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施工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0 01:32:31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1

[关键词] 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Abstract]In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do a good job in two construction, for guarantee has the certain instruction function to rework rate and repair rate are main engineering quality, reduc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idential project two structure of masonr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points

[keyword] two masonry structure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南京海峡城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位于南京市扬子江大道淮河路。目前在建的C1#、C2#、C3#楼是海峡城一期工程的一部分,均为24+1层,层高3m,总高为81.6m,总建筑面积约为71327㎡。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整板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根据设计文件要求二结构外墙砌体采用MU15混凝土实心砖,内墙采用MU10混凝土多孔砖,DMM7.5水泥砂浆砌筑。

3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3.1材料控制

(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1)根据设计要求,本建筑的填充墙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其外观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8239-1997)规定(见表1)。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到现场后应检查出厂生产日期、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并应及时对抗压强度、尺寸偏差、软化系数进行抽样复试,取样以一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等级的砌块1万块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万块的也作为一个检验批,每批取样9块。

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2)砂浆。

1)砂浆采用预拌砂浆。强度等级根据设计要求为DMM7.5。

2)预拌砂浆进入施工现场后,应及时检查产品使用说明书、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并按规定抽样复试。

3)预拌砂浆在使用过程中要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的要求留置砂浆试块,每一层或者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同一类型、同一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根据本工程二结构施工特点和工作量,腰梁下砌筑砂浆应留置一组,腰梁上砌筑砂浆应留置一组,这样每层至少保证二组砂浆试块。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外观质量表1

3.2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1)砌筑前的检查

1)砌筑前楼地面基层上的建筑垃圾和水泥浮浆应清理干净。

2)复核楼层轴线、墙身边线、门洞口位置线及水平标高线。

3)制作设置皮数杆、在皮数杆上表明皮数。

4)检查墙体拉结筋设置情况,检查构造柱钢筋施工情况,符合要求后进行墙体砌筑施工。

(2) 墙体砌筑过程检查

1)混凝土小型砌块砌筑时,一般外墙和一般室内隔墙底部应砌三皮高的水

泥实心砖作为基础;有防水要求的厨、卫间应在其墙体下浇筑强度C20素混凝土导墙,高度为200MM。

2)墙体砌筑时应遵循对孔、错缝、反砌的原则。砌块排列应上下错缝搭接,搭接长度宜大于砌块总长的1/3,且最小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如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2Ф6,700mm),但竖向通缝仍不得超过两皮砖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3)砌筑时必须带线砌筑,发现铺灰面不平整时,必须用木磨砂板磨平后方可施工。

4)墙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大于12mm,也不应小于8mm。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正、反手墙均宜勾缝。

5)在墙的拐角处、T形交界处、无约束端处、墙长大于等于5m的墙中间、电梯井四角、楼梯处以及门窗洞口宽度大于2m时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应在填充墙砌筑完成后施工。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构造柱其强度等级为C20,内配主筋4C12,箍筋Ф6@200,构造柱上下两端各48d长范围内箍筋加密间距为100mm。

6)根据规范要求,构造柱处的墙体马牙槎(不大于300mm)先退后进,马牙槎边口应吊线砌筑,构造柱边贴双面泡沫胶条,厚度不小于5mm,以防止水泥浆外流,污染砖墙面。同时在构造柱柱体竖向布设间距500mm的对拉螺杆对柱体模板进行加固,在构造柱的摸板的上口留置喇叭口,混凝土浇筑时一次到位,与梁底密实不留缝隙,模板拆除后剔除突出的混凝土。

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与一结构混凝土墙体以及和构造柱连接的部位,应设置拉结钢,拉结筋设根据墙厚确定,100mm和200mm厚的墙设2根,250mm-300mm厚的墙设3根,拉结筋的竖向间距应为500mm,拉结筋规格为Ф6.5,根据本工程抗震设防, 拉结筋的长度≥1/5墙长,不小于700 mm, 拉结筋的末端应做成40 mm长90°弯钩。

8)在每层墙体高度的中部应按照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J16-2005)的要求增设高度不小于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内配主筋规格为4C10,箍筋为Ф6@200。

9) 墙体砌筑的留槎,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内外墙交接处可以留直搓或斜槎,留直槎必须按规范要求预埋拉结筋;斜槎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槎子必须平直、通顺。

10)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混砌,也不应和其它砖或砌块混砌,但是在墙底、墙顶及门窗洞口处局部采用不属于混砌。

11) 填充墙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 1.5m。当填充墙砌至梁底或者板底应留30-50mm的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时间间隔15天后方可用细石混凝土塞方。

4质量验收要求

4.1主控项目验收标准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办法:检查砌块的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沙浆试验报告。

4.2一般控制项目验收标准

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一般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2)腰梁、构造柱及拉结筋的位置、锚固和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填写工序报验单,并进行隐蔽验收。

填充墙砌体允许偏差表1

(3)工程资料的核查。

1)检查砌块和预拌砂浆的产品合格证和复验报告。

2)检查砂浆强度试块强度检验报告。

3)检查工序报验单。

4)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检查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观感质量的检查。

1)墙面干净整洁,灰缝横平竖直、厚度均匀。

2)墙面上下错缝,转角和T型接头处搭砌方法正确。

3)砌块模数排版、组砌得当。

4)墙体顶部与梁底、板底细石混凝土塞方密实无裂纹。

5结语

总之,二次结构砌体施工质量的控制,应先从砌块、砂浆等原材料入手,确保材料的质量,然后用技术措施来控制砌筑质量,以得到满足要求的墙体。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01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8239-1997)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2

【关键词】砌体;强度;砌筑;质量

Analysis of accidents caused by factors engineering masonry construction and disposal measures

Huang Pei

(Zhenjiang City Jingkou Urb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enterZhenjiangJiangsu212000)

【Abstract】Marshalling structure has big application in small cities to compare extensively in somely, however carve the frequency of the body structure occurrence engineering trouble in recent years higher, should cause a high value.

【Key words】Marshalling;Strength;Masonry;Quality

砌体结构是由砖、石材、砌块等块材通过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由于造价低廉,易于就地取材,有良好的耐火性、较好的化学及大气稳定性,并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施工可以不需用大型机械设备,施工操作简便等特点;目前,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城市仍有广泛的应用。然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砌筑结构发生的质量事故比较频繁,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分析总结。

1. 设计方面引起结构质量事故的主要因素

1.1不精心设计,图纸内容粗糙、不准确。有许多工程甚至是套用旧图纸,使用时也未经校核;有时参照别的图纸,但荷载增加了,而未作计算。有的虽然作了计算,但因少算或者漏算荷载,使得砌体承载力不足,如再遇上施工质量不佳,常常引起房屋倒塌。如某小学教学楼,二层砖混结构,工程接近完工时,突然倒塌,造成多人伤亡。事后查明,该工程只是参考一般混合结构布置,草草画了几张平面、立面、剖面草图就进行施工,而且使用低质小窑砖,经事后测定砖的强度不足,等级为MU5,砂浆只有M0.4,结构承载力严重不足,房屋倒塌已成定局。

1.2不进行方案优化,尤其不考虑空旷房屋承载力降低因素。一些礼堂、食堂、车间,层高大、横墙少,导致房屋的空间刚度很差、大梁下局部压力大,很容易引起质量事故。一般情况下大梁支承于砖墙上,可按简支梁进行内力分析。构造上做成能实现铰接(梁端可有微小转动)的条件,比较好的做法是梁垫预制,而不是与梁整体现浇。再就是遇到空旷房屋,可按框架结构计算内力来复核墙体承载力,若墙体不足以承载由此而引起的约束弯矩,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者将窗间墙改为加垛的T形截面。有的设计人员注意了墙体总的承载力计算,但忽略了墙体高厚比和局部承压计算。高厚比不足会引起失稳破坏,而局压不足、又未设梁垫,或梁垫尺寸过小,则会引起局部砌体压碎,进而造成整个墙体倒塌。

1.3重计算、轻构造。圈梁、构造柱的设置可以提高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可避免或减轻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尤其是抗震设防地区。

2. 施工方面引起结构质量事故的主要因素

原材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及其承载力。水泥(灰)、砂子、水、掺合料等组分的成分、含量以及配合比的准确性,都会严重影响到砂浆的使用性能和强度,导致砌体承载力下降,施工中必须按照国家现行规范严格控制;块体材料的等级(强度)也必须满足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实际工程中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导致砌体结构质量事故的概率约占30%以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砌体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砌筑质量,施工中除应掌握正确砌筑方法外,还须做到灰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槎可靠。以保证砌体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施工管理不善、工序不到位、质量把关不严是造成砌体结构事故的重要原因。其中砌体接槎不正确、灰浆不饱满、组砌不当及砖柱采用包芯砌法等引起的结构频率很高。

砌筑时在墙上任意开洞、留设脚手眼及沟槽等,砌体上施加了荷载或脚手架拆除后未及时填补洞(槽)、脚手眼等,都会过多地削弱墙体的有效面积,影响其稳定性。再者,墙体前期强度较低,而施工荷载又大,很容易造成墙体失稳倒塌。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及《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的具体要求和规定进行留设。有的墙体比较高、横墙间距又大,当楼(屋)面结构未施工形成整体结构时,墙体处于悬臂状态,且砌体初期强度又不高,施工中如不注意临时支撑加固,遇上大风或水平施工荷载等不利因素时,必将造成失稳破坏和伤亡事故的发生。

采用冻结法施工的砌体,解冻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观测、加固措施,留置在砌体中的洞(槽)、脚手眼等应及时填砌完毕,并清除房屋中剩余的建筑材料、机具等施工荷载,有条件时,解冻期间应暂停振动作业。保证砌体对强度、稳定和均匀沉降等的要求,防止砌体发生位移、倾斜及倒塌事故。

3. 砌体常见裂缝分析

3.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沉降大的部分与沉降小的部分砌体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砌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力过者剪力,当附加内力超过砌体的强度时,砌体中便产生了裂缝。

3.2地基冻胀引起的裂缝。地基土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冻胀土中的上部开始冻结,体积膨胀,向上隆起产生冰胀应力,而这种应力大小又是不均匀的,从而引起砌体开裂。

3.3温差引起的裂缝。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使砌体产生不均匀收缩,或者砌体的伸缩受到约束时,都会引起砌体开裂。此外由于混凝土屋盖、圈梁与砌体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变化时,亦会引起裂缝。

3.4地震作用引起的裂缝。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相比,砌体结构的抗震性是较差的。固应严格遵守抗震规范、按规定设置圈梁及构造柱及其他抗震措施。

3.5因承载力不足引起的裂缝。如果砌体的承载力不足,则在荷载作用下,将出现各种裂缝,以致出现砌体被压碎、断裂,崩塌等现象,导致结构失效。因承载力不足而产生的裂缝必须加固处理。

4. 裂缝预防

4.1防止裂缝的建筑措施。为了防止砖混结构的房屋裂缝,在房屋总体布置方面应作以下考虑:

(1) 在宽度10~15m多层房屋总体布置或群体建筑中插建时,高大房屋与低小房屋的距离宜控制在10~12m左右。在此距离不能满足时,应辅以其他措施。

(2) 高大房屋与低小房屋相距较近时,低小房屋的边长宜平行于高大房屋的相邻边。

(3) 低小房屋与高大房屋相距较近,刚度又较差,同时在施工时又不能很好安排,而且其长边与高大房屋相邻边垂直,应将低小房屋作分段处理。

4.2在结构措施方面应考虑的因素

(1) 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沉降缝:房屋高低差别较大或荷载差别较大时,应设沉降缝,将高度或荷载不同部分分开;房屋平面形状比较复杂时,不论高低都要分开;地基不均匀时,结构类型不同时,地基方法处理不同时,房屋部分有地下室、部分无地下室,分期建造时应分开。

(2) 在有高低差别或荷载差别大的单元组合房屋中,若需设置地下室时,地下室则宜设置在较高或较重单元下,这样可减少高低或轻重单元之间的差异沉降。

(3) 在单元或分段单元内,合理布置承重墙,尽量使纵墙拉直、拉通并贯穿房屋全长,避免中断、转折。横墙间距宜不超过房屋宽度的1.5倍或20m。

(4) 在砖墙中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高应不小于180mm,配置的纵向钢筋应不小于410,必要时梁高和钢筋还需加强。

(5) 圈梁布置应沿房屋外墙四周封闭,内纵墙上亦应有圈梁拉通,有关距离应按规范设置。

(6) 开窗面积应适当控制。墙身局部开孔削弱过大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梁等构造补强。

(7) 对防裂要求较高的房屋,不宜采用中间设置柱子、四周为承重砖墙的内框架结构形式。

(8) 用油毡将屋面板与墙顶分割开,做成滑动面。为了保证滑动面平整,铺油毡前用砂浆严格找平,油毡以铺两皮为宜。

(9) 为了减少平面房屋顶层两端“八”字形裂缝,必要时可在顶层裂缝敏感区的墙两侧加钢筋网片。

(10) 平屋面隔热层宜做在屋面结构层上面。

(11) 温度伸缩缝和沉降缝缝内需保持畅通,不得填塞。

(12) 屋面保温层与整浇层与女儿墙侧面脱开。

(13) 为了防止底层窗台上出现裂缝,可在底层窗台墙中配置通长的细钢筋,或把窗台线做成小型钢筋混凝土过梁,或在窗台下作反拱。

(14) 大梁搁置在墙上时,在大梁支座下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梁垫。

4.3处理砌体裂缝的常用方法。处理砌体裂缝的常用方法有:表面修补,如填缝封闭、加筋嵌缝等;校正变形;加大砌体截面;灌浆封闭或补强;增设卸载结构;改变结构方案,如增加横墙,将弹性方案改为刚性方案,柱承重改为墙承重,砌体结构改为混凝土结构等;砌体外包钢丝网水泥,或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加强整体性,如增设构造柱、钢拉杆等;表面覆盖,对建筑物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的裂缝,为了美观的目的、可以采用表面覆盖装饰材料,而不封堵裂缝;将裂缝转为伸缩缝:在外墙出现随环境温度而周期性变化、且较宽的裂缝时,封堵效果往往不佳,有时可将裂缝边缘修直后,作为伸缩缝处理;其他方法:若因梁下未设混凝土垫块,导致砌体局部承压强度不足而裂缝,可采用后加垫块方法处理,对裂缝较严重的砌体有时还可以采用局部拆除重砌等。

5. 砌体的加固方法

5.1扩大砌体的截面加固。适用于砌体承载力不足但裂缝尚属轻微,要求扩大面积不是很大的情况。要求砖的强度等级与原砌体相同,而砂浆宜提高一级同时≥M2.5。具体方法有新旧砌体咬槎结合及钢筋连接两种方法。

加固后的承载力计算:N≤(fA+0.9f1A1)

N――荷载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

――由高厚比及偏心距查得的承载力影响系数。

f、f1――分别为原砌体和扩大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A、A1――分别为原砌体和扩大砌体的截面面积。

5.2外加钢筋混凝土加固。一般适用于砖柱。外加钢筋混凝土。可以是单面的、双面的和四面包围的。竖向受压钢筋可用8~12,横向钢箍可用4~6。

5.3外包钢加固:

适用于加固砖柱和窗间墙。用水泥砂浆把角钢粘贴于被加固砌体四角,并用卡具临时夹紧固定,然后焊上缀板而形成整体。具有快捷、高强等优点。

加固后为轴心受压的砖柱:N≤con(fA+αf′aA′a)+Nav

加固后为偏心受压的砖柱:N≤f′A+αf′aA′a-σaAa+Nav

f′a――加固型钢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Aa、A′a――分别为受压或受拉加固型钢的截面面积。

Nav――由于缀板和角钢对砖柱约束而提高的承载力。

σa――受拉肢型钢Aa的应力。

5.4钢筋网水泥砂浆层加固。首先在整个墙体两侧面绑扎钢筋(丝)网片,并用穿墙筋对拉固定后再抹以水泥砂浆层,形成组合墙体,用以提高砌体的承载力及延性。必要时水泥砂浆保护层可据设计要求厚度用支模灌注的细石混凝土层代替,加固效果更好。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3

关键词:混凝土筒体单侧高支模;内衬砌体的加固;对拉螺栓;等效压头;施工组织优化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1熄焦塔筒体施工技术现状

熄焦塔是煤焦化湿法熄焦系统中主要的单位工程,使用条件十分恶劣,既有焦炉气和煤焦粉尘的强腐蚀长期作用,又处于高温、高湿和冬期冰冻等反复循环环境,使用频率极高。

熄焦塔主体一般由钢筋混凝土筒身结构、防腐内衬和附属构件组成,目前防腐蚀内衬层施工有先砌法和后砌法两种方法但后砌方法施工措施复杂、施工工序多,工程成本较高且内衬层与筒壁粘结不牢靠造成防护功能可靠性降低,后期施工进度较为紧张;先砌方法虽然内衬质量可靠性较高,但施工分段多(2-3m左右),需要双侧支模,工序间歇和交接时间相对较长,材料消耗较多,施工速度较慢。

因此在先砌法施工基础上,通过优化改进和创新支模工艺和方法,取消内衬砌体一侧的模板,实现单侧模板支模,通过增强新近砌体的稳定性,提高结构层每次施工高度(3.5-4.5m),缩短施工工期,并且达到进一步节约施工材料,减少工程施工成本,提高工程建设效益的目的。

2工程概况

新疆某130万吨/年焦化一期工程中的熄焦塔,总高度68米,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柱剪力墙结构,分别在8.23、14.5、19.47、27.97、35.97、42.97、49.97、57.97、66.47、68米设有梁及挑板,结构层高7.5~8.5米,底层最大层高10.23m。熄焦塔结构轴线尺寸12m×12m,墙体厚度300mm。

熄焦塔自底板至31米处混凝土墙体采用砌筑缸砖内衬防腐,缸砖厚度120mm,采用Mu10缸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该类工程如果按以往施工方法施工通常施工工期为6个月左右,但由于该项目总建设计划调整,要压缩工期,主体结构需赶工1个月左右才能达到总工期目标要求。

3方案设计与实施

3.1 内衬砌体施工阶段的稳定性验算

3.1.1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验算龄期强度的砌体稳定性,见公式3.1。

β=H0/h≤μ1μ2【β】 (3.1)

其中β:构件的高厚比;

【β】:墙、柱的允许高厚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表6.1.1采用,【β】=22;

H0:墙、柱的计算高度;

h:墙体厚度;

μ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按插入法计算得μ1=1.45;

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本例μ2=1。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表5.1.3.对于上端为自由端的构件,其计算高度H0=2.0H(H≤4.5m)。因此由公式(3.1)计算的墙体最大允许自由高度为1.914m(2.47m)。

3.1.2根据GB50203-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砌体稳定允许自由高度计算。

查规范表3.0.12,当H﹥20m时,通过抗倾覆验算确定允许自由高度。取风载f=0.324KN/m2,缸砖密度γ=2000Kg/m3。

M=hAf/2

= h ×h ×1×0.3/2

=0.06×0.12×h×20000/1000

h=0.96m

因此取其中小值,砌体稳定允许自由高度h=0.96m。

3.1.3 结论:

由以上计算得出,墙体自身稳定的最大允许自由高度为0.96m,因内衬拟砌筑高度4.5米,不符合要求,因此需采取加固措施。

3.1.4砌体稳定性加固方案

为保证砌体有足够的失稳性,对砌体采用螺杆和木方进行加固,同时考虑兼作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加固需要,对原模板加固用螺杆进行改进,在混凝土一侧加装撑板,另一侧用螺母锁紧,达到砌体整体稳定的目的。如图1所示。

图1 砌体加固图

3.2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及等效压头高度计算

3.2.1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计算,见公式3.2-1、3.2-2。

F1=0.22γCt0β1β2V1/2 (3.2-1)

F2=γCH (3.2-2)

其中:γC为混凝土重力密度,取24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5小时;

β1为β2为修正系数,查表的β1为1.2,β2为1.1;

V为混凝土浇注速度,0.5m/h;

H:混凝土浇筑高度,4.5m。

由公式(3.2-1)计算得F1=25.76KN/m2。

由公式(3.2-2)计算得F2=108 KN/m2。

取其中较小者,即F=25.76 KN/m2。

3.2.2有效压头高度计算,见公式3.2-3

h=F/γC (3.2-3)

其中:h:有效压头高度;

F: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25.76 KN/m2;

γC为混凝土重力密度,取24KN/㎡;

计算得混凝土有效压头高度h=1.07m,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分布图形如图2所示。

图2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分布图

3.3 缸砖砌体承载力验算

3.3.1 模板及砌体加固方案

模板加固和墙体内衬加固螺杆统一采用水平间距750mm,竖向间距500mm。取1m墙宽进行验算。

3.3.2 荷载设计值计算

1 荷载分项系数确定:

根据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查表6.2.3,荷载分项系数见表1。

表1 分项系数取用表

荷载类别 分项系数γi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 1.3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1.4

2计算荷载设计值。

1)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设计值:

25.76×1.3=34.776 KN/㎡。

2)倾倒混凝土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查规范表4.1.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4 KN/㎡。

荷载设计值为4×1.4×0.85=4.76 KN/㎡。

3)按规范表4.3.2进行荷载组合

Fˊ=34.776+4.76=39.52 KN/㎡

3.3.4 砌体强度验算

1 内力值计算

砖砌体作为一侧模板,按简化成多跨连续梁(取1m宽度)进行计算(加固肋间距取300mm):

线荷载:q=39.52×1.0m=39.52KN/m

按多跨连续梁验算:M=0.1ql2

=0.1×39.52×0.32

=0.356 KN-m。

2 砌体强度验算

W=(1/6)×1000×1202=24×105mm3。

f=M/W=0.356×106 N-m/24×105mm3=0.148N/ mm2

3 确定砌体承载龄期

在有效压头范围内,混凝土对模板(砖砌体)的侧压力较小,考虑模板支设和加固的工序时间,在工期优化中将有效压头高度以下砌体砌筑至混凝土浇筑时的时间间隔,作为砌体龄期强度增长所需时间(工序间隔最短时间即工期优化不变时间)。

依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0003-2011第3.2.2条,普通烧结砖沿齿缝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取值标准,M2.时ftm=0.17MPa,满足强度要求。

因施工期主要集中在4~5月份,天气日平均气温3月下旬不低于10℃,4月份日平均参考温度1℃。参照砂浆强度增长关系表(见表2),砂浆3天龄期强度可达到设计强度30%,大于M2.5。有效压头高度以下砌体砌筑至混凝土浇筑时的时间间隔(工序间隔最短时间)可取3天,月份施工期可取为2天。

表2 砂浆强度增长关系表

3.3. 确定龄期方案

结合加固方案和砌体强度验算,对预定方案进行优化。施工中砌体加强肋间距由300mm调整为20mm,一可使砌体计算应力值降低至70%,即0.148N/ mm2×0.7=0.104 N/ mm2;二是满足加固对拉螺栓间距模数和缸砖模数,使砌体的每一块砖均有加强肋梁支撑,显著降低浇注混凝土对砂浆强度的要求。按此分析,本工程将有效压头高度以下砌体砌筑至混凝土浇筑时的时间间隔(工序间隔最短时间)统一调整为2天。

3.4施工工艺

3.4.1总体施工工序见图

优化后的施工工序如图3:

图3 施工工序图

3.4.2架体施工

该工程外侧采用双排脚手架,内侧采用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法按常规施工方法进行,内脚手架搭设可与钢筋绑扎同时进行,以合理节约施工工期。

3.4.3钢筋工程

钢筋绑扎工程,利用外侧双排脚手架进行,绑扎前钢筋按规格型号运至操作面。

钢筋绑扎时要确保保护层厚度要满足要求,墙体钢筋保护层为3mm。

钢筋绑扎先进行内侧钢筋绑扎,先将竖向钢筋与下部立筋进行连接,然后摆放水平钢筋,并与立筋绑扎成整体。

外侧钢筋绑扎顺序同内侧钢筋。

钢筋绑扎完成后及时安装绑扎拉钩筋,将内外两侧钢筋连成整体,并与架体临时固定,以保证钢筋网的稳定。

钢筋保护层的控制:墙体钢筋保护层内侧利用加固砌体的对拉螺栓与内侧钢筋网绑扎固定。外侧采用砂浆垫块进行控制。

3.4.4 防腐蚀砌筑施工

内衬砌筑采用“三一”砌筑方法反面挂线,以便更好的控制钢筋一侧的平整度和垂直度,随砌随勾缝。每砌一皮用靠尺进行检测。

应随时注意正在砌筑的皮数,保证按皮数杆标明的位置正确埋入对拉螺栓和砌筑丁砖。

对拉螺栓的预埋:对拉螺栓应放在丁字缝位置,并把撑板与砖顶紧,不留间隙。

每天砌筑高度控制在1.0~1.2m左右,实践证明稳定可靠。每步砌筑完成后,及时将砌体与内架体可靠拉结,做为班后临时稳定措施。第二天砌筑前将前一天砌筑砖墙螺杆与内侧钢筋绑扎固定,通过钢筋与外侧架体连成整体。

待砌体达到一定高度后,采用100*50木方作竖肋,横肋采用脚手管进行加固。具体见图4所示。

图4砌体外侧加固示意

缸砖砌筑质量要求:灰缝厚度控制在8-10mm,不超过10mm,表面平整度不大于mm(混凝土一侧不大于3mm),垂直度不大于mm(混凝土一侧不大于3mm)。

3.4.5 模板工程

模板采用1mm厚木质胶合板,模板支设在砌体施工完成后进行。

调节模板定位装置,使模板定位装置外侧距砖墙内侧间距略小于混凝土墙体厚度。

进行模板预拼装,确定模板螺杆位置,并采用手电钻按螺杆位置进行打孔。

模板拼缝处镶贴密封条后,将模板按预埋螺栓位置就位,采用横竖肋、蝶形扣件、螺母,将模板固定拉紧,与砖墙加固形成整体,竖肋采用100*50木方,横肋采用脚手管。

3.4.6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浇注前,在底部接茬处先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泵送浇注,浇筑应分层浇筑、振捣,分层厚度不大于500mm。墙体浇注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得大于2h。

混凝土浇注应控制浇注速度,浇注速度以控制在0.5米/小时,以减少混凝土对模板及砖砌体的侧压力。

混凝土落灰位置应避开螺杆和丁砖位置,以免丁砖断裂失去拉结作用。

3.5 施工组织优化

综合焦化工程施工安排特点和工程技术特点,本工程熄焦塔采取主体结构综合施工队配合砌筑专业作业队的施工组织方式。

“主体结构综合施工队+砌筑专业作业队”组织方式,在综合把握焦化项目中各单项工程之间的进度节奏前提下,合理调整作业力量,发挥了专业工种作业优势,保证各单位工程工期控制目标,减少技术工浪费,降低综合用工成本。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4

【关键词】 水工 明渠渠身 衬砌 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梭嘎明渠起讫桩号为总干4+931~总干5+518,长587m。其中总干5+418~总干5+458渠身开挖后实际地质情况为:渠身左侧呈破碎状散体结构,岩体溶沟、溶槽、溶蚀裂隙较发育、粘土充填,其中总干5+453~总干5+458段有一深约2.0m、高约5.0m的溶蚀空洞;渠身右侧为强风化带内顺向泥化夹层及夹泥裂隙发育,存在不利稳定的结构组合面,形成不稳定的楔形体,部分地段有泥质充填物。

渠道断面型式为矩形断面,衬砌后净宽为4.70m,净高为4.80~5.30m。渠顶外侧设2.0m、内侧设1.6m的平台,内侧平台上设0.3×0.3m排水沟。渠道断面开挖采用控制爆破开挖,渠道外侧基岩以上或填方段的内侧挡墙采用C10砼砌毛石,渠道开挖过程中如遇溶沟、溶槽、断层破碎带以及局部坍塌采用C10砼砌毛石回填找平后再浇筑渠道C10防渗砼。

渠道衬砌砼采用C10抗裂纤维砼(一级配细石砼、抗冻等级F50、抗渗等级W6)衬砌防渗,外掺纤维0.9kg/m3,渠道防渗衬砌砼高于设计水深0.5m。渠道衬砌每隔8m设置一道伸缩缝,渠底纵向设两道伸缩缝,伸缩缝缝宽2.0cm,缝内充填无毒性双组份聚硫密封胶。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与人员

2.1 设备配置

渠道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表 表1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CAT 320D 台 1

2 装载机 ZL-30 台 1

3 砼运输车 重庆红岩 8m3 辆 1

4 振捣棒 ZDN35 台 2

5 附着式振振动器 1.5KW 台 4

6 衬砌钢模 9m 套 1

7 手推车 台 3

8 电焊机 BX1-330 台 1

9 手风钻 Y18 台 2

10 空压机 2.8m3 台 2

2.2 人员配置

项目副经理兼作业队长1人、技术主管1人、技术员1人(兼质量员、安全员) 、施工员1人。

砼施工班配置班长1人、模板工8人、砼现场运输及入仓工4人、振捣工2人、电工1人。

3.施工技术总结

3.1 模板

渠道衬砌砼模板均采用自制钢模台车,衬砌台车纵向分6节,每节长1.5m,每2节拼成一个整体。立模前先清理校正模板,安装好后,进行尺寸复核,检查支撑是否稳靠。

模板制作允许偏差值 表2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与现浇边坡砼板设计斜长和表面模板设计长度相应尺寸的偏差 ±10

与砼板设计厚度和伸缩缝设计深度、宽度相应尺寸的偏差 ±2

模板面局部不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 ±2

连接配件的孔眼位置 ±1

3.2 砼浇筑及养护

(1)、砼分层连续浇筑,振捣棒或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振捣要均匀,防止砼漏振及过振现象发生;并安排有经验的工人专门进行振捣。

(2)、砼环与环间设置2cm厚泡沫板,以便于伸缩缝施工。

(3)、做好排水工作,防止仓内水量增加而影响砼质量。

(4)、砼浇筑并拆模后,立即进行撒水养护,以保持砼表面处在湿润状态为度,养护期不少于7天。

3.3 防渗渠道断面及防渗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值

防渗渠道断面尺寸和防渗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值 表3

项目 允许偏差值(cm)

土基 石基

渠底高程 ±(1~3) ±(1~2)

渠道中心线 ±(1~3) ±(1~2)

渠底宽度 +(2~4) +(3~5)

断面上口宽度 +(3~5) +(4~6)

平整度 ±(1~2) ±(1~2)

伸缩缝间距 现场浇注施工 ±2 ±2

预制铺砌施工 ±5 ―

边坡防渗结构斜长度 +(1~2) +(1~2)

现浇施工,渠坡、渠底防渗结构纵向分块长度 ±(0.5~1) ±(0.5~1)

现浇施工,渠坡、渠底防渗结构横向分块长度 +(3~5) +(1~6)

预制板两对角线长度差值 ±0.7 -

防渗结构厚度 现场浇注施工 ±5% -5%~-15%

预制铺砌施工 ±(5%~10%) ―

注:大型、中型渠道取大值

3.4 总干5+449~总干5+458段施工

3.4.1 施工方案

本段施工方案:对渠身左侧清除呈破碎状的岩层直至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再砌筑顶宽2.0m的C10砼砌毛石挡墙至设计高程,挡墙外侧坡比为1:0.15,总干5+453~总干5+458段溶蚀空洞采用C10砼砌毛石回填,将局部岩体溶沟、溶槽、溶蚀裂隙内的粘土填充物及杂质清除干净,再采用C10砼进行回填密实;对渠身右侧布置M20Φ25砂浆锚杆,锚杆长3.0m,下倾角为10~20°,锚杆沿渠道纵向方向间距为2.0m,竖向为2排;清除松动岩块及泥化夹层,采用C10砼进行回填浇筑。

项目部综合考虑施工成本、工期,在对渠身右侧M20Φ25砂浆锚杆施工完成后,利用自制每节长3m、总长为9m的衬砌台车,将原设计为C10砼砌毛石挡墙改为C10片石砼挡墙,待浇筑10h~12h拆除模板后,把C10片石砼挡墙表面凿毛,再次利用自制模板浇筑10cm厚C10防渗砼。

3.4.2 施工措施

砼浇筑前清理完破碎岩体、杂物等,并进行湿润处理。为防止砼运输车在渠道底板行走破坏渠道底板砼,渠道的每个衬砌段按先浇筑边墙砼后再浇筑底板砼的顺序进行施工。

边墙砼浇筑采用自制行走式钢模台车进行,行走钢模在渠道底板I14工字钢上行走。边墙砼在总干2#营地内搅拌站集中拌合,8m3砼罐车运至施工现场,人工配合挖掘机入仓,待浇筑10h~12h拆除模板,并对C10片石砼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后,再进行C10防渗砼模板安装。C10片石砼施工时采用ZDN35型振捣棒对砼进行振捣,C10防渗砼施工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对砼进行振动。

3.4.3 施工工艺

明渠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1

3.4.4 施工技术总结

(1)、根据施工工艺,总干5+449~总干5+458段明渠衬砌施工,需要安装、拆除2次模板。安装模板需要约10h,拆除模板需要约2h,因此施工总干5+449~总干5+458段明渠仅安装拆除模板就需要约24h,加上第一次浇筑需要约10h,浇筑后需等待10h~12h才能拆除模板;第一次拆除模板后,还需约1h对渠身左右侧C10片石砼挡墙表面进行凿毛处理;这就造成浇筑一模C10防渗砼需多要增加工序时间约33h,导致施工周期增长,施工进度缓慢。

(2)、10cm厚的C10防渗砼施工采用附着式振动器对砼进行振动,浇筑层厚50cm,因砼厚度太薄导致砼出现过振或振捣不足的现象出现,难以消除砼中的气泡,致使C10防渗砼表面存在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2007)引水(渠道)建筑物工程外观质量标准(表A.4.2-2)规定,砼表面外观质量缺陷达到二级。

(3)、采用上述施工方案,不仅施工周期较长,且砼外观质量存在一定的质量缺陷;同时存在随着时间的增长,可能会出现10cm厚的C10防渗砼与先期浇筑的片石砼分离的现象,甚至10cm厚的防渗砼出现开裂的现象。因此,施工第二环时须改进施工方案,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4)、环与环设置2cm泡沫板,一是方便操作,二是隔开环与环间砼以利于伸缩缝发挥作用,三是便于以后伸缩缝的施工。

3.5 总干5+440~总干5+449段施工

3.5.1 施工方案

根据总干5+449~总干5+458段渠身施工技术总结,总干5+440~总干5+449段渠身砼衬砌不宜再采用两次浇筑施工方案。

项目部在原自制台车基础上,对衬砌台车进行改进,在台车两侧迎水面以上增设钢模板,以解决C10防渗砼结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在对渠身右侧M20Φ25砂浆锚杆施工完成后,利用自制每节长3m、总长为9m的衬砌台车,将原设计为C10砼砌毛石挡墙施工成C10片石防渗砼挡墙,并与10cm厚C10防渗砼一次性整体浇筑。

3.5.2 施工措施

砼浇筑前清理完破碎岩体、杂物等,并进行湿润处理。为防止砼运输车在渠道底板行走破坏渠道底板砼,渠道的每个衬砌段按先浇筑边墙砼后再浇筑底板砼的顺序进行施工。

总干5+440~总干5+449段渠身位于半径为50m的曲线上,衬砌台车利用每节长3m的模板拼装,尽可能按设计弧线拼装。渠身砼在总干2#营地内搅拌站集中拌合,8m3砼罐车运至施工现场,人工配合挖掘机入仓。C10片石砼施工时采用ZDN35型振捣棒对砼进行振捣,C10防渗砼施工时安排专人改用ZDN35型振捣棒对砼进行振捣,浇筑层厚30cm,以充分释放C10防渗砼中的气泡,尽量减少砼表面的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待浇筑10~12h拆除模板。

3.5.3 施工工艺

明渠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2

3.5.4 施工技术总结

(1)、总干5+440~总干5+449段明渠衬砌砼施工,仅需安装、拆除1次模板。安装模板需要约10h,拆除模板需要约2h,整体浇筑需要约12h,浇筑后需等10~12h才能拆除模板,比第一环施工时间缩短约33h。C10衬砌砼施工改用附着式振捣器配合35型振动棒进行振捣,浇筑层厚30cm,有利于消除砼中的气泡, C10衬砌砼外观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

(2)、该段明渠位于曲线上,且半径较小,模板最小长度为3.0m一节,在渠道弯道外侧(明渠左侧)存在环与环间5~8mm的错台;在后续曲线段砼浇筑过程中,虽经多次调整,仍无法从施工工艺上消除曲线段上的错台。针对该问题,计划在施作伸缩缝时采用砂轮机人工打磨,使环与环间砼表面顺接。

(3)、在曲线上,要根据曲线半径调整每环模板的长度,以保证曲线圆顺,减少水头损失。

(4)、环与环设置2cm泡沫板,一是方便操作,二是隔开环与环间砼以利于伸缩缝发挥作用,三是便于以后伸缩缝的施工。

5.结论

(1)、采用整体式浇筑施工方案,能减少一次拆模、装模、第一次浇筑后养护时间及凿毛共约33h,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周期,加快了施工进度。

(2)、采用整体式浇筑施工方案,由于砼厚度增加,一是有利于释放砼中的水泡,二是能使10cm厚的C10防渗砼结构永久安全性得到保障,三是能大大提高明渠衬砌砼的外观质量。

(3)、虽然在本次两段明渠砼的施工中总结出了可值得推广的经验,但采用整体浇筑的缺点就是施工成本高,浇筑C10片石砼中砼用量比浇筑C10砼砌毛石要多,且数量不好控制,同时在所浇筑砼中均要按设计要求掺加了纤维,增加了纤维用量,如果在本项目推广则将极大地增加施工成本,不利于施工成本控制。

(4)、综上所述,虽然通过本次两段明渠砼的施工,总结出了可值得推广的经验,但为了施工成本控制,不建议采用整体式浇筑方法进行施工;我部将先施工一段C10砼砌毛石后,再施工10cm厚的C10防渗砼。

6.持续改进

(1)、在后续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振捣时间,进一步提高砼外观质量。

(2)、加强环与环间模板的衔接问题,尽可能在曲线半径上减少错台,提高明渠的圆顺度。

7.建议

(1)、通过本次试验及技术总结,建议将明渠C10防渗砼厚度增加到30cm及以上,一为解决砼的外观质量问题,二为解决防渗砼与砌体间时间一长产生分离脱层的问题,三为防止砼厚度较薄时间一长产生分裂、翘曲变形等质量问题。

(2)、建议在嵌补地段,将嵌补的C10砼砌毛石改成C10防渗砼,与10cm明渠防渗砼一起浇筑,有利于规避上述质量问题,以提高明渠防渗砼的耐久性能。

参考文献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5

关键词:保温节能;新型材料;墙体;施工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节能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中外墙保温是建筑节能的一种重要形式。常用的外墙保温做法主要有挤塑聚苯板保温、聚苯颗粒砂浆保温等,这几类外墙保温都是在外墙外侧设置保温层,再在保温层外侧采用玻纤网格布和聚合物砂浆进行罩面。其缺点是表面强度较低、尤其是对采用饰面砖的外墙装饰来说施工难度大。由我公司所承建的中国房产集团银川分公司开发的高尔夫小区住宅楼,其外墙主要采用了夹芯保温外墙,并在夹芯保温外墙面贴仿古砖作为装饰面层。通过这次施工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和做法,对夹芯保温外墙施工技术的工艺加以总结和探讨。

一、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多层或中、底层的住宅、高档别墅、以及办公楼等公共与民用建筑的墙体施工。

二、工艺原理

夹芯保温外墙其实就是将聚苯板等保温材料放置于砖墙之间的保温外墙。主要是由结构层、保温层、保护层这三部分组成。其中结构层采用的是190mm主砌块;保温层一般采用50mm聚苯板;保护层采用90厚空心粘土砖砌体。结构层、保温层、保护层边砌变放置拉结钢筋网片或拉结钢筋,可以使三层牢固结合。外墙全部载荷是由外墙内侧190厚结构层承担,在每层圈梁处挑出90mm高挑口支承外测保护层。外测保护层的平面外作用力(包括风和地震作用)由拉结钢筋片传递到结构层。保温层位于内外两侧墙身的夹层部位是一种新型的保温体系。这样就可以让墙体内部的主要温度变化发生在保温层内,避免了出现冷(热)桥对墙体结构产生影响变化,可以延长结构的寿命。

三、工艺流程及其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

首先进行混凝土砌块结构层的砌筑(每步600mm高),在结构层砌筑完成之后将聚苯板保温层紧贴在结构层外侧放置(每步600mm高),然后进行砌块保护层砌筑(每步600mm高)。在砌筑保护层时将结构层内预留好的防锈钢筋网片砌入砖缝内。完成以上步骤之后继续按步砌筑最后进行成品保护。

2.操作要点

(1)混凝土砌块结构层砌筑(每步600mm)

砌筑结构层采用主规格390mm×190mm×190mm的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龄期不足28天的砌块不得进行砌筑。砌块应该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对孔错缝搭砌,其中搭接长度≥90mm。水平灰缝饱满度≥90%;竖向灰缝饱满度≥80%;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等。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进行砌筑。砌筑时须依照皮数杆拉通线砌筑。砌筑时的水平水平灰缝铺设砂浆的长度不得超过80mm,竖向灰缝应在已就位和即将砌筑的砌块的端头两个60mm宽的端面同时铺砂浆,随即用挤浆法将砌块就位。在常温条件下,砌块日砌筑高度应控制在1.8m以内;

(2)聚苯板保温层贴结构层放置(每步600mm)

聚苯板厚度应依照施工图设计要求,一般标准板的尺寸为1200mm×600mm及900mm×600mm。聚苯板要紧贴内侧结构层放置,高度与砌筑的砌块高度一致,即600mm。相邻两块聚苯板应使用壁纸刀切割成45°角斜面交错放置,包括阴、阳角;

(3)砌块保护层砌筑(每步600mm)

单面挂通线砌筑,砌筑时应上跟线、下跟愣,并且竖缝要瞄直。在砌筑时候要及时刮掉挤出墙面的灰浆,保持外侧保护层清洁,避免保护层受到污染。

(4)防锈钢筋网片放置

结构层与保护层砌体间使用3Φb4镀锌钢筋网片进行连接,每三皮砼砌块放一层,钢筋网片应沿墙通长设置,遇洞口时可在洞口边截断;

(5)按步砌筑

按照以上顺序先砌筑结构层、放置保护层、再砌筑保护层,每步高度为600mm。砌筑时及时布设钢筋网片,然后再继续按步砌筑。

注意墙体砌筑完成后应该加强养护,当墙体达到设计强度时,即可按照普通的外墙来进行饰面砖的粘贴施工等作业。

四、保温外墙体的质量要求

1.砌块材料质量要求

混凝土砌块、空心砌块在出厂时候要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要求进行产品质量检验,特别是要重点控制块体的强度等级、抗渗性以及他的相对含水率。如果块体的强度等级不达标或者年龄达不到28天的不能上墙进行砌筑。

2. 保温材料质量要求

夹芯保温外墙通常是以挤塑聚苯板做为保温层材料。所采用的挤塑聚苯板厚度应满足设计及当地保温要求,一般为50mm厚。材料性能应符合《绝热用挤塑聚苯板乙烯泡沫塑料》(GB/T 10801.0-2002)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

五、施工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在进行施工之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安全教育和交底,保证施工人员能够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施工人员应做好安全防护,不得得违章操作,应文明施工、安全施工,防止踏板踏空和高空坠落等事故发生。注意在施工时天气尤其是大风天气对施工的不利影响,若施工现场达到六级风时候,不能进行砌筑砌体,对刚砌筑完成的墙体应该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在墙体两侧以及顶端用方木或者脚手架管支顶,避免墙体被大风吹倒)。混凝土砌块空心砌块不得随意乱扔,防止砸伤他人。在进行挤塑聚苯板保温层施工时要禁止用火或者电气焊来进行作业,以免发生火灾等危险事故。

六、夹芯保温外墙的成品保护

在夹芯保温外墙的砌筑过程中要做好水电安装预留预埋的配合工作。当夹芯保温外墙砌筑完成后,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严禁在墙体上后开槽或开洞,避免破坏保温层影响保温效果。同时要加强对墙体尤其是保护层的养护工作,使墙体尽快达到设计强度,发挥对保温层的保护作用。

七、总结

保温夹芯墙体有效的把墙体和保温结合在了一起,同时由于使用材料保温的优越性,极大程度上阻断了热(冷)桥的传递,使得室内舒适度大量的增加。再者,由于保温层处于中间,杜绝了损坏或者是脱落的危险,极大的延长了墙体的保温寿命。采用保温夹芯外墙施工技术能够使外墙既达到通常外墙保温的保温效果同时又可以具有一般外墙的强度和结合性,既美观又实用。同时保温夹芯外墙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节能墙体的应用,使建筑节能效果显著提高,促进了墙材的革新和建筑节能的发展。而且作为新型保温节能体系,为大力推广应用环保型建筑开创了先例并且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史心灵 毛春丽.夹芯保温复合节能墙体工艺[J].四川建材.200805

[2]范金霞 郑培壮.夹芯保温墙体施工技术[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6

关键词:砖混结构 施工质量 质量控制措施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建筑面积23.89万平方米,其中57栋为5层砖混结构(含半地下室),其余18栋为11层的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层高3m,地下室内墙为实心页岩砖,规格为240×115×53mm,墙厚200、240mm,强度等级为MU10,砂浆采用M10水泥砂浆。先开工53栋楼,其中砖混结构46栋。

±0.000以上墙体采用强度等级为MU10的多孔页岩砖,规格为格为240×115×90mm,厚度为240、370mm,所有楼号一至三层采用M10水泥砂浆,四至顶层采用M7.5水泥砂浆。

本工程圈梁、过梁、构造柱等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板平圈梁、构造柱、现浇过梁与楼板梁一起浇筑。墙体水平灰缝10mm,竖向灰缝均为10mm左右。

对于选用砖混结构施工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①由于砖是最小的标准化构件,对施工场地和施工技术要求低,可砌成各种形状的墙体,各地都可生产。

②它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

③可节省水泥、钢材和木材,减少模板用量,造价较低。

④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简单。

⑤砖的隔音和保温隔热性要优于混凝土和其他墙体材料,因而在住宅建设中运用得最为普遍。

二、现状调查

1、对地下室砌筑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后得出以下数据:共检查46栋楼,460点,其中合格416点,不合格44,合格率为90.4%。

三、原因分析

1、砌筑专业技能不精,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同时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未能达到项目要求无法满足砌体结构施工的质量要求。

2、交底、未按照方案执行,现场管控不彻底导致交底未按照方案进行,同时现场施工过程中未有纠偏措施无法保证按照方案施工导致施工质量较差。

3、砂浆和易性不好,且部分页岩砖浇水不足,砂浆干燥较快,导致砌筑铺设不均匀,从而造成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不一致,灰缝不饱满。施工过程中砂浆的使用未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浪费严重,由于未浇水砂浆干燥较快产生一部分开裂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同时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多孔砖均为新近出窑,吸水率过大未能保证砂浆强度,且砂浆灰缝不饱满导致砌筑质量较差。

4、由于部分工人砌筑前未准备皮数杆或皮数杆未按方案的排砖要求进行划线,导致砌筑过程中水平灰缝不一致或相邻墙体砌筑不对缝,对施工质量影响很大,导致砌筑过程中皮数不准确,墙体灰缝不统一砌筑使用多孔砖数量也出入较大未能达到最优化节省材料的目的。

5、砌筑过程中为保证砌筑的顺直和平整度,需要拉挂砌筑,砌筑240墙应挂外线,370墙及370以上的墙双面挂线。如果工作面长,几个人使用一根通线时,工作面的中间应设挑线点;此挑线点应以两端盘角点或“起墙”点贯通穿线看齐;水平缝应均匀一致,平直通顺。少数工人图省事,不挂线或370墙单面挂线砌筑,导致砌筑质量不合格。严重时导致墙体偏斜严重不得不重新破坏后重新进行砌筑。砖砌体的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砌筑时上口拉线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砖砌法进行作业。砌筑过程中部分工人,操作较为随意,不进行挤揉,导致灰缝不饱满,对砌筑质量影响较大。

6 、马牙槎设置不规范导致砌筑墙体质量问题的出现。砌体留置马压槎要求先退后进,应于每层往脚开始先退五皮砖、后挑出五皮砖做马压槎,搓宽60mm,搓高为300mm,以保证柱脚为大断面。部分工人操作时,认为太麻烦,砌筑较为随意,马牙槎的留设的宽度或高度不符合要求,或两侧马牙槎留设不一致,有的留设时先进后退等。由于马牙槎留设对砌筑结构质量关系较大,影响构造柱施工质量。由于构造柱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定位不准确或者施工过程中钢筋定位出现问题导致错位,钢筋漏绑导致钢筋质量问题,在支设模板过程中加固措施不到位导致涨模漏筋等质量通病。并且拉结筋长度及构造柱主筋锚固长度不一致,过短造成质量问题。

7、由于本工程为住宅工程,开间较小,布局复杂。排砖较为困难,砌筑排砖容易出现通缝现象。

四、质量管控措施

通过以上问题分析执行以下对应措施以改进砖混施工质量。

1、施工前进行样板砌筑通过样板评定施工人员砖混施工砌筑水平,同时寻找较好的施工班组进行施工,较少因为人员带来的影响。

2、加强技术交底及班组管理力度提高工人质量意识增强责任感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根据公司管理的要求,由项目部与砌筑施工分包施工队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明确施工队的质量责任,制定奖惩制度,提高施工队的质量意识,培养工人的质量责任感,利用经济手段促使质量目标的实现。加强技术准备工作,对细部节点和构造要求,画好节点图,通俗易懂做到,并仔细交底,保证操作人员对节点要求能够熟悉和理解。

3、编制质量计划,在质量计划中对质量目标和部门责任进行明确规定,落实项目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强化项目管理人的质量意思和责任心。

4、通过严格控制配合比和砂浆搅拌时间,页岩砖提前浇水等措施,有效避免,监督到人确保施工过程中按此要求施工。

5、项目安排由一个施工作业队统一加工皮数杆,并由质检部门逐根检查,保证皮数杆的精确度,下发至作业队,保证作业队可以按刻度准确的皮数杆进行砌筑施工。

6、工长、质检员加强巡视,对不按“三一”砌筑法进行砌筑,进行及时纠正。明确奖罚制度,对屡教不改的工人,进行必要的处罚。对于构造柱马牙槎的留设、洞口上方过梁留设等重点部位,加强检查和巡视,及时纠正施工不正确的砌筑方法。

7、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将马牙槎留设进行专项技术交底,确保马牙槎钢筋及模板支设的稳定。针对构造柱加固刚度不够将钢管背肋的同时增加穿墙螺杆及步步紧进行梁、柱部位的模板加固确保刚度,防止涨模漏浆等质量通病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将钢筋的绑扎作为重点确保钢筋定位准确,增加隐蔽验收保证构造柱施工质量。

8、由于本工程施工特点特进行专项部位排砖确保施工可操作性,同时通过预先排砖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7

【关健词】砌体结构特点;设计要点控制;问题

由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多次震害结果显示,砌体结构房屋倒塌损坏非常严重,其原因是由于砌体材料的脆性特点所致。但由于砌体结构房屋造价比较低,施工周期短,施工工艺简单,因而目前中小城市的多层建筑和农村建筑仍普遍采用,因此,改善砌体结构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应该引起广泛重视。

1 砌体结构的特点

多层砌体房屋是指由烧结普通粘土砖、烧结多孔粘土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砌体承重的多层房屋。通常砌体结构房屋给人们的印象多数是建筑高度不大、层数较少、层高较低、窗户较小、内部墙较多,立面造型简单,这种印象正好说明了砌体结构的建筑特点。砌体结构由粘土砖或砌块砌筑而成,材料呈脆性,其抗剪、抗拉和抗弯强度较低,因此抗震性能较差,即便有圈梁、构造柱等加固措施,在强烈地外,巷子中砖瓦紧凑地接着淅淅沥沥的水滴。“滴答滴答下小雨了,种子说我要发芽,我要发芽。”记得初来时,我在小巷中震作用下,破坏率仍然较高。

2 加强结构设计要点控制

2.1 严格控制房屋层数和建筑高度

震害调查表明,同等条件下,房屋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其震害程度和破坏率也越大,所以控制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对减轻震害有很大作用。房屋要尽可能建得矮一些,屋盖尽可能轻一些,以便降低重心,提高稳定性。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表1 的规定,对于医院、教学楼等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中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房屋还应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设计时我们较多取表中的上限,但却容易忽略其他限制条件。根据震害实际和发达国家的情况,笔者认为规范对于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制还应该更严格一些,医院、学校和人员密集的场所应该限制或禁止采用多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也属于抗震不利结构,但相对而言,框架结构比砖混结构抗震性能外,巷子中砖瓦紧凑地接着淅淅沥沥的水滴。“滴答滴答下小雨了,种子说我要发芽,我要发芽。”记得初来时,我在小巷中要好一些,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近些年来部分地外,巷子中砖瓦紧凑地接着淅淅沥沥的水滴。“滴答滴答下小雨了,种子说我要发芽,我要发芽。”记得初来时,我在小巷中震设防地区四层以上建筑已经采用框架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应用普遍,抗震性能较好。

表1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制(m)

房屋类别 最小墙厚度(mm) 烈 度

0 7 0 9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普通砖

多孔砖

多孔砖

小砌块 240

240

190

190 24

21

21

21 8

7

7

7 21

21

18

21 7

7

6

7 18

18

15

18 6

6

5

6 12

12

― 4

4

2.2 严格控制房屋层高和横墙间距

普通砖、多孔砖和小砌块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同等条件下,层高降低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可以提高,有利于抗震。房屋是由纵、横向承重构件和楼、屋盖组成的具有空间刚度的结构体系,其抗震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结构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房屋的横向尺寸较纵向尺寸小,如果横墙间距再大,势必该方向的刚度就小,容易引起破坏。为保证有足够的抗侧能力,横墙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应尽量少设置大开间房间。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不应超过表2 的规定。

表 2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m)

房屋类别 烈 度

6 7 8 9

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樱、屋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木樱、屋盖 18

15

11 18

15

11 15

11

7 11

7

4

2.3 正确选择砌体材料

砌块的强度直接影响墙体的承载力,砂浆强度的高低、粘结力强弱,影响墙体整体强度,以至建筑的整体性。震害表明,提高砌体强度或提高墙体的承载面积、适当提高砂浆强度等级能有效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规范从提高房屋的耐久性出发,对砌块和砂浆的最低强度提出了要求。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 年的房屋,墙、柱所用材料的最低等级至少还应提高一级。另外,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及潮湿房间的墙,所选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规范也有要求。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区,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不宜采用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块作为承重构件。

2.4 慎重选择建筑场地

地基不稳定,地基不均匀,承载力差,具有软弱下卧层,都会影响建筑质量,甚至对建筑安全产生威胁。场地选择的原则首先要考虑地基的稳固性,要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地基失效的松软场地,选择坚硬场地。建房时要选择基岩或干燥密实的土层作为地基。不宜在人工填土层、古河道、松散砂层、淤泥层及活动断层地段建房。对软弱的地基要采取措施,防止不均匀沉降。山区建房还要避开突出的高岗、陡峭的山脚及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地段。

2.5 妥善进行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

持力层选择,地基处理方案确定,基础形式确定,基底面积的计算,都是影响基础稳定和上部结构安全的因素。基础刚度不够,不能有效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危害;基础底面积偏小,不能有效控制地基的沉降量。另外,基础类型还应与上部结构协调一致,使之共同发挥作用。

2.6 合理进行建筑布局

建筑的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对称,并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且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平面布置要避免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竖向布置要避免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另外,控制墙段的开洞率,有利于提高建筑的整体刚度。还有,房屋不要设计的太薄。因为,地外,巷子中砖瓦紧凑地接着淅淅沥沥的水滴。“滴答滴答下小雨了,种子说我要发芽,我要发芽。”记得初来时,我在小巷中震波往往不规则,无规律,如果传播方向恰好与房屋的短轴方向一致,就容易受到破坏,而总宽大的建筑抗震性能要好一些。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宜符合表3 的要求。

表3房屋最大高宽比

烈度 6 7 8 9

最大高宽比 2.5 2.5 2.0 1.5

2.7 认真处理局部尺寸

脆性与失稳破坏常常导致倒塌,这种破坏常见于设计不良的细部构造,故应防止。 砌体结构房屋的砌体不但要承受竖向荷载而且要承受水平荷载,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房屋的局部尺寸必须满足表4要求,局部尺寸不足时应采取局部加强措施弥补。

表4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m)

部位 烈 度

6 7 8 9

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 1.0 1.0 1.2 1.5

承重外墙尽端到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1.0 1.0 1.2 1.5

非承重外墙尽端到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1.0 1.0 1.0 1.0

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1.0 1.0 1.5 2.0

无锚固女儿墙(非出入口处)的最大高度 0.5 0.5 0.5 0.0

2.8 加强和完善构造措施

合理设置圈梁、构造柱及板与板、板与墙、墙体与周边构件的拉结钢筋,提高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和延性。构造柱和圈梁,房屋结构构件要连成整体,同时要加强连接点的强度和韧性。在适当部位增设构造柱,并配置构造钢筋,能起到增强结构整体性的作用;设置配筋圈梁可限制散落问题,增强空间刚度,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从而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墙体交接处要咬合砌筑,应尽量减小门窗数量,少开洞。预制板在墙或梁上要有足够的支撑长度,并要互相连接。砌筑墙时,尽量预埋一些钢筋,以增加墙体的整体性能。实践证明,沿墙高方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钢筋混凝土拉结带对提高墙体的整体稳定性作用显著。

2.9 正确选择施工方案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先重后轻,先高后低,先深后浅。注意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基础施工时,注意对基槽底部的保护,减少扰动。

3 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3.1 地质勘察不详细

钻孔位置布置不恰当、钻孔数量不足、钻探深度不够、对建筑场地未进行认真勘察评价等,影响设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时为了图省事采用邻近建筑地质资料,造成基础设计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相符。

3.2 基础方案欠合理

地基处理方法欠妥当,处理深度、处理范围、处理效果不能满足要求;基础类型选择欠恰当,基础不能与上部结构协调一致共同发挥作用;基础刚度不够,基底面积偏小,不能较好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有效控制沉降量。

3.3 建筑构造欠周密

建筑形体太过复杂,纵、横墙布置不合理;建筑刚度单元划分欠妥当;楼、屋面板布置或配筋方式欠恰当;建筑高度取值过大,对不利条件考虑不周全。

3.4 结构计算不准确

少算或漏算荷载,导致结构计算不准确;承载力计算不完整,虽然进行了总的承载力计算,但忽略了墙体高厚比和局部承压计算,使墙体承载力不足。

3.5 构造措施欠妥当

构造柱、圈梁设置欠妥当;墙体拉结筋缺少;采用预应力多孔板时,板与梁、板与板间缺少必要的拉结,导致房屋整体性欠佳。

3.6 设计说明欠详尽

设计说明不甚清楚或不完整,多数情况下,对建筑、结构设计有关事项进行了交待,而对施工工艺、施工顺序、验收标准和相关专业配合的注意事项未作必要的说明,导致施工过程随意,影响工程质量。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8

【关键词】建筑砖砌体;裂缝;防治

砖砌体结构也被称为砖石结构,指的是以石砌体或砖砌体作为材料而建造的一种建筑结构[1]。此类结构的连接方式及组成材料具有特殊性,因此结构变形能力较差,容易产生裂缝,砖砌体裂缝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而不同的种类具有不同的形态;当建筑出现此类裂缝时,轻则对建筑的外观造成影响或引起渗漏水,重则会对建筑的耐久性及承载力造成影响,甚至引起建筑坍塌。对此,本文分析了产生建筑砖砌体裂缝的常见原因,并简单探讨了防治砌体裂缝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1.产生砌体裂缝的常见原因分析

1.1温差变形方面的原因。温差变形是导致建筑出现砖砌体裂缝的常见原因,因温差变形而出现的裂缝具有显著的对称性,裂缝的形状类似于“X”及“八”,表现为斜裂缝,多位于外纵墙及内纵墙;如果开裂的程度较轻,则一般会出现一个至两个开区间,如程度较重,则裂缝会发展至建筑纵长的三分之一;在没有设置隔热层及变形缝的建筑当中,更容易出现温差变形裂缝。出现裂缝的具体机理如下:建筑被阳光照射后,其屋面板原有的温度将会急剧上升,但是位于屋面板之下的砌体温度却不会上升得如此迅速,在这样的情况下两者的温差可高达三十摄氏度左右,再加上砖砌体的膨胀系数比混凝土的膨胀系数将近小了一倍,因此砌体所承受的主拉应力与其抵抗力不相等,当在水平方向上的约束力降低及砌体所承受的垂直压力变小时,便容易出现裂缝[2]。在建筑屋面的两端出现热胀的情况下,砌体就会出现类似于正“八”形态的裂缝;而在冷缩的情况下,则会出现类似于“X”形态的裂缝。

1.2地基沉降不均匀方面的原因。建筑地基沉降状况不良,也可能导致砌体裂缝;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的原因而引起的裂缝一般位于建筑下部。其具体形态为从下部发展至上部,类似于正“八”及倒“八”,存在水平裂缝及竖直裂缝两种不同的形式。当建筑两端的下沉值大于中部下沉值时,会出现倒“八”形式的裂缝;当建筑局部地基较为软弱时,容易造成部分区域的沉降量大于总体的沉降量,进而引起斜裂缝;此外,当相邻建筑之间的距离过小时,建设较早的建筑容易因建设较晚的建筑而出现沉降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3]。竖向裂缝出现的原因为窗下基础所具有的沉降量小于墙下基础所具有的沉降量,而出现水平裂缝的原因为建筑局部地基发生了塌陷。

1.3砌体材料方面的原因。如建筑砌体所用的材料为空心砌块,那么在竖缝砂浆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及与构造要求不符时,则容易出现裂缝;如所使用的材料为灰砂砖,那么在不熟悉施工规程的情况下,则容易导致建筑出现裂缝。

1.4其他原因。除了以上分析的三种原因,还有许多原因有可能导致砌体裂缝,例如当混凝土材料的构件发生变形时,极易导致变形裂缝。在对梁及填充墙进行同步施工时,所产生的挠度过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极易出现竖缝;此外,施工质量与相关标准不符,也有可能导致裂缝,必须要加以注意并防治。

2.防治建筑砖砌体裂缝的对策分析

2.1防治温差变形裂缝的对策。要有效防治温差变形裂缝,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手段:第一种,消除或缓解造成热胀冷缩的因素,例如在建筑结构当中设置变形缝及隔热层等;第二种,采用一定的手段对砌体抗力进行增强,具体方法包括将砂浆强度及饱满度提高,采用实砌代替空斗,在结构当中加设筋砌体及构造柱;第三种,将抹灰抗裂方面的能力提高。此外,还可以对建筑屋面进行保温,在对保温层进行选择时,应当将加厚的材料及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材料作为屋面的隔温材料,如果条件允许,可在建筑当中设置一种架空式的保温层及隔热层[4]。在设置保温层的过程中,应当将节能标准作为计算热工的依据,以便能够使建筑屋面所具有的隔热及保温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有效避免因温差变形而导致的裂缝。此外,建筑屋面的保温隔热工作没有做得到位,将容易导致面板出现温度方面的应力,因此要对保温施工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尽量避免在高温季节施工。

2.2防治地基沉降不均匀裂缝的对策。要有效防治因地基沉降不均匀而引起的建筑砌体裂缝,最重要的是将引起沉降不均匀的因素消除。如果在建筑的基础地基当中,土性并不相同,甚至相差很大,且建筑各个部分所具有的结构刚度、高度及荷载均不相同,则在施工的过程中应采用沉降缝,以沉降缝作为划分刚度单元的标准,从而使建筑整体所具有的刚度得以加强;此外,应对建筑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先建造荷载较大及层数较多的单元,然后再建造荷载较小及层数较少的单元[5]。总的来说,防治沉降不均匀裂缝的关键在于预防,即如果施工之前没有对地基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探及作出相应的施工设计,则不能随便开始动工建设,在设计图纸之后,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任何人员不得擅自修改设计。如出现了地基沉降不均匀裂缝,则应对裂缝扩散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密切观测,并根据观测所得到情况,决定采取适合的加固处理措施。

2.3防治材料裂缝的对策。因为建筑砖砌体所使用到的材料具有特殊性,所以要有效防治因材料方面原因而导致的裂缝,应当注意以下事项。第一,在使用材料之前,应确保材料所具有的稳定期;第二,要对材料当中的含水率进行严格的控制;第三,在对灰砂砖进行施工时,应把握好操作规程及按照建筑构造进行施工,也可在窗台下加设构造筋;第四,对建筑砖面造型进行改善,如可以将灰砂砖的表面变粗糙;第五,如采用的砌体材料为非烧结块体,包括粉煤灰砖、砌块及灰砂砖等,则要适量增加芯柱及构造柱,并将墙体长度缩短,以减少变形,从而有效防治裂缝。

3.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砌体出现裂缝的原因多为温差变形及材料方面的因素,而因超载及沉降不均匀致裂,对建筑的危害最大;对此,因不同原因导致的裂缝不能采用同一种方法一概处理,而要根据不同的产生原因,正确对待,达到对症防治的目的,要将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方面。如裂缝已经出现,则应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如裂缝变化较为剧烈或已经对建筑结构造成安全方面的隐患,则应立即采取对应的措施,将动力源排除,及时加固补强。

参考文献

[1]陈小华.化学灌浆技术在小湾电站坝体混凝土裂缝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防水,2011,27(18):6025-6026

[2]张强,曲晗,陈金双.常见砖砌体裂缝的主要成因及防治措施[J].建设科技,2009,32(10):410-411

[3]管大民.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29(16):792-793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9

【关键词】新型墙体材料 轻质砌块 防治措施近年来,各种轻质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设计与施工对砌块性能的了解不够以及生产监管力度不到位,致使墙体开裂渗漏问题较多。为此,有必要对新型墙体材料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并采取合适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加以防治,确保工程质量。

一、裂缝原因分析

1.材质问题

由于轻质砌块容重轻,用作非承重墙体时较红砖有较大优越性,但也有其缺点,一是收缩率比粘土砖大,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裂缝;二是砌块受潮后出现二次收缩,干缩后的材料受潮后会发生膨胀,脱水后会再发生干缩变形,引起墙体发生裂缝;三是砌块砌体的抗拉及抗剪切强度较差,只有粘土砖的50%;四是砌块质量不稳定。由于砌块自身的缺陷,引起一些裂缝,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等。

2.设计问题

(1)设计者重视强度设计而忽略抗裂构造措施。长期以来,人们对砌体结构的各种裂缝习以为常,设计者一般在强度方面作必要的计算后,针对构造措施,绝大部分引用国家标准或标准图集,很少单独提出有关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没有对这些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调查或总结。

(2)设计者对新材料砌块应用不熟悉。设计单位对新材料砌块的性能和新标准的应用尚在认识探索之中,因此或多或少存在设计缺陷。主要有:①非承重砼砌块墙是后砌填充围护结构。当墙体的尺寸与砌块规格不配时,难以用砌块完全填满,造成砌体与砼框架结构的梁板柱连接部位孔隙过大容易开裂;②门窗洞及预留洞边等部位是应力集中区,未采取有效的拉结加强措施时,会由于撞击振动而开裂;③墙厚过小及砌筑砂浆强度过低,使墙体刚度不足也容易开裂;④墙面开洞安装管线或吊挂重物均引起墙体变形开裂;⑤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及泛水和滴水等构造措施使墙体渗漏。

3.施工问题

施工单位缺少培训和实践,施工方法、工具、砂浆等都沿用了粘土烧结砖的做法,对砌筑高度、湿度控制缺乏经验,加上施工过程中水平灰缝、竖向灰缝不饱满,减弱了墙体抗拉抗剪的能力以及工人砌筑水平的不稳定都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二、裂缝防治措施

1.材质质量的控制

轻质砌块质量性能指标中,对于墙体裂缝的产生影响最大的是收缩性,而相对含水率是反映收缩性的重要指标。为此,要求轻质砌块特别是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必须经28天养护方可出厂,且使用单位必须坚持产品验收,杜绝使用不合格产品。

2.把好构造设计关

预防新型轻质砌块墙体裂缝,必须以建筑设计为重点。设计者应根据《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体工程技术规程》、《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构造》及有关规范的要求,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及各种材料的特性,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方可避免墙体开裂渗漏。

3.施工防治措施

⑴施工单位应选择当地具有准用证的合格生产商。签订合同时,要明确砌块进入施工现场时间,生产商必须保证龄期的问题,并承担相应责任。⑵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砌块加强检测。⑶砌块进场后,尽快运入已放好线的施工楼层,分散堆放至砌筑位置,并应事先做好防水措施,保证主体结构养护用水,以及雨水不流入楼层。为尽量增加砌块龄期,宜在间隔一周后再进行砌筑,并且应采用电热法测定砌块含水率。当含水率低于15%时,方允许施工。⑷针对砌块的特点,在砌筑前,不应再提前浇水湿润,以避免因浇水不均匀造成砌块含水量增大。而应采取在砌筑时,铺砂浆前,在砌筑面上适量浇水的作法。⑸加强圈梁、构造柱的设置,墙长超过4米应设构造柱,墙高超过3米,应设圈梁。墙长及层高较大且有门洞时,构造柱的设置应首先保证洞口两侧,以避免洞口角部收缩裂缝。当主体结构未留钢筋,或位置偏差时,必须采用植筋。⑹由于易受空气湿度影响,以及与框架结构存在变形差,宜将墙体两侧拉结筋拉通,提高抗裂能力。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保证砂浆强度,以及灰缝饱满(尤其是竖缝)。⑻砌筑完成后,要坚持洒水养护,以减少砂浆的干燥收缩。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篇10

关键词:二次结构;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述

本项目为南京海峡城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位于南京市扬子江大道淮河路。目前在建的C1#、C2#、C3#楼是海峡城一期工程的一部分,均为24+1层,层高3m,总高为81.6m,总建筑面积约为71327。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整板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根据设计文件要求二结构外墙砌体采用MU15混凝土实心砖,内墙采用MU10混凝土多孔砖,DMM7.5水泥砂浆砌筑。

2、二次结构工程存在的施工问题分析

2.1、组织管理方面

参建单位一般对主体结构施工都比较重视,比如模板、钢筋、混凝土工序和各项进度安排。但是,一旦主体结构封顶,工人们的精神往往就会松懈下来,陶醉于主体结构完工的盲目乐观情绪,容易忽略对二次结构施工难度与复杂性的充分考虑。正是由于二次结构施工工作层面小而多,工序工种相互交叉繁杂,而施工组织与管理乃至监督上缺乏紧张有序和认真扎实的态度与措施,组织指挥跟不上,技术交底不到位,任由操作班组自行其是,因此在二次结构施工时容易产生诸多质量问题。

2.2、材料使用方面

目前,二次结构的填充墙多数设计使用的是国家推广的轻质材料,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加气粉煤灰砌块、石膏砌块和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等。其实无论使用哪种砌体材料,都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养护时间,使其完成自身强度增长和稳定变形。然而工程中由于抢工期、赶进度,或者采购供应方面的原因,砌体材料刚出窑甚至还冒着腾腾热气就被拿来砌墙了。而且材料采购计划过于笼统简单,进场砌块只有一种规格尺寸,并没有准备特殊规格尺寸的配块,包括墙顶需要斜砌的实心块体材料等,导致砌块被任意切割、随意填塞。

2.3、施工工艺方面

当下施工操作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培训已是不争的事实。墙体材料已从实心粘土砖发展到空心粘土砖、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不同的材料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和工艺要求。而实际工作中凭(老经验)施工操作者时有所见,甚至不事先排砖且随意切割成任意大小就上墙,墙顶缝隙胡乱填塞,整面墙体一次砌到顶,这些做法势必产生许多质量隐患。

3、优化二次结构工程施工控制要点

3.1、绘制二次结构展开图

二次结构施工前,根据建筑图、砌筑节点和砌体材料规格画出每面墙的排砖和门窗洞口、门窗锚固块、砼预制块、腰梁、过梁、构造柱的位置及尺寸图,粘贴于楼层内对应二次结构旁的剪力墙表面,砌筑等人员依据此展开图进行主体二次结构的施工,采取该措施大大地方便了工人的操作,同时也避免了墙体组砌不合理和砼构造措施漏设、错设等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户型二次结构深化图及二次结构展开图。

3.2、二次结构深化设计

要做好对使用墙体砌体等块材、钢筋、水泥、砂石等材料的复验,以及水泥砂浆、混合砂浆、抹灰砂浆、混凝土配合比等确认工作。标明砌筑墙体所使用的材料和根据砖的模数排列砖块组合方式,这对单排孔小砌块显得尤为重要,当尺寸调整后不符合主规格块体的模式数时,应使其符合辅助规格块材的模数,否则会影响砌筑的速度和质量。墙顶构造要与一次结构有可靠连接的施工技术要求方法,构造柱及门边柱的具体平面布置和截面尺寸及配筋,门窗等各种洞口的预留位置尺寸、标高,窗下墙的标高和窗台压顶截面尺寸和配筋等要求,在绘制立面详图及节点大样中体现出来,这些内容是二次结构深化设计的重点。

3.3、砌体工程

砂浆搅拌机作业准备:一是对粘土砖进行浇水工作,因为粘土砖的特性所限,所以要在正式砌筑前一天对其进行湿润的过程,一般通过浇水来湿润,浇水的多少要根据情况来进行,必须坚持适度原则,在雨季浇水要少,在冬季浇水要考虑温度的影响。二是对砂浆进行搅拌工作,砂浆的配置的比率应该符合规定的标准,一般都采用机械搅拌,一定要控制好搅拌的时间。三是对砖墙的砌筑工作。首先是组砌,要选对组砌方法,根据选择的组砌方法,进行组砌工作。其次是排砖工作,排砖的时候要根据规则进行,在进行第一次砖撂底工作时,尤其要注意位置的选择,转体的排列等很多工作,在对门窗进行组砌的时候,要认真核对尺寸,在尺寸合适的情况下,再进行下面的工作,如果尺寸不符合规范,必须通过一定的措施进行调整。在对门窗位置进行调整的时候,要注意取暖设置的安装不会影响到门窗的开关,否则会对后期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再次,就要进行选砖工作,选砖的原则是无破损,无裂缝,色泽均匀,棱角整齐,没有弯曲,形状大小一样的砖体,这样便于后期施工。

3.4、抹灰工程

基层处理:抹灰工程必然会使用到混凝土,混凝土的结构比较复杂,包括水泥、砂石、水分等,按照比例合成的材料,通过一定的手段得到成品,混凝土本身具有承压能力高,高强度,使用时间长的优点,符合建筑施工使用的需求,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所以目前对它的使用很普遍。这里的施工队混凝土的要求高,混凝土的表面不能太光滑,必须要不平整,要采取措施使其粗糙不平;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分别在门窗口角、垛、墙面等处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并按灰饼充筋后,在墙面上弹出抹灰灰层控制线;抹面层砂浆:面层砂浆的抹灰施工,实在地层砂浆施工完成以后的第二天。最开始的工作要把墙面打湿,保证墙面的湿润程度,面层砂浆的涂抹要保证合理的配备比例,确保比例配备正确以后,才能用于涂抹工作,要保证砂浆的配比是合理的,模子的设计也是要合理的,不要把砂浆弄到模子里,这样会影响成品的质量。其次砂浆涂抹的厚度也要有所掌握,严格按照规定来,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恰到好处的厚度才是合理的。再次灰浆涂抹要保证密实,要能够比较牢固的贴在墙上,不能掉落。最后砂浆的涂抹工作完成以后,要做好检查工作,确保没有问题以后进行晾晒。

3.5、质量验收要求

主控项目验收标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办法:检查砌块的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沙浆试验报告;一般控制项目验收标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一般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腰梁、构造柱及拉结筋的位置、锚固和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填写工序报验单,并进行隐蔽验收;工程资料的核查,检查砌块和预拌砂浆的产品合格证和复验报告。检查砂浆强度试块强度检验报告。检查工序报验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查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观感质量的检查,墙面干净整洁,灰缝横平竖直、厚度均匀。墙面上下错缝,转角和T型接头处搭砌方法正确。砌块模数排版、组砌得当。

总言之,当今,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量逐年递增,又值国家大规模建设保障房规划的实施,市场上各参建施工单位面临的劳动力紧缺日趋加剧,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施工作业人员更是供不应求,另外,社会各界对保障房建设质量的关注度更高、期望值更大。事实证明,该项目通过推广应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规范、统一了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做法,杜绝了质量通病,保证了工程质量,提升了保障房的建造品质。

参考文献

[1]贾哲,燕海.二次结构工程中的施工控制要点[J].天津建设科技,2014,S1:4-6.

[2]黎洪光.浅谈框架薄壁柱结构住宅楼中二次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安徽建筑,2014,04:85-8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