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弃权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5:53:06

被动弃权范文篇1

关键词弃权主动弃权被动弃权

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是弃权的两种形式,只有主动弃权才是选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的体现,而被动弃权则是对选民选举权利的侵害,是一种选举违法行为。二者在实质、形成原因、处理方式以及选民对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态度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厘清弃权的两种形式,正确认识和区分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概念的界定

弃权自古以来就存在,在现代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中,弃权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中,让每位选民都参与选举,这本身就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法律也只是把参加选举规定为权利而非义务,为选民预留了弃权的空间。弃权是现代选举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并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独有,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存在弃权的现象。

《会议辞典》对弃权的解释:“弃权”是指享有选举权或表决权的人员自愿放弃自己的权利,对选举或表决的对象既不做出任何同意的表示,也不做出任何反对的表示。《人大工作辞典》则对弃权票作了解释:“在投票选举中,选举人意志的表达形式之一。在投票选举中,选举人可投赞成票,可投反对票。既不投赞成票,又不投反对票的,称为弃权票”[1]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并且必须切实保障选举人有批评、不选和调换每一个候选人的权利”,“不选”具有弃权的含义,第一次把弃权作为一项政治权利写入党章,这对于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79年7月1日,全国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明确规定:“选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以弃权。”从此以后,弃权正式成为我国一种法定的投票表决结果,并且得到了法律的确认。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弃权是指选民主动放弃行使表决权的行为,并不具有实质的表决行为。具体来说,就是在选举过程中,选民既不投赞成票,也不投反对票。但并不是所有的弃权都是选民在投票中主动放弃的,有的弃权是选民在无奈的情况下被迫作出的选择。弃权有两种形式: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主动弃权是选民主观上自愿放弃投票表决的权利;被动弃权是选民由于受到贿赂、威胁、恐吓等原因不得不放弃投票表决的权利。

二、貌合神离: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比较分析

表面看来,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都是弃权的表现形式,就象一棵藤上的两个瓜一样,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通过比较分析,就会发现二者其实是貌合神离: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实质、形成原因、处理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实质不同

主动弃权是选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弃权是民主制度的产物,没有民主制度就不会有弃权。行使主动弃权,是选民依法享有的民主自由的政治权利,任何单位、组织、团体、个人都无权剥夺这种权利。而被动弃权的实质是对选民选举权利的侵害,是对选民选举权利的剥夺,其实质是一种选举违法行为。

(二)原因不同

主动弃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选民表明一种中立的态度。第一,选民与候选人双方都很友好,不想得罪任何一方,明哲保身,为了避免与候选人的关系搞僵而主动弃权;第二,与候选人双方的关系都不是很好,甚至关系很紧张,无论赞成谁还是反对谁,对自己来说都没有好处;第三,选民与候选人素未谋面,对候选人的身世、经历、家庭情况、家庭关系、政绩、品德、工作能力、音容笑貌、举止风度、政治主张等等都不了解或者都不满意。(2)选举过于频繁。村(居)委员会换届选举刚结束不久、人大换届选举、党委换届选举接踵而来,各种各样的选举使选民眼花缭乱,选举过于频繁导致选民选举疲劳,对选举的兴趣不断下降,不愿意投票。(3)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以及人大代表的地位相对不高。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人民代表大会的实际地位与法律地位并不相称,党委和政府的地位比人大高得多,“党委坐船头,政府在岸上走,人大挥挥手。”人大在许多人眼里是软弱无力的“橡皮图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作用甚微,“在一些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仅仅是政府履行法律手续的工具。”[2]而人大代表往往是奖励劳模、先进典型的光荣称号,难以行使实质性的政治权力,人大代表这个看似神圣的头衔有名无实,部分选民对选人大代表不敢兴趣,根本不愿意去投票。(4)选举的形式主义。人大换届选举过程中,一些地方选举的形式主义非常严重,选举的形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选民对选举的热情,“领导不愿意搞选举,觉得费时、费力、费钱,反正是形式;选民不愿意参加选举,觉得折腾了半天没有用。”[3]选民觉投票可有可无,投不投票一个样,因而弃权的现象时有发生。(5)投票选举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激励机制。选民的投票行为,说到底是一种利益选择,谁能代维护自己的利益,真正代表自己的利益,就将选票投给谁,这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规律。“在当前的选举中,少数人对人大选举过分关注与另一些人(数量大大超过前者)对选举的冷淡已构成政治关注与政治冷淡的鲜明对照,隐藏其后的原因在于个人的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4]选举行为与选举者没有利害关系,投票与弃权对个人利益没有影响。加之一些人大代表不是代表选民的利益,而是代表自己的利益,伤害了选民的投票热情,选民不愿去参加这种无谓的选举。

与主动弃权相比,被动弃权的原因同样具有复杂性,且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发觉。(1)候选人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威胁、恐吓选民,使选民个人以及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为了个人以及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选民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违心地弃权。(2)候选人通过贿赂、收买选民。通过贿赂、收买选民最好效果是选民把票投给自己从而获得选票;最差效果是让选民不要把票投给竞争对手,实在不愿意投赞成票,就投弃权票,特别是对那些原来打算投给竞争对手的选票,即使没有投自己的赞成票,如果选民弃权的话,也可以减少一张有可能对自己当选构成威胁的选票,以保证自己的最终当选。(3)一些选举机构为了贯彻“组织意图”或“领导意图”,常在确定候选人之前“定调子”,有的甚至搞“指定选举”、“戴帽选举”,在选举前就确定了“当选者”和“陪选者”,并且做好了各个方面的工作,以确保“意中人”当选。在这种情况下,选民一方面担心如果没有按照组织的意图或领导的意图投票,那很有可能面临秋后算帐,遭到打击报复;另一方面,又觉得确定的当选者各个方面的素质确实不行,在无奈的情况下,弃权就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4)故意错登漏登选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人口变动很大,现行选举法规定的选民登记方法,工作量非常大,一些选举工作人员故意错登漏登,使一些享有选举权的公民无援无故被剥夺选举权利,只不过这种被动弃权更隐蔽,选民连投票的机会的也没有,表面上看似乎与弃权有什么关联,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仍然是一种被动弃权行为。

(三)处理方式不一样

选民自愿放弃自己所享有的选举权和表决权是选民所具有的权利,主动弃权是选民的一种合法权利,应该得到尊重,不应受到任何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组织的干涉和妨碍,并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

而被动弃权则是对选民选举权利的侵犯,应该依法给予处置。选举法第五十二规定:“用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被视为选举违法行为;刑法第256条规定:“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维护和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是司法机关的责任,司法机关作为最终解决纠纷的机关,是处理选举纠纷的最佳机制,一旦出现被动弃权的现象,司法机关就应该依法介入,通过调查取证,弄清其中的真相,以维护选举的公正,保证选民应有的合法权利。

4.选民的态度应该不一样。

选民应当珍惜主动弃权的权利,大胆地行使这一权利,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选举意愿,该弃权的就要弃权,不该弃权的不要盲目弃权。个别人大代表贪污腐败、违法乱纪之所以屡见不鲜,这除了和他们本身的素质低下有关外,与选民放弃自己的选举权也不无关系。选对了人大代表才能选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官员,有了真心为人民服务的官员,才能有利于人民安定幸福快乐的生活,因而选民要珍惜主动弃权,慎重对待主动弃权,正确运用主动弃权,而不能盲目主动弃权。“当每一个有选举权的人都有一张选票的规则被严格坚持时,它意味着每张选票在决定选举结果中具有大致相同的分量。”[5]选民应该珍惜手中的选票,通过选举投票参加选举,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对于选举中存在的被动弃权现象,选民应该坚决反对,坚决抵制贿赂的诱惑,不要害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威胁、恐吓,要敢于同这种违法分子作斗争,并寻求选举机构以及司法机关的帮助,维护自己应有的选举权利。

三、厘清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价值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对弃权的两种形式进行区分,笼统地把主动弃权和被动弃权都看作是弃权,从而使隐藏在被动弃权后面的选举违法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和纠正,导致一些素质不高的人当选,损害了选民的利益,违背了选举的公正,降低了选民的选举热情,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厘清弃权的两种形式: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现实意义。根据宪法、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时间的决定,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将于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几亿选民将在乡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投票,而在区县人大代表换届中投票的选民更多。而在所谓的人民代表当中,个别人大代表无法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甚至背叛了人民,当前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是个契机,选民要用法律的武器,尤其是宪法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都来关系政治,珍惜手中的选票,不要盲目主动弃权,更不能被动弃权,要选择那些真正能代表选民利益的人作为人民代表,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有关机构要依法查处隐藏在被动弃权身后的选举违法行为,保证选民选举权利的正确行使,不要让国家权力落在腐败分子手中,以维护选民应该享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

(二)广泛的应用价值。弃权是选举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只要有选举,选民就有可能弃权,而只要有弃权,就可能有主动弃权和被动弃权。人大代表换届选举过程中可能有主动弃权和被动弃权的事发生,在党代表换届选举、村(居)委会换届选举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存在主动弃权和被动弃权的现象。区分弃权的两种形式: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不仅仅适用于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也同样适用于党代表换届选举、村(居)委会换届选举。

(三)理论价值。区分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实践中,弃权往往指的仅仅是主动弃权,主动弃权是选民权利的真正行使,而被动弃权表面看来也是一种弃权,是选民权利的行使,但由于弃权概念的模糊,隐藏在被动弃权后面的许多选举违法行为被掩盖起来,往往被一些人所利用,破坏了选举的公正性、公平性、公开性。“广泛民主原则要包含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完全的公开性;第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没有公开性来谈民主是很可笑的”。[6]厘清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分析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形成原因,把握二者的真正实质,保证选举的公开、公正,促进广泛民主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选民对弃权有更全面的认识,依法纠正隐藏在被动弃权后面的选举违法行为,使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参考文献:

[1]顾善祥主编:《人大工作辞典》.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5页.

[2]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四版,第37页.

[3]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4]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5页.

被动弃权范文篇2

弃权自古以来就存在,在现代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中,弃权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中,让每位选民都参与选举,这本身就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法律也只是把参加选举规定为权利而非义务,为选民预留了弃权的空间。弃权是现代选举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并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独有,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存在弃权的现象。

《会议辞典》对弃权的解释:“弃权”是指享有选举权或表决权的人员自愿放弃自己的权利,对选举或表决的对象既不做出任何同意的表示,也不做出任何反对的表示。《人大工作辞典》则对弃权票作了解释:“在投票选举中,选举人意志的表达形式之一。在投票选举中,选举人可投赞成票,可投反对票。既不投赞成票,又不投反对票的,称为弃权票”[1]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并且必须切实保障选举人有批评、不选和调换每一个候选人的权利”,“不选”具有弃权的含义,第一次把弃权作为一项政治权利写入党章,这对于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79年7月1日,全国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明确规定:“选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以弃权。”从此以后,弃权正式成为我国一种法定的投票表决结果,并且得到了法律的确认。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弃权是指选民主动放弃行使表决权的行为,并不具有实质的表决行为。具体来说,就是在选举过程中,选民既不投赞成票,也不投反对票。但并不是所有的弃权都是选民在投票中主动放弃的,有的弃权是选民在无奈的情况下被迫作出的选择。弃权有两种形式: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主动弃权是选民主观上自愿放弃投票表决的权利;被动弃权是选民由于受到贿赂、威胁、恐吓等原因不得不放弃投票表决的权利。

二、貌合神离: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比较分析

表面看来,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都是弃权的表现形式,就象一棵藤上的两个瓜一样,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通过比较分析,就会发现二者其实是貌合神离: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实质、形成原因、处理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实质不同

主动弃权是选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弃权是民主制度的产物,没有民主制度就不会有弃权。行使主动弃权,是选民依法享有的民主自由的政治权利,任何单位、组织、团体、个人都无权剥夺这种权利。而被动弃权的实质是对选民选举权利的侵害,是对选民选举权利的剥夺,其实质是一种选举违法行为。

(二)原因不同

主动弃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选民表明一种中立的态度。第一,选民与候选人双方都很友好,不想得罪任何一方,明哲保身,为了避免与候选人的关系搞僵而主动弃权;第二,与候选人双方的关系都不是很好,甚至关系很紧张,无论赞成谁还是反对谁,对自己来说都没有好处;第三,选民与候选人素未谋面,对候选人的身世、经历、家庭情况、家庭关系、政绩、品德、工作能力、音容笑貌、举止风度、政治主张等等都不了解或者都不满意。(2)选举过于频繁。村(居)委员会换届选举刚结束不久、人大换届选举、党委换届选举接踵而来,各种各样的选举使选民眼花缭乱,选举过于频繁导致选民选举疲劳,对选举的兴趣不断下降,不愿意投票。(3)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以及人大代表的地位相对不高。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人民代表大会的实际地位与法律地位并不相称,党委和政府的地位比人大高得多,“党委坐船头,政府在岸上走,人大挥挥手。”人大在许多人眼里是软弱无力的“橡皮图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作用甚微,“在一些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仅仅是政府履行法律手续的工具。”[2]而人大代表往往是奖励劳模、先进典型的光荣称号,难以行使实质性的政治权力,人大代表这个看似神圣的头衔有名无实,部分选民对选人大代表不敢兴趣,根本不愿意去投票。(4)选举的形式主义。人大换届选举过程中,一些地方选举的形式主义非常严重,选举的形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选民对选举的热情,“领导不愿意搞选举,觉得费时、费力、费钱,反正是形式;选民不愿意参加选举,觉得折腾了半天没有用。”[3]选民觉投票可有可无,投不投票一个样,因而弃权的现象时有发生。(5)投票选举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激励机制。选民的投票行为,说到底是一种利益选择,谁能代维护自己的利益,真正代表自己的利益,就将选票投给谁,这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规律。“在当前的选举中,少数人对人大选举过分关注与另一些人(数量大大超过前者)对选举的冷淡已构成政治关注与政治冷淡的鲜明对照,隐藏其后的原因在于个人的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4]选举行为与选举者没有利害关系,投票与弃权对个人利益没有影响。加之一些人大代表不是代表选民的利益,而是代表自己的利益,伤害了选民的投票热情,选民不愿去参加这种无谓的选举。

与主动弃权相比,被动弃权的原因同样具有复杂性,且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发觉。(1)候选人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威胁、恐吓选民,使选民个人以及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为了个人以及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选民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违心地弃权。(2)候选人通过贿赂、收买选民。通过贿赂、收买选民最好效果是选民把票投给自己从而获得选票;最差效果是让选民不要把票投给竞争对手,实在不愿意投赞成票,就投弃权票,特别是对那些原来打算投给竞争对手的选票,即使没有投自己的赞成票,如果选民弃权的话,也可以减少一张有可能对自己当选构成威胁的选票,以保证自己的最终当选。(3)一些选举机构为了贯彻“组织意图”或“领导意图”,常在确定候选人之前“定调子”,有的甚至搞“指定选举”、“戴帽选举”,在选举前就确定了“当选者”和“陪选者”,并且做好了各个方面的工作,以确保“意中人”当选。在这种情况下,选民一方面担心如果没有按照组织的意图或领导的意图投票,那很有可能面临秋后算帐,遭到打击报复;另一方面,又觉得确定的当选者各个方面的素质确实不行,在无奈的情况下,弃权就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4)故意错登漏登选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人口变动很大,现行选举法规定的选民登记方法,工作量非常大,一些选举工作人员故意错登漏登,使一些享有选举权的公民无援无故被剥

夺选举权利,只不过这种被动弃权更隐蔽,选民连投票的机会的也没有,表面上看似乎与弃权有什么关联,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仍然是一种被动弃权行为。

(三)处理方式不一样

选民自愿放弃自己所享有的选举权和表决权是选民所具有的权利,主动弃权是选民的一种合法权利,应该得到尊重,不应受到任何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组织的干涉和妨碍,并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

而被动弃权则是对选民选举权利的侵犯,应该依法给予处置。选举法第五十二规定:“用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被视为选举违法行为;刑法第256条规定:“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维护和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是司法机关的责任,司法机关作为最终解决纠纷的机关,是处理选举纠纷的最佳机制,一旦出现被动弃权的现象,司法机关就应该依法介入,通过调查取证,弄清其中的真相,以维护选举的公正,保证选民应有的合法权利。

4.选民的态度应该不一样。

选民应当珍惜主动弃权的权利,大胆地行使这一权利,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选举意愿,该弃权的就要弃权,不该弃权的不要盲目弃权。个别人大代表贪污腐败、违法乱纪之所以屡见不鲜,这除了和他们本身的素质低下有关外,与选民放弃自己的选举权也不无关系。选对了人大代表才能选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官员,有了真心为人民服务的官员,才能有利于人民安定幸福快乐的生活,因而选民要珍惜主动弃权,慎重对待主动弃权,正确运用主动弃权,而不能盲目主动弃权。“当每一个有选举权的人都有一张选票的规则被严格坚持时,它意味着每张选票在决定选举结果中具有大致相同的分量。”[5]选民应该珍惜手中的选票,通过选举投票参加选举,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对于选举中存在的被动弃权现象,选民应该坚决反对,坚决抵制贿赂的诱惑,不要害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威胁、恐吓,要敢于同这种违法分子作斗争,并寻求选举机构以及司法机关的帮助,维护自己应有的选举权利。

三、厘清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价值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对弃权的两种形式进行区分,笼统地把主动弃权和被动弃权都看作是弃权,从而使隐藏在被动弃权后面的选举违法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和纠正,导致一些素质不高的人当选,损害了选民的利益,违背了选举的公正,降低了选民的选举热情,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厘清弃权的两种形式: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现实意义。根据宪法、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时间的决定,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将于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几亿选民将在乡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投票,而在区县人大代表换届中投票的选民更多。而在所谓的人民代表当中,个别人大代表无法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甚至背叛了人民,当前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是个契机,选民要用法律的武器,尤其是宪法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都来关系政治,珍惜手中的选票,不要盲目主动弃权,更不能被动弃权,要选择那些真正能代表选民利益的人作为人民代表,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有关机构要依法查处隐藏在被动弃权身后的选举违法行为,保证选民选举权利的正确行使,不要让国家权力落在腐败分子手中,以维护选民应该享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

(二)广泛的应用价值。弃权是选举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只要有选举,选民就有可能弃权,而只要有弃权,就可能有主动弃权和被动弃权。人大代表换届选举过程中可能有主动弃权和被动弃权的事发生,在党代表换届选举、村(居)委会换届选举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存在主动弃权和被动弃权的现象。区分弃权的两种形式: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不仅仅适用于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也同样适用于党代表换届选举、村(居)委会换届选举。

(三)理论价值。区分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实践中,弃权往往指的仅仅是主动弃权,主动弃权是选民权利的真正行使,而被动弃权表面看来也是一种弃权,是选民权利的行使,但由于弃权概念的模糊,隐藏在被动弃权后面的许多选举违法行为被掩盖起来,往往被一些人所利用,破坏了选举的公正性、公平性、公开性。“广泛民主原则要包含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完全的公开性;第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没有公开性来谈民主是很可笑的”。[6]厘清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分析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形成原因,把握二者的真正实质,保证选举的公开、公正,促进广泛民主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选民对弃权有更全面的认识,依法纠正隐藏在被动弃权后面的选举违法行为,使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参考文献:

[1]顾善祥主编:《人大工作辞典》.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5页.

[2]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四版,第37页.

[3]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4]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5页.

[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页.

被动弃权范文篇3

弃权自古以来就存在,在现代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中,弃权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中,让每位选民都参与选举,这本身就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法律也只是把参加选举规定为权利而非义务,为选民预留了弃权的空间。弃权是现代选举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并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独有,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存在弃权的现象。

《会议辞典》对弃权的解释:“弃权”是指享有选举权或表决权的人员自愿放弃自己的权利,对选举或表决的对象既不做出任何同意的表示,也不做出任何反对的表示。《人大工作辞典》则对弃权票作了解释:“在投票选举中,选举人意志的表达形式之一。在投票选举中,选举人可投赞成票,可投反对票。既不投赞成票,又不投反对票的,称为弃权票”[1]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并且必须切实保障选举人有批评、不选和调换每一个候选人的权利”,“不选”具有弃权的含义,第一次把弃权作为一项政治权利写入党章,这对于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79年7月1日,全国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明确规定:“选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以弃权。”从此以后,弃权正式成为我国一种法定的投票表决结果,并且得到了法律的确认。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弃权是指选民主动放弃行使表决权的行为,并不具有实质的表决行为。具体来说,就是在选举过程中,选民既不投赞成票,也不投反对票。但并不是所有的弃权都是选民在投票中主动放弃的,有的弃权是选民在无奈的情况下被迫作出的选择。弃权有两种形式: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主动弃权是选民主观上自愿放弃投票表决的权利;被动弃权是选民由于受到贿赂、威胁、恐吓等原因不得不放弃投票表决的权利。

二、貌合神离: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比较分析

表面看来,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都是弃权的表现形式,就象一棵藤上的两个瓜一样,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通过比较分析,就会发现二者其实是貌合神离: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实质、形成原因、处理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实质不同

主动弃权是选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弃权是民主制度的产物,没有民主制度就不会有弃权。行使主动弃权,是选民依法享有的民主自由的政治权利,任何单位、组织、团体、个人都无权剥夺这种权利。而被动弃权的实质是对选民选举权利的侵害,是对选民选举权利的剥夺,其实质是一种选举违法行为。

(二)原因不同

主动弃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选民表明一种中立的态度。第一,选民与候选人双方都很友好,不想得罪任何一方,明哲保身,为了避免与候选人的关系搞僵而主动弃权;第二,与候选人双方的关系都不是很好,甚至关系很紧张,无论赞成谁还是反对谁,对自己来说都没有好处;第三,选民与候选人素未谋面,对候选人的身世、经历、家庭情况、家庭关系、政绩、品德、工作能力、音容笑貌、举止风度、政治主张等等都不了解或者都不满意。(2)选举过于频繁。村(居)委员会换届选举刚结束不久、人大换届选举、党委换届选举接踵而来,各种各样的选举使选民眼花缭乱,选举过于频繁导致选民选举疲劳,对选举的兴趣不断下降,不愿意投票。(3)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以及人大代表的地位相对不高。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人民代表大会的实际地位与法律地位并不相称,党委和政府的地位比人大高得多,“党委坐船头,政府在岸上走,人大挥挥手。”人大在许多人眼里是软弱无力的“橡皮图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作用甚微,“在一些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仅仅是政府履行法律手续的工具。”[2]而人大代表往往是奖励劳模、先进典型的光荣称号,难以行使实质性的政治权力,人大代表这个看似神圣的头衔有名无实,部分选民对选人大代表不敢兴趣,根本不愿意去投票。(4)选举的形式主义。人大换届选举过程中,一些地方选举的形式主义非常严重,选举的形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选民对选举的热情,“领导不愿意搞选举,觉得费时、费力、费钱,反正是形式;选民不愿意参加选举,觉得折腾了半天没有用。”[3]选民觉投票可有可无,投不投票一个样,因而弃权的现象时有发生。(5)投票选举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激励机制。选民的投票行为,说到底是一种利益选择,谁能代维护自己的利益,真正代表自己的利益,就将选票投给谁,这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规律。“在当前的选举中,少数人对人大选举过分关注与另一些人(数量大大超过前者)对选举的冷淡已构成政治关注与政治冷淡的鲜明对照,隐藏其后的原因在于个人的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4]选举行为与选举者没有利害关系,投票与弃权对个人利益没有影响。加之一些人大代表不是代表选民的利益,而是代表自己的利益,伤害了选民的投票热情,选民不愿去参加这种无谓的选举。

与主动弃权相比,被动弃权的原因同样具有复杂性,且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发觉。(1)候选人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威胁、恐吓选民,使选民个人以及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为了个人以及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选民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违心地弃权。(2)候选人通过贿赂、收买选民。通过贿赂、收买选民最好效果是选民把票投给自己从而获得选票;最差效果是让选民不要把票投给竞争对手,实在不愿意投赞成票,就投弃权票,特别是对那些原来打算投给竞争对手的选票,即使没有投自己的赞成票,如果选民弃权的话,也可以减少一张有可能对自己当选构成威胁的选票,以保证自己的最终当选。(3)一些选举机构为了贯彻“组织意图”或“领导意图”,常在确定候选人之前“定调子”,有的甚至搞“指定选举”、“戴帽选举”,在选举前就确定了“当选者”和“陪选者”,并且做好了各个方面的工作,以确保“意中人”当选。在这种情况下,选民一方面担心如果没有按照组织的意图或领导的意图投票,那很有可能面临秋后算帐,遭到打击报复;另一方面,又觉得确定的当选者各个方面的素质确实不行,在无奈的情况下,弃权就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4)故意错登漏登选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人口变动很大,现行选举法规定的选民登记方法,工作量非常大,一些选举工作人员故意错登漏登,使一些享有选举权的公民无援无故被剥夺选举权利,只不过这种被动弃权更隐蔽,选民连投票的机会的也没有,表面上看似乎与弃权有什么关联,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仍然是一种被动弃权行为。

(三)处理方式不一样

选民自愿放弃自己所享有的选举权和表决权是选民所具有的权利,主动弃权是选民的一种合法权利,应该得到尊重,不应受到任何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组织的干涉和妨碍,并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

而被动弃权则是对选民选举权利的侵犯,应该依法给予处置。选举法第五十二规定:“用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被视为选举违法行为;刑法第256条规定:“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维护和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是司法机关的责任,司法机关作为最终解决纠纷的机关,是处理选举纠纷的最佳机制,一旦出现被动弃权的现象,司法机关就应该依法介入,通过调查取证,弄清其中的真相,以维护选举的公正,保证选民应有的合法权利。

4.选民的态度应该不一样。

选民应当珍惜主动弃权的权利,大胆地行使这一权利,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选举意愿,该弃权的就要弃权,不该弃权的不要盲目弃权。个别人大代表贪污腐败、违法乱纪之所以屡见不鲜,这除了和他们本身的素质低下有关外,与选民放弃自己的选举权也不无关系。选对了人大代表才能选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官员,有了真心为人民服务的官员,才能有利于人民安定幸福快乐的生活,因而选民要珍惜主动弃权,慎重对待主动弃权,正确运用主动弃权,而不能盲目主动弃权。“当每一个有选举权的人都有一张选票的规则被严格坚持时,它意味着每张选票在决定选举结果中具有大致相同的分量。”[5]选民应该珍惜手中的选票,通过选举投票参加选举,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对于选举中存在的被动弃权现象,选民应该坚决反对,坚决抵制贿赂的诱惑,不要害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威胁、恐吓,要敢于同这种违法分子作斗争,并寻求选举机构以及司法机关的帮助,维护自己应有的选举权利。

三、厘清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价值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对弃权的两种形式进行区分,笼统地把主动弃权和被动弃权都看作是弃权,从而使隐藏在被动弃权后面的选举违法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和纠正,导致一些素质不高的人当选,损害了选民的利益,违背了选举的公正,降低了选民的选举热情,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厘清弃权的两种形式: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现实意义。根据宪法、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时间的决定,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将于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几亿选民将在乡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投票,而在区县人大代表换届中投票的选民更多。而在所谓的人民代表当中,个别人大代表无法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甚至背叛了人民,当前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是个契机,选民要用法律的武器,尤其是宪法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都来关系政治,珍惜手中的选票,不要盲目主动弃权,更不能被动弃权,要选择那些真正能代表选民利益的人作为人民代表,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有关机构要依法查处隐藏在被动弃权身后的选举违法行为,保证选民选举权利的正确行使,不要让国家权力落在腐败分子手中,以维护选民应该享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

(二)广泛的应用价值。弃权是选举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只要有选举,选民就有可能弃权,而只要有弃权,就可能有主动弃权和被动弃权。人大代表换届选举过程中可能有主动弃权和被动弃权的事发生,在党代表换届选举、村(居)委会换届选举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存在主动弃权和被动弃权的现象。区分弃权的两种形式: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不仅仅适用于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也同样适用于党代表换届选举、村(居)委会换届选举。

(三)理论价值。区分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实践中,弃权往往指的仅仅是主动弃权,主动弃权是选民权利的真正行使,而被动弃权表面看来也是一种弃权,是选民权利的行使,但由于弃权概念的模糊,隐藏在被动弃权后面的许多选举违法行为被掩盖起来,往往被一些人所利用,破坏了选举的公正性、公平性、公开性。“广泛民主原则要包含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完全的公开性;第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没有公开性来谈民主是很可笑的”。[6]厘清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分析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形成原因,把握二者的真正实质,保证选举的公开、公正,促进广泛民主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选民对弃权有更全面的认识,依法纠正隐藏在被动弃权后面的选举违法行为,使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参考文献:

[1]顾善祥主编:《人大工作辞典》.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5页.

[2]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四版,第37页.

[3]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4]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5页.

[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页.

[6]《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页

被动弃权范文篇4

[摘要]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是弃权的两种形式,只有主动弃权才是选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的体现,而被动弃权则是对选民选举权利的侵害,是一种选举违法行为。二者在实质、形成原因、处理方式以及选民对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态度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厘清弃权的两种形式,正确认识和区分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弃权主动弃权被动弃权规范化隐藏

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是弃权的两种形式,只有主动弃权才是选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的体现,而被动弃权则是对选民选举权利的侵害,是一种选举违法行为。二者在实质、形成原因、处理方式以及选民对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态度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厘清弃权的两种形式,正确认识和区分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概念的界定

弃权自古以来就存在,在现代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中,弃权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中,让每位选民都参与选举,这本身就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法律也只是把参加选举规定为权利而非义务,为选民预留了弃权的空间。弃权是现代选举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并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独有,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存在弃权的现象。

《会议辞典》对弃权的解释:“弃权”是指享有选举权或表决权的人员自愿放弃自己的权利,对选举或表决的对象既不做出任何同意的表示,也不做出任何反对的表示。《人大工作辞典》则对弃权票作了解释:“在投票选举中,选举人意志的表达形式之一。在投票选举中,选举人可投赞成票,可投反对票。既不投赞成票,又不投反对票的,称为弃权票”[1]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并且必须切实保障选举人有批评、不选和调换每一个候选人的权利”,“不选”具有弃权的含义,第一次把弃权作为一项政治权利写入党章,这对于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79年7月1日,全国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明确规定:“选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以弃权。”从此以后,弃权正式成为我国一种法定的投票表决结果,并且得到了法律的确认。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弃权是指选民主动放弃行使表决权的行为,并不具有实质的表决行为。具体来说,就是在选举过程中,选民既不投赞成票,也不投反对票。但并不是所有的弃权都是选民在投票中主动放弃的,有的弃权是选民在无奈的情况下被迫作出的选择。弃权有两种形式: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主动弃权是选民主观上自愿放弃投票表决的权利;被动弃权是选民由于受到贿赂、威胁、恐吓等原因不得不放弃投票表决的权利。

二、貌合神离: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比较分析

表面看来,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都是弃权的表现形式,就象一棵藤上的两个瓜一样,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通过比较分析,就会发现二者其实是貌合神离: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实质、形成原因、处理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实质不同

主动弃权是选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弃权是民主制度的产物,没有民主制度就不会有弃权。行使主动弃权,是选民依法享有的民主自由的政治权利,任何单位、组织、团体、个人都无权剥夺这种权利。而被动弃权的实质是对选民选举权利的侵害,是对选民选举权利的剥夺,其实质是一种选举违法行为。

(二)原因不同

主动弃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选民表明一种中立的态度。第一,选民与候选人双方都很友好,不想得罪任何一方,明哲保身,为了避免与候选人的关系搞僵而主动弃权;第二,与候选人双方的关系都不是很好,甚至关系很紧张,无论赞成谁还是反对谁,对自己来说都没有好处;第三,选民与候选人素未谋面,对候选人的身世、经历、家庭情况、家庭关系、政绩、品德、工作能力、音容笑貌、举止风度、政治主张等等都不了解或者都不满意。

(2)选举过于频繁。村(居)委员会换届选举刚结束不久、人大换届选举、党委换届选举接踵而来,各种各样的选举使选民眼花缭乱,选举过于频繁导致选民选举疲劳,对选举的兴趣不断下降,不愿意投票。

(3)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以及人大代表的地位相对不高。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人民代表大会的实际地位与法律地位并不相称,党委和政府的地位比人大高得多,“党委坐船头,政府在岸上走,人大挥挥手。”人大在许多人眼里是软弱无力的“橡皮图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作用甚微,“在一些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仅仅是政府履行法律手续的工具。”[2]而人大代表往往是奖励劳模、先进典型的光荣称号,难以行使实质性的政治权力,人大代表这个看似神圣的头衔有名无实,部分选民对选人大代表不敢兴趣,根本不愿意去投票。

(4)选举的形式主义。人大换届选举过程中,一些地方选举的形式主义非常严重,选举的形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选民对选举的热情,“领导不愿意搞选举,觉得费时、费力、费钱,反正是形式;选民不愿意参加选举,觉得折腾了半天没有用。”[3]选民觉投票可有可无,投不投票一个样,因而弃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5)投票选举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激励机制。选民的投票行为,说到底是一种利益选择,谁能代维护自己的利益,真正代表自己的利益,就将选票投给谁,这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规律。“在当前的选举中,少数人对人大选举过分关注与另一些人(数量大大超过前者)对选举的冷淡已构成政治关注与政治冷淡的鲜明对照,隐藏其后的原因在于个人的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4]选举行为与选举者没有利害关系,投票与弃权对个人利益没有影响。加之一些人大代表不是代表选民的利益,而是代表自己的利益,伤害了选民的投票热情,选民不愿去参加这种无谓的选举。

与主动弃权相比,被动弃权的原因同样具有复杂性,且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发觉。

(1)候选人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威胁、恐吓选民,使选民个人以及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为了个人以及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选民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违心地弃权。

(2)候选人通过贿赂、收买选民。通过贿赂、收买选民最好效果是选民把票投给自己从而获得选票;最差效果是让选民不要把票投给竞争对手,实在不愿意投赞成票,就投弃权票,特别是对那些原来打算投给竞争对手的选票,即使没有投自己的赞成票,如果选民弃权的话,也可以减少一张有可能对自己当选构成威胁的选票,以保证自己的最终当选。

(3)一些选举机构为了贯彻“组织意图”或“领导意图”,常在确定候选人之前“定调子”,有的甚至搞“指定选举”、“戴帽选举”,在选举前就确定了“当选者”和“陪选者”,并且做好了各个方面的工作,以确保“意中人”当选。在这种情况下,选民一方面担心如果没有按照组织的意图或领导的意图投票,那很有可能面临秋后算帐,遭到打击报复;另一方面,又觉得确定的当选者各个方面的素质确实不行,在无奈的情况下,弃权就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

(4)故意错登漏登选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人口变动很大,现行选举法规定的选民登记方法,工作量非常大,一些选举工作人员故意错登漏登,使一些享有选举权的公民无援无故被剥夺选举权利,只不过这种被动弃权更隐蔽,选民连投票的机会的也没有,表面上看似乎与弃权有什么关联,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仍然是一种被动弃权行为。

(三)处理方式不一样

选民自愿放弃自己所享有的选举权和表决权是选民所具有的权利,主动弃权是选民的一种合法权利,应该得到尊重,不应受到任何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组织的干涉和妨碍,并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

而被动弃权则是对选民选举权利的侵犯,应该依法给予处置。选举法第五十二规定:“用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被视为选举违法行为;刑法第256条规定:“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维护和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是司法机关的责任,司法机关作为最终解决纠纷的机关,是处理选举纠纷的最佳机制,一旦出现被动弃权的现象,司法机关就应该依法介入,通过调查取证,弄清其中的真相,以维护选举的公正,保证选民应有的合法权利。

(四)选民的态度应该不一样。

选民应当珍惜主动弃权的权利,大胆地行使这一权利,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选举意愿,该弃权的就要弃权,不该弃权的不要盲目弃权。个别人大代表贪污腐败、违法乱纪之所以屡见不鲜,这除了和他们本身的素质低下有关外,与选民放弃自己的选举权也不无关系。选对了人大代表才能选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官员,有了真心为人民服务的官员,才能有利于人民安定幸福快乐的生活,因而选民要珍惜主动弃权,慎重对待主动弃权,正确运用主动弃权,而不能盲目主动弃权。“当每一个有选举权的人都有一张选票的规则被严格坚持时,它意味着每张选票在决定选举结果中具有大致相同的分量。”[5]选民应该珍惜手中的选票,通过选举投票参加选举,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对于选举中存在的被动弃权现象,选民应该坚决反对,坚决抵制贿赂的诱惑,不要害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威胁、恐吓,要敢于同这种违法分子作斗争,并寻求选举机构以及司法机关的帮助,维护自己应有的选举权利。

三、厘清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价值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对弃权的两种形式进行区分,笼统地把主动弃权和被动弃权都看作是弃权,从而使隐藏在被动弃权后面的选举违法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和纠正,导致一些素质不高的人当选,损害了选民的利益,违背了选举的公正,降低了选民的选举热情,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厘清弃权的两种形式: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现实意义。根据宪法、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时间的决定,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将于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几亿选民将在乡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投票,而在区县人大代表换届中投票的选民更多。而在所谓的人民代表当中,个别人大代表无法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甚至背叛了人民,当前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是个契机,选民要用法律的武器,尤其是宪法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都来关系政治,珍惜手中的选票,不要盲目主动弃权,更不能被动弃权,要选择那些真正能代表选民利益的人作为人民代表,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有关机构要依法查处隐藏在被动弃权身后的选举违法行为,保证选民选举权利的正确行使,不要让国家权力落在腐败分子手中,以维护选民应该享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

(二)广泛的应用价值。弃权是选举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只要有选举,选民就有可能弃权,而只要有弃权,就可能有主动弃权和被动弃权。人大代表换届选举过程中可能有主动弃权和被动弃权的事发生,在党代表换届选举、村(居)委会换届选举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存在主动弃权和被动弃权的现象。区分弃权的两种形式: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不仅仅适用于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也同样适用于党代表换届选举、村(居)委会换届选举。

(三)理论价值。区分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实践中,弃权往往指的仅仅是主动弃权,主动弃权是选民权利的真正行使,而被动弃权表面看来也是一种弃权,是选民权利的行使,但由于弃权概念的模糊,隐藏在被动弃权后面的许多选举违法行为被掩盖起来,往往被一些人所利用,破坏了选举的公正性、公平性、公开性。“广泛民主原则要包含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完全的公开性;第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没有公开性来谈民主是很可笑的”。[6]厘清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分析主动弃权与被动弃权的形成原因,把握二者的真正实质,保证选举的公开、公正,促进广泛民主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选民对弃权有更全面的认识,依法纠正隐藏在被动弃权后面的选举违法行为,使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参考文献:

[1]顾善祥主编:《人大工作辞典》.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5页.

[2]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四版,第37页.

[3]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4]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5页.

被动弃权范文篇5

一、囚徒困境博弈:阶级革命的障碍

分析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革命是一个团体中大多数成员一致性、积极地参与集体行动的过程。从个体角度去分析,每个个体所面临的状况就是囚徒困境博弈。每个个体都有“参加”和“不参加”革命的两种选择,但革命是否成行不仅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还取决于群体中其他人的选择。只有大家都选择参加革命,革命才能最终成行,只有选择参加革命的人数达到一定数量,革命成功的机会才会大大增加。革命运动的形式体现为下述囚徒困境博弈:

这是一场某一给定个体与任一他者之间的一种策略游戏。对这些行动者中的每一个而言,两种策略是有效的:“参与”到集体行动中,或者“弃权”。对应任一组策略选择,都有一个“支付”(或称“得益”,即在某种策略选择下的自己所得结果)。在每组支付中,第一个数字代表“我”的支付,第二个是他人的支付。

埃尔斯特指出,与集体行动相关的收益与损失必须用“期望效用”来测定,其效用计算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源于合作的收益,用“所有人都参与集体行动的条件下个体的收益与没有人参与集体行动条件下的个体收益之间的不同”来定义。二是搭便车情况下的收益(免费乘车效用)。这表现为以下的不同:其他所有人都参加集体行动,但他自己不参加时他个人的收益,与每一个人都像他这样想、这样做时他的收益。三是单独行动的损失——这是“没有人参与集体行动的情况下他的收益与他是唯一的参与者或少数参与者之一情况下的收益”[1]351-352之间的不同。在上面的博弈中,b-a代表合作的收益,c-b代表搭便车收益,而a-e代表单独行动的损失。理性的人会认识到,无论别人怎样选择,弃权都是我的最佳选择。如果其他人都参与到集体行动中,我就能通过弃权获得搭便车收益,而如果每个人都弃权,我也能通过弃权避免单独行动的损失。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一推理,博弈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弃权,理性的人进行理性选择却得到非理性的结果,失去了源于合作的收益,出现“囚徒困境”;而且革命的集体行动不会实现。

由上述分析可见,个体在是否参加革命的问题上,如果纯粹从物质利益考虑,他会选择“弃权”,革命运动常常会遭遇搭便车问题的阻碍。所谓搭便车问题就是不参加革命(不付出代价)而分享革命后的共同福利。如果众多个体经不住“搭便车”的诱惑,集体行动就不会出现。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受到挑战。只有个体克服了搭便车问题,选择革命、合作,集体行动才可能实现。埃尔斯特和布坎南详细分析了这一行动模型,揭示了囚徒困境的逻辑预设,找出了从“囚徒困境博弈”向“合作博弈”转化的机制。

二、阶级革命形成的可能性

仔细研究发现,上述革命的囚徒困境博弈及搭便车的均衡结果,蕴涵着特殊的逻辑假设。它包含三部分:博弈只进行一次;每个人都按所获、支付孤立地行事;并且他们都是理性地行动。在这些假设前提下,囚徒困境必定出现,革命必定无法成行。[1]360

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发现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即:个体相互作用的多次重复;激发人们行动的支付并非完全的物质利益;行动并非完全理性。在所有这些条件下,革命行动就会成为可能。[1]360如果按照假定的新规则进行博弈,合作将是博弈的解。

考虑第一种情况,个体相互作用的多次重复。在重复博弈中,这一刻人们的选择将会影响其他人下一刻的选择,因此,威胁或承诺成为可能。这些可形式化为下面这一互动策略,即:“在博弈中,总是选择与对手同样的策略”,以弃权报复对方的弃权,用合作回应对方的合作。在无限重复博弈中,所有的人都将采纳这一策略,结果可能是集体稳定地反对叛逃者,搭便车收益将不会引诱到个体从而破坏集体行动。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人们逐渐变得相互关心,因此,在支付结构上出现一种被动的相互依赖性。如果依赖性足够强,这种倾向会将囚徒困境博弈转换为保险博弈,其中,合作将是这个博弈的解。

这一方案存在某些限制:首先,参与集体行动的理性依赖于当前所得比将来所得更愿被接受的程度。如果博弈参与人更在意当前的短期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利益,重复博弈难以持续进行。其次,如果交互作用的次数是有限的,并且游戏参与人事先知道这一点,那么,集体行动的个体理性就会被打破。因为如果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博弈,那么,选择合作不可能是理性的,因为这一步的行为不再影响将来的支付。所有参与人都选择弃权,并且所有人都会知道所有人在最后阶段会弃权,讨论又继续回溯到最初回合的博弈上。由此可知,只有当交互作用的数量不确定,或者它是一个随机变量时,集体行动才成为可能。最后,互动策略并不是一个占优策略,即它并不是对对手所能选择的互动策略的最好回应,而仅仅是它选择了同样的互动策略,也即如果一个人有理由相信对方也会同样行动,他将选择这一策略,可见,它是一个条件策略。为此,严格的信息需求必须被满足,即人们必须有理由认为对方像自己一样是理性的,并且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如果对对方存有疑问,弃权就是理性的选择。

这些因素也能解释为什么有时候革命不会发生,如:主体可能有十分强烈的意志而不会受报复、威胁的妨碍;交互行动总有终点;或者,主体对他人无法掌握完全信息。考虑第二种情况:外在因素的影响。任何人不可能与其他人完全孤立;一个人的选择是能被他人看到的,而这一事实他自己也知道;并且,他也能看到别人的选择及其所得。这些外在客观因素以多种方式影响了主体的动机及其选择。主体可能因弃权而感到羞耻,这将减少或取消搭便车现象;主体也可能从他人所获中获得某些被动效用。如果通过参与到集体行动能提高他们的效用水平,这也可能部分地或完全地抵消自身的损失。假设这些外在因素完全取消了搭便车收益,合作将会成为博弈的结果。然而,这也不是一个占优策略,因为假定单独行动的损失仍在,那么,第一个作出参与革命选择的人将是不理性的。可见,严格的信息需求仍需被满足。实际上,这是在处理“合作的条件偏好”——每个主体愿意合作,条件是其他人也愿意这样做;如果他怀疑其他人不会这样做,他也不会选择合作。在这种情况下,革命会失败可能有两种理由。一方面,信息要求可能没被满足;另一方面,主体可能没有受到外在性的充分刺激。如果不是参与人太多且彼此间太疏远,而是参与人相互有充分的时间交互行动,他们能够因相互了解而变成互相关心——那么,无论是信息要求,还是动机要求都将会被满足。当然,这条方案的应用也存在例外,如:我们不能指望资本家受到相互关心的利益的驱动;而且,延长相同个体间相互作用,也有可能将差异变成相互敌意而不是达到团结。

这两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参与到集体行动中去仅仅是以其他人参与为条件的,合作从来也不是一个占优策略。区别是,二者从不同的假设出发,前者假定人们受物质利益的驱动,后者假定物质利益外的其他因素也可作为个体行动的动机。在埃尔斯特看来,前一种方案具有了两大优点:在方法论上,说人们受物质利益所驱动(利己主义)的假定比将他人的奖励带到自己的行为动机中(利他主义)的观点更易接受;在内容上,它不仅可解释工人阶级的行为,而且能解释资产阶级的行为,资产阶级的行为除了用自私性动机外很难用任何其他假定来解释。埃尔斯特暗示了资产阶级的集体行动依赖于在重复博弈中的自私理性,而工人阶级的集体行动更多依赖于效用函数上的外在性因素。

考虑第三种情况:个体行动是非理性的,或者是根据非理性的信念采取的行动,或者行动本身是非理性的。埃尔斯特认为,在多数情况下,非理性本身是个有待解释的术语,但在有些情况下也是有效的。一方面,它符合现实。在囚徒困境博弈的长期重复中,博弈人会选择合作,甚至在终止点是已知的情况下,尽管从结果看仍是失败。这一点也可解释为个体理性的有限性。另一方面,也与相关的试验结果一致。在试验中,当被问及各种设想情况下的选择行为时,主体都以下面的假设作答——如果我认为自己是一特定群体中的典型代表,我将倾向于断定“如果我行动了,别人也会像我一样行动”。而且这种倾向会逐渐转换为如果人们相信自己是某阶级的典型代表,那么,他也会很轻易地相信通过自己选择合作会魔术般地带动其他人选择合作。也就是说,主体极易混淆原因和预期结果,根据非理性的信念采取行动。

纵观所有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革命理论,实质是在用博弈论的模型分析法对“阶级革命”进行另类阐释。我们发现,通过模型分析所揭示的阶级革命形成的可能途径,恰恰是马克思的历史分析法对阶级革命史的经验总结。领导人的信息传达作用、以往革命成功的激励作用、革命信仰的非理性力量,这些都是革命运动中十分关键的因素。现实的革命运动十分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而绝不是以上某一种模式就能解释的。正如埃尔斯特所说,“我们没有理由相信某一单个的个体层次行动模型在所有集体行动的情况中都是最好的”,并且“相信将来研究中最好的策略是一种混合策略,70%的努力致力于探索宏观联系,另外的30%致力于建构提供微观基础的模型”[1]366。在阶级革命问题的探索上,我们提倡多元化的研究方案,提倡历史分析法和模型分析法的结合、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统一。

三、评论

阶级与阶级革命理论是马克思历史理论的重要内容。经典理论认为:阶级是随着所有制建立而自发形成,阶级革命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自然结果。可见,所有制完成了阶级的划分;基本矛盾既作为革命的动力,也成为支配革命运作过程的潜在因素。

分析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这样的解释显得过于简略化。他们坚持,社会现象的宏观解释需要关于个体层次社会进程作用机制的解释所提供的理论支持,支撑社会变化的运行机制主要是个体在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下依据其客观物质利益所作出的理性选择。他们指出,阶级是众多的人类个体组成的利益集团,阶级革命是实现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因而,阶级的形成与阶级革命除了受到宏观社会因素如所有制、基本矛盾的影响外,还是主体参与的过程,具有个体层面的微观运行机制。

被动弃权范文篇6

关键词:集权与分权关系正职副职权力

主席说:“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方面工作做得如何,班子状况怎样,同‘一把手’关系很大,因而必须对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正职领导者,是担负着总揽全局、统一指挥的全面责任的人。正职领导者的角色定位是:处于核心位置、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这个定位就决定正职领导者在运用权力中的主导地位。正职领导者要运用好手中的权力,应该做到“五要五不要”:

1要集权而不要揽权

正职就是主官,主官就要主政,主政就要集权。如果正职手中没有集中的权力,在一个单位就不能起到统帅和统管的作用,更不能形成统一领导和指挥的核心。正职领导者要善于把握集权的度。该集中的要集权,不该集中的要善于授权或分权。那么怎样把握集权的度呢?在这方面,我们党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事关全局性、方向性、政策性、协调性等方面的权力是不能授予任何人的,正职领导者必须独揽。但是,主官又不能独揽一切权力,小权是要分散、分工的。不能事事都是你说了算,都由你拍板,都由你去干,结果在许多单位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主官忙的团团转,副职闲的没事干。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职必须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决不能事必躬亲。

2要放权而不要弃权

罗素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力和荣誉欲望。放权就是授权、分权,实行分而治之。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群体对权力和荣誉的欲望,有利于调动群体的积极性,特别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副职的作用。正职对副职的分权放权,要做到八个字:放心、放手、放权、支持。在授权、分权时,要把权力和责任一并授予对方,这是领导者科学授权的重要原则。但是,主官必须切记放权决不是弃权。对副职分管的事不能不管不问,出现失控的局面。不能出现什么都是副职说了算的情况。更不能出现参谋比局长大,局长比部长大的现象。正职领导者必须防止出现主动和被动两种弃权现象,防止出现权力真空。

3要决断而不要专断

说,领导的责任就是出主意,用干部。这两者都需要领导者要善于决断。所谓决断就是决策、拍板。主官必须具有善于决断的能力,当副职向你请示汇报时,必须有主见,决不能优柔寡断,更不能让副职自己看着办,这是主官的失职,也是缺乏领导能力的表现。但是,决断又不是专断。主席强调指出:“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不准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在你的单位如果没有党委时,主官领导者也不能你个人独断专行,特别是在重大问题决策时,也要征求班子成员多数人的意见,这是组织原则,也是领导者民主作风的体现。

4要有为而不要争功

任何一名领导者当他获得组织赋予的职位以后,都渴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要有所作为,创造出最佳的工作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当然与主要领导者的个人努力分不开。但是,作为主要领导者必须明白,你的工作成绩决不光是你个人奋斗的结果。各级领导者所取得的成绩,是和党的领导,群众的支持分不开的。领导活动实质上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双向互动的过程。离开党的领导,离开组织的帮助,离开群众的支持,你个人是无所作为的。因此,主官领导者切不可争功争利。一个单位有了成绩,当然是主官领导的好,这个功无需你去争。作为主要领导者有功不争功,不仅是一个领导者的品质问题,领导风范问题,同时也是领导艺术问题。实践证明,一个领导班子搞不好团结,其主要原因,一是权力之争,二是名利之争。正职领导者必须具有见荣誉就让,有功不争功的良好品质。其实在荣誉面前你的姿态越高,你的威信就越高,说话的力度就越大,别人对你就越服气。

5要负责而不要诿过

领导者就是某一方面的负责人,主官领导不但要敢于负责,而且要敢于负全责的意识。从宏观上讲,有了成绩是你负责的结果,出了问题也是你主官领导的责任。特别是当你的副职领导出现了失误时,你更不能把责任推到副职身上。而且你首先要承担领导责任,不能怕影响自己推脱责任。主官应该有推功揽过的品质和胸怀。总之,有功不争功,有过不诿过,也是领导者搞好班子团结,创造领导环境,提高领导威信,塑造领导形象的重要艺术之一。

副职领导者是一个特殊的角色,又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协助正职领导者考虑全盘工作而又负责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具体工作实施的领导者。副职领导者正确运用权力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5.1找准自己位置,做好分管工作

副职领导者的角色定位是:参与全局决策、负责具体工作。具有参与决策权和局部工作领导权。因此,副职领导者必须有很强的角色意识,这种角色意识体现在五个方面:维护核心意识、积极配合意识、敢于负责意识、服从大局意识、做好本职意识。这就要求副职领导者在工作中做到:主动不越位、辅佐不离位、周密不空位、负责不涩位。副职是主官的助手,必须具有对主官负责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努力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又不能侵权越位,这既是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也是对主官领导的支持。

5.2尊重上级意见,不搞分庭抗礼

副职领导者要做到四句话:尊重领导、服从领导、不与主角“争戏”、维护主官权威。一个单位能否正常地开展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看这个单位的领导能不能构成一个核心,在一个单位的领导层来说,如果有党委的,党委领导是核心。没有党委的,正职是主持全盘工作的,正职应该成为领导核心。按照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副职没有权力和正职比高低。所以副职要服从领导,尊重领导。特别是当你的意见与正职领导不一致时,副职必须服从正职领导者的意志,在思想和行动上不能有任何反对的表示,这就是组织原则和纪律。

5.3要有全局观念,发挥智囊作用

副职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他的职权范围和作用性质。副职要以对党的事业负责和对主官负责的精神,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从本单位建设的大局出发,关心本单位的长远建设。在研究总体规划、讨论措施、制定方案、处理问题时,副职要为正职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和助手,起好智囊作用。

5.4敢于承担责任,不把矛盾上交

矛盾和问题每时每刻都存在,作为一名称职的副职领导,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分析和解决矛盾,当好助手,不回避矛盾,不轻易上交问题,只要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就要力求妥善解决,为正职分忧。副职领导者只有敢于承担责任,有能力独立解决矛盾,才能让正职领导集中精力解决带全局性的问题,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

被动弃权范文篇7

一、按照学习教育贯穿始终的要求,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解决全局干部职工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在第二阶段工作中,我局采取了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局领导专题讲课、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广东重要讲话和“七一”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二次、三次全会和市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统一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结合“开展向郑培民同志学习,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活动”,继续深化“两个务必”的思想教育,戒“三浮”、破“三老”,自觉做到“五个力戒”,带动全局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精力和智慧集中到第三大城市建设各项工作部署上来。

按照当好排头兵的要求,继续认真查找在作风建设上的差距,特别是通过与全国同行比较,与兄弟地区、兄弟单位比较,向标兵学习,向追兵学习,查找自身的差距,进一步振奋精神,改进不足,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彻底打消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满足于应付日常工作的思想,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进一步强化"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政府形象"的服务观念和“局荣我荣、局辱我耻,我与物价局共荣辱”的团队精神,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大追求。

二、敞开大门,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询和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查找问题。

“敞开大门,查找问题”是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第二阶段的核心内容。为找准并切实解决我局在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通过以下方式查找问题、征集意见:

1、眼睛向内,自觉查摆问题。在本局内部,召开了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一把手”带头做自我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查找不足和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并开展了局各科室、分局之间的相互提建议活动和向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征集改进作风合理化建议活动。

2、深入开展调研。由局领导带领有关业务科室的人员,主动深入到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中,围绕我市改革和发展大局,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面对面地听取他们对物价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3、通过问卷调查、设立征求意见箱、公布征求意见电话、群众接待日等形式,畅通意见征集渠道,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为此,我局向市直有关单位、各区物价局和服务对象发出了《市物价局机关作风建设评议表》共120份,对我局在工作思路、依法办事、价格行政审核与审批、市场价格秩序整顿与规范、价格监督检查、服务水平与质量、工作效率、文风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评议,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4、主动上门征求意见与召开征询意见座谈会相结合。由局领导带领本局各科室、分局的有关同志主动上门征求省物价局、市分管领导、分管秘书长、市委办、市府办、人大办、政协办、市纠风办、市直工委、市法制局、市计划局、市经贸局对我局机关作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分别召开了市有关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市相关企业代表参加的征询意见座谈会。征询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我局在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中能否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观念更新;二是在我市建设广东第三大城市的规划中,是否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在推动我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的职能作用如何;三是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完善机制,推动体制创新方面是否能够营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四是在为基层和群众办事实,方便基层和群众办事、办事效率等方面做得怎样,有何建议;五是在加强廉政建设方面,机关工作人员是否做到廉洁自律、勤政廉政、遵章守法;六是在抗击“非典”平抑物价过程中,我局监管应对能力和查处力度情况。

三、针对查找出来的机关作风问题,举一反三,深入排查,深刻剖析原因,研究整改对策。

通过敞开大门,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征询对我局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听到、看到、感受到,社会各界对我局机关作风建设总体评价是好的,较为满意的。从我局调查调研、上门走访和召开征询意见座谈会来看,市有关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市相关企业以及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反映,我局对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很重视,并对我局的工作从总体上给予了肯定。主要表现在:

1、重视机关作风建设。在以往的“三为”服务、优质高效服务活动和去年的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中,市物价局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完善了很多内部管理、监督制度。对这次市直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能做到领导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来开展工作,并采取多种形式征求意见,做得较好。

2、在推动我市经济发展中,市物价局能按照市委、市政府得统一部署,结合XX实际和省的要求,发挥物价部门的职能作用,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依法治价管费,稳定市场物价,与时俱进地做好物价工作,为XX的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3、认真履行职责,取消了大批不合理的收费,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及时答复,为他们排忧解难。

4、工作公开透明,严谨规范,认真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在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重大价格和收费调整时,例如去年的中小学收费“一费制”,今年的路桥收费“年票制”、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均能召开价格听政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当好裁判,并按法律程序做好;会后能采纳正确意见,做到各方都基本满意。在出台规范性文件时,主动征求和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在日常工作中能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

5、加强了干部队伍的依法行政和廉政教育。在行政执法方面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工作,依法办事,文明执法,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一起因行政执法而引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也没有发现或听到市物价局在办事、执法中有“吃、拿、卡、要、报”的现象。

6、态度热情,作风严谨务实,办事效率高。对前来办事的人员,物价局的同志能做到热情有礼,对报批的调、定价请示能很快回复,对能办的事马上办,不能办的事会解释清楚政策。

7、简政放权工作到位,开展得快,放得比较彻底,并且在权力下放后运转正常,没有什么问题。

8、抗非期间充分发挥了物价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了市场监管力度和打击力度,迅速平抑了市场价格异动。

从我局的“机关作风建设评议表”的各项指标的统计情况看,共发出评议表12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达83%。对我局机关作风建设总体评价为“满意”的占91%,“基本满意”的占9%;工作思路评为“满意”的占84%,“基本满意”的占14%,“弃权”的占2%;依法办事评为“满意”的占89%,“基本满意”的占10%,“弃权”的占1%;价格行政审核与审批评为“满意”的占87%,“基本满意”的占12%,“弃权”的占1%;市

场价格秩序整顿与规范评为“满意”的占74%,“基本满意”的占25%,“弃权”的占1%;价格监督检查评为“满意”的占81%,“基本满意”的占18%,“不满意”的占1%;服务水平与质量评为“满意”的占88%,“基本满意”的占12%;工作效率评为“满意”的占89%,“基本满意”的占10%,“弃权”的占1%;文风会风评为“满意”的占88%,“基本满意”的占11%,“弃权”的占1%;廉政建设评为“满意”的占89%,“基本满意”的占9%,“弃权”的占2%。

对于我局的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市有关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市相关企业以及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1、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对涉及面广的政策调整,应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搞好宣传,让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了解;对现行的价格和收费政策法规,应通过多种形式做好宣传,使之家喻户晓;对物价部门的职能作用和一些重大行动增强宣传报道,让社会上知道物价部门是干什么的、做了什么工作;在电视或报纸上公布菜篮子报价,引导批发和消费。对于宣传工作不能突击式的搞一、二次,而应是长期的、持久的。

2、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价格和收费、垄断性行业、公用事业应加强监管,在价格和收费调整时,一定要依据成本,并充分考虑社会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尤其是低收入阶层,坚持实行调、定价听证制度,以提高价格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同时应做好宣传、解释、引导工作。

3、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监管,对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幼儿园、中小学校、医院、停车场、燃气管道的收费应加强管理,加大价格监督检查的力度。对带有垄断性质的殡仪馆收费应加强管理,使过高的价格和过细的项目尽可能合理规范。

4、作为市级物价部门,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上下协调、宏观调控上,不要管应该是下面管的事;已下放给各区的价格定价权,要注意加强监管和综合协调,应制定出简政放权后的价格管理办法,充分反映市级物价局的统一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能,避免形成区域内的条块分割。

5、公交车票价太高,不利于发展公交交通事业,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应将过高的票价降下来,如果因此导致企业亏损,能否考虑由财政补贴。

6、年票制实施后市区出现了严重的塞车现象,这与次票收费标准偏低有一定关系,使一些本想走高速的车辆特别是货车进入市区行驶。物价局应积极向省反映,尽快提高次票标准。

7、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既有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又对准确决策和做好工作有好处。应进一步加强与人大的沟通,特别是在重大价格政策出台前。

8、“XX物价”对于及时了解物价部门的信息和动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原来看得到,现在看不到了,感觉对物价方面的情况了解的也比以前少了。

9、建立价格紧急预案制度,以便在出现类似“非典”等紧急情况时迅速反应处理。

10、进一步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加大打击的力度,尤其是与群众关系密切的价格和收费,一要规范其行为,二要对违法者公开曝光,发挥舆论监督的威力。

11、对物业管理收费应加强管理。国家最近已颁布实施新的物业管理办法,在加强对物业管理公司现有收费标准的管理的同时,建议物价部门今后应严格依照成本,并按其资质的高低制定其最高的收费标准,在此基础上由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双方协商,双向选择,并尽快改变以往由开发商指定物业管理公

司的习惯做法,促使全市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被动弃权范文篇8

在保险合同,尤其是财产保险合同中,合同双方当事人(保险人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所负担的实际履行义务是不相当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所负担的如实告知义务、交付保险费的义务、保险事故发生后的及时通知义务等都是现实的。而保险人虽然也是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但是这种保险责任是否会演变为现实的赔偿义务则依赖于被保险人是否在保险期限内发生保险事故,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保险合同属于射幸合同。也正因如此,实践中,保险人往往寄希望于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不发生保险事故,因而很少主动主张解除保险合同。不过,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仍不失为保险人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它对于维护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必要对其加以认真的研究。

一、保险人合同解除权概述

合同解除权,即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合同解除条件成就时,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所享有的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相应地,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即可解释为:在法律规定或保险合同约定的合同解除条件成就时,保险人所享有的单方解除保险合同的权利。

从合同解除权行使的后果来看,合同解除权依解除权人单方的意志即可发生效力。因此,可以说,合同解除权为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提供了一定的补救措施,即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某种意外的情况时,当事人可以通过行使合同解除权单方面解除合同,从而避免或减少利益损失。但是,也应该看到,合同解除权是一种破坏性较大的权利,因为解除权人一旦行使合同解除权,则合同即应归于消亡,对方当事人想要履行合同也不可能,这必然降低履约效益,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负面影响。也正因如此,学者们指出,法律对解除合同必须采取慎重态度,对法定解除权的行使须作出严格限制。

二、保险人的法定解除权

所谓法定解除权,是指在法律直接规定的合同解除条件具备时,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所享有合同解除权。对于一般的民事合同当事人而言,这种法定的解除条件主要表现为不可抗力、预期违约、迟延履行、根本违约等。而对于保险合同中保险人而言,这种法定的解除条件则具有较大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投保人不履行告知义务,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欺诈,财产保险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其对保险标的安全应尽的责任,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不履行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的通知义务,人身保险的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人身保险的投保人未及时交付保险费等。并且,应当注意的是,依据《保险法》第15条关于“除本法另有规定或者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不得解除保险合同”的规定,保险人的法定解除权仅限于《保险法》上述条文所确定的各种情形,而不包括《保险法》以外的其它法律规定的情形。

但是,也有人就此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除了《保险法》规定的上述规定外,保险人还可依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享有法定解除权。例如,在财产保险中,当投保人不交付保险费时,保险人可以根据《合同法》第94条关于“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规定,享有解除权。在《合同法》颁布之前,还曾有观点认为,如果投保人未按合同约定期限履行缴费义务,保险人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26条关于“由于另一方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没有履行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的规定,通知对方解除合同,或不负赔偿责任‘“。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原因在于:第一,保险合同是一种射幸合同,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保险人很少会因投保人不交费而主张解除保险合同。第二,在未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如果保险人以投保人未交费为由解除合同,则保险人只能按日平均计收保险费。相反,若不解除合同,即使投保人未按约支付保费,保险人也可以通过诉讼方式向其进行追讨。第三,在发生保险事故后,如果允许保险人以投保人未交费为由解除合同,显然有失公平。况且,依据《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以对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为由行使合同解除权,尚须有”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条件,在发生保险事故后,投保人为获得赔偿,一般均会迅速交付保险费,因而不存在”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情况,此时《合同法》第94条并无适用的余地。总之,在投保人未及时交付保险费的情况下,赋予保险人依据《合同法》第94条享有法定解除权并无现实意义。

三、保险人的约定解除权

除《保险法》另有规定外,保险人可在保险合同中与对方当事人约定保险合同解除的条件,当约定的条件具备时,保险人即享有约定解除权。

关于保险人的约定解除权,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某些保险条款约定的解除条件过于宽泛,对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来讲有显失公平之嫌;第二是某些保险条款对保险合同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未作约定,导致当事人对解除的后果,如保险人对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是否承担保险责任,是否退还保险费等问题认识不清;第三是某些保险条款片面追求所谓当事人“权利义务对等”,约定保险人也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使保险合同的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财产保险基本险条款》第25条规定:“被保险人如果不履行第20条至第24条约定的各项义务,保险人有权拒绝赔偿,或从解约通知书送达15日后终止保险合同。”而第20条至第24条规定的义务非常宽泛,主要包括:交费、如实告知、维护标的安全、有关事项(包括被保险人名称变更、保险标的占用性质改变、保险标的地址变动、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保险标的的权利转让等)变更事先通知并申请批改、事故发生后积极施救等。因此,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未履行上述义务,保险人均可享有合同解除权。上述条件,部分属于法定解除条件,如投保人违反告知义务,但根据上述规定,违反告知义务所导致的后果却与保险法的规定有很大的差异。我国《保险法》第16条规定,投保人只有在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而按上述约定,投保人违反告知义务,不论故意还是过失,也不论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是否有严重影响,保险人均有权解除合同。从理论上讲,这种约定应属无效。因为,一般来说,除非有利于被保险人,保险合同不得变更《保险法》的强制性规定。如我国台湾地区保险法第54条就明确规定:“本法之强制规定,不得以契约变更之;但有利于被保险人者,不在此限。”另外,上述某些规定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也不公平,因为有些情形,如被保险人在名称变更或保险标的地址变动时未事先通知保险人办理批改,并不必然导致危险程度的增加,因此而赋予保险人合同解除权,明显损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利益。

对于保险合同解除的后果,上述《财产保险基本险条款》第25条未作约定。《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第30条则规定:“被保险人不履行本条款第24条至第29条规定的义务,保险人有权拒绝赔偿或自书面通知之日起解除保险合同;已赔偿的,保险人有权追回已付保险赔款。”该条款较之前条款有所进步,增加了“已赔偿的,保险人有权追回已付保险赔款”内容,似乎表明合同解除后,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可以不予赔偿,但是仍未明确说明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其它如《产品责任保险条款》、《船舶保险条款》、《货物运输保险条款》等均未就合同解除问题作出约定。事实上,按照我国保险法的规定,投保人解除合同是无溯及力的,而保险人解除合同,则因不同的情形具有不同的效力,因而,确有必要在合同中对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作出明确的约定。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14条的规定,除保险法另有规定或者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受该条的影响,某些保险人往往也在合同中约定保险人可随时行使合同解除权。例如某保险公司《计算机保险条款》第39条规定:“本保险生效后,被保险人可随时书面申请解除本保险,保险费按短期费率计收;保险人亦可提前15天发出书面通知解除本保险,保险费按日平均计收”。从表面上看,上述约定对于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确实是对等的,但该条所确定的双方合同解除权的性质全然不同,保险人的解除权属于约定解除权,而被保险人的解除权则属于法定解除权。从效力上讲,被保险人的法定解除权无疑具有法律效力,而保险人的约定解除权则因违背合同的本质,应被认定为无效。原因在于,合同作为当事人双方的合意,一经生效各方即应严格履行。如果约定一方可随时解除合同,则合同所具有的约束力已不存在,这从根本上违反双方订立合同的本意,也违反合同的固有特性。

总之,目前保险人的解除条款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对解除条款进行规范时,应当遵循两条主要原则,一是要遵循《合同法》关于格式条款订人合同的规定,保证条款的公平性。二是要对解除条款进行一定的限制,防止解除条款成为强者欺凌弱者的工具。

四、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方式

出于对解除权人的合同解除权的限制,各国立法都对解除权人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方式作出了明确规定,解除权人只有依照法定的方式行使合同解除权,才能达到解除合同的目的和效果。

我国保险法并未对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方式作出任何规定。笔者认为保险人可以参考合同法的上述规定,行使合同解除权。因为保险法属于民事特别法,从法理上看,特别法应当优先于普通法,特别法有规定的,适用特别法;特别法无规定的,则应适用普通法。保险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可以适用合同法等普通民事法律的规定。

因此,保险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行使合同解除权,一是保险人直接行使合同解除权,二是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解除。保险人直接行使合同解除权,自解除合同的意思通知对方当事人时,合同解除即告成立,自此之后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应承担赔偿责任。若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而诉至法院或仲裁机关时,合同解除则由保险人直接解除转化为法院或仲裁机关裁决解除。法院或仲裁机构如认定解除无效,则合同解除的效力溯及地发生消灭,保险人仍应承担赔偿责任。

还有一个问题须引起重视,即直接解除与司法解除的关系问题。按照我国《合同法》的规定,直接解除是司法解除的先行程序,司法解除是直接解除的补充。如果未经直接程序,当事人的司法解除申请不会获得法院的支持。在保险实践中,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形,投保人的索赔请求被保险人拒绝后,诉诸法院。在法院审理过程中,保险人提出解除合同,并请法院判决解除。依据上述理论,法院即不应支持保险人的这项请求,而应不予裁决,留给保险人自行行使此项权利。

五、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消灭

我国《保险法》对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消灭也未作规定。基于上述同样理由,笔者认为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消灭也可以比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关于合同解除权消灭的原因,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都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即期间届满、催告而未行使、受领标的物不能返还、受领标的物种类变更等情形。依据我国《合同法》第95条的规定,合同解除权的消灭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在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二是在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所谓期限届满,包括法定的期限和约定的期限。法定期限可称为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即合同解除权仅在此期间内存续,该期间届满而解除权人未行使解除权的,则解除权归于消灭。约定期限则是一种任意性期间,是在法律对解除权的行使未规定期间的情况下,由双方当事人自行约定行使合同解除权的确定期间。同样地,如果解除权人在约定期间内未行使解除权,则合同解除权将由于该期间的届满而归于消灭。

所谓经催告而未行使,是指在解除权的行使未规定期间的情况下,对方当事人可以确定相当期限,催告解除权人在期限内明确答复是否解除合同,如果该期限已过而解除权人未予答复,解除权即行消灭。对于因催告而未行使导致解除权消灭的情形,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关于催告期限的确定。各国立法上对催告期限的规定,一般都是以“相当期限”为准。具体何谓相当期限,法律并未予以明确。其二,如果解除权人在催告期限内未予答复,则解除权自应归于消灭。但是,如果解除权人在催告期限内明确答复解除合同或不予解除,作为解除权人的明确意思表示,则将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这里应注意的是,经催告而未行使与权利人弃权是不同的。弃权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许的,可以是书面的弃权,也可以是行为的弃权。可见,较经催告而未行使,弃权的含义更为广泛,除了明确的经催告而未行使外,一个合理和谨慎的保险人在应当知道其具备某项权利时,若未积极行使,也可能构成弃权。也就是说,弃权中的“知道”可以是明确的被催告而知道,也可以是经推定的知道。弃权中的“放弃”可以是不行使而被动的放弃,也可以积极地放弃。

强调这一点,对于解决实践中的某些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依据我国《合同法》的上述规定,在合同解除权既无法定期限,又无约定期限的情况下,若相对人也未催告,似乎就无法处理解除权的消灭问题。而这种情况在保险实践中是经常发生的,因为实践中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主动催告保险人存在合同解除原因,几乎不可能。这样,就需要在保险人合同解除权问题上引入英美法的弃权概念,使保险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受到更大的限制,从而更好地平衡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姚辉。完善我国违约责任制度十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4条。

被动弃权范文篇9

一、联赛组委及参赛名单

组委会成员:刘曙东肖明清郭真先邱立霞

沈韬温继往彭博

裁判员:周阳平张斌田奇乐唐彪龙云曾石山寇云龙

邹净(以上从体育系外聘)

参赛运动员:

03政教:周江平刘训龙泽民郭阳郭光昭代建郭真先蒋磊

03历史:张志勇邓飞龙黄祥银周钊文仇自欢邓向荣王锦

童旦光

04政教:申玉明张庆付光林温继往贺永雷厉刚关军

王水文曾南民

04历史:吴庆林沈韬孙建喜彭佩锋蒋林陈建松谌培

王俊杰

04公关:苏峰北贺军毛启曾昭辉周艳君

05政教:彭博申俊丁祥凯王金亮魏海燕李治文孙寿保

05历史:陈亮罗元丁文周云甘威罗启明

二、比赛结果

小组赛:

A组03政教18:1604公关04历史48:1005政教

04历史22:2403政教04公关47:1905政教

05政教23:3203政教04公关13:3404历史

参赛队胜负积分

03政教306

04历史215

04公关124

05政教033

A组积分表

B组04政教78:1005历史03历史14:5604政教

05历史14:4803历史

B组积分表

参赛队胜负积分

04政教204

03历史113

05历史022

参赛队胜负积分

03政教306

04历史215

04公关124

05政教033

半决赛:04政教54:2704历史03历史21:1803政教

3、4名决赛:03政教因多名队员受伤弃权

决赛:03历史19:5304政教

三、联赛特色与成果

特色:(1)横幅挂得靓。在体育部和实践部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解决了比赛横幅

问题,且数量和质量都相当可观,为联赛的场地布置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为我系赢得了声誉。

(2)场地搞得妙。体育部成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场地条件有限的

情况下另辟新径,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比赛场地的规划和改善,实现了从没有场地到有场地,而且是高规格场地的成功转变,得到了院文体部的高度认可,在我系联赛结束之后,又有音乐系和计算机系沿用我系自主划线创造的比赛场地。

(3)参赛热情高。所有的参赛队伍均配备了比赛用服,在我系比赛甚至外系比赛中也难得一见。充分反映出各代表队的参赛热情空前高涨。

同时各班的啦啦队组织、后勤保障工作也十分到位,为联赛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4)比赛打得棒。本届联赛各参赛队的总体水平差距相对缩小,比赛精彩程度有了一定提高。加上运动员比赛作风顽强、团结拼搏,致使有数场比赛比份相当接近,还出现了一场加时赛。

(5)裁判水平高。本次联赛聘请了体育系篮球专业班学生担任裁判,各参赛队反映裁判水准相当不错,进一部保证了比赛的高质量。另外,在聘用开支上,100元+1箱水=每场2个裁判(共8名)13场比赛

实惠程度在全院各个系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6)技术统计精。每场比赛都有专人做专业技术统计,保证了比赛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技术统计台借用“中国联通”的售台桌,积分牌从体育系借用,硬件设施一流。为比赛提供了详细记录和数据,同时也得到了裁判的一致认可。在我系联赛结束后,经环系将仿用我系的技术统计表。

成果:(1)通过联赛,进一步加强了全系各班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氛围,对我系篮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2)通过篮球联赛展现了我系篮球风采,对扩大我系影响、树立我系体育形象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3)一部分有相当运动潜质的同学涌现出来,如05政教彭博、04历史吴庆林等,有利与进一步充实系队后备力量。

(4)与此同时,通过联赛的举办,加强了与各系体育部的沟通与合作,为体育部今后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有针对性。

四、联赛的若干问题

(1)比赛组织问题

第一天比赛由于美术、数学、生科、机械等系同时开赛,且都是首场比赛,出现大面积场地纠纷,有几个系甚至大打出手,我系已于当天中午11:45布置场地,但由于比赛开赛定为12:30,只有一个半预先到达,在12:00左右出现场地纠纷,经协商因由于开赛时间相对各系较晚,且运动员、裁判员当时尚未赶到,由主动转为被动。

在比赛筹备阶段,实践部横幅迟迟没能到位,直到比赛当天上午体育部才被迫自订横幅,在各系组织者到场阶段,在场我部人员因去取横幅而错失了协商的最好时机,直接导致了协商的失败。

在场地被占后,我系转移场地到5舍前篮球场被迫开始了首轮比赛,由于场地未划线,影响了比赛质量,从而成为本次联赛组织工作的一大败笔。

综观整个事件,首先体现出体育部与实践部的沟通及配合出现问题,其次在如何规划、组织联赛上缺乏足够准备。但在第一天比赛结束后,体育部成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买漆、借尺划线,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没有场地到高规格场地的转变,体现了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办事效率。

(2)比赛安全问题

在03历史与03政教的半决赛中,由于比赛双方拼抢激烈,导致03政教2名主力队员不同程度的受伤,从而导致了3、4名决赛的弃权。另外在其他比赛还有若干队员受伤。比赛受伤再所难免,但因尽量避免和缓解,反映出即时医疗保障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3)运动员体育道德作风问题

在个别场次的比赛中,因故意犯规(单刀上篮时),引发了双方队员争执,被侵犯队员强烈抗议和辱骂。次事件虽被及时制止和平息,但反映出部分队员体育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4)“大一”问题

此次联赛的实质是迎新比赛,大一新生虽按时参赛,且都配备了统一球服,但由于实力上有限,比赛热情不是很高,体育部没有充分做好动员工作,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才是联赛的主角从而“放开手脚”

享受比赛。同时,大一篮球人才的缺乏将导致后备力量的不足。

五、比赛奖励

第一名04政教

第二名03历史

第三名04历史

体育道德风尚奖03政教

比赛组织奖05政教

最佳拼搏奖05历史

“政史系篮球健将”:

03政教刘训

03历史张智勇

04政教贺永

04历史吴庆林

04公关苏峰北

05政教彭博

六、比赛经费开支

收取各班报名费:04政教、04历史、03政教、03历史各30元

05政教、05历史、04公关各20元共180元

系部预拨款:150元

支出奖金:共220元比赛资料费用、奖状(6张)

裁判经费:100元水(一箱多)22元比赛横幅28元

总计:380元

七、比赛总结

本次篮球联赛无论是从参赛热情还是比赛规格、竞赛水平上看,是一届成功的联赛,并得到了广大同学、外系的高度认可。虽然在联赛之初遇到了特殊情况和一定阻力,但在体育部努力和广大同学的关怀下成功进行,并圆满结束。取得了一定的比赛成果,达到了预期比赛目的。同时,对于联赛出现的若干问题,也为体育部今后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八、附:(1)联赛申请书

(2)联赛通知

(3)联赛规程

(4)联赛赛程

被动弃权范文篇10

出现交通事故后首先要做的是及时报案。出了交通事故除了向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外,还要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一方面让保险公司知道投保人出了交通事故,另一方面也可以向保险公司咨询如何处理、保护现场,保险公司会教车友如何向对方索要事故证明等。车主在理赔时的基本流程:

(1)出示保险单证。

(2)出示行驶证。

(3)出示驾驶证。

(4)出示被保险人身份证。

(5)出示保险单。

(6)填写出险报案表。

(7)详细填写出险经过。

(8)详细填写报案人、驾驶员和联系电话。

(9)检查车辆外观,拍照定损。

(10)理赔员带领车主进行车辆外观检查。

(11)根据车主填写的报案内容拍照核损。

(12)理赔员提醒车主车辆上有无贵重物品。

(13)交付维修站修理。

(14)理赔员开具任务委托单确定维修项目及维修时间。

(15)车主签字认可。(16)车主将车辆交于维修站维修。

以上是车主和保险公司理赔员必须要做的。事实胜于雄辨,车主一定要注意做好前期工作,避免事后理赔时麻烦被动。

其次要及时与保险公司沟通。车主要积极协助保险公司完成对车辆查勘、照相以及定损等必要工作。结案前应向交管部门了解事故中自己应负多大的责任、损失多少和伤者的赔偿费用等情况,然后再向保险公司询问哪些情况能赔哪些情况不能赔,尽量减少损失。同时,车主在找救援公司拖车以及找修理厂修车时,关于价格问题要与保险公司及时沟通,避免救援公司或者修理厂的开价与保险公司的赔偿价格相差太大。对于定损时没有发现的车辆损失,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进行二次查勘定损,这笔额外的损失就不用车主自己掏钱了。因为保险事故受损或造成第三者财产损坏,应当尽量修复。修理前被保险人须会同保险公司检验,确定修理项目、修理方式及修理费用。若客户自行修理,保险公司会重新核定甚至拒绝赔偿。车辆修复以后,在支付修理费用和办理领车手续前务必对修理质量进行查验。

最后提醒车主在出现交通事故后不应该出现两个极端:(1)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喜欢私了,也就是说怕麻烦,觉得去理赔就是浪费时间,宁愿把这些时间浪费在和对方车主争执上。结果是耽搁了理赔的时间,往往是两头得不到赔偿,苦水只能往肚子里咽了。所以当发生交通事故时,最好不要私了,更不能忍气吞声。(2)哪怕一丁点的小刮擦都要去保险公司理赔。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又增加了自己的理赔率,因为保险公司每年根据车主的出险率有一定的折扣。我们拿太平洋保险公司举例,太平洋公司规定:被保险车辆出险3次后,保险公司将从第4次事故起,每增加一次保险事故,则在条款规定的免赔基础上增加5%免赔率,在一年内该项免赔最高增加15%。由此看来,那一小点损失去理赔就不值了。因此建议车主在有很小的损失时就没有必要东奔西跑地浪费精力了。

二、汽车保险理赔时的基本常识

(1)报案方式:电话报案、网上报案、到保险公司报案以及理赔员转达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