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0:24:55

采用范文篇1

(一)独特的风格

1.字体风格。在广告设计中,文字设计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主体,但其实字体和图形一样,也是决定广告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涂鸦艺术是一种街头书法艺术,在广告设计作品变得日益平庸的今天,涂鸦字体的个性、时尚的魅力进一步扩展了广告的表现形式,冲击主流设计的平庸与烂俗,改变传统广告设计中文字基本不发挥作用的局面,给广告创作带来多变、灵活的风格。涂鸦字体的表现方式主要有文字体积、变形、阴影、组合、透视等,根据广告主题的要求,将字体设计的个性色彩充分表现出来,设计出与众不同、丰富变化的字体,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从而产生较久的影响力。当前,涂鸦字体已经广泛运用于广告创作中,并创造出更富有感染力与表现力,常常使人过目不忘,既能有效地传递广告内容,又起到视觉审美的作用。

2.色彩风格。在色彩的表达上,涂鸦艺术家和普通的设计人员明显不同,这可以从他们的设计作品中看出。大多数传统的设计作品色彩相对比较温和,画面整洁干净,给观赏者一种和谐安静的感觉;而在运用了涂鸦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中,大多数色彩搭配浓艳,也具有强烈的对比性。为了能够现代城市中冷漠的水泥建筑墙面上表现自我、突出自我,涂鸦广告作品常常使用明度高、纯度高的色彩,例如亮绿色、橙黄色、深蓝色、玫瑰红色等,这些有高亮度的色彩搭配活泼艳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能使人兴奋,是具有涂鸦情结的广告设计师常用到的。例如可口可乐饮料中的一些列平面广告,通常采用饮料向外喷出的表现形式进行局部的变化,并形成丰富明艳的色彩效果。

3.图形风格。在广告作品中,图形设计是最富有表现意义的视觉符号,涂鸦艺术从大众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实际中吸收了大量的创作元素,使广告画面更富有表现力。广告设计在运用艺术形式传达商品信息的基础上,也体现了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现实社会的关心,从普通的大众形象到英雄形象,从卡通形象、动植物形象到公司的标志形象,从街舞形象到舞蹈家形象,这些均可以运用涂鸦艺术表现出来。在西方国家,政治人物也是涂鸦常见的主题形象,人们往往通过涂鸦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此外,也常有设计人员将影视剧中的卡通形象或其他典型形象通过涂鸦形式应用作品中,使广告作品色彩更鲜明。

(二)丰富的设计创意

1.涂鸦卡通漫画的应用。卡通造型是一种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形式,是青少年成长的印迹,也是成年人追忆青春、向往青春的载体,能够触动人们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因此通过涂鸦形式展现卡通漫画形象,并将其合理运用到广告设计作品中,有着很大市场潜力。可通过将卡通漫画形象拟人化或者是将带有幽默、夸张的涂鸦艺术形式添加到广告创作中,使作品通俗易懂、简约明快,同时有充满欢快的气息,增强广告画面的幽默感与吸引力。例如美国苹果公司的ipod广告“裤兜里藏了支乐队”,以夸张、幽默、简洁的卡通形象为元素,运用涂鸦方式为表现形式,将ipod轻便、方便携带的特点和优美的音质充分展现出来,使广告作品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明显的时代特点。

2.传统艺术元素的运用。在丰富的社会文化中,传统的艺术元素是一项独特的景观,也是重要的财富。在广告设计作品中,加入传统的装饰元素,即可有效增强商品自身的独特美观,又能够表达传统的历史文化气息。例如曾经获得戛纳金狮奖的人字拖广告设计作品,其设计者采用动物、植物等自然形象的纹样作为表现元素,使人字拖鞋和自然装饰的纹样背景融合,使广告艺术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风格,将人字拖鞋的多种材质、丰富的色彩以及无拘无束的自由风格、民族内涵等充分展现给观赏者。

3.涂鸦广告中材料肌理的应用。在广告作品中,涂鸦艺术表现形式除了色彩、图形等要素的运用外,材料肌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元素。有些设计师不仅设计广告作品,还创作涂鸦绘本,其广告作品常常带有涂鸦风格,表达方式简洁,构思精巧,而且具有丰富的寓意。通过运用粉笔笔触感勾勒出物象的轮廓和结构,笔触生动清晰,线条随意,画面简洁,但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强烈的自我意识表达涂鸦艺术起源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大众,是一种人们表达自身意识的形式,没有任何的强制性与功利性,人们可以通过运用个性浓烈的色彩组合、随意轻松的表达方式来展示其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理解与感受。因此,在涂鸦艺术作品中,通常运用独特的构图方式和色彩搭配表现出强烈的草根情怀和生命激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涂鸦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且体现了创作者自身的内心情感,是对个人心灵世界的物化表达与自然流露。具有涂鸦艺术风格的广告作品和涂鸦创作有所不同,涂鸦广告是艺术性与科学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结合,是沟通供需双方的平台。在广告设计中,不能只是单纯地运用自己的内心情感代替消费者的感受。在涂鸦艺术广告设计过程中,创作者要在广告功能体现的基础上,在作品中充分融合艺术性的创作激情和表现方式,从而使广告画面体现出自然流动的美感,将观赏者带到艺术化的世界,使其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

二、结束语

采用范文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坚持重点发展农业科技,我国也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农业研发投资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持续上升的国家之一。政策的制定者和学术界都已经充分的认识到农业技术作为生产力对农业生产的巨大贡献。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虽然很多新技术在农业中已经被农民广泛使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不得不承认还存在大量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未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产结构的调整。

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分析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准确把握农户对于新技术的态度,找出原有推广模式的不足、原有政策的偏差,为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技术的推广和采用提供有力的依据。

2影响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分析

影响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很多。在这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

2.1宏观因素

宏观因素主要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状况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这里主要从与农户技术采用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因素的进行分析。

政策因素:农户在采用一些农业新技术的时候通常会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例如:(1)国家的信贷政策,当国家以低息或者无息给农户提供一些涉农贷款,通常会鼓励农户更多更大胆的采用新技术。(2)财政补贴的政策,国家为了鼓励农户采用新品种,购置农机具,通常会给予农户一定的补贴政策,这也是农户采用新技术的驱动力因素。(3)农业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创新奖励政策通常会激发科研机构,农户,以及相关的金融的资本,市场积极的行动起来,发明创造更多对农户经济效益高的,便于使用的新技术,同时奖励政策也会更好的激励创造者加快新技术的推广传播,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只有技术最终被农户广泛采用,才能诱导创新源源不断的发展。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当地市场经济发展,商品流通速度的一个风向标。同时也能反映一个地方的农村接受新事物,新技术,追求更高经济价值的程度。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由于信息流通方便,市场开放度,透明度较高,农户思想更加活跃和开放,也更容易接受采用新技术。由于市场发达,技术产生的成果,例如新的农产品品种,果实也能更迅速的实现商品价值,让技术采用者有较为稳定回报;农户由于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能够承担技术采用失败带来的风险。

文化因素:由于传统农村很少参与市场,通讯设备也比较差,农村的信息来源也相对短缺,农民本来受教育,接受科技知识程度少。农民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以及对新事物的态度很多是当地传统几千年发展的结果。这里用“地方性知识”来表达特定地区农户价值观念。可以说一个地区农村的面貌包括其种植方式,农作物品种,日常生活习惯,对外来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都受制于这种地方性知识。在新技术的采用过程中农户的态度和行为同样受制于这种地方性知识。所以在新技术的推广传播的过程中,要仔细研究当地的文化特征,找到合理的宣传推广方式。

市场因素:市场由于交易的不断进行,促进商品,信息的不断流通,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的,导致了新产品,新思想,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同时也为新产品,新技术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场所。在一个农村市场或者农产品流通市场中,往往会让农户解除采用新技术后产生成果不能有效的实现其经济价值,收回去其成本的担忧。同时市场为农户在采用新技术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咨询提供方便;也为农户能够因自身或者外部因素及时转让新技术提供有效途径。

2.2微观因素

微观因素对农户技术采用有影响的很多,不同学者基于自己的观察角度的不同进行了不同的分析。在这里把影响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微观因素按照其来源分为四个的层面:(1)农户层面主要包括农户的年龄、性别、职务、家庭规模,家庭收入消费水平等;(2)推广层面:主要有推广宣传的力度,技术指导培训的次数,进行推广的主体,采用性技术的奖励政策。(3)技术层面:技术层面主要是由于技术本身的原因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主要包括技术的初始投入、技术的采用难度、技术的使用的风险和技术的预期收益和效用等。

2.2.1农户层面

费德(Feder,1985)认为农户选择(采用)行为主要受农户自身特征和技术诱导因素的影响。Adestina(199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农户技术采用决策的模式,他们认为采用新技术的决策是基于农民对此项技术的认知情况。在年龄这个变量研究上,Adesina(1993)认为农民的年龄和新技术的采纳成反比例关系,即年龄越大,由于风险因素等的考虑越倾向于采用传统技术。相反,年轻的农民倾向于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Taylor(1982)也认为教育是农户变量中的最重要因素,它可以增加农户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可能性。我国学者林毅夫(1994)对杂交水稻品种采用的研究中发现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对农户采用此技术具有显著的统计效应。

何子文,李鹏玉(2006)认为政治成份及社会公职和每年外出本县次数对农户新技术的采用有影响。张林秀等(2002)利用江苏省300个农户1993一1999年的历史资料,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农户生产性投入行为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户的非农就业比例、借贷的可获性、土地规模、房屋资产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是主要决定因素。曹建民等(2005)通过对水稻氮肥适地管理技术的农民参与式研究意愿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农民参与科学研究的意愿及其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技术信息显著地影响农民参与科学研究的意愿;农民的个人特征中,是否为户主、性别、教育水平、农民是否经常参加农业劳动以及农户的土地规模等因素均显著地影响农民参与科学研究的意愿。

2.2.2推广层面的因素分析

Azhar(1991)和Adestina(1993)强调推广人员的信息交流程度在技术采用过程中的重要性。张云华等(2004)认为农户与涉农企业和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的联系是影响农户采用无公害及绿色农药的主要因素。非洲高原农业发展项目(AHI)和国家农业研究中心(ICRA卫)结果表明:农户与农业技术中心的联系程度是影响其参与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学者朱希刚(1995)对鄂西贫困山区的289个农户技术采用的行为研究表明:与农业推广机构的联系、政府对采用新技术的鼓励与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意愿呈正相关关系。付少平(2003)认为在技术方面有创新成就的农民,许多人都曾经获得过院校、科研机构专家、技术人员的帮助。这些农民通过各种社会关系与专家、技术人员建立了联系,专家、技术人员为农民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人际扶助条件。赵龙群等(1997)认为,影响农户采用技术的因素有:①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工资低、人员少、队伍不稳定;②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内部结构失调;③农民自身的影响因素。

2.2.3技术层面的因素分析

技术层面的因素主要包括采用技术的投入产出效益、技术风险、技术掌握难度。雷杰•克里斯娜关于印度旁遮普邦棉花种植者对供给反应的研究,以及秘鲁高原上的印第安人对新马铃薯品种的采用行为分析,认为有利性的差别是解释农业生产要素接收速度的有力解释变量,而不用求助于人性、教育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差别。决定有利性的因素主要有:绝对而不是相对的产量增加、产量和价格的波动以及由此导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罗杰斯(1957)同样认为技术使用者对技术接受倾向的不同受科技信息、风险及市场供需条件的影响。欧马拉(O''''''''Mara,1980)和林德钠(Lindner,1987)研究了风险因素对农户技术选择(采用)行为的影响。我国学者朱希刚(1995)的研究也表明技术采用后产出的增加与农户采用新技术呈正相关关系。

3相关文献的总结和政策含义

采用范文篇3

关键词:采用证据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标准

所谓证据的采用标准,指证据的可采性、适格性,就是说如果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符合法律对证据的基本要求,就可以被采用为证明活动的证据。行政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行政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材料。它是人民法院确定案件的法律事实,并对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有理等作出正确裁判的根据①。行政诉讼证据是行政诉讼的核心,行政审判的每一道程序都离不开证据,人民法院通过举证、取证、质证及认证等环节,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将相关法律规范适用于该事实,并作出裁判,从而完成全部诉讼活动。因此,在行政诉讼证据的采用上,必须遵循诉讼证据的采用标准。

一、在审理行政案件中采用证据应遵循证据的客观性标准

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应该具有客观存在的属性,或者说,证据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一种法律上的相对的客观真实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绝对的事实真相②。无论是在刑事、民事、行政等诉讼活动中,还是在仲裁、公证、监察等非诉讼法律事务中,采用的证据都必须具有客观存在性。《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主要是认定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三项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当被告行政机关不能举出证据证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客观事实时,就由被告承担败诉的的结果,原告并不因为举不出证据反驳行政机关认定的事实而败诉。

行政纠纷的产生一定是基于一定时空条件下的客观事实,它必然会留下痕迹,引起一些变化。如行政处罚决定书的作出,处罚决定书即是书证。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其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性。当事人对对方提供的证据的客观性作出评判时,一般包括两种意义:一是对作成的真实性,二是对其所记载、表述、体现的内容真实性。如被公安机关处罚的原告对公安机关出具的有关口供笔录持异议,就需要查清究竟是对制作笔录的真实性有异议呢,还是对笔录中所记载的内容有异议,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因此,具体的行政诉讼证据举证活动中,人民法院在采用证据方面应遵循证据的客观性标准。行政诉讼证据的客观性标准应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证据的内容必须具有客观性,必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虽然这种反映可能会有错误和偏差,但是它必须以客观事物为基础。纯粹的主观臆断,毫无根据的猜测,以及梦幻中的情节和迷信邪说的咒语,即使被当事人提供为证据,也不具有可采性。其次,证据必须具备客观存在的形式,必须是人们可以某种方式感知的东西。无论是物证、书证,还是证人证言、鉴定结论,都必须有其客观的外在表现形式,都必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行政案件的举证活动中,被告所举的证据更要如此,如果对案件有关情况的反映仅存在于某人的大脑之中,没有以证人证言或当事人陈述等形式表现出来,那它就不具备证据的可采用性。

在此需要指出一点,行政诉讼证据具有客观性,但是证据并非纯粹客观的东西,而是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互结合的产物。例如,作为负有举证责任的国家行政机关所举的证据,比如陈述和证人证言,显然是有关人员主观上对客观存在的案件事实的认识结果。正因为如此,当事人陈述和证人证言等证据中才存在着不符合案件事实的可能性。严格地说,任何形式的证据中都包含有人的主观因素。有人认为,物证就是纯客观的证据,其中没有任何主观因素。美国著名法庭科学家麦克唐奈曾经说过:“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会说谎,证人会说谎,辩护律师和检察官会说谎,甚至法官也会说谎。惟有物证不会说谎。”这种理解不无偏颇。物证自身固然可以说是客观的,没有主观因素的,但是物证自身却不能证明案件中的任何问题。任何物证要想证明案件中的有关事实,必须与有关人员的行为联系起来,必须依赖于有关人员的活动。在行政案件中,原告认为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那么原告自己能够证明被告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事实吗?难!首先原告要将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各个环节进行一一审查,举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还要找出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然后要对它进行质证,以便确定它与案件事实的联系。而在这一过程中,现在均由被告来负有举证责任,它也就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有关人员的主观因素。由此可见,任何证据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有人的主观因素。这正是我们依靠证据处理案件时可能发生错误的根源之一,也是必须对各种证据认真审查评断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行政诉讼证据的采用上必须遵循证据的客观性标准。

二、在审理行政案件中采用证据应遵循证据的关联性标准

证据的关联性又称相关性,是指证据反映的事实必须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在行政诉讼活动中,客观事实多种多样,但不是所有事实都是特定行政案件的证据,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内在联系的证据才能被采用。人民法院应从客观的角度,认识、把握诉讼证据的关联性,明确证据的方向,以便查清案件的事实。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和绝对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只不过这联系的形式和性质各不相同。严格地说,即使在所谓“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之间,人们也总可以找到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证据与任何案件事实之间都具有关联性。但是这种普遍存在的关联性显然不能作为司法和执法活动中采用证据的标准,而只能作为我们研究和理解证据关联性的出发点。行政案件中,被告必须通过大量证据证明其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如果行政机关把一些与所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无关联的、不合法的证据在庭审中一一出示,宣读,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后收集的证据杂乱无章、毫无顺序地让原告辩认,那么,就会出现,在没有关联性的证据中找不到作出个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这一事实存在着某种关联的证据,即证据不被采用。

在具体的行政案件证据举证过程中,在采用证据方面应遵循证据的关联性标准。在行政案件证据的关联性标准上,笔者认为,行政诉讼证据的采用重点应放在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前所取得的证据。行政机关在作出某具体行政行为之前,应先取得实施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充分证据,然后才能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决定。如果证据不足,行政机关即不能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即使作出,法院也可以判决撤销。可以说在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前行政机关取得的证据,对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关联性起着决定的作用。行政机关举证不在于多,而在于所举证据有无证明力,尤其是所举的证据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着关联性,这就为法院分析判断并采用证据打下良好的基础。

笔者在此讲到被告应重点出示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前所收集的证据,并不是说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后,行政机关就不能收集证据。只要在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证据对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具有关联性,那么也可以作为定案依据而被采用。《行政诉讼法》第34条规定:“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被告经法院批准,仍可以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后收集证据。对这些证据的范围行政诉讼法未作明确规定。笔者认为,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后,经法院准许可以收集证据,这些证据的范围是有限的,法院的“权”也是有限的。如果法院可以允许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后补充任何证据,法院并以此为证据作为定案的根据,那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就不能在行政诉讼中得到体现,这条法律基本原则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就得不到保障。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被告可以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后收集证据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经法院准许可以补充相关的证据:1、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2、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过程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人民法院也只有在这两种情况下才能有权允许被告向原告或其他人收集证据或补充证据。

从司法证明的角度来说,采用证据的关联性标准要求每一个具体的证据必须对证明案件事实具有实质性意义。换言之,一个证据的使用必须对证明案件事实或其他争议事实有确实的帮助,因此又可以称为证据的“证明性”。但是,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性”有大有小,有强有弱,而司法证明活动要受多种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无限期无范围地进行下去,所以作为证据的采用标准,证明性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水平。

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在评价证据的关联性时一般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时间和人力的耗费是否允许采用该证据;另一个是该证据的采用是否会给证明带来不必要的干扰或混乱。还要把证据的关联性标准分解为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这个证据能够证明什么事实;第二,这个事实对解决案件中的争议问题有没有实质性意义;第三,法律对这种证据的关联性有没有具体的要求。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人们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具体证据的关联性了。

三、在审理行政案件中采用证据应遵循证据的合法性标准

证据的合法性大概是我国证据法学领域内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一派学者认为证据必须具有合法性,或者说合法性是证据的基本特征;另一派学者则认为证据不必具有合法性,或者说合法性不是证据的基本特征。如前所述,只要不在证据概念的层面上讨论这个问题,而是在证据的采用标准上讨论这个问题,人们的观点就容易统一了。作为证明根据的材料无论是否具备合法性,都可以称为证据,但是每一件证据能否在具体的司法和执法活动中被采用,还要看其是否具备合法性。无论是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中,无论是在仲裁、公证、行政处罚还是行政监察中,合法性都是采用证据的重要标准之一。

行政诉讼证据的合法性标准,指人民法院采用某一证据,该证据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即该证据应符合法定的形式,并且该证据的取得应符合法定的程序,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不能被采用。行政诉讼证据的合法性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证据的主体必须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例如,不具备鉴定人资格的人做出的鉴定结论当然也不符合证据的合法性标准;此外,行政机关超越其法定权限收集的证据,亦属于主体不合法的证据,不能采用;第二,证据的形式必须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相关诉讼法规定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笔录上必须有鉴定人员或勘验检查人员的签名盖章,因此那些没有上述人员签名盖章的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笔录就属于形式不合法的证据,不能采用;另外,如果法律规定证明某种关系存在的证据必须以书面形式,或者必须经过公证,那么不具备相应形式的证据也就不能采用;第三,证据的收集程序或提取方法必须符合法律的有关规定。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如果作为行政诉讼被告人的行政机关这样做了,那么其收集的证据也因程序不合法而不能采用。

在行政案件审理活动中,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将普遍性规范适用于特定的人、事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事实性行政行为和程序性行政行为,程序性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的某种实体行为作出以前履行先行程序的行为。因此,在行政机关举证之前,应要求其向法院说明证据的基本情况和应证的事实。首先要求行政机关出示、宣读或介绍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程序合法的证据,即法定程序举证,如行政文书送达回证、告知笔录、审批程序表格等。具体行政行为可能因违反法定程序而被撤销,因此行政诉讼中被告必须提供具体行政行为程序合法的程序性证据;其次,被告应向法院出示、宣读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具体行政行为的每一个事实要件,都应当有相应的证据支持。如果没有相应的证据支持,行政机关认定的事实就是空中楼阁。人民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是否有证据支持。因此,行政机关向法院出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是行政诉讼举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是“程序”、“实体”并重,所以在要求被告出示这方面证据时,也应同样对待。

在行政案件的合法性标准上,还要着重在行政机关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行政机关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范围大、条文多、专业性强,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这些规范的了解受到很大限制,就是审判人员对这些规范也了解不够。所以,法律明文规定行政机关应向法院提供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在庭审时行政机关必须当庭出示,宣读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并当庭质证。在此笔者要强调的是在行政法律规范体系中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法律层级排列有序、其法律效力依次递减,因此在庭审时,审判人员应要求被告重点出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行政法规。其次是地方性法规,再其次是行政规章。

采用行政证据的合法性标准必须以特定的法律规定为前提。对于不同的司法或执法活动来说,法律规定的证据采用标准不同,证据合法性标准的含义也就有所不同。在仲裁、公证、行政处罚和行政监察等活动中,具体采用证据的合法性标准也不完全相同。诚然,法律规定是可以修改的,证据合法性的内容也是可以改变的。总之,证据必须在主体、形式和程序方法上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才能在相应的证明活动中被采用。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强调采用证据的合法性标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姜明安,《行政与行政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②何家弘:《证据的采用标准》见《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3期;

阿尔弗雷德·刘易斯:《血痕弹道指纹探奇》,何家弘译,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参考书目:

1、《行政法学》,罗豪才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中国诉讼法学》,于绍元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版;

采用范文篇4

高层建筑转换层在高增建筑的结构中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浇灌混凝土出现裂缝是一种常见现象,也是高层建筑转换层质量隐患之一,目前国内建筑施工中多采用强度等级为C50的混凝土,少量也会采用等级为C60的,等级高虽然能保证楼体的强度,但是这却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例如容易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这就是建筑质量隐患。为了能更加安全的使用高强混凝土,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环节:首先,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在混凝土的配比中不应大于550公斤每立方米,其它石料等掺和成分使用量不大于600公斤每立方米。混凝土中间添加的粗骨料的直径应控制在32毫米以内,如果混凝土德强度更大,则骨料直径应控制在25毫米以内。此外,应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使其不超过0.35,强度越高这个比例越低。在控制好和易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的添加量,从而降低水热化,降低裂缝出现的几率。最后,高强混凝土的砂率最好控制在0.28至0.34之间。其次,为防止和控制在转换层施工过程当中出现裂缝,应注意以下细节。我们都知道,混凝土在浇注时温度越高其水泥水化的速度就越快。如果想要控制浇注温度,可以采用原料提前冷却的办法降低温度。在几种原料中,最容易冷却也最容易操作的就是拌合水的降温,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水中加人冰,然后用冰水拌合就能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在施工的过程中可采用温度控制的方法来降低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的破坏。严格的控制好混凝土浇注时的内外温差,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人模温度,一般内外温差应控制在2O到25摄氏度之间进行浇注。叠合梁的施工结构建筑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水化热,从而对裂缝的产生有很好的防止作用。浇筑后应做好相关部位的养护措施,这能够有效的保证浇筑体的强度,防止因混凝土收缩造成的裂缝。最后,转换层的建筑结构也至关重要。例如在结构中使用桁架结构,将有难度的大面积浇筑施工分解成小块的混凝土施工,及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同时也利于控制裂缝的产生。在梁的设计中多采用双梁设计,这样能够减小梁截面面积,进而也就减少了浇筑过程中的水化热,也就降低了裂缝产生的概率。在转换层的转折处,增加钢筋的使用量也能有效的防止裂缝的出现。

2梁柱节点施工问题及采取措施

和裂缝一样,转换层的梁柱节点施工一样也是建筑过程中的关键所在。这一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意节电箍筋和梁板钢筋的安装。通常我们梁柱节点的浇筑是和梁板一同进行的,这一浇灌过程要求质量较高,特别是横纵梁的交汇处更是施工的重点。加密箍筋起到加固的作用,通常采用井字复合钢筋,这使得施工过程当中的间距很难保证,容易出现松动、滑动和弯钩角度不到位等毛病。对于这些问题可将封闭箍筋改为对口箍,并在规定的间距处进行焊接,保证间距不会产生变化。其次,应注意节点处混凝土的浇筑措施。因为一般情况下,柱混凝土的强度都会大于梁混凝土。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一般楼板的混凝土强度都控制在C25至C35之间,而柱混凝土的强度一般要控制在C50至C60之间。这就会造成一个问题,也就是在板、柱、梁的结合部位会出现混凝土强度不一致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经常采用的措施如下:

(1)在节点处参照梁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浇筑。如果强度差在5兆帕时,节点处按照梁混凝土施工;强度差在lO至15兆帕时,就可采用箍筋和纵筋等手段来进行加固。

采用范文篇5

现代化建筑设备和现代化施工机械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建筑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和高分子有机材料、新型金属材料、高耐久性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应用,高层建筑在亚洲国家快速发展,建筑层数和高度不断增加,建筑功能和类型越来越复杂,结构体系日益多样化。本文分析了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状况,论述了其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及开发性能要求。

2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的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新型块体材料:如粘土空心砖、烧结砖、蒸养砖、以及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垃圾砖等等。这些新型墙体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还能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发展的目的。

2.1保温隔热材料:a.保温隔热材料在国外的最大用户是建筑业约占产量的80%,而在我国建筑业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其应用仅占产量的10%。b.生产工艺整体水平和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c.科研投入不足,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滞后,特别是保温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多年来进展缓慢,严重地影响了保温材料工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其他新型建材制品设计施工应用方面的工作,是发展新型建材工业的当务之急。

2.2防水密封材料。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它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筑材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获得较快的发展。目前拥有包括沥青油毡(含改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五大类产品。我国防水材料基本上形成了品种门类齐全,国外有的品种我们基本上都有。

2.3装饰装修材料。它的品种、质量和配套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物装饰档次的高低,对美化城乡建筑、改善人民居住和工作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的发展对高层建筑的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居住和工作场扬要求也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建筑容积率过高,收容人数多,目前为解决高层建筑的防灾、减灾问题,结构设计和材料研究领域已经在研究开发抗震性能良好的制震结构和防火、耐火的建筑材料。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这个迅速城市化的世界中,人的生命和古老的生态系统都在经历新的挑战,对于能源和耕地等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4的中国来说,国民经济和社会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目前我国粘土实心砖仍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近80%,能耗高、毁田、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采用范文篇6

针对这一情况,对**省2014年公务员考试大纲进行了解读,以帮助各位考生详细了解考试情况。

**省2014年公务员考试大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考试题型、试题顺序与2014国考相同

**省2014年考试大纲与2014年国考大纲相比,基本完全相同。研究分析,**省2014年考试大纲《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部分与2014年国考大纲相比,无论是题型设置、题型顺序、还是例题都完全相同。《申论》部分与2014年国考大纲中的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要求完全相同。

根据大纲来看,**省2014年公务员考试试题顺序及题型都将与2014年国考相同,建议各位考生参照国考试题进行备考。

二、题量是否变化未知

**省2014年考试大纲中明确标明了试题题量为120题。2014年大纲中对题量并未提及,在考试内容紧跟国考的情况下,此次**省公务员考试试题题量是否会跟随国考变为140题,目前还不得而知,2014、2014、2014三年**行测题量分别为100题、140题、120题,建议各位考生按照国考140题的题量进行准备,以免在考场上发现题量超出预计,导致心态受到影响。

三、与其他省份采用相同试题倾向明显

采用范文篇7

一、德育教育中缺乏人文教育

为了确保在校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很多职校采用所谓量化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及表现进行分值统计,包括考勤、课堂纪律、劳动、集体活动等多项内容,一个学期结束后统计结果作为学生操行评定的依据,从而分出优、良、中、差等等级。这种量化管理常常形成一定的制度规定,被称之为“德育考核”,依据条条框框对学生的言行加以制约,或加分或减分,对有些学生确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但并没有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时往往适得其反。依靠分数制约学生行为的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他们很可能会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一旦产生这样的后果,对学生的教育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正是因为那种量化管理模式过于冰冷,缺乏人文关怀。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得在德育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在旧有的量化管理模式中加入人性化管理,在进行量化管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变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以前的行为是错误的,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种人文教育不能等学生犯了错误才实施,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出来,而语文教学正是实施人文教育的理想平台。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它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

二、中职语文教学

如何实施人文教育中职学校中语文学科在教学当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各咱应用文的写作、书法水平的提高、口语的清晰表达,使得原本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语文教学工作逐渐向着工具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不再学得枯燥无味,更容易积极的参考到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当中的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通过各咱语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实用性的东西,从而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工作。学生之所以会选择中等职业学样继续学习与深造,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已经认识到学习不是自己所擅长的东西,应该选择去学习一门技术,作为自己将来谋生的手段。所以,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对各种知识的掌握也比较的少,更重要的是,由于观念上的原因,他们对于语文学科并不重视,更加看重专业课的学习。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当中的语文教育大纲大多是延用的以前的,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也是固定不变的,所有的教学活动在进行前就已经被划定在了一个比较小的圈子之内,难以取得突破,更不用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际工作当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把握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使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同学都能够学有所获,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谓的人文教育当然也不能仅仅依靠上面所说到的,还应该从教材的选择上入手,添加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进入到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中来,对于陶冶学生的性情是很有帮助的。另外,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该要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并引导学生对一些好的东西加以欣赏与吸收。

三、结语

采用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物权行为;物权行为理论;立法选择

关于物权行为理论,我国理论界一直未达成共识。多数学者持否定态度,甚至认为物权行为这一概念是高度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根本就不存在;也有学者主张承认物权行为独立性,却对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持怀疑态度;还有不少学者认为,物权行为理论有它历经弥久而不衰的生命力,这一理论对我国物权理论的建构同样有借鉴意义。笔者通过对物权行为理论的解析认为.物权行为理论作为一种物权变动理论,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我国应当采用物权行为理论。

一、物权行为理论的理论内容

物权行为概念由德国法学家萨维尼提出。萨维尼将交付视为独立契约,创立物权行为概念后经法学家发展形成了物权行为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无论民事主体因何种原因而进行物权的变动,他们关于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均成为独立法律行为,其效力和结果与原因行为各自没有关联。从上述思想出发,德国法学家一般把物权行为理论,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或者说三个重要原则:

1.区分原则。即在发生物权变动时,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物权变动的结果作为两个法律事实,它们的成立生效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根据。德国法学家认为,买卖合同的成立生效与所有权移转之间的区分,并不是人为拟制,而是客观事实。无论物权变动的原因是什么,原因的成立与物权的变动都不是一个法律事实:而是两个区分的法律事实。在原因行为中,当事人享受债权法上的权利,并承担债法上的义务:在结果行为中,当事人完成物权变动,使得物权能够发生排他性的后果。在德国法上,原因行为就是能够产生请求权的负担行为,而能够发生物权变动的结果行为是处分行为。

2.形式主义原则。即物权变动的独立意思必须依据一种客观能够认定的方式加以确定的原则。根据德国法学的通说,这种表现物权独立意思的最好方式就是不动产登记和动产的交付。但是因为物权的独立意思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故在登记与交付之外也可能有独立的物权意思。比如,一个不动产交易虽然没有进行登记,但是如果出卖人把土地使用权证书交给对方当事人,这种行为本身就可以表示出卖人关于交付所有权给对方当事人的意思。既然这个意思可以依法成立.就可以依法确定所有权已经移转给对方当事人。但是.动产的物权变动意思只能由交付这种行为来表示,除交付外,法律不认可其他的意思表刀。

3.无因性原则。也称抽象性原则,是指作为处分行为的物权行为.不问其是否基于某项有效的负担行为,而自行发生效力。原因行为的无效或者撤销不能导致移转物权的履行行为的无效或被撤销。正如萨维尼认为:物权行为应与作为其原因行为的债权行为相分离.将原因行为“抽象“出来,使物权行为无因化。如一物因一方当事人履行买卖合同而交付,另一方当事人却以为是赠与而取得,双方当事人的错误也不能否定他们所缔结的物权契约的有效性.也不能否认因此而产生的所有权移交的结果。简言之,“一个源于错误的交付也是有效的”。物权变动是物权意思表示的结果,如果物权法上的意思没有撤销.物权已发生移转,只能借助不当得利理论来解决债权上意思表示的瑕疵引起的后果。

物权行为理论是由上述三部分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物权行为理论的制度功能。

二、物权行为理论的实践意义

1.物权行为理论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实现社会公正。一些学者指出,在买卖合同中,标的物交付后,如果买卖合同未成立、无效、或被撤销,依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及其无因性的立法观念.不发生标的物所有权的移转。买受人如果再转让给第三人时,属于无权处分。基于“任何人都不得将大于自己的权利让于他人”的古罗马法原则,第三人即使为善意也无法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反之.依承认物权行为及其无因性原则的立法例,则第三人仍能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从而有利于保护保障交易安全和维护第三人的利益。应该承认,这些学者已经恰当地看到了承认物权行为理论在维护交易安全方面所作的贡献。

然而.反对该理论的学者认为物权行为理论的最大缺陷在于严重损害了出卖人的利益,有违民法中的公平原则。他们认为,依物权行为理论,买卖契约即使未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对物权行为不发生影响,买受人仍然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出卖人只能依据不当得利的规定请求返还.其地位由标的物的所有权人降为普通的债权人,不利于对出卖人利益的保护。采用物权行为理论真会严重损害出卖人利益吗?我们可以分别以契约未成立、无效或被撤销的情形进行分析。契约未成立,不存在按照契约进行交付的情形;契约无效如买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为无行为能力人,订立一个电视机买卖合同,并完成了交付。由于该买卖合同中一方为无行为能力人,所以买卖合同无效。同样根据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一方由于意思能力欠缺,其所为的交付行为也应无效。当一方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分析与之同理。本文在此想强调的是,物权行为作为法律行为的一个下位概念.其成立、生效与否也必须符合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要件。正因为如此,那些认为采用物权行为理论会严重损害出卖人利益的担忧是不必要的。

物权行为理论在实践中不仅没有损害出卖人的利益,而且特别注重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保护第三人的利益,是维护正常民事流转关系、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不论是赞同物权行为理论的学者,还是反对物权行为理论的学者,都不会否认物权行为理论在保护第三人方面的积极影响。根据物权行为理论建立的公示公信原则,借助于不动产的登记和动产的占有交付的公示作用使物权变动具有公信力.建立了完善的对第三人保护的规则.这也符合了当达的市场经济对交易安全保护的要求。

2、采用物权行为理论及其无因性原则,有利于明晰法律关系.便于法律适用和节约社会成本。依物权行为理论.现实交易中存在两个不同的契约,一个是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契约,另一个是物权契约。两个契约完全分开,概念清楚定位准确。每个法律行为的效力都十分容易判断,利于法律的正确适用。比如:甲与乙签定了一汽车买卖合同.合同签定后甲将汽车交付给乙,乙也按合同支付了价金,双方约定在某一日期到汽车交易管理机构办理登记过户手续。就在汽车办理登记过户手续的前一晚,汽车被盗,于是产生了一些纠纷。如果该案按照否定物权行为理论的观点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形:首先根据汽车买卖合同未登记,甲乙之间签定的买卖合同无效,因此甲应该将价金返还给乙。其次又由于乙将甲的汽车丢失.于是又发生债的关系,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这样一来,本来按照物权行为理论非常简单的案件弄的十分复杂。按照物权行为理论审理,甲乙之间的汽车买卖合同成立且生效.甲乙之间的物权契约也已成立,并且完成了交付,该合同也已经生效。甲乙只在各自的范围负责,从而大大节省了社会成本。可见,物权行为理论在明晰法律关系、节约社会成本方面的意义显著。

三、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看,我国物权立法应该采用物权行为理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物权行为理论从实践上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实现社会公正.而且有利于明晰法律关系.节约社会成本。所以从客观上说物权行为理论是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对法律规则提出更高要求的集中反映。而就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经过长期探索.我国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方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市场的发达促使众多市场主体的参与,所以我国存在着采用物权行为理论的条件。

1.采用物权行为理论,有利于规范我国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活跃的市场主体体系和良性的市场运行机制。物权法以为建立良好的财产流通秩序提供可靠的基础为宗旨,必须应对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和强化市场主体严守契约的法律意识。在私有经济长期运行中以信誉求生存的经营者已树立起严格履约意识的资本主义国家。即使以登记要件主义的物权立法确实表现出了先进性和可行性,但它不适合我们的国情。我们要制定的物权法,虽不能独自完成制裁违约行为的重任“登泰山以小天下”,但决不可让违约者肆意妄为。这就需要在物权法中引人物权行为理论,使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实现有效的分离,在物权行为无效时,赋予债权行为在债权法上的效果。

2.采用物权行为理论,有利于继承我国本土化的法律文化传统

1929年,我国在制定民法典时采纳了德国法上的物权行为理论,并在我国台湾地区一直施行至今。该法第758条规定:“不动产物权依法律行为而取得、设立、丧失及变更者,非经登记不生效力。”本条所称法律行为即系指物权行为而言。第761条第1款规定:“动产物权之让与,非将动产交付不生效力。但受让人占有动产者,于让与合意时,即生效力。”本条让与之合意,亦系指物权行为而言。国民党《六法全书》在大陆已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于建国初期明令废除,但法律条文的废除并不能等同于法律文化的废除。法律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国文化具有割不断的传统,存在着无法抗拒的继承性。法律文化同样不可能因一纸明令即可废除。因此,在制定物权法时,不能不考虑本国的法律文化传统,不能不考虑物权行为理论。

3.采用物权行为理论,不存在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难以协调的困难

采用范文篇9

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机的图像画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电视屏幕越来越大,成像效果越来越清晰,尤其是平板电视技术的突破,使电视在外观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电视机身的厚度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识。在画质和外形取得突破的同时,人们对于电视机的声音效果要求也逐渐提高,要求声音要尽可能高保真,声音频带要宽广。

1.1电视机音响系统在一定程度上

受电视机机身外形的限制,由于机身外形的设计约束,使得电视机迫不得放弃部分音质,电视的声音系统改进速度不及视频技术创新速度,大部分电视机的音响结构还是传统的内置方式。内脂方式的电视音响系统由于缺少足够多的空间来放置高低频音响设备,因此无法实现低失真的效果。无论电视如何发展,其声音系统的设计都是一个综合工程,声音的音质是扬声器和机身机构有机结合的综合效果,如果结合的不到位,不仅不会获得理想的声音效果,反而会增加设计成本。

1.2机身外形对于电视声音系统的影

响主要体现在对声音低频部分,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带通式设计方法,但是也有部分电视采用倒相式。平板电视必须根据自身结构来选择扬声器的规格和设置方法。通常对于高频扬声器而言,在平板电视中都会采用螺钉进行加固处理,切忌用支架固定,这样的原因是能够尽最大限度的降低由于声波引起的机身振动,避免不必要的噪声。再者,平板电视在设计时要保证音响声筒面积要超过音响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五,低于这个数值的音响系统高低音频都不能较好的实现。通常为解决平板电视中的高低音频失真现象,都会在面板两边增加高音扬声器主声道。根据实际经验而言,音响开孔数量越多,凸台高度越低,对音质的保护效果就越好。

2现阶段主流高低音频应用技术

2.1DDAS处理技术

DDAS是平板电视中主要应用的高频处理技术,主要是在声音动态频带技术处理、声音幅度处理、虚拟低音及低频处理技术。其中动态频宽处理技术主要是从扬声器方面来改进声音处理技术。因为扬声器的线性冲程范围有限,在声音振幅较大时容易产生非线性的失真,DDAS处理技术就是通过动态控制低频的最低限度,具体体现在音量小的情况下,低频的限度尽量低,音量大的时候低频的最低限度尽量增加,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在电视机播放电视高音量时产生的非线性失真,能够有效解决高音量时声音缺乏层次的感觉。对于幅度处理而言,同样是处理扬声器的非线性失真现象。其解决方法同动态频带处理技术类似,都是通过控制音量的大小来弥补幅度产生的音量失真。具体体现主要是在电视声音低时尽量弥补低音,声音高时尽量避免失真。这种动态控制与人的视听习惯相符合,保证用户在电视播放不同音量时都能获得相同的视听感受。现阶段平板电视中的音响系统的声筒面积比较小,造成声音的谐振频率较高,这就容易造成电视低于其谐振频率的部分表达不出来,也就是所谓的低频缺失,DDAS中的低音处理技术就是指将音响系统中无法表达的低音频率表达出来或者说是再现出来。通过频率再现就能在扬声器中重新进行声波整合,用户在使用时,就不会明显的觉察到低音缺失,低音处理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平板电视中音响系统的声筒面积小的问题,低音处理技术的原理是根据人的心理声学特征来设计。现阶段为了改善平板电视高音频的缺陷,通常采用将扬声器与声筒不对称放置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中频的声音播放效果,使声音变得更加的和谐自然。通常人对于高音频的声音感觉较为强烈,对于低音频的声音感觉不如高音频的声音。对于平板电视的音响系统而言,低音效果主要是通过音响的体积来实现的,换句话说就是平板电视要提供充足的空间来保证音响系统来提供低音。主流处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引入TS低频处理技术,创新扬声器的使用参数,提高扬声器的性能,还可以在音响中放置高音的声透结构,有效地改善了平板电视中容易产生的高频不足现象,进一步提高声音的清晰程度。

2.2腔体技术

所谓的腔体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大音响的内部空间,使得音响内部空气振动得打充分体现,空气在墙体内通过振动将音质完全表现出来。平板电视中采用独立的空气振动腔体,在腔体内部还可以设置多环节腔体和导向设备,这样的设计思路不仅能够增加空气振动的频率,还能有效的增长声音传播的时间,保证声音能够严格按照导向设备传输出来,最大限度降低声音的损耗。腔体能够传输人耳能够听到的所有频率的声音,也就数说能够将频带的宽度发展到了极限,现阶段平板电视中多采用磁性较大的材质来作为声筒的组成材料,磁性大的喇叭能够保证声音的音质不失真。腔体技术还能提高声筒的开孔数量,将声音中的中高音的辐射发展到了极致,保证用户在观看时的高音能够完全的表达出来。

2.3A12技术

A12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将传统的单个声道的电视伴音转变为5.1声道,其中主要的技术就是全方位立体环绕技术。通过平板电视两边的音响创设中全方位的环绕效果,加之声音与视频技术的统一,保证了声音与画面的高度协调。全方位立体环绕声能够为用户营造一个更加真实的观赏环境。保证平板电视在使用时声音与画面在相同的位置表达出来。充分满足了人耳对于高低音频的要求。

3总结语

采用范文篇10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情感智能多元智能弱势群体研究性学习

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要求我们要创造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交流与沟通的课堂,要达到此目的的关键就在于构建一个能使学生们相互作用的学习环境。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学生间的合作能使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推理水平,形成相互间良好的关系,也能使他们更好地接受不同的意见,具有更强的自尊心,更健康的心理,以及许多其他的优于单纯竞争或单独学习的效果。

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摸索,进行合作性学习,体现伙伴学习关系的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教学活动的要求,合作学习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实现了有效学习。有人把小组合作学习理解为“小组讨论”,实际上小组合作学习所指远非“小组讨论”所能涵盖。小组合作学习它指的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分工合作中承担个人的责任;组员间的相互尊重,沟通与评价等。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就开始了对合作性学习的系统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内外早已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同的学习方法。在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教师采用小组的讨论问题或进行实验,但有时并未观察到这种学习方法在促进学生发展上的优势所在。那么,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以下是我通过理论研究和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观摩得出的体会。

1.给出适当的问题是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的关键

我认为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中等难度的、有真实情景的、有挑战性的以及解决途径和结论不唯一的问题。太易和太难的问题都不适合,太容易的问题无需讨论,太难的问题,小组讨论难以使个人在短时间内进行深入缜密的思考。真实情景有助于激发小组的兴趣,有挑战性的和解决途径和结论不唯一有助于更多的成员参与评价和获得成功感。给出的学习任务是否恰当,是教师设计这项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

例如,在进行金属钠一节的教学中,可以探究的问题很多,比如对Na和H2O的反应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探究,对Na与Cu(OH)2溶液,Na与不同的酸溶液(稀盐酸、浓盐酸和稀硫酸)反应时,反应速率和现象各异的探究,到底把其中的哪些问题作为提供给小组的合作学习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其中做出选择。考虑到教学重点与难点,考虑到合作性学习的任务要求,最后我在课堂上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对Na和水反应的合作实验,探究其实验现象与实验原理之间的关系,对Na和S反应实验方案的设计与交流评价,以及课后共同完成小组实验报告3个教学活动中。这3个问题难度适中,其中Na和水的反应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教师提供对小组合作学习技巧的指导

学习任务明确了,是否能很好地完成以及是否能使多数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理的分工与合作。教师要在考虑多元智能因素的基础上,给出明确的角色分工,帮助学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例如,金属钠一节中,对Na和S反应的实验方案设计,4人小组,教师可以建议一个人画装置图,一个人设计方案,一个人最后陈述,一个人控制时间并与其他小组交流,充当信使。我发现这种分工对于小组进行化学实验设计活动是合理和有效的。

3.教师本身要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反馈

小组的活动需要从外界得到即时的反馈,需要有人分担困难和提供支持,需要有人分享快乐和给予赞赏与鼓励。那么教师在这方面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活动的进程与和最终的结果。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要善于控制,例如在一次新课程教学观摩课上,开课的老师他就把全班共分成12个小组,并且争取在一节课中让每个小组至少获得一次和教师单独交流分享的机会。那么教师选择在哪些活动中与哪些小组交流,用多长时间交流等细节问题,需要教师兼顾不同的需要,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间中不断地揣摩。在交流评价的环节,如果时间有限只能使部分小组获得发表观点的机会,应多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避免造成小组间机会不均等;另外还可以考虑在课外创造机会,比如在课后将小组合作完成的实验装置设计图或实验报告等成果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展示等。在化学课堂中,无论是在学生分组实验还是设计装置图时,作为教师都应当努力融入学生的讨论中,作为伙伴分享同学们的发现,和同学们一起想办法,为同学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在互动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双方都能感受到需要与被需要,分享与责任等很多积极和美好的情感体验。

4.采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如何使一个学生在化学课堂中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考虑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学生在情感智能的各个方面发展不均衡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一些在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方面表现出众的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始终占有优势,相对他们就出现了课堂中弱势群体。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可以多种的,每个人都可能有某方面的强项,如果我们能让教学活动设计尽可能涵盖其中的多个方面,给每个学生以表现和发展他强项的机会,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成为一种扬长的教育,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信,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给出一个相对大的问题,有助于他们发挥各自优势智能和团对精神,使每个成员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例如,在学生们进行钠和水反应的小组实验时,你可以观察到他们自然的分工,肢体运动型的学生愿意动手实验,逻辑思维型的愿意解释推理等等;又如在刚刚进行同分异构体的学习时,很多学生感觉很困难,这缘于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中存在的问题,我在这里的教学设计是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戊烷分子中的5个碳原子,然后在讲台上表演出他们可以有多少种结合方式,这时你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这里会充当不同的角色。以上两个教学片段即是充分考虑多元智能因素的教学活动设计,同学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每个小组都希望得到展示交流的机会,作为教师听到同学们独到的创意,看到同学们之间平等地交流与质疑,感受到同学们迸发出的创造的火花,这时才真正体会叶谰老师的“课堂是有生命的”。

5.将研究性学习内容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中

通过平时的一些摸索,我找寻到了一些将研究性学习内容引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途径。

【途径1】通过对课堂实验过程中一些异常现象的探究,引发研究性学习。例如,“乙烯”一节中,在制备乙烯的中会产生出明显的刺激性气味,而乙烯本身是无色接近无味的气体,如果抓住这一问题探究下去,让学生分组讨论原因,并设计出除去杂质并验证乙烯存在的实验方案,然后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便在课堂中开展了研究性的学习。

【途径2】对课本中的个别内容或习题答案大胆质疑。例如,上海某版本教材中关于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图明显存在问题,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与改进,让起在思路上可以拓展。

【途径3】对社会中的化学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例如,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发生的几起有毒原料泄漏事件、安徽有毒奶粉事件、广州假酒案事件等

目前,虽然我们在很多教学领域都在试探性地进行合作性学习,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合作性学习并不是万能药,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化学课堂中进行教学时也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比如单从一节课来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在认知容量上比不上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进度也不那么容易把握。但我认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化学学科的、的兴趣和成绩,以及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是有帮助的。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范围有限、不同地区、不同生源的学校情况下来进行合作性学习试验,这就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黄雪金,《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中国教育曙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