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2:48:09

传导机制

传导机制范文篇1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进而以美国、欧洲、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纷纷陷入经济衰退。在发达国家纷纷动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的同时,我国也在全球降息浪潮中下调人民币基准利率,自2008年9月15日以来,央行连续4次降息,3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加大货币投放放量。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货币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以“适度宽松”作为货币政策的最新基调,为近十几年来首次采用。从全球经济过热到目前的全球经济紧缩,各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效果究竟多大,其传导途径是怎样的,是本文的兴趣所在。

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及我国的研究

2.1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议,米时金(Mishikinetc.,1995)对三种主流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概括。泰勒(Taylor)坚持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观点,强调货币资金利率的作用,认为货币政策变化,引起短期市场利率变化,经由市场预期作用,影响长期利率和实际投资,最终影响产出;梅尔泽(Meltzer)强调货币主义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变化,引起普遍的资产价格调整,通过“托宾Q效应”影响投资,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最终影响产出;伯南克(Bernanke)则提出了新的信贷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变化,影响资产价格,影响企业和银行的净价值,进而影响经济中的信贷规模,最终影响产出。围绕这三大理论存在大量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但是分歧仍然很大(瞿强,2008)。

2.2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研究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动态定量研究并不多见。王振山、王志强(2000)较早地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认为在20世纪80-90年代,信用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经。周英章、蒋振声(2002)对我国1993-2001年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是通过信用渠道和货币渠道的共同传导发挥作用的,但信用渠道占主导地位。裴平、熊鹏(2003)检验了我国1998-2002年“积极”货币政策中的“渗漏”效应。谢赤(2003)对SVAR模型在货币政策冲击反应分析、最佳货币政策指标方面进行了探讨。瞿强(2008)用我国1996-2008的月度数据构建SVAR模型,通过比较分析利率、货币数量、汇率和信贷等主要金融变化的产出、价格等实际经济变化的影响模式,观察到信贷是一个特别注意的变量。还有大量的学者进行了相似的研究,采用的方法也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实证检验

3.1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本文采用CensusX12法消除数据的季节效应,对季节调整后的数据作进一步处理(消除物价因素影响,这里以1990年1季度为100),并对上述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由于实际利率可能为负,因此实际利率不能对数化)。首先对单变量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原实际序列对数差分后平稳。

3.2简化式VAR模型的估计

为了研究利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对经济波动的短期影响及其贡献度,本文建立了四变量的VAR模型,根据AIC和SC准则,选择滞后阶数为3,由于方程右边是内生变量的滞后值,不存在同期相关问题,所以OLS估计是有效的。

经检验,上述模型是平稳的。四个方程调整后的拟合优度分别为R2RR=0.937、R2M1=0.915、R2loan=0.845、R2GDP=0.85,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但扰动项存在同期相关关系。简化的VAR模型却无法刻画它们之间的这种同期影响关系,需要用结构VAR模型来刻画。

为了进一步检验货币供应量、利率和金融机构贷款对我国产出的影响关系,对上述估计的VAR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实际利率不能Granger引起实际M1、实际金融机构贷款,但能Granger引起实际GDP,这与部分学者得出的结论不同;实际M1外生于实际GDP的概率为0.14372,这反映了我国内需不足,部分商品处于供大于求,因此当对货币的需求扩张时,会由于价格调整而抵消,货币供给的数量调整对产出的影响较弱,这与高铁梅(2006)、刘金泉(2003)得出的结论相同,但实际M1外生于实际GDP的概率却显著地下降了,这可能是近几年我国内需有所增加的原因所致;实际金融机构贷款对实际产出具有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这一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从早年的信贷配给到目前的信贷政策,金融机构贷款是经济运行的重要先行指标,表明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3结构VAR(SVAR)模型的估计

由于简化式VAR模型不能刻画同期相关关系,而SVAR模型则可以识别。为了考察实际利率、实际货币供应量和实际金融机构贷款对实际GDP的短期影响,本文仅对SVAR模型施加短期约束,不考虑上述变量对实际产出的长期影响。在上述估计出的简化式VAR(3)模型基础上,构建AB-型的SVAR(3)模型。由于模型中有4个内生变量,因此至少需要施加2k2-k(k+1)/2=22个约束条件才能使得SVAR(3)模型满足可识别条件。由于AB-型的SVAR(3)模型包含了k2+k=20个约束条件。本文根据经济理论,再施加三个约束条件:实际利率对当期实际金融机构贷款的变化没有反应;实际利率对当期GDP的变化没有反应,;实际货币供应量对当期GDP的变化没有反应。由于模型扰动项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假设,可以使用完全信息极大似然法(FIML)估计得到SVAR(3)模型的所有未知参数,以上各项系数都比较显著,SVAR(3)模型较好地被识别。为了考察实际利率、实际货币供应量和实际金融机构贷款变动对实际GDP的冲击效应,可以引入脉冲响应函数来识别这种冲击效应。

3.4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给实际利率一个正向的冲击,从第1期(以季度为单位)开始直到第4期,对实际GDP有一个正向的冲击,之后虽有负向冲击,但总体影响却是正的,单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很小,国有企业往往对利率不敏感,对利率敏感的是中小企业,但中小企业在货币市场上融资非常困难,不得不从地下金融市场中获取资金,最终拿到的资金利率往往是正规市场上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3.5SVAR模型的方差分解

考虑到实际GDP对自身的贡献率,实际金融机构贷款对实际GDP的相对方差贡献率在前8期时都是最大的,第1期的贡献率达到92.56%,但从第二期开始显著下降;实际M1对实际GDP的相对方差贡献率在第8期之后稳定在20%左右;实际利率对实际GDP的相对方差贡献率从第1期到第2期有一个跳跃式的上升,第9期后保持在40%左右,超过了实际货币供应量对实际GDP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前8期实际金融机构贷款对实际GDP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有理由认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途径主要是信贷渠道。

参考文献

[1]瞿强.中国货币政策效应与传导之谜——基于结构VAR的分析[J].货币金融评论,2008,(11).

传导机制范文篇2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分析

(一)1.为实现中央银行由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中央银行陆续摒弃了一些传统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并在运用市场化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上取得一定进展。2.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制约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空间。经验表明,金融市场发达与否,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较大。我国金融市场建设还存在明显不足,一是市场比较单一,缺乏系统和层次。仅有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和证券市场。且市场缺乏纵深,仅存在银行间、机构间的批发性交易市场,像柜台交易等基础性市场则没有。二是市场存在分割现象,缺乏联通。既存在地域分割,又存在条条分割,不同的市场主体分割于不同的市场。三是市场交易工具较少。缺乏形式的多样化、可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的金融工具,使交易不够活跃。金融市场的这种现状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缺乏足够的运作空间,一些市场化货币政策工具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同时也制约了其基础性资源配置功能作用的发挥,影响了能够及时正确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的市场利率的形成,不能为中央银行及时调整货币政策提供正确的信号,进而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单一,影响了货币政策效力。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主要通过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也主要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则往往被忽略,造成广大中小金融机构游离于货币政策传导之外。近年来,发生了存款重新向大银行集中的现象,而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增长缓慢,为防范流动性风险而必须提高备付率,使金融体系整体货币派生能力受到抑制。表现在贷款上则是信贷资金纷纷流向大城市和大企业,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难以得到银行支持,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充分传导。同时,分业管理使货币政策作用范围缩小,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只能在银行业内部调整和传导,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上的资金调控与货币政策缺乏有机联系,使货币政策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传导媒介,弱化了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和货币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导向作用。(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在商业银行内部受阻,影响了货币政策实际效应的发挥近些年来,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操作已明显区别于传统经济而具有经济杠杆的特征,已不再是完全取决于经济主体行为的内生变量。而商业银行自身矛盾重重和体制改革滞后又加剧了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造成货币政策在商业银行内部传导过程受阻。商业银行面临着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与迅速实现商业化改革的双重挑战,风险约束机制明显加强。但相应的激励机制没有跟上,风险控制与激励机制的不对称和责权利的不统一,造成商业银行过度关心贷款的风险,甚至以特殊市场份额和贷款的盈利为代价,放贷行为过于谨慎,甚至发生“惜贷”现象。其结果是银行的风险有所“缓解”,但广大企业的金融服务被忽视。那些融资渠道本来就狭窄的中小企业和企业的季节性储备资金、扩大生产规模所需的流动资金、新产品开发、短平快项目所需贷款等正常资金需要难以得到满足。

二、加快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多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一直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重点,相应的货币政策传导呈现出“逆程序”的特征,即企业倒逼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倒逼中央银行。而近年来的货币政策传导程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逆程序”变为“顺程序”,即中央银行驱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驱动企业。这种新的传导程序使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路径遇到困难,很可能出现传导阻滞,必须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完善和创新。(一)优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在目前条件下,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比较可行。而由于金融对外开放尤其是金融创新的加快,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有效性会大大降低。我国要对货币供应量指标进行完善,增加其涵盖内容,把外资金融机构存款和国内金融机构外汇存款纳入统计监测范围,提高其操作时效,并逐步过渡到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经过改革积累和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金融改革的重要任务。人民币贷款利率需要加快改革步伐,应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的总体思路,稳步推进。建立起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由市场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这样能增强金融业的竞争活力,提高服务水平,还能提高利率的市场弹性,准确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为中央银行运用利率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提高货币政策时效创造条件。(二)建立统一灵活高效的货币市场,完善和扩大资本市场,扩大公开市场业务1.加快发展货币市场。一是要发展同业拆借市场。扩大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统一电子网络,扩大市场覆盖面。积极推进行业务,为众多中小金融机构进入全国市场创造条件。同时应更多地吸收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增加货币政策的传导范围。二是发展债券市场。注意加快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发展的相关技术条件,加紧研究开办银行柜台债券交易业务,并尽量增加市场交易主体,着手培育人和做市商制度,建立一个面向所有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和居民的全国统一的债券市场。三是发展票据市场。中央银行应通过完善再贴现政策,引导和推动票据市场立足于面向所有金融机构和企业法人,完善票据发行和贴现机制,为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手段传导货币政策创造更大的空司。2.完善资本市场。一是要尽快弥补证券市场的结构性缺陷,建立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二级股票市场或场外交易市场,以造就足够多的市场参与主体。要在市场的参与和准入方面降低壁垒,减少行政性管理,在侧重于标准控制的同时让更多的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获得证券融资的可能性。二是要解决证券市场功能的结构性缺位问题,强化其资源配置作用。运用资本的趋利性、流动性,引导筹资者和投资者按市场规则追求资源配置效率,发挥资本市场在优化金融结构和传导货币政策方面的作用。3.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为满足中央银行利用货币市场调节基础货币的需求,要扩大市场债券数量,尤其要增加短期债券发行量,扩大交易规模,提高商业银行债券持有量占其总资产的比例,以满足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需要。同时,要允许更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进入债券市场。这样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市场吞吐债券影响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实现扩大或收缩货币供应量的目的,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和效果。(三)提高货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优化传导路径1.完善决策机制。中央银行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货币政策时滞的影响,提前做好货币政策安排,增强政策透明度,促使公众产生合理的政策预期。要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信息共享,避免监管出现盲区或盲点。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和发挥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的作用,以扩大货币政策的传导范围。2.理顺传导机制。要着力理顺货币政策在银行业内部的传导机制。在人民银行内部,要适应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适当扩大分行和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对辖区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权力,以加快货币政策在系统内部的传递速度。对政策性银行可增加金融债券的市场化发行规模,完善政策性金融功能,扩大其信贷投放。对国有商业银行则要进行综合性改革,重点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建立严格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建立健全信贷激励机制,改进金融服务,发挥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主力军作用。中小金融机构在落实对中小企业和农村货币政策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环节少、传导快,要把它纳入货币政策调控的范围,在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与国有商业银行一视同仁。在商业银行信贷萎缩的条件下,支农再贷款可以引导农村信用社优化信贷投向、改善经营状况、增加农民收入、活跃农村经济,受到了普遍欢迎。中央银行要充分运用这些有效的传导媒介和路径,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作者:李丽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鸡西市支行

传导机制范文篇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信号变化而产生的脉冲所引起的经济过程中各中介变量的连锁反应,并最终引起实际经济变量变化的途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问题是货币经济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也是国内外学者的现实研究热点。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进而以美国、欧洲、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纷纷陷入经济衰退。在发达国家纷纷动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的同时,我国也在全球降息浪潮中下调人民币基准利率,自2008年9月15日以来,央行连续4次降息,3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加大货币投放放量。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货币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以“适度宽松”作为货币政策的最新基调,为近十几年来首次采用。从全球经济过热到目前的全球经济紧缩,各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效果究竟多大,其传导途径是怎样的,是本文的兴趣所在。

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及我国的研究

2.1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议,米时金(Mishikinetc.,1995)对三种主流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概括。泰勒(Taylor)坚持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观点,强调货币资金利率的作用,认为货币政策变化,引起短期市场利率变化,经由市场预期作用,影响长期利率和实际投资,最终影响产出;梅尔泽(Meltzer)强调货币主义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变化,引起普遍的资产价格调整,通过“托宾Q效应”影响投资,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最终影响产出;伯南克(Bernanke)则提出了新的信贷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变化,影响资产价格,影响企业和银行的净价值,进而影响经济中的信贷规模,最终影响产出。围绕这三大理论存在大量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但是分歧仍然很大(瞿强,2008)。

2.2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研究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动态定量研究并不多见。王振山、王志强(2000)较早地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认为在20世纪80-90年代,信用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经。周英章、蒋振声(2002)对我国1993-2001年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是通过信用渠道和货币渠道的共同传导发挥作用的,但信用渠道占主导地位。裴平、熊鹏(2003)检验了我国1998-2002年“积极”货币政策中的“渗漏”效应。谢赤(2003)对SVAR模型在货币政策冲击反应分析、最佳货币政策指标方面进行了探讨。瞿强(2008)用我国1996-2008的月度数据构建SVAR模型,通过比较分析利率、货币数量、汇率和信贷等主要金融变化的产出、价格等实际经济变化的影响模式,观察到信贷是一个特别注意的变量。还有大量的学者进行了相似的研究,采用的方法也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实证检验

3.1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本文采用CensusX12法消除数据的季节效应,对季节调整后的数据作进一步处理(消除物价因素影响,这里以1990年1季度为100),并对上述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由于实际利率可能为负,因此实际利率不能对数化)。首先对单变量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原实际序列对数差分后平稳。

3.2简化式VAR模型的估计

为了研究利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对经济波动的短期影响及其贡献度,本文建立了四变量的VAR模型,根据AIC和SC准则,选择滞后阶数为3,由于方程右边是内生变量的滞后值,不存在同期相关问题,所以OLS估计是有效的。

经检验,上述模型是平稳的。四个方程调整后的拟合优度分别为R2RR=0.937、R2M1=0.915、R2loan=0.845、R2GDP=0.85,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但扰动项存在同期相关关系。简化的VAR模型却无法刻画它们之间的这种同期影响关系,需要用结构VAR模型来刻画。

为了进一步检验货币供应量、利率和金融机构贷款对我国产出的影响关系,对上述估计的VAR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实际利率不能Granger引起实际M1、实际金融机构贷款,但能Granger引起实际GDP,这与部分学者得出的结论不同;实际M1外生于实际GDP的概率为0.14372,这反映了我国内需不足,部分商品处于供大于求,因此当对货币的需求扩张时,会由于价格调整而抵消,货币供给的数量调整对产出的影响较弱,这与高铁梅(2006)、刘金泉(2003)得出的结论相同,但实际M1外生于实际GDP的概率却显著地下降了,这可能是近几年我国内需有所增加的原因所致;实际金融机构贷款对实际产出具有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这一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从早年的信贷配给到目前的信贷政策,金融机构贷款是经济运行的重要先行指标,表明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3结构VAR(SVAR)模型的估计

由于简化式VAR模型不能刻画同期相关关系,而SVAR模型则可以识别。为了考察实际利率、实际货币供应量和实际金融机构贷款对实际GDP的短期影响,本文仅对SVAR模型施加短期约束,不考虑上述变量对实际产出的长期影响。在上述估计出的简化式VAR(3)模型基础上,构建AB-型的SVAR(3)模型。由于模型中有4个内生变量,因此至少需要施加2k2-k(k+1)/2=22个约束条件才能使得SVAR(3)模型满足可识别条件。由于AB-型的SVAR(3)模型包含了k2+k=20个约束条件。本文根据经济理论,再施加三个约束条件:实际利率对当期实际金融机构贷款的变化没有反应;实际利率对当期GDP的变化没有反应,;实际货币供应量对当期GDP的变化没有反应。由于模型扰动项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假设,可以使用完全信息极大似然法(FIML)估计得到SVAR(3)模型的所有未知参数,以上各项系数都比较显著,SVAR(3)模型较好地被识别。为了考察实际利率、实际货币供应量和实际金融机构贷款变动对实际GDP的冲击效应,可以引入脉冲响应函数来识别这种冲击效应。

3.4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给实际利率一个正向的冲击,从第1期(以季度为单位)开始直到第4期,对实际GDP有一个正向的冲击,之后虽有负向冲击,但总体影响却是正的,单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很小,国有企业往往对利率不敏感,对利率敏感的是中小企业,但中小企业在货币市场上融资非常困难,不得不从地下金融市场中获取资金,最终拿到的资金利率往往是正规市场上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3.5SVAR模型的方差分解

考虑到实际GDP对自身的贡献率,实际金融机构贷款对实际GDP的相对方差贡献率在前8期时都是最大的,第1期的贡献率达到92.56%,但从第二期开始显著下降;实际M1对实际GDP的相对方差贡献率在第8期之后稳定在20%左右;实际利率对实际GDP的相对方差贡献率从第1期到第2期有一个跳跃式的上升,第9期后保持在40%左右,超过了实际货币供应量对实际GDP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前8期实际金融机构贷款对实际GDP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有理由认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途径主要是信贷渠道。

传导机制范文篇4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近年来,很多国家都与我国建立起良性关系。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我国影响总的来说并不大,经济发展依然保持良好势头,正是如此使得我国备受世界各国瞩目。但我国不能将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忽视。我国作为国际重要组成部分,其金融体系难免会存在危机性。因此,需要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以便防范金融危机爆发,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1国际金融危机与金融危机传导的概述

所谓的金融危机实际上主要是指在社会金融系统中所出现的危机,这种金融危机主要表现在金融系统运行中,金融指标将在短时间内出现重大变故的现象,而其中所指的金融指标不仅有货币汇率和证券价格,还包括倒闭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房地产价格等。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就会使整个金融系统进入重度混乱状态,甚至出现严重的资产配置问题,这样也会致使国际经济出现不良震动,形成经济危机[1]。对于金融危机传导,由于研究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也就对其设定了不同的定义,一般情况下,都将金融危机传导认定为是在平稳期或危机期使传导方式受到冲击,进而发生了改变。随后有学者从狭义方面对传导进行概括,认为所谓金融危机传导就是在一定路径中传输危机,也有学者从广义方面对其进行概括,认为传导就是将各个国家及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运动路径[2]。但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传导应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广义角度讲,金融危机传导就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的所发生的危机传输给另一国家或地区,从狭义角度讲,则是将金融危机从一国扩散到另一国,使被传导国家在毫无防备中受到金融危机影响。

2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理论

从金融危机的爆发到结束需要一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集合在一起通常被称为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外汇市场还是股票市场都一直处于交易之中,一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全球化程度越高,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就越大,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就会在很短时间内传入到其他国家。通常情况下,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2.1季风效应传导

这种传导方式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主要是由于受到共同冲击所引起的金融危机传导。简单来说,也就是可能由于这些国家存在相同因素,导致这些国家先后受到投机性冲击,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季风效应。如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季风效应的典型代表,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存在次贷危机,进而出现了全球流动性危机。

2.2溢出效应传导

溢出效应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金融溢出效应和贸易溢出效应。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效应是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实现经济联系常用的方式就是贸易与金融,这样一来就使它们成为传导金融危机的两种方式。如果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那么其直接投资率和资本流入也会大幅度缩减。如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就受到了金融与贸易的打击,导致泰铢严重贬值,使得与泰国有经济贸易来往的国家都陷入了这次经济危机中。同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因其国内所使用的很多产品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当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很多国家为了满足自己国家发展,相继减少了产品出口,这样就缩减了美国的进口量。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受到金融溢出和贸易溢出的影响,其金融传导很快就会转变为实体经济,因此也就加大了危机感染的速度与概率[3]。

2.3净传染效应传导

净传染效应通常是在金融危机在宏观基本面数据的影响下,不会继续被诠释而出现的。在净传染效应中,不仅有自我实现还有多重均衡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也就使另一国家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一般被称为“坏均衡”,通常会引起国家货币贬值、总资产价格下跌,严重的还会出现资本外流等情况,致使坏账风险激增[4]。在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导致整个冰岛银行体系出现崩盘情况,因其主要存款地点为英德两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英德两国立即将冰岛在本国的账户冻结,以此来减少冰岛金融危机在净传染效应的作用下冲击英德两国金融业。

3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分析

3.1在贸易交易中的传导

贸易传导通常是一个国家在爆发金融危机以后,会出现货币贬值,国民购买能力下降的情况,这样一来也会使其与其他贸易之间的经济联系弱化,这样一来也很容易时其他国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并将金融危机扩散,也就是说爆发“贸易溢出效应”[5]。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元不断贬值,但是其他国家货币却出现升值情况,尤其是人民币的升值表现最明显。自从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其对国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缩减,年进口量下降极为显著,这样就使那些与美国在贸易上有来往的国家出口量严重下降。同时,对于美国内部来说,资金流动量也在减少,大部分资产价值出现缩水情况,导致不少金融机构不得不缩紧信贷,由于美国人具有超前消费意识,缩紧信贷以后很多美国人对于未来生活十分恐慌,随着美国进口量的减少,很多产品出口国的利润也受到了不小影响,经济受到重创。由于世界经济联系较为密切,已经成为一个整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通过贸易渠道将危机带给了全世界。

3.2在金融渠道中的传导

金融渠道的传导主要是将汇率和利率作为主要传导方式,而外汇市场与资本市场则是其主要传导途径。金融渠道传导与贸易渠道相比更为迅速、影响更大。特别是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全球金融市场紧密连在一起,跨国银行众多,并占据多数头寸,极大地提升了系统风险,并成为金融危机区域传导的重要方式。美国经济发状况良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金融系统,因此很多人认为在此投资更为安全、可靠,再加上美国金融交易较为频繁,数额较大,相应的交易机制也较为完善,无论是个体投资还是机构投资都愿意参与其中,甚至一些国外资金也来此投资,尤其是欧盟各国在美国投资众多,为美国金融市场发展带来了良好势头。但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个金融机构为了挽回受损局面,只能互相拆借,逐渐将金融危机扩散到全球[6]。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主要是贸易渠道传导影响较大,当然其中也不乏金融渠道的影响。通过研究主要是由于我国有不少外汇储备存在于美国国债市场中,金融危机导致美元贬值,我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也就不断萎缩,从而产生了严重亏损。同时,由于美国现有资本不足,只能将海外资金撤回,我国受影响较大,尤其是股市与房价出现剧烈波动,致使中国金融市场备受挑战,很多企业因此出现严重亏损。

4抑制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发生的主要对策

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之所以会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国家,主要是由于被传导国的国家体制、经济政策以及制度等多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与改善,那该国被金融危机传导的概率就会上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会不断加大[7]。为了防止金融危机在我国爆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升防御能力。

4.1适当调整出口市场,注重多元化发展

通过多次金融危机得知,贸易溢出效应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的重要方式,两国在贸易交易上联系越密切,贸易溢出效应也就越显著,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产品出口,并且严重依赖于个别国家,一旦所依赖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那么产品出口国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定要减少对出口市场的依赖,调整出口市场,同时实现多元化发展,促进国家全面发展。

4.2构建完备的国际金融市场预警机制

尽管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毫无征兆,但在其出现前都会有一个酝酿过程,并在经济运行中逐渐显露出弊病[8]。因此,这就需要建立完备的国际金融市场风险预警机制,重点总结经济运行中的弊病,通过某种模型与体系预测金融危机发生时间与概率,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进而减轻金融危机对国家危害。

4.3重视对于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与合作

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就会涉及多个国家,不会只停留在一处,如果一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很快其他国家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那些跨国性金融机构受影响较大,很多金融危机都是通过跨国性金融机构才传递另一国家中,因此,国家政府部门应重视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同时也要与其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创建被国际认可的监管机制,以便减少金融危机对本国的影响。

4.4注重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各个国家都需要进行的,但其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其监管机制与创新不一致,致使金融风险提升。因此,一定要确保金融系统稳定,降低金融风险,规范金融监管市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金融危机爆发。

5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以贸易溢出效益和金融溢出效应最为典型,一旦受到两者共同打击,其经济发展将受到重创,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带来有效参考,减少金融危机对本国影响。

作者:陆溢波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赵俊燕.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传导路径和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经济学院,2010.

[2]王君.美国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3]谭蔚.金融危机生成及传导机制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0.

[4]齐冬冬.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0.

[5]李国疆.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6]邸振龙.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及传导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传导机制范文篇5

1.次贷危机的起源

次贷是对有欠佳信用记录或负债与收入比例偏高的借款人发放的房屋贷款。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次贷有两个主要特点。从需求看,次贷借款人的特点决定了次贷必须批量化、高利率,这就产生了对衍生产品的需求。从降低风险来看,次贷的发放取决于房价的稳定上涨和利率的持续低水平,一旦这些宏观经济因素逆转,次贷的拖欠率必然上升。次贷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规模一直很小,直到2001年,次贷才开始在美国飞速发展。新增贷款额从120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6000亿美元,年均增速38%。截至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余额为1.5万亿美元,在按揭贷款市场所占份额从2001年的2.6%增加到15%。

低利率、房价稳定上涨及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美国次贷飞速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因。2000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裂。为刺激经济,美联储25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直至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的历史最低点。长时间的低利率推动了房贷需求及房价上涨,而房价上涨导致的风险低估又刺激了房贷需求。在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下,为适应这些需求,金融机构开发了次贷。次贷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购房需求及房地产价格,反过来又刺激了对次贷的需求。

刺激次贷飞速发展的低利率、高房价等宏观经济因素发生逆转,是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2004年6月之后,美国为对抗通货膨胀,17次提高利率,至2006年7月,联邦基金利率由1%上升至5.25%。但是,次贷产品在降息过程中形成的势能没有削减,反而随着衍生产品的发展而不断提升。持续降息、升息造成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够稳定埋下了次贷危机的隐患。2006年,美国房价开始下降。利率的升高、房价的下跌,使资信状况欠佳的次贷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承受房贷的负担。至2007年7月,次贷拖欠60天的比率超过15%,是2005年同期的3倍。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也因此而显著上升。2007年4月,美国次贷行业的第二大公司新世纪金融(NewCentury)宣布倒闭,拉开了次贷危机的序幕。

2.次贷危机的传导

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有必要对次贷衍生产品及其证券化过程作一个简单介绍。购房人(借款人)向按揭贷款机构申请贷款,得到现金购房,按揭贷款机构不能独自承担按揭贷款尤其是次贷的风险,于是通过各类房地产按揭证券化产品(MBS)转移风险。截至2007年7月,美国按揭贷款余额共计10万亿美元,其中,MBS余额4万亿美元,主要包括按揭贷款支持的商业票据(ABCP)和按揭贷款抵押债权(CDO)。

按揭贷款证券化过程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按揭贷款证券化,并设立特殊目的实体,将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转移出自身资产负债表,特殊目的实体与发起人隔离,由于增信容易,发行的票据有价格优势,被称为投资渠道(conduit)。第二步,投资银行承销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投资银行首先通过估价模型计算不同贷款的风险,按照不同的风险打包,编写说明书,以不同的风险类别对应不同的收益率,推销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机构投资者。第三步,机构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和收益的需要购买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次贷衍生产品通过资本市场被不同国家的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购买,对银行来说,衍生产品分散了风险、增加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与此同时,也将风险扩散到了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各类投资人及不同国家。

下面,再具体介绍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过程。

第一步:酝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从事房屋信贷的机构,开始了降低贷款门槛的行动,不仅将贷款人的收入标准调低,甚至没有资产抵押也可得到贷款买房,进而形成了比以往信用标准低的购房贷款,“次贷”也因此得名。获贷人“零首付”买房,过去没能力买房的人群有了买房的条件,当然,与优质贷款人的固定利率、较低的贷款利息等相比,要付出更高的利息,贷款的利率也要“随行就市”浮动。对放贷机构来说,它可以获得比带给优质贷款人固定利率、较低贷款利息更高的收益。然而,这一“设计”构建在了一个贷款人信用低的基础平台上,一旦贷款人无力如期付息还本,放贷机构烂账风险甚大。上世纪末期,美国经济的景气,淹没了风险。进入21世纪后,次贷风行美国。利率低到了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攀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美联储储蓄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次贷在美国欣欣向荣。有数据显示,次贷发展最快的时期是2003—2006年,这几年恰恰是利率最低的一段时期。放贷机构坐收超常利润,贷款人赢得房产“升值”。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2005年到2006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从2007年2、3月开始,美国一些次级抵押贷款企业开始暴露出问题。

第二步:扩散。次贷之所以酿成危机,是因为次贷已经通过美国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放大成为次级债券,弥漫到整个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领域。美国的抵押贷款企业,显然知道次贷高回报的背后是高风险,他们不仅需要防范风险,更需要找到不断扩展自身资金的新来源,以支撑更大规模的放贷,来获取更多的市场收益。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为他们将单体的次贷整合“打包”,制作成债券,以高固定收益卖出去。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非常偏好这样的“产品”,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新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次级债进入债券交易市场后的表现使投资者淡忘了它的风险。但是,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贷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掉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那些购买了房地产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自2007年3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

第三步:转移。到2007年7月,由于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股市震荡骤停,但评级机构又使次贷危机再次传导。信息不对称使次贷衍生产品的投资人对评级机构有相当高的依赖度。可是,评级机构只能用建立在历史数据之上的计量模型来推算违约概率。一旦房价、利率变化,模型原有的假设条件不复存在了。次贷危机出现之后,特别是2007年8月3日,贝尔斯登宣布暂停赎回3只按揭贷款对冲基金,立即造成股市恐慌,引发骨牌效应。2008年1月到2月,一系列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已经放缓,衰退几率上升,美国股市和全球股市全都在下跌。

第四步:发散。美为自救,让金价油价飙升,美元兑经合组织多数成员国货币的汇率都出现了下跌。美元贬值是美国政府转嫁和化解次贷危机的一种有效手段。此次信贷危机很可能标志着美国作为全球经济最终消费者的局限性。经合组织在2007年底的《经济展望》中指出:调整已在进行之中。该组织预测,2007年美国内需最终仅会增长1.9%,低于2006年的2.9%,2008年的增幅将进一步放缓至1.4%。信贷紧缩加速了这一过程。因此,美国需要净出口强劲增长。同时,美元贬值所造成的通胀只要在美国人尚可承受的范围内,通胀也会发挥积极作用,美国人还贷实际上减少了。

二、各国央行救助行动分析

面对金融动荡,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站在第一线,纷纷采取应急措施,给与救助。各国央行的主要措施包括:向银行间市场提供短期流动(各国央行)、作出保障性声明或承诺(美联储、欧央行)、增加贷款抵押品种(澳大利亚、新西兰)、降低利率(美联储)以及临时将贴现期限天(美联储)。美联储还在创造由隔夜延长到30新的流动性工具,通过这种工具将贷款拍卖各银行;同时接受银行的各种抵押物,并与欧央行、瑞士银行达成互换协议,同意提供资金,分配给欧洲需要美元的银行,由此创造了新的在岸流动性工具和新的离岸流动性工具。

分析各国央行的举措,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出手坚决、迅速,从多方面连续采取行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严重,隔夜拆借利率大幅上扬。据此,欧洲央行、美联储和日本、澳大利亚、瑞士以及加拿大等国央行,从2007年8月9日起,多次大规模向银行间市场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流动性短缺的矛盾,维持市场稳定。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还分别发表保障声明,作出相应承诺。8月10日开市前,美联储发表声明,承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股市失控。

二是注意沟通,使各国央行形成事实上的联手协调行动。由于金融市场全球化的特征,一个环节的问题可能引发整个市场的连锁反应。因此,政策和行动协调显得十分重要。据美联储官员透露,美联储与欧洲央行曾在8月9日、10日和13日就公开市场操作的有关情况通过电话。这恰恰是两大央行大规模注资(即向银行间市场提供隔夜贷款)的三个时间,也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瑞士央行注资的时间。

三是在大力救市的同时,妥善处理救市与预防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关系。在这场金融动荡中,各国央行都面临权衡危机处理和预防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问题:不及时救助,将扩大金融风险,酿成更大动荡;迅速出手,又担心助长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纵容高风险作业、依赖央行救助,多数国家央行将危机处理摆在第一位的投机心理。对此,迅速、坚决地连续采取救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广泛赞誉。

三、对我国的启示

1.中央银行的职能及金融监管

首要,问题在于理想的利率水平。确定目标利率的重要考量当然是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应当看到,美国在过低利率水平上停留了太长时间,之后又持续升息,造成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埋下了次贷危机的引线。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利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在不断推进利率自由化、市场化的进程中,如何制定合理的利率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其次,必要的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有利于中央银行在危机处理中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责。这样,中央银行才能防患于未然,在金融风险突然出现时,及时对金融机构实施救助,维护金融稳定。此外,在构建存款保险机制时,中央银行应该占据特殊地位。

最后,在当前金融体系高度融合的情况下,金融监管需要多方面的专家。金融监管当局应当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各种信号进行实时综合分析,增强预见性。如果美联储或其他银行监管机构能够在几年前意识到次贷的风险,采取措施,控制其发展,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次危机。我国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提升,银行、保险、证券,这些行业的风险行业的产品交叉现象越来越多,呈现越来越高的相关性,如果银行监管机构只有银行信贷产品方面的专家,缺乏通晓证券、保险产品的专家,就无法估量银行的潜在风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举措。

2.控制房贷风险

美国高房价、低利率造成了对房地产的虚高需求,当虚高需求由于房贷及其他条件的限制降低之后,被这种需求推升的房价肯定会下跌,如果跌幅较大,就可能引发民众财富缩水,消费水平下降和经济增长减缓。反观我国,近年来房价飞速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炒房投机和虚假贷款文件,部分新房、二手房出售过程中存在“阴阳合同”,以此逃避应缴税费、骗取银行贷款,使购房者减少实际首付、开发商获取非法利润,由此带来的房贷风险则完全由银行承担。目前,此类风险正在积累,如不坚决防范,有可能埋下巨大隐患。因此,有必要从制度上研究对策,出台相关共享机制和预警机制,建立银行、税务和房地产主管部门的信息规定,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同时,应建议银监部门督促商业银行对相关房贷文件的真实性进行清查,涉及违法的依法惩处,涉及资料错误的应限期改正。对于商业银行自身在房贷问题上默许购房者和开发商作假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也应加强监管,防止其为追求高收益而低估风险带来后患。

3.发展债券市场、推进资产证券化

流动性过剩格局下发展债券市场,既要防止风险低估,又要加强评级公司透明度。当前,我国正在着力发展公司债市场,公司债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风险低估,我国应进一步推进利率自由化,从多方面入手解决流动性过剩,从根本上防止风险低估产生的问题。此外,我国的评级机构也是接受债券发行人付费,甚至存在按评级结果付费的现象,为避免重蹈美国评级公司的覆辙,迫切需要制订对评级机构的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4.对金融市场方面的政策建议

建议成立国家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全盘统筹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十七大提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的标准是:让老百姓投资回报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比如,在过去10年中,中国名义GDP的增速在14%左右,要做到这一点,中国需要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这包括发达的公司债市场等。公司债市场的不发达是目前流动性过剩、老百姓投资回报低、企业缺乏长期融资工具的关键所在,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只有老百姓从经济增长中获得了相应好处,才有可能增加其消费意愿。

参考文献:

[1]FDIC.2007.SandraL.Thompson,CorporationonMortgageMarketTurmoil:CausesandConsequencesbeforetheCommitteeon

Banking[J].HousingandUrbanAffairsU.S.Senate.March22,2007.

[2]FDIC.2007.SheilaC.Bair,NewRegulatoryGuidance,CurrentMarketConditions,andEffectsonRegulatedInstitutionsbefore

theSub-committeeonFinancialInstitutionsandConsumerCreditoftheCommitteeonFinancialServices[J].U.S.Houseof

Representatives.March27,2007.

[3]IMF.2007.GlobalFinancialStabilityReport.[R]April2007,September2007.

[4]MortgageBankersAssociation.[R]2006.NationalDelinquencySurvey.

[5]NorthernRockPlc.2007.[R]InterimResults6MonthsEnded30June2007.

[6]US.2007.MortgageStrategist:10MostFrequentlyAskedDataRelatedQuestionsAbouttheSubprimeCrisis,[J]U.S.Houseof

Representatives.September4,2007.

传导机制范文篇6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分析

随着我国综合国际的不断增强,众多国家都相继与我国建立良好关系,并加强了经济贸易往来。虽然我国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下所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也不萌忽视其破坏力,必须加强对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研究,时刻防范危机的爆发,以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各国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一旦发生金融危机,便会立即迅速传导至另一个国家,并产生一些列的连锁反应,造成多国多行业的经济损失,这便是国际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主要由多种因素所导致,其爆发具有难以避免的特征。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主要分为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季风效应传导,就是指一些具有相似因素的国家,在金融危机发生时,相继受到投机性冲击,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传导。这一传导机制的典型代表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1]。第二种是净传染效应传导,这一传导方式的引发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无法被宏观基本面数据解释[2]。其中主要涉及了自我实现和多重均衡理论,一旦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就会使另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货币贬值、资本外流等情况,形成“环的均衡”。第三种是羊群效应传导,主要是由于小投资者相关信息缺乏,更愿意跟随大投资者作出决策,从而产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第四种是溢出效应传导,由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往往依靠金融和贸易,因而,金融及贸易溢出也成为了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的途径。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具体传导方式

国际金融危机的具体传导形式主要包括贸易交易、金融渠道等的传导。贸易交易中的金融传导,主要是在某一国家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出现了货币贬值、消费者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降低,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减少,从而使其他国家也受其影响的传导形式。在这种形势下,金融危机十分容易扩散,一国货币不断贬值,其他国家的货币却在不断的升值,与其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出口贸易额会大大降低,而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资金流动量也随之减少,双方都会出现经济受损的情况。例如美国在金融危机后,进口国外产品的数量不断减少,与其有经济联系的国家出口额降低,获取的经济利益不断减少,美国内部很多资产价值缩水,金融机构开始缩紧信贷,而对于具有超前消费意识的美国人民来说,这一措施对其正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经济受损的同时,也引发了民众的恐慌,并通过贸易交易的方式将金融危机传导向全世界。金融渠道传导,主要是以汇率和利率作为传导方式,以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作为传导途径[3]。这一传导方式与贸易交易传导相比,具有破坏力更大、传导速度更快的特征。尤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各国紧密相连,一旦一国发生金融危机,货币贬值,也就会引发持有其国债的其他国家债券缩水,出现经济亏损。该国从其他国家收回海外资金时,也会使相应的国家出现股市、房价波动等情况,导致他国企业经济受损。

三、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抑制措施

为抑制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提升本国防御能力,应首先对出口市场进行调整,实现多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紧密,尤其是在贸易方面,则所产生的贸易溢出效应也就更加明显。因而,在贸易交易上,不应完全依赖某一国家,而要适当调整出口市场,以多元化发展方式分散风险,有效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其次,应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虽然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没有征兆,但是在爆发前也会使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足显现出来,通过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及时将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并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时间、概率等进行预测,并便采取相应应措施,减轻其所造成的危害。最后,应加强跨国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会影响多个国家,尤其一些跨国金融机构,会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国家应注重对这些机构的监管,并要求各机构间能够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在一家机构出现金融危机时,减弱其向其他机构的传导效果,避免金融危机的大规模爆发。

四、结论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联系密切,一旦一国产生金融危机,将会快速传导至其他国家,并形成大规模国际金融危机。因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调整出口市场、建立相应预警机制、优化各国跨国金融机构合作关系等方式,避免或减轻金融危机影响,以促进本国经济健康发展。

作者:叶真卓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禾.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及对中国经济影响和对策分析[J].中国外资,2013,6(6):36-37.

传导机制范文篇7

1.次贷危机的起源

次贷是对有欠佳信用记录或负债与收入比例偏高的借款人发放的房屋贷款。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次贷有两个主要特点。从需求看,次贷借款人的特点决定了次贷必须批量化、高利率,这就产生了对衍生产品的需求。从降低风险来看,次贷的发放取决于房价的稳定上涨和利率的持续低水平,一旦这些宏观经济因素逆转,次贷的拖欠率必然上升。次贷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规模一直很小,直到2001年,次贷才开始在美国飞速发展。新增贷款额从120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6000亿美元,年均增速38%。截至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余额为1.5万亿美元,在按揭贷款市场所占份额从2001年的2.6%增加到15%。

低利率、房价稳定上涨及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美国次贷飞速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因。2000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裂。为刺激经济,美联储25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直至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的历史最低点。长时间的低利率推动了房贷需求及房价上涨,而房价上涨导致的风险低估又刺激了房贷需求。在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下,为适应这些需求,金融机构开发了次贷。次贷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购房需求及房地产价格,反过来又刺激了对次贷的需求。

刺激次贷飞速发展的低利率、高房价等宏观经济因素发生逆转,是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2004年6月之后,美国为对抗通货膨胀,17次提高利率,至2006年7月,联邦基金利率由1%上升至5.25%。但是,次贷产品在降息过程中形成的势能没有削减,反而随着衍生产品的发展而不断提升。持续降息、升息造成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够稳定埋下了次贷危机的隐患。2006年,美国房价开始下降。利率的升高、房价的下跌,使资信状况欠佳的次贷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承受房贷的负担。至2007年7月,次贷拖欠60天的比率超过15%,是2005年同期的3倍。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也因此而显著上升。2007年4月,美国次贷行业的第二大公司新世纪金融(NewCentury)宣布倒闭,拉开了次贷危机的序幕。

2.次贷危机的传导

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有必要对次贷衍生产品及其证券化过程作一个简单介绍。购房人(借款人)向按揭贷款机构申请贷款,得到现金购房,按揭贷款机构不能独自承担按揭贷款尤其是次贷的风险,于是通过各类房地产按揭证券化产品(MBS)转移风险。截至2007年7月,美国按揭贷款余额共计10万亿美元,其中,MBS余额4万亿美元,主要包括按揭贷款支持的商业票据(ABCP)和按揭贷款抵押债权(CDO)。

按揭贷款证券化过程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按揭贷款证券化,并设立特殊目的实体,将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转移出自身资产负债表,特殊目的实体与发起人隔离,由于增信容易,发行的票据有价格优势,被称为投资渠道(conduit)。第二步,投资银行承销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投资银行首先通过估价模型计算不同贷款的风险,按照不同的风险打包,编写说明书,以不同的风险类别对应不同的收益率,推销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机构投资者。第三步,机构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和收益的需要购买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次贷衍生产品通过资本市场被不同国家的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购买,对银行来说,衍生产品分散了风险、增加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与此同时,也将风险扩散到了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各类投资人及不同国家。

下面,再具体介绍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过程。

第一步:酝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从事房屋信贷的机构,开始了降低贷款门槛的行动,不仅将贷款人的收入标准调低,甚至没有资产抵押也可得到贷款买房,进而形成了比以往信用标准低的购房贷款,“次贷”也因此得名。获贷人“零首付”买房,过去没能力买房的人群有了买房的条件,当然,与优质贷款人的固定利率、较低的贷款利息等相比,要付出更高的利息,贷款的利率也要“随行就市”浮动。对放贷机构来说,它可以获得比带给优质贷款人固定利率、较低贷款利息更高的收益。然而,这一“设计”构建在了一个贷款人信用低的基础平台上,一旦贷款人无力如期付息还本,放贷机构烂账风险甚大。上世纪末期,美国经济的景气,淹没了风险。进入21世纪后,次贷风行美国。利率低到了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攀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美联储储蓄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次贷在美国欣欣向荣。有数据显示,次贷发展最快的时期是2003—2006年,这几年恰恰是利率最低的一段时期。放贷机构坐收超常利润,贷款人赢得房产“升值”。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2005年到2006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从2007年2、3月开始,美国一些次级抵押贷款企业开始暴露出问题。

第二步:扩散。次贷之所以酿成危机,是因为次贷已经通过美国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放大成为次级债券,弥漫到整个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领域。美国的抵押贷款企业,显然知道次贷高回报的背后是高风险,他们不仅需要防范风险,更需要找到不断扩展自身资金的新来源,以支撑更大规模的放贷,来获取更多的市场收益。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为他们将单体的次贷整合“打包”,制作成债券,以高固定收益卖出去。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非常偏好这样的“产品”,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新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次级债进入债券交易市场后的表现使投资者淡忘了它的风险。但是,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贷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掉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那些购买了房地产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自2007年3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

第三步:转移。到2007年7月,由于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股市震荡骤停,但评级机构又使次贷危机再次传导。信息不对称使次贷衍生产品的投资人对评级机构有相当高的依赖度。可是,评级机构只能用建立在历史数据之上的计量模型来推算违约概率。一旦房价、利率变化,模型原有的假设条件不复存在了。次贷危机出现之后,特别是2007年8月3日,贝尔斯登宣布暂停赎回3只按揭贷款对冲基金,立即造成股市恐慌,引发骨牌效应。2008年1月到2月,一系列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已经放缓,衰退几率上升,美国股市和全球股市全都在下跌。

第四步:发散。美为自救,让金价油价飙升,美元兑经合组织多数成员国货币的汇率都出现了下跌。美元贬值是美国政府转嫁和化解次贷危机的一种有效手段。此次信贷危机很可能标志着美国作为全球经济最终消费者的局限性。经合组织在2007年底的《经济展望》中指出:调整已在进行之中。该组织预测,2007年美国内需最终仅会增长1.9%,低于2006年的2.9%,2008年的增幅将进一步放缓至1.4%。信贷紧缩加速了这一过程。因此,美国需要净出口强劲增长。同时,美元贬值所造成的通胀只要在美国人尚可承受的范围内,通胀也会发挥积极作用,美国人还贷实际上减少了。

二、各国央行救助行动分析

面对金融动荡,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站在第一线,纷纷采取应急措施,给与救助。各国央行的主要措施包括:向银行间市场提供短期流动(各国央行)、作出保障性声明或承诺(美联储、欧央行)、增加贷款抵押品种(澳大利亚、新西兰)、降低利率(美联储)以及临时将贴现期限天(美联储)。美联储还在创造由隔夜延长到30新的流动性工具,通过这种工具将贷款拍卖各银行;同时接受银行的各种抵押物,并与欧央行、瑞士银行达成互换协议,同意提供资金,分配给欧洲需要美元的银行,由此创造了新的在岸流动性工具和新的离岸流动性工具。

分析各国央行的举措,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出手坚决、迅速,从多方面连续采取行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严重,隔夜拆借利率大幅上扬。据此,欧洲央行、美联储和日本、澳大利亚、瑞士以及加拿大等国央行,从2007年8月9日起,多次大规模向银行间市场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流动性短缺的矛盾,维持市场稳定。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还分别发表保障声明,作出相应承诺。8月10日开市前,美联储发表声明,承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股市失控。

二是注意沟通,使各国央行形成事实上的联手协调行动。由于金融市场全球化的特征,一个环节的问题可能引发整个市场的连锁反应。因此,政策和行动协调显得十分重要。据美联储官员透露,美联储与欧洲央行曾在8月9日、10日和13日就公开市场操作的有关情况通过电话。这恰恰是两大央行大规模注资(即向银行间市场提供隔夜贷款)的三个时间,也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瑞士央行注资的时间。

三是在大力救市的同时,妥善处理救市与预防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关系。在这场金融动荡中,各国央行都面临权衡危机处理和预防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问题:不及时救助,将扩大金融风险,酿成更大动荡;迅速出手,又担心助长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纵容高风险作业、依赖央行救助,多数国家央行将危机处理摆在第一位的投机心理。对此,迅速、坚决地连续采取救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广泛赞誉。

三、对我国的启示

1.中央银行的职能及金融监管

首要,问题在于理想的利率水平。确定目标利率的重要考量当然是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应当看到,美国在过低利率水平上停留了太长时间,之后又持续升息,造成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埋下了次贷危机的引线。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利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在不断推进利率自由化、市场化的进程中,如何制定合理的利率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其次,必要的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有利于中央银行在危机处理中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责。这样,中央银行才能防患于未然,在金融风险突然出现时,及时对金融机构实施救助,维护金融稳定。此外,在构建存款保险机制时,中央银行应该占据特殊地位。

最后,在当前金融体系高度融合的情况下,金融监管需要多方面的专家。金融监管当局应当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各种信号进行实时综合分析,增强预见性。如果美联储或其他银行监管机构能够在几年前意识到次贷的风险,采取措施,控制其发展,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次危机。我国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提升,银行、保险、证券,这些行业的风险行业的产品交叉现象越来越多,呈现越来越高的相关性,如果银行监管机构只有银行信贷产品方面的专家,缺乏通晓证券、保险产品的专家,就无法估量银行的潜在风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举措。

2.控制房贷风险

美国高房价、低利率造成了对房地产的虚高需求,当虚高需求由于房贷及其他条件的限制降低之后,被这种需求推升的房价肯定会下跌,如果跌幅较大,就可能引发民众财富缩水,消费水平下降和经济增长减缓。反观我国,近年来房价飞速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炒房投机和虚假贷款文件,部分新房、二手房出售过程中存在“阴阳合同”,以此逃避应缴税费、骗取银行贷款,使购房者减少实际首付、开发商获取非法利润,由此带来的房贷风险则完全由银行承担。目前,此类风险正在积累,如不坚决防范,有可能埋下巨大隐患。因此,有必要从制度上研究对策,出台相关共享机制和预警机制,建立银行、税务和房地产主管部门的信息规定,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同时,应建议银监部门督促商业银行对相关房贷文件的真实性进行清查,涉及违法的依法惩处,涉及资料错误的应限期改正。对于商业银行自身在房贷问题上默许购房者和开发商作假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也应加强监管,防止其为追求高收益而低估风险带来后患。

3.发展债券市场、推进资产证券化

流动性过剩格局下发展债券市场,既要防止风险低估,又要加强评级公司透明度。当前,我国正在着力发展公司债市场,公司债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风险低估,我国应进一步推进利率自由化,从多方面入手解决流动性过剩,从根本上防止风险低估产生的问题。此外,我国的评级机构也是接受债券发行人付费,甚至存在按评级结果付费的现象,为避免重蹈美国评级公司的覆辙,迫切需要制订对评级机构的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4.对金融市场方面的政策建议

建议成立国家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全盘统筹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十七大提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的标准是:让老百姓投资回报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比如,在过去10年中,中国名义GDP的增速在14%左右,要做到这一点,中国需要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这包括发达的公司债市场等。公司债市场的不发达是目前流动性过剩、老百姓投资回报低、企业缺乏长期融资工具的关键所在,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只有老百姓从经济增长中获得了相应好处,才有可能增加其消费意愿。

参考文献:

[1]FDIC.2007.SandraL.Thompson,CorporationonMortgageMarketTurmoil:CausesandConsequencesbeforetheCommitteeon

Banking[J].HousingandUrbanAffairsU.S.Senate.March22,2007.

[2]FDIC.2007.SheilaC.Bair,NewRegulatoryGuidance,CurrentMarketConditions,andEffectsonRegulatedInstitutionsbefore

theSub-committeeonFinancialInstitutionsandConsumerCreditoftheCommitteeonFinancialServices[J].U.S.Houseof

Representatives.March27,2007.

[3]IMF.2007.GlobalFinancialStabilityReport.[R]April2007,September2007.

[4]MortgageBankersAssociation.[R]2006.NationalDelinquencySurvey.

[5]NorthernRockPlc.2007.[R]InterimResults6MonthsEnded30June2007.

[6]US.2007.MortgageStrategist:10MostFrequentlyAskedDataRelatedQuestionsAbouttheSubprimeCrisis,[J]U.S.Houseof

Representatives.September4,2007.

传导机制范文篇8

[关键词]农业财政投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一、引言

“为了遏制城乡差距的扩大,2002年中共十六大在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同时,针对城乡二元结构提出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各地各级政府纷纷开始探索缩小城乡差异的统筹发展之路。其中,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的重要途径。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效益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农业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高、收益低等特征,使得对以追逐高投资回报率的市场主体吸引力不足,财政不得不成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主导力量,并以此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随着城乡统筹的不断推进,各地政府持续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力度,在此背景下,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研究农业财政投入取得的效益及其传导机制,对合理安排财政投入,使其切实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对农业财政投入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在强调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开始关注财政投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问题”(孙美玉,2007),即着手研究农业财政投入的效益。从目前相关研究成果来看,一些学者着重关注经济效益,如石爱虎和霍学喜(1996)、孙良(2002)、马树才和李华(2003)等:另外一些学者则采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农业财政投入与效益的关系,如李嘉晓和罗剑朝(2004)、侯石安(2005)等。笔者认为,立足于农业的持续发展,对农业财政投入的经济、社会与生态三类效益的关注不可偏废,且不仅应关注投入与效益的关系,还应进一步研究其背后的传导机制。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从动态角度对财政投入效益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即从单位根检验人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农业财政投入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投入效益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掌握农业财政投入变动对三类效益的影响、传导机制和持续效应。

二、模型及方法

本文将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扩展,将产出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出于指标的常用性和数据可获得性考虑,选取农林牧渔基本建设投资X,耕地面积G作为投入指标在经济效益方面,选取第一产业增加值y作为产出指标,反映农业财政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在社会效益方面,选取粮食总产量R,反映投入对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性作用在生态效益方面,选取森林面积M,反映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设定基本模型为:

三、实证分析

成都市是国务院设立的两个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其城乡统筹走在了全国前列,本文以成都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使研究更具参考价值。成都市于2003年起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该市通过不断加大对农村及农业的投入,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创新机制,推动城乡间要素流动与产业互动,显著地改善了农村建设面貌,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缩小了城乡差异。在成都的实践中,加大农业财政投入是推动农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手段,2003—2007年成都市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从4.03亿元快速增长到30.4亿元,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3.98%上升到19.35%,其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率25.8个百分点。侧重于大中型灌区改造、渠系改造、病险水库整治、微型水利建设、田造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农业财政投入有力地支撑了农业的发展。

本文运用Eivews5.0软件,以成都市1983—2007年相应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并采用人均形式对(2)式简化。分析步骤如下:一是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变量的平稳性二是在确定变量为同阶单整的前提下,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以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三是基于协整关系建立协整方程,以掌握投入与效益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四是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调节机制五是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冲击对效益的影响。

1单位根检验

设定单位根检验的基本类型(c,t,p),其中,e表示常数项,t表示趋势项,p表示滞后阶数@。依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的最小化原则选择趋势项,确定p。通过检验,从表1可以看出,各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了原假设,为非平稳变量。其次,各个变量一阶差分后均拒绝原假设,为平稳变量,即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变量,满足协整分析的必要条件。

2协整检验

用Johansen检验法分别对投入与经济效益、投入与社会效益、投入与生态效益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一表4,原假设均被拒绝,表明投人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之间均只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各效益与投入之间可以直接建立协整模型。

3协整模型

根据上文检验结果,建立成都市农业财政投人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整模型为:

上述三个方程反映了农业财政投入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长期均衡关系。对于经济效益,财政投入每增加1%,将使得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加0.589%对于社会效益,财政投入每增加1%,将使得粮食产量增加0.021%对于生态效益,财政投入每增加1%,将使得森林面积增加0.048%。由此可见,农业财政投入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十分显著,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对微弱。

4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格兰杰定理,具有协整关系的非平稳变量可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用于分析成都市农业财政投入效益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的关系。

(1)经济效益的误差修正模型:

差分项反映了短期波动的影响,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对数的短期变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短期农业财政投入对数波动的影响,二是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误差修正系数为0.1251,表明农业财政投入对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影响具有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的自我修正动态机制,即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1251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该系数绝对值较小,表明投入变量的短期波动会对经济效益有相对持续的影响。

(2)社会效益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误差修正系数为-0.3358,表明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一0.3358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误差修正系数绝对值越大,表明系统自我修正的功能就越强,即长期均衡越稳定,短期波动的影响越小。

(3)生态效益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插图~~

误差修正系数为0.7786,表明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7786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即该效益的自我修正能力最强,表明短期波动对长期均衡的影响最小。

5冲击影响分析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农业财政投入受到不确定因素冲击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受影响程度,这是掌握投入效益传导机制的重要途径。

(1)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反映的是在扰动项上加一个一次性的冲击对于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脉冲响应时间设定为20期,给定自变量变动一个标准差冲击,分别考察三类效益对人均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变动冲击的响应。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纵轴表示人均效益的变化,曲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

从图1的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看到,农业财政投入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对经济效益会产生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从投入效益的传导机制来看,表明农业财政即期投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推动作用冲击对社会效益的影响较小,在前三期有明显的正向改善作用,但其后即开始下降,至第五期影响为零,之后慢慢恢复为微弱的正向影响,基本上在第11期影响趋于平稳。从传导机制来看,表明农业财政即期投入主要有利于社会效益的短期改善冲击对于生态效益的影响在短期内较为明显,前四期均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但之后这种影响就趋于稳定,反映出农业投入能促进生态环境短期得到改善。

(2)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将系统的预测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从而了解各种信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即变量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重,并估计出该变量的作用时滞。对农业投入效益进行方差分解分析,横轴表示滞后期数,纵轴表示变动的贡献率。

根据图2的方差分解可以看到:农业财政投入变动对经济效益增长的作用是明显的单调递增趋势。增速在第4期以后开始放缓,第8期以后趋于平稳,到第20年贡献率已高达为59.25%,可见,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持续的积极意义投入变动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为正向,但贡献率十分微弱,并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第3期为1.86%,其后开始递减,至第20年仅为0.605%投入变动对生态效益呈现出一个逐渐增长的趋势,随时间推移,增速逐渐放缓,直至在第14期以后完全平稳。

四、对策建议

农业财政投入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极为直接有效的重要力量,从长期看,对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改善也具有良好、渐进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高财政投入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

1科学规划,优化投入结构。一是应研究制定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明确建设重点,落实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空间布局,同时建立起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标准体系二是应依据规划、立足现状、针对缺口,建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近期建设项目库,使建设资金的筹措、投入和项目的安排得以有序推进三是应统筹处理好生产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重点加大对水利设施、田造、生态保护、农业标准化、农业科技推广、动植物防疫体系等公益性强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既能稳步提高经济效益,又可持续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探索差异化的多元投入模式。针对非经营性、准经营性与经营性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积极探索差异化的多元投入模式。对于河道治理、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等不具备收费机制的基本建设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但其运作过程中应引人招投标等竞争机制,以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对于农村电网、动植物良种繁育基地等准经营性农业基本建设,由于收益不足以弥补投入,应将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投入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财政视其运营情况予以一定的补偿对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加工基地等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应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大胆放开市场准入,鼓励与吸纳社会各类资金参与。此外,还应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示范作用,采取财政直接补贴、奖励等方式调动农民的投资积极性。通过财政支持、政府信用支撑,建立具有显著政策性效应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信贷资金投放。

3加强资金的统筹运用与监督管理。建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在资金性质、来源、用途、项目建设监管不变的情况下,整合各级部门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类项目的投入,进行统筹安排,做到资金随项目、项目随规划、规划保重点,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资金的集中高效使用。针对“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管理”的现象,建立由部门牵头、专家及农民代表参与的监督体系,建立资金使用的公示制度,让资金使用进一步公开、透明,以提高其使用效率。

4建立项目管护的长效机制。首先,应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即对现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在资产评估和争议调处的基础上,确权并制发产权证书,对新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进行确权颁证其次,通过明晰产权,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护责任,达到责、权、利,管、护、修的统一。再次,应合理筹集管护资金,制定管护费用的使用办法,对镇、乡、村级公益性项目管护经费应在每年财政预算安排中予以专项保障最后,应强化宣传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使用管理知识讲座,培养和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管护的责任意识和管护技能。

注释

①本文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各个变量的人均值.

②各序列c、t项通过图形观察法进行判断,过程从略.

参考文献

[1]章利新,沈洋,涂超华.从分割到统筹:中国城乡关系在60年的改革中走向和谐[EB/OL].新华网。2009-09-15.

传导机制范文篇9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政策;银行信贷供给;政策建议;VAR模型

一、引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引起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并最终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有信贷传导机制、利率机制、资产价格机制等。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由于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结构,以及资本市场不发达、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等因素,信贷传导渠道目前仍然是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一个作用强烈的政策工具,常为我国中央银行所使用。近年来,中央银行多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商业银行流动性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理论上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会使得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使银行可贷资金增多而扩大信贷供给。但在实践中,由于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显著效果。为此,综合分析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研究传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模式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学者已有不少的研究。周英章、蒋振声实证表明了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信用渠道占主导地位。蒋瑛琨等建立VAR模型,比较了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的效果,证明信贷渠道效果更显著。徐明东使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证明流动性较低银行和中小型银行受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影响较大。岳隆杰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后,认为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存在偏离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的现象。曹小艳分时段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效果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不同时段政策工具效果差异的原因。邵汉华等利用我国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同业业务在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中的作用,证明银行同业业务扩张显著地弱化了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董华平研究了银行贷款渠道的传导效率,指出了市场结构改革的重要性。陈荆松从金融脱媒的角度,探究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果。顾海峰利用门限面板模型,表明银行信贷行为呈现逆周期性特征。杨彬荃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梗阻,指出货币政策对货币市场影响较弱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三、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银行信贷供给除了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影响外,还会受到存款负债规模和借入资金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选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RR代表存款准备金政策,借入资金成本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IBOR来表示,存款负债规模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DEPOSIT来表示,信贷供给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LOAN表示。搜集以上指标2000年1月至2019年1月的月度数据,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

四、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单位根检验和滞后阶数的确定。为避免数据的非平稳性导致伪回归,利用EVIEWS对4个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1%的置信水平下,原数列均不平稳,都是一阶单整。根据AIC、SC信息准则,可以确定滞后阶数为4,即建立VAR(4)模型。(二)模型平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可知模型的单位根都在圆内,因此建立的VAR模型是稳定的。(图1)(三)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为检验VAR模型中变量的滞后值对被解释变量是否显著性影响,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1。检验结果表明:(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规模和同业拆借利率是信贷供给的格兰杰原因,信贷供给也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格兰杰原因,法定存款准备金和信贷供给之间存在相互影响。(2)定存款准备金率、信贷供给和同业拆借利率是存款规模的格兰杰原因。(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是同业拆借利率的格兰杰原因。(表1)(四)脉冲响应分析。为分析信贷供给受到不同冲击后的反应情况,使用脉冲反应函数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冲击持续的期限设为20期,结果如图2所示。(图2)由图2可知:(1)给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个正向的冲击,信贷供给在第二期首先有一个正向的反应,第四期开始有负向的反应,说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有一定的时滞;(2)给定同业拆借利率一个正向的冲击,贷款规模在第二期有负向反应,第三期出现正向的反应,第七期开始有负向反应。这是因为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借入资金,当同业拆借利率上升时,银行考虑收益和成本后可能会选择减少资金借入,缩小贷款规模。

五、结论及建议

存款准备金政策会对银行信贷供给产生影响,与理论推导一致。但是,法定准备金率调整对信贷供给的作用,要通过银行的辗转存贷才能实现,表现出时滞较长,成效较慢的特征。此外,商业银行会采取减少超额存款准备金账户存款、发行金融债券筹集资金等措施来抵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影响,从而无需调整信贷规模,使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力在一定程度被削弱。鉴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理论上说,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对货币流通有显著影响的存款种类都属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适用范围,以保证中央银行对信贷供给调控的有效性。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商业银行的创新业务和产品游离于法定存款金制度的管理范围之外。因此,货币当局应根据金融创新的发展程度,动态调整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范围,对商业银行业务中没有“存款”名称,但实际形成债券债务关系的产品也要考虑适用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增强调控效力。(二)加强货币市场利率体系建设。货币市场的发展程度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有很大影响,目前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同业拆借利率的影响还不显著。因此,应完善货币市场利率体系,完善货币市场各个子市场,逐步扩大参与主体的范围,建立多层次、高效率的货币市场,提高货币市场利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灵敏度,以扩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影响力。(三)配合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在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时,可以配合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和措施,如财政政策、信贷政策、产业政策等,以实现更精准的调控效果。例如,中央银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通过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同时,财政部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税减费,提高社会总需求。这样,通过与其他政策的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促进居民和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四)加强互联网金融调控。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提高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应将互联网金融纳入信贷传导机制中来,规范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引导互联网平台的资金流向,积极发挥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央行调控下的传导机制作用。(五)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我国领土辽阔,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可考虑实行区域性货币信贷政策,提高基层央行的信贷调控能力,使其在授权范围内有一定的弹性,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佳调控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金融研究,2002(9).

[2]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5(5).

[3]徐明东,陈学彬.中国微观银行特征与银行贷款渠道检验[J].管理世界,2011(5).

[4]岳隆杰.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调控效果的量级差异[J].金融发展研究,2011.30(12).

[5]曹小艳.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2.31(3).

[6]邵汉华,杨俊,廖尝君.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扩张与货币政策传导[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3).

传导机制范文篇10

2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2.1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着过渡性

正是因为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变。从而导致在过渡时期,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成熟,使得我国金融体系和企业处在一个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存在着旧的体系和制度已经不再适用,而新的体系和制度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比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复杂,除了这些影响因素之外,还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一些特有因素也有关。此外,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反应的灵敏度、货币政策传导的被动性等现象,都影响到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通畅性,致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而受到影响。

2.2我国中央银行的非独立性制约了货币政策传导

各国的中央银行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体,但是由于我国体制的特殊性,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货币发行权不完全属于我国央行,还同时受到行政、财政和社会情况等多方面的制约。从而使得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的发行缺乏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在货币政策的决策权上,也同样不完全属于我国央行。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上,只有建议权而没有最终决定权。正是由于我国央行的非独立性,从而导

致了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失去了应有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2.3我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着执行障碍

中央人民银行和各省、市、地区的人民银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央银行在制定了货币政策之后,能否对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贯彻实施,对货币政策上传下达的有效畅通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实际的政策执行者则是各基层的人民银行,但就现阶段来看,基层人民银行在传导货币政策中处于被动角色,甚至当中央银行的宏观货币政策与基层金融机构自身利益产生冲突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可能在基层失去效用,这可体现在这几年国家年年强调要紧缩基层信贷,但是,年年经过统计之后效果都不太理想。其次,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实力较为薄弱、内部机制不完善。在对央行的货币政策的理解和自身经营管理权限、经营策略、自身和客户定位不准确等方面的因素,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受到影响。

2.4作为传导中介的金融和资本体系市场一体化程度低

货币市场发展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其货币政策传导中介的功能。虽然我国的货币市场已由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形成了初步规范统一的货币市场格局。但总体来讲还不成熟,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的发展速度虽快,但主要是国有及其他商业银行为主体,且大多是内部交易。而大量的中小中介机构、企业和个人都没有参与市场交易,导致了市场规模和交易品种偏小偏少,使得货币政策传导缺乏广度。

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结构不合理。资本市场是使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最为重要的渠道。当中央银行以出台新的货币政策,从而达到向市场传递了新的货币政策意向时,货币政策措施往往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各个方面。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小、效应差、体系结构不合理,从而使货币政策在通过资本市场的传导方面出现了障碍。

而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低则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两个市场的双向流通还存在的障碍。由于这两个市场所形成的利率和收益率在资金价格结构上的失衡,使得这两个市场实际上是相对独立的进行经营和管理。这种由于制度和人为的分割,既不利于两个市场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也使我国中央银行希望通过调控货币市场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2.5最终目标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障碍

企业和个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最终经济目标主体,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有效率,不但要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市场化取向,同时,还取决于企业和居民行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灵敏度和配合的程度。这也说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也必须取决于我国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整体国民的理性经济意识。

在企业方面,国有企业仍然存在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而大量的私营和民营企业大多是以家族式的经营方式出现,很少或几乎谈不上对企业进行现代化制度的建设。而另一方面中小规模企业资本不足,同时,由于抵押担保能力和我国金融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很难获融资,中小企业游离于货币政策之外,整个社会投资难以得到满足。正是由于企业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治理结构尚未建立,使得企业对风险和利益很难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向做出及时、灵敏、积极的反应,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在个人方面,由于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使得我国居民有较强的储蓄倾向。由于个人知识和投资经验的影响,使得我国居民在决定投资理财方面更加依赖传统方式,因此,银行储蓄就成为我国普通居民的首选方式。其次,由于社会、收入和福利的影响,居民对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的增加,都使得居民降低了消费,控制不必要的消费欲望。这些都是限制货币政策广泛传导的障碍。从而让货币政策的执行大打折扣。

3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对策

货币政策取决于各个国家不同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容、特征和机制。因此,结合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革现有传导机制和建立新的有效可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建立健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使其充分发挥传导机制的基础作用,促进我国货币政策多元化传导途径的建立和完善。

3.1在法律和现实中确保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由于我国的中央银行受政府管辖,强大的政治压力使它无法独立行使职责。从短期来看,政治利益和货币政策存在天然的利益冲突,因此,将行政权和货币政策制定权分离,是确保经济在长期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当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不受短期利益的驱动,才能充分发挥专业精英的才智,使之制定出对长远而言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政策。

因此,央行的独立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的统一性、有效性和时效性,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应该集中于中央银行总部;二是要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就必须首先在法律层面上保证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同时,无论是哪一级的政府,要做到在日常的行政管理中,避免对央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行政干预。此外,央行管理层的任命、独立于政府工作之外都是确保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关键因素。

3.2加快加深银行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

对银行金融等机构的改革,主要是要加大市场化步伐以及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和鼓励市场竞争,处理好国有商业银行各个分支机构的改革和服务。同时,还要加强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建设。重视人力资源的建设,积极开展业务创新,资产优化和负债结构调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化管理体系,确保其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金融机构体系的完善来提升其整体的竞争和效率。

3.3加大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建设

首先,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培养市场主体,发展票据、国债、汇率为一体的货币市场。其次,调整资本市场结构,发展和建设以股票、债券、融资为主体的资本市场结构,保证不同的市场主体能享有同等的待遇,使有限的资金配置到更富有效率的产业中,从而提高资本市场运营效率。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应该有协调发展和均衡制约的关系。两个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将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甚至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加强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就应该拓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合理的资金流通渠道。注重市场机制的建立,包括市场竞争、同业拆借、供求关系、抵押贷款、国债回购、价格监控等一系列保证金融市场有效运作的机制,同时加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扩大市场覆盖面。并引导资金在不同的市场间迅速流动,以达到调节资金供求的调控目标。市场之间一体化程度越高,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就越敏感,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就越好。

3.4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对最终目标经济主体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企业和个人则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最终作用主体。因此,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同时,取决于企业在面对风险和利益时的自我控制能力与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个人对信贷和消费预期的判断。因此,要加快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改变经营观念,真正面向市场进行经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并进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要合理缩小不同层次居民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居民个人文化素养和知识教育,加快建设健全社会福利体系。合理引导居民的消费行为,倡导合理的消费观念。建立和完善个人信贷信用、消费信用制度,努力为居民扩大消费铺平道路。调整消费品供给结构,努力实现居民消费的升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这是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对最终目标经济主体影响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莹.三大障碍影响中国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J].经济导报,2004,(3).

[2]王渝梅.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3).

[3]曾华,赵爽.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探讨[J].东北大学学报,2006,(1).

[4]丁晨,屠梅曾.论房价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1).

[5]王朝晖.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演化[J].商业研究,2009,(4).

[6]吕宁.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