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毕业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4:13

建筑毕业设计

建筑毕业设计范文篇1

1对毕业设计在认识上有偏差,当作业敷衍了事

由于扩招的原因导致了高职高专建筑设计类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差距大,大多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基础知识和素质并没有达到专业标准。就业问题更加导致学生敷衍毕业设计,造成毕业设计质量和规格与行业需求相差甚远。由于学生就业压力大,导致最后一个学期几乎都在外出找工作,有的提前毕业急于上岗,不但使指导教师毕业设计管理受到很大影响,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毕业设计质量。很多毕业生草草应付了毕业设计,只求过关而已,这样的情况给高职教育造成了尴尬的局面。毕业设计以及毕业生质量与毕业生就业率产生了很大矛盾。

2毕业设计抄袭现象严重

学生设计能力的不足和理论知识与设计的脱节,造成很多学生的设计照搬网上的设计图纸或者直接用实习公司的项目图纸,拼凑现象普遍,缺乏对主题性设计的思考。

3毕业设计选题单一,缺乏个性和创新

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行业需求与大学生专业素质形成很大矛盾,造成毕业设计环节形同虚设。传统就业模式导致了毕业设计主题重复,题目老旧,与生产实践有较大差距,没有进一步把握学生实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培养显得不足。缺乏毕业设计主题性、个性、时代性和真实性。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毕业生水平的提高和正常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因此,建立全新的毕业设计模式就成为了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的当务之急。在总结建筑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筑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的规范化工作步骤和方法,并将学生分组,视情况分别对他们提出不同要求,以期做到因材施教,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岭南特色传统村落”,提出相应的毕业设计指导的规范化工作方法。3.1项目实地踏勘。在做任何工作之前,都应该进行调查。现在国家也非常强调学术道德问题,而学术不端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很多学生感觉很难有所创新,没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不会自己发现问题,更别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要求学生选择“岭南特色传统村落”进行调查。3.2整理资料形成调查报告。现场调查后要让学生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细致的分类,将手绘图和所采集到的照片进行整理、归类和命名,重要的部分应添加恰当的文字说明,以免遗忘。3.3确定设计主题。指导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确定一个可拓展的、有研究价值、有现实意义、能够完成的项目作为设计主题,这也要求教师对该领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因此,指导教师也应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学习,形成自己的调查方法和系统。3.4完成设计初稿。通过对村庄现状条件的深入细致的分析,总结出该村的一些特色,明确主题,围绕主题展开研究和设计。还要注意学生的设计是否合理,并符合相关的技术规定和规范。3.5完成设计终稿。通过对初稿不断地修改,形成终稿。审终稿时,要注意不仅要审设计的内容,对设计的规范性也应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来做,完成一项严谨、规范的项目设计,也让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做事习惯。为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必须规范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对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好毕业设计前期检查、中期检查和后期检查。3.6毕业答辩及评分标准。毕业答辩是最后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答辩对毕业设计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督促作用。加强毕业设计作品展示性,对毕业设计做综合阐述,完全把实际工程中的方案评审会模式引进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通过对设计方案的设计理念、图纸的表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会得到锻炼。原来只有指导教师和主审教师参与的答辩模式,改为由指导教师、主审教师、行业专家三方共同参与的答辩模式。形成指导教师和主审教师各占总成绩的25%,行业专家评价占40%,现场综合表现占10%的综合考核模式。走进建筑设计行业,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难题进行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让学生参加实际工程项目题目的设计,使他们处于真实的项目工程环境中,把在学校三年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样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效地缩短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时间。

通过对毕业设计方案的改革,学生在顶岗实习的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毕业设计,设计题目切合实际,内容更符合规范标准。同时学生又在实习单位进行了岗位工作和实践的锻炼,能够熟练掌握实际工作的方法和程序,学生能提前进人工作环境,为毕业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终实现高职院校所致力追求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唐世文,邹丽珊.高职毕业设计改革初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9,3(2):65~67.

建筑毕业设计范文篇2

(一)科研类

科研类这个模块的题目的选定进本上都是来自学生的导师,一般是其手上的科研项目。例如:超高性能的混凝土研究、混凝土的碳化处理、可再生混凝土等等许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能的研究题目,受到了本校学生以及招工公司的好评。在设计过程中,同学们要对于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对于本题目的研究状况做出集体的了解与分析,之后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之中,对开题报告进行编写。对课题要研究的内容以及要进行解决的一些问题、解决方法、解决步骤、时间安排做出初步的安排。之后与四年来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与导师进行商讨,确定研究方案、进行试验以及具体分析,与导师一起对研究项目中遇到的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撰写报告。在此过程学生对于科学的态度会更加严谨,解决建筑设计方面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为工作奠定了有用的基础。

(二)工程项目类

此类模块的设计课题的来源基本上都是设计院,有的时候也会让老师确定。关于设计题目的确定一定要对其是否可以应用进行考虑,而且其难易程度也要适当、且一定要和建筑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其选题涉及的知识面应该尽可能的宽广一些。其中框架结构一定要包括结构的设计以及建筑物的外貌设计这两个方面,其中用手画的图纸要多于两张,结构图也要比三张多,用来锻炼学生们画图的能力。

(三)施工技术类

此类毕业设计和现场上的一些管理和施工要用到的技术以及一些组织有很多的联系,对于学生四年来学习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施工方面的进行锻炼。同时增强对于施工方案的确定、组织设计以及对于成本的计算等等方面的能力。其设计题目大多数出自实际的工程项目,其中要求其报告内容要有经过数据分析运算所得到的图表;同时要尽量减少重复的地方。

二、教师选择与多元化

(一)教师学生双向选择

现在,我校的毕业设计的题目应该让有相应资历的一些老师进行提出,同时编写题目方案,经审查后就可以在学校的网站进行公布。与此同时,召开会议,与学生们隐形商讨,告知学生们关于毕业设计的一些安排,例如指导老师、时间、评定方法等等的安排,让学生们大体了解,冰夜可以重视起来,老师也要对这些题目进行讲解,之后由学生们按照自己的爱好以及自身条件随意保宁并选择题目。老师在进行大体上的调节,从而实现双选,可以增加学生和老师对其的积极性。

(二)教师多元化

如果想让毕业设计的质量得到保证,那么一定要有极其优秀的教师带领,由于所选的毕业设计的类型不一样,那么对配备的指导教师也要有一些要求,教师要通过副高以上的职称评定或者是拥有建筑业的一些权威性的职业资格证的建筑工程师,要在实际上达到多元化。同时要鼓舞老师们努力获得建筑这个行业的职业资格,从而达到“双师”型的老师,从而更好的为“多元化”服务。

三、答辩与成绩评定

(一)毕业答辩

最后的毕业答辩是对于大学生毕业设计完成的如何的最后的检测。为了使这个过程更加有效率,更加能看出学生真正的实力,我们选择答辩的方式来进行。一般情况下答辩进行的时间是一周,其中要有一次组织小组答辩以及两次公开进行的答辩。公开进行的答辩中,评定小组中要有两个组长:正、副组长,一定要是致命的专家,对于建筑设计以及结构的安排要有一定的研究,其余人都应已经通过了副高以上的职称的评定,并设计各个方面。首先,学生们先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介绍,大概十分钟,可以应用多媒体,然后老师进行自由提问,学生立即作答,最后老师们开始不记名评分,作为最终成绩。之后优秀者在进行小组答辩。

(二)成绩评定

设计的结果一般有以下几个: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英文报告等等。至少在答辩前一周时,就应该将成果整理完成,并且装订成册,让老师进行批阅,成绩结果要在答辩前评定完成。批阅方法要选用交叉式,对象由老师选择。最终的成绩按比例综合耳钉,其中,百分之四十为论文批阅成绩,百分之四十位答辩成绩,最后的百分之二十为评阅人给定的成绩。毕业设计的成绩主要分为五档,即优、良、中、及格以及不及格,其比例分别为:百分之十五、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十和百分之五。若果学生对所得成绩有问题,可以申请进行复议。

四、结语

建筑毕业设计范文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学科专业的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建筑学也在多学科、专业的交叉与融合的趋势下,呈现越来越频繁的交流与联合。联合毕业设计虽然从表面看来是“合与作”的关系,但却由于其跨越和多元的思想内涵而从本质上存在着各种差异。以相互的促进和提高为目标,联合各国内高校,为不同的思想、理念提供彼此碰撞、激发的平台,使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相互渗透,不同的技能手段彼此结合。

二、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意义

1.搭建不同高校师生交流的平台。作为校际教学组织的重要手段,联合毕业设计使得不同价值理念和思想彼此碰撞,多种技能手段相互提高,多种教学方法彼此借鉴,对创新改革、扩大师生视野、吸收优秀经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提升院校整体实力等各方面都有着极大的益处。联合毕业设计教学已逐渐成为国内各高校建筑学专业广大师生所热衷的一种方式。中国幅员辽阔,在这个平台下,促进了不同地区多样文化、思想、地域环境的深入碰撞和交流,师生们一同努力,最终成果汇编成一部内涵丰富的作品集。“联”是一种关系,以联系和联结为目的,从而获得发展和提高;“合”是一种组织方式,以共同协作、共存的方式获得和谐和共生。联合教学是一个平台,一种形式,更是一座桥梁,它有助于相互间取长补短,促进交流和共同提高,对当今建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多学科交叉联合毕业设计是实现广义建筑学培养的重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学专业关注的方面越来越多,已呈现出多元化景象。设计需要结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同时考虑建筑与生态环境、技术条件、地域特色等相适应;并关注建筑与精神、文化的协调。就建筑学专业教育本身的毕业设计教学来看也应符合大土建类专业体系结合的培养模式,尤其与大土建类专业的联合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与城乡规划、景观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三位一体专业更是密不可分,完全可以采用类似生产线的方式进行联合设计,这样的产品才是综合与完整的合格产品,而不是某个阶段过程的半成品。在这个生产线上,各个专业对承上启下的衔接过程都能非常了解,也很熟知本专业在整个生产线上的作用。正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多学科交叉联合毕业设计宏观关注地域与文化、城市与社会,促进不同学科交流,提供互相学习和提高的平台。3.联合毕业设计中多元社会力量的介入促成“卓越建筑师”的培养。毕业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本科生五年学习质量的最终检验,毕业设计的质量决定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状况,决定学生对常用设计手法和设计软件的操作与熟练程度,决定学生对以人为本的工程责任感的理解与感受,因此,优质的毕业设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建筑师的前提条件,也是这些未来建筑师的一次实战演习。在这个环节里既是检验也是过渡,引入多元的社会力量参与毕业设计及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样可以让这个产品能全面接受实践的检验与加工,使得更符合实际的需求,这也是符合“卓越建筑师”培养计划的要求。

三、联合毕业设计教学的现状

随着现代教育体系中各种综合元素的不断交叉和融合,在建筑设计专业教育领域,多校、多学科以及多元社会力量之间的交流、协调与综合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原本教学模式的弊端也越发突出。缺乏多校、多学科交融的平台和社会力量的介入,导致学生的视野狭窄、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足,且毕业后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等,具体的表现如下。1.师生专业交流不充分。很多学校的毕业设计仅仅在校内完成,与外界几乎没有任何交流,毕业设计题目也都很陈旧,不但对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学生也没有很高的热情与兴趣去做设计。由于对外校的现状与趋势根本不了解,当进行综合评选、竞赛或交流的时候就会发现差距非常之大。本课题组通过连续几年的联合毕业设计,发现多校交流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建筑思想、设计手法与教师的指导思路、学生的设计创意等有非常大的促进、补充与提高。2.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不全面。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各专业教学相对分离。由于指导教师的专业性,对其他相互配合专业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能基于大土建类学科互补尤其是城市规划、建筑、景观专业三位一体的有机协调,缺乏与其他相关专业的配合。学生对相关领域漠视的态度致使他们对建筑学领域及相关领域产生的新变化新发展缺乏必要的敏感度,建筑设计理念及技术手段陈旧,在实际设计中各专业知识和设计技能间的协调和配合达不到要求,这些都是毕业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不符合社会设计机构对专业人才的要求。3.社会力量介入不理想。毕业设计除了上述的选题问题,就是社会力量参与很少,特别是企业参与毕业设计的更少。但毕业设计更多的应该是与实践的接轨,才能保证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转换。由于很多学校不够重视这个环节,对企业的需求没有重视,或根本没有考虑与企业联合设计,更没有让企业全程参与联合毕业设计。而只是闭门造车,故我自封,与实践脱轨现象严重,最终的设计作品也根本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学生的实践能力严重缺乏。

四、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

毕业设计作为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考查最重要的一课,也是他们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课,其最终成果的质量将反映出五年建筑学教学的成功与否,是衡量和评价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标志。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是以国内多所建筑学专业知名高校联合、多学科交叉设计为核心,协同社会力量,以学生为根本的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经过不断的探索,不仅在教学的基础理论上取得了突破,而且在实践中也针对专业的特点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以选题、过程控制和联合机制等为重点,对建筑学毕业生进行全面的、深入的、贴合实际的训练,使得毕业设计的成果和教学质量都逐步提升。1.实现更全面的交流“闭塞使人落后,开放使人进步”多校联合毕业设计突破了文化背景、地域、学校的界线,在过程中,实现了不同观念的融合,在提高学生观察力和理解力的同时,促进多校师生的全方位交流和学术探讨。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丰富多彩的建筑风格一样,建筑学教育在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之间,也是各不相同的,其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各自发展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跨校联合则使不同院校得以彼此交流,相互促进,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学习其他院校丰富的经验。从而摆脱自我的局限,获得崭新的、具有包容性的理念和观点。在联合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各校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讨论,每位同学在各自明确的分工下,定期进行交流和汇报阶段性成果。教师则会事先制定翔实的调研大纲和工作计划表,以便整体教学课题的顺利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2.多学科专业联合完成交叉综合的毕业设计。对交叉学科专业建立的积极探索,是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共同趋势。而建筑涉及的学科、专业更是广泛,一栋建筑的完成必是多个专业相互协同的结果。建筑学教育也更应进行多学科、专业的交叉综合。联合毕业设计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在遵循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发展既定规律的基础上,促进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联合,构建了崭新的教学体系,学生从而在课题上拥有了更开放和多元的选择。联合毕业设计注重建筑相关专业的整合性、确定性和目的性,跨越学科、跨越文化的教育理念在联合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具体模式可以是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与城乡规划、景观工程及环境艺术工程的小联合设计,也可以与土木工程、建筑环境和给水排水工程及建筑材料等学科专业的大联合设计。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同一个建筑设计任务的目标下,通过合作的方式,使得建筑、规划、景观等各专业、各环节彼此交流、相辅相成。经过联合毕业设计的整体过程后,每名学生的综合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3.多元社会力量介入指导具有实践性的毕业设计。多元化因素包括请进来和送出去两种模式。也就是说可以把社会力量引入校园,也可以把学生送出去,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定期回校进行过程汇报与答辩。社会力量也包括院校之间的互动在联合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具体的操作模式如下:(1)企业与学校指导毕业设计,实施双导师制度,学校与设计院各有一个导师。学生的设计过程,可以一半在企业完成,一半在学校完成,灵活性较高。(2)企业全程参与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选题就是由企业来提供任务书,并全程参与学生的设计过程,从地形踏勘开始,到开题、中期直至终期答辩,企业则配合开展讲座和报告,并从中筛选出优秀的方案作为参考或者直接选作实际方案。2016全国五校联合毕业设计选题就是由万科房产提供的杭州良渚文化村项目,万科全程跟踪指导本次联合毕业设计,并对学生的设计提出建议与要求,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非常有效。(3)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请专门的专家举行讲座与报告,对专业问题进行解读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最后成果会极大的提高,并且可以很快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上应用。

五、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改进

联合毕业设计教学的具体模式是多样的,而其多元化、跨越的模式在全国的联合毕业设计中显现出了极大的优势。多元化的融合,跨专业、学科的交织,使得学生知识结构得以充分拓展,视野得以开阔,采用的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也因此丰富多样。师生们在多元与交叉的学术探讨和设计实践中,开发了自身潜能,实现了自我的突破。而在针对联合毕业设计的教学方法改革和过程控制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1.制定高校之间联盟机制。首先要实行毕业设计联合,必须在之前要选择办学理论、办学历史与背景比较相似的学校进行联盟,成立联合设计委员会,并且制定联合毕业设计的章程。这样对下一步的联合毕业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包括对后面扩大联合规模,对新加入学校的考核也是一个标准。2.制订多专业教师的调配体系。多专业师资力量的有效参与是联合毕业设计成功的重要保障。基于我校大土建类高校的平台,能较为高效地对相关专业教师进行调配,避免了具体教学工作量分配、指标控制和管理上的操作难度,从而为多专业的有效联合创造良好条件。3.对参与的社会力量进行优选。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经营原则和理念,针对联合毕业设计的实践要求,提前对参与到联合中的社会企业进行甄别与选择,对最终成果的设计质量保证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从企业的人员安排、资金力量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才能保证高校与企业的充分联合。4.确定设计选题和相关教学文件。联合教学的设计选题以有较强的地域特点和设计指向特征为佳,且面向当今的热点建设话题。为了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选题任务书的题目定格不宜过细,且宜采用实际“真题”。选题也应具有可达性,方便学生的现场调研和相关实际工作的开展。此外就是根据各自联合内容与形式确定符合要求的教案与教学大纲,且一定要注重结合实际,并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的节点控制与过程反馈。5.出台相关的工作细则。相关的工作细则是联合毕业设计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对各方面的严格要求将为整体工作的推进保驾护航。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出台统一的、完善的毕业设计工作细则,包括过程控制及成果审核等,才能保证联合毕业设计达到其预期的目标和成效。

六、结语

联合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增进了学生对国内不同地域与背景建筑的了解,并充分接触到国内的前沿做法。通过完备的多学科的交流,提升了对于自身专业技术的理解与拓展,对日后步入社会的实践工作具有极大的助益。而且结合实践,既是对学生理论学习的极大补充,也是实现对“卓越建筑师”计划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建筑学教育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当下,联合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将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沈佳君,黄宏伟.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1):119-122.

建筑毕业设计范文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公开;毕业设计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战略要求是加快“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新技术应用”。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同时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要想实现上述要求和目标,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使用新教材,改革教学方法。由于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都从事建设、管理和设计工作,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过程,要求把所学课程做到融会贯通,是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在学校完成的最后一项大作业。建筑工程专业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应能将所学力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能够读懂施工图纸,能够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因而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比较重要。怎样才能保证并逐步提高毕业生毕业设计质量是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1-7]。笔者针对贵州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介绍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

一、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难易程度不一

毕业设计题目类型多,如多层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设计,小高层酒店设计,设计高层商住楼,轻钢和重型钢结构厂房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与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施工组织设计等。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对框架结构较熟悉,对其他结构较陌生,造成选题时出现部分指导老师名下学生较多,而概预算指导老师名下学生不足的情况发生。在高层商住楼设计过程中,为使计算结果满足相关规范指标的要求,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调整模型,且后期施工图的绘制比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工作量大,时间非常紧张,基本没有手算内容。毕业设计时,涉及到的软件有PKPM、天正等。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设计不清楚、对相关规范不熟悉,因此对电算结果判断与把握不准,往往计算结果出现问题后不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更不知如何解决问题。毕业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概念设计引导,毕业设计不能仅仅只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重视理论培养。要加深学生对结构设计的理解,通过PKPM软件计算与手算一榀框架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对误差的原因分析。毕业设计过程中,有些指导老师要求手动计算一榀框架,而有些指导老师又不作要求,导致难易程度不一样。

(二)指导老师辅导时间不足

大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同时还承担有其他的教学任务、行政职务、科研任务、设计任务、施工管理等,随着近年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逐年增多,贵州大学受到编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导致指导老师严重短缺,每个指导老师要指导12名毕业生,工作量较大,一般指导老师每周辅导两次,每次2个小时,但个别指导老师每周只辅导一次,短短一个小时,无法保证辅导质量。大多学生已经习惯填鸭式教学,毕业设计辅导过程中,指导老师不主动讲解,学生因为本身知识面窄,不向指导老师提问,不能形成良性沟通,导致有效辅导时间减少。

(三)毕业设计学术价值不足

毕业设计选题以工程设计类题目为主,只有少数学生选择施工组织设计或预算。最受欢迎的题目为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等框架结构设计。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单位集中在施工单位,少数去设计院、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极少数考研、考公务员,基于此,毕业设计对于大多去施工单位的学生有较大指导作用;但对于继续读研究生的学生而言,可设计有科研意义的毕业设计题目让其参与,从而对其今后研究生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对于去设计院工作的毕业生,可设计比较实用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以便工作后能独挡一面。

(四)毕业设计内容单一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分为两部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其中,建筑设计2周,结构设计11周。建筑设计时间较短,学生一般从网上下载完整的建筑图,造成部分学生的建筑图完全相同,导致后面已经进入结构设计部分时还在修改建筑图,迟迟定不下来,建议可由指导老师提供建筑图,以避免学生在建筑图上浪费时间和金钱。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关键,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大多去施工单位,因而施工组织设计和概预算对学生到施工单位工作也有较大的实际意义,甚至有些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概预算相关工作,应把施工组织设计和概预算纳入到毕业设计过程中来。

二、毕业设计改革对策

(一)建立毕业设计标准化题库

学院建立标准化的毕业设计标准化题库,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一致。由各个指导老师根据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参与到的实际工程项目的有关数据,整理出相应类型的毕业设计题目,把设计题目和相应的建筑方案建档进入毕业设计题库。在被选入毕业设计题库前,组织教研室老师对设计题目和建筑方案进行讨论,以便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基本一致。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学生可从题库从选择相应题目和方案,以避免出现指导老师名下学生不均的现象。

(二)指导老师小组化

毕业设计可实行分小组和指导老师负责制,即要求2个老师组成一个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原则上该小组题目相同,每小组由20~24名学生组成。设计过程中,每个指导老师单独辅导两次,比不分组前辅导时间增加1倍,可提高辅导的时间和效率。小组中的两名指导老师应及时沟通,并互为评阅人,及时解决毕业设计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

(三)毕业设计内容规范化

建筑工程专业结构设计为毕业设计的重点,建筑设计一般只有2个星期的时间。结构设计时间长,要进行细化和标准化,如把结构设计分为电算部分(结构计算、结构施工图绘制)和手算部分,主要包括有:基础设计、地梁设计、梁板柱设计、楼梯设计等,尤其是手算部分,规定应统一,不能出现有的计算一榀框架,而有的只计算一个连续梁,出现难易程度不一致现象。做到尽管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不同,但最终设计成果基本相同。

(四)毕业设计评价科学化

毕业设计的评价应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设计成果评价、评阅老师对图纸完成情况及计算书评价、毕业答辩评价三部分组成,每部分比例分别为0.4、0.2、0.4,应提高指导老师在评分中的分量。而实际执行过程中,评阅和答辩往往一起进行,且答辩时指导老师也在答辩委员会成员当中,造成毕业设计评价不规范。指导老师结合日常考勤和设计成果给分;评阅老师评分时可按建筑20%,结构80%的标准制定评分细则;毕业答辩根据自我介绍、图纸情况、计算书、回答问题、应变能力、表达能力、仪表等制定评分细则。在答辩问题上,也要控制难易程度基本一致。

(五)毕业设计二次答辩

为了使学生做毕业设计时不能太过松懈,在毕业设计的动员大会上要求,每个组毕业答辩时,排名最后一个学生必须参加二次答辩,二次答辩委员会由学院安排,答辩更加严格,答辩不及格不能获得毕业证书。此项规定能促进学生努力完成毕业设计,规范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管理,以避免其参加二次答辩。

(六)毕业设计公开答辩

为鼓励优秀毕业生做好毕业设计,对于每小组设计过程中表现最突出、答辩表述清晰、回答问题正确的毕业生,学院组织公开答辩推选出学校优秀毕业设计和学院优秀毕业设计,并可考虑颁发证书和适当的物质奖励以此来激励毕业生做好毕业设计。进行毕业设计公开答辩时,应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大三马上进入大四即将要做毕业设计的学生。

三、结语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门综合性课程的学习,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无论今后从事设计还是施工,都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改革和实践意义重大,只有学生勤于学习、指导老师准备充分、计划合理、管理科学、辅导时间充足才能真正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使毕业生学习到真本领,踏入工作岗位后能给贵州大学添光添彩。

作者:卢亚琴 李莉 魏艳辉 王勤征 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沈良峰.关于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3,(1):46-47.

[2]舒赣平,卢瑞华,吴京,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2):105-112.

[3]万泽青.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山西教育,2007,33(30):227-228.

[4]张先进,金康宁.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1997,(1):38-39.

[5]卢瑞华,舒赣平,范圣刚,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调查与剖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1):96-99.

建筑毕业设计范文篇5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是教学任务中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既是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训练,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考察,更是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重要保障[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能够适应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通信、建筑电气控制、建筑供配电和照明、建筑智能化工程等知识和技术,并且能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能从事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有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一线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毕业设计应给学生提供一个接触工程技术的实践机会。

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的目标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独立分析及解决本专业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方法,掌握其工程应用中的规范和步骤,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文献检索方法,并具备一定的查阅和使用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的能力;提高学生绘制图纸、工程计算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的过程

(一)选题的多样性和专业特色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由于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因此其毕业设计的选题要体现多样性的同时更要注重体现与建筑有关的专业特色,尽量避免沿用与其他相关电类专业的相似选题。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一方面要侧重于强电的建筑电气技术,另一方面还应适应于当前智能化方向的弱电技术在建筑领域当中的应用。以西安思源学院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2018届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为例,选题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建筑供配电设计、建筑照明设计及建筑中的防雷接电等强电设计内容,还包括了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和单片机等弱电技术的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开发的相关选题,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建筑智能安防系统设计、小区停车场系统设计、室内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智能家居窗帘控制系统设计等。这些选题尽量做到设计的内容充实,开发的系统能根据不同的难度实现几个具体实用的功能,且避免题目范围太大、学生无精力完成等问题。

(二)毕业设计的过程监控为了在多方面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整个完成过程不能流于形式,因此要在各个环节有效监控[3-4]。我院2018届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就向学生下达了毕业设计初步选题,以便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调研和查找有关资料。在第二学期开学,组织学生学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有关文件和指导手册,让学生了解各自设计的任务要求,同时给学生介绍查阅文献的方法和途径、讲清开题报告的流程和内容,并给学生2~3周时间着手开题报告的撰写,从而保证了开题的顺利进行。在毕业设计的进行过程当中,学校还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日程管理,一般要求学生不得随意请假,保证1~2周和指导教师见面一次,汇报毕业设计的进行情况,包括设计方案的完成情况、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完成情况、毕业论文的撰写情况等,提出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填写指导记录。在毕业设计中期学校还组织了中期检查,从毕业论文的初稿内容、图表格式、文献资料引用、到设计的仿真和实物制作的进展情况和完成质量等多方面进行检查,存在问题立即整改。在毕业设计后期,给学生的论文提供3次免费机会,只有低于30%的重复率且完成了设计任务书全部要求的学生方可同意参加答辩。这样就杜绝了指导教师宽容迁就、学生蒙混过关等问题。

(三)毕业设计的成绩评价论文答辩是对学生毕业设计水平、论文内容的论述水平、现场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综合考察,也是评定最后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我院2018届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要求,在毕业论文答辩现场,学生不仅要介绍毕业设计的系统设计思路和内容,还要现场携带相关原始资料并展示设计的成果。例如,做系统实物设计的学生要当场展示和运行,做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学生要携带完整清晰的设计图纸现场说明。答辩教师根据设计的现实应用价值、可靠性,以及学生的表现,并参考规定的量化标准现场打分,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四)优化指导教师队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工程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为了达成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的目标任务,不仅要求指导教师具有一定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指导教师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我院2018届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组由8个专业教师组成,大部分教师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强电、弱电系统设计方面有一定经验,但缺乏相应系统的工程施工经验。因此教研组要聘请一两位具有相应系统的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人员加入指导教师组,或者采取跨学校、多专业联合的方式,优化指导教师队伍的结构,多位教师一起参与毕业设计指导。

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的调查

笔者对我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2018届44名学生的毕业设计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返回的问卷39份,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选题要求、教师指导情况、毕业设计投入精力等。69%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的题目难度适中,90%的本专业学生更喜欢做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等相关的设计和工程应用类题目,而只有10%的学生喜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相关理论和算法研究类题目,大约97%的学生在毕业设计上投入精力较多,对毕业设计满意和有兴趣的学生达到了总人数的92%。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在毕业设计中投入了大部分精力,做毕业设计的态度较认真和积极,但还是有个别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够扎实,态度不认真,又忙于毕业实习和找工作,毕业设计时间没安排协调好,毕业设计完成的比较仓促,导致论文内容不充实,还需指导教师及时纠正和加强指导。

四、结语

建筑毕业设计范文篇6

关键词: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

全民教育快速发展,尤其是中职院校、高职院校不断涌现的现在,更多学子得到就学、就业的机会。国家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该专业学生的教学效果如何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1.1理论知识教学不完善

鉴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导致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均以实践为主,教学方式虽然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但却使得学生缺少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学习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此种教学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做支撑,整体设计中缺乏完整感,并且对于其中的细节难以掌握,甚至有些学生对于造价方面的认知十分浅显,对于大多数知识的不理解,导致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难以达到教师的要求,并且整体毕业设计的时间也很有限,即使学生“临时抱佛脚”也难以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

1.2毕业时间安排不合理

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其在通知学生开始毕业设计,直到毕业设计完成的时间只有两个月,并且是在3~5月份期间,毕业设计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个大工程,并且学生需要做整体设计、构思、收集资料、后期修改等多项工作。另外,此阶段学校并未停止授课,有些学生依然要去学习新知识,而有些学生则已经参加实习,此种情况下,学生难以准确把握毕业设计时间,时间、精力方面均难以平衡,如此也就导致了毕业设计整体质量难以提升的局面出现。

1.3毕业设计过于流于形式

鉴于学生在学校中主要以掌握技能为主,因此对理论知识传授有所忽视。部分学生的认知中将毕业设计与理论知识相挂钩,导致了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不重要,毕业设计时存在敷衍的态度。另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度不足,难以就毕业设计中的各个框架做深入的扩充,此种情况也直接导致学生的毕业设计难以符合教师的要求。部分学生会存在抄袭其他学生构思、设计的情况,甚至会出现找“”代为完成的情况。

2相关措施

2.1做到合理选题

合理选题对于毕业设计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合理选题方面应兼顾教师、学生两个方面:①教师是毕业设计的拟题者,其应根据当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的要求进行拟题工作,使学生能够在完成毕业的同时对相关方面有更深的了解;②学生在最终进行毕业设计之间往往会经历选题阶段。当学生面对教师提供的各种题目时不要眼花缭乱,在正式选题前学生应对自身有深入的了解,知道自己擅长的领域以及今后的就业方向,并以此为依据为自己选题,如此不仅可以避免在设计中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也能够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有一定帮助。

2.2毕业设计训练

鉴于毕业设计的困难性和重要性,教师可以在学生正式开始毕业设计前进行毕业设计训练,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往往包含多个方面,如建筑、造价以及建筑结构设计等,知识的讲解往往会被安排在主要课程之后。知识较为复杂,且对于毕业设计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此些方面开展专门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知识和设计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拟题,并自行进行相关设计,在设计完成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做出评价。并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能明白自身不足之处,同时也能使学生不再对毕业设计感到陌生。

2.3加强对毕业设计过程的监督

鉴于学生在毕业前期较为忙碌,学生在学校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十分有限,而毕业设计的整体时间较长,学生会存在时间还够的认知,因此对毕业设计也会存在管理松散的情况。教师应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微信、网络或电话等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并掌握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对于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也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意见。另外,教师也应对学生做出规划,使学生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有质量的完成节点任务。

2.4协调设计、实习以及就业的关系

学生在进入毕业季后往往会较为迷茫,其既想要快速就业,又不想耽误到毕业的相关事宜,甚至有些学生在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实习方面陷入两难的境地。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以上两者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明白无论是毕业设计,或是毕业实习,均是促进其顺利就业的重要手段。丰富的毕业实习经历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设计不再单调、枯燥,其能够使学生的毕业设计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而优质的毕业设计也是学生实习、就业的敲门砖。当实习单位或就业单位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充满兴趣时,学生的机会就会比其他学生大很多。

2.5改变传统毕业设计组织形式

在传统毕业设计中,每个学生单独负责自己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形式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衡量,也是其对于自身在几年的求学中获取知识的有力体现,但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压力。鉴于此,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合作设计的形式,如根据学生各自的题目、学生的兴趣等将学生进行分组,使各个学生均能够找到自己擅长的部分并全权负责。而整体的设计工作则由所有学生共同探讨,如此一来各个学生均能够对整个设计有一定了解,并且也能加强自身个别技能的提升。在进行最终的答辩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负责的部分来向教师介绍毕业设计,而教师也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表现以及毕业设计的整体情况对学生进行评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关系到该专业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也与该专业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甚至与我国整体教育水平也有很大的关系。在经历教育改革后,该专业的毕业设计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但在实际的设计中依然会出现些许问题,从而影响到了该专业学生的毕业情况。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就业而言均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和实施力度,使毕业设计不再成为学生的噩梦。

作者:李奇 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毕业设计范文篇7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是教学任务中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既是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训练,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考察,更是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重要保障[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能够适应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通信、建筑电气控制、建筑供配电和照明、建筑智能化工程等知识和技术,并且能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能从事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有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一线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毕业设计应给学生提供一个接触工程技术的实践机会。

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的目标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独立分析及解决本专业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方法,掌握其工程应用中的规范和步骤,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文献检索方法,并具备一定的查阅和使用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的能力;提高学生绘制图纸、工程计算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的过程

(一)选题的多样性和专业特色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由于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因此其毕业设计的选题要体现多样性的同时更要注重体现与建筑有关的专业特色,尽量避免沿用与其他相关电类专业的相似选题。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一方面要侧重于强电的建筑电气技术,另一方面还应适应于当前智能化方向的弱电技术在建筑领域当中的应用。以西安思源学院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2018届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为例,选题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建筑供配电设计、建筑照明设计及建筑中的防雷接电等强电设计内容,还包括了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和单片机等弱电技术的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开发的相关选题,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建筑智能安防系统设计、小区停车场系统设计、室内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智能家居窗帘控制系统设计等。这些选题尽量做到设计的内容充实,开发的系统能根据不同的难度实现几个具体实用的功能,且避免题目范围太大、学生无精力完成等问题。

(二)毕业设计的过程监控为了在多方面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整个完成过程不能流于形式,因此要在各个环节有效监控[3-4]。我院2018届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就向学生下达了毕业设计初步选题,以便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调研和查找有关资料。在第二学期开学,组织学生学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有关文件和指导手册,让学生了解各自设计的任务要求,同时给学生介绍查阅文献的方法和途径、讲清开题报告的流程和内容,并给学生2~3周时间着手开题报告的撰写,从而保证了开题的顺利进行。在毕业设计的进行过程当中,学校还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日程管理,一般要求学生不得随意请假,保证1~2周和指导教师见面一次,汇报毕业设计的进行情况,包括设计方案的完成情况、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完成情况、毕业论文的撰写情况等,提出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填写指导记录。在毕业设计中期学校还组织了中期检查,从毕业论文的初稿内容、图表格式、文献资料引用、到设计的仿真和实物制作的进展情况和完成质量等多方面进行检查,存在问题立即整改。在毕业设计后期,给学生的论文提供3次免费机会,只有低于30%的重复率且完成了设计任务书全部要求的学生方可同意参加答辩。这样就杜绝了指导教师宽容迁就、学生蒙混过关等问题。

(三)毕业设计的成绩评价论文答辩是对学生毕业设计水平、论文内容的论述水平、现场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综合考察,也是评定最后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我院2018届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要求,在毕业论文答辩现场,学生不仅要介绍毕业设计的系统设计思路和内容,还要现场携带相关原始资料并展示设计的成果。例如,做系统实物设计的学生要当场展示和运行,做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学生要携带完整清晰的设计图纸现场说明。答辩教师根据设计的现实应用价值、可靠性,以及学生的表现,并参考规定的量化标准现场打分,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四)优化指导教师队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工程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为了达成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的目标任务,不仅要求指导教师具有一定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指导教师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我院2018届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组由8个专业教师组成,大部分教师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强电、弱电系统设计方面有一定经验,但缺乏相应系统的工程施工经验。因此教研组要聘请一两位具有相应系统的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人员加入指导教师组,或者采取跨学校、多专业联合的方式,优化指导教师队伍的结构,多位教师一起参与毕业设计指导。

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的调查

笔者对我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2018届44名学生的毕业设计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返回的问卷39份,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选题要求、教师指导情况、毕业设计投入精力等。69%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的题目难度适中,90%的本专业学生更喜欢做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等相关的设计和工程应用类题目,而只有10%的学生喜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相关理论和算法研究类题目,大约97%的学生在毕业设计上投入精力较多,对毕业设计满意和有兴趣的学生达到了总人数的92%。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在毕业设计中投入了大部分精力,做毕业设计的态度较认真和积极,但还是有个别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够扎实,态度不认真,又忙于毕业实习和找工作,毕业设计时间没安排协调好,毕业设计完成的比较仓促,导致论文内容不充实,还需指导教师及时纠正和加强指导。

四、结语

毕业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全面检验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效果。各学校、各专业在规划毕业设计培养时要遵照教育部本科教育要求的大方向,合理地提出适合自身情况的改革和实践,多从就业岗位和学生角度考虑选题,突出工程性和地方性,强化创新性和实践性,进一步完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进一步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师毕业设计的指导水平,从各个方面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董金波,任思璟,李春华,等.以就业为导向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经济师,2012(10):95-96.

[2]冯增喜,任庆昌,于军琪,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实践与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2,29(6):61-63.

[3]刘军.提高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7(3):56.

建筑毕业设计范文篇8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毕业设计;模式

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毕业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理工科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自2014年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多校联合毕业设计”在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支持和鼓励下,不断推进和发展,在青岛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吉林建筑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六所北方院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多校联合毕业设计模式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些经验,但同时问题也不断显露出来,制约着联合毕业设计进一步发展,所以针对联合毕业设计模式的总结和思考尤为重要。

一、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模式改革

以参加联合毕设的青岛理工大学为例,该校自动化工程学院在2015年首次参加联合毕设,对于学生的选择都是学院指定,没有通过学生申报和筛选,所以学生的覆盖面和积极性相对差些。在第二年的教学改革方案中该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多校联合毕业设计经过学生自由申报,学院筛选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每年除了遴选出若干优秀大四学生参加本年度的多校联合毕业设计,还鼓励大三的学生提前参与到多校联合毕业设计当中去。采取这种方式的联合毕业设计既可保证完成专业培养计划,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可使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能够接触更多的工程实际课题,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科学研究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确保多校联合毕业设计选题的高质量和创新性

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和确定,是毕业设计工作成功与否的第一步,毕业设计题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毕业设计题目可以来自企业,也可以合作开发。但是,对于建筑电气及智能化专业这种工程应用类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一定要保证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背景和创新性。在确定联合毕业设计题目后,出题教师要及时与各校沟通,将学生论文题目及摘要大纲、建筑图纸等发给各校,以保证各校的指导教师及其学生对毕业设计课题足够了解。学生在联合毕业设计过程中,如有疑问可与出题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便更好的完善联合毕业设计题目。因此,对联合毕业设计的题目进行仔细的分析和充分的探讨,尽早确定题目,保证题目的质量和数量,是多校联合毕业设计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三、建筑电气及智能化专业多校联合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建立

如何评价这些参加多校联合毕业设计的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以及指导教师的工作成果,使之与本校毕业设计环节相吻合是至关重要。通过三年的联合毕设实践经验,我们建立了一套建筑电气及智能化专业多校联合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来衡量评价参与学生和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中针对学生的各项评价指标包括:开题汇报成绩、中期汇报成绩、最终答辩成绩、设计图纸质量、指导教师评价。针对指导教师的各项评价指标包括:是否为出题教师、出题质量、学生参与面和积极性、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成绩。

四、通过建筑电气及智能化专业多校联合毕业设计模式,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我们通过对联合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建筑工程各专业的毕业设计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和思路。在学生毕业设计这一重要阶段,联合建筑电气及智能化专业相关学校,发挥群体智慧,使学生拓展视野,提高设计能力和专业合作能力,教学内容也得以丰富并完善,但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通过持续的实践探索,更多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卓越工程师。

作者:刘胜荣 杨世忠 崔明辉 单位:青岛理工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叶晓甦,曹宇薇,吴书霞,邹开.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土建类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研究——以重庆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6,(3).

[2]张绢,李雪莲,黄薇,史增录.面向“卓越计划”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5).

[3]章瑾,朱欣尔,侯伟.建筑工程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模式的探讨——以某大学实验楼工程改造设计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

建筑毕业设计范文篇9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

高职教育最终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课程全面结束前都要进行毕业设计,这是对学生高职阶段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也是培养提高学生把理论知识的储备转化成工程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从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来看,高职教育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的毕业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高职教育质量的保证和人才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

1.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受时间限制,毕业设计深度不够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安排在第五个学期,并且学生在完成两个月的课程学习之后才能开始进行毕业设计,学生还要兼顾就业应聘等事项,用于毕业设计的精力和时间被迫减少,导致学生应付心理严重。通常,学生毕业设计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选择设计题目,对设计任务、目的及要求做到全面、详细的掌握;广泛搜集设计所需的素材和资料;制定设计进度规划表。而紧张有限的设计时间以及其他事件的干扰致使学生从开题立意,到资料查找,到整体思路规划,到设计实施过程以及最终形成设计成果的每个环节都处于仓促忙乱、精力难以集中的不良状态,毕业设计的广度以及深度也就难以满足教学要求[1]。

1.2对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力度不够

我院高职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一般都是几名老师同时管理或者指导一个班级级毕业设计不同阶段的任务,指导老师在辅助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还有其他的有教学任务及科研任务在身,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通常只在学生有疑问或者有困难的时候给以简单指导和必要的帮助,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性,甚至最终的毕业答辩等评价机制也存在漏洞,学生在缺乏必要的管控和约束下,毕业设计进度滞后、抄袭以及突击应付等现象极为严重。

1.3内容陈旧,缺乏新意

有些高职院校在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安排毕业设计任务时,使用的设计资料及图纸往往是连续几届都不变,缺乏新意、资料陈旧、选题范围受限等因素很多,而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规范规程的不断更新,毕业设计成果与工程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毕业设计的教学目的相去甚远。

2.解决方法

2.1高职院校要合理安排毕业设计的时间

以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毕业设计基本训练任务分四个阶段:在进行毕业设计前给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及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第一阶段:施工图识图(1周)。熟悉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了解工程概况,掌握图纸会审的基本要求;第二阶段:施工图预算(3周)。完成工程量清单报价表一份。第三阶段:施工组织设计(4周),按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第四阶段:毕业设计成果整理及答辩和评价。由此,在毕业设计中应遵循以下教学步骤:

2.1.1教师在在毕业设计开始之前就着手进行动员,详细说明设计目的、要求、大致进度安排以及最终的评判标准等;

2.1.2正式布置毕业设计的课题及任务;

2.1.3学生明确各自承担的设计任务以及自身的具体进度计划;

2.1.4过程汇报,学生在每一阶段结束时要给老师汇报完成情况,老师及时对学生的过程成果作出评价,并给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1.5答辩和评价。

2.2优化毕业设计课题

课题选择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环节,课题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设计成果的质量。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要着重考虑:

2.2.1适应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以及人才培养计划的需求;

2.2.2优先选择与社会时展联系紧密的课题,比如企业厂房、民用建筑以及办公、教学楼、住宅等,课题难度适中且涵盖知识点较多,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要求及评判标准的制定应该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水平出发,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

2.2.3兼顾就业需求,把毕业设计的课题与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有机集合,有意识地消除学生书本理论与工作实际之间的距离感[2]。

2.3完善健全答辩及成绩评定机制

毕业答辩以及成绩评定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比毕业设计过程要重要的多,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担任,提高答辩的公开性和公平性,以此促使学生加强对毕业答辩的重视程度,打消投机取巧和蒙混过关的心理,进而促使学生更加认真、负责地完成毕业设计;另一方面,在制定详细的打分标准和实施细则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实际、课题难易程度、学生知识水平等,负责打分的答辩委员会要对实际打分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和统一,保障评判结果的公正性。

作者:谭敏 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建筑毕业设计范文篇10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联合毕业设计;教学资源

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教学中,毕业设计作为大学学习的最后一个教学实践环节,也是学生增强自身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毕业设计阶段所考查的是本科生的理论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也客观上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更是反映出了所在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课题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需要和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等专业互相配合。传统毕业设计模式采用的是一名教师对同时指导多名学生,学生独自完成指导教师布置的课题。而对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这样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来说,由于和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缺少互动,学生得不到其他专业知识补充,不利于将其培养成综合型应用人才。针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特点,在传统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的基础上,如果能采取跨学校、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多位教师一起参与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不仅有益于各高校和各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实现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对探讨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具有实践意义。

1联合毕业课题设计的内涵和实施方案

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生采取跨学校、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首先指导教师需要和相关专业如给排水、暖通、建筑学、土木工程等专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来解决毕业生在工程设计类课题中遇到的一些跨专业问题。同时,在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跨学校联合毕业设计,针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毕业课题进行联合指导。在跨学校、多专业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可以积累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学生也学习了其他相关专业知识,体会到其他兄弟院校对毕业生的培养方法和技能要求,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就业市场上对毕业生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1.1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团队。想要高质量地完成联合毕业设计,必然需要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团队,各专业的指导教师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程设计经验。对建筑电气专业进行跨学校联合毕业设计指导时,各学校再安排一位教师作为负责人,负责初期的工作进度安排;在毕业设计中期定期组织会议,解决各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检查学生毕业课题进展;在毕业设计结束阶段,负责人还要综合各专业、各学校制定的毕业设计验收要求来审核设计图纸和毕业论文。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应按时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督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并负责解答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专业问题。由于跨学校、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的特殊性,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工具,如建立微信群、QQ群等及时与各学校和专业的指导教师沟通,解答学生疑问,并通过群共享或者电子邮箱等方式分享毕业设计过程资料,及时督促学生跟上毕业设计进度。1.2规范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在毕业设计阶段,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定期检查其毕业设计进度。在毕业设计的前、中、后各阶段,还应召开跨学校、多专业的学习交流会,学生在会上将这段时间的毕业设计进展制作成PPT进行汇报,然后各学校专业指导老师对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中进行研讨并提出解决方案。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过程应严格要求,确保毕业设计能够保质保量的圆满完成。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如遇到其他专业的问题时,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指导教师向负责人汇报后及时进行沟通并明确解决时间,从而保证毕业设计能够按时完成。1.3严格毕业设计考核与评价体系。跨学校、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考核评价体系应将学生的合作情况、设计期间工作情况、设计最终成果等都纳入评价体系。在联合毕业设计期间,学生应按照设计任务书上的进度要求完成各阶段设计工作。最后采用联合答辩的形式,根据课题内容将指导教师及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将毕业设计期间的工作及成果制作成PPT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答辩组老师进行提问。最后答辩组教师综合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图纸质量和论文撰写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对完成较好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并适当给予奖励。这样综合多种考察因素的评价方式,能够着重显现出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

2联合毕业设计的意义

2.1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实行跨学校、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通过邀请其他学校和专业的老师共同参与指导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毕业设计,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分享各学校各专业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式,克服了单一指导教师专业知识面较窄的缺点,从而提高工程类毕业设计的教学水平,实现了各高校之间和专业之间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2.2有利于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通过跨学校多专业的联合毕业设计,不同专业的知识得到相互融合,为高质量毕业设计的完成打好基础。同时,在联合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转变了传统由单个老师进行毕业设计指导的方式,创建了跨学校多专业的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的新方式,综合了集体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手段,使得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还掌握了相关学科的技术知识。同时,教师在跨学校、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学生的指导过程中,因为需要涉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间接上也整合了不同学校之间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形成多学科、多专业的相互交叉渗透,综合了所有指导教师的智慧,为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结束语

毕业设计作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中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对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采用跨学校、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能够将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工程实践与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起来,符合培养工程型人才的需求。通过联合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各个学校多学科的互补,使参加联合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能够有很大的提高,能够实践实际工程应用,为以后的工作夯实基础,而且指导教师也能得到很好的学术交流和理论及实践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方潜生.建筑电气[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孙文全,孙伟民,龚延风,林小东,梅凯,张九根,郭樟根.基于建筑设计院模式的跨专业团队毕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2:111-113.

[3]刘胜荣,杨世忠,崔明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多校联合毕业设计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全国北方区六院校联合毕业设计为例[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9):238-239.

[4]张鸿恺.建筑电气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9: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