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1:34:47

创办

创办范文篇1

中国的共产党是由中国的一批满怀着拯救、振兴我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而又接受了正确、先进的世界观及其理论体系的优秀知识分子发起创立的。党从成立时起,就不懈地以其崇高理想和先进理论教育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不懈地致力于提高全党将理想和理论付诸实践的素质和能力。这个党有一种鲜明的精神气质或文化品格,那就是在知行合一的意义上重理想教育和理论教育。因此,党历来把办好自己的党校看得极重,抓得很紧。而党校自瑞金时期以来,自延安时期以来,尤其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不断增强党的思想文化力量方面,在党的干部教育方面,也的确长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在长期而复杂的种种考验中形成了党校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校特别是中央党校一直以坚定的立场和鲜明的旗帜,走在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的前列,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并以其最新成果教育培训干部,坚持并捍卫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党校历史乃至党的思想史和干部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荣的新篇章。曾长期担任中央党校校长的同志所总结的党校工作九条经验,就是对这一历史新篇章的集中、深刻的概括,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办好党校所必须长期遵循的基本经验。

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不断培养造就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领导人才队伍,是关系新时期党的事业之战略全局及长远发展的一项根本大计和迫切要求。更好地担当起这一任务,是党校的使命与责任,各级党校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培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

共产党是最重理论指导的党,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行动指南。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广大干部系统地、实际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达成这一目标,正是党校教育培训干部的首要任务。各级党校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以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的目标。

党校是党的学校,同时也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担负着党所赋予的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这一重要任务。其中,特别是要深入研究党的基本理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以不断发展的党的基本理论来回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党校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充分发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作用,同时以此为基础,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发挥思想库作用。

学习型组织这个概念虽然提出的时间至今并不很长,但就其基本含义而论,共产党从来就具有学习型组织的性质和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又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主张,将其视为一项战略任务,并提出以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来引导、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与党校的上述作用相联系,各级党校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充分发挥建设学习型政党进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积极推动作用。

创办范文篇2

然而,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市场化和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有些职校企业能够依靠优势继续发展,但是也有许多职校的校办企业由于管理手段、经营方式以及产生的效益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形势,而因种种问题自生自灭,原有的校办企业或者承包出去,或者变成了出租房屋,只收租、不育人;有些校企虽然在办,也达不到中职校企应该实现的育人目标,“产教结合”浮于表面,名存实亡,提高人才质量大受影响。这对于职教发展和实现培养具有创业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极为不利。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输送高质量的劳动者,为高层次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可靠生源,是科学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建设和社会繁荣更加高质量化的重要支撑。

搞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使学生相应地掌握高中阶段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达到熟练应用本专业操作技能以及在本行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水平。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兴办校办企业,实行“产教结合”必不可少。因而,专业教学设施、实习基地和校办企业,就成为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就成为“产教结合”的重要依托。

中等职教校办企业的存在有无必要,怎样充分发挥校办企业的作用,这是关系职教生存、发展和保证质量的重要问题。

中职校办企业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各类教育层次中,都有校办企业,普通高校的企业,主要是为了转化高校的科研成果;基础教育的企业,主要是为了学校创收;而中等职教的企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创新人才。中职的校办企业是中等职业教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等职校的企业,与教学挂钩,是教育教学的有机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理论结合实际,锻炼生产、管理、经营能力的任务。这个任务,在实习教室、在校外实习基地都不能完成,因为学校的环境与企业的环境有着很大的距离;实习单位也不可能让学生放手施展才能。在校期间,获得真正的实践能力,只有在自己的企业里严格按照培养目标进行锻炼,才能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实践技能。固然,实习教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场所,但那只是实习过程的第一步,没有校办企业的过程,就不能完全落实培养目标。

多年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瞄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一线紧缺实用人才,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无论城市、农村,无论农业、工业、服务业,大批高素质新增劳动者的涌现,促进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繁荣,这是职业技术教育做出的巨大贡献,校办企业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职校办企业是富民兴国的实验田

搞好校办企业,必须把教育目的和经济目的有机结合。企业不能脱离教育,不能脱离学校管理;教学必须依靠企业,既把企业当做必要的教学环节,又要为企业提供人力的支持。因此,管理机制十分重要。

近年,北京昌平农村职业学校把校办企业的建设,作为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企业隶属于专业,专业实行7位一体:即教学、实习、生产、科研、经营、管理、创收,统一于专业之下,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专业主任参与企业领导工作,协调教学与实习性生产的关系,从而,既能加强教学需要的专业师资,又能充实企业的人员;既把前沿技术和市场信息及时传入课堂,弥补教材的不足,又能把生产问题反馈于课堂,调整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教学和企业实习结合,企业的事情教学支持,教学的事情企业解决,相得益彰。

几年来,我校汽车修理专业办的汽修厂以及园林花卉专业办的园艺场都已初具规模,在教育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在两个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把必要的实习课程分别安排到生产车间和温室进行,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车间、教室合一,师傅、教师合一,产品、作品合一,经营、实习合一”。由于是自己的企业,在“产教结合”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全面、系统、实用地把企业的创办、管理、经营、法规、程序、渠道等创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生动、直观地开展创业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在,仅我校园林花卉专业毕业生中(有些还在实习中)已有很多人单独或合作,成功地开办了自己的小企业??花店或花场。有的毕业生,不仅在本地开办了花场,还在外地办起了分店。它的直接效果是,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不仅使自己的家庭富裕了,而且带动、富裕了上百户农民,使每亩地的收入从原来的200元上升到千元以上。周围农民热心种花植树,改变了种植结构,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形成。我们的园艺场在社会上站稳了脚跟,园林设计、施工、维护、核算……合同接踵而至。

“产教结合”给企业和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农民致富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仅今年春节期间,园艺场的收入就超过了10万元,汽修厂的年利润已有30余万元。这两个企业,近年为社会培养了具有实践能力并经国家考核取得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才近千人,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并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不断地得到了改善。

职业技术学校,有着天然的知识、技术和人才优势,职校办企业,应该办好而且必须办好。学生不能富,怎能富民?一校不能兴,何以兴国?中等职教的校办企业是富民兴国的实验田,我们应该努力办好它。

下一步,我校要改革校办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股份制改革,使企业在决策、管理及用人机制上更加符合发展的需要。要利用世行贷款,把最新的汽车修理设备和技术引入企业、引进课堂,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市场和岗位的需求。

我们的实践证明,中等职教的校办企业可以大有作为。“产教结合”的路能够越走越宽。校办企业不能丢。

编后

“校办企业不能丢”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中等职教的校办企业是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结合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就能办好。

曾经红火一时的众多校办企业,现在的确有不少已经偃旗息鼓,究其原因,要么是与专业优势脱钩,要么是管理人员不力,因而缺乏面向市场的竞争优势,进而在竞争中采取逃避态度,不办了事。但同是一个市场,为什么有的企业甚至个体的企业都能发展,而有些职校的业却近水楼台不得月呢?关键是怎么办,谁来办。

创办范文篇3

(一)中国企业银行创办的社会背景。中国工业化运动发轫于19世纪60年代,而银行则出现于9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在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银行的主要职能就是调动、集中众多的社会闲散资金,通过放款贴现、投资等形式辅助、扶持现代产业发展,并在产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扩展。晚于新式产业出现的近代中国银行业并不是根基于新式产业产生的,而是对外贸易与政府财政激发的产物。因此,近代中国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从一开始就是不同步的。并且,银行资本在发展运行过程中不能及时充分转化为产业资本,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一是商业的投机性利润长期高于产业的投资性利润,银行资本自然是流向回报率较高的商业投机;二是社会信用无保障,如若企业家办理工厂时无周密计划,经营不善致使工厂倒闭容易拖累银行;三是工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巨大,而商业投资资金容易收回,风险小。企业家为谋求生路,开始创办企业集团专门的储蓄机构,直接向社会招揽吸收储蓄存款。刘鸿生创办的中国企业银行恰是此时刘氏企业寻求社会资金的产物,同时还有其他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也陆续开办内部储蓄机构,如郭氏企业集团的永安银业部,荣氏集团的同仁储蓄部,以及先施新新中原等百货公司、中法中西等药房、九福公司、同昌车行、ABC内衣公司、大世界等,均曾有储蓄部之设。出现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它是近代中国企业生存环境依然恶劣的反映。这种环境迫使企业想尽各种办法、动员一切资源进行抗争,以求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可以说,中国近代企业集团的内部资金调拨流动,本质上是企业“自救”“求活”的无奈之举。(二)刘鸿生创办中国企业银行的初衷。1.实现各企业之间的资金调拨和集中管理。1930年前后,刘鸿生已经先后办了火柴、码头、水泥、煤矿、毛纺等企业,但各个企业之间的资金并不能直接调拨:一怕彼此拖累,二则是各企业的董事、经理各自为谋,彼此间存在矛盾。但一个企业的资金,总是有时多、有时少,多的时候存在银行里给别人用,少时向银行借款又要支付利息。为实现各企业间资金的盈缺调拨,刘鸿生决定创办中国企业银行。2.减少利息支出。刘鸿生曾说过:“吃银行饭的人最势利,当你需要款子的时候,总是推说银根紧,不大愿意借给你,即使借给你了,因为利息高,自己所得的利润,大部分变为银行的利息。而且届期催还得很紧。”银根紧缺是其一,就算借到资金,繁重利息支出也使利润大为缩水,用己之财则己之善,用人之财则人之善。刘鸿生的企业1929年和1931年的利息支出占总支出的27.55%、49.19%,这让刘鸿生有巨大的动力去创办一家服务于自己企业的银行也秉承了刘鸿生的基本理念:“肥水不流外人田,肉要烂在锅里”。3.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刘鸿生曾说过,他开银行的另一个原因是想吸收游资,以充实企业资金的来源。向银行贷款不仅利息高、手续麻烦,而且钱根总是掌握在他人之手,难免仰人鼻息。而吸收社会游资便是解决企业资金匮乏的好方法,民间闲散资金数量虽然零星,集中起来也是相当大的一笔资金。于是,中国企业银行雇跑街向各工厂商号拉存款的同时,举办各种储蓄存款,名目众多,五花八门,丁点零星都不愿错过,足见当时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程度。

二、中国企业银行的经营方法

(一)营销手法多样。1.广告宣传。特派员驻厂,鼓励职工将工资储蓄在中国企业银行,并且打出了十分诱惑人心的广告:在目下在世界经济悲惨时机,失业危险已成为一个极严重的问题。大部失业的群众,固然感到极度的痛苦,抱有职业的人们,也常在忧虑着厄运的来临:深恐一日突然失业,生活费用就要无法维持。为求免除这种忧虑和恐慌起见,只有先从储蓄做起,如果我们能把每月收入中的一部分,逐渐积蓄起来,几年以后,即可成为一笔巨款。那时我们虽遇到意外问题,也就可以应付自如了。此外,在我们人生过程之中,还有许多事件要预先筹划,例如婚丧疾病等临时费用,子女的抚育费,年老时的养老金,都总很重要的,倘若平时没有毕备,临时必然感到诲蹶。如上一切成功,都是从小处做起,俗语所谓:“聚沙成塔涓滴成海”。从诸君日常开支中节省一二,将来就可成为巨才。我行为诸君便利起见,现在贵厂设有办公处,诸君如要存款,请至敝厂面洽。用婚丧疾病等临时费用、子女的抚育费、年老时的养老金等激发人们储蓄的欲望,营销手段可谓高明。2.储蓄品种多样。除了吸收职工储蓄,中国企业银行还举行小学生零星储蓄、儿童幸福储蓄以及小学生务寒储蓄,只要有一丁点吸储的希望,中国企业银行就不嫌少,坚信聚少成多、涓滴成海。3.会计独立。1935年时处上海市面不景气时期,增加存款之银行共十家,减少存款之银行共八家,中国企业银行不幸反列于减少存款行之一,尤为减少存款额之最多者,殊为忧虑,不得不对于各种施舍努力改进——实行会计独立。(二)坚持服务于刘氏企业集团的使命。中国企业银行从一开始成立就决定了它的历史使命:招揽社会储蓄,调剂企业集团内部资金,为刘鸿生企业集团的资金运营及产业发展服务。1931—1936年间,中国企业银行对刘氏企业集团的放款占银行放款总额的比重平均在60%以上,可见,中国企业银行设立之初衷主要在于为刘氏企业集团服务。从历年有关系之放款总额可见,中国企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将为本企业服务作为中心,仅有少部分放款为商业往来。仅1935年度,中国企业银行对外放款总数为3256000余元,其中有关系之放款约合三分之二。这也决定了中国企业银行不像其他商业银行一样扩大规模、追逐利润,而是谨慎保守经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三)保守经营,稳定盈利。从中国企业银行开业伊始,适值日军侵我东三省,沪市萧条,金融市况受公债暴落影响,尤为凋敝。中国企业银行在此形势下,对于各项业务自不得不力求寡慎,未敝遂行扩充。对于数笔大数放款,宁愿放弃大笔贷款利润,也要力求紧缩,收回若干,以避免无法收回之危险。直到1949年,国内一直战争不息,市面萧条,银根时紧时松,银行存款最高额与最低额相差甚大,皆为短期存款性质,不可进行长期投资,处境艰难。但中国企业银行向来谨慎行事,故虽处惊涛骇浪之中,但经营保守谨慎,历年来始终保持10%的盈利率。虽然期间也有投机行为,但同当时一般投机大户的投机活动比较起来,中国企业银行所做的投机买卖相对地说是较小的。中国企业银行从1931年11月12日创办以来,恰逢国内局势动荡,一路艰苦经营,素主谨慎,虽未获发展壮大,但稳妥经营,历年保持盈利,最终坚持到新中国成立。1951年中国企业银行并入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1952年底加入公私合营银行。虽然中国企业银行由于资力有限,最终没有承担对刘鸿生所属各企业的资金实行集中调度的任务,但其在刘鸿生企业集团曾起到一定的资金补充和调配的作用。同时,也是近代企业成长艰难的缩影,在局面动荡、银根紧缺的近代中国,企业运行中资金不足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这些企业集团链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中国企业银行的创办实际上代表刘鸿生等一批近代企业家在内外压力的挤压下寻求“求生”“自救”的无奈之举。

作者:曾璐璐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创办范文篇4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县篮球协会成立大会,目的是以友谊赛为契机,宣传和动员我县广大篮球爱好者积极参与篮球运动,大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培养群众热爱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全民健身素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篮球比赛活动,从而提高我县篮球运动的竞技水平,培育更多的篮球后备力量。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前来参加大会的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县篮球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随着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增强人的健康素质已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而篮球运动越来越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几年,我县篮球比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上了—个新的台阶,在全疆和昌吉州的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民篮球赛中取得了冠军,为我县人民争得了荣誉。年7月我县文体局承接的国际女篮邀请赛,是我县历史上首次国际赛事,影响面大,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观赏国际比赛的愿望,同时为我县篮球爱好者开阔了眼界,提供了总结、积累经验的大好时机。在日常活动中,篮球爱好者自发组织联系邻边县市和驻县部队举行友谊赛,通过比赛加强了经验交流,发挥了各自的特长,进一步提高了技术水平。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协调组织,篮球运动只停留在自发和民间组织的无序状态,影响了我县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县篮球协会成立,不仅是广大篮球爱好者的共同愿望,也是现代篮球运动的大势所趋,希望篮球协会能立足我县实际,开拓创新,规范运作,努力开创我县篮球运动新局面。

—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以各种比赛为契机,最大限度地宣传动员各级干部职工,各族群众参加各项体育健身活动,使全民了解体育,热爱体育,参与体育,形成合力,促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要加强协会领导。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积极探索好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使内部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宣传动员广大体育爱好者加入到协会中,发挥协会优势,使篮球运动项目在体育项目中占主导地位。

三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为协会发展积累资金。篮球协会的经费主要来源是国家拨款、协会会费、社会赞助和社会集资等,本协会只靠这些经费达不到自我发展壮大的目的,因此,篮球协会要结合自身特点,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树立体育投入产业的效益观念,提高服务意识,积极开办训练和培训等活动,在搞好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为本协会的发展积累资金。

四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篮球比赛活动,增进友谊、交流经验、加强团结,推动我县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我县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在普及体育锻炼的基础上,提高篮球运动的整体水平,使我县广大篮球爱好者始终以强健的体魄,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创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创办范文篇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指出:“要建设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的主要阵地”。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与落实,是一种很重要的隐性教育方式。它不仅对于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丰富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净化教育环境、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塑造学生高尚精神风貌方面,如陶冶思想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健全美好心灵,激励奋发进取精神等,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必须以育人为目的,调动各种因素,充分发挥一切教育因素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全面多层次的熏陶、感染、启发和教育。我认为,可以用从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建立优美的班级环境

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优美的环境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启迪人们对美的感受,启迪人们对美的追求,激发人们产生美的行为和美的心灵。这种陶冶与教育是无声的、潜移默化的。这种客观的、真实的、美的环境,撕掉了华丽的包装,抛弃了人为的偏见,使学生更易于接受。这种稳定的、长期的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的环境更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一个班的班级环境,不仅反映出一个班的班风、班貌,更是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的无声力量。为此有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是净化。干净是第一标准,要时刻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明亮。洁净的地板、整齐的桌椅、明亮的玻璃、素雅的窗帘、整洁的墙壁。真正做到“窗明几净”。其次是美化,以美的思想、美的方法创造美的环境。无论是班级制度的制订、黑板报的制作、教室字画的书写、电视机柜的装饰、整体的环境设计,都要以美的标准进行创造。最后是专业化,突出特色,使学生在班级文化氛围中受到行为规范,专业知识教育。我们要在创设净美的环境中重视这个问题。总之,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创造一个干净、美丽、突出特色的美好班级环境。

二、建设规范高雅的语言氛围

人类拥有自身的交往方式,这就是语言。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途径,而且是反映一个人内心世界高雅与低俗的重要标准。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必须从整顿语言开始。语言的传染性是巨大的,好的语言环境使人提升,恶劣的语言环境使人堕落,成为纯洁的班集体中的一片污浊。建立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必须同时注意破与立。破就是破除乱说话、说脏话、说无理之话、说有害的话。立就是提倡语言的规范,要把语言的文明、语言的健康这两点作为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力求形成一个语言文明、格调高雅的环境,消除语言中的脏、乱、差的现象。

三、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行为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行为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外在行为不仅能加强内在的思想信念,而且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可以相互影响。文明高雅的良好行为对于班级良好风气形成有着直接关系,而这种风气的行成又与人为的培养与修剪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班主任老师对于学生行为的观察与判断、鼓励与批评就十分重要,而这一切必须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标准作指导,坐、立、行方面,说话、做事方面,上课与下课,课内与课外,生活与学习等都必须高标准,严要求。

四、创造和谐团结的人际关系

一个班集体的力量在于团结,班集体的温暖在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培养同学的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班级形象有重要作用,也是一个班集体真正的凝聚力的体现。有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同学才感到温暖,才感到集体的力量,这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集体主义思想的最佳契机所在。要通过各种班级活动和教育活动,示范作用来促进班级团结、和谐、友爱、信任、互相体谅帮助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要通过传统美德的教育,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礼貌用语言等方面的教育,达到这一目的。提倡学生使用礼貌用语,体态用语,班主任应经常性地加以引导、指导,每时每刻注意这些问题,加以创造与维持。

以上四个方面,都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的基础性的工作,而一个班级文化还应体现在与众不同的特色上,有特色的东西,才能形成真正的班级文化特点。

五、结合本班的实际,建立反映本班特色的班风

创办范文篇6

由县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县国家保密局主办,保密》简报创刊于年月。至今已编发75期、60多万字、7000余份。自创刊以来,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受到广大涉密人员广泛赞誉和欢迎,也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上级保密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应运而生缘起:呼之欲出。

宣传教育是关键。面对形势日益复杂的保密工作局面,做好基层保密工作。面对思想日益多元的社会受众群体,如何有效地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工作,一直是努力解决的课题之一。工作实践中,感到只有突出载体建设,创新宣传方法,才能使保密教育入脑入心,才能有效提高群众保密意识,推动保密工作顺利开展。为此,通过认真筹划和精心酝酿,推出《保密》期刊,作为宣传保密工作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宣传教育工作。

保密工作形势日益严峻,一是适应保密形势要求。随着信息化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给保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严峻的态势下,人不设防就会防不胜防,潜在风险就会变成现实影响。为此,通过编办《保密》简报,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经常讲、反复讲,陈述道理、说清利害,引导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在思想上更加警醒起来、重视起来。特别是结合典型案例,通过活生生事例,使大家深刻明白,保密工作无小事,出不得事,也出不起事。

要求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上级保密主管部门在部署工作时,二是响应上级部署要求。保密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级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也都反复强调保密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为此,积极响应,利用《保密》这个载体,狠抓宣传教育,切实解决一些地方和单位在保密工作上重视不够、意识不强等问题,通过坚持不懈地宣传,来警示他提高保密意识,进一步知保密、懂保密、会保密。

保密工作面临许多新特点、新要求、新问题,三是顺应自身工作要求。保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随着形势发展。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才能进一步掌握新规律、解决新问题,才能防范各种泄密风险,才能在工作中处于不败之地。为此,编辑《保密》过程中,通过搜集稿源、整理素材,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掌握保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一步提高保密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更好地推动全县保密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县委、县政府对保密工作十分重视,四是呼应多年实践要求。多年来。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有力保障;基层和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学习《保密》保密工作意识明显增强,能力明显提升,保密》受到各界普遍欢迎和支持。这些都为我办好简报增添了动力,坚定了信心和决心。自《保密》创刊以来,县保密局工作人员多次变动,但一直没有放松编办《保密》自觉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等困难,自始至终按照要求,持之以恒、认认真真地办简报,从没有因为其他原因而停止过。

扎实推进实践:立足创新。

各级各部门工作简报很多,当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要确保《保密》争取一席之地,必须突破陈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引导大家爱看爱读,不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办刊实践中,始终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断增强简报内容的知识性、可读性和形式的灵活性、趣味性。

第一眼就是外观。为了吸引人,一是版面设计求“新”一份简报能不能抓住人的眼球。打破以往简报期刊的排版格式,摒弃大多数简报四平八稳、类似文件的式样,整体布局、视觉效果和字体、字号、图片与文字搭配上,力求和谐协调、赏心悦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每期一般都配有一幅保密漫画,一方面对版面起到点缀作用,另一方面也使简报更加生动活泼。

以增强可读性。每期固定栏目设有保密在线、案例剖析、保密法规和保密问答,二是栏目选择求“活”力求贴近工作、贴近实际。其他还有保密格言、保密漫画等。保密在线”主要刊载全县及各地各部门保密工作安排和保密工作进展情况;案件剖析”主要是通过对各类窃密泄密典型案件分析,达到以案说法目的增强群众保密意识,提高群众遵纪守法自觉性;保密法规”主要选载保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内容;保密问答”则是对一些保密常识以问答的方式进行宣传,达到解疑释惑的目的

但我一直视作文件和材料来对待,三是内容编辑求“精”虽然是简报。从遣词造句到文章结构,都力求准确、可靠、规范,树立精品意识。每期出刊前,都拟订栏目编排计划,广泛搜集稿件和素材,每期简报都刊载全县保密工作动态。同时针对一段时期工作重点,选择相关保密法规和保密知识,如领导干部保密守则、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领导干部保密工作奖惩措施、绝密级文件资料管理规定、涉密人员应当履行的保密义务和责任等,进行刊发。针对电脑、商业秘密和手机保密以及保密法宣传等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力量编发专刊,加强专题宣传,达到增强保密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堵住泄密漏洞的目的

充分并长期发挥作用,四是制度建设求“严”为办好这份简报。创办之初就制订了简报编发制度,并不断更新,重点对栏目内容、发送范围、印制版面和稿件审签作出明确规定,从制度上规范编办工作。简报每月编发一期,每月10日—15日前印发,分送县四大班子全体负责人,分发县委保密委员会全体成员、县直保密工作协作组全部成员单位。重点内容的专刊,如计算机保密、商业秘密、保密法宣传等,还将分发范围延伸到相关单位和人员,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

日益丰富效果:一举多得。

编办《保密》取得明显成效,通过不懈努力。有力地促进了保密工作顺利开展。多年来,全县没发生一起失密、泄密事件,多次被评为全省、全市保密工作先进集体。

创办范文篇7

关键词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应对策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价值观以及个人的价值取向随着宏观社会环境的变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给和谐的校园建设乃至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近年来,学校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自杀、食物中毒,校园暴力——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直接威胁到学校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有资料统计:每年大约有1.6万中小学生因校园的安全问题而失去生命或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无疑是学校在新形势下赢得长远发展的一项根本举措和紧迫任务。

为落实平安校园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环境

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与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密不可分,“平安,和谐的校园”正是这种要求的根本和基础。在“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中,学生作为一个重要团体,他们的心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他们的成长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加之大都是独生子女,不良的家庭教育,很多学生比较任性、娇生贯养,他们不能承受压力、不能担当责任、不能接受批评、不能经受挫折。逃课、斗殴、沉迷网络,不安全因素时有发生。因此,学校教育对他们的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师不仅要担当教书的本职工作,而且要担当育人的重要责任。学校应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更多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为学生创建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学校应该做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围绕“创平安、和谐校园”这一主题,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板报、征文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参加安全教育活动;遵守各项安全制度,提高警惕,远离危害;当遇到危险和突发事件时,要主动救助或求救;做安全教育的小主人,开展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预防校园侵害,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

在平安校园建设中,教师承担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孔子曾说过“和谐育君子,险恶育小人”,“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教师的道德观、价值取向,对学校、对学生、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归根结底是由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我们要顺应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密切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及时了解教师的各种思想问题,听取他们不同的心声,给他们更多的话语权,通过沟通和交流来听取他们的意见,回答他们表述的各种问题,构建一个畅通的利益表达平台,切实维护好教师的利益,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奠定人文基础。

二、强化宣传力度,提高法制、安全意识

精神文化是构成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师生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的,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取向,在校园文化中处于最高层次,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起着关键作用。学校应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坚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积极宣传法制、安全内容,必要时,可聘请公检法部门的领导专家为师生作法制报告,营造法制氛围,增强法制舆论宣传。同时,在各科(尤其是政治)教学中宜渗透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另外,订购法制学习材料存放在阅览室,供师生自行阅览。让广大师生有一个良好的法制、安全教育环境。

学校还可以利用集会、升旗仪、班会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利用家长学生座谈会、个别谈心等形式,帮助做好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或在校园醒目地方张贴安全教育系列的宣传图片、资料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维护校园安全的技能。公务员之家

三、强化责任意识,加强防患管理

在创建平安的校园环境过程中,学校还应该加大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落实校园管理的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一是要着力确保学校教学、生活设备符合安全标准;二是要确保学生在校食用的食品和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标准;三是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出游活动等的安全措施要落实到位;四是要健全和完善消防设备和消防应急预案;五是要创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氛围;六是要抓好校园及校园周边治安整治工作。要确保学校“五个不发生”,即:不发生刑事案件;不发生师生伤亡事件;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不发生大小火灾;不发生教职员工学生违法违纪。

总之,和谐校园建设是个多层面、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要充分发挥师生及社会的引领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平安校园的创建力度,切实维护校园的稳定,为打造“平安校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善红,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3):9-10。

[2]张广田、高月庆、李洪义,搞好综合治安管理创建“平安校园”环境,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创办范文篇8

一、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

总的看,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群众工作趋向多样化。一是工作对象多样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泛出现了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了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城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体,群众工作的对象、类型呈现多样化。二是反映问题多样化。当前群众集中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有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企业改制、就业保障等问题,也有安全生产、干部作风、分配不公、民族宗教、历史遗留等多层面、多领域的问题。基层自治管理中引发的矛盾、公共突发性事件等也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新热点。这些问题又往往是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复杂程度增加,处置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使个别问题、局部问题变成影响全局的问题。三是利益需求多样化。群众的需要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从单一化趋向多样化、从普遍化趋向差异化,党和政府需要针对不同的利益群体统筹群众工作。四是工作手段多样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党组织必须广泛发动人大、政府、政协、群众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把当前和长远、局部与全局有机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工作,形成党领导群众工作的合力。

矛盾纠纷趋向复杂化。一是直接利益冲突和间接利益冲突并存。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地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还不平衡。一方面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群众的要求无法及时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沟通、诉求机制还不健全,民意得不到充分的表达和释放。同时也存在大量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潜在参与者,往往是少数不法分子违法犯罪与一些群众无目的参与相互交织,一旦产生诱因,往往会出现众多的围观、起哄甚至挑衅者,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二是合理诉求和不合理诉求并存。从实际情况看,群众反映的问题,有的是由于初次信访重视不够,该解决的没有及时解决。但也有个别人,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态,对于通过法律渠道能够正常解决的事情,动不动就越级访、重复访和集体访。三是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并存。当前的矛盾以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为主,但也出现了一些对抗性矛盾的苗头和倾向。同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人民内部矛盾,竭力挑拨离间党和群众的关系,危害极大。

矛盾形成原因趋向多样化。一是由决策失误带来的。有的地方在执行政策、形成决策的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措施、办法脱离实际。这不仅造成经济、政治损失,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二是由处置失当带来的。有的干部对群众的生产生活不熟悉、不了解,与群众的联系不紧密,把握不了群众的思想动向,工作方法简单,处理矛盾纠纷不够及时。有的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在具体执行公务中,考虑社会效果不够,工作不深不细,作风简单粗暴,等等。致使一些本来可以妥善处理的矛盾激化,成为影响稳定的隐患。三是由渠道失畅带来的。当前,群众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政治诉求,用各种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建议,不论在数量上、程度上,还是在深度上、广度上,都呈上升趋势。尽管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拓宽利益表达诉求渠道,但渠道狭窄乃至缺失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四是由心理失衡带来的。一些群众对改革的必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思想准备不足,不能站在全局、长远的角度理性地看问题,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和认识偏差,产生怨气,引发不满。如贫富差距拉大,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不满情绪增加,等等。

二、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一般规律

要做好当前的群众工作,关键是要深入研究群众工作的内在规律,切实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不仅要为群众办好事,而且要把好事办好,努力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管有什么新途径,有哪些新办法,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始终是第一位的。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保持好的党群关系的根本前提。多少年来我们所形成的党群之间的血肉关系,形成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的局面,可以说都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结果。在党的历史上,党群关系好的时候,一定是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扎实的时候。而某些时期党群关系受到损害,重要的原因是群众路线坚持得不好。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确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过去,党依靠它不断取得胜利,今后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要坚持它、发扬它、依靠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是在新形势下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凝聚和激励广大群众共同前进的思想基础。现在,少数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有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盲目决策,给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根本上还是政治立场出了偏差,在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出了问题。历史已经表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工作思路,进一步增强群众工作的自觉性。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和发展群众根本利益。对人民群众来说,利益问题是非常敏感、非常重要的问题,他们通常以此为标准来决定对政党的选择。所以,密切党群关系,必须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调整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关系,这是得到群众拥护的根本途径,也是最有效、最普遍的群众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突出促进公平与正义,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确立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基本观点。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群众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要求制定任何经济社会指标、上任何项目既要使人民群众能够受益,又要以人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为前提;任何发展都应充分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都应统筹兼顾人民群众各方面、各阶层的利益,都要把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发展决策正确与否、发展成效好坏的根本尺度。

必须坚持发展人民民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紧密相随,都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从更深层次对党群关系产生更具根本性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更要求我们必须走好民主这条新路。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哪些地方注意维护群众的民主权利,尊重群众的意愿,那里的干群关系就融洽,局势就稳定;反之,哪些地方干部作风不民主,随意剥夺群众的民主权利,那里的干群关系就紧张。另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也告诉我们,切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通过党的引导,最终实现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民主政治建设的理想境界,这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解决党群干群隔阂的根本途径。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仅要继承和坚持党长期以来形成的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应该自觉按照民主执政的基本要求,学会通过发扬民主的方式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实现党的政治目标,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党的十七大提出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做群众工作最基本、量直接的工作方法,也是提高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的根本方向。

必须牢记“两个务必”,用优良的作风取信于民。党风关乎党的形象,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群众看一个党,既要看这个党的思想理论特别是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更要看党的每一个成员在群众中如何表现。因为作风既是党的政治形象和道德形象的反映,又与群众的利益和权利直接相关,并且党员和干部的作风是群众每时每刻都看在眼里的。党员作风好,群众就信赖和拥护党;反之,就会疏远甚至抛弃党。历史事实表明,只要保持优良的作风,即使政治路线出现一时的失误,人民的切身利益遭到暂时的损害,人民群众也能够理解党、支持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记“两个务必”,紧紧围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一重点,从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入手,沉下身去深入基层,破解难题,密切同群众的联系,在具体生动的实践活动中锤炼党性、转变作风,在深入群众中感悟自身思想作风中的差距,在问计于民中接受群众路线的再教育,在为民办实事中增强宗旨意识,更好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实践党的宗旨观念,更好地实践科学发展观。

三、以人为本,做深做细做实群众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执政理念和要求,是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拓展和深化。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首要的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善于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对群众中存在的思想问题,提出的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要求,出现的违法现象,不能放任自流。越是矛盾突出,越是问题复杂,越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一要把党和政府的声音直接传递给千家万户。要深入进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教育,开展国情、省情、市情、县情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形势,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实把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二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学会运用正确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人的思想问题,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纠纷。比如,对先富裕起来的群体,要教育他们坚持勤劳致富、合法致富,致富不忘国家,不忘社会责任;对困难群体,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振奋精神,自立自强。要搞好普法宣传,让广大群众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三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弘扬社会正气、凝聚力量。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大力宣传社会公德,弘扬社会正气,树文明新风,切实把广大群众引导到自我管理、发展致富上来,增强推动发展的合力。

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根本要求是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自觉把党的群众工作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行动中,让群众从一件件具体的实事好事中感受到党的温暖,增进与党的感情。一要始终关注民生。抓住民生中的关键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对稳定群众情绪、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时刻关注群众的感受,注意从源头抓起,注意从小事抓起,注意从日常工作抓起,及时解决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二要多干得民心的实事。既要持之以恒地多办群众得实惠的事,多安排群众得实惠的“民心工程”,也要多办、常办一些虽然不大、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贴心小事。三要关心困难群体。困难群体虽然在人数上占的比重不大,但他们的困难与多数群众特别是较富群体的生活水平形成明显反差,政治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不解决好这部分人的困难,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把困难群众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把困难群众的呼声当作工作的第一信号,不断完善对贫困群众的救助制度,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

创办范文篇9

几年来,由于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受资金困扰,企业生产不景气,一些职工下岗,特困职工生活出现了困难,给职工队伍的稳定带来了影响。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我们工会组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何使下岗职工重新得到安置,使特困职工脱贫致富,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如何为县域经济走出困境做出贡献,如何解决工会自身生存与发展,工会应该怎么办,是等,是靠,还是一推了之,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到外地考察,到困难职工家中走访,到市场经济中寻找答案。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我们萌发了创办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的扶贫基地的设想。起初我们一班人了有种种顾虑,归纳起来是三怕:一怕项目选不准,掉进去;二怕没能人干不成;三怕有人说工会不务正业。面对这些顾虑我们县总工会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了关于工会兴办劳福事业的有关文件精神和上级工会提出的工作重点,分析研究了自身能力,大家认为工会组织要想生存发展下去,要想有所作为,要想在职工出现困难的时候帮他们一把,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传统观念,树立起市场经济意识,把发展经济作为工会扶贫的突破口,走出一条自我解困,自我强壮,自我发展的新路子,在此基础上,县总工会研究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大力兴办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扶贫基地,增强工会自身的经济实力,为企业下岗职工和特困职工再就业创造条件。在特困职工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做一点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对兴办扶贫基地,县总工会是从三个方面提高认识的:

1、工会举办劳福事业是履行维护职能的需要。维护职能是工会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能,工会兴办扶贫基地,可以安置一部分下岗职工和特困职工就业,这样即减轻了企业负担,又对职工群众有利,是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

2、工会兴办劳福事业是推进“送温暖”工程,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近年来,由于部分企业生产不景气,不能保证正常开资,致使一些职工生活困难,部分职工很有意见。他们有的集体上访,有的滋意闹事,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的扶贫基地办好了,可以为特困职工脱贫创造条件,从而为企业和社会缓解一些矛盾,提高党和政府的声誉,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3、工会兴办劳福事业,是壮大自己,增强经济实力的需要。工会要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说到底需要有经济实力,没有经济实力,腰杆就不硬,办实事就兑现不了。实践证明单靠工会自身能力是无法帮助困难职工的,如果工会扶贫基地办得好,经济实力就雄厚,就可以更好地为特困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才能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认识提高后,增强了我们创办扶贫基地的自觉性,几年来县总工会始终把这项工作当成大事来抓并且收到了实效。

二、加大扶贫基地建设力度,使扶贫基地健康发展

为了做好扶贫基地的建设力度,首先,我们成立了以主席为组长的县总工会扶贫基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责成一名副主席亲自抓基地建设,生活部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了上下三级管理体制。其次,选准项目,经过考察,我们选择了风险相对较小,有发展前途的养猪项目,创办了养猪扶贫基地,在资金上我们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争取市总工会借贷4万元,结余经费拿出一部分,向职工干部集资共筹集9万元,在鸡东镇沿河村购买废旧校址4,000平方米,房屋300平方米,改造成了生产肥猪300头的养猪场。养殖扶贫基地生产商品猪每年向市民提供优质生猪200头,每年春节由政府出资为困难职工提供扶贫救济猪肉2万余斤,安置下岗职工12人,基地资产由开始时的9万元,已增加到今天的20多万元,年实现产值20多万元,实现利润2万元。现有存栏种猪12头,基本实现了自繁自养的良性循环。为扩大扶贫基地建设项目,我们在综合乡承包土地500亩,种黄豆220亩,种白瓜子270亩,西瓜10亩,打木耳椴13,000椴,新开养鱼池2,000平方米。年实现产值30万元,实现利润4万元。为了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就业技能问题,我们购置了10台电脑开办了下岗职工技术培训班,每年培训下岗职工200多人,使大批下岗职工通过培训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为解决工人文化宫开资,我们将文化宫一楼全部改为门市房对外出租,每年收租金8万元,基本解决了文化宫职工生活问题。今年我们还用扶贫基地实现的利润扶持了10多名职工养猪、养狗、种地,种果树,创出了一条下岗职工自立自强、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三、在兴办劳福事业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1、在兴办劳福事业扶贫基地建设上要主动取得领导的支持,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在兴办扶贫基地过程中,我们也曾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阻力,但都没有动摇我们的信心,我们在兴办扶贫基地的过程中经常向县委和市总请示汇报,取得了县委和市总重视和支持,县委和市总在我们遇到困难和阻力的积极帮助,排扰解难,县委领导多次听取基地建设情况的汇报,经常亲临现场指导。在创办养猪扶贫基地初期急需资金,市总帮助解决贷款。正是由于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基地才越办越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在兴办劳福事业扶贫基地的建设上选好领办人,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基地能否办好关键是选好领办人,俗话说选好一个人,能办好一个事业。只要能干事,外行也能变内行。工会干部多年来都是从事机关工作,很少涉及经营领域,更没有懂养殖、种植和经商的专门人才,因此在机关选这样一些人非常不容易,但哪个人又不是生来就会的,我们经过多方考察,个别谈心,在县总机关选出了副科级宣教部长崔明世同志创办养猪基地,选出原办公室主任方正同志创办种植基地,选出原民管部副部长徐威同志创办职工培训中心。这些同志对工作认真负责,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很快成为所分担工作的行家里手。在他们创办基地遇到困难时,我们领导及时帮助解决,做到急事急办,从不拖延。在基地建设中,遇到缺少劳动力时,县总工会组织机关干部到基地参加义务劳动,帮助盖饲料仓库,打晒台,砌猪舍,每人累计为基地献工达100多天,共节约费用3万多元。这一做法为基地建设节省了资金,又使我们工会机关干部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经济大潮中有了用武之地。

3、在兴办劳福事业扶贫基地建设上要加强管理,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实现规模经营。我们在扶贫基地创办初就在工会财务部开户立帐,加强财务管理,用实际经营的效益来检查指导各基地的发展建设情况,以市场经济规律来指导基地的生产,这是搞好基地长远发展的关键。例如今年年初生猪价格下滑,仔猪价格上涨,经测算,我们及时做出了停止购买仔猪,立即购种猪的决定。使养猪基地避免了亏本的危险,购进种猪,实现了自繁自养的良性循环,为下一步扩大规模,搞产业化经营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地。

创办范文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服务型特色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村村社社、家家户户都走出了进城挣钱的农民工,大部分农民工不得不把子女留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据统计,全国留守儿童已超2000万人,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国务院总理给农民工子女题词:“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中组部等七部委联合署名下发了《关于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积极关爱留守儿童的通知》,党和国家的政策,有如春风化雨,惠及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家乡小学。让留守儿童在学校得到父爱母爱,享受家庭的温暖,使其快乐学习和生活,身心得到健康成长,王家小学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关爱留守儿童、推行教育服务,创办特色教育。

一,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教育服务新观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是科学发展的宗旨,同时也是“以人为本”办教育的具体体现。面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留守儿童大量涌现。农村山区教育必须向服务型教育转变。教育是服务是现代教育价值观和思维原点,教育是服务,即要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服务于教师就是让教师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其教育教学工作能有名利双丰收的保证;服务于学生就是让学生发展至上,使其在学校愉快生活,快乐学习,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服务于家长就是让家长安心务工,不为孩子的生活、学习成长而担忧。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打造教育新环境,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创办服务型教育是山区教育的必然。

山区农民源源不断地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就层出不穷。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时期的特殊群体,在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突显出来的问题,需要得到家长、学校、社会更积极的关注和不断地创新解决的办法。所以创办服务型教育也就成为农村山区教育的必然。

比如我们王家小学,地处偏远山区,距县城62公里。全乡9600多人,竟有约4000人外出务工,全乡留守儿童574名。为了让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安心学习,校长力万方和全体老师一起禅尽竭虑,费尽心血,创办服务型教育,终于把我校办成了全县闻名的“留守儿童温馨之家”,接纳了450名留守儿童。

三、打造服务型教育新环境。

创办服务教育,主要是针对留守儿童,为了让留守儿童在学校愉快地生活,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与服务教育不相宜的模式,努力打造服务教育新环境。

1、打造留守儿童生活的新环境。俗话说“先成人,后成才”,留守儿童到校后,家长最为关心的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因为生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为了优化留守儿童生活的环境,学校一年来共共投入10万元,增添了木床250间,寝室四间,铺陈400套,学生注册后即可入住。食堂500余平米,餐桌70余张,可供500多人同时就餐。增添浴室1间,可供住校生轮流洗浴。三台洗衣机,三位生活老师每天免费为住校生洗涤鞋袜衣裤,二台冰柜,能保证学生食堂肉食的保鲜。避免食物腐烂造成损失或中毒。

挑选慈母般的生活指导老师,照顾指导住校儿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星期日的晚上到星期五,生活老师必须同住校生同吃同住。白天为孩子整理床铺,折叠清洗摆放被褥,衣物,清洁寝室。定时给住校生洗头、洗澡,换洗衣服。早晚亲自为住校生打洗脸洗脚水,并指导洗脸洗脚;深夜要为孩子盖被条,催喊有尿床的孩子起夜,如有疾病者,及时送往医院并陪伴治疗。

生活变化多样,营养菜类合理搭配:营养早餐合理调配,星期一三五分别是蛋糕,烤馒头,面包,稀饭加花生米,星期二四分别是阴米面条鸡蛋花生米;午餐晚餐保证三菜一汤,饭菜可口,荤素变化多,不让学生吃烦吃腻。每逢传统节日,按当地习惯吃上节日食品。

2、优化良好的的学习环境。学生来到学校除满足保证学生的生活所需外,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进步,知识的增长,是教育服务的最终目的。为了提高住校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学校要求各班任课教师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免费利用早晚为学生进行家庭作业辅导。使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快乐学习的感受。同时,还开展了三坚持活动。即坚持说普通话,坚持每天写一页字,坚持每天计算练习。有利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家长心悦诚服。

无微不至的教育服务,爱心倾注,使留守儿童热恋学校,喜欢这个家庭一样有父爱有母爱,温暖幸福生活愉快,学习快乐的大家园。解决了留守儿童监护人每天为孩子上学放学,生活成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