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信息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2:34:02

财务信息化

财务信息化范文篇1

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不仅解决了基本会计核算的数据收集、统计和计算功能,还使传统会计核算上升到了现代电子信息化管理会计阶段,为企业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制定、实施提供强有效的决策信息依据。一方面,地勘单位由于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单位财务管理和监控受时间、空间和资源等方方面面的制约,地勘单位上属部门难以对下设机构实施直接的财务收支监控;另一方面,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系统是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展开,目前地勘单位许多项目都处于偏远地区,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有限,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也严重匮乏。

二、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地勘单位越来越重视财务信息化管理。企业不仅关注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职能,还充分认识到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地勘单位进行财务信息化管理受到硬件设备配置、网络建设和软件开发等外部条件的制约,且相关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安全保障也不够充分。除了外部条件的制约,地勘单位内部因素是影响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原因。(一)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缺乏有效、合理的信息处理程序。地勘单位进行财务会计工作的流程受到会计流程的影响,传统会计信息处理程序还离不开手工方式,因此财务信息数据的处理和收集过程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地勘单位财务数据处理的环节较多,财务信息化处理需要计算机通过记账凭证生成,而地勘单位会计工作离不开手工方式,增加了会计信息数据的处理环节和内容。其次,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内容分散,项目地点分散,周期较长,会计数据量巨大,通过数据分类对财务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增加了人工成本,并且对财务信息数据内容处理的难度较大。第三,地勘单位财务会计数据存在重复存储问题,由于地勘单位项目多、周期长,会计数据处理较为复杂,会计核算主要是后期核算,对地勘项目的实时信息把握不全面。(二)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难以发挥管理职能。财务信息化管理,不仅是为了提高财务会计的记账和数据处理效率,还是进行项目决策和管理发展的重要依据。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具有多个模块系统,虽然各个系统模块内部能够实现数据共享和有效传递,但是财务信息化管理还是一个相对自我封闭的系统。财务信息化管理只有将会计系统与其他系统进行连接,建立相互有效的分析和共享桥梁,才能真正实现财务信息的管理职能,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明显缺乏综合效应,会计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缺乏信息技术,会计信息系统没有与其他功能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会计信息不仅缺乏时效性、系统性,还存在使得这种滞后性成为一种理所应当的会计理念。因此,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没有搭建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共享“桥梁”,难以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化的管理职能。(三)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缺乏有效性。地勘单位发生的业务活动存在大量会计信息数据,会计信息以记账凭证为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起点。在会计信息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会计人员对信息的判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地勘单位项目周期长、地点偏远,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程度有限,这极大地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在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中,财务信息处理方式降低了信息数据的处理速度,损失了大量有用信息,加上会计流程和处理模式的局限,会计人员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的详细程度和有效性存在不足。因此,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无法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管理依据,缺乏信息有效性。(四)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无法满足管控需求。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不仅为单位内部经济管理提供决策的重要依据,还为外部使用者提供信息支持。由于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开降低了经济业务信息传递的驱动力。会计信息数据在冗长、刻板的转换过程中,可能遗漏了大量重要的管理数据和业务信息,因此管理会计所利用的信息数据难以全面和有效。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难以协调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存在的差异,不一致的数据信息给决策带来困惑,无法满足企业管理、控制的需求。(五)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缓慢许多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相当缓慢。一方面,地勘单位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相关信息化技术人才匮乏,会计人员无法应付计算机与会计信息的结合,忽视了信息化软件在财务管理中的功能。另一方面,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够完善,除了会计核算系统,与其他系统相衔接的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完全建立。此外,各个系统间也没有高度集成,没有形成系统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因此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完善,工作人员无法对地勘项目过程的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从而降低了整体的运作效率。

三、建议措施

(一)明确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制定实施计划。财务信息化管理是地勘单位信息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需要对财务信息化的目标和内容作出整体规划,全面有效地指导财务信息化实现管理职能,同时适时引进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时满足单位的发展需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实现地勘单位的战略目标。一是成立专门管理部门,制定和负责项目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各项工作,确保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按照计划执行,并定期优化信息管理系统,优化信息技术。二是建立专项资金,由于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前期投入较大,需要长期资金支持,因此建立专项资金,并进行严格的项目验收和审计工作。(二)构建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要充分发挥管理效用,需要为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地勘其他系统搭建“桥梁”,因此,地勘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统一的系统平台,对各个系统进行整合,提高财务信息的实用性,充分利用财务信息资源的管理效用,真正将分散的会计数据转换成为有用的管理信息。通过构建信息数据的共享平台,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充分发挥财务信息的管理职能。(三)制定数据运用标准,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地勘单位经济活动分散,项目周期长,相关会计数据不仅数量巨大,还相对分散不易整合。地勘单位首先要根据各个项目实际情况建立数据运用标准,各个系统之间基于运用标准进行管理和控制。数据运用标准包括基础数据标准、项目流程、财务支出等标准,地勘单位基于数据运用标准,通过财务信息化管理进行管理和控制,规范和控制项目开展及各项活动,构建一个有序的管控体系。因此,制定数据运用标准,通过有序的管控体系,以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四)协调地勘单位项目业务活动与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关系v地勘单位以勘探项目为主开展业务活动。根据项目勘探主线,地勘单位要协调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保持部门间的信息同步。由于地勘单位勘探项目的地点较为偏远,项目支出和项目进度与财务信息难以保持同步。因此,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必须重视同步性问题,关注项目活动的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协调地勘单位项目业务活动与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关系,保持项目活动与会计数据的同步,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有用性。(五)加强信息化系统的硬件和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工作。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主要依赖于计算机硬件、网络系统和信息技术,加强计算机硬件、网络系统和信息技术安全的控制工作,保证信息系统运行安全,减少外部环境因素和信息技术革新对信息化系统管理带来的不安全因素。首先,对不同部门、资源进行授权管理,利用接触控制保障授权人的使用安全性和资源正确性。其次,利用数据保密、相关安全软件以及识别功能,加强网络系统的安全,并为数据的使用者提供有效保障。最后,定期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计算机硬件、网络系统以及信息技术进行安全核查,保证各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六)正确认识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地勘单位构建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是为战略目标服务的,还是制定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根据单位战略目标制定有效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正确认识地勘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让系统衔接的各个部门对战略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并制定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执行计划。此外,要充分运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一方面要引进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保证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还要提高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保证财务信息化管理在各个部门的有效衔接。

作者:邢海云 单位:河北省地矿局秦皇岛矿产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参考文献:

[1]杨力.财务信息化内部控制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6):193.

财务信息化范文篇2

关键词:大数据;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

大数据时代,农村地区应加强对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加快农村发展脚步,不断缩小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在这过程中,推进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应通过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情况,秉持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基于农村集体经济特征,推进农村财务管理与先进技术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建设财务管理系统,借助先进技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以此不仅可推动农村经济的有序发展,还可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基于此,本文将对大数据时代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进行研究分析。

一、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1.有助于规范农村财务管理长期以来,农村财务管理不仅工作繁杂,而且一些农村地区缺乏对财务管理的有效重视,使得财务管理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做账不及时、财务混乱、债务繁重等等。通过推进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建立完善一系列规则规章,不仅可显著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还可解决种种财务管理问题,切实推进传统化管理向科学化管理方式转变。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具体表现为:首先,有助于规范财务核算。依托农村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可将繁杂的会计科目、财务总账转化成统一的科目代码,再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配套的操作程序,如此一来,可有效避免过去因手工核算而引发的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其次,有助于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下,通过对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并要求财会人员严格遵照操作流程开展各项工作,以此可有效防范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工作偏差。最后,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下,农村财会人员将相关数据信息输入进计算机,其他工作全部交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以此可显著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2.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农村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了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视度。而为切实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对整个农村经济系统管理开展信息化改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其中也包括对农村财务管理开展信息化改造。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具体表现为:首先,有助于提升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受限于以往的客观条件,使得农村财务管理表现出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失真、手工记账繁杂等问题。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下,通过引入先进计算机,可有效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负担,让他们可享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其他财务工作中去,并且还可帮助各级政府更有效及时掌握农村经济信息,以及为其制定管理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其次,有助于保障农村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通过推进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切实助力农村集体开展好集体资金管理工作,开展好生产经营工作,不断开拓生产资金来源渠道,合理整合农村现有资源,提升各类生产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进一步为农村社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实现农村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有助于促进农村财务公开农村财务公开,即为将村委会的职责义务明确告知于农民群众,将农村财务处理政策交由农民群众,将财务处理流程、结果告诉农民群众,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到农村集体资产及财政收支的讨论、决定中来。农村财务公开可促进提升基层民主监督管理水平,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有效维护。但就长期以来的种种实践情况而言,农村财务公开中广泛存在内容公开违背相关规定、财务公开不及时、公开程序不合理等问题。而在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下,计算机可基于农村财会人员每月输入的收支凭证,自动编制财务信息表,并对其进行及时公开,使广大农民群众可通过各种终端第一时间了解本村财务收支情况,以此保证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防止财务公开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的发生,切实保障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提升农村财务公开质量、效果。

4.有助于提升农村产业振兴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行,以及随着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等政策颁布与实施,农村地区获得了越来越有力的财政资金扶持,以此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基础建设水平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大幅提升。在农村产业振兴发展中,对农村财务管理发展转型、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通过推进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可显著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还可凭借高效的传输、整理、存储、核查体系,有效保证农村财务监管中信息获取的时效性,进而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农村财务管理多头领导机制及群众参与机制,及时发现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及时解决。同时,农村产业振兴要有效把握市场发展转变,在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支持下,可对市场数据开展全面深入分析,评价农村产业发展情况及市场发展走向,进一步确定合理的产业投资方向,提升农村产业投资水平。除此之外,农村产业发展还有赖于综合性的财务管理方式方法,推进对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可保障农村产业资金的良性周转。

二、大数据下农村财务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1.大数据下农村财务管理的机遇首先,基于大数据的优势特征、关键技术,依托可靠的数据信息运算处理软件,可对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开展有效及时的分析、处理、传输等,让财会人员可从庞大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重要信息,为各级政府制定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持。其次,农村财会人员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开展采集、分析处理,可从中找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进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防范财务管理风险,促进农村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再次,大数据技术可为农村财务管理提供可靠的财务分析工具,使农村财务管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人为做账。随着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农村财务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农村财会人员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可为各级政府提供有关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此让农村财务管理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后,大数据技术还可帮助农村建立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系统,让财会人员可更好地开展数据采集、分析工作,并且这一系统还可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全面监控,实现对各种分享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管理。

2.大数据下农村财务管理的挑战首先,数据安全性挑战。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类网络信息技术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让其可摆脱传统时间、空间的束缚,农村财务管理过程可完全通过计算机网络得以完成,而鉴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使得其会面临各式各样的安全问题,在此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中相关数据信息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其次,大数据技术应用挑战。大数据表现出显著的数据量庞大、种类繁多等特征,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存储等存在不小的技术难度。再加上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由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数据优势的发挥,并且大数据技术应用还对农村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三、大数据时代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1.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思想水平首先,提高思想认识,调整政府管理方式。在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得到政府科学管理的有力支持。鉴于此,应逐步提升政府对信息化管理的思想认识,调整其传统财务管理方式。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借助各种宣传媒介,加大对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宣传财务管理信息化在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农村财务公开等方面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切实从思想意识上转变各级管理部门滞后的工作思想,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进一步为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对自身的职能予以合理调整,依托对部门、财务会计、数据信息等方面的全面集成,简化管理流程,使各项职责能够明确到部门、到个人。比如,在农村财务方面,依托简化处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借助信息平台实时公布近期农村财务报表情况,保证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其次,深化思想认识,开展好财务管理统筹规划工作。地方政府应深刻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是关乎农村、农民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科学完备的规划及组织协调是决定其成效的重中之重。所以,为保证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序进行,相关部门应有效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对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全面协调,提升信息化资源配置效率,防止重复建设及低水平发展,进而切实提升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另外,地方政府还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成建设、信息共享原则,将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纳为地方政务信息网络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以推荐各级部门财务数据交流共享,防止出现数据孤岛情况。

2.应用互联网技术提升便利性如今,农村财务管理中仍存在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为此,可通过引入先进互联网技术,以解决影响农村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首先,借助移动端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业务处理时效性。移动端主要可实现审批、报账、查询、消息等功能,可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实时查询、便捷使用。同时,移动端还可提供财务报表信息、公开公示信息以及监督管理信息等数据信息,实现一站式移动办公。其次,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票据作为各项业务的重要基础,报账中涉及繁杂的纸质票据,经常会发生票据丢失的情况。为推进对票据的统一管理,可借助云平台构建电子票据中心,对各类票据予以拍照上传,存储于云服务器中,实现对电子票据长期存储的同时,还可实现对各类票据的便捷追溯查看。在实现电子票据统一管理基础上,还可利用OCR技术,对电子票据图像予以自动识别,以此有效提升农村财务管理管理效率。接着可将其与电子发票系统进行有效连接,以此不仅可对票据真伪情况进行判定,防止发现假发票报销情况,还可便于财会人员在报账过程中,仅需提供发票号即可将电子票据直接接入至农村财务管理云平台,保证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再次,监督设计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难点内容,在实际监管中,同样可发挥云平台优势,将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监管取代以往的事后监管。同时,可在云平台信息处理能力支持下,对各级部门出具的统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实时开展监管工作,并借助移动端技术,将预警及异常信息传输至上级主管部门、监管机构,尽可能降低农村财务管理风险。

3.建立财务管理大数据制度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网络化实现了长足发展,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推进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注重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大数据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统一财务制度,还应打造财务大数据中心平台。具体而言:首先,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为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不仅要考虑内部情况,还要考虑外部环境发展转变情况;另外,还应对国家政策、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其次,统一财务制度。推行统一的财务制度,可对农村集体资产及财政收支开展更有效的管控,提升资金运营管理效率,保障资金安全、完整,并有效防范财权的分散及弱化。再次,打造财务大数据中心平台。农村财务管理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积极打造财务大数据中心平台,借助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可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农村财务管理提供可靠数据支持,进而促进农村财务管理有序开展,防范农村财务管理面临的潜在风险。

4.建设大数据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基于大数据技术支持,农村财会人员可有效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助力。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对农村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财会人员不断由财会专才向业务全才发展转型。大数据时代下的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求农村财会人员要掌握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还要对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相关领域知识形成一定了解,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方可更好地将大数据技术引入至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然而现阶段农村普遍存在财务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且现有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难以实现对财务大数据的有效挖掘、分析,影响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应加强大数据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训财会人员学习掌握多元化的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业务知识,切实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农村发展可切实应用大数据技术采集、分析、整理财务资源,进一步保障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应调整传统管理模式,并明确大数据下农村财务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密切关注国家动态信息,结合农村当地资源优势,推进先进技术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建立财务管理大数据制度,建设大数据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积极促进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开展,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许清倩,郑理惠.新时代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研究[J].时代农机,2018(03):126-127.

[2]吴自宏.大数据时代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0):92-93.

[3]邵淑娟.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J].首席财务官,2021,17(07):111-112.

[4]沈其明.互联网时代下的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途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0):215-216.

[5]姜伟.解析互联网+时代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7):298-299.

财务信息化范文篇3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管理会计;信息化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经济市场空前活跃,这为财务会计的信息化改革提供了良机。财务共享服务下海量的会计信息和工作数据对信息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会计管理方法难以跟上现代化企业高速发展的步伐,管理会计信息化改革刻不容缓。共享服务平台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达到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快速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同时也是新世纪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1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与管理会计信息化

1.1财务共享服务。在西方企业发展史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由来已久,在各个跨国公司和大型集团之间推广开来,但国内在此基础上企业内部财务数据的汇总与共享等服务还不是很科学。现代的财务共享服务,需要建立在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信息的基础上,在与之相关的交流平台将与企业经营业务相关的财务数据分析后进行统一的分配与管理。这种流程与系统化的优化过程是一个不可避免也需不断更新的工作,采取新型的管理方式需要借助强大的信息交流方式与管理技术,保证操作管理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和效益,在实际过程中,不仅要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规章制度,将成本核算和信用管理等具体内容安排好,还要考虑到财务共享服务之下对财务数据的规范和调整必须符合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1.2管理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主要负责对企业重要的经济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和分析,对各个部门和单位都能展开具有条理性的调查活动,将经济信息转化为对公司业务和发展与有意义的决策信息,进一步提高公司决策的力度和科学性。这一切工作的进行都以企业的发展为依据,也以企业发展为最终目标,需要企业提供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撑。这个信息系统要求管理人员在大数据的基础上用多视角的方式分析会计信息,形成包含成本、费用、利润等传统财务内容和产量、作业量、动因量等实物量数据内容的财务数据平台,从产品视角、渠道视角、客户视角等不同角度来打量、计算这些数据,提高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灵活性,支持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从总体上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在处理企业的经济信息,但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就能发现,财务会计的工作主要是分析影响企业大局的经济信息并衡量总体经营情况,而管理会计正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利用其分析结果来为企业发展走向提供建议策略。可以说,财务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基础和前提,财务共享服务是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肥沃土壤,同时,管理会计信息化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财务信息共享服务。

2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2.1提升管理会计信息的实用性。在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中,人工操作烦琐不已,需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耗时耗力,还难以保证其信息的准确性,对每天面对大量业务信息和财务数据的现代企业来说,计算机和相关财务软件的工具显然更为适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保证质量。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有了明显扩大,在传统的信息保存与计算的功能之上,又增添了统筹预测企业经营发展前景等内容,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有了一定发展的今天,借助相关的软件辅助,输入的财务数据可以短时间进行精细化分析,生成为图表等各种有意义又易理解的信息结果,保证数据处理结果准确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其有用性,推动整个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2.2促进财务信息规范化管理。财务共享服务通常是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有规范的流程和标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信息化管理会计,能够有效弥补传统会计模式财务数据和计算不准确的缺陷,避免在此基础上形成更重大的管理失误和财务错误。信息化的管理制度使得不同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财务职权规范化,信息化的特点又添加了辅助性的财务管理软件,解放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整天进行财务数据记录和核对的双手,让高能力、高水平的财务分析人员用脑子处理财务信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由核算转变为管理,共享服务下的财务管理变得更为直接高效,满足企业经营需求。同时,各种新兴财务管理软件的运用和财务信息的表现形式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反向督促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从总体上看,这也有利于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财务信息。

3在财务共享服务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

3.1统筹规划,保证信息安全。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在财务共享服务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工作看似为信息泄露和信息失真提供了机会,但只要企业做好数据规划工作,加强信息安全性的保障和强化,注意维护企业财务计算机的安全,设定好权限和安全密钥,划好参与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范围,就能保障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持续安全。同时,统筹管理企业财务信息,将自身的财务数据与客户数据结合分析,计划周全的管理方案,通过评估企业运营效益灵活控制财务成本,综合提高企业效益。此外,以大数据为依托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应当加强自身的监管能力,在客户体验方面,认真听取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在客户使用方面,加强对其进行的实时监控和技术培训,防止使用不当造成问题;在用户信息方面,必要时才用法律手段遏制用户对信息的恶意泄露,维持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3.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会计信息。符合行业特点、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良好制度可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营,有效规范财务管理人员和科室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信息交流平台,如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但在这之前,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不能乱,需要企业内部有完善的财务信息共享中心和服务部门,可以融合财务共享部门和管理系统,实现业务信息和会计信息的有机融合,创新企业各项业务形式,提升财务共享服务的有效性,提升工作效率。在一些企业发展历史较为长久的欧美国家,ERP系统比较普及,近几年在国内大中型企业中也开始流行开来,突出体现了财务管理的整体性,系统的集成性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及时性,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朝着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3.3结合云计算服务。云计算作为信息时代的一项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将其纳入会计共享服务体系的信息化管理会计中,有利于实现财务资源的共享,强化财务管控力度,用标准化的业务和人员提升财务工作效率;数据备份和扩展性等附加功能为企业财务共享服务、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三者的统筹管理提供了机会;除此之外,还能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运营效果。3.4注重人才,制定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财务人员仍旧是工作的重点和核心,企业应当定期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不定期开办讲座和学术技术交流大会等,强调员财务会计人员的终身学习,保证其拥有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和对相关财务辅助软件的操作能力,用高效高质的管理会计工作推动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管理人员应当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责任感去感染员工,同时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财务会计人员行为,遵纪守法,杜绝腐败。与之相对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则是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另一个动力,公平、公正、公开的激励机制和明确、严格的奖惩标准需要在一次次严格执行下体现其力度,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合理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有利于增强预算内计划的实现度,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东姝.对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策略的探讨[J].财经界,2018(19).

财务信息化范文篇4

(一)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化办公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企业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之后,通过计算机等设备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能够将财务人员从简单、繁琐的记账、报账工作中解放出来,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利于财务人员将精力投入更加高水平的工作当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的财务信息量巨大,并且非常复杂繁琐,很难为企业领导提供有效的信息,不利于正确决策的制定。企业在实现财务信息化之后,企业能够利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对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企业各个部门之间通过信息的交流联系更加紧密,明显减少由于联系不紧密造成的财务失误。企业的领导者通过有效的财务信息实时的掌握公司发展动态,及时做出决策和调整措施,对于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三)降低财务风险)传统的财务会计处理模式多依靠人工,很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企业因此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推进以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凭借信息处理系统和相关工作软件完成记账、报账等基础工作,同时还能辅助财务人员完成较为复杂的计算、分析工作,明显的提高了工作完成的准确度,降低失误率,减少风险发生率。(四)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大数据时代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全面才能掌握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企业办公中的大量应用,以计算机设备为基础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信息,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很多企业对财务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对内外环境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有些企业虽然也进行了信息化的建设,但是信息化层次较低,水平不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以及软件设备投入较少,没有让财务信息化建设发挥实质的作用。(二)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观念落后,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深刻,信息化建设在资金和人力方面都受限。大多数财务人员都没有受过系统的计算机能力培训,不能够掌握现代财务计算机操作技能,相关办公软件使用不广泛,不能够准确、快速的应用获得的数据资料。(三)财务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财务信息化建设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系统,由于企业对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较少,及时投入了成本也没有对设备、软件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限制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四)财务软件的选择有待更新)大多数企业在选择软件时都选择该行业的通用软件,能够解决财务工作中的大部分业务,包括报表核算、成本核算等。但是企业有自身发展的特点和管理文化,通用的软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自身企业,业务特点也随着项目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因此财务软件选择不当会影响业务的处理效果,降低财务处理效率。

三、大数据时代下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对策

(一)加强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深入了解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式,汲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其次,还应该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和再教育,动员全企业上下参与财务信息化建设。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该积极的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在信息化办公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二)建立健全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制度)制度是一切活动的规范基础,企业要加强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制度建设。首先是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企业可以基于大数据建立电子化财务预算管理平台,对企业的财务预算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电子信息化预算管理平台还能够实现对财务预算的动态监督,加强财务预算执行力度。其次要加强企业的财务成本核算制度,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强对会计核算力度,保证会计核算要能够真实、全面且客观的反映企业的资金运转情况和其他财务情况。最后要加强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制度。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更应该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企业应当意识到大数据背景下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利用信息化平台对企业的内外风险因素进行监控,加强财务风险预警和风险应对制度建设。(三)完善大数据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的财务办公需要依赖一定的信息和操作系统,因此,企业需要加快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同时还要与企业其他办公系统加强联系,实现信息共享,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利于企业对财务活动的监管。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还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水平,帮助企业降低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率,企业管理者也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轻松获得有效的信息,提高决策制定的准确度和科学性。(四)培养高素质综合性财务人员)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现代财务理论知识,还能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这就要求企业要加强人力资源系统的建设,积极引进高水平、综合素质强的财务人员,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同时财务人员也需要积极的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软件操作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库。企业也要加强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为企业财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扩大财务人员的视野,了解当前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四、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资金作为企业发展的血液,实现财务信息化对于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正确认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是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曹磊.大数据时代下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相关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17(10).

[2]侯晶,张秀芹.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信息化探讨[J].价值工程,2015(28).

财务信息化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

一、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动因分析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当代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已基本实现了教学管理计算机化,数字化校园成为建设目标,各项信息化应用模块正处于集成整合的过渡阶段。对处在教学辅助地位的财务工作而言,其信息的生成与分析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如何把握教育信息化建设机遇,尽快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财务信息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既是单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的必然要求。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多校区办学与财务分级管理已比较普遍,二级单位的财务状况与收支及现金流情况,须通过报表层层汇总到学校一级财务后,学校整体的财务与收支信息才能进行处理,从而导致学校整体财务信息生成效率低下。通过建立财务信息实时服务系统,学校一级财务设立财务数据处理中心,制定统一的核算标准与流程,管控并实时生成财务信息为管理者提供支持。同时,由于二级单位按照统一的核算标准与流程向系统输入数据,数据处理中心集中进行财务信息处理,财务管理成本被大大降低,有助于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进而增强财务信息在高校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二、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思路

(一)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必须立足于高校财务活动和以财务活动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财务关系的管理

高校财务活动和以财务活动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财务关系不同于企业,而且不同类型的高校,其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就共性而言,目前高校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财政拨款的取得、学费与住宿费等事业收入的取得、经营性收入的取得、人员经费支出、教学经费支出、科研经费、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后勤管理经费支出、医药费支出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财务关系有: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同财政及其他拨款单位的关系、同税务部门的关系、同审计部门的关系、同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业务部门的关系、同学校各级领导的关系、同教工的关系、同学生的关系等方面。财务部门在学校法人的领导下推进财务信息化工作,首先必须审视自身的财务活动和以财务活动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财务关系,系统评价各项财务活动、各类财务关系在财务信息化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全面分析各项财务活动、各类财务关系在财务信息化工作中的服务要求与功能规划,促使高校财务工作的重心由原来的单一核算转向综合服务,确保财务信息使用者及时获取财务信息,增强财务信息在高校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二)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必须着眼于数字化校园对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新要求

加强和改进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就是建设数字化校园,而校园数字化建设通常以“一卡通”系统建设作为切入点。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中,师生个人的财务信息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内容。在校园卡平台上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应充分重视师生的信息需求。不管是教职工的工资、科研酬金发放,还是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发放,乃至学生各项费用的上交,都能通过“一卡通”系统实现数据交换和实时查询,并通过智能凭证系统将发放与上交结果导入财务核算系统,完成会计核算。这既让师生感受到信息化能够给他们带来快捷、安全的财务服务,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财务服务效率。

(三)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必须借助于先进、可靠的网络技术和功能较强的财务软件搭建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财务信息要实现向使用者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就要求财务数据从封闭的财务处理平台流入到互联网,其实时性、准确性、安全性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必须借助于先进、可靠的网络技术和功能较强的财务软件来实现。高校要重视和加强新环境下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就需要加大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投入,建立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财务部门必须同软件公司合作,针对高校财务活动实际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对在企业中应用得比较成熟的管理型财务软件进行功能拓展,开发出适用于高校融核算与服务为一体的高校版管理型财务软件信息处理平台,使高校财务管理真正从静态走向动态,而且通过分级授权能让全员查询、使用财务信息,参与财务管理。通过增加软件在财务信息与查询、预算与控制方面的功能,保证所有财务活动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核算和事后有分析,而且要形成实时理财、全员理财、民主理财的格局。

三、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充分调研,找准信息需求,明确服务对象,做好科学规划

搞好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充分调研,找准信息需求,明确服务对象,做好科学规划是关键。主管领导要切实增强财务信息化意识的紧迫感、责任感,坚定推进财务信息化的决心。调研工作要亲自过问,重要事项要亲自决策,人力财力要予以保障。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应是一个由人员、组织机构、工作模式、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应用体系。要成立一个财务信息化领导小组,找准各部门对财务信息化的需求,明确服务对象,做好科学规划工作。科学规划要以实用性和综合性为重点,既注重基础性工作全覆盖,同时技术上适度超前,避免孤立地设计或实施某项功能管理而形成信息孤岛。科学规划还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持,既要通过专项资金投入解决财务信息化所需要的硬件,还要大力引进和培养既懂会计管理、又懂软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培养和建立自己的研发、应用和维护队伍。此外,加强全员培训,提高全员运用财务信息进行管理的意识和获取财务信息的能力也是规划应考虑的。

(二)统一规范财务信息,明确财务信息化服务内容,编制好财务信息化服务指南

统一规范财务信息,明确财务信息化服务内容,编制好财务信息化服务指南,是高校财务信息化成功实施的基础和前提。统一规范财务信息,要求财务信息化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对各部门提出的信息需求,坚持“统一开发,统一配置,统一编码,统一平台和统一实施”。明确财务信息化服务内容,要求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从多角度、多层面充分考虑工作量大小和管理流程变化,根据学校承受能力分步完成。从我校的实践来看,目前提供的信息化服务主要有学校实时财务收支及重要资产项目变动状况、财政经费预算批复情况、自筹经费到账情况、部门及项目经费使用和结余情况、工资查询与打印、学费划缴情况。财务信息化服务指南,是实现财务信息畅通、资源共享的助推器。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要求财务部门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到其它部门获取数据,并利用本部门的信息系统实时加工而成各种财务信息供决策者实时调用,最大程度地提高财务信息的时效性。财务信息化服务系统,要做到进出信息互联互通,实现相关信息及时采集、处理与使用,离不开校内外有关部门和全校师生的配合。编制好财务信息化服务指南,有助于明确财务服务系统运行过程中参与者的权力与义务,从而保证信息资源及时畅通、高度共享。

(三)完善学校基础网络,拓展财务软件功能,提高财务信息能力

完善的学校基础网络,是构建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如果学校基础网络不支持学校各部门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数据交换,不仅影响信息采集与输出,财务信息的使用也会受到限制。要建立学校内部资源丰富的、网速较快、可拓展的公共基础网络,增强网络的信息服务职能,确保各管理系统的相互衔接和有效集成。要采用先进、安全、高效的方式,将学校内联网与校外外联网连接,运用先进的数据技术等,实现数据全面整合、信息资源及时共享并有效利用。要运用先进的防火墙、过滤网等系统安全技术,提高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数据的传输采集、录入汇总、统计合并等必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准确。重要数据要尽量实现自动采集、自动生成和自动备份。此外,还应与社会上有实力的软件公司合作,构建市场化服务体系,增强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后劲,使信息化系统正常应用和维护工作不因技术骨干的变更而受影响。我校从2002年起,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对学校基础网络进行建设,财务处也在2007年投入50万元专项资金对财务信息处理系统进行了升级,目前配备了4台服务器和连通所有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的客户端,建成了基于互联网的高级财务信息查询平台,实现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信息数据的共享。(四)更新财务观念,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信息管理能力

高校构建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要求财务人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管理的方法进行财务信息处理。财务信息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系统变得更加开放,财务资料通过网络实现共享。财务人员应确立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理念,把管理工作建立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信息分析与利用、预测与决策等创造性的工作中。应加强对高校财务人员的技术培训,使他们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提高财务服务能力和学校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尽快掌握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技能,不断增强自身的信息管理能力,更好地推动学校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

四、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要注意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与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在网络传递过程中,财务介质电子化代替了传统的纸介质,因而流通过程中重要的签章确认手段已不存在。由于缺乏有效的确认标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无法保障。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减少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计算机病毒攻击所造成的危害,从制度上保证财务信息服务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要实施全面的技术控制,加设防火墙对跨越网络边界的信息进行过滤。此外,要提高财务信息的可理解性,尽量做到让非财务人员能够通过财务信息化服务系统便捷地获得、理解、使用财务信息,对重要信息、关键信息应给予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财务信息化范文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ERP;FSCM

1前言

我国的入世,意味着中国的整体经济环境来了一次大“换血”,从政府到企业,无可避免地接受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洗礼。高效的企业管理一直是中国企业的“软肋”,其中高效的财务管理更成了企业发展的瓶颈。在这个什么都讲求信息化的时代,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显得尤为迫切。为什么我们与全球500强有如此大的差距?是什么阻碍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怎样才能利用有利的经济条件,化劣势为优势?这些都是现代管理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首先,选准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当然是从财务管理信息化着手。当前,信息化建设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强大动力,而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和核心,是一个关键环节。目前,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失真、财务资金管理失控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大力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资金风险,并且还可以推动其他各项管理。

2目前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方面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缺乏一个系统的、规范的、有多重访问级别的综合财务信息网。

(2)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慢、可靠性差。

(3)没有网上进行业务处理的功能。

(4)会计信息数据模式不规范,数据结构多种多样。

(5)缺乏全公司统一、齐全、详尽的实时财务信息资源。

(6)在Internet网上查阅信息效率低。

3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具体解决方案

3.1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发挥企业监控作用

企业除了实时掌握各部门的动态情况,业务的变化外,最终要进行数据的合并,掌握企业整体的资金运作动态及企业发展状况。过去由于企业各部门或子公司的会计核算不规范,处理依据不统一,成本费用的划分标准不统一,致使上报的数据不规范而损害了数据的参考价值,甚至由于数据的不规范给企业决策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在启用财务管理系统以前,企业一般情况下会将提供的报表数据进行合并,然后企业高层再将各部门或者子公司提供的报表数据进行合并。报表提供的表面数据不能清楚地分析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且可能具有不真实性。现代财务管理系统提供了账目合并的解决方案。通过系统对会计核算的规范程度控制,由高层界定成本费用的划分标准并通过系统对标准进行有效的控制,各部门或子公司的数据更可靠,高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各分公司财务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合并后,再输出报表。并在系统财务分析的帮助下对企业各行业、各地区的运作情况,取得了很多的帮助决策的信息,提高了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企业的账务数据按不同的管理角度汇总后,能够进行多维立体分析。因公司在汇总中可以直接查询每一财务数据的数据来源,从而企业高层可以横向比较各经营中心的业务运行情况,分析哪一个地区经营状况较佳;或各经营中心横向比较下属企业的运作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2应用财务供应链来管理资金流

小型的单个企业财务管理因为目标单一,管理简单,也许用上一个适合自身的财务软件就能基本解决问题。但如果是大型的集团公司,特别是分布地域较广的公司仅仅用一个财务软件根本不起多大的效用。马克思曾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会计对于集团公司来说已经不单单是做账那么简单了。作为企业业绩改进工具之一的ERP(企业资源计划),是各企业家所喜闻乐道的一件事。ERP是过去20年企业计算领域的一股大浪潮,《财富》前1000家公司有8596实施了ERP,但是能把ERP推行得很好的企业寥寥无几。事实证明,虽然说通常的ERP系统提供财务管理模块,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自动化程度,但在企业之间的财务往来管理上仍然是人工完成,不少重大电子采购行为还没能实现付款流程的自动化。财务供应链(FSCM)这一新概念的出现,能进一步改善企业最核心部门的工作效率,专家们也普遍认为,它是继ERP之后下一个重要的企业经营模式。

在对财务供应链进行管理的时候,有两个方面特别关键:一是能否获得有关将来现金支出需求以及现金流入的准确信息:二是基本的技术实现是否已经到位。在过去3年中,网络已经成为企业之间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企业的业务流程也都是建立在可以信赖的网络基础设施之上。发票收据、税款计算、发票核准、付款及现金管理方面的流程实现自动化已时机成熟。虽然可能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但从技术上来说,已足够支持电子付款系统。如果能够构建一个完善的财务供应链管理系统,那企业不仅能够使现金流更加透明和健康,并能帮助供应商实现自助管理,降低发票处理以及对账调节的成本,改进期末结算,消除重复付款现象等。

不少自动化解决方案目前遇到的最大障碍是80%的流程仍然基于纸张,所以财务供应链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必须从无纸化入手,并应尽量避免陷入复杂的业务流程重组。具体的财务供应链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

3.2.1文档电子化

使用OCR技术替代繁重的数据录入工作;电子发票按购物订单进行核对、传递以便批准更容易,并能通过标准的工作流系统一路传递下去,从而留出时间处理各种例外情况。当无法利用OCR技术时,则需要加强进行例外管理的人工手段。

3.2.2交易自动化

人工付款改为电子付款之后,就可以完全控制付款流程,从而能随时随地付款。电子付款不一定能够缩短付款周期,如果客户想保持30天的付款时间,那它完全可以在最后一天付款。不过有了电子付款,企业可以通过谈判为客户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来缩短付款周期。这里需要澄清的一大误解是,有人认为纸张流程造成固有期限的延误可以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其实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运营效率提高所带来的效益,加上能够随意安排的付款日期,大大补偿了浮动收入带来的任何损失。另外,自动化技术还使得利用支出控制来优化现金头寸变得更为可行。

3.2.3管理自动化

在美国,Sarbanes—Oxley法案在法规方面给企业运营带来了新的压力,如果没有端到端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要实现报告的准确、迅速和透明是不切实际的。

3.2.4在不同地区销售,使用税率各不相同,而且每年变化繁多,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则能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同

时节省财务管理成本。

可以加强财务供应链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排除了付款链的不确定性,可根据日常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的准确信息来帮助企业优化现金管理,同时能改善信贷决策,并有机会寻求外部融资渠道,例如融通等。美国一家公司最近实施了财务供应链管理系统,结果表明其运营效率大幅度提高:85%的交易不再需要数据录入;发票受理的成本降低了一半多,每笔减少至1.27美元;运营成本也减少了30%(全时制工作人员减少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其他的重大好处包括:改善了交易和付款条件;减少了对支持多个付款系统的IT资源的需求。

3.3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

无论是单个的小型企业,还是跨地区的集团公司,要实施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人员的培训都是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前期的软硬件选用、财务人员上岗培训、财务制度重新设计,还包括实施初期的手工与财务管理系统并行运行、方案修正和实施后期的功能扩展、二次开发等。每一阶段实施的效果都和财务人员的素质紧密相连。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更新财务管理模式,会计人员面临新的考验。改进财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势在必行。以下是对财务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培训的几点建议:

3.3.1更新培训内容,完善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知识结构体系,丰富相关计算机知识

具体地说,一方面是要加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比重,要求财务人员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懂得简单操作与维护,能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熟悉Internet的知识;另一方面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或新的商务模式(如电子商务)等对传统内容扩充的要求。

3.3.2充分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资源,丰富财务管理培训的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以网络为媒介,采用远程教育或兴办教育网站的方式,既可以及时更新财务人员的相关知识,又可以解决培训时间、场地不足的问题,官方网站与软件供应商网站还可以优势互补,从政策与实务两方面提供财务管理信息化培训所需材料。

3.3.3建立良好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落实培训效果

从宏观来看,可改革现有的财务人员培训上岗证制度,具体实施上使会计电算化培训成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教育及后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微观企业来看,可制定企业内部培训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部培训工作,并明确奖惩以激励财务人员,形成良好的组织培训和自我学习的环境。

3.3.4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骨干力量,带动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

在几年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发现短时间内要普遍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是很不现实的。但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的缺乏又会成为制约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效果的瓶颈。为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化优势和所用软件的功能,应付日常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缓解技术压力,降低咨询维护费用,建议实施电算化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人力资源投资,培训数名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熟知财务软件知识,对计算机与信息化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的财务人员,既可提高本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又可在必要时在部门内开展不定期的培训活动,带动其他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

3.4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的要求

在应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之前,企业产、销、供、存等业务方面的信息由于业务量较大,加上处理程序的复杂,数据没能及时反馈给财务部门,造成业务和财务处理的严重不协调,给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以及集团总部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财务管理系统业务一体化顺畅的流程保证了业务数据的正确传递,销售管理系统中形成的销售发票,由计算机自动编制会计凭证,并登录到财务系统的相关账簿,确保了全公司业务台账、明细账、总账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从根本上杜绝了财务与业务部门的账账不符、账证不符的问题。由于各部门使用计算机以后,都有规范的流程加以控制,信息可以及时共享和传递,避免了手工操作时由于信息滞后和混乱造成的作假现象,使集团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形成良好沟通,使产、销、供、存得到了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3.5加强成本(利润中心)管理和预算控制

企业每个独立核算的账套中,又有多个下属部门。在系统中将各部门分层次作为责任中心进行财务管理。如将其下属的某个业务部设为责任中心,核算该业务部所有业务,统计查询余额表,分析该责任中心的收入及费用在各会计期的发生趋势,以及利润发生变化的原因。公司为了管理的需要,还将一些相同性质的责任中心进行汇总,就是将各分公司相同性质的责任中心进行合并,在总公司中分析集团资金的动作情况。公司由总部对各账套的责任中心设置费用预算控制额,而各分公司无权进行修改,加强了费用控制。公司可以在每个预算期末比较各责任中心费用预算值与实际的差异,分析各责任中心收支状况。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预算是合理使用资金和降低成本费用的主要手段。企业需要对费用、部门、项目进行预算管理。在软件的预算控制系统可以任意设定预算期间和多种预算版本。企业对于一些费用控制根据经验设定固定值,一些费用是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设定预算控制目标,如设为上一季度的收入的一定百分比。公司为了统一管理,可由总部为各分司设定预算目标。分公司无权修改,保证预算的真实性。管理人员可在预算期末横向分析各费用项目实际值与预算目标的差异,也可纵向比较各预算期间业务的发生情况及偏离预算目标的情况。

3.6加强客户的财务信用控制

企业对经营性业务中主要的资金流动的控制必须及时有效。企业需要实时了解各分公司的资金动态,从而可以事先掌握资金的运筹情况。公司为了控制坏账,加强对客户的管理,可以根据各客户的绩效,为客户设定信用额度及信用天数,以减少坏账风险;如果超过信用额度,系统将提出警告信息,如果控制严格,需要释放信用额度,才能继续开展业务。系统根据设置的核销原则,如先发生先核销、发票号相同、按合同号核销等多种核销方法,将发票与回款进行核销,从而可作客户的账龄分析及客户的绩效分析。

4结语

总之,我们只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就可以使财务管理信息化走上正轨:

(1)在硬件方面是搞好企业内部局域网建设。当前,办公自动化已相当普及,局域网建设已不再高不可攀。如果企业还不考虑局域网建设,则肯定不能适应竞争的外部环境。

(2)在软件方面是选择、使用统一的财务软件。现在,市场上有许多软件公司的方案和产品,可以进行比较、分析和选择,软件公司都能按企业的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使之完全适应企业的需要。

(3)在系统方面是落实人员和制度。局域网的建设和维护需要专门的人才,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有关的制度建设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制度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关系到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幅度。

财务信息化范文篇7

关键词:大智移云;财务报销;财务信息化

随着国家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财务报销的业务统一要求做到能刷卡尽量刷卡,加之电子发票报销复核工作复杂,使得财务人员工作量明显加大,财务报销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层出不穷。如报账过程繁琐、财务审批效率低下、信息延迟、沟通困难等诸多弊端。高校财务管理与服务中最能反映其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是基础的财务报销工作,是衡量一所高校各项事业是否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1高校财务报销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财务报销业务量大。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办学经费增加,涉及财务报销的业务也大幅增加,财务报销业务流程及票据审核过程复杂,每一笔报销业务都会涉及公务卡刷卡与还款信息核对、普通发票或电子发票信息核查、资金往来单位信息以及无现金打卡信息核对等,每一笔报销业务都需要财务工作人员逐笔核对,工作复杂繁重。1.2财务报销过程繁琐、效率低。传统的财务报销过程复杂切效率低下。首先是单据的审批流程繁琐,报销人员在备齐所有票据后,需要得到流程中多层级,不同人员的审核,若其中某一个环节对票据和报销规范提出质疑,不能得到相应批准,报销人员只能从头开始,重新更正材料后返回流程起点,直接导致某一笔报销业务会往返多次才能最终完成报销流程,费时费力。其次,报销人员非财务专业人员,对报销业务、票据规范不够熟悉,甚至在票据的粘贴过程中都会出现多次返工的现象。因此,传统的财务报销过程实在是太过繁琐、效太低,必须想办法予以破解。1.3各管理系统的信息不对称。财务管理系统作为数字化校园中相对独立且保密等级比较高的系统,财务信息本身可共享的并不多,如果财务报销过程中各部门所掌管的各种信息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性,就会造成报销人员在各部门之间的来回奔波,重复核对有关信息,直接导致报销业务办事效率低下。现阶段,很多高校各部门都有服务于本部门业务需要的信息管理系统,但从全校来说,各系统由不同供应商提供,它们之间是相对独立,各自的信息是不兼容、不交换的,这种情况客观上造成报销人员到财务处办理业务时,相应的审核人员、审批人员以及分管领导无法及时了解该笔业务的来源、出处以及预算情况,会造成复核工作效率低下。1.4财务报销相关制度宣传不到位。当前,国家出台的与报销相关的法规制度不断增多,例如,财政部于关于印发《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13]531号);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相关制度与规定不断更新的问题,加上一般教职员工对财务报销业务流程不熟悉,很多报销人员在办此业务时似无头苍蝇,而且他们提供的票据及信息很多都不规范,造成业务办理不顺利,导致报销人员对财务工作不满情绪,这都不符合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要求。1.5财务人员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化建设背景下,需要高校的财务人员除了需要掌握常规的财务管理知识与技能以外,还需要结合计算机网络、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最新的财务管理软件操作技术。但目前,这种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员总体数量还是偏少,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财务报销业务需要。

2高校财务报销信息化的意义

2.1提升财务报销效率。传统报销模式下,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财务报销上,尤其在报销高峰期的学期末或年底。高校财务报销实现信息化后,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各业务部门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财务报销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同时打破财务业务处理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让财务信息处理即时化,能够采取随时随地的网络信息化方式进行报销单据的填写、审核和传递,能够显著地提升财务管理质量。2.2规范财务报销制度。传统模式报销体系中的票据的填制、审核,效率低下,失误率居高,加之报销单据种类繁多,大部分教师对于财务报销流程不熟悉,单据填写不规范不合格,导致报销不合格的事件屡有发生。在采取信息化、智能化报销模式后,能够实现对于原始单据的整理分析后,通过网络报销平台完成一系列规范化流程,避免多种信息的重复输入或者错误输入的问题。一方面使财务报销制度更加规范化,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节省也极大地节约了教职员工报销的时间和精力,节省了财务部门的管理费用,缓解财务人员工作压力,真正实现高校财务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3优化高校财务报销系统信息化的建议

3.1树立网络报销理念、普及报销制度。高校财务报销实践中,无论是财务工作人员还是教职员工,首先都应当树立全新的财务报销理念、拥有智能化思维,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高校财务部门应该合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颠覆传统报销模式,将信息化报销手段的应用常态化。同时,财务部门应充分利用智慧校园网络平台,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广泛宣传与财务报销有关的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具体规章制度。财务报销信息化业务宣传应该做到通俗易懂,面向的是一般教职员工而非专业的财务人员,帮助他们理解和操作,适当时可设置沟通、答疑窗口,以便于正确引导组织报销。3.2构建高校财务报销。APP平台,实现财务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在大智移云的大背景下,构建高校财务报销APP平台,可以实现财务报销智能化,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全方位、便捷的服务的目标。具体操作流程可以借助财务报销APP平台来执行,完成预约及无纸化签批、无纸化电子发票认证,银校直连、最终完成无纸化网上报销,实现财务系统信息化、智能化。3.2.1建立预约叫号、预约报账系统。高校财务部门排队等候日常报账和科研项目的教职工一直很多,作为高校财务报销过程中的一套信息化、智能化系统,预约叫号系统可以有效缓解教职员工报销难、排队等候时间较长等问题。预约叫号类似于医院的预约挂号系统,需要报销的教职员工可以现在财务报销APP上预约取号,填写要求的部分信息,在指定的时间到财务大厅或在线办理相关业务。财务部门则可以根据财务报销系统中获取的报销数据信息,在对原始单据进行认证、审核,复核规范要求的报销业务会自动生成记账凭证,最后完成报销业务流程。也提高了报销业务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还很大程度上这缩短了教职员工报销等待的时间。3.2.2实行无纸化网上电子签批。为了解决财务报销中“找人难、签字难”的问题,借助财务报销APP平台可以引入网上电子签批流程,实现无纸化网络自主签批。经办人完成预约叫号、预约报销程序后,提交网上预约单后,在财务报销APP平台发起签批请求,此环节无需打印纸质预约单,由各级部门领导、负责人在平台系统逐级报批,待该笔业务全部审批完成后,经办人打印已经完成所有流程的审批单计入下一步操作环节。无纸化网上电子签批方式既减少了教职员工在财务和其他相关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审批时间和地点也不会受到限制,能以有效避免报销过程中由于填写正确、手续不完整等的情况发生,使得财务报销流程更加顺畅。3.2.3通过银校直连实现无纸化网上报销。完成网上电子签批之后,可将票据识别、核对技术引入财务报销APP平台,通过平台系统自动识别、核对发票的真伪和信息的完整性。高校财务人员审核完相关报销单据和报销单后,再次对自动报销生成的财务信息进行确认,在审核无误后会自动生成会计凭证,最后将款项划转至经办人的公务银行卡账户上,最终完成报销整个报销业务。银校直连业务能极大地提高了报销支付效率。另外,核对后的发票信息将自动生成财务数据,形成电子档的财务资料,实现了无纸化会计档案,不再需要大量的在报销时纸质发票和打印件,减少了财务人员核对信息和后期整理装订及保管等工作的工作量,同时更方便查询各种电子单据和信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高效节能的目的。3.3增加财务人员配置,加强业务培训。当前大部分高校财务人员配置不足,而财务日常业务量不降反增的矛盾比较普遍,需要应适当优化财务人员配置,加强财务信息化业务培训,缓解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针对信息化、智能化财务报销平台的应用,高校财务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宣传和专业培训,学习相关软件平台的应用、熟悉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要求,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应增加财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知识的流动性。一方面,让财务人员走出去参加专业培训,提供更多学习借鉴与交流机会,积极参加财务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以便适应信息化时代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4结论及建议

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财务报销业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高校财务报销APP平台,网络预约、无纸化报销程序的财务报销新模式,实现电子发票无纸化报销,将财务报销信息化平台建设便捷、高效的财务服务平台,使高校财务报销工作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总之,财务报销是高校日常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高校通过不断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应用于财务报销工作,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为更好地服务全校师生员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雪源.高校财务网络报销模式初探[J].财会学习,2018,(02):42-44.

[2]张惠惠.高校“报账难”的根源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7,(10):168-16.

[3]李亚平.信息化条件下高校财务报账管理的优化[J].财会学习,2019,(07):21-22.

[4]郭爱玲.高校财务报销系统智能化研究[J].管理观察,2019,(06):25-27.

财务信息化范文篇8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

一、机关事业单位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意识薄弱。一直以来,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并不是十分重视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的问题,而且存在部分人员甚至一些领导干部都不是完全了解财务档案工作,只是简单认为保管档案不丢失、不泄密,并能应付外调及查档就是财务档案的主要工作,没必要对其过度关注。财务档案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身兼数职,而且没有接受过对档案知识的专业培训,不了解档案的主要工作,包括管理档案的要求、档案的重要性和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档案管理方面的意识薄弱。2.财务档案管理缺乏完整性。在实施会计核算电算化之后,机关事业单位并没有妥善保存其产生的大量新的财务档案信息载体,比如电子文档、程序文件、备份文件等形式的数据,所以当软件进行升级之后,由于版本不同致使之前的数据根本不能使用,而且也没有制定相关的电算化财务档案保护制度,在不同的经办人手中各有财务数据文件,使得财务档案归档资料极易缺失。3.缺乏财务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来说,对财务档案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与储存属于其主要工作之一,却没有明确规定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隶属哪个部门。由于财务档案工作的责任没有确切落实,造成财务档案出现许多问题,包括档案缺位或错位等。财务档案管理需要制定一套具体流程,包含专业分类、归档、存储等,但是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专职管理人员极度缺少,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的发生,比如财务档案分类不明确、归档时间滞后以及经常丢失等,给机关事业单位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二、加强机关事业单位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1.增强财务档案管理意识,实现财务档案规范化管理。为实现财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需要使机关事业单位全体职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得到提升,改变员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看法。通过积极宣传档案相关法律,鼓励员工学习,以及举办档案工作的座谈会来构建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除此之外,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中间环节就是推动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机关事业单位不但需重视软硬件的建设,同时还需加强文书的处理,并对档案进行及时有效的归档,这些都是推动财务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发展的重视措施。另外,单位财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以既定的格式要求记录与储存各类凭证和账簿,并以科学的会计凭证传递程序为基础,确保财务档案能够及时归档,保证其完整性与规范性。在进行财务档案的整理装订时,不但需确保时间的及时性,同时还需分工明确,这主要是因为:其一为避免会计凭证的遗失,通常需安排指定的会计凭证管理人员,以每个月的记账凭证数量为基础,来对其进行定期的整理,并装订成一份完成的报告;其二为通过记账人员来对会计账簿进行整理和装订,通过经办会计来对会计报告进行整理和装订,通过各相关经办人员来对备查类以及各种需归档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装订,整理完后再通过财务档案管理员来进行整体的归档。若财务档案已经由档案室保管起来,便不能再随意拆封,若实在需要拆封使用,则需确保原卷宗的封装依然完好,同时,还需由档案室和原经办人员以期进行拆封,使用完后再重新存档,以明确各自的责任;如果是暂时存放的财务档案,需要拆封时应向财务处负责人申请,获取同意后在指定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拆封,使用完后重新进行归档。2.注重财务档案的收集与保存,确保财务档案的完整度。首先,为了保证财务档案不被篡改和便于了解使用过文件的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应实行电子签单制度,构建完善的财务档案管理责任制,把握好电子文件的签入、签出以及安全工作。另外,为保证财务软件顺利升级,使各个软件得以互相兼容,需提高财务数据储存的标准性及可续性。其次,完整收集财务档案。财务部门需完整的备份各项财务数据及文件,以确保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可以及时恢复公司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从而降低损失。另外,机关事业单位还需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大小以及配套设备等记录下来;掌握好财务软件的编程语言及数据库系统类型;将财务软件所涉及的销售与维护公司信息详细的保存,并将财务软件系统的相关说明书放置在统一的位置,以便于找寻。第三,完整保存财务档案。因财务档案是由磁性介质或者光盘来储存的,考虑到这些载体所具备的物理特性,在保存这些档案的过程中需进行备份,即保存双份,可以通过“AB备份法”的方式来将数据备份,并将档案归档时间及操作员姓名标注上去,分别将两份文档储存于不同的位置,以避免地震或火灾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导致整个财务系统崩溃,无法复原。储存这些档案的位置需避开磁场,确保干燥干净。对于以磁性介质储存的财务档案,则需安排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查,并将其复制下来,以避免因磁性介质损坏所导致的财务档案损坏或丢失。3.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提高档案利用率。对于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其不但属于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财务档案管理的策划、执行和监督者,因此,为了保证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行科学高效,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拥有完善的档案知识和专业修养。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财务人员,对财务档案的整理、编码、归档以及储存,都必须遵循会计流程进行。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财务档案管理人员还要熟练现代信息知识技能,鼓励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也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加以重视,定期教育本企业负责财务档案保管的人员,这不是一般的上课形式,是为了使他们在一定时期内,能快速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丰富其财务档案管理的工作经验,从而更好地管理财务档案,提高工作效率。机关事业单位还可以从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中挖掘高技术人才,吸引他们到本企业担任信息化财务档案管理专门人员,比如那些对现代数据库技术、财务核算业务和便携式档案管理较为精通的综合型人才。还可以与当地政府的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对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专业人员进行再教育,灌输最新的职业道德知识,使得他们能自发的形成遵纪守法的思想。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科技时代,要想促进档案管理发展,必须做好数据挖掘和整理,完善财务档案信息网络建设和财务档案管理决策系统建设,将相关人员的信息化素质不断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欧博温.内控背景下高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探究.管理观察,2016(18).

财务信息化范文篇9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RPA,资金管理,流程优化

一、财务管理与资金管理

财务管理是货币资金从投入到产出过程的管理,货币资金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推动企业发展并以获取更多的货币资金来实现企业价值。货币资金日常经营管理信息化作为会计信息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财务共享中心尤为重要。调查发现关于货币资金信息化讨论的文章较少,这里主要从财务共享中心对货币资金管理的流程优化和RPA应用的角度进行研究,并将A企业在RPA应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予以分享,如图1所示。

二、RPA在财务共享中心资金管理中的应用

(一)资金管理与RPA。企业通常以一个月为周期进行资金日常管理核算,财务共享中心资金管理基本上不涉及或极少涉及现金,几乎全部的资金业务内容都会简要地体现在月度银行对账单上,因此,银行对账单上的信息可以作为企业货币资金日常管理的来源和基础。RPA技术是指通过使用用户界面层中的技术,执行基于一定规则的可重复任务的软件解决方案,是数字化的支持性智能软件,也被称为数字化劳动力(DigitalLabor)。RPA在资金管理过程的应用,是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应用到企业的相关银行业务流程改善中,是将会计业务中与银行收付款前后相关联的业务,以及银行对账单上交易记录的账务处理过程进行优化,来促进交易信息传递标准化,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加强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共享中心常常集中处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业务,把从应收应付款的账期管理到收付款计划,收付款审批再到银行实际收付款流程化管理,最后实现银行交易记录记账自动化,进而省略期末银行对账的过程。(二)财务共享中心架构与业务流程。目前财务共享中心架构普遍主要由以下五个部门组成。①PTP(ProcureToPay_采购到付款);②OTC(OderToCash订单到收款);③RTR(RecordToReport总账到报表);④其他财务相关部门(Tax税务,MDM数据管理,FinancialPlanning&Analysis财务分析);⑤Support部门(IT信息技术,HR人事,LegalDepartment法务,Admin-istrativeDepartment行政)。前三个部门都与货币资金管理联系紧密,PTP主要体现在付款业务;OTC主要体现在收款业务的处理;RTR主要体现在OTC与PTP收付款清账情况的检查及月末结账的控制,和涉及借款还款的账务处理,银行账户间转账的处理,借款利息,银行利息,买卖外汇,汇兑损益,现金池业务的账务处理等。

三、RPA在“A”财务共享中心货币资金管理中的应用

(一)信息化升级前现状。A公司在资金管理信息化升级之前使用的相关系统软件主要有QAD(ERP系统)、TRAX(TransactionProcessingSystems,与银行间交易处理系统,主要用于向银行发送业务指令,接收银行数据信息。)其货币资金日常管理流程为:收付款计划—付款资金准备—银行收付款—会计分录—记账—账务核对—月末结账。其中账务核对量大时间紧,是月度按时结账的关键也是财务风险管控的关键。资金管理信息化改进前的对账流程方式:①ERP银行账簿数据下载;②银行对账单下载;③对比前两步数据,找出差异补充记账。OTC和PTP部门在日常银行清账时会在查看银行对账单确认实际收付款后在ERP系统中的子账系统中通过自创一条银行收付款分录的方式记录子账,RTR部门和其他相关财务部门在查看银行对账单后直接根据业务内容手动记录总账。从月度银行收付款信息量来看,PTP部门占比约70%,OTC部门占比20%,RTR及其他部门约占10%。(二)资金管理信息化升级方式。信息化升级后A公司改变了银行对账单的获取方式和各部门的清账方式,银行对账单信息由银行定期传递给TRAX,再由TRAX定期传递给QAD,各部门在QAD中找到各自的银行信息并清理各自的账务。A公司主要采取三种方式清账。①使用参数型。A公司通过标准化付款流程和信息,PTP在QAD中确认付款计划时会生成一个参数,参数在确认付款时发送给TRAX,TRAX再发送给银行,银行实际付款后有将含有参数的信息包含在银行对账单信息中发送回TRAX,最终体现在QAD中。RPA利用此参数会自动实现应付与银行的匹配实现自动清账。此方式可以实现约99%的PTP付款清账。②描述匹配型。通过标准化银行对账单中的关键词,固定标准的总账科目和子科目及成本中心等利用RPA实现清账自动化。可以实现OTC和RTR约80%的收付款清账。③手动分配型。手动分配QAD中尚未清理的银行付款项目,约占5%。以RPA为基础的财务共享中心资金管理信息化升级后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提升了货币资金管理的精准性,财务风险得到了有效的管控。但也应注意到银行信息数据,MT940的传递过程经过中介环节存在丢失数据的可能性,应该加以重视,总之,RPA作为目前实现资金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工具,也作为最终实现资金管理智能化的桥梁值得参考。

四、未来展望

伴随着财务信息化的应用,最终实现财务管理职能化。未来传统财务人员工作重心将转变,传统的财务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将随着人工智能最终取代基础财务工作,同时,不断追随企业的主营业务的改变而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以推动会计信息自动化的进一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虎孙彦丛郭奕赵旖旎.财务机器人:RPA的财务应用[J].财务与会计,2019(16).

财务信息化范文篇10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工作效率;财务管理

随着财政教育经费投入进入4%时代,高校的教育经费渐渐充足,对财务信息的质量要求和快捷程度都有了更高的标准,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在的财务管理方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在此情况下,借助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实现财务管理的高度信息化,成为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将高校的财务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高度集成的财务信息系统,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数据,满足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对高校财务信息的需求。高校财务管理摆脱被动的“核算型”财务,转变成为能够为决策提供动态支持的“管理型”财务,实现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飞跃。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信息输出单向化,不能与学校其他部门的信息进行有效融合,未能形成合力。高校财务通过建立局域网,在部门内部进行数据共享,也渐渐开始对外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例如学生可以随时访问财务处网页进行学费缴纳情况的查询,各个院系可通过政务系统查询到院系的账务情况,教职员工也可查询到工资和扣税信息,但这些信息的传递是单向,即通过访问财务网站提取相关财务信息,并没有与学校其他部门的信息进行无缝对接。学校各个部门的信息大都只在内部进行共享,对外进行单向输出,在部门间的交流却不太顺畅,存在诸多壁垒,财务处不能够进入教务系统了解学生的教务信息,也不能够进入学工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在学校层面上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跨越部门限制的融合了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以及各个院系的大型数据信息平台,不能够有效地进行资源共享,未能形成合力。

(二)财务管理流程与财务业务流程存在脱节现象,财务管理流程中各个环节缺乏财务的有效介入,使高校财务管理陷入被动的“核算财务”境地。高校财务管理流程是以劳动分工为基础,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以某高校的财务管理流程为例,如图1:从图1可知,财务管理流程各个环节其实均需要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的支持,但是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中存在时间和空间的脱节,比如大额的业务经费的使用往往需要经过项目负责人、分管校领导和财务处负责人的层层审核;大额仪器设备购置更是需要经项目负责人、设备处负责人、分管校领导和财务处负责人的四重签字审核。实际上,高校各级领导大都兼顾教学和科研的工作,签字实行领导“一支笔”制度,办事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将所需进行的审核完成,但到了财务部门,往往因为某项审核的缺位或者不够规范,需要重新进行审核,造成财务只能在管理环节的最后环节进行审核管理,陷于被动。办事人员亦认为财务部门“事难办”,服务质量不高。

(三)高校财务的档案管理电子化程度偏低,主要是纸质介质和部分电子介质储存管理,无法适应现代财务管理的要求。伴随着高校社会化进程,负责拨款的政府部门及提供资金的社会团体或个人都需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查。教育部、教育厅对科研课题、专项经费的使用监督、财政厅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物价局对收费管理的监督控制以及横向课题的委托审计等都需要高校财务提供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真实可靠的会计原始凭证。但是由于档案管理电子化程度偏低,往往需要财务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校财务档案室寻找会计原始凭证,造成工作效率不高。

二、提出解决措施,提升高校财务信息化水平

(一)建立一个立体的网络信息平台,将财务处、设备处、人事处等职能部门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融合,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改变以往因为劳动分工造成的财务流程的片断化,将服务对象放置在中心,一切活动均围绕着服务对象,形成立体服务体系。将学生缴费信息和贷款信息纳入教务处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处的学工管理系统融入学生勤工俭学信息以及奖助学金的发放情况,财务处的工资发放系统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相关信息,经费预算管理融入设备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等等,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交叉融合,一切以服务对象的方便快捷为指导,创造一个高效的管理平台。(二)推行电子业务审批系统,实现高校财务的无现金化,将财务工作的控制点前移,充分渗入财务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积极向管理型财务迈进。电子业务审批系统彻底改变原有的报销、审批模式,弱化财务管理流程中时间与空间的脱节,业务申请的电子化,各级领导审批的电子化,财务审核的电子化都将通过电子业务审批单进行快速地流转,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所需的时间,克服空间脱节造成的不便,节约了审批所耗费的精力,同时将财务工作的控制点前置,促进高校财务的主动服务意识的提升,积极发挥参谋管理的作用。最后通过财务的无现金化报销系统形成一套完整的、高效的财务报销体系,极大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三)建立会计原始凭证档案的电子数据库,进行分类管理,提高财务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水平。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会计原始凭证以照片形式进行储存,不仅可以在日后各类审计过程中,迅速高效地提供相关资料,还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时提供依据。

三、结束语

高校财务信息化促使高校的信息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共享,避免了无效的重复劳动,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同时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财务的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促进高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作者:刘晴 单位:安徽大学财务处

参考文献:

[1]朱宇坤.信息化: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快车道[J].会计之友,2014(5):123-124.

[2]魏春红.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及实现途径[J].会计之友,2014(2):116-118.

[3]黄宏宇.高校财务信息化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1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