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5:17:20

恙虫病范文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7~11月共收治32例持续高热的恙虫病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18~72岁,平均(41.2±1.2)岁。全部病例均有野外作业史或活动史,临床上以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高热、淋巴结肿大、皮疹以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减少等为特征;其并发症主要有支气管肺炎、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心力衰竭等。12例入院时已并发肺部感染,2例出现呼吸衰竭,1例出现多器官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畏冷寒战、高热伴全身酸痛、疲乏、食欲减退等。

1.2观察与护理

1.2.1仔细观察病情,协助医生尽早明确诊断

1.2.1.1认真寻找焦痂或溃疡本组26例有焦痂或溃疡者,门诊首次发现60%,40%的病例均为入院后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及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现,故仔细寻找焦痂或溃疡对早期诊断十分重要。恙螨幼虫好侵袭人体潮湿、气味较浓的部分,溃疡一般不痛不痒,患者本人也不易觉察或即使是发现了也不重视;或溃疡发生在隐蔽处,患者羞于启齿而掩盖病情,延误诊治,如1例女性患者因为溃疡在会阴处,不好意思告诉医生,入院第4天护士在给患者翻身时发现,溃疡面积2.5cm×2.5cm及0.5cm×0.5cm,中心覆以黑色焦痂。报告医生后,确诊为恙虫病合并多系统功能损害。经换用对本病有效的药物氯霉素治疗,15d后病愈出院。

1.2.1.2详细观察和注意辨别皮疹根据资料报道,该病皮疹见于病程第4~6天,为暗红色斑丘疹,多为充血性,少数呈出血性,不痒,皮疹持续3~7d消退,可遗留少数色素沉着。本组皮疹检出率为61%,出疹日期为3~10d。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密切观察,仔细分析,及时发现,及时报告,亦可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佐证。本组中,1例患者因发热待查入院,以静注阿莫西林过敏就诊,但仔细观察发现皮疹虽分布广泛(遍及胸、腹、四肢、面部、嘴唇),但部分皮疹呈水疱型,而后结成黑色焦痂,考虑与一般阿莫西林过敏不同,报告医生后,确诊为恙虫病。故临床上应强调对不典型皮疹的观察与分析,避免误诊。

1.2.2观察体温

①注意热型改变,本病一般呈弛张热型,发热期为2~14d,平均7.5d。②降温处理: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冰枕、冰帽、温水浴,慎用药物降温,因大多数患者粒细胞减少,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影响观察皮疹和诱发皮下出血。若无继发感染,对症治疗1~3d体温逐日下降,至病程第6天降至正常;但大多数患者由于就诊较晚,毒素在体内作用时间长,致使重要脏器功能受损,热程亦长。3例热程达14d以上。

1.2.3对皮疹及溃疡、焦痂的护理

皮疹、焦痂若无继发感染,不需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擦破皮肤,可自愈。若继发感染一定要给予相应处理。本组1例因焦痂与溃疡发生在大腿内侧,由于卫生习惯差致焦痂脱落,溃疡感染多日不愈,笔者用桂林西瓜霜、洁尔阴稀释液合用治疗恙虫病并发口腔炎而得到启发,喷敷患处2~3次/d,3d溃疡面即愈合。

1.2.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密切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针对本病好出现并发症,特强调以下几点护理:

1.2.4.1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老年恙虫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广泛的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和血栓形成,肺部受累十分常见,尤其是原发性间质性肺炎较为普遍,严重的肺部感染是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意识变化,并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注意患者有无咳嗽、咳痰、咯血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给予氧气吸入,精心治疗及护理。

1.2.4.2中毒性心肌炎的观察及护理本组并发中毒性心肌炎2例,分别出现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异常。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进食及大小便;严格控制补液量和补液速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脏负担;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给予吸氧,补充维生素B及能量合剂,口服补钾,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1.2.4.3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观察及护理本组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4例,尿蛋白(+)~(+++)4例,眼睑及下肢水肿、血BUN、Cr升高2例,未出现尿少及尿毒症症状。嘱患者卧床休息,待病情好转才可适当活动。水肿者限制水、盐摄入;有氮质血症者限制蛋白质摄入,注意观察水肿、尿量、尿色、血压等变化,测量体重,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及时收集和送检血、尿标本(同时注意饮食控制及尿量的观察),为医生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

1.2.4.4中毒性支气管炎的观察及护理本组有6例出现肺炎,胸片检查示双肺局限性或弥漫性阴影,其中1例出现胸腔积液,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咳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气急者取斜坡卧位,控制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成人不超过60滴/min,以免引起肺水肿;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排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咳化痰、抗感染药物,以吸引器吸痰,取标本送检,及时给予药物雾化吸入。

1.2.4.5注意出血倾向及处理恙虫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及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因此,治疗操作、穿刺注射时要特别细心,尽量减少刺激机会,拔针时适当延长穿刺点的按压时间。特别是注射部位有明显瘀血时,常提示凝血机制差,要警惕发生重要脏器大出血,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1.2.4.6做好基础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首先要重视口腔护理。因患者高热、纳差、呕吐或口鼻出血,极易诱发口腔感染,且毒素本身可直接损害口腔黏膜致口腔溃疡,1例有脏器功能损害的患者虽每天漱口,口腔黏膜表面无红肿且无溃疡,但患者进食吞咽困难,自诉咽痛,发展到张口说话亦困难。经仔细检查发现舌下黏膜明显水肿、触痛,给予细致的口腔护理配合洁尔阴稀释液漱口、喷洒桂林西瓜霜,3~4d后症状消失。

1.2.4.7心理护理因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认识,有持续高热,因误诊而致病情严重,患者可产生焦虑、忧郁、多疑、烦躁、恐惧等心理活动。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文化层次,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本病的致病原因、传播方式、临床特征及预后等;解释本病在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患者不需隔离,接触者不必检疫,使患者及家属解除顾虑,安心养病;同时向其讲解每项化验、治疗、护理的目的,使之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1.3防治与宣教

在防治本病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院内防病治病工作,同时认真做好宣教工作和出院指导,使患者既能得到康复指导,又能得到防治宣教。首先,嘱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和营养,以增强体质。其次,宣传恙虫病的知识,认真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除杂草,灭鼠,消灭恙螨滋生地,喷洒灭虫剂,杀灭恙螨。此外,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个人防护:在流行季节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晒衣被,在流行区野外活动时,为了防止恙螨叮咬,应束紧袖领及裤脚,可在外露的皮肤上涂抹5%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驱避剂)。

2结果

由于我院医护人员对本病认识到位,24例恙虫病患者来院即诊,6例以发热待查入院,在治疗过程中确诊。院前诊断中,11例诊断为流行性感冒,3例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接诊时发病2~12d。本组中有20例出现各种并发症,入院确诊后经使用氯霉素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32例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3~18d,平均5.28d。

恙虫病范文篇2

恙虫病是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人体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在四川攀枝花市的前5~12年间,恙虫病是高发病率的,有的年份呈大流行态势。本人在恙虫病的医疗实践中,就此谈几点个人认识,供同行们共同参考。

1资料

鼠是恙虫病主要传染源与病原体贮存宿主,恙虫病的流行与该疫源地区的鼠类活动有关。在四川的攀枝花市,恙虫病好发季节锁定在攀枝花的“雨季”和“雨季”后的一月内,总共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分析这规律性高度集中发病原因有二:一是攀枝花常年的干热气候,到“雨季”时提高了空气湿度,更加适宜作为传播媒介与原始贮存宿主的恙螨生长繁殖,该为前提因素;二是“雨季”鼠洞穴灌水,带有恙虫病立克次体与恙螨的野鼠弃穴迁徙进入农家户内,恙螨叮咬人而感染发病。四川攀枝花市的恙虫病高度集中发病的“季节性”,而国内其它恙虫病疫源地区却是散发,没有或是不明显发病的“季节性”,即说明“恙虫病发病与鼠类活动”的直接关联。不是“鼠的密度增加”问题。

2讨论

恙虫病的疫源地是会因气候变化而变更的。四川攀枝花市近5年来,每年下雨总量都减少,大型水库每年储存不足一半的水,没有过去明显的“雨季”。在这5年时间内,全市恙虫病发病率非常显著地下降:每年不超过5列,因恙虫病住院病人数为0。说明恙螨在四川攀枝花地区干热气候条件下还是不能良好生长繁殖的,证实了必须要有一定的热度和湿度,恙螨才能良好的生长繁殖。四川攀枝花因为气候的变化而在以后一定年代可能不再是恙虫病的疫源地。同时,那些气候变成湿热的地区又会成为新的恙虫病的疫源地。所以,各地区根据其气候的变化认知恙虫病的流行病学变化是有现实意义的。

重视恙虫病的准确而及时诊断,尽量减少病人疾苦。尽管恙虫病有它的临床特征,要做好这一点,对于临床医生并不是件容易事,尤其是首发病列。我曾经收治过医生的儿子转院到我院的,我也曾经参与过最高等级医院内内科发热的恙虫病人会诊。95年在我市的边远几个邻近乡发生恙虫病的大流行,就地乡卫生院误诊为肺炎,肾炎,肝炎等都有,甚至造成因恙虫病死亡的事发生,分析其原因:首先是临床医生对恙虫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其次是恙虫病可损害多器官系统,有多系统器官受损的相应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的出现。

由于恙虫病立克次体对人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有特别的亲嗜性与专性细胞内寄生。病人除有以发热为主的严重感染中毒症状,其特征性表现的焦痂与溃疡,皮疹外,还有特征性“区域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所谓“区域淋巴结”肿大是指收纳恙虫病的焦痂或溃疡所在部位淋巴液的浅表淋巴结明显的肿大(且有压痛)。比如会阴部偏正中线一侧有恙虫病的焦痂或溃疡,在同侧腹股沟区就可触到明显肿大压痛的浅表淋巴结,这就是“区域淋巴结”;反之,根据“区域淋巴结”肿大,常可在“区域淋巴结”所收纳淋巴液范围内的皮肤搜寻到恙虫病特征性表现的焦痂与溃疡存在。如果掌握了恙虫病特征性表现,医生对恙虫病有高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诊断该病还是容易的。稍有条件的医院能做外斐试验,还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3结果

氯霉素联合双黄连抗恙虫病立克次体治疗。氯霉素和四环素类药都是恙虫病治疗的首选药,但我还是主张氯霉素联合双黄连治疗方案,那是因为如下原因:

氯霉素有很高的脂溶性,而水溶性差。在老的《药理学》或《药物手册》规定的氯霉素成人常用量1.5~2.0g/d。大家是否注意到:即使用1.5g的氯霉素针剂注入一瓶500ml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水中,在室温下瓶内即肉眼可见未溶的氯霉素微结晶,说明氯霉素的水溶性确实低。正是因为氯霉素的脂溶性高,能够良好透过血-脑屏障,良好透过细胞膜,发挥更加高效的抑制恙虫病立克次体药理作用。四环素类的溶解性能恰相反,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感染的恙虫病立克次体作用差。

双黄连针剂单独使用就是一有效的抗恙虫病中成药,而且具毒副作用少的特点。双黄连针剂对从最原始的病毒到真核细胞微生物的细菌都有抑制作用,可称广谱抗菌类的中成药良药,值得在临床更加广泛的推广应用。

与我同在传染病专科门诊的医生,他习惯性用多西环素加小剂量激素治疗恙虫病的门诊病人,他治疗的病人感染中毒症状控制较好,但病人在所谓的“痊愈”后几乎都有头痛或头昏痛症状存在,有的病人长达半年左右。他的部分病人来我处复诊时,都是用氯霉素联合双黄连抗恙虫病治疗的,头部症状才控制满意,这不得不说明“氯霉素联合双黄连抗恙虫病立克次体治疗”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恙虫病范文篇3

患者,男,31岁,因“反复发热、咳嗽8天”入住我院内科。患者8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39℃,伴咳嗽,为阵发性连声咳,无咳痰,伴全身关节酸痛,咽干。入院前就诊于我院门诊,门诊诊断“感染性发热”,予注射用炎琥宁、头孢呋辛酯片、清开灵胶囊、布洛芬片等对症治疗。入院查体:神志清醒,T:36.5℃,P:114次/min,R:28次/min,BP:78/39mmHg。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辅助检查:①胸部CT示:双下肺炎。②腹部B超示:肝、脾增大。入院诊断:肺感染、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入院后立即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3g,ivgtt,q8h)+左氧氟沙星(0.6g,ivgtt,qd)。请我院ICU会诊,考虑:脓毒症休克、重症肺炎、肝肾功能异常。入院当天转入ICU。查体:右侧腹股沟可见一0.5cm×0.5cm溃疡,呈火山口状,中间见黄色分泌物,伴压痛,考虑“恙虫病”。更改抗感染方案:哌拉西林舒巴坦(3g,ivgtt,q8h)+多西环素片(0.1g,q12h);葡醛酸钠(399mg,ivgtt,qd)+多烯磷脂酰胆碱(232.5mg,iv,bid)护肝;氨溴索(30mg,iv,q8h)化痰;泮托拉唑(80mg,ivgtt,qd)预防应激性溃疡;去甲肾上腺素升压治疗。第2天患者仍气促、发热,峰值38.8℃。血压波动在93124/5066mmH(去甲肾上g腺素0.2μg•min-1•kg-1)。患者不愿配合无创通气治疗,血氧饱和度92%。予镇静后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第3天外斐试验及肥达试验均阴性;复查胸片:未见好转。患者仍有发热,请临床药师会诊,协助制订抗感染方案。

2会诊情况

2.1病情分析。患者有发热、溃疡(焦痂)、肝脾肿大,正处于恙虫病多发期(夏秋季)。虽外斐试验阴性,但恙虫病可能性大。恙虫病外斐试验1周的阳性率低,仅33%,2周可达90%,至第4周后阳性率又开始下降,23个月后转为阴性。[2]。恙虫病常见并发症有支气管肺炎、脑炎或脑膜炎、中耳炎、腮腺炎、血栓性静脉炎、肝肾功能损害、心肌炎、心功能不全、DIC、感染性休克等,孕妇可发生流产。死亡病例多发生于病程的第23周。该患者发热、咳嗽,发病初期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后进展为重症肺炎,合并肝、肾、血液系统功能损害,符合恙虫病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2.2治疗方案。药师建议在哌拉西林舒巴坦+多西环素基础上加左氧氟沙星0.6g静滴,1次/d。左氧氟沙星对恙虫病也有治疗作用,联用可加强抗感染作用。患者有肺部感染,使用哌拉西林舒巴坦+多西环素3d,仍有发热,炎症指标下降不明显,提示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医师采纳药师建议。2.3药学监护哌拉西林舒巴坦可能引起出血,该患者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注意监测凝血功能[4]。多西环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脂溶性强,可以迅速被人体吸收,且受食物的影响小,建议患者餐后服用。长期应用多西环素,可引起严重肝功能损伤或加重原有的肾功能损伤,该患者已有肝肾功能损伤,在给予护肝药治疗基础上,须加强监测肝肾功能。左氧氟沙星静滴速度宜慢,静滴时间至少1h。

3治疗与转归

第4天患者仍有发热,峰值38.5℃。血压波动99137/4769mmH(去甲肾上腺素g0.1μg•min-1•kg-1)。为改善凝血功能,纠正休克,予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800ml。第5天患者仍有发热,峰值38.2℃;血压波动113129/5062mmH(停用去甲肾上腺素)。第g6天患者发热峰值37.8℃;予拔气管插管、撤呼吸机,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第7天胸部CT提示:双肺大片絮状密度增高影,双侧胸腔积液。于床边行左、右侧胸腔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术。第8天患者无发热;左、右侧胸腔各引流出淡黄色液体约800ml、1010ml。第11天复查胸部CT:密度增高影较前吸收、好转;双肺组织基本复张。停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拔除双侧胸部引流管,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第17天患者出院。患者住院期间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见表1。

4讨论

恙虫病范文篇4

汤丹镇洒海村是东川区第二大村,距镇政府驻地2.2公里,辖浪田坝7个自然村和马店居民区,地处王山东麓,小江西岸,海拔1100—1200米,气候炎热,交通方便,地势较为平坦,主产水稻、洋葱、大蒜、石榴、冬早蔬菜等。总人口3546人,可耕地面积2141.8亩。村党支部有党员70人,是全区较大的农村党支部。该村人口多、厂矿农村杂居、情况复杂。曾经因山权归属和邻乡发生冲突,导致上百村民群体械斗。厂矿矛盾更是层出不穷,长期以来热点难点问题多、社会治安较差、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群众生活较为困难。因长期探矿采矿,选矿导致生态环境恶劣,泥石流、山体滑坡,污染等灾害不断,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村建以来,在区委、镇党委的直接关心和帮助下,开展了创建“五个好”党支部工作,几年来的努力,形成了一套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有了一个开拓创新的支部书记,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好路子,带出了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队伍,全村实现了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村风村貌根本好转。一幢幢小楼房拔地而起,产业结构调整迅速,建成冬早蔬菜基地,石榴基地,特别是走进洒村新建的生态村试点—小新村,全部都是规划整齐的小洋楼,户户瓷砖贴面,家家装修精美,让你错以为走进了城市花园小区。村党支部是如何创建和巩固“五个好”,带来全村惊人变化的呢?

解放思想,找准了一条好路子

洒海村不但是全镇最大村,也是全区第二大村、人口多、厂矿农村杂居,社会秩序较差,生态环境恶劣,山体破碎,小江年年成灾,尽管情况复杂,矛盾繁多。但是大家认识到根本只有一点: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支部,只有按“五个好”要求把党支部建设好,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出路。党支部首先在班子中进行了解放思想,改变现状的大讨论,提出了全村要发展,必须“五破五立”:破守旧摊子观念,立创业思想;破安于现状思想,立勇于进取观念;破小生产意识,立大农业意识;破被动应付习惯,立勤政高效作风;破胆小怕事心理,立敢为人先气魄。为达到真正的解放思想,在全村党员、团员、村组干部中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通过学习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家的思想活了,思路宽了,办法多了,胆子大了。并且,解放思想的成果通过班子成员带头,党员带头,带动广大群众在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三个转变”中显现出来。几年来,人口在增多,耕地在减少,但通过稳住粮食产量,盯紧市场,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成本低、价格高、市场紧俏的经济作物,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实现了稳中有升,广大群众不断脱贫致富。

团结奋斗、形成一个好班子

团结的的基础是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洒海村,没有书记拍板或村主任说了算这回事。只有三会(党支部大会、支委会、“两委会”)会议决定之说。凡涉及人、财、物及关于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必须由支委会、“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层层讨论通过,个人表态一律无效。凡经支委会、党员大会决定的事情,任何一个班子成员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会前多交流,会中可讨论,会后不扯皮”,大家都自觉维护着班子的团结。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团结的良方。每年两次的民主生活会和年终民主评议党员干部都做到:一是发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给班子和成员提意见建议;二是组织专人收集意见并进行原汁原味的反馈;三是针对意见建议,狠抓批评与自我批评;四是制定整改措施并在党员大会上公布,请党员群众监督。

维系班子团结的纽带是班子成员们高尚的品格。几年来,村党支部要求班子的成员做到“六讲六不”:讲主流,不计较枝节;讲关怀,不计较个人恩怨;讲理解,不吹毛求疵;讲团结,不勾心斗角;讲协作,不搞小动作;讲奉献,不患得患失。在“六讲六不”作风的要求下,村领导在工作中互相支持补台,在生活中情同手足。常常为工作和原则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在生活中都是互敬互助,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套好制度,管好了人和事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村党支部认为只有建章立制,照章理事,用制度管人,才能做好各项工作。因此,党支部在全村建立了有关党组织建设、经济、社会及部门改造的制度40余项。每项制度有分管领导,有责任部门,有责任人,有监督部门和监管人,有考核评比,并层层签订责任状。大家的制度大家定,自己定出的制度管自己。一次,一个饮酒过量的干部忘了值班,就被扣了20元钱。今年初,党支部副书记因为家中盖房子而耽误了两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学习,被严格考勤后,在支部大会上作检讨,后又自觉补上学习时间。今年七月,洒海村发现恙虫病疫情,村卫生员正生病发烧在家,但事关重大,又和党支部签过责任书,只有带病上路坚持工作,直到疫情控制住。由于领导带头以身作则,几年来,各项制度都始终如一执行,没有一项半途而废,没有一项不落实,各项制度不仅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说在嘴上,更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考评上,兑现在奖惩上。如今,不少制度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

苦干硬干,带出了一支好队伍

创建“五个好”党支部,是为了实践“三个代表”,多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体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在第一线,直接面对千家万户,人少事多,千头万绪。今年雨季来临时,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村级试点工作在洒海村党支部开始之时。6月以来,降雨量大,导致汤丹辖区多处山体滑坡。特别是洒海村,多处山体滑坡,威胁村民住房安全,多次小江暴涨,淹没了大量农田、庄稼,直接威胁着广大村民的生产生活、甚至房屋、财产、生命安全。此时此刻,正是体现如何实践“三个代表”的时候,村“两委”及时成立了抢险救灾领导小组,边组织“三学”边救灾,灾情严重时就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投入抢险救灾第一线;或组织防洪、维修堤坝,或组织农户搬迁,常常是什么时候发生灾情党员干部什么时候行动,哪里有灾情,党员干部到哪里,夜以继日、辛苦备尝。灾情缓解了,又把“三学”活动恢复起来,补足学习时间和内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7月初,洒海村发现传染性极强的恙虫病,正在集中学习的广大党员干部在党支部领导下,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工作,使疫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和妥善安置。开展“三学”活动以来,洒海村可谓多事之秋,天灾频繁,险象环生,但没有发生家毁人亡的惨剧,没有一户农民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没有一人死亡,而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村“两委”成员,常常是精疲力尽,一脸病容。但是一听到灾情,又精神抖擞地投入到工作中,几个月如一日,毫无怨言。正如一位老党员所说:“学习‘三个代表’,就是要实践‘三个代表’,灾情就是命令,心里要装着群众,急群众所急,谋群众所需,如果广大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连生命财产安全都没有保障,那还象话吗?”

巩固“五个好”、建设生态村

建设“五个好”村级党支部,目的是要实践“三个代表”、千方百计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使大家早时摆脱贫困,富强起来,这一点,是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的共识,大家都围绕这一目标而努力。村党支部一班人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多年来农业基础脆弱,抗灾能力极差,农产品价格又连年下滑,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终年辛劳,贫困依旧,再加上今年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恶劣的生态环境,脆弱的农业基础,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脱节,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恶劣生态环境,严重威胁着全村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于是,提出了“全力以赴、建设生态村”的正确思路,并进一步付诸实施。特别是2001年以来,采取如下措施:

7月下旬,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到东川区生态工程搞得最好的村去参观、学习其工作经验,并多次请农业部门的专家、领导到洒海村出主意、想办法、形成建设规划,并决定先在具备条件的自然村推广沼气池节约能源,改善农村卫生条件。

8月初,村党支部一班人看准了市场销路极好、个大、脆、甜、口感好的台湾青枣,到昆明请台湾商人,说服其为洒海村投资兴建“台湾青枣基地”。

9月,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10余人到玉溪市峨山县青枣基地参观、学习青枣栽培技术。

恙虫病范文篇5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的健康发展。但是,创建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特别是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还不够落实。病媒生物防制三项达标其中一项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三倍是申报国家卫生城市10个必备条件之一。也就是说,只有病媒生物防治达标,才能获得申报国家卫生城市的入场卷。随着初夏的来临,已经到了蚊蝇防治的关键时期。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部署全市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我受付市长委托,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病媒生物防治的重大意义

新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称四害为病媒生物。四害,即苍蝇、蚊子、老鼠和蟑螂。四害传播疾病的危害性,决定了除四害工作是爱国卫生工作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那么,四害有哪些危害呢?

老鼠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播疾病。鼠传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森林脑炎、鼠型斑疹伤寒、野兔热、鼠咬热、血吸虫病、旋毛虫病、沙门氏菌类病等四十多种。鼠传疾病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是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鼠疫在世界的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几乎遍布世界所有国家,全世界有1亿人死于鼠疫。

蚊子传播疾病是通过生物性传播来实现的。不论其病原体为原虫、丝虫或病毒,都必须经过在媒介蚊体内的发育和增殖阶段,才能传到新的宿主。蚊虫在我国能传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和丝虫病,在国外能传播黄热病(非洲、中南美洲)、东方马脑炎(美洲)、西方马脑炎(美洲)、委内瑞拉马脑炎(美洲)、基孔肯雅(非洲、亚洲南部)、里夫特山谷热等近百种疾病。

苍蝇通过机械和生物性传播方式传播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伤寒、副伤寒、菌痢、霍乱、炭疽、破伤风、肺结核、气性坏疽、化脓性球菌感染;病毒性疾病有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沙眼、天花、雅司等;原虫性疾病有阿米巴痢疾;寄生虫病有囊虫病、蛔虫感染等。

蟑螂虽然可以携带多种病原体,但一般认为病原体在它们体内不能繁殖,属机械性传播媒介。由于蟑螂的存在,增加了其携带病原体的传播机会,因而容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此外,人的皮肤和蟑螂接触可引发皮炎,食入被蟑螂污染的食物可引起过敏反应。

四害的危害不仅是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而且破坏农业、工业、林业、牧业生产。据世界粮食组织统计,老鼠每年盗食全世界10%的粮食;鞍山钢铁厂20年的资料表明,在数百起停电事故中,因鼠咬断电线引起的事故为17.5%;吉贤县太平林场用材林被害率高达96%,枯死率为72%,我国草原鼠害面积8.9亿亩,每年损失牧草500亿千克,损失人民币30亿元。因此,开展四害防治工作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是保护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也是改善人居环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需要。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对灭蚊灭蝇的要求十分苛刻,规定居民住宅、单位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重点单位有蝇房间不超过1%,想想看,一百间房子只能有一间有苍蝇,这个标准是什么概念?工作面之广,任务之大,工作之具体可以相象。所以,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四害的危害性,认识到除四害工作是一项艰巨的、涉及点面的系统工程,要当做一次战役来打,并且必须打胜。

二、落实任务,切实明确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责任

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坚持“属地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单位负责”的防治原则,落实防治任务,在工作中要做到“三个明确”,确保打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第一场“硬仗”。

一是明确时间。本次灭鼠灭蟑螂工作分五个阶段进行。即准备工作阶段、环境治理阶段、药物消杀阶段、检查考核阶段、巩固成果阶段。二是明确重点。着力以孳生繁殖、栖息、经常活动的场所及部位反复灭杀为重点,做到卫生整治到位,防害设施完善到位,药物反复消杀到位,不留死角,不留空档。三是明确方法。一要加大环境防制力度。二要加大药物消杀力度,确保灭鼠灭蟑螂工作取得实效,达到预期目的。

(一)各区政府负责辖区病媒生物防治的组织领导、检查验收工作,街道社区:负责本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城区居民、五小行业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组织开展四害孳生地的综合治理,搞好室内外环境整治,增设必要的防灭设施,开展“四害”达标竞赛活动,积极配合市、区做好各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二)各级爱卫会办公室负责本辖区内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人员培训,药物采购,督导监测和技术指导等项工作。

(三)城管部门负责督促城区主次干道及两侧、娱乐休闲广场及周边、公园景点、公共绿地、林带、河流湖泊及沿岸、垃圾中转站(箱)、垃圾厂、公共厕所(私人旱厕)、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地四害孳生地和栖息地的治理。在本部门开展日常监督的同时,加强对上述重点部位督查和指导工作,保证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四)建设部门负责督促全市所有建筑施工场地鼠、蚊、蝇、蟑孳生场所的治理和定期药物消杀工作。

(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督促和协助集贸市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配备专(兼)职防制人员,定期开展“四害”消杀;各集贸市场要做到布局合理,摊位物品实施垫离,增设必须的防灭鼠设施(挡鼠板、鼠夹、鼠笼、粘鼠板等)防蚊蝇设施(纱窗、纱帘、食品摊位防蝇防尘罩、灭蝇灯)。配备专(兼)职防治人员,要依据不同季节,定期对市场内外孳生地进行治理和投药消杀,保证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六)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谁发证、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负责督促宾馆(招待所)、酒店、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副食品超市(店)和“五小行业”,完善“四害”防灭设施的配备和日常监督管理,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做到管理到位、设施配备到位。

(七)粮食主管部门负责督促粮库(粮店)、粮油加工、经销网点等地病媒生物防治措施的落实,定期组织消杀和治理。

(八)各级疾控部门依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组织区(县)疾控部门定期开展“四害”密度监测工作,做到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能够真实地反映全市病媒生物危害的现状,为防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九)城区各部门、各单位(包括:中直大企业、大中专院校、铁路、驻庆部队等),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完成好本部门、本单位除害防病工作任务,确保达标。各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要对主管的下属单位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负总责。

上述单位均为爱卫会成员部门,同时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责任部门。因此,各部门不但要完成好各自承担的创建工作任务,同时也必须做好本系统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保证全面达标。

三、综合防治,有效控制四害密度

四害防治工作,应采取适宜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要坚持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的原则,因地制宜,采用生态、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防治措施,并使之有机结合,突出有效的防治手段,控制四害密度,使之不足为害。生态防治,是根据四害的生态习性,破坏或消除其孳生与栖息场所,断绝食源和水源,使四害不具备生存条件,从而达到控制其密度的目的。要彻底清除孳生地。各区、各单位要组织人员对本辖区职责范围内的蚊蝇孳生地进行拉网式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孳生地的类型及分布情况。尤其是对建筑工地、公共厕所、垃圾站、垃圾箱、果皮箱、农副产品市场、果品市场、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养猪场、养鸡场等家畜家禽饲养场,大棚菜地、饮食单位、废品收购站、花房苗圃、各类水体等蚊蝇孳生地等进行综合治理,不留死角,铲除蚊蝇孳生地。物理防治,是根据四害的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使用人工制作的各种捕杀器械和预防工具,设置在四害栖息或活动的场所,捕杀四害的方法。要完善防治设施。各区、各单位要完善四害防治设施,做到门有帘、窗有纱、食品有纱罩,公共场所出入口有安装风帘或塑料条帘,库房设置挡鼠板、鼠夹子等设施。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药物杀灭四害的措施,是目前杀灭四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要投入必要的资金,用于购买药物。各区、各单位要根据辖区面积,单位数量,孳生地多少,准备足够的消杀药械,进行足量全覆盖滞留喷杀,确保覆盖率100%,达到消杀效果。要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单位的消杀力度,特别是加大对餐饮业的后厨、农副产品市场的水产和肉蛋禽区、公共厕所、家畜家禽饲养场,垃圾厂的消杀喷药力度,有效控制四害密度。生物防治,是利用四害的天敌捕杀四害的措施,例如养猫、青蛙等,哺杀老鼠和蚊子。

四害防治工作,要根据季节消长、活动规律,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防治目的。老鼠、苍蝇、蚊子和蟑螂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形态特点、孳生场所、抵抗能力等均不同。在防治过程中,要坚持“打早、打小、打少”的原则,抓住薄弱环节,给予毁灭性的打击。在消杀四害的过程中,一般在四害的越冬季节进行大面积消杀最为有利。此时,其数量少、抵抗力低、活动范围小。鼠类一年有两个繁殖高峰,应在其繁殖高峰和鼠传疾病发病高峰季节之前,开展大面积的消杀工作,把密度控制在最低水平。苍蝇的幼虫、蛹最易杀灭,蛆与蛹的活动范围小、目标集中,易于杀灭。杀灭蚊子的有利时机是蚊虫的越冬期。此时蚊虫数量少、活动困难,相对集中,便于杀灭;当春季来临,越冬的雌蚊吸血后,寻找孳生地产卵,此时雨水较少,孳生地集中,容易消杀。杀灭蟑螂最有利的时机应在蟑螂繁殖高峰前,如德国小蠊应在5月前和10月后气温低的季节进行杀灭。

四、采取措施,把各项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要达到控制四害密度的防治效果,必须切实落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否则,不可能实现预期的目的。因此,要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一)加强宣传教育。做好除四害工作,必须广泛宣传,提高全民对除四害工作的认识。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四害传播疾病,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宣传四害对农业、工业、牧业、林业等方面的危害;宣传四害的生态习性、活动规律、防治方法。通过宣传,提高群众对除四害工作的认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参与除四害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好除四害工作,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四害无处不有、无处不在,除四害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才能达到除四害的理想效果。必须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做好除四害工作,还必须建立队伍,提高人员素质。要建立除四害专业队伍,配备人员,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使之掌握四害密度的监测方法和各种专业消杀技术,提高除四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除四害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突出重点,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齐抓共管。要健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并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和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分解工作任务,制定奖惩措施,同时,加强检查督促,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抓好当前的各项工作。

(三)搞好技术培训。除四害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抓好这项工作,必须掌握其基本属性和消杀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层层进行再培训,落实具体的消杀人员,负责本辖区、本系统、本单位的除害消杀工作。在消杀工作中,要认真按照“五个统一”,即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时间消杀、统一使用药物、统一消杀方法、统一除害标准,着力抓好防制措施的落实。

(四)解决好除四害经费。病媒生物防制是社会公益事业,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各级政府、各部门单位要从大局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和办法筹措资金开展除害消杀活动。资金筹措,按照国家、省的有关规定,采取“谁受益谁出钱、谁的责任谁出钱”,或“三个一点”,即:财政投入一点、单位投入一点、个人投入一点的办法来解决。各级财政投入一点,主要用于除四害技术人员培训、印发宣传资料、购买药品、器械和公共责任地段、城乡结合部等的消杀;单位投入一点,主要用于本单位办公区、生活区室内外环境、厕所、阳阴沟渠、下水道及单位公共区和绿化带内的消杀;个人投入一点,主要用于居住区室内外环境消杀。单位和居民出点钱搞除害消杀,不应看成是乱摊派,这是关系到每一个群众受益的问题,要把这个问题给群众讲清楚。城区除四害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购买国家明令禁止的剧毒急性药品进行消杀,购买的药品要实行专人管理,要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万无一失,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恙虫病范文篇6

【关键词】不明原因发热诊断回顾性分析

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unkonwnorigin,FUO)是内科常见疑难杂症,国内学者提出发热待查的诊断标准为发热期限>2~3周、体温>38.5℃、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常规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1]。据统计,有200多种疾病可引起FUO[2]。根据已有的病因分类来考虑患者可能的病因,对临床医师有较大帮助。现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FUO130例作一病因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30例,其中男81例,女49例,年龄23~73岁(平均46.7岁);体温38.5℃~40℃(弛张热28例,稽留热7例,间断热46例,不规则热49例);发热时间10d~2个月(平均37d)。

1.2确诊方法

筛选及确诊包括常规检查、特殊检查及诊断性治疗三类。常规检查:三大常规,血生化,微生物病原学及有关抗原抗体检查,自身免疫性抗体,胸片,B超。特殊检查:细胞学,病理学,CT,MRI,心脏彩超,HIV抗体及其他特异性抗原抗体等。诊断性治疗:主要为抗结核治疗。

2结果

130例发热待查患者中,83例为感染性疾病(占63.85%,其中伤寒25例,败血症19例,结核13例,肺部感染10例,胆道感染5例,尿路感染4例,病毒感染3例,肝脓肿及恙虫病各2例),结缔组织疾病15例(占11.54%,其中亚急性败血症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恶性细胞组织病各2例),肿瘤14例(占10.77%,其中淋巴瘤9例,白血病3例,肝癌2例),其他2例(占1.54%),病因不明16例(占12.31%,其中2例病情趋向缓解后出院,随诊无复发,7例转上级医院,7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本组41%的患者仅靠病史、临床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诊断,B超、CT、骨髓组织活检确诊率分别为3.95%、3.8%、8.9%。

3讨论

不明原因发热(FUO)是内科常见复杂病症,经过临床分析及血清免疫学、细菌学、骨髓细胞学、浆膜液、B超、X线、组织活检和(或)CT等检查后,确诊率仍较高,本组确诊率为86.15%(112/130),与国内有关报道一致[3,4]。由于FUO患者病程较长,多数已行各种常规检查及多种手段治疗仍未明确病因,尤其容易盲目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退热药物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又延误和干扰了疾病的正确诊治,因此病因诊断必须尽早作出。

本组资料中,感染是发热待查的主要原因,占首位,其中伤寒25例。有研究表明,在引起FUO的具体病因中,伤寒所占比例约为9.1%~12.9%[5,6]。本研究伤寒比例显著高于一般资料,这与温州地区为沿海地区,海鲜食物供应较为丰富,而附近居民又喜食半生不熟海鲜有关。本组FUO最终确诊为伤寒的患者中,均进行了血培养,血培养阳性仅5例,这一结果考虑与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不同程度地应用过抗生素有关。25例最终确诊为伤寒的患者,绝大多数不具备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如稽留热、相对缓脉、表情淡漠、肝脾肿大、玫瑰疹、粒细胞减少等,仅出现上述症状中的1~2项。如本组出现粒细胞正常或减少23例、相对缓脉12例、肝脾肿大6例、神情淡漠3例,甚至部分患者仅表现为持续发热(热型不典型),诊断上基本依靠的是临床诊断。故FUO患者若出现疑似上述症状,考虑到本地区发热患者伤寒比例较高,特别是出现粒细胞正常或减少的病例应考虑伤寒的可能性,并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对FUO患者不宜随便给予退热剂,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尽量不予干预,以观察热型,协助诊断。

感染性疾病中其次是结核病,本组13例中有9例依靠诊断性治疗确诊、4例依靠影像学检查确诊。诊断性确诊患者在应用其他药物无效后,详细询问病史,如患者多有乏力、纳差、盗汗、消瘦等结核病中毒症状,应考虑可能是结核感染,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在诊断性治疗观察期间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在其后的门诊随访中体温正常,未反复,视为试验性治疗有效,可确诊为结核病。本组这部分患者多数是肺外结核,说明肺外结核的诊断与治疗应得到足够的关注。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升高,而且与肺外结核多发的流行病学趋势相吻合。传统的结核病诊断方法如PPD试验强阳性固然有诊断价值,但即使阴性也不能排除结核病。影像学检查特别是CT的应用在诊断结核病时具有较大价值,通常一次扫描无异常结果,需随着病情的发展多次复查才会有异常发现。本组中有1例脊椎结核患者,在应用一般抗生素2周后体温始终维持在38℃,且自诉腰疼,后经多次脊椎及后腹膜CT扫描才诊断为脊椎结核。

结缔组织病也是发热待查的常见病因。由于近年来免疫检验水平的提高,某些疾病早期即获得诊断,而以发热待查收住的大多是非典型的结缔组织病,尤其是变应性亚败血症(still病)相对突出。成人still病临床上较为常见,极易与败血症相混淆,其特点是:(1)长期高热(可>39℃,持续数周或数月,多发于傍晚至夜间),但无显著的毒血症状,且可有缓解期;(2)皮疹一过性,复发性,多形性;(3)血象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可明显增高,但嗜酸性细胞一般不减少。新近有研究提示,血清铁蛋白增高有助于still病的诊断[7],值得注意的是,诊断still病必须排除感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

肿瘤在发热待查中的比例国内外有不同报道,本组肿瘤患者均有贫血、白细胞减少,部分患者有黄疸,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均经多次骨髓检查而明确诊断。骨髓常规检查可提高血液系统疾病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陈灏珠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4.

2SchneiderT,LoddenkemperC,RudwaleitM,etal.Feverofunknownorigininthe21stcentury.InfectiousDiseases,2005,130(47):2708~2721.

3秦树林,刘晓清,王爱霞,等.不明原因长期发热110例临床分析.中华内科学杂志,1998,37(9):605~607.

4尹有宽,徐彬彬.原因不明长期发热的病因诊断.上海医学,2000,23(2):112~113.

5李刚.不明原因发热171例临床分析.福建医药杂志,2005,27(3):39~40.

恙虫病范文篇7

〔关键词〕循证药学;药物治疗;湿疹湿疹

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湿疹所带来的局部瘙痒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通过循证药学对湿疹患者进行治疗,因此本院开展临床治疗试验,笔者探究循证药学基础上不同药物治疗湿疹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在本院确诊为湿疹的患者106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6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3人。对照组患者在循证药学的基础上通过复方酮康唑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有男性37例,女性16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34.58±2.44)岁。观察组患者则在循证药学的基础上使用硝酸咪康唑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有男性36例,女性17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34.36±2.72)岁。患者的性别以及平均年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在临床治疗试验开展前,湿疹患者需根据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提前1周左右停药,禁止使用临床治疗试验制定外的其他治疗湿疹的药物,以确保复方酮康唑软膏和硝酸咪康唑软膏的疗效准确性以及可比性。在进行两种药物治疗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具有针对性以及科学性的药物治疗方案[2]。主要是对复方酮康唑软膏以及硝酸咪康唑软膏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研究,评估药物治疗风险,避免治疗过程中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照组患者使用复方酮康唑软膏进行治疗,即每日早、中、晚各1次将药膏涂抹于患处;观察组则使用硝酸咪康唑软膏进行治疗,即每日早、晚将药膏涂抹于患处。两组湿疹患者的药物治疗周期均持续1周,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1.3评价指标

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标准主要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3类。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且患处无瘙痒;有效:治疗后,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明显改善,且患处仅伴有轻微瘙痒;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任何改变,且患处伴有严重瘙痒[3]。对循证药学基础上两组不同药物治疗湿疹患者的疗效显效、有效例数进行统计,并计算出两者的疗效总有效率。疗效总有效率越高,可确定药物治疗效果越显著。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23%(5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25%(42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讨论湿疹的发病原因具有多样性,可能是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皮肤炎症反应。湿疹在临床上可以分为慢性、亚急性以及急性3期,慢性期的湿疹具有肥厚以及浸润的特点,发展为急性期则会表现出渗出的特点[4]。另外,临床表现为慢性湿疹的患者,其皮肤损坏具有对称性以及多形性,并且有易反复发作以及瘙痒的特征。在进行循证药学时,临床药师需具备一定的临床用药经验,并需主动查阅文献,对治疗药物治疗的合理性进行求证,做到用药安全、科学以及有效。另外,循证药学在临床上需要药师与医生配合完成,根据现有的临床治疗依据,为不同程度湿疹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复方酮康唑软膏作为一种皮肤科的非处方治疗药物,其中含有抗真菌药酮康唑以及糖皮质激素丙酸氯倍他索,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患者的湿疹症状进行缓解。但其药性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患者用药后会出现瘙痒、烧灼感以及针刺感的不良反应。另外,复方酮康唑软膏长期使用还有导致患者毛细血管的扩张、继发感染、色素沉着以及皮肤萎缩的可能性[5]。硝酸咪康唑软膏与复方酮康唑软膏相同,属于治疗皮肤病的非处方药物。硝酸咪康唑软膏广泛运用于患者手足癣以及体股藓治疗,还对患者皮肤瘙痒、荨麻疹以及湿疹等症状具有不错的疗效。现阶段硝酸咪康唑软膏作为一种抗生素药物正在湿疹患者中被广泛使用。硝酸咪康唑软膏的主要成分有冰片、合成樟脑、麝香草酚、薄荷脑、丙酸倍氯米松以及水杨酸甲脂。硝酸咪康唑软膏在治疗过程中,主要对患者体内真菌细胞膜的合成进行抑制,在对其代谢过程进行影响,对附着于患者皮肤上的真菌进行有效的杀灭[6]。另外,硝酸咪康唑软膏与复方酮康唑软膏相比,药效较为安全以及稳定,较少引发患者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在循证药学基础上通过硝酸咪康唑软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对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且用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以及科学性。

作者:卢华新 单位:博罗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陈德梅.循证药学基础上的不同治疗药物在湿疹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21(22):128-129

〔2〕黄天国,梁秀群,唐云峡.循证药学在恙虫病治疗药学监护中的应用〔J〕.中国药师,2011,14(8):1190-1192

〔3〕杨绪.循证药学临床实践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4220

〔4〕李彪.肛门湿疹药物注射治疗50例的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5):265-266

恙虫病范文篇8

消除鼠害是控制鼠传疾病暴发,保护人群健康的主要措施,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护电力输送安全的对策之一。据史料记载,乾隆九年,因堤坝鼠洞多,造成黄河决口,皖豫两省淹死800多万人;长江每当洪水年份频繁发生管涌事故,威胁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三十年来,常有报道在水利工地,洪涝地区和库区蓄水引发鼠传疾病的暴发,施工队伍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群体。1991年安徽省发生大洪灾,涝洼地区的老鼠,毒蛇与高地灾民抢住地,帐篷内鼠密度达25.7/l00夹·夜。堤坝台地野鼠高达56.7/l00夹·夜。湖北省长阳县隔河岩水库蓄水后上游都渡镇暴发钩端螺旋体病,80多人患病,数人死亡。据健康报报道,2000年贵州省黔西南州天生桥水电站建成,蓄水破坏了库区老鼠的栖息地,引发了鼠疫的人间暴发事例。据世界卫生组织(1974)的资料,鼠类罹患的疾病至少有35种能传染给人类,尽管医学技术发展快,仍有一些鼠源性传染疾病未能控制。在许多地区存在着自然疫源地,兽疫猖撅,人间疫情常有发生;因为人类生活环境为鼠类提供了食物,水源和藏匿场所。鼠类之众,估计是人类数的1-2倍,鼠与人类关系太中密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1975)报告,全世界鼠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70亿美元,相当于全世界生产粮食的20%。美国调查,家鼠有边吃边拉屎拉尿的习惯,它吃1份食物,可糟蹋2份,污染4份。从抽查的1000份玉米样品中,76%已被鼠粪尿污染。另据调查,发生不明原因的火灾,其中大多数是由老鼠咬破电线的绝缘材料短路而引起的;意大利的动力系统事故,有30%是由老鼠造成的。1980年初,上海石化总厂由老鼠引起一次停电事故,经济损失达1700多万元。北京地铁停电也多数是由老鼠破坏引发的。

我们在三峡水利工程对人群健康调查评价中,测得库区湖北省境内宜昌等四县淹没区的鼠类密度(1979-1984年的平均值,只/100夹·夜):室内12.1,山坡7.5—10.2,水田17.8。鼠种构成比(%):室内褐家鼠48.1-65.8,黄胸鼠20.9,小家鼠7.4-26.6;室外,黑线姬鼠57.2-57.4,大脚鼠8.1-27.7。鼠传染疾病有: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麻疹伤寒,恙虫病,Q型热和森林脑炎等。

二、鼠类生态特点和传播疾病的方式

鼠类是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贮存宿主。对人体致病主要通过三种方式:①鼠体外寄生虫如跳蚤、蜱、螨等传病媒介的叮咬,②鼠类通过排泄粪便和体表沾满各种病原体,如血吸虫、霍乱、沙门氏细菌,肝炎病毒等污染水源、粮食、衣物和食品,③咬伤人体传播鼠咬热、狂犬病等。上世纪60年代,美国调查统计,每年被鼠咬伤者约有1.4万例,主要是2岁以下儿童,因咬伤患破伤风的发病率最高。世界各国都重视开展灭鼠公益活动,例如,美国里根政府颁布政令,规定每年的6月份为灭鼠月,印尼西亚爪哇苏曼区要求,新郎在结婚登记之前,必须捕交50只老鼠,否则不予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上世纪50年代,中国掀起的全民“除四害”运动,把老鼠列在榜首,作为重点消灭对象。

老鼠是一类种多、分布广、繁殖快、数量大、食性杂、适应性强、滋事扰民、传播疾病的带菌动物。老鼠个体小,能钻进比其腹围小很多的洞口。爬墙的本领比猫大,游泳也是一把好手。可在摄氏零度以下的环境长期生活。一鼠有难,众鼠会拼命相救,鼠类之间传递信息迅速准确,让人难以置信。目前尚未发现在自然界还有一种动物,会有这么多的技能集于一身。老鼠非常精明,一只上了当,再难有重蹈覆辙者。那些葬身于鼠笼、鼠夹的,基本上是鼠群中的老弱病幼者,经过灭鼠活动后剩下来“优化过”的鼠及其后代,人类更难对付。一次药灭后,虽然能处死个把,但是“谨防上当”的信息会在鼠群中漫溢开来,鼠对毒饵的警觉性大大提高。

鼠类生存必须具备藏匿地、食物和水等3个条件,来往其间形式相对稳定的鼠道。按照栖息地常把鼠类分成家鼠和野鼠二大类,前者主要躲藏在城乡的住家、厨房、厕所、粮店、牲畜圈栏等;后者则分布在田埂,水沟边、桔杆堆、坟墓等。

鼠类的进食量因鼠种差异而不同。一般每天食量约占身体重的十分之一,如1只褐家鼠1天约吃25克食物,1只小家鼠1天吃2克食物,边吃边拉粪便2000多粒污染环境。大型鼠以干粮为主食,每天需饮水15-30毫升,小型鼠1天仅需1毫升,荒漠的鼠类不需饮水。据研究,在粮断水绝的情况下,黄胸鼠只能存活3—5天,小家鼠可活3-4天。因此,断粮断水是防鼠的主要措施。鼠类是杂食性,能吃各种食物,如谷物、蔬菜、水果、鱼、肉以及垃圾、粪便等有机物。

鼠类活动范围与鼠令、食源、筑巢、交配、育幼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通常不到1个月的幼鼠均呆在洞里,1个月后可随母鼠外出,两个月就能单独活动。雌鼠在怀孕期和哺乳期活动范围变小。家鼠常在夜间活动,野鼠则多在白天,如褐家鼠和小家鼠共存时,后者则改在白天出外,回避身强体壮喜好恶斗的褐家鼠。鼠类胆小、机警、出洞活动谨慎小心愿走熟路,常沿着墙角、货堆、狭缝、田埂边、灌木丛、深草间及落叶下,久而久之便踩踏出一条光滑的鼠道。黄胸鼠和褐家鼠均会攀爬电话线,墙壁、管道、攀藤植物等。鼠类嗜食植物,常以植物的茎、叶、根、果实为主,但不拒肉食。家鼠凡人类吃的东西几乎都偷吃,对酸甜咸辣味都可接受,对苦味食饵也不拒食,食谷类及其制品如油条、馒头、饼干等;蛋、马铃薯、花生、水果。一般不愿吃生甜菜、桃子、洋葱、芹菜等味浓生食;野鼠除谷物外,还吃昆虫、鱼虾、小鸟甚至粪便。鼠类遇上新食物时,一般只“试尝一点”,如果毒不死,生场病后,就会引出该鼠的拒食反应。因此,选用慢性杀鼠剂时,应在正式投放毒饵之前,先投放无毒诱饵,试吃几天适应了,再投含毒诱饵,消除拒食,增加食量,提高毒杀效果。若在货栈、垃圾堆投放毒饵时,因为此处食物呈多样化,鼠类一般不会产生拒食现象。

鼠类迁移可分不回转性和回转性二种,前者常因食源不足,洪水泛滥把鼠洞淹没,生态环境改变等原因引起,逃向安全、食物充足的地区安家,可造成鼠害和播散人畜共患的疾病。一对旅鼠,几年就可繁殖成千上万只,当食物来源不济时,便开始大规模的迁移,由高地向平原迁进。1980年7月中旬埃及有两个省数不清的旅鼠像潮水一样滚滚而来,大白天也到处乱跑,不仅啃毁庄稼,还袭击家禽和儿童。人们熟知的褐家鼠是从亚洲移居世界各地(除澳洲外)。回转性迁移按季节进行,褐家鼠一般都在民宅里,当田间农物成熟期就迁到室外,秋后又迁回室内。小家鼠体小善隐蔽,常随货物,粮食的运输迁移,可把甲地的传染病带到乙地进行传播流行。

鼠类的感觉器官对环境变化反应十分灵敏。听觉发达,稍有动静即行逃避;触觉灵敏,鼠须及全身皮毛都可能感知所处位置,夜间奔跑可与器物保持一定距离;嗅觉敏感,视觉及对颜色的分辨能力较差,故有“鼠目寸光”之说。因此,在进行灭鼠技术操作时,应针对鼠类的这些生理规律,扬长避短,提高灭鼠效果。沿鼠道投放毒饵或安放扑鼠器具,变换毒饵形态和颜鼠上钩,及时清净毒(打)鼠尸,减少猜忌拒食反应,常有开始时灭鼠效果好,随着时间延长,效果越来越差的现象,经过考验的残存鼠是最难消灭的。

鼠洞既是避难又是防寒保暖的鼠类巢穴和生儿育女的场所,一般家鼠的洞口直径3-7cm。一个鼠洞有两个以上的进出口。洞口较光滑有浮土和鼠迹,表明常有鼠出入,否则为陈洞。洞口多分布在隐蔽处,如墙根、屋角、厨柜或床下,鼠巢都在洞内铺有稻草、棉花、羽毛等细软杂物哺育繁衍。野鼠的洞多在水边,草丛、坟堆等处,洞口向阳,一般有前后二个,前口有松土,后口没有或很少。鼠类很少利用旧洞,所以空洞,旧洞较多。若不注意认别,则会影响投毒、布夹、挖洞等的灭鼠效果。

鼠类寿命与繁殖。寿命短,一般为1-2年,也有2-3年的。鼠类繁殖力极高。据测定,一对褐家鼠一年繁殖的子子孙孙加起来可达15552只。小家鼠、野鼠每年也可繁殖2—8胎,每胎产仔4-8只,多者可达12-17只。鼠类性成熟较早,褐家鼠2-3月龄,小家鼠2月龄既可交配受孕。多数鼠种一年四季都可繁殖,但是春秋两季是生殖高峰。有些鼠种可与其他动物共栖,如黑线姬鼠和原鼠,有些则相互残杀。如褐家鼠与黑线姬鼠,还可扑杀仔鼠。我们掌握了鼠类的共同生态习性和个别鼠种的特点,在一个地区或一村一户进行灭鼠时充分利用生态链上的薄弱环节攻其不备,采取相应措施,争取良好灭鼠效果。

三、鼠害、鼠情调查与灭鼠方案实施原则

灭鼠活动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社会组织工作,要动员各村各户的群众积极配合和参与;选用确实好用的可推广的技术,为取得预期的灭鼠效果,必需先进行鼠害、鼠情的科学调查。找出重点地区和单位(包括住户)鼠密度及鼠种,有针对性制订可操作好实施的灭鼠方案,培训人员。

(一)、选择灭鼠时机是灭鼠成败的技术关键之一。这主要是按照实地鼠害、鼠情调查的结果决定。一般灭鼠工作在春天鼠类开始繁殖之前或者赶在鼠传疾病暴发前夕或者鼠类缺粮、贮粮期间或者洪涝期间,蓄水之前或后等时间进行。适时开展既可节省人力、物力又容易达到灭鼠高效果,也能控制或减轻鼠害鼠传疾病的流行强度,事半功倍。按常规讲,春季灭鼠对减轻当年鼠害有决定性作用;秋冬季灭鼠则对来年的鼠害有控制效果。由于各种所灭鼠种和天气条件有关系,所以最佳灭鼠时间也可能有些差异。从我们对三峡库区鼠情调查分析,出现鼠类密度一年之内有二个高峰:5月份夏收又是鼠类交配期和9-10月份秋收鼠密度上升。如果在南方利用毒饵法诱杀黄毛鼠时,最好在秋冬季节进行贮粮时,否则选在春夏毒饵会因阴雨潮湿而发霉或高温暴晒易酸败,干瘪影响对鼠类引诱力;在北方诱杀田鼠、沙鼠和黄鼠时,春秋季效率最好。

鼠类调查是收集鼠害的全面情况,掌握城镇、乡村地区发生鼠害的原因。弄清楚①主要的鼠种、分布、密度、体外寄生物以及可传播的疾病;②分析鼠害发生的生态因子;③收集制订灭鼠计划的要点;④记录评价灭鼠效果的背景值;⑤宣传、动员群众参与灭鼠行动。

(二)鼠情调查技术:

1、收集资料:调查前应将调查目的、内容和表格制备好,便于填写避免漏项,简明扼要,避免繁琐。

2、逐户调查内容有;①询问户主鼠害、鼠情;②实地观察鼠迹,鼠损情况,鼠类可获取的食物、水源和藏匿条件;③利用鼠道捕捉老鼠,进行鼠种分类、鉴定;④对户主进行灭鼠技术知识辅导。

3、兽疫,鼠类体外寄生物与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资料:①利用鼠笼捕捉活鼠;②用氯仿或乙醚麻醉,收集体外寄生物,进行病原体分离;③为了收集真实鼠密度资料,必要时标记后回故原地,维持数量稳定;④进行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和钩端螺旋体血清学检查;⑤记录捕鼠地点,鉴定鼠种、鼠龄、性别、测量头体长度,繁殖状况;⑤登记体外寄生物数量、种类、病原体分高等。

4、鼠群密度测定

(1)夹捕法:室内每5-15m2面积放鼠夹1个,晚放晨收,捕鼠1-2夜;室处或农田每隔5m放鼠夹1个,捕鼠1-2天,计算鼠密度(只/l00夹·夜)。

(2)粉迹法:室内每5-15m2面积撒布20×20cm2滑石粉1块,次日早晨,检查鼠迹(爪印和尾迹)鼠类缓慢行走时,有拖着尾巴跑的习惯。室外和农田可用20×20cm‘塑料板喷涂油墨或颜料代替粉块。以鼠迹阳性百分比来表示鼠密度。

(3)检查鼠类遗留痕迹:鼠的气味,鼠尿渍、鼠巢,啃咬痕迹和鼠贮存的食物。鼠尿中含有荧光素,用紫外灯光检查最方便,可见到黄色荧光。

5、经验判断密度:虽然不十分准确,仍有参考价值。(1)无老鼠或密度低:未发现鼠迹。(2)中等密度:有陈旧鼠粪或啃咬痕迹,白天见不到鼠的活动,夜间可发现1-2只次活动。估计鼠数在10只次左右。

(3)高密度:有新鲜鼠粪、鼠道等,白天看见鼠活动。

(三)灭鼠方案实施原则:

1、应将灭鼠地区,划分成若干分管片,竞争或招聘有灭鼠技术人员包干负责。

2、按照灭鼠方案统一方法、步骤,由承包人,组织技术人员,足够劳力,交通工具,毒饵加工和毒饵盒制造人员组成的实施队伍。

3、承包人制订的灭鼠计划应经过技术专家论证,并在全程跟踪质量监督下操作。

4、承包人必须在卫生清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特别是后靠移民安置区应达到灭鼠标准,并容许补漏或重复,验收不合格,可追返部分投资款。

5、操作人员要进行灭鼠技术培训,经考核掌握了技术操作要点,学会穿戴安全防护衣服、口罩、手套,了解应急救护和备用药品使用。

6、受益的居民、工厂、机关等应承担部分灭鼠费用,鼓励落实防鼠措施,固巩灭鼠成果。

7、采用的毒饵一般都是能降低解的有机物,只有一定时效性,不会造成水体严重污染,但要预防在移民安置区内人、畜、禽的二次中毒。

四、灭鼠方法

常用的有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学4类。物理方法适用于居室内,食品行业等部门,它安全,不污染环境但效率较低;化学又分急性和慢性二种,前者使用剧毒鼠药,易造成人畜伤害事故,后者相对安全且高效为常用方法;生物学方法是指鼠类的天敌,如猫、蛇、猫头鹰、黄鼠狼等,至于细菌学方法仍在研究试用阶段;生态学方法常是利用基建设防方式封粮断水消除筑巢的条件。

(一)慢性抗凝血剂灭鼠法,这种药剂上世纪研发使用。目前,第二代抗凝血剂如杀鼠隆、氯敌鼠、溴敌隆、大隆等已上市,它们具有高效,广谱、低成本、用量少、不易被拒食等特点。含抗凝血剂毒饵鼠类食后不会立即死亡,是在一定时间内多次取食后,体虚乏力,安乐死在鼠洞中避免了寄生物(菌)乱串和尸臭污染环境,减少天敌摄食死鼠,和造成二次中毒的机会,有利生态平衡,即使有人畜中毒也有特效解救药品。所以,抗凝血灭鼠药的问世,被认为是化学灭鼠的一场革命。目前全世界上的抗凝血杀鼠剂已有30多种提供选用。化学灭鼠剂是人类和鼠害斗争的悠久武器。目前广泛使用的抗凝血灭鼠剂是一类有效安全药物,其特点是多次小剂量的毒力较一次大剂量给药的毒力大,这种低浓度毒饵让鼠类反复取食,既符合家鼠的摄食习惯,又可充分发挥其蓄积性、慢性的药理作用,也可减少药物消耗量和对非靶动物误食中毒的危险性。如果使用得当,可达彻底消除鼠害之目的。使用抗凝血灭鼠剂应注意:①要有足量的毒饵供给,②加大剂量一般也不会缩短出现效应的时间,③毒饵浓度过高时可引起鼠类的拒食。④配制毒水剂型适口性差。

(二)常用灭鼠剂:

1、磷化锌(Zincphosphide):一种效果好,应用广的急性灭鼠剂,适用于家栖鼠和野鼠。它呈灰黑色具有大葱气味可对其他动物起警戒作用,对鼠类有引诱力,广泛用在农田、森林和仓储等,不易失效,植物不吸收。家栖鼠类的毒四浓度为1%,野鼠用2-5%,也有用10%毒粉灭鼠的。对哺乳动物有害,影响鸟类的繁殖能力。操作时注意安全,放在上风向,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防止吸入磷化锌粉尘。

2、杀鼠灵(Warfarin):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效果好。美国使用后鼠害损失减少75%。为同类灭鼠剂中累积毒性最强者。毒饵浓度为0.005-0.05%,毒粉为0.5—1.0%,毒水可用0.005-0.05%杀鼠灵钠盐。与0.1%维生素D2。混合使用,可杀灭抗药性鼠种。

3、溴敌隆(Bromadiolone):为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慢性毒性较杀鼠灵大2倍,急性毒力大10倍,0.05%可杀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具有耐药性的鼠类,家禽对溴敌隆比对杀鼠灵或氯敌鼠更敏感,在饲养场使用时要特别小心家禽中毒。此药在鼠体内易降解其体内残留量小于10%;在高湿条件下日光也能分解,所以二次中毒危险性很小。

4、大隆(Brodifacoum)目前毒力最强的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慢性毒力较杀鼠灵大7-12倍,急性毒力大50倍。是有效毒杀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有耐药性的鼠类。对家鼠和野鼠的毒力都强,并有慢性与急性灭鼠剂的优点。对鸡、狗均敏感,注意安全使用。

(三)毒饵

毒饵是由诱饵、灭鼠剂和附加剂三部分组成。

1、诱饵是生态环境中鼠类经常摄取的食物。鼠类食性杂能吃各种食物,如谷物、蔬菜、水果、鱼、肉及垃圾、粪便等有机物。选用诱饵除了考虑靶子鼠喜食之外,还应挑选非靶动物不喜欢吃的食物,又便于与灭鼠剂均匀混合,制作毒饵方便的食物。鼠类一般喜食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中等脂肪含量的种籽。如玉米糁、莜麦;或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食量的花生米;但不喜欢吃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量的豆类。对含水份较多如鲜红薯块、水浸麦粒等优于干谷物。谷物的气味和颗粒大小都影响鼠类取食,精研的接或碾碎的谷物比整粒的好。大颗的玉米容易被鼠拖走,带皮的谷物老鼠取食时剥皮会使灭鼠剂脱落,均不宜做诱饵。

2、附加剂种类多,按性质可分为:引诱剂、增效剂、防腐剂、粘着剂和警戒剂等。

(1)引诱剂一种能引诱鼠类接近毒饵的物质,如味觉增效剂。常用的有3—10%的食糖,5%的植物油,0.5—1%的食盐,1%的味精等。食糖是最好的引诱剂对含水份多的毒饵和毒水的效果更好。用0.01%的糖精代替食糖还有防霉和不招引蚂蚁的优点。

(2)增效剂用于抗凝血剂,石腊抽调配毒饵,能阻止Vitk1的吸收,Vitk1是脂溶性的,动物不能利用石腊,并能抑制肠道的菌丛产生Vitk汰。用水杨酸等可促进内出血。

(3)粘着剂能使灭鼠剂均匀地沾附在毒饵外表面或促进毒饵与介质混合。若用整粒谷物做诱饵时,粘附剂是不能少的。常用的有植物油、米汤、水、矿物油等。

(4)防霉防腐剂石腊糊粘在毒饵外表可防霉防水,适用于下水道、夏季或热带地区,常用的有对硝基苯酚、苯甲酸等,这些物质易引起鼠类拒食。

(5)警戒剂鼠类是色盲动物,毒饵中加红色或兰色墨水,老鼠分辨不出来,可对儿童、家畜家禽起警示作用。鼠类没有呕吐反应,毒饵中加吐酒石,使误食的动物呕吐,不致发生中毒。3、毒饵的制备

每饵的质量是决定灭鼠效果的重要因素。制备莫饵必需做到:①诱饵要新鲜,不用陈粮,变质酸败的植物油等,灭鼠剂要合格,不合影响口感的杂质,接配方要求,浓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灭鼠效果,搅拌均匀,一般毒解量在2kg内可在容器中人工搅拌,超过2kg应使用机器混合。毒饵常用配方举例。

(1)、1%磷化锌毒饵:

①水泡麦粒99份(990克)

磷化锌1份(10克)

②玉米糁(含食糖5%)99份(990克)

磷化锌1份(1克)

③鲜红苕或鲜胡萝卜99份(990克)

磷化锌1份(1克)

注:现配现用,防止酸败失效。要在通风良好的场所配制。

(2)、0.025%杀鼠灵或敌鼠毒饵

玉米糁19份(1900克)

0.5%杀鼠灵(或0.5%敌鼠)母粉1份(100克)

(3)、0.0375%杀鼠迷毒饵

玉米糁17份(700克)

食糖1份(100克)

植物油1份(100克)

0.75%杀鼠迷母粉1份(100克)

(4)、0.01%溴敌隆毒饵

玉米糁17份(1700克)

食糖1份(100克)

植物油1份(100克)

0.05%溴敌隆1份(00克)

投放毒饵的方法:室内每15m2投放毒饵1-2堆,野外在田埂、堤坝、道路两侧间隔5—10m和鼠洞口分投放毒饵。每堆投谷物毒饵约1-2克,鲜红薯毒饵3-4克,连续投放3-4天,每天检查毒饵被吃完时应予补充。

(四)毒水

家栖鼠类缺水是不能生存的,在炎热的夏天、干旱季节或地区,水比食物对鼠更有引诱力,这是毒水灭鼠的方法的依据。各种抗凝血灭鼠药多为水溶性盐类,易溶于温水中但切忌用开水或煮沸溶解。常用0.025%杀鼠灵钠盐或敌鼠钠盐或鼠完钠盐;有时也用0.35%氟乙酸钠水溶液,再加5%食糖作引诱剂增加鼠类的舔食量,加少量伊红或亚甲益,苹胺黑染料作为警戒色。使用毒水灭鼠的最适场会如下:①食物丰富又干燥的场所如粮库;②嗜吃食物存放场所如食品店;③使用谷物毒饵效果差的地方;④缺水场所如食品、衣被仓库;⑤干旱季节或封闭了水源的地区;⑤高温干燥场所鼠需水量增加。如能采用毒饵盒,既放毒饵又放毒水,可提高灭鼠效率。液态毒水也和谷物饵一样,放置最佳位置是灭鼠成败的关键。应尽量放在靠近老鼠藏匿场所、鼠洞口、鼠道上或鼠穴和水源、觅食之间的通道。放置毒水间隔和毒饵一样,对褐家鼠5—10米,小家鼠1-2米。毒水中含有食糖,放置时间长易变质影响老鼠的舔食,最好装在棕色安有吸管的玻瓶内。使用毒水灭鼠的优点甚多。使用方便,节省粮食,可用在潮湿易生霉的地方,不怕异味干扰,安全,不怕老鼠拖到危险处,缺水地区比毒饵有效,配制方法简单,与毒饵、毒粉合用能提高灭鼠效率。缺点是易招引蚂蚁影响口感,放在居室、工作室易碰翻或洒泼污染环境或被衣服吸收不好清除,冬天易结冰,补充毒水比较费事。

(五)毒粉

鼠类有梳理自身皮毛的习惯,用舌头舔爪子整理腹毛,清理沾在体表的污垢。这种先天本性,随着后天生态环境而强化。例如体表有寄生虫(跳蚤、蝉、螨),鼠类梳理频繁。毒粉灭鼠就是利用这种天性。将毒粉撒在鼠洞口,鼠道上。当老鼠通过时,毒粉就粘在爪子和腹毛上,经舔爪子、腹毛把毒粉带入口腔吞服中毒。常用的毒粉有:5—10%灭鼠优或灭鼠安,1%杀鼠灵或杀鼠酮,10%磷化锌等。配制毒粉时一定要将灭鼠剂碾细,加适当的滑石粉和硫酸钙混合均匀,后者的粉末带有静电,容易粘在鼠毛上。为了安全还应加入颜料警戒色,易辨认被带毒老鼠污染物品或食品。在有湿性的地方或易潮的灭鼠剂不直使用。

毒粉主要用于室内处理鼠洞、鼠通或老鼠经常通过的地方。采用喷粉器喷撒毒粉,其面积大小,对小家鼠宽5—6m,渴家鼠7-9cm,长度略大于宽度,厚度2-3mm。喷撒急性灭鼠剂的毒粉1次即可,对慢性毒粉需连续数天,直至没有鼠迹出现为止。每回检查鼠迹,将鼠迹用毛刷抹平。如果有2天查不到鼠迹,即应将毒粉彻底收集起来,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深埋。

室外利用毒饵盘或箱子或竹筒等容器盛放毒饵,在其周围喷撒毒粉,增加鼠体多粘附毒粉,提高灭鼠效果。毒粉灭鼠效果好,经济,不怕担食影响。其缺点;必须把毒粉撒在鼠洞日和鼠道上,用药量大,毒粉可形成气溶胶,粘毒粉老鼠跑动时,可将毒粉抖落污染环境、食品和水源。

五、灭鼠验收标准[全爱卫发(1997)第5号文]

通过对灭鼠现场测试(同前述鼠情调查方法),验收需达到下列标准值:

1、室内15m2标准房间内喷撒20×20m滑石粉2块,过夜后在100间房屋内阳性粉块不超过3%或每个房间内布放扑鼠夹1个,过夜后,在100间内扑获率低于1%:有鼠洞、鼠粪、鼠啃咬痕迹等鼠迹的房间不超过2%;重点单位(农贸市场、饭店、宾馆、副食品店、粮库、火车站、码头等)防鼠设施(门、窗、下水道(地沟)及通风日等)不合格处少于50%

2、不同类型的室外环境累计2000米内,鼠过(包括鼠洞、鼠粪、鼠道及鼠啃咬痕迹等)不超过5处或用夜夹法捕获黑线姬鼠李小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