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公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4:28:00

财务公开

财务公开范文篇1

一、基本情况

据调查,我县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阻碍大、难开展或公开欠真实、全面、准确、及时或民主管理不到位的村有10个,分别是**镇**村、**乡**村、**乡**村、**镇**村、**镇**村、**镇**村、**乡**村、**乡**村、**镇**村、**乡**村,占全县总村数的7.6%。

二、“难点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有些村干部认为税费改革实施后,面向农民的税费任务已全面取消,村级经费基本上来源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群众没有了负担,财务公开大可不必那么认真,民主管理走走形式就行,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2、民主理财不到位。有些村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其民主监督职能不实导致无法发挥,甚至于大多数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为原任村支书、村主任,实施民主监督只不过是摆摆样子罢了。

3、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有些村没有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存在村支书、村主任收钱、管钱、用钱的现象,甚至村干部人人手中掌控现金,造成收入入账不及时、支出口子把不严,挥霍浪费、私分滥发、侵占挪用等现象时常发生,如此财务账目又怎好对群众公开,更怕接受民主监督。

4、非生产性开支尤其是招待费过大,不敢向群众公开。有些村一年到头除了认真做好迎来送往工作外,没有给群众办一件好事、实事。一年下来,光招待费一项就大大突破万元大关甚至超2万元大关,如此超标的开支项目怎么向群众公开,又如何向民主理财小组交待。

5、村级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公开不规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经商务工农民逐年增多,大多数会经营、懂管理的有识之士都走出家门到外面发展去了。由此一来,有些村的财会人员难免整体素质偏低,表现为文化程度高低不一、接受能力参差不齐、财经法纪观念不强、财会业务不够熟练、手续不全、数据不准、统计不实、记账随意、账目混乱等,进而影响到财务公开的及时、全面、真实、准确。

6、现金出赤字,怕公开。有些村由于会计核算不规范、收入少入账、私设“小金库”等原因,造成现金年年赤字,有的赤字金额还不小,所以怕公开、拒监督。

7、债务不化解,不公开。有些村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债台高筑,新班子三年一届,往往是“新官不理旧事”,认为自己不再新增债务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何苦要节衣缩食去帮人家擦屁股,干脆就不公开。

8、财务交接手续不全,难公开。有些村由于数据不清、账目混乱,拖着不移交;或者自身债权未清,心愿未了,不肯移交;或者自己有把柄怕被人家抓着,要么就是抓住了人家的小辫子,心不甘、情不愿,拒绝移交,如此等等,使得财务难以公开。

三、“难点村”专项治理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难点村”治理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各乡镇要加强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把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要明确责任,建立督办制度,加强工作督查,确保治理工作顺利开展;二要切合实际,制定出针对性强可操作的治理工作方案,确保治理工作有章可循;三要点面结合,以治理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村级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整体质量。

2、建立责任制。各乡镇一要落实“难点村”专项治理工作责任,制定验收标准,将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范围;二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究公开不实或侵犯村民民主权利的行为,切实把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的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3、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难点村”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乡镇一要以去年年底的村级换届选举为契机,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推进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做到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组织领导上有新举措,在群众参与上有新拓展,在工作推进上有新成效,认真解决好“难点村”存在的突出问题;二要实行动态治理,即“难点村”出现一个就治理一个,出现二个就治理二个,每治理好一个再销号一个,如若出现反弹则重新治理;三要对症下药,不搞一刀切,存在什么问题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避免摆形式走过场,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四要积极创建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村,通过抓点示范,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树立新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大力推进村级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

4、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各乡镇要针对“难点村”村级组织不健全,村级班子软弱涣散,村干部法纪观念淡薄,个别人说了算,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经济发展滞后等情况,认真抓好村干部的学习培训和宣传教育,一方面通过举办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印发相关文件资料、组织座谈交流、开展集中整顿等途径,加强针对性教育,提高村两委成员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村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业务技能,全面推进村两委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对村两委关系、党群干群关系等典型案例的分析解剖以及农村热点、难点问题的集中处理,引导村两委干部自觉摆正位置,增强公仆意识,提高服务能力,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

四、“难点村”专项治理工作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6月1日至7月31日)。这个阶段各乡镇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宣传引导,让广大村干部明白做好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是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效应,从而增强村干部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二要进一步做实“难点村”难点情况的摸底调查,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工作夯实基础,确保治理到位;三要发动好群众,让广大农民群众有信心、有秩序、有目标、有原则、有创意地参与建议、参与管理、参与决策、参与监督,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

财务公开范文篇2

一、基本成效

为切实加强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各镇都成立了以行政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农经、组织、纪检、民政、土管、村建、计生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工作班子,镇经管站负责日常业务工作。去年年初,扬州市委组织部等部门提出村务公开“四个一”工程的新要求后,各地进一步强化了村务公开工作力度,90%以上的村建成了橱窗式公开栏、有意见箱、有监督员和监督电话,理财人员持证理财、详细记载。武坚、吴堡、高徐、邵伯、双沟、丁伙、麾村、郭村等镇财务公开工作日趋完善,樊川、嘶马等镇财务管理工作有明显进步。据统计:全市23个镇316个村共成立村组两级民主理财小组456个,民主选举理财人员2432人,理财人员基本做到持证理财,并统一使用扬州市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工作记录簿,详细记载财务清理和财务公开工作情况,确保了财务公开工作的实效。

二、主要做法

1、坚持民主推荐,实行持证理财。民主理财的基石是要充分保证理财人员的民主性。近年来,全市大多数村都能由村民议事代表民主推荐产生理财人员,对中途理财人员因故变化的,各地也能及时召开村民议事代表会,调整充实民主理财组织,不少镇的创新做法既合规,又实用。如武坚镇合新村将民主理财人员名单及照片常年公示上栏;吴堡镇各村由村民议事代表投票选举民主理财人员;麾村镇针对理财人员变动较大的情况,于去年5月重新推荐民主理财人员122人,确保了民主理财人员的民主性。

根据扬州市的工作部署,全市民主理财人员领取了《民主理财证》,武坚、高徐、麾村、江都镇等镇还对理财人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今年三月、八月,全市各镇都对去年的村组财务进行了全面清理,麾村镇理财时采取“一人唱票、二人监票、其余人听票”的方法,对群众有疑问的当场解答,理财人员和群众对此较为满意。高徐镇郜庄村中心组群众对油田收支有疑问,村干部及时与理财人员到油田逐笔核对账目,弄清每笔开支的来龙去脉,并公布于众,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嘶马镇通过民主理财,对理财人员提出的23条关于土地补偿、资金分配以及税改政策等方面的问题,镇村都及时作了答复处理。花荡镇通过民主理财,清理核销固定资产50万元,从而做到账实相符。在理财时,各镇都统一使用了扬州市印制的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记录簿,详细记载理财时间、内容和理财结果,对清理出的问题,村组集体基本上能及时处理到位。

2、开展内部审计、强化财务监督。在坚持民主理财的同时,武坚、高徐、双沟、真武、永安等镇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强化财务监督,高徐镇审计时发现高徐村错账1500元,双富村漏账6000元,都在审计中得到了及时纠正,永安镇针对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完善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票据审批手续制度,使财务管理工作更趋严谨。

3、规范公开程序、完善公开内容。为保证财务公开工作的严肃性,各镇能严格执行公开程序。吴桥、樊川等镇财务公开内容由村会计整理好资料后,经村主要负责人和民主理财人员审核签章,报镇经管站确认后予以公开。对财务公开的内容和时间,各镇都能将农民群众关心的集体财务和其他村务向群众公开。武坚、邵伯、双沟、麾村、郭村、宜陵等镇对财务公开的内容由镇统一明确,并由镇会计站电脑输出资料,各村按部就班即可,直接张贴入栏,既方便又准确。今年以来,已公开的主要内容是:上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以及本年度的主要奋斗目标;上年度财务收支决算方案和本年度财务收支预算方案;每季度村组财务支出情况;村级债权债务情况;土地征用及补偿金使用与管理;上年度村组干部工资报酬实绩;上年度农民税费负担结算实绩和本年度农民税费负担落实情况;当年“一事一议”项目及筹资预算和资金使用情况;专业经济发包情况;“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支出明细;粮食直补情况;生育计划安排和照顾生育二胎;村民建房;本年度社减安排;村干分工;涉农收费项目、标准及依据。大桥镇在每一期财务公开后,各村都要填写财务公开信息反馈和意见处理结果登记薄,详细记载财务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程序、形式、群众意见反馈、落实处理意见、公开结果等内容,并由制表人、村负责人、村务公开监督员签字后存档,确保了财务公开的真实效果。通过财务公开,江都镇今年以来共接待查处群众反映的财务问题6起,处理违纪金额1.8万余元,调查答复一般问题数百条,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纠纷,群众较为满意。

4、强化监督考核,促进财务规范。为确保财务公开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各镇将村务公开工作纳入村组干部全年工作目标,与村组干部报酬挂钩。江都镇、周西等镇还组织人大代表定期对村务公开开展视察和评议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排查不足,不断完善。全市各镇村村都聘请了村务公开监督员,设立了意见箱并明确专人负责收集群众反应的意见,公开了监督电话,方便群体意见上传,增扩了干群思想交流的渠道,有效地保证了村务公开工作的正常开展。

5、加强公开资料管理、定期立卷归档。一方面,村级事务要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另一方面,各地十分重视村务公开资料的管理。全市多数村都能较好地收集整理好当年公开的村务资料,对上年已公开过的资料及时立卷整理,归入村级文书档案,以便日后查询。

三、存在问题

全市的财务公开工作虽然抓得很紧,取得显著成效,但工作的不平衡性较大,部分镇村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缺乏深度。少数基层干部对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领导不力。少数村组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够过细,公开栏上内容空泛,极个别村至检查组到达之时才开始将有关资料张榜公布,纯属应付检查,缺乏把财务公开作为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践行“三个代表”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的意识,主观不努力,困难讲得多,财务公开的效果不够明显。

2、基础工作缺乏力度。农村财务历来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也是农村矛盾纠纷的焦点。近年来,全市深化农村财务体制改革,实行“村组并账、村账镇管”的管理新体制,成效明显,干部群众满意,但仍有少数镇不够重视这项工作,资金和账务没有完全管理到位,特别是少数村级集体经济较好或企业负责人兼支部书记的村,自以为是不服管,如丁沟镇尚有6个村的集体资金未交镇管理,个别村的财务已暴露出严重问题,严重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塘头镇二姜村民主理财人员未能按时调整,永和村红旗组前几年理财时清出的问题没有及时处理,至使群众近年来的税费都没有上缴,去年的财务收支未能结清,今年的民主理财无法进行。这些问题虽表现为财务管理混乱,就其根本原因还是领导重视不够。

3、公开栏建设有待完善。建好橱窗式固定公开栏是确保财务公开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效果的首要前提。近年来,多数镇都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公开载体的建设。但也有少数村村务公开栏设施简陋,有的公开栏毁损严重,也有的移作他用,公开的内容保存时间不长,公开效果不明显。

4、民主理财缺乏民主。检查中发现,不少村未按规定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理财人员,极少数村民主理财人员由干部指定,这样的民主理财决无民主可言。还有的村,民主选举理财人员的记录不完整,与会群众代表未签字,选举的会议记录未归入村级档案加以管理。这些细节工作如不做好,必将影响民主理财工作的成效。

5、业务操作不够严谨。通过检查发现:不少村财务公开内容不全不细、缺乏深度和广度,特别是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栏目,动辄几万,谁也看不懂是用于那些方面的支出;公开程序不规范,财务和其他村务公开前未经村主要负责人、民主理财人员或村务公开监督员审核签字认可,也未报镇有关职能部门把关;公开的资料保管不善,特别是历年来形成的村务公开资料不完整,有的村虽然装订成册但未作为档案资料加以管理,对解决历史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保持农村稳定不能发挥最大效用。

四、整改措施

上述问题,各镇有多有少,轻重不一,或许有的问题还未暴露,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加强对农村财务工作的管理监督,要针对本地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是严格民主理财制度。各镇要结合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产生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所有财务收支入账前都必须经理财人员会签后方可入账,将民主监督的关口前移。少数还未进行民主理财的村,要迅速行动起来,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组织民主理财人员清理集体财务,使村民充分行使管理集体事务的权力。

二是进一步规范“村组并账、村账镇管”。村组集体资金和账务要全部交镇代管,严格现金限额、开支审批和票据管理等项财务管理制度,丁沟、塘头及其他有问题的镇要彻底解决少数村不服管和一些久拖未决的财务问题。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三是全面开展内部审计。从今年起,各镇每二年要对所有村的财务轮流审计一遍,使民主理财和内部审计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共同监督村组财务行为,使农村财务管理尽快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四是加强公开栏建设。全市每个村都要建成橱窗式的公开栏,以后财务公开的资料应全部由电脑直接输出,直接张贴入公开栏。涉及到各组群众的财务事项,应当在该组公开栏予以公布。

财务公开范文篇3

一、加强组织领导

2011年9月,市纪委确定我办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公开试点单位后,我办及时召开主任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财务公开试点工作。并召开全办干部职工会议,传达贯彻市纪委关于开展财务公开试点工作有关精神,并根据民主性、广泛性和专业性要求,选举产生了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由非分管财务处室的2名中层干部和1名普通干部组成,组长由有财务管理专业背景、长期从事村级财务管理研究的农研中心联络处处长担任。

2012年8月,《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公开实施办法(试行)》印发后,我们又召开主任办公会议作了研究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本办财务公开、接待费公示要求和民主理财监督小组职责。

二、完善内部制度

规定大笔固定资产采购须经主任办公室会议讨论研究通过,列入单位年度预算,并按规定办理政府采购手续,经分管主任审批后,交由综合处统一采购。明确各种经费报销和审批程序,严格财务制度。精简和压缩会议,因工作原因,需要安排公务接待和会议就餐,由相关处室填写审批单,经分管主任或主任审批后,由综合处室按照有关支出标准统一安排、结算。实行公务车辆定点加油、维修,统一结算报销。

三、加强动态管理

加强日常行政经费支出的动态管理,开展各类行政经费支出季度、半年度分析评估,并形成本办季度、半年度财务运行情况评估报告,科学指导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各项经费支出。加强对各类票据的审核,财务人员逐一核对账目,做到账实相符,并交分管领导审核,进行统一报销。

财务公开范文篇4

一、公开形式

在市党建网和市远程教育网进行公开。

二、公开对象

全乡6个行政村。

三、公开内容

1、两重两轮票决、拟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公示、党费收缴,村干部“勤廉双述”评议、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争先创优”情况;

2、计划生育二胎审批情况;

3、农户房屋建设审批情况;

4、救济优抚对象情况和五保户供养补助情况;

5、集体资产租赁和资源发包情况;

6、公益设施建设情况;

7、财务公开情况(财务收支明细、村级组织资产负债、收益及收益分配);

8、村部情况;

9、惠农政策。如农业补贴、教育收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养老保险等其他政策;

10、办事指南。如一、二胎申报、农村建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救济申请、证件办理等。

四、公开时间

网上公开与各村公开栏公开的时间同步,即党务、村(财)务公开每季度公开一次。具体时间为:每年4月15日、7月15日、10月15日和1月15日前公布上一季度党务、村(财)务情况。重大事项随时公开。

五、公开程序

1、村级党务、村(财)务公开的资料分别由各村填写(电脑打印版),填写要客观真实,不准弄虚作假。

2、村级党务、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分别对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的资料认真审核并签字。

3、村支书对党务、村(财)务公开的资料审核签字,然后,在各村民小组村民聚集地,显著位置张榜公布三天以上,如无不良反映,上报乡村级党务、村(财)务公开领导小组。

4、各村上报的资料要到乡各相关站所或部门进行核实,各相关站所或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审核签字、盖章,并由乡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再由乡组织干事汇总,经乡党委书记审核签字、盖章,报市村级党务、村(财)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5、市村级党务、村(财)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乡上报材料进行审查后,通知乡组织干事将村级党务、村(财)务公开上传到市党建网和市远程教育网上。

6、村级在每一季度下一个月6日之前填报完成并报乡村级党务、村(财)务领导小组办公室,乡村级党务、村(财)务领导小组于10日之前上报市村级党务、村(财)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组织领导

对农村基层党务、村(财)务情况进行网上公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工作量大,业务性强。七、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强化责任。各相关单位要对村级党务、村(财)务网上公开工作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各村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会计为直接责任人,其他相关人员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公开内容涉及的乡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其内容公开责任。

2、客观实在,公平公正。各村要按照“客观、真实、公正、公平”的原则,建立严格的公开资料填写、收集、审核、公开等管理制度,乡及时准确收集审核好网上公开的信息资料。各村要建立村级党务、村(财)务网上公开工作档案,将公开资料及时整理归档。

财务公开范文篇5

一是一些地方领导将公开形式化,当作政绩之一,一哄而上,图形式,求名声,对于财务、村务落实的具体情况,则知之甚少,往往虎头蛇尾,形式主义泛滥,短期行为严重。

二是公开不规范。

1、公开地点、时间不规范。这也是农村村务公开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村干部如果愿意,可以找出成千上万的不公开的借口,而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真正要想一律定时定点进行公开,对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居住分散等地方也是不现实的。

2、公开的形式单一。提到村务公开,一些乡村仅仅只是把村务、财务有关情况在村民大会上宣读、墙上张贴一下,试想一个财务专业人员通过这种形式也不见得能明白所以然,更何况不熟悉财务法规知识的群众了,其效果可想而知了,还是难以消除以往的猜疑。

3、公开程序不规范。公开什么,什么时候公布,没有征求群众代表意见,公开的内容往往都是一些枯燥的数据,内容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项目,真正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并没有公布上墙,上栏,往往一个“其他”栏目,有如一个什么都装的破篓子,往往掩盖了事实真相,让人难以明白,群众就更不明就里。

4、制定政策不规范。仍然是以干部都是清正廉洁和克己奉公的角度出发的,所以如果领导干部都能依法办事,则这项工作可以顺利推广,如果在领导干部在廉洁方面出了问题,就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异化政策,群众就很难进行正常的监督了,监督也就成为摆设。

5、民情淳朴,难以及时准确反映真实情况。我国农民遵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原则,往往不是在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是不会出头来质询的,这往往是一些地方虽有重大经济问题,财务、政务公开后仍然未能发现问题线索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制定公开制度时,就不能简单地学习西方民主的部分内容,而要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加以完善改造。

6、个别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差。即便是最近新出台的《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的第五部分讲监督,被称作是一个亮点的主要做法是农村干部进行审计,但谁来审计?县级还是乡级?县级审计局、农经局往往连自己正常的业务都审计不完,更不论数量众多手续不全的村帐了,乡级本身就有着诸多的利益瓜葛,能否审计得过来?而选举前20多天集中审计更是天方夜谈式的设想。

7、制度导致腐败。一些制度条款往往规定的不符合农村实际,如理论上村级招待零控制是可行的,但我们面临着的是千差万别的情况,一种形式难以解决农村所有的问题。但目前乡村负担了过多的行政行为,一些村离乡镇较远,有些近百公里,招待费零控制基本上就成为空话,这就好比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一样荒唐。如果省、县招待费能进行零控制,乡村就保证能进行零控制。一项明知不能执行的规定其副作用比没有这项规定还要大,而且大得多。

8、村务公开的配套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公开后就万事大吉,没能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群众不清楚,有疑问的地方,也没有人和机构能够给予解释。政策的出台往往带有浓重的家长制色彩,村集体经济资金使用应该由村民大会说了算,不应该听命于其它个人和组织,各级组织有权指导、监督,但不可代办,否则,即便是好心,也有可能成为越位、错位的嫌疑,目前一些地方标榜为制度创新的“村帐乡管”、“会计核算中心”等做法,本身就带有违法的嫌疑,纯粹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

三、监督形式过于虚乏。有些地方群众监督成为虚设,一些违法行为往往是上级默认的,大家心照不宣,即便是有极个别爱较真的人提出来,往往这些人面对的不仅仅是本村的领导、财务人员的压力,更为主要的是要面对县乡,甚至是地省有关人员的压力。当今出现的一些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问题,既与法官贪赃枉法、滥用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有关,也与法官受到种种干预、法官独立审判的地位缺乏保障有关,一些地方法院的法官往往被“涉农案件不要立案”的招呼所左右,丧失了起码的公正性,这也是为什么农民往往采取上访手段,而且上访往往成本过大,令常人难以承担的一个主要原因。

财务公开范文篇6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是搞好财务公开的前提

山西省推行农村财务公开以来,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与支持,1998年中办、国办《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下发后,山西省委、省政府、省纪检委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农业、土地、计生、民政、纪检和组织等部门参加的“山西省农村村务公开办公室”,出台了以推行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实施方案,把村务公开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推行村务公开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体现农民群众主人翁地位的重要内容来抓。明确指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是推行村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

二、搞好部门配合是推进财务公开工领导组和深入开展的保障

农村财务管理是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但在财务公开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十分复杂。因此在推行财务公开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部门工作协调配合,促进农村财务公开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是在工作中,我们与组织、民政部门配合,把农村财务公开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民主制度紧密结合起,以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对班子涣散、缺乏凝聚力、问题成堆、财务管理混乱、群众意见大的班子进行调整,由群众重新进行民主选举。

二是与纪检、监察部门配合,将财务公开与查处案件解决问题相结合。对反馈的财务问题及时查处,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交待,激发了群众参与财务公开的热情,有效地遏止了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达到了财务公开的目的。几年来,我们与纪检、监察部门密切配合,在认真做好反馈意见处理的同时,受理大量的上访案件。现在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一般案件不出乡、大案件不出县”的要求,化解了干群矛盾,稳定了秩序。

三是与土地、计生部门配合,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对乡村干部进行农村财务管理、财务公开、土地延包及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和农村基本政策培训。

三、清理集体财务,澄清集体家底是推行财务公开的基础

没有清楚的家底,就不可能有真实全面的公开。为了把财务公开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按照省政府部署,我们组织全省广大农经干部对农村集体财务进行了一次大清理、大整顿,清理整顿的村数达31088个,占到总村数的96%。通过财务整顿澄清了集体家底,理顺了账务,清理了农户拖欠,兑现了遗留合同,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挽回了集体损失,交给了群众一个明白的家当,为推行财务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建制度、抓规范是提高财务公开质量的关键

在推行财务公开过程中,我们一手抓管理规范化,一手抓公开规范化。为夯实规范化这个基础,省政府制定了下发了《关于在全省推行农村财务“村账乡管”制度的实施意见》,要求有条件的乡村实行以“村账乡管”、集中办公、方便、明了、节俭的原则,在群众便于观看的地方以村建立固定“公开栏”,并结合发放入户通知单等通谷易懂的方式进行公开。公开程序先由民主理财小组对全部财产、债权、债务和有关账目进行全面核实,并报乡镇经管站审核,同时要有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民主理财小组负责人和主管会计签字。公开时间即每年初公布财务计划,每半年至少公布一次各项收支情况,年末公布各项财产、年初公布财务计划,每半年至少公布一次各项收支情况,年末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等情况,对村民关注的专项财务活动,要及时单独公布。

五、强化民主监督促进财务公开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证财务的真实性,提高公开质量,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我们把强化民主监督作为推进财务公开的重要手段。

一是村民监督。即以村成立理财务小组,代表村民行使监督。由村民或村民代表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村民主理财小组代表村民参与村级重大财务活动决策。参与制定年度财务计划,并监督实施情况;代表村民按期审核财务单据和财务公开的内容;收集反馈村民对财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反馈意见的落实情况。把村民的事由过去干部说了算变为大家定,大家办,使财务公开真正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二是农经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审计监督。1996年《山西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暂行条例》的颁布实施,使全省农村审计工作开始步入依法审计轨道。省、市两级主要抓培训,进行业务指导,县、乡两级分工协作深入乡村开展审计全省制定了每三年进行一轮村级审计的计划。审计内容和审计范围着农村改革的发展和深入了逐步扩大,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农民负担、集体资产、干部离任、大型基建项目等专项审计,有效地杜绝了各项违纪行为和浪费现象的发生。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财务公开范文篇7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国家税务局系统公开、透明、规范的财务监督机制,提高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实现阳光财务建设,有利于落实税务干部职工对财务工作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推行政务公开的要求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开展政务公开的意见》(国税发〔2006〕6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税务局系统各预算单位。各预算单位应按本办法向本级及所属单位公开财务事项。

第三条财务公开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公开。财务公开工作应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进行,正确处理公开和保密的关系。

(二)实事求是。公开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防止和严禁任何弄虚作假行为。

(三)注重实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抓住与税务干部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四)突出重点。公开内容应以税务干部职工联系最密切、最直接,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为重点,并根据职工的合理要求和财务公开的实践,不断充实完善。

第二章财务公开的内容

第四条财务公开的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以及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内部审计等方面重大问题和税务干部职工关心的财务事项。

第五条预算管理公开内容

(一)预算编制原则和程序。

(二)年度预算批复数,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项目支出要公开具体项目内容及数据。

(三)经费分配情况,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基本支出分具体预算科目数额;项目支出分具体项目,其中基建项目具体到每个项目。

(四)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包括当年实际支出占预算的比例、较上年同期增减的情况。

第六条财务管理公开内容

(一)年度部门决算中基本支出收支余情况,内容为本级及系统预算单位的汇总数据。

(二)年度部门决算中专项经费收支余情况,内容为本级及系统预算单位的汇总数据。

(三)年度基建决算中的收支余情况,内容为本级及系统预算单位的汇总数据。

第七条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公开内容

(一)项目审批管理公开的内容

1.按照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立项的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情况。

2.按照规定的审批管理权限,当年审批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情况。

(二)项目跟踪管理公开的内容

1.已审批立项的基本建设项目按照规定签定基本建设管理责任状的情况。

2.已审批立项的基本建设项目按照规定进行评审的情况。

3.已竣工项目按规定进行竣工决算审计情况。

4.已竣工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批复情况。

(三)项目库管理公开的内容

1.按照规定的要求申报项目库新增项目的情况。

2.项目库中项目出库情况。

3.项目库中项目的调整情况。

4.项目库中项目的排序情况。

(四)基建工程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基建项目评估单位、工程决算审计单位。

第八条资产管理公开的内容。包括公开资产购置、处置、调拨、捐赠等情况。

第九条税务服装管理情况的公开。包括公开中标的布料、制作、服饰、厂家及中标价格。

第十条内部审计公开内容

(一)内部审计计划。包括被审计单位数量、被审计单位名称及预计进场审计时间等。

(二)内部审计结果。包括审计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处理意见及被审单位的整改情况等。

(三)内部审计情况总结。包括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审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审计工作遇到的具体问题等。

第十一条其他应公开的财务事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三章财务公开时间和形式

第十二条财务公开的时间要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日常性工作内容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内容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内容及时公开;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财务事项随时公开。

第十三条财务公开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基本形式分为:会议传达公开;文件形式公开;张贴形式公开;网络形式及其他形式的公开。

第四章财务公开的范围及时限

第十四条财务公开的范围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内容、在不同的范围公开。属于内部管理的事项,主要通过办公会、群众代表会、干部职工大会和公告栏、内部网站等形式进行公开。需要对所属预算单位公开的事项,通过政策法规文件、财务工作会议及系统网站等形式进行公开。

第十五条本办法第五条(一)、(二)、(三)、(四)项内容每年公开一次。预算编制原则和程序以文件形式在系统公开;预算批复、预算执行相关事项在系统财务工作会议上公开;预算分配具体内容在本单位局长办公会公开。

第十六条本办法第六条(一)、(二)、(三)项内容每年公开一次,局长办公会公开。年度部门决算中的收支余情况,个别科目可根据本单位财务管理细化程度和时限,公布到各部门或个人(如差旅费、公车费用、办公楼维护费用等)。

第十七条本办法第七条(一)、(二)、(三)(四)项内容根据项目审批管理、项目跟踪管理、项目库管理等情况以公告的形式每年公开一次。

第十八条本办法第八条资产管理公开内容和第九条税务服装管理公开内容每年公开一次。

第十九条内部审计计划每年初以正式文件形式在系统范围内公开;内部审计结果于审计结束后以审计公告形式在本系统范围内公开;内部审计情况以专题形式在本单位一定范围内公开,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每年年初以通报形式公开。

第五章财务公开的组织领导

第二十条财务公开工作在国家税务局系统各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按照“谁主管、谁公开,分级管理,分级公开”的要求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第二十一条财务管理部门在局长(或分管领导)领导下负责财务公开具体日常事务。

第二十二条财务公开的内容要经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报单位负责人审批,单位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对财务公开事项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三条国家税务局系统各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在财务公开工作中具体承担下列职责:

(一)依照本办法,实行财务公开。

(二)审议本单位财务公开的项目、内容、范围和形式。

(三)收集、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

(四)对财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分析,会同有关部门对财务公开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查处。

财务公开范文篇8

一、村务财务管理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我省集中三年整顿农村软弱涣散村党支部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明显地感觉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既要解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有章理事”的问题。这些年,不少地方的农民对当地干部甚至对党委、政府有各种各样的意见,有些地方党群、干群之间的隔阂与误解相当深,一些地方由于党群、干群矛盾而激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问题的焦点还是在村务财务管理混乱上。其直接后果是:农民对村务财务不知情,缺乏了解村里各项事务和财务的正常渠道,对干部产生了种种怀疑,造成干部和群众之间、干部和干部之间关系紧张,一些班子不团结,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农民缺少参与监督村务财务的机会,导致一些村干部在村务工作和财务开支上,随意性大,使以权谋私、挪用贪污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机可乘;群众对村组干部工作不理解,在村务活动中缺乏应有的合作,影响了村组干部干事业、求发展的信心;农民群众没有相应的发言权,挫伤了他们为村里各项事业发展献计献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探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治本之策,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1996年,我省及时在农村普遍开展了以“村务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监督管理工作。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有6项:税费、定购、提留收缴情况;村社干部责任目标;计划生育情况;电费使用情况;宅基地发放情况;民政救济、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财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有5项:土地、果林、场园、塘库、企业承包费;各项集体收入;村社干部工资收入;公益事业集资开支情况;招待费开支情况。同时,明确提出了村务财务公开要达到“五规范、两满意”,即:公开的内容、程序、时间、形式和管理要规范,群众、干部两满意。据调查统计,这项活动已在全省80%以上的村开展了起来,30%左右的村基本上实现了“五规范、两满意”。

二、村务财务公开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进行的,其主要做法是:

以清理整顿村务财务为突破口,奠定“公开”基础。实行村务财务公开前,各市地州、县都先后分片搞点,在取得典型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大造声势,广泛宣传动员的办法,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把公开村务财务的政策原则、清理方式、纪律规定交给群众。对公开清查出来的问题,采取公开和退赔、执法执纪与教育表彰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处理。对有一般性问题或违纪轻微的干部给予从严教育,通报批评;对没有问题的干部予以正名,还其清白;对经济清白、廉政勤政的干部予以表彰。以群众关注和敏感的事项为重点,确定公开内容。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村为单位,先是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全体村民大会,广泛收集和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慎重定夺,形成共识后再公开,保证公开的事项既有群众基础,又有兑现的可能。对公开的标准,坚持以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不搞土政策,不开歪口子,又注意结合乡情村情,不死搬硬套,做到合情合理。最后由乡统一确定村务财务等12项内容为公开重点,并制定实施细则。一些村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了其他应该公开的事项。做到凡是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和村民欲知不晓容易产生怀疑的事,项项公开,件件透明,让群众真正明白、放心。如农民负担,群众最为关注,担心层层加码,担心村组干部占便宜。通江县向家营村就采取两种公开的作法。一是借助农民负担监督卡,将农民应承担的费用全部上卡,填发挂牌到户,使其真正成为群众的明白卡、放心卡。二是借助公开栏,乡、村、组分别将农民负担款项在公开栏中公开,既公布任务数,又公布交纳情况,还特意把村社干部的负担监督卡和交纳的负担款项专用收据的复印件贴在公开显眼的位置,使干部的任务数、交款数、交款时间一目了然。由于群众心里有底,加之在公开中,全村砍掉了不合理负担37%,人均近15元,农民群众感到真实有效,按照规定时间,家家户户都基本做到了按时交纳各种税费。

以实用有效操作性强为原则,规范公开程序。在村务财务公开的过程中,不少村级党组织都十分注意把政策依据、方案制定、数据指标、办事方式、决策和审查审核过程以及办事结果等农民群众应该知道的内容全部公开,不打埋伏,在程序上尽量体现公开、公正。如宅基地的管理,要求村根据乡下达的用地指标,先制定规划,确定使用的面积、标准、条件和总户数,向全体村民公布。报批过程实行“三榜定案”。一榜公布申请户名单、申请理由和已有宅基地面积。二榜公布经审核符合标准的名单,并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上报审批名单。三榜公布经上报批准的建房户名单、位置、面积、土地性质及收费情况。计划生育指标也采取了类似的办法。又如财务管理,在乡财务管理站的具体指导下,各村都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或村民议事小组,协助管理和实施监督。该小组由村推选公道正派、懂财经帐务、有参政议政能力的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和村组干部组成。一般4—7人。组长都由前任村支书或村主任担任。在每季末,由民主理财小组将村里发生的财务收支票据、现金、实物进行审理查核,看收入是否入帐、支出是否合理、报帐手续是否齐全、帐款是否相符。凡经审查合格的票据由民主理财小组签字盖章后,交村会计进入下一步管理程序。

财务公开范文篇9

一、财务公开内容

档案局财务收支情况,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及其执行情况、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等财务事项;

二、工作方法

1、加强规范现金管理,做好日常核算。强化资金使用的计划性、预算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尽可能的规避资金风险。

财务公开范文篇10

一、村务财务公开的主要成效

(一)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实行“两公开”后,村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欢迎村民参与民主管理,干群之间沟通了思想,消除了误解、密切了关系,村干部为群众办事的观念进一步牢固,积极性得到有效地发挥,也赢得了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群众对村务活动的具体情况,原来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一些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农民的气顺了,对村干部的信任度也有所提高。据调查,农民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度由实行前的75.7%提高到83.8%;有89.2%村民认为“两公开”这种形式好。一些村存在的干群关系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因村务财务问题而引起村民上访的件(次)数也呈逐年下降之势。

(二)群众参与村务财务管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得到加强。村务财务公开、民主监督管理的实践,使村干部处事更讲究公道、作风更体现民主。同时,群众对村务财务关心的程度普遍增强,一些误会和隔阂得以逐渐消除,群众开始关心村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集体观念增强了,参于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更高,信心也更足了。尤其,对村干部并不丰厚的报酬,感到村干部的工作不容易,相信村干部是在想方设法为百姓办事,为村民共同利益而奔走。

(三)村干部管家理财的观念,勤俭廉洁意识进一步增强。村务财务公开,接受农民群众监督,民主议事管理,组织农民参政议政,把村干部的行为置于广大村民的监督之下,提高了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有效地阻止了干部滥用权力、为政不廉、以权谋私的行为。实践中,各地把财务公开工作,加强财务监督作为“两公开”的重中之重。在日常财务管理中,严格执行财务开支“一枝笔”审批制度,规范借款手续与程序,扭转了过去“村干部借款一句话,会计借款一张条、出纳借款抽几张,群众借款骂爹娘”的混乱状况。不少村干部不由得感慨道:“两公开”后,想干略为出轨、打些“擦边球”的事不像以前那样方便活络了,总感到时时、事事有群众在监督。有些身兼个私企业主的村支书,平时连买包烟用于公务招待的钱也是自掏腰包。其它本应列入村里开支的费用,也甘愿把它挂在自己企业的账上。某村一店主反映,“两公开”后,其店里的生意清淡不少,以前那种每到中午便有村干部陪同吃喝的场面已不再出现。据了解,实行“两公开”后,多数村的非生产性开支呈明显下降之势,个别村全年非生产性开支仅为几百元;有的村干部以往买东西时,随便点点手指记账的现象,目前也基本匿迹。

二、目前在村务财务公开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对待“两公开”问题上,部分村干部与群众在思想认识上还不太一致。一是完全公开与有所保留的思想。一方面,不少群众反映目前进行的“两公开”,其公开的面还不够广、公开程度还不能让群众满意。如在非生产性开支问题上,还普遍做不到逐笔公开、逐项粘贴凭据,明细账不“明显”,群众对此还有疑惑。群众要求全部、彻底、毫无保留地公开。另一方面,绝大部分村干部反映,在实行“两公开”尤其是财务公开上,如做到逐笔清楚,不利于村干部开展工作。其理由:1、在进行商务活动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交际费、招待费的问题。况且商洽的成功率不能确保百分之百,投入的资金与人力、物力等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如将这些情况向群众完全公开,群众产生怨气在所难免。2、因历史原因,有些村的领导在处理过去遗留问题(主要是老欠款户)上觉得不好处理。如有的欠款户本人已去世,后代又无力或不愿偿还。有的长年在外,欠款长期挂在村账册上。如将这些欠款老户频频在公开栏里“亮相”,会成为一些有意拖欠欠款的农户以此作为不按时偿还借款的借口。3、一些“三产”等行业比较发达的行政村干部反映、村务财务如要做到事无巨细逐笔公开,既显得细碎,也不利于商业秘密如合同、担保、银行存款等的保密,恐对工作带来被动。二是多公开与少公开的思想。据了解,目前实行村务财务公开主要包括十项内容。对此,一些村干部认为公开的内容过多,牵扯了他们很多精力。公开后带来的后遗症也不少,要求删减公开内容。一些党务工作者也认为,每季一次的公开频度过大,易使基层滋生形式主义和应付了事的坏作风。同时,部分群众也反映,公开内容中,个别项如计划生育情况、村主要干部岗位目标责任等,也没必要期期都要反映在公开栏内,而对“其它支出”项的公开却又显得过于简单与笼统,要求逐项公布资金去处与用途,并对一年4次的“两公开”表现出一定的不满足感,要求凡牵涉到村务财务有关的事项,尤其是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都要做到随时公开、及时公布。三是必要性与无所谓的思想。随着“两公开”工作的逐步推进、深入,更重要的是村委会换届选举前后,有关媒体和组织对农民民主意识的灌输与宣传,使得不少群众特别是毗邻城市的一些农民要求充分享受民主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和牢固。调查中,83.8%的群众认为“两公开”工作很有必要,但约有10.1%的群众对“两公开”工作表现出相当的淡漠。据反映,每次公开时,驻足浏览公开内容的廖廖无几,约三分之一的群众从未真正去看过公开栏。有13.5%的群众(村干部)不清楚村里是否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和村民议事小组。一些经济实力差距明显的行政村干部、对“两公开”也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村级经济不富裕、村干部待遇较低的村干部认为“两公开”很有必要,至少可以让群众了解他们工作的艰辛和苦衷,从而让群众支持和配合他们工作;村级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村干部对此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村级经济基础好、基本能保障村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干群关系也融洽,公开不公开关系不大,似无多大必要。

(二)在具体落实“两公开”要求上,存在着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的问题。一是公开地不便于群众浏览。早先公开地一般都在村办公室内,后来逐渐从办公室向大院内、大院外或公共集聚地的转移。尽管如此,一些村民还是不大好意思直接到村干部办公的大院外了解公开内容。个别集聚地的公开栏,由于遭受风雨、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公布后不久,有关内容便荡然无存。此外,大部分的行政村仅设1—2处公开地,不大适应居住较为分散的农民群众的实际。一些群众甚至不知道“两公开”之事,几乎所有的群众(村干部)不了解“两公开”的程序,因此开展此项工作的局限性较大。二是公开内容千篇一律。各乡镇在按上级要求进行操作时,往往满足于照搬照抄一些表格,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公开内容也有重财务、轻村务;重形式、轻内涵;重一般、轻敏感的倾向。同时,不少群众往往对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事较为关心,不太关注影响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大事。在公开时,上级要求村主要干部必须在场回答群众的质疑。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普遍做不到这点,使公开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群众还是疑而不信。三是公开表式与群众的实际接受能力相脱节。如在财务表上,一般采用借款复式记账的办法来反映财务情况,对于这种需要具一定财务知识才能看懂的财务表,90%以上的群众表示看不明白。

(三)“两公开”工作实施程度受到干部群众素质高低、村级经济实力强弱等因素的制约,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村主要干部对“两公开”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部分村干部反映,实行“两公开”尤其是村里的大小财务开支如招待客户、上级领导等吃顿饭若都要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总显得不太雅观,既直接损害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又会影响方方面面的关系。同时,一些村干部在内心上确也存在着“家底”不愿让村民知晓、有担心村民无端制造出矛盾的顾虑。二是村级经济强弱与公开工作好坏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走访好、中、差三种类型村的一些群众后发现,村级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平时在社会福利事业上投入较多,大多数村民对村务财务方面的意见较少,也较信任村干部。而一些经济相对薄弱,特别是村干部本身素质相对较差的村,则村民对“两公开”的意见比较集中的反映在财务上,认定公开的数字不实,可信度不高。三是群众素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公开”实现的难易。由于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各有差异,对事物的理解看法各有不同,某项制度措施的出台和实施,触及各人的利益又有多寡,使得群众在对待“两公开”的态度上也有不同。反映比较多而很让村干部头疼的是欠款问题。一些欠款户在此问题上,存在着新欠款户向老欠款户看、小欠款户向大欠款户看、个人欠款户向单位欠款户看、“你不交我也不交”的不良风气,使得村干部在决定是否公开欠款名单上举棋难定。如全公开,则影响公开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不利于凝聚人心;不公开,又违背了上级的精神。同时,确有部分村民因对“两公开”工作不满、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或对村干部有私怨,而把公开栏作为发泄不满的对象,损毁公开栏及有关内容。更有甚者,竟扬言:“我就是要让他们(指村干部)搞不下去。”这些人为因素干扰了“两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镇村两级监督缺乏机制上的保障,现有监督显得软弱与苍白。首先,从“两公开”责任对象来看,村务公开属民政部门业务范畴,财务公开则属农经站业务范围,两者分属区民政局和农业局。尽管区成立了“两公开”领导小组,但落实到具体业务都是各抓各的,互相推诿。乡镇一般以农经站具体负责“两公开”工作,行政村则主要由村会计进行具体操作,村会计的业务素质及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两公开”的质量与效果。其次,从“两公开”的监督力度来看,镇乡对“两公开”工作究竟由谁牵头抓还不十分明确,有说是分管农业的也有说是分管党群的领导。即使一些工作开展还算正常的镇乡农经站也仅局限于对村会计进行业务性的指导与督促,没有相应的监督责任与权力。因此,在与行政村协调过程中,存在不少的困难,部分农经站负责人感到从事该工作力不从心,缺乏力度。再次,从各村现有监督过程来看,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按有关规定,财务监督小组成员应由群众推选产生,财务管理小组成员不能担任监督小组组长。但目前一些村在具体操作中,监督小组成员基本上由村、队负责人组成,且大多未经群众推选,内定产生较多,以至不可避免地产生运动员与裁判员同集一身的不正常现象。有的村甚至出现目不识丁的村民也是“监督小组”成员的情况,影响了监督功能的正常发挥。最后,从“两公开”操作规范上看,一些有违规范的操作程序,镇(乡)、村两级也持有程度不同的默认态度。规定“两公开”所有资料、数据,应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认可,经财务监督小组签字才能张贴。然而,一些村在临公开前,才由村会计匆忙入填公开表,临时拉人替代监督小组成员签字;有的曾出现在监督小组成员未知或未签字的情况下,张贴公开表,也有的对村干部的报酬、奖金采取公开一部分、隐伏一部分,在交际招待费上采取部分明白、部分糊涂、“其它支出”栏多报的办法,让群众费劲猜测,失去了公开的真实性,影响了“两公开”的效果,反而滋生群众的不满情绪。

三、完善和改进“两公开”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群众参与面,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实践证明,一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如缺少群众参与,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对于“两公开”工作,区、尤其是镇乡一级党委和政府首先要认清“两公开”的目的意义,各主要领导和分管该项工作的同志要统一思想,真正把“两公开”工作,作为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切实抓紧抓好。其次要通过有线电视、广播、宣传栏、会议、印发资料、告村民书、编写“两公开”指南等方式和手段,向群众讲清“两公开”的程序、要求和应达到的标准。同时,要向群众宣传“两公开”的目的意义,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纠正一些不正确看法,并教育群众真正珍重自己的民主权利,自觉参与到“两公开”工作中来。再次,要切实提高村干部素质。各镇乡要利用学习、干部下村等机会对他们加强帮教,使村干部在实施“两公开”工作中,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与评议。

(二)尊重群众的意愿和要求,避免“两公开”工作形式化和落入俗套。第一,公开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方式要规范。在公开的内容上,要把财务公开作为重点,同时将群众关心的其它热点、难点、敏感性问题和村里的重大事项向村民公开。在公开的方式与时限上,要考虑到群众居住分散,不易统一集中的特点,设置的公开栏不仅数量要多,且不易被风雨侵蚀或人为破坏。有条件的镇乡或村可采取定期、定时播放广播、录像的办法以解决部分群众对公开内容了解不多、知之不祥的问题。第二、公开的方式要有灵活性。各村在公开前要多征求财务监督小组或普通群众的意见,在不违背上级精神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公开内容。从方便群众了解出发,对现有的公开表式进行一些改,如设置简明易懂的财务表、减少职责、人口变动等情况的公开次数,使之易于被群众所理解、明白。第三、公开地要确实做到名实相符。村主要干部要摒弃旧有的思维定势,放心大胆地向村民公开村务财务情况,确实按照公开要求,将公开地移至群众相对比较集中的场所。同时,在公开期间,要认真负责地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接受群众的询问,解释群众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