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教学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7:08:22

花钟教学设计

花钟教学设计范文篇1

用实际的生活材料促进学生科学经验的积累

科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但是不少科学教师在进行生命世界内容的教学时,往往因为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调查探究活动的难度大,而直接放弃调查活动。在《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一课的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也只是通过大量的图片和音频的资料来拓展知识内容。教学中通过展示一些植物的资料,如牵牛花、郁金香等,让学生了解植物存在生物钟现象。但通过课前微调查,对于课本中提及的蛇麻花、合欢树等,很多学生表示从没见过,也未听说。如果教师仅仅拘泥于教材和课堂,会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即使少部分现象是学生熟悉的,但无法有意识地关注,学生难以理解生物钟和昼夜变化的联系性。在教学设计中,应当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吻合的资料,继而使学生产生继续探究的愿望,才会深入去了解生物钟产生的原因和应用。

用充分的亲历参与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深入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给予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设计中应当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但是在生命教学领域中,更多的老师以讲授为主。由于缺少探究的参与,很容易忽视科学家探究的过程,遗漏隐藏在探究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方式。所以在《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教学中,教师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选择身边最熟悉的一种动物或者植物,尝试记录它们一天的活动。学生观察记录讨论,其实反映了人类探索自然的影子,体现出最朴素的想法。科学家的研究就是从观察开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也提高学生收集证据、分析证据的能力。全年级282名学生进行调查。虽然在班级授课时,部分物种会存在有争议的,变化不明显的动植物。但学生仍然能从汇总表中,发现动植物存在着和人类相似的现象,在同一天中有着生命活动的不断变化。比起课本中仅有的几张图片资料,由学生亲历调查的过程,发现动植物的变化,一方面拓展了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主体活动让学生经历一个有意义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家的研究之路。

用适时的教师推力鼓励学生科学结论的发现

生命科学教学领域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渴望通过科学探究去揭秘未知的科学世界。在《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一课中,学生从、从自身感受最深的作息安排入手,懂得人类的生命活动会受到昼夜的影响。继而从人转到动植物,这是依据已有认知对未知领域进行思维的判断、分析和信息的处理。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已经了解,植物的花开花落、人的作息时间、动物的昼伏夜出等现象。但无法有意识地把它们和昼夜变化相联系。这时,教师的及时介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活动变化的原因。并寻找合适的研究方法,并提供资料,最终总结昼夜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周期性。在科学探究的最后寻找科学结论时,教师应当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围绕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假设。教师旨在激发学生思维,启迪思路,提升他们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用发展的资料整理满足学生课外研究的持续

花钟教学设计范文篇2

关键词:金课;改革;教学质量

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金课”概念。吴岩司长在建设中国“金课”报告中指出课程解决的是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培养人,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1]目前,部分课程仍存在着学生“碎片化”学习模式、课程兴趣不高,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本文以离散数学为例,结合实际课程教学情况,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离散数学课程内容丰富,初学者易感到抽象,知识联系不够密切,学生感觉离散数学难学甚至产生厌学的心态。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需在培养数学思维的同时,引导学生用计算机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而,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至关重要。(一)“串联”章节内容。对于离散数学课程,其章节内容包含了集合论、数理逻辑、组合数学、图论等,这些章节内容单独都可成为一门数学分支,许多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仍是一种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因此需要在教学设计中,要明确其内部的主线。如何“串联”起这些看似独立的课程内容,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离散数学的一部分,其章节间必然有本质的联系,且章节间的内容也具有一定的研究“套路”。其研究思路可大致归纳为四大步:一是定义研究对象,二是定义“运算”,三是探究性质,四是应用。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知识点进行严密的定义和扩展延伸。(二)趣味性、情景式教学设计。离散数学内容较多,易使学生感觉课堂枯燥,这其实也是目前许多数学类课程遇到的共性问题,因而在教学设计时,有必要加入趣味性的内容,如集合论时提出理发师问题;数理逻辑部分提出渡河问题;图论部分介绍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等等,甚至在设计具体知识点时,也可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创设情境,引入思考,从而调动整个课程的氛围。同时在教学设计时创设教学情境,如在讲授数理逻辑推理理论时,可加入一些逻辑推理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到推理场景。在讲笛卡尔积的时,可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将学生带入到选课的情境中,以选课信息表和基本情况表作为入口,将学生带入笛卡尔积的情境中,去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2]。(三)知识点的融入及学科间结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有会疑问学习的课程到底会有什么用,学习离散数学课程有助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等等作用,说起来太过空洞,无法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到其实际应用。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知识点之间的融入及学科间的结合,可以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能解决学生对课程作用的疑问。如在命题逻辑时,设计一个问题:小明说小李在说谎,小李说小王在说谎,小王说小李和小明都在说谎。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其求解。引导学生通过主析取范式,和后续课程数字电路的逻辑代数打通;通过编程,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编程能力。对于其他知识点教学设计时,也可结合相应的内容进行结合。(四)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大学所有课程都承载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离散数学作为一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除了需要传递课本的知识点以外,还需要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因此在离散数学的教学设计中,设计数学史、数学文化的讲授,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发现数学之美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二、“以学生为中心”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传统的离散数学教学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主、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易使学生感觉课堂较为枯燥,学生的参与感较低,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离散数学作为一门覆盖内容极为广泛的数学课程,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熟练地对知识点进行应用,因而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尤为重要。针对离散数学的特点,可通过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完成疑难解答、创新引导。该模式由Lage等人在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经济学入门”时使用。对于离散数学课程,教师可根据课程大纲要求,设计学习的任务单,并针对教学重难点录制微课视频,时长5~10分钟;建立交流平台,传输视频和学习任务清单;在授课阶段,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模式,由师生共同完成知识的内化;课后进行课堂总结和问题延伸,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在实际授课中,“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串联性、趣味性、应用性,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打造高质量、高水平“金课”,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王维花,宫成强,王志巍.《离散数学》情境式教学方法实践与探索———以“笛卡尔积”教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3):65-67.

花钟教学设计范文篇3

关键词:认知主义;雨课堂;远程教学;教学设计;高等数学

雨课堂教学平台[1]是由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基于微软PowerPoint环境开发一个插件,具有方便加载,功能较为完善的特点。雨课堂平台具有如下功能:提前PPT;插入题目;上传试卷进行考试,且对于填空题和选择题能够进行自动判卷,自动统计分析考试成绩;记录学生到课信息;随机点名;弹幕、语音,问卷调查,等。因此,针对留学生的“高等数学”课程,采取了基于雨课堂的网络远程授课模式。“高等数学”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先导性课程,其基础性十分重要,因此,深入开展“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在网络授课情形下做好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效的教学研究,必然植根于一定的教学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学习论,经过托尔曼、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努力,得到了广泛的重视,[2-7]许多教师都采用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作为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8-1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和反应,忽视了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则认为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即学习者的意识,强调中介和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要点分析

认知主义所研究的学习属狭义的学习,即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个体学到的是思维方式亦即认知结构。个体通过学习增加经验,改变认知结构,所以这种学习是内发的、主动的、是整体性的质变过程。认知主义学习论偏重于知识的获得、概念的形成、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问题的解决等方面。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的作用、强调学习者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奥苏泊尔提出了有意义的学习的概念,认为学习者从认知结构的角度,将新知识与自身已有的旧知识对比联系,使得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并得到同化的过程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布鲁纳等认为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内在动机对于学习十分重要,有助于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结构。布鲁纳认为教师不可能给学习者讲完所有事物,教师教学不仅是让学习者“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因此,布鲁纳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提供适当的内容,将极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2留学生“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设计探讨

2.1了解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主动性状态。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掌握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其意义在于弄清楚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帮助教师选取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了解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状态,有助于调整合适的授课进度。在雨课堂环境中,可以充分利用插入题目和问卷调查功能,在正式授课前就将测试题目和问卷到对应班级,要求学习者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进而系统会自动生成统计报告,教师可以从统计报告了解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可以从题目和问卷完成情况了解每个学习者的个体情况和当前积极性,同时也可以督促学习者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2.2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可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准备一些与学习者内在学习动机相关的案例,在解读一些概念的相互关系时,将其与学习者学习动机相关的内容进行类比,一方面保持对学习动机的强化,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雨课堂环境中,可以利用插入题目和上传试卷功能进行问卷调查,从中分析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以在教案准备过程中针对性引入示例,在分析知识点内在联系时类比对实际生活的分析,争取激发和强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而提高教学效果。2.3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根据布鲁纳的观点,教师需要尽可能帮助学习者理解学科知识的整体架构,并掌握学科的基本原理,引导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会如何学习。雨课堂环境下,由于可以提前在班级中足够数量的PPT资料,因此,可以先假定学习者的数学水平仅为大学入学应达到水平的50%,提供充足的PPT资料供学习者自学;同时,匹配对应的习题、试卷、问卷,及时检查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及知识结构水平,为正式的“高等数学”教学奠定基础。“高等数学”课程对应的资料则按照课程内容主线进行设置,具体来说就是分为:以极限工具研究连续函数的性质,进而导出微积分的概念,研究特殊的常微分方程、无穷级数问题、空间解析几何问题,其中适中以连续函数性质为主线串联所有内容,尽力让学习者对“高等数学”课程建立框架性的认知。同时考虑到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的差异性,教师所呈现的课程体系结构应该按照不同层次级别分别进行呈现,这种分层呈现的过程,可以类比从太空远观地球,接近程度不同,所看到的地球画面是不同的。在整个教学进程中,引导学习者构建一种滚动式的学习方式:检测基础、补齐基础、学习新内容、检测进度、补齐进度、学习新内容、检测进度、补齐进度……2.4构建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评价体系。雨课堂系统可以记录学习者的考勤情况(即进入课堂和离开课堂的时间),记录每次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转化为分数),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进度,记录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基于雨课堂系统进行远程教学,充分发挥雨课堂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为实现从学习者学习全过程的表现来进行评价奠定了坚实基础。

3针对留学生的“高等数学”远程教学实践

在承担了留学生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任务以后,笔者及时和学生沟通,确定了采用雨课堂授课的模式。针对学生来源广泛,例如:巴基斯坦、约旦等国家。各个国家的中学教育体系、教学质量、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笔者立足于中国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以中国高中数学内容为依据,设计了试卷、调查问卷,发现本校来华留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较大,认知结构差异明显。例如有部分学生对英语掌握不到位,导致存在读题困难;相对于中国高中数学内容,有部分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备,对部分内容(如三角函数相关内容)不熟悉。总体来看,大部分留学生的笔算能力偏弱,但与此同时,他们对手持式微型计算器应用熟练。针对学习动机问题,也进行了问卷调查,就问卷回复分析,留学生间学习目的差异很大,有的是因为国内竞争激烈,不得不出国留学,所以学习目的是拿个学位,回国就业;有的是为了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希望毕业后能够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有的单纯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为此,笔者按照前述认知主义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充分的教学资料,明确描述了“高等数学”课程的前置学习基础,即具备中国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知识水平。留学生对笔者的这一举措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学习者在“高等数学”课程的初始教学阶段的表现明显优于往届学生。笔者也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按照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准备授课内容,及时监测学习者的学习进度,适时引导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利用雨课堂的特点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检测,进而构建了从教学全过程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案。教学实践的结果表明,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帮助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班级平均分较往届学生提高了15分。

4总结

本文首先明确了雨课堂下“高等数学”课程远程教学的特点和不足之处,然后给出了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的关键点,最后分析了雨课堂下“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要重视了解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状态;要重视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改进考核机制。教学实践结果证明了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学堂在线.雨课堂[EB/OL].https://www.yuketang.cn/,2020-05-20/2020-06-14.

[2]高峰强.西方三种学习理论及其启示[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43-45.

[3]潘光花,张祖霞.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教育创新观念的对比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5(21):45-47.

[4]谢婧.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概述[J].文教资料,2006(28):101-102.[5]李音.浅谈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科教导刊旬刊,2010,9:21-22.

[6]曹娜.浅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J].求知导刊,2017(27):51-51.

[7]双瑞.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36):11-13.

[8]钟金亮,徐爱珍.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音乐教育[J].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2004,11:23-24.

[9]潘光花,张祖霞.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教育创新观念的对比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5(21):45-47.

[10]王岚.让行为主义让位于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教学模式——浅议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信息,2011(21):572,818.

花钟教学设计范文篇4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教学设计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较有前瞻性的专业,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表明计算机专业更加需要结合其他专业。“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原有的计算机教学设计以难以实现新形势的需要,我们需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并努力顺应新形势发展的变革。

一、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分析

(一)专业性更强。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专业性十分强的课程,计算机有本身的语言,从最简单的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到C、C#、C++、JAVA等高级语言,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学习相应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就像是与计算机沟通的渠道和工具,这些语言无法用于其他专业的使用,这体现出计算机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性会更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需要应对的情况将更加复杂[1],他们毕业后面对的也许不仅仅是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以前的计算机只需要孤立的关注计算机本身,“互联网+”的新形势下,需要关注互联网与多种事物的结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以及工业4.0现代化生产等,都是计算机需要面对的新的挑战,这需要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在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之上,掌握计算机结合其他知识形成的庞大学科知识,从而实现我们对未来某种技术的革命,比如工业技术改革增加智能机器的数量,降低工业生产劳动力的使用,从而保证资源最大化的被有效利用。(二)多元化趋势明显。原来学习计算机专业可能只是作为一个编程工作者,但随着计算机专业和相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计算机专业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学生学习计算机可能就不只为了学习编程,学习计算机语言,或者是为了学习某种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比如,可能有的学生毕业后的主攻方向是影视媒体,他们努力学习的主要方向便不再是计算机语言的编程,而是媒体数据流的处理,比起计算机语言知识,他们更需要的是某款视频或者图片声音处理软件的高级进阶使用技巧,他们需要更多的是经典事例处理的讲解。计算机的多元化更加明显,学生可以更加自如的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相应的知识领域进行学习,但这也在无形中加剧了授课教师教学备课的压力。(三)局部体现变异性加剧。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有时会体现出局部的变异性,所谓的变异性就是指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人们的预期进行发展,相反,它发生了某些我们并没有预知的结果。这种局部变异性在以往体现出的事例不胜枚举,以曾经的计算机大佬IBM为例,巨型机的小型化便是计算机的一次变异,从计算机的研发到巨型机小型化期间,计算机被设计出来的目的都是进行庞大而专业的信息与资源的处理,并不是用于个人的。但是,计算机技术的变异发展,导致了IBM辉煌不再,个人计算机几乎成为每个人的标配。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计算机的变异可能会更加的多样化,更加出乎人们的预想。首先,计算机的形态可能会更加的多样化,其次,计算机可能不再是一个呆板的只懂得执行的机器,其可能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因此,计算机专业未来面对的可能是变化的发展,在变化的发展中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与岗位,是学生们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四)对学生自学要求增加。“互联网+”的新形势下,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学生面对的未来的“互联网+”是一个更加不确定的未来,因此,学生要保证自身在未来的发展中仍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做到不被时代抛弃,做未来的宠儿。做到这些的基础就是学生需要有很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在计算机专业要体现的尤为明显,学生需要不断为自己“充电”,努力拓展知识储备,为创新改良技术打下基础。

二、高校在“互联网+”的形势下进行计算机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计算机教学设计要具有针对性。“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高校的计算机教学设计要具有针对性,要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确保自己所讲授的知识对于学生是有益的,切忌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尽量做到讲述的课程具有独立性和创新性。对于学生,教学内容也需要具有针对性。不同的学生,未来发展的路径不同,对此教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可以采用相应的分组制,对大的分类进行针对性的详细教授课程,让学生更有目的性的学习自己所喜爱的技能,保证其以后工作时具有足够的技能储备。对于学生的不同能力,教学设计也需要有相应的针对性。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不同人的知识储备不一样,能力也不一样,在进行计算机课程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最大程度的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的学习中找到自信心和成就感,帮助其获得工作生存的必要技能。(二)计算机教学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尽管计算机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互联网+”的思潮下,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喷薄而出,但计算机教学不是进行计算机理论的设计与探讨,所以计算机的教学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大学阶段的学生并不具备有足够的能力能够提出新的计算机概念,同时,大多数高校也不具备有研究所的专业器材和充足的资金储备,用来完成计算机理论相应验证。因此,在高校计算机的教学设计中,可操作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不能因为“互联网+”强调多行业的协作发展,在教学设计中就出现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可操作性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他们需要在高校学习期间确立相应的知识储备[2],并在其之后的求学途中,有足够而且深厚的基础准备与部分新颖理论验证的经验。(三)计算机教学设计要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计算机发展之初,常常一个极具天赋的人就可以完成计算机软件或者系统的编程。而现在计算机经过长足的发展之后,数据库日益庞大,个人再想独立地实现编写出系统程序或者软件,已然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到协作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在计算机教学的设计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对各个小组分别布置一个总体任务的不同步骤,并让他们进行协作。教师只负责布置总体任务和划分每个小组负责的内容,协调进度和统一设计规划等都交给学生自行解决。在实际的企业中,员工的协作能力有时比其专业技术更为重要[3],毕竟具有某项天赋、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是少数。在学生的教学设计中,为了训练其协作性,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段视频。首先对这段视频进行摄影、录音、后期处理等多任务的划分,让学生们自由发挥主题,最终呈现一个5-10分钟的短视频。这样就很容易在让学生自由发挥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四)计算机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对于学生而言,吸引他们选择计算机课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们认为计算机是一个神奇而有趣的专业。计算机教学的设计可以由浅入深,并在计算机的教学设计中多设置实际的例子,可操作性强的例子,让学生可以在练习中获得更多的趣味性,从而让他们对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4],教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计算机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可以增加学生的创新性和创新意识,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中更容易接受计算机的相关知识。

三、结语

总体来说,“互联网+”的新形势下,计算机的教学会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困难和挑战往往就是机遇。计算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且花费时间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所以在做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全面。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时候有更多积极性,让其感受到学习中的趣味性。教学设计实际上是教师的一个规划,其中体现出的是教师的个人授课风格,在其中,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的探讨与良好的互动,是提高学生能力,拓展其知识边界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宇阳.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2):105-106.

[2]林锋.互联网+环境下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435.

[3]薛巍.“互联网+”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方向课程教学模式与改革策略[J].现代装饰(理论),2016(6):270.

花钟教学设计范文篇5

关键词:微课;教学设计;课程定位;表现形式

2011年在国内正式提出“微课”[1]这一概念,是一种用于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视频,具有时间短、内容具体、针对性强等特点,以“见微知著”以及“小课堂大教学”著称。把微课引入教学,可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扩展学生知识面,对教师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2]。微课与在线教学视频和慕课类似,三者都是以视频为载体进行教学,导致人们对三者的概念认知有所混淆,通常将在线教学视频和慕课中的某个视频单元认作是微课,但实际上微课与其他两者有着显著的不同。通常情况下的在线教学视频和慕课,关注的对象是某门课程,由于一门课程有着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涵盖很多知识点,视频数量必然较多,相关制作工作量会急速膨胀,同时考虑到观众的水平参差不齐,视频的深度和难度很难把握,所以现实情况中很少有单个教师去制作在线教学视频和慕课。微课则明显不同,主要体现在:(1)关注于某个非常具体的知识点,一个微课视频就一个主题,可以是解析难点、强调重点、教材扩展和动态展示等,多个微课之间并不强求关联,也无需涉及课程的所有内容,这为制作者减轻了很多工作量;(2)微课和教师以及教师所教授学生群体的关系更加紧密,微课是课堂的有力补充甚至能够翻转课堂,所以教师对微课的内容一定非常认可,对微课教学对象的特点非常熟悉,对微课教学效果也是具有一定期望;(3)微课不仅是碎片化学习,更是可以同时满足线下和线上的教学需求,无论是课堂和课外还是网络和单机状态,微课视频都可以引入和使用。由于微课的这些特点,当前教师更愿意在课堂上引入使用微课,而不是完整的一个在线教学视频系列或慕课,来增强教学效果,教师本人以及教育相关人员也对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投入了极大热情,微课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教学改革和资源建设的新焦点[3]。但正因为微课在制作上不复杂,相关人员在制作微课时,无论是内容上还是表现方法上,都开始出现随意化的趋势,同时存在应用模式单一、微课同质化等诸多问题[4],在投入教学时无法达到有效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有些甚至只管产出效应不管投入效果,这些都对微课的推广和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从教学设计、定位、内容要求和表现方式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设计一个合格的微课,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各位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人员的关注和探讨。

一、以教学设计为前提

微课总是要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既然是教学任务,就需要完成一定的教学调研工作,形成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文档,然后再以这份文档为指导思想,去进行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教学设计文档的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在后续的微课设计制作过程中,制作人员或是由于技术水平需要调整相关内容,或是过程中出现新的体会和想法,都会反过来对教学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另外,完整的教学设计文档,不仅是微课制作者的指导思想,也是微课使用者的产品说明,只有深刻领会微课的教学设计,微课的使用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一般来说,教学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一)背景和目标一个微课视频总是基于某种教学问题的需求而产生,教学背景包含了对这些问题的描述,是微课的基础。将微课作为媒介或方法,使用之后能够掌握哪些解决方法,培养哪些能力或素质,这些都是微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背景解决的是微课从哪里来的问题,教学目标则指明微课应到哪里去,缺少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的微课,犹如空中楼阁缥缈不定缺少根基,制作者不知制作重点在哪里,观众则可能在会不知所云收获甚少。(二)设计思路设计思路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清楚整个微课的内容主线,理清各分段视频的前后的逻辑关系,一般做到前因后果、承前启后和环环相扣的相互关系,有利于观众的接受和认知;二是清楚对中心知识点的表现手法,即通过采用哪些方法或手段,对中心知识点进行烘托和体现,加深观众的理解;三是整个微课的设计风格,即视频的表现形式(如实景和动画等)、类别(如介绍类和故事类等)以及语言风格(如深情、俏皮和凝重等)。(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对微课中会采用的方法手段进行详细阐述,需要指明相关视频内容中采用的具体方法,且该方法涉及到哪些教学内容。通常一个微课会采用三个方法左右,由于微课时长有限,过多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宜。教学方法一般包含比较法、问题探究法、总结法和演示法。(四)教学特色特色体现了微课设计者的教学理念,也是微课成功的重要因素。真正有特色的微课,很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接受和理解起来相对较为容易。

二、定位

微课总是要投入到教学中,投入的时机不同,微课的教学设计必然有偏差,不可能完全一样。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微课设计前需要清楚微课的定位,这里根据微课所述知识点与课堂教学进度的关系,将定位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一)课前。定位课前的微课,可以看成平时所说的预习。微课在内容上应注重新知识点引入的方式方法,可以完整叙述新知识点,也可以大致勾勒轮廓;可以提示注意事项,也可以引导思考;可以回顾前期基础知识进而引入新知识,也可以由新知识引出前期知识的因果缘由,从而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回归课堂关注讲解。(二)课中。定位课中的微课,是在课堂正常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课,此时需要注意微课的引入不能打断师生的教学思绪,这时的微课应该是对教学的强有力补充,所以在内容上应该更加关注知识点的补充方法,可以是呈现底层演变过程,也可以是夸张相关问题的冲突,或是复杂关系的动画体现,又或是疑问的深度探究,从而让教师牢牢抓住学生思绪,层层推进教学。(三)课后定位课后的微课,是在平时所说的复习时段内进行观看。所谓复习,是针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演研习,是一个加深理解的过程。所以微课在内容上不仅需要重点关注知识点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调用各个相关知识点,还要注意讲解知识点的应用场景和方式。

三、内容要求

微课除了针对定位情况包含不同内容外,对所述内容应该有整体上的规范要求,这样才能体现微课的特点,发挥微课的作用。(一)严谨正确。微课往往会采用各种手法对知识点进行描述,但无论采用哪种手法,都必须保证相关描述正确和严谨,能够经得住推敲。例如微课经常会采用比喻,如果脱离实际进行错误引用,在原理或概念上带来较大偏差,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困惑。(二)关注重点难点。微课虽然小,但对其的设计和制作仍然具有一定的工作量,所以微课不可能涵盖课程的方方面面,否则微课就不是微课,而是课程教学视频或者慕课。微课最好主要聚焦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视频的各种表现方式,使学生快速深刻理解,弥补日常课堂教学的不足。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微课对相应课程进行概述方面的介绍,这就偏离了使用微课的初衷。(三)小巧精专。微课时长有限,一般推荐10分钟左右,考虑到碎片化学习场景的具体因素,微课时长最好6分钟左右,这就要求一定要体现微课的微,做到体积小巧、设计精致和内容专攻。(四)连续贯通。连续贯通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一个微课的表现手法是前后连续的,例如一个好的比喻可以出现且吻合于微课不同时段的内容上;一个微课的内容是前后连续的,例如前后有呼应、中间有承前启后的环节;同一门课程的有限个微课是贯通的,例如相应知识点彼此有关联。

四、表现方式

教学是严谨的,而微课用于教学,说明微课必须满足相应的教学规范要求,但这并不是说微课必须类似于日常教学的三尺讲台一方黑板,否则在把握不好的情况下,微课就会显得内容枯燥。为了有效增强微课的教学感染力,提高学生兴趣,微课在表现方式上需要精心琢磨。(一)动画恰当。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经常借助PowerPoint、AfterEffects以及Flash等软件制作动画,以增强视频内容的动态效果,达到提高趣味、吸引学生的目的。动画是一种非常好的设计手段,但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画的恰当性,不能忽略应用动画的初衷。有些微课的动画,仅仅设置文字图片的飞来飞去、变大变小,或是引入一个动画角色动来动去,这些效果对微课的教学并没有太大帮助,有画蛇添足之嫌。好的动画会体现相关知识点的动态演变过程,通过动态画面阐述中间的变化过程,使观众沉浸其中领会相关含义。(二)形式多样。纵览当前微课的形式,有相当多的微课采用教师真人入镜、教室黑板为场景、黑板写字绘图的表现形式,还有一部分采用以文字图片为主、PPT为载体、真人偶尔入镜的表现形式,其他类型很少。同时,视频内容的呈现方式多以平铺直叙为主,对所述知识点堆砌大量文字图片,有些则完全是课堂教学的翻版,整体教学效果并不好。其实微课以视频为载体,制作时可以参照当前百花齐放的影视节目,将形式多样的节目类型引入到微课,如百家讲坛,幽默风趣地进行讲解;又如相声小品,以夸张的风格制造各知识点之间的冲突;又如动画片,以故事的形式表现知识点的相互关联。表现形式不拘一格,微课才能具备真正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三)贴近学生。当前微课面向的群体主要是初高中以及大学本科的学生。教学中的教,由教师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完成,所以当前微课制作者的年龄总是大概在22周岁以上,考虑到年轻教师任务重压力大且教学经验不成熟,所以实际上微课制作者的年龄应该普遍在30岁左右。而教学中的学,主要由学生群体完成,年龄分布应该在22周岁以下。视频制作者和观众的年龄差,形成了两种偏差较大的代沟,对事物的喜好和兴趣点可能会截然不同。另外在知识学习上,初次接触知识和已理解知识这两种状态也是截然不同。微课制作者在制作微课时,必须考虑到上述因素,在表现形式上尽量向年轻的学生群体靠拢,符合该群体的兴趣走向。

五、其他

每年的教学总是在不断重复,微课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是不断成长,而不能制作一次使用千遍。(一)注重反馈。微课是教师做学生看,最终学习效果既体现出微课的价值,也能反映出微课所潜藏的问题。所以微课投入教学后,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吸纳学生的意见,不断修改和完善微课,使微课在后续教学里取得更好的效果。(二)补充修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知识都在查漏补缺甚至更新换代,新的知识点、新的课程要求乃至新的课程体系的引入,都会对旧的教学资源提出新的要求,所以微课也需要及时修正,跟上时代的步伐。

六、结语

当前微课发展迅猛,不仅极大增强了教学效果,有些甚至于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但是微课在发展过程中也走入了一些误区。针对微课暴露出来的问题,本文从教学设计、定位、内容要求和表现形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只有正视这些问题,设计制作出来的微课才能真正对教学有帮助,才能进一步促进微课在教学中的推广、发展和深入。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65.

[2]戴世英.高校微课建设对高等教育的启发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1):156-157.

[3]张一春.挑战传统教学引领教学创新—谈微课的内涵意义与建设应用[J].江苏教育,2015,(10):9-12.

花钟教学设计范文篇6

关键词:微信;生理学;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指以往需要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以PPT课件、教学视频等形式发给学生,由学生在课堂外完成,而以往课下进行的小组问题探究、讨论等在课堂上由师生一起完成,课堂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依赖教师教授。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2013中国在线教育新趋势调查报告》指出:在获取知识方式上,学生阅读书籍的频率低于使用互联网,而在移动终端学习中,使用手机端学习在学生中超过80%。使用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教育趋势。因此,为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应用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现介绍如下。

1生理学基础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生理学是以正常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生命活动规律、机制的学科[1]。由于中职生理学一般在一年级就开课,学生在学习时很难认识到学科知识的重要性,且生理学中的原理、机制都比较抽象、复杂,且涉及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知识,而中职学生这些课程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等,对有些内容理解起来较困难。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对生理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觉得枯燥,学习效率也不高。因此,对传统生理学教学方法进行合理调整就显得十分必要。

2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及特点

翻转课堂是基于互联网快速发展条件下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教学视频、PPT等学习资料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知识掌握情况自主调整学习,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方式[2]。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可及时与同学进行讨论或上网查阅资料,能更加灵活、主动地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学习能力[3]。翻转课堂教学中,由于上课前学生已经对主要内容进行了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不需要用大量时间来传授知识,解决了中职医学课程课时少而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较多的矛盾,更多的时间被用来进行师生交流。通过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对于学生已熟练掌握的知识可以略过。课堂更多的是一个答疑解惑的场所,课堂时间可以被高效利用。

3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探讨

《2017微信数据报告》指出:“微信在2017年9月平均日登录用户达到9.02亿。”除支持语音、图片、视频、群聊外,微信还有公众平台,具有素材管理等功能。用户可以在公众平台上信息,还可以对一些粉丝进行分组,以利于交流、管理。鉴于微信在学生中的普及度高以及微信的强大功能,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微信作为平台,将教学内容通过公众号进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习,并通过留言进行探讨、交流。教师通过留言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翻转课堂教学[4-5]。3.1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生理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3.1.1课前学习资料。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2016微信数据报告》指出“图文、视频更受朋友圈欢迎”,因此发放的学习资料应以图文或视频形式为主。美国远程学习协会会长JohnG.Flores提出,在线视频学习中,学习者看视频超过20分钟就会出现烦躁。因此,教学视频应以小于20分钟为宜,或者教师根据知识点进行层次化设计,制作2~3个小于10分钟的微课视频,将内容碎片化发送,使学生利用课间时间就可以进行课前知识学习[6]。微课概念在国内最早于2014年由胡铁生在《广东教育(综合版)》中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并将其定义为“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7]。有研究表明,在生理学教学中使用微课辅助教学可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效率得到提高[8-9]。在课前3天左右由教师将设计好的学习内容———视频或整理的简短的图文,在微信公众号上,要求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同时给出学习目标:需要掌握的内容、熟悉的内容和了解的内容。并可针对学习内容适当布置一些任务,如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有疑惑的地方,学生可以在微信平台上进行讨论、留言。通过观看微视频、讨论如何完成课堂任务,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3.1.2课中组织探讨解疑。(1)由小组代表对之前布置的任务进行总结陈述,其他学生可针对其陈述进行评价或讨论,实现知识的内化。(2)教师根据微信平台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发言中存在的问题或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统一讲解。(3)为保证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还需花少量时间将之前碎片化的内容进行整合讲解,便于学生从整体上进行理解掌握。(4)给学生布置一些与此次教学内容相关的临床疾病方面的问题,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分组进行讨论并回答,教师对其回答进行点评。通过将生理学教学内容与临床知识进行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生理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运用能力。3.1.3课后发送习题巩固。通过课堂学习有的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答,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讲解。另外通过及时推送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3.2教学效果评价的设计。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最重视期末考试,而翻转课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及小组协作能力。所以,翻转课堂学习效果评价应采取过程性评价,即将课前学习效果、课堂发言情况等的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此外可设计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评价及意见,调查学生对于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满意度。

4讨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把学生的课上、课下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与传统教学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及自主学习、小组协作、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10]。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课前发放的教学视频等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搜索相关资料的能力、设计与制作精美课件或教学视频的能力,建立并熟练应用、管理微信平台的能力[11]。这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课前发送的教学视频是碎片化的内容,容易造成知识点之间逻辑性的缺乏[12],如何能最大限度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更好地掌握知识,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有很好的把握。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像传统教学中掌控好课堂教学,还需对课下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关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及时解答问题,帮助他们达成学习目标。这些都对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中职学生大多数自制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约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注意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13]。

参考文献:

[1]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3]黄强.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的实施[J].教育信息技术,2014(5):24-26.

[4]吴思茗,左扬扬,孟琦.基于微信及微信公共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探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1):44-47.

[5]丁军颖,刘清泉.网络信息化在医学科研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5(4):42-44.

[6]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27-131.

[7]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2014(4):33-35.

[8]彭丽花.微课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为例[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6(4):234-236.

[9]朱娟霞,孙娜,南瑛,等.临床医学专业微课辅助生理学教学体会[J].海南医学,2018(1):133-134.

[10]严文法,包雷,李彦花.国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11):120-128.

[11]吴晨曦,郭鹏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临床教师能力的要求[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2):72-73.

[12]徐勇.微媒体背景下经济学“微课”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5):189-190.

花钟教学设计范文篇7

关键词:翻转课堂;颠倒课堂;教学模式

1翻转课堂的概述

“翻转课堂”由英文单词“TheFlippedClassroom”翻译而来,又可以译作“反转课堂”或者“颠倒教室”[1,2],是一种新出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对知识传授和内化的颠倒安排,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又一革新。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家就可以借助教师提供的视频、电子版本材料等教学资源材料的学习,在课堂上则变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一起确定问题,解答问题、一起完成作业,答疑解惑、协作探究、互动交流、知识的运用等[3]。有学者认为,视频并非翻转课堂的核心内容,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考才是翻转课堂的真正含义,翻转课堂的成功之处是探究性学习和由此带来的主动式学习[4]。

2翻转课堂在课程教学中的趋势

从2007年开始,在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流行起来[5]。目前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是翻转课堂应用的两个主阵地,在教学模式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在专业课教学的实践中试行翻转课堂,并通过有效的、可行的教学设计已成为趋势。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尤其是以应用研究尤为突出,反映了大学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并期望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来改善目前大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电分析化学》课程为应用化学专业工业分析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主要讲授电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主要应用。这里将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学生自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新型的教学模式即是翻转课堂相结合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理论、基础实验基本操作等方面的综合认识和运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以及团队之间相互协调和合作的能力。从而更好的展示学生自身良好的素质形象,增强了在就业时的心理预期,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3翻转课堂在《电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探究

3.1目标

《电分析化学》课程为应用化学专业工业分析方向的专业方向类的基础性课程,通过全面介绍电分析化学的各个分支,使学生对这一分析化学的重要领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加深对分析化学中的有关理论的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电化学分析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在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一种分析方法进行独立学习。只有当学生独立的去思考探究,去解决实践生活中的问题,才能有效地将知识内化,从而系统地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3.2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师生共同确定探究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和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2)开展协作探究式活动,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捕捉各小组的探究动态并及时加以指正,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小组学习策略,如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3)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可以是多维度、多方式的。教师根据这些反馈的评价结果制定下一步可行的教学计划并确定下节课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3.3可行性方案

(1)《电分析化学》课程将传统“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的教学模式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方案的制定我院专业理论课老师和实践教学老师共同协作制定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方案。(2)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①教师和学生应该依据我校实际情况遵循该模型去实施教学与学习活动,实施具有我校特色的翻转式教学。比如:开展课前体验式活动;课前进行针对式的练习;利用多媒体进行交流。②组织课堂活动。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的实践环境中将所学内容进行实际应用,从而真正实现知识内化。比如:师生共同确定探究并确定问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开展独立探究式活动并且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③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应该是多维度的、多方式的。

3.4创新点

(1)这是《电分析化学》课程将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现代化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相结合的伟大尝试。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操作等方面的综合认识并有效的运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展示学生自身良好的素质形象。(2)重视考核内容选择。结合实际条件,采用多样化、多层次的教学和考核模式使教学环节规范化、程序化。

4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对于新知识渴求、新的教学方法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采用多样化、多层次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技术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人才需求重心已由专业化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移,多样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廖妮 单位: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3-5.

[2]杨刚,杨文正,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8):11-13.

[3]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花钟教学设计范文篇8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必开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向学生系统地讲授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和文体写作知识,使学生掌握应用写作技巧,提高应用写作能力。学会写作各种应用文章,能够以文字处理公务和日常事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实用功能。所以现如今各高职院校也在努力的为学生们打造不同的学习环境和不同的学习方法针对应用文进行拓展学习。为的是展现不一样的教学风采,以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水平。

一、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

(1)学生们按书本死套路进行学习,对于应用文学习模式不够理解,以普通作文写作要求来规范自己,体现不出高等教育的写作水平。学生们没有自己的想法,应用文的写作发挥都遵循书本文章进行复制与效仿,学生们领会不到其中所带来的其他含义,思维模式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发挥,及时领会独到但是也在古今的教学模式下受到压制,使之无法释放。

(2)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方面,老师对于其施教的方法得不到创新,一届一届的同种方法施教,在教学方法上不做文章,对于教学上的改革没有做到位,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督促,对于写作教学而言,这样的学习模式是对教育的阻碍与限制,没有充分表现出来教学的实质意义。

二、如何进行课堂翻转教学使得应用文教学更好的进行

(1)给学生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们面对学习还是有一定的依赖性思维,而应用文现在呈现出来的效果没有达不到教育届的期盼,看不到新的元素与独特的体裁,所以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们发挥出不同的应用文写作水平,并且使应用文领域得到一定的进步,所以对应用文写作采取翻转课堂给学生们独立的思考空间,也就是在进行应用文写作上停止进行规范教学,让同学们自己去查找翻阅资料,给出自己的意见,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写作。课堂上让学生们充分的发挥自己,对于学生们课堂学习中不再束缚,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可以各抒己见。例如某高职学校对于一篇应用文写作进行教学,关于职业与理想的,老师不做任何的写作说明与写作限制,对于题目提供给学生们,但是对于如何写作,想要表达什么全部交给学生们自己进行归纳,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什么叫职业,什么叫理想,学生们的性格不同必定写作出来的内容也会大相径庭,但是这是最真实的写作情感,比起书本的要求,学生们进行复制虚假的创作,这个更具有说服力,也是应用文教学最真实的呈现,这里没有压制没有限定,有的是自己个人的意愿,每个人独立思考的资格。阐述最明确的意向,然后学生们在课堂上自由的发挥,展示自己不同的见解,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其中,大家一起去讨论去研究,让应用文教学贴近高端课堂,这是翻转课堂教学给应用文写作教学带来的最直观的改变,具有一定实质意义。

(2)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写作是要具备一定情感投入了,学生们有了学习兴趣自然就是最直接的改变。如果学生们对于写作不感兴趣那么学生们写出来的文章就是敷衍,由如枯水了无生机,对于写作来说就是失败的教学,哪怕一个同学从最初的毫无兴趣到产生一点兴趣,并且为之会用心,那对于写作来说也是一种进步,应该予以鼓励。所以翻转课堂教学的另一个培养学生们写作教学的方式就是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根本解决应用文写作出现的弊端,以达到最终教育事业期待的目的。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应用文教学,要脱离学生们枯燥的学习思路,将自己的兴趣融入其中,并附有感情色彩,让应用文以崭新的形式展现在学生们的学习当中。提升教育的水平,使其得到更大的肯定。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进行深入学习。

(3)翻转课堂教学对于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指导上,老师应做到及时督促与总结,帮助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写作思想,引导学生们正常思维,学生们的思想随着社会经历的事情就会出现改变,而这种改变也会影响到学习中去,甚至在写作中会出现不良的情绪,应用文写作都是将积极向上的一面进行展示,对于消极思想要进行处理,所以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们的情绪与状态,对于消极方面的老师应该积极鼓励与劝导,帮助学生们克服生活中不利思想的形成,培养学生们自我身心调制的能力,加强自我控制能力,以灵活运用,将学习放在第一位。

三、翻转课堂对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意义

(1)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利用多种方法让同学们对于应用文写作方面展现不同的写作手法,加强应用文写作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们应用文写作能力,展示高等教育应用文的新气象。对于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让学生们正确认识到应用文写作对于高职学生带来何种意义。

(2)对于教育方面,翻转课堂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探讨,是教学的改革,是教育的创新,为的是让应用文写作这方面体现不同以往的结果,促使教育的进步与提高,对于应用文不同类型的展现,也是教育层次的一个提高,以全新的形式与手段灵活运用到教学方面,来为教育提供新思路,拓展教育的方向,使之得到教育的期盼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所以对于教育层次的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总而言之,一切教育的改革都是为了能够符合当今学生们的思路,跟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高职教育一直倍受教育各界的重视,如今对于应用文写作教学方面教育人员也在不断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制定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为的也是能够使教育得到一定的提高,加强文学交流,让学生们体会写作带来的意义与思考,提升教育层次,如今翻转课堂对于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一切整改得到了老师与家长的全力支持及配合,更得到了教育部门的关注,正在一步一步的提高与完善,相信对于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方面会有一定的提高与帮助,为教育增添色彩,为社会提供服务,让教育融入生活,培养出更鲜明的杰出青年。

作者:刘勇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人力资源管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一)翻转课堂的含义

所谓翻转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课堂与课下的合理互换,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一个过程。之所以叫翻转课堂,是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动学习的重大教育变革,用视频讲座、听播客、电子书等形式取代面对面传统的授课形式,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即时的沟通与交流。[1]之后再把疑问带入课堂进行集体讨论,教师则开展协作学习、实践练习等主题教学活动,以此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体验。

(二)翻转课堂的意义

1.改变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为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则是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从主动认知、自主消化到教师干预指正、深化再到学生掌握知识、拓展技能。[2]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将原来的教学流程进行改革,学生在课下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课上更多的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以及模拟实训,这将极大的提高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

2.有利于重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翻转课堂中,由于教师使用了新的教学策略,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从实际上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探究题目并通过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指导学生通过一个一个的分任务来学习,并在学习中建构知识体系。其次,进一步突出教师的指导与辅导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每组安排需要研究的题目,用于组织该小组的探究活动,使得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学生拥有课堂话语权,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小组成员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捕捉各小组的探究动态并及时给予指导。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逐渐成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亲切伙伴,有利于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

二、翻转课堂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注重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的准备和实施工作。教师在世界大学城空间建设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空间,空间内容丰富,有教学团队、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课件、视频录像、模拟试卷、自测题、课外拓展等。以大学城空间的学习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打破已有的教学模式,变学生课上学习为课下学习,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被动提问为主动提问,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3]下面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一个教学任务——“模拟面试”为例,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一)课前

1.微课的制作。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准备学生的学习资料,包括微课、课程配套教材和拓展阅读的电子资料等。微课主要是教师自己创建的教学视频资源,也可辅助其他优秀的网络优秀视频。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具体要求,对“模拟面试”这一教学任务制作两个微课:招聘广告;模拟面试。

2.编写教学案例。翻转课堂模式中的教学案例和传统教学是有区别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要求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课前事先能明白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点、结合模拟面试的基本要求进行编写,结合微课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握学习方法。

3.查阅资料的布置。通过查阅资料,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围绕相关知识点设置一些资料的查阅,来培养锻炼学生获取、整理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收集资料从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根据“模拟面试”教学任务的要求,设计查阅的资料有两方面:(1)广告的媒体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2)面试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4.导学问题的设置。导学问题是学生学习的方向,要设计得具体明确。如:(1)了解招聘广告的内容。通过微课一,思考各广告媒体有什么优缺点?如何设计招聘广告?(2)了解面试的基本流程,学会应对面试的基本问题。通过微课二,思考面试的基本程序有哪些?面试中易出现哪些偏差?如何设计面试评分表?另外,教师需最少提前两周左右把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各种视频上传大学城空间,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分组讨论,6人为一小组,可提出难点或学习心得或讨论练习题。

(二)课中

1.提问(5分钟)。根据课堂内容的特点,结合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拟提出3个问题。(1)人员甄选的方法有哪些?答:求职申请表、笔试、面试、评价中心技术等。(2)面试有哪些类别?答: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情境面试、小组面试、压力面试等。(3)面试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答:面试的准备阶段:确定面试目的、设计面试问题、选择面试类型、确定面试的时间和地点;面试的开始阶段:从可以预料的问题出发,消除求职者的紧张感;正式面试阶段;结束面试阶段;面试评价阶段:可以采用评语式,也可以采用评分式对面试进行评价。

2.布置课堂任务(30分钟)。按照课堂内容的要求,对共性问题分组讨论,各小组现场讨论并汇报结果,各小组之间相互评分。拟设计两个课堂任务:(1)分组设计招聘广告,招聘广告包括广告题目、公司简介、招聘岗位及要求、人事政策、联系方式等,并招聘广告,吸引求职者。时间为10分钟。(2)小组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每小组模拟一次面试活动:设计面试评分表;对求职者进行提问,和求职者沟通,对每位求职者进行打分,选择最终的优胜者。时间为20分钟。

3.总结与作业(5分钟)。首先,由教师针对本次课学生的表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进行总结评价;其次,布置下次课的课前学习任务:每位同学从求职者的角度出发,准备一些面试必考题,并思考;第三,观看大学城空间教学视频——招聘管理,并完成作业。

(三)课后

课后教师与学生利用大学城空间的留言板或者QQ、微信等现代通讯工具进行在线学习指导,教师及时解答,达到知识补救的目的。

三、翻转课堂教学反思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对视频制作提出更高要求

翻转课堂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首先在课前通过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由此看来,视频对教学效果有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教师团队应合作制作微课,从知识点的选取、表达手段的不同等方面进行构思,制作短小精悍、针对性强、趣味性强的教学视频。视频可以穿插提问环节,要求观看者回答,根据回答正确与否给予不同提示语言,并设置不同积分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4]教师也可根据积分情况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有助于课堂教学组织。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课前录制课程视频,准备课堂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回答学生的提问,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课程的要求。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学生做好充分准备

因为课堂的翻转,学生必须在课下学习,课下思考问题,上课和教师交流,改变了学生上课只带耳朵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这就增加了学生课前学习的要求,可能会使部分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具体解决措施为改变考核方式,变考试考核为考试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并且增加过程考核的比例。

作者:徐露 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曾明星.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02-104.

[2]田爱丽.翻转课堂中“翻转掌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24-28.

[3]王七萍,王俊.翻转课堂视域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5(3):90-92.

[4]王素玲.翻转课堂颠覆式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管理学》课程为例[J].才智,2013(11):96-97.

第三篇:高中人文地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新课程改革日渐深入,促使高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学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为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传统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传统“填鸭式”灌输性教学,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地位,限制了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翻转课堂”教学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理念,能够更好地规划课堂教学,有利于内化地理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探究能力。从目前教学来看,课堂教学设计存在僵化的现象,存在一些问题,“翻转课堂”为高中人文地理教育提供了教学形式,转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到2011年开始逐渐流行,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受欢迎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也被称作“颠覆课堂”。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包含传授课堂知识和内化知识两个学习阶段。在课堂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需要完成课堂教授任务,学生课后需要利用作业或者实践内化知识。“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实际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媒体、教师提供的微视频和其他资源等学习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内化知识,教学需要发挥引导作用,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平台,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答学生学习困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翻转课堂”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学改革和学习改革,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应用范围不广,应用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这就需要结合我国发展国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提高高中人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困境

1.仍然将“教”作为设计出发点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坚持以教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整个课堂仍然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缺乏课堂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传授教学知识点,课堂设计形成了僵化教学模式,也就是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总结和布置课堂作业等,教师旨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但是并没有考虑到教学方式是否符合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方式。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大多根据辅导教材设定教学目标,没有考虑到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特点,也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人教版第二册人文地理“大农场放牧业”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目标总是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角度进行教学,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千篇一律,教学效果不理想。

2.学生缺乏课堂参与积极性

在传统高中地理课堂设计工作中,学生课堂参与度大多是教师的教学爱好,教师教学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升学的巨大压力,促使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灌输性教学,关于学生参与课堂的设计非常少。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氛围较为紧张。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设计教师课堂授课时间一般在三十分钟左右,教师讲解时间远远高于学生学习时间,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记笔记和听课,在课后背诵下来,传统教学设计影响促使学生形成了接受性学习模式,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受到了影响。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路径选择

1.构建完善监督平台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前预习,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以利用教学视频自主学习,这就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没有教师陪同与学生陪同的条件下,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学习,但是对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则无法实现自学视频,并不会仔细关注教学视频。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重视地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互动,希望学生能够在家长监督下完成自主学习,避免出现学生利用电脑终端玩游戏或者是看网页等现象,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时间的利用率。高中地理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对于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教师可以构建网络监督平台,并且可以将教师录制的授课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上,教师可以利用监督平台跟踪和登记学生学习情况,尽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前学习视频。例如,在高中人教版第二册人文地理“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上传学习视频,鼓励学生到平台上自主学习,通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配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

2.鼓励合作探究式学习

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主要依靠教学视频,因此,教学视频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在高中地理视频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短小精悍”的原则,利用微课构建合理化的教学视频,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设计教学视频,每一段教学视频时间需要控制在十分钟左右,让学生能够利用零碎的时间完成学习,提高学生的时间利用率。对于内容过多的知识点,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分别录制的方式,尽可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在人文地理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主干知识或者是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应用知识,内化知识,鼓励学生发现知识,探究人文地理知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化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与小组成员沟通,有效解决小组成员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人文地理探究能力。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思考和想象,利用相关材料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文字材料和地图等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地理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公布小组探究结果,最终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例如,在高中人教版人文地理知识“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工业企业,诸如,鞍山钢铁公司和宝钢两个钢铁企业,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两个企业区位差别,可以从地理环境、产地、销售方向等角度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知识探究能力。

3.坚持评价合理性

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终结性和过程性三种。传统高中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但是一次两次考试成绩无法说明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需要从甄别和结果等角度,坚持多角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自信心,提升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性比较强,评价学生需要坚持多方面和多角度。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包含两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这个阶段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学评价需要涉及自身、教师和家长。教师可以在授课前为学生布置任务单,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堂评价则是涉及自身、教师和小组之内的学习成员,需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评价。例如,高中人教版人文地理“鲁尔区工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之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讨论结果,在汇报过程中还可以评价小组成员参与度和参与积极性等,在课后总结过程中,教师在总结知识点之后,可以针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和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日渐发展促使社会对于人才素质具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翻转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内化知识,改进传统教育形式,不断丰富地理学习资源,促进高中人文地理教育公平,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也能够实现个性化辅导。经济日渐发展促使教育方面的投入日渐加大,这就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硬件方面的支持,鼓励更多学校积极参与到翻转课堂教学工作中,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推广效率。

作者:毛智杰 单位:张掖市第二中学

第四篇:高职英语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翻转课堂是当前最热的高职教育改革和研究主题之一。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网络平台创设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的信息化,有效改变课堂教学管理。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引入和实践,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和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高职英语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高职英语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作调查及分析,将对高职翻转课程的发展及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高职英语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现状

本次调查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30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教师的基本情况、基本信息素养、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及评价能力等5个方面对英语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英语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因素,并对提高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对策进行探究分析,本调查结果可为后续调查问卷及访谈的设计与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1.教师基本信息

教师的基本信息调查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经常上课的环境以及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时间7个方面。调查发现,教师中以女性教师为主体,占全部的86%,92%的教师为40岁以下的教师,教龄在3年以上的达到87%,学历为本科的占36%,具备硕士学位的教师占64%,职称为副教授的教师达到22%,讲师达到50%,助教达到28%。43%的英语教师在传统的普通教室上课,57%的英语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89%的教师使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的时间达到3年以上。从教师的基本信息可以看出,我校英语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大部分教师在授课中使用信息化技术来辅助教学,具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研究基础。

2.教师基本信息素养

在对教师的基本信息素养进行调查中发现,在问题“我非常乐意去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为其教学设计服务”中,72%的教师选择了“完全符合”,在问题“我经常在网上收集一些对教学设计有用的资料和问题“我意识到使用微视频、微课等来进行教学设计能优化课堂教学”中,分别有90%以上的教师选择了“完全符合”。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的调查,其中78%的教师能熟练使用QQ邮箱、微信等工具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72%的教师能够熟练使用powerpoint等简单课件制作软件制作课件,但是对于问题“能熟练应用视频编辑软件(如会声会影等)、录屏软件(如CatasiaStudio等)、文件下载工具”,总计35%的教师选择了“完全符合”或“基本符合”。可见,我校英语教师具备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但是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较为单一,对于较为复杂的信息技术实操能力不强。

3.教师分析能力

在问题“我特别注重分析学生的当前学习状况和能达到的最佳学习水平”中,有50%的教师选择“完全符合”,50%的教师选择“基本符合”,说明被调查的所有教师在教学中是注重分析学生的当前学习状况和能达到的最佳学习水平的。在问题“我经常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能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中,71%的教师选择了“基本符合”。在问题“如果在不同的班级教授同样的内容,那么我会根据情况修改教学目标”中,64%的教师选择“完全符合”。可以看出教师会根据整个班级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但是在分析学生个体差异方面还存在不足。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做到通过分析教学的重难点、媒体的呈现方式,课程标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调整教学内容,教师的分析能力较强。

4.教师设计能力

在教师设计能力的调查中,57%的教师在问题“我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总是从单元、主题的整体角度来设计”中选择“完全符合”,72%的教师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很明确教学目标的层次划分并能准确地描述教学目标,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并能够在制定教学目标是特别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通过调查,发现多数教师能够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呈现教学内容,并且能够对资源进行修改,设计出适合教学的媒体资源。主要是关于设计过程的时间分配和学生的活动,一半以上的教师在设计中对时间的分配、教学活动的衔接有充分的考虑,并且注重学生自我评价环节的设计,但是在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上,只有43%的教师选择“完全符合”。

5.教师评价能力

调查所示,50%以上的教师经常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有效评价学生引导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评价与反思中往往忽视对教学资源的利用。通过对教师基本信息素养、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及评价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出我校英语教师具备一定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但是整体水平不高,受一定因素的制约。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能力的因素,笔者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分析如下。

二、影响高职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因素

1.课程信息技术教学平台资源不足

目前我校的英语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已经建成的英语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较少。其中较为成熟的只有《实用英语》这1门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对象是全校所有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学平台虽已建设完毕,但尚未在教学中使用。其次,《导游英语》、《酒店英语》这两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虽然已经在建,但是平台资源相对较少,需要不断增加和更新。再次,适合各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以及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英语课程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还没有创建。可见,英语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资源不足是阻碍教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首要问题。

2.翻转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的要求更高

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更高,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搜集和资料的制作。例如,制作一个微课,从思路设计、重难点内容的选取、录屏软件的使用以及到后期编辑制作等都要花费教师的大量的时间和很多心思。一个只有5分钟的小视频,可能要花上1周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中的教师必须充分理解角色的转变,课前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上与学生进行实地互动交流讨论,课后要通过各种信息手段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考核评价。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师还要在网络平台上完成作业管理、测试管理等系列任务,这将极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如果学校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的话,教师很难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

3.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佳

许多高职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也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但是多数教师还只是采用Word,PowerPoint,视频播放等简单的信息技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需要高职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像视频录制与编辑(如会声会影与CatasiaStudio)、flash动画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计算机软件对于多数英语教师来说望尘莫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钻研,这对本来教学任务就十分繁重的英语教师来说又是一大挑战。

三、提升英语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对策

1.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英语课程引入翻转课堂是教学模式的巨大转变,需要高职英语教师转变教学思维,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学生对信息时代的电子产品和各类软件有着极大的兴趣,高职英语教师要敢于尝试在翻转课堂中利用信息化技术,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去影响学生。翻转课堂上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要把握好信息化技术的灵活运用,细心捕捉英语翻转课堂中适合使用信息技术的环节,力求把枯燥的英语知识重难点转化为互动平台中可供师生共同探讨与交流的资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充分了解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才能做好翻转课堂的教学工作。

2.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在提升英语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上,教师应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为其教学设计服务,有意识地在网上搜集对教学设计有用的资料,养成坚持学习新信息技术的习惯。结合教学实际学习制作微视频、网页、flash动画等教学资源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身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并愿意使用QQ、邮箱、微信等各种工具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与互动。通过不断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3.完善师生互动教学平台

翻转课堂中突出的是师生互动,教师要在课堂上组织好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互动教学平台形式多样,可包括邮箱、QQ群、微信群、云盘、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等。教师通过各种互动教学平台,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有关教学环节,适时地给予学生指导、提供资源链接引导学生思维拓展。对于平台上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根据课程要求和实际学情恰当选取,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资源既要包括一般性教学资源如课程标准、单元设计、教学课件、学习指南、重点难点、工作页、任务单、考核方式与标准、英语各类考证题库等,还应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音视频资料如英语微课、学生课堂录像、学生实习实训录像、各类英语大赛视频、英语flash动画等。互动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师生共同维护和管理。访谈中教师也提出了关于获得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知识的途径和提高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技能的途径,如开展继续教育课程,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种教研活动、阅读相关的书籍和网站自主学习、教学实习、实地/网络和光盘等观摩课以及自身经验的积累等。翻转课堂对于高职英语教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教师应该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势,更新教学理念,在英语课堂中恰当引入和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动学习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优化课程教学,提高自身教学设计能力,努力适应信息化时代下的课程教学要求,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李仕敏 单位: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在新课标下,满堂灌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导致高职《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课堂教学效果低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促使新时期教育教学发生了质的转变,成为教师创新教学的关键所在。随之,在高职《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课程教学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优化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多样化作用,实现“课前传递知识,课堂内化知识”,改变高职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被出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不断普及,在现代教育技术作用下,翻转课堂已被广泛应用到世界各行业、领域中,成为社会大众谈论的火热话题。就翻转课堂而言,是指学生需要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作业,教师需要合理制作相关的微课视频、课件等,优化利用教学资源,借助师生互动,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协作探究活动。简单来说,翻转课堂就是改革传统教学流程,在课前进行知识传递,课上对知识进行内化。翻转课堂能够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已有水平,选择适宜的学习路径,通过多样化的渠道获取更多的新知识,不断拓展知识面。同时,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和教师、同伴交流,解决心中的困惑,还能相互评价,符合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翻转课堂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选取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不断显现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等,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需要掌握必备的重要技能,比如,视频剪辑、特效制作、教学案例数字化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意识到再教育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完善自身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高职《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在《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教与学,促使学生可以正确把握办公自动化概念,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处理办公事务、信息采集处理等实际操作能力,有效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笔者以《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课程中的Word部分中的邮件合并技术内容为基点,对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予以分析。

(一)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特征

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好课前准备,需要根据Word部分中的邮件合并技术章节内容,准备好所需的学习资源,比如,电子书、微视频。根据班级学生已有水平、心理特征等,以教学内容为基点,制作短小的微视频。具体来说,教师要结合邮件合并技术章节内容,重新确定教学目标,成为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指南,全面而客观地分析班级学生特点,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需要客观地分析各种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结果的主客观因素,优化利用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在线平台等,合理设计邮件合并技术课堂教学方案,具有鲜明的实用性、针对性特点。教师要利用掌握的技能,剪切视频、特效制作等,合理制作教学课件、微视频,使抽象、繁杂的邮件合并知识直观化,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巧妙地引出新课题,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邮件合并技术,学习如何对批量文档进行邮件合并操作。

(二)课前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结合邮件合并技术章节教学目标,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贴近高职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比如,如何处理批量文档,教师要利用教学案例数字化处理技术等,结合邮件合并技术,制作微视频,并设置一些问题,比如,哪些方面需要用到邮件结合技术。通过不断途径,客观地测量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结果,并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邮件合并技术章节内容掌握情况,优化调整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自我阐述,向教师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参与到自我与小组评价中。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全面分析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邮件合并知识解决的各种问题,加以归纳总结,而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课前对新知识掌握情况,优化设计问题情境,增加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探究学习的机会,不断内化新知识点。

(三)课上与课后

在“邮件合并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前掌握的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针对班级学生在自主学习“邮件合并技术”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该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制作相关的PPT课件、微视频。通过课前了解,知道学生对如何运用邮件合并技术处理批量文档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也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之一。教师可以针对这方面,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向学生展示批量文档是如何进行邮件合并操作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情况,开展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活动,比如,作业练习、反思总结,将所习得的邮件合并知识灵活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在课后,学生可以借助各种网络交流平台,向教师、同伴求助,解决自己在学习“邮件合并技术”内容中还存在的问题,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运用邮件合并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办公自动化办学应用》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优化设计至关重要。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多角度、多层次出发,合理设计各教学环节,充分发挥翻转课堂具有的作用,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翻转课堂,优化设计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优化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其全面发展,更好地步入社会,充分展现自身价值。

作者:戴冬梅 单位:山东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导游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探讨

1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分析

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是以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置相应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组织和设计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各具体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目标的课程模式,其目的是通过课程内容和实际工作情境相结合,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职业技能。①笔者以项目课程的方式在导游英语中进行教学研究并对该课程的学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二的学生和任课教师。调查内容涉及到学生英语基础、学习动机、课外学习、教学模式及职业英语技能提高情况及改革建议等。

1.1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项目教学组织都以小组的形式出现,学生按照实际岗位的组织形式安排角色,明确责任。教学经过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做学一体的各个教学环节。调查中56%的学生在项目教学的小组学习中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学习动机更强了,愿意花课下时间准备项目任务且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项目教学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英语交际能力、导游服务专业知识储备和职业素养。25%的同学反应英语基础差或专业知识不扎实在完成项目教学任务时会特别吃力。教师在教学安排上顾全大局,又无法进行个性化教学。

1.2英语导游服务的职业技能

通过调查,项目目课程充分将旅游专业英语教学情境真实化,学生在导游英语项目课程学习中体会到实际工作场景(入境团地接和出境团领队服务操作),关于项目教学对英语导游服务职业技能的提高方面,45%的同学认为提高了导游服务过程中的英语听说译能力,32%的同学认为提高了实际工作场景的英语沟通交际能力。但是,由于项目教学实施时间较长,部分学生任然未完全摆脱传统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尚不能清楚认识到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的统一能带给他们现实的经验。

1.3双师队伍建设

为了使导游英语课程的教学达到项目课程预期的效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英语课程的“双师型”教师,即既有丰富的旅游专业知识和旅游从业经验,又有扎实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教学能力的教师。在对任课教师访谈中,有75%的教师取得英语导游证并有相关的行业工作经历,并且在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上有七年以上教学经验。

2翻转课堂概述

2.1起源与定义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2007年起源于美国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老师JonBergmann和AaronSam将PPT演示和讲解制作成视频作为家庭作业上传到网络而引起众人关注。②到2011年,萨尔曼•汗创立的汗学院将视频教学与课堂练习结合开发的系统进一步推动翻转课堂的实践,翻转课堂开始为众多教师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④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方式是学生在上课前就通过教学微视频完成知识点的学习,上课时师生一同利用课堂来答疑解惑、交流讨论、知识运用与成果展示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新型教学模式。⑤2.2教学优势实践中国内外探索利用视频教学的例子不胜枚举,早在20世纪50年代,很多国家都进行过广播电视教育。但为什么只有翻转课堂才打破了传统教育呢?翻转课堂的鲜明优势有哪些?

(1)微课视频要点明确。大部分微课视频控制在5到10分钟,该时间段正好是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在知识点讲授中重难点突出,讲授方式多样,增强趣味性。通过网络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自主学习。

(2)学习过程被颠覆。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上的知识点学习放在课前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和人机互动系统在线监督辅导完成;课堂上师生通过提问和讨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给予有效的辅导,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

(3)复习考查更便捷。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学习后再通过一个线上人机互动系统检测学习情况。学员的练习完成进度及正确情况会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教师也就能宏观了解到每个学生学习状况。同时,微课视频方便学员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

3典型任务教学设计案例

根据对项目化课程导游英语教学改革分析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了解,翻转课堂与项目教学模式可以相互补充,有机融合,构建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项目化课程的翻转。笔者以导游英语课程中典型任务自然景区讲解的教学设计为例,尝试教学设计流程“二块三步六环节”,探讨导游英语课程教学的翻转课堂设计。“二块”是学生学习分为两个模块:自学训练和讨论展示;“三步”指教师教学准备的三个步骤:分配学时、编制教案和微课录制;“六环节”则是两个模块的细分。自学训练是课前老师安排学生完成微课学习,具体分为三个环节:微课学习、线上人机互动系统知识点练习和疑难汇总。课堂上的师生讨论展示包括:疑难讨论、成果展示和总结反馈。以英语导游服务自然景区讲解为例,重点介绍教师课前准备和课上操作。

3.1教师教学准备的三个步骤

(1)分配学时。总学时为4,课前2学时,课上2学时,课前和课上教师准备两套教案。课前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或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按照同寝室成员分配)在寝室上网学习微课视频,了解讲解思路,游览安排和互动环节;视频学习后学生完成智慧树开发的TellMeMore平台的练习。课上学生教师的指导工作由全面指导发展到强化学生以小组单位合作完成该典型任务。这样教师就合理的安排了翻转教学时间。

(2)编制教案。典型任务确定为海南三亚天涯海角自然景区介绍。在微课教案的设计中,教师先将该话题维度分为:对游客问候和欢迎、自我介绍、景观慨况(位置、结构、特色、评价)、游览活动安排介绍、问答环节和自由活动注意事项(防晒、海边游泳安全事项、防止游客走失和海蜇叮咬急救),然后根据教案设计录制脚本;在课堂教学的教案中,教师主要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提问与讨论,教师先预测学生的疑难点,然后设计模拟讲解任务,明确小组分工,转换师生角色。教师为游客,学生为英语导游。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景区的相关背景信息,学生网上搜索并撰写英文导游词。

(3)微课录制。微课视频制作的质量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一方面,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的剪辑视频制作都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微课视频要求教师在五到十分钟内将核心内容讲完,并且讲解要生动活波,强调视觉效果。教师录制的微课视频传到人机互动的网络平台上,该平台辅以教学课件、笔记、练习、讨论区、测试、学习调查、提问区等。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

3.2典型任务

自然景区讲解的课堂讨论展示在导游讲解实训室进行。第一个环节疑难讨论,学生将自主学习汇总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在掌握自然景区景点介绍的要点后讨论如何丰富讲解,既要有创新点也要有特色。第二个环节成果展示,教师鼓励学生融入角色按照小组依次根据抽到的景点进行实地导游讲解展示。第三个环节,总结反馈,教师针肯定各小组的努力成果,找出各小组讲解中的亮点,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讨论展示给学生机会自主完成渐次复杂的工作任务,不仅强化了专业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沟通等社会能力,提升了分析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法能力。

4结语

有文章提到,微课视频不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对传统教学流程的颠覆⑥和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考才是翻转课堂的真正含义,翻转课堂的成功得益于探究性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带来的主动学习。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应该仅仅被当作一种教学新理论研究,而是需要教育者们在实践中去丰富完善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项目课程教学中以来,解决了项目教学模式中原有的项目实施时间长,教学情景难以仿真、项目知识难以消化等诸多难题,提高了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互动度,课前的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和动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明显提升。笔者在项目化课程导游英语教学中进行了该模式的实践尝试也希望有更多高职教师将该模式付诸实践,为进一步深化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作出贡献。同时,项目化课程的翻转课堂对高职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有利于促进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建设。

作者:陈晶 单位: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外贸外语学院

第七篇:高职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教学新模式,正在日益引起教育者的关注。翻转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借助信息技术,课前传授知识,并在课堂上实现知识内化。这一模式在激发学习主动性、扩大教学空间、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被教育者寄予厚望。基于翻转课堂模式对高职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课堂教学设计要把握高职教育的性质和高职课程体系的特征。这就决定了课程内容不仅是教授某个知识,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如何服务于职业能力目标。在高职教育中,不存在纯粹的理论知识课,而是在学和做中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这点和中小学教育,乃至本科教育存在明显不同。因此,在对高职课程进行翻转课堂的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考虑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和技能型的特征,与任务导向等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教学法相结合。同时要充分考虑我国高职生基础薄弱的特点。本文将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开展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并以电力类高职专业电力系统分析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电压调整的措施”一课为例,具体阐述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情况。

二、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程内容分析。与常规的教学一样,教师仍然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并分析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梳理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自学能力,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重点,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课前自行学习;而对于课程难点,考虑到高职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最好是在课上由教师引导进行强化,课下再发放有针对性的微课,供学生反复观看。同时,高职教学特别注重能力目标的达成,因此对课程的能力目标,一般应在课堂上,由教师结合岗位工作,创设教学情景,设计岗位任务,以“做中学”的形式达成;对情感目标,也应在课堂的教学情景中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根据这样的思路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师便能明确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前和课堂上分别应该如何设置教学活动。

(二)学情分析。高职生普遍存在思维活跃、信息化素养较高、学习的职业导向性强的特点,因此,结合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模式契合学生的需求。但是高职生理论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自学习惯等缺点也十分突出,因此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课前供学生自学的微课涉及的知识点及配套练习不宜过难,要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保持自学的信心,任务量不宜过大,要考虑到学生的课外学习压力;二是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的工作岗位任务结合,同时要把任务拆分为多个简单的子任务,降低任务难度。

(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信息化教学环境为翻转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方位的交互形式,比传统的教学环境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金磊等提出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两个有力杠杆。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了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生成。在选择信息化手段时,除常规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常用的信息、视频制作、课程管理等信息化手段外,针对高职教学的职业性特点,应注重引入真实岗位中使用的软件来辅助教学。以电力类专业为例,包括:岗位工作中真实使用的工作软件,如CAD等;电力仿真计算软件,如PowerWorld等,可供学生直观验证原理;电力仿真操作软件,如调度员培训系统、三维变电站仿真系统等,可给学生营造一个虚拟的工作场景。有的软件,还带有自动记录操作、自动评分的功能,可有效协助教学中的考核评价工作。

(四)考核评价。在实行翻转课堂模式的过程中,应形成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体系,以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课程的考核评价可以更高效、客观地实现。比如,利用慕课平台等课程网站技术,可以管理学生的课外学习行为,客观记录学生学习的时间、频次、活跃程度等,同时设置的在线测试考题可以实现自动评分功能。而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动化软件完成岗位任务时,也应尽量采用软件来实现学生技能操作的过程记录和自动评价。

三、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实例

本文选取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的“电压调整的措施”一课(2课时)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开展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课程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介绍4种电压调整的措施及优缺点,并结合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岗位任务,开展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训练。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其一,知识目标,即掌握影响母线电压的四种因素、四种电压调整的措施及其优缺点、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其二,能力目标,即能够识别电压越限的母线、能够恰当选择调压措施。其三,情感目标,即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根据行业规程规范作业的能力。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推导出4种电压调整的措施,教学难点则在于这如何恰当选择合适的调压措施。综合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重难点,梳理本课课前、课堂两部分的教学任务为:课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重点的自学;课上,教师在检查确认教学重点达成后,采取多种手段,带领学生攻破教学难点。

(二)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压降落的公式(1),有能力通过自学理解本课负荷母线电压的表达式(2),并推导出影响母线电压的四种因素。

(三)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具体如下:

1.课前应用信息化技术使学生直观、高效地掌握教学重点。在课前,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学习任务,并在课程网站上以下学习资料:1份技术导则,要求学生记录电压允许的波动范围;一个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回顾电压降落计算公式(1),并推导出影响母线的电压的因素;一个存在电压偏低问题的电网模型,这个模型用PowerWorld软件搭建,该软件除具备仿真计算的功能外,还能采用等高线渲染的技术使得电压的高低情况一目了然,比如电压高的区域颜色偏红,电压低则偏蓝。学生只需在模型上自行点击操作并观察蓝色区域是否消退,就能验证出:增加发电机无功,串联电容器,调节变压器的分接头档位,投入并联电容器,均可有效地提高母线电压。由此在课前直观、高效地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实施后学生的反映,完成这三个任务平均用时30分钟,任务量在学生能承受的范围以内。

2.课堂上应用信息化技术轻松攻破教学难点。课堂上,教师组织讨论,让学生分组汇报在PowerWorld软件中验证的结论,以此检查学生对教学重点的理解(用时15分钟)。随后,即可直接进行教学难点的攻破。本课的教学难点除传统教学中的调压措施的优缺点外,还根据实际岗位的需求,引入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内容。教学难点1的攻破(15分钟):在讲述调压措施的优缺点时,由于教师生活中调节温度的例子与调节电压非常类似,因而可设计一段Flash动画来进行类比讲解,将调电压类比成调节温度,将发电机类比成中央空调,输电线路类比成热量输送的管道,变压器分接头类比成中央空调的遥控器,电容器类比成额外装设的空调挂机。通过这种生动的讲解形式,学生可以自行开展对四种调压措施优缺点的讨论。教学难点2的攻破(50分钟):在对教学难点2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创设变电站的工作场景,引入一个任务:“当发现母线电压偏低时,运行人员该如何根据监视画面上的实时数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调压手段呢?”这就是变电站运行岗位的日常工作之一——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同时也是本课的第二个教学难点。教师可首先介绍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概念,并将控制策略下发给学生。随后借助变电站运行仿真平台,让学生开展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练习。该仿真平台能让学生在变电站监视界面上模拟设备投退、变压器档位调整等操作,同时,学生能在界面上实时看到操作对线路功率、母线电压带来的变化。教师通过该平台下发几种不同的初始状态,每组学生对一种初始状态进行调压,并根据教师下发的控制策略来调节变压器分接头档位或投切电容器组。调压的过程将被仿真平台自动记录并评分。随后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调压心得。至此,通过仿真任务的完成,第二个教学难点得以解决。

(四)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考核评价设计。本课的教学评价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软件自动评分,比如课程平台自动记录的学生在线学习活跃数据、在线测试结果,以及仿真软件平台对学生操作的自动记录和评分;二是教师评分,即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分;三是学生推优的评分。经实践证明,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高职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效率。在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紧密结合高职教学的特点,构建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的的翻转课堂模式。

作者:黄丽娟 单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第八篇: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创新教学模式提出了要求,同年教育部指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系列的行为使得初中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教师不应再是那个统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应该是每一位学生的伯乐。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模式中,教师就是课本教材知识的搬运工,偶尔充当一个答题助手。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极少,通常教育的效果也不怎么样。在整个课堂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有兴趣的愿意学和教师交流学得越来越轻松愉快,没兴趣的不愿学,在课堂中表现沉闷,成绩也越来越差。教师的统一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全体学生不同的需求,这就体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处于一个被动地位。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还可以延伸到家里或者是有网络的任何地方。翻转课堂的出现就是一个例子。之所以叫做翻转课堂,是因为这个教学方式打破了以往“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模式,变成晚上学生在家里自己观看教学视频,白天在教室做作业,有问题向教师请教。翻转课堂也可以叫做颠倒课堂。

一、简述翻转课堂的内涵

1.翻转课堂的特征

翻转课堂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而诞生的,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育模式。在该模式中,学生变成受教育的主动者,根据课下的自主学习实现了知识的传递和积累。把传统课下的内容转移到课堂之上。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共同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和解释说明,依照不同的学生给予其个性化教学,也证实了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很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老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就发生了变化,学生由被管理者变成受教育的主导者,教师也由管理者和传道者变成了学生受教育的引导者。学生和教师都是整个课堂的参与者。

2.与传统课堂的对比

不管是从教学方式、教学流程,还是评价方法等各个方面上看,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都有明显的差别。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是班级统一的授课模式,而翻转课堂则采取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方式。再从教学流程上对比,传统课堂是教师先在课堂上讲解,然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去完成,翻转课堂则是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然后在课上和教师一起去共同探究。传统课堂的评价方法就是单纯的纸质测试,进行成绩的排名和对比,而翻转课堂就可以从多个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评价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好坏与否。不仅仅如此,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以及课堂内容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3.翻转课堂的意义

翻转学习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对课下的学习内容进行相互探讨,教师可以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上观察并掌握不同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表示疑惑时,教师可以通过解决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掌握其学习状态。可想而知,翻转课堂可以作为一个师生交流互动之间的连接模式。翻转课堂有利于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致力于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教材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尽可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但这通常对学生的课堂效率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反而对学生消化知识的能力形成阻碍,讲得越多学生变得越糊涂。翻转课堂则是充分发挥课堂的每一分钟为学生解答疑惑,针对性讲解学生的不理解和不明白。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和清楚。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学习也变成自己的事情,教师不再去监督学生的学习,这也就要求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承担自己学习的后果。这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对于学习的自我督促,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分析和探究

首先和传统教学模式一样的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区别于单纯的应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讲课的方式,而是将讲课内容制作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视频。教师的准备视频也需要有个人的讲课特色,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于讲课模式还要有一种熟悉感,作为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过渡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点进行一定的标注,由易到难还是由难到易的讲解都需要有教师自己的处理逻辑,对于课程内容的传授依然是保持循序渐进的方式。然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测练习等,并引导学生提出在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接着回归于课堂之上,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到的内容,先让学生之间进行问题的交流,由于班级人数的原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小组间对自己小组的问题进行探索和讨论,如果组员之间的交流不够,也可以延伸为各组之间的交流。最后通过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当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可以请教教师,教师将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引,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理解、探索、思考中所遇到的困难,对他们所了解到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并帮助他们获得最后的讨论结果。剩下的课堂时间各小组将对自己的讨论进行成果展示,教师根据每个组的成果进行自己的评价和评估。评估部分对学生而言是最有利于树立学生信心,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肯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成就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翻转课堂在实践中总共分为十个部分,而课上和课下又各分为五个部分。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翻转课堂的参与者。初中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教育中是最基础的,而基础也同样是最重要的,基础不打牢,房子建得再高都是要垮的。因此,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次课堂的内容,不断从实践中去完善教育方式的不足,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去勇攀学习的高峰。总而言之,科技的发展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翻转课堂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也对教育方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的新思路,这值得引起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目前我国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仍然处于一个摸索的初级阶段,在实践的过程中仍然会有很多问题。这不仅仅需要教育部的提出,还需要学校的实践落实,每个学生、教师、家长对更新教学模式的配合。要知道新型教育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相对于传统教学有着更好的优势。必须要求教师在实践中积极改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的实行将会对初中数学教育带来积极的效果。我国教育部应该敦促每个学校落实政策,对教育模式进行有效的、大胆的创新和变革,这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培养祖国的人才做贡献。

作者:季春英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昔莲.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5(10):12.

[2]宁成龙.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5(8):409-410.

第九篇:酒店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探讨

在最新的中国酒店竞争力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显示,中国酒店将出现智能化、人性化、信息化等特征,这些信息也为高职高专酒店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来提高学生酒店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成为酒店英语教学的重点要求。

一、高职学生的ESP现状

ESP(专门用途英语),即与特定职业或特定学科相关的英语。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ESP课程是作为大学英语的后续课程而开设的,旨在提高学生对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专业英语交流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ESP教学中强调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也符合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尽管ESP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是一些关于实践问题的存在影响其健康发展。

二、项目教学和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为有效地实现由知识、技能向实践应用的迁移,让学习者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完成实际且典型的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美国科罗拉多州化学老师提出了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的“先教后练”的模式。通过对项目教学和翻转课堂的特点分析,我们能看到二者在教学理念及思想上是一致的。能高效实现翻转课堂的前提是学生能够自主完成课前及课上的各项目学习。而项目教学则是翻转课堂能够有效实施的有力推手和保障。首先翻转课堂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知识点,也可以模拟真实的现场工作场景,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其次,翻转课堂的课前知识学习也弥补了项目教学中教学内容多、课程容量的大的弊端。而二者的结合运用也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学情特点。

三、基于项目教学的酒店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环节设计

1.课前自学环节

课前的环节有制作导学练、创建教学视频或PPT、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了解学习情况。项目教学要贯穿于课前和课堂的始终,首先,通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知识内容,让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项目要求。在学生自主学习期间也要加强师生互动,随时考查学生课前项目完成情况,因为这直接影响着翻转课堂的实际效果。然后,要对课前内容进行理解,这主要是对英语视频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视频内容应高度浓缩并拓展项目内容,适当与时下热点、时代背景相联系,以理解记忆为主。课前学习要以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因此,设计形式要新颖、有新意、多样化,以满足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同时,学生可以在课前依据自身情况确定自己的时间及节奏,充分使用网络数字资源,并且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选择不同广度和深度的人性化学习。

2.课堂内化环节

课堂的环节有合作探究、释疑拓展、练习巩固、自主纠错、反思总结。在结束课前知识学习环节后,课堂将成为检验学生语言实践和交流能力的平台,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课堂上,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参与教学项目的完成过程,更加深入了解工作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学习将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应考虑多设置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应用和协调解决问题能力的任务,并且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适时、适当地进行帮助、鼓励、示范、监督等活动。

四、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学生内驱力不足。课前要求学生准备资料和知识内容,但有的小组活动中一些学生惰性强不能提前学习或准备,这是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最大障碍。

2.对教师专业水平要求高。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论在课前、课上及课下,教师要有更多时间准备、监督、协助项目的顺利进行,并设计出合理的学习指导方案,开发相应的学习资源。

3.因材施教。酒店英语属于语言类学科,其中包含了中西文化差异、语法差异、词义差异等综合知识。所以要求教师能系统地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的沟通。

五、结束语

融入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网络资源及技术资源,使学生在课前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自主学习完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保证了项目实践的教学时间,但要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普遍应用,还有很长的过程,现在只是初步实践与尝试,还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将课前和课上的各项内容落实到位。

作者:谢芳 单位: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篇:Maya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随着国家对“信息化教育”的重视与投入,国家对人才的素质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教育所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因此教育改革也在不断继续。翻转课堂作为一种颠覆传统教学结构的新型教学模式,已得到全球教育界的关注,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们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中,教学效果显著。Maya课程作为动漫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在不断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进行探究和实践,并结合信息化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

一、高职Maya课程的特征

Maya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三维软件之一,它整合了3D建模、动画、特效和渲染等模块,其功能非常完善,工作极其灵活,且易学易用,制作效率极高,渲染真实感极强,提供了动画从业者日常制作模型及动画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因此,在高职院校动漫及相关专业里基本开设了Maya课程,并将此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占据了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位置。高职高专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课程定位时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实际操作为主线,注重锻炼学生的制作能力。Maya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以实践课时为主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必然要多元化,如理论讲授法、案例演示法、示范教学法、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法等。在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需要搜集积累大量的商业案例,通过演示商业案例,然后分析和讲解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技巧,最后完整地示范分解制作步骤。然而,Maya课程的每一个案例都较为综合与复杂,往往每个案例的讲解都需要较长时间,在“一对一”的教学课堂里,往往最后留给学生操作和思考的时间并不是特别充裕,培养出来的学生虽能掌握一定的软件基础,却很难胜任Maya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为了培养更加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翻转式教学理念开始被老师们关注,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Maya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

二、基于信息化的翻转课堂的概述与优势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又可以成为“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它的主要理念是颠覆课堂知识传授和课外内化知识的传统安排,将其进行重新安排(翻转),从而形成“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外时间都是在完成教师在课堂布置的作业,而改进的翻转课堂,课外时间要求学生借助教学微视频、可视化视频、网站、手机APP等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并提出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中几乎就是“主角”,课堂始终以教师讲授为主,整个课堂由教师进行组织与掌控,而回到翻转课堂,教师的角色将变成“导演”,教师需要做的是利用案例、项目、趣味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知识的内化、探究意识的培养等。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交给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翻转课堂”模式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由于翻转课堂模式是把学习知识放在课前,每堂课都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测验,比如学生在课外完成的任务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上传,教师可以实时进行查阅与点评,学生也可以通过互动平台进行实时改进与再学习。再则,“翻转课堂”模式能使教师更好地掌控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教师的备课不再是单纯地做笔记了,而是需要进行视频录制、网络传输等等,信息化备课的好处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也为课程建设保存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而且,“翻转课堂”将知识学习过程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更加自由地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给定一个时间范畴,最终达到学习目标了就好,过程变得自由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会随之增强。回归课堂,“翻转课堂”模式使课堂时间变得更加自主与充裕了,将教师讲授的时间留给学生互动交流,不仅能使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也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三、Maya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

由于Maya本身就是一款三维制作软件,使得本课程的学习必须依托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化平台。近年来改进的传统教学模式“2节多媒体课+2节机房课”虽已经有了“信息化”的元素,但是受排课、机多比例等影响,教学方式并不是最佳的,而Maya课程的教学重在“实践”,理论只是引导,因此课程的教学环境采用“多媒体-机房一体化”实训场所,教学过程借用电子教室、百度云、无线网、Maya在线课堂、智能手机APP等工具和平台,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推向课堂,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由学生来主导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真正体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新型教学理念。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我们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模块教学设计,利用本课程的现代化教学资源,保证学生“课外有地方学,课上有时间做”。我们将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分成7大环节,课前准备—效果展示—任务引入—知识点讲解(翻转到课外)—分任务实训—拓展任务实训—归纳总结,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应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使课堂变得生动而丰富。

(一)利用云数据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实时分享

百度云是由百度公司出品的一款云服务产品,不仅为用户提供免费存储空间,还可以将视频、照片、文档、通讯录数据在移动设备和PC端之间跨平台同步、备份等,百度云还支持添加好友、创建群组,和伙伴们快乐分享,目前已上线:Android、iPhone、iPad、百度云管家、网页端等。在课程期初,就会要求学生通过校园无线网,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中下载并安装百度云APP,同时注册用户,加入老师事先创建的群组中,课前、课后的教学资料就可以及时与分享,学生作品也可以通过百度云随时与老师分享和沟通。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二)自建共享型资源库

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了动漫专业的共享教学资源库平台,该教学资源库平台以学院校园宽带网络为依托,在确保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的基础上,提供的共享资源有:网络课程、素材资源库、技能培训库、自主学习库、原创作品库、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交流论坛等。由于该库是搭建在internet网上的,有自己的专用网址,所以能够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参考资源,为企业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了一个公共共享平台。每学年,我们的教学团队都会把动漫专业的教学成果按类导入资源库,将整个动漫专业的教学资源整合、归类,为“智慧”校园建设增添特色与精彩。

(三)Maya课程在线课堂

将翻转课堂知识点归整,建立Maya课在线课堂,内容包含课程大纲、教案、任务分讲元、教学视频、成果展示等等。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在线课堂的资源也在不断更新,方便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与知识巩固。四、小结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在不断创新与改革。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必将为Maya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活力与成效,从而培养更高技能的三维设计与制作人才。

作者:黄梅娟 杭梅 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电子信息系

参考文献:

[1]李艳丽.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教育学教学模型设计[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9):182-184.

[2]李云晖,王君.高等教育信息化趋势下翻转课堂学习模式设计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167-168.

[3]金陵.课堂是这样“翻转”起来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7-8):29.

花钟教学设计范文篇9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在对学生语言交际性发挥方面还存在不足,所以把英语演讲教学引入其中对于学生兴趣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提高,跨文化意识的建立,及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强的积极作用。本文对开设英语演讲教学的可行性,设置方法,作用及要求给与了详尽的论述。

一、导言

以雄辩为核心的演讲术是人类社会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其作用和威力是不可估量的。在风云多变的国际政治与外交领域,英语演讲经常被当作维护本民族利益或缓解国际冲突的有力武器。而且随着国际空间的日益缩小,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悄然临近,英语演讲在中国正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演讲在美国的很多大专院校都是必修课,这说明演讲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同时也说明,演讲是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才能掌握的一种本领。然而在中国,英语课堂传统的教学法里老师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也强调听说,但是明显层次不够,没有独立性和现场性,不利于语言交际性的充分发挥。这种教学很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把英语演讲引人英语教学当中对于学生兴趣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提高,跨文化意识的建立,及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强的积极作用。

二、开设英语演讲课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语言教学不可能脱离言语活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要统筹安排,确保学生有大量的语言实践、语言运用的机会。曾有作者对其大学不同系部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学了6-10年英语,自以为已掌握了8000-16000词汇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居然有90.7%的人没有在公开场合用英语大声说过3分钟以上的话;62%的学生认为,口语不好主要原因是不知如何恰当地表达与词汇量太小;只有5.2%的人十分肯定地回答,能流利地用英语回答老师的特殊疑问句。为了改变这种“哑巴英语”的状况,其后此作者对非英语专业辅修外语的学生进行了为期30课时的英语演讲课教学实践。经过30小时训练后,作者对接受了训练的学生(39人,2个班)进行跟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1.4%的人认为此种口语训练法内容新颖丰富;80%的人认为口语有较大的提高;85.7%的人认为在此课程教学中最大的收获是胆量增大了,说好英语的自信心增强了;88.6%的人认为此课程的开设对他们未来的学习与工作有深刻的影响;97%的学生希望此课程能延期为1年。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英语演讲训练是提高学生听、说、写作能力与用英语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演讲课的设置

1.教学形式

演讲活动的方式可分为三类,即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论辩演讲。所谓命题演讲(preparedspeech),就是由别人拟定题目或演讲范围,并经过准备后所做的演讲。即兴演讲(unpreparedspeech),又称即席演讲或即时演讲,它是演讲者在没有准备或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临时发表的讲话。论辩演讲通常是辩论赛的形式。由于论辩演讲耗费时间较长,我们课前通常采取的是前两种形式。在命题演讲上我们也突破了常规,不仅有老师命题的形式,也有学生自命题的形式。

在演讲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老师起着组织与点评的作用。这几种演讲形式在语言实践中可以交叉灵活运用,根据目的的不同而在使用上有所区别。在开始阶段,学生的演讲能力还较弱,可让学生进行自由演讲,即命题自定,题材自选。事实表明学生的选材很广泛,涉及故事、谜语、笑话、习语、格言、逸闻趣事或者风俗习惯等。随着自信心的增长,语言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即兴演讲。即兴演讲是一种临场发挥的演讲形式,也是最能反映一个人思维敏捷程度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口头表达方式。

2.建议教学方法

建议采用由易到难,由机械地、有准备地发言到即兴演讲,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佐的方法进行课堂活动。比如教师前7周每次花30分钟简单地讲授演讲、修辞技巧及实例,然后让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自由发言,并提前给出下次要讲的题目。下次_上课时.先让学生自由登台表演,并由其他学生对演讲者内容组织的逻辑性、语法、修辞、思想内容以及演讲的姿态作出评价最后评出1名最佳演讲者以示表扬。活动完成后,教师再讲授新内容,布置新任务给学生。后8周教师继续每次花30分钟左右讲授演讲技巧并进行名篇实例赏析,然后当场给出与技巧相应的情景与题目。让学生大声口头准备1刻钟(亦可写提纲),再上台演讲或分组进行辩论。学生上台后进行正式演讲,并注意语言,情感,手势,姿势等,最后由教师和同学一起打分,给与评价。

四、英语演讲课对英语学习的作用及要求

英语演讲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修养,跨文化意识,及个人的综合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

1.出色的英语演讲要以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为基础。这对于英语是非母语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要想克服这个困难,我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地、有计划地阅读英文原文和优秀的英文译文。阅读时应采用默读与大声朗读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锻炼口才的目的。大量的、有效的英语阅读能够帮助学习者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质,这对提高英语的口头及笔头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2.掌握英语公共演讲的艺术也需要大量的语言以外的知识的积累。一个演讲者要受人信服只凭一些英语演讲的技巧和演讲稿的写作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无论是用哪一种语言演讲,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都应该是具有广博的知识,这包括对东西方文化的深人了解。对于英语不是母语的人来说,熟悉西方文化是学习英语演讲的重要环节,但成功的英语演讲也离不开演讲者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了解和尊重。熟悉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能加大演讲者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使其演讲的内容更加丰富,演讲的语言更具表现力。

3.要使演讲这门艺术臻于完美,演讲者必须处理好演讲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做到既不拘泥于形势,也不华文滥词。同时尽可能的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尽量表现出其强烈的求知欲、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的百科知识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五、对于开设演讲课的几点建议

1选择好的教科书,和参考资料。这些书和内容应该涉及语言训练,文化训练,演讲技能训练及个人综合素质训练。这样才能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好的学习助手和参考工具。

2.从有准备演讲到即兴演讲分三步走。不急不躁,不贪多贪快,使学生从最基本的技巧内容着手,培养其好的学习习惯和演讲风格。

3.选题从文体到内容都应由易到难,由学生熟悉的到陌生的,并富挑战性,趣味性。除了极富争议性的议论文以外,还可给学生一些说明文体与描写文体的题目,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

花钟教学设计范文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三个基点

从学的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是指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从教的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就是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对教材进行的删减、扩展和改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其含义既包括对现有教材的使用,也包括对文本内容的“重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比较随意。由于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片面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着无效的拓展,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了语言的积累、方法的提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等重要的教学内容。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如何根据教材、学情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实现由“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蜕变,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选择教学内容”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围绕目标,准确定位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核心。例如,五年级下册课文《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教学,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是“感受人物形象”和“体会描写方法”。这两项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是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提示:“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学习运用。”对于教学内容的定位,教师还要特别重视以下几点。(一)教学内容高度集中。教学内容少而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以四年级上册为例,从年段目标与本册单元教学内容安排上看,引导学生“领悟表达的方法”是训练重点。而科普说明文《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可以把“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大意,明白了20世纪的发明与发现的基本内容后,备课组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学生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的哪些科学发明?哪些介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从速读到赏读,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整理,学习分享与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科普说明文语言的生动与严谨,体会“没有……也没有……”等关联词语在文中的连接作用;欣赏人类“登上”“潜入”“洞察”“探索”等用词的准确使用与形象;透过“发明—发现”“改观—改变”等词语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等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上述语言用法并且欣赏、积累,让科学小品文的阅读充满了挑战和新意。(二)教学目标相对整合。课文中语言习得和人文熏陶的交集处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目标制订的依据。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备课组特别关注这样的内容,并根据不同的体裁和要求进行整理,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备课组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实现语言习得、表达方法的掌握和情感的熏陶。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的略读课文《跑进家来的松鼠》时,笔者根据学习要求,将课文的内容按照层级和项目整合,并梳理成一种学习方式,对“用较快的速度进行阅读”“提炼文章的主要信息”和“概括文中列举的事例”三项内容进行了整合。因为这几项内容都指向培养学生信息阅读的能力,如果逐项实施以上教学内容,不但教学的信息量小,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备课组还对“了解文章的叙述特点,体会作者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说明的方式”“赏析语言”和“学作批注”进行了整合。对于不同的课文或者相同的课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对教材的认知,备课组在确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时常常经历“尝试—调整—整合—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备课组依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后再调整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趋合理和适切。

二、理解教材,防止教学内容偏离

教材是语文教学内容选定的重要凭借。理解教材,关注学生,才能防止教学内容的偏离。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备课组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的。(一)教材的编排特点。对于学生的阅读,教材和一般的课外读物承载的任务是不一样的。教材的内容、序列和体系都体现着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教育和教学功能融入其中。如果我们加以充分的关注,教材配套插图和习题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例如,《草原》一课的练习如下: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3.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和体会。4.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笔者把练习的内容和要求作为《草原》一课的教学内容,选择以下教学内容实施教学:第一,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欣赏描写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语段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积累(背诵);第二,通过对重点语段的理解,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第三,揣摩优美语句,体会表达特点。这样,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教材设计,教材的教育和教学的功能得到强化。(二)从文体和选文的类型考虑。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的教学内容不同。王荣生教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认为,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同时,他对每类选文的特点、功能和功能的发挥做了界定和论述。在教学中,笔者根据他的观点,对不同体例的教材的特点进行比较、选择后确定教学内容。这样避免了教学中教学内容面面俱到没有教学重点、文体或者是选文的特点的弊端,使学生一课一得,学有收获。例如,三年级上册《花钟》的教学,这是一篇典型的例文。《花钟》描写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凸显学生语言学习价值的是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在这段话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写法形象地描写了花儿绽放的样子,并且巧妙地以九种鲜花开放的时间为顺序连句成段。让学生感受课文形象的描写和“构句”的特点,以及以时间为序连句“组段”的特色,体会每一句意思相同却富含变化、表示时间的词语前后分布,这些都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选择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三)从选文的语言表达考虑。备课组在教学中还关注了每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语言表达形式,并且不断思考它们对学生学习语言的作用和价值。对课文语言表达方式的思考,也是备课组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对于小学生而言,语言表达的学习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对语言材料的积累,比如诵读、背诵等;二是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指导学生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三是体会语言表达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学会好好说话,善于交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各学段语言表达的教学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例如,第三学段要求“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等。值得关注的是,“哪些优美的语言形式”“哪些基本的表达方法”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没有具体提出,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例如,五年级下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的教学中,备课组根据课文的特点提出了关于感受语言形式方面的具体要求。作为“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一篇课文,《“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以生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在深入阅读课文和《红楼梦》的有关章节后,备课组选择以下语段作为教学内容展开教学: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之所以选择这个内容实施教学是因为这一段话是课文内容与语言形式高度融合的范例:第一,“戴着……髻”“绾着……钗”“系着……佩”“穿着……袄”等短句排列,选取头饰、裙饰和服饰三个要点,表现了王熙凤的地位;第二,“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四个字的短句排列,凸显王熙凤的容貌;第三,“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则是对仗,表现了王熙凤美丽的外表。于是,笔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与感受语言形式”上,指导学生观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有关片段,边看边读(读课文),边看边聊(聊人物)。这样,学生在阅读欣赏、诵读积累、学习语言的基础上,走进人物,走进名著。

三、立足起点,防止教学内容的虚化

学习内容的确定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准备和学习起点,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与教学的基础性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对接。(一)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定教学内容。备课组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起点确定教学内容。笔者在执教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时,以学生的兴趣、动机为出发点,确定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就“题”质疑,就“文”质疑。师:读了课文,同学们有什么问题?生1:少年闰土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师:好,你很会思考,提了两个问题,谁能回答第一个问题?生2:是作者小时候的玩伴。师:很好,看来你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还有不同的问题吗?生3:作者写了闰土的哪些事情?师:这个问题也非常有研究价值。你们刚才提了两个问题,整合起来就是:课文写了闰土的哪些事情?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归纳了学生的问题之后,笔者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上述课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将外在的教学目标转换成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阅读的动机,教学目标得以有效达成。(二)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笔者充分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此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在参加集体备课时,备课组成员对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作了这样的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对“新型玻璃”的类型和特点知之甚少,但是,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阅读说明文的基础。根据这样的学情,在《新型玻璃》的教学中,我们把“通过阅读教学渗透问题类结构意识”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找种类。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通过关键词的圈画,了解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2.抓特征。引导学生仔细研读,通过自读自悟、小组交流等方式,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出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功能。3.品语言。在品味文本准确、生动的语言的同时,明晰文章的组段特点。4.学运用。选择一种新型玻璃,运用文中的语言形式,并结合自己的语言进行绘声绘色的介绍。(三)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确定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关注他们的生活体验,根据生活经验确定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分别是《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这几篇课文虽然体裁不同,但都与春天联系紧密。教学这一单元的课文,正逢春光明媚、百花盛开之时。《找春天》这一课,备课组以“我知道的春天”为话题引入;第二课古诗两首《草》描绘了春天野草复苏的画面,《宿新市徐公店》教学时以描写春天的诗句引入;第三课《笋芽儿》用拟人的手法,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从认识“笋芽儿”入手展开教学;第四课《小鹿的玫瑰花》是一个发生在春天里的童话故事,可以借春天的花开导入,以花为媒介组织学习活动。由于备课组在课前充分了解并关注了学生对春天的体验,因此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起点。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说过:“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用教学智慧发现文本的教学价值,夯实教学内容选择的三个基点,实施有效的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正所谓“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