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化学专业十篇

时间:2023-03-18 04:50:07

非化学专业

非化学专业篇1

关键词:普通化学;非化学专业;教学探索

《普通化学》是一门省级精品课程,通常在大一学年开设,其理论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个方向的重要内容。由于大一的学生刚刚从高中迈向大学的学堂,经历了高考的选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对他们来说这门课程并不陌生,这样更有助于这本课程的学习。对于很多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高中的化学知识薄弱或者从心里排斥化学而对本课程丧失学习兴趣或者感觉无趣,进而不愿意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有关化学的知识。因此,针对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就要有不同于化学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事半功倍[1]。教学理念决定教学的方向、模式以及考核评价的方式。由于授课的群体是非化学专业学生,所以要针对于学科特点调整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一些外在影响学习的条件。充分把握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把思政教育放到重要的教育环节[2]。如果教学重点还是像高中那样照本宣科,很快就会使得刚入学的学生失去对化学课程的兴趣,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方面,《普通化学》这门课程主要是无机和分析化学方面的知识,课程安排也是由易到难。对于非化学专业学生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接受简单而熟悉的课程内容,这就将导致学生对难题探索的排斥。由于大学上课方式,评价方式的不同,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科目的时候没有像高中那么大的考试压力,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就需要调整,要能够深入浅出,适当引入一些学科的经典事迹、人物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开阔眼界,培养科研思维以及更好的规划未来四年的学习[3]。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问题在于普通化学的课程内容不够系统,与本专业课程的直接相关性不大以及传统的考核方式的局限性。笔者会从这几方面的问题进行分别探索解决,并提出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与时俱进的几种策略[4]。简而言之,本文将针对非化学专业教授《普通化学》这门课程,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提出有益于提升非化学专业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可行性建议。

1《普通化学》课程在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1.1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

自古以来,传统的教学理念几乎都出自“传道、授业、解惑”,这种理念仍是现代教学的中心思想。在现代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继承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很快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依旧是教学的绝对的主体,而学生只能作为被动的学习,对于像《普通化学》这样的课程,内容几乎涵盖了四大化学的基础内容,所以知识点的系统性较差。如果不能让学生也参与其中,长久的灌输式教学只能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自觉地从自身开始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归还给学生[5]。

1.2《普通化学》教材内容与专业相关性不足

《普通化学》的教材一般都是更注重理论基础知识,对于不同的专业需求缺乏针对性。以本校为例,开设《普通化学》这门课程的专业包括生命科学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农业工程等许多专业,但是作为基础课程,没有将化学与本专业的内容特点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不到化学知识的价值,认为化学与自己的专业关联性较差,就会逐渐失去学习该课程的动力。

1.3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下教育需求

其实一直以来,无论是高校教育还是中小学教育都是以线下为主要授课场所,而这种方法的空间限制性较高,且仅仅依据教学大纲按部就班的讲课也很难满足当下的教学要求,毕竟课时有限,课上能讲授的知识有限,能传授的知识类型单一,很难将大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合理利用起来,使学生失去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果[6]。

1.4考核方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全面

尽管高等教育在原有“一考定终身”的基础上,增加了“上课出勤率”和“作业完成度”考核,但是这从根本上还是以分数定才能的模式,而根据时代的需求,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专业需求,教学内容、模式的不同制定更加公平合理考核方式。

2针对《普通化学》的课程需求提出的几点建议

2.1改变教学理念

想要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课程教学成果,首先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在初高中阶段化学课程的教授主要包括“备课”、“授课”、“提问和解答”,其中在课堂上最重要的部分多是老师在讲解知识,教师会在课下花费较多的时间备课,能够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也能尽可能的学到需要的知识,而对于提问环节一般耗时较少。对处于初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因为学习的科目多、内容杂等原因,这种方式无疑是效率更高,更为省时。但是,这种方式却并不适合高校学生的化学学习,尤其是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原因有以下几点:(1)大学的课程考核一般不会与升学相关联,学生压力减小。(2)普通化学的内容较多,知识点系统性较差,就很难让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趣。(3)考核方式单一,课后的作业安排较少,学生很难温故而知新,无法掌握课程重点。这些问题就要求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学方法。首先,在备课上要更加全面,同时也要注意删繁就简,因为普通化学这门课程中约50%的内容在高中阶段已经接触学习过,例如:“原子和分子结构”、“简单配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等内容。尽管这些内容在高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但却是集中在基础原理及应用上,没有更加深入的探究其实质,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学会抛砖引玉,提炼出课程的重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进而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理念才能够真正的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2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理念的内容中我们已经提到关于大学非化学专业普通化学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现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学会对《普通化学》的教材进行合理删减,同时也要增加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实例。以现在本校生物专业使用的教材为例,教材中主要包括热化学与能量、物质结构基础、配位化合物、电化学基础等章节,其中物质结构基础的内容包括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波函数、化学键等,针对像波函数等抽象且晦涩的知识点就要进行合理删减,否则在有限的时间里安排过多类似的知识,将会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7]。此外,授课教师要更加全面地了解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优化教学大纲。同时,授课教师还应与各专业的老师进行深入交流,这不仅能够帮助其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还能够最大程度上了解学生的专业需求,从而引入一些与之相关的实际事例。这样的安排既可以教授知识,又能够引导学生养成由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培养一种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从而感受到普通化学的学科魅力和实用价值。以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例,可以把“酸碱反应和酸碱平衡”的章节作为重点讲授,引入“体液的酸碱平衡对人体的重要性”、“食物的酸碱性”等实例,深入浅出的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处处皆学问,更好地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对于土木专业和机械制造等专业,像电化学基础这一章节就需要作为重点章节进行讲授,因为“原电池”和“电解”这两部分内容与其专业相关性较大,初步了解电池的构造后可引入锂电池的发展对于人类进步的重要意义,如讲述手机的更新换代中电池的重要作用,而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如山东号航空母舰的舰体的防腐涂层就是国产航母在生产制备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但是在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终于打破国外的专利封锁,使我们的国产航母拥有了“金刚不坏之身”[8]。

2.3调整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非化学专业的《普通化学》的课时一般为48课时,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让学生掌握所有的知识,自然是不太可能,所以在前面两方面的努力之后,就必须在教学模式上也要做到同步更新。众所周知,现在的互联网科技和人工智能影响着我们各个方面,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如果应用这些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将互联网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将能够使学生在课下也能够进行课程学习,与授课教师保持交流,答疑解惑,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普通化学》课程中的原电池章节为例,如果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时候都是在所讲述的枯燥的知识点。如果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就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安排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理论基础学习,初步掌握原理,为此授课教师需要提前建立课程管理系统,从而尽可能地确保学生都进行了学习。课上授课教师可以针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提问,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最后答疑解惑,这样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还实现了授课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9]。此外,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安排学生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如何原电池的原理来解释,例如铁的腐蚀就是很好的切入点,能够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会深入思考。总而言之,新的教学模式就是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能够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将互联网教学与课上教学有机结合,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2.4提升考核方式

当代大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包括上课出勤率、作业的完成度、试卷考试等按比例计算后作为最后的科目成绩,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课程掌握情况,但是弊端也十分明显,因为出勤率和作业完成度一般很难真正地考核学生。大学的期末考试内容一般来说不会过于深奥,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临时抱佛脚的方式达到通过考核的目的。因此教科教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考核方式的各方面进行优化。首先,既然采取互联网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那么考核评价方案就要细分,一方面是针对互联网学习的考核,通过后台记录、课程完成度、课后习题的正确率等方面进行考核,这也是对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的一种考验,因为互联网更要求老师把握一个平衡度,不能过于开放,任由学生随便学习,过于发散思维,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已不能过于死板,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就是课上教学评价,不仅仅是考察出勤率,还要有小组活动,安排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最后也有个人的知识总结,通过这些方式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集体荣辱观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符合国家教育理念的。最后就是要系统化考核机制,不能将考核方式流于书面,这也需要教师根据课程安排和专业需要进行合理制定,公平合理而又全面的考核方式对学生来说举足轻重,需要当代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

3结语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来说,传统的教学很难满足今天的需求,因为社会需要的是不仅理论知识学得好,还需要有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尤其是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更应如此。通过以上几点的改革提升,已经在本校的生物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收到良好的反馈效果,说明这些方面的调整能够为非化学专业的《普通化学》的教学提供一些具体的参考,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尽一丝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殷金玲,景晓燕,薛云,等.非化学化工专业《普通化学》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北方经贸,2013,1:127.

[2]李兆,刘鹏涛,王永峰,等.《普通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7:188-190.

[3]杨晓婧,尹爱萍,李慧卿,等.生物学科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广州化工,2014,42(12):228-229.

[4]刘峥,孔翔飞.“普通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实践与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20-23.

[5]李政,刘松艳,许海.非化专业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8,46(21):137-138.

[6]苏小红,王甜甜,张羽.基于大班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7):54-62.

[7]刘小花,白海鑫,胡晓娟.论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普通化学课程的兴趣[J].河南教育,2018,5:80-82.

[8]孙文亮.将思政教育引入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广东化工,2019,46(10):177-178.

非化学专业篇2

关键词: 非专业 分析化学 实验教学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多的综合性基础学科,涵盖普通的滴定化学分析和高级的仪器分析,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化学实验与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相辅相成,成为分析化学课程的必要补充,但是也具有相对的对立性。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分析化学实验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牢固掌握基本操作,加深学生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解决与化学相关的实际实践问题的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现代分析化学教育的任务已经不是单纯地传授基础理论分析化学知识,而是更加注意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素质,即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才能及其实际应用能力等,由简单的应试教育向适应教学、社会及实践应用于一体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化。特别是由于在现代分析化学及其现代分析技术的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开展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以及对学生的全面培养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涵盖较多的综合性实际试验,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基础的理论知识体系模块下能够灵活地实际应用,并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其创新能力;非专业分析化学实验主要是依据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开展对基础理论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对基础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目前对于非专业学生的实验课程没有特殊的要求,只依附于理论课程的一种实践,实验课程考核没有操作考试,只做平时测评和实验报告,导致学生不重视实验教学。比如说实验内容和原理包括实验目的等在实验报告撰写时只是对课本的抄写,没有独立去思考和领会,体现不出对本次实验的认识;教师授课时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实际实验过程中问题百出,且存在安全隐患;实验报告主要为本次实验的实验数据和测定结果,而忽略了对实验数据和测定结果的分析,以及为什么会得到这些结果而做的必要分析,等等。笔者依据目前所担任的非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对其教学和学生的培养环节进行简单的讨论和思考。

一、如何教非专业学生做实验

开展实验课程教学重要的环节是如何教会学生去做实验,这就对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特别是非专业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一部分实验技能及领会实验现象与分析基础理论的实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所以要让学生更好地把实验课程学好、掌握相应的实验技能,就必须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预习,领会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实验前要求写好预习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通过领会实验内容,列好相应的表格,查好有关数据,以便及时、准确地记录和处理数据。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仔细观察试验现象,并及时记录。另一方面,对于老师来说在讲授时,要抓住学生缺乏自控性的特点,对他们严格要求,每一次讲课都要提出严格的要求和纪律,使学生在每一次的试验中都有所提高,逐步使实验操作规范化,过程合理化,并强调注意事项。讲授式要简单易懂,并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要善于和基础理论知识点结合,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研究实验中的问题。

二、怎样增强非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效果

采用示范直观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一边引导学生正确地操作,一边进行示范性讲解,特别要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这也是实验过程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学生通过预习实验,对本次实验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学生往往容易忽略的地方。另一方面,通过变化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解决枯燥、乏味的口述讲解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这样通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特别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对增强实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耐心细致地指导,使学生掌握规范化的基本操作技能。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的时候往往存在胆怯的心理或者急躁的行为,这些都会为实验整个过程的操作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应该注意在适当的时候来引导学生,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急于求成的心理,使其按部就班,按实验的操作开展实验,避免意外发生。这里更需要老师的耐心和细致指导,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和规律,掌握实验的正确操作。

三、对非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

非专业的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工作要做。从实验的听课到做实验再到实验结束,要保持试验台和实验室的整洁,以及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及其规范性等都需要一一叮嘱,通过多次的强化教学,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非专业学生中学阶段对化学相关安全知识的欠缺,因此更应该把实验安全放在第一位,因此在讲授过程中时刻把安全注意事项和每一个实验环节都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中安全的重要性。多次强调、强化识记,使学生能够把基础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验过程的认识有机联系在一起,学会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应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晓霞.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17):92-93.

[2]高俊,徐建强,郭彦.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探索.广东化工,2012(9):199-200.

[3]姚卫峰,邓海山,池玉梅,张丽,丁安伟.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交互性教学.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6):75-76.

[4]郝玉翠,艾智,孟丽军.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大学化学,2012(4):20-22.

[5]李松栋,周激,吴跃焕,张翠红,张颖.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3):90-92.

非化学专业篇3

会计学课程已经逐渐成为很多高校各大专业的公共课和必修课,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会计学课程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大多只是停留在浅显的知识介绍上面,师生都未充分认识到会计学课程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财会素养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这导致很多非会计专业学生即使修完会计学课程也依旧对会计的基本原理模糊不清,只会做简单的会计分录,不仅看不懂报表,就连报表是如何生成的也浑然不知。这完全背离了非会计专业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初衷。由于会计学本身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应用型学科,所以对会计学课程的讲授离不开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重要,对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同样重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很多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训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因而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改革与优化也势在必行。这不仅是由会计学课程性质决定,也是教育工作者反思教学、提高教学、对学生负责的必经之路。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改革与优化

在高校实训化的教学模式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要理论与实践并重,虽不能像会计专业那样开设完善的财会理论课和全面的手工模拟实验课,但是也要将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简易完整的手工业务流程操作融入到会计学课堂上,让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财会常识,能真实感受到企业会计做账流程,并能体会经济信息在各行业各部门各角色之间的传递,为以后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打下基础。

(一)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理论内容优化

教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学课程的理论讲授普遍较为浅显,原因有三:一是师生皆不够重视;二是教师想当然认为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学的理解力不如会计专业学生;三是该课程不属于专业课,不必过于认真。久而久之,师生都有所懈怠,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就连最初制定的基本目标也发生了偏离。其实,只要学校、学院、教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重视起来,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而作为教师,不应该低估任何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只要教师做好引导,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也能把会计学学精通,丝毫不逊色会计专业。非会计专业只开设一门初级会计学课程,是会计学最基础最入门的课程。教学内容虽不像会计专业讲授细致深入,但应该层次分明,有难易,有取舍。教学理论框架可以分为三层次,基础层、支柱层、顶层。基础层包括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支柱层包括会计等式、会计账户、复式记账,而制造业企业的筹资业务、购进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等主要经济业务是该层次中的重点内容;顶层是会计循环,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告。三个层次相互联系贯通,不可分割,如图1所示。在授课过程中,又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包括基础层和支柱层的内容,这两层次偏重理论,重点在于给非会计专业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学生能够根据制造业企业产供销的经济业务建立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并进行日常的账务处理。第二授课步骤是教学框架中的顶层内容,即会计循环,在讲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会计报告的理论时加入手工演练,让学生在此环节能够独立完成整个会计循环的手工做账,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此环节的经济业务不必过于繁细,教师要筛选出典型的经济业务,既能体现企业完整的业务流程,也符合非会计专业对会计学课程的难易要求。在时间分配上,笔者根据授课经验以及学生反馈,认为手工模拟环节占该课程总课时量的四分之一较为合适。

(二)实训教学模式下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环节设计

实训教学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采用真实案例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实践经验等,在特定环境或特定课程中,实训教学可以转化为实操教学。在高校开展实训化教学模式下,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可以顺应潮流,虽说不必开设专门的会计手工模拟实验课,但是可以在会计学课堂上融入会计实操教学,作为该课程的增设环节,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未来求职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和其他教师经验反馈,认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手工模拟实验环节应从以下两方面设计。1.经济业务种类简单而经典。企业经济业务种类繁杂,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应掌握制造业企业基本业务,覆盖资金筹集、采购材料、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利润形成与分配等方面。业务总数量不宜过多,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学生都能够以不同的角色完成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明细账、直至生成财务报表。对于特殊的经济业务,如存货减值、签订销售合同、更正错账、期末转账等,不必要求学生完成,只留给有兴趣的学生去思考和总结。2.主要业务流程图设计。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应让学生熟悉生产经营过程和相应的单据流转过程,把握经济业务实质。在手工实验环节,以制造业企业为主体设计两大主要的业务流程,销售与收款流程和采购与付款流程。如图2、图3所示。通过图2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图学生应熟悉相关的业务活动和单据,从制造业企业的角度接受客户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发货、装运货、向客户开具发票、记录销售、办理货币资金收入等,涉及填制的会计凭证和记录主要有订货单、销售单、装运单、销售发票、收款凭证、转账凭证、应收账款明细账、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以及客户对账单等。通过图3采购与付款业务流程图学生应熟悉相关的业务活动和单据,主要业务包括请购商品和劳务、编制采购单、选择供应商、验收商品、商品入库、付款、确认负债等,涉及填制的会计凭证和记录主要有请购单、采购单、验收单、采购发票、转账凭证、付款凭证、应付账款明细账、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以及供应商对账单等。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环节可通过设计主要业务流程图,让学生把每一笔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信息记录下来,分角色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期末账项调整、到最后编制财务报表。帮助非会计专业学生更好理解企业典型的业务流、资金流、单据流的来龙去脉,能站在不同企业不同部门的角度对经济业务做出基本的会计处理,并能灵活运用。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成绩评定设计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不仅有理论讲授而且加入了手工做账模拟实操环节,对该课程学生成绩的评定也应该进行优化设计,并量化考核。科学的成绩评定方法有助于促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该课程分为理论和手工实操两个环节,根据笔者及其他教师教学效果反馈,两大环节成绩的比重以理论60%、手工40%比例分配较为合适。对于理论成绩,还应细化为考勤成绩、作业成绩;对于手工做账成绩,应细化为实验成果成绩、协同效率成绩、实验态度成绩。每项成绩所占权重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原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课程总成绩公平公正。对于学生手工成果优秀者,教师应鼓励,并展示给全班学生观摩;也可以让优秀者给其他学生讲解自己的做账心得和流程,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三、结语

非化学专业篇4

根据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相关业务资料,在日常交际与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与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在《基本要求》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对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但反复强调了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对于应用能力的理解,不应该将它局限在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上,而应该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应是各种语言技能的综合反映,这些技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基本要求》提出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按照这个培养目标,《基本要求》进一步提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学生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由此可见,《基本要求》把应用能力置于突出位置,理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实际上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就是要达到交际能力的培养。由于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交际,英语学习也就自然地要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因此,在教学中仅靠传授语言知识是不能保证学生得体运用语言的,还必须传授文化知识,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文化教学应成为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基本要求》中的高专英语教学目标。

一、教学大纲中应列入文化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效果和英语教学大纲的制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普通中学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并对不同等级的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作了具体的描述,但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中只笼统的提到“一一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所以笔者建议应把英美文化教学作为一项要求写进高专英语教学的教学大纲中,使之成为一个规定来指导高职英语教学,这是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应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在日常的教学中,贯彻大纲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指导英语的教学实践。

二、改革现行教材

如果文化教学被列入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中,那么学生获取英语知识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的高专英语教材也要进行相应的改进。目前高专英语教材相对于普通中学而言,缺乏统一性、系统性。这对于不同的专业有一定益处和合理性,但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是作为基础学科在学,基础英语并不是专业英语,它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交往中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教材的内容上最好能把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作为一个有机体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把比较系统的文化知识作为课文学习内容,编排教材。应把衡量与评价教材的主要标准之一定为其文化视点是否突出,蕴涵的文化内容是否丰富,对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是否有益。只有满足这些标准的英语教材,才能适应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三、改革考试制度

目前,大多数高专英语考试试题内容还是以语法、语言基础知识为主,试题中语法、基础知识一般占80%以上的比重。这完全违背高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一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高专的英语测试形式也主要以笔试为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学生的英语成绩评定主要是学分制,依据期末的一纸试卷,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始终没有发挥出来,考核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相脱节。为了达到高专英语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除了期中、期末考试以外,还可以加上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听力、口语考试等其他测试形式来测试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这些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修正和提高。令人欣慰的是,我院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近两年来要求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二级考试,这样学生必须接受口语、听力测试。因此,调整高专院校的考核手段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调整。一纸试卷一次统考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若不改革考试制度,就很难把教学目标调整到注重能力培养这个方向上来。

四、对教师的要求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会通中西”的作用,即肩负着文化传播中介的重担。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双文化修养,培养双文化的理解能力、识别力、鉴赏力,在大脑内形成两套文化系统,不仅作好双语人,而且作好双文化人。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基础的双文化意识,预测文化学习可能出现的误区,通过文化对比及时引导学生的文化学习,让他们能够避免将来有可能出现的文化休克及文化定势现象。同时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文化心理,让学生知道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属于各自不同的文化系统,每个系统由于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宗教传统等渊源不同,从而导致其不同的文化内涵。每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精髓,有其对世界文明独特的贡献,有其引以为荣的文化传统,当然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糟粕。所以教师要做好两种文化的调节者,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分寸,要尽量客观、公正,切忌把自己不良的文化意识带到教学中去,从而产生负面影响。要让学生在热爱自己母语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尊重目的语优秀的文化传统。其次,高专院校外语教师遗乏,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因而在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力度不够,迫切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否则在高专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只能是一句空话。

非化学专业篇5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非本专业化;原因;对策

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高校因自身体制限制而对行业发展变化和市场要求的反应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和压力,从而“专业不对口”现象随之凸现出来。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人才市场、各企事业单位以及高校大学生来了解高校大学生就业非本专业化的现状和企事业单位对于现毕业大学生非本专业化的招聘录取情况以及面对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本专业就业难度大的情况下,怎样规避原有专业限制寻求就业突破口,以达到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非本专业化现状调研结果

(一)企事业单位考虑用人成本,倾向综合能力素质强的学生

1、应届毕业生供过于求,工作经验,优先考虑

有工作经验者成为了各大企业优先考虑的对象,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员工正式上岗的时间,也节省了企业对于新员工培训的预算。据调查数据显示,94.12%用人单位都是比较注重应聘者是否具备专业的工作经验,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

2、各单位注重综合能力,提供工作前培训

调查显示,相对于坚持专业对口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愿意接纳综合能力强的应聘者,有76.47%的用人单位支持此观点,只有23.53%的企业坚持专业对口的要求。在他们认为,综合能力强的人,学习能力强,可塑性强,更容易适应企业里的工作调配等有关任务。

(二)严峻就业形势下,大学生面临多种矛盾

1、大多数大学生表明,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令人担忧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现今的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24.49%的大学生认为现在就业困难大,57.14%的大学生并不看好就业形势会朝向良性发展,仅有18.37%的人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报以良好的态度。

2、大学生就业信息的了解途径少

从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更愿意通过招聘会来了解就业信息,所占比例竟高达63.27%,而希望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就业信息的人数占31.43%,其余也有希望通过求职网站等途径了解就业信息的人。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本校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信心不高,有44.90%的人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所提供的就业信息作用不大,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就业信息的掌握效率。

3、专注专业知识的培养和提升综合能力的矛盾性

调查发现,有61.22%的大学生认为专业技能是成功取得工作的最有利武器,因此,在培养专业技能这一方面注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29.43%的大学生认为在注重自身专业技能修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 9.35%的大学生认为现如今就业更取决于家庭背景,无关乎什么样的专业和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非本专业化现状调研分析

(一)注重综合能力,提供工作前培训

调查显示,相对于坚持专业对口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愿意接纳综合能力强的应聘者。除却有工作经验者,大多数的企业都要进行上岗培训,培训的内容以工作流程、业务技能为主,因此,大多数企业认为选拔综合素质好的新员工,能够更好的掌握工作有关内容。但是,长此以往,由于人才的就业分配出现问题,导致于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到对口”。

(二)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高校毕业生存量越来越多,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较于10年增加了近30万人,呈逐年递增形势。随着大学生扩招,大学生数量激增,使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三)就业信息渠道过于狭窄,积极搭建更多吸引大学生就业平台

大学生普遍认为,招聘会聚集了多方企业,更能提供较为全面的就业信息,同时也更能直接反应出社会对于不同方面人才的需求,有助于大学生更直接快速的了解企业信息,同时也更有机会得到好的工作岗位。但是,由于招聘会受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大学生对于就业信息的接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了综合能力的提升

空有理论知识,缺乏相关的实践工作经验,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求职路上战斗力的下降。这也是当今大学生就业观束缚于传统观念的一种体现。从另一方面剖析,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降低了综合能力所占的比重。而且认为只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才能有利于自身发展。这种不正确的心态也是当代大学生较普遍的一个心理误区。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误区,以及许多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导致社会人才错位,形成了严重的“专业不对口”现象。

(五)自我认识能力不足,自我评估存在错误

目前许多的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足,自我评估存在错误,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不愿意接受低于“内心标准”的工作。许多大学生刚出校门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因此出现了大学生眼高手低的这一普遍现象,直接影响了社会工作岗位的分配和安排。 转贴于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解决“专业不对口”问题的对策

(一)用人单位应立足于高校,科学选用人才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用人单位是吸收毕业生的主要渠道,大学生在这里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自我价值,所以作为提供专业舞台的用人单位,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制定合理的选拔标准,改变对专业对口的固执坚持,从多方面考虑大学生的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聘用合适的人才。此外,用人单位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全面的综合能力,只要通过对工作内容的短期培训和实践即可正式工作,这样科学选用人才才是企业招聘的基本原则。

2、加强与高校的交流

用人单位作为人才的吸收方,高校作为人才的输送方,两者不仅是合作关系,同时也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应该加强两者的联系。如今,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而高校因自身体制限制而对行业和市场要求的反应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和压力。因此,可以让用人单位加入到办学中来,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办学。互通空缺岗位信息,合作办学、联合开展社会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在就业上也可以实行“先乘车后买票”,即先通过学生毕业前的实习,让一部分应届毕业生捷足先登,找到对口的岗位,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缓专业不对口的压力。

(二)高校建立科学培养模式,立足于就业市场需求输送人才

1、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从打破了用人单位仅仅以文凭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这种传统的用人方式后,现今,企业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广博的理论性人才,更需要有一定技术水平,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所以高校应改革培养人才的策略。在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大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比如组织、管理以及实践能力等等,这样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

2、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

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高等人才的基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今天,专业的设置不仅仅是对兴趣的培养,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提供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高校应充分调查和研究就业形势,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迅速的调整专业的设置和培养方向,这样才能做到真正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目的。再者,高校要根据自身资源以及社会需求,不可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以防热门专业供过于求而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专业供不应求。同时,以我国依附型产业结构的需求为依据,减少趋同专业,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此外,政府也应给予支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等措施创造更多与毕业生专业相匹配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应认清就业形势,转变观念,一专多长

1、培养能力,加强实践

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尤其要注意个人能力的培养,如组织管理、处理人际关系、学习实践、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展示各种才能来吸引对方的“眼球”。同时,大学生还须加强实践,抓住一切机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积累实践经验,以丰富的工作经验来征服对方。

2、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我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择业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特长等情况,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认知和定位,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从而确定大致的选择方向和范围。只有弄清楚了自己的择业标准,才能避免择业时的盲目。再者,一些大学生应当及时转变对于低薪工作的看法,改变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非化学专业篇6

关键词: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88-02

在经济、社会和文化迅速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引起了专家和学者日益深刻的关注。跨文化交际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一般包括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技巧。对其他文化在了解、意识和接受等诸多方面的敏感是决定跨文化交际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

一、查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本调查研究采用陈国明和Starosta设计的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ISS)(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测试,并运用SPSS对测试结果即跨文化敏感度情况进行总体分析。Fritz和Mollenberg已经对ISS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并证明了其跨文化的适用性。这些验证和证明保证了ISS的信度和效度。ISS有5个变量构成,共覆盖24个封闭式问题。这5个变量分别是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所涉及内容全面,可以集中反映被测试对象的跨文化敏感水平。在测试中,受试者需要在选项1~5中打勾选择: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交际参与度指交际参与倾向和参与程度,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1、11、13、21、22、23和24,其中第22题为反向计分项;差异认同感指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和认同程度,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2、7、8、16、18和20,其中2、7、18、20题为反向计分项;交际信心指对参与交际的信心,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3、4、5、6和10,其中第4题为反向计分项;交际愉悦感指参与交际获得的满足和快乐,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9、12和15,此三题都为反向计分项;交际专注度指交际参与过程中交际主体的专注意愿和专注程度,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14、17和19。

二、查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三亚学院在校本科生,涉及酒店管理、广告、法学、国际贸易、文秘、工商管理、营销、软件、测控和土木10个专业200名涵盖不同年级的学生。

三、查结果与分析

1.文化敏感度现状,问卷发放份数为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7份。本调查研究首先对跨文化敏感度的5个变量进行标准差以及平均值的比较分析。

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所有被调查对象的差异认同感平均值为3.8652,其平均水平最高;而交际参与度平均值为1.5637,其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其他4个变量的平均值。由该项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随着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迅速全球化的发展,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普遍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交际信心略低,进而影响交际愉悦感。同时,更进一步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参与程度。

2.文化敏感度差异分析,本调查问卷总量为197份,其中文科样本为98份,涉及酒店管理、广告、法学、国际贸易和文秘5个专业。理工科样本为99份,涉及工商管理、营销、软件、测控和土木5个专业。对不同学科之间的标准差以及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

比较数据显示:理工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明显低于文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理工科学生在跨文化敏感度的5个变量中的表现明显差于文科学生,尤其在“差异认同感”和“交际参与度”两个变量中相差显著。由此可见,学科差异是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一个显著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文科学生在社会和人文知识、以及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方面普遍比理工科学生丰富,这使得文科学生能在理解不同文化差异时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能认同非本族文化,也相对来说更加乐意参与跨文化交际。

四、结与建议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普遍较高,但是由于受到文化和语言的差异的影响,使学生的交际信心降低,跨文化参与程度不高。并且,学科不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呈现明显差别。因此,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效果,建议分别从大学英语教师、学生及教材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

1.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应改变以往过度注重语言知识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主义态度,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真实的活动和自然的环境,激发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兴趣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学习中注意文化差异的细节信息。

2.学生应该提高跨文化交际参与度,把外国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大量阅读有关的文化或宗教书籍,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信心和愉悦感,因此改善或提高跨文化交际效果。

3.英语教材的课文及补充阅读材料均应取材于现实生活,教材中摘用的小说或剧本也应是包含大量丰富文化内容的篇章。在课程设置上,作为对大学英语的补充,学校应开设能真正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公共选修课程,如英美文学概况或选读、英美概况、英美影视文化欣赏以及英美社会文化等。

另外,本调查研究还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方式多样化,学校和教师应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渠道,并针对学生不同的跨文化交际动机进行有效地引导,使他们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跨文化敏感度,进而提高参与真实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Chen G M & Starosta W J.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nsitivity scale [J].Human Communication,2000,(3):1-15.

[2]Fritz W,Graf A,Hentze J,Mollenberg A & Chen G M. An examination of Chen and Starosta’s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J].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2005,IV(1):53-65.

非化学专业篇7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跨文化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是指“具备一种与某一环境中的个体为了实现其性格、目标及期望所应具备的同样的独特活动方式的能力,一种可以达到人的基本要求、满足其性格、实现其目标及期望的相对的能力”,也是指“在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我国多数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者通常会使用“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而不是使用“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这个概念。2006年5月24日,在上海大学举行的由上海大学和英国萨利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联合举办的“2006年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庄恩平教授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是同一个概念,二者是可以互用的。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跨文化研究概况

跨文化交际的现象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直到20世纪中期,跨文化交际才被确立为一个单独的学科。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Twitchell Hall Jr.)发表了他的著作《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在学术领域正式问世。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在美国的一些大学里开始开设跨文化交际学这门课程。60年代中期,在匹兹堡大学的一批学者组织了研讨会,形成了一个研究中心。在这一时期,众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将文化与交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更加的广泛,内容越来越丰富。以Gudykunst及Ting-Toomey为首的一批跨文化研究学者开始进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这一时期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多以传播学为基础,与相关学科理论相结合,辅以经验基础,通过观察和调查进行。

(二)国内跨文化研究概况

上个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从国外引入,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许国璋于1980年在《现代外语》第4期上发表的题为Cultural-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一文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诞生。

1996年至1999年是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提升和拓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的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国的跨文化交际学更多地与世界接轨,学术交流活动增加,相关著作的译介进一步加强,比如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莫滕森(S. Mortenson)著,关世杰等译的《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等。

2000年至今为我国跨文化交际学发展的高潮和深化阶段。2001年中国成功入世,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相关学术研究的发展,国内掀起了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一次高潮,大批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论文喷涌而出,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以“跨文化交际研究”为关键词的学术论文,从1989年至2013年,约有7015篇论文,如2011年戴晓东发表在《学术研究》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从欧洲中心到多中心演进探析》等。

三、数据结果分析

笔者以所在的南京邮电大学为例,选取非英语专业2013级B23和B30两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背景问卷、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及文化知识测试。背景问卷设计调查对象的基本个人信息,包括性别、专业、生源地、家庭背景,还有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方式频率分布。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总共30题,可以分为五个纬度:跨文化交际知识、跨文化交际态度、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技能和文化差异。

问卷设计采用莱克特等级计分法,使用SPSS 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

调查问卷实际发放76份,全部当场完成并回收,有效问卷70份。研究对象的基本构成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构成情况表

(一)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测试问卷的信度分析

信度是用于检测问卷题目内部一致性的指标,用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表示,大于0.60为最低标准,大于0.70为良好,大于0.80为较好,大于9.0为最好。

笔者将有效回收的问卷数据(N=70)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对整体样本进行数据处理,用验证性分析检验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测试问卷测试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测试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790,提示该部分的信度较好,可以用于实际调查研究。

表2 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测试问卷信度分析

(二)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方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描述性分析

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得到的结果如表3显示:此表详细描述了70名受调查学生在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方式、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水平方面的得分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受调查学生在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方式频率分布得分较低,仅为2.63;在跨文化能力方面的得分超过3.0,为3.41;在跨文化知识水平上的得分最高,达4.36。

这说明本校多数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外国文化,或者说只是以其中一两个方式接触外国文化。而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知识水平测试中,则取得较好的成绩,这表明本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能力基础,已经掌握一部分跨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五个纬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单项平均值最高,达到4.03,说明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其次是跨文化交际态度和文化差异这两个纬度,单项平均值分别达到3.97和3.92,可见多数学生已经对这两方面有了充分的认识。其中,单项平均值最低的是跨文化交际知识,只有2.27,远远低于其他各项,说明很多学生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对英语国家的宗教、交际礼仪、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知识不够了解。

表3 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方式、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水平的描述性分析

(三)不同性别、生源地、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接触外国文化方式频率分布上分值大于3分的题目

表4 不同性别学生在接触外国文化方式频率分布测试中分值大于3分的题目

表5 不同生源地学生在接触外国文化方式频率分布测试中分值大于3分的题目

表6 父亲不同职业学生在接触外国文化方式频率分布测试中分值大于3分的题目

表7 母亲不同职业学生在接触外国文化方式频率分布测试中分值大于3分的题目

从以上表4至表7可以看出,不管是什么性别、生源地、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接触外国文化方式频率分布测试中,无论是总分值还是单项分值大于3的始终是Q1.8(我经常听英文歌曲)和Q1.7(我经常观看英文电影电视剧)。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基于以上的数据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校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拥有一定的跨文化能力,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2)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方式主要集中在听英文歌和看英文电影,还需要拓展其他方式加强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从而推进跨文化交际。

(二)对策与建议

根据研究,笔者认为要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应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途径,也是进行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通常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词汇、阅读、听说及写作这几方面的教学导入文化因素,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以词汇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解释词义之外,还应该将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介绍给学生。例如,在英文中有这样的词汇“dog-like devotion”(像狗一样忠实),“a lucky dog”(走运的人)等。在讲解这样的词汇时,除了解释词义,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在英美文化中,狗是人类可爱的宠物,也是忠实的朋友。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狗的意义不一样,中文中关于狗的词汇则多是贬义的,例如“狗腿子”、“狗仗人势”等。

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受大学英语内容多、课时少的课程特征限制,课堂教学对文化教学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而比起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的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内容也可以更加丰富。

发展第二课堂教学,首先要尽量让学生多接触和感受目的语文化。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有关英美文化的书籍,观看英美国家的电视剧和电影,收听英文歌曲和英文新闻,搜索和了解有关英美文化的网络资源。其次,“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有关外国文化知识的各种活动”,如举办介绍英美文化知识的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对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中某些文化差异的不同理解进行辩论等。最后,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与目的语人士的接触机会,利用各种与英语本族语人的接触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如在亚运会、奥运会期间可以加入志愿者,与目的语人士交谈、游玩或者充当翻译等。

3.开设英美文化选修课。

除了加强课堂教学和开展第二课堂教学之外,开设英美文化选修课也是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文化知识,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开设文化选修课,教师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详细地给学生讲解各类“与语用有关的文化和非语言交际文化内容”,如体态语、社交礼仪、生活风俗等多方面的知识内容。这类知识的补充和学习,能够完善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首先,跨文化交际研究通常包括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两方面的研究,由于本研究面对的是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还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因而本研究中主要研究了跨文化交际中目的语文化,这可能会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科学性。其次,由于精力有限,研究样本只涉及两个班的学生,样本量偏少,在研究过程中容易带来误差。最后,因研究时间限制和个人能力有限,笔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比较浅显,尚有许多深层次的东西有待挖掘。

以上研究的不足,笔者将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关研究中加以改善,希望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提高个人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爱德华·霍尔.(1995).无声的语言[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顾宝珠,张恒,马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3]马亚静.文化冲突带来的思考——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案例分析视角[J].文学界,2011(8):236.

非化学专业篇8

一、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内容。笔者于2015年4月对广东某高校250名大一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问卷调查。此次问卷共设计20道题,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学生自身跨文化交际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估和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6份。

(二)调查结果概况。调查结果如下:在学生自身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有超过一半(55%)的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礼仪知道甚少。在对外国朋友表达可接受的关心这一话题中,只有11%的学生选择了较为合适的表达方式。在有关交流策略的选项中,将近一半(49%)的学生选择了不恰当的方式。在对于是否有必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礼仪的态度上,95%的学生表示赞同。在评估学生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只有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错。在认为是否有必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8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另外,调查还显示,57%的学生注重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见,大部分学生意识到了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方面,问及教师是否应该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时,8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调整。在教师授课环节,提及教师课堂上是否经常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时,67%的学生反映课堂上教师只是偶尔提及跨文化交际知识。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传递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意识不强。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愈加重要的今天,作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通过多模态手段来传授跨文化交际知识,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多模态视域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

多模态教学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多模态教学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丰富教学手段,并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多模态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模仿、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基于多模态教学理念,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模态、音频模态、视频模态和体态语模态来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文字模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字模态占据主导地位。它既包括教材中的文字,也包括PPT课件中的文字。在问卷调查中,90%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解课文中的词汇以及文章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对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帮助。可见,文字模态仍是帮助学生拓展其跨文化交际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英语授课时,既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尽可能多地搜集一些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资料,讲解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在课外,教师还需鼓励学生多阅读英文报刊或英美文学原著,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累有关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

(二)音频模态。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作为教师,要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如音频文件的播放来拓展教学资源。在问卷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学生(55%)赞同采用音频途径进行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采用多模态教学。无论是听力课堂还是其他的如阅读、写作等课堂,在涉及到跨文化知识时,教师要多选择一些跨文化交际的文本听力材料,并有意识地插播与之有关的音频资料,如地理、历史、宗教、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在课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多通过网络或收音机收听英语广播节目,更多地积累跨文化交际知识。借助音频模态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知识,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视频模态。随着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到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借助PPT课件展示跨文化知识,还要积极利用视频模态来丰富教学资源。视频模态形象、生动。问卷调查显示,在问及课堂上教师是否经常使用图片、多媒体、电影片段等途径来介绍西方文化时,52%的学生反映教师只是偶尔使用这些手段。可见,在跨文化交际知识传授方面,教师利用视频模态的频率较低。在是否赞同教师采用视频途径进行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学方面,89%的学生表示赞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视频模态来传递更多跨文化交际知识。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创设跨文化交际情景,进行类似真实场景的模拟训练,以达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课后多看有关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英文原版电影、跨文化交际礼仪等视频,多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政治制度等,拓展跨文化交际知识。

(四)体态语模态。与有声语言相比,体态语模态更简洁、直观、形象。在课堂上教师借助体态语模态更能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卷调查中,超过一半(69%)的学生赞同教师采用体态语模态如动作示范或角色扮演来进行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肢体类的词语,如hug、kiss等词时,可以结合东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来讲解,提及西方国家大多数见面或告别的方式都是通过拥抱、亲吻等礼节表达;东方人如中国人见面或告别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握手等,日本人见面或告别通过鞠躬方式来表达,泰国人见面或告别则通过双手合十的方式来表达。讲解完文化差异后,教师可鼓励学生示范该动作。在讲授有关空间距离的礼仪时,也可以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讲解,并鼓励学生示范。教师借助体态语模态不仅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递跨文化交际知识,更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灌输跨文化交际意识,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结语

非化学专业篇9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文化教学 对策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即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思想交流,即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然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经常遇到的交际受阻或失败,大多并不是由语言本身导致的,而是由于受文化差异的影响,误导了信息的获得,造成了交际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强调语言使用的正确性,教学过程中对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很重视,对与之配套的文化知识的讲授重视不够,导致许多学生在对外交际活动中不能正确把握不同场合、时间、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常常出现“汉语思维,英语形式”现象,甚至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就会导致交流失败。

一、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胡文仲教授曾指出:“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最终使其成为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提出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部分涉及许多方面,包括文化教学的原则、内容、方法、教材、课程设置和大纲等。虽然文化教学在以上方面都得到了体现,但与语言教学相比,占比很小,且没有形成体系,尤其对非英语专业这一现象更严重。

(一)就教学大纲而言,国家教育部有关外语教学文件和指导下的教学大纲都对学习外国文化的重要性做了强调,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教学大纲还是围绕语言教学制定,没有把文化教学提高到与语言教学同等重要或应有的地位,更没有对文化教学应该达到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测试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

(二)大纲存在的问题必然要反映到教材建设上。新的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还是一门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但目前中国内地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没有将文化教学内容系统地加以组织,科学地加以呈现,与语言教学配套使用的文化教学材料在市场上也不多见。以目前在各高校普遍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一至四册中的绝大部分文章与美国文化有关,文化内容单一,忽视了国际文化的多元性,与新课程要求不相符。

(三)课程设置有待完善。外语院校的英语专业大多能开设与文化相关的课程,如跨文化交际学、语言与文化、语用学等。但是,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与文化相关的课程开设很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四)各类考查学生英语水平的测试主要围绕学生的语言能力展开,对文化知识的考视不够。如果测试不包括对文化知识和能力的评价,那么指望教师和学生自觉进行文化能力的学习和培训,显然是不现实的。

总之,文化教学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扮演着次要角色,这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使大学英语教学更符合外语教学发展的规律,更能满足学生增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我们必须对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加强文化知识教学。

三、加强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几点意见

第二语言教学(second language teaching)通常被狭隘地认为是一种教学行为。因此,关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大量文献只涉及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设计和使用。如果学生不学或学不好,通常被认为是方法、材料或者教师出了问题。然而,语言教学不仅仅是指教学行为,更是一个包括一系列计划和具体实施过程的系统工程:教学大纲的制订、课程设置、教材的编写和选择、教学方法和技巧、测试等。因此改革应整体推进。

(一)制定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大纲

在教学大纲中,文化教学应和语言教学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大纲中应有对文化教学的要求,标列出具体的文化项目,并把文化话题和相应的语言活动联系起来。如刘爱真曾把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类,微观部分包括习语、典故、日常生活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宏观部分包括价值观、语用规约、思维模式、民族心理特征等。笔者认为这种划分是可取的,因为其微观部分立足于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现实问题,宏观部分着眼于提供具有指令性作用的准则、规范等,使学生对文化因素体系有一个全景式的印象。文化项目的标列应以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目标为依据,有了文化项目细目表,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编写和选择教材、决定教学和测试方法时便有了一个可依据的框架,使文化教学更加系统化。

(二)选编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教材

新编写的教材应是语言和文化的结合体,既重视语言能力又强调文化敏感度。首先,教材可增添文化注释的分量,让学习者明白语言学习与文化知识的获得紧密相关。其次,教材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英文原版材料,增强真实性。再次,引导学生课后广泛阅读,使之增强文化意识。

(三)设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测试

文化测试方法取决于文化教学目标。现在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已经增加了文化方面的检测内容,对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知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和出国选拔考试等,考试内容中还没有专门对文化知识进行的检测。考虑到这部分应试者数量巨大,若能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使文化知识要求在试卷中予以明确体现,则能迫使师生提高对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最终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四)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对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

因为没有明确要求,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文化教学活动局限于零星文化知识的介绍,只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根据教学内容或自己的兴趣向学生谈及一些文化主题,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在大纲作出明确要求后,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及时跟上。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讲授文化内容,如重视课文背景的知识的传授并适当拓展知识面,中外古今的文化对比与变迁,流行大众文化的适时关注等。通过展现及剖析,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对相关的文化主题有更多的认知,能够在以后的课外学习或自主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目标文化知识框架,并逐渐得到充实。

结语

21世纪是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流需要两种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对于交流的作用已经人所共知,但对文化能力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其实,交流中出现的不和谐、误解甚至摩擦,有许多是因为文化能力欠缺。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有文化意识,结合所授内容,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文化输入,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文化,枯燥的语言教学因此而生动有趣,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修养,了解外部世界,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知识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汲取知识,为成为跨世纪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张有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2003(3):41-53.

[4]刘爱真.关于研制大学英语文化因素细目表的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44-45.

非化学专业篇10

【关键词】自我导向,文化导入,非英语专业教学

进入大学的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水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顺利拿到证书,而花大量精力去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水平显然并不太实际。如何让沉闷的课堂变得有吸引力,改变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状态,让学生真正提高英语能力是摆在教师,更是学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大学生英语不及格率升高、兴趣低下成为普遍现象。

一.自我导向学习与文化导入学习的内涵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诺尔斯在其著作《自我导向学习》一书中阐述了自我导向学习的基本定义,即:无论有无他人协助,个人主动地诊断自己的学习需求、建立学习目标、确认学习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选择及实践适当的学习策略、并评估学习成果的这一过程便是自我导向学习。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成人教育、整个社会的终身学习计划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对自我导向学习理论内涵的理解,而这一理论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十分适用。要求授课教师并不只将讲课内容局限在书本知识上,而是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从知识点的教授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去将规律性的、更为广阔的空间介绍给学生。

文化导入的内容涉及广泛,从言语交际(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邀请等用语的规范,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到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词语的文化内涵,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以及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包括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等。因此从文化导入层面入手所教授的知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更为重要。就其重要程度而言,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途径来向学生渗透文化知识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应该探究的问题。

二.从教学案例看自我导向和文化导入的教学成果

这里摘录一名非英语专业英语任课教师的教学案例。教师将班里42名同学分成7 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选择题目进行情景剧编排,采用“布置任务(Task)―课后准备(Preparation)―-课堂展示(Presentation)―课堂评估(Evaluation)”的教学步骤。一个小组选择了“ Should we make euthanasia legal?” ,表现形式是小剧+法庭辩论。两个小组选了“Should capital punishment be abolished?”, 其中一个小组采用了访谈(Talk Show)的形式,另一个是以正方和反方辩论的形式。一个小组选了“Should government make laws to make divorce harder?”,表现形式是角色扮演。两个小组以讨论的形式选了“ Should smoking be banned in public places?”, 一个小组选了“ Should men and women have the equal treatment in getting employed?” 以幽默喜剧的形式。每个小组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将适量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归纳,寻找知识盲点,这样之后,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能够获得更系统、更有用的知识。课后教师进行检查显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比传统教学好得多。

大学生们几乎人手一台笔记本,一些英语好的学生谈心得时,介绍说用正确的方法看电影能够提高英语能力,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视。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英文原版的励志电影作为学习任务,首先让学生知道大概的故事情节,总结故事梗概;然后选取其中经典情节进行示范讲解,找出词语、句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最后让学生总结归纳从影片中学到的东西,并加以运用。利用“英文电影导入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其目的不在某一个知识点的分析上,而在方法上。学生掌握了方法,教师便每个星期分配适量的任务,持续一个学期,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就会有很大提高。

通过以上论述,要将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带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将自我导向学习与文化导入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在今后的工作和事业上具有怎样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在辅以中缺的引导,最后达到学好英语的目的。

三.如何将自我导向与文化导入应用到大学生非英语专业教学中。第一、彻底转变教师观念,从研究教师如何教到研究学生如何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作用,产生心理满足感。第二、利用新时代90后大学生个性特征,营造竞争情景,激发潜能。第三、多设问题、设悬念,营造自主学习氛围。第四、通过引导,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上时间,轻松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英语的学习。

文化导入的方式要适需要而定,以下就几个重要方式进行叙述:首先是英文电影的方式,教师要花心思寻找不同种类的电影,从大的分类去找,可以偏政治、偏经济、偏文化、偏社会等各个层面。其次是英文歌曲,对学生单词的掌握帮助会很大。每周一首英文歌,给学生展示的空间,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推荐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另外还有媒体新闻的方式、以及课堂情景应用、英文原版名著阅读等方式。教师授课水平的衡量不仅要从分数入手,更要从课堂环境、内容选择、方式方法上加以评价。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教师们更加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看到更为广阔的英语世界。

参考文献:

[1]钟华,樊葳葳,秦傲松;非英语专业学生社会文化能力调查[J];外语界;2001年04期

[2]艾临;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新东方专稿

[3]张文星;童琳玲;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崔希芸;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