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的本草考证分析论文

时间:2022-02-28 04:33:00

紫草的本草考证分析论文

1产地考证

《本草经集注》[3]云:“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今出襄阳,多从南阳、新野来,彼人种之,即是今漆紫者,方药家都不复用。”《证类本草》[6]云:“生砀山山谷及楚地。”引《博物志》云:“平氏阳山紫草特好。魏国以漆色殊黑。比年东山亦种,色小浅于北者。”又引《图经》曰:“紫草,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今处处有之,人家园圃中或种莳。”《御制本草品汇精要》[7]引陶隐居云:“襄阳、南阳。”又曰:“单州、东京为胜。”《本草崇原》[8]曰:“紫草出砀山山谷及襄阳、南阳、新野所在皆有,人家或种之。”《植物名实图考》[9]云:“湘中瑶岗及黔、滇山中野生甚繁。”《植物名实图考长编》[10]引《湖南通志》:“紫草,《图经》云生楚地,瑶人以社前者为佳,名雅衔草。”又引《西山经》云:“劳山多紫草。”

据考证[11],砀山即今河南省永城县东北的砀山;楚地即今湖北及陕西和安徽部分地区;襄阳即今之湖北襄樊市及其周边;南阳即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间地;新野即今河南新野;阳山即今内蒙古狼山;单州即今山东单县、成武、鱼台及安徽砀山等县地;东京即今辽宁辽阳市;黔、滇即今贵州和云南。

2原植物考证

《吴普本草》[2]曰:“节赤,二月华。”《本草图经》[12]曰:“苗似兰香,茎赤,节青;二月有花,紫白色;秋实白。”《御制本草品汇精要》[7]曰:“茎似威灵仙而粗壮。”《本草纲目》[4]引恭曰:“苗似兰香,茎赤节青,二月开花紫白色,结实白色,秋月熟。”《本草崇原》[8]曰:“其根头有白毛如茸,根身紫色。”《植物名实图考》[9]云:“根长粗黑紫,初生铺地,叶尖长浓密,白毛长分许,渐抽圆基,独立亭亭,高及人肩,四面生叶,叶赤有毛,夏开红筒子花,无瓣,亦不舒放,茸附半含,柔枝盈干,层花四垂,宛如璎珞。”

3小结

据考证,由于中药紫草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且分布范围广泛,根据历代本草记载的紫草主要产地,结合紫草科(Boraginaceae)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在我国的产地分布和药用情况,可以初步推断历代本草记载的紫草主要是产于我国河南、湖北、陕西、山东、辽宁、贵州等地的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Sieb.etZucc.,《博物志》中所说紫草的品种可能是产于我国内蒙古等地的内蒙紫草ArnebiaguttataBge.,《植物名实图考》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中所述紫草的品种可能是产于云南等地的滇紫草OnosmapaniculatumBur.etFranch.。

然而,在2000年及之前版本《中国药典》[13]中,紫草的法定来源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euchroma(Royle)Johnst.,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Sieb.etZucc.或内蒙紫草(黄花软紫草)ArnebiaguttataBge.。但在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进行了修订,取消了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Sieb.etZucc.。

据有关资料报道[9],新疆拥有80%的新疆紫草,其蕴藏量达5920000kg。通过对新疆紫草、紫草、滇紫草和内蒙紫草的研究[14],发现这几种紫草的品质非常不同,所含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总量分别为(薄层色谱扫描):新疆紫草2.019%,硬紫草0.384%,滇紫草0.105%与内蒙紫草0.215%。显然以新疆紫草品质最佳,所以目前新疆紫草已成为主要的商品紫草,并且在1995年版《中国药典》中被列为正品。

但此研究结果与2005年版《中国药典》内容有所出入,若新疆紫草是因其有效成分含量较其它紫草为高而被列为药用正品,为何硬紫草含量较内蒙紫草高却被2005年版《中国药典》删去?而据钱忠直等[15]人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品种主要增修订情况一文中所述:“中药材内含成分差别较大的多来源品种,按一物一名原则逐步分列。本版药典分列的品种有葛根(野葛、粉葛)、黄柏(川黄柏、关黄柏)、金银花(忍冬、山银花)、前胡(白花前胡、紫花前胡)、紫草(软紫草、硬紫草)、土木香(土木香、藏木香),其中,野葛与粉葛含量差异很大,经本草考证,前人治病均用野葛,而粉葛主要用于食用,故本版药典名‘葛根’者,用野葛、粉葛单列为另一品种。”但在药典中却只有紫草(来源为新疆紫草和内蒙紫草),并未分列为软紫草和硬紫草两项,且笔者尚未查到其他相关声明或研究结果,仍需进一步进行考证。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38.

[2]魏·吴普.吴普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8.

[3]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本校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07.

[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83.

[5]清·帝玛尔·丹增彭措.晶珠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08.

[6]宋·唐慎微.证类本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379.

[7]明·刘文秦.御制本草品汇精要[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333.

[8]明·张志聪.本草崇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64.

[9]赵永华.中草药栽培与生态环境保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33.

[10]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长[S].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356.

[1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影本)[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626.

[12]宋·苏颂.本草图经[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81.

[1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80.

[14]葛峰,王晓东,王玉春.药用紫草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3,34(9):附6.

[15]钱忠直,齐平,王国荣,等.《中国药典》(一部).品种主要增修订情况[J].中国药品标准,2005,6(1):25.

【摘要】目的对紫草进行本草考证,以正本清源。方法从异名、产地、原植物等方面进行本草考证。结果历代多数本草所记载的为紫草(硬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Sieb.etZucc.,亦有滇紫草OnosmapaniculatumBur.etFranch。结论紫草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使用品种比较混乱,应从各方面对其不同品种进行研究,以确定其正确品种作为药用。

【关键词】紫草本草考证药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