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考证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3:39:23

本草考证

本草考证范文篇1

关键词:《履巉岩本草》;三缝草;本草考证;旋覆花

《履巉岩本草》是南宋画家王介对慈云岭一带植物进行调查后,发现“其间草可药者极多,能辨其名及用者,仅二百件”,撰绘成书以期“药不旁求,方以单用”;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彩绘本草图谱,也是杭州历史上首部民间草药专著,现仅存明抄彩绘本珍藏于国家图书馆,该书对考察南宋杭州药物情况有很高的学术价值〔1,2〕。该书共收录206味药用植物、202幅彩色药图,据药图与文字可考订大部分本草基原。

1三缝草非金缕梅科檵木

1.1植物习性不同

两幅药物彩图发现,《履巉岩本草》中华再造善本之绘图轮廓更清晰、色彩饱和度更高,其头状花序和舌状花花冠层次分明、叶片有深绿与草绿之分;三缝草主干与侧枝微弯,有随风摇曳之势,并且药名中带“草”,应为草本植物。《中国植物志》〔3〕和《浙江植物志》〔4〕中均记载檵木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干硬、直,这与三缝草植物习性不符。

1.2植物形态特征不同

细观花形、花色与叶形是考证三缝草基原的关键因素:药物彩图中三缝草枝端为黄色花,有已开放的头状花序4个(中央为管状花,周围为舌状花)和未开放的花蕾7个(绿色的总苞托举着黄色的头状花序)两种状态。三缝草叶互生,长椭圆形,顶端稍尖或急尖,基部狭窄,无叶柄。对比《浙江植物志》中檵木墨线图(图2)、野外实地考察并拍摄的檵木照片(图3):檵木花3~8朵簇生成头状或短穗状花序,花初开时由卷曲至舒展,4枚白色线状花瓣,且先端圆钝(图3A、3B);檵木叶互生,卵形,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常偏斜,叶柄2~5毫米(图3C)〔4〕。故就花、叶而言,三缝草亦非檵木。

2三缝草为菊科植物旋覆花

2.1植物形态特征

《履巉岩本草》三缝草药图采用“折枝式”绘法精确写实,选绘了旋覆花图4A中上段和图5C右下段花叶长势较好部分,并且出于绘画艺术的考虑,王介将头状花序半遮掩于叶后,又因中央管状花、周围舌状花的齿裂难以详绘,使三缝草不易考证。浙江有旋覆花与线叶旋覆花分布〔5〕,其中线叶旋覆花的叶近似线状披针形,与三缝草的长圆状披针形叶有明显差别,故可排除线叶旋覆花。《浙江植物志》〔5〕记载旋覆花:多年生草本;中部叶片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狭窄,无柄或半抱茎,全缘或有小尖头状疏齿;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具梗,在茎、枝端排列呈疏散的伞房状,缘花舌状,1层,黄色;花果期7~10月,这与上文所述三缝草的形态特征极为相似。笔者解剖旋覆花头状花序发现(图5D、5E):中央有多数管状花,其花冠具5个三角状披针形裂片;边缘为1层舌状花,其舌状花冠具3个三角状披针形尖齿和与之相应的纵向纹路;现将旋覆花墨线图、实地拍摄的形态特征图与王介所绘的药图进行比较,两者吻合。历代本草对旋覆花的描述、绘图与三缝草药物彩图也较为一致。《本草图经》〔7〕曰:“大似红蓝而无刺,长一、二尺已来;叶如柳,茎细;六月开花如菊花,小铜钱大,深黄色”;《本草衍义》〔8〕云:“花淡黄绿繁茂,圆而覆下”;《本草纲目》〔9〕曰:“花状如金钱菊。水泽边生者,花小瓣单;人家栽者,花大蕊簇,盖壤瘠使然。其根细白。俗传露水滴下即生,故易繁,盖亦不然”,《本草图经》《大观本草》〔10〕、《本草纲目》三者所附旋覆花图与《履巉岩本草》之三缝草药图均具有叶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渐窄、花形似菊的形态特征,与菊科旋覆花属植物旋覆花一致。

2.2分布与生境

旋覆花喜生于山坡路旁、湿润草丛、河岸田埂之上,广布于我国北部、东北部、中部、东部各省〔3〕,浙江杭州上城区(彭埠)、西湖景区(仁寿山、六和塔)〔11〕等地也有分布。笔者通过查阅中国数字标本馆,搜索到70条浙江省旋覆花标本记录,杭州西湖区的植物园桃源岭山、钱塘门外均有记录。笔者于2020年8月9日前去玉皇山实地考察,在南观音洞发现确有旋覆花生长,这为证明三缝草的基原是旋覆花提供了地理学依据。

2.3药物名称

“三缝草”一名未见于历代本草,王介应是观察到花开似菊却不完全相同,便以舌状花冠先端均有三小齿的特点以作区分:每瓣舌状花冠有三个尖齿,尖齿与其面上的纵向纹路一一对应,这与三根黄色缝针组成一片舌状花之模样极为相似,“三缝(针)”突出了其头状花序舌状花冠的形态细节,有利于识别与记忆;三缝草为草本,取全草泡汤洗眼,故名之“草”。王介观察植物细致入微,而多数人是根据旋覆花显而易见的花形、花色命名:“旋复华”一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2〕,因其头状花序圆而大、花冠与苞片交叠覆下得名;另有“金钱花〔7〕”“滴滴金〔9〕”“金沸花〔13〕”等别名,在江苏铜山一带有“黄花子〔14〕”之称,均说明其头状花序为黄色的特点。故从名称角度考虑,这些别称亦为三缝草是旋覆花提供佐证。

2.4性味功效

王介仅言三缝草“性凉,无毒。治一切眼疾,用少许泡汤洗眼”,《救荒本草》将旋覆花的叶作为救饥食物〔15〕,云“叶味苦性凉”,这与三缝草“性凉,无毒”相符。古代文献所载旋覆花入药多为全草,近现代才被细分为头状花序与地上部分,前者入药名旋覆花,后者入药曰金沸草。查阅历代本草,旋覆花功效多为降气消痰、行水止呕,但也有被遗载的其他功效,例如旋覆花治眼疾的应用可谓历史悠久,《日华子本草》〔16〕:“明目,治头风”;《异授眼科》〔17〕:“目晕除风旋覆花”;《滇南本草》〔18〕:“(治)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药镜》〔19〕:“愈目中之眵”;《白族惯用植物药》〔20〕:“主治……眼痛”。此外,古代治疗多泪、目赤肿痛、眩晕、内外障眼等眼科病变的方剂常含旋覆花,李然等〔21〕统计达69方,表明旋覆花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明目、止痛等潜在功效,综上这与王介所述三缝草治一切眼疾相吻合。

3结语与讨论

3.1《履巉岩本草》三缝草之基原

根据三缝草药物彩图所示形态特征,通过实地考察并综合药物名称、分布生境、性味功效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履巉岩本草》三缝草之基原为菊科植物旋覆花,而非金缕梅科檵木,建议《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植物志》等专著将“三缝草”作为旋覆花的别名收录。

3.2《履巉岩本草》三缝草为现存最早的旋覆花彩色药图

最早载有旋覆花的本草墨线图收录于《本草图经》《履巉岩本草》则是我国现存最早载有旋覆花彩色药图的古籍。王介就地取材绘成药图,突出药用植物性状特征,对花叶细节(花序、花瓣、花色、叶脉、叶缘、叶翻转向背等)的描绘可谓着力求真、丝丝入扣,并且以植物形态特征为命名依据,如本书首载之飘摇豆〔22〕、笑靥儿草〔23〕、双头莲〔24〕等。书中按原植株比例绘图,多采用折枝式画法如本文的三缝草,质感逼真、气韵生动,枝茎略显微弯的弧度,花朵半遮半掩的娇羞神态,既写实了草本柔和之貌,又符合一位画家的构图艺术之美。可见《履巉岩本草》绘图的科学性与研究价值,无愧于赵燏黄先生所赞之“丹青家之本草写生之鼻祖”。

3.3民间单验方及潜在应用价值的挖掘

历代本草所载旋覆花之基本功效,与2020年版《中华人名共和国药典》所述大体一致:“归肺、脾、胃、大肠经。降气、消痰、行水、止呕”〔25〕,故三缝草“治一切眼疾”可视为新增的民间单验方,既为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锦上添花,也为后续研究旋覆花可入肝经〔26〕、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明目止痛等〔21〕潜在作用提供本草学依据。旋覆花分布广泛、资源蕴藏量大,尤其以浙江产的色浅黄、朵大、花丝长、毛多、不散碎、无梗叶等杂质者为佳〔27〕,鉴于旋覆花集药用、观赏等功能为一体,浙江旋覆花具有很高的开发应用价值,建议加强对其药效、药理研究,拓展新的临床应用。《履巉岩本草》反映了南宋时期杭州一带民间用药经验,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珍稀古籍目录》(名录号4506);继续深入系统研究《履巉岩本草》,将对本草历史考证、杭州药用植物的古今变化、民间用药经验的挖掘、植物绘画艺术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金生.南宋珍稀本草三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5,54.

[2]瑯琊默庵.履巉岩本草(中华再造善本)[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

[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委会.中国植物志[M].第61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17277-17278.

[4]浙江植物志编委会.浙江植物志[M].第3卷.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4-125.

[5]浙江植物志编委会.浙江植物志[M].第6卷.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37-338.

[6]肖培根主编.新编中药志[M].第2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791,795-796.

[7]苏颂编撰.本草图经[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54.

本草考证范文篇2

《本草经集注》[3]云:“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今出襄阳,多从南阳、新野来,彼人种之,即是今漆紫者,方药家都不复用。”《证类本草》[6]云:“生砀山山谷及楚地。”引《博物志》云:“平氏阳山紫草特好。魏国以漆色殊黑。比年东山亦种,色小浅于北者。”又引《图经》曰:“紫草,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今处处有之,人家园圃中或种莳。”《御制本草品汇精要》[7]引陶隐居云:“襄阳、南阳。”又曰:“单州、东京为胜。”《本草崇原》[8]曰:“紫草出砀山山谷及襄阳、南阳、新野所在皆有,人家或种之。”《植物名实图考》[9]云:“湘中瑶岗及黔、滇山中野生甚繁。”《植物名实图考长编》[10]引《湖南通志》:“紫草,《图经》云生楚地,瑶人以社前者为佳,名雅衔草。”又引《西山经》云:“劳山多紫草。”

据考证[11],砀山即今河南省永城县东北的砀山;楚地即今湖北及陕西和安徽部分地区;襄阳即今之湖北襄樊市及其周边;南阳即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间地;新野即今河南新野;阳山即今内蒙古狼山;单州即今山东单县、成武、鱼台及安徽砀山等县地;东京即今辽宁辽阳市;黔、滇即今贵州和云南。

2原植物考证

《吴普本草》[2]曰:“节赤,二月华。”《本草图经》[12]曰:“苗似兰香,茎赤,节青;二月有花,紫白色;秋实白。”《御制本草品汇精要》[7]曰:“茎似威灵仙而粗壮。”《本草纲目》[4]引恭曰:“苗似兰香,茎赤节青,二月开花紫白色,结实白色,秋月熟。”《本草崇原》[8]曰:“其根头有白毛如茸,根身紫色。”《植物名实图考》[9]云:“根长粗黑紫,初生铺地,叶尖长浓密,白毛长分许,渐抽圆基,独立亭亭,高及人肩,四面生叶,叶赤有毛,夏开红筒子花,无瓣,亦不舒放,茸附半含,柔枝盈干,层花四垂,宛如璎珞。”

3小结

据考证,由于中药紫草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且分布范围广泛,根据历代本草记载的紫草主要产地,结合紫草科(Boraginaceae)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在我国的产地分布和药用情况,可以初步推断历代本草记载的紫草主要是产于我国河南、湖北、陕西、山东、辽宁、贵州等地的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Sieb.etZucc.,《博物志》中所说紫草的品种可能是产于我国内蒙古等地的内蒙紫草ArnebiaguttataBge.,《植物名实图考》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中所述紫草的品种可能是产于云南等地的滇紫草OnosmapaniculatumBur.etFranch.。

然而,在2000年及之前版本《中国药典》[13]中,紫草的法定来源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euchroma(Royle)Johnst.,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Sieb.etZucc.或内蒙紫草(黄花软紫草)ArnebiaguttataBge.。但在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进行了修订,取消了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Sieb.etZucc.。

据有关资料报道[9],新疆拥有80%的新疆紫草,其蕴藏量达5920000kg。通过对新疆紫草、紫草、滇紫草和内蒙紫草的研究[14],发现这几种紫草的品质非常不同,所含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总量分别为(薄层色谱扫描):新疆紫草2.019%,硬紫草0.384%,滇紫草0.105%与内蒙紫草0.215%。显然以新疆紫草品质最佳,所以目前新疆紫草已成为主要的商品紫草,并且在1995年版《中国药典》中被列为正品。

但此研究结果与2005年版《中国药典》内容有所出入,若新疆紫草是因其有效成分含量较其它紫草为高而被列为药用正品,为何硬紫草含量较内蒙紫草高却被2005年版《中国药典》删去?而据钱忠直等[15]人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品种主要增修订情况一文中所述:“中药材内含成分差别较大的多来源品种,按一物一名原则逐步分列。本版药典分列的品种有葛根(野葛、粉葛)、黄柏(川黄柏、关黄柏)、金银花(忍冬、山银花)、前胡(白花前胡、紫花前胡)、紫草(软紫草、硬紫草)、土木香(土木香、藏木香),其中,野葛与粉葛含量差异很大,经本草考证,前人治病均用野葛,而粉葛主要用于食用,故本版药典名‘葛根’者,用野葛、粉葛单列为另一品种。”但在药典中却只有紫草(来源为新疆紫草和内蒙紫草),并未分列为软紫草和硬紫草两项,且笔者尚未查到其他相关声明或研究结果,仍需进一步进行考证。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38.

[2]魏·吴普.吴普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8.

[3]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本校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07.

[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83.

[5]清·帝玛尔·丹增彭措.晶珠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08.

[6]宋·唐慎微.证类本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379.

[7]明·刘文秦.御制本草品汇精要[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333.

[8]明·张志聪.本草崇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64.

[9]赵永华.中草药栽培与生态环境保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33.

[10]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长[S].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356.

[1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影本)[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626.

[12]宋·苏颂.本草图经[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81.

[1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80.

[14]葛峰,王晓东,王玉春.药用紫草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3,34(9):附6.

[15]钱忠直,齐平,王国荣,等.《中国药典》(一部).品种主要增修订情况[J].中国药品标准,2005,6(1):25.

本草考证范文篇3

关于天花的名称

1.雪的别称:如唐代熊孺登《雪中答僧书》诗:“八行银字非常草,六出天花尽是梅。”宋代陆游《拟砚山观雪》:“山川灭没雪作海,乱坠天花自作态。”金代高士谈《雪》诗:“簌簌天花落无休,寒门疏竹共风流。”闻一多《雪》诗:“夜散下无数绒毛似的天花,织成一片大氅。”

2.中医的病名:为痘的别名,清代袁旬撰《天花精言》六卷,前四卷专论痘证。

3.天上落下的各色香花:佛教传说,佛祖说法时感动天神,诸天神撒各色香花,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如《心地观经一序品偈》:“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乱坠偏虚空。”这里的“华”同“花”,“天华”即“天花”。

4.玉米的雄花穗:天的意义之一是指位置在顶部的,如天窗。玉米的雄花穗因为长在顶部,所以称天花。

5.一种真菌类:和蘑菇相似。如《饮膳正要》卷三“菜品”载:“天花,味甘平,有毒,与蘑菇稍相似,未详其性,生五台山。”

关于天花粉的名称

1.栝楼的根制成的粉,颜色洁白,状如白雪。如《本草纲目》载:“其根作粉,洁白如雪,故谓之天花粉。白药,瑞雪,义并近也。”《本草乘雅半偈》载:“根亦取大二三围者,去皮、捣烂,以水澄粉。”《中文大辞典》:“天花粉,栝楼根所制之粉。”

2.栝楼的根白色,色如白雪,粉性较强,故名天花粉。如《本草蒙筌》载:“天花粉即栝楼根,挖深土者暴干,刮粗皮净咀片。”《本草求真》载:“天花粉即栝楼根也。”《增订伪药条辨》云:“花粉即栝楼根。秋后掘者结实有粉,夏日掘者有筋无粉。入土最深,皮黄色白。”

3.栝楼根性寒如雪,功善清热,故有是名。如《本草乘雅半偈》载:“根实功力,稍有异同。实主郁遏不能分解;根主散漫失于容平。糜不以热为因,以燥为证。顾天花、瑞雪之名,则思过半矣。”

4.栝楼根横切面有放射状天然花纹,故称天花粉。如《本草蒙筌》中有天花粉植物图和药材横切面图,图注云:“栝楼根名天花粉。内有花纹天然而成故名之。”

5.栝楼又名“天瓜”,采根可做粉,应为“天瓜粉”,讹为“天花粉”。《中国药学大辞典》载:“天花粉:原名栝楼根。昔谓栝楼形象天瓜。本品系以蒌根捣汁澄粉而成,故名天瓜粉。后称天花粉。”

天花粉应用的历史沿革

《神农本草经》始载栝楼根,列为中品。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栝楼分为“栝楼根”和“栝楼实”用,如栝楼桂枝汤、栝楼牡蛎散、栝楼瞿麦丸等方都是用栝楼根;而治胸痹的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都是用栝楼实一枚。说明汉代之前天花粉之名并未出现,也未用真正的天花粉,所用只是栝楼的根和果实。

两晋南北朝时期所用栝楼根也称栝楼根。如《肘后方》载:“治耳卒得风,觉耳中烧烘,栝楼根削令可入耳。以腊月猪脂煎三沸出,塞耳。每用三七日即愈。”《本草经集注》也称之为栝楼根,并未提及天花粉。

唐代《新修本草》虽云:“今用根做粉,大宜服食,虚热人食之。”《千金要方》也详载栝楼根制粉之法,但其粉不称“天花粉”,而称之为“栝楼粉”,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淋闭、尿血、水肿”:“栝楼粉和鸡子暴干,更杵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丸服,亦得。”栝楼粉多用于服食。药用时主要都是用根,药材名称也仍然为栝楼根。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淋闭、尿血、水肿”:“消渴第一”中有23个方中有栝楼根。另如《外台秘要》、《食疗本草》都是用栝楼根,说明到唐代时天花粉之名尚未出现,虽然已经开始用栝楼根制粉,但不称天花粉,而称栝楼粉。临证配方都是用栝楼根。

宋代的《本草图经》开始将栝楼根称天花粉,别名白药。《证类本草》在卷八收录栝楼根之后,在卷三十“经外草类”中载:“明州天花粉,图经曰:天花粉生明州,……十一月十二月采根用。”使“天花粉”之名首次在本草文献中出现。但临床上仍然将栝楼根称为“栝楼根”。

明代李时珍认为《本草图经》所载的天花粉和栝楼根重复,故在《本草纲目》栝楼的“校正”项下载:“并入图经天花粉”,将二者合并。并在“释名”项下曰:“其根做粉,洁白如雪,故谓之天花粉。苏颂图注重出天花粉,谬矣,今削之。”在根的“修治”项下列“天花粉”,并载有周定王用栝楼根制粉的方法。说明李时珍是将栝楼根所制之粉称“天花粉”,以区别于栝楼根。而《本草蒙筌》则因栝楼根断面有天然花纹而称之为天花粉了。

清代陈修园云:“嘉庆丁巳岁(公元1797年)余应兴泉观察阿公、泉州郡伯张公聘,主清源书院讲席。日者用天花粉一味,药铺送白粉一包,其色晶莹洁白,迥出诸药之上。余传问之,答曰:此物最贱,而制造却难。惟冬月叶落,其气尽归于根,掘取,以法取汁,和水淘洗,澄之,晒干收贮,才有此宝色,若无此色,恐伪物弗效,不如止用天花粉片之较妥也。”由此可知清代栝楼根制成之粉称天花粉;而栝楼根也称天花粉,切片称天花粉片。

赵正山先生在1982年校注《十药神书注解》时加注云:“现在处方天花粉,药柜每付给栝楼根片。四十年前曾听老药工介绍:天花粉久已断货,用栝楼根切片是暂时替代的方法。他说的天花粉制法与陈氏所说相同。”说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还有天花粉商品销售。栝楼的品种考证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察疑》载:“栝楼似瓜,愚者食之。”陶弘景云:“出近道,藤生,状如土瓜而叶有叉毛。用根入土六、七尺,二、三围”。《本草图经》载:“栝楼生洪农山谷及山阴地,今所在有之,实名黄瓜。诗所谓果笾实是也,根亦名白药,皮黄肉白,三、四月内生苗,引藤蔓,叶如甜瓜叶,作叉,有细毛,七月开花似葫芦花,浅黄色,实在花下,大如拳,生青,至九月熟,赤黄色。其实有正圆者,有锐而长者,功用皆同,其根惟岁久入土深者佳”。[11]李时珍曰:“其根直下生,年久者长数尺。秋后掘者结实有粉。夏日掘者有筋无粉,不堪用。其实圆长,青时如瓜,黄时如熟柿。山家小儿亦食之,内有扁子,大如丝瓜子,壳色褐,仁色绿,多脂,伴青气。炒干捣烂,水熬取油,可点灯。”雷公曰:“其栝,圆茎皮厚蒂小;楼则形长赤皮蒂粗。阴人服楼,阳人服栝。”《本草蒙筌》和《本草乘雅半偈》也做了内容相似,文字表述稍异的记载。

上述记载栝楼的特征和现代葫芦科栝楼属(TrichosanthesL.)植物是相符的。我国生长栝楼属的植物34种,分为2个亚属,栝楼亚属共有29种植物,其中有2种是一年生须根植物,27种是多年生块根植物,花红色或粉红色4种,23种花白色。[14]其中栝楼(T.kirilowiiMaxim)和双边栝楼(T.rosthorniiHarms)在国内分布广,应该是药用的主要品种。从“其实有正圆者,有锐而长者”的情况看,古代所用的栝楼应是栝楼属的多种植物,而非一种植物。葫芦科植物花冠和花萼均是5裂,花的颜色是白色或粉红色,《本草图经》等多种本草载“花浅黄色”可能是花开两至三天后变成黄白色了。《本草蒙筌》载:“花六瓣,似葫芦花”可能观察有误。

《本草蒙筌》附植物形态图两幅,药材横切面图一幅,在药材横切面上画有放射状花纹。并有图注:“栝楼根名天花粉。内有花纹天然而成故名之。”这与现代天花粉药材横切面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名医别录》载:“卤地生者有毒”,其毒可能不一定和产地有关,而与品种有关,如现代研究发现湖北栝楼(T.peuhensisC.Y.ChengetC.H.Yuch)的根有毒,因含有毒成分葫芦素B,服后有恶心、呕吐等毒性反应。

天花粉的制作方法

1.水制法《唐本草》云:“今用根做粉,大宜服食,虚热人食之,作粉如做葛粉法,洁白美好。”《千金要方》载栝楼粉治大渴秘方:“深掘栝楼根,厚削皮至白处止,以寸切之,水浸一日一夜易水。经五日取出烂捣碎研之,以绢袋滤之,如出粉法干之。”雷公曰:“用根亦取大二、三围者,去皮捣烂,以水澄粉用。”《救荒本草》[16]载:“栝楼根俗名天花粉,采根削皮致白处,寸切之,水浸,一日一次换水,浸经四、五日取出,烂捣研,以绢袋盛之,澄滤令极细如粉。”《本草纲目》在栝楼根“修治”项下天花粉的制作方法引周定王曰:“秋冬采根,去皮寸切,水浸,逐日换水。四、五日取出,捣泥。以绢袋滤汁澄粉,晒干用。”上述记载文字虽有不同,但表达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即将栝楼根用水浸漂数日,粉碎后加水,使其淀粉混悬于水中,用绢袋过滤去渣,滤液放置使淀粉沉淀,取出干燥即得。

也可将干栝楼根粉碎后再加水处理制取,如《救荒本草》载:“或将根晒干,捣为面,水浸澄滤二十余遍,使极细腻如粉。”

2.干制法也有是用栝楼根直接粉碎成粉用,如《本草述钩元》[17]称:“根即天花粉”,但在其“修治”项下载:“其根除皮捣细,罗粉用”。这种粉未经水浸漂,味苦,只可药用,不宜食用。

栝楼根除了含大量淀粉成分,尚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皂甙、胆碱、甾醇类等成分,口尝味苦,不像葛根那样味微甘,蒸、煮后即可食。但栝楼根制粉经水反复浸漂后,则不但可作药用,也可食用了。

天花粉的应用

1.治消渴《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治消渴用“栝楼粉和鸡子暴干,更杵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丸服,亦得。”栝楼粉治大渴秘方:“水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作粉粥乳酪中食之,不限多少,取差止。”

2.治肺痨、肺痿元代葛可九《十药神书》载“辛字润肺膏”治久咳、肺燥、肺痿。处方组成为:“羊肺一具,杏仁净研,柿霜,真酥,真粉各一两,白蜜二两。上先将羊肺洗净,次将五味入水搅粘,灌入肺中,白水煮熟,如常服食。”清代(公元1687年)周扬俊注云:“真粉之甘寒,不独凉金,且以培土。”清代名医陈修园按:“方中真粉,即《伤寒论》猪肤汤之白粉也。本文未明为何粉,一说即天花粉,主滋润肺金,取金水相生之义;一说即粳米粉,以少阴之水火交会于阳明中土,粳米补阳明中土,交水火而止烦躁,而且藉土气以生金。二说俱有深义,余每用则从后说,今读先生此书,又阅周氏所说,真白粉即天花粉无疑。”《伤寒论》中的白粉是否就是天花粉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陈修园用“辛字润肺膏”治肺痨、肺痿时,方中用天花粉是非常恰当的。

本草考证范文篇4

本草研究的特点是依托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药学资料进行研究,或曰是钻故纸堆的一门学问。这样的研究也能创新吗?当然能,“温故而知新”。本草研究中的创新,其成果与临床、实验研究有所不同,但判断创新的标准大抵相同。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方法的更新、研究角度的变换、研究深度的掘进、研究层次的提高、新史料的发掘、新理论新观点的提出,等等,只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研究,发前人之未发,都可以称得上创新。

本文之所以提出本草研究的创新问题,是因为目前已经出现了研究肤浅和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的是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和及时,也有的是属于学风问题。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本草研究中来。以下拟从本草研究的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一、本草文献研究

本世纪在本草文献(准确他说是本草专著)的研究方面成果斐然。这方面最重要的进展是本草的目录学研究。龙伯坚《现存本草书录》、尚志钧等《历代中药文献精华》,以及最近出版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书,基本上完成了中国内地本草专著的目录学调查。

在本草专著的研究方面,本世纪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植物名实图考》等主要本草。所谓深入,是指对其成书、内容及版本都有过细的研究,尤其是近20年,这方面的进展非常迅速。过去一些研究较少的本草,在这段时间内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进展,如《绍兴本草》、《履巉岩本草》、《宝庆本草折衷》、《本草原始》、《滇南本草》等。在已有研究的本草专著中,绝大多数为明以前的本草,尤其是宋代及其以前的本草研究得比较多。伴随宋以前本草文献研究的深入,其辑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神农本草经辑注》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为缕清我国本草文献发展的源头作出了贡献。尚志钧先生在宋以前本草的辑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由于本草学者的努力,南宋以前的亡佚本草几乎全都有辑佚本。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许多明清稀见的本草著作也陆续影印或校点出版。正在进行中的《中国本草全书》更是志影印全部1949年以前药学文献。而进行中的《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药学分典》如果能编辑成功,也将把古代本草文献的主要内容分类纂集于一书,这些进展为当今发掘中药宝库铺垫了道路。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大量以探讨医药成就为主旨的本草文献(主要是《本草纲目》)研究论文中,有新见解的越来越少。我们不是不需要这方面的论文,60年代初期以及80年代前期,的确涌现了许多高质量的探讨《本草纲目》对医药乃至整个古代科技的论文,但此后的有关论文数量剧增,质量却每况愈下。辗转抄录、选题琐屑、把书中反映的历代医药成就全部不切实际地归于李时珍等现象极为严重。《本草纲目》似乎成了撰写论文以谋晋升或参加会议等的捷径。

必须直言的是,研究本草著作的文献学内容(目录、版本、辑佚等)需要良好的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条件,并非人人都能涉足并取得成就的。加之国内现存本草专著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并有一定的深度,因此这方面发展的空间已经比较狭窄。围着几部重要本草变看法子为之粉饰颂德,或反复讨论前人已有定论的内容,或纠缠一些目前条件不可能定论的议题(除非有出土的或新发掘的资料),我个人认为这是使本草文献研究平庸化。

当然,这并不是说本草文献的研究已经到头。事实上百年之间,我们还只不过是围着中国内地所存的汉文本草专著打转转。即便如此,有些本草我们的研究还很肤浅(如《滇南本草》多种本子究竟那一种能算是兰茂所处时代的作品?传世的《绍兴本草》抄本有没有一个祖本?等等),国内不有可能出现或出上新的本草专著,流散海外的本草著作也有不为我们所知者。最近从日本接引回归的《药性会元》、《药性要略大全》等本草,国内学者过去就从不知其底里。原以为失传已久的墨西哥传教士石铎碌(石振锋)所著的《本草补》,最近笔者才从国外获得了它的影印件。这说明本草书志的研究尚未完结。马继兴先生目前正在进行的世界中医药联合目录研究课题将把本草文献的调查推向深入,这就是一件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此外,非本草专者的医书,乃至非医书中蕴藏着大量未被本草专著收录的药物资料,这些资料的调查、汇纂和整理,是本草文献研究者未来的用武之地。厚古薄今是过去医药历史研究的普遍现象,近现代本草文献还有待整理研究。少数民族药学文献至今罕有报道。和中国本草一脉相承的日本、朝鲜本草也很少有中国学者问津。因此,未来本草文献研究不应该故步自封,开拓新领域是创新的重要体现。

二、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

在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方面,本世纪所取得的成就最为辉煌。这一工作延续的时间很长,早期中外动、植、矿物分类学家根据我国古本草或民间沿袭的名称来确定某一物的中文名。尽管在这一过程中也包含着本草考证,但前辈并没有将其依据专门记录下来。本世纪上半叶,赵燏黄、黄胜白。钟观光等前辈学者把现代植物分类和中国本草知识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对本草药物进行考证,确定其分类学地位,从而开创了我国药物品种本草考证之先河。日本的冈西为人等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并授徒传道。前辈们荜路蓝缕,确定了本草中大量的药物名称。近50年来,围绕中药品种进行的研究和资源调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包括“”期间),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反映在为数众多的动植物志、中药志、《药材学》、《生药学》及《药典》等书籍中。国家药典收入的中药,首先必须确定品种。一批药学界前辈把所掌握的现代分类知识与传统本草相结合,使中药品种考证工作不断深化,由此也积淀了丰富的本草考证经验,总结了一些本草考证的方法。楼之岑、谢宗万、徐国均等许多前辈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除大量的药物品种本草考证论文之外,集中反映这方面成就的专著当数谢宗万先生的《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于1964年出版)。该书以中药混淆品种为研究对象,这一选题本身就具有创新性。中药混淆品种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现象,这就要求作者除具备现代科学知识之外,必须精通古代本草的内容。谢先生正是把植物分类、实地考察和传统本草考证相结合,在药物混淆品种本草考证方面独占鳌头。80年代初,为了使本草考证更上一层楼,谢先生又参加了西学中班,补充了中医临床知识这一课,使本草考证更贴合中医用药实际。正因为谢先生的知识结构的完善,使得他在80年代出版的《中药材品种论述》(中)以及后来修订萹的上册内容更为充实。“本草考证”在书中正式作为一个专项。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考证结果直接保证了中药用药品种的准确。然而谢先生并没有从此停步,他90年代又辟蹊径,将其多年的药物品种本草考证经验上升为理论,连续出版了《中药品种理论研究》、《中药品种新理论的研究》等书籍和论文,使这一研究由散在的经验变得有规律可寻。这一理论的产生本身就是创新,其意义远胜过零散的药物本草考证。

本文用较多的笔墨介绍谢宗万先生在药物品种本草考证方面的业绩,井无忽视其他专家成就的意思,只是想借用此成功之例,说明要想在本草研究中不断创新,必须注意结合多学科的知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为下一轮更深入的研究开辟天地。同时也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创新就不能安于老套路,必须根据各人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应自己创新发展的道路。可是近些年来,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非常严重。在已经发表的文章中就可以发现许多品种中早已有人考证过的,结论雷同。有些混淆品种中的常识性问题,也有人再次重复前人的劳动。至于平时审稿过程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更多了。再者,选题基本上集中在植物,而动物、矿物方面的考证文章少而又少,这和本草记载的各类药物比例是不相称的。以矿物药为例,至今专门的论著只有王嘉荫1956年出版的《本草纲目的矿物史料》。

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与本草文献研究有所不同,前者需要有与药物基原考订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动、植、矿物分类,药材鉴别知识等)。也正为如此,散布全国的具有这方面知识的人员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地利之便,补习一些本草文献查找方面的基础知识,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药物品种混淆的实际问题,开展本草考证。至于信息来源,有志于药物品种本草考证的同道,应遵循一般搞科研的基本方法,追踪本学科最新进展。同时,在选题之前,应该检索一些与之相关的基本工具书和专著。如果《中药大词典》、《中药材品种论述》等书都不看,怎么能保证不做无用功呢?

本草考证范文篇5

巴戟天药材的植物来源争议甚大,前人考证其植物来源多达7科13种植物。巴戟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2]:“味辛,微温。主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列为上品,但未记载其形态和产地。

11古代巴戟天的名称

古代巴戟天的名称,除《神农本草经》[2]、《名医别录》[3]记载外,西晋·左思《蜀都赋》载有“巴菽巴戟,灵寿桃枝”,其“巴戟”的记载比《名医别录》流传更早或同时,这是考证巴戟天名称及产地具体年代的最早记载。《神农本草经》中凡有“巴”、“蜀”字头的药均指产于四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4]对巴戟天的释名和集解都以产于四川为名,即以出产地点得名。因此,巴戟天来源于四川是极可能的。“戟”是一种兵器,或作刺激解释。“戟天”可能指其形态,藤蔓攀附它物向上,唐《新修本草》[5]述“巴戟天苗,俗方名三蔓草”。“蔓草”可说是小型藤本,故其名是指该植物生长习性而得;又或指其效用,该药刺激于人,可治头顶之病。

12古代巴戟天的生药

对巴戟天生药形态的记载,最早见于梁代。梁·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6]中有简单描述:“状如牡丹而细,外赤内黑,用之打去心”。唐·《新修本草》[5]中则有稍详细描述:“巴戟天苗,俗方名三蔓草。叶似茗,经冬不枯,根如连珠,多者良,宿根青色,嫩根白紫,用之亦同。连珠肉厚者为胜。”之后历代对巴戟天性状的表述均主要从外观加以文字描述,记述内容基本一致,如宋·苏颂《本草图经》[7]亦载:“叶似茗,经冬不枯,一俗名三蔓草,又名不凋草……有宿根者青色,嫩根者白色,用之者皆同,以连珠肉厚者为胜,今方家多以紫色为良……”;明·陈嘉谟《本草蒙筌》[8]:“宿根色青,嫩根色白。用之功相若,但选肉厚连珠。根原有心,干缩自落。人或投影摘,中亦空虚,非自有小孔耳”。但因缺乏现代植物分类学和形态学知识,以上描述均过于表象,不利于实际鉴别。直到宋代才出现手绘图谱,如寇宗奭的《图经衍义本草》[9]。在清代见于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10],书中有“滁州巴戟天”和“归州巴戟天”两种手绘图谱。但因是手绘,不排除有绘图失真的可能。这些都不利于巴戟天的鉴别确认,也可能是造成巴戟天原产地与历代本草记述相左的原因之一。因此,古代药用植物巴戟天很可能是现今所用巴戟天在分类系统上具亲缘关系相近的种类。

13古代巴戟天的产地

古代巴戟天的产地,梁·陶弘景《名医别录》[3]作了最早的记载:“生巴郡(今四川阆中、奉节、重庆等地)及下邳(今江苏邳县)山谷,今亦用建平(今四川巫山、湖北恩施)、宜都(今湖北宜昌)者,二月八月采根阴干”。《新修本草》[5]及宋·尚志钧《开宝本草》[11]则载:“生巴郡及下邳山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今亦用建平、宜都者”。《本草图经》亦载:“生巴郡及下邳山谷,今江淮、河东州郡亦有之,皆不及蜀州者佳”。从历代本草来看,巴戟天的产地有巴蜀、江淮两个地区,但均以四川产地为优。四川志载:巴州、剑州、广元俱出。元和志载:剑州贡巴戟天。寰宇记:巴州贡巴戟天。《本草蒙筌》[8]:“巴戟天江淮虽有,巴蜀独优”;《植物名实图考》[10]:“巴州、剑州、广元(今四川巴州、奉节、剑阁、广元)俱出”。以上记载均表明巴戟天的产地以四川产地为优。

14现代巴戟天品种考证

从古本草记载上看,没有与现代应用的巴戟天相吻合的特征[12]。关于古代巴戟天的品种,现代进行了较多研究,均表明巴戟天从古至今的产地和品种发生了变化。据华南植物研究所陈忠毅[13]、乔智胜[14]、徐国钧[15]等考证后认为,清以前使用的主产于江淮一带的“滁州巴戟天”已失传,原植物应是百合科土麦冬属植物土麦冬LiriopeplatyphyllaWangetTang,失传原因可能因历史上滁州巴戟天功效“不及蜀者佳”遭淘汰所致。乔智胜等[14]考证后认为归州巴戟天原植物为茜草科植物四川虎刺DamnacanthusofficinarumHuang,药材现称鄂西巴戟天或恩施巴戟天。但徐利国[16]、郑仰铁[17]的考证则认为归州巴戟天应为铁箍散Schisandrapropinqua(Wall.)HookfetThomsvarsinensisOliv的根,即今四川省习用的香巴戟的根。现今药用之巴戟天已非古代记载之巴戟天,而是清末发展的新品种。1958年,经市场调查及考证后鉴定现代之药用巴戟天为茜草科新品种,订名为MorindaofficinalisHow[15],并被收录于1963年的国家药典[18]。2000年版药典一部[19]述巴戟天为茜草科(Rubiaceae)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How的干燥根。巴戟天今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且以广东产为地道药材。巴戟天在广东作为药用已有200多年历史,已成为我国南方“四大地道”药材,也是广东“十大广药”之一。清末·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20]记述:“巴戟肉广东出者肉厚骨细,色紫心白,黑色者佳”。陈仁山《药物出产辨》[21]云:“巴戟天产于广东清远、三坑、罗定为好,下四府、南乡等地均次之,西江德庆系种山货,质味颇佳,广西南宁亦有出”。药典所列正品茜草科巴戟天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为“新兴品种”,可以取代古方中原相应同名品种。古代记载之巴戟天与今用之巴戟天大相径庭的可能原因一方面是因气候变迁,使植物分布区由北向南缩小,产区改变;另一方面,可能因历代本草缺乏现代分类学和形态学知识,绘图失真,记载不甚准确所致。

2应用历史与药用价值

巴戟天于两千年前已作为药用。最早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2]:“味辛,微温,生山谷,主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列为“上品”。其对巴戟天的元性味、功用已有较详细记载,且与现代巴戟天的性味、归经、功用相近;以后历代对巴戟天性味、归经、功用均有更深入记述。

21巴戟天性味历代本草自《神农本草经》起,对巴戟天性味的记述均以甘、辛,微温为主,与现行药典(2000年版药典一部)的记述相同。《名医别录》[3]云:“味甘,无毒”;《新修本草》[5]、宋《开宝本草》[11]均谓味辛、甘,微温,无毒;明《本草蒙筌》[8]:“味辛、甘,气微温,无毒”;明·李士材《雷公炮制药性解》[22]:“味辛甘,性微温,无毒”;明·张介宾《景岳全书》[23]:“味甘微温,阴中阳也”;清·汪昂《本草备要》[24]:“甘辛微温”;清·黄宫绣《本草求真》[25]:“辛甘微温”。表明巴戟天之性味古今无大变化,这是其药用功效一直沿用的基础。

22巴戟天药

用归经历代本草记述巴戟天药用归经始终以入肾经为主,偶有入脾经、胃经、心经、肝经者,与现行药典(2000年版药典一部)主入肾经、肝经基本一致。最早记述见宋《图经衍义本草》[9]:“专入肾家”。归经专入肾,表明药用尚限于肾经。至明代有入脾之说,如明·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22]:入脾、肾二经。但到清代,入脾经之说已鲜见,而是增加了入心经、入肝经的记述,如清·陈士铎《本草新编》[26]:“入心、肾二经”;清·叶桂《本草经解》[27]:“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清·汪昂《本草备要》[24]:“入肾经血分”;清·张璐《本经逢原》[28]:“肾经血分及冲脉药也”;清·黄宫绣《本草求真》[25]:“巴戟天专入肾。……巴戟肾经血分药也”。清代的入肾经、肝经、心经之药用更接近现代药用,且符合现代药理研究的结果。现代药理研究已从多方面反映出巴戟天的补肾、护心、护肝作用。

23巴戟天主治功效

早在两千年前巴戟天已作为药用,其主治功效最早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2]。2000年版药典一部归纳其主治功效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可见最早的药用功效一直沿用至今,表明古今药效用法基本一致,这从历代文献记述可见一斑。《名医别录》[3]、宋《开宝本草》[11]均谓其治“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相引痛,下气,补五劳,益精,利男子”;唐·甄权《药性论》[29]:“能治男子夜梦鬼交泄精,强阴,除头面中风,主下气,大风血癞。病人虚损,加而用之”;五代《日华子本草》[30]:“安五藏,定心气,除一切风,治邪气,疗水肿”;《本草正义》:“温养元阳,则邪气自除,起阳痿,强筋骨,益精,治小腹阴中引痛,皆温胜寒之效;安五脏,补五劳,补中,益气,皆元阳布护之功也”。明《本草纲目》[4]:“治脚气,去风疾,补血海”;《本草蒙筌》[8]:“恶丹参雷丸,宜覆盆为使。禁梦遗精滑,补虚损劳伤。治头面游风,及大风浸淫血癞;主阳痿不起,并小腹牵引绞疼。安五脏健胃强筋,安心气利水消肿。益精增志,惟利男人”;《雷公炮制药性解》[22]:“主助肾添精,除一切风及邪气”;《景岳全书》[23]:“虽曰足少阴肾经之药,然亦能养心神,安五脏,补五劳,益志气,助精强阴。治阴痿不起,腰膝疼痛,及夜梦鬼交,遗精尿浊,小腹阴中相引疼痛等证”。清《本草备要》[24]:“补肾祛风……强阴益精,治五劳七伤。辛温散风湿,治风气脚气水肿。覆盆子为使。恶丹参”;《本草求真》[25]:“温补肾阳,兼祛风湿。巴戟天专入肾……据书称为补肾要剂,能治五痨七伤,强阴益精,以其体润故耳。……然气味辛温,又能祛风除湿,故凡腰膝疼痛,风气脚气水肿等症,服之更为有益”。可见,历代均以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为主治功效,治疗病种以男子病为主,主治男子阳痿遗精,同时主治风湿痹痛、水肿、筋骨痿软以及女子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

3采集与炮制

31巴戟天采集

历代记载的巴戟天采集以二月、八月为主。《名医别录》[3]最早记载:“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唐《新修本草》[5]、宋《开宝本草》[11]:“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宋《本草图经》[7]亦载:“二月、八月采根阴干,今多焙之。”明、清等亦记载以二月、八月采为主,但近现代则全年均可采集(2000年药典一部)。据前述之考证,清以前之巴戟天主产于四川、湖北、江苏等地,地理位置偏北,且所处年代越早,地球气温越偏低,以致采集时间受限于二月、八月。而今用之巴戟天主产地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地理位置偏南,气候、温度方面更有利于巴戟天的生长,因此可全年采集。

32巴戟天炮制

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巴戟天药用功效有极大的影响,其临床药用亦有较大区别。历代对巴戟天炮制均较重视,且对巴戟天的炮制方法有不断的改进。最早记载将巴戟天“去心”用的是东汉·华佗《华氏中藏经》[31]和晋·葛洪《肘后备急方》[32]。梁《本草经集注》[6]、唐《备用千金要方》[33]亦记载“皆褪破、去心”。纵观历代巴戟天的炮制方法,或槌、或浸、或蒸、或煮、或炙,大多要求除去其木心,虽也有不去心用者,但去心与否的药性、功能、主治及其应用范围是一致的,并无严格区分,目的是将巴戟天木心作为非药用部分。巴戟天木心强韧、多纤维、枯燥无津,质量占全药约5%,如不去心,令人烦躁。经分析两者化学成分也有很大差别。可见对巴戟天的净制是必要的[34],现今药典已规定巴戟天去心后切段。可见古代常用之“去心”法一直沿用至今。通过炮制引药入经,可增加药效。唐代一些本草开始将枸杞、金樱子、菊花制等引用于巴戟天的炮制,枸杞子汁、金樱子汁制等可借以助阳、摄精等等。如南北朝《雷公炮炙论》[35]中:“凡使巴戟天,须用枸杞子汤浸一宿,待稍软漉出,却用酒浸一伏时又漉出,用菊花同熬令焦黄,去菊花,布拭令干用”。历代还有酒制、米制、面制、盐制、油制、炒制等多项炮制技术,其中以甘草汁制、酒制、盐制方法居多,且甘草制和盐制炮制工艺至今仍沿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良好。如宋元时期不仅应用了简单的“去心”浸法,而且“炒法”也有了较多的应用。另外,还加入了一些固体辅料,可有针对性地提高药效,包括有糯米炒治脚气、枸杞子煎汁浸蒸助阳、酒炒祛风湿、金樱子汁炒摄精、菊花同煮理肾气。宋·寇宗奭《图经衍义本草》[9]记载:“有人嗜酒,日须五七杯,后患脚气甚危,或教以巴戟半两,糯米同炒,米微转色,不用米……”、“去心,糯米炒,候米赤黄,去米不用。”盐制巴戟可功专入肾,因盐性寒,味咸,有补肾、软坚、凉血解毒的作用,用盐制而引药入肾,有潜降作用以抑制兴阳[35],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7]提出“去心,面炒”、“盐汤浸打去心”,这是首次将盐制用于巴戟天的炮制,一直沿用至今。明清时期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巴戟天的盐制有了较多的应用。如《奇效良方》[38]中提出:“去心,青盐酒煮”;明·李梴《医学入门》[39]中有:“盐水煮去心”;明·王肯堂《证治准绳》[40]载:“巴戟肉,盐汤浸”;明·龚廷贤《寿世保元》[41]中也有:“盐水泡,去心”等等。酒制巴戟则可增强祛风湿功能,可行血、强筋健骨[36]。宋·赵佶《圣济总录》[42]有:“去心、酒浸焙”,明·李时珍《本草纲目》[4]对酒制巴戟天的过程描述为:“酒浸一宿,剉焙入药,若急用,只以温水浸软去心用。”明代一些本草还将甘草运用于巴戟天的炮制。明·张洁《仁术便览》[43]中有:“甘草汤浸去心”;《景岳全书》[23]也提到“巴戟,甘草汤炒”、“巴戟肉,甘草汤炒”;明末·缪希雍《先醒斋广笔记》[44]也有:“甘草汁煮,去骨”。甘草制巴戟天也是今用之巴戟天主要制法之一。巴戟天虽有多种炮制方法,但至今始终是以巴戟肉、盐制巴戟天和甘草制巴戟天为主流饮片规格,且巴戟肉用居多。巴戟天的炮制特点是借助所用辅料固有的作用,以增强壮阳、补益功能,并获得满意疗效[45]。

【参考文献】

[1]姚辉,赵晟.名贵南药巴戟天[J].植物杂志,2002(1):26.

[2]神农本草经[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梁·陶弘景.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45-148.

[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

[5]唐·苏敬.新修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74.

[6]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辑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7]宋·苏颂,尚志钧.本草图经[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14.

[8]明·陈嘉谟.本草蒙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73-75.

[9]宋·寇宗奭.图经衍义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10]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1]宋·尚志钧.开宝本草(辑校本)[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2]丁平,詹若挺,徐鸿华.药用动植物种养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13]陈忠毅,陈升振,黄向旭,等.国产姜科植物的研究[C].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集刊,1983(1):39.

[14]乔智胜,苏中武,李承祜.巴戟天应用的名实沿革考[J].广西植物,1993,13(3):252.

[15]徐国钧.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第1册)[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98.

[16]徐利国.巴戟天的本草考证[J].中国中药杂志,1982(6):15.

[17]郑仰铁,蔡秀英.巴戟天古今考[J].时珍国医国药,1997,8(4):2.

[1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1963年版一部)[S].北京:人民卫生出社版,1963:48.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0]清·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M].北京:科技卫生出版社,1959.

[21]陈仁山.药物出产辨[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0.

[22]明·李士材.雷公炮制药性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3]明·张景岳.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24]清·汪昂.本草备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5]清·黄宫绣.本草求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26]清·陈士铎.本草新编[M].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6.

[27]清·叶天士.本草经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

[28]清·张璐.本经逢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29]唐·甄权.药性论[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2.

[30]五代·日华子.日华子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3-44.

[31]东汉·华佗.华氏中藏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本草考证范文篇6

【关键词】巴戟天;主治功效;采集;炮制;南药;考证

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How)又名鸡肠风(广东、广西)、兔儿肠(福建)、兔子肠、猫肠筋(福建)、鸡眼藤、黑藤钻、糠藤、三角藤(广西),为茜草科多年生攀援木质藤本植物,肉质根入药,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1],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巴戟天在中医药处方中应用广泛,是重要的中药材品种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还作为常用的食疗补品,为我国主要出口药材之一。巴戟天的古代文献研究主要涉及巴戟天植物品种来源考证、性味归经与主治功效、采集与炮制三大方面,现将其源流考证情况介绍如下。

1巴戟天植物品种来源考证

巴戟天药材的植物来源争议甚大,前人考证其植物来源多达7科13种植物。巴戟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2]:“味辛,微温。主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列为上品,但未记载其形态和产地。

11古代巴戟天的名称

古代巴戟天的名称,除《神农本草经》[2]、《名医别录》[3]记载外,西晋·左思《蜀都赋》载有“巴菽巴戟,灵寿桃枝”,其“巴戟”的记载比《名医别录》流传更早或同时,这是考证巴戟天名称及产地具体年代的最早记载。《神农本草经》中凡有“巴”、“蜀”字头的药均指产于四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4]对巴戟天的释名和集解都以产于四川为名,即以出产地点得名。因此,巴戟天来源于四川是极可能的。“戟”是一种兵器,或作刺激解释。“戟天”可能指其形态,藤蔓攀附它物向上,唐《新修本草》[5]述“巴戟天苗,俗方名三蔓草”。“蔓草”可说是小型藤本,故其名是指该植物生长习性而得;又或指其效用,该药刺激于人,可治头顶之病。

12古代巴戟天的生药

对巴戟天生药形态的记载,最早见于梁代。梁·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6]中有简单描述:“状如牡丹而细,外赤内黑,用之打去心”。唐·《新修本草》[5]中则有稍详细描述:“巴戟天苗,俗方名三蔓草。叶似茗,经冬不枯,根如连珠,多者良,宿根青色,嫩根白紫,用之亦同。连珠肉厚者为胜。”之后历代对巴戟天性状的表述均主要从外观加以文字描述,记述内容基本一致,如宋·苏颂《本草图经》[7]亦载:“叶似茗,经冬不枯,一俗名三蔓草,又名不凋草……有宿根者青色,嫩根者白色,用之者皆同,以连珠肉厚者为胜,今方家多以紫色为良……”;明·陈嘉谟《本草蒙筌》[8]:“宿根色青,嫩根色白。用之功相若,但选肉厚连珠。根原有心,干缩自落。人或投影摘,中亦空虚,非自有小孔耳”。但因缺乏现代植物分类学和形态学知识,以上描述均过于表象,不利于实际鉴别。直到宋代才出现手绘图谱,如寇宗奭的《图经衍义本草》[9]。在清代见于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10],书中有“滁州巴戟天”和“归州巴戟天”两种手绘图谱。但因是手绘,不排除有绘图失真的可能。这些都不利于巴戟天的鉴别确认,也可能是造成巴戟天原产地与历代本草记述相左的原因之一。因此,古代药用植物巴戟天很可能是现今所用巴戟天在分类系统上具亲缘关系相近的种类。

13古代巴戟天的产地

古代巴戟天的产地,梁·陶弘景《名医别录》[3]作了最早的记载:“生巴郡(今四川阆中、奉节、重庆等地)及下邳(今江苏邳县)山谷,今亦用建平(今四川巫山、湖北恩施)、宜都(今湖北宜昌)者,二月八月采根阴干”。《新修本草》[5]及宋·尚志钧《开宝本草》[11]则载:“生巴郡及下邳山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今亦用建平、宜都者”。《本草图经》亦载:“生巴郡及下邳山谷,今江淮、河东州郡亦有之,皆不及蜀州者佳”。从历代本草来看,巴戟天的产地有巴蜀、江淮两个地区,但均以四川产地为优。四川志载:巴州、剑州、广元俱出。元和志载:剑州贡巴戟天。寰宇记:巴州贡巴戟天。《本草蒙筌》[8]:“巴戟天江淮虽有,巴蜀独优”;《植物名实图考》[10]:“巴州、剑州、广元(今四川巴州、奉节、剑阁、广元)俱出”。以上记载均表明巴戟天的产地以四川产地为优。

14现代巴戟天品种考证

从古本草记载上看,没有与现代应用的巴戟天相吻合的特征[12]。关于古代巴戟天的品种,现代进行了较多研究,均表明巴戟天从古至今的产地和品种发生了变化。据华南植物研究所陈忠毅[13]、乔智胜[14]、徐国钧[15]等考证后认为,清以前使用的主产于江淮一带的“滁州巴戟天”已失传,原植物应是百合科土麦冬属植物土麦冬LiriopeplatyphyllaWangetTang,失传原因可能因历史上滁州巴戟天功效“不及蜀者佳”遭淘汰所致。乔智胜等[14]考证后认为归州巴戟天原植物为茜草科植物四川虎刺DamnacanthusofficinarumHuang,药材现称鄂西巴戟天或恩施巴戟天。但徐利国[16]、郑仰铁[17]的考证则认为归州巴戟天应为铁箍散Schisandrapropinqua(Wall.)HookfetThomsvarsinensisOliv的根,即今四川省习用的香巴戟的根。现今药用之巴戟天已非古代记载之巴戟天,而是清末发展的新品种。1958年,经市场调查及考证后鉴定现代之药用巴戟天为茜草科新品种,订名为MorindaofficinalisHow[15],并被收录于1963年的国家药典[18]。2000年版药典一部[19]述巴戟天为茜草科(Rubiaceae)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How的干燥根。巴戟天今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且以广东产为地道药材。巴戟天在广东作为药用已有200多年历史,已成为我国南方“四大地道”药材,也是广东“十大广药”之一。清末·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20]记述:“巴戟肉广东出者肉厚骨细,色紫心白,黑色者佳”。陈仁山《药物出产辨》[21]云:“巴戟天产于广东清远、三坑、罗定为好,下四府、南乡等地均次之,西江德庆系种山货,质味颇佳,广西南宁亦有出”。药典所列正品茜草科巴戟天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为“新兴品种”,可以取代古方中原相应同名品种。古代记载之巴戟天与今用之巴戟天大相径庭的可能原因一方面是因气候变迁,使植物分布区由北向南缩小,产区改变;另一方面,可能因历代本草缺乏现代分类学和形态学知识,绘图失真,记载不甚准确所致。

2应用历史与药用价值

巴戟天于两千年前已作为药用。最早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2]:“味辛,微温,生山谷,主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列为“上品”。其对巴戟天的元性味、功用已有较详细记载,且与现代巴戟天的性味、归经、功用相近;以后历代对巴戟天性味、归经、功用均有更深入记述。

21巴戟天性味历代本草自《神农本草经》起,对巴戟天性味的记述均以甘、辛,微温为主,与现行药典(2000年版药典一部)的记述相同。《名医别录》[3]云:“味甘,无毒”;《新修本草》[5]、宋《开宝本草》[11]均谓味辛、甘,微温,无毒;明《本草蒙筌》[8]:“味辛、甘,气微温,无毒”;明·李士材《雷公炮制药性解》[22]:“味辛甘,性微温,无毒”;明·张介宾《景岳全书》[23]:“味甘微温,阴中阳也”;清·汪昂《本草备要》[24]:“甘辛微温”;清·黄宫绣《本草求真》[25]:“辛甘微温”。表明巴戟天之性味古今无大变化,这是其药用功效一直沿用的基础。

22巴戟天药

用归经历代本草记述巴戟天药用归经始终以入肾经为主,偶有入脾经、胃经、心经、肝经者,与现行药典(2000年版药典一部)主入肾经、肝经基本一致。最早记述见宋《图经衍义本草》[9]:“专入肾家”。归经专入肾,表明药用尚限于肾经。至明代有入脾之说,如明·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22]:入脾、肾二经。但到清代,入脾经之说已鲜见,而是增加了入心经、入肝经的记述,如清·陈士铎《本草新编》[26]:“入心、肾二经”;清·叶桂《本草经解》[27]:“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清·汪昂《本草备要》[24]:“入肾经血分”;清·张璐《本经逢原》[28]:“肾经血分及冲脉药也”;清·黄宫绣《本草求真》[25]:“巴戟天专入肾。……巴戟肾经血分药也”。清代的入肾经、肝经、心经之药用更接近现代药用,且符合现代药理研究的结果。现代药理研究已从多方面反映出巴戟天的补肾、护心、护肝作用。

23巴戟天主治功效

早在两千年前巴戟天已作为药用,其主治功效最早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2]。2000年版药典一部归纳其主治功效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可见最早的药用功效一直沿用至今,表明古今药效用法基本一致,这从历代文献记述可见一斑。《名医别录》[3]、宋《开宝本草》[11]均谓其治“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相引痛,下气,补五劳,益精,利男子”;唐·甄权《药性论》[29]:“能治男子夜梦鬼交泄精,强阴,除头面中风,主下气,大风血癞。病人虚损,加而用之”;五代《日华子本草》[30]:“安五藏,定心气,除一切风,治邪气,疗水肿”;《本草正义》:“温养元阳,则邪气自除,起阳痿,强筋骨,益精,治小腹阴中引痛,皆温胜寒之效;安五脏,补五劳,补中,益气,皆元阳布护之功也”。明《本草纲目》[4]:“治脚气,去风疾,补血海”;《本草蒙筌》[8]:“恶丹参雷丸,宜覆盆为使。禁梦遗精滑,补虚损劳伤。治头面游风,及大风浸淫血癞;主阳痿不起,并小腹牵引绞疼。安五脏健胃强筋,安心气利水消肿。益精增志,惟利男人”;《雷公炮制药性解》[22]:“主助肾添精,除一切风及邪气”;《景岳全书》[23]:“虽曰足少阴肾经之药,然亦能养心神,安五脏,补五劳,益志气,助精强阴。治阴痿不起,腰膝疼痛,及夜梦鬼交,遗精尿浊,小腹阴中相引疼痛等证”。清《本草备要》[24]:“补肾祛风……强阴益精,治五劳七伤。辛温散风湿,治风气脚气水肿。覆盆子为使。恶丹参”;《本草求真》[25]:“温补肾阳,兼祛风湿。巴戟天专入肾……据书称为补肾要剂,能治五痨七伤,强阴益精,以其体润故耳。……然气味辛温,又能祛风除湿,故凡腰膝疼痛,风气脚气水肿等症,服之更为有益”。可见,历代均以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为主治功效,治疗病种以男子病为主,主治男子阳痿遗精,同时主治风湿痹痛、水肿、筋骨痿软以及女子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

3采集与炮制

31巴戟天采集

历代记载的巴戟天采集以二月、八月为主。《名医别录》[3]最早记载:“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唐《新修本草》[5]、宋《开宝本草》[11]:“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宋《本草图经》[7]亦载:“二月、八月采根阴干,今多焙之。”明、清等亦记载以二月、八月采为主,但近现代则全年均可采集(2000年药典一部)。据前述之考证,清以前之巴戟天主产于四川、湖北、江苏等地,地理位置偏北,且所处年代越早,地球气温越偏低,以致采集时间受限于二月、八月。而今用之巴戟天主产地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地理位置偏南,气候、温度方面更有利于巴戟天的生长,因此可全年采集

32巴戟天炮制

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巴戟天药用功效有极大的影响,其临床药用亦有较大区别。历代对巴戟天炮制均较重视,且对巴戟天的炮制方法有不断的改进。最早记载将巴戟天“去心”用的是东汉·华佗《华氏中藏经》[31]和晋·葛洪《肘后备急方》[32]。梁《本草经集注》[6]、唐《备用千金要方》[33]亦记载“皆褪破、去心”。纵观历代巴戟天的炮制方法,或槌、或浸、或蒸、或煮、或炙,大多要求除去其木心,虽也有不去心用者,但去心与否的药性、功能、主治及其应用范围是一致的,并无严格区分,目的是将巴戟天木心作为非药用部分。巴戟天木心强韧、多纤维、枯燥无津,质量占全药约5%,如不去心,令人烦躁。经分析两者化学成分也有很大差别。可见对巴戟天的净制是必要的[34],现今药典已规定巴戟天去心后切段。可见古代常用之“去心”法一直沿用至今。通过炮制引药入经,可增加药效。唐代一些本草开始将枸杞、金樱子、菊花制等引用于巴戟天的炮制,枸杞子汁、金樱子汁制等可借以助阳、摄精等等。如南北朝《雷公炮炙论》[35]中:“凡使巴戟天,须用枸杞子汤浸一宿,待稍软漉出,却用酒浸一伏时又漉出,用菊花同熬令焦黄,去菊花,布拭令干用”。历代还有酒制、米制、面制、盐制、油制、炒制等多项炮制技术,其中以甘草汁制、酒制、盐制方法居多,且甘草制和盐制炮制工艺至今仍沿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良好。如宋元时期不仅应用了简单的“去心”浸法,而且“炒法”也有了较多的应用。另外,还加入了一些固体辅料,可有针对性地提高药效,包括有糯米炒治脚气、枸杞子煎汁浸蒸助阳、酒炒祛风湿、金樱子汁炒摄精、菊花同煮理肾气。宋·寇宗奭《图经衍义本草》[9]记载:“有人嗜酒,日须五七杯,后患脚气甚危,或教以巴戟半两,糯米同炒,米微转色,不用米……”、“去心,糯米炒,候米赤黄,去米不用。”盐制巴戟可功专入肾,因盐性寒,味咸,有补肾、软坚、凉血解毒的作用,用盐制而引药入肾,有潜降作用以抑制兴阳[35],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7]提出“去心,面炒”、“盐汤浸打去心”,这是首次将盐制用于巴戟天的炮制,一直沿用至今。明清时期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巴戟天的盐制有了较多的应用。如《奇效良方》[38]中提出:“去心,青盐酒煮”;明·李梴《医学入门》[39]中有:“盐水煮去心”;明·王肯堂《证治准绳》[40]载:“巴戟肉,盐汤浸”;明·龚廷贤《寿世保元》[41]中也有:“盐水泡,去心”等等。酒制巴戟则可增强祛风湿功能,可行血、强筋健骨[36]。宋·赵佶《圣济总录》[42]有:“去心、酒浸焙”,明·李时珍《本草纲目》[4]对酒制巴戟天的过程描述为:“酒浸一宿,剉焙入药,若急用,只以温水浸软去心用。”明代一些本草还将甘草运用于巴戟天的炮制。明·张洁《仁术便览》[43]中有:“甘草汤浸去心”;《景岳全书》[23]也提到“巴戟,甘草汤炒”、“巴戟肉,甘草汤炒”;明末·缪希雍《先醒斋广笔记》[44]也有:“甘草汁煮,去骨”。甘草制巴戟天也是今用之巴戟天主要制法之一。巴戟天虽有多种炮制方法,但至今始终是以巴戟肉、盐制巴戟天和甘草制巴戟天为主流饮片规格,且巴戟肉用居多。巴戟天的炮制特点是借助所用辅料固有的作用,以增强壮阳、补益功能,并获得满意疗效[45]。

【参考文献】

[1]姚辉,赵晟.名贵南药巴戟天[J].植物杂志,2002(1):26.

[2]神农本草经[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梁·陶弘景.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45-148.

[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

[5]唐·苏敬.新修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74.

[6]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辑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7]宋·苏颂,尚志钧.本草图经[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14.

[8]明·陈嘉谟.本草蒙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73-75.

[9]宋·寇宗奭.图经衍义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10]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1]宋·尚志钧.开宝本草(辑校本)[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2]丁平,詹若挺,徐鸿华.药用动植物种养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13]陈忠毅,陈升振,黄向旭,等.国产姜科植物的研究[C].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集刊,1983(1):39.

[14]乔智胜,苏中武,李承祜.巴戟天应用的名实沿革考[J].广西植物,1993,13(3):252.

[15]徐国钧.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第1册)[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98.

[16]徐利国.巴戟天的本草考证[J].中国中药杂志,1982(6):15.

[17]郑仰铁,蔡秀英.巴戟天古今考[J].时珍国医国药,1997,8(4):2.

[1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1963年版一部)[S].北京:人民卫生出社版,1963:48.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0]清·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M].北京:科技卫生出版社,1959.

[21]陈仁山.药物出产辨[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0.

[22]明·李士材.雷公炮制药性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3]明·张景岳.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24]清·汪昂.本草备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5]清·黄宫绣.本草求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26]清·陈士铎.本草新编[M].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6.

[27]清·叶天士.本草经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

[28]清·张璐.本经逢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29]唐·甄权.药性论[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2.

[30]五代·日华子.日华子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3-44.

[31]东汉·华佗.华氏中藏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32]晋·葛洪.肘后备急方[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123.

[33]唐·孙思邈.备用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34]王晓奇,刘立维.巴戟天的炮制历史沿革[J].中成药,1994(4):26.

[35]南北朝·刘宋,雷敩.雷公炮炙论[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20.

[36]李锦开,李振纪.中国木本药材与广东特产药材[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329-356.

[37]宋·陈师文,陈承,裴宗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2,111,91,45.

[38]明·董宿.奇效良方[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9]明·李梴.医学入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361.

[40]明·王肯堂.证治准绳[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41]明·龚廷贤.寿世保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42]宋·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43]明·张洁.仁术便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339.

本草考证范文篇7

【关键词】三七;原产地;考证

Abstract:ObjectiveTheoriginareasofPanaxnotoginsengwasresearchedinthisarticle.MethodsTostudymanyhistoricaldocumentdata,andcomparethedocumentsrecommendedbythepaperof"TextualresearchontheoriginareasofPanaxnotoginseng".ResultsGuangxiistheoriginareaofPanaxnotoginsengwhichwasnamedTianqicommonly.ConclusionPanaxnotoginsengisahighlyvaluedandimportantChinesemedicinalherb,andregaininganddevelopingthecultivationhasbroadprospectsinGuangxi.

Keywords:Panaxnotoginseng,Originareg,Textual

王朝梁等[1]于《中药材》2000,23(增刊)发表《三七原产地考证》一文,其结论是:“云南文山州不仅是三七的主产地,也是三七的原产地。”其主要文献依据有:①陈守仁著的《三七栽培研究法》;②云南农业厅编《云南三七》;③1757年《开化府志》;④《文山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⑤王淑琴等著的《中国三七》,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⑥董弗光等著的《云南三七》,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以上文献年代较久远者为1757年《开化府志》,其余皆为近年地方性文献。

《开化府志》载:“开化三七,在市出售,畅销全国”。开化为云南文山的旧称,1757年为清朝乾隆二十二年。而于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即李时珍(1518~1593)逝世后3年问世的《本草纲目》已明确记载三七“生广西南丹禇州番峒深山中”[2],早于《开化府志》160多年。清朝浙江钱塘赵学敏于公元1765年即乾隆三十年刊行的《本草纲目拾遗》载:“识药辨微云:人参三七,外皮青黄,内肉青黑色,名铜皮铁骨。以种坚重,味甘中带苦,出右江土司,最为上品。”“又近时人参三七中,有名佛手山漆者,形长,俨如佛手,上有指。出广西,药客贩至,其价在圆山漆之上。”“按:人参三七,出右江土司边境,形如荸荠,尖圆不等,色青黄,有皮,味甘苦,绝类人参故名。彼土人带入中国。”[3]文中右江在广西境内。清朝浙江海盐人吴仪洛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成书的《本草从新》载:“三七:从广西山洞来者,略似白及,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味微甘,颇似人参。”[4]以上3种本草均未提及云南产三七。至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河南固始人吴其濬(1789~1846),是嘉庆二十二年(1817)状元,曾任翰林编修,江西、湖北学政、兵部侍郎,两湖、云、贵、闽、晋等省巡抚或总督等职。吴氏对植物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在各地任职期间,十分留意于草本,借四处巡行之机,实施考察植物,收集了大量的植物资料,并亲自绘图,编为《植物名实图考》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在《植物名实图考》卷八,山草类三七项下载:“滇志:土富州产三七,其地近粤西,应是一类。”此为中药史上较早记载云南产三七的文献,“其地近粤西,应是一类”,粤西即广西,说明广西早已产三七,云南土富州近广西,所产三七应是一类。吴氏又云:“余闻田州至多,採以煨肉,盖皆种生,非野卉也。”[5]吴氏曾任云南巡抚,未到过广西,说明广西田州家种三七至少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已闻名于世。又据1956年出版的《中国药学大辞典》[6]载:“三七产广西田州为正地道,近日云南多种亦可用。”又引中国现代名医曹炳章(1878~1956)补订的《增刊伪药条辨》:“按三七原产广西镇安府,在明季镇棣田阳,所产之三七,均贡田州,故名田州三七,销行甚广,亦广西出品之大宗地。”[7]

以上文献,无可争辩地说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广西三七较1757年《开化府志》记载云南三七要早160多年。从明朝《本草纲目》记载三七经清朝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350多年间,以广西田州三七(通称田七)闻名并畅销海内外,而云南三七尚未名于世。王朝梁等《三七原产地考证》一文,避开《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本草从新》《植物名实图考》等本草学重要著作,仅从云南地方志和近年地方性文献为考证依据而作出“云南文山州不仅是三七的主产地,也是三七的原产地”的结论是不足为凭的。即使按地方志记载,也是广西较云南为早。《广西通志》(公元1683年,较1757年《开化府志》早74年)载:“三七南丹田州出,而田州为妙。[8]”《镇安府志》(1756年)载:“三七……小镇安土司出。”[9](今广西靖西县南坡乡及安德乡一带)。曾任镇安知府的江苏阳湖(今江苏省武进县)人赵翼(1727~1814),在其所著《簷曝杂记》(1766)一书中,对广西野生三七的生境及变为家种的时间、地点、方法等作了记述:“皆生大箐(按:指树木丛生的山谷)中不见天日之处,所有人采其子,种于天宝(今广西德保县)之陇茼、暮茼,以树蔽之,不使见天日。”[10]可见,三七的原产地应是广西的田州[11,12](包括今百色、田阳、田东、德保、靖西等地)。而非云南文山州,而且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三百多年间,也以广西田州为主产地。

值得注意的是,云南文山三七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后,以后来者居上,逐渐取代广西田州三七而成为我国三七的主产地。据上海市《药材资料汇编》(1958)载:三七“主产于云南文山(开化)”,故有“开化三七”之称。其附近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广南、富宁均有产。广西田阳(田州)本为原产地,后因土壤不佳,移植镇安、靖西,但产量不及云南大。”[13]又据陈中坚[14]等《三七种植业现状调查》(2002年):“2000年三七普查结果显示,云南文山州三七占地面积3582.386ha……当年文山州共采挖三七1192.266ha,产量135.8万kg。”“广西三七历史上主要集中在靖西、那坡、德保三县,1988年三七大跌价以前有较大规模的种植,面积达1266.666ha,干三七产量达20万kg左右。从1990年以后没有发展,据靖西县药材公司介绍,目前广西的三七面积不足6.666ha。从2000年调查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七种植面积已经很少,那坡、德保两县已无三七种植,仅靖西还有少量,分布于荣劳和三合乡,最多的是三合乡,占地面积也不超过3.333ha,而且仅存67m21年三七种苗地。可以预测再过3~5年到广西找三七,将会十分困难”。在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七十多年间(从20世纪30年代算起),广西田七(田州三七)从享有盛誉350多年的三七原产地和主产地,到1990年以来已跌到衰亡的边缘;而云南文山州三七从20世纪30年代以前仍未名于世,至今已一跃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三七主产地。这一巨大反差应引起广西有关部门和人士深思。

三七是我国特产名贵中药材,有散淤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传统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打肿痛[15]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有扩张冠脉流量,抗急性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氧化,抗衰老,抑制血小板功能和促进纤溶等作用[16],对医疗保健有广阔开发前景。广西田七更是有400多年栽培、利用历史,曾经享誉中外的驰名品牌,是我国中医药的宝贵遗产,应当传承发扬。如果任其衰亡,将是难以弥补的历史性过失。因此,应该调查研究广西田七生产萎缩的原因,以科学发展观制定振兴广西田七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使广西田七这一传统品牌得以恢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朝梁,崔秀明,朱艳.三七原产地考证[J].中药材,2000,23(增刊):212.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二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67.

[3]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65.

[4]清·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0.

[5]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上册,卷一至卷十九[M].北京:世界书局,1974:200.

[6]前世界书局.中国药学大辞典,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38.

[7]田代华.实用中药大辞典,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7.

[8]谢启昆修,胡虔纂.广西通志,第5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2863,2879.

[9]清·羊复礼修,梁年纂.广西省镇安府志[M].南宁:成文出版社:256.

[10]清·赵翼.簷曝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49.

[11]广西百科全书编籑委员会.广西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696.

[12]徐冬英.田七古代的产地及集散地[J].中药材,1997,20(12):637.

[13]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药材公司.药材资料汇编,下册[M].上海: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9:76.

[14]陈中坚,曾江,王勇,等.三七种植业现状调查[J].中药材,2002,25(6):387.

本草考证范文篇8

《本草拾遗》的女贞条下就收载了:“枸骨树如杜仲,木肌白似骨,故名枸骨”,古代医家皆认为枸骨、女贞、冬青三者为同一物。直至李时珍《本草纲目》的问世始将枸骨、女贞、冬青三者真正区别开来。李时珍曰:“枸骨树如女贞,肌理甚白,叶长二、三寸,青翠而厚硬,有五角刺,四时不凋,五月开花,结实如女贞及菝契子,九月熟时绯红色,皮薄味甘,核有四瓣。”此后《本草求真》对女贞、枸骨、冬青三者混淆的原因作了分析“枸骨树若女贞肌白叶长,青翠而厚,叶有刺,子若冬青绯红,以致混将是物亦列女贞项下”。十大功劳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清代张璐所著的《本经逢原》:“枸骨一名猫儿刺,俗名十大功劳”,说它是枸骨叶的俗名,还记载了它的药用效果。《本经逢原》和《本草纲目拾遗》中所称的十大功劳均是指冬青科枸骨的叶。显而易见,十大功劳或功劳叶最早是以枸骨叶的别名出现的,其基原植物为枸骨。关于功劳叶名称的混乱出现在清代中期。在吴其浚所著的《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中将十大功劳和枸骨分为两条记载。在十大功劳条下说:“丛生,对叶排比,光泽而劲,锯齿如刺,梢端生长须数茎,结小实似鱼子兰;十大功劳又一种,叶细长,刺短无刻,开花成簇,亦似鱼子兰”,为小檗科的MahoniabealeiCarr.和Mahoniafortunei(Lind1.)Fedde。还另外记载了枸骨。由于《植物名实图考》绘图精美,可以极为精确地考证其原植物,于是植物学中即以此书为依据将小檗科Mahonia属定为十大功劳属,现在所有的植物学书籍和中草药文献也都这样应用。此后《饮片新参》又将小檗科十大功劳叶俗称为功劳叶。由此而来,以十大功劳bealeihe和狭叶十大功劳fortunei的叶入药顺理成章地被称为十大功劳或功劳叶了。习惯成自然,然而忽略了一点,《本经逢原》出版比《植物名实图考》早了83年。早期应用的枸骨叶别称十大功劳、功劳叶,在民间仍然在继续运用,而且还占着主导地位,由此就产生了十大功劳或功劳叶同名异物的现象。而现代书籍并未加以辨明纠正,甚至造成现代书籍收载错误。如冬青科枸骨叶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药材学》以功劳叶作为别名收载。在《中药大辞典》、《中华药海》中都以十大功劳叶作为正名收载,规定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叶、细叶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干燥叶。其别名为功劳叶、老鼠刺。《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以功劳叶作为正名收载,其别名为十大功劳叶,规定其来源为阔叶十大功劳叶Mahoniabealei(Fort.)Cart.或小果十大功劳叶MahoniabodinleriGagnep.的干燥叶[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以功劳叶作为正名收载,规定其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的干燥叶[2]。冬青科枸骨叶五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鉴定学》以功劳叶作为正名收载,规定功劳叶的来源为冬青科枸骨llexCornutaLind1.etaxt.的叶。综上所述,现代本草医籍中冬青科枸骨叶和小檗科十大功劳叶的正名、别名和收载的品种极其混乱。

2鉴别

2.1性状鉴别见表1。

表1枸骨叶与功劳叶性状鉴别(略)

2.2紫外光谱鉴别枸骨叶与功劳叶的紫外一可见光谱有明显区别。枸骨叶和功劳叶的紫外一可见图谱在190nm~1100nm有明显的不同,极易区分。枸骨叶在234nm、297nm、329nm处有三个强吸收峰,而所测功劳叶仅在231nm处有一个强吸收峰。功劳叶不同品种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共性:在231nm处有一最强的吸收峰。区别:细叶十大功劳叶和阔叶十大功劳叶(安徽)有三个明显的吸收峰,其中在336nm处有一中强吸收峰,与其他种十大功劳叶有明显的不同,其他种十大功劳叶的峰数较多,在635nm附近有一吸收峰[2]。

2.3红外光谱鉴别现代研究表明小檗科十大功劳叶和冬青枸骨叶二者科属不同,化学成分相差较大,其红外光谱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不同基原的十大功劳叶因为同科同属,其化学成分相似,红外光谱也表现出相似性[3]。

3小结

枸骨叶和功劳叶在中医用药史上有各自的用药特点和主治范围,且两种植物科属不同,性状、化学成份、药理作用不同,不宜代用,也不能混用。笔者建议以功劳叶作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的药材正名,规定其来源为阔叶十大功劳叶、细叶十大功劳叶、华南十大功劳叶等的干燥叶。以枸骨叶作为冬青科枸骨干燥叶药材的正名,为了避免混乱,建议现代本草医籍应该加以统一。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7.

[2]纪秀红.枸骨叶与十大功劳叶紫外光谱鉴别[J].中药材,2000,23(3):69.

[3]田进国,任健,娄红祥.枸骨叶与十大功劳叶红外光谱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5):36.

[4]陆维承.枸骨叶和十大功劳叶的考辨[J].中华中医药期学刊,2007,25(1):217.

[5]刘塔斯.功劳叶与十大功劳叶的生药学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1,11(4):95.

[6]李维林.苦丁茶、功劳叶和枸骨叶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2003,26(8):23.

本草考证范文篇9

红花与藏红花是中医传统的活血化瘀药,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打损伤等症[3]。红花质优价廉,是常用的大宗中药,藏红花为一味名贵中药,因药源少,价格昂贵,多以红花代用。为避免用药混乱,本文将二者同列,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述如下。

1本草学考证与基源

1.1本草学考证红花又名红蓝花、黄蓝[1]、刺红花、草红花[2]。本草学考证认为,“红花”始载于《新修本草》,“红蓝花”首见于《金匮要略》,“黄蓝”首见于《博物志》,“刺红花”见于《四川中药志》,而“草红花”见《陕西中药志》。

藏红花又名番红花、西红花、洎夫蓝、撒法郎[1]。过去多经由西藏引入,所以习称藏红花。本草学考证认为,“藏红花”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称“洎夫蓝”,“撒法郎”见《医林集要》。

1.2基源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的干燥管状花,性温味辛,归心、肝经。

藏红花为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sativusL.干燥的花柱头,性平味甘,归心、肝经。《本草正义》言:“西藏红花,降逆顺气,开结消瘀,仍与红花相近,而力量雄峻过之,今人仅以为活血行滞之用,殊未足尽其功用[2]。”

2分布与采制

红花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河南、四川、浙江、江苏等地产量大,新疆天山红花药用价值驰名中外。红花是一年生草本,花期5~7月。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花开后,每天清晨露水未干、待花冠充分展开、呈橙黄色时采收管状花(过迟则花冠变黑发黄,质差产量低),晒干,烤干或阴干。

藏红花原产地中海沿岸国家,主产伊朗、西班牙、印度、土耳其、希腊、意大利等也有少量生产,我国西藏和青海引种栽培成功,现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有引种栽培。藏红花是多年生草本,花期10~11月,在10~11月中下旬晴天早晨采收花朵,于室内摘下柱头,晒干或低温烘干,即为干红花。若用白蜜再加工使油润光亮,则为湿红花。

3化学成分

红花主含红花甙(carthamin)、红花黄色素(safflomin)、红花多糖、有机酸等。红花甙为一种查耳酮;红花黄色素为多种水溶性成分的混合物,成功分离出红花黄色素A(saffloryellowA);红花多糖为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以β-键连接的多糖体;有机酸:棕榈酸、肉桂酸、月桂酸。

藏红花主含藏红花甙-1,2,3,4(crocin-1~4)、藏红花苦甙(picrocrocin)、藏红花酸二甲脂(crocetindimethylester)、α-藏红花酸(α-crocetin)、藏红花醛(safranal)、挥发油,此外还含有桉脑、蒎烯、多种维生素和硫胺素等化合物。

4药材性状

红花为干燥的不带子房的管状花,花皱缩弯曲散乱成团或散在,纤细,单一的花长约1~2cm,基部线形,黄红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长5~8mm,雄蕊5枚,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露出花药同外,顶端微分差。质轻,柔软。气微香,味微苦。红花以花片长,颜色红黄、鲜艳,质柔软者为佳。

湿红花柱头红棕色,有油润光泽,细长线形,长约3cm,基部较窄,向顶端逐渐变宽,用放大镜可见内方有一短裂缝,顶端边缘具不整齐齿状。柱头长单独存在,有时三个柱头与一短花柱相连。花柱橙黄色。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湿红花以滋润而有光泽,颜色红,黄丝少者为佳。与湿红花不同的是干红花为弯曲细丝状,暗红棕色,带黄棕色部分,质轻松,无光泽及油润感。上品藏红花,将一花柱浸于水中时,随着花柱沉入水底,可见一条由细渐宽的黄线,无沉淀物,柱头扩大膨胀呈长喇叭状,水被染成黄色。

5显微特征

红花的花柱、花丝、花冠中均有红色长管道状分泌细胞;花粉粒深黄色,成类球形或长球形,具3个萌发孔,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草酸钙方晶呈方形或长方柱形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藏红花无管状分泌细胞;花粉粒呈圆球形,表面有稀疏的细小刺状雕纹;草酸钙结晶呈颗粒状,圆簇状或类方形等多种形状[3]。

6结语

目前,关于红花的化学成分、鉴别、药理研究报道较多,而对藏红花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临床用藏红花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多种瘀血阻滞或血行不畅之证,具有强效活血化瘀和广谱抗癌活性及低毒性,在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后,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抗癌新药。因此加快对藏红花栽培品的研究,深度开发藏红花的药用价值以便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66.

本草考证范文篇10

关键词:发酵;炮制;传统中药;本草考证

我国远在四千多年以前就懂得利用微生物发酵来酿酒,其后又相继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酱、醋、豆豉和臭豆腐等食品。早在千余年前,我国已开始将微生物发酵应用于中药炮制,成为世界上最早利用微生物对天然药物进行生物转化的国家之一。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中药炮制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本文对传统中药发酵炮制的作用机理、炮制工艺和发酵炮制中药的本草考证进行了论述。

1传统中药的发酵炮制概述

古代医药典籍将中药炮制又称为“炮炙”、“修治”、“修制”、“修事”。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称为发酵法。中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达到增强中药药效、改变药性、降低毒副作用等目的。

1.1传统中药发酵炮制的作用机理

传统中药发酵炮制的作用机理较为复杂,主要是依靠微生物的生物转化来实现。酶是一类具有高度催化效率的生物催化剂,它可以使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迅速完成。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纤维素酶、木质素酶、淀粉酶、蛋白酶、脂酶等多种胞内和胞外酶类。微生物有着非常强大的分解转化物质的能力,并能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代谢方式,能分解各式各样的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来炮制中药,可以比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炮制手段更大幅度地增强和调整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扩大适应症[1]。

1.2传统中药发酵炮制工艺的探讨

传统中药经发酵炮制后其质量的高低与许多因素都密切相关,如发酵菌种,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温度、湿度、氧气、pH值等)等因素。因此,应通过对传统中药发酵炮制影响因素的研究,从而确定其最佳的发酵炮制工艺。

在长期传统中药发酵炮制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中药炮制人员对影响中药发酵炮制的质量因素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一般而言,发酵最佳温度以30~37℃为宜,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为宜。在此培养条件下,适合大多数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的生长繁殖。但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只能凭经验,例如,混和发酵时以“握之成团,指间可见水迹,放下轻击则碎”为宜。因此,在传统中药的发酵炮制过程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影响了其质量的稳定性。

培养基成分对传统中药发酵炮制后其质量的高低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组成培养基的药材质量和相互间的比例都有较严格的要求。不同的培养基经同样的微生物处理后会产生药性的差异,可利用此来生产不同适应证的中药。例如,发酵淡豆豉时,以桑叶、青蒿发酵者,药性偏于寒凉,多用于风热感冒或热病胸中烦闷之证;以麻黄、紫苏发酵者,药性偏于辛温,多用于风寒感冒头痛之证。

1.3传统中药发酵炮制工艺和现代中药发酵炮制工艺的比较中药的发酵炮制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药炮制中一种常用和重要的炮制方法。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用于传统中药的研究开发,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探讨了发酵炮制的作用机理和炮制工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药的炮制理论。

传统中药的发酵炮制是多菌种混合自然发酵,参加发酵的菌种种类和数量都存在一定的波动;同时传统中药的发酵炮制采用的是传统的固体发酵,整个发酵炮制的过程都是凭主观经验来控制。因此,传统中药发酵炮制后其质量的稳定性难于保证。

现代中药的发酵炮制根据微生物生长所用培养基状态的不同可分为固体发酵炮制和液体发酵炮制。现代中药的固体发酵炮制采用了现代生物技术,在整个发酵炮制过程中可以较好地控制参与发酵的菌种的种类和数量,同时对温度、湿度、酸碱度、通气等也能较好地实现动态控制,因而通过现代固体发酵炮制的中药其质量的稳定性得以较大的提高。在抗生素工业发展起来后,逐渐将液体发酵应用到中药的发酵炮制中,开启了对液体发酵炮制中药的研究。由于液体发酵较固体发酵具有更高的物质传递效率,也易于实现发酵炮制工艺的自动化控制,从而保证发酵炮制后中药质量的稳定性,所以此项工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2发酵炮制中药的本草考证

传统中药的发酵炮制因品种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后,再置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微生物发酵。根据所采用方法的不同,可将传统中药的发酵炮制分为两大类[2]。一类为药料与面粉混合发酵,如六神曲、建神曲、半夏曲、沉香曲等;另一类为直接用药料进行发酵,如淡豆豉、百药煎等。

2.1神曲

神曲一名始载于《药性论》,又有六神曲(《本草便读》)的异名。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了神曲得名的由来[3],“盖取诸神聚会之日造之,故得神名。”我国制造神曲始于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叙述了神曲的制法。神曲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合后,经发酵制成曲剂,含酵母菌、淀粉酶、复合维生素B等成分,有消食化积、健脾和胃等功效。

神曲还可炮制加工成炒神曲、麸炒神曲、焦神曲。生神曲健脾开胃,并有发散作用;麸炒后以醒脾和胃为主,用于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泄泻等;炒焦后消食化积力强,以治食积泄泻为主。

2.2建神曲

建神曲一名载于《纲目拾遗》,又有百草曲(《纲目拾遗》)、泉州神曲(《药性考》)、范志曲、老范志神曲等异名。建神曲主产于福建泉州,为麦粉、麸皮、紫苏、荆芥、防风、厚朴、白术、木香、枳实、青皮等数十种药物经发酵专制而成。建曲性味苦微温,消食化积功效与神曲相似,并能理气化湿、健脾和中。2.3半夏曲

半夏曲一名载于《韩氏医通》。半夏曲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剂。《本草纲目》中叙述了半夏曲的制法[4],云:“半夏研末,以姜汁、白矾汤和作饼,楮叶包置篮中,待生黄衣,晒干用,谓之半夏曲。”半夏曲有化痰湿,消食滞的功效。而未发酵的半夏则性味温辛,有毒,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饮片新参》载:“内热烦渴者慎服。”

2.4采云曲

采云曲是以六曲为基础,再加桔梗、白术、紫苏、陈皮等二十多种药品加工制成的,性味作用与建曲相似,对于夏秋暑热伤中引起的食滞消化不良作用较好。

2.5沉香曲

沉香曲一名载于《饮片新参》。沉香曲为沉香等多种药末和以神曲糊制成的曲剂。用沉香、木香、檀香、砂仁、蔻仁等20多种药材研成粉再加1/4的面粉,搅和压制而成。《饮片新参》称沉香曲有“理脾胃气,止痛泻,消胀满”的功用。

2.6红曲

红曲一名载于元代《饮膳正要》,又有丹曲(《天工开物》)、赤曲(《摘元方》)等异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了红曲的制法[5],云:“红曲,本草不载,法出近世,亦奇术也。其法:白粳米……入曲母……其米……鲜红可爱。未过心者不甚佳。入药以陈久者良。”从李时珍叙述中的“法出近世”,可推测出红曲的制造大约始于元代。红曲为曲霉科真菌红曲霉的菌丝体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红曲米,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的功效。《本草纲目》中称:“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擂酒饮之,良。”《本草经疏》中称:“红曲,消食健脾胃与神曲相同,而活血和伤,惟红曲为能,故治血痢尤为要药。”2.7淡豆豉

淡豆豉一名载于《本草汇言》,《伤寒论》中称为香豉,《名医别录》中称为豉,《本草纲目》中称为淡豉和大豆豉。淡豆豉的制造历史悠久,在《伤寒论》中即有记载。《本草纲目》还详细叙述了其制作方法[6]。淡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成熟种子经蒸罨发酵等加工而成,有解肌发表、宣郁除烦的功效。《本草汇言》称:“淡豆豉,治天行时疾,疫疠瘟瘴之药也。”《药性论》载:“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疮;煮服,治血痢腹痛。”

2.8百药煎

百药煎一名载于《本草蒙筌》。百药煎为五倍子同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块状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了百药煎的制法[7],云:“用五倍子为初末。每一斤,以真茶一两煎浓汁,入酵糟四两。擂烂拌和,器盛置糠缸中之,待发起如发面状即成矣。捏作饼丸,晒干用。”百药煎有润肺化痰、止血止泻、解热生津的功效。《本草纲目》论述:“百药煎,功与五倍子不异。但经酿造,其体轻虚,其性浮收,且味带余甘,治上焦心肺、咳嗽痰饮、热渴诸病,含噙尤为相宜。”

2.9片仔癀

明代宫廷神药片仔癀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相传为明嘉靖年间,一御医逃离宫廷后流落到漳州璞山岩削发为僧。他多方采集药材,按秘方精制成锭,并将药锭切成片状,既可吞服,亦可外用。片仔癀由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组成配方,其中的主要成分是中药三七的微生物发酵物。片仔癀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片仔癀的配方及工艺至今秘而不宣,现已成为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

3结语

从上述举要品种可见,我国早在北魏时期就已应用微生物发酵炮制中药,实现了增强中药药效、改变药性的目的。我国传统发酵中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地发掘,并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为中药的新药研究开发拓展新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兴红,李祺德,曹秋娥.微生物发酵中药应成为中药研究的新内容[J].中草药,2001,32(3):267-268.

[2]国家中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中药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29.

[3]李时珍.本草纲目金陵初刻本校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13-914.

[4]李时珍.本草纲目金陵初刻本校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20.

[5]李时珍.本草纲目金陵初刻本校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