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语法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7:53

淡化语法论文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课本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03-11-20

作者简介:方武,池州师专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学和文章学研究。

与过去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删掉了体现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与所有其他课程标准相比,唯独语文课程标准没有体现基础知识的“内容标准”。有人由此断定新课标主张弱化知识。但笔者认为,从新课标对“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强调看,从新课标“可以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提法看,从新课标对“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探究能力”的整体强调看,新课标对知识不是进行弱化处理而是进行了新的策略性处理:在弱化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的原则下,将知识的选择和建构的自主权下放给课程的执行者──课本的研制主体和课程的教、学主体,即强调课本的研制者和教师以及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建构。由于“知识获得是个体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经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又是师生多个视界的经验融合过程”[1]而“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过程又具有更多的个体经验性和情感体验性的课程学习特性,这就使得这种处理策略是正确的:一方面可以抑制过去业已存在的死记硬背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课本研制者、教者、学者因文制宜、因教制宜、因学制宜地主动参与课程知识的建构,为课程知识的建构开拓无限的空间。为促进课程知识的建构,本文拟对课本对课程知识的建构问题略作论析。

课本对课程知识的建构也即是课本研制者对课程知识的建构。课本之于课程教学的意义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学生和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学和教的主要依凭。课本的研制要全面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知识的建构就应当是不容忽略的方面。“鉴于在教改的大背景下编写并正在使用的有些教材,由于编写者思路的改变,不约而同地将语文基础知识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2](37),鉴于语文教育界的确存在淡化知识的主张,有必要首先指出这种做法和主张是毫无道理的。有人把过去语文教育效率低下归咎于“知识中心”,把教学中出现的一切极为可笑的现象(诸如将学生作文中描写老鼠被撞得“不省鼠事”的“不省鼠事”判错,“同心协力”绝对不能写成“齐心协力”,表示“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的成语一定是“惟妙惟肖”而绝不能是“栩栩如生”等等)当做“知识中心”批。恰恰相反,这不是“知识中心”,而是教师无知识的表现,是教师轻视知识积累而结成的恶果。再者,“知识中心”固然不对,但只是错在将知识摆在不适当的位置而忽视了不应忽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反对“知识中心”从逻辑上也并不能由此必然推出可以淡化知识的结论。就过去长期使用以及现在仍在使用的主流课本的知识状况而言,远未达到过分饱和亦即学生难以消化吸收因而必须淡化的程度:就文艺文体而言,“小说,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诗歌在感知、背诵之外,只有体裁(如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几种词牌名称)、押韵等屈指可数而且极为表面的知识;散文,也只有‘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似知识又似套话的几句说法,以不变应万变;戏剧,除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套路简介,再不见有像模像样的知识。”[3]就常用文体而言,记叙文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几要素以及顺叙、倒叙、插叙而外,也就没有什么知识可言;说明文的知识更是干瘪得可怜,干瘪得只剩下那几个诸如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喻之类的说明方式;议论文呢,除了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这些并不能全面反映议论文普遍规律的教条,以及“摆事实、讲道理”这种极为表象的论证方法之外,也就无所谓什么知识了。就汉语知识而言,修辞知识也就那几个辞格,唯一讲得多一些的是语法,而汉语语法又基本不符合汉语的特征(陈寅恪、王力、张世禄、张志公等都是这样持论的)。[4]因此从整体而言,语文课本知识是陈旧的、贫乏的,有的是脱离实际的(汉语语法知识)。正因为课本知识这种不如人意的状况,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知识所能引起的惊异/好奇/求知欲/挑战性/征服欲/欣喜/认同等心理反应不足,动机、兴趣、焦虑感、满足感四个基本的学习心理条件,在知识掌握的过程和结果中,所得到的支持度或满足度,客观上一般不高,换言之,这一知识群本身(在未被教学加工时)的认知含量尚不足以提供各种‘支持’‘满足’的功能。”[2](7)显然,这些更不能成为淡化语文知识的理由,相反,倒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地重新建构课本知识的紧迫感。因为,“对于知识系统的内在规律的把握,总是能够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扔掉基础知识这根学习的拐杖,仅仅以感觉、感悟的思考判断来学习语文”“也很难做到为感觉和思考的内容提供基础,想要做到完全准确的、合理的、到位的感觉就更难了。试想,如果没有理性的、理念的、概念的东西作为学习能力的支持的话,这样的感觉理解能走多远,所谓思辨的、研究的、迁移的学习能力从何而来。”[2](37)因此对于课本知识,回避和淡化都不是办法,关键是既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又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要对现有的课本知识进行审视和完善,又要放出眼光从相关领域的新成果中吸纳有用且能被学生理解接受的新知识。总之,课本的研制者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极强的知识敏感性,使课本提供给学生的知识体系虽允许与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有一定的滞后,以便有一个进一步检验、挑拣的余地,但整体上应与知识的时展大体同步,这样才能从知识的维度保证课本不落后于我们这个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时代,才能负责任地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学习到尽可能多的适应时代进步的知识,而不是尽学习那些早已过时的陈词滥调。尽管这样的知识终究也有过时的一天,尽管终身学习是每个现代人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老让学生学习陈词滥调的借口。这样说也并非是要课本知识一年一个样地变动不居,只是说在目前的课本知识几乎几十年一贯而未变的情况下,的确应该作一次大的吐故纳新式的重构,而当这种重构完成之后,就可以在保持大的稳定的前提下,根据知识的渐进性发展经常地作一些小步子的调整,以不断适应知识发展变化的形势。从语文课程知识的人文性特征看,这样做是完全可以的,即使吸纳的新知识增加了一些难度,只要处理和组织得当,也并不会对学生的理解接受产生多大障碍。“只有新鲜、丰富、有适当难度和有组织的语文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智力和能力发展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5]

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新的建构工作是目前根据新课标研制新课本的复杂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本身也是异常复杂的,需要组织相关领域权威学者和课程专家集体攻关。这里仅就汉语知识、常用文体知识、文学知识这几个主要知识系统中的主要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聊备参考。

(一)弱化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言语知识。根据广义知识观和知识分类理论,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可叫语义知识,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表征的主要用来描述事实或陈述观点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则是运用陈述性知识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知识;策略性知识则是如何优化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程序的知识。由于策略性知识也体现了办事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因此,“策略性知识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基本教学过程遵循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6](296)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应用,理应强化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建构。但程序性知识最初也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征,经过多种条件下的练习,再转化为程序性知识,[6](124-125)故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联密切(即经过练习能直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知识也就不应弱化,所弱化的应该只是与形成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根据汉语学习的经验,我们都能体会到汉语语法知识在形成汉语表达能力方面并无实质作用,它并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进行句法的组织以适应实际的言语交际的需要,属于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应在弱化之列。与言语表达能力关系密切的是言语知识,言语知识本质上是运用语言的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尽管它也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征。言语知识的三要素是言语主体、言语环境、言语作品。言语主体包括言语活动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是言语的人员系统;言语环境是指言语活动得以发生并获得展开的背景因素,是言语的活动条件系统;言语作品包括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两个方面。任何实际的言语行为都必须是以上因素的综合协调的产物,而不可能是对语法知识运用的产物。据此,有人甚至主张将语文教学直接界定为“言语教学”[7]。如果不考虑篇章表达中的超乎言语层面的谋篇策略、主旨提炼、形象经营等因素,那么这种观点庶几可以成立。虽然言语学还是正在建设中的学科,但目前国内关于汉语语用学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可资利用,在建构语文课本知识时可以斟酌吸纳,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语境和特定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适切地进行言语表达的能力。总之,淡化、弱化静态描写且不符合汉语特点的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动态生成的言语知识应当作为建构课本知识的一个战略性策略。

(二)常用文体的结构知识应该强化和完善。常用文体包括普通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它们的结构知识在各自的知识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属于常用文体内容层面的知识(诸如记叙文的中心、材料,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其主要作用只是在于提示阅读分析的关注点,对于写作则并无什么实质性意义。因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活动形式,它产生于写作者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不能凭空产生,而只能在一定的生活积累和感悟的基础上产生。当这种基于生活积累和感悟的写作需要推动写作实践活动真正发生的时候,原来的生活积累和感悟便会自然地转化为记叙文的中心、材料或说明文的对象、性质、特点或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内容。因此,从写作发生的观点看,文章的内容不是从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中生发出来的,而是从写作主体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中生发出来的,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不能对文章内容的精加工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写过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内容的精加工所依据的是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是对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事理逻辑的体认。而作为文章形式知识中的重要部分的结构知识,则对文章形成过程中的构思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结构的方式不是从文章的内容中内在地生发出来的,它具有外在的可选择性,体现了作者对形式美的追求。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结构方式,而选择的结构的方式不同,不但体现了文章整体架构形式的差异,而且能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议论文中若采用“总论—分论—结论”(“总论”是提出论点,“结论”是在分论基础上对论点的归结)的结构方式,则表达了对论点的反复强调。人们一般把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也看做形式因素,但表达方式的选择并没有多大的自由度,对文章的内容具有很大的依存关系,本质上也是内在地生成的,而不是自由选择的,所以有关表达方式的知识,实际上也只能对文本意义的阅读分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指导文章写作意义不大。总之,在有关文章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许多知识中,唯有结构知识对文章的阅读和写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在建构课本知识时应该特别关注。

过去的课本对文章结构的知识并没有解决好。说明文的结构基本没有说,而记叙文和议论文的结构虽然说了,但存在明显的缺陷。如讲记叙文的结构总是与线索搅在一起,叫做“结构线索”。其实结构归结构,线索归线索。结构实际只是一种外框架构,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外框架构,犹如建筑物的外框架构,它着眼的是部分的组合。《现代汉语词典》释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文章的~|语言的~|原子的~”[8]也是这个意思。而线索实际上指文章内在的情意上的前后承续的线性关系,它不是着眼于“部分”的架构,而是着眼于“前后”的关联。将记叙文的结构和线索搅在一起讲,什么也讲不清,多数情况是名义上讲结构,实际上讲线索。对议论文的结构课本一般表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表述虽不能说完全错,但却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它并不能揭示一切议论文的结构规律,具有片面性。具体地说,它只是适合中心论点属于行为性命题的议论文的规律,而不适合中心论点属于认识性命题的议论文的规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既可以‘分析’又可以‘解决’的。比如‘学贵谦虚’这样的问题,就是只可以‘分析’,无所谓‘解决’的。如果硬要说什么‘解决’的话,那么‘分析’的本身便是‘解决’。就是说,只要‘分析’清楚了为什么学习贵在谦虚,那么作为‘解决问题’的‘怎么样谦虚’的问题,即谦虚的表现形式的问题,也就必然说到了,因为撇开谦虚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学贵谦虚的问题无法分析清楚。”[9](234)“学贵谦虚”属于认识性命题,由此可见,中心论点属于认识性命题的议论文是无法也无须构建“解决问题”的结构部分的。而以行为性命题(如“反对教条主义”)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则又是既可能构建出“分析问题”的结构部分(分析“为什么要反对教条主义”),又可以构建出“解决问题”的结构部分(解决“如何反对教条主义”)。但由此而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规律推广为一切议论文的结构规律,显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第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反映的是文章各部分的事理关系,作为结构也只能是事理结构。事理结构是内在的由文章内容的事理关系决定的,选定了一定的内容就意味着选定了一定的事理结构,因而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议论文的结构,除了有利于阅读议论文时对各部分事理关系的把握外,对写作议论文并不具备有利于结构选择的意义。

学术界和语文教育界对常用文体的结构已经有较深入的研究。吴应天的《文章结构学》将记叙文除倒叙外的本事部分的结构分为“总叙──分叙──结尾”“分叙”几种类型;将说明文的结构分成“总说──分说──总结”“总说──分说”、“分说──总结”“分说”几种类型;将议论文的结构分成“总论──分论──总论”“总论──分论”“分论──总论”“分论”几种类型。[10]应该说,这种从总分关系着眼寻找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结构规律的方法大体是可取的。不过其明显的缺点是:只注意到文章主体的“首”“中”“尾”三部分,而未考虑到在文章主体之外,有时还存在类似于“楔子”的端絮和类似于“尾声”的余絮部分,它们既超出对所记、所说、所议事物的记叙、说明、议论本身,又与对所记、所说、所议事物的记叙、说明、议论有一定联系。我曾把议论文的端絮部分叫“引论”(区别于“总论”),把议论文的余絮部分叫“余论”。这样,根据“引论”“总论”“分论”“结论”“余论”的隐现,议论文的结构变化就有14种之多。[9](247)说明文、记叙文的结构变化有哪些,也是不难搞清楚的。

(三)文学作品的“叙事”知识应该丰富和拓深。此前的课本知识中也有一点“叙事”知识,但过于肤浅,仅停留在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和叙述次序(顺叙、倒叙、插叙)等极为表面的层次,体现文学作品的艺术匠心的叙事技巧难以描述,也难以发掘。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关于“叙事学”的研究成果传到国内,使我们认识到叙事技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学课本中当然不可能全面吸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在较为浅近的适合中学生理解的层面上吸纳其中的某些成果,还是可以的。例如,我们可以吸纳一点简单的“叙事视角”的知识,则可以让学生懂得,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叙述,都还存在“内视角”和“外视角”的选择问题。“内视角”的叙述即叙述者从处于事件之中的角度进行叙述,“外视角”的叙述则是从处于事件之外的角度叙述;第一人称“内视角”的叙述即为“主人公讲他自己的故事”(如鲁迅的《伤逝》),第一人称“外视角”的叙述即为“旁观者讲主人公的故事”(如鲁迅的《孔乙己》),第二人称“内视角”的叙述即为“全知”的作者的叙述(如鲁迅的《阿Q正传》),第二人称“外视角”的叙述即为“作者从外部讲故事”式的叙述(如鲁迅的《药》)。[11]可见,吸纳了“叙事学”的有关知识,对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的分析便可以清晰得多,这对学生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创作水平(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选修课程中鼓励学生尝试文学创作)显然都很有益处,甚至可惠及普通记叙文的读写。

以上所谈三个方面,只是既重要而又被过去的课本所疏忽,因而是今后的课本知识建构时应当特别关注的几个主要知识板块,它们相互关联构成从语言运用的技能技巧到结构篇章的技能技巧再到选择叙述策略的技能技巧的较全面的知识覆盖网络,对于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智慧技能,尤其是书面的篇章的读写的智慧技能和策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然,课本在吸纳这些知识时必须经过为适应学生深浅度的“研发”即再创造性的精加工过程,以便以深入浅出逐渐渗浸的恰当方式在课本体系中进行表达。

除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外,一些文体常识(包括文学文体常识)在编进课本时还应重新审视,并进行一些细化的分类性的特征描述,以便更贴近文体实际。过去的课本在这方面喜欢作笼统的大而化之的概括,也就难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比如一说记叙文,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大要素,其实写景的记叙文就可以没有事件甚至没有人物;一说到议论文便是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其实有许多议论文没有论证,有的虽有论证却没有论据(如墨子的《兼爱》,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一说到小说便是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其实有许多小说谈不上有什么情节(如鲁迅的《伤逝》,都德的《最后一课》等);一说到散文便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实也有散文神不散形也不散(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如果我们按有无人物和事件、有无论证和论据、有无情节、是否形散等特征对记叙文、议论文、小说、散文进一步细化分类,则对提升学生相应文体的读写能力显然很有意义。当然这只是一种分类方法,完全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此外,关于文字、词汇、修辞知识和一些文学史常识,过去的课本处理得比较好,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潘洪建.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3,23(8):9—15.

[2]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9.

[4]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58-359.

[5]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J].语文建设,2002,(5):11-18.

[6]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7]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6-207.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46.

[9]方武.议论文体新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234,247.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因特网语言传播规范

随着因特网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网络,网络实际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网络交际的过程中,由于其语境的独特性,它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网络语言符号,也呈现出显著的特点,对书面语言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一、网络语言语境的独特性

(1)虚拟性

网络语言语境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语境的虚拟性。在虚拟的语言环境里,相识的或熟不相识的人们,就某一话题,在网上展开交流。

论文百事通可以选择适当的聊天“场景”,在虚拟的场景中,谈一些虚拟的语题。虚拟“场景”中虚拟的话题,给了交际者一个更大的自由空间。

(2)语言传播方向的多样性

一般地来说,话语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而网络语言则是对这一传播模式的解体和颠覆。一个话题一但展开,则难以分“传播中心”了,可以两个人之间的互相交流,可以是多个人共同交流,就好象一群朋友在闲聊一样,只是这些“闲聊”的朋友可以是互相见面(视频),但实际是天各一方。这种“闲聊”可以是点对点,面对面,多点对多点的传播。

(3)语言传播者的角色特别

在网络这个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信息平台上,语言传播者和受传者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其角色可以互换,互为传播的主体,共同享有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的自由和发表意见和观点的权利,具有个人化和隐蔽性的特点。

二、网络语言的话语特点及对书面语言的影响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每一种文化的兴起,都会带来一些新的词汇,这些新词汇具有促进书面语言多样化的作用,从传媒学的观点来看,网络语言中言简意赅的缩略语、含蓄美妙的数字谐音、形象生动的表情符号,中英夹杂和拼音化与数字化的倾向等,都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促进了汉语语言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汉语书面语言的规范化使用。

1、大量错别字的出现

由于大多网民采用拼音输入法,这种输入法重码多,敲键多,加之许多人的拼音水平不高,普通话又差,受地方方言的干挠,又一味追求速度或为简洁好玩,甚至故意使用错别字,如:把“我”写成“偶”,把“俊男”写成“菌男”,把“美女”写成“霉女”。

2、游戏式的网络语言,严重地污染了语义

网络语言中,网民自由地创造了许多词汇,有的成为新的词语进入交际语言(或作为专业术语使用),如“网友”、“网虫”、“黑客”、“宽带”等,更多地则无法进行正常的书面交际,如:“泥是什么东东(你是什么东西)”、“粉(很)”、“菜鸟(网上新手)”等,有的还运用借词、缩语来进行书面交际,如“FH(废话)”、“526(我饿了)”、“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等。有的将外文、字母、数字、符号混用在一起:“如9494(就是就是)”、“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3KS(谢谢)”。更有甚者歪用词义:如“可爱(可怜没人爱)”、“偶像(呕吐的对象)”、“神童(神经质儿童)”等,这种游戏式的网络语言,破坏了语言的纯洁,造成了语义的混乱。

3、淡化语法,偏离规范,造成书面语言的语法失范

语法规范,是语言规范化的重点之一,然而在网络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合语言的现象,造出许多不合语法的句子,成为书面交际的障碍。如:“偶稀饭粗稀饭(我喜欢吃稀饭)在家中”、“晕,楼主刚从火星归来(指不懂你的意思)?”、“汗,我走先!(可怕,我先走了)”。

4、网络语言中的脏话、黑话,违背了交际语言的礼貌性原则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人教版”英语新教材是当今中国英语学科的主要教科书之一。本文通过自身在教学岗位上的亲身教学实践活动,分析总结出这套教材具有的一些优点和存在的部份缺陷,提出了自己对这套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实践与构想新教材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简称英语“人教版”,这套教材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现已正式在我省的大部分地区开始使用,现在就我在试用这套教材期间的一些想法和实践活动作一个总结。

一、新教材的优点和缺陷

1.新教材具有的优点

(1)新教材的知识点和语法具有超前性和重复性。如英语中的八大时态,在初中部,这套新教材中就重点完成了六大时态,即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进行时,有些时态从一出现后,在以后的教材中就反复出现,并且有些时态要在以后的课本中才正式学,在前一两个学期就有出现。

(2)新教材注重东西文化的差异。新教材注意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

(3)新教材的对话与课文情景创设,更加贴近生活。新教材还增加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名片介绍的内容,通过名片的内容可以做多种与职业、地址、工作单位、电话号码、传真、电子邮件等内容的有关练习,这些都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经常接触的情景,真实、实用,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4)新教材紧扣时展的脉搏,响应党的号召,扩充了大量信息、思想性强。大致表现在关注西都大开发、注重科学发展、关注社会、关注环境。

(5)新教材趣味性强。新教材的话题新颖,生动有趣,增加了谜语、谚语、诗和幽默短文等内容,贴近时代生活。

2.新教材存在的缺陷

新教材除具有以上优点外,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法错误明显,教材校正不严肃。新教材存在明显的语法知识性错误,如:第二册(上)第53页,Part2Askandanswer中的第六句话“HanMeiKnowsLittleabouttheweatherinSydney,doesn’tshe?”当陈述句部分出现一些含有否定意义的词,像few、little、hardly、never等动词时,附加疑问句部分用肯定形式。

(2)教材容量扩大,要求提高,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新教材增加了语言输入量,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具体体现在词汇量,练习与教学活动量,阅读量等的增加。

(3)新教材课本内容分配不均。新教材的知识容量大是相比较而言的,各个知识点在课本中的分配很不均衡,有的课文几乎空洞无物,而有的课文如果要按教学目标则需用上2~3个课时。

二、使用新教材的几点想法和建议

新教材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笔者认为在组织英语课程新教材教法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新教材词汇的教法

在学习生词时,应把握好三个尺度:(1)集中学习单元生词,分散学习目标,逐步消化掌握词汇。集中学习生活是“张思中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精髓。而且新教材的单元单词都集中在一块,所以我认为在学习新教材时采用集中学习单元词汇。在集中识词时,所有同学只需会读词汇,仅有少部分同学能够拼读部分词汇即可。再分课分步骤让学生在课外去掌握词汇,教师只须在上每一节课之前检测一小部分学生在课外记忆的情况,如此类推,在单元知识学完后再进行一遍词汇集中巩固,在两个单元或三个单元完成后再让学生在课外进行一次巩固,教师抽查效果,这样在半期后学期结束时再集中巩固一两次,这样学生掌握词汇的可达95%以上,只有极个别几个学生不能完全完成词汇学习目标(learningaims)。(2)掌握(productive)黑体词汇,理解(receptive)常规自体词汇。新教材词汇量大,全部掌握课本词汇学生倍感困难,只学黑体词汇显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在教授新教材时,制订的词汇学习目标是“掌握黑体词汇,理解常规白体词汇,有余力的学生了解workbook练习题,或课外读物中出现的词汇。”用“四会”分词汇法来区分目标就是课本单词表上的黑体词汇需达四会(听、说、读、写)目标,课本表上的白体词汇需达到三会(听、说、读)目标,其它生词汇达到二会(读、说)目标。实践证明这种新教材的词汇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由于新教材的知识环节编排具有“超前性和重复性”,所以我在初一教授的学生到了初二,他们对新教材的词汇都记忆犹新。(3)“词句文”结合教学,即把词汇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去学,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去学。现代英语教学法研究表明,在英语学习中创造学习情景,把词汇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去学。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去学,是促进学习者快速掌握语言的便捷途径。

2.新教材课文的教法

新教材系统性高,因此提倡整体法教学,即先从课文的整体内容入手,了解课文的主旨和文法,然后再逐一学习语法与知识点,我认为在具体教学课文时应注意两个方面:(1)遵循短文阅读原则,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组织课文教学。(2)适当调整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由于教材存在个别不足之处,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按照自己教学的内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删除部分不合适的教学内容。在此列举一事例。如第二册(上)Lesson9,我觉得如果按照新教材的编排顺序,先进行对话操练再讲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会对学生授知识造成感觉障碍,因为对话中出现几个形容词的级别变化,如果停下来讲语法势必耽误了操练对话,如果不讲形容词的比较级变化,学生又如何理解对话内容。于是,我把这两个授课内容进行交换。先讲形容词的比较级变化规则,再讲第一段对话,再进行操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主动订正语法错误,在新教材中出现的明显的语法错误,一定要根据正规的语法教学书在课堂上把它给予纠正。

3.多操作练习,少语法教学,真正做到精讲多练

现行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淡化语法教学,注意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的养成。反复操练是掌握与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具体体现在。第一,加强基础认知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把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听写方面的教学,夯实根基。第二,注重学生学习策略指导,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阅读,听说技巧。第三,充分利用电教资源,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式教学,把学生的兴趣和语感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4.从新教材中挖掘德育教育素材,搞好德育教育

新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点较多。内容也较广泛,我们应在具体的教学中很好的灌输德育思想、人文思想、社会动态、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教材中英语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国家、关爱家庭、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和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7.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强化思维培育;思维品质;助力;创新创业

一、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与课程任务目标解读

多年来,语文界在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问题上有诸多纷争,往往纠结于“人文性”与“工具性”。而相对较为一致的部分是: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教育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属于语文学科,语文的学科性质包括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和启发性。然而,不同教学单位对这段文字内容的解读并不一致,实施过程中的差异更大了。有的继续中学阶段的做法,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很少安排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几乎全是文学品读和欣赏。有的大学语文课堂弱化了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技能训练,课堂教学只是把作品作为读本,以作品主旨、表现手法等作为教学重点,甚至微言大义式地发挥作品文本内涵,大学语文课就成了文学欣赏课、品德教育课或人文精神文化演绎课。甚至有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得近似成了文化读本,抛弃了“语文”的概念,将“大学语文”课变为传统文化课或者人文思想课。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由对“语文”本质属性认识的不足造成的。(一)一切语文现象都是思维的结果和进行过程,语文价值在于思维的结果,更在于过程和技能方法无论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或者语言文化,语文的本质都是以语言为本质的。语言是人类进行信息加工、信息交换活动的最重要的第二信号系统。这个信号系统是人类实现理性认知的最根本途径和最有效途径。如果不能全面掌握这一信号系统的规律、方法和规则,人们的认知活动必然走向低效甚至混乱。[1]语言文字、文学、文化,都是思维的结果。语言文字,是前人思维的火花,是先辈的思想成就,固然应当学习继承,但若忽视了思维的方法,我们的思想就难以进一步产生更高水平的成就。掌握语文这一思维工具的规律、特点、方法、规则,应该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任务。这里面固然包括要准确理解认知前人已有的思维结果,而相关的活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是需要自主思维训练完成的。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作为思维工具的语文的功能。[2]1.就整体水平而言,现代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亟待提升现阶段大学生的语文学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入大学之前和进入大学之后。进入大学之前,大学生们普遍经历过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名义上的基础课、主课程,这应该算是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母语教育的重视。然而,中小学的语文学习都有着极强的“应试”特征。尽管国家大力倡导并严令实施素质教育模式,但却难以摆脱高考指挥棒的左右。中小学的语文课程,基本上是靠机械记忆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简单的字词,以强化记忆加机械模仿的方式,全盘接受和消化先贤的作品和思想。[3]作为思维基本元素规律的字词法,譬如字词意义的来源,字词意义的分类等等这些认知世界基本出发点、认知角度、认知方法的分析介绍,在中小学课堂上是几乎见不到的。汉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以表义为主要特点的文字符号系统,如果不能全面深入掌握造字方法(本质是思维认识的基本思路)、用词规律等,我们就根本无法真正领会前人思想成果的核心和真谛。如果不能全面了解汉字的多重意义,我们更是无法准确领略前人思想的丰富意境和深刻内涵。语法,是语言使用的法则,其实是思维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技巧,掌握了语法才能实现思维活动的合理性,也才能实现语言交际的统一性、广泛性和有效性,可惜我们现行的中小学语文课程中却几乎没有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训练内容,学生往往只能可怜地从外语课上学得那么一点点,在语文考试中厌恶而又暗自庆幸地使用。思维的方法和规律中最重要的逻辑知识和能力训练,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是以能力拓展形式存在的,大部分教师是以学生自主阅读方式完成教学,一般是用一个学时简单概括便草草结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3000字左右的篇章中,学生到底能了解掌握多少逻辑思维的方法和规律呢?修辞,表面看是实现语文华美的途径,而本质上却是思维严谨性、合理性、高效性的实现手段,如果不明确这一特点,修辞学习的价值是难以实现的。那么进入大学之后呢?如果像一些高校那样,延续中学的语文教学模式,那么大学语文顶多算是“高四”语文。如果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淡化语文的工具性,忽略语文作为思维工具的知识、规律、方法、规则,只注重语文所承载的文学、人文与文化,那么我们的大学语文将很难实现教学目标,错过提升大学生基本能力素养的时机,特别是会错失培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根本教育目标。曾经在贺阳等人《高校母语教育亟待加强———基于海内外十余所高校的调查分析》(《光明日报》2011-1-11)中看到: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汉语”课上的作业“给导师的自荐信”,共收作业74份,其中49份作业存在行文格式问题,占总数的66.2%;更有64份作业存在表达语气与自荐信要求不符的问题,占总数的86.5%;74份作业都或多或少存在搭配不当或虚词误用等语法问题。人大学生如此,更遑论其他高校了。这里的统计结果,直接表现的仅仅是语文基本知识的问题,而其中更深层的其实是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问题。[4]从大学生语文水平可见我国的语文教学问题的严重,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任务是多么严峻和沉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是体现个人能力的核心评价指标,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大最根本动力。相应地,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就应该依据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工具性,进行科学分析探究,与时俱进,加以改革,为实现高素质、创造(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发挥作用。语言文字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这一语文的根本属性,决定了语言文字在思维活动和智力开发方面的重大意义,作为思维成果的人类自然认识、意识形态、道德评价、审美评价等内涵,决定了语文在提升和完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方面的重要意义。尽管人文素养的培育提升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大学语文这一门课程可以完全承担得起来的。然而,语文课程绝不能轻易放弃“语文”的根本。为此,大学语文一定要注重从培养思维基本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出发,发挥语文学科作为思维工具的功能,实现对人的思维活动品质的提升,也就是说,大学语文课程一定要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和实践提高大学生思维认知与认识批判能力的路径、方法,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进而真正培养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2.大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大学生的素养提升和能力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主体、宗旨,应该是通过科学系统的语文与思维的知识、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和品质,真正提高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教育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内容相比,有深度和广度的不同;而与公共选修的文学作品鉴赏等课程相比,又有着侧重点方面的差异;与传统文化课程相比,有学科门类的不同;与应用写作课程相比,有内涵范围的不同。[5]而这些不同,其目的是要培养大学生各不相同的实际运用能力。“大学语文”不能成为单纯的文学作品鉴赏课程,也不能成为文学史的简介,不能上成“高四”语文课,把多种艺术形式,比如传统戏曲表演等引入大学语文课堂,更会使大学语文显得不伦不类了。(二)大学语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思维方法,掌握思维规律,训练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大学语文,还是应该以优秀作品,即以传统的字、词、句、篇为材料和样本,从思维训练的角度出发,通过提升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确立他们的规律规则意识,掌握完整的语法,熟练掌握运用以哲学原理、逻辑思维方法等为主体的多种思维方法及规律,实现思维认识的自主化、合理化,形成认识上的有主见和自主的思维能力,可以参透一切话语以及顺畅合理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不要认为大学语文是对从前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这是升级版的语文学习。大学语文,内涵和要求都已经改变。1.升级思维认识基本信息库字词,是人类初始认知的最高成就,也是思维认知和信息交换的基础。对于字词,以往的学多是零散的,新字词大多是随机出现并在课文中随机学习的。新的字词教学要用批量的方式,整体性、全息化、连续性、系统性地完成。中国汉字浩如烟海。据统计,1994年出版的《中华辞海》,共收汉字87019个,其中重复字320个。这些曾经出现过的每一个字都是前人思维的成果,认识的结晶。我们很难全部认识继承,实际也没有必要掌握,因为其中许多字已经“死亡”,只存在历史价值了。但是今天我们常用的汉字,人们的实际掌握情况更堪忧。GB-2312标准共收录6763个汉字,已经覆盖我们99.75%的使用频率。笔者曾经在学生中做过调查,按中学课程大纲要求,高中阶段要掌握这些汉字。这些字其实分为两级,一级常用字是3755字,按音序排列,二级常用字是3008个,按偏旁排列。粗略统计结果是,一级常用字,能正确读音的97%;能基本正确说出三种以上意义并造出句子的91%,能正确书写的86%,掌握良好。二级常用字,能正确读音的76%;能基本正确说出三种以上意义并造出句子的46%,能正确书写的63%,掌握情况堪忧。比较典型的,如“刘”字,绝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是一个姓氏,几乎不了解此字的其他意义。2.完善语法(包括修辞)规则系统语法修辞不仅是行文的规则,更是思维的基本规则。尽管学生们的语法修辞知识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上就有过简单的启蒙式学习,尽管学生后来中学阶段又通过各种途径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但是许多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运用是“半梦半醒”的状态。知识记得还算清楚,但如何使用却多是茫茫然。比如句子成分划分,大多数学生知道句子成分名称,一半以上学生可以准确识别不同句子成分,但是,划分句子成分对认识理解语句的功用却大多不知道、不会用。语法方面,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过程中,指导教师都反映学生论文中的语法错误非常普遍。教师指出后,许多学生不以为错,不知道如何修改。这种现象在当今的高校普遍存在。曾经有一位学理工的同事,介绍了一位南方某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亲戚,请笔者帮助审阅其毕业论文的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受人所托,笔者较为认真地检查了这篇6万多字的硕士毕业论文,出人意料的是,从这篇论文中,笔者竟然发现大大小小语言运用方面问题超过200处,有词语使用问题,有标点符号的错误,但更多的是语法问题。这些问题中有的对意义的表达影响不大,有的却严重影响表达效果,甚至对观点有破坏作用。当然,这位同学的情况也许只是个例,但从其他兄弟院校教师同行那里也经常听到学生语文水平亟待提高的感慨。语法既是表达的形式规则,又是思维的一般路径,如不能正确运用,无论是对信息交流还是对思维活动都是极为不利的。以上两例是要表明,大学语文要突出对大学生的思维培育,要将思维培育的内容融入大学语文的内容,并重点加强,因为,思维是语言的根本内涵,是语文的根本支撑,没有思维活动的加入,语文是没有灵魂的。

二、大学语文课程要以开放的态度,主动融合其他学科所包含的思维方法和规律

思维的基本方法无不包含在语言文字之中,随着现代学科的划分及课程设置的细化,不同的思维方法和规律在不同的学科中相对各自独立。简单归纳一下,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以下一些:逻辑思维: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思维法、因果思维、递推法、逆向思维、系统思维等。哲学中的思维:唯物辩证、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相对与绝对、静止与运动、量变与质变、普通与特殊、实与虚、偶然与必然、流程及判定、传输流程、判定方式等。创新思维:发散与收敛、联想思维、多角度思维、侧向思维、U型思维、思维补充等。大学语文肯定无法一身承担起所有思维方法培育训练的任务,但担当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要有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大学语文课堂上为学生确认和肯定其他学科中所包含的思维方法,以促进学生系统化地掌握并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而不是封闭甚至将它们对立起来。比如,哲学思维方法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思维方法体系,哲学是对所有学科理论的抽象总结概括,是最高范围层级的思维方法,可惜一些学生出于对政治的盲目排斥,对哲学也有了偏见,不认真学习哲学。如果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师能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对这些哲学方法加以客观介绍和科学肯定,一定会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不同人思维的个性特征,也是人的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所在,主要有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的衡量指标。优秀的思维品质主要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学生能够超越学科界限,将各种思维方法综合运用于对事物、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时,他们的思维品质便会自然提升,实现认识的突破创新的素质便自然形成,创新的实践能力便也就自然形成了。

三、制约大学语文思维能力培育的因素及对策思考

就目前一般高校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实践看,在大学语文课程实施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维培育,困难也是不少的。(一)课时不足目前大学语文课程课时一般是40-80学时,在这么少的课时里要完成思维培育、语文知识掌握、人文素养培育、文化传统传承等的学习任务,难度可想而知。希望这门课程能得到重视,让大学语文能成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适当增加课时。(二)师资队伍有待加强思维培育本身就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跨学科的特征。大学语文教师普遍教学任务较重,且汉语文学专业课教师多为兼职。尽管教师们大多具备胜任思维培育的教学能力,而真正要综合系统教学,还需要有相应的科研支撑。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找出一条信息化的高效的教学形式,来快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质,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及相应的知识体系,还要能与时俱进,掌握高科技和新知识,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三)教材问题现行大学语文教材,包含思维培育内容的很少。如何选择合理的内容,用什么样的方式,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真正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还需要加以认真的思考。大学语文教学任重道远,加入思维培育内涵的大学语文,一定能够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快速形成,一定能够成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育的发动机和能量站!

【参考文献】

[1]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7,10,33,272,307.

[2]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08.

[3]李瑞山.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7(6):62,63.

[4]梅健.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5.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语文课程;知识系统;综合实践;感受体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且取消了在原来语文教学大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基础知识”这一专门条目。这在语文教育界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如何看待语文知识问题?要不要廓清语文知识的范围、层次,让师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语文知识如何进行教学?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知识教学。

一、语文知识教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一)语文知识系统本身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的语文教材都是文选型教材,没有形成完整的教材价值体系,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教材价值。呈现在师生面前的教材实际上只是“素材型”的教学用书,而不是具有明确价值体系的语文教材。一篇选文的教学不仅包括文章内容、文体知识、相关语文知识等教学内容,还要进行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听说训练,还要渗透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语文课程体系不是学科性的,整个教学不是引导学生对某个学科对象的认识,所以语文课程不可能像数学、物理等课程那样直接依靠本学科的知识系统来支撑,通常采取的是文选式的安排。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一个相对应的成熟的学科基础之上的,与之相对应的学科为本学科课程的理论建构提供了系统、准确、明晰的基本结构。现在的语文课程主要是偏重于从文献的角度研究语言文字,我们也确实拿不出一套真正为中学语文教学所学的语文系统知识。”[1]

语文是基础学科的基础,任何学科都要凭借语文来学习。因此,学习语文就必须把与语文有关联的其他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一起扯进来,不分彼此,这使得语文教学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如何从广义文化活动及其作品中分剥出自己的教学内容。“没有哪一门课程能够在现代教学体系中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却又能离开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展开它的教学过程。”[1]

(二)混淆语言自身规律与语文学习规律的界限

我国针对语文学习的语言学系统研究开始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然而以后语言学所走的道路,尤其是建国以后却越来越往纯学科的方向发展,以至于进入教学的不是针对语文能力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而是简单地把学科性的知识转移到了语文教学中。这种简单地把语言自身规律等同于语言学习的规律,造成了语文知识在教学中的尴尬局面,人们普遍觉得现有的语文知识没有用。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一种以研究语文取代学习语文的倾向。它重理解,轻分析;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自悟自得。不错,从理性上掌握语文规律可以增强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自觉性,但如果没有大量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的语文实践活动,要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不可能的。

张志公先生说:语法研究的实用意义表现在对人们语言实践的指导上,就是说,语法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正确地使用语言,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纵和使用语文工具,也就是着眼于掌握字、词、句和篇章的运用能力,不容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大道理,空讲理论知识。周祖谟先生也说:科学研究的成果对于教学应当有极大的实践意义,可是一般只讲语法,只是搬弄术语,没有从使用语言的人思想感情方面着眼是不够的。[2]199

(三)对语文知识概念进行分解性的操作

现有的一些语文知识不能说完全不能在语文教学中起作用,问题在于如何运用它。由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构成涉及一定的文字学、语法学、文章学、文学、文艺学理论,容易把它教成理论课和知识课,为讲知识而讲知识,以致教学过程出现死记硬背概念术语的现象。这种理论脱离实践的单纯知识教学无益于语文能力的训练与养成。

受西方工具理性、分析科学的影响,语文教学以文本为中心,机械地按字词句段语修逻文等理论知识系列进行组装拆解,并把这些知识当作语文教学目标的唯一着眼点,导致语文教育价值定位的片面化和教学操作上的异化现象。语文教学绝不能无视言语作品鲜活的生命力,把一篇篇充满活力的课文用异常冷静的、合乎“科学”的手段一一分解,以理性知识取代直观感受,以训练代替体验。如果这样,语文整体的美以及内外和谐的诗意将荡然无存,活生生的语文也就成了解剖台上的“器官”,有趣的教学就会变成一种无味的操作行为。任何试图通过某个部分的学习或训练来达到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只能是以学生发展的不平衡为代价。语文教学是一个整体,语文知识系统是由许多组成部分构成的。一个个彼此分离、孤立的知识单元难以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识,难以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缺乏整体的教学不可能求得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唯有相关的整体教学才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

二、语文教学离不开语文知识教学

(一)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需要一定的科学化手段

语文能力固然有可能在大量的积累和实践中以语感的方式发展起来,但这种内隐式的学习无疑是在黑暗中摸索。内隐式学习本身速度较慢,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尝试才能成功。早在一百多年前,《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先生就痛感“蒙子入塾”“终日伊吾”“只是循其当然而不求其所以然”“及稍长,则为之师者”只能“就书衍说”,如果涉及到一些语言文字的规律性现象,不仅塾师“昧然”,连“一二经师”也只能说“此在神而明之矣,未可以言传也”,因而以“十余年力索之功”完成《文通》一书,希望“而后啻蒙入塾能循是而学文焉,其成就之速无逊于西人”。[3]人类语言的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创造积累的语汇和交际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思想文化的积淀也越来越丰厚,科学概念越来越严谨、复杂、系统,只靠一种自发的感性的无明确目的无计划的学习,学习的效果往往是不规范的、低效的。

语文知识就是语文规律的科学概括和语文学习方法的科学总结,对于语文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王力在《谈谈学习古汉语》一文中说:“我们认为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的阶段,单靠大量阅读后的一些零星体会和心得,那是很不够的,还必须继承前人对古代汉语的研究成果。”“一切都靠自己悟出来,而不接受前人的经验,也是不对的。有些理性的认识,是前人学习古代汉语的概括,介绍给学生,也就缩短了他们摸索的过程,缩短了学习的时间。”[4]

(二)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需要语文知识的指导

内隐式的学习是需要的,但外显式的语文知识的获得也是必须的。马建忠先生认为并非任何学问之事都是可以授受的。“可授受者规矩方圆,其不可授受者心营意造。”“可授受者”即其语法知识,“不可授受者”可以理解为我们今天所说的语感。语感的获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然状态下的言语实践;一种是自觉状态下的言语实践。传统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属于第一种方式,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属于第二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有赖于大量言语材料的积累,直至言语规则在学生身上积淀到一定程度,形成相应的言语结构。第二种方式有赖于对言语材料的自觉感受以及相关语文知识的指导,直至形成相应的言语习惯及言语反应机制。在第一种方式下,语感的获得具有或然性,效率不高。第二种方式可以避免第一种方式的诸多不足。不过学生如果没有对言语的自觉关注,没有可靠而又管用的“可授受者”的传授和指导,没有必要的言语训练和实践,恐怕连潜移默化的低效率也不可得。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基本结构,即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包含了普遍而强有力的适应性。不论教什么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而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有学者认为:20世纪语文教学研究的最大贡献,就是建立了一套语文知识体系,这一套知识体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来之不易,轻易否定是不负责的。……问题的关键是应该用语文知识而不是被语文知识所用。语文知识教学并没有错,关键是要教有用的、有效的语文知识。

(三)语文教育需要通过语文知识来沟通和提高

让学生通过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来丰富积累,发展语感,通过更多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掌握和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是正确的、必要的。但是,它们不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作为课堂教学,师生之间通过语言来沟通和互动是必要的,必须有语言知识的概括,有必要的概念和术语。如果没有这一切,我们就无法用明晰的语言展开教学活动,无法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无法设定阶段明确的学习环节对教学进行整体控制;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之后,学习者也很难对自己的进步进行总结评价。因为语感本身并不会给学习者什么可以明确掌握的东西,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之中,这将会使施教者、受教者都陷入一种无所适从、无所依凭的心理困惑中。

新课标强调合作性学习,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切磋对话,更突出了课堂教学对语文知识的需要。语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淡化的结果,必然造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平常化。如果没有知识的介入,语文课堂教学就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深刻的感悟将会因为没有必要的概念作媒介而无法表达,睿智的指点也将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变得平庸无奇。我们越是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越是强调学习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也就越需要语文知识的控制。

三、语文课程知识教学

(一)注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对语文规律的归纳

一门学科的知识总是要阐述概念、规则和规律的。语文也要阐述自己的规律,但语文教材并不是按分解后的知识材料编撰的,而是一篇篇完整的文章。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具有从语文现象中敏锐发现和归纳语文规律的能力。“不断地从言语作品中钩稽出富有规律的语言现象,在现象的多次重复中发现规律,然后再去阐释规律。这和不通过现象就把赤裸裸的规律呈现出来,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培养一种随时观察活生生的言语、从中捕捉规律的敏锐性,培养一种‘语言具有规律性’的观念,一种寻求语言规律的意识;后者则只能得到一些别人归纳好了的干巴巴的条文。前者把课文也就是言语作品和言语规律融为一体,后者把课文拆成零星语料,失去了那些积蕴在作品中的完整的思想和丰厚的感情。”[2]327

汉语是非解决形态的语言,没有那些严格的、“不讲道理”的规矩,因而较之其他语言来就更灵活一些。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他学科的科学性强,很多内容只能有一种提法、一种理解,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等都是如此。语文的规律不同于数理化的规律,数理化的思维主要是逻辑思维,给它一个规律,就可以举一反三,我们平时讲勾股定理,不管以后碰到多大的三角形,都没有问题。而语文虽然也有语法,也有修辞,但要写成文章就不是只靠语法和修辞就可以解决的。常用汉字就是那么几千个,但从秦汉到现在,没有一篇文章重复,它有无穷的排列组合,在这些排列组合中,足够作者尽情地发挥。这无穷的排列里面也有基本规律,这个规律只有在了解基本法则后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儿童在上学之前的口语能力已经很强,具有一定的语感,但却还没有全面掌握基本语法和语言的常规用法。语文课程知识教学就在于把感性的语言活动提升到理性的、自觉的认识。就教育价值来说,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科学认识,对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当前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出路在于改革,不能轻言“淡化”或取消。

(二)注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综合应用和感受体验

汉语文化更多具有意会的特点。整体的感悟、体验、熏陶较理性的分析、逻辑的思考更具优势,更能体现汉语文整合性的特点。我国古代语文教育重视的诵读,就暗合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汉语文的性质。叶圣陶先生说:“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探讨,单在吟诵上下功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的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少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离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是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理解,而是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达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5]

语文课程知识教学要着眼于应用,着眼于训练和实践;不能为讲知识而讲知识,不能把学习停留在名词术语定义上,仅仅以掌握一般知识为满足,而要力求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来指导语言实践,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程所要求的语文能力确实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只能在相应学科知识扎实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因此,在语文学习中要充分利用母语环境的优越性,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离开了知识就谈不上学习。知识积累越丰富,越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学法的掌握也就越容易。但是,仅仅谈知识的积累、知识的教学还是不够的。语文课程要摆脱传统教学中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战略转移:变系统知识为有用知识;变知识掌握为知识运用;变知识本身的单维取向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取向。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J].中学语文教学,2006(2):3-9.

[2]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大为.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知识问题[J].语文教学通讯,2005(4):4-7.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篇6

中学语文课程的备课一般分为:研究教材、走近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和设计教学计划这四个层次,也被称为“三备一教案”,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独立。但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备课在这四个层次上是有所不同的。

一、备教材

备教材在传统意义上分为研究教材、课程计划、教学方案、掌握教学的内容和教材的范围,在信息技术参与的情况下,还添加了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的部分。在信息技术的参与下,语文教材更有特色,内容也更加丰富,而且信息技术能够为我们提供网络资源,我们可以拥有很多新颖的语文素材和课外资料,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获取网上的教学资源,进而为学生扩展课外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学习《荷塘月色》,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通过收集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和相关文章如《哪里走》和《一封信》,进而分析《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外知识,增强其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分析文章、感受文章,进而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篇文章。

二、备学生

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对学科的认知情况。教师在教学前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性格特点是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之前充分做好针对学生的准备工作,并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前教师很难在一段时间内掌握学生的情况,如今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更好地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教学。如学习《赤壁赋》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班级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状况。让学生利用班级讨论组系统,将不会的问题和遇到的难题以及没有解决的相关知识点都反映在讨论组里面,教师就可以据此对赤壁之战进行评价和定位。其中赤壁之战可以有三大范围的定位:广义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的夏季,由曹操发起,目的在于夺取荆州;标准的赤壁之战也是由曹操发起的,在建安十三年冬季,目的是东进江夏,标准的赤壁之战是大众普遍认可的定义;狭义的赤壁之战是指曹操在建安十三年冬季东进江夏,在赤壁和乌林与周瑜两次战斗失败,并返回了江陵的部分作战。诸如以上关于赤壁的介绍,教师可以在备课时选择一二进行阐述,梳理学生对赤壁的理解,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三、备方法

教学设计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要,还应当研究教师运用怎样的方式去表达和体现。教学中用到的文本资料、图片图形、声音视频等都是教师需要提前考虑和构思的问题。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探索还有对学生需求、性格的了解和学习态度的掌握等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很多年轻的教师都会在教学中面临一个难题:该用怎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才能让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年轻教师的困扰逐渐被解决。年轻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其他教师在网络平台上相互交流和讨论,优秀经验得以共享,在借鉴其他教师优秀成果的同时,改进自己的不足,改变传统教学单一和死板的问题。新媒体的加入使教学方式和课堂更有活力,教学手段变得多元化,丰富了教学方案的设计,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更有兴趣。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段,设计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方案,让学生的兴趣得以提高,更好地学习和吸收知识。

四、写教案

写教案是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以及设计教学方案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对课堂内容更深层次的分析和准备。教学内容、学生的类型和教学方法都处于变化之中,即便是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教师也难以做到,然而如今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类似的问题已经得以解决。第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师的备课方式从之前的手写逐渐转变为电脑输入,从人脑备课转化为人机互动备课;从独自备课转化为多人合作备课,从实物备课转化为意象备课,进而让教师从双手工作转化为人机结合。教师能够利用电脑进行编辑和操作,大大减轻了工作压力,也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效率,还能够通过多媒体的介入使原本死板的课堂变得气氛活跃。第二,通过信息技术能够让死板的教案变得更有魅力。网络使教案能够相互共享,完善每一位教师的教案。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案也能够随身携带,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与之前相比都有了新的突破。这样,教案能够跟着学生的进度而时时更新,更好地配合教学的进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

作者:卢绪启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第六中学

第二篇:中学语文情感教学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关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教学的教育,使得许多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未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文章内容,特别是作者的情感变化,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气氛较为沉闷,学生提不起兴趣学习知识。对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改善教学方式,将情感教育理念引入课堂教学过程。

一、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情感教学意义

1.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随着素质教育时代的到来,我国中学教学目标逐渐向素质化方向转变,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教学,帮助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情感教学中,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将学生的生理发展与心理成长有机结合,挖掘课本中丰富而又具有内涵的情感因素,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渗透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对美的追求也不断提升,进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知情感丰富的世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有利于丰富学生情感内容

新课改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还需要丰富学生的情感内容,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情感要求,更要考虑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思维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素养。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情感发展处于萌芽时期,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健康成长。在真正满足学生情感要求的基础上,丰富情感内容,紧跟时展要求,不可过于保守落后。

二、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的措施

1.在教学方法上渗透情感教学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是传授情感知识的主要人物,而学生则是课堂参与的主体。因此,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情感教学渗透到中学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情感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教学中。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经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情与景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文章中描写景色的语句,带领学生反复阅读和欣赏美景,真正用心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而感染学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文章许多地方都在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象,其实也是在影射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用这些景色的描述,深深的表现出作者的思乡之情,让学生也能深刻领悟这种情感,真正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

2.在教学内容上渗透情感教学

在初中课本教材里有许多是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也有很多是表达作者情感的载体,写作手法很是优美和独特。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真正引导学生对文章细细琢磨,真正发挥教材的感染作用,让学生更加热爱语文课堂。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阅读文章内容,让学生主动挖掘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对特别段落加以反复阅读,慢慢品味情感内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深刻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提升学生对情感教学的理解力。又如《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里,作者对瀑布详细描述的段落,教师可以请学生大声朗读,真正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真正在教学内容上渗透情感教学。

3.在教学氛围上渗透情感教学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最重要的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章所表达的意境里,用心去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许多文学作品大多采用文字的形式将情感内容表现出来,供学生去研究和品味,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对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真正走进文章所创作的意境之中,帮助学生不断丰富情感内容,与作者的中心思想产生共鸣,真正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同时,教师还需要创设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融洽的教学环境中感受情感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天气的表现形式都呈现在多媒体课堂上,让学生在变化复杂的天气中去感受这篇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里,才能更好的感受文章的主题,不断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水平和认知能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锻炼学生情感能力的重要方式,作为语文教师更需要关注情感教育。在认清情感教育对中学生重要性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丰富情感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一个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中陶冶情操,愉快学习,真正为社会培养出高素养人才而努力,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作者:付博 单位:安徽宿州市宿城第一初级中学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策略

李海林曾提出中学语文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错位”问题,李玉山也曾提出中学语文教学存在“教什么不明确”问题。这实质上是教学目标预设的问题。教学目标是依据教育目的和社会需求,依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学习需求制定的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教学目标在方向上指导教学活动设计,为教学反馈提供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学目标可分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和学习目标等类型,教学目标对教学实践活动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因此,探讨教学目标预设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很有价值。笔者在长达20年的教研工作中,发现中学语文教学目标预设的常见问题:教师错为表述主体,目标错位;教学任务贪多求全,目标泛化;目标预设脱离文本,目标异化;目标表述含糊笼统,目标空虚化;盲目照搬教学参考,目标形式化。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和表述策略,并以阅读教学为例予以阐释。

一、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主要包括序列定位策略、文本发现策略、适应需求策略、预设生成策略。

(一)序列定位策略

“序列定位”策略是在目标层次序列中,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具体是指从教学目标的层级出发,在课程标准总目标、学段目标、单元要求、课文导读、练习意图和教学建议的指引下,科学地预设课堂教学目标。这是一个由一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由模糊到清晰,定向搜索不断聚焦的过程。如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生”,本单元是初中学段的起始阶段,由《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短文两篇》、《紫藤萝瀑布》、《童趣》5篇课文组成,体裁上散文为主,兼有诗歌。教学目标可设计为:能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用心领会并解释写作意图,在阅读中感悟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

(二)文本发现策略

“文本发现”策略是指通过研究揣摩选文的内容结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来确定合适的课文教学目标,以寻求有效教学的可行性。

1.根据文本主要特征设置教学目标。如《故乡》中闰土、杨二嫂性格的前后对比,《白杨礼赞》中象征手法的运用,《珍珠鸟》中“我”的举动和鸟的表现之间的呼应关系,《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对狗的态度的变化等。这些特征也许毫无“新意”,但便于教学。教师最好在不看参考书的情形下独立阅读、反复思考,以读出“自己的发现”,尽量考虑到学生“可能的发现”,从而为科学准确地预设目标提供依据。比如,余映潮老师通过自己对《孔乙己》的研读,发现文中的细节描写独具特色,便从中拎出“作者通过手的描写来表现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课文对孔乙己的脸色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进行了精心教学目标预设和创新教学活动设计;发现文中不厌其烦地描写孔乙己的“偷”和反反复复描写众人的“笑”,便拎出“孔乙己的‘偷’”、“《孔乙己》中的‘笑’”等别致而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展开了精心的教学目标设计和创新教学设计,很值得我们借鉴。

2.根据文体类型设置教学目标。文体作为文章的认知技能图式,是语文教学规律的体现。文体类型不同,目标取向就不同。每一篇文章都有其文体特征,无视或放弃文体特征,就会扭曲教学,导致教学的低效。有些课文文体虽具多样性,但教材在选用时,只是选择其中一方面。如《口技》可作为文言文来学,积累文言字词形成文言语感,了解我国古代艺人的高超技艺;也可作为散文来学,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手法”的运用。取哪个角度由它所在的阶段性目标及单元的组元方向来确定。目前的课标语文教材流行话题组元,虽便于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但也不可避免地给文体目标的确立带来一些不便。文选式的教材体系也决定了语文教学有较大的随意性。一篇课文可供选择的教学点可能达到1000个之多。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务必找准侧重点,选好主攻目标。

(三)适应需求策略

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成功设定目标的重要保证。在与学生接触和对话中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合宜的目标。有位教师教学《五柳先生传》时,设计了“赏析文章,评说人物”的目标,可具体让学生讨论“你觉得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发现这个问题显然超出了八年级学生的人生体验和认知水平,批判陶渊明“懒散、嗜酒、不求甚解”成了课堂的中心。这时就需要教师补充相关史料,或者根据课堂教学情形,机智地调整教学目标。成功的教学目标往往能唤起多数学生的认知需求。如北京李卫东老师在上《风筝》时,首先让学生速读课文并把问题写在小纸条上,李老师浏览并简单解决若干问题后,与学生一起确定了以下三个需要共同研讨的问题:为什么“我”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一种“惊异和悲哀”?“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精神”的“虐杀”?既然弟弟已经全然忘却那件事,“我”的心为什么依然沉重着?其实,了解学生需要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课前谈话、作业批改、学情测验、经验推定等都是有效的方法,课上的即时问答也非常有效。

(四)预设生成策略

“预设生成”策略是指预先设想的教学目标,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做出调整、完善、更改,甚至变成与预设迥异的新目标。语文新课程的交互对话性、言语情境的多义性以及综合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能机械地执行预设的目标,而要根据即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学情实际等,捕捉动态生成资源,充分发挥教学机智,重视并灵活处理这些生成目标,使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巧妙结合。如陈红兵在上贾平凹的《丑石》一课时,预设要讲欲扬先抑,但征求学生的意见,大家普遍掌握了这种写法,一看就明白。于是,马上调整教学目标预设,略去欲扬先抑写法,改为集中讨论学生不甚清楚的两个问题:文章主旨的辨析及其现实意义是什么?课文为什么要对原作进行删节,这样删节有无必要?知识性目标可备细备实,而生成性目标则不必过细过实,过分细与实容易限制学生参与课堂对话的积极性。有时一种看似简单的、粗线条的目标,却能带来意外的教学收获。宁鸿彬老师教《皇帝的新装》时将目标定为“朗读课文,用一个字或词概括故事情节”,这个目标为课堂现场生成预留了充分的时间,学生人人可为,个个愿为,再加上他几十年的丰富经验,教学目标就很容易达成。

二、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表述策略

准确地表述教学目标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三维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描述,必须将“三维目标”用可操作、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动词表述为教学目标;必须用外显的行为及结果来表述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隐的心理过程。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表述策略主要包括生为主体策略、运用动词策略、操作明确策略、三维整合策略。

(一)生为主体策略

教学目标的陈述主体应该是学生,学生应该是教学目标陈述句中的主语,而不能够将学生作为陈述句的宾语。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目标不应当陈述为“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而应当表述为“(学生)在阅读课文把握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复述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正视困难,并积极努力地克服苦难”。

(二)运用动词策略

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可用不同而准确明晰可操作可测量的行为动词来表述。

1.对认知记忆类的目标,可用“了解、识记、回忆、再认、描述、指出、列举、说明、背诵、下定义、说出、写出、复述、辨别、指明”等行为动词表述;认知理解类的目标,可用“理解、用自己的话说出、区分、估计、解释、引申、举例说明、叙述、鉴别、选择、归纳、转换”等行为动词表述;认知简单应用类的目标,可用“应用、仿造、列举、解答、证明、改变、修饰、解释、修改”等行为动词表述;认知综合应用类的目标,可用“分析、品析、区别、想象、推断、分类、比较、检查、组合、用……字概括、归纳、创造、设计、提出(说出或写出)……方案、编写、重组”等行为动词表述;认知创新类的目标,可用“评价、评定、比较、说出(写出)……结论、对比、总结、证明、判断、说明……价值、解释、编写”等行为动词表述。

2.对模仿型动作技能类的目标,可用“练习、仿造、分解”等行为动词表述;对理解型动作技能类的目标,可用“初步学会”等行为动词表述;对协调型动作技能类的目标,可用“学会、比较熟练……、掌握”等行为动词表述;对熟练型动作技能类的目标,可用“熟练掌握、熟练表达(说出或写出)、熟练使用”等行为动词表述;对创新型动作技能类的目标,可用“改编(改写)、新编、创造”等行为动词表述。

3.对接受型情意类的目标,可用“听清、看出、注意、选择、接受、同意、赞同”等行为动词表述;对思考型情意类的目标,可用“陈述、完成、选择、列举、遵守、称赞”等行为动词表述;对兴趣型情意类的目标,可用“接受、承认、参加、完成、决定、支持、愿意、解释、评价、影响”等行为动词表述;对热爱型情意类的目标,可用“愿意、热爱、思考、计划、决定、参加、欢呼、欢庆”等行为动词表述;对品格形成型情意类的目标,可用“相信、坚持、拒绝、执行、抵制、赞成、反对、献身”等行为动词表述。

(三)操作明确策略

教学目标的表述,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尽量用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表现程度四个要素来表述。例如,“学生(行为主体)就名著中感受最深的一点(行为条件),写(行为动词)一篇500字左右观点鲜明、感情真挚、联系实际(表现程度)的读后感”;最低限度也必须要用行为动词和表现程度来表述。比如“能够在语境中解释(行为动词)本文的……等6个文言实词,……等3个文言虚词(表现程度)”。

(四)三维整合策略

三维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三个目标,事实上,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是表述的需要,这些目标实质上是融合在一起的。根据教学内容的构成及特点,不必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都要从上述三个维度并列陈述,而应有所侧重。

作者:谭友利 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教育委员会

第四篇:中学语文淡化语法教学研究

语法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但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和学生学习现状的不容乐观,使得中学语文出现了淡化语法教学。这样一来,学生无法学到正确的语法知识,在写作、语言等方面的能力逐渐下降,十分不利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措施来强化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学语文“淡化语法教学”的教学现状

1.语文教材编写问题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为了避免以往语法知识教学的繁琐,如今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已经逐渐忽视了语法知识的编写,虽然苏教版语文教材是将语法知识作为附录呈现的,教材整体灵活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却没有体现教材编排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具体的语法知识体系,一旦没有掌握牢固之前的语文知识,那么自然也就无法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由此可见,若没有改善教材编写问题,那么语法教学很有可能继续淡化下去。

2.初中高中知识衔接

初中高中的语文知识本身有着很多可以衔接的地方,但由于语文语法的逐渐淡化,更加凸显了语文教学与淡化语文教学之间的矛盾,使得整个初中与高中知识衔接的链条也开始断裂,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根本掌握不了高中的语文知识。学生语法知识的欠缺就会出现以下情况,如将“是”“也”作为作文的介词使用,甚至将“是”作为助词使用,大部分学生不具备判断形容词的能力,只知道词语后面跟了个“的”就算形容词,一些学生虽然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文语法知识,但是在写作和阅读理解当中,仍然无法正确的辨别语法,只能大致的了解内容,无法深入学习。

3.与语文教学间的矛盾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运用能力,能够将语文知识运用在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之中,但由于淡化语法教学的出现,使得学生不具备基本的语文语法知识,无法理解基本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用处和意义,往往在写作的过程中随意使用词语,整篇作文空洞且毫无意义。就如文言文来说,文言文占据中学语文很大的教学比例,学生一旦缺乏语法知识,那么根本无法学好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甚至还有倒装句、被动句等,没有一定的语法知识,是无法理解状语、定语等的用处的。

二、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策略

1.注重语法知识建设

目前苏教版的语法知识都是附录在教材后面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这些语法知识的建设,将其很好的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语法附录为:语法简表(词的分类),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内容来开展语法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授哪种词语可以表示人,哪种词语可以表示事物,如姑娘、朋友一类词语就是对人名称的表示,而医院、学校等词语就是对事物名称的表示,这样一来就能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法知识。

2.结合高中语法知识

高中最重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就是文言文,通常教师会要求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常见文言文词语和句子,掌握基本的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等的用法,就如《兰亭序集》一文来说,此文中有着大量的“之“”于”,若学生缺乏一定的语法知识,那么很容易颠倒文言句式,由此可见,若教师能够结合高中语法知识开展语法教学,那么就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语法知识。

3.采用合理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处于中学的阶段的学生虽然学习能力较强,但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语法知识,更能改善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十分枯燥、乏味的想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语法知识本就十分枯燥,部分语法知识较为复杂不容易理解,尤其是状语、宾语等的使用意义,学生学习时很容易出现问题,若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法学习环境,那么就能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语法,帮助学生将语法知识应用在写作和实际生活之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这样一来,既不会淡化语文语法,也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就中学语文“淡化语法教学”的理念进行了批判,得知淡化语法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理念十分不符,甚至已经与语文教学的理念背道而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法教学是绝对不能淡化的,反而要增强语文语法教学,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王宜刚 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四河实验学校

第五篇: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走进生活,体会真实的情感

真实的情感从何而来,来源于生活。情感只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来,离开生活就无所谓感情。因为“真情”是从”实感”中产生。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我们要改变原有的呆板传统教学模式,积极适时的去鼓励和引导学生,就能挖掘学生的潜质。要引导学生对生活细心全面观察,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把握富于表现力的细节,晒出独具特色的材料,记录生活。以后写起文章来都会一气呵成。例如:让学生站在雨中,去感受雨中的滋味,去闻雨点的气息,让学生踩在雪上,亲自去数雪花的瓣数,体验雪的冰凉,感受雪人的童趣。让学生站在万花丛中,去闻花的清香,享受花的美丽。让学生亲自登上讲台,做一次实习老师,感受老师的辛苦与甘甜......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再去写文章,或者阅读课本,都会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融为一体。语文与生活极为密切,没有生活经历也就没有办法体验语文的魅力所在。

2语言、形象的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和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科学,学要主动。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的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头,事倍功半”。语文教学是一门富有艺术的学科,是情感最丰富的学科。语文知识能通过动听的语言,情绪的波动,去净化学生的灵魂。在讲《秋天的怀念》时,教师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富有感情,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而且也是第一位的。然后让学生捧起书,再一次走进《秋天的怀念》,自由读,声音也不要大,要有节奏感情,用心去品味。让学生感受到本文怀念的是母亲。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母爱是理解,母爱是呵护,是宽容,是牵挂。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总之让学生通过倾听教师的朗读,自己的真情朗读,能真正的感受到母爱是博大的。在讲《散步》时,可以“分组朗读或者是表演”从中可以感受到亲情的温馨,生命的可贵,理解传统的孝敬观念。一次平凡的“散步”,让我们真正的感受到不同的意义。通过这些人物的语言,形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生活的情趣。让我们学会享受快乐,感受亲情的美丽。

3实施情感教学,用教师的情绪带动学生的情绪

教师实施情感教学,是科学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在表扬孩子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哪里做的好,到底好到哪里。而不是一味的无目的的给孩子“捧臭脚”,以至于让孩子认为自己做的事就是圣旨。举个例子,我们班有个机灵的男孩子叫闫xx,就是不爱学习语文。有一天早上他和我说感冒了,正好我桌子里有感冒药,就给了她两片。第一堂课我上公开课《幸福的味道》,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很细心,当她闻着父母为自己剥的水果的味道时,都会认为这是幸福的味道。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进行了一个仿句联系。例如;当你大汗淋漓时,朋友的一个手帕就是幸福。这时,闫xx第一个举手,说了一句让我作为老师感到幸福的话“:当你感冒时,老师给你两片感冒药就是幸福”。此时此刻,这里的甜只有我懂。随后,我把早晨的情况讲给大家听,听课的教师都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我即刻补充了一句:闫xx同学在生活中是个细心的,善于捕捉幸福的孩子!有了他的示范,有了这句针对性的鼓励性评语,其他同学跃跃欲试“。你是个孝敬父母的孩子”“你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鼓励声把这堂课推向了高潮,同学们收获颇多,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例如讲古诗《约客》时,让优生领读数遍后,让“暂时后进生”朗读,鼓励其大胆而正确的发言。背诵《春夜洛城闻笛》时,先提问掌握比较熟练的学生背诵,然后在点名“暂时后进生”背诵,在这个过程中“,后进生”又变向的复习了几遍,再背诵起来也会比原来好的多,渐渐地,教师这种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也必定影响学生的成绩,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结果。在不知不觉中,成绩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所以,教师实施情感教学,是科学合理的一种教学方法。

4借助文章历史背景,触发学生的心灵情感

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就像剧中情境一样,如果孩子淘气了,不和主流思想一致,就会受到批评和指责。然而人们忽视了往往调皮的孩子更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只要我们适时的去鼓励和引导孩子。就能挖掘孩子的潜质。比如在讲《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对于他的字号了解必不可少,但是教师还必须对他的作品必要的提醒。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例如《,饮酒中》第五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于这些重要的诗句不但让学生要背诵下来,还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对于作者为何要写这篇文章,文章体现了作者何种社会理想,那就必须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陶渊明一生不得志,虽然做过小官,但是由于个性高洁遂“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了解老百姓疾苦的诗人,又因为作者生活在东晋这样军阀混战,赋税徭役众多,民不聊生的时代,虽然他没有办法改变当时社会的现状,但是却借助自己的创作,自己的文字来抒写情怀,刻画一个与污浊社会对立的美好世界---桃花源。让学生能从中受到感染,教师把握好时机,借助文章背景或者人物情怀触发学生的心灵,励志成为为为祖国奉献的热血青年而努力,投其所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5结语

总之,对于情感教育,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法宝”,情感教育要求我们老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颗无比伟大的爱心。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时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必要的环节。因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都需要不畏艰辛,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学生的情感,充实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用心去学习语文,用真情走进“语文”这个真善美的世界。

作者:许春玲 单位:承德市翠桥学校

第六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实施策略分析

1.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创建个性化阅读档案

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开展,其前提条件就是教师对学生个性特征的深入了解。教师应通过全面的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阅读习惯、学习心态、性格特点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要有准确的认知,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应为每名学生创建个性化阅读档案,将了解到的学生个性化特征详细记录,以此为依据选择阅读教学内容与阅读活动形式,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习需求。

2.科学制订阅读计划,建立阅读记录卡

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教学目标为学生建立阅读记录卡,让学生在完成阅读学习后将读书内容、心得、思考等内容写在记录卡中,定期对记录卡进行检查,针对学生的阅读记录内容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习进行指导。这样一方面有了阅读记录卡的帮助,学生阅读行为的研究有了凭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从而有效地进行监督与评价;另一方面学生在记录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浏览阅读卡能够总结自己一段时期以来的阅读收获,从而构建更适合自身性格特征的阅读方式与知识体系。

3.拓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层次,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阅读学习活动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信息接收,而是具有更深层面探索研究与理解认知的特征。因而,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拓展教学层次,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地发挥个性特点,在阅读学习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在进行一篇新文章的阅读学习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让学生选择适宜的阅读方式,根据学生各自的阅读方法展开指导,让学生能够从适宜的阅读形式出发,进入文字的更深层面,理解认知文章核心主题,进而以此为基础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通过个性化阅读教学展开自主探究性学习。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注意个性化阅读材料的特征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教材较为广泛,包括文言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科技短文等多种形式。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学习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教学内容的特征,对于内容相对开放偏向文学,可以采取相对自由活泼的阅读教学方法,而在进行较为严谨的科技短文、文言文教学时,则应选择更为规范严密的教学形式。尊重阅读教学资源的特征,选择适宜学生个性特征的阅读教学模式,两者相辅相成,这样才能使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真正发挥作用。

2.注意个性化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挖掘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不仅局限于帮助学生提升语文阅读理解水平,获得更高考试分数,其背后更是承载了学生审美品味、道德情怀等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应重视阅读内容的选择与挖掘。教师应选择发散性更强、审美水平与道德价值更高的文章展开教学活动,同时深入挖掘阅读资源,从中找出更为独特与深层次的理解认知角度,帮助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学习获得能力、思维、情感等多方面的提升。

3.注意个性化阅读课堂的把握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对学生的研究与定位,对教学方法的感悟,个人语文能力的积淀与修养,对语文教学工作的情感与态度等也都是不同的,这是教师的个性,而且每个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这些个性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化阅读方法的形成,甚至决定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价值取向。所以,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没必要完全放弃自己,更不能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使教师变成“学生”,由传统教学的“唯老师是听”变成“唯学生是听”。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时代,中学语文不再需要千篇一律的阅读结论,而是要让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每个人都能从阅读中获得独特的体验。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教师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学生制订相应的阅读计划,拓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层次,重视人性化评价机制,保证学生语文阅读水平能够持续提升。

作者:吴晓鹏 单位:江西省会昌县第四中学

第七篇:中学语文“少教多学,驱动导学”教学法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为了使中学课堂教学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我们从课程与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及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新旧课堂的对比中寻找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行为,在对新课程课堂的不断反思中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经过对传统高中课堂的观察与分析、对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堂的观察与思考,提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理念的若干建议,逐渐形成了新课程课堂的轮廓。根据新课程对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代表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尝试和总结,提出了“少教多学,驱动导学”的学习模式。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与主张,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通过教师的“少教”,给学生增加更多的自主思考、实践、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自由驰骋,体验语文学习的喜悦。教师的教应服务于学生的学,要善于诱思,驱动并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并进行质疑。“驱动导学”则要求教师做到以学定教,理清教路,指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探究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解决问题,要让学生享受到思维发现的乐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加强对“少教多学,驱动导学”教学法的研究,探索语文教学的“少教多学”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少教多学,驱动导学”法的问题生成和设计策略

“少教多学,驱动导学”,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解决问题,而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角色是问题的提出者、课程的设计者以及结果的评估者。“少教多学,问题驱动”首要工作是指导学生生成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才是教师如何设计课堂问题。问题驱动法的问题来源一是学生生成的问题,二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如何指导学生生成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如何设计课堂问题,下面将相关的研究策略总结如下。

(一)学生生成问题的方法指导策略

策略1: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模式,即从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三个角度入手提问,可以从局部生成问题,也可以从整体生成问题。如文本的语言方面(词语、标点的使用,修辞手法、句式的运用)、结构方面(句子和段落顺序的安排、材料的使用)、写作手法的运用、主题的表达、写作目的等方面。策略2:从文本的文体特征出发生成问题。散文,可以从散文形的方面,如材料的选择、安排等方面;神的方面,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表现、表达方式的运用等;小说从情节、人物、环境、手法、主旨等方面。诗歌,语言、情感、表现手法。策略3:指导学生掌握提问文本的特殊切入点。①从文本的题目入手生成问题。②在文本的空白处生成问题。③在文本的核心点或关键句生成问题。④从自己的感兴趣点生成问题。

(二)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问题的取舍策略

①考虑学生的问题有没有语文价值。语文价值就是问题是不是紧扣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不是紧扣文本,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有没有意义。②看问题有没有文本价值。文本价值就是问题是否体现了文本的核心价值,扣紧文本的重点和难点。③看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是个体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整体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文本枝节方面的问题,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三)教师设置问题的策略——主问题的设计

根据文本内容设计。披沙拣金,沿波讨源,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例如,肖培东执教《琵琶行》,借用孔庆东的“三绝”作为教学主设计问题。首先是“以你的初读感受,思考《琵琶行》绝在何处?”作为“四两拨千斤”的教学主问题,让学生找到突出写琵琶女弹奏技艺的句子,分析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和语言。然后又提出:“琵琶女的这段身世是怎么通过她的琵琶声传达出来的?”将音乐描写与琵琶女形象分析结合,推进文本语言品读,完成对琵琶女的形象分析。最后又提出“白居易找到了哪些与琵琶女的相同之处?你觉得白居易的最伟大之处是什么?”引领学生与作者心灵进行对话,走进作者的人格、灵魂深处,探究其中的精神价值。主问题作为教学主线,带动三次课堂研读,带动对文本的研读,从语言到精神,让学生的思维慢慢地闪烁出来,最后回扣预设的“三绝”,显得水到渠成、圆润流畅。教学显得简洁大气,学生的认识层层深入,完成了从语言到精神的文本探秘。依据文本样式设计。针对不同文本在长度、难度或体裁等的差别设计主问题。程翔执教《药》,文本很长,一节课如何教学?教师抓住第三部分“花白胡子”,品读花白胡子的人物形象,进行铺垫学习。在学生品读到“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究竟是什么事?”这一部分时,师生共同分析了,梳理出花白胡子会讲话、出来打了圆场的特点,还从谈话内容看“花白胡子”在说话过程中“转移了话题”,教师抓住后面这个生成点,继续往前推:“他不转移话题行不行?这和鲁迅先生的创作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不断分析理解:这句话除了塑造人物性格外,在内容结构上还起到了由药谈到了革命者的作用,起到了促进情节发展的作用,由此看出鲁迅小说构思的巧妙之处。这个主问题,是在充分学习后教师适时抛出的,对文本的前、后进行了勾连和延伸,解决写什么、如何写、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可谓长文短教、以点带面,足见教师巧妙设疑的教学智慧与效果。辅以教学方法设计。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以“诵读”来设计主问题,实现在诵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诵读的目标。例如,任峰执教《锦瑟》,将三次“诵读”作为主问题重点突破,通过不同的朗读指导推进课堂教学:“你读完这首诗后,第一感受是什么?”“同学们读一读颔联,能否读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来?”“大家说说为何这么读?”“如果为《锦瑟》配上一种乐器来演奏的话,选择哪一种?在你的脑海中响起你认为最适合的乐器的声音,背诵这首诗。”将学生的“诵读”作为课堂驱动力,基于学生原初体验进行初读,学生传达出“迷茫”感;随着研读深入揣摩语调和抑扬韵律,读出诗歌内涵和所表达的情感,赏析手法和意境;教师创造情境,让学生深读诗歌,培养语感。“诵读”让课堂诵读扎实、理解深刻,达到深入研读的效果。

二、“少教多学,驱动导学”法的流程

在中学语文“少教多学,驱动导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探究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解决问题。教学从起点到终点一直是双向乃至多向的,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体现学生研究分析的作用、教师点拨引导的价值,从而实现“少教多学”的双赢。

(一)“少教多学,驱动导学”主流程

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角色是问题的提出者、课程的设计者以及结果的评估者。笔者在参加优质课比赛时,讲的是鲁迅的《药》,明暗两条线索、文章中心等在笔者的引领下一一完成。但总感觉对文本的理解不够,课堂上和学生讨论互动,迅速生成一个问题:文章中有在处决夏瑜时狗一只也没有叫的描写,为什么狗一只也没有叫?师生研讨,有的学生说是实写狗确实没有叫,有的学生说是由于白色恐怖狗吓得不敢叫。这两种说法说服力都不强。引导学生再详读文本,华老栓的心意全在人血馒头上,跨步格外高远。学生终于得出结论:狗不是没有叫,而是华老栓没有听见,因为他把全身心都投入到本不能救他儿子又是沾满拯救他和他儿子的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上,更加突出华老栓的愚昧、华夏民族的悲哀。这个问题,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参与其中,而且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驱动,翻转课堂

众所周知,“翻转课堂”改变了夸美纽斯以来的传统课堂结构,也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和班级集体教学的传统教学流程。其结果是: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成绩提升。“少教多学,问题驱动”观与“翻转课堂”在问题主导式教学中“学习任务单”的运用上,有着诸多共同的需求和相通之处。我校管霞老师在执教诗歌《相信未来》时,就大胆地尝试“翻转课堂”的模式,把【学习活动一: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这个部分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而【学习活动二:品读诗歌,理解意象与情感】则由学生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教师参与讨论,并且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最终,师生共同梳理出文章的情感曲线图。学生根据自己画出的情感曲线图,再读经典,真正走进了诗歌,走进了作者。

(三)问题驱动,微课先行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开发微型课程要注意选择性与个性化。微型课程打破了教学文本的封闭性,给教师带来了创新的智慧与活动,给学生带来了更切合自身的“补气能量场”。虽然只是作为“补充”而“偶然为之”,但开发时还是要注意选择性和个性化,如课程标准中所说的“必须顾及学生的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应特别珍视学生语文学习方面内在的课程需求,拓深拓宽语文学习的内涵与外延,用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和师生互动的轻松愉快,去开创语文教学的崭新天地。在“少教多学,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下的课堂里,教师们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然后在收集学生问题之后设计课堂问题。课堂内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团队的协作,个人信心的建立以及利于终身自我学习的习惯养成……无论在智商还是情商的发展上,都对学生大有裨益。课堂的变化来自教学法研究的动力,如今全校教师教学课堂实现了生本课堂、个性课堂。

作者:付立金 单位: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

第八篇:中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研究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是一种反应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事物碰撞的心理体验。人在社会中由社会情感组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现出人文精神。语文教育中蕴含着大量的社会情感,语文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美感与理智感。在文学作品中,它反映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激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追求。美好事物总是启发学生,让学生有新的思想,并且伴随着明显的情感色彩,让学生受到鼓舞。情感教育是学生智力开发的重要推动力。只有学生投入情感,才能对学习有热情。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拥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想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利用。

二、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方向

(一)情感化教育

语文教育中最容易用优美的文字打动人心,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唤醒一定的情绪反应,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开发。教师与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形成情感沟通,让精神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教育作用。语文教学中,学生本来是被灌输课本上的知识,但是被教师带入更多的情感投入,让各种情感得以表达,从而引发学生对课文的情绪和情感,使得教育中得到良好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学习更加具有积极性,让教学充满教育和学习的成果,充斥着幸福感。

(二)审美化教育

语文情感教育中有着诸多审美因素,它有着许多学科中不曾拥有的审美功能,语文的审美目标教育使得语文教育更具有魅力。情感教育主要的培养目标,首先要让学生拥有对美的感知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善于去发现美、体会美的事物。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文化内涵,去体会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充分地感受到不同美的形式,不同美的力量。其次,要让学生拥有对美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与相关的材料结合,在传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引导一定的审美知识,不仅是文学之美,还有自然美、社会美和文艺美。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美的创造力。通过培养创造力,实现审美的最终目标。在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追求美、创造美,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把自己的想法、感受通过文字的形式整理出来,这对学生本身来说就是一种创造。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策略

(一)挖掘情感因素

语文教育大多都较为抽象,且具有一定的主观感性因素。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讲授课文,就会让课堂显得更加枯燥,学生也会有一定的厌烦心理。所以,语文教学需要进一步去营造活跃、和谐的氛围。可以在讲授课文的内容前,介绍相关的时代背景,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思想性。触景生情是常见的审美活动,这也是情感爆发具有一定的情境性的体现。教师可以设置情景教学的方式,利用音乐、录像、课件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在语文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文章的品读来鼓励学生形成形象思维,从思维出发,感受文字、段落的作用和技巧,由此来展开丰富的联想,由此可以进入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由于不同人之间的经历、情感基点以及文化素养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对文字的审美感受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时就会派生出不同的想象内容,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也由此被激发。

(二)挖掘体验因素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协调的过程,所以建立必要的情感链是十分重要的,这对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与学生沟通,为学生提供关怀都十分重要。教师在对学生的心理有一定的了解后,要找出学生感兴趣或者是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突破口,这样才能够知己知彼地进行授课。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阅读时,对学生初读文本的感受进行汇总,多聆听一些学生的看法。审美是一种自然的体验,它是观赏者在观赏时自然产生的心理活动。美感和道德一样都受到社会条件的限制,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联系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有一定的代入感,从而可以进一步体会语文的美感和情感。文学体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审美体验,通过对文学的感悟展开想象,从而完成心理体验活动。它既有文艺欣赏的普遍规律,也有独特的审美内涵。文学中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在阅读文章之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验来自由地进行联想。

(三)以实际行动感染学生

教师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与自身个性相符的教育模式,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授课特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协调的过程,所以建立必要的情感链是十分重要的,这对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与学生沟通,为学生提供关怀都十分重要。总之,学生的情感素养能否得到有效提升,在于教师如何去引导。教师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情感培养在语文学习中不容小觑的作用。从当前的教育形式、学生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逐渐向学生渗透情感的培养,确保教师、学生在思想上都能够对文学情感有一定的认同感。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加强自身的文学内涵。

作者:戴卫红 单位: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

第九篇:中学语文修辞教学研究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迎合新课改实施标准,关注修辞学成为未来语文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并不仅局限于修辞学知识的教学,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关注修辞学的方法、原则以及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作用。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修辞教学的引导一直作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开展。即使如此,仍开展的不是很理想。修辞教学与其他语法知识不同,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系统,比如,从词到句、从句到文章等,循序渐进可能会更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修辞知识内容并不然,支离破碎,不容易实现真正的彻底的讲解。

一、关于各种修辞方式的讲授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修辞教学过程,就必须将修辞方法的讲解合理地安排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讲解。教师要认清楚修辞的作用,不只是修辞方法而已。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对文章进行理解。例如,在学习朱自清《荷塘月色》时,其中一段描述: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段话中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对白花进行了描述。又如,在学习朱自清《春》时,文章中描述:“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段话中利用比喻的手法将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体现春天的生机,将春天描写得形象得体、淋漓尽致。

二、修辞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还没有脱离天真的本性,还存在好奇心重等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更多学生好奇的东西搬到课堂中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把修辞教学融入生活

语言的学习就是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很多语言现象都可以融入更多的修辞方法。教师要关注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修辞引导,比如,在街道两边的公德提示语、广告词、影视台词等等。其实修辞随处可见,只是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学习的良好习惯。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迎合新课改实施标准,不断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修辞教学引导,从自我加强对修辞方法的重视,不断促进学生整体语言能力的提升。

作者:赵春阳 单位:吉林省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向海学校

第十篇: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策略分析

一、中学阶段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必要性

1.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是当代语文教育的进步之举

语文基础知识是对语文学习有关规律所进行的科学概括以及学习方法的总觉,因此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以及语文能力不可缺少的内容。从语文发展历程的视角来看,虽然古人并没有学习过语文知识,可他们却是从语言实践中进行学习,并且付出远比现代人更多时间与精力去学习的。而新时代对语文知识结构进行建设,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少走一些一些弯路,少花不必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从该方面来看,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绝对是语文教学历程上的进步。

2.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需要语言理论的指导

从心理学教学来看,语文基础教育是学生学习潜能刺激以及完善潜能的阶段,在该阶段中更重视语言学习的科学性,因此需要语言理论和科学知识的引导与刺激,将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出来。就学生学习语文来说,现代语文教学是不能和传统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依靠老师不断向学生灌输各种知识,让学生在糊里糊涂中学习知识,自己体会以及摸索所学知识的含义,必须将学习态度改变为非自觉性,任凭感觉和经验来学习,因此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语文能力训练和指导的大纲知识,

3.语文教育被赋予新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之后,对语言文学赋予新的使命,对其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何为更高、更新的要求呢?简而言之,就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将信息量最大化地传递出去,并且信息拥有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表达效果最大化。

4.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中学生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表达能力方面,还达不到完美标准,因此为了适应时展需求,必须满足学习需求。语文教学就在学生学习语文中发挥很好的教学功能,用科学的语言和知识来辅助、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这一点至关重要。

二、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初中时期,学生的性格以及学习情感正是开始形成阶段,因此,在该阶段教学中,老师必须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出来并且充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举办一些语文知识竞赛、成语竞赛或者书法比赛,等等,利用这些有趣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进而刺激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提高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教学显得更生动、更活泼,而且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活跃、知识点的记忆更深刻,带来的教学效果也更佳。

2.坚持知识与训练统一的原则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需要讲述语法、修辞、标点等知识,让学生对各种语文概念了解,掌握不同语法、修辞、标点带来的不同语言效果。不仅如此,还要加强练习,通过不断练习来加强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作为引导者存在,利用知识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来体现语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将其转化为学习能力。

3.与语言应用实际相结合

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求老师在教授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文章分析,还要将其和语文基础知识相结合来讲解文章内容,令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带来的文学魅力,并且了解语文中各个语法、修辞以及逻辑带来的作用。同时,在讲解语文基础知识时要结合实际。比如,在讲述一节基础知识内容时,根据学生对其掌握的情况来找寻学生欠缺的基础知识并重新重点讲解。

4.把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

语文知识中语法、词汇、修辞、标点等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比如,学生在学习句子的时候,必然要先将词汇、标点以及修辞等知识掌握,不仅如此,句子的使用也涉及到逻辑,因此它们之间是相互融合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存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语文各种知识的能力。因此,将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起来教学十分必要,不仅丰富课堂内容,还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5.合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老师要正确运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比如,在对一个句子进行讲解时,老师不能只顾自己讲解,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这个句子的语法、修辞、逻辑等,如果在分析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者词语,可以查字典学习,如果还是不懂可以记录下来,等到老师讲解的时候进行提问,这样就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化被动为主动,对所学语文知识也更加深刻。

三、结论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语言知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教学策略

从陈述性知识“是什么,为什么”出发,可以将语言知识分为原理层和工具层,从程序性知识“怎么办”入手,将语言知识分为实践层。针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三个层面语言知识教学进行分析和探索,对于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增强原理层语言知识教学

原理层语言知识处在最基础的层面,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对原理层语言知识的呈现略显浅少,因此,为弥补教材中此层语言知识的不足,需加强原理层语言知识教学,以期学生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一)教师应加强自身原理层知识的储备

为加强原理层知识教学,首先要从教师自身知识储备量入手,教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原理层语言知识,才能对教材中未涉及而又需要学生了解的语言知识进行有效地传授。那么教师究竟需要掌握哪些原理层语言知识成为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笔者针对此问题结合黄强军语言知识内容的量化标准[1],对教师需要掌握的原理层语言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首先,语言的本质方面,包括语言特点、汉语定义、汉语特征。其次,汉语方言基本知识方面,包括汉语的变迁,汉字产生以前的原始汉语;先秦时代的上古汉字;两汉至隋唐时代的中古汉语;从晚唐到五四的近代汉语;五四之后的现代汉语;以上汉语的五种形态及其各自的特征等。另外,关于其他层面的具体语言知识如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的发展源头和历史变迁过程等知识也包含于这一层面的语言知识内容中。

(二)教师运用多种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由于教材中原理层语言知识分布较少、形式相对单一,因此,教师不能仅根据教材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的单一教学方法中,很难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相应工具书,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将自己储备的原理层语言知识活化地传递给学生,将枯燥的课程转化为生动、形象和充满趣味性的内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活跃,充满生机和活力。例如教授四年级上册第24课《春联》时,除了讲解书中有关对仗(即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的工具层语言知识外,还应当依据自身所储备的原理层语言知识,让学生知道春联的来历以及对偶修辞的演变和发展,单一的讲述法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减弱学习动机。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有效的对偶教学。由于四年级学生的具有较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教师需要以直观形象的图表形式和引发学生感性的情境创设为主要呈现形式,利用图表形式介绍对偶和对仗的不同,直观表现出对偶大起大落的发展史,从而使学生一目了然,激发兴趣,拓展知识。对于“春联”起源,可创设具体情境,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春联”的来历,“桃符的故事”“五代后蜀皇帝孟昶过春节的故事”“明代朱元璋写春联的故事”将其原理层语言知识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春联所表达的含义。

二、重视工具层语言知识教学

教材中呈现最多的即为工具层语言知识,它处于中间层面,作为工具指导和服务于实践层语言知识,因此重视工具层语言知识教学,有利于学生为实践层语言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更是促进学生直面生活的动力源泉。

(一)依据汉字特点,加强识字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这是在强调语文教学必须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由于汉语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包含着大量古代汉语的因素,无论是从语音知识的汉语拼音,还是文字知识的字构书写,甚至是词语知识中词汇的积累和词义的理解,都是作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承续着历史的脉络。因此在充分解读和分析教材中工具层语言知识的同时,要与汉语言文字特点相结合。汉字知识教学,教材中以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和字理识字法为主要方法呈现。而教材中的根据字构呈现的字理识字却被许多老师忽视,应充分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例如教“鸟”字,出示鸟的图画,解析“鸟是有眼睛的,里面的一点就是眼睛,千万不要丢了,丢了,小鸟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如教“牧”字,点出“牧”的本义是手拿鞭、棍在放牛。“沙”字教学时,启发学生想象河水少会出现什么———水少而沙现。字理识字法运用范围广,遵循汉语言特点,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强化儿童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能有效地预防错别字,有利于学生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二)结合阅读和写作,加强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

通过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法知识呈现内容的分析可见,其语法知识呈现零散分布的特点,但是在小学教材中将其整合又是难度极大的,因此,便需要教师结合阅读和写作对语法知识进行教学时采用适宜的方法,让学生“在零散中学,在整合中内化”。付惠均[2]在《语法教学方法论探讨》提出“三个结合”的方法论体系,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示正与纠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语法教学方法要求一是精简语法项目,淡化理论色彩;二是紧密联系实际,强化具体运用。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必要的语法项目有针对地进行教学,低年级重点在于单句语法的练习和巩固,初步了解和学习人称代词的使用方法;中高年级出现复句以及单句、复句相融的较复杂句式。而且在强调语法规则的同时紧密联系语言实际,如一年级上册练习4中“我喜欢吃的水果有……”单句的学习,在分析句子成分的同时又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实际,提高了语法教学的效果。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脱离实际的语言单位和联系具体语言环境进行语法分析,两者在语法教学中应该结合运用,相辅相成。示正与纠错相结合。是语法教学中不可偏废的两种方法,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双管齐下,才能更有效。根据教材中各学段修辞格出现频率,充分利用修辞的表情达意作用。修辞知识教学主要采用“切境法”。语言材料选得好与不好,主要就是看选用的语言材料是不是切合于具体的语境,即题旨情趣。因此我们在修辞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来阅读理解文中修辞艺术。修辞教学只有在应用中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不可为教修辞格而教修辞格,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学好修辞对阅读和写作带来的好处。

三、关注实践层语言知识教学

实践层语言知识是最接近日常生活的层面知识,强调语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层面,为学生直面生活、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起到推进作用。

(一)注意语境创设,引导学生习得言语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语境的创设,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语境的创设,关注话语语境,其中上下文语境在中小学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它要求在书面语的话语阅读理解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整体把握,不要孤立地去理解语言片段;除此之外,教师能够根据课堂氛围作适当调整,对前后语境构建,使其相衔相配,并且运用情景化的语言让学生融入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语言。例如可以在虚拟情境中根据语境理论来创设虚拟语境,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奶奶的白发》的复习巩固阶段中,可以通过扮演奶奶的角色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虚拟语境创设,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文本,更加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艺术性地创造语境,引发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试看以下于永正老师通过艺术性的创设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永正老师教学《翠鸟》中“翠”字:师:下面看于老师写课题。哎,这个“翠”字怎么写?提笔忘字,谁能提醒老师一下?生甲:“翠”字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生乙:不带钩的。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请学生看于老师写,并且抬起手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于永正老师并没有直接将课题写在黑板上,而是艺术性的“懂而装不懂”,营造了一种“不懂就问,积极好学”的学习氛围,满足了学生自豪感,认为老师对自己拥有极大的期望,这就是“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自信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遵循会话得体原则,增强话语评价功能

“得体原则”是衡量言语行为的终极标准,无论你遵守的是合作原则,还是礼貌原则,但最终都必须以“得体”作为评价标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是否得体做具体的评价。如看是否适应不同语境要求。在正式的场合,说话应当严肃、认真;在欢庆场合,说的话就应当有助于欢快气氛的营造,例如二年级上册练习1中口语交际“学会祝贺”,显然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在亲人离散之时发出的渴求团圆期望的诗句在这里就极不合适。例如教师在教授一年级上册练习5中“别人问你什么,有时可以这样回答。”举了这样一个例子[3]:一姓张小孩听到别人跟爸爸初次见面,总是先问:“您贵姓?”,爸爸总这样回答:“免贵,姓张。”接着别人又问:“弓长‘张’,还是立早‘章’?”于是他也耳熟能详了。有一天,只有孩子一人在家,有客人来访。小孩问:叔叔,您贵姓?客人:我姓李。小孩很恭敬地又问:是弓长“李”,还是立早“李”?客人:愕然,不知如何应对。上述例子表明在进行语用知识学习时,要能够灵活运用,注意语言得体原则,案例中小孩的表达是不得体的,老师举了这个例子之后,学生能够体会到表达需得体,从而对自己和他人的表达也能进行合理评价。

作者:李文芝 霍生玉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强军.语文课程教材中语言知识内容的建构[A]//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20-121.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语言的功能性

中国学生从幼儿时的呀呀学语直到成年后大学毕业,汉语作为母语其学习和应用可谓不曾间断,但许多学生仍然辞不达意、文理不通、语病百出。高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有畏怯感的不乏其例,讷于言辞的不在少数,基本上是把语文视作游离于生活感性的一门学科。传统教学对语法完美性的追求似乎无助于克制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的退化,文章体裁程式化的渲染更是剥夺了不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或视作文为畏途,或搜索枯肠仍内容贫乏。读一些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日记,常觉生趣盎然,其切入点及文体未受范式主义的毒害,反而能自由抒发个性特点,其天真别致跃然纸上。随着年龄的成长,范式被强化了,面对应试教育,师生人人自危,范文示例大行其道。以议论文为例,首段论点,次段论据(辅以素材积累、名言引用),终段结论,虽然写出来众口一词,千篇一律,情感工具化,枯燥乏味之极,但文章八九不离十,及格不论,优良在握。也许我们的确培养了许多合“格”的学生,但文思敏捷、不落俗套、出“格”的很少。所谓的“格”正是被强化的结构主义范式。我们不免感到遗憾:语言的本质原在于表达和交流个体的情感、传递新信息内涵,语言的功能是第一位的,结构是第二位的,结构要体现的是语言的共同规则,是为功能服务的,它的存在是必要的,而它的价值仅是作为信息的的载体而已。从语言的产生、演化及个体的习得规律看,结构是约定俗成、逐步被总结和相对固定下来的,它是从隐含到显化,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但功能始终是目的。语言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如儿童学话,并非从结构规则入手,把语法知识放在首位的;而着重是以学习者信息表达的直接指向为优先,以指导者的纠正引导(使之合乎习惯要求)为辅助的。换言之,是“习而时学之”而非“学而时习之”的,这是较为合理的语言学习规律。如果轻重失据,强化了逻辑的、共性的、作为载体的“格”,而忽略甚至牺牲了感性、个性、作为内涵的“非格”,那是得不偿失的。不但没有反映语言学习重应用、重环境、重功能的意义,而且如若跳出狭隘的语文学习来看,对于学习者的情感发展、独立性、主体性、思想性等素质的形成和增进也是颠倒和有害的。典型的例子如98年高考作文,众多考生不惜以“牺牲”父母婚姻、甚至性命为代价博得同情、骗取高分,我们无法想象这样的教育结果是什么。当然语言的功能性学习与结构性学习是有着有机联系的,并非是此非彼,水火不相容的。大众化的普通教育,是要培养其愿表达、敢表达、会表达(规则不错)的语言人格及基本能力,能不悖于共通的语言规则来做到“无误表达”进而达到“善表达”,能较好地使用语言,阐明独立个体的观点和意蕴。从事实上看,不少具有鲜明人格的小说家、杂文家、思想家也非文科出身,更非语言学、修辞学等学科的专家。学习者只要能保持独立思考的人格,驾驭语言并非难事,以主体习得为主更为直接可贵,“言为心声”、“文以载道”,是自然能做到的。

结构主义的语言教学观是以“格”为中心的,它提炼、总结、归纳语言规则及概念体系,并传授这些规则和概念,把对这些规则的知识性了解程度作为语文水平的标尺;这样在教学目标定位上必然有所偏颇。

功能主义的语言教学观是以“非格”为中心的,它强调语言的功能本质和学习者对语言材料本身的感性接触,从语言运用的需要出发,重视语言的对象性、环境性,着重自然语感的和谐增长,相对淡化了结构体系的传授。

笔者认为:语言学习要重视理性,但语言学习的特点在于其感性经验更为直接,儿童通过模仿性的训练,听、说(包括对话)、阅读多了,也能自觉纠正不合常规的表达习惯及语病,尽管不懂得语法上的基本概念,那些隐含的语法规则要求实际上已通过感性的学习以隐含的方式掌握,那些范式化教育的目的其实是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熏陶和面向情境的表达应用来达到的,这就是所谓语感的形式。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核心,文言也好,白话也罢,古典诗词,现代诗歌,凡有所成,无不得之于语感,而非语法。语言的自然运用本应是生活化和经验化的,就好像学习游泳一样,善游者未必懂得流体力学和生物力学,不懂得有用的分解动作与技巧概念,但它可能游得更自如,甚至更能毫无拘束地游出个人的风格。

不难想象,结构主义的课堂有多么枯燥和呆板乃至催人入睡。让隐含的范式通过隐含的熟悉来学习吧,语法、逻辑、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如果作为专门的学问对象,虽然可以辅助地适度讲一些,但更多的还是留给语言专家去做为好,留出时间、空间、精力做些更重要的吧!那么,功能主义的教学如何引人入胜呢?

一、让学生自主

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的主角。逐字消文多是老师做的,疑问不是学生提的,是老师自己提出来的,困难是老师解决的,标准答案更是由老师来提供。教师把课文嚼得很细,从文章背景、中心思想到段落大意,按标准套路解剖阐释,嚼得余味全无,再让学生共享“食余”。作文教学,命题和讲解的主角更非教师莫属。学生的尝试权,第一感受(学习者自主消化和感悟)机会均被精心配制的教案剥夺了。学生被迫“热情奔放”、“感受美好”。为什么不把困难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品尝酸甜苦辣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1)因而其引导只要在“挑逗”学生的动机、兴趣这点上成功了,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100%自己解决困难都不为过。还可以让学生试讲、复讲、讨论,更重要的是留给任务、给时间,减少课内学时,让学生找资料,查阅工具书、写读书笔记等。“只有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的知识,才能对个人的发展产生意义。”(2)教育不应该向学生强加什么,而应该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并且应该成为他们真实生动的生活世界。让他们在自我体验中学会自由、学会选择。

二、提倡大量的课外阅读学习

课外阅读必然是自主的,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无论教师课文讲解如何幽默风趣、回味无穷,像那些典型示范精心雕琢的优秀教案一样,如果学生仅靠语文课内喂的一点“细粮”,而缺少甚至没有课外阅读,那他们的语言资料和思想仍会近于枯竭,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仍然会低下。相反,兴趣广、阅读多的学生,一般接受能力和思维逻辑性强,反应敏锐,作文时不会胸无点墨,并且能够有感而发,写出有思想、有新意的文章来。他对其他文、理学科理解、掌握的能力、学习效率以及整体素质都会较高。教师应该对课外阅读提出较宽松的建议。并体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让学生课外吃点“粗粮”,纯粹的课内“细粮”会导致“营养不良”。“粗粮”不必精心烹制,但也可列出些大致书目,多种知识领域、多种文化层面、多种媒介类型、古今中外均可涉及。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因此,要求不可太精细,让学生把他的品尝、领悟经由口头、书面的形式介绍给同学分享,并可展开讨论。重在参与,不刻意求全,不论程度高下,只求真情实感,更不拘以虚伪形式之俗套。文史哲可熔为一炉,知情意如水乳交融。独立思考是学习的灵魂,表达主体应该是学生,这才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教师自己也有广泛的阅读情趣,比学生先走一步,并给学生列出阅读文献,推荐有代表性的名著、名家乃至时下报刊的精品杂文,当然专家精选的教材课文是可以介绍得多一点,提倡熟读背诵也是必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对记力强的少年儿童早期培养,传统教育证明背诵是一种很有效的、打基础的学习手段。琅琅上口,教具有声韵节奏的上品之作,确能激发情趣,熏陶语感,对文化气质学养的造就有耳闻神会之功.背诵可说是阅读中的一项特别功夫,但应以兴趣为前提.其实,不光是散文和诗赋优秀的杂文乃至应用文体,也可以由自然、贴切、和谐的音韵和美感,只是不那么明显的容易体味到罢了。

三、突出意境

语言的信息是多层面的,好的文学作品,经常能刻画和传递一些含蓄、微妙的信息,烘托气氛,表达深刻的内涵,发人深思。句义、文义的直观内涵是可以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解决的,意境的内涵或其他心理信息的传递常意在言外,点到为止,还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相代。“格”的东西,可讲可教。“非格”的意境,只可神会,不可言传。只能凭借语感,感知形象;借助想象,填补空白:深入体验,力求领悟再创造。高中阶段,学生心理趋于成熟,重兴趣,希望独立思考是其特点。由于意境往往体现课文所表达的精髓,本是课文学习的重要对象,文思之精髓正是文学的独特魅力之所在,舍此则谈不上“文学性”。侧重结构剖析的教师,往往以提高理性知识的完整性为教学目标,着重于指点或勾勒意境,发挥文彩精妙的教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奋性和投入感,并且能帮助学生在文理通顺的基础上,提高写作的品位和行文的技巧与美感,真正实现文学审美价值,享受轻松活泼的情趣,体现出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美育功能。

四、面向环境并改进课程教学模式

上文已提出要把语言的功能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而功能应用必然是把环境的观点作为第一要素的。现代语言的环境也是现代生活环境。现代生活的多元化、传媒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层面决定了语言环境的丰富性。教师要注意阅读材料选材的多角度;应用文体也要考虑大众化对象的生活、职业实际;此外,引入观点辩论、即兴演讲以及模拟各种现实情境的课堂话剧,例如,学习戏剧,可由学生扮演角色,课堂剧的编写、表演等均以学生为主,教师可予以点评和鼓励。议论文等的写作更要面向现实生活,命题可定范畴,但不要过于具体,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并锻炼其开展思路和综合材料、组织文字的能力,能有感而发,尽兴而谈,各具个性。

环境的观点在语言中的特性有下述要素:一是语言对象,即必须满足特定情境下对话者的双向偶合,如“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语言区别等;二是话题范畴,即信息交流的文化背景等;三是感情因素,反映于语气的把握等;四是媒介要求,如书面与口头、严肃与活泼、文体(体裁格式)的区别等。

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变化景象,不同学科、专业的新词汇层出不穷,语言的传媒交互手段日新月异并有电子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对社会劳动的综合性、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引进和利用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手段,增强语言教学的功能意识、环境意识、学生的主体实践意识、语文教学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在于包揽100%的教学资源服务,而在于有理智地做好引导性的10%,并把90%的自主学习时空落实给学生,这样才有助于改善高耗低能的现状,达到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无独有偶。对中国学生的外语教学中存在诸如高耗低效,多年教学灌输后尽管语法完美性无懈可击,仍然存在在听、说、读、写应用能力不佳的问题,失去了语言的基本功能应用价值。这些也是源于结构主义教学观的不良后果,相信本文关于功能主义的教学观念也同样适用于外语教学的反思和改进。

注释: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08页。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盲人摸象;语文教学;反思弊端;学生认知;语文素养

《大般涅盘经》(三二):“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盲人摸象”故事,它的寓意是对事物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是极不可取的。这里,笔者撇开盲人摸象原有的寓意,从学习、探究未知事物这一角度去重新探究这个故事,并借此思考中学语文教学中同样存在的“盲人摸象”现象。

一、“盲人摸象”故事原因新探

盲人摸象,他们得出的是一大堆让人匪夷所思的答案。笔者认为,归根结底,“认知有限”才是盲人摸象留下千古笑柄的最主要原因。

(一)大象是盲人认知上的盲点

从摸象结果来看,盲人到最后也并没有弄清大象是什么东西,甚至连大象是动物还是植物,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都不清楚。在盲人的认知中,大象是真正意义上的盲点,否则,盲人大可凭借经验来个“一叶知秋”或“窥一斑而知全豹”。由此类推,从未认知的事物,即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一时难以作出定论。

(二)盲人所认知的事物并不丰富

盲人摸象是认真的。盲人一边摸象,一边努力用自己已认知的事物去联想,去想象,把摸的感觉与所认知事物的特征进行比对,并果断作出“我已知道”的判断。但是问题来了,虽然象牙与芦菔根、象腹与瓮、象尾巴与绳子都很相似,但与之相似的东西却多着呢!为什么就那么肯定地判定是那样的结果而不是这样的结果呢?究其原因,只有一种合理解释:盲人认知的事物并不丰富,他们只能从有限的认知中进行选择。

二、反思语文教学中类似“盲人摸象”的现象

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也是学习、探究未知事物的过程,与盲人摸象类似。对应“盲人摸象”结果的两种原因,再来审视当下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两个类似“盲人摸象”的弊端。

(一)学生认知上的盲点,导致阅读理解出现障碍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读者心中的哈姆雷特并不是莎士比亚所设定的,而是读者融合自己的社会认识、生活体验生成的结果。同样,学生认知上的盲点直接影响其对文章内容、主题的理解。这在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可以不惧天灾,也能承受人祸,但鲁四老爷的一句“你放下吧”,就让她“像受了炮烙似的”并最终死去。学生是知道封建礼教的,但在学生的社会经历和生活体验中,封建社会底层劳动妇女心中的贞节观是怎样的,恐怕老师言传了,他们也很难意会。因这个盲点的存在,学生就很难深刻领会封建礼教“吃人”这个主题了。又如,读《边城》与《天净沙·秋思》时,因习惯了城市人的冷漠,学生很难理解沈从文笔下“一手铜钱”“那把烟叶”的邻里情;因习惯了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天涯若比邻”,学生很难与马致远笔下的“断肠人在天涯”产生共鸣。学生身上这样的盲点,恐怕很多年轻教师也会有。上面的例子只是就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情感认知上的盲点来说的。此外,学生在语言基础、自然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缺陷,更容易导致其在阅读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时遇到理解障碍。

(二)学生认知事物不够丰富,导致作文没有真情实感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我们训练最多的是议论文。不难发现,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出现之前,学生文中的素材非常容易扎堆———鲁迅、司马迁、霍金事迹的过度使用就是明证;而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出现之后,学生的论述也难得见到指向现实生活的鲜活内容,很多作文显得造作,缺少真情实感。很多教师都埋怨学生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但实际上,很多学生都是十分努力地在写作,而且是竭力用情来写,只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使作文显得虚情假意罢了。事实上,只要学生对话题有兴趣,有丰富的话可说,就可以写出真情实感,近三年高考全国Ⅰ卷的学生作文得分情况可以充分说明这个问题。2019年高考作文是以“劳动”为话题的,广东考生的作文得分普遍较好,相对前两年来说,学生的作文成绩可谓“进步”很多。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生对“劳动”这个话题有更多话可说。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劳动体验不是很多,但从小学到高中,课本里关于“劳动”话题的文章很多,正应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此外,作文材料中所说的“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等,正说中了学生的心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倾诉欲望。为什么早两年高考作文没有这番景象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写作话题没有太多的兴趣,因而也就没有真情实感。2017年高考作文题要求“介绍你所认识的中国”。这样一个题目,按理说应该有丰富的话题可写,但作文材料中的关键词却成了写作的障碍。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有把握的关键词来介绍中国的某一方面时,很多学生都面面相觑。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对“一带一路”“高铁”说不上几句,连一日三餐享用的“中华美食”也说不出几个菜系、几个菜名。这种情况下,学生当然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2018年高考作文题是要求给2035年的18岁青年写一篇文章。写这种题目需要想象力,需要拿已知的事物去加工组合,这样的作文要想写得丰富、深刻就更有难度了。2017年和2018年考生的作文得分都很不理想,归根到底还是学生认知的事物不够丰富,缺乏“真情实感”所致。费孝通《乡土中国》中有个观点:“所谓愚,那是知识问题,并非智力问题。”拿这句话来诠释语文教学中类似“盲人摸象”的两种弊端,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三、由“盲人摸象”现象引发对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

如何充分贯彻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很多教师都是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实现从“考什么就教什么”向“学生缺什么就教什么”的转变。我们应正视教学中的“盲人摸象”现象,真正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扎实做好学生认知方面的“扫盲”工作。同志曾把特殊与一般的哲学原理具体化到群众工作之中,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也可把这一哲学原理具体化到学生的认知“扫盲”工作中,提出“学生的认知从阅读中来,到阅读中去”的构想。

(一)从经典著作的“整本书阅读”中获得丰富的认知

学生的认知具体体现在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方面。这些认知很难从宽泛的理论灌输中获得,必须从大量的经典著作阅读中得来。“语言建构”方面,作为语言学科,我们敢于淡化语法教学,就是因为单纯的语法教学事倍功半;我们能够淡化语法教学,就是因为语法规范本身就来自经典著作。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方面,不能不承认,我们的思维逻辑、审美观点、鉴赏套路都是以经典著作为依据的。同样,经典著作也是我们“文化传承”和“立德树人”的最重要载体。可见,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应强调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重视课外阅读。课堂教学只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更多的要通过学生自主的课外阅读等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但是中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现状很不乐观,一是由于中考、高考压力,学生大多都被淹没在题海之中,几乎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静心阅读;二是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需要长期阅读,大量积累,而大多数学生的功利心强,也就懒得阅读;三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读图时代和“微时代”的到来,直观简单的阅读材料容易造成阅读时的急躁心理。再有,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所有的时间都是跟着教师去研究篇章语段,学生并没有真正作为学习主体去理解、品味,所以,学生就很少能从经典的“整本书阅读”中获得丰富的认知。笔者以为,充足的时间、得法的指导,是学生对经典著作进行“整本书阅读”的保证。因此,怎样留足学生的阅读时间,多研究指导阅读经典著作之法,是当下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二)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丰富的认知

现实生活不仅是大语文,而且是学生了解、认知事物的宝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丰富的认知。当下,我们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多有脱节之处。试想,“人们不理解劳动、不喜欢劳动”、港珠澳大桥、“嫦娥四号”飞抵月球背面等内容,什么时候才能进入语文课堂?其实,学生是喜欢生活、关注生活的,但学生能从“生活”这本大书中读到什么呢?网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下雨天,一个年轻人看到路上一个不带雨伞抱着小孩的妇人,就把雨伞借给妇人,然后接过孩子抱在怀里。有个老师讲了这个故事后,问学生:“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最先站起来回答的班长说:“是个人贩子。”这个故事反映出来的就是学生从生活中“读”到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从生活中“读”来的大多都是负面的东西。相反,生活中的屠呦呦、南仁东等先进人物事迹,学生却知之甚少。现实生活是一本很好的大书。我们语文教师再也不能把这本好书撒手丢给学生去“自由阅读”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现实生活这本好书带进语文课堂,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出知识、事理、艺术、高尚的品质意志和优秀的文化习俗,进而丰富认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综上,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想真正实现教学转型,让学生在“盲人摸象”式的学习中做到“摸一牙而知全象”,就必须以新课程、新教材的推行为契机,努力推动教学转型,做到按课程标准施教,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语言;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外语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是高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政治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办〔2004〕16号)中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责任;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而是教授所有课程的教师的责任。所有教师都有必要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方法。本文拟从语言的意识形态指涉功能出发,探讨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语言的意识形态指涉功能

语言通常被看作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时它还具有意识形态指涉功能。语言对意识形态的表征作用源于语言的表意功能。语言的意义本身具有模糊性,语法系统和词汇在词典中的意义只是为语言使用者之间的相互理解提供了基础,但“语言运用绝不仅仅是在交流中产生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它是在社会语境控制下使用的一种文化上的特殊行为、一种在特殊话语场景中作出的特殊选择。”[1](P4)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发话人要根据语境考虑“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并对词汇和语法系统作出相应选择,由此语言的意义才能明晰。在此过程中,发话人所处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价值观、世界观、信仰等意识形态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对发话人及其选择产生影响,给选择结果打上意识形态烙印。因此,语言的意义可以说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且这种作为语言使用者选择结果的意义并不是中立的,往往具有意识形态特征。例如,美国一直以自身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傲,认为其在全球的霸权地位不可侵犯、不容挑衅,所以在针对“9•11”事件的报道中,与有些国家的媒体采用中性意义的“inci⁃dent(事件)”一词不同,美国政府和媒体多使用“at⁃tacks(袭击)”或“terroristattacks(恐怖袭击)”,将美国置于受害者的位置,为美国政府后续采取一系列反击行动提供了理由,也使政府和军队的决策更容易获得美国人民和相关部门的支持。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对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而语言使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反过来可以反映和表征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它还与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具有意识形态指涉功能。

二、高校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西方反华势力为维护其国家利益和世界霸主地位从未停止过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祝贺指出,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软实力“六化”战略,即“西化、分化、丑化、腐化、淡化和溶化”,与我们党和国家,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打一场文化战、思想战、争夺战。[2](P92)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高级外语人才的摇篮,外语专业学生在国际交往中扮演着沟通桥梁的作用,担负着“让中国了解世界”与“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双重重任,他们不但要具备高超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要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而学生要具备高超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加强目的语语言文化输入;若学生的目的语语言文化输入不能达成量的积累,其语言水平就无法实现质的飞跃。但语言具有意识形态理据性,不管是显性还是隐性的,都必然附着并传递着一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学生在学习目的语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一套新的文化价值体系、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不可避免要受到语言中蕴涵的外来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这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可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是相冲突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教授外语专业各课程的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目的语语言文化知识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有必要探索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方法,以平衡并消解学生在目的语语言文化习得过程中在意识形态领域可能会受到的负面影响,保证培养出的学生不但语言水平过关,而且思想政治素质过硬。

三、高校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既然语言与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语言就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还具有传播意识形态并以此影响学习者思想与行为的功能。由此,外语教师也可以以语言为工具,通过导入恰当的语言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消解语言学习中外来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1.利用课前活动,导入中国国情与文化知识。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将目的语国家文学及文化课程划为必修课,以增强学生对目的语国家社会文化及人文风俗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当前有关中国国情与文化的相关课程则极少,甚至没有,再加上网络资讯的发达和外来事物的新奇性对年轻学生的吸引,就使得学生给予外来文化的关注较多,而对本土文化常因身处其中或习以为常则关注较少。外语人才培养中的这种“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导致学生的中国文化理解能力和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欠佳,学生无法有效承担“讲好中国故事”和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同时,这也使学生受到外来意识形态的影响,产生崇洋媚外心理和文化自卑感,降低对本国的文化认同感。近年来,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情人节和万圣节等传统节日在年轻学生中大肆流行,而中国传统节日受到冷落,就是有力的证据。为平衡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和中国文化导入失衡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活动,加大对中国国情与文化知识的导入。以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该课程课时比较充足的优势,分主题、分阶段地给学生布置课下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方式将中国国情及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制作成英文课件,或自配文字、配音的自拍短视频,在课前活动时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并鼓励其他同学针对展示内容踊跃提问交流。为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此类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将小组的整体表现纳入该课程的过程性评估环节。这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中国国情与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理解中国国情与文化的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2.利用词汇和语法小知识,批判性解读语言使用背后的意识形态指向。语言使用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种,语言使用者对词汇和语法系统的选择往往与其目的、意志和利益旨趣糅合在一起,具有意识形态指向。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词汇和语法小知识批判性揭露语言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涵义。例如,在讲授英语单词“apologize”和“sorry”的区别时,可以插入1999年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突遭美军轰炸的事件。该事件造成中方使馆工作人员伤亡以及使领馆舍遭到严重破坏,事后美国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作出道歉,但他们使用的是英语中多用来表达遗憾心情的“sorry”一词,而不是表达真诚道歉的“apologize”。这表明美国将此事划归到意外事件,拒不承认主观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傲慢态度和霸权思想,也揭示了美国一贯所宣扬的珍惜和尊重人的生命的所谓普世价值观和人道主义思想的虚伪性。教师在解释语法结构的用法和功能时可以以新闻报道中的相关语句为例,阐明报道者语法结构选择背后所隐含的报道立场和意识形态倾向。如在新闻标题“WorkersAttackClosureofFacto⁃ry”中,报道者用主动语态描述工人的行为,并且动词选了挑衅性意味较强的“attack”,而在陈述厂方的行为时通过使用名词“closure”巧妙模糊了厂方责任,掩饰了事件的因果关系,给读者造成“责任方是工人”的感觉。对词汇和语法结构选择背后的意识形态操作的批判性解读不但有益于学生准确掌握单词和语法结构的意义与用法,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的社会语境意识,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抵制语言学习中外来不良意识形态影响的自觉意识的创新路径之一。3.利用课堂活动,实时监督并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变化。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课堂上教师会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即兴回答、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等,以激发学生开口讲外语的热情,培养他们表述观点、与他人交流思想以及进行辩论的能力。教师可以以课堂活动为契机,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和内容,留意学生的思想意识状况及变化,并适时给予正确引导。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综合教程1》为例。在讲授“WhateverHappenedtoManners?”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并以实际案例讨论文明行为的重要性,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在讲授课文“HowtoBeTruetoYourself”时,可以让学生讨论诚信对个人以及社会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在讲授“MyForeverValentine”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在收集并展示西方情人节和中国七夕节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中西方婚姻爱情的核心要素,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并根据课文中描述的父女感情,分享父母对自己的爱和付出,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在讲授“TheLightofDepression”一文时,可以在讨论抑郁症的症状与危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大学生由心理问题引发的矛盾或惨案进行讨论,以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对待心理健康问题的正确态度和方法等。4.利用热门新闻时事,加强政治信念和传统革命精神等教育。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在中外跨文化交流中担负着沟通桥梁的角色,并负有维护国家形象、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和责任。因此,有必要加强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坚定信念、对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精神的坚定信心,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适时导入对热门新闻时事的外文报道,对学生进行国体政体、形势政策以及传统革命精神等教育。例如,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两会”召开期间,教师可以在课堂翻译技巧教学中导入会议相关热门词汇或表达的外文形式,以激起学生在课余阅读国内外文报刊和网站对大会盛况的相关报道的兴趣,使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相关外文表达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党的执政理念、党领导下的国家在各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及其优越性,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前进方向、对党的领导及领导能力的信念更加坚定;在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主题活动期间,可以结合口语和写作教学,鼓励学生关注相关报道、收集并用外语讲述长征历史故事,分享学习感悟,使学生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传统革命精神教育。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外语学习无疑大大促进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了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但也为外来意识形态宣传和渗透提供了便利,这必然会对思想尚不成熟的青年学子,尤其是每天接触大量外语语料的外语专业学生产生不利影响。外语专业教师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贯穿到课堂语言文化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中,以反制、消解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可能受到的外来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保证高校培养出的外语人才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切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杰,刘永兵.语言•社会•权力——论布迪厄的语言社会观[J].外语学刊,2013,(1).