眠者恢复记忆,应确定犯罪现场和时间的变向。为了配合被催眠者回忆的步调,通常使用自由的诱导指令。在这一阶段应运用警方相关专家对被催眠者的描述加以描绘,便于取得最佳效果。

第五阶段:解除催眠作用阶段。通过催眠者诱导被使催眠者的情绪逐渐平静,放松及恢复正常。帮助被催眠者清醒的方法有数数字法或催眠者自己的诱导方式。待被催眠者完全清醒后,催眠者应回答被催眠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三、催眠侦查中的相关技巧

(一)、放松技巧:在许多诱导程序中,通过结合各种松弛技巧的方式(如重复暗示放松、镇静、平静等)来获得最佳效果。然后再暗示身体不同部位出现有沉重感觉(如四肢无力、模糊、疲倦等)。在侦查催眠过程中,放松与沉重的暗示必须很缓慢的进行。在暗示被催眠者身体的各个部分放松或沉重前,须有技巧性的暂停。这种方法不仅在时间上允许被催眠者对暗示内容的了解与融入外,也能使被催眠者充分发挥想象力看到所暗示的影像。因此,在放松暗示阶段需要有技巧性的停顿,稍做暂停后立刻变换另一暗示。将其切分成多个短节奏的拍子,并进行匀整和谐的变换,是催眠的重要秘诀之一。

(二)、沉重手臂暗示技巧:在放松之后,通常使用“沉重手臂”的暗示。这种暗示经常当作催眠深度的指标。在标准的催眠技巧中催眠者通常对被催眠者进行重复的手臂沉重暗示。这个暗示很巧妙地把手臂沉重和进入更深层次的催眠状态结合在一起。

(三)、深化催眠技巧:如果被催眠者必须要有某种较长时间保持催眠状态,应该使用深化催眠技巧。这种技巧与放松技巧大致相同,一般使用从十到零倒数法。

(四)、想象看到影像的技巧:因为看影像的技巧在回忆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通常最有效的方法是暗示被催眠者想象自己是坐在电影院里或坐在电视机前,而被催眠者曾经体验过的故事正在一幕幕的出现在屏幕上,并暗示被催眠者可以安全的再次体验该事件。如此设计能使被催眠者将他们的思想放射到心像屏幕。在这一过程中,催眠者应该注意,不要过多的对被催眠者进行提示,以免对被催眠者产生干扰。

(五)、适时修正催眠技巧:通常要使被催眠者达到某种状态,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诱导方法,然而在催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某种突发的环境状况或被催眠者个人性格上的需要。应此,在催眠侦查过程中,要能适时修正催眠诱导方法。当发生类似情况时,催眠者要进行某种干扰,并且巧妙的善用将这种干扰并入被催眠者的暗示,将这种突发情况变为有利因素。

四、催眠侦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影响催眠效果的因素众多,在催眠过程中,为了使被催眠者更好的接受催眠,达到最佳催眠效果,须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催眠师的选择。通常要选择一些威望较高、拥有自信成功态度和举止的催眠师。威望本身意味着命令、权力和取得对方的信任。来自一位权威人士的暗示,通常更容易被受测者接受。

第二、要结合被催眠者年龄、性别、只能、意识、清醒状态做出合理的催眠计划。从年龄方面将,通常小孩的批判态度尚未发展完全,易毫不犹豫的接受暗示;从性别方面讲,女人较男人拥有较高的身体感受性;从智能方面讲,良好的智能有着高感受性倾向。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优越的想象能力和注意力与优越的智能有关,是一种积极的关系因素;从意识清醒程度上来看,当被催眠者的意识是清醒的且了解暗示,便会做出选择或接受,但若其意识被减低到类似催眠的恍惚状态,其身体感受性便会大大提高。

催眠范文篇3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厌食偏食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04例厌食偏食儿童进行催眠暗示治疗,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愈51例,好转4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2%。结论催眠治疗疗效显著、快速,易被儿童接受。

在我国城市中以儿童厌食偏食为主诉求医问药者较多。目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来我们试用催眠疗法对104例患儿进行了导正,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随机选取104例厌食偏食儿童为对象,其中男40例,女64例,年龄5~12岁,均为城市独生子女。厌食诊断标准为:①有意减少进食量;②体重减轻;③儿童发育迟滞;④并非由器质性病变引发[1]。偏食常为厌食的伴随表现,即只进食少数几种食物。

二、方法

1.治疗前先向患儿家长说明催眠治疗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以解除家长的疑虑,然后和家长一起做好儿童的工作。同时还有意让患儿看其他儿童催眠治疗的情形,争取患儿的充分合作。

2.治疗在安静、整洁、光线暗淡的室内进行。患儿平卧在床上,双臂放在身体两侧,松解衣钮裤带,嘱患儿闭上双眼,慢慢地呼吸。静卧数分钟后,施术者以单调,柔和、清晰而坚定的言语诱导其进入催眠状态,根据其症状特点以事先编好的暗示性语句进行治疗。对合作的儿童开始声音略低一些,对不合作的可适当提高语音刺激量。随催眠过程的进展,声音可逐渐转低,节奏放慢,通常每周治疗2次,本组作3~8次不等。

3.测定催眠深度标准顺序排列为:第一期,运动支配期(浅度),第二期,感觉支配期(中度),第三期,记忆支配期(深度)[2]。

4.疗效评价。治愈:能按时正常进餐,进餐在半小时内完成,进食主、副食合理,不偏食,每餐进食主、副食约100克以上,疗效持续时间6个月以上;好转:能按时进餐,食量增加,进餐时间缩短,偏食状况改善,但未能完全纠正,疗效持续时间6个月以上;无效:厌食偏食情况与治疗前相同或无明显改观。

2结果

本组104例用催眠术进行催眠诱导,58例达记忆支配期,39例达感觉支配期,5例仅停留在运动支配期,2例未能真正进入催眠状态。在疗效方面,治愈者51例,好转者48例,无效者5例(其中3例只达到运动支配期、2例未进入催眠状态),总有效率为95.2%。本组有效的儿童在首次催眠后均能吃平素最不喜欢的常见主、副食,且吃得很快。对治愈者中的38例,在治疗结束后1月~1年中进行随访,其中28例疗效巩固,10例6个月后稍有退步,但仍较治疗前为佳。

典型病例:

例1,周某,男,6岁,自出生后一直以装入奶瓶中的牛奶为主要食物,4岁后吃少许水果、点心,从不吃饭菜,身体日渐消瘦,出现营养不良征象。家长到处求医问药并采取哄诱,“高压”等手段,均无法改变患儿的这一不良行为。第一次施术时,患儿很快进入深催眠状态,根据其特点进行暗示治疗,在施术后即能按施术者的指令吃家人带来的饭菜。自第一次治疗后,一日三餐均和家人一起进餐,不再偏食,后又经5次治疗而愈,半年后随访,疗效巩固。

例2,徐某,男,5岁,自3岁起不正常吃饭,进餐时注意力不集中,一口饭含在口中不往下咽,通常每次进餐要1小时以上,且不吃鸡蛋,肉类及其制品等。每次进餐家长总以讲故事,买玩具,看电视或其它哄诱手段作为交换条件。在第一次施术过程中,患儿按施术者的指令吃了一只煮鸡蛋和一只小肉包,当日晚餐只花了20分钟左右,还吃了一块排骨。自第一次治疗后,患儿每次进餐一般和家长同时结束,不再偏食,后又经3次治疗而愈。半年~1年后随访疗效巩固。

3讨论

一般认为,产生厌食偏食的原因大致有5类:①少数患儿由于一些文化因素认为自己过胖(虽然检查体重都在正常范围内),会使他人对自己产生不漂亮、不苗条的不良看法而主动节食,日久形成厌食。此种类型常见于女孩,其日趋低龄化的报导已很普遍。②伤食所致,儿童对喜欢的食物过分贪吃,导致消化系统损害,从此思想上对该食物产生厌恶性。③注意力转移,本该进食之时被其它事情如玩具,电视,学习负担太重等吸引了注意力,而家长对这些情况未采取解决办法。④父母娇宠,长期强迫儿童进食自已认为有营养的食物或长期放任儿童挑肥减瘦的不良饮食习惯,这与家长借饮食来表示自己对下一代的情感和关心的传统习惯有关。⑤过分关注儿童的进食,以反复诱导,给予奖励或威胁的手段强迫进食,这反而会减低摄食中枢的兴奋性,导致厌食。以上原因都是心理障碍现象[3];因此纠正儿童已养成的不良习惯是治疗儿童厌食偏食行为的关键。但强制矫正已形成的不良习惯往往效果较差,且不巩固。而采用催眠疗法则可奏效。这可能因为儿童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能力最强时期,感受力特别强,医生“伯伯、叔叔”们所说的一切,在他们看来都是绝对的真理,具有无上的权威。根据这一特点,儿童心理障碍的矫治在催眠治疗下会产生神奇疗效。本组资料表明,催眠治疗儿童厌食偏食疗效显著、快速,易被儿童接受。

催眠治疗是通过积极的暗示去控制人们心身状态和行为的一种心理疗法。其治疗厌食偏食的原理为:原先儿童厌恶某些食物的观念已经形成为“潜意识”,而我们平时无论对儿童是劝说,还是哄骗,打骂,命令,要想他们吃不愿吃的东西,这些都是作用在儿童的意识中,两种不同的观念相互冲突,多半是“潜意识”起最后的决定作用,而在催眠状态下,可用治疗性言语指令调整患儿潜意识领域,刺激其大脑中枢建立新的“兴奋中心”,调节和抑制不良行为,从而消除由于不良习惯所造成的儿童厌食偏食行为,以达到治疗目的[4,5]。

参考文献

1沈渔主编.精神病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32~733.

2藤本正雄.催眠术.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89:99.

3陶国泰.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家庭背景和行为型式.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6,19(6):321~322.

催眠范文篇4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失眠患者84例,男35例,女49例,年龄在26~68岁之间(44.4±5.8岁),病程2~72个月(49.3±7.8个月)。诊断标准参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现分析如下。

2治疗

失眠的基本治疗是消除各种可能的外因。

2.1非药物治疗治疗失眠非药物治疗方法有心理治疗,自我调节治疗等。

2.1.1睡眠卫生教育规律的工作时间,无论前晚何时入睡,早晨都应按时起床,周末和假日也保持通常的上床和起床时间。安静、舒适和安全的睡眠环境,保证安心入睡。不在床上阅读和看电视。每日适度规律的运动,但不要在睡前2小时内进行。适度运动可缓和交感神经系统,是改善睡眠障碍的良方。晚餐后不饮酒、咖啡和茶,不吸烟,睡前不要过多饮食;选择合适的晚餐食物。晚餐应多吃清淡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睡前喝杯加蜂蜜的牛奶,也有助于安眠。

2.1.2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阻断卧床与失眠之间形成的条件反射,学会精神和躯体放松方法。

睡眠限制疗法:通过缩短卧床时间(但不少于5小时),增强睡眠的欲望,提高睡眠效率。睡眠效率正常值为95%左右。

刺激控制疗法:包括只在有睡意时才上床;上床后不做睡眠以外的事;出现睡意时再回卧室;定时起床;日间不午睡或小睡。逐步建立规律的睡眠。

2.2药物治疗

2.2.1苯巴比妥类:镇静催眠疗效不如苯二氮卓类,且安全范围较窄,成瘾性和耐受性均较苯二氮卓类强。

2.2.2水化氯醛:特别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儿童口服30~50mg/kg,成人500~2000mg。口服易吸收,约15分钟即可入睡,持续6~8小时。该药不缩短REMS睡眠,醒后无不适感,大剂量可产生抗惊厥作用。治疗失眠,适用于入睡困难的患者。

短期应用有效,连续服用超过两周则无效。

2.2.3格鲁米特(glutethimide,导眠能):为中效类镇静催眠药,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中枢抑制作用。该药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主要用于失眠症的短期治疗,不适合长期应用,因为催眠药的应用仅在3~7天内有效,如需再给予本品治疗,应间隔1周以上。

2.2.4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临床常用的有地西泮、氯氮卓、硝西泮、氟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等20余种。

2.2.5唑吡坦(Zoplpiden,又名思诺思):作用类似苯二氮卓,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抗焦虑、抗惊厥和肌肉松弛作用较弱。可缩短入睡时间,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长总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无明显精神运动障碍。适用于短暂性、偶发性失眠症或慢性失眠的短期治疗。

2.2.6佐匹克隆(Zopiclone,又名忆梦返,唑吡酮):系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受体激动剂,本品作用迅速,与苯二氮卓类相比作用更强。动物实验证明,本品除具有催眠、镇静作用外,还具有抗焦虑、肌松和抗惊厥作用。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次晨其他药物残余作用的患者。

2.2.7扎来普隆(Zaleplon,sonata):用于成年人失眠的短效治疗。本品是非苯二氮卓类的催眠药,具有镇静催眠、肌肉松弛、抗焦虑用抗惊厥作用。具有以下特点:后遗作用(白天镇静作用、焦虑、瞌睡和损害识别记忆能力等)较小,极少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几乎不引起反弹性睡眠障碍,一般不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能明显缩短睡眠潜伏期,并提高睡眠效率。

3病因分析

3.1睡眠卫生习惯不良是由各种可诱发人入睡困难的日常生活习惯导致的睡眠紊乱,睡眠时间无规律、午睡或睡眠时间过长,睡前从事易兴奋活动,如阅读小说、观看情节复杂的电视剧、进行强体力或脑力活动、服用咖啡和饮酒等。睡眠的不良习惯加以睡眠的消极状态共同造成。单单违背睡眠卫生达不到失眠的严重程度,大部分都是很多因素聚集造成的,其中包括有不适当的睡眠卫生。床上所呆时间过久是造成长期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是最基本的,最初的原因只能起加重作用。纠正不良睡眠卫生习惯与环境后,失眠可缓解。

3.2睡眠调节紊乱是急性应激、冲突或环境变化导致的短暂性睡眠障碍。个体平时对心理刺激、环境变化、内心冲突和季节性变化适应困难。通常起病较急,表现出失眠,常伴有焦虑、易激惹,严重者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如压力解除,适应能力提高,失眠可以得到纠正。明显地与职业的变化、思想活动的增加和情绪压力有关。在某些压力之下,没有导致情绪和行为异常,而只出现以失眠为核心的症状。

催眠范文篇5

【关键词】心理学儿童期恐惧症冷漠焦虑恐慌

一、恐惧症的表现

恐怖症通常急性起病,以面对某一物体或处境爆发一次焦虑发作为先驱,患者虽知这种恐怖是过分和不必要的,但不能克制,不接触或脱离所恐怖对象时,则表现正常,因此,伴有回避行为。

二、心理学方面治疗儿童恐惧的方法

在心理学方面治疗儿童期恐惧的方法有催眠疗法、暴露疗法、系统脱敏法(属于暴露疗法另一类)、认识治疗法、芳香治疗法。1.暴露疗法。(1)系统脱敏法是当今心理学认为最有效可行的治疗方。其教育方法是渐渐加大受刺激者的刺激程度。当刺激者对刺激对象引起不了刺激的时候,便开始进行更大的刺激。也就象做题一样,当简单的题做会了,就不在引起兴趣,就应该做下一个有些难度但是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题。系统脱敏法是阶梯式的,运用此方法首先要保持自身放松,比如说孩子不会骑自行车,就先让别人扶着孩子练习,等孩子骑稳后把手放开,孩子骑车子先不坐车座,等练习熟悉了再坐车座。其实就是找到引发孩子受刺激的刺激物的原因,然后让孩子渐渐的接近刺激物,最后战胜刺激物的治疗方法。此类方法可用于对自己治疗也可以帮助别人的治疗。(2)快速治疗方法与系统脱敏法相反。快速治疗法是让恐惧证的儿童直接投入刺激之中。使用快速治疗法要甚重,家长要考虑到孩子的适应程度,个性。避免人吓人吓死人,把治疗弄巧成拙。2.催眠疗法。催眠的方法可分为直接法(或自然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就是通过简短的言语或轻柔的抚摸,使对方进入类似睡眠的状态。间接法借助于光亮的小物体或单调低沉的声源,让患者凝视、倾听,或以“催眠物”接触头或四肢,而施治者则在一旁反复暗示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催眠的程度一般分为浅催眠、中度催眠和梦行3级。为了治疗的需要,进入浅催眠即可。此时,可根据患者的病症,用正面而又肯定的语言向他明确指出有关症状定将消失,或进行精神分析,找出其致病的心理根源。治疗后,可及时唤醒患者或暗示患者逐渐醒来。请精神分析师帮助儿童进行催眠,以求挖掘精神深处和记忆深处的东西,看儿童是否经历过恐怖事件,以图找到引起儿童恐惧的根源。这种方法治疗时间长,很少被采用。3.系统治疗法。是沃尔普在五十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疗法。他认为神经症的起因是在焦虑情境中原来不引起焦虑的中性刺激与焦虑反应多次结合而成为较为牢固的焦虑刺激,产生异常的焦虑情绪或紧张行为。现在将焦虑刺激与焦虑反应不相容的另一种反应例如松弛反应多次结合,这两种反应的反应是相互抑制的,于是就逐渐削弱了原来的焦虑刺激与焦虑反应之间的联系,逐步减轻对焦虑刺激的敏感性,因而这一疗法被称为系统脱敏疗法。4.认识治疗法。认知疗于本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方法。儿童在受环境影响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对人,对物,对自然产生了恐惧心理。引起恐惧的错误认识有很多,例如在体育课上,其他儿童完成的课程小刚无法完成,自尊心受其伤害,对体育课产生恐惧,后来以为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他玩了,因为无法完成课程嘲笑太笨了老师也不喜欢他了,这种错误的意识渐渐的形成。但是家长和老师很难发现儿童的恐惧,这样就会使孩子的心理障碍加深,对社交(幼儿园小朋友)由自卑产生恐惧的影响。当晓刚不敢与小朋友主动沟通的时候,其他小朋友也就习惯性的不和小刚做游戏了。所以,在老师发现晓刚不敢和小朋友说话的同时,必须清楚晓刚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了,然后告诉晓刚,小朋友们没有说他笨不想和他在一起玩,是因为他不和小朋友们说话了,小朋友们也就不敢和他说话了,晓刚知道自己想错了以后,就会融入圈子,使恐惧消失。身为儿童教师,应该及时找到儿童认识错误的自身原因,帮助儿童消除错误的恐惧意识。5.芳香治疗法。患有恐惧症的儿童在恐惧的折磨下精神疲劳,家长可以在睡眠上帮助儿童改善。用中医的传统枕疗+芳香疗法进行治疗、现代相关研究证明芳香疗法对心理状态的调整是很好的、因为药物的服用有着很多的毒副作用、芳香类的植物气息在睡眠中使用、温馨、舒适、长久作用、患者依从性良好。

总而言之,面对恐惧症家长无需惊慌也要重视起来,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锻炼儿童的胆量,对儿童解释他们心中扭曲的东西,在必要的情况下帮助儿童请心理医生,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儿童消除恐惧。

参考文献:

[1]胡佩诚,宋燕华.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护理[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2]易发建.心理医生[M].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催眠范文篇6

[关键词]失眠症;护理指导;心理护理

ClinicObservationofInsomniaMentalNursing

Keywords:Insomnia;Nursingguide;Mentalnursing

失眠症是睡眠障碍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为持续相当长时间对睡眠质量的不满意。我国一般人群中有10%~20%患有失眠症[1],国外报道达30%~35%[2]。慢性失眠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烦恼和紧张,对自身健康过分关心等,单纯依靠催眠药物难以收到满意效果。为此我们在失眠症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3年5月至2005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三办(CCMD3)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排除患有某种躯体疾病、重性精神障碍及神经症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19岁~64岁,平均(29.6±14.8)岁,病程2个月~23a,平均约6个月。对照组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20岁~62岁,平均(28.7±12.5)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

1.2.1两组均接受常规的门诊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和方法[3]:进行睡眠卫生知识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睡眠的有关知识,知道睡眠需要的时间因人而异,睡眠时间不是睡眠充足与否的最重要指标,睡眠质量更重要。睡眠时间的缩短对个体健康并无大碍,无需渴求8h。消除失眠引起的继发性焦虑,打断失眠-焦虑-严重失眠的恶性循环,帮助患者建立“睡眠记录本”,让患者每天早晨统计前日睡眠情况,包括上床、起床时间,估计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每周复诊时帮助患者分析,正确评价睡眠情况,避免患者夸大失眠的程度,建立信心,减轻心理负担。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恢复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制订有规律的作息计划,取消午睡,夜间定时就寝,逐步形成正常的睡眠节律。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加强体育锻炼。把日间生活安排得生动活泼有趣,晚餐宜清淡,不过饱,不饮夜茶和咖啡。睡前洗热水浴或热水泡脚、按摩等以松弛肌肉和神经,避免进行紧张、兴奋性的活动,比如打扑克、下象棋、无休止的闲聊等。不躺在床上看书和思考问题。早晨及晚餐后适当安排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放松训练:指导患者逐步掌握放松全身的方法,同时让患者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个愉快的想象的主题。要求患者在家每时每刻进行放松技术的训练,上床后再做一遍放松,复诊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合理用药的心理护理:让患者明白用药的目的不是让睡眠依赖于药物,而是以药物为手段,重建睡眠正常的规律。服用催眠药物应在20min后上床熄灯睡觉,不宜在床上服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催眠药物,睡眠好转后果断停药,必要时用非催眠药物作为暗示剂替换,或非催眠药与催眠药协调使用,逐渐停用催眠药。

1.2.2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每个被试者在入组时和8周末由经过训练的护士现场指导自行填写,最后对PSQI7个因子分和一个总分进行比较分析。

1.3统计分析采用SPSS8.0软件包对测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实验组心理护理干预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和总分均有明显改善,其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紊乱和总分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8周后两组比较各项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其中睡眠质量、睡眠药物因子分和总分差异有显著意义;同时还显示实验组用药的次数及剂量明显减少,而对照组反而增加。

3讨论

睡眠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睡眠质量好坏受个体躯体和心理诸因素的影响。失眠症发生各年龄阶段,以脑力劳动、高年龄、高文化程度、离异丧偶、性格内向、家族关系不和睦者发生率高。失眠症患者往往伴有入睡前焦虑,这种怕失眠或失眠带来危害而产生的焦虑对睡眠具有消极影响:一是使夜间生理活动加强,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二是使人缺乏“睡眠感”,容易错误地估计自己的睡眠状态;三是导致次日白天诸多的心身痛苦症状。有研究发现失眠症患者对睡眠现状的评价有夸大的倾向。因此,对患者的情绪障碍和对睡眠不正确地认识等适合予以心理干预。

本研究显示,通过8周的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和总体睡眠状况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睡眠的总体状况,提高患者对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价。放松技术的应用对缩短患者的入睡时间效果明显,患者通过“睡眠记录本”以了解和客观认识自己的睡眠情况,使自己对睡眠状况的评价更接近于事实,有利于帮助患者建立起恢复睡眠节律的信心,按照护理指导的要求建立适合自己的睡眠节律,能有效地促进睡眠质量的改善,日间功能也随之改善。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4.

催眠范文篇7

依据CCMD-3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失眠症可分为:①原发性失眠: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的症状;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达1个月;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情况。②继发性失眠:由疼痛、焦虑抑郁或其他可查证因素引起的失眠。失眠的客观诊断标准是根据多导睡眠图结果来判断:睡眠潜伏期延长(长于30分钟)、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小时)及觉醒时间增多等。

失眠的临床治疗

失眠的治疗要建立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的、全面的评估和诊断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非药物治疗:很多情况下,非药物治疗应是治疗失眠症的首选。一过性或急性失眠症单独采用非药物治疗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短期失眠也可以先试用非药物治疗。即使对慢性失眠症,非药物治疗也是有效方法之一。

非药物治疗有以下几种:①睡眠卫生教育:帮助患者理解睡眠的生理过程,分析睡眠环境、心理社会应激事件、生活方式、酒药使用、运动等因素在失眠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帮助患者安排合适的生活作息时间,重建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②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对于大多失眠者来说,都必须重视和强调心理治疗,向他们说明睡眠减少是由于正常的焦虑情绪或可治愈的躯体疾病所致,并无严重后果。给患者提供疏泄焦虑的机会,有助于恢复其正常睡眠。对于睡眠结构和方式发生正常变化的老年人,也需要进行解释,并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活动,指导他们放松自己。对某些顽固性失眠者,可进行认知行为疗法。③放松治疗:自我放松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失眠症患者的心理、生理高唤起状态,促进自主神经活动朝着有利于睡眠的方向转化,诱导睡眠的发生。常用的放松治疗方法有进行性松弛训练、自身控制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同时可配合聆听指导语或相应的音乐等。④物理治疗:多数催眠药物易引起耐受性和依赖性,且常出现“宿醉”现象,影响患者第2天的工作,并可能增加第2天的日间睡眠,从而干扰夜间睡眠,使治疗进一步复杂化。对应于药物治疗的缺陷和不良反应,物理治疗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临床常用的有电疗法[1]、声疗法[2]、磁疗法[3]、光疗法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药物治疗

失眠的药物治疗要建立在加强睡眠卫生教育、心理和行为认知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定期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因人而异,建立个性化的用药方案。①苯二氮类:是非选择性GABA受体复合物的激动剂,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可缩短入睡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但同时也影响正常的睡眠生理结构。可以导致日间嗜睡、认知和精神运动功能受损、反跳性失眠和戒断症状,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依赖。目前作为催眠药物使用的苯二氮类药物,半衰期较短的有三唑仑、咪达唑仑,长效的有硝基安定、氟硝基安定等。一般主张治疗短期失眠尽量采用短半衰期药物,使用时间不应>12周,在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对于顽固的慢性失眠患者,选用长半衰期药物更为恰当,但要特别注意患者服药次日有无显著的困倦、疲劳、遗忘、精神运动功能减退等症状。②非苯二氮类:代表药物有佐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均为选择性GABA受体复合物的激动剂,没有抗焦虑、肌松和抗惊厥作用。不影响健康人的正常睡眠生理结构,甚至可以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生理,还具有醒后无宿醉感,不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停药后失眠复发率低等特点[4],已成为治疗失眠症的首选药物。不良反应与个体差异有关,偶致眩晕、头痛、恶心、口苦,有时可引起步态不稳等。③抗焦虑、抑郁剂:对于伴有的焦虑、抑郁或苯二氮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选用具有抗焦虑、抗抑郁药治疗,可以减少患者对苯二氮类药物的依赖。此类药物的优点是对心脏毒性小,抗胆碱作用小,没有过度镇静。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左洛复、博乐欣等;一些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多虑平、阿米替林等,在传统的催眠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作为第二线用药。④非处方药物治疗。

褪黑激素(MT),又名美乐托宁,是一种与睡眠有关的激素,是松果体分泌的光信号肽类激素,由5-HT转化而来。MT在调节动物的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以及机体睡眠觉醒节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由于生理节律紊乱引起的周期性失眠,如飞行时差、轮班工作等。但其长期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一些中草药制剂如安神健脑液、复方枣仁胶囊、七叶神安片、人参等也有镇静安神作用,且不良反应小,停药后不反弹,有较大的优势,但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欧洲人有喝缬草煎茶的历史,据分析,缬草中含有多种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成分。临床研究表明,缬草可以减少睡眠的潜伏期,明显提高睡眠质量。

催眠范文篇8

1褪黑激素的生物合成

褪黑激素的生物合成受光周期的制约。[5,6]松果体在光神经的控制下,由色氨酸转化成5-羟色氨酸,进一步转化成5-羟色胺,在N-乙酰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再转化成N-乙酰基-5-羟色胺,最后合成褪黑激素,[7]从而使体内的含量呈昼夜性的节律改变。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比白天多5~10倍,[8]清晨2:00到3:00达到峰值。[9]Hakola等对夜班工人唾液中褪黑激素含量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种昼夜节律性变化。[10]褪黑激素生物合成还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它可由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也可经哺乳授予新生儿。因此,在刚出生的婴儿体内也能检出很少量的褪黑激素,直到三月龄时分泌量才增加,并呈现较明显的昼夜节律现象,3~5岁幼儿的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最高,青春期分泌量略有下降,以后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下降,到青春期末反而低于幼儿期,到老年时昼夜节律渐趋平缓甚至消失。[11]

2褪黑激素对睡眠的影响

Holmes研究了褪黑激素的催眠作用和对神经化学的影响,大鼠给予10mg/kgBW褪黑激素后,用EEG检测入睡时间,与服药前相比,缩短一半,觉醒时间也明显缩短,慢波睡眠、异相睡眠明显延长而且容易唤醒;给予2.5mg/kgBW,得到程度略低的、类似的催眠效果。任何剂量的褪黑激素都不会改变标准EEC模型和干扰正常的睡眠规律。[3]腹膜给予小鼠褪黑激素25mg/kgBW的催眠作用与100mg/kgBW(腹膜)环己烯巴比妥(催眠药)的作用相似。[12]Dollins等(1994)[13]用低剂量褪黑激素对20名年青健康志愿者进行催眠效果的研究,志愿者在上午11:45口服0.1~10mg褪黑激素后,其血清浓度达到正常人夜晚平均浓度水平;0.1、0.3、1.0和10.0等各剂量组均使受试者口腔温度下降、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精力下降、疲劳感增加、情绪低下、对Wilkinson听觉觉醒试验反应正确率下降。Waldhauser等(1990)[14]也对20名年轻健康志愿者进行口服80mg褪黑激素催眠效果的研究。观察到服药1h后血清药物浓度达到峰值(平均为25817pg/mL),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浓度,睡前醒觉时间、入睡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改善,睡眠中觉醒次数明显减少,而且睡眠结构调整,浅睡阶段缩短,深睡阶段延长,次日早晨唤醒阈值下降。Irina等(1995)[15]在18、20、21时给予志愿者口服0.3mg和1.0mg褪黑激素,能使入睡和进入睡眠第二阶段时间缩短,但未影响REM(Rapideyemovements,快速眼动)期,表明褪黑激素有助于改善失眠症。因此,褪黑激素作为一种新型催眠药物,其独特的优点为:

(1)小剂量(0.1~0.3mg)就有较为理想的催眠效果;[15]

(2)是一种内源性物质,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起作用,对机体来说并非异物,在体内有其自身的代谢途径,不会造成药物及其代谢物在体内蓄积;

(3)生物半衰期短,口服几小时后即降至正常人的生理水平;

(4)毒性极小。

此外,褪黑激素还有较强的调节时差功能。[16]

3褪黑激素的抗衰老作用

机体内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时可能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衰老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常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消除处于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自由基便会引起生物大分子如脂质、蛋白质、核酸的损伤,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和机体的衰老。[17]褪黑激素通过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和抑制脂质的过氧化反应保护细胞结构、防止DNA损伤、降低体内过氧化物的含量。Russel等人的研究发现,褪黑激素对黄樟素(一种通过释放自由基而损伤DNA的致癌物)引起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达到99%,且呈剂量—反应关系。[18]褪黑激素对外源性毒物(如百草枯)引起的过氧化以及产生的自由基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有明显的拮抗作用。[19]褪黑激素还能降低脑中LPO的含量,其作用在脑的不同区域如大脑皮层、小脑、海马、下丘脑、纹状体等处,基本上是相同的,且均呈剂量依赖关系。但不同品系大鼠如Sprague-Dawlay和Wistar大鼠对褪黑激素的敏感性不同。[17]

4褪黑激素的调节免疫作用

Maestron发现,[20]功能性或药物性抑制褪黑激素的生物合成,均可导致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效应受抑。褪黑激素能拮抗由精神因素(急性焦虑)所诱发的小鼠应激性免疫抑制效应,以及防止由感染因素(亚致死剂量脑心肌病毒)诱致急性应激而产生的瘫痪和死亡。[20]晏建军等[21]研究了褪黑激素对H22肝癌小鼠免疫的调节作用,发现能提高荷瘤小鼠CD4+CD8+值,协同IL-2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强脾细胞NK和LAK活性,促进IL-2的诱生;还研究了褪黑激素对H22肝癌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22]发现注射后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及IL-1的诱生水平均明显提高,表明对巨噬细胞的功能有选择性调节作用。Kethleen等(1994)[23]研究发现,褪黑激素具有活化人体单核细胞,诱导其细胞毒性及IL-1分泌的功能。

5褪黑激素的抗肿瘤作用

Vijayalaxmi等(1995)[24]体外研究发现,褪黑激素对137Cs的γ射线(150cGy)所造成的人体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对自由基产生的物理和化学致突变性和致癌性有拮抗作用。体外试验表明,褪黑激素对自力霉素C引起的致突变性也有保护作用。[25]褪黑激素能降低化学致癌物(黄樟素)诱发的DNA加成物的形成,防止DNA损伤。[26]晏建军等研究了褪黑激素对H22肝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发现能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延长其存活时间,与IL-2存在明显的协同性。[21]Danforth等分别测定了正常、乳腺癌和乳腺癌易患者3组妇女的24h血浆褪黑激素水平,结果正常妇女有昼夜节律;乳腺癌患者的白昼节律与原发瘤的甾体受体量明显相关。在雌激素(ER)或黄体酮(PR)受体阳性者昼至夜血浆褪黑激素均值显著低于ER或PR阴性肿瘤病人,并与原发瘤中ER或PR受体量呈明显负相关,表明褪黑激素与激素依赖性人乳腺癌有一定相关性。[20]褪黑激素通过骨髓T-细胞促进内源性粒性白细胞/巨噬细胞促进积聚因子的产生,可作为肿瘤的辅助治疗。[27]

6褪黑激素的毒性

由于褪黑激素是一种内源性物质,通过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起作用,在体内有自己的代谢途径。血液中的褪黑激素有70%~75%在肝脏代谢成6-羟基褪黑激素硫酸盐形式后,经尿(80%)和粪(20%)排出体外;另5%~7%转化成6-羟基褪黑激素葡醣苷酸形式,[28]不会造成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且其生物半衰期短,在口服7~8h即降至正常人的生理水平,所以其毒性极小。Jack(1967)[12]研究结果表明,褪黑激素可溶性剂量800mg/kgBW不引起小鼠死亡。傅剑云等(1997)[29]对褪黑激素进行大鼠、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结果大、小鼠口服LD50均大于10g/kgBW,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均为阴性;3000多人体服用试验表明,每天服用多达几克(为维持健康剂量的几千倍),长达一个月,未见或者几乎没有毒性。[30]

7结语

国内外有关褪黑激素的保健功能涉及调节内分泌(抑制排卵),[31]对脑炎病毒感染有保护作用,并降低其感染后的死亡率,[32]AIDS的治疗[33]和心血管的保护作用[34]等。美国FDA(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认为褪黑激素可作为普通的膳食补充剂。到目前为止,我国卫生部[35~39]先后批准了20种(其中国产8种,进口12种)含有褪黑激素的产品作为“改善睡眠”保健食品。褪黑激素的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衰老等方面的保健功能正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它作为一种新型的保健食品有着巨大的潜力,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参考文献:

[1]RusselJR,JoRonbinson.Melatonin-Yourbody’snaturalwonderdrug[M].BantamBooks.USANewYork,1995:3

[2]Vijayalaxmi,RusselJR,MartinLM.Melatoninprotectshumanbloodlymphocytesfromradiation-inducedchromosomedamage[J].MutationRes,1995,346(1):23~31

[3]付良青.新型催眠药褪黑素的展望[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6,23(4):224~227

[4]RusselJR,JoRonbinson.Melatonin-Yourbody’snaturalwonderdrug[J].BantamBooks.USANewYork,1995,15

[5]KanematsuN,HonmaS,KatsunoY,etal.Immediateresponsetolightofratpinealmelatoninrhythm:analysisbyvivomicrodialysis[J].AmJPhysical,1994,266(6):R1849~1855

[6]RoseboompH,CoonSL,BalerR,etal.Melatoninsynthesis:analysisofthemorethan150-foldnocturnalincreaseinserotoninN-acetyltransferasemessengerribonucleicacidintheratpinealgland[J].Endocrinology,1996,137(7):3033~3045

[7]BinkleySA.Circadianrhythmsof pinealfunctioninrats[J].EndocrRev,1983,4:255~270

[8]ChampneyTH,HoltorfAP,StegerRW,etal.Concurrentdeterminationofenzymaticactivitiesandsubstrateconsentrationsinthemelatoninsyntheticpathwaywithinthesameratpinealgland[J].JNeurosciRes,1984,11(1):59~66

[9]RusselJR,JoRonbinson.Melatonin-Yourbody’snaturalwonderdrug,BantamBooks[J].USANewYork,1995,17~18

[10]HakolaT,HarmaMI,LaitinenJT,etal.Circadianadjustmentofmenandwomentonightwork[J].ScandJWorkEnvironHealth,1996,22(2):133~138

[11]RusselJR,JoRonbinson.Melatonin-Yourbody’snaturalwonderdrug[J],BantamBooks.USANewYork,1995,18~20

[12]JackB,FrancesDaC,SydenS.Acutepharmacologyofmelatonin[J].Nature,1967,214(5):919~920

[13]DollinsAB,ZhdanovaIV,WurtmanRJ,etal.Effectofinducingnocturnalserummelatoninconcentrationsindaytimeonsleep,mood,bodytemperature,andperformance[J].ProcNatlAcadSciUSA,1994,91(5):1824~1828

[14]WaldhauserF,SaletuB,Trinchard-luganI.Sleeplaboratoryinvestigationsonhypnoticpropertiesofmelatonin[J].Psychopharmacology,1990,100(2):222~226

[15]IrinaVZ,RichardJW,HarryJL,etal.Sleep-inducingeffectsoflowdosesofmelatoniningestedintheevening[J].ClinPharmacolTher,1995,57(5):552~558

[16]ComperatoreCA,LiebermanHR,KirbyAW,etal.Melatoninefficacyinaviationmissionsrequringrapiddeploymentandnightoperations[J].AviatSpaceEnvironMed,1996,67(6):520~524

[17]周向华.褪黑素、自由基和衰老[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7,18(5):193~197

[18]RusselJR,JoRonbinson.Melatonin-Yourbody’snaturalwonderdrug[M],BantamBooks.USANewYork,1995,28

[19]MelchiorriD,ReiterRJ,SewerynekE,etal.Paraquattoxicityandoxidativedamagereductionbymelatonin[J].BiochemPharmacol,1996,51(8):1095~1099

[20]戴兰馥.松果体中褪黑激素的研究概况[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8,6:321~327

[21]晏建军,沈峰,吴孟超.褪黑素对H22肝癌小鼠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6,17(5):427~430

[22]晏建军,沈峰,吴孟超.褪黑素对H22肝癌小鼠巨噬细胞功能调节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6,17(6):558~560

[23]KathleenMM,JulieAM,CarlaDS,etal.Activationofhumanmonocytesbythepinealhormonemelatonin[J].JImmunology,1994,153:2671~2680

[24]Vijayalaxmi,RusselJR,MartinLM.Melatoninprotectshumanbloodlymphocytesfromradiation-inducedchromosomedamage[J].MutRes,1995,346(1):23~31

[25]Vijayalaxmi,RusselJR,BelindaZL,etal.Effectofmelatoninonmitoticandproliferationindices,andsisterchromatidexchangeinhumanbloodlymphocytes[J].MutRes,1996,351(1):187~192

[26]Dun-xianT,RusselJR,Li-dunC,etal.BothphysiologicalandpharmacologicallevelsofmelatoninreduceDNAadductformationinducedbythecarcinogensafrole[J].Carcinogenesos,1994,15(2):215~218

[27]MaestroniGJM,CovacciV,ContiA.HematopoieticrescueviaT-cell-dependent,endogenous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inducedbythepinealneurohormonemelatoninintumor-bearingmice[J].CancerRes,1994,54:2429~2432

[28]KopinIJ,PareCMB,AxelrodJ.Thefateofmelatonininanimals[J].JBiolChem,1961,236:3072~3075

[29]傅剑云,夏勇,徐彩菊,等.褪黑素胶囊的毒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J].癌变*畸变*突变,1997,9(1):62~64

[30]RusselJR,JoRonbinson.Melatonin-Yourbody’snaturalwonderdrug[M],BantamBooks.USANewYork,1995:203

[31]BettieCGV,RobertE,ReneERV,etal.Melatoninandmelatonin-progestincombinationsalterpituitary-ovarianfunctioninwomenandcaninhibitovulation[J].JClinEndocrinolMetab,1992,74(1):108~117

[32]Ben-NathanD,MaestroniGJM,LustigS,etal.Protectiveeffectsofmelatonininmiceinfectedwithencephalitisviruses[J].ArchVirol,1995,140:223~230

[33]RusselJR,JoRonbinson.Melatonin-Yourbody’snaturalwonderdrug[M],BantamBooks.USANewYork,1995:47~58

[34]RusselJR,JoRonbinson.Melatonin-Yourbody’snaturalwonderdrug[M],BantamBooks.USANewYork,1995:80~92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监发[1996]第70号关于批准舒仲花粉精等59种食品为保健食品的通知[Z]

[3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监发[1997]第4号关于批准多灵多健脑丸等105种食品为保健食品的通知[Z]

[3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监发[1997]第27号关于批准多人多生命液等155种食品为保健食品的通知[Z]

催眠范文篇9

【摘要】文章针对现行煤矿安全教育形式化、浮于表层的现状,应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创建意念训练法,详细讲述了该法应用于煤矿安全教育的原理、步骤及意义,从而内化矿工的安全思想、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及时应对安全隐患或事故,提高安全作业效率。

【关键词】煤矿安全教育;矿工心理;意念训练法

一、我国煤矿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其缺点分析

煤矿安全教育即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为了保证和深化煤矿的安全生产,企业对作业人员安全思想的内化、安全知识的传授和安全技能的操练等进行的教育。在煤矿安全中,安全教育是预防事故极为重要的途径之一。

我国煤矿安全教育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不深入成熟,形式单调且流于形式。现在煤矿企业过于注重生产,忽视了岗位安全教育,致使作业人员没有熟练的掌握岗位上的安全知识和现场处理安全隐患及事故的有效技能。而且,煤矿企业现行的安全教育形式多为“一人讲,多人听”,且讲授的内容贫乏、重复性大、浮于表面、不够深刻、不能触及矿工的灵魂。

长期以来,安全工作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教育不断,事故不断”的现象,主要在于安全工作领导人员主要通过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等不稳定、不深刻的外在因素调控安全生产,忽视了安全思想教育内因的开发。不能引起职工的真正重视,单凭管、卡、压、罚等强制外在手段也不灵验。为使安全教育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必须按照人的心理规律开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方式、方法。消除安全隐患和事故的措施应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以内因开发外因,外因控制为辅。这样才能深入人心、达成长久、稳固的教育效果。

据此,应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创建意念模拟训练法应用于煤矿工人的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深刻地入耳、入脑、入心,以此来提升矿工发现安全隐患和面对事故的应激能力,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效率。

二、意念训练法的原理

意念训练法的原理可以追溯到催眠术的创立和应用。早在18世纪,奥地利心理学家麦斯麦首先创立了催眠术:结合音乐和灯光,首先让被催眠的人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尽量减少外界干扰;使其注意力集中于某些特定的事情;催眠师用平和的语言引导或暗示被试的感受和体验;被试就慢慢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并顺从和接受催眠师的指示去做一些动作或事情。催眠是一种改变了的意识状态,被催眠者对暗示的敏感度提高、不由自主地感受某种思想、产生某种意识、记忆力提高、视觉表象急剧增加、能意识到某些经历、对另一些却毫无意识等等。

意念训练同催眠术的应用对人体生理心理的作用有很多相似之处,是以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指挥各种动作的一种内隐的意向动作,通过意念导引,在一定程度上使身体各部位放松与紧张互相交替,达到从精神到肢体,从肢体到外界形成的高度协调统一,使之在作业中充分发挥人体的内在能量和潜力。“意念训练法”是在作业人员掌握了相关作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之后进行的,是指通过意念训练在大脑皮质内建立神经联系,留下“痕迹”,不断反复操练以刺激大脑皮质和中枢神经,使自己的意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使大脑全神贯注于作业现场的作业景象之中,从而达到自我控制和调整的一种训练方法。

三、意念训练法的应用步骤

(一)理论讲解和事例分析

首先,安全教育者应采取生动明晰的语言或形象直观的幻灯片形式,向作业人员讲解“意念训练法”的原理、概念及意义,使作业人员初步掌握有关“意念训练法”的理论。再次,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使作业人员进一步领会“意念训练法”的理论。

因此,在作业过程中,技术动作与意念活动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高效的作业活动,而意念训练法的作用就是把作业过程中的意念活动提前在大脑皮层中演练,以便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安全地完成作业任务。

(二)培养作业人员的意念品质

1.培养意志品质。意念即个体对物质或精神的注意力、念头和想象力在个人大脑机能印象中的自我能动的反应。个人意念的外在表现或者外显行为与其自身的意志品质有密切关系。人的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因此,培养矿工的意志品质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证。

井下矿工维系整个矿业生产的作业安全,更应不断锻炼和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机智的品质。煤矿企业应通过宣传使矿工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树立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从日常生活小事和平时的生产劳动中注意磨练自己,善于明辨是非,适时采取并执行决定,约束自己的言行,形成正确的意志行动,从而增强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提升矿工的应激能力,从而大大增强煤矿安全生产的安全性。

2.培养注意品质。“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培养作业人员的注意品质,使其心理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专注于作业对象上,从而提高作业质量和作业安全。培养矿工“精力高度集中”的

品质,可采用视物法、看表法、发令法。

视物法:安全教育者可选择一个目标(作业对象的模型),让矿工对其仔细观察几秒后,闭上眼睛努力回忆被观察物体的形象。采取提问与提示相结合的手段,帮其记忆,其间可以反复睁开眼睛,直到头脑中清晰的记住物体的形象为止。

看表法:集中精力注视秒针的转动,每次练习重复3~4次,间隔10~15秒。注视的时间从60~180秒逐渐增加,直到注意力能持续注意4~5分钟不转移为止。

发令法:作业人员以细小、勉强能让作业人员听清的声音发出命令,让其执行。这种小的声音可以迫使其自觉集中精力,反复练习形成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三)“意念训练”强化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运用“意念训练法”培养作业人员过硬的心理素质。

1.使作业人员自我放松。教育者采取语言诱导的方式,稳定作业人员的情绪,使其达到“心静如水”的自我放松,为实际作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教育者可以用自信、中肯、强有力的语气说:“你们现在正在泡温泉,自我放松。手中的工具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你完全能够随意支配它,安全高效。”作业人员也可以自我暗示:我很放松,很平静,动作正确,发挥正常!通过类似强暗示性语言,使作业人员从心理、生理上得到放松,更投入地进入到训练强化阶段。

2.使作业人员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作业现场的体会之中。意念训练的目的,是使作业人员全神贯注于作业动作中,摒弃一切外界干扰,使作业动作的发挥随心所欲、游刃有余。

相应的语言能够引起相应的表象,所以意念过程中,一面思考相应的技术词语,一面回忆意念表象,会使意念表象更加准确,意念动作更加协调。比如回采矿工想象崩矿、出矿、充填准备、充填、铺保护层的工序示意情景,并在头脑中模拟其个中细节及可能出现的状况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每次意念训练由慢到快,次数不要太多,时间不宜过长,时间久了大脑易疲劳,会降低练习效果。

3.使作业人员进入“三位一体”状态。“三位一体”是指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通过身体动作和大脑意念,使“人—机—作业目标”三者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稳固、完美的整体,从而高质量地完成作业的系列动作。

矿工在教育人员的言语引导下,利用想象思维,尽可能投入的自主细致的想象自己作业的情景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困难的情境,尤其是安全隐患的应激境况。矿工可充分想象在情景下的作业程序和安全隐患的各种细节及其应对措施,从而有利于在实际作业时,能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始终主动用意识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精力充沛和注意力集中,主动提高知觉的敏锐性,使自身处于稳定的作业状态,充分相信自己能以最理想的体力分配及技术完成煤矿作业的整个过程。

意念命令自己一定要在自己作业时发挥最佳水平,这一信念欲望要多次重复,意念结束,恢复到自然状态,再慢慢地睁开眼睛休息一会儿,即可开始第二次意念模拟训练或进行实际模拟练习。

四、意念训练法的意义

(一)内化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通过意念训练法,矿工进一步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安全思想,内化安全教育的内容,熟练安全知识和技能。达到安全教育是以矿工将安全思想、知识和技能真正的内化的目的,进而在实际作业时用内化的安全思想积极主动的指导自己的作业,用安全技巧来及时应对煤矿的安全隐患。

(二)提高作业效率、作业安全

矿工的生产劳动行为与汽车、火车等机械行为一样,有一个始发的启动过程,这个启动过程包括生理、心理启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即心理意识分化得越迅速清晰,生理启动得越快。反之亦然。

意念模拟训练法能使矿工在面对安全隐患或事故时,加快生理、心理启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动作应用的效果;提高矿工的安全心理准备,防患于未然,避免应对时的急躁情绪导致慌不择路,从而保证作业安全。

(三)提高作业过程注意的集中性和持续性

注意分散极易导致事故发生,是煤矿致创心理因素的首要因素,意念训练法加强培养了矿工不为其他念头或事物干扰和分心的能力,对他从事的作业有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这种来自内部的动机会使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养成做事善始善终、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能够及时发现及排除安全隐患。

五、结语

在煤矿企业中,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教育深刻,能发人深省的安全教育手段,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班前安全教育必须能深入人心,内化为矿工的内在安全需求、内在的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才能真正提高作业人员的非智力因素。

人的意志品质建立在良好的知识、操作技能和健全的心理品质准备的基础上。因此,在作业过程中,矿工的安全的心理准备品质是安全生产实现的重要保证,我们据此创建了矿工班前作业的意念模拟训练法。意念训练法克服了传统安全教育的浮于表层、不够深刻的缺陷,使安全思想、知识、技能内化。落实安全教育责任,灵活安全教育形式,丰富安全教育载体,深化安全教育效果,促进了矿井的安全发展。而且,安全教育要常变常新,才能真正激发职工的兴趣,提升安全作业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彭蚺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催眠范文篇10

【关键词】煤矿安全教育;矿工心理;意念训练法

一、我国煤矿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其缺点分析

煤矿安全教育即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为了保证和深化煤矿的安全生产,企业对作业人员安全思想的内化、安全知识的传授和安全技能的操练等进行的教育。在煤矿安全中,安全教育是预防事故极为重要的途径之一。

我国煤矿安全教育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不深入成熟,形式单调且流于形式。现在煤矿企业过于注重生产,忽视了岗位安全教育,致使作业人员没有熟练的掌握岗位上的安全知识和现场处理安全隐患及事故的有效技能。而且,煤矿企业现行的安全教育形式多为“一人讲,多人听”,且讲授的内容贫乏、重复性大、浮于表面、不够深刻、不能触及矿工的灵魂。

长期以来,安全工作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教育不断,事故不断”的现象,主要在于安全工作领导人员主要通过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等不稳定、不深刻的外在因素调控安全生产,忽视了安全思想教育内因的开发。不能引起职工的真正重视,单凭管、卡、压、罚等强制外在手段也不灵验。为使安全教育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必须按照人的心理规律开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方式、方法。消除安全隐患和事故的措施应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以内因开发外因,外因控制为辅。这样才能深入人心、达成长久、稳固的教育效果。

据此,应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创建意念模拟训练法应用于煤矿工人的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深刻地入耳、入脑、入心,以此来提升矿工发现安全隐患和面对事故的应激能力,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效率。

二、意念训练法的原理

意念训练法的原理可以追溯到催眠术的创立和应用。早在18世纪,奥地利心理学家麦斯麦首先创立了催眠术:结合音乐和灯光,首先让被催眠的人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尽量减少外界干扰;使其注意力集中于某些特定的事情;催眠师用平和的语言引导或暗示被试的感受和体验;被试就慢慢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并顺从和接受催眠师的指示去做一些动作或事情。催眠是一种改变了的意识状态,被催眠者对暗示的敏感度提高、不由自主地感受某种思想、产生某种意识、记忆力提高、视觉表象急剧增加、能意识到某些经历、对另一些却毫无意识等等。

意念训练同催眠术的应用对人体生理心理的作用有很多相似之处,是以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指挥各种动作的一种内隐的意向动作,通过意念导引,在一定程度上使身体各部位放松与紧张互相交替,达到从精神到肢体,从肢体到外界形成的高度协调统一,使之在作业中充分发挥人体的内在能量和潜力。“意念训练法”是在作业人员掌握了相关作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之后进行的,是指通过意念训练在大脑皮质内建立神经联系,留下“痕迹”,不断反复操练以刺激大脑皮质和中枢神经,使自己的意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使大脑全神贯注于作业现场的作业景象之中,从而达到自我控制和调整的一种训练方法。

三、意念训练法的应用步骤

(一)理论讲解和事例分析

首先,安全教育者应采取生动明晰的语言或形象直观的幻灯片形式,向作业人员讲解“意念训练法”的原理、概念及意义,使作业人员初步掌握有关“意念训练法”的理论。再次,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使作业人员进一步领会“意念训练法”的理论。

因此,在作业过程中,技术动作与意念活动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高效的作业活动,而意念训练法的作用就是把作业过程中的意念活动提前在大脑皮层中演练,以便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安全地完成作业任务。

(二)培养作业人员的意念品质

1.培养意志品质。意念即个体对物质或精神的注意力、念头和想象力在个人大脑机能印象中的自我能动的反应。个人意念的外在表现或者外显行为与其自身的意志品质有密切关系。人的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因此,培养矿工的意志品质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证。

井下矿工维系整个矿业生产的作业安全,更应不断锻炼和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机智的品质。煤矿企业应通过宣传使矿工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树立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从日常生活小事和平时的生产劳动中注意磨练自己,善于明辨是非,适时采取并执行决定,约束自己的言行,形成正确的意志行动,从而增强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提升矿工的应激能力,从而大大增强煤矿安全生产的安全性。

2.培养注意品质。“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培养作业人员的注意品质,使其心理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专注于作业对象上,从而提高作业质量和作业安全。培养矿工“精力高度集中”的品质,可采用视物法、看表法、发令法。

视物法:安全教育者可选择一个目标(作业对象的模型),让矿工对其仔细观察几秒后,闭上眼睛努力回忆被观察物体的形象。采取提问与提示相结合的手段,帮其记忆,其间可以反复睁开眼睛,直到头脑中清晰的记住物体的形象为止。

看表法:集中精力注视秒针的转动,每次练习重复3~4次,间隔10~15秒。注视的时间从60~180秒逐渐增加,直到注意力能持续注意4~5分钟不转移为止。

发令法:作业人员以细小、勉强能让作业人员听清的声音发出命令,让其执行。这种小的声音可以迫使其自觉集中精力,反复练习形成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三)“意念训练”强化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运用“意念训练法”培养作业人员过硬的心理素质。

1.使作业人员自我放松。教育者采取语言诱导的方式,稳定作业人员的情绪,使其达到“心静如水”的自我放松,为实际作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教育者可以用自信、中肯、强有力的语气说:“你们现在正在泡温泉,自我放松。手中的工具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你完全能够随意支配它,安全高效。”作业人员也可以自我暗示:我很放松,很平静,动作正确,发挥正常!通过类似强暗示性语言,使作业人员从心理、生理上得到放松,更投入地进入到训练强化阶段。

2.使作业人员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作业现场的体会之中。意念训练的目的,是使作业人员全神贯注于作业动作中,摒弃一切外界干扰,使作业动作的发挥随心所欲、游刃有余。

相应的语言能够引起相应的表象,所以意念过程中,一面思考相应的技术词语,一面回忆意念表象,会使意念表象更加准确,意念动作更加协调。比如回采矿工想象崩矿、出矿、充填准备、充填、铺保护层的工序示意情景,并在头脑中模拟其个中细节及可能出现的状况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每次意念训练由慢到快,次数不要太多,时间不宜过长,时间久了大脑易疲劳,会降低练习效果。

3.使作业人员进入“三位一体”状态。“三位一体”是指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通过身体动作和大脑意念,使“人—机—作业目标”三者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稳固、完美的整体,从而高质量地完成作业的系列动作。

矿工在教育人员的言语引导下,利用想象思维,尽可能投入的自主细致的想象自己作业的情景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困难的情境,尤其是安全隐患的应激境况。矿工可充分想象在情景下的作业程序和安全隐患的各种细节及其应对措施,从而有利于在实际作业时,能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始终主动用意识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精力充沛和注意力集中,主动提高知觉的敏锐性,使自身处于稳定的作业状态,充分相信自己能以最理想的体力分配及技术完成煤矿作业的整个过程。

意念命令自己一定要在自己作业时发挥最佳水平,这一信念欲望要多次重复,意念结束,恢复到自然状态,再慢慢地睁开眼睛休息一会儿,即可开始第二次意念模拟训练或进行实际模拟练习。

四、意念训练法的意义

(一)内化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通过意念训练法,矿工进一步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安全思想,内化安全教育的内容,熟练安全知识和技能。达到安全教育是以矿工将安全思想、知识和技能真正的内化的目的,进而在实际作业时用内化的安全思想积极主动的指导自己的作业,用安全技巧来及时应对煤矿的安全隐患。

(二)提高作业效率、作业安全

矿工的生产劳动行为与汽车、火车等机械行为一样,有一个始发的启动过程,这个启动过程包括生理、心理启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即心理意识分化得越迅速清晰,生理启动得越快。反之亦然。

意念模拟训练法能使矿工在面对安全隐患或事故时,加快生理、心理启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动作应用的效果;提高矿工的安全心理准备,防患于未然,避免应对时的急躁情绪导致慌不择路,从而保证作业安全。

(三)提高作业过程注意的集中性和持续性

注意分散极易导致事故发生,是煤矿致创心理因素的首要因素,意念训练法加强培养了矿工不为其他念头或事物干扰和分心的能力,对他从事的作业有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这种来自内部的动机会使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养成做事善始善终、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能够及时发现及排除安全隐患。

五、结语

在煤矿企业中,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教育深刻,能发人深省的安全教育手段,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班前安全教育必须能深入人心,内化为矿工的内在安全需求、内在的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才能真正提高作业人员的非智力因素。

人的意志品质建立在良好的知识、操作技能和健全的心理品质准备的基础上。因此,在作业过程中,矿工的安全的心理准备品质是安全生产实现的重要保证,我们据此创建了矿工班前作业的意念模拟训练法。意念训练法克服了传统安全教育的浮于表层、不够深刻的缺陷,使安全思想、知识、技能内化。落实安全教育责任,灵活安全教育形式,丰富安全教育载体,深化安全教育效果,促进了矿井的安全发展。而且,安全教育要常变常新,才能真正激发职工的兴趣,提升安全作业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彭蚺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