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23:03:07

报刊产业

报刊产业范文篇1

关键词:报刊产业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报刊的种数、发行总量、广告收入等大幅攀升,报刊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形成,报刊产业的经济实力正在不断增强。不过,报刊产业也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因此,报刊产业的发展应更重视战略规划,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报刊产业无可替代的地位

当世界上第一台电视问世时,有人曾悲观地预测报刊时代即将终结。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菲利普·迈尔教授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甚至给出了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但事实上,即便现在网络都已普及,报刊依然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日本《读卖新闻》2006年10月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0%的人认为报纸是最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在多媒体时代“需要报纸”或“相比电视更偏爱报纸”的受访者所占比例合计高达92%。针对报纸在报道中是否注重保护个人隐私进行了调查,结果78%的人给出了肯定回答。在日本,每1000名成年人中就有634人每天都购买报纸。《读卖新闻》发行量高达1000万份。这说明,即使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情况下,大多数日本民众还是把读报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从国外报刊产业数据资料来看,办刊业具有重要的地位,仍然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2003年,世界报业协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年会上表示,全球范围内报纸订阅量虽有所下降,但零售额仍上升5%,每天有超过10亿读者阅读报纸。全球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曾发表的《2001-2005年世界娱乐业及传媒业展望报告》认为,美国、加拿大、欧洲、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的报刊市场将年平均增长4.9%。越来越多的欧洲、亚洲、美洲报业对传统的报业战略进行调整,发行量和赢利持续增长。

从我国报刊产业的主要指标看,报刊产业的发展也处于上升阶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09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达1969.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351.72亿元。全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平均期印数16457万册,总印数31.53亿册,总印张166.2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202.35亿元。报纸和期刊的定价总金额相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0.62%和7.96%。据统计,2010年,我国报纸广告收入达381.5亿元,同比增长2.98%;期刊广告收入达32.2亿元,同比增长6%;报刊广告总计达413.7亿元,在全国广告营业额2340.5亿元的总份额中占17.68%。可见,我国大多数受众仍然非常重视报刊媒体,把阅读报纸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二、报刊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报刊产业体制改革较慢

随着报刊产业市场化运作的深入和竞争环境的改变,报刊产业管理体制对于报刊产业市场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行政的过多参与,导致报刊主体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大打折扣。报刊产业市场至今仍有较深的计划经济痕迹,对报刊产业的刊号、编制、投资、购并等方面控制过严,政府的审批和管理政策不够明晰,造成我国很多报刊缺乏创造力,从内容到形式,同质化都极其严重,而很多社会资本无法大举进入报刊产业。

(二)报刊产业竞争过度与无序竞争

我国报刊产业进入到了竞争环境,但竞争并不规范,出现了竞争过度与无序竞争。竞争过度在报刊产业竞争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打价格战。同时,报刊产业市场秩序混乱,竞争无序。如虚报发行量问题,有的报刊发行量虚报数倍。因为缺乏权威的数据调查机构,有些报刊还以国外一些社会组织评审的并不真实的名次来招揽受众。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主也无法准确判断广告效果。另外,报刊市场存在着很多没有刊号而发行的期刊以及很多鱼目混珠打擦边球的报刊。

(三)报刊同质化严重,定位趋同

报刊内容的同质化,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杭州等地都表现得非常突出。大多数报刊版面趋同,风格类似。对相同题材的报道趋同率高达40%以上,定位趋同问题也非常明显。尤其是都市报,读者定位都是市民,如北京的《北京晨报》、《北京晚报》,西安的《华商报》、《三秦都市报》、《今早报》,杭州的《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等,定位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很多报刊清楚自己的广告主是谁,却不知道自己的受众是谁,更没有明晰而准确的报刊定位。

(四)报刊企业规模不大,实力较弱

我国报刊产业市场化运作后,各地都建立了企业化运作的报业集团和出版集团。与全球知名传媒集团巨额的广告收入和现金流相比,我国的报刊企业规模较小、实力单薄。与法国最大的出版集团相比,该集团期刊广告年收入远高于于我国所有期刊广告收入的总和。与日本相比较,日本期刊总印量在30亿册,但按人均计算是我国人均期刊拥有量的10倍。日本讲谈社期刊年广告收入约为300亿日元,是我国期刊广告收入的1.4倍。除了规模不大,由于外部体制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报刊企业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导致报刊企业发展活力不够,效益不佳。

(五)广告收入所占比重过大,资本运作能力较弱

我国报刊产业的广告收入所占比例要大于西方报刊产业,而一些报刊衍生产品、多元化经营的收入要低于西方传媒。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过大,增值业务少,导致报刊产业收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报刊产业在广告产品提供方面也缺乏有创意的广告计划,在价格、渠道、市场推广、商业合作方面的谈判能力不强。

三、报刊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如果说报刊产业第一轮的发展是靠政府洗牌的话,新一轮的发展将更多地靠市场推动。我国报刊产业需要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尽快构筑适应市场的运营机制,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转变管理方式,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促进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报刊组织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让市场在报刊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我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化公益性报刊和商业性报刊的管理办法,落实报刊组织的退出机制。推进报刊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塑传媒市场主体。

(二)运用资本运作战略,实现规模扩张

全球传媒产业已开始迈进一个全新的资本时代。通过适度的资本运作,不仅能够为报刊产业带来低成本外部融资,满足资金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报刊产业资本的低成本扩张与增值,改善资本结构,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借助资本运作,很多报刊实现了规模扩张。由于当前报刊产业竞争具有很强的商战性质,更加表现为实力的较量。报刊组织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大胆吸收社会资金的投入。报刊产业要逐步摆脱以往对自有利润和银行信贷的高度依赖,打破单一渠道融资格局,广泛拓展上市融资、引进境内外基金、信托融资、合作开发融资等多种渠道。(三)运用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实力

美国品牌研究专家大卫·艾克认为:“什么样的信息最能体现差异化,就最吸引目标市场。”差异化能让受众产生有效的认知,进而产生阅读偏好。核心竞争力是报刊品牌独特的竞争能力,它必须有助于实现受众所看重的品牌核心价值。从长期来看,报刊组织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应立足于在追求受众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向受众提供优于竞争对手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为受众所看重的剩余价值的能力。这种差异化优势由于体现了受众价值导向,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

(四)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改善收入结构

多角化经营战略属于开拓发展型战略,是报刊组织在现有经营状态下增加市场或行业差异性的产品或产业的一种成长方式。报刊组织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经营安全性,改善报刊产业广告收入比重过重的问题,更有利于其向前景好的新兴传媒行业或相关产业转移。以经营理念为指导,实现办报、发行、广告、拓展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不少行业有互相促进的作用,通过多角化经营,往往可以达到促进报刊产业务发展的作用。位居日本印刷出版业首位的大日本印刷公司,在经营主业印刷业的同时,把业务扩展到包揽国际体育会议筹备、承办全国性产品展览、代客市场调查、情报服务等方面。这些新业务离不开印刷。这些新业务,不仅提供了年递增率10%—20%的收入,而且使公司原需补贴的一些印刷部门扭亏为盈。

(五)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增强企业实力

报刊产业范文篇2

一、报刊产业无可替代的地位

当世界上第一台电视问世时,有人曾悲观地预测报刊时代即将终结。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菲利普·迈尔教授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甚至给出了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但事实上,即便现在网络都已普及,报刊依然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日本《读卖新闻》2006年10月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0%的人认为报纸是最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在多媒体时代“需要报纸”或“相比电视更偏爱报纸”的受访者所占比例合计高达92%。针对报纸在报道中是否注重保护个人隐私进行了调查,结果78%的人给出了肯定回答。在日本,每1000名成年人中就有634人每天都购买报纸。《读卖新闻》发行量高达1000万份。这说明,即使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情况下,大多数日本民众还是把读报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从国外报刊产业数据资料来看,办刊业具有重要的地位,仍然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2003年,世界报业协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年会上表示,全球范围内报纸订阅量虽有所下降,但零售额仍上升5%,每天有超过10亿读者阅读报纸。全球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曾发表的《2001-2005年世界娱乐业及传媒业展望报告》认为,美国、加拿大、欧洲、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的报刊市场将年平均增长4.9%。越来越多的欧洲、亚洲、美洲报业对传统的报业战略进行调整,发行量和赢利持续增长。

从我国报刊产业的主要指标看,报刊产业的发展也处于上升阶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09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达1969.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351.72亿元。全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平均期印数16457万册,总印数31.53亿册,总印张166.2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202.35亿元。报纸和期刊的定价总金额相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0.62%和7.96%。据统计,2010年,我国报纸广告收入达381.5亿元,同比增长2.98%;期刊广告收入达32.2亿元,同比增长6%;报刊广告总计达413.7亿元,在全国广告营业额2340.5亿元的总份额中占17.68%。可见,我国大多数受众仍然非常重视报刊媒体,把阅读报纸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二、报刊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报刊产业体制改革较慢

随着报刊产业市场化运作的深入和竞争环境的改变,报刊产业管理体制对于报刊产业市场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行政的过多参与,导致报刊主体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大打折扣。报刊产业市场至今仍有较深的计划经济痕迹,对报刊产业的刊号、编制、投资、购并等方面控制过严,政府的审批和管理政策不够明晰,造成我国很多报刊缺乏创造力,从内容到形式,同质化都极其严重,而很多社会资本无法大举进入报刊产业。

(二)报刊产业竞争过度与无序竞争

我国报刊产业进入到了竞争环境,但竞争并不规范,出现了竞争过度与无序竞争。竞争过度在报刊产业竞争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打价格战。同时,报刊产业市场秩序混乱,竞争无序。如虚报发行量问题,有的报刊发行量虚报数倍。因为缺乏权威的数据调查机构,有些报刊还以国外一些社会组织评审的并不真实的名次来招揽受众。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主也无法准确判断广告效果。另外,报刊市场存在着很多没有刊号而发行的期刊以及很多鱼目混珠打擦边球的报刊。

(三)报刊同质化严重,定位趋同

报刊内容的同质化,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杭州等地都表现得非常突出。大多数报刊版面趋同,风格类似。对相同题材的报道趋同率高达40%以上,定位趋同问题也非常明显。尤其是都市报,读者定位都是市民,如北京的《北京晨报》、《北京晚报》,西安的《华商报》、《三秦都市报》、《今早报》,杭州的《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等,定位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很多报刊清楚自己的广告主是谁,却不知道自己的受众是谁,更没有明晰而准确的报刊定位。

(四)报刊企业规模不大,实力较弱

我国报刊产业市场化运作后,各地都建立了企业化运作的报业集团和出版集团。与全球知名传媒集团巨额的广告收入和现金流相比,我国的报刊企业规模较小、实力单薄。与法国最大的出版集团相比,该集团期刊广告年收入远高于于我国所有期刊广告收入的总和。与日本相比较,日本期刊总印量在30亿册,但按人均计算是我国人均期刊拥有量的10倍。日本讲谈社期刊年广告收入约为300亿日元,是我国期刊广告收入的1.4倍。除了规模不大,由于外部体制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报刊企业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导致报刊企业发展活力不够,效益不佳。

(五)广告收入所占比重过大,资本运作能力较弱

我国报刊产业的广告收入所占比例要大于西方报刊产业,而一些报刊衍生产品、多元化经营的收入要低于西方传媒。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过大,增值业务少,导致报刊产业收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报刊产业在广告产品提供方面也缺乏有创意的广告计划,在价格、渠道、市场推广、商业合作方面的谈判能力不强。

三、报刊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如果说报刊产业第一轮的发展是靠政府洗牌的话,新一轮的发展将更多地靠市场推动。我国报刊产业需要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尽快构筑适应市场的运营机制,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转变管理方式,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促进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报刊组织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让市场在报刊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我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化公益性报刊和商业性报刊的管理办法,落实报刊组织的退出机制。推进报刊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塑传媒市场主体。

(二)运用资本运作战略,实现规模扩张

全球传媒产业已开始迈进一个全新的资本时代。通过适度的资本运作,不仅能够为报刊产业带来低成本外部融资,满足资金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报刊产业资本的低成本扩张与增值,改善资本结构,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借助资本运作,很多报刊实现了规模扩张。由于当前报刊产业竞争具有很强的商战性质,更加表现为实力的较量。报刊组织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大胆吸收社会资金的投入。报刊产业要逐步摆脱以往对自有利润和银行信贷的高度依赖,打破单一渠道融资格局,广泛拓展上市融资、引进境内外基金、信托融资、合作开发融资等多种渠道。

(三)运用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实力

美国品牌研究专家大卫·艾克认为:“什么样的信息最能体现差异化,就最吸引目标市场。”差异化能让受众产生有效的认知,进而产生阅读偏好。核心竞争力是报刊品牌独特的竞争能力,它必须有助于实现受众所看重的品牌核心价值。从长期来看,报刊组织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应立足于在追求受众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向受众提供优于竞争对手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为受众所看重的剩余价值的能力。这种差异化优势由于体现了受众价值导向,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

(四)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改善收入结构多角化

经营战略属于开拓发展型战略,是报刊组织在现有经营状态下增加市场或行业差异性的产品或产业的一种成长方式。报刊组织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经营安全性,改善报刊产业广告收入比重过重的问题,更有利于其向前景好的新兴传媒行业或相关产业转移。以经营理念为指导,实现办报、发行、广告、拓展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不少行业有互相促进的作用,通过多角化经营,往往可以达到促进报刊产业务发展的作用。位居日本印刷出版业首位的大日本印刷公司,在经营主业印刷业的同时,把业务扩展到包揽国际体育会议筹备、承办全国性产品展览、代客市场调查、情报服务等方面。这些新业务离不开印刷。这些新业务,不仅提供了年递增率10%—20%的收入,而且使公司原需补贴的一些印刷部门扭亏为盈。

(五)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增强企业实力

报刊产业范文篇3

一、报刊产业无可替代的地位

当世界上第一台电视问世时,有人曾悲观地预测报刊时代即将终结。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菲利普?迈尔教授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甚至给出了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但事实上,即便现在网络都已普及,报刊依然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日本《读卖新闻》2006年10月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0%的人认为报纸是最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在多媒体时代“需要报纸”或“相比电视更偏爱报纸”的受访者所占比例合计高达92%。针对报纸在报道中是否注重保护个人隐私进行了调查,结果78%的人给出了肯定回答。在日本,每1000名成年人中就有634人每天都购买报纸。《读卖新闻》发行量高达1000万份。这说明,即使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情况下,大多数日本民众还是把读报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从国外报刊产业数据资料来看,办刊业具有重要的地位,仍然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2003年,世界报业协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年会上表示,全球范围内报纸订阅量虽有所下降,但零售额仍上升5%,每天有超过10亿读者阅读报纸。全球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曾发表的《2001-2005年世界娱乐业及传媒业展望报告》认为,美国、加拿大、欧洲、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的报刊市场将年平均增长4.9%。越来越多的欧洲、亚洲、美洲报业对传统的报业战略进行调整,发行量和赢利持续增长。

从我国报刊产业的主要指标看,报刊产业的发展也处于上升阶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09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达1969.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351.72亿元。全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平均期印数16457万册,总印数31.53亿册,总印张166.2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202.35亿元。报纸和期刊的定价总金额相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0.62%和7.96%。据统计,2010年,我国报纸广告收入达381.5亿元,同比增长2.98%;期刊广告收入达32.2亿元,同比增长6%;报刊广告总计达413.7亿元,在全国广告营业额2340.5亿元的总份额中占17.68%。可见,我国大多数受众仍然非常重视报刊媒体,把阅读报纸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二、报刊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报刊产业体制改革较慢

随着报刊产业市场化运作的深入和竞争环境的改变,报刊产业管理体制对于报刊产业市场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行政的过多参与,导致报刊主体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大打折扣。报刊产业市场至今仍有较深的计划经济痕迹,对报刊产业的刊号、编制、投资、购并等方面控制过严,政府的审批和管理政策不够明晰,造成我国很多报刊缺乏创造力,从内容到形式,同质化都极其严重,而很多社会资本无法大举进入报刊产业。

(二)报刊产业竞争过度与无序竞争

我国报刊产业进入到了竞争环境,但竞争并不规范,出现了竞争过度与无序竞争。竞争过度在报刊产业竞争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打价格战。同时,报刊产业市场秩序混乱,竞争无序。如虚报发行量问题,有的报刊发行量虚报数倍。因为缺乏权威的数据调查机构,有些报刊还以国外一些社会组织评审的并不真实的名次来招揽受众。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主也无法准确判断广告效果。另外,报刊市场存在着很多没有刊号而发行的期刊以及很多鱼目混珠打擦边球的报刊。

(三)报刊同质化严重,定位趋同

报刊内容的同质化,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杭州等地都表现得非常突出。大多数报刊版面趋同,风格类似。对相同题材的报道趋同率高达40%以上,定位趋同问题也非常明显。尤其是都市报,读者定位都是市民,如北京的《北京晨报》、《北京晚报》,西安的《华商报》、《三秦都市报》、《今早报》,杭州的《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等,定位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很多报刊清楚自己的广告主是谁,却不知道自己的受众是谁,更没有明晰而准确的报刊定位。

(四)报刊企业规模不大,实力较弱

我国报刊产业市场化运作后,各地都建立了企业化运作的报业集团和出版集团。与全球知名传媒集团巨额的广告收入和现金流相比,我国的报刊企业规模较小、实力单薄。与法国最大的出版集团相比,该集团期刊广告年收入远高于于我国所有期刊广告收入的总和。与日本相比较,日本期刊总印量在30亿册,但按人均计算是我国人均期刊拥有量的10倍。日本讲谈社期刊年广告收入约为300亿日元,是我国期刊广告收入的1.4倍。除了规模不大,由于外部体制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报刊企业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导致报刊企业发展活力不够,效益不佳。

(五)广告收入所占比重过大,资本运作能力较弱

我国报刊产业的广告收入所占比例要大于西方报刊产业,而一些报刊衍生产品、多元化经营的收入要低于西方传媒。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过大,增值业务少,导致报刊产业收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报刊产业在广告产品提供方面也缺乏有创意的广告计划,在价格、渠道、市场推广、商业合作方面的谈判能力不强。

三、报刊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如果说报刊产业第一轮的发展是靠政府洗牌的话,新一轮的发展将更多地靠市场推动。我国报刊产业需要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尽快构筑适应市场的运营机制,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转变管理方式,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促进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报刊组织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让市场在报刊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我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化公益性报刊和商业性报刊的管理办法,落实报刊组织的退出机制。推进报刊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塑传媒市场主体。

(二)运用资本运作战略,实现规模扩张

全球传媒产业已开始迈进一个全新的资本时代。通过适度的资本运作,不仅能够为报刊产业带来低成本外部融资,满足资金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报刊产业资本的低成本扩张与增值,改善资本结构,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借助资本运作,很多报刊实现了规模扩张。由于当前报刊产业竞争具有很强的商战性质,更加表现为实力的较量。报刊组织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大胆吸收社会资金的投入。报刊产业要逐步摆脱以往对自有利润和银行信贷的高度依赖,打破单一渠道融资格局,广泛拓展上市融资、引进境内外基金、信托融资、合作开发融资等多种渠道。

(三)运用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实力

美国品牌研究专家大卫?艾克认为:“什么样的信息最能体现差异化,就最吸引目标市场。”差异化能让受众产生有效的认知,进而产生阅读偏好。核心竞争力是报刊品牌独特的竞争能力,它必须有助于实现受众所看重的品牌核心价值。从长期来看,报刊组织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应立足于在追求受众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向受众提供优于竞争对手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为受众所看重的剩余价值的能力。这种差异化优势由于体现了受众价值导向,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

(四)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改善收入结构

多角化经营战略属于开拓发展型战略,是报刊组织在现有经营状态下增加市场或行业差异性的产品或产业的一种成长方式。报刊组织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经营安全性,改善报刊产业广告收入比重过重的问题,更有利于其向前景好的新兴传媒行业或相关产业转移。以经营理念为指导,实现办报、发行、广告、拓展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不少行业有互相促进的作用,通过多角化经营,往往可以达到促进报刊产业务发展的作用。位居日本印刷出版业首位的大日本印刷公司,在经营主业印刷业的同时,把业务扩展到包揽国际体育会议筹备、承办全国性产品展览、代客市场调查、情报服务等方面。这些新业务离不开印刷。这些新业务,不仅提供了年递增率10%—20%的收入,而且使公司原需补贴的一些印刷部门扭亏为盈。

(五)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增强企业实力

报刊产业范文篇4

1“报刊扶贫”拓展农村扶贫开发新内涵

2011年9月22日上午10时,在广东省五华县安流镇红山村村委办,值班村干部高兴地从乡邮员手中接过当天的《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等报刊。跟红山村一样,梅州市8个县市的551个贫困村中有80%当天就能收到由对口帮扶单位为其订阅的“扶贫”报刊。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快贫困农村的脱贫步伐,自2010年开始,梅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广泛开展“双到”帮扶活动。在实施民生、安居、产业、学技帮扶项目的前提下,梅州市邮政局通过对“双到”帮扶工作的深入调查,提出“报刊扶贫”项目,由对口帮扶单位出资为挂点贫困村订阅《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南方日报》和《南方果树》等各级党报党刊和科普报刊。作为文化帮扶项目,“报刊扶贫”受到梅州市扶贫开发局、各帮扶单位和贫困村的一致好评。

丰顺县邮政局为把“报刊扶贫”订阅项目落实好,分管业务副局长亲自起草营销公关方案,带领市场经营部的相关人员进村入户宣讲“报刊扶贫”的优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丰顺县邮政局的积极协调沟通下,丰顺县扶贫开发局专门下发“报刊扶贫”订阅文件,要求各对口帮扶单位把“报刊扶贫”与民生、产业等帮扶项目结合起来,做到有资金安排,有项目保障,有专人负责。在强有力的部署下,丰顺县87个对口帮扶单位纷纷为挂点村订阅“扶贫”报刊。同时,丰顺县还把“报刊扶贫”订阅与“农家书屋”建设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梅州市邮政局市场部为把“报刊扶贫”订阅项目做大,还制订了考核和指导意见,明确指示各县市局要把“报刊扶贫”订阅项目作为农村报刊订阅市场的新增点,进行培植和挖掘。

2《南方农村报》播洒新农村建设新风尚

《南方农村报》因通俗易懂、贴近农村生产生活而倍受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成为农民朋友闲余饭后学技娱乐的好帮手。2011年《南方农村报》的发行量突破50000份,成为梅州市邮政局农村报刊订阅发行的拳头产品。一直以来,梅州市邮政局十分重视与《南方农村报》的密切合作。随着梅州市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该局更加注重与《南方农村报》的战略合作。参与报社联合开展“十佳百优”订阅竞赛活动,对实现《南方农村报》发行量前十名的支局和征订量前100名的乡邮员分别给予万元和摩托车的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农村网点和广大乡邮员的积极性。2011年梅州市邮政局有3个网点、10名乡邮员获得了《南方农村报》的“十佳百优”先进奖励,排名广东邮政的首位。针对《南方农村报》在农村文化市场的特殊地位,梅州市邮政局市场部门把该报的发行列为梅州市局畅销报刊营销项目来谋划,做好日常性的跟踪、评比、督导工作,不断强化市、县局之间的业务协调,积极做好《南方农村报》的宣传、营销和投送工作。兴宁市邮政局刁坊邮政支局乡邮员热心乡邮工作。为把乡邮工作干好,做到嘴勤、脚勤、出班勤,不放弃任何机会,不放弃任何对象,诚信投送,老实做人。在《南方农村报》征订工作中,他结合刁坊镇水稻、蔬菜、养猪等产业较为发达以及该镇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南方农村报》的发行,重点抓好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村超市、农村小学、食品加工户、农村“五老”群体的订阅宣传。由于该乡邮员口碑好、人勤快,加上《南方农村报》的可读性强,段道征订量连续三年呈直线上升趋势,2011年该乡邮员征订《南方农村报》达到430份,被《南方农村报》评为“十佳百优”先进个人,奖励摩托车一部。

报刊产业范文篇5

[关键词]西方新闻传播;产业化;进程

自15世纪末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中世纪的地中海和北海贸易开始转向全球贸易,开辟世界市场。欧洲商业和工业向全球的转移,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开端。这个过程持续了几百年,直到19世纪初发生工业革命,现代西方的产业化才初具规模。而西方新闻传播业的产业化,由于它的特殊性,其经历的过程要比纯粹的物质生产产业复杂一些。以下将这一发展进程简单作一描述:

一、早期新闻传播的简单买卖关系

欧洲自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帝国形成时期起,就存在社会性的新闻传播,是官办的,主要在官方系统(一定程度也在商界)流通。欧洲中世纪末期的新闻传播,形成印刷新闻纸、手抄新闻两种载体。前者在德语国家较为流行,后者在地中海沿岸较为流行。印刷新闻纸类似现在的印刷传单,一般一张纸只印有一条新闻,以社会新闻居多,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手抄新闻一张纸上有数条新闻,以商业新闻(包括战争消息,对这类消息的需求主要不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是为了避免贸易受损)居多,主要满足商人对信息的需求。政治和宗教性的新闻也有流通,但不是主要的。这两类新闻载体大多以买卖关系流通,但是服务范围很有限,没有形成市场,更不能说形成了一个产业门类。

二、官报时期的新闻传播“产业”仅对少数特许出版商而言

17世纪起,印刷新闻媒介替代了手抄媒介,“报纸”的概念形成。大英百科全书对它的定义是:“每日、每周或有规律的其他间隔时间发行的,提供新闻、观点、特写及其他公众感兴趣的信息,并且常常伴有广告的出版物。”但是,当时西方主要国家尚处于封建王权的统治下,因而报刊主要不是作为商品,而是作为一种从属于官方政治控制的工具。由于它们一般由王权特许少数出版商来编辑出版,因而对这几个出版商来说,存在报业的经营问题。于是,新闻传播业最早的两重性在这里显现:一方面它们可以作为政治工具,另一方面它们也同时可以作为这些出版商的“产业”,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法国的特诺多家族,自从1631年被路易十三特许出版官方的《公报》以后,连续5代人经营该报。对这个家族来说,报刊是他们经营的产业;但对社会来说,该报不是产业,而是官方的事业。

三、党报时期不存在规模化的新闻传播产业

当封建制度过分阻碍资产阶级开拓世纪市场的步伐之时,各主要西方国家先后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然而革命前夕和革命后或长或短的时期内,新闻传播依然没有形成产业。新闻自由的原则确立了,报纸刊物骤然增多,但它们大多是为各个党政派别服务的工具,其“政论”的功能远远大于“告之”的功能。读者与报刊的关系,形式上是一种买卖关系,但是双方观点信仰的相同,远高于这种买卖关系,所以英语“订户”(subscriber)的原始含义是“捐助人”,也就是说,卖报与订报的关系主要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政治、文化或宗教方面的捐助和受助关系。

原因在于,革命成功之后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未来前途未定型,各个党派必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政治争论中。在西方主要国家的新闻传播史上,大多存在着这样一个“党报时期”,这个时期不存在规模化的新闻传播产业。美国的党报时期较为典型,从1775年独立战争至19世纪中叶,大约有六七十年,这个时期的结束较为明显;在其他国家,党报时期的初期,其特点较为明显,但这时期的结束表现为一个过程,与商业报刊时期有一个较长的交织、重合期(有的长达一二百年),是在不知不觉中结束党报时期而逐步进入商业报刊时期的。例如法国和意大利,其新闻传播的主流,二战后便进入了(严格说是重新开始)商业时期。但是政党报刊,法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是在90年代初才基本消失的。

作为这种转变的余波,有两件象征性的事情:一件是1969年英国工党机关报《每日先驱报》在经营不下去的情况下卖给跨国报业主默多克,默氏在很短的时间就将这家党报改造成大众化日报《太阳报》,该报每天第3版刊登一幅裸体女郎照片,发行量飙升到400万份,成为英国发行量最大、欧洲发行量第二的报纸。另一件事情是意大利的3个主要政党天民党、社会党和共产党在90年代初几乎同时自行瓦解,其党报也因此不复存在。已经作为独立报纸的原共产党机关报,也是意大利战后持续40年的最大的政党报纸《团结报》于2000年5月宣布停刊。显然,新闻传播作为一个产业,在西方多数国家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是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四、新闻传播产业化的开端——廉价报刊的出现

既然多数国家党报时期与商业报刊时期存在一个较长的重合期,那么总是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一个国家出现规模化的廉价报刊,通常被视为这样一个转折点。在美国,以19世纪30年代出版“美分报”作为标志;在英国,以1855年出现“便士报”作为标志(英国不像美国那样“干脆”,政党新闻业还存在了相当的时间,但影响力日渐衰落)。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和国家发展前途基本确定之后,政治争论大大减少,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发展经济,新闻传播这时才像是突然意识到自己本来就有的商业属性,作为一种产业骤然发展起来。

五、首先集团化的报业

大约只过了半个世纪,即19世纪末,美国和英国的报业就开始走向集团化,分别出现最早的集团报业主斯克利普斯、北岩勋爵。20世纪最初的几十年,是西方报团急遽发展和竞争极为激烈的时期,典型国家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魏玛时期的德国等。这个时期,新闻传播的产业化主要是以报团经营的形式出现的。当年参与竞争的报团,现在三分之二以上已经不复存在。

六、广播电视业从公营体制转向公营与民营并行体制,广播电视业的产业化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先后出现新的传媒广播和电视,初期大多是民营的,由于刚刚出现,规模很小。几年后英国议会认为广播不宜由个人掌握,于1927年将已经建立的民营广播公司改组为英国广播公司(BBC),这是一种独特的西方广播公营体制。在这里,公营≠国营,广播电台和随后出现的电视台不属于政府所有,也不属于个人所有,而属于社会所有;政府或议会对其有一定的监督权,提供一定的经费,但不得干预具体的编务和经营,其收入主要靠收听(收视)费和其他经营项目的收益;一个由社会人士、政府代表、新闻工作者代表组成的委员会是其最高管理机构;节目不播广告,以防止商业利益的干预。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除了美国,其他西方国家大多效仿英国,建立起这种公营广播电视体制。因此,作为新闻传播一部分的广播电视业,其作为一种产业,在整个西方世界当时尚没有提上日程。

但是美国没有实行这种体制,在广播出现后几年内,就出现两个民营的大型广播公司,即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43年因反托拉斯法的限制,NBC出售一个全国广播网,形成第3个大型广播公司,即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出现以后,随即也纳入原有的广播公司业务范围(大广播),广播电视业作为一种产业,同样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服务(包括新闻信息,特别是财经新闻)越来越成为支柱产业。于是从50年代起,广播电视民营化的呼声渐强。1953年和1972年,英国分别开放电视和广播,允许民营,公营垄断广电的局面被打破。

随后,西方其他国家也陆续开放民营广播电视。大约从80年代起,美国以外的主要西方国家,形成了公营和民营两大广电体系的竞争局面。民营广电公司吸纳大量广告,完全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以及后来出现的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作为八,近年世界新闻传播业的两个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6轮漫长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在以前的物物贸易之外,加上了两大类新型贸易,即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因而关贸总协定也转变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两项与前一项的并列,意味着世界市场产业的重大变化,知识经济开始主导市场,精神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化越发显得重要。在这个大背景下,新闻传播的产业化出现两种新的趋势,一是跨国的综合性媒介集团急遽扩展,一是新闻传播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酝酿着新的更大规模的重组。

从80年代以来,跨国知识产业越发主导世界市场。新闻传播业作为这类产业的一类,也开始显现这种趋势,其代表人物是80年代走向世界的澳大利亚传播业主默多克(R.Murdoch)、90年代走向世界的加拿大传播业主布莱克(C.Black)。默多克80年代末买下本国最大的媒介集团“先驱与时代周刊集团”,不仅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媒介集团老板,而且也是英国、美国,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主要媒介集团老板之一。他的家族掌握着世界第一号大报《泰晤士报》,欧洲发行量居第二位的《太阳报》和影响全欧洲的“空中卫星电视台”(BKsyB),掌握着美国第四大广播电视(+电影)公司(FOX)和一些美国相对重要的报刊,控制着亚洲卫视和一些亚洲报刊。而90年代从加拿大冒出来的布莱克则是一匹黑马,他收购了英国第三大报纸《每日电讯报》、以色列最大的《耶路撒冷邮报》、澳大利亚最大的和历史最悠久的《悉尼先驱晨报》(这几家濒临破产的著名报纸在他的经营下,二三年内均扭亏为赢),并一举买下了加拿大已经历经5代的最大的索瑟姆报团,成为加拿大媒介集团的第一号老板。他还是美国数百家中小报刊的老板(买进卖出这些报刊成为他赚钱的一种基本手段),另外还在各国广电领域有不少投资。对这些跨国的媒介集团老板来说,他们的本分是经营,至于经营新闻传播业,不过是碰巧遇到了这个操作对象。除了他们自身的经营有方外,知识经济的来临、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则为他们在新闻传播领域谋求最大利润提供了条件。

以1996年美国修订电信法为契机,新闻传播产业本身已经不再作为单独的产业,而是开始与其他相关产业实行大合并。首先是时代-华纳公司与CNN的合并,新的公司集印刷媒介、无线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为一体,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媒介集团,年收入超过200亿美元;其次,迪斯尼娱乐公司兼并ABC,将娱乐业、电影制作业与广播电视业融为一个新的集团,该集团成为美国,也是世界第二大媒介集团,年收入接近200亿美元。欧洲也在这种大兼并的趋势下,出现物质产品产业兼并传播业或在传播业大量投资的风潮,例如法国最大的电视一台,即是一家工业公司经营的;德国最大的卫视一台,则被一家电器公司接手经营。

2000年,又一轮对传播业的兼并开始了。首先是美国的大型电器公司维阿柯姆(Viacom)兼并CBS,形成美国第四大媒介集团;接着,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月里,美国最大的网络公司之一美国在线,与兼并CNN不久的时代-华纳公司的再合并(合并交易额达1830亿美元),通过了最后一段法律程序。现在这个世界传播业巨无霸的名称叫“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它将最新的传播技术――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平台与传统的印刷媒介、无线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仅时髦了10年左右)集于一身,年收入将超过400亿美元。

七、难以预测的未来发展

21世纪还会不会有单纯的新闻传播产业,各种信息传播会不会融为一体?无论未来的发展在技术上呈现何种趋势,包含新闻传播在内的信息传播,主要将以产业的形式经营,这是无法扭转的。当然,这不会排除各种以非盈利为目的的新闻传播媒介的存在,用于公益、慈善、宗教、教育的媒介依然会有活动的空间,但是它们无法在社会中成为主流媒介。例如在美国这个媒介完全私营的社会里,还有一个大型的民营公共广播公司(PBS),它不以盈利为目的,集合了数百家这类电视台和上千家广播电台。公务员之家

西方国家新闻传播的产业化进程,19世纪以前呈算术级数增长,而在传播科技突飞猛进的20世纪,则呈几何级数增长,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对此,用“是”或“否”来简单判断是困难的。大规模的媒介集团兼并,以及其他产业兼并新闻传播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新闻资源和其他信息资源,提高效率;但是这也可能带来传播业的更大规模的垄断。尽管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皮托福斯基表示,有各种法律的限定,“旨在保证新的媒体集团具有开放、多样和自由的特点”①,但是新的更大的集团利益也可能扼杀公众对新闻的接近权和知晓权,以及意见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现在,西方各国的新闻传播业垄断大多呈上升趋势,澳大利亚最高,已达到95%以上,其次是加拿大,也有近80%,这是令人不安的。西方产业化的过分发展,在全球范围也造成了更大的新闻流通的不平衡,新闻传播如何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将传播业仅仅作为一种产业,这个传播业的两重性问题既然明显地没有被摆平,那么它在新世纪依然会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报刊产业范文篇6

[关键词]西方新闻传播;产业化;进程

自15世纪末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中世纪的地中海和北海贸易开始转向全球贸易,开辟世界市场。欧洲商业和工业向全球的转移,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开端。这个过程持续了几百年,直到19世纪初发生工业革命,现代西方的产业化才初具规模。而西方新闻传播业的产业化,由于它的特殊性,其经历的过程要比纯粹的物质生产产业复杂一些。以下将这一发展进程简单作一描述:

一,早期新闻传播的简单买卖关系。欧洲自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帝国形成时期起,就存在社会性的新闻传播,是官办的,主要在官方系统(一定程度也在商界)流通。欧洲中世纪末期的新闻传播,形成印刷新闻纸、手抄新闻两种载体。前者在德语国家较为流行,后者在地中海沿岸较为流行。印刷新闻纸类似现在的印刷传单,一般一张纸只印有一条新闻,以社会新闻居多,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手抄新闻一张纸上有数条新闻,以商业新闻(包括战争消息,对这类消息的需求主要不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是为了避免贸易受损)居多,主要满足商人对信息的需求。政治和宗教性的新闻也有流通,但不是主要的。这两类新闻载体大多以买卖关系流通,但是服务范围很有限,没有形成市场,更不能说形成了一个产业门类。

二,官报时期的新闻传播“产业”仅对少数特许出版商而言。17世纪起,印刷新闻媒介替代了手抄媒介,“报纸”的概念形成。大英百科全书对它的定义是:“每日、每周或有规律的其他间隔时间发行的,提供新闻、观点、特写及其他公众感兴趣的信息,并且常常伴有广告的出版物。”但是,当时西方主要国家尚处于封建王权的统治下,因而报刊主要不是作为商品,而是作为一种从属于官方政治控制的工具。由于它们一般由王权特许少数出版商来编辑出版,因而对这几个出版商来说,存在报业的经营问题。于是,新闻传播业最早的两重性在这里显现:一方面它们可以作为政治工具,另一方面它们也同时可以作为这些出版商的“产业”,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法国的特诺多家族,自从1631年被路易十三特许出版官方的《公报》以后,连续5代人经营该报。对这个家族来说,报刊是他们经营的产业;但对社会来说,该报不是产业,而是官方的事业。

三,党报时期不存在规模化的新闻传播产业。当封建制度过分阻碍资产阶级开拓世纪市场的步伐之时,各主要西方国家先后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然而革命前夕和革命后或长或短的时期内,新闻传播依然没有形成产业。新闻自由的原则确立了,报纸刊物骤然增多,但它们大多是为各个党政派别服务的工具,其“政论”的功能远远大于“告之”的功能。读者与报刊的关系,形式上是一种买卖关系,但是双方观点信仰的相同,远高于这种买卖关系,所以英语“订户”(subscriber)的原始含义是“捐助人”,也就是说,卖报与订报的关系主要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政治、文化或宗教方面的捐助和受助关系。

原因在于,革命成功之后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未来前途未定型,各个党派必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政治争论中。在西方主要国家的新闻传播史上,大多存在着这样一个“党报时期”,这个时期不存在规模化的新闻传播产业。美国的党报时期较为典型,从1775年独立战争至19世纪中叶,大约有六七十年,这个时期的结束较为明显;在其他国家,党报时期的初期,其特点较为明显,但这时期的结束表现为一个过程,与商业报刊时期有一个较长的交织、重合期(有的长达一二百年),是在不知不觉中结束党报时期而逐步进入商业报刊时期的。

例如法国和意大利,其新闻传播的主流,二战后便进入了(严格说是重新开始)商业时期。但是政党报刊,法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是在90年代初才基本消失的。

作为这种转变的余波,有两件象征性的事情:一件是1969年英国工党机关报《每日先驱报》在经营不下去的情况下卖给跨国报业主默多克,默氏在很短的时间就将这家党报改造成大众化日报《太阳报》,该报每天第3版刊登一幅裸体女郎照片,发行量飙升到400万份,成为英国发行量最大、欧洲发行量第二的报纸。另一件事情是意大利的3个主要政党天民党、社会党和共产党在90年代初几乎同时自行瓦解,其党报也因此不复存在。已经作为独立报纸的原共产党机关报,也是意大利战后持续40年的最大的政党报纸《团结报》于2000年5月宣布停刊。显然,新闻传播作为一个产业,在西方多数国家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是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四,新闻传播产业化的开端——廉价报刊的出现。既然多数国家党报时期与商业报刊时期存在一个较长的重合期,那么总是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一个国家出现规模化的廉价报刊,通常被视为这样一个转折点。在美国,以19世纪30年代出版“美分报”作为标志;在英国,以1855年出现“便士报”作为标志(英国不像美国那样“干脆”,政党新闻业还存在了相当的时间,但影响力日渐衰落)。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和国家发展前途基本确定之后,政治争论大大减少,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发展经济,新闻传播这时才像是突然意识到自己本来就有的商业属性,作为一种产业骤然发展起来。

五,首先集团化的报业。大约只过了半个世纪,即19世纪末,美国和英国的报业就开始走向集团化,分别出现最早的集团报业主斯克利普斯、北岩勋爵。20世纪最初的几十年,是西方报团急遽发展和竞争极为激烈的时期,典型国家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魏玛时期的德国等。这个时期,新闻传播的产业化主要是以报团经营的形式出现的。当年参与竞争的报团,现在三分之二以上已经不复存在。

六,广播电视业从公营体制转向公营与民营并行体制,广播电视业的产业化。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先后出现新的传媒广播和电视,初期大多是民营的,由于刚刚出现,规模很小。几年后英国议会认为广播不宜由个人掌握,于1927年将已经建立的民营广播公司改组为英国广播公司(BBC),这是一种独特的西方广播公营体制。在这里,公营≠国营,广播电台和随后出现的电视台不属于政府所有,也不属于个人所有,而属于社会所有;政府或议会对其有一定的监督权,提供一定的经费,但不得干预具体的编务和经营,其收入主要靠收听(收视)费和其他经营项目的收益;一个由社会人士、政府代表、新闻工作者代表组成的委员会是其最高管理机构;节目不播广告,以防止商业利益的干预。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除了美国,其他西方国家大多效仿英国,建立起这种公营广播电视体制。因此,作为新闻传播一部分的广播电视业,其作为一种产业,在整个西方世界当时尚没有提上日程。

但是美国没有实行这种体制,在广播出现后几年内,就出现两个民营的大型广播公司,即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43年因反托拉斯法的限制,NBC出售一个全国广播网,形成第3个大型广播公司,即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出现以后,随即也纳入原有的广播公司业务范围(大广播),广播电视业作为一种产业,同样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服务(包括新闻信息,特别是财经新闻)越来越成为支柱产业。于是从50年代起,广播电视民营化的呼声渐强。1953年和1972年,英国分别开放电视和广播,允许民营,公营垄断广电的局面被打破。

随后,西方其他国家也陆续开放民营广播电视。大约从80年代起,美国以外的主要西方国家,形成了公营和民营两大广电体系的竞争局面。民营广电公司吸纳大量广告,完全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以及后来出现的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作为产业经营。面临这种竞争局面,公营的广电公司也开始一定程度上实行产业化。在基本取消收听(收视)费的情况下,经营多种与传播相关的产业;禁止公营广电播出广告的规定有所松动,改为允许有限播出广告;它们与民营广电公司合股开发数字化卫星电视。由于西方国家民营广电公司大多有较强的财力作后盾,其播出的节目质量逐步提高,各国均呈现民营广电一定程度上压倒公营广电的趋势,迫使公营广电进一步改革。

在无线电视基本上取消了电视机执照费之后,公营电视更要依靠公司的其他经营收入,而民营电视则完全依靠广告,进一步的发展是有限的。因而另一种关照观众特别需求的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作为产业发展了起来,在80年代以后具有强劲的优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0年在美国亚特兰大崛起的CNN(有线新闻网),现在已有近亿订户。其他较大的跨国的卫星电视网也均是民营,例如以香港为中心的“亚洲卫视”(在东南亚和南亚)、南非“多选卫视”(在非洲大陆和欧亚地区)、“墨西哥电视公司”(音译则为“特莱维萨”)的卫视网(在拉美西班牙语国家),都是以产业方式运作,影响力很大且利润丰厚。

七,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的产业联姻。纸质媒介与广播载体虽然初期有过矛盾冲突,但是几年内就形成一种联姻关系,许多广播电台的创办者就是报刊。在美国,这种情形从20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在战后日本,50年代起,主要的民营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是由报刊集团创办的;在西欧,民营广播电视开放以后,报刊投入资本的也有不少;在澳大利亚,若不是有报刊、广电业相互拥有资本不能超过一定限量的规定,可能广电与印刷媒介的集团联姻更为密切。

大约从60年代起,综合性的媒介集团成为新闻传播产业的主要存在形式,原来的纸质媒介集团大多拥有了一定的广播电视产业,广播电视媒介集团也拥有不少纸质媒介。这里较有代表性的就是70年代合并的美国时代-华纳公司,前者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周刊集团公司,后者是美国著名的电视和电影集团公司。

[page_break]

八,近年世界新闻传播业的两个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6轮漫长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在以前的物物贸易之外,加上了两大类新型贸易,即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因而关贸总协定也转变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两项与前一项的并列,意味着世界市场产业的重大变化,知识经济开始主导市场,精神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化越发显得重要。在这个大背景下,新闻传播的产业化出现两种新的趋势,一是跨国的综合性媒介集团急遽扩展,一是新闻传播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酝酿着新的更大规模的重组。

从80年代以来,跨国知识产业越发主导世界市场。新闻传播业作为这类产业的一类,也开始显现这种趋势,其代表人物是80年代走向世界的澳大利亚传播业主默多克(R.Murdoch)、90年代走向世界的加拿大传播业主布莱克(C.Black)。默多克80年代末买下本国最大的媒介集团“先驱与时代周刊集团”,不仅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媒介集团老板,而且也是英国、美国,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主要媒介集团老板之一。他的家族掌握着世界第一号大报《泰晤士报》,欧洲发行量居第二位的《太阳报》和影响全欧洲的“空中卫星电视台”(BKsyB),掌握着美国第四大广播电视(+电影)公司(FOX)和一些美国相对重要的报刊,控制着亚洲卫视和一些亚洲报刊。而90年代从加拿大冒出来的布莱克则是一匹黑马,他收购了英国第三大报纸《每日电讯报》、以色列最大的《耶路撒冷邮报》、澳大利亚最大的和历史最悠久的《悉尼先驱晨报》(这几家濒临破产的著名报纸在他的经营下,二三年内均扭亏为赢),并一举买下了加拿大已经历经5代的最大的索瑟姆报团,成为加拿大媒介集团的第一号老板。他还是美国数百家中小报刊的老板(买进卖出这些报刊成为他赚钱的一种基本手段),另外还在各国广电领域有不少投资。对这些跨国的媒介集团老板来说,他们的本分是经营,至于经营新闻传播业,不过是碰巧遇到了这个操作对象。除了他们自身的经营有方外,知识经济的来临、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则为他们在新闻传播领域谋求最大利润提供了条件。

以1996年美国修订电信法为契机,新闻传播产业本身已经不再作为单独的产业,而是开始与其他相关产业实行大合并。首先是时代-华纳公司与CNN的合并,新的公司集印刷媒介、无线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为一体,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媒介集团,年收入超过200亿美元;其次,迪斯尼娱乐公司兼并ABC,将娱乐业、电影制作业与广播电视业融为一个新的集团,该集团成为美国,也是世界第二大媒介集团,年收入接近200亿美元。欧洲也在这种大兼并的趋势下,出现物质产品产业兼并传播业或在传播业大量投资的风潮,例如法国最大的电视一台,即是一家工业公司经营的;德国最大的卫视一台,则被一家电器公司接手经营。

2000年,又一轮对传播业的兼并开始了。首先是美国的大型电器公司维阿柯姆(Viacom)兼并CBS,形成美国第四大媒介集团;接着,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月里,美国最大的网络公司之一美国在线,与兼并CNN不久的时代-华纳公司的再合并(合并交易额达1830亿美元),通过了最后一段法律程序。现在这个世界传播业巨无霸的名称叫“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它将最新的传播技术――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平台与传统的印刷媒介、无线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仅时髦了10年左右)集于一身,年收入将超过400亿美元。

九,难以预测的未来发展。21世纪还会不会有单纯的新闻传播产业,各种信息传播会不会融为一体?无论未来的发展在技术上呈现何种趋势,包含新闻传播在内的信息传播,主要将以产业的形式经营,这是无法扭转的。当然,这不会排除各种以非盈利为目的的新闻传播媒介的存在,用于公益、慈善、宗教、教育的媒介依然会有活动的空间,但是它们无法在社会中成为主流媒介。例如在美国这个媒介完全私营的社会里,还有一个大型的民营公共广播公司(PBS),它不以盈利为目的,集合了数百家这类电视台和上千家广播电台。

西方国家新闻传播的产业化进程,19世纪以前呈算术级数增长,而在传播科技突飞猛进的20世纪,则呈几何级数增长,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对此,用“是”或“否”来简单判断是困难的。大规模的媒介集团兼并,以及其他产业兼并新闻传播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新闻资源和其他信息资源,提高效率;但是这也可能带来传播业的更大规模的垄断。尽管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皮托福斯基表示,有各种法律的限定,“旨在保证新的媒体集团具有开放、多样和自由的特点”①,但是新的更大的集团利益也可能扼杀公众对新闻的接近权和知晓权,以及意见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现在,西方各国的新闻传播业垄断大多呈上升趋势,澳大利亚最高,已达到95%以上,其次是加拿大,也有近80%,这是令人不安的。西方产业化的过分发展,在全球范围也造成了更大的新闻流通的不平衡,新闻传播如何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将传播业仅仅作为一种产业,这个传播业的两重性问题既然明显地没有被摆平,那么它在新世纪依然会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报刊产业范文篇7

一、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7大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精神,根据自治区第三产业工作会议精神,我们从自治区新闻出版业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制定了《内蒙古新闻出版产业2010年发展规划》,根据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提出了内蒙古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总目标、发展重点和建设项目,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措施,确定了发展思路,力争到2010年,全区新闻出版产业的总产值达到73亿元,总资产达到101亿元,总利润达到1.2亿元,解决就业人员1万多人,实现新闻出版业跨越式发展,实现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目标。

二、进行体制创新,深化出版改革

加快组建内蒙古出版集团步伐。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和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进一步研究讨论、修改完善《关于组建内蒙古出版集团公司的方案》,明确了集团的企业性质、范围、目标、原则和运行体制机制及有关配套政策,突出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正在征求自治区有关领导对方案的意见。

制定了区直机关报刊结构调整和实行分类财政补贴的方案。在对全区区直机关报刊主办单位性质和财政拨款方式进行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对全区报刊的结构调整和财政补贴方式提出了建议并形成了《方案》。方案的提出对调整优化自治区报刊结构,突出民族和地区特色,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案已上报自治区政府。

加快发行体制改革。局机关和新华书店联合组成调研组,赴区外发达省区对新华书店进行股份制改造和组建发行集团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初步形成了《内蒙古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方案》和《关于组建内蒙古发行集团的方案》讨论稿。完成了包头外文书店的转制工作。

调整报刊结构。为适应市场需求,全年有8种报刊调整变更刊名,调整了业务范围,如:《内蒙古工商报》更名为《财会信报》、《党的教育》(城市版)更名为《漫画世界》、《蒙古语言文学》更名为《中国蒙古学》等。创办了期刊《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填补了内蒙古报刊结构中的空白。

三、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实力

投资兴建内蒙古只读类光盘生产线。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同意进口2条只读类光盘复制生产线。主要经营VCD、DVD复制及电脑软盘和只读类光盘生产。目前,内蒙古新闻出版局正在与合作方联系,启动项目建设。该项目填补了内蒙古没有光盘生产的空白,对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科技文化,实现新闻出版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抢救对勘出版蒙古文中华大藏经。对勘出版蒙古文中华大藏经是国家“自治区十五”重点出版规划图书,是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点工程之一,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李长春、刘云山等中央领导曾做出重要批示。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定,内蒙古新闻出版局及时牵头成立了抢救对勘出版蒙古文中华大藏经工作领导小组,拟定出版计划,并多渠道筹措资金,目前从国家财政部争取资金200多万元,已启动编辑出版工作,后续经费仍在筹备中。

编纂绥远通志稿。《绥远通志》始修于民国19年(1931年),是一部全面志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非常珍贵的地方文献稿,列入向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重点献礼图书,字数240多万,共12册,出版经费基本落实。

报刊产业范文篇8

从体制机制创新上入手,由政府办文化向管文化过渡,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理顺关系,强化职能。今后对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主要以管理领导班子为主,监管好国有资产。对一般的文化经营单位,主要以政策指导、法规调整、信息服务、检查监督等为手段,做好调控。同时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既富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机制,形成有利于出人才、出作品的工作氛围。

二、重视基层文化建设,狠抓文化艺术创作生产

继续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市、区)活动,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电子信息馆,建立“温州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确保基层文化单位软硬件达到标准;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坚持“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为基层群众提供优秀文艺作品。创作一批既有浓郁地方特色又具时代特征的优秀文艺作品,向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冲刺,争取有所突破;举办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文化节庆活动,增强温州文化的辐射力。

三、创新文化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对不适合文化事业发展的文化产业进行改制;壮大电影院线,积极建设“电影超市”和“电影大世界”,形成合力应对WTO对文化产业的影响;积极探索文化事业单位的横向联合,以优化资源配置;扶持和培育印刷业等一批文化支柱产业,构建结构合理、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显著提高文化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继续将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作为改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之一,大力整顿压缩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整建音像市场,规范歌舞娱乐演出和报刊印刷业,整治“网吧”,使我市文化市场步入健康有序发展轨道。

五、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使现有的文物博物发挥出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以有效保护为前提,突出社会效益,合理利用文物资源,把文物事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考虑,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强文物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加大依法行政保护文物的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向先进地区学习超前的发展意识、可行的发展政策、成功的工作经验。

六、改革创新,提高新闻出版工作管理水平

1、改变报刊管理原有的事后追惩为事前预防,建立印前审读制度,最大程度减少差错,提高报刊质量;进行报刊动态管理,将报刊运行情况登记在册,便于总体把握;建立报刊评优制度,增强管理的公正、公开和公平。

2、将企业报办理范围由生产型大中型企业扩展至医院、宾馆、餐饮、商场等服务性行业;将出版物的版型由报型扩展为刊型;将原来长期自定的刊号扩展为每期一号,便于严审把关。

3、严格审批标准,提高印刷行业准入条件。采用“老的老办法,新的新办法”,对已审批的企业进行规范,对新申请报批的企业严格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业经营者资格条件暂行规定》的标准进行审批和审核。

4、建立印刷企业五项管理制度、企业法人代表(负责人)法律法规培训制度和印刷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建立印刷行业诚信网络,完善印刷企业信用档案;发挥政府部门引导功能,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优化印刷企业结构。

报刊产业范文篇9

1邮政基础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邮政基础业务发展现状。1.1.1总体收入基本稳定“十二五”期间,经历了外部政策调整影响的阵痛后,函件、集邮业务发展趋于稳定,报刊业务稳中有升。截至2015年,函件收入68.9亿元,集邮收入79.2亿元,报刊收入90.7亿元,基础业务总收入规模为238.8亿元。2011~2015年三个专业收入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1.1.2开展文化传媒产业多领域创新实践函件业务加快文化传媒新业务发展,在多领域取得成果。2015年实现邮政媒体收入4.5亿元,2016年1~11月实现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72.1%.主要创新项目有:媒体资源广告项目、商演会展项目、文创产品项目、电影票务广告项目、互联网新媒体广告项目。集邮业务不断加快转型,如大力推进文化营销,2015年成功推出首届集邮文化季,举办400多场活动,实现收入4.7亿元;全面推动集邮电子商务化,集邮网厅上线2个月交易额达1.4亿元,点击量超4000万次;在邮票选题、图稿设计、印制工艺等方面大胆创新,增强了集邮文化影响力。报刊业务在重点市场也有所突破,如2015年校园报刊新增流转额3.5亿元,商务报刊新增1.6亿元,印广发项目流转额3.5亿元;纸媒与数媒复合发行规模达到2亿元,网上订阅突破1亿元,“中邮阅读”试点快速推进,仅北京市客户就已突破40万。1.1.3经营体制改革渐次推进自集团公司下发经营体制改革相关文件以来,部分省分公司已陆续整合函件、集邮、报刊等专业,三项基础业务初步融合,有效发挥了客户资源、产品资源、渠道资源等优势,取得一定成效。1.2邮政基础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2.1传统业务持续下滑,发展瓶颈依然突出邮政基础业务总体增长乏力,在集团公司总收入中的占比逐年减少,受重视程度降低。业务结构不合理,部分传统业务效益低,可持续性差。1.2.2转型战略方向明确,但战略目标尚不明确目前各省均在推进向文化传媒业务转型,但缺乏具体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措施;经营体制改革全国进度不一,各专业资源未充分整合,核心优势得不到发挥。1.2.3现有业务、组织、人员、运营、支撑不适应新业务发展业务产品体系还没有系统规划和统一研发,大部分新业务都由各省自行开发,呈现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尚未发挥全网优势,做大整体规模;组织机构上没有建立面向市场统一运作的经营主体,经营模式分散;骨干队伍分流到其他专业较多,熟悉新市场的专业人才匮乏;运营机制不灵活,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支撑能力有待提升,如邮政媒体资源广告平台、互联网营销平台等,需要全网系统化建设和投入,才能提升规模效益。

2邮政基础业务向文化传媒业务转型发展分析

2.1邮政基础业务向文化传媒业务转型发展的机遇。一方面,文化传媒产业市场覆盖面广,需求持续扩大,国家扶持政策较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另一方面,市场上形成规模运作的公司较少,区域化特征明显,市场急需大型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据统计,2013年全国从事出版、影视、演艺、广电节目传输和出版物发行的单位户均主营收入低于亿元。而2015年邮政基础业务收入规模已超过200亿元,同时作为国有大型网络企业,大力发展文化传媒业务,面临着十分有利的市场环境。2.2邮政基础业务向文化传媒业务转型发展的挑战。文化传媒产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经营主体淘汰率高;市场产品更新变化快,尤其是新媒体、新技术对传统媒体冲击较大,需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适应市场发展;文化传媒企业需要灵活的资本运营机制,并出现了传统行业企业大规模收购传媒企业的热潮,除此之外,万达、腾讯、阿里等知名企业也纷纷投入传媒业发展。2.3邮政基础业务向文化传媒业务转型发展的优势。邮政拓展文化传媒业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百年邮政品牌深入人心,在客户中有着较好的信誉与口碑;二是邮政拥有强大的网络资源,可以依托网络搭建独具邮政特色的强大媒体平台;三是邮政基础业务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优质客户资源众多;四是邮政拥有独特的产品资源,还占据报刊发行主渠道地位;五是邮政拥有一支优秀的专业队伍,在地面营销中具有较强的推广能力;六是近年来邮政业务不断转型,部分省分公司在文化传媒新领域已取得成功经验,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这些都为邮政大力拓展文化传媒业务增强了信心,提供了坚实的业务基础和保证。2.4邮政基础业务向文化传媒业务转型发展的劣势。邮政发展文化传媒新业务也存在一些劣势:对新业务市场规律不够熟悉,缺少研究和顶层设计;体制机制仍不适应新市场变化;缺乏专业人才等。综上所述,文化传媒产业市场广阔,发展机遇好,邮政应适时抓住机遇,大力拓展新的业务领域。邮政发展文化传媒业务不仅可以彰显邮政行业的特点和优势,实现自身加快转型、突破发展瓶颈的目标,还能得到国家各项政策的扶持,体现央企作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社会责任。邮政应加强战略研究与规划,按市场发展规律进行业务能力、体制机制、人员队伍等方面调整,才能适应业务转型发展需要。

3邮政文化传媒专业体系构建路径研究和政策建议

3.1整合业务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对邮政函件、集邮、报刊三项基础业务进行整合,在品牌资源、客户资源、产品资源、渠道资源、营销模式五个方面进行统一规划,构建邮政文化传媒全新业务体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商业模式,实现文化传媒业务转型快速发展。3.1.1统一品牌为统一专业形象,便于公众识别、记忆,尽快提高业务知名度,全国应统一策划设计新的“中国邮政文化传媒”品牌,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中邮保险等并行,成为中国邮政旗下最具文化特色、最有品牌价值和最有发展活力的子品牌之一,并统一对外宣传推广,提升品牌竞争能力。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保留中国集邮等子品牌。3.1.2统一客户资源打破原有各专业客户资源分割的壁垒,对客户资源进行统一挖掘、统一集中管理、统一营销维护。发挥函件业务政务和商务客户多的优势,发挥集邮业务机构、个人及高端客户多的优势,发挥报刊业务客户覆盖面广的优势,同时积极借力邮政金融、邮政速递物流、邮政电子商务等其他专业客户资源优势,充分整合,优势互补,实现客户统一维护,多产品交叉营销和综合营销,达到整合后文化传媒专业客户总量增加、客户维护效率提升及客户效益最大化等效果。3.1.3统一产品资源对原有分散在各专业内的产品进行梳理、整合,归并同类型产品;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并采取不同的产品策略;对客户由单一产品服务转变为综合解决方案服务;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叠加产品增值服务,扩大内涵和外延;搭建全国产品资源共享与推广平台,重点产品全国统一研发、支撑、推广,规模化运作,提高效益。主要产品策略如下。3.1.3.1稳定发展传统业务信函寄递、报刊发行等业务应履行好普遍服务义务,改善服务水平,减缓业务下滑趋势,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3.1.3.2重点发展优势资源业务一是邮政媒体资源广告业务。通过整合内外部媒体资源,探索邮政业务媒体、户外媒体以及各媒体等多种形式综合运用的整合营销传播服务。二是文化创意业务。发挥集邮邮票、邮资封片发行等邮政独有产品资源优势,开发以集邮产品为龙头,带动其他产品发展的具有邮政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文化礼品;同时建立覆盖动漫影视、商务图书、粉丝经济、地方特色等重点领域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做大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模。3.1.3.3积极开发文化惠民、电影、新媒体等新领域业务一是发挥邮政线下营销资源丰富、专业队伍能力较强、品牌较大等优势,积极开发商演会展、宣传活动承办、电影营销推广等产品服务,提供包括票务销售、活动招商、活动承办、文化产品销售等一条龙服务;二是抓住互联网等新媒体广告快速增长的市场机遇,不断扩大新媒体广告规模,努力将中邮文化传媒打造成为各类媒体线下最大的商及服务推广商。邮政文化传媒专业产品体系详见表1。3.1.4统一销售渠道对原有函件、报刊、集邮销售渠道进行整合,并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同时拓展,实现线上和线下联动的多功能复合营销渠道转型。线上渠道:充分发挥集邮网上营业厅、函件微邮筒及报刊网上订阅和微信订阅等原有资源优势,整合线上渠道资源,统一打造中邮文化传媒网上营业厅、微信公众号、App等线上平台,同时借助邮政其他专业推广渠道,推动邮政文化传媒业务与互联网渠道深度融合。线下渠道:一是对各专业人员队伍销售渠道进行充分整合,以客户为中心,综合营销服务,提升营销效率;二是对各专业网点销售资源进行整合,打造统一品牌的中邮文化传媒旗舰店和有地方特色的主题邮局销售渠道,并实行全国统一连锁运营,扩大线下产品销售;三是积极发展社会销售渠道,多渠道带动产品销售。3.1.5统一营销模式为加快中邮文化传媒业务拓展,对原有各专业的营销模式也要不断整合创新,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顶层设计、全网联动。强化顶层设计,形成全网统一策划、开发,全网统一联动、强化执行的营销模式,确保重点业务在短期内实现全网突破性发展。二是行业推广、项目带动、整合营销。对各业务市场进行细分,对重点行业和客户群体进行大力推广,制定行业解决方案模板,提升针对性开发效果;针对重点行业、重要产品及重大主题,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模式;对客户实施多媒体、多产品整合营销,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三是社会化运作。在文化传媒市场同各类传媒公司、报刊社、新闻媒体、互联网公司、影视公司、电影院线、数据咨询公司等进行广泛合作,通过互相业务的模式,充分挖掘社会公司的客户资源和产品资源,实现内外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3.2整合组织机构体系,创新管理模式。为适应邮政文化传媒业务的市场化运营,应按照文化传媒企业运营特点和规律,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在集团公司经营体制改革总体推进的框架下,合并原函件、集邮、报刊三个专业的组织机构,构建全新的文化传媒组织机构体系。3.2.1总部机构调整集团公司邮务板块相应的经营管理职能部门,对内成立独立承担损益责任的文化传媒事业部,在条件成熟后实现公司化运作,对外称中国邮政文化传媒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积极申请文化传媒各相关业务领域的经营资质,强化总公司对各下级分公司的管控力度。3.2.2各分支机构整合各省、市、县的函件、集邮、报刊专业部门,逐级设立文化传媒部和文化传媒分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承担各区域的文化传媒业务经营管理职责。3.2.3内设部门在各级中邮文化传媒公司内部,整合原有部门,设置相应的市场营销部门、产品策划管理部门和产品研发支撑部门,实施产品销售、产品管理、产品支撑三大职能支撑。对原专业内的其他综合部门进行归并。3.3构建人才体系,提升专业服务。人才是文化传媒业务发展的基石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邮政特色的传媒体系,需要整合原有各专业人才资源,同时引进部分行业成熟人才,加强专业梯队人才培养,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良好、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全面、市场反应敏锐的高素质文化传媒人才队伍。专业领军人才队伍:具有文化传媒业发展理念,能带动传统业务转型升级,发展新领域业务,引领专业发展。专业营销人才队伍:熟悉文化传媒业务,有较强的营销能力,能综合开发客户和项目,开辟和维护新老客户市场。产品策划管理队伍:熟悉专业产品策划和管理工作,能够做好产品的市场开发和推广工作。产品研发支撑队伍:具有产品创意、研发、设计、数据分析等能力的各类专业人才。此外,还要借助邮政其他销售平台、项目创业团队和外来人才,强化邮政文化传媒人才队伍整体实力。3.4构建运营体系,完善运行机制。邮政文化传媒专业实施公司化运营后,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提高运营效率。3.4.1内部机制完善总部管控体系,制定多层次战略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合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控制度;加强内控建设,制定完善有效的业务管控制度;建立人才引进、交流、激励等人才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邮政企业品牌、文化管理制度等。3.4.2对外合作机制建立资本运营机制,可引入战略投资者或产业资本,实行混合所有制经营,也可对文化传媒业有发展前景的公司开展收购兼并或战略投资,以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和转型升级;在社会媒体资源合作方面可建立资源共享、互为、合作共赢的机制;在文化创意领域,可建立文化创意孵化机制,由邮政搭建平台,引入文化产业社会合作伙伴,利用邮政和社会渠道资源,共同做大文化创意产业市场。3.5构建支撑体系,打造资源平台。为有效支持业务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邮政大网资源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前瞻性投入,提升中国邮政文化传媒的硬件资源竞争能力。按照强化资源整合、全网规划、统一运作三个原则,做好三个平台建设。3.5.1资源媒体平台建设全国邮政有5.4万个服务网点,要尽快对全国邮政资源媒体进行统一规划,并增加资金投入,打造媒体平台,实现全网联网运营,智能投放,支撑相应邮政媒体产品的开发。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优先开发邮政自有媒体资源;二是抢占开发优势户外媒体资源;三是整合开发邮政媒体资源。3.5.2销售渠道平台建设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对文化传媒业务网点及主题邮局网点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文化品位,凸显地方特色,促进原有邮政网点转型,支撑文化创意产品在线下渠道的市场拓展。3.5.3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为支撑各项业务资源整合和发展运营,落实科技兴邮战略,应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手段,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对现有各专业业务信息系统逐步归并,尽快开发一批支撑新产品发展的业务系统,如全国广告媒体平台系统、全国文化创意产品销售系统、全国商演会展活动招商系统、全国电影联网销售系统、全国统一互联网经营平台及App等。

4结语

本文对邮政基础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文化传媒产业进行研究,指出邮政基础业务转型新的战略方向与战略目标,即对现有函件、集邮、报刊业务从业务体系、组织机构体系、人才体系、运营体系、支撑体系五方面进行深度整合,积极融入文化传媒产业发展,构建全新的邮政文化传媒专业体系,实现邮政基础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文起.邮政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邮政研究,2012,3

报刊产业范文篇10

组织召开全省“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制定全省“扫黄打非”行动方案,并以省委、省政府两办文件下发;组织开展以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为重点的专项行动、以整治印刷复制和运输环节为重点的专项行动、以清理出版物市场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加强对市(地)“扫黄打非”工作的指导,适时进行市场检查;组织协调成员单位查处大案要案;坚持“扫黄打非”各项工作制度,完善《黑龙江省“扫黄打非”量化考核办法》,对全省“扫黄打非”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二、推动精品图书出版工程,促进我省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开展我省图书出版业状况和发展战略的调查研究,制定我省精品图书出版工程方案,推动我省精品图书出版;做好宣传北京奥运会和纪念改革开放30年图书的出版工作;做好部级、省级重点选题的制定和论证工作,争取5种以上选题补充列入国家“*”规划,50种以上选题列入省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组织好“农家书屋”图书的出版,争取出版80种以上符合我省特点、农民看得懂、用的上的“三农”图书;做好学术著作补贴的评审工作,扶持优秀学术著作的出版;组织全省图书出版单位参加第1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展示我省出版成就,扩大我省出版业的影响,促进版权贸易增长。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出版资源,为全省报刊业发展繁荣营造良好环境。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织好媒体宣传报道工作。推进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农家书屋”报刊配送工作,选择30种报刊进入“农家书屋”;积极推进省图书馆报刊馆藏项目建设,全年向省图书馆配送样报样刊300种。围绕整合报刊出版资源,深入调研,提出整合报刊资源意见。制定报刊审读管理办法,健全审读员队伍,及时通报审读情况。继续开展报刊出版、发行和记者站(证)等方面的治理工作,规范报刊出版行为和发行秩序。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净化我省报刊广告市场。组织开展科技期刊质量评定,推动品牌战略的实施。

四、加强电子音像网络管理和服务,积极扶持数字化出版产业发展。

加强电子音像网络出版管理,实施我省互联网出版监管系统建设工作,协调有关部门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的互联网出版活动;推动我省数字化出版工作,鼓励传统出版单位积极开展网络出版业务;推动我省动漫产业不断提高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培育我省动漫品牌。

五、加大版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创造良好的版权保护社会环境。

扎实组织做好“*年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宣传活动;深入组织开展“正版产品经营示范单位”评选活动,在全省推出一批经营正版产品示范单位;拓宽版权执法领域,强化版权执法,积极查处侵权盗版大要案;扎实组织推进我省企业开展软件正版化工作。

六、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为印刷复制业发展服务。

进一步加强印刷复制业的日常监管、指导和服务,倡导和规范印刷复制企业守法诚信行为和行业自律意识;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各类盗印图书、教材教辅等非法印刷复制行为;继续做好印刷工业集中区土地税收优惠政策的调研和协调工作,支持和鼓励印刷复制企业进驻哈大齐工业走廊;加大印装质量检测力度,保证全年书报刊印刷省优质产品率达到45%以上,质量抽检产品批量合格率达到98.06%以上;借鉴图书、报刊审读办法,加大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管理和审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