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淤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探讨论文

时间:2022-02-28 04:32:00

化淤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探讨论文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人均系我院门诊或病房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治疗组200例,其中男性136例,女性64例;年龄在40~75岁之间。临床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昏蒙,舌强言謇或者不语,偏身麻木;ESS意识分大于6分;ESS总分在40~80之间;初发或复发病例,本次病程小于1个月;头颅CT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梗塞。

2治疗方法

口服化淤通络胶囊:黄芪、水蛭、地龙、桂枝等,每次服4粒,3次/d,两周为1个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为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为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为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为无效;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2治疗结果

本组200例病人中,痊愈5例,显效31例,有效129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为82.5%;治疗时间最短4周,最长12周,平均8周。

3.3典型病案

男,60岁,退休。因失语,右下肢活动不利,上肢屈伸困难2h于2006-07-16来诊。入院前2h,患者家属发现患者出现失语,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无意识障碍、呕吐、恶心、心悸、头昏头痛,亦无抽搐、二便失禁、发热、呼吸困难,不欲饮食,精神不振,舌质紫暗,脉弦细无力。查体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右上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不高,腱反射不亢进。头颅CT提示:①左侧颞、顶叶脑梗塞;②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ESS意识分10分;ESS总分在49分。西医诊断:脑梗塞;中医诊断:缺血性中风,证属气虚滞,脉络淤阻。治宜补气活血,通经活络。方用化淤通络胶囊,4粒/次,3次/d,服用两周。患者右上肢肌力为Ⅴ,右下肢肌力为Ⅴ-级,基本可交谈,ESS总分在96分,证候积分减少为95.91%。

4讨论

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疾病在中医学称为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好发年龄在40岁以上,尤以50~70岁为多,男性较多[1]。因为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由强到弱不断衰减,多具有气虚的体质特点。“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血淤”(《医林改错》)[2],故气虚是致病的根源,血淤是核心,血淤贯穿疾病始终,气虚血淤是本病的病理机制。淤血阻滞脑络,脑髓失养,可导致全身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出现健忘、言謇舌强、半身不遂、麻木不仁等症状。因此气虚血淤是缺血性中风病的最常见证型,该病机贯穿于中风病始终。

化淤通络胶囊组方为黄芪、水蛭、地龙、桂枝等。黄芪大补脾胃元气,气为血之帅,气旺则血行,对于气虚血滞的麻木或半身不遂可补气以行滞;桂枝辛温,能散能行,能通络活血化淤。如桃核承气汤治疗“其人如狂,少腹急结”之蓄血证,以桂枝辛温、通经活血为君,助桃仁破血行淤,共同完成祛淤之目的;地龙通行经络;水蛭咸苦入血分,功擅破血逐淤,其力峻效宏。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临床上用其治疗缺血性中风,常常取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包祖晓,赵国平.缺血性中风与气虚血瘀病机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4):45.

[2]刘苏.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的探讨[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5):383.

【摘要】目的观察化淤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化淤通络胶囊治疗该病200例,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2.5%。结论此方法对该病具有补气活血,通经活络的功效。

【关键词】化淤通络胶囊;缺血性中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