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院年度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6 05:54:27

公司研究院年度工作总结

公司研究院年度工作总结篇1

主题报告环节,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庄惟敏、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向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基础研究工作室主任韩慧卿、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赵元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宋晔皓、深圳华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许文潇分别从建筑策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控制、地域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建筑学与建筑的关系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建筑创作理念和方法的探讨。中国建筑设计集团执行总建筑师汪恒主持了主题报告。

沙龙环节,几十位建筑师就国家美术馆投标、普利策建筑奖颁奖等若干重大建筑事件对建筑创作的理念、方法、评判标准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本次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会会议,对分会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讨论和部署。

2012年BIM设计大赛落幕,揭晓48项大奖

2012 年8月30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与欧特克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2年“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王子牛、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齐继禄、计算机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彦梅和欧特克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及新兴市场总裁魏柏德、大中华区总经理黄志铭、建筑行业战略及行业关系经理Robert E. Middlebrooks、中国区工程建设行业总监李邵建等及获奖企业代表出席了典礼。

本次大赛自2012年2月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区域的94个设计单位的265个项目报名,最终评选出“最佳BIM建筑设计奖”、“最佳BIM工程设计奖”、“最佳BIM协同设计奖”、“最佳绿色分析应用奖”、“最佳基础设施类BIM应用奖”、“最佳工业工程类BIM应用奖”、“最佳BIM拓展应用奖”及“最佳BIM应用企业奖”等各类奖项共48项。获奖项目包括:珠海歌剧院、思南路旧房改造、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二期A标段(研发创新中心)、解放南路文体中心、黄登水电站施工总布置BIM协同设计、河南中烟许昌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等。

相较于前两届,今年参赛项目的BIM应用更为广泛,不仅应用在设计阶段,还延展到施工、运营等阶段。另外也不再局限于少数大型设计院的大型项目中,而是广泛普及到各设计单位的不同规模和类型的项目中。此次共有十家单位获得“最佳BIM应用企业奖”,分别是: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ccdI悉地国际(原ccdI中建国际设计)。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来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代表介绍了各自的BIM应用经验,来自欧特克公司的建筑行业战略及行业关系经理Robert E. Middlebrooks介绍了BIM在全球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尤其是BIM如何实现全球协作。

更多大赛信息可以查看、或.cn/bim2012。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Nemetschek AG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2012年8月28日,中国建筑行业软件的龙头企业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AEc及相关行业领域领先的BIM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Nemetschek AG,在北京中国

建筑科学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备忘录由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许杰峰先生与Nemetschek AG的cEO Tanja Tamara dreilich女士

共同签署,标志着两家公司将开始为期3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合作计划,建研科技与Nemetschek将在以下领域密切合作:1)共同建立适合中国市场的BIM数据格式和数据存储格式;2)由建研科技主导,EMETScHEK参与中国BIM标准课题的研究;3)开发两个公司相关产品之间的软件接口及由此开始的其他可能的技术和商业领域合作;4)针对协同工作与可持续设计的BIM实施。在谈到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时,建研科技的许杰峰总裁说:“Nemetschek是一家在AEc行业具有较强实力的公司。我们与Nemetschek新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两家公司在技术、产品以及业务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推动中国建筑工程行业新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Nemetschek AGcEO Tanja Tamara dreilich女士说:“我们期待着与建研科技创新团队的重要合作,这将有助于BIM在中国的推广,从而使整个AEc行业的生产力水平达到新高度。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中国所有AEc从业者选择在受益于开放并可持续的综合工作流的同时,又选择适合每个项目的BIM工具。

惠普与中信和业签约战略合作

2012年8月29日,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与中信集团全资一级子公司——北京中信和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了“巅峰合作成就北京新高度”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基于中信北京Z-15项目(“中国尊”)展开深入合作。北京中信和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伍仁,惠普全球高级副总裁、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PPS) 中国区总裁仪晓辉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同时,欧特克软件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工程建设行业总监李邵建及ccdI悉地国际集团BIM业务总经理弋洪涛也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中信北京Z-15项目于2011年9月正式奠基动工,占地面积11 478m2,总建筑面积427 000m2,高528m,地上108层,地下7层,主要业态为甲级写字楼,顶部设计有会所和观光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北京第一高楼。

惠普作为中信北京Z-15项目唯一的硬件合作伙伴,将为中信北京Z-15项目提供惠普工作站产品等专业的硬件平台支持和技术服务。其次,惠普将携手中信和业实现Z-15项目在工程数字化管理上的突破,并实现该项目的建筑全生命期管理,进而共同制定BIM应用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

双方均对未来合作表示期待,期望通过双方合作,使项目不仅成为北京地产界的新高度,也成为建筑信息化领域的新高度。

相关链接:惠普公司(HP)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其产品涵盖打印成像、个人计算、软件、服务和IT基础设施等领域,并以全面的产品组合有效地解决客户问题;中信集团是1979年在邓小平先生的倡导和支持下、由荣毅仁先生创办的,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中信于1985年建设了新中国第一座高度超过100m的办公楼——国际大厦(“巧克力大厦”),1991年建设了当时我国唯一自主投资建设的超高层钢结构建筑“京城大厦”,成为上世纪90年代北京第一高楼;2008年,中信联合

体建设了国家体育场“鸟巢”。王伍仁(前排左)与仪晓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Vectorworks 推出2013版

2012年9月18日, 全球知名cAd和BIM软件的解决方案供应商Nemetschek Vectorworks在美国马里兰州哥伦比亚推出Vectorworks.设计软件系列的2013版本,该版本涵盖Vectorworks designer、Architect、Landmark、Spotlight、Fundamentals和Renderworks.,共有80多个方面的改进,重点包括以下几项:

(1)文件导入和导出功能进一步增强,如IFc、dWG/dXF和OdBc,同时添加了新的支持文件格式,包括Rhinoceros.3dM、dWF.、FBX.、cOLLAdA和gbXML.。

(2)使用全新“自动混合”命令,用户能利用图画将复杂的自由形态建模结构转化为带数据的二维图像,还可体验更多的三维支持、三维门窗标记以及基于Parasolid.建模内核全部重新设计的屋顶对象。此外,“创建详图视口”命令提供了一种自动创建裁剪视口的有效方式,可更好地实现详图视口和模型之间的导航。

(3)全新的“裁剪立方”模式针对大型的复杂模型提供了额外的可见性控制,而“曲面阵列”命令则允许将二维和三维几何图形分别复制到平面或基于NURBS的曲面上,从而实现复杂模型设计,如屋顶组合、幕墙和类似体育场馆的结构等。此外还改进了透视投影,用户能于带有可设定地平线的全屏透视图模型中工作,同时在建立图形渲染视窗的界面下添加了打开裁剪窗口选项。

(4)Renderworks渲染应用的最新改进包括无阻塞渲染,可使场景在“渲染点阵图”工具渲染的图纸层视口或图像的同时,令用户能够继续对项目进行其他处理;物理阳光和天空背景可提供能自动反映位置、日期和时间的自然采光;全新Arroway.纹理库,包含胶合板、混凝土、木地板、石雕、砖和其他建筑材料纹理。

(5)增强的导航功能可提高用户于绘图上游走浏览的速度。其他改进包括:支持自定义线型、超链接、对齐/分布工作表单元格中的指引线和图像。

Nemetschek Vectorworks公司为Nemetschek AG的全资子公司,自1985年起专注于软件开发。其所研发的Vectorworks软件产品系列为AEc、娱乐以及景观设计领域的45万余名设计师提供了专业设计解决方案。本次推出的Vectorworks2013为英语版,其他语言版本将于未来几月陆续推出,详。

Rizzoli将出版KPF系列专著第四卷

2012年10月,Rizzoli将出版KPF系列专著的第四卷,介绍2002~2012年间KPF完成的建筑作品。与前三卷只介绍建成项目不同,第四卷着重介绍建筑工艺,展现不同建筑材料的设计解决方案。但此卷的最后一章讲述城市规划工作,即建筑的完成标志着施工过程的开始,而非结束。

本书描述了诸多不同规模和用途的建筑物,并且分布地域范围广泛,但每个项目面对的共同挑战都是如何处理建筑与更大的城市或景观环境的关系,即使规划设计不位于市中心,也要参考其所处的城市环境。因此KPF许多项目的成功根本上在于其以不同的方式为城市生活增添活力。

英国建筑师和记者彼得.默里承担了书中的访谈。他是蓝图杂志的创始人之一、新伦敦建筑中心的主席和伦敦建筑节创办人。彼得.默里分别访问了KPF创始人Gene Kohn 和William Pedersen,KPF目前领导人Paul Katz 和James von Klemperer,KPF的客户chris Ward、纽约港务局前执行董事chris Ward、纽约市立大学(cUNY)设施建设于规划学院的副院长Iris Weinshall、恒隆地产执行董事William Ko和总裁(首都及国家)Ian Hawksworth。

KPF是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公司,总部设在纽约。KPF近期参与的项目包括阿布扎比国际机场、上海世界金融中心、香港国际商务中心、韩国新松岛市、纽约哈德森码、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罗斯商学院、在多伦多的RBc中心和丽思卡尔顿酒店、叠翠轩、伦敦的叠翠轩、苍鹭大厦和联合利华(Unilever)。

汇泰龙古典门锁系列上市

近日,汇泰龙古典门锁专利产品上市。此次汇泰龙推出的系列古典门锁设计风格多元化,有欧式古典、中式古典、简欧三大风格,共15款主题, 具有温儒典雅、高贵时尚、豪华大气的特点,可满足不同个性需求。设计兼顾东方与西方的审美需求,既体现了古代艺术文明,又彰显了当代时尚追求。汇泰龙此次专利产品的推出,对于进一步稳固其品牌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更多汇泰龙产品资讯可登陆: 。

勘误

《建筑技艺》2012年第4期第40页《新天桥剧场》一文中,采访人物“庄维敏”应为“庄惟敏”;第254页《在200年前的北京看戏——清中后期北京城市商业剧场浅探》作者应为朱起鹏、何咏梅,特此更正,并向作者和读者致歉。

汉堡—哈尔堡工业大学扩建后的主教学楼正式启用

经过两年的建设周期,汉堡—哈尔堡工业大学扩建后的主教学楼正式启用。扩建主楼坐落于原施瓦茨山军营原址上,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gmp)的设计方案在尊重保留建筑历史风貌的同时还赋予了其当代元素。哈尔堡工业大学新建主楼将成为校区内14栋建筑引人注目的正门。

处于古旧风貌保护之下的施瓦茨山军营建于1871年,是一组红砖建筑群,扩建前绝大部分空间长期空置。扩建工程拆除了原建筑内部结构并对存留部分进行了修缮,内部富有历史感的建筑元素以及结构构件得到了保留。大规模的改建工程在中央大厅处展开:为了塑造一个庄严大气的入口前厅,原有内部空间得到了扩展,楼板被拆除,从而实现了一座贯通4层的挑空中庭,在中轴线上增设的入口大门在3个层面上实现了建筑内外部的视野交流。两座立方体建筑体块在高度和体量上对原建筑进行了补充。位于东面的新建建筑闭合了二战后的街块缺口,同时与东侧翼相连接,将分散的楼群整合为一座建筑综合体。而位于北面相对规模较小的新建部分满足了整组建筑在平面和立面上的对称性。

综合体的立面设计别具一格。保留建筑大部分红砖立面保存完好,仅需简单维护,原立面上的木制窗户得到了全面整修,中央大厅的南北两侧增设了3层高的主入口大门。新建部分的外立面与原有外立面产生鲜明的对比:竖向铝合金管和不锈钢缆索悬挂固定于U形梁之间,构成建筑的第二表皮。略显随机排列的铝管以摩尔斯密码形式拼写出校名“汉堡—哈尔堡工业大学”。

“培育城市文化——天津文化中心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12年8月31日~9月2日,论坛在天津文化中心大剧院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天津市城市规划协会、天津市勘察设计协会主办,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承办。天津市规划局常务副局长李春梅、副局长沈磊,天津市建设交通委质量安全监督总队总队长郝恩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刘燕辉,天津市城市规划协会理事长、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师武军,天津市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刘凤歧,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春水等领导出席并致辞。本次论坛由《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编、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教授彭礼孝主持。

天津文化中心规划设计负责人、天津市规划局副局长沈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院士,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周恺设计大

公司研究院年度工作总结篇2

4月1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定于4月15日至5月15日期间集中受理2013年度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的申报工作。《通知》要求各地按照《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申报企业基本情况进行初审,同时还要求各地出版行政部门对2012年认定的第一批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进行年度考核。

2013年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的评审工作在总结2012年评审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对申报企业的合法经营、规模效益、技术装备、创新研发、管理体系、绿色环保和人才队伍等8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量,鼓励在绿色印刷、数字印刷等领域中有特色、有潜力的创新型印刷企业申报成为国家示范企业。同时,结合印刷复制监管工作要求,今年评审工作还将根据出版行业持证上岗制度有关要求对申报企业管理人员接受岗位培训的情况进行审核。在扶持政策上,除继续落实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外方投资比例、设备进口等方面的产业政策以外,总局还将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和发展资金方面对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予以支持,在中国出版政府奖(印刷复制奖)、全国文化重点出口企业、全国文化高新技术企业等评定中,对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予以优先考虑。

雅昌董事长万捷荣获“2012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具影响力人物”称号

4月23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版权局发起,中国专利保护协会、中华商标协会和中国版权协会共同组织开展的2012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重大事件、案件及有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结果在北京揭晓。雅昌集团董事长万捷、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陈一丹与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迁作为版权系统的杰出代表获得“最具影响力人物”殊荣。

北京印刷学院文化产业安全研究院正式成立

4月11日,由北京印刷学院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北京印刷学院文化产业安全研究院揭牌仪式暨文化产业安全与文化软实力论坛”在北京举行,北京印刷学院文化产业安全研究院正式成立。北京印刷学院校长王永生介绍,新成立的文化产业安全研究院将着重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立足文化产业安全领域,加强理论研究;二是加强资源整合,搭建文化产业安全研究合作平台;三是重视人才,打造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

《数字印刷系统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起草组首次会议召开

4月22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杭州召开《数字印刷系统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起草组第1次工作会议。来自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盛元印务有限公司、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光软件研究所(北京)有限公司、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安徽安泰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北京经纶全讯科技有限公司、惠普(中国)有限公司、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劲嘉彩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恒数码印刷(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东港嘉华安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的20多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2013胡润慈善榜 玖龙纸业张茵再度上榜

近日,2013胡润慈善榜,玖龙纸业张茵榜上有名。在董事长张茵的带领下,玖龙纸业不仅将环保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更致力于慈善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力所能及地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此外,张茵也是连续多年上榜胡润及福布斯慈善榜。

亚太地区规模领先的药品包装生产线在杭州投产

由美国默沙东公司投资1.2亿美元建设的亚太地区规模领先的药品包装生产线4月16日在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投产运营。默沙东杭州新厂占地7.5万平方米,拥有16条高速包装生产线,主要负责固体药品制剂和无菌药品的包装,涵盖糖尿病、心血管、抗感染、呼吸、骨骼等治疗领域,预计年产量将超过3亿盒。同时,它还将为默沙东在中国新产品上市提供支持,包括提供临床研究和商业项目的产品包装。据了解,2011年默沙东在北京建立了亚洲研发总部和中国研发中心,预计5年内将向中国投入15亿美元研发经费。

深圳裕同在泸州投资5亿元扩产

四川泸州市江阳区委宣传部日前表示,该区已经同深圳裕同集团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据了解,深圳裕同集团在泸州投资项目位于江阳区黄舣镇的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占地面积65亩,总投资5亿元,首期开发投资2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6亿元,年税收收入520万元以上,可新增就业岗位200个。

天津长荣股份3059万元增资云印刷子公司

4月12日,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计划使用超募资金3059万元与健豪股份共同增资子公司健豪云印刷,建设长荣健豪云印刷项目。天津健豪云印刷科技有限公司今年1月份正式成立于天津,主营云印刷,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此次增资后,健豪云印刷注册资本将增加至1600万美元,其中长荣股份出资816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51%;健豪股份出资784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49%。长荣股份出资的816万美元,其中以全资子公司健豪云印刷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出资一部分,剩余部分以超募资金投入约3059万元人民币。

贵联控股2012年度技术年会暨产学研工作交流会召开

3月28~29日,贵联控股国际有限公司2012年度技术年会暨产学研工作交流会隆重召开。会议由贵联技术委员会与政策研究委员会主导,各企业代表参加,会同邀请的武汉大学、华南理工等6所高校,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2家科研机构,深圳市包装行业协会、深圳市防伪协会2个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印刷行业的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与政策利用。会上,各高校、科研院所、专业协会共带来42个科研合作项目,对与贵联的产学研联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四川工商职院与永发印务共建永发印刷学院

4月19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永发印务(四川)有限公司举行联合办学协议签字仪式,随后举行了永发印刷学院揭牌仪式。

据悉,位于邛崃市的永发印务(四川)有限公司现有的配套硬件设施可实现年产值逾4亿元的生产规模,其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已成为西部印刷行业中的排头兵。已有54年历史的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四川省内开办印刷专业历史最久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

湖南锦程印刷成功挂牌天交所

公司研究院年度工作总结篇3

韩冬红

  

我于2017年6月被任命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负责工作,一年来,在院党组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下,本人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认真做好司法调研以及相关的调研分析、信息管理等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我院调研、信息工作管理,为领导决策服务和审判工作服务提供优质保障,取得了较好成绩。研究室多篇论文获得省法学会二等奖荣誉,省科研进步二等奖。

一、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法院工作的特殊性,要求调研工作人员既要政治思想过硬;也要法律知识过硬;更要业务水平过硬。一年来,本人积极参加各项主题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参加“读书与思考”活动,努力学习法律专业知识,为攥写各类调研文章夯实基础。为了提高业务能力,多次参加各项业务培训学习。司法调研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个人实际工作能力不断提高,为做好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各项任务 

一年来,本人牢固树立司法调研工作为领导决策、为审判工作服务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长期从事司法调研工作、熟悉司法调研工作规律、能吃苦耐劳等优势,不折不扣地完成好领导部署的各项任务及调动好研究室工作人员的 积极性,共同高效完成研究室的各项工作。

一年来,我院信息宣传调研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在全市法院位居前列。认真搞好简报、信息,重点向党委、人大、政府、上级法院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宣传我院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所做的工作,在改革和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司法公正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的做法,广大干警秉公执法、廉洁奉公、热情服务的先进事迹等。一是编发了各类简报信息81期,完成高质量的调研论文106篇,制作专题宣传栏52组,发表部级、省级论文52篇,被省级刊物采用3篇。二是加强法院外宣网站建设,全年各类网络信息稿件42篇,牢固把握占据网络舆情。三是坚持按季度编发《信息简报》。图文并茂全面展现我院工作全景,赢得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广泛好评。

三、围绕中心工作,做好宣传配合

一年来,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联系审判实际,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及“创建无违纪基层政法单位”等主题活动,及时把握我院工作举措和动态,采编图片文字信息,制作宣传图板等,树立我院坚持大局意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司法为民的良好形象,向社会全面展现了我院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干警的风采,完成执行攻坚阶段汇报材料。二是下基层进社区加强法律宣传,联合辖区学校开展“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预防犯罪”的法律知识讲座,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三是落实最高院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宗旨,服务大局意识。实地走访企业,上门提供司法服务。为辖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四、当好党组秘书,为党组决策服务

调研室承担着党组秘书的重要工作,承担着协调、管理、督查、服务职能,虽不负责某项具体业务工作,但直接对党组负责、为党组服务,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在党组工作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一年来,调研室共起草人大、政协报告2篇,考察报告35篇,各类总结、讲话及专项报告材料26篇,下发文件、制度36项。征集论文45篇,案例、调研文章13篇,公众号稿件22篇。特别是在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中,在围绕全院的中心工作搞好宣传的同时,还积极参与了教育活动的组织工作,起草各种文件、实施方案,进行阶段总结,及时总结我院的经验做法等等,较好地完成了党组交办的各项文字工作任务,推动了各项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廉洁自律,服务队伍建设

2017年与中院联合开展信息业务培训,提高了信息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注重培养研究室年轻人的工作热情及业务水平,提供交流互动平台,增强干警凝聚力,强化队伍建设。

公司研究院年度工作总结篇4

全国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座谈会5月30日在京召开。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会上提出如下要求:要进一步加快市场整合改革,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和配置人力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强市场管理,提高监管水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创造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要按照“五统一”的要求整合和加强公共就业及人才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特别是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首位,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要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实现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公共服务与经营分离;要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完善扶持政策和措施,促进又好又快发展;要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科技部召开《国家人才规划》3周年座谈会

6月6日,科技部召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3周年座谈会,总结我国科技人才工作的成绩,交流经验。与会专家表示,我国科技人才工作还有很多不足,应总结好的做法,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据介绍,截至2011年底,全国所有省区市都编制出台了包括科技人才发展内容的人才发展规划。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普在会上介绍,规划实施3年,我国科技人才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仍存在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分布布局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中国人事科学院原院长王通讯提出了:人才引进应走“高端引领”的路线,接纳比现在高一到两级的人才。(人民日报)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企业人才分会成立

5月31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企业人才分会在京成立。分会旨在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该协会由中航工业集团、中粮集团等100多家知名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发起,是全面推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领域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的社团组织。与会专家表示,分会的成立填补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民间社团缺失的空白。(中国组织人事报)

中国顶尖人才流失居世界之首

“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国际人才竞争越发激烈,必须以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机制积极参与竞争。这位负责人强调,我国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素质等与世界先进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人民日报)

国家电网公司举办国际标准化战略培训班

6月3-5日,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国际标准化战略第一期培训班在上海市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举办。来自公司总部、直属科研产业单位和省公司,共26家单位的120余名技术骨干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公司国际化战略及其工作重点,还包括国际前沿技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及其关注的技术方向、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及其关注的优先主题、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标准协会及其相关工作介绍等。国际标准化战略第二期培训将在今年10月份举办。(国家电网公司)

四川省电力公司启动“双千人才”计划

5月28日,四川省电力公司“双千人才”(储备1000名管理、技术人才和1000名生产技能人才)培训班开班。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指出,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财富,四川电力渴求人才的同时也重视人才培养,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是保障公司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据悉,四川省电力公司共有411人参加此次“双千人才”培训,分9个专业,分别在5所高校进行21天集中培训和1年导师培养。其中,80人来自本部,331人来自各基层单位,平均年龄35岁。(西南电力报)

广西电网公司党校揭牌成立

5月27日,中共广西电网公司党校揭牌仪式在广西南宁举行。广西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党校校长于培双,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黄家林共同为党校成立揭牌。据悉,广西电网公司党校和人才培训评价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党校校长由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于培双兼任,党校由广西电网公司人事部对口管理。(南方电网报)

浙江电力启动“师带徒”行动

6月9日,浙江省电力公司举行机关本部专家人才“师带徒”结对签约仪式,105位机关本部专家人才积极响应,与来自公司系统的181名年轻员工结成了师徒关系。“师带徒”活动已成为浙江公司2013年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公司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之一。目前,已有560名专家人才与1100名年轻员工结成师徒并签订了协议书。协议明确了师徒职责,师傅要为人师表,一带品德,二带技艺;徒弟要尊敬师傅,要静下心学习、潜下心钻研。协议期限为2-3年,期满后,统一组织考核并出具徒弟出师意见。徒弟出师后,进入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后备管理范围。同时,考核师带徒工作成果与专家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届满考核、津贴发放等紧密挂钩。(中国电力网)

华能集团开展年轻干部领导力提升培训

6月13日,中国华能集团公司2013年“年轻干部领导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华能党校顺利开班。公司党组书记黄永达、副总经理寇伟出席开班仪式。黄永达在讲话中指出,举办本专题培训班是落实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20)》的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推进年轻干部队伍梯队建设,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本次培训为期一个月,共有来自华能系统各单位的43名“70后”学员参加培训。培训班将通过专家讲授、案例教学、现场考察、专题研讨、互动交流等形式,开展包括企业内部课程、经典导读、企业管理和企业领导者素质培养等方面的教学。(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蒙东能源推行精益管理降本提效

为提高发电企业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和设备可靠性,提升效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日前,蒙东能源连续举办两期精益管理培训班,在电力产业全面推行精益管理。一期培训班聘请北京冠卓咨询公司精益生产管理高级顾问讲解了《精益管理顶层设计与战术实施》,重点对精益管理理念、思维模式、成功案例等内容进行了讲授;二期培训班聘请国际咨询公司高级精益咨询师讲解了《精益化管理系统与实战》,重点对企业如何查找浪费,消除浪费等内容进行了讲授。(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中广核与泰国电力公司开展核电人才培养交流

根据中泰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第二十次会议的统一安排,应泰国外交部国际合作署的正式邀请,中广核核电学院代表团于5月19日至24日赴泰国参加双方核电人才培养专题交流活动。期间,中广核代表团分别与泰国电力公司(EGAT)核电分部、核电设计部、土建部、培训中心、朱拉隆功大学核工程学院等进行了对流,向泰国方面全面介绍了中广核经营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核电、人才优先”的理念与经验。双方就泰国核电发展计划所需人才培养安排、体系建设、教员队伍、培训设施建设、全面合作等深入交换了意见。本次活动是中广核培训领域首次全面对外推广,为后续在培训领域开展对外合作、以培训为突破口推进核电领域的合作积累了经验。(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葛洲坝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和集团股份公司领导班子调整

5月23日,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公司干部大会在宜昌召开,会议宣布了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和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领导班子调整事项:聘任聂凯为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股份公司领导班子调整包括:付俊雄任党委书记,聂凯、任建国、宋领任党委常委。和建生任总经理,任建国、宋领任副总经理。调整后的股份公司领导班子为:聂凯、付俊雄、和建生、邢德勇、崔大桥、周力争、邱小平、江小兵、彭立权、任建国、宋领。(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电力公司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调整

5月27日,内蒙古电力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调整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研究决定,王玉成同志为内蒙古电力公司新一任党委书记、董事长,于立新同志为新一任总经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国资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宣布会。内蒙古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副总师参加了会议。(国家电网报)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6月9日,由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蓝皮书显示,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9%;2013届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较上届明显下滑;本科管理学门类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居首,法学门类最低。调查显示,2012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为9.5%,与2011届(9.2%)基本持平,比2010届(6.7%)高2.8个百分点。2012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后有3.3%选择了专升本,他们选择读本科的最主要原因是就业前景好和职业发展需要(均为27%)。蓝皮书是基于麦可思对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09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研究。(麦可思研究院)

广西“百人计划”引海外人才

近日,广西首次推出直属高校“百人计划”,计划从2013-2020年,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100名具有国际水准、国内领先、高校急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广西各高校创新创业。广西教育厅副厅长杨伟嘉表示,自治区财政将一次性给予每位引进人才理工类50万元、社科类30万元资助,用人高校也将从非财政拨款中按1∶1比例进行配套资助。(人民日报)

国网技术学院关注学员心理健康教育

5月20-26日,国网技术学院开展了以“关注心理健康,创造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文化周系列活动。活动旨在帮助学员们了解掌握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强化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素质,激发心理潜能,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塑造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为学员成长成才、学院和谐稳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日前,学院还专门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将逐步建立“预警、干预(咨询)、跟踪、反馈”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国网技术学院)

国际电力高校联盟在上海成立

5月31日,来自国内外8所知名电力院校的校长、专家齐聚上海电力学院,共议电力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宣布成立国际电力高校联盟(ADEPT)。国际电力高校联盟由上海电力学院倡导,得到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德国布兰登堡科技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越南电力大学、马来西亚国能大学、巴西联邦大学等以电力为特色的7个国家大学积极响应。国际电力高校联盟将致力于促进联盟高校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发挥电力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据悉,联盟为开放式合作,将不断吸收国内外电力高校加盟,下届合作研讨会将于2014年在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举行。(中国电力新闻网)

在线教育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

6月3日,由清华大学组织召开的大规模在线教育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近30所高校的专家出席论坛。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到会并讲话。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做大会主题报告。林蕙青指出,大规模在线开放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将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对深化传统大学生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等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清华大学)

“”专家王海风、黄永章受聘华北

电力大学

6月5日,华北电力大学举行国家“”特聘专家王海风、黄永章教授聘任仪式。校长刘吉臻向两位教授颁发了特聘专家证书。王海风教授是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领域国际知名专家,在柔流输电系统和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与控制的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开创性成果。黄永章教授自1987年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担当中国首批863项目之一的“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系统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至此,华北电力大学获批和引进共计7位国家“”特聘专家入选者。(华北电力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与贵州电网公司共建研究生工作站

6月9日,上海电力学院与贵州电网公司联合建立研究生工作站签约仪式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贵州电网公司董事长唐斯庆、总经理唐广学、副总经理钟连宏、副局级调研员孙兆媛,上海电力学院党委书记周光耀、校长李和兴、副校长张浩等出席签约仪式。贵州电网公司自2010年以来先后与华北电力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各校研究生在工作站工作情况良好,很快融入了贵州电网工作氛围。在贵州电网和高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他们承担起了大量的科技研发工作,增强了实践能力。(上海电力学院)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发展

公司研究院年度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创新;发展;基层;党建

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到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横亘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绕不开,躲不过。这就要求基层党建工作在当代中国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创新理念,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以推动经济发展为核心,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

中国石化宁波工程公司技术研究院(技术中心)党支部开展“创新理念,助推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周密筹划,精心组织,按照活动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特点具体安排,并注重学习效果,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促进公司的科技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工作,以“创新理念,助推发展”为指导,认真思考、分析技术中心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在党内扎实开展了“创新理念,助推发展”主题实践活动。

在“创新理念,助推发展”主题活动中,紧紧围绕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的关键点开展活动,努力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我们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基层单位及广大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组织领导班子和党支部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全面总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举措和经验,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检查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一步解放思想,研究制定了深入贯彻落实“创新理念,助推发展”、推进部门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以及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规划。技术开发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增加公司技术储备,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通过努力投入开发人工时和精细化管理,加大与国内知名大学、研究院所和生产企业建立 “产学研设”合作关系,公司的科技开发与技术工程化成绩显著,形成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技术成果,技术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成效。

结合福建IGCC、伊泰煤制油、绿色煤电、齐鲁资源优化等一系列与气化技术相关的工程项目,以气化技术为核心的多联产、公用工程岛技术一体化和技术集成开发取得新进展,采用流程模拟、动态模拟仿真等手段进行IGCC流程优化研究、操作可靠性研究、检维修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系统集成能力显著提升。

发挥党员的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出色完成年度的技术创新工作,为培育形成公司“核心技术”做好储备,为公司市场竞争提供技术支持。技术研究院(技术中心)党支部现有23名党员,许多党员在各自岗位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公司的科研技术开发项目的负责人和参加人绝大多数是党员,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负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培育形成公司“核心技术”做好储备。2010-2012年公司和研究院申请集团公司级立项的技术开发项目共有43项,其中2010年9项,2011年14项,2012年20项。公司近年来内部立项的项目根据当年的设计生产工作量确定,2010年至2012年公司和研究院完成的中石化技术开发项目共有38项,内部项目30项。经过几年的积淀,科技开发对公司提高工作效率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已经逐步显现出来,增加了公司技术储备,提升了公司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2011年公司获中国石化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3项,是历年来所取得的较好成绩。申报的“中国石化四川维尼纶厂天然气乙炔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2008年度中国咨询协会优秀咨询三等奖。获中国工程焊接协会一等奖1项,优秀奖1项。“固定尾排吊转法吊装大型设备施工工法”等3项工法获国家工法,创历史最好水平,同时为公司申报特级施工企业资质创造了条件;7项工法获集团公司级优秀工法;“丙酮氰醇新工艺生产技术”等5项成果获公司2011年度技术进步奖。 每年一次的科技进步奖评选是对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检阅,技术进步奖的评选,将对公司的科技进步、科技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知识产权工作走向正轨,专利申报工作完成中国石化下达任务指标,为培育形成公司“核心技术”做好储备,进一步为公司市场竞争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我们极为重视开发完成的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开发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短程硝化反硝化污水处理技术,在四川维尼纶厂醋酸乙稀改扩建工程和中石化催化剂分公司含氨污水中进行了应用。开发的污水处理技术设计工艺包,在广州石化催化裂化烟气除尘脱硫项目得到了应用。开发的镁法烟气脱硫技术继在仪征化纤成功应用后,又在河南油田精腊厂动力中心得到了应用。2011年在各单位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共完成了36项专利申请受理,顺利完成了中国石化下达的30项专利任务指标,此外,还取得27项专利授权,两项工作均创公司历史最好成绩。在第二十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我公司三项发明专利分别获得了中国发明协会颁发的1项银奖和2项铜奖。

加强学习,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党工团工作,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工作氛围。技术研究院从事的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业,“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所有技术是通过以人作为载体而完成研究开发和实现工业化应用的。

公司研究院年度工作总结篇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是国家林业局唯一的科研机构,下设20个研究所,人员编制总数5090人。按非营利机构管理的机构数为8个,占机构总数的40%,核定非营利机构人员编制1091人,占原编制总数的21.4%;企业化转制的机构为11个,占机构总数的55%,职工2574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69.8%;转为中介机构的1个,保留事业单位性质。

改革的重点是强化公益类部分,发展是硬道理,结合林业科学的实际出发,以促进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林业局党组十分重视林科院的科技体制改革,林科院搞好了,局就搞好了,多次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汇报和研究。为保护好林业的科技资源,特别批准同意为林科院成立6个林业自然保护区,为科研提供和保留了试验基地和相应的技术人员。

林科院的科技体制改革是从1996年开始,以院机关为突破口,出台了27个管理办法,将原有的19个职能处,精简为13个处,后勤分离出去,向社会化发展,目前机关人员90余人;

****年院召开了产业化工作会议,提出改革要以发展为目的,增强实力。认真抓了院办公司大大小小公司70多个的清理整顿、合并工作,并注册了一家1000万元的公司,由林科院内5大股东组成,其中院办作为控股方,出资510万元;

****年底至今一直抓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1)目前在向教育部申请,争取创办研究生院,努力加大人员的培养力度,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将研究生数量翻一番。(2)制定了院的十五学科规划,设29个学科方向、86个重点研究领域。

林科院****年提出“一院两制”,即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转企部分,按“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建设目标管理非营利部分。林科院不主张、不强求转企部分与非营利部分的剥离,但又要遵循科技部改革的精神,所以得到国家林业局的支持,成立了6个自然保护区,保证了科研的完整和连续。

****年院工作会议,提出了“十五”的主题为“创新、产业化”五个字,创新,建立科技支持平台;产业化,增强实力。

****年围绕院的整体方案,进行操作,使方案变成现实。****年11月16日,林业局召开了动员会,林科院上报了总体方案。整个改革分5部分10个单元进行,每个单元为3个月,计划****年12月份完成。

在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制度建设。在“调整结构,分流人员,转换机制,制度创新”16个字上做文章。要靠制度管理,要有配套政策,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要给所长适当放权,对每个研究所研究员比例可不限止,由各所自主招聘,内部结构自主决定,但总编制数、预留20%流动编制应有所控制。改革由林业局组织、领导,院所负责实施。对理事会问题,认为理事会应由政府部门、出资方(包括社会企业)及行业知名人士组成,暂未出台章程。目前已基本完成的规章制度有:学科建设规划、国家林业局非营利单位全员聘任制实施办法、非营利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办法、非营利单位分配实施办法原则、未聘人员安置办法、领导干部公开招聘办法、院部职能处室干部聘任办法等。部分规章制度由林业局颁布实施。

林业局对林科院的改革支持力度非常大,从加大科研投入到发文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关系,有效地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林科院科研体制改革的特点

(一)、加强领导,国家林业局的支持力度大。林业局非常重视林科院的科研体制改革,****年7月6日和****年12月8日两次专门召开局党组会议听取林科院的科研体制改革方案指定的情况汇报。林科院的有关科研体制改革的规章、制度,例如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等都是以林业局的文件下发,这样有助于整个院所科研体制改革工作的推进。在林科院4个试验中心因为科技部文件转制50%的规定而可能失去成果转化基地的情况下,林业局及时指导规划,筹建成立6个自然保护区,协调、处理好林科院体制改革有序发展。

(二)、坚持以实事求实的态度进行科研体制改革。在处理100万亩林业中试基地是否属地化的问题上,林科院申述说明林业科学研究中活体保存在山上、成果转化也在山上等特性,以及科学试验林、繁殖种子库、国防林、生态定位观测站等方面的要求,较好地保存了必要的试验基地,真正体现了改革促进着科研发展的目的。

(三)、注重学科建设的布局、规划。林科院在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初期,即开始注重学科建设的规划、探索。从国家林业发展着眼,充分考虑林业周期长、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公益性强的特点。采取学科建设以研究所为基础进行,明确学科负责人。强化交叉学科,更新传统学科,发展新型学科。目前已初步确定重点29个,研究方向(领域)86个。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人才培养。林科院在制定改革发展规划时,注重人才培养。目前林科院已有在读研究生150余人,这在部属科研院所之中已属非常多了,但林科院结合体制改革,正在申报十五期间组建研究生院,预计在读研究生将翻一番,达到300人,由此确保科研生力军后继有人,实现林业科研创新可持续发展。

(五)、狠抓制度创新,约束科研体制改革有序发展。林科院在体制改革中注意在管理制度上创新,规范改革进行过程。改革开始的第一年就出台27项规章制度,而且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还随时注意根据改革工作的需要,修订已有的制度,制定新的规章,努力进行制度创新,让改革进入规范、有序的过程。

三、几点体会:

(一)、职能部门的改革是科研体制改革的难点之一。林科院自1996年列为农口惟一公益类改革试点单位,把院机关的改革作为突破口,将19个职能处缩减至13个,分流人员120人,只保留90人编制。我部所属的四院同样存在职能部门机构臃肿,职责不明的情况,应借此次改革的机遇,在加强职能部门服务职能的同时,合理设置职能机构,形成精干、高效的机关队伍,更好地为科研生产服务。

(二)制度建设是体制改革的关键。林科院把“制度创新”作为改革的有力措施,拟制订的管理办法数十个,现已成熟的办法有7个。为了顺利实施各项制度,其中6项关键的管理办法都以中国林业局下文。建议我部借鉴林业局的作法,在涉及学科建设、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由水利部下发管理办法或指导性的文件,给予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政策上的支持,以推动四院的改革。我部要在第一次经验交流会上提出有自己特色的体制与机制改革措施和实施办法。

(三)产业化是转企的最终目标。林科院将院属70余个公司进行整合,注册成立“中林绿原公司”,把分散的资源集中,以实现产业化的目标。我部水科院、南科院、长科院也存在公司多,人员分散,无法形成规模化,在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的资质缺乏等问题,需要部给予政策支持。

公司研究院年度工作总结篇7

这是一支辉煌的队伍,50年来,她设计了国内外上千个铝镁工程,其中国内氧化铝与电解铝总产能的设计一半以上出自他们之手,他们为共和国的铝工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中铝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铝镁院”),这个我国铝工业的“国家队”,正不断创造着新的业绩。

过去、现在、未来,闪光的奇迹之路

创业初期,从中国第一家综合性铝厂――原郑州铝厂、中国第一家镁厂――民河镁厂的成功设计,到改革开放以来规划、设计与施工的贵州铝厂、广西平果铝业公司、广西华银氧化铝工程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在整整半个世纪的蹉跎岁月中,铝镁院注定与一个共和国有色金属工业的辉煌时代携手相伴、从历史一路走向未来……

改革开放30年来,铝镁院成功实现了由靠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由单一传统设计业务向工程总承包的业务转型,从国内市场成功走向国际市场。通过坚持科技开发和自主创新,铝镁院在电解铝、氧化铝、铝用炭素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铝工业技术体系,使我国铝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今天,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具实力的轻金属冶炼设计科研单位之一,铝镁院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集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工程设计、技术转让、专有设备制造与安装于一体,具有较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

迈入21世纪,特别是进入中国铝业公司,是铝镁院发展最快的时期。凭着雄厚的专利技术群的支撑,2003年,铝镁院打入了由法国铝业公司一统天下的印度,成功地与印度BALCO铝业公司签订了年产24.5万吨电解铝项目技术转让和设计合同。向该公司出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20kA电解槽技术及配套预焙阳极技术,业界为之哗然。这是中国电解铝成套技术第一次走出国门,实现了中国电解铝成套技术由引进到输出的梦想,标志着欧美国家垄断世界铝工业技术的格局已成为历史。如今,铝镁院营业收入中,海外业务已占40%以上。与此同时,还带动了国内相关的机械、材料制造业一起走出国门创汇近五亿美元。

铝镁院院长黄粮成自豪地告诉《当代贵州》记者:一个深居西部山区、仅600余人的科研院所,能在铝资源丰富的印度击败法国铝业公司等国际铝工业巨头,关键是我们长期坚持自主创新,拥有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同时拥有一批为打开国际市场无私奉献的领导和专家,更有在现场一线冒酷暑、顶蚊虫疟疾等病痛侵扰的工程设计人员,是他们用金子般的心吹响了中国的“集结号”,为祖国赢得了信任和荣誉!

2008年,铝镁院依靠自主创新,依靠科技领先,依靠风险控制,不断开拓新市场,争取新项目,研发新产品,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铝镁院实现收入5.9亿元,是进入中国铝业公司前的13倍;企业总资产11.87亿元,是进入中国铝业公司前的14.55倍;利润总额2.3亿元,人均36 万元;实现税收7000万元, 人均11万元。

当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铝镁院积极应对挑战,寻求有利因素和危机中蕴藏着的重大机遇,继续开拓市场。“作为中央企业,越是在国家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勇挑重担,真正担负起自己责任。我们要继续实施海外战略,参与国际竞争。铝镁院将坚持自主创新,加速铝工业节能降耗技术的研发,为实现贵州铝工业可持续地科学发展作出贡献。”该院党委书记张晓萍说。

依托科技,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为了保持科研成果的不断创新,铝镁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科技强院”的方针,大力推进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工作,建立科研课题负责人负责制,鼓励骨干科研人员领军课题研究,并卓有成效地利用高校基础理论教学的优势,结合工程设计和生产实际,把研究生培养和课题攻关结合起来,并把一些在一线有所建树的工程设计人员送进高校,结合现场出现的难题进行专项研究,研究出的成果又用于工程设计实践,推动工程设计的再创新。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是使铝镁院技术创新长盛不衰的法宝。

从上世纪60年代 “三机一槽”技术的应用,到21世纪“铝电解槽三度寻优控制技术”的开发。铝镁院着眼于世界先进水平,走技术创新之路,在有色轻金属冶炼技术和其他专业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拥有世界上先进的铝用预焙阳极生产技术和装备的设计经验;为国内第一家拥有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生产技术诀窍的科研设计单位;《 铝电解预焙槽“三度寻优”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最引人瞩目的是铝镁院大力实施专利战略,建立专利奖励制度,鼓励科研技术人员总结科研设计成果,在保证专利数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确保专利申报质量。截至目前,铝镁院已完成了1700多件专利申报,获得1000多件专利授权,连续5年实现一天一项专利,名列全国2万多科研院所之首。被认定为“贵州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和 “部级专利示范企业”。其中,围绕中铝铝镁院自行开发研制的高效节能型大型铝电解预焙槽(320kA、180kA等)的核心技术专利就近百件;“预焙阳极炭块编组机组”专利获得第九届全国优秀专利奖;“自承式房屋顶面整体顶升方法及其装置”专利获得了中铝公司优秀专利奖。

实力与自信,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动力

铝镁院坚持科技开发,自主创新、实施专利战略和成功开发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铝镁院依靠自主创新抢占国际市场击败强国劲敌的事迹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方面进行系统宣传;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致电铝镁院,要求认真学习领会和切实贯彻李长春同志的批示精神,积极稳妥地加快改革步伐。

在物质文明取得成绩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取得巨大丰收。铝镁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连续15年在贵州省部级贫困县开展党建扶贫,为贫困山区帮扶济困、捐资助学;抗凝冻期间铝镁院向受灾群众捐款25万元;四川汶川地震,铝镁院向灾区捐款逾90万元,受到社会的肯定,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公司研究院年度工作总结篇8

IDG新任董事长Walter Boyd说:“IDG损失了一位舵手,而IT领域则损失了一位最杰出的人物。麦戈文先生生前对IDG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传播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他塑造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优秀公司,并保证它始终在杰出团队的领导下继续成长壮大。”

一生致力于信息技术的传播

麦戈文先生于1937年8月11号出生在美国纽约市皇后区。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度过了少年时代。他的IT出版生涯始于麻省理工学院读书的时期。他那时是美国第一本计算机杂志《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兼职编辑。1959年从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物理学专业毕业后,他成为了该杂志的助理编辑,后来又晋升为副社长。

1964年,计算机工业还处在其发展的襁褓阶段,麦戈文先生创办了国际数据公司(IDC),为新兴的计算机工业提供详尽可靠的行业信息。三年以后,麦戈文先生创立了《计算机世界》周报,致力于让所有的计算机用户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产品信息。《计算机世界》周报很快成为了IDG的旗舰出版物。之后,麦戈文先生开始向全球推广《计算机世界》。1972年,他在日本创办了《Shukan Computer》。

50年来,在麦戈文先生的努力下,IDG成功地在全球出版了300多本报纸和杂志,建立了460多个网站,了200多个移动应用,以及组织了700多场行业会议。今天,IDG在全球97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分支机构,旗下的品牌包括PCWorld, Macworld, TechHive, Greenbot, CIO, CSO, Computerworld, GamePro, IDC, IDG Connect, IDG TechNetwork, IDG World Expo, InfoWorld, 和 Network World。

投资中国

1980年,麦戈文先生和当时的电子部科技情报研究所成立了中国最初的几个中美合资公司之一——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1992年,麦戈文先生在中国成立了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现更名为IDG资本),这是当时最早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为了表彰他对中国信息产业和风险投资行业的贡献,中国中央电视台于2007年授予他“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称号,并向全国实况播出了颁奖仪式。麦戈文先生生前曾经访问中国多达130余次。

对脑科学研究的热爱

2000年2月28日,麦戈文先生和他的夫人劳拉·麦戈文(Lore Harp McGovern)向麻省理工学院捐助了3.5亿美元,用于建立麦戈文人脑研究院。这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有史以来数额最大的慈善捐款之一。麦戈文夫妇为研究中心设想的终极目标,是了解人类大脑的健康机理并找出导致大脑疾病的原因。诺贝尔奖获得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飞利浦·夏普(Philip A. Sharp)是麦戈文人脑研究院的创建者和首任院长。2004年,Robert Desimone成为了第二任院长。

2005年秋天,麦戈文人脑研究院搬入了麻省理工学院在麻省坎布里奇校区的人脑和认知科学中心。2011年,为了加强和中国同行的合作,麦戈文先生宣布在中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分别新建三所IDG/麦戈文人脑研究院。

Desimone 先生说:“麦戈文先生和夫人用他们的热情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人脑,并帮助治疗脑疾患者。他们的捐助让更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能够开始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每当我们有新的发现,他们都给予很大的鼓励。通过在中国建立三所IDG/麦戈文人脑研究院,麦戈文先生实现了他通过国际协作帮助脑疾患者的梦想。我们都会缅怀他。”

生前荣誉

2008年,麦戈文荣获美国商业媒体(ABM)颁发的“Robert L. Krakoff终身成就奖”。2005年,麦戈文荣获美国杂志出版人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04年,美国商业出版主编协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BtoB Media Business杂志授予他“最杰出的改革者”称号。

麦戈文获得的其他殊荣还包括来自华盛顿的美国国立博物馆的“James Smithsonian二百周年奖章”,The Delaney Report杂志评选的“全美年度商业出版人奖”,Ernst & Young授予的“全美年度创业家奖”和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剑桥企业论坛颁发的“创业领袖奖”。麦戈文先生生前还担任了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美国杂志出版协会和美国管理协会的董事、以及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同时他还担任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人脑研究院、和Whitehead生物医学研究院的董事。

IDG的未来

IDG 将会继续保持私人公司的结构, 并仍接受现任董事会的管理。前任 IDG 总裁沃尔特·博伊德(Walter Boyd)将接任董事会主席。现任 CFO 泰德·布鲁姆(Ted Bloom)将被任命为公司总裁,并继续行使 CFO 的职责。IDC的总裁和首席执行官Kirk Campbell 和IDG国际出版部的首席执行官 Michael Friedenberg将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

布鲁姆先生说:“麦戈文先生一直认为,IDG旗下的所有部门应该象独立的公司一样运营。我们会继续保持这样的公司结构。我们能对麦戈文先生表示的最大敬意,就是保持他50年前设置好的公司结构,并让公司继续成功地发展下去。”

吊唁和悼念

公司研究院年度工作总结篇9

9月4日,谷歌(Googl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告别谷歌,宣布即将在北京创建旨在帮助中国青年成功创业的“创新工场”,开启自己人生新的一页。

作为一种全新的公司模式――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是一个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的全方位的创业平台。通过吸引优秀的创业者和工程师,在他的带领下,开创出最有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的项目,进行研发和市场运营。当项目成熟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剥离母体成为独立子公司,直至最后上市或被收购。

“把见总理的时间给了学生”

1966年,李开复出生于台湾,1972年移居美国;1983年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计算机学士学位。随后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研究生,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

1988年,在位于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任助教期间,他开创性地运用统计学原理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商业周刊》授予该系统“最重要科学创新奖”;同年,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也因为击败了人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而名噪一时。

1998年7月,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创立了全球最好的研究实验室――微软亚洲研究院,拥有大量论文和产品转化成果。1998年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前身)院长。后回美国出任微软公司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副总裁,负责研发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服务,包括语言、自然语言、全新的搜索和在线服务等技术,使得人机界面更加简便和自然。这为李开复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及网络多媒体等领域赢得了很高声誉。

加盟微软公司前,李开复曾担任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Cosmo的总裁。李开复在Cosmo任职期间,负责多平台、互联网三维图形和多媒体软件方面的研发工作。并曾担任SGI公司网络产品部门的副总裁和总经理,负责多平台、互联网三维图形和多媒体软件的研发工作和公司网络产品策略的制定。此前他还曾在苹果公司工作了6年,主管该公司的多媒体部门。在苹果公司任职6年中的最后一个职务是交互式多媒体部门的副总裁。

2000年8月,李开复返回美国任微软全球副总裁至2005年7月再度回到中国出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有人说,在此期间李开复唯一舍不得的就是中国学生。他不但跑回中国做了50场演讲,写了好几封“给中国学生的信”,还创办一个专门与中国大学生交流的公益网站“开复学生网”,回帖发信超过2000封。

李开复虽然中文口语流利,但用电脑录入中文却非常吃力,后来他发现中国学生无法用英文与他正常通信,就开始耗费大量时间学习中文录入,最后竟写了一本20万字激励中国学生奋发追求理想的书《做最好的自己》。相对于公司的业务和管理,李开复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了中国的学生。

坊间曾流传这么一个故事。当时,身为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的李开复本来计划陪同时任微软副总裁的史蒂夫•鲍尔默去晋见中国总理。当天下午,他听说有一名非常优秀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要来面试,于是他就告诉鲍尔默,“你自己去见总理吧,我要去见学生。” 结果那天下午,李开复真的把见总理的时间全部给了这名学生。

“花这么多精力在学生身上,至多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是行为艺术,而非公司管理。”一位国内的IT业同行曾这样说。但李确实赢得了中国学生的信任――在大部分中国学生眼中,李开复就像一位优秀的大师兄,更是一位好导师。李开复常说:“知我者,学生也。”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李在公司人才战略上深谋远虑的一种解释。

这可以从他当年陷入从微软跳槽Google的法律纠纷中,外界质疑他为人诚信时,学生对他的支持;他跳槽到Google后,宣布要招收“50个关门弟子”,而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就收到几万份的简历,招到了50多名中国顶级大学的学生中即可见一斑。今天看来,这一切似乎更为他创建“创新工场”,寻找优秀创业者埋下了伏笔。

“影响力是我一生的价值”

熟悉李开复的人都知道,这个长着大脑袋的美籍华人,非常喜爱给学生做演讲。然而,1988年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校园里,李开复还只是一个蹩脚的演讲者。但他似乎认定了什么,每周都不屈不挠地邀请朋友听他演讲两次。

如今,当李开复出现在各大院校的演讲厅,饱含激情一字一顿地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在场中国学生的心灵时,你会发现到这个曾经蹩脚的演讲者竟然已经成为了对中国大学生最有影响力的人。

1998年,身为SGI副总裁的李开复心情沮丧,因为SGI决定要卖掉他手中的多媒体公司。为此,李开复来到微软的总部雷德蒙,希望微软可以给他的公司开出一个好价钱。最后,比尔•盖茨虽然没有购买李开复的公司,却看中李开复,把他派到了中国设立微软研究院。

1998年深秋,当李开复来到北京时,他的组建研究院的考官团队甚至还没有足够的成员,然而正是他的影响力――在各地大学不遗余力的演讲,使得初创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在一年时间内,就聚集了一大帮海外华人和中国青年才俊。这一切令比尔•盖茨感到震惊,“他绝不仅仅是一位可以开发出‘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计算机科学家。这个经过美国式思维训练的中国人,对中国文化非常了解,他不仅懂得如何帮助一名中国学生填写出国留学的简历,还明白中国多年应试教育对学生创造力造成的影响,而自己该如何去触动这些学生渴望知识的神经。”

如同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李开复迅速地推动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成长。一位曾经与他一起工作的微软员工回忆起微软中国研究院初创的那段日子仍然感慨:“别说是美国人,就连我们自己也不相信研究院能成长到今天的规模。”而这也许恰恰是李开复最大的能力,“他像一个演讲家,可以无限激发员工的热情,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

1999年10月,李开复和中国研究院的6名研究员出现在微软雷德蒙总部比尔•盖茨的办公室里。这位世界首富每年只听取3次关于研究院的汇报,而中国研究院创立还不到一年,就获得了机会。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比尔•盖茨甚至还将报告时间延长了45分钟。

这时的李开复已经在身边聚集了一大群世界顶尖的人才――大约60个国内外顶尖的研究员和工程师――这支队伍成为了微软中国研究院成长为亚洲研究院的核心基石。以至于,到最后李开复选择离开微软时,比尔•盖茨不得不把他告上法庭,大概是因为他加入了同样在中国建立研究院的Google。

李开复说:“影响力是我一生的价值,我要更多地帮助中国的青年,做最有影响力的事,这就是我的选择。”

“做最好的自己去追随人才”

李开复表面儒雅、波澜不惊,却是走到哪里都是一个内心隐藏热情,渴望交流的人。他最开始到微软时,就拿着一份几百人的名单,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约人吃午饭,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又听取别人的建议。后来,他到了Google,第一件事也是去打听公司员工的联系方式。

在追随李开复和曾经与他共事的员工的记忆中,李开复和别人发生不愉快仅有一次。那时李开复还在苹果公司担任部门副总裁,他召集员工大会说公司可能会裁员,一个员工立刻跳起来用极为粗鲁的俚语指着李开复鼻子大骂。李开复却泰然自若,平静地和那个员工讲道理。“当时那个人就自惭形秽地回去了。”而在那种情形下,不但可以镇定自若,还能开导对方,这就是李开复。

做最好的自己,“无论是团队合作,还是带领团队,还是与人相处,还是合作伙伴等等问题,最终一个人在任何职场里,如果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他就比别人往前走了好几步,这个信任比任何才华、才能或者是沟通更重要。就是得到别人的尊敬,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真诚的人,所以我会再重复地说,如果大家感觉我是一个真诚的,值得信任的,值得尊敬的人,那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会轻松很多,而且我觉得我的存在也会是更有意义”。

李开复说,微软的一个文化就是“追随人才”,与最能干的人建立起好的关系。微软有一句话,“A's hire A's,B's hire C's”,翻译成中文就是:“一流的人雇一流的人,二流的人雇三流的人”。为此,李开复一直在执著地追寻一流的人才,并乐此不疲。“每天都去寻找最优秀的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5年前,他以对优秀人才的执著,为微软挖到了张亚勤和许峰雄,“这两个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张亚勤现在是微软全球副总裁,许峰雄现在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许峰雄博士发明“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那时候许还在IBM公司,李开复追踪他至少5年。

“人才的重要性,在一般的意义上说,大家都知道。我想强调的是,在信息时代,人的重要性更突出。在工业时代,一个最好的工人和一个一般的工人,在工作效率上的差别可能是20%到30%,在信息时代,一个最好的编程人员与一个一般的编程人员就会有五倍、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差别。在科研方面,差别会更大一些。”这也许是李开复为什么如此“追随人才”最好的解释。

“Google中国是不会轻易被打败的公司”

回顾李开复在Google的4年,有人提出,他“给Google留下最关键的是,Google中国成为了不会轻易被打败的公司”。对此,李开复说:“这点听起来好像目标不是很高,但是如果看一看其他的跨国公司,我们可能几乎是唯一一个做到这点的。”也正因为如此,“一个领军人物才能够考虑离职”。

“2005年加入的时候,Google中文搜索是有很多问题存在,包括索引的大小和精确度,可能更重要的是用户体验不见得是最符合中国用户的。过去两三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调整,从内部衡量中文搜索水平应该已经非常接近英文搜索水平。”

李开复坦言,Google中国近几年在搜索产品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无论是搜索的精确度、收录的网页数量、信息多元化、速度等各项指标,都得到了非常大的进步,而且在衡量之下,无论是和其他搜索引擎相比,我们的精确度是非常自豪的。”“最开心的是Google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了用户的体验。而今年第二个季度评选出来的地图和手机,中国的第一都属于Google中国,这是我们努力的成果”。

“如果有一个地方做得不好,就是Google的品牌推广、普及和认知。很多用户不知道Google中国代表很好的中文技术平台,或者不相信一个外国公司能把中得很好,或者有习惯不愿意改或者周围的人影响他的习惯,这些都是不是客观理性的问题,不能只靠产品做好。”李开复认为Google中国今天应该还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他建议Google中国在未来发展时,一定要注意品牌推广、认识问题,并相信他的继任者能做得更好。

李开复对自己职业生涯有这样的一个评价,“这辈子最喜欢的工作就是创立Google中国的时候,其次是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时候。它们相似的地方是带着一批青年从无到有,把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做出来”。“今天在中国的影响力可能比较大的还是在大学生和青年中”,所以,还是想做青年创业平台――传授他们在IT、互联网,在比尔•盖茨、拉里•佩奇,还有在中关村、硅谷学到的东西。“帮助青年创业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下一步。创业者最需要的帮助是如何做一个全方位的管理者和创业者,更重要就是学习一些财务、管理、市场。理解与人沟通、合作是怎么回事,远远比资金更重要。”

“过去10年来,我的职业梦想一直与中国、中国青年牢牢结合在一起。这些年来,我因工作吸引了一大批在美国工作多年的优秀华人回到中国。他们和中国青年的热情、才智、创造力和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极大地触动了我,成为我今天转型的一个诱因。创新工场能够发挥我过去20年科研和职业经理人生涯积累的经验,发挥我对中国和中国青年人的了解,以一个可持续、规模化的模式,更直接地帮助他们。”

李开复是在8月5日提出离职,3天后得到同意的。而8月8日到9月4日的4个星期时间里,他一方面帮Google中国做一切其职责之内的事情,另一方面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并在4个星期内完成了整个计划、融资和战略合作。

据透露,立足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产业的热门领域,并选择相关技术作为创业的起点,未来5年将有8亿元资金投入到创新工场。目前,中经合集团的刘宇环、富士康科技集团的郭台铭、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俞敏洪、联想集团的柳传志、YouTube联合创始人陈士骏等财富100强企业、知名创投和中美精英人士成为其天使投资人。

“现在是中国崛起的时代,机会蕴藏在每一个创新的企业里”。李开复对创新工场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在我们的帮助下实现梦想;从公司商业运作的角度,我们希望每年能够创建出3-5个公司,辅助它们成长,甚至诞生几个影响世界的中国品牌;从投资者的角度,我们希望在几年之后就能够对投资者有优厚的回报。”

公司研究院年度工作总结篇10

一、明确发展战略和目标

公司以创建知名的国际型工程公司为发展目标,自成立之初,就制定了总体战略思路:占据有利区位,巩固原有优势,加快业务重组,推进改革创新,开拓国际工程,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员工收入。

二、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竞争能力

1.产业结构调整。

一个企业要真正有活力,就必须围绕市场,整合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以创建知名的国际型工程公司为发展目标,实施战略转型,将工程总承包作为战略性业务和重要新增长点来大力发展,积极做强做大。同时,兼顾工程设计、工程咨询等传统核心业务发展的需要,努力做精做专。

2.组织结构调整。

公司基于战略转型进行了组织改造。为适应和推进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发展,突出工程总承包业务的主业地位,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构造适应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的组织体系。能源产品按专业和矩阵形式组织生产。以适应战略业务的需要和精干、高效、满负荷为原则,组建了综合管理部、企业管理部、资源管理部、生产管理部、质量安全部、资产财务部、督导控制部、项目采购部八个职能部门。制订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适应战略业务开拓并兼顾核心业务发展的组织体系和管理运作模式。

3.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业务结构的调整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需求。公司认真研究和分析业务结构变化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新需求,科学编制人力资源计划,抓好项目管理队伍、学科带头人和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与业务相关的人才信息库,实行人员招募统一管理,积极引进人才,有效缓解了部分专业人员紧缺问题,建立起合理的人才梯队。引进人才的同时,公司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提高战略,大力培养和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

三、加强管理创新,提高经济效益

1.以人为本,提高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作为知识密集的高级智力服务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此, 公司加强人才开发,通过在职与脱产培训相结合、自我开发与教育开发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开发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组织职工参加各类注册师执业资格、PMP等培训和考试,选送管理干部和青年技术骨干到浙江大学MBA进修班学习深造、到英语脱产强化班培训等,使全员素质不断提高。

对中层干部和骨干实施协议上岗,并实行动态管理,营造良好的、竞争向上的工作氛围。结合劳动合同签订,异地分支机构员工基本实现了属地化,从而建立了一支稳定的骨干核心队伍。

2.技术创新,服务市场。

设立生产部门生产发展基金,通过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机结合,紧紧围绕公司战略转型和新业务领域的开拓,开展有效的技术创新活动。逐步建立开放型的技术创新体制,提高技术创新和技术储备的水平。

3.质量安全,重于一切。

专门设立质量安全部,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线、安全是企业保护甲的理念。加强了对重大项目的设计评审和施工图审定的管理,对涉及地基基础安全、主体结构安全、抗震设计安全、消防安全的设计质量组织评审并督促整改,全面、系统、综合地把好关,确保了质量体系正常、有效运行。2003年公司通过了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公司获得省部级以上奖14项。根据工程总承包业务的特点,依据GB/T28001体系要求,公司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项目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实行项目质量经理、安全经理派驻制,切实做到预防为主,中间检查,事后处理,持续改进,确保安全生产。公司十分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安全生产岗位资格培训、安全技能培训等,提高项目全体作业人员的素质和全员的安全意识。并设立了质量、安全专项管理费用,实行有效的奖罚。

4.开拓经营,完善机制。

根据新的生产组织结构,公司建立和规范新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和方式,提高管理绩效。总裁与各生产部门第一负责人签订经济技术责任书,明确年度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目标。在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将考核指标分成核心业务指标和战略业务开拓指标,进行科学考核。为了实行战略转型,公司上下对战略业务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在电站业务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成功签约了4个电站的EPC合同,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为真正向工程公司转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工业和民用建筑项目上,公司采取了灵活的开拓经营方式,为业主提供EPC、EC、PC、PMC等多种服务方式。

5.财务统一,规范运作。

公司坚持实行“统一管理、独立核算、分灶吃饭”的财务管理体制。按照“统一管理,事前预算,事中检查,事后审计”的原则,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和完善了以现金流为核心的内部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强预算管理,对预算外支出严格控制,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显著增强。同时,不断拓展融资渠道,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寻求扩大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保证战略业务对资金的需求。目前公司在工商银行、广发银行和光大实业银行的都取得了综合授信。

6.督导控制,保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