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实训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1 21:12:24

砌体结构实训总结

砌体结构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砖混结构 砌筑施工 留搓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a)-0047-01

砖混结构工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因砌体接茬、搭接处理质量不好造成的墙体裂缝,或者是在使用环境因素作用下,因砌体质量问题影响被扩大的裂缝问题,给工程的使用安全和正常使用功能造成隐患或不便。在我较长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注意到砌筑施工随意留槎的现象很普遍、很严重,常常表现为直槎、阴槎,并且,由于塞砌容易造成砂浆不饱满、灰缝不均匀、接茬灰缝不顺直,接茬处的砌体质量将得不到保证;因为按茬涉及结构纵、横墙间的联系,从而使结构的整体性能受到了严重地削弱。

1 施工过程中留槎处置不当的原因分析

(1)砌筑工人长期不按照规范规定操作施工,习惯于错误的留槎操作方法,图方便、省事。

(2)施工管理人员对正确留槎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不会对结构安全造成影响,管理过程没有严格要求。

(3)混淆“L”形转角、“T”形、“十”字形连接处有构造柱和没有构造柱处理的区别。

(4)管理人员不能正确处理进度和质量的关系,或者是没有合理安排、规定正确的接茬处理方法。

(5)施工安排不当,不能同时纵、横墙砌筑。

(6)砌体施工,留斜槎操作工作量大,操作不方便。

以上操作和管理的原因,是留槎处置不当成为砌筑施工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质量通病”之一。

2 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

(1)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工艺、工法知识的学习,强化规范标准的教育培训,培养操作人的执业能力。操作工人的技能学习应由地方政府劳务输出培训部门负责,或者由劳务资质企业委托培训,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操作者从业资格证书;由用人劳务资质企业负责对工人规范标准的培训和项目施工技术质量的管理,从源头抓住质量意识和知识培训关。

(2)劳务承包方(劳务资质企业)必须根据施工项目总承包管理者的要求,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或《项目管理规划》规定,编制班组向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让工人明白规范标准要求和工艺、工发标准。

(3)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过程监督管理,记录施工部位,并认真组织班组内部自检和操作人之间的互检,施行用质量评定工程量完成情况,与工资收益挂钩,强制性推行质量控制收益的原则,革除操作“陋习”,强化留槎部位的监督、处理。

(4)总承包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班组的技术交底,正确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工法,保证合理的持续进展;必须结合计划安排,有目的地解决不同阶段施工过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5)经常组织开展群众性技术“比武”或“比赛”活动,组织工法质量管理现场会,针对留槎施工中存在的现象,结合操作实践,正确解读留槎处置方法,指出不合理留槎施工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以往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教训,讲解因果关系,帮助提高对接茬质量的认识,并适时地按照规范标准规定,强制性推行留斜槎施工。

(6)对于因客观条件限制留斜槎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管理程序,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制定保证质量措施后,留直(阳)槎施工,决不能因怕麻烦、图省事,没有原则的将留斜槎改为留直(阳)槎,并保证按照规定加设锚拉钢筋。

(7)不论任何种情况,都不准留阴槎。

(8)由于留直(阳)槎的后续施工是塞填砌筑,为保证连接处砌体施工质量,必须保证:阳直槎的皮数杆控制应与后砌墙体的皮数杆控制必须建立在同一控制“50”线上,避免出现后砌砌体施工后出现的水平灰缝不平整,导致搭按不好,局部集中应力造成的破坏,搭接长度不够在极限使用状态下的破坏。

后塞砌筑施工时,要把接茬处的浮浆处理干净,用水湿润;砌筑施工时,要按照已设皮数杆的要求,保证砂浆饱满,嵌砖平实;保证灰缝均匀密实。

保证按照规范要求,合理放置拉结钢筋,并保证钢筋的数量、直径、长度满足设计规定。

(9)必要时,可与设计院联系,在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前提下,根据设计抗震烈度等级要求,通过增设构造柱的方法其处理。

3 结语

由于接茬质量问题涉及结构纵、横墙间的拉结联系,涉及砌体的组砌质量,不按照规定留槎,必然导致砌体结构的整体质量受到严重地削弱,给工程的使用安全和正常使用功能造成隐患,解决此类问题与其他建筑质量问题一样,都必须在认真分析造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运用综合的方法处理。

参考文献

砌体结构实训总结篇2

大学学习快两年了专业是建筑工程技术。这个学期将要结束的时候,现在已经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学校组织了去实习,安排我新余市欧亚城施工现场实践操作,给了一个很不错的锻炼机会。

提高专业素质的培训,实训就是实习中加强岗位职业能力。学生对所学的建筑施工等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化、拓宽、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

要从分认识到社会人才市场的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要从理论到实践去充实完善自己。建筑行业是一个重视经验的行业,从实习开始就要把实习与就业挂钩。因此应有意识的进行实践积累,确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基本点位,把社会需求与个人才能,爱好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实习中培养自己的择业竞争能力,把今天的实习作为明天上岗的准备。

就是实践中学习,实习。一个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建筑施工实习是指建筑工程技术和相关专业的专业学习。建筑工地是一个大课堂,工地的建筑物、施工机具、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方法等就是学习内容,工地上的工人与技术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是学习的榜样。只有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才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知识和获得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今天的实习工地就是明天的工作场所,应抓住这良好的实践机会,树立向实践学习的覌念,争取更多的收获。

使我知识,施工实训实习无疑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能力,素质得到提高,达到培养的关键性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后续的课程教学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施工实训学习这一实践学习,得到一个深入实践,解社会的机会。将会接触到各种人和事,以锻炼我对社会的适应等的辨别能力;有利于我将本书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并拓宽视野;学习施工现场生产与管理知识,可以提高我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组织管理和社交的能力;

施工实训学习对我思想品德,总之。工作态度及作风,综合素质与工作实践能力培养等诸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提高我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习单位简介:

1)实习工程项目名称:新余市暨阳房地产有限公司

2)监理单位:新余市正大监理公司新余市正宏监理公司

3)工程概况:(1)工程总概况:施工单位:武警水电二队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面积2000亩屋面防水等级;二级

标注单位:总平面尺寸及标高以米为单位,其他图纸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设计标高0.000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实习内容主要有:

1,地基2防水层做法

3,模板制作

4,现浇钢筋砼楼板

由钢筋混凝土主梁、次梁和柱形成的框架作为建筑物的骨架,学校的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和柱之间的连接为刚性结点。屋盖、楼板上的荷载通过板传递给梁,由梁传递到柱,由柱传递到基础。框架结构的墙体全部为自承重墙,只起分隔和围护作用,砖墙的重量通过梁、板传给柱。有时填充墙的刚度大于竖向柱的刚度,对结构抗震极为不利,所以不宜采用实心粘土砖作填充墙,减少结构的自重和荷载,减弱隔墙的刚度。框架结构的特点是不受楼板跨度的限制,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框架结构中梁柱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为了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框架结构构成:屋盖与楼板、框架梁、框架柱、柱基础、框架墙。

看到现浇钢筋砼楼板的现场施工。现浇钢筋砼楼板施工现场通过支模,主楼施工现场。绑扎钢筋,浇筑砼,养护等工序而成型的楼板.优点: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形状可不规则,可预留孔洞,布置管线方便.缺点:模板,用量大,施工速度慢.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前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管理,这是工程项目监理部开始进行监理的重点工作。要做好工程的事前质量管理,个人认为要做好以下工作:

(1)施工图纸的会审和交底(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审查(3)工程主要原材料进场的质量情况的检查4)检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情况(5)检查机械设备情况6)检查承包方是否对施工人员进行了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交底。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按施工方法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程,现浇钢筋混凝十结构工程包括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I-~2程,具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l所示。由于施工过程多,所以在施丁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在施丁中应合理组织,各下种之间应密切配合。否则,将会影响施千进度和质量。

砌筑工程:砌体工程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普通黏土砖、承重黏土空心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各种中小型砌块和石材等材料进行砌筑的工程。

施工工艺要求

1、砌体堆放

(1)装卸砖应堆放整齐,严禁倾泻丢掷;砖运到现场后应按不同规格堆放,场地要平整,并须做好排水。

(2)砖堆置高度不宜超过1.6米,垛堆间保持适当通道。

(3)砖堆置后,遇雨天施工应遮盖。

2、墙体砌筑

(1)砖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不能即浇即用

(2)纵横墙应同时砌筑,纵横交错搭接。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并应填满砂浆,缝的厚度一般为10mm,不应小于8mm

(3)每天砌筑高度不宜大于1.2m。砌体施工缝处砌成斜槎长度不小于高度的2/3。

4)砌体砌筑至梁板底时必须隔日待下部的砌体变形稳定后斜砌,保证沙浆饱满和梁板底紧密接触,空隙处用沙浆填实

(5)砌筑墙端时砖必须与框架柱面靠紧,填满沙浆,并将柱上预留的拉结钢筋展平,砌入水平灰缝中

(6)当砌体墙的水平长度大于5m或端部没有钢筋砼墙柱时,应根据设计图纸要

求在墙中间或端部加设构造柱

(7)当砌体高度大于4m时,需根据图纸要求在

(8)门窗洞口两侧砖宜为无槽端,保证洞周平直,在设计要求部位砌入预制砼锚固块。门窗框必须牢固地固定在锚固块上,如有间隙应用砂浆或密封嵌缝材料填实抹平。

(9)砌筑的砂浆必须搅拌均匀,随拌随用,一般应在4小时内使用完毕。砂浆的标号和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0)对墙体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灰缝的均匀程度及砂浆的饱满程度等,应随时检查并校正所发现的偏差。在砌完每一层楼后,应校核墙体的轴线尺寸,如有偏差,及时纠正,不符合规范和要求的,必须返工。

3、关键部位砌筑

砖与墙柱交接处,必须预留拉结筋,竖向间距500mm,压埋2Ф6拉结筋伸入墙内。

(1)砖墙与楼板(或梁底)联结

如楼板或梁底未预留拉结筋时,先在灰砂砖与楼板之间抹粘结砂浆,再用小木楔将灰砂砖与楼板底(梁底)楔牢,并用砂浆将缝隙塞实抹实。

(2)砖墙与门口联结

首先,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通过两礼拜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子的构造过程,学到很多很适用的具体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砌体结构实训总结篇3

Zhang Bin; Wang Zhiwei

①Leling Housing Construction Bureau Design Studio, Leling 253600,China;②Shandong Zhongyi Architecture Design Co.,Ltd.,Dezhou 253000,China)

摘要:文章论述了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发生震害的现状、原因和规律,最终分析了多层砌体房屋结构抗震的设计要点。通过合理的抗震措施,达到抗震设防目标。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tatus, causes and law that housing with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destroyed in earthquake, finally analyzes the seismic design point of the housing with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By reasonable seismic measures, we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seismic fortification.

关键词:砌体结构 房屋 抗震

Key words: masonry structure;housing;seismic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107-01

0引言

砌体结构是以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但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

1宏观震害统计

最近统计分析表明,未经抗震设防的多层砖房在6度区内,主体结构一般处于基本完好状态;7度区内主体结构将出现轻微破坏,小部分达到中等破坏;8度区内,多数房屋达到中等破坏程度;9度区内,多数结构出现严重破坏。上述事实说明:未经抗震设防的多层砖房的抗地震破坏能力较低。若能针对砌体结构的弱点进行合理的设计,采用适当的构造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是能够得到改善的。

2震害发生的现象

震害的发生是由外部条件(地震动)和内在因素(结构特征)两方面的原因促成的。从地震动的角度考察,地震波包括有水平、垂直、扭转等方向的分量。与水平地震力作用方向大体一致的墙体会产生斜裂缝,因地震力的反复作用形成交叉裂缝;与水平地震力作用方向基本垂直的墙体,尤其是房屋的纵墙则会因出平面的弯曲破坏造成大面积的墙体甩落;受垂直方向地震力会使房屋的端部尤其是墙角易于产生严重的震害。从结构特征方面考察可以发现:在受力复杂、约束减弱、附属结构等部位,往往是震害易于发生的地方。例如:纵横墙连接处、楼梯间、预制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女儿墙、突出顶面的屋顶间地震容易发生破坏。

3震害发生的规律

①刚性楼盖房屋、柔性楼盖房屋: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②横墙承重房屋的震害轻于纵墙承重房屋;③坚实地基上的房屋震害轻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震害;④预制楼板结构比现浇楼板结构破坏重;⑤外廊式房屋往往地震破坏严重;⑥房屋两端、转角、楼梯间、附属结构震害严重。

4砌体房屋抗震设计要点

4.1科学布局建筑平面和立面抗震设计中,建筑平面、立面宜尽可能简洁、规则,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相一致。对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的房屋质心与刚度中心往往不容易重合,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转效应,大大加剧地震的破坏力度;对体型不规则的房屋应注意偏离结构刚心远端墙段的抗震验算。建筑立面应避免头重脚轻,房屋重心尽可能降低,避免采用错落的立面,突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不应过高,以免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同时应控制好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均匀性。

4.2严格限制砌体房屋的总层数及总高度历次震害证明,砌体房屋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它的地震破坏程度越大,所以控制砖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总层数对减少地震时带来的震害有很大的作用。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总层数有了强制性规定。

4.3合理控制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多层砌体房屋中的墙体是抗震中的主要受力构件,对于多层砌体房屋而言,墙体数量越多、间距越小,则抗倒塌能力越强,因此抗震性能也就越好。历次地震调查也证明:横墙间距小,横墙数量多的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较轻。汶川地震中我们再一次看到大开间多层砌体房屋的倒塌破坏比例普遍偏高的规律。结合汶川地震震害及考虑多层房屋实际设计的情况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墙的最大间距普遍减少2―4米,以提高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

4.4严格控制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与总宽度比值为了避免结构出现弯曲破坏的情形,甚至整体倾覆的出现,所以对高宽比进行控制是必要的。

4.5采取多种抗震构造措施①在砌体中设置构造柱。砌体中构造柱的设置在构造柱结构出现裂缝的时候,作用发挥的更为明显,尽管它不能防止裂缝在砌体中的出现,但却大大地减少了砌体房屋在大地震中的倒塌比例。②设置抗震圈梁。圈梁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历次地震中早已证实是一项重要的抗震构造措施,其对加强多层砌体房屋墙体间的连接、楼盖与墙体间的连接,以及房屋整体性都有直接而有效地作用。③加强结构各个部分的相互连接。构筑物的整体性,对于结构抗震是尤为重要的;而这种整体性正是从结构各个部分的相互连接来实现的。④加强楼梯间的结构设置。历次地震震害表明,楼梯间由于比较空旷且缺乏楼盖的侧向支撑而易遭破坏。因此增设了休息板处构造柱的设置将大大加强了楼梯间墙体的抗震性能;另外楼梯间墙体内的水平配筋也将增加墙体抗裂能力和抗震性能,避免楼梯间在多层砌体房屋中不致于出现在地震中首先破坏的不利局面,也便于地震时人员疏散中不遭受到伤害。

5结束语

汶川地震又一次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各类砌体结构而言,无疑又经历了一次实际地震的考验。包括多层砌体结构的住宅、办公楼、医院以及教学楼等建筑,实现了“大震不倒”,有的甚至在震后经过维修或加固,仍可继续使用。

虽然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与其它结构相比相对较差,但是通过合理的抗震措施,仍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总体抗震设防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丁大钧主编.砌体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孔玲云.砌体房屋抗震设计的问题和对策[J].平原大学学报,2004,21,(5):27-29.

砌体结构实训总结篇4

作者简介:屈文俊(1958),男,河南辉县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工学博士,Email:。

摘要:针对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教学楼大量倒塌这一惨痛教训,总结了实际工程中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性缺陷以及常用的加固方法;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一个典型砌体结构教学楼(预制多孔板装配式楼盖)的数值模型,施加经修正后的汶川地震波,并利用有限元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使用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加固前后该砌体结构教学楼在汶川地震波下的响应,重点对比了结构的模态、变形以及应力水平。结果表明: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可以使墙体的变形得到有效约束,横墙和纵墙的加速度基本一致,墙体变形以及最大应力均得到减小,这说明增设现浇混凝土叠合层是一种有效的加固预制板楼盖的方法。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现浇混凝土叠合层;预制板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志码:A

0 引 言

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大量教学楼毁坏倒塌,造成大量学生伤亡,这一惨痛教训使得整个社会对教学楼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笔者经过对地震现场的实地调查以及查阅相关文献[12],总结出地震区倒塌的教学楼具有以下典型特点:多为砌体结构,且使用预制板楼盖。对于砌体结构,如何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侧向承载力是抗震加固设计的关键。本文中重点研究旨在增加楼板的平面外刚度而增设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加固方法对于房屋抗震性能的影响。

1 现有砌体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分析

在地震中建造年代比较早的砌体结构教学楼大都采用预制板装配式楼盖,空心预制板直接搭在承重墙体或大梁上,使得空心预制板的整体性、平面外刚度不足,地震时作用于楼、屋面板上的水平剪力无法传递至附近的抗震横墙,只能依靠窗间墙及其大梁下的扶壁柱承受地震力,产生较大变形后,使窗间墙或扶壁柱在偏心较大的重力作用下垮塌,进而使整个楼、屋面板倒塌[3]。同时,楼、屋盖的平面外刚度不足还会影响到抗震设计中地震作用的分配,同样会影响到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4]。因此,对于砌体结构,楼、屋盖的平面外刚度对房屋的整体受力性能有重要影响。

针对这种地震破坏现象,中国学者提出了多种加固方法,如增大窗间墙的截面尺寸,提高窗间墙的承载力,改善窗间墙的延性等,但这些方法并没有从本质上改进砌体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59]。为了使抗震横墙在地震中承担大部分地震力,应从提高装配式楼、屋盖的整体性入手。《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98)[10]中建议的预制楼板的整体性加固方法是增设钢筋混凝土现浇层或增设托梁,其中增设托梁的方法由于施工技术复杂、经济资源花费较大等原因,极少在实际工程中采用。目前,大多数实际工程中多采用的加固方法是增设现浇混凝土叠合层。本文中以典型砌体结构教学楼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对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影响。2 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2.1 模型概况

本文中以上海市中小学教学楼抗震鉴定加固项目为依托,建立一个典型砌体结构教学楼有限元模型,教学楼结构平面和立面见图1。

上海市中小学教学楼大部分是建造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砌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砂浆强度等级检测评定为M2.0,烧结粘土砖的强度等级为MU10。建筑砌体墙厚度为240 mm,承重大梁尺寸为240 mm×400 mm,大梁下承重柱尺寸为240 mm×240 mm。空心预制板尺寸为240 mm×3 000 mm,板间间距为80 mm。空心预制板厚度为120 mm,按照弯曲模量一致的原则折算成实心预制板,厚度为114 mm。

结构建模时,忽略窗间墙的作用,采用实体单元模拟砌体材料,壳单元模拟预制板结构。结构所输入的地震波由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提供,为四川什邡市八角镇地震观测台未经校正的数据,共持时225 s,步长0.005 s,45 000个点。在不影响加速度波形的前提下,本文中选取第30~60 s的波进行计算,步长取为0.02 s,总共1 500个计算点。根据文献[11]中推荐的加速度校正方法,本文中对第30~60 s的加速度波进行了校正。

2.2 加固前的结构有限元分析

本文中把房屋结构的长轴方向(纵墙方向)作为x方向,把短轴方向(横墙方向)作为y方向。表1为加固前砌体结构教学楼的前6阶模态。由表1可以看出,结构第1振型表现为y方向的一阶平动,说明x方向抗侧刚度大于y方向抗侧刚度,这

是由于x方向的横墙较大,而y方向纵墙由于门窗洞口的影响,抗侧刚度较小。图2~11为结构加固前的试验数据。

从图2,3可以看出:教学楼顶层在汶川地震波作用下的y方向最大位移为49.1 mm,墙体倾斜率为0.271%,低于《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99)中规定的结构最大倾斜率为0.7%;顶层加速度时程最大值为39.86 m·s-2,放大系数为6.86。

从图4~6可以看出,纵墙与横墙的变形并不同步,且变形量存在较大差异。从图8~11可以看出,纵墙与横墙均出现了塑性变形。

砌体教学楼的横墙与纵墙在汶川波地震作用下不同响应的分析如下:

(1)图3表明,纵墙的加速度总小于横墙,由于楼盖平面外刚度不足,两者的加速度在地震初期之后并不同步。

(2)图4~6同样说明,在汶川地震波下砌体教学楼纵墙的y方向变形始终大于横墙的y方向变形,峰值时纵墙变形为横墙变形的137.5%。从位移角峰值的对比可以看出,每层纵墙的位移峰值均比横墙大2~3倍。

(3)图7中的纵墙剪力很小,剪力最大值为377.3 kN,横墙仍然承担了绝大部分基底剪力,剪力最大值为2 482.3 kN。

(4)横墙的主拉应力最大值为1.49 MPa,纵墙的主拉应力最大值为0.68 MPa。

2.3 加固后的结构有限元分析

为模拟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加固效果,本文中利用壳单元Shell181模拟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利用其填充原预制板拼接缝。表2为加固后砌体结构教学楼的前6阶模态。砌体房屋经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加固后,因为结构形式及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横向及纵向砌体墙并未改变,因此其动力特性与未加固结构保持一致,其前4阶模态和自振频率与未加固结构基本相同,只有第5阶模态由y方向二阶平动变为x方向三阶平动,由于第5阶模态自振频率较高,其他地震中参与系数非常小,故对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不大。图12~21为加固后结构的试验数据。

教学楼顶层y方向最大位移为28.4 mm,墙体倾斜率为0.161%,比未加固前减小42.16%。结构

5.42 s After Strengthening的速度时程与加速度时程均比未加固时减小,最大速度由0.634 3 m·s-1减小到0.464 7 m·s-1,最大加速度由39.86 m·s-2减小到35.38 m·s-2,分别减小了26.74%和11.24%。

图14~16非常明显地体现了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加固对墙体变形的约束作用,纵墙和横墙变形基本同步。在图14中,纵墙与横墙的变形时程几乎完全重合,由此可见,加固的效果十分明显。

从图18可以看出,砌体结构的平面外变形基本一致,在地震作用下楼盖的变形基本保持不变。图19~21均可以说明,楼盖和屋盖经过增设现浇层加固后横墙墙体应力增大,塑性变形区域增大,塑性应变也随之增大;纵墙的应力大幅减小。

3 结 语

(1)加固后,横墙与纵墙的加速度基本一致,两者差异较小,并且横墙的加速度与纵墙的加速基本上同时达到各个峰值。而在加固前,横墙与纵墙的加速度存在差异,纵墙并不能通过屋盖系统与横墙变形保持一致,纵墙的加速度在地震作用阶段中总小于横墙。

(2)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加固后,纵墙变形有所减小,汶川地震波作用下变形由49.1 mm减小到28.4 mm。这是由于屋盖系统的平面外刚度提高,使其变形受到约束。同时,横墙的变形同样有所减小,变形由35.7 mm减小到27.6 mm。

(3)在纵墙侧向变形减小的同时,墙体应力也随之减小。加固前,纵墙的主拉应力在汶川地震波作用下为0.68 MPa,加固后减小到0.4 MPa。但是横墙的应力变化很小,加固前主拉应力为1.49 MPa,加固后为1.67 MPa。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专家组.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8,29(4):19.

[2]黄 冲.汶川地震后砌体结构震害调查与震害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11.

[3]王 庄,李遇春.既有中小学砌体结构校舍抗震加固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增):436441.

[4]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5]张 杰.加层改造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6]朱 坤.农宅开洞墙体抗震加固措施及有限元仿真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7]李 欣.砌体抗震加固中抗剪承载力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1.

[8]王 静.学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鉴定问题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9]骆光威.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震后鉴定及加固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10]JGJ 116—98,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S].

[11]爱德华·L·威尔逊.结构静力与动力分析——强调地震工程学的物理方法[M].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空间结构》2014年征订通知

《空间结构》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全国性专业科技期刊,1994年创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空间结构》主要刊载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分析设计、试验与实测、建筑造型、施工工艺、管理经验、工程实例、信息报道及有特色的空间结构工程照片等方面的内容。读者对象为科研单位、设计院、生产施工单位、质检管理部门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

《空间结构》为季刊,大16开本,96页,每期定价15元,全年共60元;兼营广告,10月起征订下一年度广告。《空间结构》自办发行,请直接汇款至本编辑部订阅,发行组收到汇款后即寄发票并按期寄给订户,务请在汇款用途栏或附言栏内注明订购《空间结构》份数及年限。订购款按以下方式汇寄:

开户行:工商银行杭州市浙大分理处 电 话:(0571)87952414(带传真)

账 号:1202024619914482876邮 编:310027

砌体结构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099-02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是我院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建筑施工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应用性很强。如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由于该课程存在先修课程多、教学内容多、试验现象多、概念多、公式多、系数多、符号多、简化假定多、构造要求多、教学环节多的“十多”问题,容易产生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两难问题。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结合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我院课程组教师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

工学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程组教师根据调研和专家审定,提出课程知识目标为:掌握混凝土、钢筋和砌体材料的种类和特性;掌握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其构件的一般构造知识,包括抗震构造知识;掌握一般构件的设计方法;掌握现浇楼梯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型楼盖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多层砌体结构的基本设计方法。

对应的课程能力目标为:具有进行一般钢筋混凝土构件、砌体结构构件的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具有在实际工程中熟练运用结构构造知识的能力;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培养行业标准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进行沟通与表达训练,学会团队工作。

聘请分别来自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工程师加入到课程组团队中,全程参与课程建设。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确定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工程案例的选取等。聘请企业工程师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指导、把关。团队中的专职教师则必须在每年假期到企业兼职,与企业人员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研讨活动。

以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开发课程教学网站,重点是使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地与主要岗位相结合:设置专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动态;针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实施,团队教师编制规范解读;开发在线测试,与施工员、二级建造师考试题目及复习思考题挂钩,学生应可随时上网参与自检自测,既巩固所学知识,也为岗位证书考试做好准备。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除在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参观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外,我们一是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聘请企业专家和用人单位开设讲座等各种形式的专业教育,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让学生树立起成为“复合型”人才的观念,避免产生“施工人员只需按图施工,用不着掌握结构构件的计算,学结构没啥用”等错误观念。二是成立学院结构设计兴趣小组,组织有兴趣的学生承担一些设计任务,如PPT课件制作或资料收集等工作,实现部分差异化教学。三是组织两项院级技能大赛:结构设计大赛和钢筋绑扎大赛。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最关键的是深化了学生对力的传递构件、受力特点和结构图识读的理解和掌握。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教学模块

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原则,本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即课程导入模块、混凝土结构模块、砌体结构模块和抗震基本知识模块。将很多高职院校中单独设立的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结构材料、混凝土结构实训、结构施工图识读等模块融入混凝土结构模块和砌体结构模块中。如图1所示,模块又分解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再分解为学习任务。在同一个模块中,若干个学习情境之间呈递进关系。同一个学习情境下,不同的学习任务有的呈递进关系,有的呈并列关系。而工作任务中具体学习单元的顺序就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顺序。

根据课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我们在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现浇肋型楼盖和楼梯设计三个学习情境中,将实际工程项目、典型工程案例作为载体引入教学中,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各教学环节融入标准、规范、图集、协作等内容,将课程建设为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和创新教育于一体的教学平台。

如图2所示,每个学习情境都以实际工程项目(现阶段的项目来源为典型建筑物,如学校教学楼、实训楼等)构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如钢筋混凝土构件这个学习情境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选取一块板、一根梁、一根柱进行设计,最后一个环节是配筋图的识读或绘制,通过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来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的设计由简单

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呈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课程设计示意图如图3所示。以混凝土结构模块为例,该模块设计了5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划分为多个学习任务。第一个学习情境为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包括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单项训练,分为三个学习任务,分别是钢筋混凝土板的设计、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钢筋混凝土柱的设计,由最简单的板开始到梁进而到柱的设计。后4个学习情境为结构设计,分别为现浇肋型楼盖设计、楼梯设计、单层厂房和多层房屋,分别从平面结构体系、简单的空间体系、相对较复杂的空间结构体系到最复杂的空间结构。这样,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通过“教、学、做”有机融合在一起,就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

这种设计体现了由构件到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也融合了现行规范和构造要求,避免了为讲构造要求而讲构造要求,为了解规范而去讲解规范,将受力特点、计算公式、图纸识读、规范和构造要求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实训的完成,不知不觉地掌握课程核心能力。

典型工程图纸的应用贯穿教学始终

在混凝土结构模块中,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每个学习任务,现浇肋型楼盖、现浇楼梯、多层房屋的工程载体都是同一个项目。学生在开学初就以小组为单位拿到整套典型建筑物的图纸,这些典型建筑物都是学校自身的建筑物,有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宿舍和食堂等。这些建筑物就在学生身边,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并且,教学楼、实训楼等平面布置相对简单规则,有利于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就完成了一块块板、一根根梁、柱,进而到楼盖、楼梯,最后到节点构造,由点到面,由面到整体,如搭积木一般完成了整个建筑物建设的所有工作流程。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由平时作业成绩、平时表现、期中考试和期末考核共同组成,平时作业成绩占总分的30%,平时表现占总成绩10%,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10%,网络使用情况占总成绩的5%,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45%。总体上是弱化期末考核,突出平时考核。

平时作业由小作业(占10%)和大作业(占20%)组成。小作业为课后练习,要求每名学生独立完成。小作业主要帮助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大作业共五个题目,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个构件到平面结构最后到简单的立体结构的思路设计,分别为悬臂板设计、外伸梁的设计、柱的设计、单向板现浇肋型楼盖的设计和现浇板式楼梯设计。大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既可以按模拟实际工程题目完成,也可以制作助学课件如PPT等。每组学生自行分工合作,完成后由各组选派一名学生代表介绍设计思路、设计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成果展示,并接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即类似于答辩环节。由教师、全部组长、课代表三方根据完成情况和答辩情况综合给出一个小组分。再由组长根据组员的贡献对每个组员进行评分,结合学生自评和教师评分得到每个组员每次大作业最终得分。网络使用情况分值根据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我测试的分值来共同确定,规定学生最低在网时长并通过课程答疑、在线测试等形式确定学生上网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永梅,赵均.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2).

[2]陈建兰,郭小俊.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3]吕文晓.类比方法在建筑结构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5).

[4]吕文晓.开放教育专科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8(8).

[5]刘晓宁,朱显鸽.《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砌体结构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托墙梁框架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是我国砌体房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是由底部托墙梁框架—抗震墙和上部砌体结构所组成。这种由上下不同材料组成的混合结构,其抗震性能存在明显的不利因素。事实证明,在历次地震震害中,这种结构的震害是相对比较重的。结合新规范,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点如下:

一、房屋的平、立面布置应规则、对称。

历次震害调查说明,体型复杂或结构构件(墙体、柱网等)布置不合理,将加重房屋的震害.对于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其抗震性能相对于多层钢筋砼房屋要差一些。因此,这类房屋平、立面布置的规则要求应更严格一些,即房屋体型宜简单、对称,结构抗侧力构件的 布置也应尽量对称,这样可以减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

二、严格限制房屋层数和高度。

在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中,未经抗震设防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破坏较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底层没有设置为框架抗震体系。在震害较为严重的底层框架砖房中,底层为半框架沿街一 跨为框架另一跨为砖墙承重体系,底层为内框架体系以及底层大部分为框架体系而山墙与楼梯间墙处不设框架梁柱等。基于总结震害经验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10(以下简称2010规范)结合砌体的种类,按设防烈度对房屋的总层数及高度给予了强制性的限制。2010规范特别规定了乙类建筑,以及丙类建筑8度0.30g和9度设防时不推荐采用此类底部托墙梁框架—抗震墙上部砌体结构的房屋。

三、严格控制底部框-墙结构和上部砌体结构的侧移刚度比。

在地震作用下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弹性层间位移反应均匀和减少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 弹塑性变形集中,能够能够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2010规范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弹性和弹塑性位移以及层间极限剪力系数进行了分析,强制性规定:第二层计入构造柱影响的砌体刚度与底层托墙梁框架—抗震墙的侧移刚度比,6、7度不大于2.5,8度不大于2.0,同时不小于1.0;底部两层托墙梁框架—抗震墙时,除底部一二层的侧移刚度应相互接近外,对第三层计入构造柱影响的砌体刚度与第二层侧移刚度比,6、7度不大于2.0,8度不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

四、抗震墙的最大间距限值。

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抗震墙间距分为底层和上部砖房两部分,上部砖房备层的横墙间距要求应和多层砖房的要求一样;底层框架抗震墙部分,由于上面几层的地震作用要通过底层的楼盖传至底层抗震墙,楼盖产生的水平变形将比一般框架抗震墙房屋分层传递地震作用的楼盖水平变形要大。因此,在相同变形限制条件下,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底层抗震墙的间距要比框架—抗震墙的间距要小一些。

五、合理布置上、下楼层的墙体。

首先应尽量使上层承重墙体落在下层框架梁上,即上部砌体抗震墙与底部框架梁“对齐”。不能落在框架梁上的砌体改为非抗震墙;若确实有困难时,可以部分落在框架次梁上,但是数量不能过多,以利于荷载传递。上部砌体抗震墙与底部框架梁的中心有偏差时,底部框架梁应考虑偏心引起的扭转。

六、加强拖墙梁及其楼盖和过渡层的墙体。

承托上层砌体墙的托墙梁,由于所受的荷载比较集中,在静力作用下可以考虑为墙梁的作用,使墙梁荷载由于内拱作用而有所分散。但是在地震作用下,尤其是抗震设防原则允许墙体裂而不倒,因此,对其墙梁作用的程度和荷载的大小,在计算上和静载下有不同的假设,可以参考有关资料确定。对于过渡层,作为刚度变化较大的楼层,理应加强处理,如考虑底部框架柱与上层构造柱的连接,楼盖水平刚度的加强,墙体适当配置水平钢筋等措施,以利竖向刚度的渐变。

七、提高底部托墙梁框架及抗震墙的抗震等级。

对底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抗震等级来确定其主要抗震措施。对于抗震墙,一般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对于底部框架-抗震墙的钢筋混凝土部分原则上都要求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但对于抗震墙可针对低矮墙的特点设计或开设竖缝形成带缝混凝土墙。托墙梁框架的抗震等级要高于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框架的等级且接近抗震墙结构的框支层框架的要求。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除了按上述要点进行抗震设计外,尚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汶川地震震害表明,只要严格遵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可以大大减轻地震对结构的破坏和倒塌。

参考文献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 10.

砌体结构实训总结篇7

关键词:砖混结构;砖混建筑;设计;策略探讨

一、前言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也可以采用混凝土构造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的承重模式有横墙承重和纵横墙共同承重两种:作用在墙柱上的荷载,主要是由梁板传来的屋盖、楼盖上的活、恒荷载,它通过墙、柱、基础传到地基;作用在纵墙上的水平荷载(如风荷)一部分直接由纵墙传给横墙,另一部分则通过屋盖和楼盖传给横墙,再由横墙传至基础,最后传给地基,承重墙的厚度及长度是根据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通过计算来确定的。

由于砖混结构具有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的优点,因此,砖混结构是目前我国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中民用住宅建筑中90%以上均为砖混结构房屋,砖混结构房屋成为我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正是由于砖混结构应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在砖混结构设计中更应严肃谨慎,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在实际操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使设计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多快好省的进行砖混结构建筑建设,提高建筑质量,从而提高建筑单位企业形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砖混结构设计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

1、现浇楼盖开裂和温度裂缝问题突出

在砖混结构房屋设计施工中,现浇楼板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这些裂缝大多数是非受力裂缝,对结构安全影响不大,但其对美观度、渗漏度等建筑使用功能产生影响,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分蒸发引起的收缩,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现浇板的开裂。另一方面,温度因素、现浇楼盖的开裂除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周、拆模过早、现场施工条件较差等施工因素也会对裂缝产生存在一定影响。而引起砌体墙结构墙体裂缝主要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墙体材料干缩以及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等原因造成,较常见的是“八”字形裂缝、水平裂缝、女儿墙裂缝三种,对于居住舒适性和实用性造成很大影响。

2、砖混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不够完善

在目前的砖混结构建筑抗震设计中,大多过于依赖计算设计,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进行构造设计。同时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办公室、医院、教学楼等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布置往往不能满足此要求。

三、完善砖混结构设计中构造问题策略探讨

1、完善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由于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以及结构计算假定与实际情况的差异,使“计算设计”很难有效地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薄弱环节,因此,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要以概念设计为主,计算设计为辅,设计人员必须首先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地震反应,按照结构的破坏机制和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既注意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又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在进行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时,一方面要在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及大的洞口两侧、楼(电)楼梯间增设抗震构造柱,提高砌体墙的极限变形能力,增强内外墙连接的整体性,同时可使砌体墙在遭遇强烈地震作用时约束砌体的坍塌崩裂,阻止砌体突然倒塌,刚度退化慢。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搓,先砌墙后浇构造柱混凝土,构造柱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其上下连续性,墙内的柱距不宜大于层高且不宜大于4.2m。

另一方面,要设圈梁,使其箍住楼板,贯穿墙身,增加建筑物整体性,发挥各片砖墙在平面内的抗剪承载力,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房屋的竖向刚度,防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抵抗地震和其他振动对建筑物的不良影响。采用配筋砌体,能够使房屋抗震能力增强,科学布局建筑平面和立面,使其尽可能的简洁、规则,使各部位受力均匀,减少薄弱环节,也可通过设置防震缝将负责的建筑分成规则的单元,从而减轻震害。

2、加强现浇楼板裂缝和温度裂缝的预防和控制

对于砖混结构的现浇整体式砼楼裂缝的预防,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当现浇板内敷设电线暗管时,现浇板厚度不宜小于110,否则电线暗管应敷在垫层内;其次,屋顶应设置足够厚度的保温层,不低于屋面、热工规范及节能标准的要求,一些通用图集中保温层厚度不符合规范要求,选用时应注意调增其厚度;再次,现浇混凝土屋盖长度大于40m的区段中部宜留设板端伸缩缝,伸缩缝内填弹性嵌缝膏,板端支撑面做滑动层,如铺两层油毡中夹滑石粉或刷冷底子油等,此外,对于屋面板还应双层双向布置通长钢筋;最后,暴露在外的现浇混凝土挑檐、雨篷,当长度大于15m时,也应留设伸缩缝,缝宽为10,挑檐分布筋可断开。

对于温度裂缝的预防首先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要求设置墙体伸缩缝;其次,要合理安排屋面保温层施工时间,由于屋面结构层施工完毕到做好保温层,中间有一段时间间隔,在屋面施工时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再次,屋面的温度变形与长度成正比,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对于钢筋现浇挑檐,宜每隔13―18m设置一道温度伸缩缝,为了防止温度裂缝产生,顶层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0,在房屋两端单元外墙阳角处设置构造柱,并伸至女儿墙压顶内,可防止女儿墙及外墙阳角处的包角裂缝;最后,当房屋长高比较大时,房屋顶层窗台下二皮砖处设置拉结筋,钢筋锚入两侧构造柱内,防止外纵墙出现“八”字形裂缝和水平裂缝。

四、结论

综上所述,砖混结构是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大量的住宅、办公楼、学校、医院,以及食堂、仓库等,大多采用砖混结构,因此,完善砖混建筑结构设计,提高砖混建筑设计质量,能够有效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和加强对裂缝的预防和控制,从而提高建筑质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不断参加培训学习,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设计出符合相关标准的砖混结构,提高设计质量和房屋质量。

参考文献:

[1] 邓秋云.砖混结构建筑的构造柱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33)

砌体结构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节能建筑外墙;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要点;裂缝控制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广东某技工学校实训车间楼、门房及附属用房工程为框架梁结构,其中门房

及附属用房地上3层,高10.3m,实训车间楼地下1层,地上4层,高14.7m,地上建筑面积6219m2,地下3097m2,总建筑面积9316m2,抗震设防烈度7度,抗震等级二级,结构使用年限50年。该工程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面积2302.1m2,砌块墙体厚度200mm,墙材导热系数0.22,外墙砼墙外表面积350.09m2, 砼墙墙体厚度250mm,外墙砼梁外表面积364.91m2,外墙砼梁厚度250mm,外墙外表面平均太阳辐射吸收系数0.50,外墙平均传热系数1.1。

二、砌体工程施工要点与裂缝控制

(1)施工准备

1)施工技术操作交底

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针对砌块吸水性强,散水性差,墙面抹灰易出现裂纹、发霉等缺陷,在验收、存放、搬运、砌筑、抹灰等方面制定详细的技术措施和要求,并对队伍进行针对性的砌块墙体和砌筑操作技术要点的交底,如各部位的砌筑方法及砌筑砂浆的铺设、加筋要求等。

2)原材料质量监控

严格实行材料采购、验收交接制度。进货前先要查验生产厂家的产品标准、查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件。查验砌块出厂日期是否足够28d,进入工地的砌块,采购员要向工地材料验收保管员履行交验手续,严禁不合格砌块进入工地。砌块进场应按不同规格和标号分别整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6m,并避免雨淋,以防止砌体产生干缩裂纹。

(2)砌块施工工艺流程

(3)砌块砌筑注意事项

1)砌筑施工时,砌块应底面朝上砌筑(反砌),从转角或定位处开始砌筑,内外墙应同时砌,纵横墙交错搭接,对孔错缝搭砌,个别情况下无法对孔砌筑时,可错孔砌筑,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cm。砌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若留斜槎有困难,除转角处外也可砌成直槎,但必须采用拉结网片或其他措施,以保证连接牢靠。砌体的灰缝应做到横平竖直、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2)框架梁、柱当采用砌体作填充墙时,应在框架柱与填充墙交接处,沿高度每隔500mm,用钢筋与柱拉结,钢筋由柱的每边伸出1000mm,并于端头做弯钩。

3)对预埋钢筋不易对准砌块的灰缝,砌筑时在拉结筋根部用混凝土浇筑一个齿槎,使墙体与主体结构成为键槽连结,改善墙体与主体的联系,达到消除主体与围护墙体之间抹灰裂缝的目的。

4)砂浆要有良好的和易性,使水分不至很快被砌块吸走,保证强度正常增长。

(4)砌筑的质量控制

1)砌体最上一皮施工质量控制

砌块组砌应合理,砌筑前按砌块尺寸计算皮数和排数,检查并修正补齐拉结钢筋。砂浆要饱满,特别是砌体竖缝要尽量挤满,在墙根部预先浇筑一定高度的与墙体等厚的素混凝土块,使最上一皮留出约190mm高的空隙,以便使用与原砌块同种材质的实心辅助小砌块斜砌,挤紧顶牢,使墙体与四周嵌固良好。

2)砌筑高度控制

砌块施工时应隔夜喷水,确保砌块与砂浆结合层有足够的水分。避免连续砌筑引起墙体不均匀变形或裂缝。日砌高度不超过1.8m,雨天日砌高度不超过1.2m。砌至梁、板底时,必须隔7日待砂浆沉实、砌体变形稳定后,方可进行斜砌、挤紧工序。

3)门窗洞部位施工质量控制

除门窗洞顶设计标高恰在框架梁底者外,均应设置门窗过梁、板,其每侧支承长度不得少于200mm。窗台部位应布置现浇或预制混凝土窗台板,以防止门窗角出现裂缝和提高该部位的防渗能力。

4)临时洞口处施工质量控制

如需设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距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600mm,且顶部应设过梁,洞侧须沿高度每600mm左右(符合砌块模数)设置2φ6拉结钢筋,钢筋伸入墙内每边不小于600mm。填筑施工洞时应采用强度等级M5以上的水泥砂浆。

5)预留箱盒部位施工质量控制

若预留箱盒背面与墙面相平,安装时应凹进墙内10~15mm。双向布置φ6@100钢筋网片,与墙体锚固或与箱体点焊,该部位应用不低于M5的水泥砂浆打底,次日浇水养护,然后才能进行大面积饰面施工。

6)敷设管槽施工质量控制

电线管及形状盒敷设时,应待砌体基本完成后在墙面上按线路位置切割开槽,管道表面应低于墙面4~5mm,并将管道与墙体卡牢,不得有松动、反弹现象,然后浇水湿润,填嵌水泥砂浆,补到与墙面相平,并沿管道敷设方向铺10mm×10mm的φ0.8钢丝网,其宽度应跨过槽口,每边不小于50mm,蹦紧钉牢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7)与异形材料交接处施工质量控制

填充墙与混凝土梁、板、柱、剪力墙、预留箱盒、预埋管道等不同材料的交接处,均沿缝长度方向加铺宽度不小于300mm的钢丝网,并用射钉将网绷紧钉牢,作为防裂措施。饰面前要先用108胶素水泥浆涂刷钢丝网,以保证饰面的结合和防裂效果。

(5)加气砼砌块墙体裂缝防治

1)裂缝主要发生在以下部位。

采用小型砌块的房屋墙体,其裂缝宽度一般0.1~2mm,裂缝主要发生在以下部位:①在建筑物顶层或最上二层外纵墙两端1~2个开间的窗角,沿着砌体灰缝产生呈阶梯形的斜裂缝;②一般在平屋顶檐口下或顶层圈梁下与砌体交接处的灰缝位置,裂缝呈水平方向断续的水平缝,房屋两端比中间严重;有的在屋顶挑梁根部下的横隔墙上呈向外下斜阶梯形裂缝;③在门窗口部位,以外纵墙尤为突出,且洞口的斜裂,多种多样,有上角上斜,也有下角下斜;④框架结构的填充墙,比较常见的是在梁和柱与砌体交接处出现水平和垂直的裂缝,而在砖混结构横隔承重墙上,个别会有呈正八字上斜裂缝。

2)防裂做法及效果

1)施工应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建筑设计平面布置应规正、平直,纵横墙布置要均匀对称,应采用合理的结构措施,加强地基圈梁的刚度,增强基础对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协调能力,用以提高建筑物整体性和抗侧力能力。①小型砌块砌体中,在窗洞边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并使芯柱与圈梁、现浇的窗台配筋板带连接,形成加强的混凝土框架;②在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的纵横墙交接处的三个砌块孔洞设置素混凝土芯柱;③设置的混凝土芯柱沿房屋全高贯通,底部应伸入室内地面以下50cm或与基础圈梁锚固,其顶部与屋盖圈梁锚固,同时钢筋混凝土芯柱沿墙高度,每隔60cm设φ4钢筋网片拉结,一边伸入墙体不小于60cm;④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做马牙搓和设置拉结筋;⑤为了防止房屋底层墙开裂,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并嵌入窗间墙内,每边不少于25cm或在底层窗下设置水平钢筋网片,砖配筋2φ6或用C15混凝土灌实砌体孔洞;⑥在施工中一定要确保芯柱浇捣的质量,塌落度控制10cm,每隔高50cm捣实一次。

2)减少屋面温度变形的影响。在屋面板施工完毕后,应抓紧做好屋面保温隔热层。对现浇屋面,要加强顶层屋面圈梁,并在屋面板或圈梁与支承墙体之间采用隔离滑动层或缓冲层做法。在平屋面的适当部位,要设置分格缝。

3)提高砂浆的粘结性能。宜采用较大灰膏比的混合砂浆,可优先采用聚合物砂浆或其他高粘结性的改良性砂浆,提高砂浆的粘结强度,增长其弹性模量,降低砂浆的收缩性,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4)要严格把住材料关。小型砌块生产后静置养护龄期不足28d的不得使用。使用小型砌块严禁浇水砌筑或先湿润再砌筑,当天气干燥炎热时,可稍喷水润湿;不得使用含饱和水的小型砌块,雨天砌块和已砌墙体应遮盖防雨。砌体施工中应采用合理的砌筑工艺、做到灰缝饱满、错缝搭接、小型砌块孔肋相对,对承重墙灰砂砖、小型砌块、粘土 砖等不同品种不得同层混砌。

5)其他措施。小型砌块砌体粉刷前墙体表面除灰后,注意墙面湿水,并用107胶水泥砂浆刷底或喷浆以增强粉刷层与砌体的粘结度和外墙面的抗渗性。框架砌填充墙,只能先砌至离混凝土梁底约20cm处,待砌体砂浆硬结后再用实心块材在梁下斜砌楔紧,避免一次砌墙到梁底;在小型砌块或灰砂砖的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梁、柱交接缝处,要钉布宽50cm的铅丝网或塑料筋网后再抹灰,形成板块抹面层(在外观上可遮盖裂缝,但不能消除砌体由各种原因产生的裂缝)。

(6)产品保护措施

当墙体砌完初期强度较低,因此在砌筑后7d内要避免撞击、振动,为砌体强度正常增长创造条件。

(7)质量验收

1)检验批划分

填充墙砌体工程按每栋每一楼层为一个检验批。

2)技术资料检查

①砖或砌块、水泥出厂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②砂浆试块试验报告;③楼层平面放线记录;④构造柱、圈梁、拉结筋的隐蔽验收记录;⑤构造柱、圈梁混凝土试块报告;⑥检验批验收记录。

3)外观质量检查

①砌体所用材料品种、规格、强度及砂浆的强度,构造柱、圈梁的钢筋规格、数量、位置符合设计要求;②砌块错缝搭接,搭砌长度满足要求,竖向通缝不大于2皮;③墙体灰缝饱满,砌体水平灰缝饱满度≥80%,对于空心砖砌体,其竖缝填满砂浆,不得有透明缝、瞎缝、假缝;④顶部与梁(板)的接缝紧密,无松动;⑤构造柱、圈梁混凝土表面质量符合混凝土验收规范要求。

4)砌筑尺寸允许偏差项目

砌体结构实训总结篇9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concrete structure, masonry structure, steel structure quality problems easily occurring o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architecture;concrete;structur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S958.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混凝土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主要是由于水泥的质量、骨料的选择和施工会的护理养护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其施工质量的控制。

1.1要控制水泥和骨料的质量。应根据不同的建筑和建筑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水泥标号。在水泥进场时要检查水泥的包装标志是否齐全,是否有受潮结块等质量问题,对符合要求的水泥,还要进行抽样检查,待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施工用的骨料必须满足混凝土对骨料的各种质量要求,建筑用砂应控制其中泥和有机物的含量,在储存时选择高程合适、储量大、场地开阔、具有防洪功能的储料场。

1.2要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比。如果混凝土中的水量小,则水泥浆的数量不能完全包裹骨料的表面,会使混凝土的保水性和粘聚性不够,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当用水量过多时,混凝土会出现流浆、离析和分层的现象,同样会降低混凝度的质量。还要控制水泥和骨料的配合比,控制骨料的含水率和含泥率。一般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其强度,有时会在混凝土中添加各种外加剂。混凝土的配合比一般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

1.3运输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控制好混凝土从搅拌卸料到浇筑完毕的时间,如果需要运输,应采用罐装车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应缓慢搅拌,防止混凝土凝固,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时,当倾倒高度超过2米时,应使用溜槽或串筒。进行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进行浇筑和振荡。混凝土的振荡应按照施工技术采用振动棒进行。在进行墙、桩等竖向结构的浇筑时,底部应先预垫50-100mm的水泥泥浆,浇筑墙体洞口时,振动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并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洞口变形。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施工完毕时,应留置合适的施工缝。

2、砌体结构的施工

砌体结构是用砖砌体、石砌体和砌块砌体等建造而成的基础、墙身或其他的建筑结构。砌体结构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施工过程,包括砂浆制备,材料运输,搭设脚手架,及砌体砌筑等施工过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质量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砌体的质量问题,进而影响整个房屋的质量和使用功能。砌体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游丁走缝,墙面灰缝不平直,外墙砖砌体渗漏,砌体留搓接搓错误,砌体裂缝等,这主要是由于材料选配不当、未按操作规程施工、构件受压破坏和霜冻等环境因素造成的。因此要注意控制砌体的施工质量。

2.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要审查设计单位的资格,核查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查分包单位的资格等,确定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具有合格的设计和施工资格。检查进场的主要施工设备是否合格。对进场的砖、石和砌块、砂浆等材料进行质量检查,使其各项性能符合国标的相关规定。

2.2砌筑施工时的质量控制。砌筑前应将墙的轴线、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弹好,校正标高,并且在墙身转角和某些交接处立好皮数杆,以便控制墙体的尺寸。实心砖墙砌体宜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法,并遵守上下错缝、内外搭接、砂浆饱满的原则,操作时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揉挤”的“三一法”砌筑。砖柱、砖墙均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砌筑时严格按构造要求进行。墙体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墙体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三分之二。

3、钢结构的施工

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由于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结构抗震性能好、材料塑性和韧性好、施工快、造型美观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总起来说,钢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还是比较复杂,质量标准要求严格,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质量问题。

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钢结构尤其是轻型钢结构的焊接过程中容易引起焊接变形。原因主要由轻型钢焊接拼接时,焊缝漏装引熄弧板,造成焊缝不饱满,边缘与母材不平;柱脚、牛腿的焊脚尺寸不符合图纸规定;焊接施工质量差,焊缝不直,出现咬边现象。

(2)切割的钢材边缘不齐,粗糙度超标。因此在切割时要在钢材上弹线,采用合适的切割速度,切割后对边缘就行打磨。

(3)螺栓的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螺栓未拧紧,露牙不足,出现漏拧,螺栓摩擦面的防护纸未撕掉,没有涂防腐漆等质量。这些主要是施工技术人员未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疏忽大意造成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以注意。

(4)钢结构的除锈和涂漆处理没有达到要求,出现油漆脱落,漆膜厚度不均匀,出现流挂现象。

(5)钢结构构件的搬运和堆放过程中无序放置,随意卸车,甚至让构件埋入泥堆水沟中,造成构件变形、碰伤和污染。

钢结构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技术人员缺乏质量控制的观念,未完全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监理部门监督不到位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进行质量控制:

(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要建立健全各项施工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系,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所规定的质量验收责任、程序和验收方法进行验收;通过典型案例宣传、实例剖析等方式加强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宣传力度,增强其责任心;监理单位的项目监理机构应针对工程特点将易发生质量问题的环节为质量控制的重点,纳入监理规划或监理实施细则,并在施工中进行重点控制。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首先要加强原材料、构件的检查验收,严把材料、构件的质量关。进场的构件、材料,施工单位要及时报验,检查构件、材料合格证及各种复验报告。钢结构基础工程一般都采用混凝士独立柱基础,施工过程中因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要求。制作安装横板时,单个螺栓间间距及高低控制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柱、梁安装时,要检查柱底板下的垫铁是否垫实、垫平,柱是否垂直和有无位移,主次梁的垂直度和侧向弯曲矢高,还要检查钢结构主体结构的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等。普通螺栓连接时,每个螺栓一端不得垫2个以上垫片,螺栓拧紧后外露螺纹不得少于2个螺距,螺栓孔不得用气割扩孔;高强螺栓的摩擦面需进行喷砂处理,高强螺栓应自由穿入,不得敲打和扩孔。钢结构焊接时,要对焊条进行检查,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和焊瘤,焊缝不得出现咬边、气孔和夹渣等质量问题。涂刷之前应对钢结构进行处理,构件表面不得有焊渣、油污、水和毛刺等异物,涂刷遍数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结构设计的目的便是花尽可能少的钱,做最安全、适用的建筑,这就要求结构设计时对材料的选用要合理,利用要充分。要根据结构构件的不同受力特点、工作环境和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以受压为主的柱子,就要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材料中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特点,尽可能采用高标号混凝土,不但可以减小构件截面,增加使用空间,还能减轻结构自重。梁板以受弯为主,可采用高强度钢筋,以减少钢筋用量,同时要注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与混凝土强度的匹配,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材料的性能。

对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和受力复杂的结点部位以及大跨度结构,可采用型钢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或钢结构等,以达到适用、安全、经济的目的。实际工程中,因材料选择不当造成浪费的情况很多。比如,经常出现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中混凝土标号过高的现象,不仅高标号的混凝土不能充分发挥其强度作用,而且为抵抗高强混凝土较大的收缩变形和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板中钢筋的配筋量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工程造价的提高。

砌体结构实训总结篇10

近年来,由于地皮价格的上涨与国家政策的调控,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填充墙或轻质墙相应越来越多,内外墙抹灰裂缝的问题也就显得越来越严重。内墙抹灰对于从事于工程建设的人来说,墙壁抹灰并不陌生,但真正做得好的并不多。笔者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认识到在一个单体工程中,返工最多,量最大的、最费时的、费钱的单项工程莫过于抹灰造成的。尽管如此,抹灰这一分项工程质量并未引起从业者足够重视。但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楼盘的品质,影响施工方在开发商及建设方心目中的形象,也影响到开发商在购房群体中的声誉。

对工程管理人员来说,提起内墙抹灰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但真正能引起重视的却不多。究其原因就是有一种“假如施工不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实在不行就返工,它不象主体工程那么严重”的心理在作怪。许多操作工人也存在一种“拿着抹子就抹,抹上去就是钱”的侥幸心理。殊不知到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工程大量返工。这不仅使施工企业和操作工人个人受害,也给建设方和开发商的财产造成大量金钱和声誉损失。

一、填充墙和砌块墙出现裂缝原因分析

1、材料本身的缺陷砌块墙和填充墙的材料的吸水率比较大,而混凝土柱和板带的吸水率较小,因此在两种材料之间就产生了应力,出现了裂缝

2、温度的变化

(1)温度变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年四季的温度的变化,炎热的夏天与寒冷的冬天的温度差可达40-50℃,另一种是室内外温度的差异,夏天太阳直射屋面,而室内温度相对较低,温差可达15-20℃;而在冬天,由于室内采暖,其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

(2)由于钢筋砼的线膨胀系数为1.0× 10-5/℃,普通砖砌体膨胀系数为0.5× 10-5/℃,在相同的温度下,钢筋混凝土的伸缩值要比砖砌体大一倍左右,故在混合结构中,当温度变化时钢筋砼与砖砌体伸缩不一。

(3)由于上述温度的变化及线膨胀系数的差别必然会引起结构的热胀冷缩及内外胀缩不一致的变形。若构件不受任何约束,则结构将不会产生附加压力,反之,若构件受到约束,不能自由变形,则在结构中将会产生附加压力,通常无约束的构件是不存在的,因此就不可避免的在墙体和构件中产生附加压力,当附加压力超过墙体的承受能力时,就会使墙体开裂。

2、设计的因素

(1)结构中构造柱和板带加设的不够;(2)砌筑砂浆的标号过低;(3)墙体拉接筋的设置不当

4、施工方的因素

(1)组砌方法不合理,砂浆的饱满度小于85%,

(2)拉接钢筋漏放或不放,浇水过多,施工一次砌筑高度过大,砂浆标号低。

二、预防和减少裂缝的技术措施

1、墙体砌筑时,先砌筑墙体,并按规定留出马牙槎,然后浇筑混凝土,以增强混凝土与墙体边缘的连接,抹灰前再用钢钉在混凝土与墙体接茬处钉上200mm宽,14#铁丝,网眼为10*10的钢丝网,这就解决了由于材料的不同产生的应力。

2、底子灰抹完后,开始抹面层灰之前,在底子灰上满铺一层纤维网,增加灰层之间的粘结力。满铺纤维网时,不要用素灰浆粘贴纤维网,因素灰浆标号大,容易将底子灰抓裂,引起底子灰开裂,面层裂缝。在沧州交通规费征收综合服务楼工程施工时,有两个队进行抹灰的施工,其中一个就因为用素灰粘贴纤维网,引起墙面大面积开裂、空鼓。

3、控制墙面抹灰的开裂在设计方面沧州交通规费征收综合服务楼工程考虑的就比较全面,其做法:室内隔墙在门顶标高及沿墙每1.5m处设通长200mm厚混凝土现浇带,在门窗洞口边及拐角处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当墙长〉5m时,中间再加设一根构造柱。沿墙体高度方向每隔500mm搁置2φ6的通长钢筋,这样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约束砌体,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砌筑砂浆标号设计时不低于M5.0,以增加粘结力和整体性,提高变形能力。

4、施工方面的预防措施

(1)严格按配比拌制砂浆,尤其要控制水泥用量,水的用量也要控制,拌制砂浆前要进行试配,使砂浆的和易性与保水性达到最佳。搅制设备要用专用的砂浆搅拌机,杜绝使用滚筒式搅拌机拌制砂浆。

(2)抹灰的基层要处理,方法得当。混凝土砌块则不需用水浇透,只要在砌体上适当浇水,然后阴干半天左右再进行抹灰。

(3)在砌体施工时要严把砌体施工质量关,控制好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尤其要控制好砌体的垂直度,这样便能有效控制抹灰的厚度,杜绝出现抹灰厚度不均匀,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裂缝情况的发生。

(4)抹灰应分层进行,严格控制抹灰的总厚度和分层的厚度,中级抹灰平均总厚度宜控制在20mm内,分层应该合理,一般情况下中级抹灰分层较为合理,无论混合砂浆还是水泥砂浆,厚度以小于13mm,面层5mm为宜,抹完底子灰待六至七成干,表面发白,手压有坚实感,但能留下手纹时即可进行面层抹灰。

(5)抹灰的施工环境对于裂缝的出现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环境干燥而且通风良好且又疏于养护时则最易出现龟裂,因此抹灰应该营造一个比较潮湿的环境。在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施工应该将门窗敞口进行封闭,必要时在地面上定期适量浇水,或定期在抹灰表面(八成干后)喷雾,天气异常酷热时,最好用薄膜将抹灰面封死进行养护,效果较为理想。对于像GRC板、钢丝网架聚苯乙烯夹心板这种吸水较差的新型建材,施工抹灰前宜在基层刷一道界面剂,成活后喷雾或封闭进行养护,否则极易出现裂缝现象。

(6)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混凝土砌块砌筑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砌体施工质量的优劣。应使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砌块建筑的特性,施工工艺及规范标准等,通过与实心粘土砖的应用进行对比,总结出混凝土空心砌块与实心粘土砖的不同之处,提高全员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