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语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13:2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淡化语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淡化语法论文

淡化语法论文篇1

关键词:江西诗派;平淡美;内涵;阐释

作者简介:谢燕,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 530004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3―0089―04

“平淡”是中国诗歌美学的一种追求,更是宋代诗学的主流思想,贯穿于宋诗发展的始终。韩经太在《中国诗学的平淡美理想》一文明确指出:“在宏观上,中国古典诗歌的平淡美,作为审美理想而确立于成熟的理论自觉之中,应该说,是自宋代开始的。”“平淡美诗观不能不处于宋人诗说之重心。”1

那么,宋人所重视的诗歌平淡美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平淡美的内涵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宋人最早提到平淡美的是梅尧臣,他的“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的诗句已成为宋人“平淡”诗观的经典性表述。王安石也说过“看是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样类似于评价平淡美的诗句。当然,宋人中对平淡诗美论述得最详细的还是苏轼。他尝曰:“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周紫芝《竹坡诗话》引)苏轼此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平淡美是绚烂之美的扬弃,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平淡美是在继承和发展了绚烂之美后的升华。他评陶渊明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序》)又说柳宗元、韦应物的诗是“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也是这一层意思。他的另一层意思是老到平淡,是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后,面对人生困境时冷静乐观、任真自适的态度,并将这样的态度赋之于诗时,诗中所具有的那种平淡美风格。由于苏轼对后世文学影响非常之大,所以现代文学理论在阐释诗歌“平淡美”时,都以苏轼的论述为标准。如蔡钟翔将“平淡”的美学内涵概括为两点:一是绚烂归于平淡,“平淡”不是平庸苍白,而是经过绚烂多彩而达到的纯熟的表现;二是外枯中膏,似淡实美。其所要求的平淡,不是单纯的平淡,而是综合了丰腴、绮丽的平淡,所以是一种内涵深厚的美2(P43―45)。都业智认为,“宋人眼中的‘平淡’,实际上是‘寄至味于澹泊’,在外枯的形式掩盖下,实有中膏之美”3。这当然都点出了平淡美的某些特质,如平淡美是由淡与美、枯与膏等彼此矛盾、对立的双方构成。但是,平淡诗美作为有宋一代诗人的普遍追求,对其阐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仅用苏轼一人的见解来对其下定义,无疑是片面的。本文谨就宋诗重要流派之一――江西诗派对平淡美的理解与阐释情况作一些分析。

一、开创期:平淡而山高水深

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王黄州学白乐天,杨文公、刘中山学李商隐,盛文肃学韦苏州,欧阳公学韩退之古诗,梅圣俞学唐人平澹处,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山谷用工尤为深刻,其后法席盛行海内,称为江西宗派。”在探讨北宋诗歌发展轨迹的同时,严羽指出了苏轼、黄庭坚自出己意、变尽唐风的特点,尤其强调了山谷的专精和影响,是颇具慧眼的。可以说苏轼与黄庭坚共同为宋诗的发展和宋诗风格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确切地说,宋诗是到黄庭坚的笔下才一改“唐音”而成为“宋调”的。他以其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造诣,被推为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领袖,影响深远。

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学杜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学杜又非学习其全体,而是重在学杜到夔州以后之诗。尝对其子侄日:“但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古律诗,便得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与王观复书》)。可见,杜甫到夔州后的诗歌所达到的“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就是黄庭坚所追求的“平淡美”。这些诗歌达到了杜甫自己所说的两个标准:“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老去诗篇浑漫与”(《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两句似乎互相矛盾,实则统一。正如仇兆鳌所说:“律细,言用心精密。漫与,言出乎纯熟。熟从精处来,两意未尝不合。”4(P1603)黄庭坚属意的就是这种用心精密和出乎纯熟的高度统一。这种“平淡美”是侧重于诗歌艺术方面的,是要求经过严密的法度,也即“大巧”之后所达到的纯熟无迹的艺术极致。有时候,黄庭坚用“拾遗句中有眼,彭泽意在无弦”(《赠高子勉》)分别代表诗家由法度至于自由的两个不同阶段,以表达“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完整过程。与苏轼相比,黄庭坚的“平淡”诗论主要侧重于把握艺术创作中自由与法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另外,黄庭坚的重要追随者、同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的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也提出了“黄诗韩文,有意故有工,左杜则无工矣。然学者先黄后韩,不由黄韩而为左杜,则失之拙易矣”。要求由黄、韩的有意之工过渡到左杜的无意之工,实际上也就是黄庭坚所说的由人之巧夺天工,最终达到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二、发展期:后学忽视自由而重视法度,放弃对平淡美的追求

黄、陈的诗歌理论与创作,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并为后学指出了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学诗、作诗之路。因而学之者众,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流派――江西诗派。但是由于天分与才力的局限,他们学杜、黄、陈大多只能学到用心精密,达不到出乎纯熟,因而也就达不到平淡美的要求,这在这一时期的诗话中也有所体现。

《王直方诗话》――作者王直方,据《郡斋读书志》云:“元佑中,苏子瞻及其门下士,以盛名居北门东观。直方世居浚仪,有别墅在城南,殊好事,以故诸公亟会其家,由是得闻绪言余论,因辑成此书。”可见此书约成于作者晚年退居城南之时,时间上略晚于苏黄等人。现存的《王直方诗话》见于郭绍虞先生的《宋诗话辑佚》,共306则,涉及到平淡诗美理论的却仅有7则,就此7则之中,第13则“陶渊明诗”、第279则“不烦绳削”是记述黄庭坚之语,第99则“王荆公提张文昌诗”是王安石语,第250则“贺方回论诗”是贺方回语,第286则“东坡论渊明诗”是坡语,仅有第36则“诗贵圆熟”、第272则“斧凿痕与粘皮骨”是王直方本人的观点。而就此两则之中,“诗贵圆熟”认为诗歌要调和圆熟和老硬,“斧凿痕与粘皮骨”要求诗成后无斧凿痕,都局限在传统的自然诗论中,与苏黄倡导的平淡诗美相距甚远。

《潘子真诗话》――作者潘子真,《江西通志》卷一百三十四称其“少颖异,好学不倦,淹贯经史百

家之言,师事黄庭坚,尤工诗”,可见其也是江西后学之一员。其论诗也是宗黄庭坚,称黄庭坚《喜晴应诏》诗“全篇可为楷式”,其卒章“不独清新,其气韵更深稳”;又引黄庭坚语,称杜诗“善陈时事,句律精严”;又标举林逋、黄庭坚诗句,谓“皆叠韵双声也。语尤212”。全篇共37则,没有一则是关于平淡美的。

当然,这一时期江西诗派的诗话著作中最典型的还是《潜溪诗眼》。作者范温,是名臣范祖禹之子,秦观之婿,也曾直接师从黄庭坚学诗。《潜溪诗眼》诗话已轶,但从郭绍虞先生《宋诗话辑佚》所收集的29则材料来看,仅有两则与平淡诗美相关,但即使是这两则材料中,第5则“论陶渊明诗歌出处”,第19则评“柳宗元诗”重悟。这两位都是苏黄等人所推崇的具有平淡美风格的诗人,但潘子真在论述他们时对这方面都只字不提,可见其对平淡诗美的不重视。潘子真关心最多的是诗歌的法度。第9则“律诗法同文章”,第13则“诗贵工拙相半”,第14则“山谷言诗法”,第15则“命意用事”,第23则“句法”,第24则“杜诗高处”,第27则“句法以一字为工”以及第11则“练字”等都是对法――诗法、句法、字法的探讨。其他的大多是关于用典之法的探讨,如第5则、第8则和第28则。

另外,江西后学的其他几部诗话,如《蔡宽夫诗话》《洪驹父诗话》《李希声诗话》,也和上面所提的几部诗话一样,对法度理论论述甚详,而对严守法度后所应该到达的自然或者说自由境界却论述较少,有的甚至一点也没有涉及,可见这一时期诗人们对法度的重视以及对自由境界的可望而不可及。能人而不能出,造成了诗歌创作的僵化,正如吕本中《童蒙诗训》所批评的:“近世人学老杜多矣,左规右矩,不能稍出新意,终成屋下架屋,无所取长。”

三、继承与创新期:对平淡诗美中自由的再次回归

针对江西后学的弊病,后辈吕本中提出“活法”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於规矩也。是道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知是者,则可以与语活法矣。谢元晖有言:‘好诗转圆美如弹丸’此真活法也。近世惟豫章黄公,首变前作之弊,而后学者知所趣向,毕精尽知,左规右矩,庶几至于变化不测。”(《夏均父集序》)要求像黄庭坚那样既要左规右矩,又要达到变化不测的程度。实际上,吕本中的这个理论并没有超出黄庭坚由法度而到达自由的理论范围,但吕本中更明确地表述之。而且他的理论中明确强调了变化也就是自由的重要性,这深深影响了以江西诗派为宗的其他有识之士,使他们重新关注自由,也重新关注诗歌的平淡美。

《竹坡诗话》――文中提到“吕舍人作江西宗派图,自是云门临济始分矣”。可见《竹坡诗话》的作者周紫芝也是江西诗派的一员。其成书时间,可能在作者于61岁(1142年)始得官以前,已是南北宋之交,略晚于吕本中。他赞同和继承了前辈尤其是苏轼对平淡美的论述:“东坡尝有书与其侄云:‘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余以不但为文,作诗者尤当取法于此。”引用苏轼原话并对其表示赞同。“有明上人者,作诗甚艰,求捷法于东坡,作两颂以与之。其一云:‘字字觅奇险,节节累枝叶。咬嚼三十年,转更无交涉。’其二云:‘冲口出常言,法度法前轨。人言非妙处,妙处在于是。’乃知作诗到平淡处,要似非力所能。”这里,苏轼的第一句诗是说作诗要惨淡经营,要下苦功夫;第二句诗是说最终要达到自由的境界,看似没有法度。作者据两诗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乃知作诗到平淡处,要似非力所能。”既要苦心经营,注重法度,又要达到自由的境界,要看似非力所能。因此,这个结论更接近于黄庭坚。可以说,周紫芝的平淡诗观完全是对苏黄的继承,他的功绩在于新时期重提了这一重要理论。

《藏海诗话》――书中提到“学诗当以杜为体,以苏黄为用,拂拭之则自然波峻,读之铿锵”。“七言律诗极难做,盖易得俗,是以山谷别为一体。”可见其论诗也是以江西诗派为宗的。作者吴可,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徽宗宣和(1119―1125)末年,任职汴京开封,官至练使,责授武节大夫致仕。后避战乱,辞官。宋孝宗乾道、淳熙(约1174年前后)间犹在世。此书大概作于辞官后,成书时间和《竹坡诗话》相仿佛。如果说周紫芝更多的是继承前人,那吴可则是发展了平淡美理论。他着重从诗歌造语上来论述平淡美:“凡文章先华丽而后平淡,如四时之序,方春则华丽,夏则茂实,秋冬则收敛,若外枯中膏者是也,盖华丽茂实已在其中矣。”“杜诗叙年谱,得以考其辞力,少而锐,壮而肆,老而严,非妙于文章不足以致此。如说华丽平淡,此是造语也。方少则华丽,年加长渐入平淡也。”认为平淡是从华丽中来的,是富丽语词的内化。其更特别之处在于强调要以意为主,华丽为辅。“凡装点者好在外,初读之似好,再三读之则无味。要当以意为主,辅之以华丽,则中边皆甜也。装点者外腴而中枯故也,或曰‘秀而不实’。晚唐诗失之太巧,只务外华,而气弱格卑,流为词体耳。又子由《叙陶》诗‘外枯中膏,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乃是叙意在内者也。”

《韵语阳秋》――作者葛立方,论诗推崇杜甫和苏轼、黄庭坚,认为创作的源泉在于书本,“欲下笔,当自读书始”,并称“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学诗者不可不知此”。这些都未脱江西诗派蹊径。书前有隆兴甲申(1164)自序,乾道元年(1165)徐林序和乾道二年沈洵序。据徐序称:“隆兴元年,常之由天官侍郎罢七年矣,于是《韵语阳秋》之书成。”由此认为,该书系其晚年罢归后所作,成于隆兴元年,即1163年。和吴可一样,葛立方从语言的富丽到平淡来论述诗歌的平淡美。他认为平淡美并非语言单纯的富丽:“陶潜、谢眺皆平澹有思致,非后诗人怵心刿目雕琢者所为也。”也非单纯的平易:“今之人多作拙易诗,而自以为平澹,识者未常不绝倒也。梅圣俞《和晏相诗》云:‘因今适性情,稍欲到平澹。苦词未圆熟,刺口剧菱芡。’言到平澹处甚难也。”而应是富丽的语言洗尽铅华后达到的返璞归真之境:“大抵欲造平澹,富自组丽中,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澹之境,如此陶、谢不足进矣。所以《赠杜挺之诗》有‘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澹难’之句。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澹而到天然处,则善矣。”而且,这种返璞归真之境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如出水芙蓉般清新自然的境界,这就要求诗歌创作向着更加活泼更加清新自然的方向发展。

《庚溪诗话》――作者陈严肖,据书中称高宗为“光尧寿圣太上皇帝”,称孝宗为“今上皇帝”,称光宗为“当今皇太子”,则知该书作于孝宗淳熙(1174―1189)年间,晚于《韵语阳秋》。其论诗也是宗江西诗派的,如他说:“本朝诗人与唐世相亢,其所得各不同,而俱自有妙处,不必相蹈袭也。至山谷之诗,清新奇峭,颇造前人未尝道处,自为一家,此其妙也。至古体诗,不拘声律,间有歇后语,亦清新奇峭之极也。”“吕居仁作《江西诗社宗派图》,以山谷为祖,宜其规行矩步,必踵其迹。今观东莱诗,多浑厚平夷,时出雄伟,不见斧凿痕,社中如谢无逸之徒亦然,正如鲁国男子善学柳下惠者也。”其赞黄庭坚诗歌“清新奇峭之极也”,赞吕本中“多浑厚平夷,时出雄伟,不见斧凿痕”,实际上都是夸他们的诗作具有平淡美,也代表了作者本人的平淡诗观,即清新的诗歌具有平淡美,而浑厚、雄伟的诗歌也同样可以具有平淡美。

另外,杨万里《诚斋诗话》指出:“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如少陵羌村,后山送内,皆是一唱三叹之声。”这也表达了对平淡美的激赏。

可见,在北宋末及南宋,江西诗派不仅再次重视诗歌的平淡美,而且为其带来了清新自然、浑厚雄伟等新的因素。这为江西诗派诗歌创作吹进了一股清风,造就了以陆游、杨万里为标志的另一宋诗创作高峰的出现。

综上所述,平淡美作为江西诗派理论的重要内容,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现代文学理论要想完整地阐释平淡美内涵,综合考虑其各个时期的具体阐释情况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韩经太,中国诗学的平淡美理想[J].中国社会科学,

1991,(3).

[2]蔡钟翔,美在自然[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3]都业智,梅尧臣的“平淡”论[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淡化语法论文篇2

淡,重在心境。心存杂念之人,是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出淡的滋味的。

《菜根谭》云:“浓夭淡久。”纷繁的世界,这滚滚红尘中,淡是一泓清泉,洗濯你心中多余的欲望,送你清爽;淡是一滴清露,涤去你眼前炫目的诱惑,让你找准方向。淡泊处世,淡定为人,无论是庙堂中闻名遐迩的大师巨匠,还是深山里挑水做饭的得道高僧,都怀着一颗轻盈而执著的淡然之心,在人生路上且吟且唱。

“大概是因为我只会写作吧,所以我能写得比别人稍微好一些。”她,如空谷幽兰,在无人赏处绽放清雅的芬芳;她,如城中居士,在人世喧哗中仍保得宁静心乡。爱丽丝・芒罗,这位在北美文坛无出其右的小说大家,曾这样说道:“我不会打网球,不会打桥牌。能在下午三点,阳光正好打在我的书桌上的时候写作,就是最幸福的事。”身为万众敬仰的大师,她却不似其他名作家。她不曾奔波于各类社交场合,也不曾举办过哪怕一次签售活动。在财富、名望这类喧嚣面前,她遁身于加拿大乡下的木屋里,门扉轻掩,木窗漫开,浸身于草香牛鸣之中,把这平常景连带一颗淡泊之心化为翩舞文字,让都市人也能享受片刻安详。即便今日登顶诺贝尔奖,她也只是淡淡一笑,在众人赞叹中转身归乡――回到那颗淡泊之心真正眷恋的地方。

“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她,是民国一位比烟花更绚烂的先驱,在最艰苦的地方也不改初心;她,是“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吹尽了名利的狂沙后才能现出万丈光芒。吕碧城,在荣誉、财富面前,她的信仰何尝有过一丝一毫的改变?角逐商海,她富甲一方却清淡素雅,宁以文学自娱;长于繁华,她明媚如花却皈依三宝,身化碧涛。“手散万金而不措意,笔扫千人而不自矜。”她曾戏说,对于自己的作品就像随地吐痰,无刻意留存。言语无华,却又力拔千钧!姿容优雅,生命随化,而那诗意之源,便是她随性天涯的素淡之心。

“此心安处即吾乡”,淡是林璎心灵深处淡然而执着的归依;“彩蝶随意到天涯”,淡是狄金森生命家园无可置疑的美丽。质朴清新,一洗铅华,淡然面对既往,淡定拥抱未来。淡是一种气质,是生命超然的卓绝智慧。

林徽因曾如此说:“真正的平淡,不是隐居山野,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金雕玉砌又如何?充斥杂芜的心到头来只能剩下一座无主的孤坟;唯有心境淡泊,才能在人世纷杂中守得常我,求得真知,寻得大道。

名利何见?红尘应止;大道至简,至圣是淡。

评点:刘郁晖

文章思想深刻,内容充实。作者紧扣“淡”字立论,提出“大道至简,至圣是淡”的中心论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聚焦红尘,首先从清泉、雨露之魅引出论题,开篇亮剑,提出观点,旗帜鲜明;其后牢牢扼住观点内蕴,援引爱丽丝・芒罗、吕碧城纵深剖析论证;最后水到渠成,借林璎、迪金森生命追求深化中心,于林徽因隽语回味中圆合首尾,收束全篇,可谓结构天成,浑然一体。

或喻证,或例举,或引言,文章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另外语言精警,表达流畅,长句、短句交错使用,尤其是对偶修辞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引人入胜的效果,也提高了论证分析的力度。

下期赛题

生活才是最好的修行方式。

淡化语法论文篇3

摘要 文章对近几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淡化语法”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危害,提出了重新重视和 加强语法教学的主张。

    关键词 中学;语法;教学;暂拟系统;语法提要

    * * *

    近些年,“淡化语法”的观点在中学语文界颇为盛行。许多语文工作者,包括一些语法工作者,公然提出 “淡化中学语法教学”的观点。对此,我和许多中学语文教师一样,不能表示同意。

    在“淡化语法”论的影响下,中学语法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其表现如次。

    首先,语法知识内容过简。近些年出版的几套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1992年10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 年制初中语文教科书”,即现在通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语法知识短文内容越来越简, 许多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法知识被删掉了。以“新教材”为例,短语这一十分重要的语言单位,只讲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连极为常见的介宾短语、复指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都不 讲。介宾短语,即由介词和它后边的词或短语组成的语言单位,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是必须研究的重要内容, 中学语文“新教材”中竟然没有它的位置。句子成分,这样重要的内容,“新教材”中只是蜻蜓点水讲了一小 页。复句中的承接关系、解说关系也不讲了。多重复句知识更是越来越简,插入语这样重要的语法现象也被舍 弃。总之,内容简而又简,语法练习越来越少,语法教学大有被取消的趋势。

    其次,轻视术语教学。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离不开必要的术语,离开必要的术语,教学就无法进行。奇 怪的是近些年一些语法专家对此也不予以重视,有人说术语不同“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因此叫哪个都可以 ”,“名词术语在教学上是次要问题”。近几套语文教材,都不重视术语,“新教材”连主语、谓语的定义都 不作交代,其它成分的定义更是只字不提。对动词的几种类型也不作交代,只说“有的表示心理活动”,“有 的表示可能、意愿”,“有的表示趋向”等,为什么不可以用个“心理动词”、“能愿动词”之类的术语呢? 又如,短语一节,“新教材”讲了“动补短语”,后面又补上一句“和动补短语相类似的,还有由形容词和补 语组成的短语”,书后语法知识简表中则概括为“动(形)补短语”,到底叫“动补短语”,还是叫“形补短 语”?为什么不可以用“后补短语”这一明确的概念呢?又如,对疑问句的几种形式,“新教材”都作了介绍 ,可为什么不用“特指问句”、“是非问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几个术语呢?须知学生们学习外 语,特别是英语,对这些概念所表示的内容,简直是了如指掌,所用术语相差无几,可“新教材”却“犹抱琵 琶半遮面”,避而不提这些术语。有些知识不给个明确的术语,学生就无法记忆,如上一套教材将动词短语分 为下面几种:动+宾、动+补、动+得+补、状+动、状+动+补+宾等,别说学生,就是教师也感到难记。 术语不统一、术语多变、该用的术语不用,给学生学习语法制造了不必要的障碍。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不能给 个明确的“说法”呢?

    再次,语法知识缺乏系统性、准确性。“新教材”尤为严重,许多知识不够严密、准确。有的概念突然出 现,让人摸不着头脑。如,学生还未接触到句子成分时,初中第二册在讲解“偏正短语”时,说“修饰名词的 词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是状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讲动补短语时,也 说“中心语后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讲动宾短语时,说“受动词支配的词是宾语”。总之,在讲短语 时用了宾、补、定、状等术语,须知这些术语是针对句子而言的,是句子的连带成分。上述提法显然是不严密 的。假如我们分析句子“我认为,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最后”一词修饰名词,你能说它是定语吗? 很显然,“新教材”中的解说有失准确。再如,一些知识未作交代,语法练习中却作了要求,使教师、学生手 足无措。第六册159页,练习中要求将一些成语按组合方式分类,什么时候讲过成语的组合方式?根本就没讲过 。还有,一些知识模棱两可,如讲用符号法分析句子成分,举例说明两种标示方法,如分析“一轮红日渐渐升 上天空”,为什么不明确地确定一种分析方法呢?教材这样讲,教师和学生必然感到无所适从。知识的准确性 、严密性是科学性的体现,模棱两可则是教学中的大敌。

    在“淡化语法”论的冲击下,近些年,语法研究的文章和书籍越来越少,翻开80年代的中学语文教学刊物 ,语法研究文章比比皆是,不仅指导了中学的语法教学,而且促进了语法理论的研究。可是近些年,这类刊物 中此类文章寥若晨星,语法专著也很难看到,这不能不使广大语文教师深感遗憾。造成这种现象固然有诸多方 面的原因,“淡化语法”论的影响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淡化语法”论的直接影响是使当代中学生汉语语法水平下降,他们对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不能解释,对 稍复杂的句子不会分析,对复杂的多重复句更不能分析。语法水平低,影响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理解能力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受到影响。“淡化语法”论的另一影响是造成中学语法教学的混乱。语法知识越来越 简,语法知识内容多变,语法术语也不时变化,以致教师讲一个概念时,必须指出它们的另一些叫法,如讲短 语就得提一下词组这一概念。一些考试又频频涉及语法知识,如1993年高考试题要求学生选出与“学校对我们 的意见很重视”中的介宾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对介宾短语和整个句子结构的理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 很难应付。初升高考试,语法知识更是考查的重要内容,这使中学语文教师无所措手足。他们不得不借助于各 种语法书籍对教材中的语法知识作必要的补充,结果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语法教学呈现出“百花 齐放”的局面。现在的状况是,“文革”前和“文革”中毕业的老教师教的基本上是“暂拟体系”,中年教师 教的则是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与胡裕树的《现代汉语》和“语法提要”的混合物;而青年教师则只 是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短文教学,因语法知识内容过简而常常捉襟见肘,被学生问得无言以对。

    对“淡化语法”论,笔者委实不敢苟同。我认为,必须重新审视中学语法教学,对它予以应有的重视。

    其一,要从语法的性质上来认识。语法就是词的变化规律和组词造句的规律,而语法学就是研究这些规律 的一门科学。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变化运动的规律,汉语也不例外。现在人们学习英语、俄语,要研究它 们的语法,难道学习自己本民族语言,就可以置语法于不顾,只凭语感和语言习惯办事吗?不错,孩子们不学 语法,也逐渐学会了说汉语;一些人从未学过语法,也在利用汉语交流思想,并达到了相互了解的目的。但是 ,如果他们学习了语法,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他们就可以使语言表达得更准确,更符合汉语的习惯,自觉地避 免语法错误。语法,产生于人们的语言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使人们的语言实践更符合规律、 更科学,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淡化语法”实际上就是忽视语法理论对语言实践的指导作用。

    其二,从我国语法发展史上看,我国的语法研究指导了语言实践,促进了语文教学,带动了文化普及。我 国的语法学是几代人对语言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它是语法界老前辈智慧的结晶,又凝聚着许多语法工作者和广 大大中小学教师的辛勤劳动。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建立了比较严整体系的语法著作,是马建忠老前辈在1898年出 版的《马氏文通》,马氏的语法体系在本世纪初国内语法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汉语的语法研究,在越 来越多的语法工作者努力之下,不断前进。1924年黎锦熙老先生出版了《新著国语文法》,1941年吕叔湘出版 了《中国文法要略》,1943年王力著述了《中国现代语法》,这些语法研究著作,对汉语的语言实践起到了很 好的指导作用。

    解放以后,1951年吕叔湘、朱德熙二位先生又出版了《汉语修辞讲话》。50年代初,许多语法工作者潜心 研究,几年内出版了上百种语法著作。由此,当时形成了一种群众学语法的运动,中学里开始讲授语法,社会 上成立了各种语法学习班,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的文化普及,提高了人民大众的语言水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暂拟系统”)对语言实践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这个系统形成于50年代中期,1954年开始酝酿讨论,1956年定稿。当年,中学语文实行文学、汉语分科教学, 汉语课教授的就是这一语法体系。这一体系是当时许多语法学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共同劳动的成果,它吸收了 黎锦熙、吕叔湘、王力、高名凯、陆宗达、俞敏、丁声树、赵元任、李荣、吕冀平等许多老前辈和语法工作者 的研究成果,在当时以至以后较长时期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由于中学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使这一系统得 到极大的普及。这一“系统”对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起到了很好推动的作用。当时掀起了一个学习语法的高潮 ,语法教学带动了语文学习,促进了其它学科的学习,“暂拟系统”深入人心,为五六十年代学生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许多60年代的大学生,每当回忆起中学时代的语法学习,都深深感谢50年代中学语法学习对他们的帮 助。后来,实行了两年的语文分科教学被废止了,连张志公老先生也“说不清楚到底为什么”。但不管怎样, 语法教学促进了语文学习,指导了语文实践,却是大家公认的事实。这个“暂拟系统”一直沿用了近30年。

    1981年7月,广大语法工作者在哈尔滨召开了“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开始起草新的语法,历时两 年多,最后定稿,1984年各语文刊物正式登出了“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以下简称“语法提要” ),它修正了“暂拟系统”中的一些缺点,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这套语法教材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缺陷(如只 强调短语的功能类型,忽视短语的结构类型,对功能类型中的各小类划分不够科学,难以记忆等)及在中学语 文教材中的多变性,其影响大打折扣,但十几年来,对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起到了较大作用。

    其三,强化语法教学必将大大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和古代汉语学习。在当前国际上各国激烈竞争的时代, 外语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外语成为时代的需要。然而,没有良好的汉语基础能够学好外国语吗? 一个汉语基础薄弱,对汉语语法一无所知的人,学好外语是不可想象的。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尽管千差万别,但 总是有着许多共同的东西,探讨他们的共同规律,认识它们之间的差异对外语学习好处极大。就拿复句来说吧 ,汉语语法中复句分句间的关系主要有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几种。而俄语语 法称复句为复合句(сложное предложенне),它分为并列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主从复 合句又分说明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而状语从句又分地点状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目 的状语从句、方式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等。有比较才有鉴别,一比较,两种语言的差异就 一目了然了。而英语中则称复句为多重句(multiple sentence),分并列句(compound sentence)和主从复合句 (complex sentence)两种,并列句根据连接词情况与汉语中的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关系的几种类型极为相 似。主从复合句则又包含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三种。状语从句又包括时间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 句、地点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比较和方式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和让步状语从句等, 英语俄语多有相似,与汉语则有同有异。至于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在汉语中表达情况则很复杂, 有的与大宾语句极为相似。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必将促进外语学习,也必将加深对汉语的理解。近些年,在“ 淡化语法”论影响下,学生汉语语法水平下降,严重影响了外语学习,应该视为深刻的教训。

    主要参考书目:

    ① 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② 吕冀平:《汉语语法基础》,黑龙江出版社,1983年版。

    ③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④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甘肃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淡化语法论文篇4

一、实例分析近年来的命题特点及趋势

纵观这几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部分,命题呈现以下特点。

说明文阅读命题特点及趋势:1.逐渐弱化从文体知识角度命题。如:直接考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说明的方法有哪几种?说明的顺序是什么?这种题型基本已没有。取而代之的是:这个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或考查语言准确,注意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2.加强对文章内容整体理解能力的考查。注重筛选、提取、概括文中重要信息能力的考查。如:2012年试题说明文《“毒胶囊”有多毒》中:说说如何鉴别“毒胶囊”?3.增加开放性试题。如:2012年试题说明文《“毒胶囊”有多毒》中: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胶囊类药品?

议论文阅读命题特点及趋势:选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充满思辩色彩、阐释人生哲理的短文。将增加一个选择题。内容为:关键信息的筛选、要点的归纳概括、关键语句的理解、语言特点的体会等。考查的重点一般放在提取论点、分析论证思路、探讨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和对作者的人生感悟上,以开放性试题见多,结合生活体验谈对选文某一观点的理解。如2013年试题《怎样让幸福来敲门》,问题:谈谈为什么“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福;而有的人却感到失落、痛苦”?考的就是考生阅读后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态度和幸福的认识和重新的定义。

散文的阅读命题特点及趋势:选取的都是名家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的文章。如2011年的是美国作家比恩的作品《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2012年的中国作家常跃强的《淡淡的深情》,2013年凌鼎年《天使儿》,这些文章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完美。考查几种能力:对主要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对写法的分析能力,对语言的品析能力,对文章的主旨的把握和感悟能力。考查初步欣赏作品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如2012年《淡淡的深情》中13题通过选择题形式考查了作品思想意蕴、形象以及写作技巧与艺术特色的初步鉴赏;2013年《天使儿》中16题考查了对内容理解和概括能力。

二、不同文体的解题技巧

1. 说明文

考查内容为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1)考查对说明事物的特征的把握。答题方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作答,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2)考查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作用的把握。常见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等。常见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考查对段意概括的把握。解题方法:找中心句,结合特征进行概括。(4)考查对语言准确性的把握。问题形式一般为: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答案形式为:不能删,这个词的意思是……,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删掉后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不准确。这个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议论文

(1)找论点的方法。可以从以下三种情况判断:是否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是否用问题引出论点,是否用名言引出论点。(2)论据考点:一般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和数据;道理论据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某个观点,首先使用某某论据,然后对某某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该观点。(3)论证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思路: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举例论证。格式:举某某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论证了某个观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比喻论证。格式:将……比作……,证明了某个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比论证。格式:将……和……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3. 散文

以2012年中考《淡淡的深情》为例。

(1)选择题。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中“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一句,一方面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第7段写“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 B.第4段中母亲化“打”为“拍”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但母亲的爱子之心却表露无遗。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中多出可见。 C.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赋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义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D.本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典雅华丽的词语作者以发自肺腑的深情为平淡的母亲抒写了一首朴素感人的赞歌。

技巧:这道题考查了考生散文的基础知识 。因此,学生必须熟记散文的基础知识。如: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理清结构,了解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前后呼应,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学会鉴赏、评价文章的优劣得失等。

(2)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将生活中平常事情串联在一起的?

②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技巧:①怎样找线索。线索有的是标题,有的是开头一句话,有的是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线索有以时间为线的;有以人物活动为线的;有以情感为线的;有以事物为线的等。②审清问题,确定答题区域。看清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各个问题涉及哪些知识,在文中的哪些段落寻求答案,即确定答题区域。根据答题区域,精读文本,勾画关键语句。

(3)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

答题格式:文中把……和……对比,突出了……,更好地表现……的主题。

淡化语法论文篇5

一、在沉稳中追求灵动

议论文写作中的“沉稳”,主要体现于议论文写作的常见范式,即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写作思路。“灵动”,主要表现为贴近生活、活用典故、精选史料以及开合自如等。只有如此,议论文写作才能在坚守常规中彰显灵动。

如,笔者联系《六国论》(苏洵)的阅读,引导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的范式反复认识。这篇文章的显著特点是论点鲜明突出,结构精巧严谨,论证方法灵活多变。于是笔者重在引导学生抓中心论点,明写作结构,思论证方法:⒈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从理论上予以论证的?⒉作者是如何以确凿的史实论证“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的?⒊作者是如何由历史转向现实,指出为国者应从六国因赂秦而亡的历史中吸取教训的?⒋为了加强文章的逻辑力量,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不同的论证方法加以论证的……这样,让学生在范文阅读中总结议论文写作的一般结构范式,把握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假设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既坚守“沉稳”(规则),又呈现“灵动”(方法)。

二、在深刻中追求亮丽

议论文写作注重以理服人,因此说清道理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某些学生的议论文或内容空泛,华而不实,或议论肤浅,论证不力。究其原因,是缺乏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立足于思想高点,提炼出不同寻常的真知灼见,追寻事物的本质。只有如此,才能在“深刻”中呈现“亮丽”。

笔者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时,结合学生的精品佳作,引导学生抓中心,找要点,寻亮点。从而,使学生在横向分解中感悟文章深刻的内涵,例如习作《稳中求胜》,开篇在悬念中引出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然后分三层探究沉稳从何而来:一曰沉稳由志而来,以历史上班超投笔从戎、林则徐禁烟为例,阐述志向高远才会有沉稳的品性。二曰沉稳从难而来。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阐明只有历经磨难才能拥有沉稳的大气。三曰沉稳从无欲而来,阐明只有除私欲,才能沉稳淡泊。结尾揭示“稳中求胜”的必然性。通过对例文分项并列论证方法的剖析,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议论深刻得益于精到的分析,受益于多角度、多层次的辩证思维。而文章的亮点既是思想的闪光点,又是语言的出彩点。简而言之,“深刻”源自于本质的追寻,“亮丽”体现于新颖独到的见解。

三、在平淡中追求新颖

议论文写作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语言表达的准确、严密与简约。历史典故,似信手拈来,却精心挑选;现实个案,似司空见惯,却生动贴切;哲思横溢,似恣肆,却意蕴深刻……总之,议论文写作中的语言表达要在平淡中追求新颖,在朴素中追求雅致,在准确中追求鲜活。这样,才能显示议论文语言的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作《我所追求的品格——沉稳》时,先引导学生用分项并列论证的方法,列出写作提纲:开篇点明中心论点,接着用分论点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最后再次点题。然后,引导学生将沉稳的品格与文化现象联系起来,以理带事,以事证理,使事与理融为一体。这样,使议论文的语言在平淡中见新颖。例,某生在论述分论点“沉稳,首先要有扎实的根基”时这样写道:“高山傲对千年风霜志犹坚,是因为它的脚下广袤千里;翠竹咬定青山不放松,是因为它深深扎根地底。有了扎实的基础才可能沉稳。国学大师钱钟书引经据典,妙语连珠,是由于他博览群书,通晓中外;陈寅恪能够在眼盲脚膑后完成辉煌巨著《柳如是别传》,是由于他具有扎实的文史功底……有了扎实的根基,才成就了高山的壁立千仞;有了百川东流,才有了大海的波涛浩瀚;有了点滴积累的扎实,才可能有融会贯通的潇洒自在。”这里,作者先用高山傲对风霜、翠竹咬定青山全靠扎实的根基来铺垫,再用典型的事例来证明,最后用一组排比句强调具有扎实根基的巨大作用。语言凝练概括,平淡中露峥嵘,朴素中见新颖。这样,既加强了议论的逻辑力,又增强了表达的感染力。

淡化语法论文篇6

偶尔迷茫的王老师(以下称王老师):工作还算顺利,就是有一个问题让我很困惑。现在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交际能力,提出了“淡化语法”的主张。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课堂教学的大量时间都让学生练习会话,没有专门进行语法知识教学,导致学生在课堂发言时经常出现语法毛病。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淡化语法”,语法明明很重要啊!

周博士:天天听病句是有点闹心,但应该不算是大问题吧?我的研究生交给我的中文论文里也经常出现病句。

王老师:您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我,课间与学生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他们说汉语也存在不少语法毛病,简直没法愉快地聊天了。

周博士:只要不影响交流就可以了,毕竟按照“交际英语教学法”的理念,交流才是第一位的。

王老师:可是学生们无论是在课堂对话还是日常交流中出现的英语语法错误,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要么缺主语,要么少谓语,词不达意、歧义迭出、搭配不当等问题比比皆是。比如说,该用现在完成时的地方,用了一般过去时;该用on campus才符合表达习惯,却写成了at the campus;be动词和实意动词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而实意动词没有加ing……虽然作为英语教师,我能明白他们想表达的意思,但是总觉得很别扭。

周博士:毕竟我们还是以交流为核心嘛。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牺牲一点语法知识也是可以的。

王老师:我可不这么认为。语法应该是良好交流的基础,而不是交流的障碍。我们强调以交流为核心,并不是希望学生带着语病去交流啊!

周博士:这倒是。不过英语教学非常强调学生的“语感”,朗读、背诵、对话、模仿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有了语感作为保障,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应该怎么说、怎么写了。所以与其重新拾起语法,不如慢慢培养语感。您觉得呢?

王老师:听起来似乎有一些道理。凭借良好语感和模仿,学生在一开始的确不会出现太多的病句,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套用句式。但即便他们说对了、写对了,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对”,而只是“我感觉对”。脱离模仿造句阶段后,学生最终还是要依靠理性来分析句子而不只是凭感觉来判断。因此,在语感培养达到一定基础之后,第二个阶段就需要补充语法知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交流时做到“准确地表述”,而不仅仅只是“表述”。遗憾的是,我们现在主张“淡化语法”,让学生的语言学习永远处在“跟着感觉走”的状态,导致现在学生的交流、表达中存在大量的语病,这反而影响了学生的表达热情。

周博士:您说得有一定道理。

王老师:所以,在我看来,英语教学不能淡化语法,而是应该强化。但是,我们需要改变以往“先教语法、再练会话”的做法,可以先培养学生的语感,再进行语法教学。如果一味地轻视语法、淡化语法教学,最后很可能事与愿违。我希望您能把我们一线教师的这些想法与课改专家好好沟通、交流一下。好的改革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应该多听听一线教师的意见;如果都不太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不关注一线教师已经积累的经验,那么改革对一线教师来说就会成为一个障碍,对学生也未必有好处。

周博士:好的,我一定帮您转达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淡化语法论文篇7

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

摘要:中国电影在发展历程中,受到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意境的审美影响到了电影的意境审美。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冲淡、虚静、幽寒都是典型的审美范畴,中国电影作品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这些审美观念和审美技巧构成了电影的画面,使得中国电影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电影的审美风格。

关键词:中国电影;意境美;传统文化 一、冲淡之美

在中国电影里,有镜头语言浓烈奔放的,如《红高粱》;有压抑沉重的如《风月 》,但冲淡远阔的镜头更是屡见不鲜。在中国传统的审美里,冲淡是一种更高级的美学形态,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梅圣俞诗:“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苏东坡也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彩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那些激烈的表达方式因为用力过猛而常被归于下品。美学思想家李泽厚对“冲淡之美”也有过这样的见解:“正如司空图《诗品》中虽首列‘雄浑’,但客观趋向却更倾心于‘冲淡’、‘含蓄’之类一样·····是当时整个文艺思潮的反应。《画论》中把‘逸品’置于‘神品’之上,大捧陶潜,理论上的讲神、趣、韵、味代替道、气、理、法,无不体现出这一点。”

以冲淡为美源于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在中国的道家思想和中国佛教的禅宗思想中阐释较多,进而影响到了文学批评思想。以平淡来评价文学作品的例子很多,如苏轼评柳宗元诗“寄至味于淡泊”;梅尧臣说“做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都以平淡为最高的审美境界。在平常岁月中,砍柴吃饭无非妙用,一花一叶皆有情韵。王维的《鸟鸣涧》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描绘了一幅静寂、冲淡的山夜图画。李泽厚认为:“它所追求的那种淡远心境和瞬刻永恒,经常假借大自然来使人感受或领悟。”这表现在电影画面中便是“一切镜语皆是情语。”冲淡的风格要求寄情于景,而这情是淡的,景是静的。看似寡味甚至无味,但其实其中有至味在,令观众回味无穷。那么,影片的冲淡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

第一在于选景。所谓“景是创造电影意境之母体”,选取什么样的景物决定着作品应该具备的何种美学风格。笔者认为,为了体现冲淡美,一方面选景尚古尚自然,那些充满现代风格的景物距离冲淡境界很远,钢筋水泥和灯红酒绿营造的只能是一派喧哗和躁动;另一方面,要舍大求小,并非所有自然景物都具备淡味,大山大河呈现的就是恢弘和壮美。只有小桥流水、斜风细雨才是冲淡境界最钟情的景物。苏东坡曾做一个对联:“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极简淡的八个字,却包含着浓浓的禅味。这些平常不引人注意的小景色、小物件,经过创造者的点化,散发着耐人寻味的美,“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它在空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中国着名的美学着作《二十四诗品》中《冲淡》一品中对这种美学风格有着精湛的描绘:“饮之太和,独鹤与飞。尤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可见,其中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江河翻腾,只有孤独的鹤影,惠风吹拂的青青子衿。然而就是由这些寻常元素绘就了一幅“淡不可收”的清雅画卷。这种美学风格深深的影响了中国电影的画面风格。

《城南旧事》叙述的几个故事,都是关乎悲欢离合,关乎生离死别。就是这样人生中的大事件,却在古朴的北京胡同和四合院中波澜不惊的展开,使得影片弥漫着一种淡淡的伤感,轻轻的叹惋。正如该片导演吴贻弓所说的那样:“影片应该是一条缓缓的小溪,潺潺细流,怨而不怒。”《早春二月》中的小桥流水,古镇小巷以及无边细雨都很好的衬托了影片清丽恬淡的整体风格。《暖》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怅惘,温情脉脉却无处可依的哀怨和影片中镜头所频繁呈现的摇曳的秋千、婆娑的树叶、如泣如诉的细雨是分不开的。有了这些景物,使得故事主人公的心境终于有所寄托,也使得本来很凄惨的命运、很伤痛的故事被导演讲述得不那么惨烈,反而有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之美。

第二,富于诗情画意的古典韵味的建筑有助于影片创造冲淡之美。我们看到,深谙其道的创作者会把镜头聚焦于中国的古城、古镇、古村。《城南旧事》里的北京胡同,《小城之春》里的江南古城,《边城》里的湘南古镇,《云水谣》中的云水谣古镇,这些影片的取景地都是作者煞费苦心选择的结果。这些传统的古韵建筑之所以最能体现诗情画意的素淡味道,与道禅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中国江南的乡村建筑大多是白墙黑瓦,看似单调,却在纯净质朴中蕴藏着无穷的灵气。白墙黑瓦在青山绿水之间,空茫而又幽深,单调却又意蕴无穷,正是,“白本非色,而色自生。”

中国的传统审美中,以黑白为主色调。《卧虎藏龙》全片的第一个镜头便是一幅徽州水乡的黑白世界的大全景,远处是青山,近处是绿水,青山绿水之间的是黑瓦白墙的乡镇。摄影师借助自然光效使得大面积的白墙泛出光泽,十分醒目。随之,主人公李慕白着长衫,牵红马,就在这黑白世界中疾疾走来 。影片一开场,便由镜头奠定了该片素淡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又非常恰当的对应了影片蕴含的庄禅思想。在《暖》中,镜头多次展现了白墙黑瓦的江西古村落,尤其是那条夹在两面高大斑驳的古墙之间的巷道,既体现出了拙朴的影像风格,又让人感到了一种幽深的命运感。

第三,远景镜头更有利于展现冲淡意境。王志敏认为:“自然景观的远景镜头本身就有一种使场面客观化作用,我们在看远景镜头时,我们的眼睛仍会根据自己的视觉距离要求而观察镜头中的内容,并非是近景镜头或者特写镜头那样迫使观众注意导演的态度,代替观众对镜头的解释。”因此远景镜头是导演间离观众的手段,是导演客观化表达的手段。从心理学来讲 ,摄影机和拍摄对象距离越远,观众在感情上的参与度会越小,就越会获得冷静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会令观众更客观,更淡然。影片《天使草原》的第一个镜头是一个大全远景,画面的上方是大块大块的云朵,下方是绿油油的草原,在天高地阔之间,一辆牛车,渺小的可以忽略不计。随后,这个大全景又反复出现几次,这组镜头便奠定了整个影片的基调:平淡而悠远。所有的故事就在这片仙境般的天上草原发生,所有的感情都波澜不惊,静静流淌,而就在这看似平淡的叙事中,蒙古人那金子般的心灵却慢慢的征服了观众。中国大量的电影都喜欢以这种大全远景镜头开场,这与中国电影人内心向往淡逸悠远境界分不开的。

二、虚静之美

长镜头的理论和实践都肇始于西方,但似乎中国电影人更热衷于长镜头尤其是静态长镜头的运用。静态长镜头是相对于运动镜头和短镜头而言的,它的基本特征就是摄像机固定不动,所拍摄的镜头达到一定长度,基本都超过30秒。静态长镜头除了体现信息,表达意味外,还能呈现独有的静默风格。“长镜头语言在功力深厚电影导演手中,甚至可以成为表达某些电影观念,以及阐发人文关怀和细微人生洞察的手段,成为带有诗意的风格抒情性表意手段。”因此静默不动的镜头,镜头内同样静默的空山、流水、落叶、微风,无不在营造着一个无比幽静的大千世界,而在这无限的静中却有潜流涌动,无以遏制的生命的激情便自然蕴含其中了。不论是侯孝贤的作品,还是贾樟柯的《站台》,蔡明亮的《爱情万岁》(片尾女主人公默默哭了6分钟之久的长镜头堪称经典),都体现了对这一拍摄手法的偏爱。

中国的优秀电影人是深谙动静之道的。张艺谋在他的着名的《<黄土地>摄影阐述》中写道:“为造成一种深沉、厚实的感觉,(摄像机)能不动尽量不动。通过镜头内部的有机调动,通过演员的运动,与不太运动的摄影机形成一个整体,造成既有层次,又有变化的视觉印象。电影是动的艺术,但电影摄影机未必只有“动”这一种手法。”在这段论述的结尾,张艺谋用简洁的语言总结道:“山之厚处即深处,水之静时即动时。”我们在《黄土地》中感受到的影像风格,确实就像张艺谋在摄影阐述中追求的那样,“不求力的震撼,而求静的恬美”。尤其是表现黄土地和黄河的静态长镜头,静默肃穆,引人深思。

谈到中国台湾导演侯孝贤,有学者认为:“侯孝贤的电影美学是一种静观默察式的中国美学,是一种宁静致远中透视着忧思默想的中国古典美学,他努力在入世的现实生活中遁世,儒学的生活态度和道学的思考方式浸润着侯孝贤电影的试听表达。”在他的影片中,常常一场戏就一个镜头,摄像机一动不动,任由画中人自由行动而无动于衷,任由时间静静消逝而远远凝视。在侯孝贤的长镜头中,最明显的要算吃饭镜头。侯孝贤经常拍摄一家人坐在地铺上,一声不吭,默默吃饭。就是这样的平淡无奇的日常画面,往往都要拍摄三分钟以上,并多次出现,高度真实就像纪录片,洋溢着朴素的魅力,体现了创作者对客观时空的尊重。关于长镜头侯孝贤的御用编剧朱天文曾总结道:“长镜头的魅力,在于不必去破坏环境外观上的完整性,能够持续保持现实空间的原貌,赋予演员一种从容自如的生活节奏。而这些,乃是为了更接近于我们在现实世界里所看到的事物的样子。”

三、幽寒之美

在中国电影的影像世界里,还有一种令人惊异的美,那就是幽寒之美。这种美学在除了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里是罕见的。 寒雪、冷月、古寺、幽林、荒枝、野水,这些冷的意象在中国电影的镜头世界里比比皆是。清冷的景象、淡冷的色调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幽寒之美。

《早春二月》、《小城之春》、《可可西里》等影片都选择了冷色调,借以传达凄冷的意境。冷的美学观念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的艺术家们,不但诗家和画家喜欢以冷月、寒雪、深潭、荒山等冷淡意象为素材,电影创作者也热衷于构筑幽寒的影像世界。

中国电影人很好地利用了传统的审美方式,多以中国山水画的方式传达出冲淡、幽美的意境。选择幽寂的素材以配合观众的审美心理,特别是以动衬静的手法使用更为普遍。与西方火爆、动作类的电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统的中国电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更关注人物活动的细微场景,借以传达人物内心活动。再配以冷光源和冷色调,表达淡淡的情愫和内敛的情感体验,与中国人情感含蓄的表达及审美心理相一致。

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 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

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

淡化语法论文篇8

[关键词]笔墨程式化语言传承创新

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以笔墨为主体,在充分发挥笔墨程式功能的同时,使画面具有“水晕墨章”“墨兼五彩”的艺术效果。水墨画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把握传统程式化语言传承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上创新,是我们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课题,今示出拙见,与大家探讨。

一、以“笔法”程式之美,探求笔法教学新形式

欣赏古今中国画家的作品,强烈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用笔样式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顾恺之用笔劲键飘逸如“春蚕吐丝”,吴道子勾线洒脱隽永似“吴带当风”,陈老莲造型凝练、任伯年精准洒脱、吴昌硕笔墨丰厚有力度、石涛经营脱俗露禅境、黄宾虹用笔干涩中有“浑厚华滋”等等。笔法的特征有“平、圆、留、重”,作画的程式有“勾、皴、染、点”,可见笔法运用成为中国画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前辈画家潘天寿认为笔法之美有三:1、简洁明确。指笔线和墨块黑白分明、清晰肯定。2、生涩凝练。指运笔过程中的生涩感觉和凝练含蓄的韵味,如他自的《兰石图》画中,笔法圆实厚重,兰叶与花皆用中锋写出,劲健含蓄。在《石榴》画中的枝干表现,中锋与侧锋并用,笔痕中多有飞白,运笔使转顺逆、提按顿挫浑然一体。3、雄健刚直。指气雄力健,用笔忌蛮横粗野,其奥妙在于对运笔力度的把握与控制。山人用笔以柔为主,柔中带刚,笔锋使转变化,彰显平淡天趣。潘天寿用笔讲究以方直为主,转折处以方代圆,用侧锋的锐利之感来增加笔线的硬度,使运笔的变化富于美感,形成雄健刚正的画风。纵观潘天寿绘画的笔法之美,在于他巧妙地将传统笔法与鲜明的个性风格结合在一起,其创新价值昭然若是。因此我们认为,教学中既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中国水墨画用笔法则及规律,又要在笔法的传承上有所创新。

二、以“水性”润泽之美,探求水法教学新观念

古代画论中,“墨分五彩”指的是水墨变化的浓淡关系,即“焦、浓、重、淡、清”。水掺入墨中,即是水性与墨性的结合,由水性揭示引发出墨性,构成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语言。古往今来,人们多讲墨法,不太谈水法,其实,墨法与水法是分不开的。清代画家张式在谈到用墨经验时说:“墨法在用水,以墨为形,以水为气,气利,形乃活矣,故水墨并称,实为至理。”只有掌握水的使用技巧,才能使墨色产生精、气、神的意蕴。用心体会名家用水奥妙的同时,比较鉴别方法上的异同至关重要。有时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欣赏大家的作品,有的虽年代久远,但仍可以从画中读出水气弥漫,充满生机的气息,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国画大师齐白石长于画虾,虾的晶莹剔透得宜于用水。在画虾的头部及腹节时,白石老人用一小勺顺笔肚滴入清水,再由笔锋渗到纸上,水趋墨走,留下润白一片,虾的形象饱健清亮,独具魅力。水法的要领之一是掌握笔头含水量的多少和用笔缓疾的变化其二是注意在用墨用色过程中巧妙地用水;其三是注意谨慎用水。黄宾虹作画意在笔先,笔端蘸墨含水,皴擦点染往往一次用完,可谓“惜水如银”。传统笔墨技法中的干湿、浓淡、渗化等效果都和用水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当代绘画新材料使用对水性墨法的表现赋于了新的内涵,挖掘整理传统水法技巧,对拓宽水墨画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以“墨律”灵动之美,探求墨法教学新规律

从古至今,墨法使用在不断演进、不断创新。既有“惜墨如金”,又有“泼墨如废水”。石涛有诗云:“黑团团墨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华琳在《南宗抉拨》中说“用墨专在一处,便孤而刺目,必须从左右搭配,或上下添设,纵有孤墨,顿然改观”。墨既要重复出现又不可完全雷同,在面积大小、不同墨色、墨阶上产生层次变化。所谓“淡无浓不立,浓无淡不显”就是指这种墨象对比的效果。一幅画中墨无对比,必然产生平腻之病。对比太强则死板生硬,太弱则平淡无神。墨色在重复中变化,在变化中对比,疏疏密密、大大小小、有节奏地排列组合着,形成墨律变化的节奏美。中国画墨法程式繁多,如“以淡破浓”、“以浓破淡”、“以湿破干”等等。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墨性”之美,把握墨色的层次变化,学会处理整体与局部的浓淡干湿关系,同时还要追求笔墨韵味的表达,平淡天然才是韵味的极至目标。淡墨的“空灵”感觉是最难把握的,淡而厚、淡而有精神,如宝石般晶莹透明,其关键在用墨的变化上。杜甫诗云:“元气淋漓漳犹湿”,好的墨色能使画面层次分明,变化莫测,既所谓“死墨无彩、活墨有光”。墨色的浓淡干湿、主宾强弱、黑白灰等形式语言的表达要按照一定的节奏韵律变化,如能很好地运用,再配合用笔造型、设色等艺术手段,就能创造中国画“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鲜明生动地为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意境服务。在训练方法上可以选择没骨画练习,作画时注意墨色、笔势的变化,一气呵咸使其酣畅淋漓。我们需要让学生懂得,只有掌握墨法程式的基本规律,才能超越古人的束缚。

四、以“赋色”和谐之美,探求色墨教学新法则

中国画在笔墨程式讲究“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色墨交融”,水墨画也有用色,只是色彩的运用融汇在笔墨之中了。传统中国画用色多以主观情思为出发点,追求意想表达,南北朝时期就有“随类赋彩”的提法,北宋文人画家坡又发展了“随心赋彩”的理论,它对后世中国画色彩实践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文人画的勃兴,以“重墨轻色”超凡脱俗主导思想的文人画风成为画坛的主要力量。文人画儒雅尚简,崇尚笔苍墨韵的中和之美,重神似轻形似,追求“意足不求颜色似”的精神境界。这样在用色技法上的简淡之风也就顺理成章了。中国画的用色受到用墨的制约,解决好他们的关系应注意以下法则:1、色墨重叠法。用色在墨稿上层层积染,形成统一的调子。2色墨对比法。着墨时有意识留出一些空白,用强烈的色彩填充其中,形成对比效果。3色墨混合法。一笔中有色有墨,微妙鲜活,没骨画擅长此法。清代画家石涛讲地好:“笔墨当随时代”,只有不断地在教学中探索新技术,实验新技法,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五、程式化语言的继承与创新

淡化语法论文篇9

“凤头、猪肚、豹尾”是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对文学创作的要求。即开头要像凤头一样鲜艳、美丽,从而吸引读者读下去;中间要像猪肚一样厚实、丰富,让读者读了能够有收获;结尾则要像豹尾一样强劲有力,能够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这要求,至今仍是作家努力的方向,也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希望。笔者想,阅读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因此,笔者在进行愉快教学的教改实验中,尝试用这样一种思路进行某些课文的教学设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以《荷塘月色》为例进行说明,请高中语文教学同仁批评指正。

一、凤头

上课伊始,笔者登上讲台后一言不发,首先在黑板上信笔画了一个粗线条的圆,并把粉笔横捏,在圆的中间“施以淡粉”。然后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因为课前曾布置预习,学生知道要上这一课。这时大部分同学都会认为是月亮。笔者在否定了他们的种种猜测之后,告诉他们:“这是《荷塘月色》一文的‘写意画’。”要求他们在这一课中注意思索笔者为什么这样说,并且允许他们随时把感悟的答案告诉笔者。此举旨在激趣。

接着笔者就给他们范读课文,同时配以低微的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2乐章(此乐章表现的是莫扎特的一段与朱自清有些相似的感情经历,同时也提示学生这就是“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找不到可用小提琴协奏曲《粱山伯与祝英台》代替)的录音。读前让学生注意思索这篇文章的基本风格是什么,哪些语句是直接表现作者的感情的。

二、猪肚

读后,在同学们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笔者以课文第l、2部分为例略加指导:课文是通过创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第一部分),流露作者那淡淡的哀愁;通过表现荷塘四周的情景(第2部分),烘托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两个字体现了全文的基本风格。“淡淡”的哀愁(“颇不宁静”)和“淡淡”的喜悦(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交织在一起,似烟似雾,笼罩在下面所描绘的“荷塘月色”图上。

在重点分析第三部分“荷塘月色”之前,笔者又见缝插针,结合说明为什么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致引起“淡淡”的哀愁,向学生讲述本文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矛盾的心理、抑郁的情绪;以“作者欣赏到了怎样的一幅图景,以致引起了他‘淡淡’的喜悦,他又是怎样把它描写出来的”的提问,很自然、顺畅地过渡到对文章重点部分(4~6段)的揣摩和分析。

笔者在让学生集体朗读4~6段之后,让他们思索,并在讨论的基础上让他们明确下面一些内容:在描写月下荷塘和荷塘四周时,作者描写的景物、顺序、方法和特点;写荷塘上的月色时的侧面描写;叠字的运用,用词的精当、富于表现力等。要求他们能举一反三(如从“月下荷塘”类推“荷塘四周”),并要求他们课后注意根据描写的顺序背诵4~6节课文。还通过荷花图谱投影让学生分析哪些是“袅娜地开着的”,哪些是“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等等,将教学过程形象化。

笔者在组织学生讨论“作者的感情在作品中有没有发展变化?它与作品的景物描写是怎样交织、融会在一起的?”及“文章的整体结构是怎样的?”这样一些问题时,设计了如下练习,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请画出作者的游踪点。

2.请说出作者与每个游踪点相对应的思想感情。

学生大多数都能正确完成,笔者又在他们分析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点拨。

1.即景抒怀,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荷塘月色是美的,令人陶醉的,但作者是用大自然的美来反衬社会的丑。所以,荷塘月色中的所有美景,都笼罩着作者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2.文章的行文线索有明线(游踪变换)、暗线(情感变化)两条。无论是明线还是暗线,都是圆形的。从明线看,作者走出家门——小煤屑路——荷塘(欣赏荷塘月色)——原路回家。从暗线看,作者情感不平静——寻求平静——得到平静(欣赏荷塘月色)——又不平静。明线、暗线巧妙、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作者的一段心理历程。这种行文结构也巧妙地告诉读者: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想超脱那个社会现实是不可能的。(这也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当然,它们的主旨是相反的)作者在荷塘周围、明月之下能够偷得“片刻的宁静”、“淡淡的喜悦”已是难能可贵的了。

三、豹尾

讲到这里,学生已极有可能自己悟出笔者一上课时画的那个涂淡粉圆圈的意味了。如果有学生在课上抢答出来,教师可用事先准备好的小奖品予以鼓励。笔者给学生的奖品是一幅油画——《蒙娜丽莎》。

如果没有学生能回答,教师则可先启发、引导,最后抖开这个包袱,释开这个谜:“结构是圆的,色调(风格)是淡的,这,就是《荷塘月色》。”

淡化语法论文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有效提高

一、教学形式上

教学形式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因而,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式时,就应该以学生为本,坚持科学适度的原则,既要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科学性、教育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材料,又要采用最能使学生把握教学内容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教学方式。千万不能舍本逐末,那样的话,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本来意义了。

1.提问要合理

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但是提问不要太碎太杂,切忌“满堂问”。

2.教学形式要科学

立足文本是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因此,为了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我们首先必须在时间上给予保证。要给学生充分的接触课文、诵读课文的时间,包括课前的预习以及课堂上的自由诵读。其次,我们还应该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诸如有计划地提供一些必需的阅读背景资料(作者情况、写作缘由、写作意图等等);教给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圈点法、质疑法、猜测法、讨论法等等)。

3.课堂上正确运用小组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的优越性自不用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形式上的倾向。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一声令下:“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于是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那里作“看客”。不能真正起到讨论的作用。所以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切不可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的形式。

4.评价要中肯

要防止教师对学生参与的评价、反馈只说“答得好”、“答得不错”,没有实质性的评价。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实现目标程度以及学习进步程度和创造力等等的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如果仅仅是笼统的赞扬,将无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合理使用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例如,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思考动笔的时间。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甚至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但过后却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要认识到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而不是相反。以学习记叙类的文学作品来说,运用直观手段,就是为了通过具象(形象)与抽象(语词)的鲜明对比,使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用词来塑造形象的;通过对比性地展示这两种语言中介的区别,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语言文字,而不是简单地以影视语言替代文字语言。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探究作者是运用哪些语言材料和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或描绘景物的。也就是说,凭借影视画面以更直接地领悟作者是怎样以典范、优雅的语言来表述“这样的”一些特定的人物、事物、景物的。

二、教学内容上,立足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1.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淡化文体有清醒的认识

《课程标准》提出了淡化文体的要求。但必须清醒的是,淡化文体并非不要文体,对文体方面的学习不能过多,但也不能丢弃。文体的存在是客观的,各自的文体在各自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着独特的个性,比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三种文体的语言特征分别是严密、生动、准确;写作目的分别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事(事物、事理)明人,都是不容忽视的个性差别。如过分淡化文体,甚至不要文体,过分强调它们的共性,势必抹杀其个性,个性美不复存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淡化文体,重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但切莫过分,否则,误入歧途,学生在阅读时就会莫衷一是,其结果可想而知。

2.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1)文章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

(2)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分析。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想。

(4)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5)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6)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7)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语言表达技巧。

根据以上几方面的分析,认真结合教材内容,用好教材,把教材作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范例,结合文章内容、文体特点,重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3.确定恰当的课堂教学目标

确定目标时,目标不宜过高,也不能过多,过高则学生无法完成,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好硬搬答案;目标过多,教学时就会“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一节课可根据课文内容,重点确定一两个目标,重点讲清讲透,积少成多,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