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十篇

时间:2023-03-24 15:15:01

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

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篇1

亲爱的祖国母亲:

您好!再过几天就是您60岁的生日了。在这里,我预祝您生日快乐!永远美丽!永远富强!

1949年10月1日,当我们敬爱的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您的历史就翻开了新的篇章。在近60年的时间里,您虽然遇到了种种困难和艰险,但您始终没有放弃,始终奋力前行,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做为您的孩子,我为您的坚强和勇敢而感到自豪!

最难忘的还是1979年的春天。一位历史伟人在南海边挥手画了一个圈。《春天的故事》从此唱遍大江南北,改革的号角从此响彻神州大地,您从此焕发出更加勃勃的生机。做为您的孩子,我为您的繁荣和昌盛而感到骄傲!

60年来,您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渐提高。您从世界运动会上空手而归,变成成功举办奥运会,并且取得金牌总数第一,

从一个懦弱的“东亚病夫”变成了震惊世界的“亚洲雄师”;从一个连火柴、煤油都生产不了的“科技穷国”变成今天成功发射“两弹一星”、实现“嫦娥奔月”、信步遨游天空的“科技强国”。做为您的孩子,我为您的强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亲爱的祖国母亲,做为您的孩子,在您60岁生日即将到来的时候,我想为您献上我最好的生日礼物: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在不久的将来把您变得更加美丽、繁荣、富强!

此致

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篇2

您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一想到这首歌,我就想到了妈妈。您知道吗?妈妈,此刻的我真想把它大声唱给您听!

非常感谢您,妈妈。是您让这个世界拥有了温暖;是您让这个世界变得五彩缤纷;是您带给了您的儿女幸福与快乐!

妈妈真好!拥有妈妈的日子,就像拥有了整个世界。不会担心寂寞与无奈,因为妈妈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身边;不会害怕黑夜的来临,因为有妈妈爱的陪伴;不会担心失败与困惑,因为有着妈妈的鼓励与支持!

妈妈,您给与我们的太多太多,是您让兄弟姐妹们踏上幸福的道路;是您为我们开启了成功的大门;是您让我们学会了坚持;依偎在您的怀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

有人说,土地失去了水分的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的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因为有了妈妈您,我们才有了生命;因为有了妈妈您,我们的民族才变得强大;因为有了妈妈您,我们在向幸福之路进发;因为有了妈妈您,才有了我们这个中国!

身为华夏儿女,我们能做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要让妈妈您过的幸福快乐!我知道,作为一个母亲,妈妈您做大的心愿也是让我们过得幸福快乐!

为了能让妈妈幸福,我们开始了自己的征程,才更加确定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菜肴创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蓝天……

我们就像那花,那草,那水,永远是妈妈心里的宝贝。然而,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路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为一片落叶荡漾清波;那我们呢?我们不仅事像他们,我们更是华夏儿女,妈妈的孩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们拥有的,是一颗心,一颗心就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妈妈,我知道,您所给予我们的一切,我们一生都偿还不了您,但是,让妈妈幸福快乐是我们能为你做的事。妈妈,就微笑着等我们……

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篇3

您好!

我叫李文玉,是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在2009年10月1日您60岁生日时,我观看了阅兵仪式,深有感触。在1949年10月1日到现在60年里,您居然变得那么富有、那么强大。想当年,我们受到了别的国家的侵略、欺负。我们中国牺牲了多少生命,同时您也已经伤痕累累了。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神州大地,让您也恢复了生机。在这些年里,中国人民奋发向前、艰苦努力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国在我们的努力之下变得强大、繁华了。

在2008年里我国发生了四件大事:1、2008年8月8日举办了奥运会,妈妈您一定很开心吧!2、您的儿女表现也很不错,“神七载人飞船”升空了,它实现了我们人类多年的飞天梦想,当时我们载歌载舞,开心极了,妈妈。我想您也很高兴吧!3、但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这次地震,害死了很多生命,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汶川人民的乐观勇敢以及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在总书记和总理亲临现场的指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妈妈,5.12大地震肯定震坏了您的身体了吧?4、还有2008年冬天南方的雪灾,那雪足足下了有50厘米厚,有的雪落在电线上,凝固后居然把电线杆压断了……妈妈,您一定冻坏了吧?但是,在我们的努力下,大雪灾终于被我们战胜了。

祖国母亲您哺育了我们,所以我们也要保护我们的母亲,不要让我们的母亲受到伤害,我知道现在母亲您的形象已经受到污染,都怪您的子女们不注意保护环境,所以我要从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看到垃圾就把它捡起来仍到垃圾箱里,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现在还有很多工厂废气、汽车尾气也在损坏着您的形象,所以,我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发明节能环保的汽车、治理工厂废气的机器。让您不再是一个灰蒙蒙的中国。

祝您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您的女儿李文玉

2009年12月5日

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篇4

您好!

我们都是您的孩子,大家同是炎黄的子孙!我多么庆幸,我是祖国妈妈的孩子;我多么幸福,我是祖国母亲的孩子。 您给予我们太多太多,但我现在只能用稚嫩的声音对您说声:“感谢”!

三山五岳秀丽的风光装点着您那美丽的面容。杭州西湖、滔滔长江、奔腾黄河、蜿蜒长城、历史故宫……这无一不是您——祖国母亲怀抱中的名胜古迹,让外国人啧啧称赞!五湖四海繁荣的城市点缀在您那和蔼的面容。祖国首都——北京、东方之珠——上海、人间天堂——杭州、美丽宝岛——台湾、紫荆之都——香港……这也无一不是您——祖国母亲摇篮中的繁荣都市,让中国人生活美好!啊!感谢您,我的祖国母亲!您让江山如此多娇,您让东方龙飞凤舞,您让风景这边独好,您给我们带来欢乐和幸福!

去年的北京奥运,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奥运,这个奥运,让中国人们期盼了一个世纪,但是,我们终于成功了;“神七”的完美升空并凯旋归来,给了中国人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耀;加入WTO,中国的发展有了更大的进步……这一份份感动,一份份荣耀,都来自于我亲爱的祖国母亲,感谢您——祖国母亲!

啊!我最最敬爱,最最伟大的祖国母亲,您以崭新的面貌迈过了大半个世纪,在你的脸上,我看见了几条历经沧桑的皱纹,但是,您那不加修饰的笑容还是那么显眼,还是那么美丽!

最后,在60华诞之际,我衷心对祖国母亲说一句:“谢谢您!”

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篇5

去年春节,我是陪父母在一座海滨城市度过的。父母居住的小区是一座兵工厂的家属区。这家兵工厂曾经在我老家沂蒙山区,20世纪90年代搬到了这里。小区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尽管口音南腔北调,生活习俗不同,但对老祖宗的尊敬却是一致的。

从大年二十到正月初一,我看到家属区的角落里都是烧香磕头的人。有的还专门制作了大信封,上面写着家乡的地址和邮政编码。我不知道信封里面是否装着写给祖先的文字。他们深信这化作灰烬的信封能穿越千山万水,把自己烧的纸钱和孝敬准确投递给祖先。他们虔诚地撅臀伏身,跪在坚硬冰冷的水泥地上朝着各自家乡的方向磕头。

我理解这些游子的心情,他们大都白发苍苍,在外漂泊了大半辈子,他们也想回老家过春节,和亲人们团聚,祭奠自己的祖先,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回不去了。燃烧的火苗镀亮他们皱纹密布的脸膛,不少人眼角挂着晶亮的泪珠。他们每个人本身都是一个曲折心酸的故事。

我想起了我的父母。父亲和妹妹都是这家兵工厂的职工,工厂搬迁之前父亲已退休回老家,按资历他仍然得到了一套房子。前些年妹妹一直劝父母搬来住,毕竟他们年纪大了,妹妹照顾起来方便。可无论怎么劝说,甚至不惜与妹妹发生争吵,他们坚决不搬。父母有一个堂皇的理由:他们搬走了,过节过令谁替他们给祖先上坟?谁把祖先请到家中团聚?把墓地荒了那是大不敬,让别人笑话。这样僵持了十几年,直到去年夏天,父亲的身体突然出了大问题,为了就医方便,父母才勉强搬过来,临走还专门嘱咐叔叔,过春节时,要以他们的名义烧上几刀纸。

千百年来,中国人祭祖,保留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尽管形式各不相同,但含义基本一致,一方面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过节之际表达对祖先的孝敬和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深信祖先可以庇荫子孙后代,使子孙兴旺发达。这一传统风俗,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朴素善良的一面,也对维系家庭、宗族乃至整个民族的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篇6

吴稚晖闻讯,急忙给卫聚贤写了封信,坚决谢绝,声言“万万不可”。有趣的是,这封信通篇并没有“国难当头”“共赴时艰”等大道理,只将自己的家事、私事娓娓道来,而谢绝的理由却又“颇多鬼话趣怪之处”,读之令人匪夷所思而又忍俊不禁。让我们来看看这封信的大致内容吧――

我生平从来没有做过生日,50岁、60岁、70岁也从来没有搞过寿庆,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卫先生你一定也十分清楚,因为我们间的情谊,已有20多年了。人们都以为吴稚晖不喜欢这一套,甚至以为我欲矫正世俗爱慕虚荣的风气,我都不作辩白,或者应付式地微微点头。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说出来不但非常可笑,甚至还非常可怜呢。

我出生于江苏武进。我的父亲是个独生子,他10岁时母亲――即我的祖母就去世了。我的母亲18岁时嫁给了我的父亲,我的曾祖母与祖父都热切希望她生个儿子。不料就在这一年,即同治二年(1863),年近90岁的曾祖母与60岁的祖父都先后去世。

到了同治四年(1865),我母亲20岁生下我时,我的外祖母所生的二子一女,已经只剩下我母亲这个唯一的女儿了,因此,外祖母就寄住在我家。当我母亲怀孕时,外祖母梦见我的曾祖母与祖父对她说:“我们将在阴间买一个小孩,价钱已经说定了,只是过秤时,卖家是用秤钩钩住肚脐眼称的。”这样的梦竟然做了两次,曾祖母与祖父还说,我们已经在孩子的两只胳膊上都做了记号。

及至我生下来后,左臂有块蚕豆大小的红斑,右臂有块大约半寸长的葫芦斑。因此,外祖母对这两个梦深信不疑,认为我是我的曾祖母与祖父瞒着阎王爷买来的孩子,即世俗所谓的“偷来人生”。所以一再告诫家人:千万不能替我做生日,因为一旦做生日,就必须在堂前点上香烛,以敬祷天地神灵。这样一来,万一有些闲散的神仙偶然路过,前去报告阎王爷,很可能就会将我拘回阴间了。

我的外祖母从小就谆谆告诫我:千万不可剔剥肚脐眼里的“尘秽”――即颗粒状的脏东西,因为这就是封住秤钩之洞的重要物件。我10岁时,渐渐地不再相信这个神话,于是夏天洗澡时,试图将那如绿豆般大小的尘秽剔除掉,哪知顿时腹痛如绞,而且一连痛了三天。外祖母急忙请医生替我涂上膏药,又焚烧了多少堆冥币,以向鬼神谢罪、致敬。从那往后,我即使不想相信那个神话,事实上也不可能了。因此一直到今天,我的肚脐眼里尚有两粒如绿豆般大小、黑色而又坚硬的颗粒,这就是70多年前的“宿秽”啊,我既然不敢再动它,它也就牢牢地扎根于那儿。

要说我的人生哲理,根本就不相信有什么鬼神,也不会相信有什么“秤钩肚脐、过秤买来”的说法,至于胳膊上的红斑,拥有者多了去了,绝不是买卖时的记号,更加不相信有什么阎王爷。

我曾经看到西方人的记载,嘲笑某些,连脐中尘秽也不清除,根本不讲卫生。仔细想想,我吴某固然难免低劣,却根本不相信尘秽可以封住秤钩之洞。然而,一旦我欲剔除宿秽,并未粗暴地伤及皮肉,竟然使我一连三天腹痛如绞,个中缘由,实在令人参详不透。

另外还有,我的外祖母一直抚育我至27岁,她虽然去世了,其抚育之恩却至为深厚;还有我那90岁的曾祖母,是吴氏家族中著名的贞节之母。她们的迷信思想,固然有可笑之处,可是爱我之心却是一片至诚。于是对于我来说,倘若故意违背已逝尊长的遗命,则一定不会吉祥。那些迷信思想我决不会当真,而违背先人的遗命,却是万万不可。而且那些先辈尊长们只知道有了我就可以延续后嗣,也预知我是一个没出息的不肖子――“偷来人生”嘛,虽没出息,却能够避免大过失、大罪恶。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无补于世,却可以久久地苟活于人间,也可以写些文章、搞些小玩艺儿报道报道。

再说,就我个人来说,自然非常珍爱自己的生命,能够活下去必定要活下去,而这一前提就是不做生日、不搞寿庆,落得安闲无事。相比于故意铺张、做生日搞寿庆来说,也省却不少无谓的浪费。至于出庆祝特刊,大吹法螺,尤其会受人嘲笑呢。因此,我须向你卫先生说明两点:第一,不要使我违背先人的遗命。第二,违背先人的遗命不吉祥。

如果当真有什么阎王爷,将我这个偷来的人给拘押回去,那可就是性命攸关了!倘若卫先生替我恳切地劝谕诸位好友,万勿再提做寿一事,让我能够偷偷地活满一百岁,那时候我就会心甘情愿地赴死,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区区什么80岁、90岁,那又算得了什么呢!当今的卫生环境,远远地超过了前人,如卫先生等,都能活上个三百岁、四百岁,直追并跟上古时候的老寿星――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先生,乃是必有之事。所以,今人如果到了60、70、80、90岁就一定要做寿庆祝,那就太小家子气了!至于祝寿特刊,除了留下笑柄,甚至还会使我折福减寿呢!

基于上述原因,我正襟危坐,恭敬奉告:依世俗之,则铭感盛情;缘个人之衷,则顿首拜辞。

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篇7

亲爱的台湾小朋友:

你们好!近几年来还好吧?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近几年来,我们的祖国经济飞速发展,科技硕果累累,体育突飞猛进!不信,请听我细细到来。

1997年,澳门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祖国母亲笑了,她笑得那么甜蜜,那么自豪。

1999年,离别多年的香港也回来了,祖国母亲再一次笑了,笑得比上次更甜了。是啊,哪个母亲能不喜欢与离别多年的子女欢聚一堂呢?

2001年,当“北京”两个字从奥委会主席口中脱颖而出时,全国人民是那样热血沸腾,激情燃烧,因为北京申奥成功了!

2003年,神舟五号载着全国人民的希望飞上了蓝天,圆了大家的飞天梦。

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奋力拼搏,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希望。夺回的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二。

今年,神舟六号又遨游了太空,创了中国飞天史的历史新高!

亲爱的台湾小朋友,听了我的讲述后,你们怎能不为祖国这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倍感骄傲,倍感自豪呢?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建起友谊之桥,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篇8

遥望烽火,不泯忠魂

"中国".

我是七十年前,华夏儿女以骨为笔, 以血为墨,在敌人战栗的眼神和绝望的狂吼中把这两个字深深地刻于历史之碑上,透过那红的耀眼的字迹,世界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燃烧的血性,驱狼逐虎的决心以及那刺破重重雾霭迎来光明的不屈灵魂。这民族之魂,它足以支撑起破碎的山河,驱散人们心头绝望的阴云;足以修复将士手中断裂的利刃,重燃再战八方的斗志;也足以使坟前长出青草,白骨开出花朵。七十年了,时间的风沙可以抚平一切伤痕与苦痛,掩埋所有悲泣与叹息,却无法湮灭无数中华儿女对祖国炽烈的爱意和坚定的守护。这份忠诚穿透岁月洪流直至今日依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渗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铸成了永恒。

我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提起抗战,无一不感慨当年的残酷和艰难,同时每个人又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独特的抗战印象,这些记忆可能来自于自身的经历、自家先辈的讲述、阅读的资料等等。当抗战这段经历从另一个角度影射于个人身上时,历史也不再似记载的那般遥远,而是因为人的情感注入而变得无比真切,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抗战书信就是这样的一条纽带,把我们同当年的烽火连接起来,让我们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漫天的硝烟中,更加铭记那份壮烈。

我是在这一封封书信中,有兄弟手足之间的相互勉励,有父母对儿女的句句叮咛,有热血男儿战死沙场的决绝,亦有夫妻乱世之中的相濡以沫。从这使人动容的一封封书信中,我们读出了悲壮,也读出了温情,读出了希冀,也读出了诀别。纵然国破家亡,纵然颠沛流离,也不能磨灭国人英勇不屈的灵魂,这灵魂是支撑我们渡过难关走向未来的力量源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把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

我是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世间最为纯粹的情感,而这份感情在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身上却异常悲壮,使人动容。在赵一曼临刑前留给儿子宁儿的家书中写道:"我最亲爱的孩子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底下的母亲!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来教育你。希望你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家而死的".短短的几行字却饱含着一个母亲对孩子的不舍与期望。作为一个母亲,不能亲眼看着孩子长大,实属遗憾,但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已经亲身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为了革命她不惜背着儿子流浪讨饭也要寻找党,被俘之后尝尽各种酷刑仍不吐一字。最后据当时负责审问的日本军官回忆:"我们已经用了所有能想到的刑罚,甚至连最新的电刑也用上了,还是得不到任何有用的情报,这个女人是块铁。"乱世之中,她一介女子,本可避开战火,与至亲相伴,但为了国家的未来毅然放弃自己的生命与骨肉。这份勇气,这份坚决震撼了世人,成为开在荆棘的里一朵血红的蔷薇。

我是在抗战英烈们的心中,家与国早已合二为一,国不保,家何在?为了民族大义,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小家,放弃了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与亲人相连的唯一纽带就是这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书信了。左权将军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时刻想着如果有你及太北和我一起,能够听到太北叫爸爸妈妈的亲恳声音能够牵着她走走,抱着她玩玩,真是太快乐了。可是我的最亲爱的人恰在千里之外,空想一顿以后,只得把相片拿出来一一望着".字里行间无处不是铁骨柔情,国难当头,先烈们选择了放弃对家庭的眷恋,放弃了自己在家人眼中丈夫、妻子、儿女的身份,将一腔热血洒于沙场,只为了守护祖国,守护民族的未来,用生命和鲜血铸成永远的丰碑。

我是八年抗战,举步维艰。但即使是面对敌人黑洞洞的枪口,中华儿女也未曾有过一丝的恐惧与退缩。吉鸿昌将军临刑前以指为笔,留下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更是命敌人拿来椅子,在眼前开枪,即使死也不能倒下,直到牺牲也未使民族的尊严遭受折辱。这份抗战的决心和坚定正如张自忠将军所言:"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先烈们从一开始就将生死置之度外,敌人再凶狠再残暴也无法磨灭抗战先烈的铮铮铁骨,浩气长存。

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篇9

各位来宾、老师、同学们:

为什么人们总是把祖国比作母亲?有人说:“祖国用她那江河的乳汁喂养了我们。”有人说:“祖国用她那宽广的胸怀抱大了我们。”这当然都是对的。因为无论其他的什么词汇,都表达不出我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而只有“母亲”这个词才能表达我们对祖国最忠诚、最纯洁、最真挚、最深厚、最伟大的感情.

是啊,祖国——母亲,母亲——祖国,就是这样紧密相连,连成了一体。电影《牧马人》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我知道,你是不会走的。因为,你舍不得这高高的祁连山,你舍不得这茫茫的大草原,你舍不得这生你养你的祖国母亲!”青年作家金安平写过这样的一首小诗:“不管母亲多么贫穷和困苦,儿女们对她的爱也绝不含糊;我只喊一声‘祖国万岁’,更强烈的爱在那感情深处。”

是啊,当祖国贫穷的时候,她的人民就挨饿受冻;当祖国弱小的时候,她的人民就受辱被欺;当祖国富裕的时候,她的人民就快乐幸福;当祖国强大的时候,她的人民就昂首挺胸!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身躯之时,上海公园的门口就竖起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当帝国主义的大炮轰进了祖国身躯之时, 无数人民群众就惨遭杀戮;而当新中国的旗帜高高升起的时候,中华儿女就站起来了;当祖国女排登上世界冠军宝座的时候,海外侨胞也就扬眉吐气。啊,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人们总是把祖国比作母亲,因为,祖国的人民,正如母亲和子女,是耻辱与耻辱连在一起,荣誉与荣誉连在一起,痛苦与痛苦连在一起,幸福与幸福连在一起,血肉与血肉连在一起,命运与命运连在一起!这,就是“祖国——母亲”这个比喻的真正内涵。

我中学时代的一位同学,跟随父亲移居到美国,他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我第一次这么思念你们,这么想念我们学校的操场,甚至操场上的每一颗石子儿。其实,我知道我是在怀念我的祖国。我总感到自从我踏上飞机舷梯的时候,我就像是一颗小小的水滴,被阳光蒸发到了天空,总有一天我还会落回大地,汇入江海,成为祖国母亲怀抱里的一颗水滴的。”读了这封信,我的心情是十分激动的,可不是么,(唱):“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张明敏先生那出自肺腑的歌声,不是很好地说明么?而是他本人为国家募捐,仅为亚运会募捐就达一百万元,尤其发人深省。

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篇10

《傅雷家书》是将傅雷写给他儿子的书信汇编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从9年至9年月的8封信件。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亲情溢于字里行间。今天小编整理了傅雷家书2021读书笔记心得五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傅雷家书2021读书笔记1《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的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很多家长在观看了傅雷家书后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傅雷家书2021读书笔记2寒假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读完《傅雷家书》后,有人感叹傅雷先生对儿子深沉而细腻的父爱,有人则细心钻研傅雷先生教给儿子的人生哲理,而我更加关注的是先生的“教法”。

《傅雷家书》记录了傅雷夫妇给儿子的书信,信中既有谈到为人处世的方法、如何正确对待艺术,又写到了学习方法与生活的琐碎。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位父亲对远在国外的儿子深深的思念与谆谆教诲。

傅雷先生在音乐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知识,而儿子傅聪更在音乐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其中离不开父亲与他的交流。傅雷并不因自己是“父亲”而忽略儿子的想法,他与儿子平等地交换意见,有时因为儿子的意见产生新的想法还会记录下来。在告诉儿子应该怎样做时,他总用提醒的语气,而不是命令。教给儿子道理时,他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儿子,而是潜移默化般的教育。当儿子获得荣誉时,他给予足够的赞扬,同时还提醒儿子不要被过分的赞赏冲乱了阵脚。

他以更温和的方式去教育儿子,却也不失一个父亲的威严。

父母与孩子之间隔了相当长的一段岁月,正因为有了这段岁月的沉淀,父母会更有能力、更有经验去面对生活,而把这些方法传授给孩子也是人生的课题之一,是人类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环。

“教法”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是太过温和,便会宠坏了孩子,若是太过严厉,便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在这个点上失去分寸后,孩子就像脱缰的野马。傅聪年纪小时,傅雷就因太过严厉使儿子一度匮乏自信。在生活中,有些父母在听孩子的建议时常说:“你还小,什么不懂。”却从不解释“不懂”在哪里。失去了交流后,父母与孩子在思想上便成为两条平行线,各自延伸却从不相交……

所谓“教法”,就是教育的方法,好教法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与孩子的配合。我们都在羡慕着傅雷先生的儿子成绩斐然、家庭教育成功,羡慕着所谓的“隔壁家的小孩”,不妨自己学习他的教法,学会用心地、正确地传达爱。

傅雷家书2021读书笔记3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2021读书笔记4陪伴,是最明亮的温情

——读《傅雷家书》有感

偶然读到《傅雷家书》的选文,我被傅雷家书那深情意切的语言深深的打动了。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及严格要求,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它让我感觉像戏曲那样给人以脱俗的氛围和无穷的回味。

傅雷把教育子女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责任。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提升到这种境界,但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子里不告诉我们”,这哪里像是对异国他乡就不能见面的儿子说话,倒更像是对一个近在身前的儿子掏出一颗心来,那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一份如山的父爱。我爱不释手的读完了节选的这封书信。

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进一步认识这位伟大的父亲——他是如何通过书信的方式,传递出一种跨越千山万水的深情!

我很快找来《傅雷家书》这本书,如饥似渴的读起来。随着越来越深入地阅读,“良师益友”和“多年父子成兄弟”的词句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闪现。记得傅聪在克拉克夫成功举行音乐会后,心潮澎湃。傅雷告诉他:“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这是傅雷对孩子苦心孤诣的教导,也是他对演奏事业的诠释,对祖国挚爱情感的抒发,对人生哲理的阐明。

读着那一封封书信,读着那一句句睿智理性的问候,一幅幅温馨的画面如电影般在我的眼前闪现。在傅聪二十多年的海外生活中,他经历了喜怒哀乐,低谷和辉煌,作为父亲的傅雷一直用书信的方式和儿子交流,谈生活,谈音乐,谈交友,谈爱情,谈做人……万水千山也无法阻隔这种陪伴,直至傅雷离开这个世界。其实,他并没有离开,至少在傅聪心中,至少在喜爱他的读者心中,他从未离开。

这也让我想到了史铁生的母亲,当史铁生遭遇不幸时,他的母亲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陪伴在儿子的身边,以静默的方式和最大的努力陪伴他走出人生的低谷,终成著名的作家。他的每一处车辙里,都有他母亲的脚步;他的每一次眺望,都有一个“陪伴”的身影。还有《父亲的油菜花》中目不识丁的父亲,他用油菜花无声地陪伴和激励了儿子一生……

只有陪伴才能洞察孩子内心的真正需要,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人生成长轨迹的偏差。愿天下的父母儿女们,都来读一读《傅雷家书》吧,让陪伴的温情,在两代人之间明亮起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明亮起来。

傅雷家书2021读书笔记5人生一世,总是在追寻。寻山间鸟语,见花落花开;寻琴音乐语,感撩拨心弦;寻卷中乾坤,叹如梦人生。是的,每个人在世上都在苦苦追寻着,可又有多少人回眸看看背后一直支持你追寻的那个人?傅雷,就是这么一个在他孩子追寻旅途中给予极大帮助的人。《傅雷家书》是傅雷与儿子之间的书信,是傅雷思想的折射。全书无处不体现浓浓的父爱,但在关爱的同时,傅雷不忘给孩子进行音乐、美术、哲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

“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不管在信中或是用别的方式),比着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写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这是傅雷写给他儿子信中的一句话。傅雷每个月都会给孩子写信,教导他做人做事,给予他关爱,无不体现他的爱子之心。他的每一封家书都以他严谨,细心的态度对待,决不允许其中有一个错别字,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以此来教育远方的孩子。我们再回首看看这个网络世代,人们仿佛已经和书写渐行渐远。虽说网络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传达千言万语,一个电话便可完成,但这能给人留下多少印象呢?距离虽短了,但隔膜却多了。

《傅雷家书》既体现了“严父慈母”式的中国传统教育,但同时也包含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急功近利一直都影响着中国教育,让为人父母者急于求成。孩子犯了错,成绩退步了,为人父母者谁不着急呢?有的父母可能开展温柔式教育,但更多可能就是:来,数落一顿再说,严重的直接“家法伺候”。教育不是打骂。“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这是傅雷在儿子遭遇挫折时所写的一番。的确,当我们跌倒时,需要的不是冷眼相对,我们需要的是自己勇敢地爬起来,他人的鼓舞只是很少的力量,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毕竟祖国的花朵盛开也需阳光,露水和时间。还没到花开之时,还是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等待。

傅雷自孩子1954年独自开始自己的人生旅途,就一直坚持给孩子写信,直至1966逝世。可能现代很少会有这种事例发生,但父母对孩子的“唠叨”却无处不在。“天气冷了,穿多件衣服。”“外面下雨,出门带伞。”可能每逢我们看到这些话或者小纸条时,我们总觉得父母太啰嗦了,总把我们当作三岁小孩。的确,我们在父母心中永远都是不会长大的孩子,时刻需要保护,关爱。当我们平静看待这些“唠叨”话时,就能感觉感觉到父母的爱将自己包围,一件件小事拉近父母与自己的感情,更懂得互相理解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