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1:00:43

播出范文篇1

关键词:硬件播出系统;管理制度;软件系统;技术保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广泛应用,为广播电视安全、高质播出提供了一套更为先进的硬盘播出系统。笔者就广播电视硬盘播出系统安全播出中的技术保养工作提出作者肤浅的见解,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1建立健全硬盘播出系统管理制度

对于广播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保养分为硬件系统技术保养和软件系统技术保养两部分。1.1加强组织结构建设。广播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是广播电视单位的基本任务。因此,要在广播电视单位建立硬盘播出系统维护与管理工作体系,明确从最高领导层到具体操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实行定员定岗制度,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同时,实现协同合作,建立严密的组织体系,减少人为故障。1.2杜绝操作失误。首先,要建立健全硬盘播出系统管理、操作与维护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其次,加强相关人员对规章制度遵守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于违章操作的现象加大惩处力度,避免操作失误造成的播出故障。最后,要加强对硬盘播出系统相关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对于安全播出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素养,避免误操作事故的发生。1.3建立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首先,组织播出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学习演练,预想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并总结解决方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其次,对于以往出现的故障要记录在案,为以后避免和排除故障提供参考。

2硬件系统的技术保养

硬件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是保证硬盘播出系统正常运行、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硬件系统的技术保养。2.1加强计算机硬件的维护。硬盘播出系统是基于IT技术构建的,计算机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能否安全播出。因此,在日常维护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对计算机硬件的检查与维修。针对重要的电脑配件,如网卡、硬盘、主板等要留有备份。一旦发生硬件故障,要及时对相关硬件进行更换,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2.2加强硬盘播放设备的维护。在硬盘播出设备运行过程中,要随时对其工作状态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提示信息、工作速度、指示灯等方面出现异常,要迅速判断是否产生故障,并查找产生故障的原因、拿出解决方案,保证硬盘播放设备的正常运转。2.3为硬盘播出设备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硬盘播出系统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较高,只有在温度恒定、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才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因此,要在机房安装温度计和湿度计,对机房的温度和湿度随时关注并调节。2.4按操作规范操作设备。对设备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守则,避免因为操作不当给设备造成损伤。例如,在开机的时候,要遵循先开主电源,再开设备电源的顺序进行操作。2.5检查设备接地状况。硬盘播放设备接地状况好坏,对播控系统局域网中传输的信号强弱有重要影响。接地不好会导致信号受扰、网络不畅、出现播出故障。唯有保持设备良好的接地状态,才能保证顺利接收信号,保持网络畅通,维持安全、稳定播放。2.6重视防静电措施。首先,工作人员进入机房的时候,必须身着专业的防静电工作服。其次,硬盘播放相关设备要采取防静电措施。静电给设备带来故障的种类和原因比较随机,没有规律可循,给维修工作带来很大困扰。因此,一定要做好防静电措施,防止静电给设备带来损伤,引发故障。2.7按季度检测指标。每个季度要进行指标测试,确保指标符合国际标准。反之,就要针对影响指标的设备进行重点检查、维护和调整,使其达到国际标准;对于一些无法通过维护和调整达到标准的设备,要及时更换,杜绝任何存在故障隐患的设备继续运行。以此保证播控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节目播出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质性。2.8对通道进行定期测试。在设备正常运行、播出正常进行的时候,人们往往忽视了对通道的测试,给系统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每周对通道进行手动切换,并对通道的工作情况进行安全测试,对视频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播出控制机等热备份进行检查,排除故障隐患,杜绝播放事故。2.9定期检查风扇。要定期对风扇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清除附着在上面的杂物和灰尘。2.10保持机房干燥清洁。(1)要随时保证工作台的干净、清洁,不能有灰尘和污渍。(2)要保证操作台上整洁,不能堆放与播出无关的任何东西。(3)在显示器屏幕清洁过程中,切忌用湿布擦拭,而应该用干净的麂皮轻轻擦拭。(4)经常擦拭键盘和鼠标。(5)严禁在机房内吸烟。

3软件系统的技术保养

对软件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是提高系统工作效率、避免播放故障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软件系统进行技术保养。3.1重视软件系统备份。在广播电视硬盘播放系统计算机上的软件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影响播出安全。因此,硬盘播放系统的计算机上的所有工作软件,都要进行备份。当相关软件出现问题的时候,要重新安装使用,保证播出系统的正常运转,保证播出安全。3.2防止病毒。广播电视硬盘播放系统计算机的软驱、光驱和USB接口,都要经过病毒查杀,保证硬盘播出系统不受病毒侵扰,并且定期对系统进行杀毒维护,为系统运行创造安全、健康的环境。同时,网络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测网络日志,防止误操作或越权操作。3.3定期做磁盘清理。要利用专业磁盘清理工具软件,定期对磁盘进行清理、维修和碎片处理。针对一些垃圾文件、无效文件和临时文件,要定期整理和清除,以达到节省磁盘空间、维护系统操作性能稳定、保障播出安全的目的。3.4定期查看日志信息。网络管理员要定期查看网络工作日志,并根据日志信息判断网络运行是否正常、了解出现故障的原因、总结排除故障的经验。

播出范文篇2

一、评审程序

**年度**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奖共设组织奖、平安单位奖、先进集体奖和先进个人奖等四大类。

由所在单位在自查自评的基础上择优推荐,并经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初评后,按所分配的名额数向省广电局统一申报。**广电集团可直接向省广电局申报。经省广电局综合评审并报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协调领导小组批准同意后,公布评审结果。(**年度**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奖申报推荐表详见附件1)

二、评审时间

**年度**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奖的评审时限为:**年11月1日至**年10月31日。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要在**年11月30日前向省广电局报送初评结果,并附相关申报材料。过期视作自动放弃。省广电局在**年12月31日前公布评审结果。

三、评审要求

1、**年度**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组织奖申报范围为:**广电集团,各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协调领导小组,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审要求详见“**年度**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组织奖评分标准”(附件2),申报单位的综合得分原则上必须要在90分以上。

2、**年度**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平安单位奖申报范围为:各级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广播电视播出、传输、监测机构。评审要求详见“**年度**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平安单位奖评分标准”(附件3),申报单位的综合得分原则上必须要在90分以上。

3、**年度**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集体奖申报范围为: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机构及所属部门,县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协调领导小组,各级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各级广播电视台(集团)所属技术(播出)中心、发射(转播)台、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中心(公司)、微波站和卫星上行站等。由各市择优申报。

4、**年度**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个人奖申报范围为:直接从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的人员,为安全播出做出突出贡献的其他人员。由各市择优申报。

四、评审名额(上限数)

**年度**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奖共设组织奖13名、平安单位30名、先进集体奖55名、先进个人奖100名。

具体评审名额详见“**年度**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奖名额分配表”(附件4)。

五、奖金发放

播出范文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播电视;播出系统;应用策略

1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优势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领域中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转变,生活质量提高。而和传统电视播放技术相比较而言,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且在社会生产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在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中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促进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1.1舆论导向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虽然在人们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应用,在广播电视行业中是一种新型新闻媒体传播方式,但目前在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过程中其监管力度和监管水平较低,整体形势较为混乱,信息的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虽然当前广播电视行业也在进行深化改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在平台上虚假信息或是反动信息[2]。1.2传播信息内容价值较高。目前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主要是在网络平台上来实现信息传播,而这种信息传播并不是简单的将信息进行收集和传递,更重要的是要凸显出信息的价值和内涵作用,在信息中包含了一定的社会价值,也对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广播电视播出新闻其中包含了国家经济、文化与政治等重要板块和信息内容,只有在经过严格筛选后才能播出,其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1.3可以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优势。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出台后,主要通过广播电视媒体进行新闻,广播电视信息播出时创造了极大的社会价值。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并受到了社会各领域关注和重视。在广电系统引进和培养了大批优秀新闻传播专业人才[3]。

2广播电视自动化播出系统中的技术分析

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中,音频服务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系统主体其硬盘存储功能十分强大,可以有效避免因录音机设备故障等多种问题来对广播电视的播出造成影响,同时还要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在节目播出时对一些新闻或是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定时播出、插播或是自由串编等。而对广播电视中的节目文件压缩主要是将其压缩和存储在硬盘中,确保节目文件不会失真,并由自动化的播出系统提供技术支持,从节目制作,到节目编辑和上传等实现简化,提高节目播出效果,同时也提高节目播出效率[4]。在广播电视自动播出系统中主要包含有以下技术:2.1整体结构。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主要设备为DHD52系列,采用DSP控制和I/O接口的音频处理系统,和原有的直播系统相比,其结构的创新性较大,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网络性能,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光缆信号传输能力有千兆级,实现双向信号传输,和传统单相多通道数字音频接口相比传输能力较高,使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容量也得到了增加。而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主要是以以太网为主要连接依据,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对服务器中的多个设备进行实时监控。2.2硬盘存储技术。硬盘存储技术是广播电视自动播出系统中主要采用的一项技术,主要是通过RAID硬盘镜像进行备份,在SDSI技术支持下磁盘产生冗余阵列,在系统运行中多个硬盘与控制器组合下,形成一个具有较快响应速度和较大容量的存储系统,使数据传输率和数据存储容量提升,同时确保数据存储可靠性,避免数据失真等情况的发生。2.3音频信号处理器。新型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中的音频信号处理器与原有处理器相比,具备标准的I/O接口,并支持热插拔,更加有利于机房维修工作。同时音频信号处理器的交换能力十分强大,交换能力为7500×7500,不仅是调音台的核心,也是总控交换矩阵,各个音频通道都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并包括相位调节、动态、均衡和增益的能力。通常一块音频信号处理器的对讲矩阵为200×200,在光缆支持下可以实现全台对讲,而I/O接口也可以对其他模块进行有效控制与连接,由于DSP模块是一种低耗装置,每块耗能约为10W左右,同时该处理器也增添了多种新的功能,如网络相位和电平监控等,当主电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报警,并自动切换成备用通路,对触发电平进行自由调节,根据相关设备既可以对工作站的播放切换,并实现对主备节目切换等。

3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3.1广播节目编排应用。在广播电台节目编排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对语音消息处理质量,对非线性语音进行编辑,并可以添加到节目任何地方。如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存在无关信息,则可以将该信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删减。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种组合形式对语音加以修饰,形成多样化的语音,确保节目可以满足编审的要求。3.2音频传输。在音频录制过程中可以通过一条管线将IP控制数据包就音频数据进行有效传输,且数字音频信号传输的性能良好,而这主要是由于其音频取样同步数据传输单一,同时又采用了超低延时技术,该系统中的I/O接口功能十分强大,其中主要包括有I/O接口、AES/EBU、模拟线路、普通话筒及自身接口等,使其与本工作站进行直接连接,同时也可以将普通网卡作为音频信号传输卡进行使用。

4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中的应用是广播电视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有利于实现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实现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播出系统中的融入,为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提供技术支持,为了提高节目播出效果,还需要采用多种途径来加强系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效率,并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杰.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与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4):134.

[2]刘冠群.基于云计算的广播电视广告监测系统网络设计和研究[J].通讯世界,2016,(21):3-4.

[3]张丽霞.广播电台自动化播出系统中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6,(08):252.

播出范文篇4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放;实施策略

由于不同地区信息发展速度不一致导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水平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同时在不同层级单位之间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相异性。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安全播出技术方面,更体现在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方面。现阶段,随着智能化设备、互联网技术等新时代的代表性科技的普遍使用,对广播电视技术的升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满足广大受众在超高清电视、4D电视等方面的收视需求,在现如今关注广播电视技术在安全播出方面的实施策略,对于保障用户的收视体验,促进广播电视技术的迅速发展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1现阶段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存在的问题

1.1资金短缺,技术改造慢。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等新元素已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同对于广播电视技术来说,同样需要在顺应时代潮流的背景下引入最新的科技技术,以保障用户的收视需求[1]。现如今,广播电视技术不仅需要融合与当今社会水平适应的新技术,还需要借助更高质量的网络线路的力量。然而,因受财政部门关注的影响,资金短缺等问题制约了当今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例如表面日久失修而老化的传送线路因资金不足等问题,延长了线路的更新速率,导致在特殊天气情况下,易导致信号传导产生问题。1.2存在干扰影响正常信号接收。通过卫星实现信号的及时传输在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广泛使用。在新时代的信号转导过程中,卫星技术的水平成为限制电视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卫星技术通常用于远距离信号传输,因此为保障信号的显著覆盖,理想的容量特性必须在传导环节中加强[2]。就当前常见的点对面的传输形式来讲,往往不能在技术使用过程中及时高效的解决传输质量问题,导致传输信号被例如电容性耦合或电磁场辐射等其他信号源干扰,影响了电视信号传播质量。1.3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参差不齐。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不仅能够提升广播电视技术的整体水平,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广电网络建设等工作。然而,我国不同地域技术人才的水平相差较大,且存在专业技能水平不太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现象。当下,强化技术人员在实践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平、储备广播电视技术问题处理经验和专业能力对于电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缺乏专业人才的情况下,广播电视技术诸多建设性工作无法得到高效落实,影响了广播电视行业在新时代的发展。1.4安全播放技术发展不完善。由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受分割管理、资金需求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影响,导致各层级广电部门、不同地区间的广电部门在广播电视技术的安全播出技术水平上差异较大,在安全播出技术应用水平上发展不平衡。以安全播出反馈平台为例,走在安全播出工作前列的省份,已经完善了安全播出反馈平台的建设工作并已延伸至县区级单位,实现了省市县三级纵深联动,而部分省份因各种原因的限制,导致至今仍未开展关于安全播放反馈平台建设的相关工作,导致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放水平仍在较低水平[3]。1.5安全播出技术投入不均衡。受传统重技术,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思维的影响,在开展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中,过多的考虑对设备冗杂的备份工作,对于与时俱进的开发和升级软件系统关注较少。将资金重点投入到技术系统的开发与保障中,而在广播电视技术的安全播出质量控制以及按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系统开发等工作的投入上不足。而部分单位的运营管理甚至停留在传统的主要依赖办公软件和公务流转的低效率模式,严重制约了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出技术的发展。另外,部分广电单位仍未建立健全安全播出技术标准体系,未出台相应的系统架构和技术要求,未能在安全播出的系统备份、监控及指挥调度等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上投入精力,导致安全播出技术系统性建设及保障工作开展不力[4]。

2有效改善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重要举措

2.1加强融资,加快技术改造速度。鉴于资金不足等问题仍广泛存在于我国现今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过程中,因此急需主管政府部门或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关注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从而扩大广播电视行业的资金投入量,确保各项工作能在高效、合理的资金流通保障下得到发展。技术水平的发展受制于资金的满足程度,当今广播电视仍是受众群众关注国家时事政治及满足自身精神世界的主要力量,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广播电视领域融资工作的宣传力度,促进社会力量关注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以保障基础设施的更换及升级速度满足当今社会需求的发展,从而保障广播技术的安全播出。2.2发展卫星抗干扰技术。由于电视行业的发展受制于各种干扰因素的存在,因此相关领域的专家应积极探讨并深入研究解决卫星抗干扰的技术。在相关实验中发现,提高卫星的抗干扰水平能对卫星波束和接受天线的有力覆盖产生强力保障,使得信息传输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应运用至信息传输效率的保障工作。虽然通过卫星转导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信息传输,但在其他干扰信号存在的情况下,电视信号转导的覆盖范围和传递距离上受影响较为明显。为保障干扰信号存在时卫星转发器对于电视信号的转导效果,降低不力信号对正常广播电视的转导,对卫星抗干扰技术的深入探究是提升现代广播电视技术水平,保障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出的重要措施。2.3积极培养技术人才。人才作为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拥有专业且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可以及时解决广播电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广播电视技术的安全播出提供保障。因此,需要迫切培养广播电视技术领域的高水平技术人才。首先,要建立并完善技术人才的激励与绩效考核机制,以调动技术人才积极参与科技研发与创新的积极性,为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其次,加强各单位人才间的交流与调配机制,根据技术人才自身的需求提供技术交流机会与平台,解决不同区域内广播电视技术水平差异明显的问题。最后,积极举办技术竞赛、讲座类活动,对于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出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分析,借鉴国外经验,加强与国外技术专家的交流,鼓励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创新,对于提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方案给予奖励。2.4完善安全播出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对广播电视技术部门的管理体系建设,保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前提下,明确部门间的权责,制定广播电视技术领域电子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广电部门应顺应现在受众对于广播电视的需要,针对性的在播出质量上提升水平,保障受众接收到的画面是符合高质量水平的。同时,加强对维修和保养人员的统一管理,在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上做好跟踪与管理,优化汇报制度,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因工作流程过于复杂而导致的设备维修及更新迟滞的问题。另外,广电技术部门可参考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出台相应检测指标、通过指标规范质量控制流程,提升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出工作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理念,保证播出效果。2.5加强重点区域安全技术投入水平。建立健全财政预算制度,增加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领域薄弱地区的资金投入,夯实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物质基础。通过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薄弱地区的技术投资问题上来。同时,加强对此类地区安全播出工作思路转变的引导,逐步向保障用户的高质量收视转变。建立跨平台、数字化的智能管理平台,形成制度规范、标准达标、及时解决的问题处置机制。强化省级主管部门的责任意识,逐步向地市级推进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出保障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

3结论

目前,虽然在全国水平上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放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传输的安全及质量的保障上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必须加强对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出领域的技术投入、积极培养专业性人才、加大对卫星抗干扰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完善安全播出管理体系的建设,从而提高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的安全播出水平,达到受众满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琼飞.广播电视技术在安全播出中的实施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8(9):200-201.

[2]贺凤春.广播电视技术保障“播出安全”的方法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7(12):58-59.

[3]王传领.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的文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播出范文篇5

多年来,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作为安全播出链条上的重要环节,为日常安全播出管理和应急指挥调度提供了数据支撑。我国广播电视虽然逐步建立了重点针对广播电视台、有线网、发射台等单位的安全播出考核评价体系,但是安全播出监测有别于制作、播出、传输、发射、接收等安全播出链条上的其他环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面向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的考核评价,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尚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亟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的考核评价思路

安全播出监测考核评价的评价对象是各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机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的考核评价目的不是单纯评出名次及优劣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科学实用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考核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准确衡量当前安全播出监测的效果,推动各级安全播出监测机构明确自身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促进各级安全播出监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引导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结合安全播出要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考核评价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的效果评价,涵盖对安全播出监测的准确性、及时性、优劣性等指标效果方面的评价;(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的建设评价,涵盖对技术、队伍、制度等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评价;(3)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的管理评价,涵盖对任务管理、协调管理、重保期管理、创新管理等业务管理方面的评价。基于此考虑,设计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3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3.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考核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1)综合性原则:能够反映各级广播电视监测机构的共性及个性化特点,以期实现不同监测机构之间的横向比较。(2)统一性原则:充分考虑到监测机构共性与个性特征的前提下,指标的建立与组成具有统一的逻辑。(3)客观性原则:考核评估视角客观,能够真实客观反映各级广播电视监测机构的现状及监测水平。(4)科学性原则:采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及指标体系设计具有理论与实践基础。(5)规范性原则:数据来源、考核评价方法与指标应用具有明确的规则和定义。(6)前瞻性原则:在具有稳定框TerrestrialDigitalTelevision运营管理IndustryOperation34.www.rti.cn架与指标构成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新兴媒体对广播电视监测的影响,针对安全播出监测可能的发展变化预留新增考核评估指标的入口。

3.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和指标设置

3.2.1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是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效果的评价,反映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的指标效果,包括准确性、及时性和优劣性等三类共七项指标。(1)准确性①技术性监测差错率指技术原因导致的监测异态差错数占可统计异态总数的比例。该指标为定量指标,计算公式如图2所示。②责任性监测差错事件数量指责任原因导致的监测异态差错事件的数量。该指标为定量指标。③重保期监测差错事件数量指在广播电视重要保障时期发生的漏监、错监等差错事件数量。该指标为定量指标。(2)及时性①异态报送不及时事件数量指未在时限内报送监测异态情况事件的数量。该指标为定量指标。②零报告不及时事件数量指未在时限内报送重点时段零报告事件的数量。该指标为定量指标。(3)优劣性①监测报表质量指报送监测报表的优劣程度。该指标为定性指标,主要评价: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是否描述清晰。②监测报告质量指提交监测报告的优劣程度。该指标为定性指标,主要评价:是否正确,是否完整,是否进行分析并提出工作建议。

3.2.2建设评价

建设评价是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保障体系建设的评价,包括技术保障、队伍保障、制度保障等三类共十项指标。(1)技术保障①供配电系统配置达标率是指供配电系统配置满足要求的项目数占要求所有项目数的比例,反映在外电、应急电源、配电系统等方面达到相应保障级别配置要求的情况。该指标为定量指标,计算公式如图3所示。②数据采集设施可用度是指各采集点、遥控站、监测站点等数据采集设施正常运行时长占数据采集设施运行总时长的百分比,反映监测信号拾取及传输设施运行的可靠程度。该指标为定量指标,计算公式如图4所示。其中,数据采集设施累计故障时长包括因网络系统故障、外电中断、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等外部原因造成的故障。③业务处理系统可用度是指各业务处理系统正常运行时长占业务系统运行总时长的百分比,反映监测信息处理、统计及信息记录设施运行的可靠程度。该指标为定量指标,计算公式如图5所示。其中,业务系统累计故障时长包括因网络系统故障、外电中断、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等外部原因造成的故障。④机房环境达标率是指机房环境配置满足要求的项目数占要求所有项目数的比例,反映机房选址、空调、消防、安防措施、防雷接地等机房和天线场地环境符合要求的情况。该指标为定量指标,计算公式如图6所示。⑤技术安全事故数量指技术原因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数量。该指标为定量指标。(2)队伍保障①监测岗位满足率指标主要评价在岗监测人员对监测岗位需求的满足程度。该指标为定量指标,计算公式如图7所示。②安全播出意识水平指标主要评价监测人员安全播出意识水平。该指标为定量指标,计算公式如图8所示。(3)制度保障①安全播出规章制度完善度安全播出规章制度完善度为定性指标,主要评价:是否齐备,是否规范,是否有相应工作记录。安全播出规章制度包括所有与安全播出相关的管理制度,包括机房管理、值班及交接班制度、安全制度、用配电管理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维护检修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②运维流程完善度运维流程完善度为定性指标,主要评价:是否齐备,是否规范,是否有相应工作记录。运维流程包括交接班流程、巡机流程、业务调度流程、检修操作流程、异态处置流程、报告流程等。③应急预案完善度应急预案完善度为定性指标,主要评价:是否齐备,是否报主管部门备案,是否有演练记录。应急预案包括供配电系统应急预案、监测系统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重大异态处置应急预案等。

3.2.3管理评价

管理评价是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业务建设的评价,包括任务管理、协调管理、重保期管理、创新管理等四类共五项指标。(1)任务管理监测任务(指令)落实率指标主要评价各项监测任务和调度指令的落实程度。该指标为定量指标,计算公式如图9所示。(2)协调管理沟通(报告)机制完善度为定性指标,主要评价:是否建立与被监测单位的沟通机制,是否建立与相关监测单位的协调机制,是否建立与管理部门的报告机制。(3)重要期管理重保期工作方案完善度为定性指标,主要评价:是否齐备,是否及时更新,是否有相应工作记录。(4)创新管理①科研(工程)项目数量指主持和参与的科研(工程)项目数量。该指标为定量指标。②成果(案例)案例数量指安全播出突出成果和案例的数量,包括:经省级及以上评定,并经实践证明解决播出监测中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及时避免救恶性插播事件播出或及时挽救、特大和重大播出事故的案例;减少事故、事件影响,表现突出的案例。该指标为定量指标。

4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的考核评价方法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考核评价是对效果、建设、管理三个维度的综合评价,考核评价主要思路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基础数据采集,通过基础数据测算得出三级指标值,然后对指标值进行处理及标准化,依据权重设置,通过各级指数合成计算出各考核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

4.1基础数据的获取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基础数据的获取可以以年度为单位,通过各考核评价单位自主报送、相关单位反馈、工作(系统)记录查询、主管部门定期检查等方式获取基础数据。例如,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监管系统、被监测单位自报、其他监测机构报告、用户举报、管理部门组织的抽查和互检互查等方式,获取并确定监测差错事故。

4.2数据处理及标准化

对于定性指标的预处理和标准化,根据成熟度模型的定义来量化和处理,计算结果一般分布在0和1之间。例如,专家和主管部门对某监测台“监测报表质量”指标进行考核评价。该台监测报表质量均值为8.85,得分为88.5分,极大值为10,极小值为7,全距为3,中值为9,众数为9。打分集中在7、8、9、10分,频率分别为5、11、18、14,所占百分比为10.4%、22.9%、37.5%、29.2%,最高频次为9分。可见,专家和主管部门认为该台监测报表质量较好,且对监测报表质量意见看法相对一致。如图10所示。对于定量指标的预处理,根据指标定义对应的计算公式来量化。对于定量指标的标准化,基本思路是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上、下限阈值来计算指标值,计算结果一般分布在0和1之间。例如“技术性监测差错率”指标,根据安全播出相关阀值要求,差错率为0.1%及以下得分为1,1%以上得分为0,则该指标得分为: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还可能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4.3指标的权重设置

4.3.1各维度下属指标的权重设置

(1)效果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监测效果的考核评价在准确性、及时性、优劣性三方面进行。根据各二、三级指标对监测效果评价影响的不同,效果评价指标内各级指标的权重设置见表1。(2)建设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监测建设考核评价在技术保障、队伍保障、制度保障三方面进行。根据各二、三级指标对监测建设评价影响的不同,建设评价指标内各级指标的权重设置见表2。(3)管理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监测管理考核评价在技术保障、队伍保障、制度保障三方面进行。根据各二、三级指标对监测管理评价影响的不同,管理评价指标内各级指标的权重设置见表3。

4.3.2各维度的权重设置

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现状来看,有效提升监测效果是建立广播电视监测考核评价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各级监测机构监测水平的直观反映,故广播电视监测考核评价体系在各维度上的权重设置如下:广播电视监测考核评价综合得分=效果评价×50%+建设评价×25%+管理评价×25%

4.4指数的合成

广播电视监测考核评价指数合成的思路是,以参加考核评估的所有单位为整体,取所有被考核评估单位在每个指标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待考核评估的单位的相应指标值与其进行比较,得到各维度的得分。

4.4.1各维度的指数合成

为简化表达,以效果评价为例说明考核评价指数合成的具体应用。按照之前的分析结论:效果评价=准确性×60%+及时性×20%+优劣性×20%(1)分别以A、B、C指代待考核评估单位的效果评价二级指标分值,即:(待考核评价单位)准确性=A(待考核评价单位)及时性=B(待考核评价单位)优劣性=C(2)分别以Max、Min指代所有被考核评价单位在三个二级指标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即:所有被考核评价单位在“准确性”指标上的最大值=Max(A)所有被考核评价单位在“准确性”指标上的最小值=Min(A)所有被考核评价单位在“及时性”指标上的最大值=Max(B)所有被考核评价单位在“及时性”指标上的最小值=Min(B)所有被考核评价单位在“优劣性”指标上的最大值=Max(C)所有被考核评价单位在“优劣性”指标上的最小值=Min(C)(3)效果评价维度、建设评价、管理评价的综合得分如图11所示。同理,各二级指标的考核评价分值也可以根据上述公式由三级指标值计算获得。

4.4.2综合指数合成

在三个维度基础上,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进行综合的整体考核评价,采用同样的考核评价思路,如图12所示。

5结束语

本文结合广播电视行业实际需求,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考核评价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首先明确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考核评价的对象及目的,从效果、建设、管理三个维度进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评价指标框架设计。然后结合安全播出监测的特点,以主观评分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研究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考核评价的具体方法: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基础数据采集,利用成熟度模型、阀值法来进行指标数据处理和标准化,并进行举例分析,提出了指标的权重设置,通过指数合成的方式计算出考核评价综合得分。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考核评价提供了具体指导和借鉴。

作者:李江涛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

参考文献:

[1]广电总局令第62号《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及专业实施细则[Z].2009.

播出范文篇6

关键词:AI;安全播出;大数据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通过不断增加播出频道数量和节目内容来满足用户这方面需求,这对作为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广播电视工作生命线的安全播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我国,广播电视承担了党、政府和人民宣传喉舌的特殊功能,是舆论引导的主要工具。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运营商的首要任务,而内容安全是安全播出的重点之一,特别是涉及政治、外交、军事、国计民生大政方针等内容时,更加不能有丝毫差错。

2内容安全审核与播出现状

对于有线电视运营商来说,安全播出包括电视节目的播出、传输与覆盖等网络传输环节,也包括点播形式的媒资和页面海报等内容呈现环节。其中,媒资内容安全涉及意识形态和舆论导向,是安全播出重中之重的环节。针对媒资内容的安全播出措施主要包括播出前审核和播出过程中监听监看。目前,对媒资内容的审核由审核专家采取人工方式进行,人工审核的特点是审核效率有限。播出过程中对媒资内容进行监听监看以人工方式为主,但这种方式存在明显不足:第一,对内容安全的认知取决于人员业务素质、主客观判断等因素,不同人员对同样内容的认知结果存在差异;第二,栏目数量和点播媒资内容日益增多,需要增加具备安全播出业务素质的人员数量,相应的人力成本也会大幅增加;第三,监听监看人员值守期间安播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工作体验不佳,专业人员流失严重。针对内容审核以人工方式为主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AI技术,基于智能算法,辅助内容安全审核,可以大幅度减轻目前内容安全审核压力,提升安全播出的工作效果。

3AI技术发展现状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AI技术得到了高速和深入发展,很多领域的AI技术,如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OCR文字识别、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LanguageProcessing,NLP)等,已经具备成熟的算法,通过大量数据的训练和配备强大的运算能力,其识别精度和处理速度已经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也在各种场景中逐步得到应用。

3.1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准确识别视频中的人脸信息,提供人脸检测、人脸1:1比对、人脸1:N识别等能力。人脸识别算法应用过程是通过建设敏感人物人脸库,基于人脸检测和1:N识别技术对流数据预处理层分发的视频流数据进行人脸检测(找出视频帧中是否存在人脸)和人脸识别(对于通过人脸检测找到的人脸,与已有敏感人物人脸库中的N个人脸进行比对,找出最相似的一张脸或多张脸,并给出相似度排序判断,从而判别是否有敏感人物出现在节目中)。

3.2图像识别

图像识别,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及大规模图像训练,可以准确识别图片的内容分类或图片中包含的物体类别,从而可以审核图片是否含有色情、暴恐等不健康内容或违规物品。图像识别算法应用过程是通过提取节目视频关键帧后,转换为一张张图片,然后传送给图像识别算法,图像识别算法会给出其属于色情、暴恐的概率或图像中出现违规物品的概率,相关违规分类或违规物品需要提前定义并进行训练样本标注。

3.3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算法能够让计算机自动地识别语音中所携带的信息。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语音识别和处理技术可以克服传统语音识别中采用时间、频率而导致的不稳定问题。语音识别算法应用过程先对音频文件进行识别处理,在我国一般要求能够识别普通话、粤语、英语,并将结果转换为中英文文本,再由自然语言处理引擎对文本内容是否敏感违规进行分析识别。现在语音处理技术在秒级实时语音识别方面仍然不够成熟而且支持语言有限制。因此,如果应用在直播节目实时监管的场景上,语音识别只能作为辅助手段,采用分钟级延迟;对回放视频和回放音频则没有延迟的问题。

3.4OCR文字识别

对硬字幕的视频文件,可以进行视频帧提取并转换为一张张图片,然后借助OCR文字识别技术进行处理,获得视频帧中出现的字幕文本,再由NLP引擎对文本内容是否敏感违规进行分析识别。

3.5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算法是AI智能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于统计的模型已经成为NLP的主流,同时人工神经网络在NLP领域也受到了足够重视。自然语言处理算法提供包括分词、命名实体识别、文本分类等功能。在我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对视频字幕和音频转换后的文本以及节目网站的其他文本进行敏感或违规内容识别,能支持中英文文本识别。

4AI在安全播出领域应用需求分析

4.1AI在节目审核中的应用

功能上,AI技术已支持图像、文本、视频、音频的识别与理解,可提供内容敏感、淫秽色情、恐怖暴力及不良图文信息鉴别过滤等多个维度的审核能力。但在实际情况中,媒资内容中往往存在语意不清、界限模糊的内容,需要通过专家的人工审核来鉴别,而专家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审核鉴别的关键因素。在广播电视行业,对媒资内容的审核能力,对不良信息的鉴别能力是需要经历长期培养和实践方可形成的;同时,审核专家还必须实时更新业务知识方可跟上安全播出的需求发展。因此,在较长时期内,AI审核无法代替人工审核,媒资内容审核必须依靠有经验的审核专家。AI系统对于较确定条件下的情景具有快速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可将AI应用于对媒资内容的初步审核环节,利用AI审核鉴别和过滤出媒资中明显违规的有害内容并提供视频标签,在此基础上进行专家人工二次审核。在待审核节目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采取这种审核模式,AI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专家审核速度和效率。

4.2AI在监听监看中的应用

AI技术可以应用于电视节目的媒资内容监听监看环节,在电视节目播出方面发挥安全播出辅助作用。从时效性分类,电视台播出的节目有两种类型:非直播节目和直播节目。对于电视台而言,非直播类节目在节目播出编排之前对其内容进行审核;直播类节目,尤其是体育赛事、大型国内和国际活动的现场直播,则无法实现播出前审核,只能采取在直播过程中对其内容进行实时监听监看的措施并叠加延时机制。大型活动现场具有人群聚集的特点,现场情景不可控风险高,其直播画面信息量大、背景环境复杂,人工监听监看难以全面应对。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AI技术辅助人工对现场直播内容进行监听监看。具体来说,可以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对现场直播画面中的人脸、场景和文字信息进行识别提取,快速判断是否含有敏感信息。此外,可以利用AI语音识别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现场的语音进行识别分析,并进行敏感信息检索过滤。境外频道由于涉及的语言种类多,对其节目内容进行监听监看的难度非常大。随着支持的语言种类不断丰富,可以利用AI语种识别和语音识别技术来辅助人工在境外频道监听监看中发挥积极作用。

5AI辅助安全播出技术部署方案

AI辅助安全播出技术部署方案示意如图1所示,按功能模块分为AI平台、审核平台、监听监看平台、播控平台和安全播出知识库。AI平台对接收到的音视频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提取其特征并与安全播出知识库比对,发现问题会返回结果给审核平台和监看监听平台;安全播出知识库存放违反安全播出的一些敏感信息特征;审核平台主要针对播出内容进行合规性审核;监听监看平台主要对直播播出节目内容再次审核,确保播出节目万无一失;播控平台负责电视传输及切换。按实现内容分为AI辅助内容审核和AI辅助监听监看两个部分。在AI辅助内容审核中,审核人员主要是利用AI平台对内容进行初审,通过人脸识别可发现敏感问题内容,场景识别可发现淫秽色情和恐怖暴力等明显问题内容,通过语音转文本后进行关键词识别以及语义分析可发现音频中的问题内容。在AI辅助监听监看中,通过监听监看平台统一实施对电视频道的监测,由监听监看平台调度AI平台实现辅助监听监看,具体工作流程如下。(1)播控平台传送电视频道信号到监听监看平台。(2)监听监看平台将节目数据传送给AI平台。(3)AI平台对节目数据进行识别,根据安全播出知识库进行推理和判断,并将结果返回给监听监看平台。(4)工作人员从监听监看平台获取AI平台运行结果,用于辅助监听监看。

6AI引发的变化

可以预见,安全播出领域引入AI技术后,可引发如下变化。

6.1监听监看工作模式的调整

引入AI技术辅助安全播出工作后,一方面,由少数专业技术人员对安全播出知识库进行日常更新和维护,将内容安全审核相关知识和专家经验实时转化为符合规则的电子数据;另一方面,在AI辅助下,更多的推理判断由AI执行,监听监看工作人员则可将工作重心放在应急操作及技术处置上。

6.2降低人工监听监看难度和复杂度

AI技术基于安全播出知识库对节目内容安全性提供辅助推理判断,一方面,全体监听监看人员能够共享知识库中的知识和专家经验,减小因人员业务素质和主观判断能力不同而造成的工作结果差异;另一方面,AI平台强大的运算能力使得监听监看更加全面和细节化。AI能够大大降低监听监看人员对内容安全进行判断的难度和复杂度,提升安全播出工作整体效果。

6.3减轻安播人员值守期间压力

AI技术在起到内容安全审核辅助作用的同时提高了安播工作的整体效果,减轻了安播人员的审核和监听监看工作精神压力,提升了工作体验,有利于留住业务人才,培养专业安播团队。

7结语

为更好地将AI应用于安全播出领域,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一是出于安全播出工作重要性,建立AI行业能力平台,以满足利用AI辅助安全播出工作在安全性和运算能力方面的实际需求;二是建立安全播出行业专家知识库,以满足监听监看从业人员对不断更新的安全播出相关知识和专家经验的实际需求。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和编码技术的发展,使得视频以高清、超高清、AR/VR等多形式进行高质量呈现,视频的信息量以几何级数暴涨。随着AI技术和运算能力持续发展与提升,AI必将不断赋能广播电视行业,目前媒体内容安全审核以“人工为主、AI为辅”人机结合方式将会发展到以“AI为主、人工为辅”的机人智慧方式,进一步加强各类情况、各种方式的大数据分析、智能处理和机器学习能力,进一步优化提升AI对内容识别、报警和处理的精确度与可信度,最大程度降低监播人员的干预度,实现内容安全管控的L5级“自动驾驶”,在安全播出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敏.人工智能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刘树春,贺盼,马建奇,等.深度实践OCR:基于深度学习的文字识别[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3]蒋巍,张健,曾浩.基于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运动目标监测和跟踪[J].电视技术,2012,36(5):110-114.

[4]朱明,梁栋,范益政,等.基于普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9):60-66.

[5]冯伟兴,唐墨,贺波,等.VisualC++数字图像模式识别技术详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播出范文篇7

一、申报和评审

1、申报推荐程序。**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组织奖、安全播出平安单位奖、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集体奖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个人奖由所在单位申报,经各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协调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按各市所分配的名额数向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协调领导小组申报推荐。**广电集团可直接申报推荐。

2、评审时间。申报推荐应于每年11月30日前向省广播电视局申报。过期视作自动放弃。每年12月底前由省广电局审核并报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协调领导小组批准。评奖年度按上一年度11月1日至本年度10月31日计算。

二、申报范围

1、**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组织奖申报范围为:各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协调领导小组,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电集团。

2、**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平安单位奖申报范围为:省、市、县广播电视台(集团)。

3、**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集体奖申报范围为:各级广电行政管理所属部门,县级安全播出协调领导指挥机构,广播电视台(集团)所属技术(播出)中心、发射(转播)台、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中心(公司)、微波站和卫星上行站等。

4、**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个人奖申报范围:直接从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的人员,为安全播出做出突出贡献的其他人员。

三、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奖评审名额(上限数):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组织奖13个;

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平安单位30个;

3、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集体55个;

4、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个人100名。

各市、省集团具体分配名额见附件。

四、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奖奖金标准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组织奖奖金为15000元;

2、广播电视播出平安单位奖奖金为10000元;

3、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集体奖奖金由各单位自定;

播出范文篇8

1广播电视播出安全技术维护的定义和范围

广播电视所播出的内容,一般是指通过一定技术手段,通过电视机或收音机等媒体工具向公众播出的真实性较高的现场内容。因此,所谓的保证广播电视播出安全,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措施,确保通过收音机或电视机向公众播出的内容是具备正确舆论导向的、健康的内容。在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播出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类似于信号无端中断或被攻击,正常的播出活动被非法乃至敌对信号强行切入和破坏等情况。另外,广播电视摄制团队在国外进行直播过程中遭遇敌对势力干扰甚至破坏,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失的严重后果。因此,目前我国广播电视安全的主要职责范围包括以下几方面。1.1保护广播电视信号不被中断或攻击。由于广播电视内容的主要载体就是广播电视讯号。因此,信号是否无端中断和攻击直接关系着广播电视活动有效与否,在日常的广播电视播送过程中如何保证信号不被敌对势力恶意中断,内容不被非法修改就成为广播电视播出安全的首要职责范围。1.2保护广播电视信号制作人员和设备不被干扰或破坏。广播信号能否顺利传送到公众一端,达到宣传效应和传播价值,广播电视信号制作人员及其设备的安全能否得到保证是广播电视安全主要职责范围的内容之一。我国的广播电视信号制作人员在国内某些敏感地区或者国外地域摄制和制作正当反应国家立场的广播电视信号时,就遭受过无端的阻挠和设备破坏,甚至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

2广播电视播出安全技术维护管理的具体对策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目前的广播电视安全工作范围主要是保证广播电视信号及其摄制播出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提出以下两条加强广播电视播出安全的具体措施。2.1强化制度,严防死守。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传送工作起步较晚,因此,安全工作也相对滞后,这也为广播电视安全工作问题的产生提供了空间。广播电视机构必须加强相关安全保卫和责任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保证在广播电视信号及其设备人员的搭建、传输和制作过程中有章可循。每个传播人员都必须对相应安全制度烂熟于心,并在工作中切实加以应用。此外,广播电视机构要积极改进现有技术,在提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同时,还要严把审查、制作和反馈关,坚决不让有害和非法信息进入公共广播电视渠道得以播出。2.2加强人员的培训和安全保卫。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来制定和实行,再好的节目讯号也需要有健康完整的广播电视制作团队来完成。因此,广播电视机构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让每个广播电视制作和播出人员都可以时刻保有播出安全,切实在工作中以严格的安全态度来维护广播电视的播出安全。同时,相关保卫部门也要对广播电视制作人员在外制作信号期间提供最周全的保护,使正当的广播电视信号得以最顺畅地制作完成。

3结语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与否,事关国家政权稳定和人民思想道路正确。因此,需要每一位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从源头上把好安全观。从管理制度,设备更新换代以及人身财产安全角度全面进行管理。同时,要积极提高广播电视播出人员的相关素质和观念,以求最大限度提高广播电视安全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播出范文篇9

【关键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

1.要求播控人员有强烈的责任感

电视台播控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这也是电视播控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电视节目安全播出责任重大,但很多人都会觉得播出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淡枯燥,所以要求电视播控人员一定要牢记“安全播出是生命、安全播出无小事”这一原则,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从思想上重视,认真看待安全播报的工作。由于安全播出的工作不可重复和实时性,在电视播报的过程中出现任何疏漏或马虎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和事故,电视播控人员要以积极、主动、踏实、细致的工作态度来对待安全播出这项工作,以自信的态度来迎接考验和工作当中的压力,才能做到安全播出这一目标。

2.开展必要的培训工作,加强日常值班管理

电视节目播出专业性很强,要求各个工作岗位协调配合,所以对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工作人员间要互相监督,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同事之间要求精诚合作、团结一致、相互支持,创建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尽自己最大努力保证工作质量,实现电视节目播出的顺利进行。应用岗位聘用制,鼓励开展岗位竞争,要求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负责,发挥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最大能力。在值机人员技术人员中,要全面掌握值机有关管理制度。要求每个电台的播出部门都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度内容主要包括安全制度、值机制度、奖惩制度等。同时落实监听和监看工作,认真记录每天的实际运行状况,尤其做好交接班记录工作,要对每个通道的畅通工作及时检查。还有,交班人员要对下一班值机人员明确应该注意的问题,而且交接人员要认真记录和掌握上一班人员交代的问题。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要对计算机存储节目串联单进行认真核实,看其是否完善,假如发现当中存在问题,就要及时进行处理。

3.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射维护

3.1信号源部分

我台信号源涵盖有光纤、微波、卫星、有线电视等多个种类,信源接收相关设备有几十个,据统计,雷电引起的电力抖动,供电线路上其他用户跳闸引发的台区短时供电切换,常常带来信源接收设备死机和损坏,造成停播事故。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将信号柜供电由一路市电直接供电方式,改造成双电源方式,主用电源用10KVA在线式UPS供电,备用电源用市电提供,双路电源能自动切换,几年来,这一方案使得我们多次成功避免了外电抖动和短时切换时对信源接收设备的冲击和影响。在信号柜供电维护中,我们定期检查更换切换装置,并同步建立起防范切换装置失效的直插式应急供电电缆,以“可靠易行、操作简单”为设计原则,最大限度的降低切换器的故障造成的停播时间。

3.2发射设备部分

发射工作一定要有备份意识和风险隐患的提前考虑,同时要落实好备用设备定期运行检验工作,确保备份系统在需要的时候能顶得上。随着发射频道的增多,使用多工器也越来越多。如果多工的天馈线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大的播出事故,我们未雨绸缪,将台内的调频多工器增设了一个备份天线,并每月检验运行一次,若此处出现故障可采取迅速切换到备份天线应急播出的技术处理,避免了重大播出事故的发生。“值班”只能降低停播率,只有“维护”可以避免停播事故。发射机维护重点是做好部件灰尘的定期清理和冷却系统的检查维护,尤其是风冷机散热系统的检查处理,能有效避免停播的发生,如大的离心通风机的轴承和散热通道的风扇应及时维护更换。

3.3供配电部分

发射台高压供电部分应建立两路独立的具备自动切换电源,最好能将高压线缆“入地”。低压供电部分,可设计成两组干式变压器方式,具备低压切换功能,配套建立油机作为应急供电电源。在电视调频发射台台站,由于油机供电能力的限制,应考虑建立油机供电应急方案,可遵循“先中央后地方、先公益后付费”的原则,规划好不同节目在应急播出时的开启顺序和功率等级。平时要做好入地电缆传输线路和检修井口的巡察,线缆接头的温升排查等,防止“入地”线缆的裸露和破损隐患演变为供电事故,注意高压线“出、入”地的两头架空电线杆倾斜情况的检查,及时修正电线杆垂直度,尤其是连续阴雨天后,修剪电线杆上高压真空断路器接线桩头附近的树枝和藤蔓等,防止高压线、断路器发生短路打火事故。

3.4发射机房管理

发射机房主要要做好通风防尘、防潮降温工作,节目套数在15套一下的发射机房,可以采取封闭防尘措施,大型机房需要进行通风加多层滤网等防尘设计,机房的夏季室内温度应控制在38摄氏度以下,工业精密空调是常用的选择,还有一种节能的方式,是通过架设抽风管道将发射机排风口出来的热风抽到室外去,再配套天花抽风机,将发射机散发出来的热风尽可能的抽走,少留在机房内,减少空调的使用,以达到经济节能的目的。

3.5防雷工作

防雷系统一般只能降低雷击影响,不能完全避免雷击事故发生的。以前,通常是这边打完雷那边就要更换卫星高频头和信号分支器或维修摄像头。通过总结,我们在台区一边进行防雷改造,一边改进防雷管理办法,要求当班人员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下雨前或小雨时,将进入机房的卫星接收线缆,视频监控电源和视频信号接头等信号传输线路,从室内断开,做到“断电断线”,有效防止引雷入室的发生。一些高山台站的山下水泵系统等长距离取电设备,也要在雷雨发生前切断供电电源。此外,在雷雨天气,还应切断机房备用发射机、备用激励器等不在线播出设备电源,避免从供电通路上串入发射系统的雷电,将主备机全部打坏,造成长时间停播事故。

3.6值班监控部分

发射机遥控遥测系统设计宜“稳定、迅速”为主要原则,检测参数取2~3个即可,具备声光报警、数据转发、存储等功能,平时维护中注意对历史数据的及时清理,提高系统运行速度,调整好报警门限,降低误报警率,报警声音解除必须依靠人工,不能延时自动解除,防止错过报警提示。有条件的机房应在值班室电脑上安装开机提示软件,控制台上装有定时报警器,部分不能遥控开机的发射机上装有迟开机持续报警装置,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开机才能解除警报,从多个方面防范值早班夜班人员因疏忽大意,延误开机。

4.结束语

播出范文篇10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安全。一方面是技术安全,节目播出的画面质量好,传输的信号完整、清晰、连续,保证观看体验,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检查好设备,确保设备正确运行。另一方面是内容安全,播出的电视节目中不能出现政治问题,节目内容要健康,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

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节目传播信息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都是其他传播方式无法媲美的,尤其是传播范围的广度,下至懵懂的幼年孩童,上至退休的老年人,都会通过广播电视获得信息,这使得广播电视节目能否安全播出成为重要问题。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传播范围如此之广的传播方式,是国家广播电视建设工程水平的体现,是国家文化艺术建设能力和电子科技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之林的“颜值担当”。人们会依赖电视获取他们必要的信息,如天气、时政要闻、政策方针、重大社会事件等,如果无法保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会严重影响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引起社会动荡,以前也发生过类似新闻报道不真实引发的群众骚乱事件。此外,很多重大活动节目都采用直播的方式进行,直播势必会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更容易发生安全问题,导致直播中断或发生直播事故,这都是极为危险的。因此,保障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很重要。

3广播电视节目播出问题分析

如今,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问题在逐年改善,画面质量较往年进步较大,传输与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逐年发展实时更新,这极大提高了观众的观赏质量,也促进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较为显著,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工作人员对专业性知识掌握不够,会给节目制作及电视播出带来安全隐患。这种现象多暴露于地方台,在一些小地方卫视的节目安排及播出上,常会出现一些机械故障性问题,或者播出一些有版权争议的节目。广播电视工作人员应拥有正确的工作意识,要知道自己是一名公共事业的从业人员,播出的内容是服务于大众的。工作人员应尊重普通人,尊重广播电视行业,用自己真实勤劳的努力去为中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作贡献。在现场发生突发情况时,很多广播电视的工作人员随机应变能力较差,不能利用专业性知识,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

4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措施分析

4.1硬件设备安全。在电视节目播出和传输过程中,要保证节目完整和信号安全,特别是在技术层面的安全。同时,也必须保证设备安全,设备包括发射系统和供配电系统等。众所周知,现代设备运行和维护的基础是电力,供电系统正常是设备运行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现在大多数广播电视供电系统采用双回路供电系统,这种系统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它本身拥有两条供电回路,当其中一条电路因故障停止工作时,另一条电路就会自动作为备用电路接替工作,如此设计延长了供电系统工作的有效时间以及故障自动清理能力,节约了时间,大大提高了供电系统的供电效率。所以,当下我们的任务就是推广双回路供电系统,尽管如今这种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但仍然有很多地方台使用单回路供电,彻底更新老旧的技术是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保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全面性推广,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4.2传输过程安全。节目播出是通过接收原信号再反映到电视机上的过程,保证节目播出的画面质量,源信号强度一定要足够,使其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达到最小,失真度最小,尽量将原画面100%还原,画质才能清晰。为达到最佳效果,传输过程也要严格控制,定期维修和检查传输设备,并建立设备更新机制,保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丢失重要信息,完整正确的传输过程也是画面质量的重要保证。4.3工作人员操作安全。在引入新设备新技术时,我们要相应对技术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保证技术人员对设备操作的正确度与熟练度,降低错误发生概率,具有特殊人物的工作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关证明材料或证书才能进入岗位工作。根据当地电视节目播出特点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建立相关的防干扰机制,预防恶意破坏、干扰行为阻碍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当天节目播出之前采用一定的存储手段,如录音、录像等,对接收到的节目信号以及播出效果进行技术检测,保存节目质量指数,留样观察,为以后的改进工作提供历史样本。另外,注重机器的维护至关重要。相关设备正常运转,有关人员正确操作,都是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重要环节,大型设备运行室由于设备运行时散热温度会偏高,因此,要保证设备运行室的干燥通风,安排相关人员监视运行室温度,避免发生火灾,选用专业的技术人员维护设备,进行数据采集测试,保证设备的精准,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同时,定期对当前安全播出的风险指数进行评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没有永远完美的制度与系统,定期检查当前系统的风险指数,能够及时暴露出当前制度与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有效降低故障发生概率。4.4节目内容安全。如今各种电视节目种类繁多,所谓繁花绕眼,如此丰富的节目难免鱼龙混杂,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筛选工作。做好筛选工作其实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各国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原则标准都不同,国外过于开放的模式并不适合我们的基本文化现状与国情,而我国人口众多,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为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筛选出导向正确、价值观符合预期的优秀节目。其中,文化需求是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筛选的重要依据。为提高节目质量,我们需要从源头上下功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在这样巨大的需求量之下,我们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这就需要我们增加广播电视工程的就业岗位,培养更多专业人士满足广播电视正常发展的需要。在人员招纳过程中,我们需要审时度势,注重员工的专业素质,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节目质量息息相关,做好人员选拔,是严格把关节目质量的关键,专业人士入岗后要做好优胜劣汰的人才流动机制,保证工作队伍的新鲜活力,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4.5突发情况应急处理。实践证明,我国如今电视广播安全播出的应急能力亟待提高。首先应建立应急信号源,当我们播出、传输、发射、接收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受到干扰或信号源出现异常时,为保证节目正常播出,我们应立即切断信号源,建立备用信号源后,我们才有可能调换到正常的信号,因此,建立备用信号源,是每个广播电视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完成的任务。其次,当我们发送或接收的信号受到干扰时,要及时向地方政府或有关机关请求支援,避免浪费最佳补救时间,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尤其是发生涉及人身安全或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提前制订备用计划,尽快恢复节目播出。

参考文献:

[1]王利.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措施探讨[J].电视技术,2013(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